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猫活动》教学反思

2024-04-10

《找小猫活动》教学反思(精选18篇)

篇1:《找小猫活动》教学反思

这节《找小猫》是一个音乐游戏活动,主要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

从活动目标上看:大多数幼儿能跟随音乐有节奏的做动作,游戏时能愉快的参与到后动中,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整节活动各个环节连接的较紧密,幼儿的参与性也很强,能跟着我积极模仿小花猫,并且能快乐的学唱歌曲。活动中,我安排了表演的内容,让幼儿在唱唱跳跳中熟悉歌曲旋律,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歌词内容。但是在一些细节上把握的还不够,不够关注幼儿的个体发展。

整节在活动中,小朋友们都积极的配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中。在动作发展和快乐情绪的培养中,音乐游戏顺利结束。

篇2:《找小猫活动》教学反思

第二个环节是学习《找小猫》的第一段歌词和动作,这个环节也是活动的重点,我清唱歌曲并示范动作,让孩子熟悉旋律,通过提问:“猜猜妈妈今天要和你们做什么游戏呀?”让孩子自己说说“妈妈”刚才都做了那些动作,然后引导孩子一起练习,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歌曲和动作。

第三个环节交待游戏规则,学习完整地做游戏,因为小班孩子的自控能力差,所以我觉得这里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难点。怎么来解决这个难点呢?我就抓住小班孩子好动,喜欢做游戏的心理,告诉孩子们:“要是想和妈妈做游戏,就必须听清、记住游戏的规则。”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自己说出了游戏的规则,问:“小猫藏好能不能动呢?”孩子们都说:“不能。”“为什么不能动呢?”“如果动了就会被妈妈找到。”这样孩子们在游戏中就能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了。

第四个环节就是在“找小猫”的音乐声中和“妈妈”一起吃“鱼”,活动自然结束,因为孩子们还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中,所以很多孩子拿过塑料小鱼就往嘴里送。

篇3:《找小猫活动》教学反思

现将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片段进行整理, 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请同行提出宝贵意见。

一、教学过程

活动一:游戏体验, 感受规律

同学们, 首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石头、剪刀、布”。

比一比, 谁赢得多? (学生小组内比赛)

哪位高手跟老师试一试呢? (老师和学生比一比)

你们都很厉害, 刚才我们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比的是胜负, 接下来我们不比胜负了, 小组里数数, 两个人出的手势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

小组内俩人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其余学生数一数。

教师观察。

学生汇报, 有的说6种, 有的说7种, 还有的说9种。

到底是多少种呢?学了今天这课, 我相信大家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设计意图:“石头、剪刀、布”是学生常玩爱玩的游戏, 因此课的开始我就设置这样的游戏, 先比胜负, 再找搭配方式。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搭配学问, 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带着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心态走进课堂。

活动二:动手操作, 探究规律

1. 出示例题情境图。

2. 我们一起来把题目读一读。

提问: (1)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顶帽子和3个木偶娃娃)

(2) 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 (小明可以有多少种选配方法)

3. 学生分组动手选配。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 我们还是从实践出发。你们每组都有3个木偶娃娃和2顶帽子, 请组长拿出来, 摆在课桌上。小组内俩人动手搭配, 俩人记录, 研究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完成活动单一, 教师指导。

4. 小组陈述搭配结果。

视学生讨论结果, 教师讲解有规律的搭配过程。 (方法一和方法二)

先选木偶, 每个木偶可以和2顶帽子搭配, 3个木偶和2顶帽子搭配的种数就是3个2, 一共是6种。

先选帽子, 每顶帽子可以和3个木偶搭配, 2顶帽子和3个木偶搭配的种数就是2个3, 一共是6种。

5. 同学们想一想, 这样来搭配有什么好处呢?

有顺序、有条理、不重复、不遗漏。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充分体现了“教学主导、学为主体、学会与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我给每组学生准备了木偶和帽子,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搭一搭、写一写、说一说等形式对几种搭配方法展开讨论和交流, 通过比较多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感悟有序搭配的好处, 体验成功的乐趣, 培养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及主动探究规律的精神。

活动三:小组讨论, 发现规律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木偶娃娃和帽子搭配时, 用的是实物。假如没有实物, 我们可以用图形来代替。比如我们用三角形来代替帽子, 用梯形来代替木偶娃娃, 可以怎样搭配呢?

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连线搭配, 其余学生讨论完成活动单二。

过渡:刚才我们是通过数数的方法来找搭配的种数, 老师告诉你们还有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可以很快地计算出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看你们能不能找出来。

在刚才的例题中, 木偶和帽子有6种搭配方法, 其中木偶的个数是3个, 帽子的个数是2顶。你们开动脑筋, 看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得出:木偶的个数×帽子的顶数=搭配方法的种数。

板书:2×3=6。

师生小结:每顶帽子可以和3个木偶搭配, 2顶帽子和3个木偶搭配的种数就是2个3, 也就是2×3=6。

每个木偶可以和2顶帽子搭配, 3个木偶和2顶帽子搭配的种数就是3个2, 也就是3×2=6。

师:如果增加1个木偶呢, 又会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能联系图想想吗?

学生交流:增加1个木偶, 将分别与2顶帽子搭配, 增加2种搭配, 一共就有8种搭配。

师:如果增加1顶帽子, 又会增加几种搭配方法呢?

学生交流:增加1顶帽子, 可以分别和3个木偶搭配, 一共就有9种搭配。

小结:搭配的种数=木偶的个数×帽子的顶数。

如果是8顶帽子和10个木偶搭配呢?这时候, 我们可以怎么办?

板书:8×10=80。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与思考, 引导学生从实物的搭配到图形的搭配, 再到建立数量关系, 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了规律。为了便于学生进行直观的思考, 教师又引导学生回到连线图, 通过增加1顶帽子或1个木偶, 使一个自变量不变, 另一自变量变化引起因变量的变化, 促进学生离开实物操作借助相对抽象的连线图去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 蕴含着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成分。

活动四:联系实际, 应用规律

1. 完成第1题。

(1) 让学生观察图形, 阅读题目。

(2) 谈话: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各自思考并独立完成。

(3) 全班交流。

有的学生可能用数的方法, 让他在图上指一指、数一数。

有的学生可能列式计算, 让他解释为什么这样列式。

引导学生总结出:学校到街心花园的路线 (2条) ×街心花园到少年宫的路线 (4条) =搭配方法的总数, 即2×4=8。

2. 完成第2题。

从杭州到上海, 有2条直达的铁路和3条直达的公路。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路线可以走?

学生读题, 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

学生交流:铁路和公路都是直达, 路线不存在铁路和公路的不同搭配。所走的路线不是2个3或3个2, 而是2加3。

而第一题不能用2加4, 因为从学校到街心花园的每一条路可以和街心花园到少年宫的4条路中的任意一条搭配, 是2个4, 共8条线路。

老师总结:第1题中的路线行走要分两个步骤来完成。因此, 要把第一步中的路线和第二步中的路线进行不同的搭配, 所以用乘法计算。第2题中的路线都是一步完成, 只不过一类是铁路, 一类是公路。所以, 路线要用加法计算。

看来, 这是两类不同的问题。分步完成的需要考虑搭配, 一步完成的不需要进行搭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弄清了哪些问题可以应用搭配的规律解决。真会动脑筋!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我通过两组题目引导学生对“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这两个相关又容易混淆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辨析比较, 厘清了“几个几”和“几和几”这两个原理的本质属性, 明晰了两者的应用条件, 也在抽象的层次上深化了对运算本质的理解。

3. 完成第3题。

(1) 学生自己读题, 独立解答。

(2) 指名汇报自己的答案, 说出思考过程, 再让想法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

(3) 重点指导学生说出“上装的数量 (3) ×下装的数量 (5) =不同穿法的总数 (15) 。”

总结:我们学习了从搭配中寻找规律, 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数, 有顺序、有条理地数;另一种是列式子, 更为简便, 可以应对以后出现的更复杂的问题。下面我们就用列式子来解决开始时我们遇到的“石头、剪刀、布”的问题。

设计意图:在这一题中, 求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时, 学生可以用穿衬衣和裙子的9种加上穿衬衣和裤子的6种, 一共是15种穿法;还可以用上装的3种乘以下装的5种等于15种, 这边下装的5种是裙子和裤子的数量, 用加法。通过看似相同实则不同的“某一步中方法有分类”的对比呈现, 润物细无声般地将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融合在一起, 而且由于情境的合理性, 使得两者在同一题中的应用对学生来说又是那样地容易理解和建构, 可谓“不着痕迹, 尽得风流”。“乘法分配律”这一模型的渗透程度和时机恰到好处, 也为下一单元学习乘法分配律作好铺垫。

活动延伸:

同学们, 让我们再回到上课开始时“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一学生出的手势有3种可能, 另一学生出的手势也有3种可能, 那么应该怎样用列式的方法计算两人出的手势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式呢?

3×3=9, 有9种可能。

我们发现规律之后就能更快捷, 更准确地计算出搭配的种数。

设计意图:从“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开始, 到“石头、剪刀、布”的游戏结束, 学生经历了从刚开始的感受规律到探究规律, 到发现规律, 再到最后的应用规律, 这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最后送给学生一句话:规律就在我们身边,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问题, 就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二、教学反思

篇4:《找小猫活动》教学反思

[关键词]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找规律 图形覆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31

“找规律——图形覆盖”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用平移的方法自主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中的规律,使学生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有序列举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活生生的数学,我这样设计教学。如下:

一、生活导入

1.师出示兴化油菜花海图片及广告语“烟花三月下扬州,菜花四月到兴化”,并简单介绍兴化的风光。

2.师:我远在上海的亲戚一家准备参加“菜花节两日游”活动,猜一猜,他们会选择哪两天参加这个活动呢?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3.师:选择两日游,有多种不同的情况。我们先从简单问题入手,选择1~10日这10天时间来研究,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从生活现象中引入新课,教师既为学生创设了蕴含现实问题的生活情境——两日游的选择方法,又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原型探究

1.第一次探索:1~10日这10天时间两日游,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1)在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学生尝试完成练习(如下表),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2)组织学生在实物展台上演示自己的方法。

(学生可能用连一连的方法,即把相邻的2个数作为1组,有9种方法;可能用下划线的方法,也有9种方法;还可能用圈一圈的方法,也有9种方法……)

(3)组织学生用透明方框框一框,看看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4)师指名学生演示,并让学生思考:先框住哪两个数?为什么要这样?(引发学生说出这样操作有条理,又能不重复、不遗漏)

(5)课件演示后师追问:为什么只平移了8次,却有9种不同的情况?(生答略)

师:在平移的过程中,我们的方框框了几个数?平移了几次?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上述教学环节,学生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选择了连一连、划一划、圈一圈等方法解决问题,但并未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其中的规律。因此,教师的适时引导是必要的,可启发学生用框一框的方法进行有序探索,使学生明白“方法数比平移次数多1”。这样教学,既尊重了学生,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探究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2.第二次探索。

(1)师:如果他们选择三日游,上旬又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呢?

(2)组织学生先用合适的方法表达,再进行小组交流。

(3)想一想:平移的次数跟什么有关?是什么关系?

3.第三次探索。

(1)如果选择四日游或五日游,又各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呢?

(2)不用方框框,能知道答案吗?请把自己想法与同学交流一下。

【分析:“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学生经过第一次的探索,对于图形覆盖中的规律已有粗浅的认识,在第二次的探索中就更具形象化了,第三次的探索大多数学生已不需要借助操作来进行思考,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学生自主探索出了简单图形覆盖中的规律。】

三、归纳规律

1.思考:如果有20个数,每次框6个数,平移的次数就是多少?一共有几种情况?

2.师:你能说出一种情况给同桌听吗?(同桌互说后,指名说)

3.师:回忆刚才框数和思考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组织学生同桌交流后适时板书:总数-每次框的几个数=平移次数,平移次数+1=一共有几种情况)

【分析:“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从三次探索得出的答案到一般规律的总结还需要学生积极的思考。上述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与验证,在同桌互说与全班交流中巩固了学生对规律的初步认识。这样“扶放结合”的教学,为学生自主归纳所学知识做好了铺垫,使学生在观察与比较中自然地总结出规律。】

四、生活应用

1.师:四月份参加两日游,有多少种选择方法?前5天不参加呢?

2.一共m天,参加两日游,又有多少种选择方法?

3.一共m天,每次玩n天,又有多少种选择方法?

【分析:“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本组练习题从课始的问题到一些特殊情况,再到用字母表示,一步步引导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思维不断深入,使学生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真正学会了学习。】

五、总结延伸

1.师: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呢?

2.对比拓展练习。

(1)某区域一排有30个座位,小芳和小英坐在一起,并且小芳坐在小英的右边,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2)某区域一排有30个座位,小芳和小英坐在一起,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3)吃饭时10人围成一圈,小芳、小英还坐在一起,并且小芳在小英的右边,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分析:“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得到充分的自由,在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在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后,教师再适时出示一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现实生活题,让学生充分记忆、巩固图形覆盖中的规律,深刻体会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验到学活生生数学的乐趣。】

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课教学,教师努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力求让学生自主学习活生生的数学。

第一,合理使用改编教材。“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因此,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合理改编,用“兴化菜花节两日游”作为贯穿教学始终的主线,既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又在思维坡度上层层递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灵活渗透数学思想。课始教师先出示一个复杂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从简单问题入手,寻找其中的规律,最终解决问题,体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

第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课始引导学生“猜一猜”,探索阶段让学生经历“动一动”“划一划”“圈一圈”“框一框”等实践操作环节,在“找一找”中启发学生主动总结规律,在“练一练”“比一比”中引导学生应用规律并有机延伸至课堂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篇5:《找小猫活动》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是一次观摩活动,我所选择《找小猫》这个音乐游戏是小班的教材,小班的孩子喜欢音乐游戏,特别是躲猫猫的游戏,有神秘感。在这个活动中可以充分体现良好的师幼互动。虽然它只是一个简单的音乐游戏但是它有值得深入挖掘的教育价值:首先猫是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幼儿喜欢它,爱模仿,通过游戏幼儿知道猫轻声走路;让幼儿有大胆表达表现的机会,最后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感受到与老师平等的关系,体会浓浓的亲情。让幼儿得到充分的发展。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能合拍地做猫走路的动作,并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动作。

2.在教师的提醒下,知道小猫躲好后控制好自己,不能随意走动,培养幼儿一定的自制力。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

活动难点:

创编小猫走路的动作和躲起来的时候要控制自己的身体不能动。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学会“猫走路”的动作。

2.猫妈妈的头饰一个,小猫的头饰若干《找小猫》、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看那边有一片美丽的草地,妈妈带你们一起到草地上做游戏,好吗?”

二、学习游戏《找小猫》的第一段。

1、幼儿听教师唱歌曲第一段,初步熟悉歌曲的内容和旋律。然后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

师:“孩子们,猜猜妈妈今天要和你们玩什么游戏呀?”<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

2、教师边唱第一段歌词边做相应的动作,并引导幼儿观察做了哪些动作。

师:“妈妈刚才都做了哪些动作呢?”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3、教师以捉迷藏的游戏情境,交代游戏规则。

师:“小猫躲好后能不能动呢?小猫为什么不能动呢?”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扮演“小猫”练习按规则玩游戏。

三、幼儿学习完整地做游戏。

1、第一段音乐响起时,幼儿听音乐做第一段歌词的动作,当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妈妈快来找”时,请躲到自己的小椅子后面不要动。

2、第二段音乐,猫妈妈边表演边找小猫,被找到的小猫就要站到前面去,音乐结束后,猫妈妈问:“还有些小猫在哪里呀?”没有被找到的小猫一边说:“喵,我在这里。”一边从小椅子后面出来坐好。待幼儿对游戏规则有所了解后,可进行多次游戏

活动延伸:

教师:“孩子们,玩了这么长时间,你们饿了吗?妈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鱼,咱们一起去吃吧!”

教学反思

音乐游戏《找小猫》在幼儿充满愉快的情绪中结束了。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我做了以下的一些反思:

一、游戏中我通过创设简单的情景,以猫妈妈的身份与幼儿一起游戏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激发了幼儿游戏的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能用多中形式让幼儿反复游戏,保持游戏的兴致和积极性。

二、由于我平时比较注重幼儿的音乐素养,幼儿在整个音乐活动的过程中能将平时积累的知识充分、自然的表现出来。体现师幼之间快乐的学习与教学。幼儿有自主性,能自由的游戏。良好的师幼互动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三、存在的不足:活动的目标针对性不够,可以将整合的内容在目标中体现出来。幼儿在讲述自己躲藏的位置时可以鼓励他们相互交流,进一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篇6:《找小猫活动》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按音乐节奏合拍地做猫走路的动作,并根据歌词内容变换动作。

2.幼儿通过讨论、交流、迁移经验探索游戏玩法,并遵守游戏规则,有一定自控能力。

3.能情绪愉快地参与游戏,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找小猫的游戏。

活动难点:

遵守游戏规则,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会唱歌曲《找小猫》;玩过躲猫猫的游戏。

物质准备:猫妈妈的头饰若干,小猫胸贴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猫走》进场

师:咦,你们看我是谁呀?我是猫妈妈。你们是——(猫宝宝),宝宝们——,我的宝宝在哪里?全体幼儿随音乐学小猫走。

二、学习音乐游戏《找小猫》

1.复习歌曲《找小猫》

师:听——这是什么歌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2.讨论游戏玩法。

(1)引导幼儿探索小猫躲的游戏规则

师:歌曲里有谁呀?(老猫、小猫)它们玩了一个什么游戏呢?!出自:快思老.师!怎么躲?那我们一起来躲一躲?

(2)玩游戏第一段,再次巩固游戏规则。(幼儿坐在小椅子上玩一遍)

幼儿尝试在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时躲起来,知道摸到头的宝宝,就是被妈妈找到了。

三、完整游戏《找小猫》

1.幼儿、教师分角色游戏,引导幼儿找不同的地方躲。

当妈妈问:我的小猫在哪里?时引导幼儿学说:喵喵,在这里。

幼儿说短句:我躲在××××

2.再次玩游戏,引导幼儿找空地方游戏。

要求:小猫们去躲的时候,不推不挤,要注意安全。

3.请个别幼儿扮老猫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这节《找小猫》主要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作为教师的我,自始至终是以猫妈妈的身份进入游戏的,是以游戏的情景贯穿整个活动的。从活动目标上看:大多数幼儿能按音乐节奏合拍地做猫走路的动作,能在老师的提醒下遵守游戏规则,有一定自控能力,体验到了集体游戏的快乐。但是,第二个目标达成度还不够高。主要原因是在活动中过早的进入集体游戏的环节,部分孩子对规则的掌握还不够清晰,导致一些孩子在游戏中过于关注“躲的”情节,忽略了规则的倾听,遵守规则的意识不够。整节活动各个环节幼儿的参与性也很强,并且能快乐地做动作,孩子们的音乐的节奏感和动作协调性都得到了提高,他们在玩中乐,玩中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发展。但在一些环节的设计上,还不够巧妙,在一些细节上(如语言不够精炼、小猫胸贴的利用等)把握的还不够,对幼儿的要求还不是很到位。

篇7:《找小猫活动》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按音乐节奏合拍地做猫走路的动作,并根据歌词内容变换动作。

2.幼儿通过讨论、交流、迁移经验探索游戏玩法,并遵守游戏规则,有一定自控能力。

3.能情绪愉快地参与游戏,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找小猫的游戏。

活动难点:

遵守游戏规则,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会唱歌曲《找小猫》;玩过躲猫猫的游戏。

物质准备:猫妈妈的头饰若干,小猫胸贴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猫走》进场

师:咦,你们看我是谁呀?我是猫妈妈。你们是——(猫宝宝),宝宝们——,我的宝宝在哪里?全体幼儿随音乐学小猫走。

二、学习音乐游戏《找小猫》

1.复习歌曲《找小猫》

师:听——这是什么歌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2.讨论游戏玩法。

(1)引导幼儿探索小猫躲的游戏规则

师:歌曲里有谁呀?(老猫、小猫)它们玩了一个什么游戏呢?怎么躲?那我们一起来躲一躲?

(2)玩游戏第一段,再次巩固游戏规则。(幼儿坐在小椅子上玩一遍)

幼儿尝试在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时躲起来,知道摸到头的宝宝,就是被妈妈找到了。

三、完整游戏《找小猫》

1.幼儿、教师分角色游戏,引导幼儿找不同的地方躲。

当妈妈问:我的小猫在哪里?时引导幼儿学说:喵喵,在这里。

幼儿说短句:我躲在××××

2.再次玩游戏,引导幼儿找空地方游戏。

要求:小猫们去躲的时候,不推不挤,要注意安全。

3.请个别幼儿扮老猫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这节《找小猫》主要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作为教师的我,自始至终是以猫妈妈的身份进入游戏的,是以游戏的情景贯穿整个活动的。从活动目标上看:大多数幼儿能按音乐节奏合拍地做猫走路的动作,能在老师的提醒下遵守游戏规则,有一定自控能力,体验到了集体游戏的快乐。但是,第二个目标达成度还不够高。主要原因是在活动中过早的进入集体游戏的环节,部分孩子对规则的掌握还不够清晰,导致一些孩子在游戏中过于关注“躲的”情节,忽略了规则的倾听,遵守规则的意识不够。整节活动各个环节幼儿的参与性也很强,并且能快乐地做动作,孩子们的音乐的节奏感和动作协调性都得到了提高,他们在玩中乐,玩中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发展。但在一些环节的设计上,还不够巧妙,在一些细节上(如语言不够精炼、小猫胸贴的利用等)把握的还不够,对幼儿的要求还不是很到位。

篇8:苏教版《找规律》教学片段反思

【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书上第62页的第3题: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 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 我让学生交流一下各自的算法, 并做好适当的板书。

生1:我从右边的月历上了解到, 一个星期有5天在上课, 在这个月中有4组这样的5天, 所以, 我用5×4=20 (天) 算出上课的天数, 然后用30-20=10 (天) 算出休息的天数。

生2:我算上课的天数和他一样, 算休息的天数的时候, 我发现一个星期里有2天是休息的, 有4组这样的2天, 再加上开始的4月1号星期六和最后4月30号星期日。所以我是用2×4+2=10 (天) 来算休息的天数的。

学生没有其他解法了。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正确地算出了这道题的结果。我们再来看看, 从这张月历上你能发现什么周期规律吗?是不是一定要从星期日开始到星期六结束, 才有5天上课, 2天休息, 任意的连续的7天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下面4人一小组来讨论讨论。

等到汇报交流的时候, 大部分的小组里得到了一个结论:不管从星期几开始, 任意的连续的7天里, 都是5天上课, 2天休息, 而且在接下来的天数里也是以这样的周期规律排列的。

师:你能按照这个规律, 来求上了几天课, 休息了几天吗?

话音刚落, 就有个学生举手要发言了。

生:不是已经有两种方法很方便地算出结果了吗, 用其他方法再做是不是自找麻烦啊?

有几个学生也开始应和。

师:的确前面两位同学已经很快地算出了答案, 但从这道题中发现的周期规律会给我们以后的解题带来很大的帮助。现在老师还有一道这样的题目:2006年的3月1号为星期三, 你能算出3月份一共上了多少天课吗?看谁做得快。

我巡视的时候发现有部分学生在依照书上四月份的月历画三月份的月历。等大部分的学生做好的时候, 我让大家都把笔放了下来。

师:我请第一个举手的学生周某说说他的解法。

学生周某:我把星期三到下个星期二的7天看成一组, 31÷7=4 (组) ……3 (天) , 每组中有5天上课, 2天休息, 余下的3天是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所以我用5×4+3=23 (天) 算出了三月份有23天在上课。 (学生一边说我一边板书)

师:有和他解法不相同的同学请举手。 (这时, 部分用“画月历”方法解题的学生把手举了起来。而且他们的月历还没有画完!我请其中一位同学说说为什么要画出3月份的月历。)

生:我想把3月份的的月历画出来, 然后看看星期一到星期五有几组, 可是我的月历还没有画完。

师:那你来看看周某的解法, 你看得懂吗?

生:看得懂, 只不过我想把3月份的月历画出来, 看看是不是能算得快一点。

师:大家觉得像这道题目用什么方法来做比较方便呢?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地说:“还是用周某的解法比较方便!”

【教后反思】

1. 充分发挥好插图的“拐杖”作用。

对于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 抽象逻辑思维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仍需要具体的形象作为支撑。如果该题目只有文字而没有配月历, 让学生做题时没有一个形象的参考, 解这道题的难度将会大大增加。本题中的月历给学生解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能很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规律:上课的时间用红字表示, 休息的时间用黑字表示, 学生一目了然, 所以, 开始时学生的思维就停留在“数天数”上。学生没有发现 (也没有必要去发现) 其中的周期规律, 把题目做完就行了, 可以说不学这一课学生同样能把这道题做出来。但既然本课学习的是找规律, 就应该充分发挥好插图作为学生思维的“拐杖”作用, 让学生更好地学会“走路”, 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周期规律。

2. 充分挖掘题目的价值。

这道题有了开始两个学生的解答, 对于解题本身而言就可以结束了。但对于本堂课数学知识的运用而言, 就此结束, 并没有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什么挑战, 做起来也平平淡淡, 失去本道题目应有的价值。要真正让这道题发挥它的价值,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挖掘”, 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数天数”这种特殊的方法上, 要让学生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在例2的学习中, 学生已经熟悉了怎样根据总数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和例2相比, 这道题目的周期规律不明显, 4月份的天数也是题目的隐含条件, 需要学生去逐个击破。既然学生已经有了利用周期规律解题的经验, 就应该借助此题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周期规律, 运用本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 不要仅仅局限于把题目做完。

3. 学以致用, 磨刀不误砍柴工。

这道题目, 有插图时用“数天数”的方法要比用周期规律的方法来得简单, 学生自然会选择前者。虽然我在让学生做第二道没有插图的题目之前, 引导学生把月历中的周期规律找出来了, 但在做第二题时, 还有部分学生选择用“数天数”的方法来做, 要画出三月份的月历。这样做既浪费了时间, 学生的思维水平也没有得到提升。通过比较计算方法, 学生很快就明白如果题目在没有插图的情况下, 画月历解题没有用周期规律解题来得快, 这类题目的一般方法就是利用在月历中发现的周期规律来列式计算。虽说月历是学生一开始思维时的“拐杖”, 但学生不能一直靠“拐杖”走路, 学生会“走”了, 自然就不需要“拐杖”了。在学生掌握了月历中的周期规律之后, 本题还可以进一步拓展, 比如说:2006年4月30日是星期日, 那么2006年6月30日是星期几?这道题目可以接着让学生练习, 让学生对用月历中的周期规律来解题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篇9:“数格点、找规律”探究活动方案

“数格点、找规律”是师生一起进行的探索活动,同学们在经历“画图、列表、分析数据、寻找规律”等活动的基础上,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究、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规律探索”为背景的设计在苏科版教材中多个章节均有所体现,因此,开展“数格点、找规律”探究活动,通过活动来引领同学们体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强应用数学的自信心,是很有必要的.

2. 活动的目的

(1) 通过画图、列表、分析数据、寻找规律引导同学们观察、猜想、揭示规律,提高归纳能力;

(2) 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感受和积累“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 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强同学们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3. 活动的重点

经历实践活动的过程,学会寻找思考问题的着眼点,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领悟数学思想.

4. 活动时间:45分钟.

5. 活动难点: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与图形内部及它边上的格点数之间关系的探究.

6. 活动准备:课前活动

(1) 概念认识

格点多边形:方格网中的每个交点叫做格点(如下图中的点A,B,C,D,E…).显然,每一个小方格(如图中带阴影的小方格)就是一个面积单位.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那么这个多边形叫做格点多边形(如图中的多边形ABCDE).

凸多边形与凹多边形:如下图a,把多边形的任何一边向两方延长,如果其他各边都在延长所得直线的同一旁,这样的多边形叫做凸多边形. 而图b中的多边形不具备这种性质,称为凹多边形.

【活动说明】“格点多边形”本身不难理解,但经历不同问题的操作、观察、比较、猜想、归纳、交流,感受和积累却显得格外艰难,这样安排旨在激发同学们学习、探究的兴趣与欲望.

(2) 自主探究

1. 求下列多边形的面积.

2. 我们设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为S,多边形内部的格点数为N,它的边上的格点数为L,写出下图中格点多边形的N,L.

3. 仿照2中的图在网格纸上画出符合条件的不同格点多边形.

(1) 画2个满足条件N=0的格点多边形,求出它们的面积S.

(2) 画2个满足条件N=1的格点多边形,求出它们的面积S.

(3)画2个满足条件N=2的格点多边形,求出它们的面积S.

7. 活动过程:

(1) 对课前活动的再认识

① 认识格点多边形,识别凹、凸多边形.

② 归纳格点多边形面积的求法.

③ 会数格点多边形边上及内部的格点数.

(2) 活动体验:探究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与边上、内部格点数的关系

活动1 探究

(1) 探究N=0的格点多边形中S与L之间的关系(展示所画不同类型图形)

满足N=0的格点多边形中的S,L之间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你能表示出来吗?

(2) 探究N=1的格点多边形中S与L之间的关系(展示所画不同类型图形).

满足N=1的格点多边形中的S,L之间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3) 探究N=2的格点多边形中S与L之间的关系(展示所画不同类型图形).

观察上表,你又有了什么发现?

【活动说明】通过对三个活动的探究,进一步感悟数的计算在“规律探索”中的应用与方法,进而认识到,虽然问题不同但解决策略、基本套路相同,即“计算、观察、猜想、应用”,积累活动经验.

活动2 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N=3时S与L之间的关系.

1. 示范引领:画N=3的格点多边形.

2. 合作交流:四人一组,画图研究N=3时S与L之间的关系.

【活动说明】安排此环节主要基于以下思考:从发现到表达交流是能力提升的过程,在倾听、思辨、争鸣中统一基本认识并鼓励“求同存异”,为提出新的问题提供生长点.

活动3 猜想

猜想N=4、5、…、10、…的格点多边形中S与L之间的关系.

活动4 归纳总结

归纳分析S,N,L三者关系:

S=L+N-1.

8. 活动收获

在本节课的探究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与收获?回顾你的探究心路历程,请将你的探究经验、感悟和发现写成数学小论文.

【活动说明】撰写数学小论文就是以“数学写作活动”来指导学习,也可称为“反思小文章”.它是同学们将所学知识、技能、经验、思想方法进行“内化”的一种过程,对理解数学、表达数学和应用数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9. 活动的评价

数学活动评价表

【活动说明】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突出过程性评价.重点评价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对问题的理解、思辨与情感态度的投入程度,也要评价是否学会倾听同学、老师的意见,通过评价提高学习的效率.

篇10:《找小猫活动》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听音乐做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2、在游戏中观察上下、里外、前后的方位词。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的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对方位有一定的认知;

2、物质材料的准备:幼儿前期熟悉音乐和游戏规则、呼啦圈、桌子、椅子、柜子、纸盒、地垫。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通过情景游戏,吸引幼儿兴趣。

今天猫妈妈要带小猫出去玩,我们玩什么游戏呢?捉迷藏的游戏,今天我们可以藏在桌子的下面、椅子上面;呼啦圈里面、纸盒的外面;柜子的后面、地垫的前面等地方。

二、基础部分

1、听音乐、玩游戏。

幼儿听到音乐后开始玩捉迷藏的游戏,教师开始找,问:小猫小猫在哪里?

小猫答:“小猫小猫在这里”问:小猫你藏在什么地方?

引导幼儿大声说出自己藏在××的前后里外上下

2、总结第一次玩游戏的问题,第二次玩游戏。

在游戏中,引导幼儿不要都藏在一个地方,避免安全隐患。要轻轻去躲,猫妈妈没有找到的时候不要出声音。

3、第三次玩游戏,引导幼儿藏在不一样的地方。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大声说出方位词,巩固孩子对方位词的认识。表扬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藏在了不同的位置。

三、结束部分

今天猫妈妈带着小猫们玩了捉迷藏的游戏,说一说我们都藏在了什么地方啊

小猫们玩游戏玩累了,去喝一点水,一会猫妈妈带你们去玩其他好玩的游戏。

找小猫这一活动我在给小班幼儿上的过程中发现他们都也别的喜欢,寓教育于游戏,使幼儿在做中玩,做中学。

教学反思:

在操作活动时,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表扬将操作材料收拾得整齐的幼儿。

篇11:《找小猫活动》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并且能够边听音乐边做游戏。

2.培养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游戏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猫妈妈头饰一个,小猫头饰若干(活动前戴好)。

2.活动前幼儿已基本熟悉歌曲《找小猫》。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妈妈要带猫宝宝们去出游,出发吧。

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进教室,并做简单律动《小花猫》。

2.师:让我们休息一下吧。

此时示意小朋友坐下,放幻灯片,幻灯片里有背景音乐《找小猫》,播放的同时幼儿可以跟唱。

再放第二遍音乐,这次老师跟着音乐做起了简单动作,此时幼儿也会跟着学老师的动作。(banzhuren)音乐结束的时候,老师对表现好的给予肯定,对不主动表现得给予鼓励。

师:某某小朋友做的很好呢,某某小朋友也可以做得一样好的。看看哪个小朋友可以做与其他小朋友不同的动作?小猫们,跟猫妈妈一起动起来吧。(此时再播放一次音乐)

3.音乐结束。

老师总结小朋友们的动作,也可让小朋友单独出来展示自己的动作,对表现认真的,有创新的加以表扬,对不太敢于表现得加以鼓励。

4.做游戏——找小猫。

师:刚才呢,可爱的小猫们做得都很好,现在,你们愿不愿意跟猫妈妈做《找小猫》的游戏啊?这个游戏跟躲猫猫有点像,放第一段音乐的时候,我们做刚才做得动作,当听到“找个地方躲躲好,妈妈快来找”的时候,小猫儿们要找个安全的地方躲好。第二段音乐响起的时候,猫妈妈表演,当唱到“找呀找呀找呀找” 的时候,妈妈开始找小猫,被找到的小猫暂时退出游戏,等待下一轮的游戏。第二段音乐结束时,猫妈妈问:“没找到的小猫在哪里”时,小猫一边喵呜喵呜的叫,一边回到猫妈妈的身边。

接下来开始新一轮的游戏,幼儿熟悉游戏后,也可让幼儿扮演猫妈妈,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5.活动结束。

师:天黑了,猫宝宝们要回家了。(再做一次开场的律动。)

教学反思:

这节《找小猫》主要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作为教师的我,自始至终是以猫妈妈的身份进入游戏的,是以游戏的情景贯穿整个活动的。从活动目标上看:大多数幼儿能按音乐节奏合拍地做猫走路的动作,能在老师的提醒下遵守游戏规则,有一定自控能力,体验到了集体游戏的快乐。但是,第二个目标达成度还不够高。主要原因是在活动中过早的进入集体游戏的环节,部分孩子对规则的掌握还不够清晰,导致一些孩子在游戏中过于关注“躲的”情节,忽略了规则的倾听,遵守规则的意识不够。整节活动各个环节幼儿的参与性也很强,并且能快乐地做动作,孩子们的音乐的节奏感和动作协调性都得到了提高,他们在玩中乐,玩中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发展。但在一些环节的设计上,还不够巧妙,在一些细节上(如语言不够精炼、小猫胸贴的利用等)把握的还不够,对幼儿的要求还不是很到位。

篇12:《找小猫活动》教学反思

《小猫钓鱼》是一个简短生动,寓意明显的故事。这节教育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大胆自信地完整表达故事内容,喜欢参与角色表演,并通过学习知道做事情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

但因为这个故事太经典了,许多幼儿已听过这个故事,所以在组织活动中我首先通过简单的提问帮幼儿回忆故事情节,当我问到“小猫一共钓了几次鱼呢?”,有的幼儿说:“小猫钓了一次鱼。”,有的幼儿说:“不对,小猫钓了两次鱼。”,然后我反问:“小猫到底钓了几次鱼呢?看来小朋友们已经记不太清了,那么我再把《小猫钓鱼》的故事听一遍好吗?”这样孩子们听故事的兴趣一下被我调动起来了。

等幼儿完整地欣赏过一遍故事后我又再次提问。我第一次提的问题很简单,目的是想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但第二次提问我经过了反复思考。因为我认为提问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能否了解相关知识,并用已有经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幼儿对故事内容、情节已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如果提问太过简单,对中班幼儿来说缺少创新思维。所以我设计了一系列开放性的问题: “蜻蜓、蝴蝶飞来时,小猫心里在想什么?”、“为什么猫妈妈能钓到鱼?”、“小猫钓不到鱼时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最后蜻蜓、蝴蝶再飞来时小猫不去抓了?”、“如果你是小猫你会怎样做?”等。最后我又请幼儿为《小猫钓鱼》的连环画编序号,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果然整个活动的气氛非常活跃,不但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还让幼儿进一步体会到故事中角色的内心世界,更好地理解了故事所表达的意义,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

篇13:《找小猫活动》教学反思

课堂上, 从导入到检查预习, 一切都在我的引导下顺利进行, 孩子们积极配合, 踊跃答疑。当我们按照阅读提示解决前两个问题 (即: (1) 老人通过观察, 发现了什么?请用“———”画出来。 (2) 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请用“~~”画出来) 时, 问题出现了。我看了几个孩子勾画的情况, 全然不符合要求。我指导了几个孩子, 他们开始明白了, 然后到组内去讨论, 明白的孩子多了起来。课堂时间有限, 我没等他们小组合作结束, 就接着讲课了。集体交流时, 我适时引导, 这两个问题一一解决了。在这一环节浪费了不少时间, 分角色朗读的时间不够了, 只读了一遍, 指导的也不是很到位。另外, 安排的拓展题, 有写一写和说一说, 由于时间关系, 写一写只能一语带过, 留作家庭作业了。做足了准备, 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 学生基本上也达到了学习目标, 但却打了一场近乎于狼狈的仗。

课下, 我静坐反思, 发现自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 课前预设缺乏深度。明明在我们成年人看起来极其简单的问题, 小孩子却觉得很难。当我加以引导, 他们便恍然大悟。内容不难, 而是问的方法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如果我能按课文顺序提问, 先问骆驼有哪些特点?再问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身上有这些特点的?相信孩子们会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同样的结果, 因为不同的提问方式, 让过程变得崎岖, 原因就在于我是站着想问题, 没有蹲下来在孩子的高度去思考。 (2) 重点段落的朗读时间不足.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语文课堂很难说是精彩的。读中思, 读中品, 读中悟,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刻透彻。有一些已经准备好了的教学内容, 因为时间的限制, 可以作为选学内容。我的课堂教学还不够灵活, 收放还做不到自如。

精心备课, 为上好课做准备, 为的就是有备无患。上了这节课后, 我对有备无患一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备, 不但要备应该准备的, 还应备防患于未然的。教师备课要思路开阔, 不能拘泥于一纸教案, 要有实案, 还要有心案。这样才能让课堂灵活、生动、有实效, 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篇14:科学活动《体验一分钟》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实际出发,选择与幼儿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内容,以“生活故事引入——初步感知——感性体验——理性体验——回归生活”的形式层层推进。活动中,采用“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充分考虑了孩子认知、理解的方式和心理特征,整个教学活动较好地达成了预期的目的。

一、游戏活动,让抽象概念更形象(突出一个“趣”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有趣。我们在进行《体验一分钟》这个活动时,紧紧围绕目标开展有趣的游戏环节,让幼儿充分体验时间的长短,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形象化、生活化。通过游戏《木头人》让孩子保持动作一分钟和观看动画片一分钟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真实体验了“由于一分钟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情不同,每个人的心情不同,对一分钟的体验和感受也不一样。”游戏《夹珠子》结合“记录表” 分析前后两次不同游戏结果的原因,让孩子实实在在地体验了时间与自身努力的关系,学会了珍惜时间。充分的游戏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置身于情趣盎然的情境中,而且让枯燥的、抽象的时间变得具体、可感,从孩子们课末的表现中,我们知道他们对于一分钟已经由开始的模糊变得有了初步的体验。

二、实践体验,让数学活动更优化(重视一个“实”字)

数学知识的抽象逻辑性和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幼儿数学概念形成要经过“操作层次→形象层次→符号层次”逐步抽象和内化的过程。因此,要让孩子们亲身经历实践体验的过程,让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呈现在他们的眼前。在“夹珠子”活动中,我提供了大托盘、小托盘、筷子、珠子。这个操作材料对于幼儿来说,难度不大而且能够反复使用,一分钟以内只要抓紧时间,是可以完成很多的,并且利用记录表,记录孩子完成的个数,加以量化,让幼儿能清晰的进行前后的对比。通过一轮又一轮有趣的游戏体验,幼儿充分与材料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三、师幼互动,让教学活动更有效(注重一个“活”字)

教育教学的过程,不应是单纯的教师教或者是单纯的幼儿学,而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在活动中,我时刻注意师生的互动过程和生生的互动过程。在游戏《夹珠子》环节,当我请孩子们讨论为什么第二次比第一次做的多时,幼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很投入,很有效,并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到要珍惜时间,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和成就。

四、多媒体辅助,让教学活动更生动(体现一个“新”字)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仅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枯燥的问题生动化、趣味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灵活化,而且可以大大弥补挂图、贴绒等教学手段给数学活动带来的局限性、不便性。“生活故事引入”环节借助现代教学手段真实再现了孩子们的生活,直接引入活动;“初步感知一分钟”环节通过观看课件跟着秒针数一圈,知道一分钟有60秒,并清晰的观察到了秒针和分针的变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孩子们兴趣很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乐此不疲。

透过这一个个精彩的场景和画面,我既感到欣喜,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和困惑。

1.预设和生成的度该如何拿捏和把握呢?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单一性。活动中,各个环节也做到了秩序井然。但我在想,这样的安排稳是稳当一些了,预设的功夫是做足了,可生成呢?课堂那些无法预约的精彩呢?这些,可能因为我的“稳”字,让许多可能生成的课堂资源不能很好的展示,白白的扼杀在胎腹之中。比如在“猜测一分钟能做什么?”环节中孩子的回答各种各样,我是否应该给孩子验证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孩子通过验证发现自己的想象与实际操作的差别。

2.评价怎样才能评到点子上?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怎么做,才是真正的点到点呢?如一个孩子用手比划出一分钟的长短,我只是说:“说得真好!”其实我可以进一步的评价:“你的表示方法真特别”。而且在对幼儿的评价时,我的评价语也有点不够简练,不必要对幼儿的回答做进一步的深入点评,而只需要引导:“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篇15:《找小猫活动》教学反思

1.尝试自主阅读绘本画面,能够看懂“小雨点、乌云”等符号标记,愿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理解或想法。

2.尝试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表现“大伞、小伞”,感受故事内容的好玩和有趣。

【活动重点】自主观察画面,根据符号标记猜测故事内容,愿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猜测和想法。

【活动难点】理解比喻句“一只小蘑菇,好像一把小雨伞。”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过观察图片的经验,具备初步“安静倾听”的学习习惯。

2.物质准备:PPT课件;一段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幼儿座位布置成半圆型。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猜测并想象《蘑菇小伞》的故事内容。

1.观察封面上的图片内容,猜测并想象故事内容。

2.观察封面上的文字内容,讨论“蘑菇小伞”是一把怎样的伞?

二、师幼共读:看看、猜猜、说说,逐步了解故事内容。

1.观察图片内容,猜测并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尝试自主看懂“小雨点、乌云”等标记符号,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

三、完整欣赏:安静聆听,整体感知并感受故事内容。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内容,幼儿安静聆听。

2.围绕故事内容展开讨论: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呢?你能说出自己喜欢它的理由吗?

篇16:《找小猫活动》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使幼儿知道应及时排泄;排泄应在适当的地方;初步懂得要讲卫生,爱清洁。

准备:认识卫生间的有关标志和图片;自编故事“爱清洁的小猫”;搜集或自编事例:关于幼儿贪玩尿湿了裤子。

活动过程:

1、教师用某位小朋友由于玩得高兴,忘了及时去方便而尿湿裤子的事例,让幼儿知道,需要大小便时,应及时去方便,然后再去做游戏。

2、请幼儿说一说尿湿裤子后的感受,如:不舒服、身体难受等,使幼儿了解冬天尿湿裤子还会着凉。

3、带领幼儿认识本班的卫生室(厕所),向幼儿介绍大小便应去的地方,并告诉幼儿,只要需要,随时可以去大小便。

4、讲述自编故事“爱清洁的小猫”,让幼儿了解小猫方便的时候也有固定的地方,并用土等将排泄物掩埋好,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排泄卫生的认识。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建议:

1、在3~4岁幼儿的游戏中,教师应注意提醒他们大小便,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

2、教师可以安排适当的活动,教育幼儿不嘲笑尿湿裤子的小伙伴。如发现有尿湿裤子的幼儿,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3、请家长协助,为幼儿提供穿脱方便的衣裤,以便幼儿自我照料。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篇17:小班音乐活动《找朋友》教学反思

音乐游戏《找朋友》以游戏为整个活动的主线,让幼儿对歌了解歌词的基础上,发挥主动性来创编动作,最后融合成完整的一套配合音乐的动作。

音乐游戏这种特殊的形式孩子们非常喜欢,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老师设定的动作,还自己创编了很多有趣的动作。如何给每句配上更加合适的动作,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讨论非常热烈,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通过这次的课堂活动,我深刻意识到,游戏在幼儿活动中的优势,通过游戏的形式他们可以更好的接触所学习的东西,虽然孩子们在个别动作的完成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使幼儿的潜能得以发展。

篇18:“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 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渗透集合思想,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填空。

12= () × () = () × () = () × ()

18= () × () = () × () = () × ()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 (另一种表示法) 出示集合图, 学生填写。

(设计意图:内容简洁、指向明确的复习, 意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使之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二、新授课

1.如果把两个集合圈 (部分) 相交, 把12、18的因数填入圈内, 想想并 (交流) 讨论一下, 相交的圈内应该填哪些数? (学生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反馈讨论结果。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填?

3.小结相交圈里的数既是12的因数, 又是18的因数, 就像我是你的朋友, 又是他的朋友, 我是你们共同的朋友。它们应该有个名字呀 (取名) 。

(引导学生看书, 认识并初步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都想一个例子, 互相说说, 相互订正。)

4.引导学生针对例题正确地叙述与书写。

5.独立完成第45页练习第1、2题。反馈交流。

6.我们是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

简单介绍“短除法”。

(设计意图:突出本课的重点。从找“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层层递进, 在“公”、“最”及“找”字上下功夫。给学生充分思考、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三、复习巩固

现在我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的学懂了。

1.分别求出下列每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对部分学生可以要求求出三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5和11 28和7 20和25

(引导重点观察, 使之发现第一组数都是质数, 第二组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第三组数没有上述规律。说明第一、二组数是特殊情形, 第三组数是一般情况。逐步熟悉一般与特殊的解答方法。)

(设计意图:精选题目当堂巩固, 是及时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 大家有什么收获? (略)

教学反思

我根据“预案”进行“找最大公因数”教学, 初步达成了教学目标,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 我体会到要上好一节课, 必须根据“实际”设计好教学。这个“实际”包括内容实际, 学生的学习实际、年龄实际等, 就本课而言, 我注意到:

1.新旧知识的过渡自然流畅。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感知“找”的过程。在复习了分别找12和18的因数后, 通过以下关键环节导入新知。 (1) 用集合图表示12和18的因数, 这是引入的第一个层次。 (2) 如果两个集合圈相交 (部分) , 相交的圈内应该填几?这是引出公因数的关键。 (3) 取名。这个环节一是引导学生联系“游戏”理解“共有的因数”的意义;二是要求学生理解“公因数”含义;三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个环节让学生从对因数的认识过渡到对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理解。

2.适当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教材提供的是让学生用列举法想出两数相乘得同一个数的不同方法, 分别找这个数的因数, 然后再找出公因数。教学新课时, 我结合教学实际, 简单介绍了短除法 (不作深入讲解) , 暂不要求学生掌握, 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学会最基本的方法。

3.练习目的明确。每一道练习题的设计都要明确要达到什么目的, 可适时酌情拓展。如, 练习第1、2题, 让学生巩固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第3题提高到求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第4题则综合了求最大公因数的各种情况, 让学生进行分辨, 从而掌握一般与特殊的解法。

上一篇:停炉启炉规程下一篇:高中毕业学生班主任期末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