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案语文教案

2024-04-19

《师说》教案语文教案(共7篇)

篇1:《师说》教案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

②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习借鉴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并学会本文学习本文正反对比,有破有立,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情感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2.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会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交流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疏通文意,掌握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

课前布置预习:

让学生提前疏通文意并分类归纳文章的文言知识点,有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在课本上。

一.导入: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从这句话我们能看出古人对老师的尊重,现代社会,人们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把教师职业比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大家对老师的尊重。然而,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以从师学习为耻,社会尊师重道的风气日下。在这种情况下,韩愈站了出来,批驳这样的形象,著《师说》大力宣扬从师学习的正确性和必要性。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对此有很好的记录:“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二.认识韩愈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也称韩昌黎。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监博士、刑部付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古文运动: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由于韩愈对古文的倡导,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关于“说”

“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在老师带领下通读全文,正音:

句读dòu 或不焉fǒu 经传zhuàn 郯 tán

苌弘cháng 聃dān 蟠pán 谀yú 贻yí

五.学生展示自己归纳的文言知识点,列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注意要“直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0分钟后老师观察学生交流的结果,看是否还有疑难字词未得到解答,进一步归纳文章的文言知识点,检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翻译情况)

1.梳理文章的文言知识点:

①通假字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或师焉,或不焉? ? “不”通“否”

② 古今异义:

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所以:古:“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用 来……(人、办法、工具、依据等);……的原因(或缘由)。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小学:古:①小的方面要学习;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的人。

③实词(一词多义)

师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指有专门技艺的人

吾师道也:学习

或师焉,或否焉:从师?

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这里只讲解实词“师”,其他重点实词“传”等布置为课下作业要求学生完成)

④虚词:

郯子之徒:代词,这(之族、之属、之谋、之伦)

古之学者:助词,的

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这里也只讲解“之”,“其”、“乎”、“于”也布置为课后作业)

⑤词类活用:圣,师,耻……

⑥文言句式:

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状语后置句:师不必贤于弟子

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

被动句:不拘于时

(每一类句式只举一个例子,其他的要求学生课下完成)

2.翻译重点句子: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圣明,愚人愚昧,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篇2:《师说》教案语文教案

儒家经典《论语》中有句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现了被后人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可以说从师学习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中唐时期的大文学家韩愈在他的文章《师说》中就为我们深刻探讨了这一话题。

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过柳宗元《捕蛇者说》、韩愈《马说》、周敦颐《爱莲说》等带“说”的文章,那么“说”这种文体有何特点呢?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问:大家通过预习,谁来回答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

二、师生朗读,涵咏其中

(1)教师示范朗读、背诵

(2)学生自读(2分钟。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和语势。)

(3)学生代表朗读,师生共同纠正(3人,每人一段)

(4)教师领读,学生感悟。

(5)学生代表朗读(还是原来的三名同学)

(6)学生齐读课文

初步感知:概括每段主要内容

(一)总论从师的道理(正面陈述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标准)

(二)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正反对比论证)

(三)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举例论证)

(四)说明写作原因

三、第一段(正面陈述)

(一)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解决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二)通过朗读,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2)概述教师职责和任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表明从师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终不解矣。

(4)提出择师标准和原则:生乎吾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四、第二段(正反对比论证)

本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

(一)此段与上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解决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二)第二段三组对比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择师教子,自身耻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五、写作动机(韩愈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介绍作家作品及创作背景

课文最后一段鼓励李蟠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以及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

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六、课外拓展

1、韩愈强调的“师”和今人有何不同?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的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

2、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教育思想有哪些,有何局限性?

对教师职责的明确规定/择师的态度和标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

(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

局限性:学的是“六艺经传”,习得是儒家之“道”

七、熟读课文,力争背诵。

篇3:《师说》教案语文教案

下面, 我将遵循课标要求, 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以《师说》为例, 粗略地谈谈我对古文教学策略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一、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

现在高中阶段, 从学生到家长, 普遍存在着对语文学习的意识不强、认识不足的问题, 他们简单地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 所以平时对语文教材的学习可有可无, 尤其是在古文这样枯燥乏味的篇章中。语文学科的外延是生活, 考得是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对生活体验的感悟, 而教材正是对高考考点范例式的呈现, 旨在通过教材内容的仔细深入研读, 得出语文学习、研究的普遍性规律, 最终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师说》的学习中, 为了吸引学生注意,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我将新课导入和自由讨论等环节加以趣味性的设计, 让学生能够主导课堂, 在课堂实践中体验快乐, 放松心情, 缓解压力。在新课导入中, 我准备给学生播放一段和教师题材相关的视频, 让学生分组讨论、辩论关于“我心目中的教师角色”, 让学生给“师”这个职业角色贴上你所期望的性格特征标签, 引导学生走进课堂, 在快乐中培养兴趣。而且在《师说》的教学设计中, 我还准备让学生做大量的诵读练习,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多诵读名篇, 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古文语感方面的把握和见解, 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至于诵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出声诵读、默读、集体诵读、个别诵读、教师范读等。

二、语法积累中的渐进性

高中语文阶段对古文的要求, 不同于初中学段:初中阶段为了给学生减压减负, 所以大力倡导淡化语法、句法、词法等的理论讲解, 学生只需要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简要理解文章内容就行, 对文言知识, 尤其是语法方面知识的梳理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而到了高中阶段, 课标要求陡然增高, 要求对语法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 还要求掌握120个实词、18个虚词, 于是通假

2.联想质疑

在联想的过程中学会质疑, 联想的内容可以有修辞联想、人物联想、事件联想以及情景联想等方面。还以《给我的孩子们》为例子,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重点分析文中孩子天真可爱的行为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阿宝给四只脚的椅子穿自己的袜子, 瞻瞻学着“我”的样子给书本剪裁, 软软把“我”的长锋羊毫当做玩具, 可以让学生模仿或猜测文中“孩子们”的行为以及心理活动, 以此引发学生的联想及思考。

在学生勇于质疑、学会质疑的基础上提高疑问的质量。学生在学会质疑之初, 一般的提问都较为简单。因此, 应随着认识的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句法结构等许多陌生的词汇便蜂拥而至、堵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严峻的形式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 要能够做到循序渐进、逐步地介绍, 给学生留足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消化时间。更不能盲目苛求学生能够一下子全面地掌握你一节课所有的知识点。古文课堂本身课堂容量就大、课程难度就高, 加之讲解过程相对枯燥, 所有要体会学生的学习难处, 注意宏观调控课堂教学的节奏和进度推进。

在《师说》中, 古文语法知识相对较为密集和复杂, 所以我将文本难点的疏通顺序打乱, 加以分组归类, 如词法方面可以分为“疑难实词意义掌握”“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教学, 让学生形成古文词法学习的知识网络体系。在句法方面, 则还课堂于学生, 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理解困难或认为比较重要的句子, 在教师的引导下, 进行深入研究、细化学习, 最后教师做补充说明。整个文言知识的讲解要注意由浅入深, 在学生兴趣和信心提升的时候, 再逐步地提升难度,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

三、情感主旨中的提升性

《师说》作者韩愈曾在唐朝古文运动中提及“文以载道”的口号, 的确, 多数在历史风沙中历练的经典篇目都是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的, 因而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以引导。《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相关要求, 表述为“增强文化意识, 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 尊重和了解多元文化, 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在《师说》一课中, 主要是表现了对“教师”这一职业身份与角色的界定, 也传达了中国古代文化品质中“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师说》中一句经典的名句就是,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 发表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让他们辩论一下“如何看待教师的这三种职能和作用, 以及探讨在新时代的今天, 教师的职能除此之外, 还有哪些变化?”让学生积极踊跃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锻炼学生在议论文方面的写作技巧, 另外, 除了课堂之外, 还可以借助个性化家庭作业的形式, 让学生自由发挥, 写一篇习作练习, 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为了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增强古文教学效果, 我们需要做的、我们能做的还很多, 只有当教师能够用心地、深入地对古文教学各环节进行推敲、琢磨的时候, 语文教学水平才能真正地提高一个新的台阶。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大丰市南阳中学)

深入以及知识的累积, 逐渐提高提问的思考价值。例如文章题目、关键词的质疑, 根据课文的中心思想、文章主旨以及构思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质疑。

总之, 质疑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还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探索和想象能力, 为初中生更好地接受更高一级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但目前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缺少质疑精神, 因此,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仍是今后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课题之一。

篇4:高二语文《师说》课文教案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导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

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注音:

愚句读()谀()经传()

郯()苌()聃()蟠()巫()

2.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老师的职能是什么?

②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③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

二、深入学习

1、找通假字,并解释。

(1)传道受业解惑

(2)或不焉,或师焉

2.一词多义

之: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郯子之徒

③吾从而师之

④句读之不知

⑤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⑥其可怪也欤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

③吾师道也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于:

①耻学于师

②其皆出于此乎?

③于其身也

④师不必贤于__

⑤不拘于时

道:

①闻道有先后

②策之不以其道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得道者多助

⑤会天大雨,道不通

3、古今异义

⒈古之学者必有师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古:

今:今:

⒊吾从而师之⒋吾从而师之

古:古:

今:今:

⒌小学而大遗⒍今之众人

古:古:

今:今:

4、词类活用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吾从而师之:

3.吾师道也: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6.则耻师焉:

7.小学而大遗:

8.不耻相师

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特殊句式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耻学于师。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师不必贤于__。

5)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6)不拘于时

理解分析

第一段: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2段。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第3段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__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__。”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__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__”的观点,很有意义。

第4段。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__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__”论断。(立)

3.对比论证。

三、迁移运用

1、读与论师道有关的文章。

2、古今中国文化尊师名言:

(1)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2)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3)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4)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5)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6)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7)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8)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9)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篇5:粤教版精品教案 《师说》教案6

导标显示屏幕

1.学习理解韩愈阐明全新师道观念的斗争精神和“尊师重教”的观点;

2.学习借鉴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文写作方法;

3.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

“乎”“所以”等词的用法;

4.背诵课文。

导学点拨窗口

【探海导航】

韩愈的《师说》一文针对性很强,具有批判现实的精神。学习中,可先参照课文注解和有关背景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和动机。然后,看注释,通读课文,了解全文的总体结构和主要观点,特别要重点理解第一段观点的新颖和第二段对比论证的有力。在此基础上,反复读熟课文直至背诵。背诵时要注意语气和语句的停顿、词语的连属、声调的抑扬等。如有不正确,则说明在理解上有误差,应该及时纠正。词语方面重点要辨析传、师、道、惑、益、从、也、则、于、乎、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可先做好后面的跟踪试题。

初中学过韩愈的《马说》,是讲识别人才、爱护人才的,内容和本文有一定的联系。韩愈宣扬“尊师重教”,也以伯乐自许。学习中,可以回顾复习《马说》,增强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思路结构】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为达使人信服的目的,文章必须既要有理论论据又要有事实论据地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因而作者先从老师的功能角度做演绎推理立论,然后,再以现实存在的不良风气和孔

子从师的言行作归纳推理加深论点。全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古代论说文的典范。结构图: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理论论据)演绎推理

(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士大夫耻学于师(反面现象)

归纳推理

(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孔子从师的言行(正面实例)

李蟠从师行古道(身边活例)

呼应印证

(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疑难指津】

·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如何理解本文的行文气势?韩愈的论说文向以气势通畅著称。就本文而言其气势来自三个方面:崭新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加上严密逻辑的论证力和语言上奇偶骈散结合的表现力,形成文章的夺人气势。首段思路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惑则必从师,从师即学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句大有如截奔马之势;全段层层顶接,步步推进,逻辑严密,一气呵成,更是势不可当。次段紧承首段对师道的论述,连用三个层层深入的对比,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批判的语气也一句比一句加重,由“„„其皆出于此乎”的疑问语气,发展到“吾未见其明也”的责备的语气,再到“其可怪也欤”的带有强烈感情的讽刺语气。这种语气上的层层递进,声势逼人。三段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说服力极强。且为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二段“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有力佐证,一石三鸟,精当无比。结尾又从行古道、嘉今人的角度点明写作目的,贯通古今,继往开来,更有高屋建瓴之势。全文文势硬转直接,陡直峭绝:开篇“古之学者必有师”突兀而起,有如横空出世,已见出奇;中间三个对比,如三峰插天,兀然峭立,直起直落,了不相涉,更见其奇。营造这种雄直峭兀之势,最为韩愈所长。本文灵活多变的散句,于流畅中含顿挫,参入对偶与排比(本文中指句中词语的排比),又于灵活中见整齐。奇偶骈散交错运用,自然配合,错落有致,亦增势不少。

【语言揣摩】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评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本句翻译时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运用:(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

已。

评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运用:(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名题讲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完成如下问题(1990年全国高考试题第二题)

田单①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将军之在即墨,坐而织蒉②,立则丈插③,为士卒倡曰:‘可往矣!宗庙亡矣,魂魄丧矣,归于何党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而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④之奉,西有淄上⑤之娱,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乃援桴鼓之,狄人乃下。

《战国策·齐策六》

[注]①田单:战国时齐人,以功封安平君。②蒉:草编的筐子.③丈插:即“杖锸”,拄着铁锹。④夜邑:地名.⑤淄上:地名。

17.以下例句中的“所以”,和“此所以破燕也”中的“所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君、相之所以为民计者,亦不过前此数法也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此世所以不传也

⑥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⑦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⑧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幽

A.①⑥⑦

B.③④⑤⑦⑧

C.①②⑥

D.②③④⑤⑧

解析:“所以”是复音虚词,《师说》一课出现较多,应在本课积累掌握其用法。常见用法有二:一表“原因”,二表“根据、依靠、凭借”。题干“所以”表原因,选项中①②⑥属“根据、依靠、凭借”,③④⑤⑦⑧表“原因”,因此取B。

19.“明日乃厉气循城”一句的正确意思是

A. 第二天就激励士气,巡视城中。

B.第二天就激励士气,沿城墙巡视。

C.第二天就振作精神,巡视城中。

D.第二天就振作精神,沿城墙巡视。

解析:按文句意思,是田单振作起精神不是激励士气,且攻狄城是在城外进攻,所以B项不妥,AC二项也不妥。

答案:D 20.鲁仲子在战前预言:“将军攻狄,不能下也。”从原文本意来看,他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3分)

A.先前田单织蒉杖锸,贫困窘迫;而今黄金横带,四处游乐,已经丧失斗志。

B.过去田单城廓狭小,背水一战;如今东有夜邑,南有淄上,因而尾大不掉。

C.眼下情况已和破燕时不同。现在情况是田单享有厚俸,溺于欢娱,只有士卒奋臂欲战,当时情况完全相反。

D.目前情况已和破燕时不同。当时情况是田单有死之心,因而士卒无生之气,现在情况完全相反。

解析:本题考对整体文意的理解,要注意分析理解鲁仲子所讲的那一长段话。攻城,关键在将帅和士兵能上下一心,有高昂的士气和必胜的决心。A项的因物质生活改变而“丧失斗志”,B项的因国土势力改变而“尾大不掉”,C项的将帅无心作战,“只有士卒奋臂欲藏”,这三项虽然都属作战胜负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关键,所以都不可取。答案为D。

【风景剪辑】

剪辑1:

剪辑2:

唐宋八大家系由明代朱右、唐顺之、茅坤等人提出。元末明初朱右“尝选韩柳欧阳曾王三苏为八先生文集”。《明史·茅坤传》说:“坤善古文,最心折唐顺之。顺之喜唐、宋诸大家文,著文编,唐、宋人自韩、柳、欧、三苏、曾、王八家外无所取,故坤选《八大家文钞》。其书盛行海内,乡里小生无不知茅鹿门(茅坤别号鹿门)者。”明代还形成了以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作家群。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倍受宋人推崇。欧阳修《书旧本韩文后》称:“ 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惶惶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称:“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苏洵《与欧阳执事书》称:“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丸,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王安石在《上人书》中称:“自孔子之死久,韩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

篇6:《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 所以”等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3.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5.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6.区别古今异义词语,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安排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这表示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二、解题及文体介绍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差不多,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的意思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吗?(设置悬念)

《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三、作者

作者韩愈,看注解(1)了解作者生平。唐代河南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四、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五、疑难字词

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愚(yú)句读(dòu)谀(yú)经传(zhuàn)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2.找出本文的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传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不是这样 3.用“”给句子断句: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指出下列划线词的古今义:

①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②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一般人 今:许多人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5.指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①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而耻学于师(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③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名词作动词,从师)

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6.请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结构后置)

⑤学于余(介词结构后置)⑥而耻学于师(介词结构后置)

⑦不拘于时(被动句 介词结构后置)

⑧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省略句,省略宾语)7.词句辨析

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

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作“以„„为师”讲

意动用法(下面专讲)(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

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

吾欲之南海(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①解释下列句中“师”字的含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的道德风尚)吾师道也(学习道理)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从师的道德风尚)或师焉,或不焉(从师)惑而不从师(老师)吾师道也(学习)不耻相师(学习)吾从而师之(以„„为师”意动用法)

③解释下列句中“其”字的含义: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其皆出于此乎(表猜测,大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表感叹,多么)5翻译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不学),我没有看出那种人的明智。

第二课时

一、课文分析

(一)、复习检查。1.提名背诵第一段。2.提问个别字词。3.听朗读录音。两遍,第一遍正音,第二遍跟读。学生朗读,并概括每段的大意。

(二)、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二段: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第三段: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四段:说明写本文的原因

原因:鼓励后学

(1)不拘于时;(2)能行古道 照应上面两个分论点

(三)、研读课文第一段

提出学习要求 :(1)对照注解合作解决翻译,圈点标记出重点词语。

(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①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②教师的作用是什么?③为什么要从师?④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概括重点:

(1)古今异义词语

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 古:用来„„的 凭借 今:因果关系连词

从而 古:跟从„„并且 今:因此、就,表示结果或目的的连词。

无 古:无论,不论 今:没有(2).、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形容词作名词,即“疑惑的问题” 作者是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答案: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四)研读第二段 合作讨论,自主解决疑难,归纳重点字词(学习方法同上)。

1、词句辨析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的道德风尚 师,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学习道理 师,名词作动词)

师道之不复(从师的道德风尚)

惑而不从师(老师 名词)

吾师道也(学习名词作动词)

不耻相师(学习名词作动词)

2、古今异义词辨析

众人 古:一般的人众人 今:许多人

小学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不必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3、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4、读本段。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怎样论证的?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三组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来证明从师的必要性。

5、教师总结,学生背诵本段。

(五)分析第三段(学习方法同上)。

检查复习

背诵 字词

1、自主翻译,解决疑难。

2、归纳重点词语 .圣人无常师(老师,名词).孔子师郯子、师襄„„(以„„为师,名词作意动用法)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 介宾后置)

3、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怎样论证的?通过论证提出什么观点?

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点。以孔子为例,借孔子之行和言,来说明孔子择师的标准,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新师道观。【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本段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述古之圣人从师的风尚。理清背诵线索。

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师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 众人耻学;替子择师、其身耻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六)问题探讨:

《劝学》和本文 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

体会语言:整散结合 顶真手法(第一段)。语言特色

1.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又称连珠,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篇7:《师说》拓展阅读

这是我国古代一篇著名的散文, 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文章的观点非常鲜明, 结构十分严谨, 论证颇为有力。文章开头便提出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点, 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二段从反面进行批判, 指出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智。第三段是从正面论述, 援引圣人从师的事例, 论证“三人行, 必有我师”的道理, 在进一步阐述中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的主张, 归结到文章在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的论述上。最后交代写作缘由, 进一步赞颂从师的古道。

拓展活动一:鉴赏古代散文的对比论证

一篇好的议论散文, 总会运用多种方法来论证中心论点, 对比论证便是一种非常好的论证方法。它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 造成强烈的反差效果, 让读者更好地接受文章的观点。像古代议论散文中的《过秦论》《师说》《六国论》等, 都非常成功地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读下面的这篇文章, 思考后面的问题。

问说

[清]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 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 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 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 而或不知其细。舍问, 其奚决焉?贤于己者, 问焉以破其疑, 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 问焉以求一得, 所谓以能问于不能, 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 问焉以资切磋, 所谓交相问难, 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 而并称曰“学问之道”, 学即继之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 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 不择事而问焉, 不择人而问焉, 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 圣人择之;刍荛之微, 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 以大智而察及迩言, 非苟为谦, 诚取善之宏也。

三代而下, 有学而无问, 朋友之交, 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未之多见也, 况流俗乎?是己而非人, 俗之同病。学有未达, 强以为知;理有未安, 妄以臆度。如是, 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 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 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 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 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 事无可疑矣, 此唯师心自用。夫自用, 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 宁使学终不进, 不欲虚以下人, 此为害于心术者大, 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不然, 则所问非所学焉, 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 甚且心之所已明者, 问之人以试其能, 事之至难解者, 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 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 可以收取善之益, 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

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 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者, 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 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 其学非古人之学, 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 不能问, 宜也。“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知,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 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 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 是故贵可以问贱, 贤可以问不肖, 而老可以问幼, 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 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 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 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 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 悲夫!

1.文章在开头部分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

2.在论述的过程中, 文章多次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请写出两处对比。

3.文章在最后一段得出了“是故贵可以问贱, 贤可以问不肖, 而老可以问幼, 唯道之所存而已矣”的结论。请写出韩愈在《师说》中得出的类似的结论。

《问说》参考译文: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 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 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 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 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 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除了问, 将怎么解决呢?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 向他们提问, 借以破除那疑问,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不如自己的人, 向他们提问, 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 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请教, 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请教;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 向他们提问, 借以共同研究, 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诘问, 详细地考察, 明确地分辨。《尚书》上不是说吗?“喜欢问知识就丰富。”《孟子》上说“求放心”, 而且并称为“学问之道”, 学习的后面接着就是问了。子思把“尊重德性”归到“道问学”里面, 问尚且还在学习的前边。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 不挑选事情地问, 不挑选人地问, 只要能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就可以了。因此, 狂放的普通人的话, 圣人也采纳它;地位低微的樵夫, 古圣先王也询问他。舜帝凭天子的身份都向平民询问, 以他们的大智却注意到浅近平常的意见, 不是一时的谦虚, 实在是要从多方面听取有益的意见。

三代以后, 有学而没有问, 朋友间的交往, 能做到规劝做好事, 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 勤勉地只是以增进自身修养为急务的人未多见, 更何况世俗的人呢?认为自己对, 别人不对, 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的地方, 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 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 就终生几乎没有什么可问的事情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 就妒忌他, 不愿意向他提问;对不如自己的人, 就轻视他, 认为不值得向他请教;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 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 不甘愿向他请教。像这样, 那么天下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 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 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 那错误还是小的。自己知道自己的浅薄却小心地掩盖自己的过错, 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 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 这样对自己的内心修养危害极大, 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不这样的话, 就所问的也不是他所学的, 如问一些天下的奇字僻典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 甚至自己心里已经明白的问题, 却故意拿它问别人, 来试试那人的才能, 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 来逼使那人难堪。如果不是这样, 即使有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密切相关的事情, 可以得到好的效果的, 要压低一下自己的尊严虚心向别人请教也不能做到。

唉!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 不正是由于这原因吗?而且不喜爱问的人, 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 他学习的不是古代贤人学习的东西, 他喜爱的也不是古代贤人喜爱的东西, 不善于问是理所当然的了。“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 愚笨的人不一定不了解;愚笨的人所能做的, 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只存在于某人,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 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 在朝廷外面询问万民, 国家的大政方针尚且向普通老百姓询问, 所以身份高贵的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 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 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 只要学行方面能有成就便可以了。孔文子不以向比他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 孔子认为他道德学问高。古人把问作为美德, 而并不认为它是可耻的。后代的君子反而争相把问当作耻辱。然而古人所深深地感到羞耻的事, 后代人却做着而不以为耻的就多了, 可悲啊!

拓展活动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是指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 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思想倾向, 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和审美意识等等。在文章中, 作者的观点态度, 往往要通过所叙之事, 或所记之人, 或所写之景, 或所抒之情, 或所议之理而表现出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要分析和概括作品的主旨, 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 把握作品抒发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出的哲理, 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

读下面的这篇文章, 思考后面的问题。

吾爱吾师

流沙河

鞭子与世界地图

我记得那鞭子!

每逢星期天, 四川省金堂县城东街金渊小学校的校工剖开两段斑竹, 削成教鞭一捆, 放在老师办公室内。星期一早晨, 上课铃响了, 老师们各抽一根教鞭, 走向教室。一般的老师不常打学生, 随便抽一根便走。钟老师则不然, 他挑选那厚实而多节的, 还要捏在手中试试弹性。不少学生吃过他的“斑竹笋炒肉”, 所以恨他, 背后叫他钟胖娃。上他的课, 我不敢折纸船, 不敢画三英战吕布, 更不敢玩蟋蟀, 总是坐得端端正正, 专心聆听。不过我也挨过一回手心, 所以记得那鞭子。事情是这样的:我和同学“逮猫”, 在甬道转拐处瞎跑乱窜, 一头撞在钟老师的胖肚皮上。钟老师捉住我, 嘻嘻嘻地怪笑, 连声说好好好, 拖我入办公室, 赏给手心十个, 左右各五。打一下, 问一声:“还跑不跑?”回答之可怜, 就不写了吧。手掌红了肿了, 握不稳笔, 放学回家, 混入厨房, 偷花椒油搽手, 似有疗效。这个千金秘方来自那些惯吃笋炒肉的同学, 亦儿童一大发明也。后来我悄悄灌一小瓶带到学校去, 以供同窗小友不时之需。据说先搽后挨, 效果尤佳。

钟老师打学生, 总是嘻嘻怪笑, 不显怒容, 鞭子却抽得狠, 打断一根, 换一根再打, 仍然嘻嘻嘻, 真是笑官打死人。学生见他, 如鼠见猫, 觳觫低头, 心想还是不要被他注目的好。上他的课, 满室肃静, 不敢稍有异动。这样的状况一直维持到毕业那学期, 终于发生反叛。先是在虚掩的教师门扇顶端暗置黑板刷子或字纸篓, 谁若推门而入, 头上便要吃打。可惜这类诡计太古典了, 钟老师懂。他见门是虚掩着的, 心知有异, 只用教鞭一搠, 搠开门扇, 便破了这一道暗算的机关。随即清查罪魁, 不果, 就打了“满堂红”。跟着来的反叛行动, 是趁钟老师转身写黑板, 两三胆大的同学站起来做鬼脸, 甩中拇指。还有一位同学, 姓王, 年龄最大, 算是班头, 竟然爬上桌子, 拖出雀雀, 对着钟老师的背影示威, 惹的大家捂嘴哑笑。钟老师回头时, 他已坐得规规矩矩, 作温驯之状了。反叛的高潮是用诡计给钟老师造成直接损失, 钟老师讲课时, 常常走下讲台, 左手举课本, 右手提教鞭, 翻白眼望屋梁, 在学生座位间踱来踱去, 大摆鹅步。有那些吃惯了笋炒肉的顽劣同学, 毛笔饱蘸浓墨, 横放在自己的桌面上, 而将毛锥伸出桌沿, 让钟老师“自动”横抹墨污在咖啡色毛料大衣的两襟上。钟老师近视眼, 浑然不察。诡计得逞, 同学们很快活。

那时候, 1943年秋季, 金渊小学毕业班开有世界地理课, 钟老师教。在黑板上, 钟老师随手画出一幅幅的亚洲地图、欧洲地图、非洲地图、澳洲地图、北美洲地图、南美洲地图, 要我们临摹在习题本上。画世界地图就这样取代了我画关公、画吕布、画武松、画岳飞、画高射炮打飞机的兴趣。世界地图我画得又快又好, 遂有同学来讨好我, 借去用纸蒙着描影, 以应付钟老师的检查。此后, 钟老师讲课, 我特别专心, 很快泯灭了反叛的意识, 还去买了一册袖珍世界地图, 星期天在家里画着玩。

多有趣啊!意大利是一条腿在踢一个扁球。澳大利亚是一只螃蟹没有脚脚。南美洲是象头拖着长鼻子, 鼻尖是麦哲伦驾船绕过的好望角 (1) 。美国如臀, 臀部下面缺一大块, 那是墨西哥湾。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是一个K字。马六甲海峡是两洋之间的窄门。直布罗陀紧扼地中海的西口。小学毕业班的这些记忆, 如今复述出来, 别人说我“下知地理”。惭愧之余, 我感激钟老师, 深深地。

一幅破损的《世界与地图》挂在黑板上。钟老师严厉地鞭打着六大洲 (没有南极洲, 只有南冰洋, 当时那张地图如此) 。我记得那鞭子打得啪啪响, 各色人种都挨。

行为诡怪的国文老师

校工临时扮演茶堂倌的角色, 一手端盖碗茶, 一手提烧水壶, 急步趋入教室, 讲桌上面将茶沏好, 随即退出。值星同学一声令下:“起立!”我们赶快起立, 站得笔直, 斜睨门口。这时候曾老师走进教室, 登上讲台。又是一声口令:“坐下!”我们坐下, 心里都很紧张, 不免瞪大眼睛, 观察这新来的曾老师是怎样的怪物。

遗老一词, 用之于曾老师, 再合适不过了。他头戴平顶红结瓜皮帽, 身穿咖啡色长袍, 外罩黑缎团花马褂, 裤脚缠紧, 白色袜子, 双鼻梁直贡呢皮底靴, 周身都是不合时宜, 好一个老古董。他的脸色油黑, 蓄八字胡, 目光炯炯, 显得很有精神。他从藤编的提包内拿出一套《辞海》一套《辞源》一部《康熙字典》和别的一些书, 码在讲桌上面。然后揭开茶碗, 吹去浮沤, 喝一口茶, 仰起脖子咕咕噜噜漱了喉咙, 回头吐掉, 用衣袖擦擦嘴。这才坐入为他特设的藤椅内, 展开两臂, 横撑桌沿, 咳几声威严嗽, 开始讲课。

你道他一定是封建老顽固吧?

非也。第一堂课他发挥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他提倡白话文。他的思想很新, 而且极端爱国。那时候, 1944年秋季, 我读初中二期, 国势危急, 日寇长驱直入, 打到贵州独山, 重庆震动。为启迪学生的爱国心, 曾老师选讲章太炎的《十九路军淞沪抗战记》, 选讲诸葛亮的《前出师表》, 选讲陆游的《书愤》《示儿》诸诗, 选讲岳飞的两首《满江红》和一首《送张浚北伐》, 选讲文天祥的《正气歌》。听他用嘎涩的悲声吟唱《正气歌》, 你会觉得文天祥的游魂附着了他的躯体, 不由你不凛然肃然, 纵是懦夫, 也将有以立志。至于那些迂谈腐论之作, 游山玩水之篇, 吟风弄月之什, 伤春悲秋之赋, 他都不选。他把国文课讲成了爱国课。他不但讲解, 还演出。不论是诗是文, 开讲时他都要吟唱一遍, 讲完后再吟唱一遍。他的吟唱具音乐性, 而且进入角色, 这不就是在演出吗?最可惊异的是, 他选讲川戏的唱词, 有《柴市节》文天祥赴刑场, 有《渔夫辞剑》伍子胥渡江。显然, 他认为这些唱词都是诗。那学期快结束的时候, 他还讲了五四时期青年诗人吴芳吉的长诗《婉容词》。从“天愁地暗, 美洲在哪边”开头, 到“只玉兔双脚泥上抓, 一声声哀叫她”结尾, 我至今还能背诵。在诗艺上, 《婉容词》对我的影响是终生不灭的。惜乎当今诗界, 也许是宗派观念太强吧, 不承认这是诗, 是新诗。

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 曾老师不采用。他自选教材, 自费石印, 发给学生, 不取分文。学生有作文写得好的, 或执卷问难的, 或指出教材上某个字印错了的, 他都要当场表扬, 自费发奖。有一次我追出教室去告诉他, 说《婉容词》的“绮色佳城欢度蜜月去”一句他讲错了, 绮色佳 (Ithica) 是美国的一个地名的译音, 不是绮色的佳城。他很高兴, 奖给我一块小砚台。在课堂上, 遇到读音有疑的字和解义为难的词, 他立刻查字典, 翻辞书当场弄清楚, 再给学生讲, 不认为这样做就是丢了脸面。他讲课很卖劲, 全身心都投入, 讲得神采飞扬, 像个说书艺人。遗憾的是他要打人!有那些不守课堂纪律的, 他一蹦就跳下讲台, 冲上前去飨以老拳, 决不“循循善诱”。还有就是窗外的操场上不许打球, 如果他在上课的话。有一次他上课, 讲得正起劲呢, 突然拍案而起, 冲出教室, 跑入别班同学围成的圈子内, 抢得排球, 抱入厕所, 投下粪坑, 然后回来继续讲课。此外还有一些缺点, 例如墙角小便之类, 不及备载。

除了在我读的金堂私立崇正中学授课, 曾老师还在金堂县立中学和县女中学兼课。他鼓励学生们赋诗填词, 不论男女, 一例给以批改, 编撰成集, 由他掏钱石印成书, 到处赠送。当然, 他也自费石印自己的诗词集和文集。在金堂县立中学内, 一片浓阴的低坡上, 他出钱修盖了一座小亭, 课余徜徉其间, 品茶赋诗, 自得其乐。别人教书, 养家糊口, 他却每学期从家中带许多钱出来教, 所以被一些人目为老疯。

曾老师名直君, 灌县人。据说家里有田200亩, 那么该是地主成分。每学期结束后, 回灌县去度假, 方其“乃瞻衡宇, 载欣载奔”之际, 他就一手撩起长袍的下摆, 一手沿路捡小石头。到了家院门外, 他便向院墙内一颗接一颗地抛小石头, 打得屋瓦铿铿乱响, 直到家人开了大门。

我心目中的圣贤形象

陈教务长是金堂私立崇正中学的主管人, 兼管私立崇本小学。他办学有一套, 成绩卓著;此外, 爱给学生训话, 真是狠抓思想品德教育。他训话时, 站得挺直, 两臂反抄着, 白眼望青天, 一股凛凛肃杀之气, 叫人害怕。他一开口就是警句:“不为圣贤, 便为禽兽!”使少年的我忧虑做人之难。禽兽那一头固然去不得, 圣贤那一头要去又太苦, 端得不知如何是好。接着, 听他讲下去吧, 又是忠孝节义, 世风日薄啦人心不古啦, 朱夫子怎么说, 程夫子怎么说, 尊主啦攘夷啦严男女之大防啦, 还有就是不准打牌, 不准贪玩, 不准意淫, 不准自戕。他的训话总是归结于存天理, 灭人欲, 非做圣贤不可。那时候, 圣贤的形象在我心目中就是陈教务长;而我自己, 由于贪玩, 放风筝啦捉蟋蟀啦下河洗澡啦, 以及打棋子牌赢钱, 基本上是禽兽。不想还好, 一想就怕。

差点忘了, 陈教务长训话还有一个重要内容, 就是批判欧美社会只讲物质享受, 不讲天理良心;只讲民主主义, 不讲忠孝节义, 闹得子弟不报父母养育之恩, 男女乱搞, 简直是禽兽嘛。看来还是, 他感叹道说, 我们中国的人伦道德好。我们这些青年学生, 乃国家未来之栋梁, 应该用夏变夷, 不要用夷变夏。何谓用夷变夏?他举例说, 某同学留长发, 梳飞机头, 就是用夷变夏, 明天必须剃光, 否则开除!那时候, 1944年, 一则美国空军基地紧邻我县, 常有“夷兵”来游, 二则山西铭贤学院迁到我县来, 间接吹来“夷”风, 所以陈教务长警惕夷夏之防, 每次训话都要批判欧美社会。

陈教务长还为我们添设了道德课, 由他主讲《文昌帝君遏欲文》, 勒令我们必须背熟。文是四六骈体, 分行排列方见其妙。首段文曰:

孽海茫茫, 首恶无非色欲;

尘寰扰扰, 易犯唯有邪淫。

拔山盖世之雄, 坐此亡身丧国;

锦心绣口之士, 因兹败节隳名。

始为一念之差,

遂至毕生莫赎。

何乃淫风日炽

天理沦亡!

后面还有更妙的警句呢:“芙蓉白面, 不过带肉骷髅;美艳红妆, 乃是杀人利器。”每次诵读到此, 我总会想起大人讲的狐狸精缠死少年的故事, 至于狐狸精缠人是怎样缠的, 正如美艳红妆杀人是怎样杀的一样, 我仍然不明白, 陈教务长又不肯详细讲, 他只骂铭贤学院的男女大学生手挽手是淫风日炽, 非常可耻。

陈教务长不准学生看小说, 特别是张恨水的言情小说, 说那就是意淫。小溪对岸崇本小学, 他管得更严厉, 学生下课笑闹追奔, 都被禁止。你如果闹得欢奔得快, 被撞见了, 就要叫你走上前去, 立正站好, 然后突然把你的帽檐向下一拉, 拉到你的下颏之下, 遮完脸庞。你如果敢把帽檐提上去, 那好, 啪啪两耳光扇得你发懵。这时候他就要大喝一声:“满面荒容!”学生们说, 这就叫“打荒容”。

1944年深秋的一个黄昏, 崇正中学全体学生集合到操场上, 恭听陈教务长训话。“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之后, 开始追查是谁把厕所蹲坑之间的矮墙全部掀垮了, 弄成了“没遮拦”。此系大案, 陈教务长决心狠抓到底, 总算查出疑犯两名。两名疑犯叫屈, 不好用刑。最后真相大白, 犯人只有一个, 被同学们从队列推出来。陈教务长差点气死, 原来是他的三公子。接着是一顿狂暴的鞭打和咽泪的喝骂, 闹到天黑才宣布放学回家。

悠悠三十六年, 人世几番沧海桑田之后, 陈老伯到成都来看我, 至少三次。这时候, 1980年他已75岁, 形容颓唐, 衣衫褴褛, 显然吃够了阶级斗争的苦头。由于两耳失聪, 他只能同我相谈以笔了。他嘱我, 勿熬夜, 少抽烟, 还为我开了一纸中药方。现在又过六年, 愿他长寿, 愿他理解并宽恕学生的直笔吧。

(选自《南窗笑笑录》, 群众出版社)

注: (1) 此处有误。好望角位于非洲。

1.作者以家常絮语的笔调, 直笔描写教师, 写了三个教师怎样不同的个性特征?请你根据原文的叙写, 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上一篇:LXW 201070700-拉西瓦发电分公司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管理办法下一篇:高丰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