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2024-04-13

教育学笔记整理版(精选6篇)

篇1: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笔记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的总和。

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三、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阶级性。

四、教育功能的分类及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起源的相关学说:

综观古代学校教育,其共同特征是: 1.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接下来我们用两张思维导图来记忆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通过之前的笔记,我们了解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状况。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那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什么是教育现象呢?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什么是教育规律呢?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其次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呢?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这句话比较长,也比较拗口,聪明的你记住了吗?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教育学和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但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讨和探讨,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2.有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4.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学发展

既然教育学这么重要,那么我们现代的教育学发展到什么阶段了呢?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下教育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No.1 萌芽阶段

萌芽阶段的教育家主要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墨子、董仲舒、韩愈、王守仁。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这些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学的发展之荀子、墨子、老子、韩非子的教育思想 No.1 荀子的教育思想

No.2墨子的教育思想

No.3老子的教育思想

No.4韩非子的教育思想

童鞋们都记下来了吗?不仅要记住,还要会用哦~那杨杨老师就给大家出一道题,看看大家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 提出“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察度)百姓耳目之实”、“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的人是谁呢?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孔子

No.1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No.2韩愈的教育思想

No.3朱熹的教育思想

No.4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No.5《学记》的教育思想

杨杨老师温馨提醒:这个知识点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重中之重!!

教育的发展之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了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的所有内容,同学们掌握了多少呢? 教育的发展之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的发展之科学化阶段

好了,咱们今天的笔记内容就是这些了,老规矩,一道题测试一下你掌握的怎么样!别忘了把答案留在评论区哦~随后杨杨老师来揭晓答案!

认为“教育即生活“,强调“儿童中心“,主张“做中学”的教育家是()A.晏阳初 B.维果斯基 C.布鲁纳 D.杜威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之科学化阶段

上周我们学习了凯洛夫和杨贤江这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现在我们来学习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拿出笔和本,开始记笔记喽~

我们已经知道科学化阶段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都有哪些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科学化阶段的教育学流派都有哪些↓↓↓

科学化阶段的教育学发展状况就我们先记到这里,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好了,今天的笔记内容就是这些了,下面继续出两道题考考大家学的怎么样哦~ No.1 1912年发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教育观和美感教育的是()A.梁漱溟 B.黄炎培 C.蔡元培 D.陶行知 No.2 开展教学过程最优化与教学质量提高实验研究的教育家是()A.马卡连柯 B.赞科夫 C.奥苏伯尔 D.巴班斯基

教育的基本规律这一章的知识框架↓↓↓

了解了本章的知识框架,下面我们马上开始第一节的学习。教育学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生产力

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又起着促进作用: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制度,它反映着社会的根本性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而一定社会的教育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以积极的影响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三、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选择; 4.文化影响着教学方法的使用。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三)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的特性; 2.学校文化的分类;

3.学校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

四、教育与人口

教育对人口相互制约和影响,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和迁移等与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第一节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你掌握了多少呢? 来来来,做两道练习题告诉我你有多棒吧~ No.1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A.教育与经济 B.教育与政治 C.教育与文化

D.教育与科学技术

No.2 学校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有()A.传承与传播文化 B.保存和活化文化 C.选择与整理文化 D.交融与创新文化

第三章都有哪些考点↓↓↓

那梳理完这一章的考点之后,我们马上开始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学习,由于第一节的内容比较多,为了让童鞋们更好的消化吸收每一节课的内容,我们把教育目的这一部分的笔记分两节课来学习~童鞋们可要耐心地拿下每个知识点哦~

教育学第三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上)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从内涵上看,教育目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它是广义的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知识拓展——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它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培养人才的总体规格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等。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要实现的人才培养规格的总要求,但各级各类学校有各自人才培养的具体的质量规格,这便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层次性。一般来说,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主要由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三个层次构成。

三、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又称定向功能,教育目的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方向、预定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教育目的无论是对受教育者,还是对教育者都具有目标导向功能,诸如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都必须按照教育目的去进行。2.激励作用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具有理想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激励教育行为的作用。它不仅激励着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学习目的,也激励着受教育者自觉地、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3.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又为检查和评价教育活动的质量提供了衡量尺度和根本标准。无论是过程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依据。4.选择功能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可供受教育者学习的知识经验繁多而复杂,需要培养多种多样的技能技巧,需要发展方方面面的智力、能力。有了教育目的,就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了基本范围,保证了教育能够科学地对人类丰富的文化作出有价值的取舍。同时,教育目的也为选择相应的教育途径、方法和形式提供了依据。

四、教育目的确立依据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能对社会、对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同时又受多方面的制约。要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促进人的发展,人们在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时,必须考虑社会和人的因素。1.社会依据 教育产生于社会需要,与一定社会的现实及其发展趋向有着密切联系。教育要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就必须依据社会的现实和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一是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在社会发展中,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总要带来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的变革,而适应社会发展变革的新的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的建立,又无不对教育提出相应的要求。

二是根据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的需要。人不仅是社会的成员,也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而,培养什么样的人,不仅要反映社会关系和政治经济的要求,同时也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发展需要的制约。2.人的依据

教育目的包含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趋向来确定,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来确定。

一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或培养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有所不同,在把教育目的转化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时,就必须以此为依据,这样才能使实际教育活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二是根据人的发展需要。人的发展需要是教育目的选择和确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对社会发展变化要求的认识,会使社会要求转化为自我发展的需要,使其围绕社会要求来设计、建构自我发展的素质。3.理论依据

五、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它也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教育目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归宿,制约着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能保证教育活动的连贯性和科学性。

2.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向,对教育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3.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好了,今天的笔记内容我们就先记到这里,下面做两道练习题来巩固一下今天学的内容吧~ 1.下列概念按照范畴由大到小逻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 C.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 D.课程目标、教育目标、教育目的 2.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人们通常认为持个人本位论的学者有()A.涂尔干 B.卢梭

C.裴斯泰洛奇 D.福禄贝尔

教育学第三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下)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各类表述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的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其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的思想,即教育要使学习者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这一思想很快被全球各国所认可,并称为学习的四大支柱。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目的的表述 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中正式确认了这一教育目的,并提出了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这一教育方针。1981年,中共中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提出: “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这个教育方针表述与50年代毛泽东的提法不完全一样,但其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1982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的。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将 “三个面向” 写入教育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这一教育目的强调了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反映了新时期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1986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规定: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这里首次将提高民族素质提高到教育目的的高度。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提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现行教育目的最早的表述。

1995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个教育方针是目前通行的教育目的最规范的表述。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明确指出: “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6年,第十届人大二十二次会议修改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规定: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3.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指出,我国的教育目的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开始了历史性转变,被赋予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要求,反映社会主义性质和需要的教育目的,对社会主义人才培养及教育发展发挥着根本的指导作用。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为了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适应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需要,我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是: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概括起来,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有如下几点: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所揭示的人的发展观,为教育目的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方**,指明了教育目的的客观必然性和社会历史制约性。

2.培养 “劳动者” 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这里所说的劳动者,既包括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也包括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

3.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我国教育目的反映出来的这一基本精神,明确了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要求。

4.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目的一贯坚持的原则。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源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源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被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

5.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时代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以此为目标,对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同时,这也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即: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第二,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第三,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三)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在 《资本论》 等著作中阐述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一般认为,我国现在中小学的全面发展教育主要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德育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在全面教育中起着灵魂和核心的作用,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始终强调把德育放在最优先的位置。(2)智育

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智育在全面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3)体育

体育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保健知识,增强体质,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4)美育

美育指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的作用。(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指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有综合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的作用。2.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五育” 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全面发展不能理解为要求学生 “样样都好” 的平均发展,也不能理解为人人都要发展成为一样的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同 “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并不是对立的、矛盾的。人的发展应是全面、和谐、具有鲜明个性的。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时需要针对某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强调。学校教育也常会因某一时期任务的不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紧密相连,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们的关系具有在活动中相互渗透的特征。

(五)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定义依据国家教委 《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的解释: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 《教育法》 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以分数衡量学生的做法。在素质教育中,“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同时素质教育也是差异性教育。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就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换句话说,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要倡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扭转那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 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教师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还要改变那种只重视教授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素质教育要完成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殊使命。优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建立在普遍的人的创造性的基础之上,因此,素质教育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 另一方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使学生活泼地成长。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素质教育要把学生看做知识的主人,它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要为学生指导完整人生,要形成学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面貌。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素质教育必然要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坚持因材施教。3.素质教育的特点

(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所谓 “全体性”,广义地说,是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狭义地看,素质教育的 “全体性”,是指为全体适龄儿童开放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大门。全体性的特征由以下几点决定: ①国民素质、民族素质的提高要求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受教育者; ②所有受教育者都有发展的可能性。“全体性” 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最根本的要求。它要求学校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因种族、家庭、经济、智力及教育者主观好恶等因素的影响,而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2)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所谓 “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国家教育方针中所规定的 “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在目标层面上,素质教育追求的是受教育者的素质全面发展、整体提高,培养其合理的、完善的素质结构; 在内容和方法层面上,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全方位的,只有全方位的教育,才能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是某种单一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必须坚持全面教育、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全面性的要求,必须做到几个结合: 认知、意志与情感相结合;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 科学与艺术相结合,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与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相结合的全面发展教育。

(3)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所谓基础性是相对于专业(职业)性、定向性而言的。素质教育是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增强潜力的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未来劳动者素质和各级各类人才素质奠定基础的教育,而不是进行某一专业或职业的特殊训练。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要求: 一方面必须使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内容是当代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所必须掌握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精神,挖掘和调动每个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能,实现受教育者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这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对待学生最基本的态度。二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教会学生学习,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4)素质教育的开放性

素质教育的开放性,一方面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空间,真正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另一方面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途径,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5)素质教育的未来性

所谓 “未来性”,是指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要。一般来说,教育具有较强的惰性和保守性,它总是在努力使年轻一代学会老一代的思维、生活和工作方式,因而人们在批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局限性或弊端的时候,往往批评它是根据 “昨天” 的需要而设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教育的惰性和保守性,它的目标是使年轻一代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6)素质教育的合作性 4.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1)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全面提高,积极推进义务教育的普及。(2)转变学生观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转变学生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因此,教育

(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而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一种具体的方法,是通过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来进行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育方法。

(4)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大教育督导力度,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加强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

(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建立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5.实施素质教育的误区

误区一: 素质教育是艺术教育和娱乐教育

不少学校和家长以为素质教育就是音体美教育,只要加强了音乐、体育、美术课等就是素质教育了。要减轻负担,让孩子轻松,引着孩子玩就是了,把素质教育理解为艺术教育或娱乐教育。其实,艺术素质只是人的素质的一部分,而且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让学生身心愉快,学得轻松,只是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促使学生思想品德、文化水平、身体健康、艺术审美的发展,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误区二: 素质教育是没有负担的教育

中小学必须减轻学生过重的和不必要的课业负担以及心理负担,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但是,“减负” 不等于不要一点负担。一味减负,减过了头,只能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期从中小学阶段推移至成年阶段,这并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将来的发展。学生负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应该在他们生理和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以内。学习本身是一个艰苦的劳动,只有刻苦勤奋地学习,才会学到丰富的知识。误区三: 素质教育是无需教师的教育

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一些学校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教师像卸了 “包袱” 一样,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认真备课了,认为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就是讨论或争论,不需要教师讲解,学生自己理解并得出结论就行了。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让学生无休止无边际的讨论,看似气氛活跃,却收效甚微。

学生不会天生的掌握知识和技能,失去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素质教育将是一句空话。

误区四: 素质教育是取消考试的教育兴趣,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健康迅速地成长,其不是学生成长的阻力而是动力,学生在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里,将更加赋有创新精神,教育将会更加多、快、好地培养人才。误区五: 素质教育就是课外活动

有人把素质教育理解为组织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培养学生某方面的特长。于是课内搞应试教育,课外搞素质教育。把发展学生特长当成了素质教育的全部,并成为中考的优录条件。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应得到良好的发展; 发展特长是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中应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它主要是从实际出发,以受教育者的个体潜能为前提进行开发,二者缺一不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等。素质教育的关键即主渠道是要建立一种灵活的课程体系,改变 “应试教育” 那种单一和呆板的结构,建立系统化、多样化的结构体系,既有学科课程又有活动课程,还要有环境课程,并注意它们之间的统一协调关系。开展系列课外活动,仅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六)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 1.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1)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2)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的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4)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2.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

(1)热爱集体,热爱家长,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讲究文明,遵纪守法,了解公民的权利、义务和基本的国情、国策。

(2)具有语文、数学、外语和其他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有阅读、表达、计算的能力和初步的实验、自学能力; 努力学习,善于提出问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具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和审美能力,初步具有自制、自理能力,有积极进步的精神。

(4)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5)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教育学第三章 教育目的 第二节 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学校的构成要素

(三)学制的类型

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典型的学制类型。1.双轨学制

双轨学制是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条件的影响下形成的学制。以英国的双轨学制为典型代表,法国、前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于这种学制。双轨学制分为两轨: 一轨是学术教育,为特权阶层子女所占有,学术性很强,学生可升到大学以上; 另一轨是职业教育,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属生产性的一轨。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2.单轨学制

在19世纪后半叶的教育发展过程中,美国学制的变化与欧洲不同。原来双轨学制中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却被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所淹没,由此形成了美国的单轨学制。该学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 小学→中学→大学,其特点是各级学校形成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八四、六六、四四四等多种分段。3.分支型学制

分支型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形式,这是一种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的学制结构。这种学制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畅通,有其优点。从类型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分支型学制。示意图如下:

(四)学制确立的依据

1.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学校教育制度演变的历程表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明显影响着学校的课程设置、修业年限、入学机会以及学校的规模与结构等。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

学校教育制度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联系密切。一方面,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学校教育制度的内容和形式; 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制度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3.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

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课程设置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他们的智力、体力等发展水平。这一客观规律已被许多国家进行的学制试验和研究所证实。4.人口发展状况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事业的投资、教育事业的规模、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教育结构的调整等,都是同人口问题密切联系的。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改革同样要考虑到人口情况。

5.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文化功底,如文化选择、文化传承、文化整合与文化创造等。不同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会对教育类型和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6.国内外历史经验的继承与发展 历史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学制都有它建立和发展的过程,既不能脱离本国学制发展的历史,也不能忽视外国学制中的有益经验。

二、我国的学制

(一)旧中国的学制

(二)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1.1951年的学制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0月1日公布了 《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这是我国学制发展的一个新阶段。2.1958年的学制改革

1958年9月,我国颁布了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学制改革的 “两条腿走路” 的办学方针和 “三个结合”“六个并举” 的具体办学原则。3.1985年颁布的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其中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有:(1)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

(2)加强基础教育,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3)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4)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5)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高等教育实行中央、省市自治区和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

4.1993年颁布的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确立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调整教育结构;改革办学体制;改革高校招生及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5.1995年颁布的 《教育法》

《教育法》 对我国基本教育制度做出了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三)我国当前的学制

1.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及类型

2.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2010年颁布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根据这一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3.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

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实行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 “六三制”,或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 “五四制”,以及不划分两个阶段的 “九年一贯制”。此外,小学五年、初中三年的 “五三制” 为过渡学制。目前,我国义务教育主要实行 “九年一贯制”。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学习到这里,教育制度这一节的内容你是不是已经清楚地记在脑子里了呢?下面让我们来做几道题巩固一下今天学的内容吧~ 【不服来战】

1.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综合型学制

2.允许智力超常的学生跳级,设立特殊学校与特殊班,说明学制的设立是受()。A.社会政治制度影响 B.人口的影响

C.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 D.文化的影响

3.我国目前义务教育学段包括()。A.幼儿园和小学 B.中小学 C.小学和初中 D.初中和高中

4.最早提倡终身教育的学者是法国教育家()。A.布鲁纳 B.斯金纳 C.保罗·朗格朗 D.赞科夫

本章知识框架↓↓↓

对本章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之后,让我们马上开始第一节的学习,由于本节的内容比较多,为了保证小伙伴们的学习效果,我们把这一节分成两个课时来学习。

教育学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上卷】

一、教师概述

(一)教师的含义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

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最基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作用即教师职业的价值或作用。教师职业的价值在于追求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并将教师职业的幸福引向人生的价值和归宿的思想轨道上来。教师职业的价值主要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方面。1.社会价值

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是指教师教学过程中耗费劳动而产生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是教师劳动价值的主要属性,也是体现教师社会地位和教师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志。2.自我价值

教师职业的自我价值,也称教师职业的个人价值,是指教师职业可以满足教师的个体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教师获取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劳动。教师职业的个人价值主要通过其社会价值的实现而实现,教师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二、教师的心理特征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

教师的认知特征包括其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

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学科内容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心理学的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及其教育机智等。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其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教师的职业信念、教师的性格特点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等。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1.职业信念

教师的职业信念是指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成长的巨大动力。2.职业性格

有研究认为,优秀教师的性格品质的基本内核是促进,即对别人的行为有所帮助,教师的促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理解学生。有效的教学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教师要真正理解学生,就应心胸豁达,具有敏感性、善移情和客观性的品质。

(2)与学生相处。由于教学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所以,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有效的交往。能否进行有效的交往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真诚、非权势、积极相待、善于交往的技能等品质。

(3)了解自己。教师对自己执教时产生的心理状态的了解和控制,是教师保持健康心理和有效施教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了解自己方面,教师应关注自己的安全感和自信,清楚自己的需要。

(三)教师的行为特征 1.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从六个方面来衡量: 教师行为的明确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任务取向、学生参与性、启发性、及时评估教学效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这六点,必然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2.教师的期望行为

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三、教师职业认识

(一)教师职业的特征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

社会学者根据职业的本质、特征将其划分为专门职业和普通职业。作为专门职业,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需要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在职前必须接受过专门的教育; 二是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是拥有专业自主权或控制权,如对从业人员聘用、解职的专业权利不受专业外因素控制,表现为专业工作者应获得本专业资格证书,专业内部有不同的职称来标志专业水平差异等。根据学术标准衡量,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它需要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训练来掌握专门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2.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

从教书育人的实质来看,教师职业是一种比其他职业更具创造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因为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和发展性、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教育环境的变化性和不可控性等决定了教育教学认识的发展性与整体性、教育教学实践方式的灵活性与创造性,所以,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教育内容及不同的教育条件,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才能,进行科学创造,设计各式各样的教育教学方案和方法,机智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形成不同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

3.教师职业是需要持续专业化的职业

由于人类知识激增对课程内容的持久冲击,以及信息化社会对学生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作为以知识传播、生产为主要任务的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必须善于研究,积累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时代要求,培养研究型教师是现代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培养教师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是现代教师成长的重要条件。

(二)教师的角色心理 1.教师角色的定义

教师角色是指教师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2.教师职业的角色

3.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四、教师劳动的特点

今天咱们的笔记就记到这里,现在让我们来做几道历年真题来巩固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不服来战】

1.(2014 年 广西 单选)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称为()A.教师控制点 B.教学反思 C.教学效能感 D.教学操作能力

2.(2014年 广西 单选)教师要从过去作为单纯灌输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推动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这属于教师角色中的()。A.研究者 B.设计者 C.促进者

D.终身学习者

3.(2014年 广西 单选)教育机智体现教师工作具有()。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4.(2015年 安徽中小学 单选)叶圣陶指出 “教师以身作则,教师本身行为就是标准和规范,也是一种极有效的不言之教”,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5.(2015年 广西 单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说明教师劳动具有()。A.示范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复杂性

教育学第五章 课程,我们先来看一下本章的知识框架:

教育学第五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含义

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老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它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在当代,有关课程的几种定义:

(一)课程即教学科目;

(二)课程即学习经验;

(三)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四)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五)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提出了五种处于不同层次、具有不同意义的课程。

二、课程的类型

(一)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角度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习而开发的课程。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2.选修课程:是针对必修课程的不足之处提出来的,是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

(二)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三)以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教育系统和教育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

2.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未明文规定但却显然是学校教育经验中经常的、有效的实践和结果。

(四)从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来区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

(五)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今天我们一共讲了两个知识点,分别是课程的含义和课程的分类,下面我们来做几道题巩固一下今天所学吧~ 【随堂小练】

1.下列表述与现代意义上“课程”涵义最不接近的是()。A.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B.宽著期限,紧著课程

C.一切的课程内容应当从学术(学问)中引申出来 D.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经验

2.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A.显性课程 B.隐形课程 C.技术课程 D.综合课程

3.根据课程任务,可将其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A.新授课和巩固课 B.研究型课程 C.单一型课程 D.综合型课程 【答案君】

1.A。“课程”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唐朝。唐朝孔颍达提出“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也”。但这里“课程”的含义是指“伟大事业”,与我们今天所讲课程的含义相差很多。故本题选A。

2.B。隐性课程的表现形式有:

(1)观念性隐性课程,如学风校风、有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教学风格等;(2)物质性隐性课程,如学校建筑、教室设置、校园自然环境等;(3)制度性隐性课程,如学校管理体制、班级运行方式等;(4)心理性隐性课程,如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行为心态等。校园文化属于隐性课程,所以选择B。

3.B。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1.判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2.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在笔记本上写下你的答案,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笔记~ 教育学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的定义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另一个主体,它是相对于教师而言的。这里的学生,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学习的人,主要是指在校的儿童和青少年。

二、学生的特征

学生具有与自然状态下学习的人不同的特征。

(一)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学生之所以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首先是由教学活动的任务决定的,教学要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即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尽可能缩小与人类认识的差距,就必须先掌握人类文明的精华;

其次,学生学习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不可能凡事都经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再次,学生以系统学习知识经验为主,可以缩短学生个体的不成熟期,使其今后的发展顺利一些。

(二)具有主体性

学生不是被动的加工对象,他具有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就是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其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三)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学生的发展,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是人生发展最明显的时期,不仅表现在身体的发展上,而且表现在心理的发展上;不仅表现在发展的速度上,而且表现在发展的广度、深度上。

三、现代学生观

(一)学生观的概念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

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的(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下文章前面的两道题,重新确定一下自己的答案,然后对比一下【答案君】:

1.正确。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学习,是教育的对象。学生具有主体性,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B。分析 ACD三个选项的内容都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这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单项选择题,同时不少地方的特岗教师招聘也用。这句话的完整表述是: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教育学第五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三、课程结构

课程的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它大致包括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两个方面。课程的纵向结构是指怎样把宏观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具体化为微观的课程形式,它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课程的横向结构是指不同课程的比例关系,即在某一种特定的课程结构中,各种门类和种类的课程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按照培养目标分,有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美育课程等;

按照学科内容分,有自然学科课程、社会学科课程、思维学科课程、艺术学科课程等。

四、制约课程的因素

(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社会要求包括生产、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学校课程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规定。社会时代发展的状态与需要,是形成不同时代学校教育课程总体结构体系重大差别的重要原因。

(二)一定时代的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课程内容反映各门科学中那些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要领。课程的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

(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不仅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要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四)课程理论

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对课程产生重要的结构性影响。

五、课程理论

【小试牛刀】

1.课程制定主要考虑的三方面因素是()。A.社会发展、科学知识和受教育者 B.经济发展、科学知识和教学方法 C.教学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D.社会发展、科学知识和教育者

2.下列观点不属于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的是()。A.儿童是课程的中心

B.学校课程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C.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 D.课程内容应该与儿童的经验相结合 【答案君】

1.A。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2.B。B项体现了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观点。

第一节的内容结束之后,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二节——课程编制。今天的内容比较多,小伙伴们要跟上节奏哦~

教育学第五章 课程 第二节 课程编制

一、课程开发

(一)课程开发的含义

课程开发是指通过精心计划的活动,开发出一项课程并将其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的过程,它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阶段。

(二)课程开发模式 1.目标模式

1949年美国课程论专家拉尔夫·泰勒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一书,系统阐述了课程编制的一般原理,即“泰勒原理”。泰勒原理的实质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又称为“目标模式”。泰勒原理阐述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方面:

2.过程模式

基于对“目标模式”的批判,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在1975年出版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中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过程模式”非常强调过程本身的育人价值,强调师生互动,既重视教师的自主权,又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3.环境模式

环境模式又称情境模式或文化分析模式,其代表人物是英国课程专家丹尼斯·劳顿和斯基尔贝克。该模式由分析环境、表述目标、制定方案、阐明和实施、检查与评价五个主要部分组成。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含义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课程目标具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二)课程目标的分类概述 1.课程目标的分类

2.课程目标的分类理论

(1)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1956年,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卢姆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个把分类学的理论运用于教育领域,并建立了层级化的教育目标体系。关于目标分类的领域,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对课程目标的分类,实际上就是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加涅根据习得的能力倾向性的改变——学习结果,把课程目标分为以下五种主要类型。

3.新课程背景下的三维课程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

(三)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

篇2: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③ 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还具有等级性。④ 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2.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3.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①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②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结构和布局

③ 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④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4.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① 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② 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领导权。③ 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④ 政治制度决定着部分教育内容。

5.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① 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② 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③ 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选择。④ 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6.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① 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②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③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④ 教育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

7.教育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① 教育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 ② 教育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 ③ 教育促进现代政治民主化

如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① 提高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认识 ② 把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 ③ 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快教育发展 ④ 进一步动员社会资源,建立多元教育投资体制 ⑤ 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搭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⑥ 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8.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① 教育观念现代化 ② 教育目标现代化 ③ 教育内容现代化 ④ 教育方法、手段的现代化 ⑤ 教师队伍现代化 ⑥ 教育管理现代化 ⑦ 教育设备现代化 ⑧ 教育制度现代化

9.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

① 主导:

这是由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

A 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 B学校教育有专业的教师来施教

C基础教育 人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的教育。② 促进:

A加速人的发展 B发掘人的潜力 C提升人的价值 D健全人的个性

10.教育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的条件

只有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才能促进人的发展

只有正确处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产生积极的成效 ③

要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作用。

11.主观能动性

是指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从意识方面来说,体现为人的需要、动机、目的等主观积极性; 从外部表现来说,体现为人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自觉活动。12.教育目的:

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13.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价值:

①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对教育工作有导向作用。② 教育目的对人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③

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衡量和评价的重要标准。

14.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15.影响教育目的制定的因素:

①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② 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③

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16.1999年,我国教育目的的新表述: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7.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① 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② 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18.人的全面发展:

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协调发展,此外,也包括人的道德发展。

19.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② 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③ 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④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⑤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20.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是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② 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 ③ 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

21.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② 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③ 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④ 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22.教育制度概述:

①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上、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②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3.义务教育的概念:

义务教育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24.教育法规的规范作用:

指引、评价、教育、保障 25.依法治教:

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体现,简单的说,就是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通过教育法制建设,保证教育工作全面依法进行,推动和保障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健康有序的进行,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保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实施。26.教师的法定含义:

按照《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7.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①学生入学权②学生上课学习权③学生受

教育选择权④学生升学权。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身权 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财产权。28.教师资格制度:

所谓教师资格制度,是指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认定和许可制度,是由国家规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的特定条件和取得教师资格的法定程序。29.教师的含义:

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30.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特点表现:

① 专业功能和专业伦理 ②专业知识和技能③专业训练和资格④专业自主⑤专业组织或专业团体⑥专业地位。

31.教师劳动的特点:①劳动对象的复杂性②劳动手段的主体性③劳动时间的延续性④劳动空间的室内性⑤劳动成果的精神性。

32.教师应扮演的角色:诊断者、传授者、指导者、评价者、管理者、研究者、协调员。

33.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① 教师的一般综合修养:A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B良好的人品。

C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

D健康的身心和一定的兴趣爱好。

教师的学科专业修养:A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B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及相关的知识

C 学科发展的历史及趋势

D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③ 教师的教育专业修养: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

先进的教学理念

较高的教育专业能力(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

34.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35.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义: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用于调整教师与社会、教师与教育事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自身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36.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① 立足实践,面对现实 ② 持续提升,崇尚先进 ③

自我反思、自主发展。

37.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概念: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具体说,是教师根据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规划,通过专业发展的活动和途径,提高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水平,更新教育观念,从一个成长阶段不断进入更高成长阶段的过程。38.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参加培训、、专业阅读、网络学习、参加学术团体和学术活动、教育考察与观摩

校本教研与培训、行动研究。

39.学生的主要特点有:发展性、差异性、主动性、独立性。40.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41.师生关系包括:教育关系、道德关系、心理关系。42.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43.如何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师生互动、师生对话。44.课程的定义:

广义来说,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

狭义来说,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进程的总和。45.课程的意义和作用:①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

②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联系师生的纽带 ③

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根据④课程是国家对学校教学进行检查和监督的的依据,是衡量教学智联的标准。46.制约学校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课程的发展。② 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影响着课程的发展。③ 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着课程的发展。④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与特点对课程的影响。⑤

课程理论对课程的影响。

47.学校课程:是指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

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又称校本课程。48.课程设计的模式:学科中心设计、学习者中心设计、问题中心设计。

学科中心设计:是最流行的课程设计,其本质特点是以知识为中心,而其关注的知识是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组织起来的。

49.课程计划的定义: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叫课程方案。50.课程计划的结构:①指导思想②培养目标③课程结构④课程实施与评价⑤课程管理。

51.课程计划设计的一般原则:

① 注重课程水准的合适性。② 充分体现均衡性。③ 体现充分的灵活性。

④ 课程计划本身及其重要提法要保持稳定性和科学性。

52.学科课程标准的定义:

学科课程标准又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课程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53.课程标准一般包括四部分:①前言②课程目标③课程内容④实施建议。54.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55.学科课程标准设计的一般原则:

① 要保持基本要求。② 要有一定的选择性。③ 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④ 要体现课程中最精华的知识,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56.教材设计的一般原则:方向性、完整性、适切性。

57.课程发展的一般趋势:①选择化和个性化。②平衡化③综合化。5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

5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①研究性学习②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动与技术教育。④信息与技术教育

60.教学的定义: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61.教学的任务:

①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②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③ 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健康。

④ 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62.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6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64.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②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③ 掌握知识与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65.主要的教学原则:

直观性、启发性、巩固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66.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①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② 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联系实际。③ 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

67.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68.综合课的结构: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 课外作业。

69.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灵活、学生主动、语言

艺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幽默、条理清晰、师生互动等等)70.测验的要求: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

71.班级授课制的概念: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班级,教师根据课程

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72.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固定班级、以课为教学活动的单位、固定时间。73.班级授课制的意义(优点):①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经济有效地大面

积培养人才。②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③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

74.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一

整套工作方式。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75.常用的教学方法:

①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②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③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④ 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76.发现法的环节:①引起学生兴趣,形成探究动机。②分析、比较并提出探究

动机。③从事操作、验证假设。77.德育的内涵与外延:

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具体说来,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与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78. 德育组成: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道德品质教育。

79.德育的重要意义:(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其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80.德育的任务:

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品德心理。81.德育过程三方面的矛盾: ①

学校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影响之间的矛盾。

② 教师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③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82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③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④ 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和反复的过程。

83.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84.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单位,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85.班集体的构成要素:

共同的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共同生活的准则、一定的心理氛围和情感纽带。86.班集体的形成条件(班主任如何组建班集体):

确定班级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组织多

种多样的活动;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

87.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特点:自发性、相似性、封闭性、凝聚性、竞争性、权威

性。

88.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功能(优缺点):

优点: 满足学生正常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人格的独立与发展、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缺点:① 当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的组织目标及意见相违背时,特别是非正式群体受到批评或处分时,非正式群体成员心里就会有抵触情绪,进行明的或暗的抵制,制造种种相反舆论,轻则干扰学习和工作,重则引起两种群体的矛盾冲突,影响甚至阻碍正式群体目标的实现。

③ 由于非正式群体具有排他性的特点,很容易“拉帮结派”。

④ 如果在一个不良型的非正式群体中,因受不正确的群体标准的影响,会使成员个人无法

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甚至强化或放大。

89.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对策(班主任如何管理?)

① 在思想认识上要正视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必要性。

②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创造表现自我的良好机会,满足非正式群体的需要。③ 注意发挥和引导好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作用。

一种研究方法。

100.叙事研究的特征:呈现事件情节、重视背景、凸显个人、重视反思。

叙事研究的步骤: 发现研究问题——寻找叙事对象——搜集故事——撰写故事——分析故事。

101.观察法的含义: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对某种现象或某个教育问题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④ 正确认识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针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⑤ 加强正式群体的建设,减少非正式群体不良因素的侵蚀。90.班主任的专业地位,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显现出来:

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的主要执行者;

班主任是班级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91.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

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②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③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身体健康;

④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

⑤指导班委会、少先队和共青团的工作;

⑥做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

⑦评定学生操行。

92.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设立班级目标、转化后进生。

93.如何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和转化过程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要正确对待后进学生、关心热爱后进生。

要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状,对症下药。

要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要抓反复,反复抓。

94.班级管理的含义: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带领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的形式,对班级中的人、财务、时间、信息等资源进行组织管理,以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95.中小学校本研究是指以中小学教职工为研究主体、以学校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教育教学而进行的研究。

96.课题选择选题的原则: 教育性、实践性、可行性、适宜性、伦理性。97.行动研究的特征:①目的就是为了改进实践②研究的内容就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③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研究④研究的循环性。

98.行动研究的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研究方案——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篇3:如何写教案——根据课堂笔记整理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案

教师要想要上好一节课, 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而教案起着课堂灵魂的作用。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 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通常又叫教学设计, 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看过形形色色的教案, 虽然各个教案形式不同, 侧重点不同, 但是大致内容没什么差别, 因为教案是按照课本而形成, 其中的知识点也是紧紧结合着, 这个因为不同教师的教学理念有所不同, 但是其所要像学生展现的知识点却都紧紧结合教学大纲形成的。

教学设计由几个步骤构成, 首先要分析教学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确立, 来确定教学目标, 然后提成解决方案以及解决的手段, 在形成教案后还要根据课堂具体形式进行反思和评价, 然后根据评价内容修改方案。教学设计的样式由教学设想、教学步骤构成。教学设想所包括的内容主要由任务分析, 学生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准备构成。任务分析主要是指学习内容分析, 即文本分析, 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 所表达的内容, 所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进行分析, 学生分析即学情分析, 是指学生的程度, 水平, 接受度等方面的分析。然后确立教学目标, 一般情况下设计三到五个,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在对任务分析及学生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的, 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求是:首先, 行为主体必修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其次, 目标陈述要用可测可查的外显行为来界定。接下来要设置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的重难点也是紧跟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及文本的实际情况, 而形成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难点也不宜过多, 要确保能够在教学计划内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接下来是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的内容主要有辅助课堂教学的课件, 课堂上有可能需要的道具, 以及音频等。理论已经准备完全后, 就是要准备实际操作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即教学步骤。教学步骤包括的内容有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和修改。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有内容呈现, 是对文本内容与教学设计内容的呈现。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织, 与同学形成良好互动。设计理由, 以及教学时间的具体化, 即对某一步骤如导入部分的具体化, 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从容不迫, 避免发生提早上完或者拖堂的情况。教学评价, 在课后对自己的课程进行综合而客观的评价, 根据评价进行教学反思和修改, 有助于巩固已有知识, 并且举一反三, 做到更好。

备课时要有文体意识, 所谓文体意识, 即清楚哪些作品是文学作品, 哪些作品是非文学作品, 非文学作品, 即实用文章。教案的设计必须根据文章体裁来抒写。根据不同形式可以分为诗歌教学、散文教学、小说教学、戏剧教学、以及文言文教学。

诗歌是文学的灵魂, 艾青说“诗歌是文学的顶峰, 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所以诗歌教学所面临的困难是比较大的, 如何使同学们能更好的理解, 品味诗歌, 这对教师的专业要求很高。首先要把握诗歌的特征, 诗歌具有音乐性、形象性、想象力、跳跃性和凝练性的特点。音乐性, 即诗歌节奏、停顿、韵律尤其特殊性。形象性, 使诗歌具有朦胧、暗示、含蓄的特征, 诗歌无法从表面阅读就理解其感情, 所以要根据意象, 来分析情感。想象力, 即诗歌的写作手法多样, 多见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 这要求读者具有充分的想象力, 来探索这些手法后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跳跃性是指诗歌的意象之间上下节之间可突破逻辑意义上的关联。凝练性则是情、意上的高度浓缩, 这些特质是诗歌具有典雅, 隽永的特点。

诗歌分为现代诗和古诗, 这使诗歌在教学上必须使用符合其特质的方法。从音乐性来说, 古诗两字一顿要求其按严格的韵律来进行, 现代诗则音节无定制, 韵律可有可无。古诗则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在格律上的要求比较宽松, 而近体诗主要分为绝句或律诗, 押韵对仗要求严格。古人写文章的一般规律是起、承、转、合。在凝练性上, 现代诗比古诗的凝练性弱。现代诗抒情主人公鲜明, 如闻一多、穆旦、卞之琳的诗。如在闻一多的《发现》中, 韵的急速变化起源于诗人情感波澜, 每句节奏统一又有变化, 在课堂教学中, 要抓住闻一多的抒情气质及诗人的血性, 该诗的旋律是低徊、平复、扬起到回落, 紧跟诗人情感变化。旋律和韵律是诗歌的呼吸, 诗歌的教学范式是少解多读, 诗歌教学重在品味, 诗歌的朗读可以推进诗歌解读的进程, 先熟读和背诵, 注意声调和音节的变化, 进一步诵读, 领悟诗中的情绪和情感, 再读, 体味作品中诗人的生命和精神, 深入把握诗歌的整体意蕴和意向推进。现代诗的意象是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的组合, 诗境则是整体性的融合, 即整体的表现出一个诗境、意象, 是画面的组合。诗歌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有:任意突出言语时间的主体性、过度的生活延生、现实逻辑代替一切、忽视语言的精神性和审美性、抹杀诗的情味, 文学是一种审美感知, 在解读诗歌时要主要“留白”, 留给学生一些想象的空间, 也不要试图用现实逻辑去分解诗歌, 去寻找诗歌中存在的逻辑漏洞, 文学是不等于现实, 它表现了现实, 却有不等同与现实。诗歌教学要多读多体验, 多进行审美联想。

散文教学通俗的讲, 是分享作者的个人经验, 品味作者个性化语言。散文教学进行备课时, 要注意两点, 整体把握作者的创作风格和明确文章的写作背景。散文之所以称之为散文, 不是因为通常意义上所说“形散神不散”的谬论, 其“散”主要是一种自由精神, 散文的语言形式多样, 句式、措辞之美需要用心赏析, 而散文之“文”是一种审美追求, 是其所体现出的人文性。散文要素有情怀、妙思及好辞, 好辞是指明白自然, 语言节奏明快, 修辞华美的辞藻。阅读散文时要注意“三悟”, 即渐悟、顿悟、妙悟。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 其语言特点在那句“来的清, 来的静, 来的悲凉”中充分体现。散文阅读时要注意解文字、理篇章、悟情怀、会妙思、乐神智、超现实, 通过阅读获得超越性体验, 在备课时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悟性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小说即虚构的叙事, 小说的本质特质即叙事和虚构。从叙事角度来说, 中国传统小说更注重情节波动、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而外国小说则是心理描写居多。小说的焦点在任务, 其特质是“文学即人学”, 所以各种文体中, 小说最具广泛读者。当下小说最大的问题不是怎么教, 而是教什么。从文本出发, 去感受人物的成长、情节、机遇、性格、环境等, 而回到故事, 小说是叙述的艺术, 回到语言,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 要注重从细节处去挖掘。

戏剧教学既是文学作品教学中的难点, 又是弱项。戏剧是用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戏剧的文本特点即时空的集中性和舞台性、矛盾的尖锐性和戏剧性、台词的个性化和动作化。戏剧教学的基本要点是关注舞台场、教授基本术语、重视唱和表演语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对戏剧戏曲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又不同于其他文体的教学。文言文即用文言写的文章, 文言文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在语法特点上, 表现在词类和词序两个方面, 比白话有更多词类活用的现象, 词汇特点上, 词以单音节词为主, 剪短精炼, 典雅隽永, 叙述方式上, 起承转合, 铺排用典等。文言文教学的对策为:引领学生进行文的阅读, 进行文的赏析和品味;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注重文言文的积累;注重文言文的文化阐释, 把经典文本当做经典来教。

不同教师所写出的教案是不同的, 但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教师首先要知道自己应该教什么, 然后怎么教, 根据自己的专业素养用心写教案使自己的课堂变成既能教授学生知识, 又能让学生喜欢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曹周天.教案写作的概念、问题与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29:47-49.

[2]胡绍浚.教案写作浅谈[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1994, 01:44-46.

[3]詹珊.教案写作中的语言特色初探[J].福建电大学报, 1999, 01:31-33.

[4]谭晓云.交互性:中学教案的语体学研究[J].当代修辞学, 2011, 02:32-43.

篇4: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的投入越来越大,如何实现其专项资金合理、合法、有效使用,成为了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2005年国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颁发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以下简称为《部定额标准》)。这一标准的颁布填补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没有具体支出标准这一空白,为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预算编制与审查、资金的管理与监督提供了依据。

但是,《部定额标准》是在综合全国各种典型地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际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它的全国通用性,使得其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各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际。以湖南为例,《部定额标准》中缺少部分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际中常用的预算定额子目及其相应的机械台班费定额,另外,《部定额标准》中有部分内容基本是针对北方地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际,与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际的相关性很小。以此为背景,在《部定额标准》的基础上编制一部能反映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际的《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对《部定额标准》的有利补充,也为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预算编制及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提供更为合理的依据,给现在很多启示。

之一:标准本土化

2006年5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标准化建设,包括出台建设、设计、制图等一系列标准等,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土地综合整治设计部承担其中一项——制定《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研究,是规范项目预算编制、审查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资金的重要依据和本行业规范标准,也是为形成最终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标准,实现从源头把握控制项目投资规模的有效途径之一。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主要在《部定额标准》的基础上,保留大部分适用于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际的子目,删去不适用于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际的子目,增加一部分在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际中常用,而《部定额标准》中缺少的子目。例如增加了湖南常用砌块、砌砖沟渠项目,删去了只有北方地区才有的冷冻土子目。

之二:关注人工费

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土地综合整治设计部不仅研究了大量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还广泛收集了国家有关行业和相邻省(市、区)的相关行业预算定额、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费用构成及取费标准等资料,以及近几年已经竣工、或正在实施、或拟实施的国家和湖南省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资料,并在湖南省不同典型区域范围内针对《部定额标准》进行了三次实地调研工作。为此,课题组走遍了全省十四个市州,包括一些项目经验丰富的县。并邀请国土、水利、建筑定额方面的专家进行了不下十次的论证。

第一次调研历时两个月,通过实地了解情况,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座谈,收集了已建、在建和拟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大量资料。对于如何去制定《省定额标准》,答案已经渐渐清晰。在调研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很多老百姓没有读懂国家的定额文件,也会和他们讨论,提高他们对国家标准的了解,化解他们的迷惑。通过第一次调研,基本完成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预审稿,课题组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调研,这两次调研除了进一步完善《省定额标准》,使之更为合理,也是为了让地区的相关部门对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湖南省的标准相比国家的标准,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人工费大幅提高。以甲类工(技术工)和乙类工(普通工人)为例,2005年的时候,国家的标准是每个工日26.4元和15.8元,2007年湖南省出台的标准提高到45.16元和32.18元。这也是根据经济发展和实际情况而定的。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充分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常德安乡是湖南省最早开展土地整理国家级项目的县之一,工作人员去到这两个地方一边看施工工艺,一边听取施工单位和老百姓的建议。他们通过将工作中的实际人工费来比对,认为原有定额标准中人工费一项太低,建议采用建筑工程中人工费最低的一类。负责项目的工作人员在平均优先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参考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采访的最后,土地综合整治设计部副主任钟毅告诉记者,《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虽然已经实行多年,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物价水平的变化和国家2011年新颁布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出台,我省已着手开始编制新的省级预算标准,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仍在不断完善修改中,另外随着新的工艺新的方法出台,以前没有涉及到的工作,例如在高速公路旁边可以看到的雷诺护坡等一些更加生态环保的工程也会被考虑进去。

篇5:应用文写作课笔记要点整理版

一、公文概述

(一)公文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一共有 13 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二)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三)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四)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的形式发出的以外,应当加盖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

(五)公文的落款成文时间都要大写,例如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六)向下级机关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

(七)“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

1.标题

①发文机关 + 事由 + 文种

②事由 + 文种

2.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

3.正文

①请示缘由。

②请示事项。

③结尾惯用语。“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准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

4.落款

①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②成文时间(大写)

③单位印章

(八)“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报告可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通知的写作包含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正文包含:通知缘由,通知事项,通知执行要求或结语。

1.标题。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 + 事由 + 文种组成,即标题三要素。发文机关一般使用全称。发布规章性的通知,所发布规章名称要出现在标题的主要内容部分,并使用书名号。批转和转发文件的公文,所转发的文件内容要出现在标题中,但不一定使用书名号。

2.主送机关。通知的发文对象比较广泛,因此主送机关较多时,要注意主送机关排列的规范性。标题与主送机关之间空一行,顶格书写。

3.正文(在主送机关下由左至右空两格书写)

①缘由与目的②通知事项(事项较多时,分条列款;事项单一,段篇合一)

③执行事项或要求(①本通知自 x 年 x 月 xx 日起执行。②请遵照执行)

4.落款:

①发文机关(全称)

②成文时间(大写)

③单位印章(骑年压月)

(十)通报的写作一般包含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

表彰类通报、标题。标题写法一般有三种:一是完整标题,发文机关 + 事由 + 文种;二是省去发文机关,写明发文事由和文种,即事由 + 文种;三是只写明文种,这种标题是在通报内容比较简单、不作为正式文件发布、在机关内部使用的标题。即标题只写通报二字。2、主送机关(机关全称)、正文:

①概述先进事迹

②评价、分析先进事迹性质和意义

③表彰决定

④希望号召、落款:

①通报机关名称(全称)

②制发通报时间(年月日大写)

批评通报、标题。、主送机关(机关全称)、正文:

①错误事实或现象

②错误性质或危害性分析

③惩罚决定或治理措施

④提出希望和要求、落款

情况通报、标题。、主送机关(机关全称)、正文:

①情况简述

②现状介绍

③提出要求、落款

(十一)函的写作包含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正文包括:缘由、事项、结语。函的结语一般有盼复,盼予函复,转此致函,请予批复,此复,特此函复。函一般不用书信中的问候语,结尾也不用此致敬礼,便函可用“此致”、“敬礼”。(见陈果安主编《实用写作教程》 P96,2002 年 8 月第一版,中南大学出版社)

1.标题。

①完全写法:发文机关 + 事由 + 文种。如《国务院办公厅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贯彻〈食用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有关问题请示的复函》。

②省去发文机关写法:事由 + 文种。如《关于请求批准 XX 市节约能源中心编制的函》。

2.发文字号

公函要有正规的发文字号,写法与一般公文相同,由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组成。如“国

办函﹝ 2011 ﹞ XX 号”。便函一般不使用发文字号。

3.主送机关

顶格书写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其后用冒号。函的行文对象一般情况下是明确、单一的,所以多数函的主送机关只有一个。但有时内容涉及部门多,也有排列多个主送机关的情况。

4.正文

①开头。写发函缘由。这部分主要用来说明发函的根据、目的、原因等。如果是复函,则先引用对方来函的标题、发文字号、然后再交代根据,说明缘由。这部分结束时,常用一些习用的套语转入下一部分,如“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现就有关问题函复如下”等。②主体。这部分写发函事项。函的事项部分内容单一,一函一事,行文要直陈其事。无论是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还是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等,都要用简洁得体的语言把需要告诉对方的问题、意见叙写清楚。如果属于复函,还要注意答复事项的针对性和明确性。

③结尾。这部分通常另起一行,使用一些套语作结,如“特此函告”、“特此函询”、“盼复”、“特此函商”等。如果是便函,可以像普通信件一样,使用“此致”、“敬礼”。

5.落款

①发文机关(全称)

② 发函日期(大写)

③ 单位印章

二、宣传应用文

消息。

消息的写作包含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 6 部分。有些简短的新闻,背景材料可以省略。

(一)消息的写作格式

一般的消息是由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 6 个部分组成。

1、标题

(1)单行式标题

(2)双行式标题

①引题 + 正题

②正题 + 副题

(3)多行式标题

①引题 + 正题 + 副题

②引题 + 正题 + 副题 + 提要题

2、电头

电头是指报纸上刊登的消息的开头部分,如“本报讯”、“新华社重庆 X 月 X 日电”等字样即电头。

3、导语

导语是一则消息中最重要事实的概括。

常见导语的写法:

①叙述式。如《西藏发现一个神秘原始部落》导语:最近,在西藏尼木县境内一个海拔近5000 米的无名高地,发现有一个生活着 300 多人口的原始部落,它至今未纳入当地行政管理区域。

②描写式。如《上海民间艺术在美国展览》导语:多么威武神气的猫头鹰!一对大眼睛正在扫射着什么,翅膀微微耸起,看来它准备振翼飞扑过去,抓住那狡猾的大田鼠。这只用棕榈

树树桩因材施艺而雕琢而成的人工猫头鹰,最近飞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的 “ 中国上海民间艺术展览 ” 上栖息。

③提问式。如《上海绒布厂试制出可做裙料的印花灯芯线》导语:

亲爱的读者,你知道灯芯线可以做夏天穿的裙子吗?上海绒布厂新生产的许多种灯芯绒中,就有这样神奇的品种。

4、主体

①倒金字塔结构

②时间顺序结构

③逻辑结构

5、背景

①前导式

②板块式

③插花式

6、结尾

“ 结尾 ” 是文章的收束部分,它有时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有时则是文章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个层次。常见的结尾有:

1.点睛式。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如《产品质量依然是企业的主要问题》一文的结尾:“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已成为中国企业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口号,但上面的一组统计数字,足以向人们展示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产品质量依然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展望式。展望前景,或给人以鼓舞,或向人敲响警钟。如《中华母亲的素质亟待提高》一文的结尾:

我国目前已有 2 亿多个家庭,2 亿多名母亲,而其中 70 %又在农村,要提高这部分母亲的素质,不但是当前的重任,而且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社会工程。

3.号召式。发出召唤,引起响应与共鸣。如《 600 万城镇待业职工欲何往?》一文的结尾:到乡镇企业就职,既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技之长,又可以获得比在城里企业更高的经济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消息的结尾应紧扣主题和新闻事实顺势而成,不画蛇添足。有些新闻事实在主体部分已写清楚,其意自明,就不必再硬加一个结尾。

(二)演讲稿。演讲稿的写作一般包含标题,称谓,开场白,主体和结尾 5 部分。标题(一般有 5 种形式)

①提要型标题

②象征、比喻型标题

③警句型标题

④设问型标题

⑤抒情型标题、称谓、开场白(5 种形式)

①提问式

②悬念式

③揭示主题式

④警句式

⑤故事式、主体、结尾

三、事务应用文

1.求职信。求职信写作一般包含标题,称呼,正文,落款,附件几个部分。标题“求职信”居中,称呼使用尊称或敬称,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后面使用冒号。正文包含①简述消息来源,表明供职愿望或要求②概述个人基本情况(教育资历、工作经验或能力、兴趣爱好特长等)③对求职企业的相关了解④重申动机及对未来设想⑤感谢对方阅读,并期待答复。

2.计划总结的概念,特点,作用,写作,注意事项。

篇6: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期末重点考点整理笔记(根据历年考试重点)

绩效概念:组织绩效:1.绩效是组织、团队的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完成的情况。2.有效性(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效率(组织使用资源的节约程度)和可变性(组织适应未来变化的能力)。3.衡量:卡普兰和诺顿提出的平衡计分法(财务、顾客、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能力)。员工绩效:绩效是其行为和产出的综合。

绩效管理:为了达成组织目标,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形成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团队和员工做出有利于组织目标达成的行为。(即绩效管理就是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和产出进行管理)

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的区别:

①绩效评估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②绩效管理侧重于信息沟通与绩效沟通,贯穿管理活动全过程,强调事先的沟通与承诺;绩效评估只是管理过程的局部环节和手段,侧重于判断和评估,只出现在特定时期,是一种事后评价。④绩效管理更加人本化,它强调组织与员工共同管理、控制员工绩效;绩效评估则是强调组织、上司来考察评估员工的绩效。

绩效管理的内容: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

绩效管理的作用意义:1.绩效管理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控制机制;2.绩效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意义:①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②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③绩效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中其他环节的关系:a.工作分析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分析→工作职责、工作产出→制定关键绩效指标→确定该职位任职者绩效评估标准;b.薪酬体系:职位价值(position)、绩效(performance)、任职者胜任力(person),职位价值决定薪酬中比较稳定的部分,绩效决定薪酬中变化的部分;c.招聘:绩效评估是对人的“显质”(已经表现出的业绩和行为)的评估,还可反观人员招聘的标准与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d.培训开发:绩效评估之后,根据绩效现状,结合个人发展愿望,共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和未来职业发展计划;e.人员资源管理工作:人事变动;调整组织的战略。

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1.绩效管理与战略实施相脱节。【“战略稀释”:原因最主要是绩效目标的分解存在问题。各部门、各职位的绩效目标不是从企业的战略逐层分解得到,而是根据各自的工作内容提出的。相脱节】;2.绩效管理仅仅被视为一种专业技术。【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必须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其他业务板块相互配合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绩效管理必须基于任职资格制度,对员工的工作绩效以及适应岗位要求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价值分配以及后续培训 岗位晋升等方面】;3.绩效管理的核心目的不明确。【我们通常将企业的经营过程(企业的价值链管理)分为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三个阶段。绩效管理两大核心目的:改进工作(作为管理的工具寻找企业经营的短板所在并不断改进)、分配(通过绩效评价为价值分配提供依据,分配包括物质激励、培训、晋升等等)】;4.绩效管理是所有管理者的管理责任。绩效管理主体只能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人力资源部在绩效管理中只能起到组织、支持、服务和指导的作用;5.组织绩效、团队绩效、个人绩效之间存在差异。(差异和脱节,未能有机衔接)原因:①组织、团队、和个人的绩效目标出现脱节;②组织绩效、团队绩效、个人绩效三者性质不同。【无论组织、团队还是个人的目标都应当来源于战略的,三者之间应当是层层分解和细化的关系。个人绩效是由员工的职业化行为决定,团队绩效主要是由团队合作的程度(团队建设、跨团队跨职能合作、知识经验共享、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团队高绩效)所决定和形成】6.绩效管理指标没有重点。应当建立KPI体系将绩效管理与员工的业绩结合在一起,引导员工的行为趋向组织的战略目标。太多和太复杂的指标只能增加管理的难度和降低员工的满意度;7.一套考核指标无法对所有员工产生牵引作用。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必须树立市场意识和客户意识,必须能够为企业内所有部门、员工的要求,才能真正满足企业人力资本增值的要求;(绩效目标是动态的,随企业经营状况调整,而且针对不同员工、同一员工的不同考核期指标都会有所区别)8.如何避免员工追求短期绩效,忽视长期绩效。必须在企业内按照平衡计分卡的原则建立起包括财务指标、客户指标、内部运营指标和员工发展【财务、顾客、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能力】(每个维度包括目标、绩效指标、目标值和行动计划)在内的综合绩效指标体系。通过四个方面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实现绩效考核——改进以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目标,从而将企业的长期绩效和短期绩效协调在一起;9.绩效管理成为奖金分配的手段。(考虑的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目的)10.忽视员工的参与。作为绩效管理的主体之一,我们强调员工在绩效计划、绩效辅导以及绩效评价和反馈的全程参与。

绩效管理的原则:1.以人为本。(思想精髓)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2.目标一致。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一致;3.员工参与。(员工参与是绩效管理的基本途径);4.有效沟通。作用:①可消除管理中的阻力,以及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误解和抵制;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③实现员工参与,提高参与效果;5.管理与支持相结合(共同管理);6.科学考核。有弹性、经常化、制度化;7.适度激励。制度化与柔性化相结合,以保证激励的公平、及时、全面,针对员工个人特点进行激励;8.持续培训。绩效管理以发展为导向,提供培训机会能使组织保持竞争优势、增强实力,员工能够将个人发展与组织前途相结合。

绩效管理体系:1.组织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控制系统。它与决策系统、组织实施系统共同构成了企业管理体系。2.员工绩效管理体系:目的是对员工绩效进行指导、管理、考察、奖励和发展。

企业价值链管理:企业的价值链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它包含三个最基本的部分: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要客观地分配价值,必须对价值创造者的贡献度进行准确的评价。

绩效评价系统:1.以素质模型为核心的潜能评价体系(岗位适应性,什么样个性与潜能,在某个特定的岗位上更容易产生高绩效)2.以任职资格标准为核心的职业化行为评价体系(建立一种能产生高绩效的企业行为规范及标准,员工是否按照这些规范标准去工作)3.以战略为导向的KPI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作用:成为员工的约束机制、发挥战略导向的牵引作用)、4.以经营检讨及中期述职报告为核心的绩效改进体系(共享学习和持续进行绩效改进的过程。通过绩效分析找出问题,找出改进绩效问题的行动和措施,进行能力提升和潜能挖掘以及寻求资源支持)、5.以提高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责任为中心的绩效管理循环体系。

绩效管理的基础:1.目标管理:(1)基本含义: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将总目标→责任和分目标,并把它们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的标准;指导思想:Y理论,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特点:重视人的因素(参与、民主、自主),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分解、统一),重视结果】(2)优越性:①员工更清楚组织目标;②强调结果非任务,有助于改进计划工作(预测);③管理者在自己的职位层次上工作,而不是在比其低的层次上工作(减少监控);④有助于公司把握命运(主动适应环境变化);⑤改善上下级之间关系(减少监控);⑥为各个管理层评估各自的绩效提供了参考;⑦鼓励维持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3)①内耗;②短期行为;③目标设置难;(4)目标的设置:①预定目标(上下级共同商量确定,领导必须估计客观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②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③确立下级目标。(具体、量化、便于评估);④上级和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和目标实现后的奖惩达成协议。(赋予下属相应的资源配置权力,实现责权利的统一);(5)目标过程的管理:定期检查、向下级通报进度、帮助下级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问题、修正调整目标。2.工作分析:对职位的描述是绩效管理的基础(设定绩效指标的基础),是最直接影响绩效的因素。(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共同投入与参与也是进行绩效管理的基础)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绩效计划(共识,承诺)、绩效实施【贯穿整个绩效期间】(指导与过程控制,解决问题,调整)、绩效评估(评估的依据:绩效管理开始时双方达成一致的关键绩效指标,收集的绩效表现的数据和事实)和绩效反馈四个不断循环的过程组成。

绩效计划:1.含义:①是关于工作目标(结果)和标准的契约;②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③参与和承诺是制定绩效计划的前提;2.制定绩效计划(工作标准)的原则:①是否与企业战略相关;②是否可度量或可定量;3.绩效目标的来源:与岗位KPI来源一致,来源于部门目标的层层分解和职位应负责任(具体责任人)。绩效管理一定是源自企业经营计划;4.对目标设定的误区:①认为不确定的目标和计划是在浪费管理者的时间。(制定目标过程迫使管理者和员工认真思考要干什么和怎么干)②认为目标可以消除变化。③认为目标和计划降低了灵活度(设定目标和计划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承诺牵引员工主动完成工作,之所以会成为一种约束,是因为认为不可再做修正。我们强调目标和计划的严肃性,要求不得轻易改变目标,但并不是完全排除了计划的调整)

绩效目标内容:1.针对KPI的绩效目标(结果指标);2.行为指标(以任职资格中的行为标准为依据)要根据每个员工不同的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评价;3.绩效目标衡量标准的设定:(1)绝对标准(以客观现实为依据);相对标准(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2)建立标准的SMART原则:S-具体的(specific)——目标是否具体,M-可衡量的(measurable)——目标是否可衡量,A-可达到的(attainable)——目标能否达到,R-相关的(relevant)——目标与工作是否紧密相关,T-基于时间的(time-based)——目标有无明确的时间要求。(3)对目标的设定要区分出层次:①合格标准,指对某个被评价对象来讲,期望达到的一般水平,或者对多个承担同一指标的人来说,这种标准是每个被评价对象经过努力都能达到的水平。作用:判断被评价者绩效是否能够满足基本的要求;②优秀水平:只有少数员工经过120%的努力才可以达到的。

绩效管理实施与管理:1.误区:①绩效管理重要的是计划和评估,中间的过程是员工自己工作的过程(沟通能够解决一些问题并且营造宽松氛围);②对员工绩效的管理就是要监督、检查员工的工作,要时刻关注员工的过程。(绩效管理往往是一种目标管理,经理人员应该花主要精力关注员工的工作结果,也就是工作目标的达成情况,对于具体的工作过程,不必过分细致的关心。【交互作用分析理论-加拿大·贝恩,a.过分关注员工的工作细节,不给员工自己做决策的机会,对员工相对孩子一样呵护,担心员工无法独立完成工作(权威和优越感,常常认为自己有能力,别人不行,表现为主观、支配他人,或者对他人过分呵护,不给别人独立自主的权力)-管理者“父母”心态,被管理者“儿童”(过分依赖,不愿自己做决策和解决工作中出现问题);b.客观理智,冷静、谨慎、尊重别人,表现对他人的信任,认为自己和别人同样有能力-“成人”心态;c.不成熟、无主见,认为自己缺乏做决策的能力,依赖,退缩和感情用事-】“儿童”心态)③认为花费时间做记录是一种浪费。不做记录:一方面在绩效评估时对工作表现记忆不够清晰,容易造成对事实的歪曲;另一方面,与员工沟通时,没有足够事实依据在手中,容易引起争议。所以在制定了绩效计划后,绩效实施与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需要做的事情有两个:持续的绩效沟通+对工作表现的记录。

持续的绩效沟通:1.绩效沟通的目的:(1)对绩效计划进行调整;(2)员工需要在执行绩效计划的过程中了解到有关的信息。(如何解决工作中的困难,自己工作做得怎么样)(3)经理人员需要得知有关的信息。(进展,支持,协调,避免发生意外事情时措手不及);2.沟通的方式:(1)正式:书面报告、会议、正式会谈。(2)书面报告:优点:①培养员工理性、系统地考虑问题,②短时间收集大量关于员工工作状况的信息;缺点:①书面报告的信息是从员工到经理人员的单向传递,缺乏双向的信息交流。②容易使沟通流于形式,员工也会由于书面形式浪费时间而感到厌烦;弥补:①将书面报告的方式与面谈、会议或电话等口头沟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将单向的信息沟通转变为双向的信息沟通;②简化书面报告中的文字工作,避免繁琐与官僚;③充分利用现代的信息交流手段,提高交流速度和效率,增强实时性。(3)会议沟通:优点:①更为直接,可以满足团队交流的需要;②传递有关公司战略目标和组织文化的信息;缺陷:①会议组织耗时费力,对经理人员的管理和沟通技巧要求较高;②有些问题不便在团队中进行公开讨论;③与会者抱着各自目的参加会议,会对沟通中的信息进行选择性的过滤;准备:让与会者准备,给予与会者必要的信息,使他们了解会议的主题,并告诉他们应该做哪些准备;组织:尽量多给员工发言的机会,不要急于在会议上立刻做出决策,注意制定会议结束后的行动计划。(4)面谈沟通:优点:给员工一种受到尊重和重视的感觉;缺点:无法进行团队的沟通,容易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等。(5)非正式沟通:①走动式管理:使员工感到压力的减轻,感到鼓舞和激励,注意不要对员工具体的工作行为过多的干涉,不要对他们指手划脚、评头论足,否则的话会给员工一种突然袭击检查工作的感觉,员工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和逆反情绪;②开放式办公:将员工置于比较主动的位置上;③工作间歇时的沟通:自然而然地引入一些工作中的问题,尽量让员工主动提出这些问题;④非正式的会议(联欢会、生日晚会)

绩效信息的收集:1.原因:(1)提供绩效评估的事实依据(还可以作为晋升、加薪等人事决策的依据);(2)提供改进绩效的事实依据;(3)发现绩效问题和优秀绩效的原因(积累一定的突出的绩效表现的关键事件);(4)在争议仲裁中的利益保护(一方面可以保护公司利益,另一方面保护当事员工的利益);2.收集方法:观察法、工作记录法、他人反馈法;3.收集信息中应注意的问题:①让员工参与。主管应明确告诉他们收集那些信息,最好采用结构化的方式,将员工选择性收集信息的程度降到最小;②要注意有目的地收集信息;③可采用抽样的方法(间隔抽样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绩效反馈:1.准备:尽量不要选择接近下班的时间,主管人员要选择一个自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绩效反馈面谈中去的时间,计划好面谈将要花费多长时间。2.原则与技巧:在谈到员工的主要优点和不足时,可以谈论员工的某些性格特征,但要注意这些性格特征必须是与工作绩效有关的;“第二手称赞”,指管理人员使用从第三方那里得到的对员工表现的赞扬来对员工进行称赞;3.和不同类型的员工沟通:(1)优秀的员工(往往有比较强的个人发展愿望):鼓励为主。花多一些时间了解员工的未来发展设想,为其发展创造机会和空间,不要轻易做出加薪或者晋升的承诺,以免不能兑现;(2)一直无明显进步的员工:①个人动机不足。充分肯定员工能力,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激将法”;②现有职位不适合。一方面帮助分析什么职位适合他,另外听听员工自己想做什么再做决定;③员工工作方法不对。帮助其分析在哪些方面可以改进;(3)绩效差的员工:一定要具体分析其绩效差的原因,不要一概认为是个人原因;(3)年龄大、工龄长的员工:肯定他们过去为组织做出的贡献,并且表示亲切关怀。但强调过去成绩不能够被抹煞,可也不能代表现在或者将来的成绩;(4)沉默内向。开放性问题,多征询意见。

关键绩效指标法(KPI体系):1.概念:KPI指企业宏观战略目标决策经过层层分解产生的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是宏观战略决策执行效果的监测指针;2.理解:(1)KPI是用于考核和管理被考核者绩效的可量化和可行为化的标准体系;(2)KPI体现对组织战略目标有增值作用的绩效指标;(3)通过在KPI上达到的承诺,员工与管理人员就可以进行工作期望、工作表现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沟通;3.区别:KPI体系/一般绩效考核体系——为达目标采取一切必要行动/不会主动采取行动,战略中心/控制,自上而下层层分解/自下而上根据个人以往绩效,来源于组织战略目标与竞争需要/来源于对过去行为与绩效的修正,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体现关注短期效益兼顾长期发展的原则/以财务指标为主、改进行动与战略需要脱钩;4.建立企业KPI体系的三种方式:部门承担责任的不同(强调部门从本身承担责任的角度,突出部门的参与,可能导致战略稀释现象的发生,指标可能更多是对于部门管理责任的体现,忽略了对于流程责任的体现)、职类职种工作性质的不同(突出了对组织具体策略目标的响应。各专业职种按照组织制定的每一项目标,提出专业的响应措施。增加了部门的管理难度,可能出现忽视部门管理责任的现象。而且依据更多的是结果性指标,缺乏驱动性指标对过程的描述)、平衡记分卡(兼顾了对结果和过程的关注);3.KPI的选择:(1)方式:①外部导向法,即标杆基准法。通过选择业界最佳企业或流程作为基准(确定企业成功的关键领域),牵引本企业提升绩效,缩小差距。标杆基准分类:a.按特性,战略与战术(产品标准、职能标准)、管理职能(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跨职能(客户标准、成本标准)b.按标杆参照对象,个体行为标杆、流程标杆、系统标杆;②成功关键分析法。寻找企业成功的关键点,并进行重点监控,通过寻找关键层层分解选择考核的KPI。【鱼骨图】指标筛选的原则:有效性(客观,集中反映要素的要求)、量化性、易测算性;③采用平衡分析卡思想的策略目标分解法。通过建立包括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对企业的绩效水平进行监控。【a.确定企业战略;b.业务价值树分析:战略目标确定以后,我们就要通过业务价值树分析,对战略方案和计划进行评估,并按照它们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大小进行排序,分别建立企业的价值体系,并以此找出企业中数目有限的关键战略价值驱动因素,进而确定关键的岗位和部门;c.关键驱动因素分析。第一进行关键驱动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找出对企业整体价值最有影响的几个财务指标;第二就是将后置的财务价值驱动因素与前置的非财务价值指标驱动因素连接起来。(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的引入的基本程序: 1.说明愿景。指明公司的发展目标。

2.有效沟通。通过有效沟通,组织内部上下级对目标达成共同认识,形成认识的一致性,把达成目标作为我们工作的平台。3.业务规划。不同工作在业务完成中贡献度大小不同,按大小排序后,可以优化资源配置。

4.反馈学习。平衡计分卡的因果关系,从结果出发,进行溯源,找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平衡计分卡的所谓“平衡”是指在长期与短期目标之间、在外部计量和关键内部计量之间、在所求的结果和这些结果的驱动因素之间、在强调客观性测量和主观性测量之间保持平衡。】 4.具体岗位绩效指标的确定:(1)制定:对结果的关注和对过程行为的关注。高层(结果>行为),基层相反。越是基层员工越难与企业或部门的KPI建立直接的联系。员工除了对企业的目标承担流程责任外,还应当对部门的业务管理承担责任,以体现对部门的贡献。而且员工的日常工作也应该纳入绩效考核范畴。(2)筛选:第一次为去掉互相重复的指标、岗位完全无法控制的指标时、影响不太大的指标、管理成本过高或者计算过于复杂甚至不能计算的量化指标;第二次将指标根据对于企业经营和经济效益影响力的大小进行排序,选择最重要的几项指标作为最终确定的岗位KPI。(指标不能太多,分配权重比较分散,体现不出激励。)团队绩效测评:1.每个成员都具有双重角色:职能角色和团队角色,四种类型:建议者、协助者、攻击者和调和者;2.质量圈: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团队组织形式。承担企业质量问题的责任通常是由8-10名员工以及主管组成的工作群体;3.影响团队绩效的主要因素:团队凝聚力、团队成员的熟悉程度、团队的领导、团队的目标;5.确定考评要素:数量、质量、成本、时效性。

4道简答题:

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的区别:

①绩效评估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②绩效管理侧重于信息沟通与绩效沟通,贯穿管理活动全过程,强调事先的沟通与承诺;绩效评估只是管理过程的局部环节和手段,侧重于判断和评估,只出现在特定时期,是一种事后评价。④绩效管理更加人本化,它强调组织与员工共同管理、控制员工绩效;绩效评估则是强调组织、上司来考察评估员工的绩效。

建立标准的SMART原则:

S-具体的(specific)——目标是否具体,绩效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的;

M-可衡量的(measurable)——目标是否可衡量,绩效目标应该是可衡量的; A-可达到的(attainable)——目标能否达到,绩效目标应该是切实可行的;

R-相关的(relevant)——目标与工作是否紧密相关,绩效目标应该具有行为向导;

T-基于时间的(time-based)——目标有无明确的时间要求,绩效目标应该是受时间和资源限制的。

★平衡计分卡的运作的基本程序:

1.说明愿景。指明公司的发展目标。【阐明愿景,达成共识。将组织的使命和战略表述成组织中人们共同愿望的景象,企业全体成员就组织使命和战略达成共识。】

2.有效沟通。通过有效沟通,组织内部上下级对目标达成共同认识,使部门及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的总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把达成目标作为我们工作的平台。【沟通与培训,设定目标,绩效评价指标与报酬激励相联系】

3.业务规划。不同工作在业务完成中贡献度大小不同,按大小排序后,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设定目标,分配资源,建立标尺,使战略新举措保持一致)【以平衡计分卡全面设定的多角度的战略目标为依据分配资源和确定工作优先顺序,有利于采取那些推动长期战略目标实现的新措施,并在工作有目的的加以协调。】

4.反馈学习。平衡计分卡的因果关系,从结果出发,进行溯源,找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明确对愿景共识,提高战略反馈,促进战略考察与学习。通过工作过程中的反思进行学习。以信息反馈和反思的基础,以平衡计分卡为核心,从四个角度监督短期绩效,并根据结果及时和保持地修改,调整战略,将学习融会于工作中。】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

1、问题:请具体论述平衡积分卡的四个方面。

解答:

1、财务方面,反映企业如何满足股东的需要,即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流量、盈利能力和利润预测的可靠性等。

2、客户方面,反映企业如何满足客户的需要,代表性的指标有:客户满意程度、市场占有率、产品交货率等。

3、内部流程方面,用来反映企业是否较好地完成了其核心工作,具体指标包括产品制造周期、单位成本、收益率、废品率、及其利用率等。

4、学习与成长方面,用来反映企业改进与创新的能力。具体指标有员工满意程度、员工培训次数、员工建议数量等。

(1)财务角度——其目标是“我们怎样满足股东”,是其他三个方面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所有的改善都是为了最终达到预定的财务目标。财务方面是所有目标考核焦点。税后利润、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各种财务比率。

(2)客户角度——目标是解决“顾客如何看待我们”。企业为了获得长远的财务业绩,必须创造出让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核心的衡量指标包括市场份额、老顾客回头率、新顾客获得率、客户满意度和从客户处所获得的利润率。

(3)内部流程角度——其目标是解决“我们必须擅长什么”,应本着满足客户需要来制定业绩衡量指标。生产制造过程的业绩衡量指标: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异、成品率、次品率、返工率;产品设计开发的指标:开发所用时间、开发成本、销售额,“时间平衡法”(研制某新产品到新产品投放市场并可以平衡研制投资的利润所需的时间);对售后服务的衡量指标:对产品故障的反应速度,服务成本、一次成功的比例。

(4)学习/成长角度——其目标是解决“我们能否继续提高并创造价值”。在学习和发展方面,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信息系统和组织程序,必须尊重尊重、重视和尽可能采纳第一线员工对改善经营程序和业绩的建议和想法。此外还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改善企业内部信息传导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学习/成长角度的目标包括培训支出、培训周期、雇员满意度、雇员忠诚度、每个员工提出建议的数量、被采纳建议的比例等。(相关制度有员工的培训、晋升、换岗。)

四个角度之间的关系:公司的目标是为股东创造价值(财务角度),财务(收入)的增长取决于客户购买量和满意度(顾客角度),为使客户满意公司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和能力(内部流程角度),公司的技能和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公司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本(学习和发展角度)。

题目知识要点:

目标管理法的创始人是 彼得·德鲁克,目标管理法的四个步骤是计划目标、实施目标、评价结果 和反馈。

4.下哪一种绩效管理工具更有助于建立学习型组织(D)。

A.目标管理法 B.平衡计分卡 C.关键绩效指标法 D.标杆管理法

9.以下哪种方法是量表法与关键事件评价法综合运用的产物(C)。A.描述法 B.强制分配法 C.行为锚定量表法 D.目标管理法

请简述绩效评价方法的种类。

绩效评价方法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描述法。绝对评价包含量表法和目标管理法。相对评价即比较法,包含排序法、配对比较法、人物比较法和强制分配法。

标杆管理最早在 施乐公司 应用,标杆管理是通过向业内外最优秀的企业形象来创造自己的最佳实践,这实际上是 模仿创新 的过程。

1.选择关键绩效指标应遵循的三个原则:指标的有效性、指标的重要性和 指标的可操作性。【有效性、量化性、易操作性】

团队激励计划包括利润分享计划 和 收益分享计划。

1.绩效管理的四个环节依次是(B)。(P27)A.绩效实施、绩效评价、绩效反馈、绩效计划 B.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绩效反馈

C.绩效评价、绩效反馈、绩效辅导、绩效评价与结果的应用 D.确定评价内容、确定评价主体、确定评价方法、确定评价周期

8.以下哪种方法对于避免评价误差、提供必要的反馈依据作用最显著(D)。A.描述法 B.强制分配法 C.行为锚定量表法 D.目标管理法

2、下列哪种绩效评价方法的成本最高?D A、强制分配法 B、关键事件法

C、排序法

D、目标管理评价法

9、以下哪项不适合用平衡计分卡的是(A)

A)刚起步的小企业 B)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企业 C)战略导向型企业 D)具有指标创新能力和意愿的企业

案例分析题:

关于绩效面谈:

(1)说明员工绩效面谈的作用

1)使考评者与被考评者对绩效管理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通过绩效面谈,使得考评者与被考评者对绩效管理的目标,考评方法、程序有进一步的认识,有利于下一轮绩效考评工作的开展。

2)将员工绩效考评的情况反馈给员工。考评者要将员工绩效的真实信息反馈给员工本人,对员工的成绩、优点进行表扬;要指出员工的问题、缺点,使之改正。

3)依据考评结果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是考评者与被考评者共同的事情,考评者要给被考评者一定的指导。

围绕绩效面谈,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做到:

1)对考评者以及被考评者明确考评的目的;

2)明确绩效面谈的目的;

3)加强对考评者的面谈技巧的培训。

(2)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表面上看,是“绩效面谈”使得小王感到苦恼和不安。实际上,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下列几种情况:

1)公司的绩效考评系统:公司上下对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清;

2)小王的上司对小王有偏见;

3)小王的上司没有很好的绩效面谈技巧,不敢对小王谈论问题与缺点。

(3)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公司在建立开放式的绩效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应当做到: 1)考评前绩效目标制定要明确、客观、量化;

2)考评过程中要公正、公开、公平,考评者要注意员工绩效信息的收集。

3)考评结束后要注意考评结果的反馈,考评者与被考评者要就考评的最后结果达成一致,共同制定员工的绩效改进计划。

1、请指出案例中体现了考评制度设计的那些内容?

2、请指出该公司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请说明运用绩效分析方法确定培训需求和培训对象的主要步骤。评分标准:(1)内容:(本题共10分)

①考评主体:规定了考评者和被考评者。(2分)

②考评方法:采用了多角度评价的考评方法,涉及上级、本人、人事部、下级等方面。(2分)

③考评指标:包括业绩、态度、能力三个方面。(2分)

④考评时间和期限:规定了月末位考评时间,月度为考评期限。(2分)⑤考评流程:规定了员工与部门经理考评,人事部汇总等考评执行流程。(2分)(2)主要问题:(本题共10分)

①员工只参与评价,没有参与目标制定。(2分)

②参与人员的评价权重不合理,一般而言,自评和下级评价的权重不宜过高,绩效评价应以上级评价为主。(2分)

③人力资源部考评角色定位有问题,人事部不应直接参与考评,而应对整个考评的流程进行监督。

④考评期限不合理,部门经理的考评期限不宜太短,应按季度或考评。⑤考评反馈应由员工的直接上级进行,人力资源部可以负责分数的汇总,但不能直接把结果反馈给员工。(2分)(3)主要步骤:(每项2分 最高10分)①通过绩效考评明确绩效现状。(2分)②根据工作说明书分析绩效标准。(2分)③确认理想绩效与实际绩效的差距。(2分)④分析绩效差距产生的原因。(2分)⑤在根据绩效差距原因分析基础上,确认培训需求和培训对象。(2分)⑥针对培训需求和培训对象拟定培训计划。(2分)

2、A公司是一家著名的乡镇化工企业。2008年10月份,该公司在某咨询公司和人力资源部的共同努力下,设计和引进了一套科学高效的绩效评估系统。该系统包括职务说明书、绩效目标管理卡、绩效考核体系、薪酬和发展系统四部分。然而该系统在实施过程中,人力资源总监却遇到以下五个问题:

①虽然整个系统非常科学和实用,但管理者仍然反映不知道如何对部属进行迅速、合理和真实的评估;

②每当考核完毕,被考核人经常以结果不公平为由,直接向人力资源部申诉,要求公平和公正,搞得人力资源总监疲于应付而影响了其他工作;

③一部分员工对绩效评估提出质疑:绩效评估是不是就是繁琐的填表和交表?是不是就是为了找员工的不足与缺陷? ④管理者对评估结果的描述和运用简单,而且缺少变化,让部属感到无所适从或不被重视;

⑤管理者认为考核过程太繁琐,耽误很多时间。问题:(1)如何改进公司的绩效考核工作?

(2)评价对有关人员的培训在绩效考核工作中的意义。解析:(1)A公司绩效考评工作改进的办法主要有:

①加强培训工作。使管理者和员工了解绩效评估系统。改变管理者和员工的观念,使他们明白,通过评估,对其能力提升和职业生涯规划将会起到更有效的推动作用。管理者

和员工不应把实施绩效评估系统看作一种负担,而应当看作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还可以建立绩效评估申诉制度。

②培养员工的责任感。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与公司发展方向统一起来,提高他们对公司的荣誉感和忠诚度。

③加强沟通工作。有效的沟通可以消除上下级之间的意见不合,促进绩效评估的公平,同时还可以促进员工积极的投入到绩效考评系统中来。

④提高考评人员的考评技巧和方法。考评者需提高以下技巧:准确制定出部属的工作要项和工作目标;了解绩效评估方法、程序和评估标准;如何做绩效评估面谈及相应的技巧;如何制订绩效改进计划;如何实施对部属的辅导。

(2)有关人员的培训在绩效考核工作中的意义: ①通过对员工培训,让员工了解绩效评估系统的意义,知道绩效评估将给自己带来的益处,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绩效考评中来。并积极与上级沟通,纠正考核中不合理的地方,促进考核系统的完善,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性。

上一篇:小学作文得高分的关键下一篇:3三羧酸循环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