国际商贸法律论文

2022-05-12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国际商贸法律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的推进,国际商贸人才极度紧缺。

第一篇:国际商贸法律论文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职国际商贸类人才培育体系构建

摘要2015年以来,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引发了人们对商贸服务业发展前景的普遍担忧,商贸业增速较前几年整体放缓,传统制造业生产劳动力成本逐步提升、外贸形势严峻复杂,下行压力增大,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我国的传统的优势弱化,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综合成本要素上升,产业和订单外移、人民币汇率波动等问题应该引起我国政界、学界和企业界的足够警醒。本文围绕“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职国际商贸类人才培育体系构建,对高职商贸服务业特色人才培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这一现实产业困境及其破解出路给予分析,基于广东传统商贸业面临的“难题”,以及高职商贸服务业人才培养这样一种独特的“特色”,针对国际商贸特色人才培养具体路径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 高职教育 国际商贸类人才培育体系

1广东省商贸服务业发展现状

广东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一直走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前列,对外贸易额居全国第一,连续十几年经济总量领先于其他省份。目前,作为四大重要服务行业之一的商贸服务业助力经济的持续发展,全省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7.2%,其中,商贸服务、房地产、金融、物流己成为四大重要服务业行业。据2014年广州市外经贸工作会议显示,广州外贸经济呈喜人式增长,对外贸易的形态也正在由传统的货物外贸向服务型外贸转型。随着广州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跨境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对适应珠江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商务、会展、物流、旅游、金融、保险、教育、电商等对高素质复合型的商贸服务业的人才需求不断加大。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把广东发展成现代服务业基地。2011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放在首位,明确提出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主导产业。因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商贸人才,才能满足广东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2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商贸特色人才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广东省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随着外贸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种服务型外贸工作岗位应运而生,其中与外贸工作关系密切相关的商贸外语和其他外语行业则更加集中地体现出了这种新时代的行业需求,国际商贸特色人才的缺口现状也迅速凸显,涉外文秘、外资企业商务助理、外贸业务员、单证跟单、货代、报关报检、翻译、会展等岗位对于商贸人才,特别是是既懂得商务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高素质国际商贸特色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

同时,“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和经贸合作中心。以经贸合作为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发挥重要引擎作用。支持企业积极走出去建设营销网络、生产基地和区域总部,参与大型基础设施工程承包,加强资源能源联合开发利用。推动海上物流大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空中走廊和数字海上丝绸之路建设。”(2016年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以及随着全球化发展和电子网络浪潮的出现,跨境电商成为整个行业新的机遇与挑战,其迅猛发展给我国国际商贸服务产业带来了质的飞跃并以全新力量影响我国国际贸易产业链的构造。都对国际商贸特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亟待在新的国际发展和经济发展背景下,优化国际商贸人才培养体系。

3构建职业教育体系是符合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步性的关键

为了适应对广东省的经济发展的需要,早在《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适应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趋势,率先建立起覆盖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珠三角地区已经处于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按照“三二一”的产业发展优先次序,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加快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聚集化、产业水平国际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这种产业体系发展是对对外贸易服务体系的深化发展,同时也是对促进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的扩大需求。

近年来,进入“十三五”时期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单纯的外贸或语言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高层次要求,我国各主要城市人才市场的统计结果表明,复合型人才即那些既懂语言又懂国际贸易和商务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偏爱,对人才结构需求类型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重实际操作、多学科交叉的趋势。从岗位上分析,外贸、商务助理、跨境电商操作和涉外接待等岗位群需求量大;从学历层次分析,要求聘用大专或以上学历的企业较多;从能力要求上看,对英语语言沟通能力、计算机能力要求较高;从基本素质的要求上看,企业需要具有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以及团队协作、善于沟通的素质。因此,构建高职国际商贸特色服务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商贸外语人才,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高质量的、为企业所欢迎的、实用性人才,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

广东处于珠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占有有利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國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广州商贸型国家中心城市的商贸经济韧性巨大,如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高速稳定增长、稳中提质,保持商贸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对于广州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商贸类办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大多集中在沿海珠三角地区,这些院校办学实力雄厚,吸引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学人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校内实训条件完备,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多,校企合作深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成果显著;学生实践和就业的机会多,且就业率高。对于国际商贸特色人才体系的构建,其成果便于向缺乏地缘经济优势的内陆地区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应用,以利于同类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的完善。

4国际商贸类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课程改革

4.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一团三化”的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学院明确将“有教养、有本领”二元复合并重作为人才目标追求。在以国际贸易为龙头的国际商贸特色专业教学过程中,将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模块化课程,重构教学内容,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全新课程体系,使学生毕业时切实具有相应的上岗能力。将从“能力本位、就业向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理念出发,针对国际商贸服务流程中“市场开发、产品销售、参展撤展、网上洽谈、货代清关、国际运输”一系列环节的各典型岗位职业能力,实施以岗位能力为中心、职业岗位素质需求为导向的“阶梯递进式的四合一”多维度立体的“准职业人”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素质平台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门化方向+专业延伸与拓展课程”课程体系改革。

基于职业资格标准和工作过程中,重构课程内容,开展教学方法改革,使课程体系实现了“就业岗位一职业能力一专门化方向课程”的对应。根据服务产业的要求,将职业岗位证书的培训和考证纳入正常的课程体系。在实践教学中,通过政校行企深度合作不断完善“校内课堂实践+校内作坊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企业实习”四维建设、“岗前培训、岗中强化、岗后巩固”三阶段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行业标准为准绳、以岗位任务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将仿真教学、案例分析、情景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方法引入教学,在总体上努力推行形成“课岗证赛融通、工学紧密融合”的专业教学人才培养过程,实现课室与办公室一体的教学模式,体现综合实践课程的高度仿真性,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4.2基于需求分析,构建动态调整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以“工作任务”为基本分析单位,了解真实的工作场景、交际情景和要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以便于课程设计者更好地选取教学内容、组织并设计课堂活动并进行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考虑学习者本身的微观需求、用人单位的中观需求及地区或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的目标的宏观需求,根据形成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要求,构建目的性强、实用性高的动态调整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4.3构建与模块化课程体系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配合模块化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在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体系方面进行改革,所有专业核心课程,坚持以商务为背景,依托外贸工作室,实施模块化、项目化教学。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或在企业挂牌等形式,建立长效的校企深度合作关系。增加进外经贸企业实习环节,建立起课堂学习、校内模拟、进企业实习的分阶段、交替式学习模式,在授课方式上,逐步探索实施核心课程的双导师制。

4.4构建专业群实践教学平台,创新校企合作体系

(1)搭建国际商贸专业群实践教学平台,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建立以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和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校、行、企”协同的实践教学平台,建立科学高效的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运行与管理机制。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的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无缝连接,毕业实践与顶岗实习相融合,推进专业与行业职业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外贸工作岗位,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国际商贸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实现专业与行业的契合与适应。

(2)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逐步建立“政校行企社”五方联动协同创新的长效合作机制。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开发,与多家企业和单位签订协议,建立合作关系,建立校外校外实训(实习)基地。逐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行业的重要作用,实现“政校行企社”五方共建专业,实现“跨境电商班”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和“2+1”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和社会的不同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项岗实习有机合起来。为进一步推进市级国际商贸服务特色学院的建设,重点建设以国际贸易为龙头专业,涵盖商务英语、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国际商贸专业群,与怡亚通全球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和益达教育科技公司合作共建全球供应链和电商产业学院,共育国际商贸类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3)打造“校企共同体”和“三二分段”中高职对口衔接、自主招生人才培养。利用校企共同体资源,共同探索企业和专业群成员问的新型合作模式,探索关于专业教学标准制订、“校会共同体”问的互动形式与功能、不同层次问相关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新路子。

根据中职、高职教育的要求,在现有自主招生的基础上,通过充分调研,与对口中职学校共同讨论,做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过程、评价考核、实训条件、中高职师资等六方面的衔接,构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新通道,形成适应国际商贸服务产业升级需要,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职业教育格局。

4.5打造具有持续建设可拓展性的、国内领先的示范实训中心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1)建设融语言教学、仿真实训为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国际贸易专业通过与企业和行业协会紧密合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实训室建设,不断改善实训教学设备软硬件条件。各实训室情景选材均源于企业岗位内容,贴近工作实际,为本专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均以公司形式成立,采取与企业相似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国际贸易专业实施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顶岗实习教学,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努力打造形成“紧密型、半紧密型、合作型”的三级校外实训基地格局,特别是继续加强广交会与国际贸易专业的合作,不断深入组织安排学生参与广交会服务工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2)建设“产学研用”融合的大型职业教学资源库。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携手31所院校和29个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单位,按照国家职業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标准,设计并己初步建成具有新颖强大的服务功能、优质资源开发和共享、“产学研用”融合的大型专业职业教学资源库。接下来将继续重点建设进出口实务、跨境电商、国际货运代理等商贸核心专业课程,以“一体化平台”+“个性化定制”来进行第二阶段的建设,以不断扩大社会受益面,通过联通政教产三界,发挥资源库“一化一型”功能,实现政校行企社多方共赢,缩短职业教育滞后期。

(3)升级改造校内实训基地。计划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理念,引入全国产业链500强龙头企业资源,建设服务职教改革、与区域经济高度融合的基于企业实景的珠三角国际商贸与流通人才培养综合实训基地。遵循“先进适用、受益面广、结合实际、售后保证、性价比高”的建设原则,具有适用性和先进水平,能够满足教学及部分科研需要。通过科学管理,建成融教学、培训、技能认证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在实训基地的实训实习,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以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和实践目标,实现校企共赢。

4.6注重内涵发展,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1)探索校行企深度融合的合作模式。国际商贸专业群将努力实现理论与技能融合、语言与商务融合、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及相关证书融合。将加强产学结合深度,继续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担任专业实习指导老师,在修订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时,基于需求分析,体现“订单式培养”的内涵,探索校行企深度融合的合作模式。一方面由企业提出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与学校协商确定课程体系,企业按照要求修订教学计划,学校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调整课程实施效果;另一方面企业提供必要的学生学习、实践和就业资源。

(2)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合作教材和课程内容,开展专业教学理论研究。选择工学结合紧密、职业能力特色鲜明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与企业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和课程内容。

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高职专业教学规律,开展高职学生自主学习、高职学生学习策略、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以及高职教师教学策略及信念研究,形成针对性强、指导性强的专业教学理论体系。

(3)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行业评价制度,在现有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和企业用人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第三方评价体系。撰写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事实依据,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作者:徐颖

第二篇:“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商贸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的推进,国际商贸人才极度紧缺。按照需求导向、以人为本、能力建设、不断创新的原则,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构建国际商贸人才评价体系,从而解决国际商贸人才的培育和评价问题;打破身份、学历、职称的界限,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强国际商贸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打造“人才金港”;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际商贸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政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商贸人才;评价;培养激励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浙江省不仅确立了市场大省的地位,而且探索出了富有浙江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开放模式,创造了跨越式发展的奇迹。义乌市场是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典型,金义都市区是浙江省第四大都市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跨境电子商务、新零售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对国际商贸人才的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通过走访300余家市场经营户,对近千名国际商务企业的主管及一线员工进行访谈,针对国际商贸人才的需求、待遇、考核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提出了加快引进和培育国际商贸人才的对策建议。

一、国际商贸人才队伍现状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以及“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义甬舟大通道”战略的推进,金义都市区正逐步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网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金华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推进“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互通互融,共同发展,着力培育“世界小商品之都”的远大计划。积极出台各项鼓励政策,引进全省高校资源,致力培训市场经营户,推广“一铺一生”模式,让地方高校师生直接为市场转型服务,推动了市场的繁荣与健康发展。截至2016年底,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主体“井喷式”增长,达70000多个,年成交额达1100多亿元,同比增长近13%。跨境电子商务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先导作用,依托全球最大的日用小商品实体市场和完善的产业链优势,金义都市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呈现多行业齐头并进、产业以集群式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数字经济的新增长点。义乌市已成为了中国电子商务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内、外贸网商的密度位居全国第一位、第二位。2017年初,义乌跨境B2C已实现出口159亿元,占全省跨境B2C的一半。

金义都市区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电商企业人才严重短缺的现象也随之显现。特别是从事国际商务的复合型和实操技术型人才更是闹起了“人才荒”。为此,基于“一带一路”背景及数字经济发展的国际商贸人才队伍的培育与建设,在新形势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国际商贸人才的界定及其评价难度较大,一些贡献较大、业绩突出的优秀实用型商贸人才往往因学历或者职称的限制,无法享受政府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和相关待遇,不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打造“两个国际样板城市”,优化国际营商环境,亟待建立一个以国际商贸实用型人才的能力和业绩为主要权重的、科学的、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和综合评价体系。

二、国际商贸人才的界定及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1.国际商贸人才的界定

根据“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推进工作的实际需求,我们把国际商贸人才定义为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按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与走新型国际化道路的要求,加大培养力度,建立一支既有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操作技能,又具有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和最新经营理念的复合型综合国际商贸人才队伍。

2.国际商贸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典型的网上交易流程主要包括三大阶段,即准备阶段(问询)、洽谈阶段(接单)、履约收款发货(交易)阶段。复合型综合国际商贸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国际商贸涉及的行业、专业非常广泛。因此,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及相关资格证书非常重要,特别是国际商贸企业的中、高级管理岗位。

(2)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国际商贸交易涉及金融、法律法规、商务谈判、市场营销、计算机技术、物流管理等专业知识。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还需具有英语或其他语种专业背景以及国际贸易业务能力。由于国际商贸的交易双方处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各国的政治及法律体系千差万别,文化及价值观念差异巨大。因此,国际商贸人才除必须掌握电子商务、企业经营管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外,同时必须了解国际贸易惯例、国际物流处理等相关知识。

(3)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际竞争异常激烈。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营商环境,国际商贸人才必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恪尽职守的敬业风范;具备勇往直前、面对挑战的良好心理素质;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得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电子商务向国际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这就要求国际商贸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外语能力就是利用外语及时、有效地与外商或外国消费者进行沟通而达成交易的能力。包括国际商务谈判、外贸函电编写能力。

(5)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终身学习是指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为了适应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社会在不断发展,技术在不断进步,国际商贸环境时时刻刻发生变化。因此,终身学习能力应该成为复合型综合国际商贸人才应具备的必要素质。

三、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堅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思想观,根据金义都市区发展实际,遵从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需要,依照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发展目标,打破身份、职称、学历的界限,大力培养、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国际商贸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力争在2020年,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国际商贸队伍,为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顺利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体系支撑。

2.基本原则

(1)需求导向原则。坚持以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为目标,按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确定国际商贸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方向和重点,制定相应政策措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不断加大引进和培育国际商贸人才的力度。

(2)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强调人的重要性,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此,国际商贸人才的培育与引进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如,国际商贸人才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环境机制和竞争机制等,使国内外优秀人才能够集聚义乌。

(3)能力建设原则。能力是指个人学习和理解的能力,决策或执行的能力,是胜任某项工作的条件。为了提高国际商贸人才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国际商贸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必须建立一个国际商贸人才能力素质模型,着重培养国际商贸人才的通用能力(即岗位胜任能力)、国际商贸人才的可转移能力(即适应多角色需要的能力)以及国际商贸人才的独特能力(即国际商贸专业技能)。

(4)不断创新原则。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跨境电子商务本身就是商贸流通创新的产物。为此,国际商贸人才培养模式要有新思路;国际商贸人才评价要有新机制;国际商贸人才的选人、用人要打破条条框框,构建一个能充分调动国际商贸人才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的良好机制。

3.总体目标

为适应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建立一套国际商贸人才培养模型及评价体系。为全面贯彻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探索具有时代特征、金义特色的国际商贸人才选拔机制。培养造就一支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国际商贸人才队伍,致力打造浙中区域国际商贸人才高地。

四、建立和完善国际商贸人才专项测评指标体系

本文将从社会对国际商贸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采取层次分析法,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研究国际商贸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从而解决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贸人才的筛选、培育和评价问题。

思想道德素质作为衡量国际商贸人才的定性指标,拟通过以下三个指标进行考量:

1.道德修养考量指标

(1)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能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注重诚信,具有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

2.人生观与价值观考量指标

具体要求:

(1)具有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

(2)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

(3)具有主动合作、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4)具有自尊、自重、自立、自强的自主精神。

3.个性与人格考量指标

待人诚恳、谦虚友善、意志坚定,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个性。

在定量指标方面,我们通过专家访谈、发放调查问卷、企业访谈、高校座谈会等活动,确立了国际商贸人才测评体系。该体系包括3个一级评价指标,12个二级评价指标和30个测点构成。每个一级评价指标均可构成独立的专项素质评价体系,通过所属的二级评价指标和主要观测点,对国际商贸人才综合素质进行专项测评。测评结果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表明被测人员的专项素质越高。如表所示。

五、加快培养和引进国际商贸人才的举措

为了顺利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根据《金义都市区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有利于国际商贸人才发展的体制,加快把金义都市区打造成为引进与培养国际商贸人才的高地。

1.打破身份、学历、职称的界限,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以市场化、社会化评价为导向,以业绩、能力、贡献为重点,科学规范的国际商贸人才评价体系。依托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建立国际商贸人才职业能力分类认证体系。引进和借鉴国际职业能力认证标准,推进用人单位评价标准与国际通用评价标准相衔接。

2.加强国际商贸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打造“人才金港”

学习深圳、上海等地的先进经验,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校、行、企四方合作培养国际商贸人才;开通国际商贸人才引进途径,完善国际商务人才流动配置体制。

加快在金高校与西班牙、波兰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步伐,联合培养国际商贸人才。在培养内容上,重点加强国际商贸人才在市场开发、国际贸易、现代服务业拓展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能取得国际通行职业资格、熟练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的国际商贸人才。

3.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际商贸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政策

建立和完善以国际商贸人才市场定价为依据,以岗位工资为基础,以绩效工资为主体的薪酬福利制度。制定特殊人才“一事一议”的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国际商贸人才实行期权、期股奖励。建立国际商贸人才培养、引进、激励制度,确保国际商贸人才开发、人才市场管理和人才服务保障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对通过人才测评体系评估及有实绩证明的国际商贸人才,可不受户籍所在地的限制,按照紧缺人才优先落户政策直接落户。提供公共配套服务,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创造宜居宜业环境,最大程度吸引和留住国际商贸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红英.创新精细化管理模式,推进国际贸易便利化改革——义乌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做法[J].价格月刊,2012(4).

[2]马淑琴.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发展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3]马淑琴.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需要新思路[J].浙江经济,2016(18)44-46.

[4]马淑琴.建设国际贸易特别功能区的战略构想——以“义乌试点”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14(4)14-19.

[5]李世红.“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J].港口经济.2017(2):55-59.

[6]刘小军,张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电商物流的协作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6(5):115-120.

[7]杜永红.“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6(6):66-70.

[8]韦斐琼.“一带一路”战略红利下跨境电商发展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7(3):66-70.

[9]张敏,赵红英.共试共享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思考[J].中国商贸,2014(1).

作者簡介:赵红英(1966.10- ),女,浙江永康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义乌创新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专业市场

作者:赵红英

第三篇:即墨国际商贸城:新动能引领市场高质量发展

时隔两个月,回想7月底举办的2018即墨国际童装节,仍令人倍感振奋。童装节期间,即墨获评全国首个“优秀童装品牌创建示范基地”;即墨童装地理保护标志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成为国内首个服饰类的“中国地理标志”;童装品牌发展高峰论坛、品牌流行趋势发布接连上演……

2018即墨国际童装节的成功举办有力推动了即墨围绕产业、市场、人才、资金、创新、政策六个维度的思考,通过童装人才集聚、童装创意交汇、童装艺术传播、童装产品领导、童装展示消费、童装产业旅游等六大童装产业功能集群,集国际化特征、传统文化特色与“互联网+”思维应用于一体,精准把控童装产业链,全方位、大视角地把即墨打造成了集合国内外优质高端资源的新平台,形成了具有联动协同创新效应的新生态,打造了中国童装时尚话语权的新高地。

孕育这片产业的即墨国际商贸城,是最能承载即墨“千年商都”美誉、最能代表即墨发展活力的热土,上半年,其所辖市场完成商品交易额194亿元,正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市场招商运营、配套完善和管理服务效益提升,聚力打造国家级商贸物流产业示范聚集区。

重点项目招商运营加速推进

从今年年初开始,即墨国际商贸城党工委副书记李风涛就开启了“招商推介模式”:3月15日,在广州东莞举行即墨家居博览中心全球招商新闻发布会;4月13日,即墨家居博覽中心全球招商推介会举办……

“我们要将即墨家居博览中心和中纺服装城的全面招商运营作为今年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是国际商贸城年初确定的目标。通过半年的积极推进,目前已完成80%的招商工作。不久后,即墨家居博览中心将以30万平方米的超大体量,涵盖家居(具)、灯饰、文博艺展及进口商品等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打造成为以山东半岛为辐射范围的中高端家居博览中心和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即墨家居博览中心向西不远,中纺服装城的招商运营也在稳步推进。该项目将主要建设童装城、裘皮城、国际服饰城、Showroom设计师集成店和配套商业金街。其中,位于CD馆的即墨童装城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依托童装产业优势,已引进600多家生产企业入驻,设立了厂家直销店、生活馆、体验馆,打造具有“原产、原创、原价”特色的一级专业市场。

从童装制造基地走向品牌基地

“即墨是享誉全国的童装制造基地,童装品质处于全国第一梯队,却长期以来面临着‘有好的产品没有好的品牌’的尴尬。”7月28日,在即墨国际童装节开幕式上,中国服装协会副秘书长檀安慈表示,即墨童装要想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培育本土优秀品牌。

将商业基因融入骨子里的即墨人深知此理,围绕完善童装产业链发展,国际商贸城与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等国家重点院校纺织服装院系联合成立了全国高校服装设计师联盟,打造服装高校设计师培训和产学研基地;围绕拓宽童装企业贸易渠道,组织23家童装品牌参加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组织26家童装品牌参加第18届CBME中国孕婴童展、童装展,展示即墨童装“安全、品质、时尚”的良好形象。围绕提升童装文化内涵,申请即墨童装地理标志,充分挖掘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

即墨国际商贸城党工委副书记张超表示,下一步将选拔出一批优秀本土童装品牌进行重点培育,帮助其扎根即墨、走向全国乃至全球,使即墨从童装制造基地走向品牌基地。

区域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孟秋时节,丰收在即。车行在青威路马山附近,放眼南望,一栋栋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展示着这片区域的城市化水平,这里就是商都片区北安置区,24座楼中,23个已完成主体施工,正在进行内外装修。

商都片区北安置区只是国际商贸城配套服务项目之一。完善的配套服务彰显区域核心竞争力,细数该区域的商务、居住、医疗、交通等服务功能,不禁要为它完善的配套和未来潜力惊叹:

即墨北站站前枢纽一体化综合开发项目,满足了北站交通集散需求,实现区内“一站直达,零距离换乘”;服装市场立体停车场库,建设了700个停车位的机械式智能立体停车库和400个停车位的自走式停车场;规划建设第三人民医院医养结合项目,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并建设康疗、养老等设施。

软件方面,国际商贸城将2018年作为“管理服务效益提升年”,通过班子成员“双包双联”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当一周售货员、提一条好建议”活动,加强非公经济党建等措施,实现以精细化管理提质量,以优质化服务提效益。

作者:万晗

上一篇:初一学生数学论文下一篇:花卉出口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