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局文明生态村帮建的情况报告

2024-05-01

建设局文明生态村帮建的情况报告(共7篇)

篇1:建设局文明生态村帮建的情况报告

XXX市建设局关于文明生态村帮建的情况报告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文明生态村的统一部署,我局党组高度重视,指定一名局领导和两名机关同志负责帮扶工作。7月10日,在XXX市第三个民主议事日之际,我局领导放弃休息日,带领机关两名同志赴XX县XXX乡XX村开展帮建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街基本情况

XX村距离XX县城西北约6公里,住户有379户,人口1642人,现有耕地3152亩。近年来,该村党支部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多措并举,带领村民科技种田,逐步使家家户户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2005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扶下,该村积极筹措资金,修通外通公路和两条主要街道,下力搞好排水沟、路灯和环村林工程建设,修缮了村党支部和村委办公楼。目前,该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广大农民主动配合,积极参与,村风仆实,发展势头良好。

二、民主议事的内容

7月10日上午,参加民主议事会的人员有该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和村民代表30余人,我局党组成员、主任XXX同志和XX县、XXX乡两级领导共同出席了议事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有:

(一)村委作二季度村务报告;

(二)公布二季度村财务收支情况;

(三)群众开展讨论,主要讨论村务报告和财务收支情况,对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县、乡领导就文明生态村建设讲了一些意见,我局XXX主任就关于文明生态村帮建工作表明了态度,提出了XXXXX整理的建议。

三、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措施

为加快该村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步伐,经会议讨论,拟定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是硬化油路两侧便道(砖路),修建街内中心广场,购置健身器材和小型建筑;

二是绿化主街道,栽种风景树840棵;

三是净化全部街道,增设垃圾箱40个,建设沼气池和改建厕所300个;

四是亮化主要街道,架设变压器1台,安装路灯50盏;

五是美化中心大街,喷涂彩绘1万平方米,继续修建未完成的2296米内街排水沟。

篇2:建设局文明生态村帮建的情况报告

按照生态文明“人类生态学的满意原则,经济生态学的效益原则和自然生态学的和谐原则“的要求,生态文明不仅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要体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社会和和谐;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统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权益,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在合理配置资源,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还要为后代留出持续发展的空间;要改造传统的发展模式,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化,达到循环发展的高效与协调;以城市建设为中心,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平衡;弘扬环境道德,强化生态理念,塑造精神生态,确保社会的持续繁荣和发展。

生态文明是由良好的生态环境,高效的生态经济和共生的生态社会所构成。生态环境是基础,生态经济是条件,生态社会是目的,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不可缺少的三大系统。

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一方面是人类对自然的作用,包括索取资源和空间,享受生态系统的服务,向环境排放废物。另一面是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包括资源制约,自然危害,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会带来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自然就会威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

从历史阶段认识,人类文明可划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值得关注的是近三百年来的工业文明以征服自然为主要牲,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了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表明地球很难再有更大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这就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于是生态文明到来成为必然。

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取向决定了社会发展的生态化趋势,世界性保护环境的共识和行动正在向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人类已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探索中循序发展。以党的大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为标志,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的自身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

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产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持续发展,而这些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旨所在。生态文明涉及到自然环境,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旨在通过强化社会生态观念,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促进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

二、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建设“全国棉纺织强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为目标,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偿试,取得了初步成效。发挥棉花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不断拉长棉纺织产业链,积极推进清洁生产,以棉纺织工业园区建设为依托,促进了棉纺织产、集群化发展,使经济要素和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升。

发挥蔬菜和畜牧资源优势,建立了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实施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有效推进农业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还大力培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产品附加值。XX年加工鲜菜12万吨的XX蔬菜脱水公司生产的干品蔬菜已销往全国各地。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突出的是:县域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循环经济还没有形成。

行业资源消耗大、能源消耗多,污染排放严重,效益低下,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资源短缺,面源污染严重,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产品安全生产预警预报监测体系尚不完善,无公害生态模式和技术还没有得到全面普及。意识形态上对生态文明认识不深,生态文明观念远未树立。

县委关于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的决定也明确提出了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针对存在的以上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当前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二是强力推进循环经济,三是努力构建生态型社会。

三、建设生态文明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环境实质上就是保护经济和发展,也就是保护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成生产力、生态美学、生态文化等的基本要求,是优化人居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县土地肥沃,农业基础较好,近年来,以棉纺织为龙头的工业发展迅猛,过去一些粗放的经济行为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些创伤,因此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就是要防治环境污染,防止生态退化,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多年来,为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我县己采取了积极措施,从调整结构和布局,淘汰落后能力,推进清洁生产入手,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市场等手段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对各类污染源采取关、停、并、转、迁、治等不同措施,并且县财政投资6千多万元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对城市污水进行综合治理,对城市垃圾实施无害化处理,逐步解决了县域水、空气、噪声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

为了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新的环境问题,对建设项目实施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全方位监督和高科技监控,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进一步加大了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为生态建设扫清污染障碍。

在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一是对生态退化区实施恢复,利用生物和和措施,增强水土保护能力和生态效益,对土地进行整理,对耕地保护,因地制宜推进绿化,结合我县实际,要加快人工植被营造,发展绿发,种植环宅林、环村林、环水林、环路林,不断完善生态调节系统。

二是通过生态示范区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以蔬菜、花生、棉花等产业基地为依托,加快农业化步伐,大力推广先进农业科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在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安全,建设生态县。

三是通过优美城镇和文明村建设促进村镇、生态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按照优美城镇的要求,开展国家、省、市级优美城镇创建活动,提高城镇发展品位。

四、建设生态文明要强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条件,而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牲,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如何把传统经济“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这种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活动,转变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物质循环流动的过程,是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目的。

发展循环经济:

一是要遵循减量化原则,减少原料、能源投入,减少污染排放。

二是要遵循再使用原则,防止一次性产品和包装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污染。

三是遵循再循环原则,要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产品使用后能回收循环利用。生态文明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以清洁生产为驱动,推进循环经济。

以清洁生产推进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是指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好能源和原料,彩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中污染产生和排放,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危害,实施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我县新纺集团公司正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直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下一步要利用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驱动,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发挥新纺集团公司示范带动作用,配套完善鼓励政策,调动各行业清洁生产积极性,引导企业走清洁生产之路,从而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增加生产经营效益,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提高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水平

园区经济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资源能源合理配置,有利于促使横向共生企业或产业,按照废物资源化链条关系,在各自清洁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配置,形成物质良性循环,有利于发挥规模与综合效益,也有利于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集中治理,对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我县的纺织工业园区“模块”已初具规模,但很不完善,尤其是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和污染综合防治方面。为此,我县的纺织工业园区要进一步健全服务管理机构,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策引导,技术指导和准入管理,逐步完善资源能源循环利用链条,发挥规模化、集约化优势,降低废物排放,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一流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平台。

做活县域整体循环经济文章

一是农工商一体化经济。通过市场机制在更大的空间形成农工商一体的产业化循环经济体系,发挥新野粮食、蔬菜、畜牧产品生产基地优势,把农业和工业、原料和产品,废物和资源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产业之间的联合,产业内部的纵深,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垃圾资源化经济。随着城市化的澎胀,城镇垃圾产生起来越多,垃圾污染和占用土地问题更加突出,填埋却不是最好出路。因此要大力发展城市垃圾无害化资源再生产业,运用市机制和先进技术对垃圾进行科学处理,达到了资源化再利用目的。

篇3:建设局文明生态村帮建的情况报告

1共和县基本情况和畜牧业发展现状

共和县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州属五县之一, 是青海藏区人口较多、地域辽阔、畜牧业经济比重较大的一个县, 区位优势明显, 生态地位重要, 战略位置突出, 在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地位。其位于青海省东北部, 是青海高原的东门户, 素有“青藏咽喉”之称, 北靠位居中国最大五湖之首的青海湖, 南临“母亲河”—黄河, 东以日月山与东部农业区为界, 西与青海青南藏区毗连。县辖有11个乡镇, 99个行政村, 14个社区居委会, 总面积1.73万km2, 总人口为13.47万余人, 有藏、汗、回、撒拉、蒙古族等22个少数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0%。有可利用草场1 876.16万亩, 耕地为45.76万亩。全县有各类牲畜存栏154.29万头只匹, 占全州总牲畜的37%, 共和县县城所在地恰卜恰镇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县平均海拔3 200 m。2013年全县生产总产值33.05亿元, 同比增长15%;地方财政预算收入8 062万元, 同比增长2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4 221元和5 605元, 同比增长分别为13.3%和17.1%。近年来全县加快畜种改良和结构优化、发展饲草产业, 畜牧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使畜牧业经济出现新的亮点, 特别是“一村一品”特色养殖业逐步形成。肉牛、奶牛、獭兔、土鸡、藏香猪、大雁和牛羊育肥等高原特色养殖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环湖生态畜牧业牦牛繁育、切吉乡加什科村加什科羊繁育和塔秀村藏系羊繁育基地等建设有力推进, 全县已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56个, 入社率达51.4%。2013全县共产各类仔畜75.31万头只, 成活71.95万头只, 成活率达96%, 牲畜成活率比以前明显提高。牧业区建立了牛羊育肥养殖科技示范户, 辐射户带动不断增强。

2主要经验和方法

2.1着力加大畜牧业生产投资力度

2013年全县共落实草原、种植业、畜牧业、科技培训、游牧民定居工程、州级支农扶持建设等6大类31个项目建设资金3.093亿元, 已全面完成2013年投资计划。其中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兑现各类奖补资金1.180 84亿元;共和县生态示范园区完成投资0.7亿元;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区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投资1 947万元;游牧定居工程完成投资729万元;牧区畜用暖棚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 750万元, 其中财政补助560万元, 项目户自筹1 190万元;天然草地退牧还草项目完成投资298万元;青海湖景区倒淌河镇甲乙村至黑马河乡公路109国道两侧围栏更新项目完成投资700万元;当年生牧草种植项目完成投资160万元;保护性耕作项目完成投资405万元;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完成投资100万元;科技培训完成投资71.65万元;州级支农资金扶持项目完成投资165万元, 均完成目标任务。同时, 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畜种良种补贴等农口常规项目已全面完成。

2.2坚持以生态农牧业为主导, 着力增强农牧业发展的升级力

共和县坚持把发展生态农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战略选择和主导产业来抓, 以加大项目建设投入为支撑, 全力推动传统农牧业向集约化管理、现代化装备、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化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着力在提升农牧区发展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和改善农牧区发展条件。紧紧抓住国家对农牧区特别是藏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和建立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等一系列战略机遇, 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生态保护、改善民生”三大历史性任务, 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 切实加快农牧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继续实施好大型灌溉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草原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安全工程等建设。大力推进农牧业生态化进程。一是加快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在继续巩固和扩大生态畜牧业建设示范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 进步深入推进环湖牦牛繁育、切吉加什科羊繁育、切吉塔秀村藏系羊繁育塘格木镇等生态畜牧业养殖基地建设, 不断推进生态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化方向发展。二是推动农区畜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农区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在扶持和壮大恰卜恰镇及周边牛羊育肥基地的基础上, 加快推进龙羊峡新村牛羊规模养殖、库区周边獭兔养殖等特色养殖基地建设, 新建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5处, 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三是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大力推进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智能温室、高科技日光节能温室及蛋鸡场等核心区建设, 生态农业示范园发挥综合效益, 高原特色农业体系建设步伐加快。2.3提高科技支撑发展能力

切实把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推动共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推广、转化和再创新, 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围绕全县草产业、畜种改良和养殖产业, 积极创新科技特派员管理模式, 鼓励科技特派员结合特色产业积极创业, 逐步建立法人科技特派员队伍。扎实开展“科技乡镇长团”、科技三下乡等活动, 认真实施好全县生态养殖基地建设和良种繁育及种草养畜实验示范项目。切实加大农牧业科技技术推广力度, 促进加快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

3现代高效畜牧业取得的主要成效

3.1全县生态畜牧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和“一村一品”生态养殖基地逐步形成

3.1.1蛋鸡养殖区建设养殖情况:共和县兴羽蛋鸡养殖场属于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区核心区之一。养殖场采用环境感应控制、全自动饮水、蛋品分检, 喷码追溯、污物处理、远程监控为一体的大型高科技全封闭式蛋鸡养殖场。该养殖区占地40亩, 鸡舍3栋3 015 m2, 现有产蛋鸡4余万羽, 可容纳绿色无公害饲料饲养的蛋鸡10余万羽, 年可市场供应鲜鸡蛋2 000余吨。有800 m3大型沼气池一座, 对鸡粪进行无公害化处理, 年生产生物有机肥1 000余吨, 全部用于园区果树种植。

3.1.2切吉加什科半细毛羊繁育基地建设养殖状情况:切吉乡加什科村位于共和县西端, 青海省茶卡盐池东面, 与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和都兰县接壤。该村现有农牧民户187户, 总人口867人, 草场面积622.6 km2, 可利用草场面积592.12 km2, 草场分为低平山草场和高山草场两类。牧草以芨芨草、坎巴草、针茅草、骆驼蓬和蒿类草为主, 多为干旱半荒漠草场。草场海拔在3 100~3 500 m。为了进一步壮大加什科羊繁育基地, 投资20万元扩建了加什科羊繁育场1处, 新建畜棚13座1 560 m2, 种植当年生牧草2 000亩, 调出种公羊200只, 育肥出栏5 000只。现有存栏6.3余万只, 基础母羊群200群4.5万余只, 母畜比例达70%, 良种公羊1 840只, 每年改良4万只。加什科羊产毛量成年公羊3~5.6 kg, 母羊3~4 kg, 羊毛细度56~58支, 毛纤维长, 弹性、色光好, 手感滑爽等特点。成年羊平均毛长10.24 cm, 净毛率60%以上, 成年羊平均体重21 kg, 屠宰率为46%以上, 当年羔羊放牧育肥后胴体重在10 kg以上, 屠宰率为42%以上。加什科羊每年的改良数与同等数量的藏系羊相比, 经济效益分析后, 多产羊毛6万kg, 1 kg按14元计算, 增加纯收入84万元;多产肉20万kg, 加什科羊与同数量藏系羊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3.1.3龙羊峡镇后菊花村獭兔养殖情况:龙羊峡镇后菊花村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村。獭兔养殖是该村的特色养殖业, 獭兔养殖基地属于共和县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辐射区之一, 该基地占地55亩, 已建成生活区2 000亩, 饲料区2 000 m2, 生产区32 000 m2, 其中饲养圈舍占10 000 m2。基地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以辐射带动农户为目标, 遴选20户养殖能手作为养殖示范带动户, 基地给养殖户提供优质种兔, 养殖农户通过科学饲养, 基地收回商品进行统一经营, 增加收入, 实现共赢。使基地用较快的时间得到更大的发展。现有商品兔25 000只, 年产值可达240万元,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使獭兔养殖成为我县农区养殖业的产业亮点。

3.1.4共和县西门塔尔牛养殖繁育示范场养殖与建设情况:共和县西门塔尔牛养殖繁育示范场位于恰卜恰镇上塔迈村, 属于共和县高科技生农业态示范园特色养殖辐射区之一。该场占地为15亩, 累计投资340余万元, 现已建成牛棚3 100 m2, 其中高标准牛舍2 100 m2, 草料棚2 000 m2, 青贮池1 080 m3。该基地配种室、兽医室、隔离室、消毒室、隔离区、车辆消毒池、无害化处理池、沼气池、水窖、办公室、职工宿舍等设施齐全,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3名, 饲养管理人员12名。现有西门塔尔牛711头。示范基地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农牧户组建良种牛养殖合作社, 提高农区农作物秸秆利用, 带动农区舍饲畜牧业。基地充分依托海南晟通公司1 000 t肉深加工能力品牌效应实行高于市场价统一收购牛肉、加工及销售的经营方式, 实现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

3.1.5沙珠玉乡达连海村奶牛养殖示范基地产能效益:沙珠玉乡达连海村是一个农牧结合的自然村, 距共和县城30 km。海拔2 850 m, 年均气温2.4℃, 昼夜温差大, 年日照数达3 000 h, 气候干旱少雨, 年降水量300~400 mm, 无霜期为120~140 d。现有3个社, 113户, 人口513人, 劳力286人, 民族比例为:汉族占57%, 少数民族占43%。土地总面积为27 976亩, 其中耕地为1 583亩, 腿耕还林草面积671亩, 可利用草场面积2万多亩。现有各类牲畜2 448头 (只) , 其中奶牛264头, 主要品种为黑白花奶牛, 羊2 000只, 猪184头。种植业以小麦、蚕豆、油菜和马铃薯等大田作物为主。该村2013年全年总产值233.61万元、户均收入1.6万元, 人均收入0.35万元, 其中农业总产值为189.61万元。2012年专业合作社积极筹集资金修建机械挤奶大厅一座, 鲜奶收购站一处, 全村奶牛养殖户日缴鲜奶1.2 t, 均由海南州雪峰乳液公司统一收购。奶牛养殖户鲜奶纯收入达到3 600元/头。

3.1.6黑马河乡加隆村牦牛良种繁育基地养殖与建设情况:黑马河乡加隆村是纯牧业村, 全村有3个牧业社, 246户1 080人 (劳力584人) 。全村草地面积55.35万亩, 可利用草地面积50.93万亩, 耕地1 500亩。全村有各类牲畜40 692头 (只匹) , 其中牦牛9 301头, 藏系羊30 827只, 马564匹, 母畜比例57.56%, 出栏率43.2%, 商品率40.8%。2013年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 492.5元。该村以生态畜牧业启动村建设为契机, 依托畜牧业资源优势, 以提高牦牛个体生产性能为突破口和高原牦牛提纯复壮为抓手, 组建高原牦牛核心群80群, 核心群基础母牛3 200头, 优质种公牛200头。创建了牦牛提纯复壮选育及育肥基地, 基地有新建繁育场一处, 办公室5间90 m2, 高标准牛棚10座1 200 m2。种植当年牧草1 500亩。近年来, 该村牦牛繁育基地采取减羊增牛和种草舍饲饲养管理办法, 通过从本省大通县引进和自繁自养措施使牦牛数量发展至1.2万头, 年出栏2 700头以上, 同时向外界提供优质种公牛300头以上。

3.2生态项目棚圈工程建设带来的效益

全县生态项目棚圈工程带来的效益就以倒淌河镇甲乙村和黑马河乡正却乎村两村为例。倒淌河镇甲乙村和黑马河乡正却乎村草原生态项目棚圈工程完成, 今年上半年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经调查两村共完成标准养殖暖棚及配套畜棚圈337座145 921 m2, 其中甲乙村完成标准养殖暖棚173座74 909 m2;黑马河乡正却乎村完成准养殖暖棚及配套畜棚圈164座71 012 m2两村共完成畜棚维修142座, 其中甲乙村完成维修70座, 正却乎村完成维修72座。全面完成计划任务。通过两年来的实践探索, 共和县倒淌河镇哈乙亥村草地集约化经营生态畜牧业建设模式的形成, 缓解“人、草、畜”之间三大矛盾, 草原植被得到恢复。畜牧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 大大的提高了牲畜的繁活率, 逐步实现了生态保护和农牧民增收双赢目标。

4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4.1稳定和巩固基层科技推广队伍建设

目前共和县基层农技推广和经营管理队伍人员极不稳定, 加上县、乡两级畜牧兽医专业人员不足, 岗位缺编和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职称难, 有专业职称的人员职称工资不兑现, 经费难保障从而影响了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招聘进来的大、专学生又调离其他单位。要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实行职业资格制度, 改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落实和保障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工资待遇问题, 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进一步搞好共和县百万牲畜的防疫、农技推广等各项工作, 促进本县高效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

4.2进一步加大科技队伍培训力度和科技推广力度

近几年共和县县乡两级畜牧兽医专业人员虽然得到了省、州、等上级有关部门提供的科技知识培训支持, 但由于培训人数的限制, 还远远满足不了当前畜牧业经济发展需要,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员的科学培训力度, 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知识水平方面的同时,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思想道德建设, 树立“公众之上”意识, 加强科技下乡进村入户力度, 适应新形势下科技配套建设服务和搞好农牧民群众培训工作效率, 培养出农牧民科技能手和懂法律、有较强市场意识、生产技能、管理能力的现代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目前共和县科技推广工作刚刚起步, 还没有大面积辐射, 就目前状况科技推广工作力度不大。必须加大力度, 改善状况, 加快农技推体制改革, 加大资金方面的投资力度, 改善科技人员交通工具, 引入竞争机制, 保证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言传身教, 使农技推广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4.3加强草原管理, 提高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水平

共和县地处高寒, 牧草退化严重。要从根本上改善, 就必须加强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方面的全面应用, 包括优良品种“种子工程’高新技术、牦牛羊快速肥育配套技术、优质饲草料加工调制技术、动物疫病防治技术、信息网络技术、草原保护建设和改良技术, 加强农牧民科技培训, 提高农牧民素质, 改变观念, 树立科学饲养牲畜意识, 加强法制意识和依法治牧, 依法治草的思想, 保证草原植被得到缓解和发展。

4.4进一步加大现代高效畜牧业建设的投资力度和科技示范村覆盖面

篇4:建设局文明生态村帮建的情况报告

【关键词】生态文明;自然;突出地位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便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

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程度,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当前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建设状况、社会政治条件以及人口素质等,走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这个总体要求的核心和实质“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决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近代以来,随着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类不断向自然索取,使得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反思过去,正视现实,只有尊重自然才是人类与自然相处的科学态度。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防止出现因急功近利和个人贪欲而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留下恢复元气、修养生息、资源再生的空间,实现人类对自然获取和给予的平衡,多还旧账,不欠新账,防止出现生态赤字和人为造成的不可逆的生态灾难[2]。

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伦理。只有基于这样的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3]。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直接酿成社会群体性事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诱发因素,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直接威胁。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4],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更好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客观需要。随着全球能源资源需求持续增长和气候变暖趋势不断加剧,未来各国围绕能源资源、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博弈会日趋激烈[5]。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的话语权,提升我国参与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国际谈判和对话交流的位势,有效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和负责任大国形象。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空前壮丽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既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任务。习近平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子孙后代永享蓝天净水绿地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念和方法论指导;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充分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并反思工业文明与现有发展模式不足,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贡献;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绿色、循环、低碳新趋向,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拓展和升华。

参考文献:

[1]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62.

[2]徐菲菲,薛景华.生态文明意识与经济发展[J].商場现代化,2007,(2).

[3]王学渊,李忠健.市场经济生态观之浅见[J].特区经济,2007,(1).

[4]钟世洪,谢辉.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的比较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1).

篇5:生态文明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的不断深化,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改革迫在眉睫。自从,海南省首倡建立生态文明新农村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的热潮。四川省西昌市也紧跟社会潮流,为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西昌市加快了西昌市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步伐,成果获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和谐 生态 文明 新农村

西昌市兴胜乡团结村是一个拥有160余户,近1100人口的村庄,在近几年西昌市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上,团结村率先种植了草莓,并以此为依托带动了整个村庄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村民委员会与党支部经过商议确定率先将团结村建设为西昌市首批生态文明村,当我去该村调查的时候生态文明建设的工程已经接近竣工,该村的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洁净宽敞的乡村道路在村民房屋之间穿梭,统一了的乡村民居点缀在田间,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自从乡村道路硬化竣工以后,道路上散步的人多了,嬉笑打闹的孩子多了,谈天论地的老年人多了,人们在硬化的路上行走也方便多了,再也见不到以往泥泞、处处是垃圾的道路,年初,兴胜乡团结村被西昌市市委评为“西昌市市级生态文明村”,这也为以后西昌市别的村镇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一个很好范例,也为西昌市的生态文明村建设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调查期间,通过和该村党支部于书记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在过去,团结村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小村庄,人民生活水平很低,人均收入不足300元,人们都居住在茅草屋或土木结构的屋子里,而且生活也很困难。但是,由于近几年当地政府对土地的产业结构作了调整,使当地农民不在仅仅以水稻,小麦为主要经济作物,通过引进新的经济作物使得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党委政府还统筹上下的发展,依托西昌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先后建立了许多的新型农家乐,种植绿化植物一千余株,修建了许多的垃圾回收池,基本上每一个村民集中点都建有一个垃圾回收池,该村还计划在上半年普及沼气池,现阶段该村已在部分村民家中建设沼气池。该村的通村道路建设别具风格,除了道路两旁间隔栽种了不同种类的绿化树,还在两棵树之间栽种了各种花草,同时还安排了具体的人员对栽种的各种花草树木进行管理,人员同时还需要具体负责该管辖路段的的卫生以及道路通畅等问题。

通过调查访问,该村的生态文明村的资金除了广大村名的`集资外还有部分当地企业的投资,西昌市政府也在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这一村庄建设不难发现,一个企业,当他做大做强的时候,他也会用各种办法回报自己企业所在的地方,这样企业也能在这个地方更好的发展。

虽然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建设一开始,村干部就面临了各方面的压力,一是资金问题的紧迫,二是好多村民他们的思想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没有远见卓识,只能看到当前利益,无法正确的衡量生态文明村的利与弊,得与失,所以造成的不理解和反对,村干部在村民的思想动员上做了很多的工作,这为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排除了一部分障碍。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不管什么地方,哪一个社会阶段,建设生态文明村都要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

1、建设生态文明村就是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所以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文明生态村创建和收益的主体,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让他们从思想上到行动上支持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工作。

2、建设生态文明村还要树立和增强科学发展的观念,坚持文明、生态一起抓,软件、硬件一起上。避免一些地方的“光说不干”的现状,三番几次的将农民朋友对生态文明村的建设热情凉到了最低点。除此之外,最主要的是还要充分发挥农村文体中心或活动场所的宣传、教育、娱乐等功能和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农民朋友不仅在物质上有一种富有感,还要在精神上有一种充实感,例如: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和文化科技知识讲座等,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传播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倡导文明新风。要通过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造,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而全面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最终达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

3、要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健全长效建设管理机制。不能像有的地方那样,建而不管,修而不治,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周而复始的就会影响生态文明村在广大群众心中的地位。首先,作为村干部要将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当作一件长久的事情来做,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要将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时刻想着为老百姓谋利益,谋发展,只要能为百姓办实事,就会得到百姓支持。

4、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切实增强创建后劲。要把生态文明村当作一件长远的事情来抓,要根据自己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更加促进整个村庄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譬如根据村庄需要建立自己的厂房,既能促进村庄的经济发展,还能为村民提供一些相应的就业岗位,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5、形成边建设、边治理的建设模式。农村不比城市,虽然中国的城镇化速度挺快,可是农村的经济发展还是跟不上社会的脚步,在各个方面都存在一些落差和不足,譬如农村的环境问题,包括村道的卫生,生活垃圾的存放,村庄河流的治理,农作物秸秆的存放问题等等,应该尝试建立一套生态链,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6、要坚持因地制宜,制定完善创建规划。可以根据当地的土地情况制定相应的种植方案,尽最大的努力提高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农村向城镇化过度奠定一定的基础。

篇6:建设局文明生态村帮建的情况报告

一、建设成效

1. 畜牧业发展情况

(1) 畜牧业生产情况2013年, 全县存栏猪0.789 2万头、肉牛0.261 6头、蛋鸡4.17万只、肉鸡2.93万只、羊5.704 5万只, 全年出栏猪1.220 2万头、牛0.139 9万头、肉鸡12.3万只、羊4.751 5万只, 肉蛋产量分别为2 122 t、396 t, 产绒21 t。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3亿元, 其中:畜牧业总产值1.14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400元。

(2) 规模养殖发展情况目前, 全县注册的各类养殖公司、专业合作社、养殖场104家, 其中注册为公司的约占四分之一, 其余为合作社和养殖场。猪规模化养殖程度逐年提升, 全县年出栏50头以上的猪场有26户, 约占全县饲养量的90%以上, 建设较为标准、发展较好的目前有5家, 能繁母猪都在300头左右。肉牛仍以散养为主, 存栏50头以上的养殖户有5家。鸡, 包括蛋鸡、肉鸡, 受疫情及市场的影响, 近年来发展极不稳定, 相当一部分中小规模鸡场都处于关停状态或转产发展其他, 目前, 万只以上的规模笼养蛋鸡场仅2家, 专业肉鸡养殖户仅剩1家。相比于猪、鸡、牛, 近年来羊市场需求大, 价格逐年攀升, 养殖效益得到养殖户的认可, 目前全县存栏能繁母羊100只以上的养殖户有63户养羊19 026只, 其中母羊10 095只。全县羊饲养量3 000只以上的专业村有4个, 为天池店乡南岔村、米峪镇乡独石河和岔儿上村、庙湾乡双井村。

(3) 优势产业发展情况2014年, 在广泛考察、调研的基础上, 娄烦县将羊产业发展列为重点工程项目, 出台了《关于娄烦县2014年羊产业推进项目实施意见》, 坚持“政府补贴、部门帮扶、示范引领、集中推进”的发展思路, 重点实施生态养羊工程, 并将该工程纳入全县重点项目, 多次在县常委扩大会上汇报项目进展, 研究项目实施中碰到的问题。4月份, 各乡镇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核实, 申报能繁母羊3 000只以上、饲养量达1万只的养羊小区 (场) 建设项目12个, 作为县级重点养羊项目。其余的作为各乡镇后备项目或乡镇重点项目予以打造。今年以来, 娄烦县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一批煤炭、房地产、采矿、动输、餐饮等行业大户, 投资兴办规模羊场。概算2014年行业大户直接投资2 500万元。截止目前, 在一些行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下, 开工新建的各类标准化养殖小区 (场) 有11个, 已全面完工的有5个, 其中:羊3个, 蛋鸡1个, 肉牛1个。改建、扩建的有7个。新建和改扩建的养羊小区中, 可容纳3 000只羊的养殖小区有8个。

(4) 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一是机构队伍情况。娄烦县畜牧中心编制15人, 实有28人, 其中全额财政人员17人, 自收自支人员11人, 自收自支人员挂名不在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为内设机构。全县8个乡镇设8个乡镇畜牧兽医站, 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归各乡镇管理, 编在各“乡 (镇) 农村便民服务中心”, 乡镇农村便民服务中心有编制, 但未明确畜牧兽医人员具体编制。1998年“三定”时, 乡镇畜牧兽医人员有37名, 已退休22人, 目前实有15人, 其中50岁以上的12人。乡镇畜牧兽医人员为全额财政工资。2012年娄烦县招聘落实村级防疫员44人, 工资待遇为200元/人·月, 由县财政解决。二是设施设备情况。近年来, 通过实施雁门关项目、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动物检疫体系建设项目、乡镇兽医站建设项目, 为县、乡两级配备了交通工具、防疫化验、检疫监督、繁育改良、冷藏冷冻设备, 基本可以满足工作需要。三是良种繁育体系。全县目前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养殖场有6个, 其中:种猪场2个, 现存栏种猪1 500头, 年出栏种猪3 000头;种羊场4个, 现存栏种羊1 800只, 年出栏种羊1 200只。近年来主要推广了黄牛冻精改良及绒山羊杂交改良, 设牛羊人工授精点6个, 年人工授精改良黄牛1 000头以上, 改良绒山羊4.5万只、绵羊1.5万只。猪、牛、鸡、羊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85%、100%、70%。四是饲草饲料体系建设情况。目前娄烦县无专门的饲草饲料加工厂, 全县多年生牧草保留面积约666.67 hm2, 近年来青贮玉米逐步得到种养户的接受, 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2014年种植面积333.5 hm2。农作物秸杆, 包括玉米、谷子、豆类、薯类、小杂粮等秸杆, 年产量约1.66万t, 其中青贮利用2 000 t。以动物防疫、繁育改良、人工种草、饲草加工为主的养殖实用技术, 科技普及率达到70%。

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娄烦县是国家级贫困县, 有8个乡镇142个行政村6个村居委会, 全县12.61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10.74万人, 农村劳动力5.74万人, 从事农业劳动力3.42万人。全县有贫困人口5.059 6万人。2013年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3.518亿元, 其中:农业总产值1.537亿元, 林业总产值0.644 5亿元, 牧业总产值1.139 5亿元, 渔业总产值0.0473亿元, 农林牧渔服务业0.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 605元。全县国土面积1 276 km2, 其中:林地面积55 027.5 hm2, 占国土总面积的43%;耕地面积18 729.4 hm2, 占国土总面积的14.67%;城镇及工矿用地5 082.5 hm2, 其中:城市用地88.6 hm2。未利用地面积4 221.2 hm2, 其中:草地面积40 020 hm2, 占国土总面积的31.34%。

3. 农业结构调整

2013年, 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2 219.4 hm2,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 732.0 hm2, 粮食总产量14673 t。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 660.8 hm2, 产量2 900 t;谷子2 161.1 hm2, 产量2 404 t;高粱153.4 hm2, 产量122 t;秋杂谷物1 354.0 hm2, 产量1 487 t;豆类1 487.4 hm2, 产量1 909 t;薯类3 908.6 hm2, 产量5 849 t。可利用农作物秸杆产量1.66万t, 全县天然草地近三年平均总产量为12.564万t, 理论载畜量为21.65万个羊单位。

4. 生态建设进展情况

2001年—2013年, 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建设工程等, 造林面积46 129.7 hm2, 森林覆盖率达到32.28%, 林木绿化率达到55.22%。2013年底林地面积达到71 235.6hm2。通过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 2001年—2013年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32 149.4 hm2。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

1. 抓调查研究, 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针对制约娄烦县畜牧业发展的诸多因素, 广泛开展考察学习、外出取经及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先后组织或派出干部赴晋西北、北京、晋中、长治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 通过外出考察, 增长了见识, 开扩了视野, 结合娄烦实际, 理清了规模健康发展思路, 明确提出了到“十二五”末, 畜牧业产值、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双翻番的目标, 进一步完善了《娄烦县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纲要》。县政协组织政协领导及委员针对畜牧业发展开展了专题调研, 形成了调研报告。分管县长牵头, 畜牧部门负责开展了动物防疫、畜产品安全、草食畜牧业发展等专题调研, 通过调研, 摸清了制约娄烦县畜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并从完善机构队伍做起, 及时解决了村级防疫员配备不到位的老大难问题, 落实了村级防疫员工资待遇, 落实了兽医人员特殊岗位津贴, 提高了畜牧系统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县委书记带队, 组织各乡镇书记、畜牧、林业等部门负责人, 就如何推进羊产业的发展, 赴神池、怀仁、陕西、内蒙古、宁夏等地考察学习,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娄烦县实际, 2014年出台了中共娄烦县委办公室、娄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娄烦县2014年羊产业推进项目实施意见》, 拉开了娄烦县“畜牧兴县、羊业富民”工程的序幕。

2. 抓招商引资, 发挥政府的帮扶引导作用

娄烦县大力倡导“抓投资就是促进发展”的理念, 要求各部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 实施项目带动和投资拉动战略。2013年以来, 各涉农部门争取养殖资金1 000多万元, 对30多个养殖场 (小区) 进行了改扩建、10多个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养羊项目, 引进优种羊3 400只。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项目”列为全县的85个重点工程之一, 2014年将“生态养羊”工程纳入全县的重点项目,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实行“一事一表”管理, 确保了项目的圆满完成。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工程”, 落实项目11个, 其中涉及畜牧业项目4个, 共计投入资金1.089 8亿元。2013年、2014年, 政府担保, 为农牧业中小企业落实贷款5 000万元, 每家在100万~500万元不等。

3. 抓资金管理, 确保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益

在严格执行《娄烦县人民政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实行部门申请, 分管领导把关, 县长审定, 重大资金经县纪委、审计、财政等部门审查, 提交县常委会或县政府常务会研究审定的资金拨付程序。在此基础上, 2014年娄烦县又制定出台了一些新的管理办法, 凡由政府部门组织实施的养殖项目, 统一由县畜牧部门负责验收, 确保了资金使用效益, 方便了畜牧部门掌握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

4. 抓防疫检疫, 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全面落实了国家、省、市的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一是落实了防疫责任制, 县、乡、村层层签订防疫责任书。二是进一步充实了村级兽医防疫力量。新配备了44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三是全面完成了强制免疫任务, 应免畜禽免疫密度都达到100%。四是全面加强了疫情监测, 兽医实验室通过了省级组织的考核验收, 完成了监测任务。五是加大了对养殖环节及动物产品的生产、运输、加工、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六是加大县财政投入力度, 近年来, 每年下拨防疫、检疫、瘦肉精监测等畜牧工作经费10万元以上, 保证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5. 抓科技推广, 着力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

几年来, 建设牛羊人工授精点12个, 扶持发展种畜场6个, 其中种羊场4个, 种猪场2个。定期对繁育改良人员进行培训, 重点开展黄牛冷配和羊现采现配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参与实施了绒山羊改良技术项目、“晋岚”绒山羊的选育、推广、绒山羊母羊添加剂和精料补充颗粒饲料试验推广、羊布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等一些农村技术承包项目、科技项目。其中:绒山羊改良技术承包项目获农村技术承包奖集体一等奖, 羊布病综合防治项目获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奖集体二等奖。“晋岚”绒山羊通过了农业部的新品种认定, 培育出适应晋西北生态环境的绒山羊优良品种。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大型养殖基地没有形成, 群众得到的实惠不多

目前, 从全县来说, 对养殖项目的扶持及资金投入方面并不少, 农委、农工办、扶贫、物价、发改、财政、科技、畜牧等部门都有养殖项目, 但大型养殖基地没有形成, 在项目及资金安排上仍存在“撒胡椒面”的现象。

建议在政府补助方面, 变“抓大放小”为“抓大扶小”, 变“以硬为主”为“软硬结合”。不仅要对牛羊等草食畜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助, 而且要对畜禽良种、饲草加工、标准化创建、达标认证等方面给予补助或实行以奖代补。建议实行挂牌扶持制度, 捆绑资金, 打造大型养殖龙头。在项目安排上, 根据养殖企业现在发展情况及以往项目实施情况, 由主管部门拟定重点扶持企业名单, 经县政府审定后公示、挂牌, 相关部门在项目安排上给予优先考虑, 集中时间、财力, 打造大型养殖龙头。同时加强项目管理, 严格项目验收及资金拨付, 实行末位淘汰制, 对项目实施不好的企业, 实行“摘牌”处理, 今后不再安排项目及资金。通过养殖龙头的发展壮大, 直接提供就业岗位、间接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 探索建立企业与农户更加紧密的利益衔接机制, 让更多农户得到实惠。

2. 经济下行造成养殖业整体不景气, 尤以养猪业为甚

2014年以来, 生猪价格持续走低, 养猪户严重亏损, 而猪肉却没有应声降价。一方面“猪贱伤农”, 另一方面猪肉价格却是“居高不下”。在猪价和肉价的“此消彼稳”中, 中间环节的屠宰商成为市场上最大赢家, 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端“榨取”利润。

建议积极尝试, 大胆探索, 增强养殖业的抗风险能力。一是探索完善养殖业保险等惠农政策。贯彻落实能繁母猪保险, 投保率要达到100%。规模养猪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 要覆盖所有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探索肉鸡、育肥猪、基础母羊保险品种, 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保险费补贴, 增强养殖业抵御市场、疫病、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二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进一步提高规模化程度, 增强养殖行业的话语权, 减小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三是建立畜禽产品产销链更加均衡的利益分配机制, 借鉴德国的模式, 由养殖户组成的养殖协会建立或入股屠宰企业, 按照消费者的需求来制定生产计划, 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 避免屠宰环节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两头压榨。四是进一步调整国家冻肉收储政策、玉米临储政策、北粮南调等宏观调控政策。冻肉收储政策对刺激猪价上涨起到了些许调控作用, 并不能真正改变供需结构变化。面对国际粮油价格的大幅回落, 国内玉米市场供过于求, 全球经济整体下滑的态势, 国家冻肉收储、玉米临储、北粮南调等托市政策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这些大政策实施所造成小市场的复杂, 让一些养猪户看不懂、不理解, 一方面是玉米严重过剩、供过于求, 一方面是养猪场花高价都买不到玉米, 干着急没办法。

3. 机构队伍不健全, 给动物防疫及畜产品安全埋下隐患

篇7: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首次揭秘

该中心承担了国家林业局“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体系与信息系统技术研究”项目,构建了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CI),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软件,开发数据库及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平台。

专家构建了“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协调程度”四个核心考察领域,22项具体指标的体系框架,以国家公开发布的权威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2005年至2007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有关负责人称,待国家有关权威数据发布后,将对2008年及以后各年的情况进行评价,每年向社会公布。

评价体系的三个突出特点

据称,与以往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和地方性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不同,本项研究的突出特点有三个:

一是采用国家公开发布的权威性数据,强调客观性指标;

二是对生态和环境进行了区分,突出生态系统活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

三是把协调程度作为量化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生态、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协调,以及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之间的协调。

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科学决策、投入力度等因素影响,各个省份的ECCI得分有一定差别。北京、上海、海南、天津、福建、浙江、四川等省份排名居全国前列,山西、甘肃、宁夏、贵州、河南、河北、内蒙古等省份却排名相对靠后。

2007年,所有省份均在协调程度上有进步,且幅度较大,这预示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发展趋势,也说明尽管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基础的影响,只要当地政府和人民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科学决策,是能够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

排名靠前不是功成名就

专家指出,排名靠前只表明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在当年领先,不意味着没有缺点,更不意味着已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

专家说,评价体系采取的是相对评价法。因此各地排名的上升,可能是自身努力的结果,也可能是其他省份建设水平相对下降造成的。

某些省份的ECCI得分,与人们对当地环境质量的直接观感并不一致。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生态文明不限于环境质量,而是要实现文明与自然的统一,实现社会发展与生态健康、环境美好、资源节约的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重点不在于排名,而在于客观衡量我国各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状况和水平,找准问题,确定建设目标和重点领域,为科学决策提供指南。

专家指出,进步率是表示各省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实际变动,比提升相对排名更为重要。

从2005年至2006年、2006年至2007年的进步率可以看出,除了个别省份在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上有退步外,各省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进步显著,最大总进步率超过了16%,取得了可喜成绩。

三年间进步率较大且相对稳定的是西藏、上海、山东、吉林、安徽、福建。这些省份分属不同的得分等级。这说明,进步率尽管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基础和社会发展基础的影响,但主要依赖于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建设投入力度和科学决策。

全国划分为九个类型

鉴于我国各省份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复杂性,课题组把各省份的生态文明建设划分为九个类型,分别是社会发达型、均衡发展型、生态优势型、社会短板型、相对均衡型、环境短板型、低度均衡型、环境优势型、相对薄弱型。属于不同类型的省份都各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也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妄自菲薄。各省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立足于自己的相对优势,突出自身特色,扬长补短,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给定量评价造成很大困难。特别是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的建设,虽然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可是对它们的评价难以量化,更缺乏权威数据的支撑。课题组通过分析评价生态文明建设中相对客观的器物和行为部分,进而对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状况进行评价。

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总指标分解为四个核心考察领域: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然后选取设立表现各个考察领域不同侧面的建设水平、具有显示度和数据支撑的若干具体指标,构建一个包括“总指标一考察领域一具体指标”三层的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最具创新性的部分是,设计了协调程度的二级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并且协调程度部分所包含的指标数量也最多,突出它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的重要意义。将生态文明的协调程度分为生态、资源、环境协调度,以及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度两个方面。最终选取设立了22项指标,并赋予了相应的权重。其中17个为正指标,5个为逆指标。

课题组称,国际数据比较及相关性分析说明,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处于初级阶段,整体水平较后现代化国家有一定差距。

虽然在某些方面(比如人均预期寿命、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达到了国际较高水平,但整体水平较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在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服务业产值占GDP比例、城镇化比例、城市垃圾无害化率、森林覆盖率、农药施用强度等方面,有很大改进空间。

课题组以联合国、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机构发布的权威数据为基础,与中国及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建设各具体方面的发展水平进行比较。课题组选取了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美国、南非、尼日尔、日本、瑞士、伊朗、印度等10个国家作为比较对象。

课题组对13个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生态、环境和资源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乏亮点,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少数省份某些指标已有国际领先的方面,但大多数省份的建设水平仍亟待提高,并有部分省份某些指标的建设水平处于较落后水平。

森林覆盖率低保护区成绩显著

2005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21.2%,含港澳数据)在联合国有统计数据的213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134,距世界平均水平(30.4%)仍有较大差距。但一些省份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福建的森林覆盖率为62.96%,达到世界第25位国家的水平,在相比较的10个国家中仅次于日本(68.2%)。而受自然地理等条件的限制,上海(3.17%)和新疆(2.94%)的森林覆盖率在相比较的10个国家中仅高于尼日尔(1%)。

在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方面,我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05年至2007年,中国自然保护区面积比例在联合国统计的2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稳定在57位。其中,2007年西藏自治区已达到世界第9位水平。考虑到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经济压力、粮食安全压力,以及气候地理条件,在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也应看到,2007年仍有安徽、福建、河北和浙江未达到比较的10国的最低水平(印度4.6%)。

进步率分析表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省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步率明显,且2007年所有省份均在协调程度上有进步,且幅度较大。这预示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发展趋势,也说明尽管受自然基础和社会发展基础的影响,但只要当地政府和人民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科学决策,就能够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各个二级指标的进步情况表明,生态活力、社会发展的进步程度幅度较小且相对稳定,而环境质量和协调程度的进步率变化相对较大。这带来的启示是,各个省份可重点从环境质量和协调程度这两个方面突破,提高其进步率,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对水平。

尽管各个省份目前的ECCI得分排名有前有后,但经过类型分析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省份都各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也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妄自菲薄。各省份的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立足于自己的相对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并通过优势方面带动弱势方面的发展,最终实现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协调发展

专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一定要有全局思维,从提高生态活力、保障环境质量、促进社会发展、提升和谐程度等方面全面落实。既要反对GDP崇拜,也要警惕就事论事、目光短浅的“唯环境观”,关键在坚持协调发展。各省市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有全局思维,从提高生态活力、保障环境质量、促进社会发展、提升和谐程度等方面全面落实,而不能顾此失彼。

上一篇:高中生晚自习的请假条下一篇:一年级综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