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赋教案

2024-04-13

别赋教案(通用5篇)

篇1:别赋教案

导入语

有人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厚土重迁的民族,我们千百年来酿成的别离愁苦,能把任何一个在这片土地上生存过的人醉倒。在中国诗歌史上,数量可观的赠别诗词,就是我们领略古人生离死别、相思成灾的活化石。写过“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李商隐,更是谙尽离别滋味,竟然说:“人世死前唯有别”!可见,在古人眼里,离别,是仅次于死亡的巨痛,是人生不可战胜的顽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才子江淹《别赋》笔下的离别滋味。

别赋从字源学的角度讲,“分”、“别”二字都从“刀”,《说文解字》释“分”字云:“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是啊,分别可不就是一把锋利的刀么,它把我们的人生割成若干块,让我们苦,让我们痛!因为离死亡还远,那或长或短的别离便成了我们领略死亡滋味的替代品生命的色彩和价值,便在这一次次的离别中被体认,被确立。

文章开头以“黯然銷魂者,唯别而已矣。”为全文的悲音定调,统摄全篇,点明离别之苦。造文最重起句,古人都恨不能三年磨一句,就盼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然而像《别赋》这样仅靠着起始一句就足以名留青史的可和大熊猫一样的稀罕。“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人生四大苦,其中莫过于生离死别,爱别离并不比死亡好多少,顶多还留个希望,一个也许能重逢的希望。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忆,多少不知愁的香闺少妇,弹清商的荡子之妻就是凭借着一个渺茫的希望,熬过“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的一生。从“侯人倚兮”的远古,到“悲莫悲兮生别离”的纷纭战国,辗转在红尘中的红男绿女们重复着“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的悲剧。送别是我们文学几乎最重要的主题。在怀揣七彩笔的江淹的笔下这个主题获得前所未有畅快淋漓的表现机会,也许是江淹写的实在是太好了,使得后来者难以超越,千载以下当才子金庸想渲染杨过与小龙女这对生死相许的爱侣十六年漫长的别离,想到的还是这首《别赋》,这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秦吴絕國”,“燕宋千里”,使人想到帝王失国的悲哀。如李煜“雕栏玉砌应犹在”“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怨。又如北宋失国,二帝被虏的“靖康耻”。他们身为帝王,不但保不住世袭的江山社稷,甚至不能给老婆孩子一个安稳的家,千里迢迢做了俘虏,在异国他乡忍辱负重苟且偷生,他们的离愁别恨,岂止是一江苦水!再如那些被作为政治交易筹码的少年公主,她们小小年纪远嫁他国,她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她们孤独无奈的离别之痛,岂止是“黯然失色”呢?还有那些在国与国的信誉危机之间作为人质抵押的少年公子,他们生死未卜的离别岂止是愁苦呢?在这些以交易的方式抵押的尚未成年的少年少女离去后,他们的母亲又是如何的忍受这不同寻常的离别之苦呢?就连春秋时大名鼎鼎的女政治家赵威后也是拉着女儿燕后的脚跟,抱着儿子长安君不忍他们离去。“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春苔生”“秋風起”是年华轮替万物兴衰的标志,不管是在此时离别,还是离别后的此时,都会引起人生苦短,岁月易逝的哀叹与伤感。所以此时此刻很容易唤起游子“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的凄凉迷茫感觉。“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側,棹容与而詎前,马寒鸣而不息。”这是屈原《离骚》与《哀郢》离愁的再现:《离骚》中有“悲余马怀兮,蜷曲顾而不行。”;《哀郢》中有“楫齐扬而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连马都不愿意离开故乡,蜷曲住身子,回头望故乡,可见主人的恋乡之情了。战乱中被迫离乡背井的郢民们,举臂划船,船却虚晃而不前,由此可见离别之难了。走水路船凝滞在水中不愿走;走旱路车停在山边不愿走,船桨虚划徘徊不愿走,马凄切地鸣叫着不愿走,千难万难,难在别离,但终归还是不得不离,这就是人生无奈的苦衷。“掩金觞而不御,横玉柱而沾轼。”人在痛苦时,或借酒消愁,麻醉自己,以减轻伤痛;或弹起琴瑟,发泄哀怨,以歌代哭。可面对沉痛的别离,酒与琴显得是那么苍白,沉闷中只有无尽的泪水下垂。“居人愁卧,恍若有亡。”留下来的家人,恍恍惚惚,和愁而卧,左思右想,像丢了魂一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日下璧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的时光流逝中期待亲人的归来。“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罹霜。”“兰露”是离人流不尽的泪水,“霜楸”是悲哀笼罩的家的意象。孤独的人在悲凉的庭院中巡视仰望,高大的楼阁空空荡荡,环视室内冷冷清清锦帐虚设。这就叫“巡曾楹而空掩,抚锦帐而虚凉。”怨妇孤独的睡在冰冷的帷帐中,幻想着远行之人在梦中也会“踯躅”不前,期盼着他们离家的灵魂飞回故乡。离别的留守的,谁个不是“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这样的相思到了极致,就当如屈子般“魂一夕而九逝”,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聚光灯下江淹让一个如屈原般的即将远行之人缓缓出场,用他欲止不可,欲行不能的沉重步伐,用居人朝思暮想的愁苦,用他们漫长时间与空间都隔不断的魂牵梦萦揭开了别赋这场大戏的序幕,“别虽一绪,事乃万族”的各式离别次第上演。

富贵别 这是一个热闹非凡的顶级娱乐宴会,轻歌、曼舞、华衣、玉人,觥筹交错,珠玉生辉,贵宾云集,笙箫罗列,歌声动人。以至于使得“驷马仰秣”走神,“渊鱼出水”聆听。尽管送别的宴会如此的豪奢,鲜花着锦,烈火烹油,送别的声势如此浩荡,送别的歌乐如此美妙,送别的歌女如此迷人,可还是阻挡不了离别人的伤感之情,仍然是帐饮无绪。“造分手时衔涕,感寂寞而伤神。”宴席一散,黯然失色,泪眼相别,可谓是良辰美景虚设,离别人终究还是衔涕伤神。开场第一幕就是达官贵人之间气派的分别场面,作者浓墨重彩,出手不凡,然那送别的场面越是热烈,别后就越显孤独冷清,正如炮仗越是震得响就越能显出随后的静寂。

第二种写的是剑客游侠的诀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八个字一砸地,蹦出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四大杀手聂政、豫让、专诸、荆轲。这四位刺客都是讲义气的冷面杀手,在他们的价值取向中,突出了一个“义”字。不论是杀人后破相剖腹的聂政,还是为报仇漆面吞炭的豫让,不论是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荆轲,还是沉着冷静的专诸,尽管他们都有一颗冷酷的心,但是他们在“割慈忍爱”与亲朋诀别时,在“离邦去里”与故土告别时,他们同样有“沥泣共诀,抆血相視“的儿女之情,他们也在哭,他们也有痛。但是 “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纵马远去,慷慨决绝。给亲人留下的只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马后扬尘。“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不为死后的虚名,仅求抱知遇之恩。这一别就是生死诀别;这一别待他们干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显尽男儿本色,留给亲人的就只剩下生死相隔的绝望;这一别真真是义侠壮士的悲壮离别,场面何等的激烈昂扬,动人心魄。侠客是不兴痛哭流涕的,即使明知此去就是为人生演出最后一曲慷慨壮丽的乐章也做不来哭哭啼啼的小儿女状,他们是自主的选择了人生的道路,士为知己者死,既然选择了成为英雄,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一个背影,一个传奇。这是正剧不是悲剧,在中国的舞台上悲剧上演的更多,前仆后继演员无数。最让人心痛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多少父母就在这样撕心裂肺的痛哭中永远的送走了儿郎,送走了心头的至爱,生命的希望。

“闺中风暖,陌上草熏。日出天而耀影,露下地而腾文。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氤氲。”家里是春风送温暖,路上是青草流芬芳。太阳出来照的繁花似锦,地上的露水闪着光辉。红尘在阳光照耀下明媚灿烂,草木在新春中散发着香气。

“边郡未和,负羽从军”,这些少年郎为了保家卫国,又或者为了实现统治者的野心,拿起武器,告别家园。有的在这条不归路上成为李广般的将军、英雄;更多的则成为无定河边的枯骨„„想象着茫茫的“辽水无极,雁山参云”,先别说久戍不归生死未卜的忧心。就单单说高山远水,就给人以“一去便是天涯路,思人只在梦里头”的惆怅了。那是极遥远极艰苦的地方,那里有虎狼般的敌人,爱子、良人还能无恙的归来吗?与前一个场景的悲壮不同,这一回的画面悲痛而让人心酸。偏偏江淹觉得单单这些承受着人间最大不幸的百姓倾情演绎还不过瘾,他还有意的涂抹上夺目的朝阳,灿烂的初露,雾霭笼罩的绿林,正值花期的桃李,这里明写家园美,不但体现出从军者对美好的家园的难舍之痛,还暗含着与雁山云雾笼罩的阴森萧杀,与辽水冰封雪飘的凄凉对应比较。因为在此草木初生之际,塞外风景无须多言,人们也会知道那里天寒地冻荒无人烟,在做了种种铺垫后,江淹选择一对母子做这一幕戏的主角。“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桃木李木在灵物崇拜中有镇灾避邪的传说,慈母攀着桃李不放,是别无选择中的一种祈福的表现,希望儿子此去能够逃开灾难平安吉祥。在这不忍别而别的凄怆中,突兀出慈母哭泣着望着儿子远去悲哀,儿子带着母亲的哭泣声远去的离愁。

第四种写的是使者之别: 离开故土远赴异国,是一种遥遥无期之别,甚至是生离死别,但往往意志坚定一往无前。送行的人主要是父母亲友故人,心情特别,话语沉重,情深意重,祝福无限。“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这一小节开头就突出了空间与时间的漫长。“视乔木兮故里,诀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大树是闻明古国的象征,恋树就是恋国,桥上惜别,意味着天河阻隔,相会难再得。出使者凝视着大树,内心的悲凉虽然不予言表,但他明白此去归期未有期的道理。左右的“魂动”,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张张凄然的脸,亲宾的“淚滋”,展现的是一种低迷无声的抽泣。这种静寂的悲哀,蕴含着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苦涩滋味。被压抑的悲哀比哭出来的悲哀更加痛苦。“班荆道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不拘礼节而畅叙旧情,借以表达思乡爱国及与朋友的深厚交情。“樽酒叙悲”指的是苏武在北国牧羊时赠李陵的诗:“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怨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作者在这里借用这两个典故点出此时一别难以再见,只有寄情于飘渺的偶然相遇了。江淹没有直接去写去国者的悲痛,反而从送行者入手,江淹如此并不仅仅是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段烘云托月,而是真正抓住了生活的实质,真真是写实至细,入木三分。君不见空港内,送行的总是比那马上就要登机的哭的更伤心更不舍。那要走的心中百转千回,有离家别友的不舍,也有面对漫长路程的担心,有对那遥远目的地的恐惧,更有建功立业的憧憬,太多的情愫纠缠在心头,自然不像那送行的人心境单一伤心的那么纯粹。“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这是一个凄凉的时日,大雁留恋不舍哀鸣着向南飞去,白露无情地落下扼杀了万物。“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崎岖的山路过了一山又一山,弯弯的河岸走了一程又一程。这里的“怨复怨”“去复去”每句重沓用了两个相同的动词,两句连用两个“复”字,含有时间乘以空间无限远的意思,给人以“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的没有期限再见的离别之感。亲人之间越离越远,可是心里还在默念,口里还在絮叨,行子说着“走了啊走了啊,一步一回头,亲人说好走啊好走”可是手臂还在挥动,这样的离别场面,离人的神态,送行者的挥手都让人心碎。第五种写的是宦游之别游子走了,走的都是游子,留下的总是思妇,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铸成了挺立世间的望夫崖,望夫石。情人的离别不仅仅是悲伤的也是缠绵的,相思一字缠绕着这些痴儿女的灵魂,如春蚕,到死丝方尽,如蜡炬,成灰泪始干。江淹不写那追求功名富贵的男子,只细细的铺叙那“瑶草”般风华正茂的女子侧重写闺阁的寂寞与思妇无穷无尽的期盼。“君居淄右,妾家河阳。”一个在淄水的西边,一个在黄河的北边,那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作为一个女人远嫁他乡不容易,当然是期盼夫妻常相厮守恩爱不弃了。“同琼佩兮晨照,共金炉兮夕香。”这里以“同晨照”“共夕香”说明夫妻情投意合形影不离。“君接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郎君千里做官,可惜留下瑶池仙草一样的妻子,独守空房,这里不但点出了丈夫对妻子的怜爱,更突出了妻子苦苦等待的哀怨。“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这是一个高雅娴淑聪明伶俐的主妇,她既会弹琴,还会织锦,可是自丈夫走后,无心弹琴,懒得织锦,致使高台织机上的精细丝织品蒙上了晦暗的灰尘。由此可见主妇“思君令人老”的颓废,离别把一个高雅勤劳的主妇变得心神不宁慵懒无聊。“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兹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这是一首四季寂寞孤独歌,是随着点滴流逝的时光堆积成的相思,春天只有庭院里初生的青苔作伴,秋天罗帷帐中只有明月相伴;夏天躺在清凉的竹席上等不到天黑,冬天独守着孤灯盼不来天明。这春秋夏冬,白天黑夜,独守空房,行影自怜的凄凉与谁诉?青苔有知吗?明月有情吗?夏簟知冷吗?冬釭知晦吗?无奈的思妇只好把思念的痛苦织在一块手绢上寄予丈夫。“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织锦曲与回文诗每一首诗都是悲凉悱恻的幽怨,每一句话都是一往情深的真情流露,令人为之动心。这样精美玄妙的诗,是思妇相思的心丝织成的锦绣,是思妇痛苦中心头滴落的血孵化的精华,思妇在孤独伤感中的字字血,点点泪全寄托在不言的回文诗中。这一幕与其说上演的是夫妻的分别,不如说是思妇一个人的独幕剧,这一幕在文人的笔下上演了无数次,忠贞而又耐心的等待,在华章词采中,在古诗民谣中,等待了一个又一个世纪,这样的意象到底凝聚了多少象征,几许深意,恐怕连习惯以思妇代言的诗人词人们也未必能说的清楚。第六种写的是求道学仙的别离:“倘有华阴上士,服食还山。”离别的人是在华山修仙准备羽化上天的道士。“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多年修炼,道行已经很深,但是还没有得到真传。每天坚定不移地守着炼丹的红火金鼎,对于世事全然不顾。这是一种脱胎换骨的追求,这是一种雷打不动的信仰精神。然而一旦修炼成功准备“驾鹤上汉”“骖鸾腾天”时,在天上一小别,人间一千年的诀别中,也受人情的牵制,辞别亲人时也是依依不舍的。这是一种成功通向理想境界的飞黄腾达的诀别,是无须担忧的志满意得的诀别,这种诀别是在亲人庆贺自己庆幸中参合了一些淡淡的依恋轻轻的离愁的诀别 第七种写的是恋人之别:情人离别之伤感,夫妇之思是礼法内的,发乎情止乎理,情人之间的痴情狂爱却是礼法之外,难以自控的。前者是温和,慢慢熬慢慢熬,用时间做薪柴,去熬生命那煲汤;后者却是夜深时爆发的山火,带着席卷一切的原始野性。可这样的热情却偏偏要被束缚在礼法的牢笼里,要忍受离别的苦痛。“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到底伤如之何呢?前面几幕离别总还是人间的,是礼法内的别情,而最后这两幕一幕是情人之间的私心徘徊,另一幕排在情人之前演出的这一幕竟是驾鹤上汉,骖鸾腾天的华阴上士与人间的离别。江淹这样安排的用意到底是什么,是无意为之,还是独具匠心,在夫妻与情侣之间用仙凡之别彻底隔开,“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告别了这个世间也就真正的告别了别离。在这样的告别之后,偏又唱起了“芍药之诗,佳人之歌”,这样缠缠绵绵的情歌。

以春情秋思表现了恋人的思念,即相逢、相会、相约、相爱的缠绵。“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之如何!”每逢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也叫春禊),卫国的少男少女们穿着新制的春装,唱着“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岂不知倾城又倾国,佳人难再得。”的情歌。这些多情的少女们手里捧着芬芳的兰草,或在桑林中等待情人到来,或在水滨前相约情人嬉戏,或在郊野邀请情人宴饮行乐。她们情窦初开,痴迷地陶醉在一派明媚的春色里,欣喜地倾心于溱洧两河荡漾的清澈渌波中,把代表相爱的兰草送给情人,依依不舍地沿着河岸送情人到南浦,凝视着情人渐行渐远的身影,止不住的热泪涌上了眼眶,她们低头暗自思量:此时一别,何时再相会啊。从此思念的心如抽不完的蚕丝,相思的泪如燃不尽的蜡烛。从初春一直到“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的深秋,与情人相别的那一幕,还是时时不能忘怀,对情人的思念仍在心头萦绕而无法解开。这是一种先尝欢乐趣后饮思念苦的痴情儿女别离。她们苦苦地问连根,有丝多少?连心知为谁苦,她们难忘记,常思念,南浦断肠处。对于恋人来说,离别时短暂的,但离别后却藕断丝连着无数个短暂,在撕扯和啮齿着离别人的心,离别的本质是对生命的否定,喜剧也好悲剧也罢,恋人间的情感在离别中又前行了一步或者是苍老了一步。

文章结尾作者又写道“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骸,心折骨惊”,将整篇文章之“别”作了一个总结,使各种离别之行犹如再现,使各种离别之愁跃然纸上,为文章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总有太多的理由令有情人分离。江淹的生花妙笔写下的《别赋》不仅融入了他个人的坎坷经历,时代的风云起伏,亦流淌着这世间所有有灵性的生物共有的悲哀。这世界哪个时代哪个地方会有哪个人一生能没经历过分离的悲哀呢。从这种意义上说江淹是如斯幸运,他创造出的作品超越了时空与意识形态的局限,他描写出了人生难以逃避的悲哀,这样的作品是永恒的。几个世纪后的我们慨叹着“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未来的人们将与我们共享这永恒的悲哀,只要这世界还有人,还有离别,就有心灵能对这样的作品有感应

篇2:别赋教案

最使人心神沮丧、失魂落魄的,莫过于别离啊。何况秦国吴国啊是相去极远的国家,更有燕国宋国啊相隔千里。有时春天的苔痕啊刚刚滋生,蓦然间秋风啊萧瑟初起。因此游子离肠寸断,各种感触凄凉悱恻。风萧萧发出与往常不同的声音,云漫漫而呈现出奇异的颜色。船在水边滞留着不动,车在山道旁徘徊而不前,船桨迟缓怎能向前划动,马儿凄凉地嘶鸣不息。盖住金杯吧谁有心思喝酒,搁置琴瑟啊泪水沾湿车前轼木。居留家中的人怀着愁思而卧,恍然若有所失。映在墙上的阳光渐渐地消失,月亮升起清辉洒满了长廊。看到红兰缀含着秋露,又见青楸蒙上了飞霜。巡行旧屋空掩起房门,抚弄锦帐枉生清冷悲凉。想必游子别离后梦中也徘徊不前,猜想别后的魂魄正飞荡飘扬。

所以离别虽给人同一种意绪,但具体情况却不相同:

至于像高头骏马配着镶银的雕鞍,漆成朱红的车驾饰有采绘的轮轴,在东都门外搭起蓬帐饯行,送别故旧于金谷名园。琴弦发出羽声啊箫鼓杂陈,燕赵的悲歌啊令美人哀伤;明珠和美玉啊艳丽于晚秋,绫罗和纨绮啊娇媚于初春。歌声使驷马惊呆地仰头咀嚼,深渊的鱼也跃出水面聆听。等到分手之时噙着泪水,深感孤单寂寞而黯然伤神。

又有自惭未报主人恩遇的剑客,和志在报恩的少年侠士,如聂政击杀韩相侠累、豫让欲刺赵襄子于宫厕,专诸杀吴王、荆轲行刺秦王,他们舍弃慈母娇妻的温情,离开自己的邦国乡里,哭泣流泪地与家人诀别,甚至擦拭泪血互相凝视。骑上征马就不再回头,只见路上的尘土不断扬起。这正是怀着感恩之情以一剑相报,并非为换取声价于黄泉地底。钟磬震响吓得儒夫脸色陡变,亲人悲恸得尽哀而死。

有时候边境发生了战争,挟带弓箭毅然去从军。辽河水一望无际,雁门山高耸入云。闺房里风晴日暖,野外道路上绿草芬芳。旭日升临天际灿烂光明,露珠在地上闪耀绚丽的色彩,透过红色的雾霭阳光分外绚烂,映入春天草木的雾气烟霞弥漫。手攀着桃李枝条啊不忍诀别,为心爱的丈夫送行啊泪水沾湿了衣裙。

至于一旦到达绝远的国度,哪里还有相见的日期。望着高大的树木啊记下这故乡旧里,在北面的桥梁上啊诀别告辞。送行的左右仆从啊魂魄牵动,亲戚宾客啊落泪伤心。可以铺设树枝而坐啊把怨情倾诉,只有凭借杯酒啊叙述心中的伤悲。正当秋天的大雁啊南飞之日,正是白色的霜露啊欲下之时,哀怨又惆怅啊在那远山的弯曲处,越走越远啊在那长长的河流边。

又如郎君住在淄水西面,妾家住在黄河北岸。曾佩带琼玉一起浴沐着晨光,晚上一起坐在香烟袅袅的金炉旁。郎君结绶做官啊一去千里,可惜妾如仙山琼草徒然芬芳。惭对深闺中的琴瑟无心弹奏,重帷深掩遮暗了高阁上的流黄。春天楼宇外关闭了青翠的苔色,秋天帷帐里笼罩着洁白的月光;夏天的竹席清凉啊白日迟迟未暮,冬天的灯光昏暗啊黑夜那么漫长!为织锦中曲啊已流尽了泪水,组成回文诗啊独自顾影悲伤。

或有华山石室中修行的道士,服用丹药以求成仙。术已很高妙而仍在修炼,道已至“寂”但尚未得到真情。一心守炼丹灶不问世事,炼丹于金鼎而意志正坚。想骑着黄鹤直上霄汉,欲乘上鸾鸟飞升青天。一刹那可游 行可万,天上小别人间已是千年。唯有世间啊看重别离,虽已成仙与世人告别啊仍依依不舍。

下界有男女咏“芍药”情诗,唱“佳人”恋歌。卫国桑中多情的少女,陈国上宫美貌的春娥。春草染成青翠的颜色,春水泛起碧绿的微波,送郎君送到南浦,令人如此哀愁情多!至于深秋的霜露像珍珠,秋夜的明月似玉珪,皎洁的月光珍珠般的霜露,时光逝去又复来,与您分别,使我相思徘徊。

所以尽管别离的双方并无一定,别离也有种种不同的原因,但有别离必有哀怨,有哀怨必然充塞于心,使人意志丧失神魂滞沮,心理、精神上受到巨大的创痛和震惊。虽有王褒、扬雄绝妙的辞赋,严安、徐乐精深的撰述,金马门前大批俊彦之士,兰台上许多文才杰出的人,辞赋如司马相如有“凌云之气”的美称,文章像驺奭有“雕镂龙文”的名声,然而有谁能描摹出分离时瞬间的情状,抒写出永诀时难舍难分之情呢!

注释

(1)黯然:心神沮丧,形容惨戚之状。销魂,即丧魂落魄。

(2)秦吴:古国名。秦国在今陕西一带,吴国在今江苏、浙江一带。

绝国:相隔极远的邦国。

(3)燕宋:古国名。燕国在今河北一带,宋国在今河南一带。

(4)蹔:同“暂”。

(5)逶迟:徘徊不行的.样子。

(6)櫂(zhào):船桨,这里指代船。

容与:缓慢荡漾不前的样子。

讵前:滞留不前。此处化用屈原《九章·涉江》中“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的句意。

(7)掩:覆盖。

觞(shāng):酒杯。

御:进用。

(8)横:横持;阁置。

玉柱:琴瑟上的系弦之木,这里指琴。

沾:同“沾”。

轼:成前的横木。

(9)怳(huǎng):丧神失意的样子。

(10)沈彩:日光西沉。沈,同“沉”。

(11)楸(qiū):落叶乔木。枝干端直,高达三十米,古人多植于道旁。

离:即“罹”,遭受。

(12)曾楹(yíng):高高的楼房。曾,同“层”。楹,屋前的柱子,此指房屋。

揜(yǎn):同“掩”。

锦幕:锦织的帐幕。二句写行子一去,居人徘徊旧屋的感受。

(13)踯躅(zhízhú):徘徊不前的样子。

(14)意:同“臆”,料想。

飞扬:心神不安。

(15)万族:不同的种类。

(16)龙马:据《周礼·夏官·廋人》载,马八尺以上称“龙马”。

(17)朱轩:贵者所乘之车。

绣轴:绘有彩饰的车轴。此指车驾之华贵。

(18)帐饮:古人设帷帐于郊外以饯行。

东都:指东都门,长安城门名。《汉书·疏广传》记载疏广告老还乡时,“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帐东都门,送者车数百辆,辞决而去。”

(19)金谷:晋代石崇在洛阳西北金谷所造金谷园。史载石崇拜太仆,出为征虏将军,送者倾都,曾帐饮于金谷园。

(20)羽:五音之一,声最细切,宜于表现悲戚之情。琴羽,指琴中弹奏出羽声。

张:调弦。

(21)燕赵:《古诗》有“燕赵多佳人,美者额如玉”句。后因以美人多出燕赵。

(22)上春:即初春。

(23)驷马:古时四匹马拉的车驾称驷,马称驷马。

仰秣(mò):抬起头吃草。语出《淮南子·说山训》:“伯牙鼓琴,驷马仰秣。”原形容琴声美妙动听,此处反其意。

(24)耸:因惊动而跃起。

鳞:指渊中之鱼。语出《韩诗外传》:“昔者瓠巴鼓瑟而潜鱼出听。”

(25)造:等到。

衔涕:含泪。

(26)寂漠:即“寂寞”。

(27)惭恩:自惭于未报主人知遇之恩。

(28)报士:心怀报恩之念的侠士。

(29)韩国:指战国时侠士聂政为韩国严仲子报仇,刺杀韩相侠累一事。

赵厕:指战国初期,豫让因自己的主人智氏为赵襄子所灭,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挟匕首欲刺死赵襄子一事。

(30)吴宫:指春秋时专诸置匕首于鱼腹,在宴席间为吴国公子光刺杀吴王一事。

燕市:指荆轲与朋友高渐离等饮于燕国街市,因感燕太子恩遇,藏匕首于地图中,至秦献图刺秦王未成,被杀。高渐离为了替荆轲报仇,又一次入秦谋杀秦王事。

(31)沥泣:洒泪哭泣。

(32)抆(wěn):擦拭。抆血,指眼泪流尽后又继续流血。

(33)衔感:怀恩感遇。衔,怀。

(34)买价:指以生命换取金钱。

泉里:黄泉。

(35)金石震:钟、磬等乐器齐鸣。原本出自《燕丹太子》:“荆轲与武阳入秦,秦王陛戟而见燕使,鼓钟并发,群臣皆呼万岁,武阳大恐,面如死灰色。”

(36)“骨肉”句:语出《史记·刺客列传》,聂政刺杀韩相侠累后,剖腹毁容自杀,以免牵连他人。韩国当政者将他暴尸于市,悬赏千金。他的姐姐聂嫈说:“妄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于是宣扬弟弟的义举,伏尸而哭,最后在尸身旁边自杀。骨肉,指死者亲人。

(37)负羽:挟带弓箭。

(38)辽水:辽河。在今辽宁省西部,流经营口入海。

(39)雁山:雁门山。在今山西原平县西北。

(40)耀景:闪射光芒。

(41)腾文:指露水在阳光下反射出绚烂的色彩。

(42)镜:照耀。

朱尘:红色的尘霭。

照,日光。烂,光彩明亮而绚丽。

(43)袭:扑入。

青气:春天草木上腾起的烟霭。

烟煴(yīnyūn):同“氤氲”。云气笼罩弥漫的样子。

(44)爱子:爱人,指征夫。

(45)讵:岂有。

(46)乔木:高大的树木。王充《论衡·佚文》:“睹乔木,知旧都。”

(47)“决北”句:语出《楚辞·九怀》。

(48)班:铺设。

荆:树枝条。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楚国伍举与声子相善。伍举将奔晋国,在郑国郊外遇到声子,“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后来人们就以“班荆道故”来比喻亲旧惜别的悲痛。

(49)尊:同“樽”,酒器。

(50)湄:水边。

(51)淄右:淄水西面。在今山东境内。

(52)河阳:黄河北岸。

(53)琼佩:琼玉之类的佩饰。

(54)二句回忆昔日朝夕共处的爱情生活。

(55)绶:系官印的丝带。结绶,指出仕做官。

(56)瑶草:仙山中的芳草。这里比喻闺中少妇。

徒芳:比喻虚度青春。

(57)晦:昏暗不明。

流黄:黄色丝绢,这里指黄绢做成的帷幕。这一句指为免伤情,不敢卷起帷幕远望。

(58)春 宫:指闺房。

閟(bì):关闭。

(59)簟(diàn):竹席。

(60)釭(gāng):灯。以上四句写居人春、夏、秋、冬四季相思之苦。

(61)“织锦”二句:据武则天《璇玑图序》载:“前秦苻坚时,窦滔镇襄阳,携宠姬赵阳台之任,断妻苏惠音问。蕙因织锦为回文,五彩相宣,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名曰《璇玑图》以寄滔。”一说窦韬身处沙漠,妻子苏惠就织锦为回文诗寄赠给他(《晋书·列女传》)。以上写游宦别离和闺中思妇的恋念。

(62)傥(tǎng):同“倘”。

华阴:即华山,在今陕西渭南县南。

上士:道士;求仙的人。

(63)服食:道家以为服食丹药可以长生不老。

还山:即成仙。一作“还仙”。

(64)寂:进入微妙之境。

传:至,最高境界。

(65)丹灶:炼丹炉。

不顾:指不顾问尘俗之事。

(66)炼金鼎:在金鼎里炼丹。

(67)骖(cān):三匹马驾车称“骖”。

鸾:古代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68)少别:小别。

(69)谢:告辞,告别。以上写学道炼丹者的离别。

(70)下:下土。与“上士”相对。

芍药之诗:语出《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以芍药。”

(71)佳人之歌:指李延年的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72)桑中:卫国地名。

上宫:陈国地名。

卫女、陈娥:均指恋爱中的少女。《诗经·鄘风·桑中》:“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

(73)渌(lù)波:清澈的水波。

(74)南浦:《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后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75)珪(guī):一种洁白晶莹的圆形美玉。

(76)别方:别离的双方。

(77)名:种类。

(78)盈:充盈。

(79)折、惊:均言创痛之深。

(80)渊:即王褒,字子渊。

云:即扬雄,字子云。二人都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家。

(81)严:严安。

乐:徐乐。二人为汉代著名文学家。

(82)金闺:原指汉代长安金马门。后来为汉代官署名。是聚集才识之士以备汉武帝诏询的地方。

彦:有学识才干的人。

(83)兰台:汉代朝廷中藏书和讨论学术的地方。

(84)凌云: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作《大人赋》,汉武帝赞誉为“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

篇3:别赋教案

针对这种情况, 经过反复调查研究, 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们决定对传统的教案进行改革, 实行“动态教案”。

“动态教案”的提出, 是相对于传统的“静态教案”而来的。传统的教案, 从教学目标到教学过程, 每一个细节都要工工整整、详详细细地写在教案本上。写好后, 不论发现什么新情况、再有什么新设想, 都不能改动。因为改动就要在教案本上“乱添、乱画”, 就会影响教案的整洁与美观, 检查时就有可能影响得分。所以, 教案一旦完成, 就成为一种“静态固定的工艺品”, 姑且称其为“静态教案”。

所谓“动态教案”就是改变传统教案“一次成形、万事大吉”的做法。教师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吃透教材、钻研教参、分析学生的基础上, 设计一个教学基本思路, 制定出上课的基本框架, 框架内的每一个环节都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教师预设, 二是课堂生成。上课前, 教师对课堂进行充分的预设, 填写到相应位置, 如果需要, 可以随时改动;而生成部分则是空白, 这一部分填写的是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成情况, 是要在课堂之上甚至是上课之后才能完成的。这样, 教案不再只是课前由教师独立完成的“静态固定的工艺品”, 而是一个包含了课前教师预设、课中教学生成、课后教师反思的“动态过程实录”。

与传统的“静态教案”相比, 教师使用“动态教案”上课, 有以下几方面的优越性:

一、改变了教案与课堂脱节的现象, 让教案回归引领课堂的本来要义

没有教案的引领, 随心所欲是上不出好课来的。但再高明的教师也不可能预见到课堂上发生的所有情况, 课前撰写出一个完美无缺的教案。只要课还没有进行, 就随时可能会发现新情况、新问题, 教师就会不断有新的课堂设想, 这些新设想在传统的“静态教案”中是无法再添加的。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上课时不得不更改甚至背弃事先写好的教案, 于是上课不依案而行就成为很正常的事了, 再加之业务检查的需要, 久而久之, 就导致了教案与课堂的脱节。

“动态教案”则不然, 它不是一蹴而就、一次完成的。教师随时可以把自己的新思路、新设想写进教案, 教案可修、可补、可改, 甚至是在课堂的行进间。这就使得课堂教学过程可以在教案的引领下依序而行, 让教案和课堂教学保持高度的一致。学校检查教案的标准也不再只看表面上的整洁、美观, 重视的是教案的实用、使用情况, 是否真实地记录了备课、上课的情况, 是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动态教案”体现了课堂的预设和生成, 既避免了教师“独霸课堂”, 也避免了学生“无政府状态”的出现

教案就是上课的方案, 如果严格按照传统的“静态教案”上课, 所有的程序都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 教师有新的设想也不能及时实施, 学生的新思想也要无情地被掐断, 唯有此才能使课堂按原有的设计进行, 这就剥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得教师独霸课堂, “照案宣科”, 导致了课堂教学的僵化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低下;反过来, 如果不照教案上课, “脚踩西瓜皮, 滑到哪里算哪里”, 则往往会迷失教学方向, 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绝对化, 导致课堂教学的“无序状态”和“无政府状态”, 难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动态教案”每个环节都分为预设和生成两个部分, 教师课前对课堂进行充分的预设, 上课时按预设顺序进行, 课堂的生成如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师就要及时地给予引导、挖掘、拓展, 并实时记录到教案 (来不及记录的可在课后补写) ;如果课堂生成偏离教学目标, 教师就要及时地引领、疏导、纠正, 让课堂始终朝着教学目标的方向前行。所有这些, 都是教案需要记录的内容。如是, “动态教案”能够让教师稳步地实现课堂的预设并及时捕捉课堂的有效生成, 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使预设和生成相得益彰, 打造出动态的创新课堂。

三、使用“动态教案”可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传统的“静态教案”实际上只是教师的一个课堂预设过程, 不要说很多教师不照此上课, 即便是使用教案上课, 教案与上课的实际过程也会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是大相径庭, 对以后的教学并无多少实际的参考价值。因此, 学期终了, 检查过后, 很多教师就把旧教案束之高阁甚至弃之纸篓。

“动态教案”实际上是一节课从设计到实践的教学过程实录。它实时记录了教师课前备课、课中师生活动、课后教学反思的所有情况。教学预设的正确与偏差 (甚至是错误) , 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与阻滞, 课堂生成的创新火花, 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与体会等, 在“动态教案”中都一目了然, 这就为教师研究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为校本教研提供了最坚实的依据, 有助于教师总结经验, 汲取教训, 改进教法, 极大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为从“教书匠”升华到“教育家”创设了条件, 铺就了道路。

篇4:用个性化教案解决教师教案之惑

关键词:新课程;教案;个性化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气象、新的活力,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迷惑。很多不成问题的问题都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教师要不要写教案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我想没有人会提出来上课不需要备课,但却有人提出上课可以不写教案,这是对备课和写教案的关系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把备课和写教案隔离开了。其实备课和写教案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备课,就是上课之前进行教学构思(或称之教学设计)及做相关的准备工作,这是完成一节课的必备工作。写教案就是将“课之前进行教学构思(或称之教学设计)及要做的相关准备工作”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程序。

反对写教案的教师认为,我们可以在心中备课,提出了“心案”的概念。我个人比较羡慕这些老师,也许他们有着超人的记忆能力,我只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教案不仅可以在教学时给我们思路的提示,也可以及时地把自己的智慧成果记录下来,便于日后回忆、总结。而且没有教案这一“工作历程”的物质化形式,谁能知道你是否真有“备”这一“工作历程”呢?也许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们大部分教师还是能认真备课的。为什么又有这么多教师质疑写教案呢?

其实,大部分教师反对的不是写教案,而是旧的教案管理模式。教案是对备课这一工作历程的记录,照理说是如何思就如何写。但旧的教案管理模式不仅对教案的格式有规范化的要求,还要用各种要求来评判教师的工作:书写是否认真、是否提前几天完成等等。当写教案已经不是备课的需要,而变成了应付检查的无奈时,教师只能是想说爱你不容易。面对管理,我们无法不写教案,但是写的是什么,自己都不知道了,于是,胡写教案、抄写教案、教案翻新等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笔者认为,教案还是要写的,但大可不必拘泥于规范格式,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学思路写出来就可以了。我们可以通过写个性化教案的形式来提高教案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主管部门也大可不必非要对教案制定出个“子、丑、寅、卯”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不是更好?至于教学质量的监督,可以通过听课、调查、说课等方式实现。只有做到没有强制的规定,没有规范化的要求,写最适合自己的教案个性化教案,才是每个教师的心愿。那么何为个性化教案?

个性化教案是指教师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通过研究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参考编者的编排意图,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从而创设出能体现学生个性、文本个性、教师个性的教案,并且依据课堂动态情境弹性灵活地进行教学;概言之,个性化教案是教师整合教材、学生、教学情境和教师自身等多种因素而形成教学活动的蓝本,其本身就是一种课程,一种基于人(学生和教师)、情境(教学过程)对学科课程进行二次加工的课程。个性化教案融入了教师对学生的具体分析,对教材的独特理解,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追求,使得教案不再是应付上级检查的“鸡肋”,而是教师个人的创造性成果,并通过课堂教学体会到教学的尊严与快乐,真正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师的专业素养。个性化教案的好处不用多说,关键是如何写好个性化教案,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个性化教案要体现学生学习个性

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教学的前提,我们必须以学定教,而不是以教定学。个性化教案设计应以“分析学习需要”为起点,而学习需要的分析主要包括“学习者的分析”和“学习内容的分析”,因此,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是科学进行教案设计的基础。了解学生,可分为了解共性和了解个性两类。了解共性指对学生一般心理特征的了解,是对学生共同的、规律性特点的认识;了解个性则是对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个性化了解。个性化教案就应该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以促进学生“怎样有效的学”为主要思考依据,重点以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问题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二、个性化教案要體现文本个性

文本是确定课堂教学内容和进行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文本是固定不变的,是客观存在的,但文本也是活的,是一个多面体,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教师对文本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处理。现实中教师写教案是用来应付检查的,但每个教师对文本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处理,真正的上课依据也是来源于这种处理。但不管如何处理,都应抓住该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也就是文章所独有的价值。华东师大郑桂华老师认为,确定文本的核心价值主要从“具有语文特点、具有明显特征、具有统领性、具有类概念”等方面考虑。只有掌握了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才能使我们的教案真正发挥其教育价值。当然,确定文本的核心价值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并且结合编者的编排意图,考虑教学内容的连续性。这样设计的教案才能体现文本的个性,否则很容易出现“把诗歌教成了散文、把散文教成了小说”的笑话。

三、个性化教案要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

“教师即课程”,教师的个人修养、性格特点、知识底蕴等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参与并影响着教学。因此才有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会设计出不同的教案;同一篇教案不同的教师上出不一样的效果。教师创设教案在遵循学情、文本等重要因素的同时,还要尽可能扬长补短,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擅长思辨的设疑,擅长朗读的范读,擅长写作的多下水;在这一方面,很多有名的教师可以给我们启示:谈到于漪,我们会想到她的激情;谈到李吉林,我们会想到他的巧妙的情境设计;谈到朱震国,我们会想到他的天籁之音;谈到余映潮,我们会想到板块教学……总之,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实现自己的教学追求。

四、个性化教案要体现课堂的动态生成

课堂是动态的,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即时学习状况,机械执行教案,必然会使课堂僵化呆板,效率低下。那些通过多次排练而成的“示范课”是一种“表演课”,是上给听课者看的,而不是为学生的成长而上。因此,教师不管上什么课,都应依据课堂情境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成”教学。但是生成型的课堂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甚至是一定的不可控性,要想处理好,需要极大的教师智慧,难度很大。那么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如何用个性化教案来满足动态生成的需要?我们可以在教案设计时进行弹性预设,有了弹性预设,自然更有利于弹性地进行教学。所谓弹性预设是指教学方案为满足教学生成的需要而预备充分的空间,保留足够的余地。

参考文献:

杨啸云.教师教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5:南朝江淹《别赋》原文及翻译

南朝江淹《别赋》原文及翻译

别赋

黯然销魂者(1),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2),复燕宋兮千里(3)。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蹔起(4)。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5),棹容与而讵前(6),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7),横玉柱而沾轼(8)。居人愁卧,怳若有亡(9)。日下壁而沉彩(10),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11)。巡曾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12)。知离梦之踯躅(13),意别魂之飞扬(14)。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15):

至若龙马银鞍(16),朱轩绣轴(17),帐饮东都(18),送客金谷(19)。琴羽张兮箫鼓陈(20),燕赵歌兮伤美人(21);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22)。惊驷马之仰秣(23),耸渊鱼之赤鳞(24)。造分手而衔涕(25),感寂漠而伤神(26)。

乃有剑客惭恩(27),少年报士(28),韩国赵厕(29),吴宫燕市(30),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31),抆血相视(32)。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方衔感于一剑(33),非买价于泉里(34)。金石震而色变(35),骨肉悲而心死(36)。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37)。辽水无极(38),雁山参云(39)。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耀景(40),露下地而腾文(41),镜朱尘之照烂(42),袭青气之烟煴(43)。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44)。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45)。视乔木兮故里(46),决北梁兮永辞(47)。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可班荆兮赠恨(48),惟尊酒兮叙悲(49)。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50)。

又若君居淄右(51),妾家河阳(52)。同琼佩之晨照(53),共金炉之夕香(54),君结绶兮千里(55),惜瑶草之徒芳(56)。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57)。閟此青苔色(58),秋帐含兹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59),冬釭凝兮夜何长(60)!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61)。

傥有华阴上士(62),服食还山(63)。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64)。守丹灶而不顾(65),炼金鼎而方坚(66),驾鹤上汉,骖鸾腾天(67)。暂游万里,少别千年(68)。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69)。

下有芍药之诗(70),佳人之歌(71)。桑中卫女,上宫陈娥(72)。春草碧色,春水渌波(73),送君南浦(74),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75),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是以别方不定(76),别理千名(77),有别必怨,有怨必盈(78),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79)。虽渊云之墨妙(80),严乐之笔精(81),金闺之诸彦(82),兰台之群英(83),赋有凌云之称(84),辩有雕龙之声(85),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

翻译

最使人心神沮丧、失魂落魄的,莫过于别离啊。何况秦国吴国啊是相去极远的国家,更有燕国宋国啊相隔千里。有时春天的苔痕啊刚刚滋生,蓦然间秋风啊萧瑟初起。因此游子离肠寸断,各种感触凄凉悱恻。风萧萧发出与往常不同的声音,云漫漫而呈现出奇异的颜色。船在水边滞留着不动,车在山道旁徘徊而不前,船桨迟缓怎能向前划动,马儿凄凉地嘶鸣不息。盖住金杯吧谁有心思喝酒,搁置琴瑟啊泪水沾湿车前轼木。居留家中的人怀着愁思而卧,恍然若有所失。映在墙上的阳光渐渐地消失,月亮升起清辉洒满了长廊。看到红兰缀含着秋露,又见青楸蒙上了飞霜。巡行旧屋空掩起房门,抚弄锦帐枉生清冷悲凉。想必游子别离后梦中也徘徊不前,猜想别后的魂魄正飞荡飘扬。

所以离别虽给人同一种意绪,但具体情况却不相同:

至于像高头骏马配着镶银的雕鞍,漆成朱红的车驾饰有采绘的轮轴,在东都门外搭起蓬帐饯行,送别故旧于金谷名园。琴弦发出羽声啊箫鼓杂陈,燕赵的悲歌啊令美人哀伤;明珠和美玉啊艳丽于晚秋,绫罗和纨绮啊娇媚于初春。歌声使驷马惊呆地仰头咀嚼,深渊的鱼也跃出水面聆听。等到分手之时噙着泪水,深感孤单寂寞而黯然伤神。

又有自惭未报主人恩遇的剑客,和志在报恩的少年侠士,如聂政击杀韩相侠累、豫让欲刺赵襄子于宫厕,专诸杀吴王、荆轲行刺秦王,他们舍弃慈母娇妻的温情,离开自己的邦国乡里,哭泣流泪地与家人诀别,甚至擦拭泪血互相凝视。骑上征马就不再回头,只见路上的尘土不断扬起。这正是怀着感恩之情以一剑相报,并非为换取声价于黄泉地底。钟磬震响吓得儒夫脸色陡变,亲人悲恸得尽哀而死。

有时候边境发生了战争,挟带弓箭毅然去从军。辽河水一望无际,雁门山高耸入云。闺房里风晴日暖,野外道路上绿草芬芳。旭日升临天际灿烂光明,露珠在地上闪耀绚丽的色彩,透过红色的雾霭阳光分外绚烂,映入春天草木的雾气烟霞弥漫。手攀着桃李枝条啊不忍诀别,为心爱的丈夫送行啊泪水沾湿了衣裙。

至于一旦到达绝远的国度,哪里还有相见的日期。望着高大的树木啊记下这故乡旧里,在北面的桥梁上啊诀别告辞。送行的左右仆从啊魂魄牵动,亲戚宾客啊落泪伤心。可以铺设树枝而坐啊把怨情倾诉,只有凭借杯酒啊叙述心中的伤悲。正当秋天的大雁啊南飞之日,正是白色的霜露啊欲下之时,哀怨又惆怅啊在那远山的弯曲处,越走越远啊在那长长的河流边。

又如郎君住在淄水西面,妾家住在黄河北岸。曾佩带琼玉一起浴沐着晨光,晚上一起坐在香烟袅袅的金炉旁。郎君结绶做官啊一去千里,可惜妾如仙山琼草徒然芬芳。惭对深闺中的琴瑟无心弹奏,重帷深掩遮暗了高阁上的流黄。春天楼宇外关闭了青翠的苔色,秋天帷帐里笼罩着洁白的月光;夏天的竹席清凉啊白日迟迟未暮,冬天的灯光昏暗啊黑夜那么漫长!为织锦中曲啊已流尽了泪水,组成回文诗啊独自顾影悲伤。

或有华山石室中修行的道士,服用丹药以求成仙。术已很高妙而仍在修炼,道已至“寂”但尚未得到真情。一心守炼丹灶不问世事,炼丹于金鼎而意志正坚。想骑着黄鹤直上霄汉,欲乘上鸾鸟飞升青天。一刹那可行可万,天上小别人间已是千年。唯有世间啊看重别离,虽已成仙与世人告别啊仍依依不舍。

下界有男女咏“芍药”情诗,唱“佳人”恋歌。卫国桑中多情的少女,陈国上宫美貌的春娥。春草染成青翠的颜色,春水泛起碧绿的微波,送郎君送到南浦,令人如此哀愁情多!至于深秋的霜露像珍珠,秋夜的明月似玉珪,皎洁的月光珍珠般的霜露,时光逝去又复来,与您分别,使我相思徘徊。

上一篇:春节出行方式下一篇:原平市妇幼保健站2012年妇幼工作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