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国旗红色的理想800字优秀作文

2024-04-12

红色的国旗红色的理想800字优秀作文(精选13篇)

篇1:红色的国旗红色的理想800字优秀作文

红色的国旗红色的理想800字优秀作文

鲜亮的艳红,和五星璀璨的黄五角星相映成趣,这闪耀的五星红旗飘逸在蓝天之下,荡漾在我们的头顶之上。它不只是一块方布,更是一群人民的象征,一个国家的灵魂。幼儿园的我,面对其他国家花花绿绿的旗帜,总是分辨不清。但我只钟情于这融进骨间的火红图腾,因为这是属于中国的国旗。

从苏州园林的一株中式绿植,再到北京故宫的红墙。五千年的大风大浪孕育出的华夏文明,是如此的浓厚而深远,在中国阳光下成长的我,被一点一滴默默熏陶着。当握住筷子的那一刻,便仿佛握住了古人的智慧和心血;吟诵唐诗宋词,便仿佛用舌尖含住了一块块文化瑰宝;品尝南北的特色菜肴,便仿佛领略了各地的风土人情……

久而久之,“中国人”这三个响亮的大字刻进了心头。无论身在何处,心永远扎根在了中国。

可能也正是如此,所以在我长成一名小学生,小学头一次的升旗仪式才显得那么自豪和庄重。当年,我们个子虽小,但是人人挺拔地像棵棵小松树,那屹立在烈日下的旗杆也同我一样笔直。升旗手牵动绳索,将五星红旗送上蓝天时,广播里奏响了国歌,我们一群稚嫩的童声便跟着旋律跌宕起伏,哪怕字还没有认全,但是国歌却清晰得一字不差。我站在后排,却不停悄悄地挪动着步伐,偷偷向前移,想看得更清楚一些。当我踮起脚尖,看到那国旗摇曳着绰越身姿,冉冉升起,正如我激动兴奋的心情,耳畔嘹亮的歌声久久不息。这声音对比整个世界而言,虽然微不足道,但我想,这“微不足道”的声音撼动了每一名当年小学生的心灵,成为了陪伴我们一生的`美妙乐曲。

从此,每一周,升旗仪式都如约而至,反反复复,身旁高楼大厦相继拔起,天空依旧一碧如洗,我在国旗下成长。六年过后,那个小个子已经长成了翩翩少女,那个多年以前被全世界不看好的中国也越来越繁荣昌盛。如今,我们的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的前沿,这不是因为别国的帮助和施舍,这是无数中华儿女一起拼搏的结果。他们用身躯努力托住中国前进的底座,然后一点、一点地抬高再抬高。

于是乎,一个伟大的中国崛起在地球东方。她从懵懂无知、任人宰割的孩子成长起来,向所有人展露她的风采。五星红旗骄傲地走出了母国,满面红光地俯视整个世界。国旗下,我在成长,中国也在成长。未来某一天,等我这“沧海一粟”长大,一定也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将国旗升得更高。

篇2:红色的国旗红色的理想800字优秀作文

来到毛爷爷的故居,外面已经是人山人海。尽管今天的天气十分的寒冷,可依然阻止不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我们首先参观了毛爷爷的卧室,里面有床、柜、折衣凳、方桌和木竹凳。听导游阿姨说,这是他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毛爷爷酷爱读书,每晚都要读到深夜,甚至彻夜不眠。他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就用被子捂到窗户上,让父母看不见灯光。听到这里,让我想到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毛爷爷从小孜孜不倦,刻苦学习,日积月累,才拥有广博的知识,做任何事情都得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

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厨房、谷仓、舂米房、牛棚、猪栏。听导游阿姨说,这是毛爷爷曾经劳动过的地方,他从小就热爱劳动,晚上还要帮爸爸记账。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暗暗羞愧,在家里我就像个小少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时候还嫌弃妈妈烧的菜不好吃。妈妈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还找理由拒绝。相比之下,差距真是太大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仅有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劳动也是很重要的锻炼,不仅可以掌握生活技能,还能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紧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晒谷坪,导游阿姨又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插曲:毛爷爷从小非常乐于助人,一次大雨来临,他首先想到的是帮助邻居阿婆收稻谷,而自己家的反而淋了雨。我不禁想,毛爷爷真是一生心系天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从小就和劳动人民心连心。

最后我们来到了毛爷爷的铜像广场,作为少先队员的我,满怀着崇敬的心情向毛爷爷敬了队礼。

篇3:红色的国旗红色的理想800字优秀作文

红色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积极吸纳人类先进文明的产物。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是支配人行动的持久的精神动力。

当今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在转型期社会文化、社会意识的震荡和重建中受到很大的冲击,呈现出复杂、多元、易变的特点和积极与消极共生的现象。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四有”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国家与社会当今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值得认真思考、仔细研究、积极探索并着力解决的问题。以红色文化为鲜活教材,探索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方法,有效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搞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具有深远意义。

2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问题分析

2.1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有交叉相容部分,以红色文化内容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已在高校相关思想政治基础课程中有所体现,但仍存在问题。

首先,高校教育形式落后。当前高校举办红色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观看红色影片、走访革命遗址活动,活动形式较单一陈旧,且多数走访活动只是参观游览或浅显讲解。或是在进行毛概理论课讲解过程中融入些许红色文化知识,欠缺自身体会,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兴趣度更低,亦不能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有明显影响。

其次,红色文化教育地域性明显。各地高校利用红色文化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层次不一,地域性明显:高校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较多,对市外、省外等较远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度低。且一些地区没有红色文化资源则不重视红色文化,一些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虽被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高校真正利用仍少之又少。

再次,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作用开发不够。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地域性明显,假期期间,各红色资源接待大学生群体少,红色文化实践教育活动更是屈指可数;在参观过程中,多以陈述式讲解为主,缺乏互动式、参与式等生动形象的体验式讲解,并不能对大学生产生较大影响;另外,红色文化宣传开发不够,多数红色资源开设互联网宣传,但缺乏有效完整的管理与维护,些许红色资源互联网宣传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

2.2 原因分析

(一)红色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首先,红色资源在高校的宣传力度小,与高校的合作较少,宣传方式单调,新媒体宣传方式少。其次,红色产品层次单一,停留在观光、游览的层次;红色资源形式大同小异,缺乏亲身体验形式,资源的利用率低。另外,缺乏高素质的人才讲解红色文化内涵与性质,红色资源发展受限。

(二)高校教育方式存在问题

教育方法和途径单一,主要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程中穿插红色文化资源。重理论轻实践,以理论知识为主要,轻视理想信念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校园氛围不浓,渐趋市场化,缺乏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高校不重视红色文化资源,存在一些理工科专业强势院校或专科院校不重视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承认红色文化对加强大学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作用[1]。

(三)社会环境忽视红色文化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社会环境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轴,实现现代化建设,在红色文化层面出现忽略现象。加之当前社会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激烈碰撞,新思潮、新思维不断涌现,作为特定时代产物的红色文化日渐被遗忘。其次市场经济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刻,作为精神遗产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渐被社会忽视[2]。

(四)红色文化局限性存在

红色文化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存在一定局限性。各地红色文化资源不一,且多为物质遗址,整合性较差,地域局限性较大。红色文化最重要的是精神内涵,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得不承认某些特定时期的红色精神文化内涵已不全面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需要做出一定的继承改良,红色文化时代局限性明显。

(五)大学生红色文化与理想信念认识模糊

当今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在转型期社会文化、社会意识的震荡和重建中受到很大的冲击,大学生对特定时期的红色文化具体内涵、理想信念的内涵并不了解,对红色文化与理想信念树立认识模糊,一味拒绝红色传统文化,摒弃红色文化[3]。

3 红色文化创新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

3.1 政府统筹规划科学有效开发

政府是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关键支撑,政府应秉承“以人为本”原则,一方面大力加强政策支持,鼓励支持各地开发红色资源,统筹整合,首先打造各地精品红色旅游资源线路,然后面向全省、全国,整合各地红色旅游资源,打造全省、全国精品红色文化资源旅游线路;一方面督促各地红色资源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增强竞争力,同时努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保障红色资源的有效讲解与传达,理顺和完善各地红色资源管理体制,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发挥政府协调作用,引导各部门实行有效率有秩序的管理,打造一个能够启迪大学生思想,引领思潮的红色文化资源体系[4]。

政府在鼓励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应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意义,加强红色文化在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效用,尤其是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鼓励支持各地红色资源与高校建立课外实践教育合作关系,建立研发基地、实践教育基地,欢迎全国各地师生考察参观实践,推广和应用红色资源研究成果,努力构建红色资源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鼓励各地积极组织面向全国高校的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全国各地高校学生积极参与,达到更好的课外教学成果,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3.2 高校有机融合创新吸收应用

(一)红色文化生动讲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将红色文化有意识的、选择性的引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开设专题讨论、专题报告、课堂讨论、播放影视、课堂演绎等直观生动的方式,与理论讲授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或演绎,切身体验红色文化,感受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与感召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

(二)红色文化走进校园,营造浓厚红色氛围

深入挖掘高校校史中红色文化内容,结合红色文化特点,创新发扬红色文化内涵。吸收红色文化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涵,有效纳入校训、校规;有条件的在高校管理体制中吸收红色体制有利方面,建设执行力强、管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引进红色资源装点校园独特景观,着力打造红色文化特色载体,如校园独特建筑、雕塑等。依托校园各大主流社团组织,改革红色文化活动形式,创新红色文化活动,提高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增强影响力。将红色文化链接校园主流网络平台,打造“校园互联网+红色文化”新空间,以红色文化特有的时代精神风貌与时代内涵引领校园风尚,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与政治素质,进一步使校园网络成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平台,营造浓厚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5]。

(三)红色志愿实践,体验式教学

高校积极与各地不同红色资源地合作,建立红色文化研发基地、实践教育基地,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定期进行红色文化宣传、参观游览、实践学习、志愿服务等活动,辅之以相应的奖励设置,积极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各项红色文化活动,以志愿实践的形式进行红色文化教学活动,体验式、参与式教学更能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有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3.3 正确舆论导向积极社会引导

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体,新闻、广播等电视媒体以及互联网新媒体,尤其是新媒体都应在抓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础上积极宣传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文化独特时代特点、精神内涵,引导积极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与社会主流价值观、道德建设有效融合,大力挖掘红色文化与时俱进的独特内容,发挥红色文化在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发挥红色文化在促进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作用,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建设氛围。

3.4 慧眼辨识本质坚定理想信念

当代社会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转型期,东西方社会文化、价值观碰撞激烈,大学生思想观念正处于形成阶段,思想心理易受到外来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更要坚定理想信念,锻炼慧眼,正确辨识积极与消极、先进与落后、优秀与腐朽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走正确的、积极向上的道路;积极主动参与红色文化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提高红色文化意识,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6]。

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资源,具有积极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与创新功能。大力开发发展红色文化资源,把红色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利于抵制腐朽落后文化对大学生的侵害,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加强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时代性、先进性的特点,取其精华、祛其糟粕,继承创新发展,遵循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创新整合、有效利用的原则,创新整合政府、高校、社会媒体及大学生自身情况,形成统一有效的发展规划,高效增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

参考文献

[1]王以第“.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J].文化论苑,2007,(8).

[2]徐柏才.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1).

[3]李琳.高校红色文化建设探究[M].湖南师范大学,2013,(5).

[4]黄天华.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路径研究--以南昌大学为例[M].南昌大学,2012,(6).

[5]孙晓飞“.红色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及其实现[M].山东大学,2008,(4).

篇4:那一抹鲜艳的红色作文800字

我和妈妈在一起,拿着扫把,掠过一片片肮脏的水泥地。变魔术般地将它们扫得干干净净。又好似一位辛勤的环卫工人,一丝不苟地清除一个个耀武扬威的垃圾。

扫地时,我还“英勇负伤”了:不断冒出的汗水使我的手顺着扫把滑下来,结果深深地扎进了一根锋利的木刺。我向妈妈哭诉自己的痛楚,用渴望的眼神看着妈妈,期盼着她能帮我清除掉这根顽固的木刺。心灵手巧的妈妈三下五除二就处理好了,还称赞道:“一定是干活儿特别使劲,不然怎么会受伤呢?”听了妈妈的赞扬后,我顿时觉得因受伤而晴转多云的心情变得舒心了许多,浑身暖洋洋的。

经过几个小时的劳动后,敬老院已经整洁了许多。饭桌上,一盘盘美味佳肴早已摆放在餐桌上,菜肴各式各样:又Q又滑的海鲜面、嫩滑鲜美的红烧蛏子、脆而多汁的荸荠、色泽金黄的炒鸡、色香味俱全的鸭舌、肥美的红烧肉……琳琅满目的佳肴让人垂涎三尺。虽然大家的肚子饿地咕咕叫,但还是保持着敬老的美德,等老爷爷们到齐了才动筷。只听一声“开—饭—喽!”,大家的筷子便蜂拥而上。不一会儿,盘里的菜肴就所剩无几,大家的肚子也随着菜肴的减少渐渐填满。在聊聊天、敬敬酒、拍拍照后,大家便意犹未尽的结束了这场味蕾的盛宴。再看看老人们,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嘴里塞得满当当的,手里捧着义工阿姨们送的崭新的衣裳,攥着义工叔叔们发的红包,陆续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餐厅和厨房里,响起了碗筷和自来水合奏的交响乐,那是义工们在收拾餐具呢,忙碌的红色身影显得那么地鲜艳。

临走前,我望着宽敞整洁的地面,整齐干净的房间,还有笑得合不拢嘴的老人们,心情愉快极了。

篇5:寻访红色足迹作文800字

在中国过去的艰辛岁月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在艰苦环境下依然坚守,两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他们就是为了建设好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红军战士们!他们经受的困难,非常人所能想象。我国的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写下过这样气势磅礴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我曾听说这样的故事:红军战士们一天一夜就要徒步行进二百四十里,简单些来说:假如一个操场的跑道走上300圈,可见,这对于战士们一天只能吃一颗黄豆。难以想象海天极大的体力消耗而粮食补给又严重不足,可红军战士们就是凭借顽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

多么可敬的红军战士们啊!他们能吃苦,不怕累。与此同时,伟大的他们面对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不怕艰难险阻。

历史上惊心动魄的“飞夺泸定桥”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红军精神。国民党反动派拍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而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竟妄想把红军消灭在桥头上。幸好我军早就识破了敌军的阴谋诡计。我军接到上级命令,必须在第二日早上夺下泸定桥,而现在时间离上级规定的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红军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抢在敌人前到达目的地,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在战争千钧一发的时刻,团长和政委的喊声激励了战士们。最后,我军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胜利。

这仅仅是长征中众多故事之一,而红军面对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可见一斑。正是这些人的奋力拼搏,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而他们,正在被我们渐渐遗忘,他们已变得苍老,变得英勇不再,可他们的身上却依然有着一股子红军精神,这种精神渗透到骨子里去。他们的精神将会永存于世,影响着一代代人成长。

篇6:粉红色信笺作文800字

夕阳西下,几抹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户,映照着妈妈忙碌的身影,记忆依稀回到那个秋天。

当闹钟6点准时响起,我匆忙起床,洗漱,吃早餐。身旁,妈妈的唠叨又响起:“多吃一点,鸡蛋营养丰富,书上说……”,“多喝点稀饭,书上说……”“隔壁小张家的女儿上次考试,听说考了第二名,你呢?……”我不耐烦地应付着:“恩……”“还好……”迅速吃完早餐

拿起外套就往外走,心里想着,天气预报说今天会降温,该不该换套衣服呢?这时心里另一个声音又响起:你昨天不是和同学约好了穿同样的衣服出门么?于是,便硬着头皮,穿上单薄的外套。正欲出门,被妈妈喝住:“你怎么就穿这么点?天气这么冷

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听话,你怎么就是不听话!”我一听,便顶了起来:“你一天到晚,只会说别人家的孩子好,那你就让别人家的孩子当你的孩子好了!”说罢,夺门而出。背后传来妈妈的斥责声:“出去了,有本事就别回来!”

秋风瑟瑟,落叶萧萧。走在校园路上的我瑟瑟发抖,相约好的同学也未守约,我沮丧地过完一上午。中午,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外面狂风暴雨骤起。我望着窗外。雨帘中,我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啊,是妈妈!妈妈来了!妈妈抹抹脸上的雨水说:“走,妈妈带你回家!”一下子,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掉了下来。回到家,加上衣服,暖和了许多。

妈妈因淋了雨而发起了高烧,爸爸连忙将她送到了医院。烧了一整夜的妈妈,一直在呢喃“多穿衣服……”“按时吃饭……”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出现,我握着在房间发现的`一张粉红色信笺,上面用并不漂亮的字写道:“女儿,都是妈妈无休止的唠叨让你厌烦,都是妈妈无私的爱给了你压力,都是妈妈没完没了的叮嘱让你烦恼。女儿,都是妈妈不好。”这时,我的眼泪决堤,晕染了信笺上的字字疼爱。

这粉红色信笺消除了我与妈妈的隔阂。妈妈康复后,我们就经常用这粉红色的信笺交流。这粉红色信笺成了我和妈妈沟通的桥梁。

篇7:红色的国旗红色的理想800字优秀作文

一、苏区之行的冒险情结刺激与经济诱因

1936年对中共控制下的苏维埃边区的采访, 至少在出发之前, 在斯诺看来充满了危险:“多年来关于共产党暴行的恐怖故事层出不穷地充斥于中国那些领津贴的本国报纸和外国报纸中, 在这种情况下, 我在旅途中很少有什么东西可以叫我放心的……这 (去延安) 要经过怎样的冒险呢?我不知道。”[1]纵使苏区之行看起来充满了危险, 斯诺为什么还要坚持?相当程度上这要归因于他个人冒险主义情结的刺激, 同时还有物质方面的原因。

斯诺天性中的冒险基因首先来自家族的遗传。斯诺的祖父霍勒斯·帕克斯·斯诺将家族的农场从肯塔基州不断向西扩展, 并在堪萨斯州温菲尔德的主要街道上建了一家百货商店, 生活的足迹从美国中东部向西部挺进。斯诺将这段家族西进的历史同自己年轻时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联系在了一起, 堪萨斯州以外的世界对于年轻的斯诺而言, 意味着无限的可能和无以名状的自由, 恰如西进运动中美国人对于开拓西部边境的想象一样。[2]17

同时, 冒险的情结又几乎是那个时代年轻人共同拥有的一个文化烙印。斯诺出生在一个马克·吐温和他充满冒险主义的故事风靡的时代里。无论是汤姆·索亚, 还是哈克贝里·费恩, 马克·吐温小说里充满传奇意味的主人公们让每一个男孩都做起了“马克·吐温梦”。斯诺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满对冒险的想象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 有朋友甚至开玩笑说斯诺是“一边读着马克·吐温的书一边被生下来的”[3]13。

1925年秋天, 斯诺进入了密苏里新闻学院学习, 成为“密苏里新闻帮”的一员。这种身份不单单代表一种新闻教育背景, 还蕴含了精神与文化的传统。这种“密苏里精神”首先是一种对冒险的想象和渴望。这种冒险的情结来自马克·吐温和他的小说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密苏里新闻帮”分子都提到过《汤姆·索亚历险记》对自己的影响。[4]冒险主义情结也被认为是“密苏里新闻帮”性格特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物质因素的刺激是许多国内研究者往往忽视的关于斯诺冒险进入苏区采访的另一个潜在动机。事实上,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 西方人在中国相比留在本国更加优越的生活状态是当时相当一部分西方记者选择来到中国的重要原因。1935年作为《纽约客》杂志中国海岸通信记者来到上海的美国女作家项美丽 (Emily·Hahn) 在回忆上海的生活时曾说:“在战后的年代里, 要是我跟人说起上海的物价之便宜, 他们准会说我胡说八道……1935年上海的米价在我们西方人看起来便宜得简直好像不要钱……便宜的人力就意味着便宜的商品, 诸如家具、佣工、衣料、蔬菜等等。我不再负债, 相反, 我在经济上应付裕如, 一大堆佣工任我挑选。”[5]

初到上海的斯诺无疑也发现了中国的这种吸引力。在上海, 尽管斯诺的收入并不算太高, 但却足以“保持白人的尊严”, 因为用很少的钱就可以享受相当舒适的生活。斯诺个人传记的作者托马斯·伯纳德认同斯诺留在中国, 很大程度上可能与物质的因素有关:“与经济有关的因素对斯诺留在中国的确起了很大的作用, 即他和妻子用不多而且不固定的收入就可以在中国过得很舒适, 甚至奢华。”[2]48斯诺的第一任妻子海伦·福斯特在《我的中国岁月》中也坦率地承认经济因素对于他们选择留在中国的重要性:“ (如果留在上海) 我们的生活水平将提高许多倍……我们同上海的3808名美国人, 一起在世界各地方正被‘钉在黄金的十字架’上的时候, 过着王子般的生活。”[6]在中国当记者, 不但可以过上舒适的生活, 还能为斯诺带来不小的财富。在1940年到1950年期间, 斯诺仅从《星期六晚邮报》获取的稿费就达到25万美元[7], 这在当时显然不是一笔小数目。

事实上, 在中国期间, 斯诺夫妇在生活上一直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准, 因而斯诺在金钱上也就有着比较高的要求。然而,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直接影响了斯诺当时供职的新闻联社 (Consolidated Press) 的财政收入, 因而从1933年开始, 新闻联社就逐渐减少了斯诺的薪水, 在1933年底更是直接辞退了他。而斯诺向《纽约先驱论坛报》《芝加哥日报》等美国报纸的求职也未获成功。因此, 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 斯诺必须找到新的工作来取得收入。

1933年, 出版商哈里逊·史密斯为斯诺提供了一个赚钱的机会。他给斯诺写信:“中国题材在这里似乎只有小说才有销路, 但我相信, 一旦有作者写出一部引人入胜的非小说 (为何不该是你) , 那奇怪的禁区就会被打破。”不久, 史密斯和哈斯公司 (Smith&Haas) 就预付给斯诺750美元, 约他在1934年年底写出一本关于红色中国或者其他主题的书。斯诺立即“很高兴地收下来”, 并保证年底完成初稿。[2]112斯诺个人传记的作者托马斯·伯纳德认为:“从更世俗的意义来看, 斯诺是个必须以工作谋生的记者, 他确实一直在忙于财务上的安排。按照合同, 他仍需完成一本书, 而《红星照耀中国》, 除了其他属性外还应是一本旅游书, 一本不落俗套的旅游书, 是他一直想写的那种书。”[2]111

二、无力的社会现实:对国民党美好期待的颠覆

斯诺并非带着先天的成见来到中国。他来到中国之后供职的第一份报纸《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本杰明·鲍威尔在政治立场上倾向于蒋和国民党, 并且鲍威尔的这种政治立场在刚开始的岁月里影响到了斯诺对中国的看法。《密勒氏评论报》的编辑方针是坚决反共, 同时坚决反帝。鲍威尔和他的报纸支持中国国民党人提出的关于废除不平等条约, 和平归还公共租界和其他外国租界, 以及废除治外法权的条约。同时, 鲍威尔是蒋介石的热心崇拜者并始终支持蒋, 把他看作是反对旧北京政府的国民革命领袖。《斯诺传》的作者汉密尔顿认为, 在1929年前后, 斯诺也和鲍威尔一样相信, 中国的美好未来掌握在国民党人手中。那么, 这种由鲍威尔带给斯诺的更加倾向于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政治观点为何会在以后的岁月中发生动摇乃至被彻底颠覆?有两点是至为重要的:一是中国“惊心动魄”的人道主义状况, 二是国民党政府令人失望的民主表现。

斯诺对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态度在他来到中国的大概五六年时间里发生了一次颠覆性的转变, 这种态度转变的起点, 是1928-1929年斯诺沿中国8000英里长的铁路线进行的一次旅行报道。当火车开出北京以西的张家口, 并一路向西走到了内蒙古的萨拉齐时, 斯诺见到了他一生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在我们访问过的两个城镇里, 一年之内死掉的人约占全部人口的一半。死人如此之多, 只能在城墙外挖一条横沟掩埋了事, 即使这样, 要找到有力气挖沟的人也很困难。往往尸首还来不及掩埋就不翼而飞了。有的村子里, 在公开卖人肉。”国民党政府的救灾工作不但低效, 蒋介石甚至还利用饥荒来达到他制衡地方实力派的目的:“中国西北地区面积比美国得克萨斯州还大。在那饥荒的岁月里, 这个地区的政权, 在实际上或理论上都掌握在所谓‘模范长官’阎锡山的手中。……他有一个同盟者叫冯玉祥, 也是个老军阀, 人称‘基督徒将军’, 他在1927年的反革命事件中曾帮助过蒋介石。但是, 蒋委员长这时对他们两个人都不信任, 把饥荒看作是迫使他们就范的有效武器。南京没有给饥饿的人们送去粮食。华仲义赈会用私人捐款购得少许粮食, 但政府甚至不给车皮, 在运输方面制造巨大障碍。”[8]6

斯诺被绥远饥荒所带来的人道主义困厄所震惊, 但真正令斯诺对蒋介石和国民党产生反感情绪的应该是国民党政府在这场人道主义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不作为态度。根据美国学者肯尼斯·休梅克的研究, 这种由于政府对普通人生活困境的麻木和无视而引起的对国民党的反感情绪在大部分外国驻华记者中普遍存在, 说明这并非是斯诺个人得出的结论:“使外国记者反对国民党的, 不是千千万万中国人在绝境中苟延残喘, 冻绥待毙这一事实……像布鲁克斯·阿特金森所指出的, 真正使他们不安的是国民党政府对国民生活的‘无动于衷’、麻木不仁。”[9]

国民党政府在推进民主与政府廉洁方面的表现, 是令斯诺产生失望情绪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可援为证的是中国当时腐败的征税制度。广州是国民革命的起点, 但在斯诺眼里, 这座城市却无法被称作“国民党民主的橱窗”, 因为这里存在着层层盘剥的畸形征税制度:“这里收税员的职务都被私人集团接过去了。……费馆税的征收特许权是以每年60万美元包出去的, 但是餐馆的老板们抗议说, 私人集团获取的利润是这个数字的200%。”一位名叫G·曼德华·莱昂的美国年轻律师告诉斯诺:“私人集团要取得某项征税特许权就要参加投标, 但是, 光靠竞争还不行。他们得先向官员和军人行贿, 才能有得标的把握。自然, 取得征税垄断权的人会千方百计把行贿的费用从纳税人身上榨取回来。”[8]43

在中国各地的实地采访让斯诺目睹了蒋介石及其领导下的国民党政府在改善国民生活和民主建设上的糟糕表现, 这一经历在斯诺的思想层面产生的触动是让斯诺渐渐抛弃了将中国的希望寄托在蒋介石和国民党身上的想法。斯诺认为蒋是一个能力平庸的独裁者, “国民党要真正使中国得以改变, 还有很多路要走。蒋介石似乎不能迅速地改变中国的一切, 他在制止西北地区军阀的长年混战方面束手无策, 却‘在破坏铁路, 在使北方的山西和吉林陷于贫困方面获得成功, 以致这些救济的通道被关闭’”[3]15。

对蒋介石和国民党失去信心的斯诺转而去寻找可能的新的希望。斯诺是一个有比较强烈的救世主情怀的人, 他希望在中国可以出现一个林肯式的人物。而毛泽东恰是斯诺眼中中国革命可能的“救世主”:“国民党政府不可能实现这一任务。……当年太平军信仰的是耶稣基督的兄弟、与耶稣地位相当的人所宣扬的信条, 而他们的子孙所需要的是一个能创立一种东方派的新信仰的人。当我后来与这位新救世主———他的名字叫毛泽东———结识之后, 我的命运便与这一事实联结在了一起。”[8]25

三、从鲁迅到宋庆龄:斯诺思想中的左翼倾向从何而来

斯诺对中共兴趣的思想基础是复杂的, 其中既有人道主义的刺激和对国民党政府在施政能力方面的失望, 也有反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与左翼思想的影响。对殖民主义的厌恶感和民族解放的思想, 源自斯诺对越南、缅甸和印度等亚洲殖民地国家的访问, 而左翼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对斯诺产生影响。并且随着斯诺同宋庆龄和鲁迅的接触交流, 其在思想上的“左倾”变得日益明显。

在印度, 斯诺见到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精神领袖甘地, 同时, 正是在印度期间, 斯诺与马克思主义发生了第一次亲身接触。除了民族独立和自由方面的信仰, 甘地对斯诺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他不相信甘地“用手摇纺车取代机器是可能的”这一信念, 并且担心甘地的主张会为日本人开辟印度的布匹市场提供机会。

真正对斯诺产生影响的是他在印度看到的底层人的生活现状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之间产生的碰撞。斯诺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是通过一个叫苏哈西尼的印度女共产党员。苏哈西尼带斯诺乔装混入孟买的工厂区, 在那里, 斯诺发现印度普通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孟买有成千上万的工人居住在通风不良、窄小的房子里。露天的沟形厕所贯穿阴暗的通道, 赤身裸体的孩子们就在通道里玩耍。工人们工资微薄, 难得一饱, 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得肺结核和其他疾病的甚多。”[8]92

印度劳工阶层恶劣的生活现状有助于斯诺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关于早期机器“文明”剥削理论的依据。马克思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商业剥削本质的解释, 为斯诺提供了关于反殖民主义和民族解放方面的新词汇。通过印度, 斯诺发现了一个反抗中的亚洲的全貌, 这将大大有助于他对中国的了解。从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角度, 斯诺发现了中国和印度在某些方面的共同点:“使这两个国家具有共同之处的, 也就是在历史上使他们对西方连续不断的统治构成最强有力挑战的倒并不是共产主义或其他任何意识形态或宗教, 而是占这两个国家人口大多数的饥饿的没有文化的农民、落后贪婪的地主阶级和自尊心受了伤害的知识分子。他们是历史悠久文明的继承者, 却又有自卑感, 因为在科学技术、农业和工业经济现代化方面, 他们整整落后了一个世纪, 他们为弥补这一惊人差距的捷径所做的努力, 以及全民族的巨大决心:把欧洲帝国主义永远从他们的家园中驱逐出去。”[8]83

对左翼思想更进一步的接触发生在他与鲁迅和宋庆龄的交往过程中。斯诺说鲁迅是教他“懂得中国的一把钥匙”。两人的交往主要是因为《活的中国》的编辑工作。《活的中国》是斯诺和第一任妻子海伦·福斯特翻译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 包括鲁迅和其他左翼作家, 比如柔石、茅盾、丁玲、巴金和郭沫若等人的作品。由于入选的作品通常都是一些“揭露性的、谴责性的、描述中国社会现实的作品”, 斯诺很快发现, 研究中国人为自己写的作品是了解中国社会的一条捷径。通过《活的中国》, 斯诺发现了“中国文学中现代反抗精神和同情心的最初证据, 也是要求最广泛的社会公平的证据,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确认‘平民百姓’的重要性”[8]159。

相比鲁迅, 斯诺与宋庆龄的交往, 时间更长, 更为深入, 也更加重要, 因为其直接促成了斯诺之后对红色苏区的访问。撇开宋庆龄在斯诺赴苏区访问这件事中究竟扮演了怎样关键的角色不论, 宋庆龄对斯诺在精神层面和对中国的看法问题上的影响极大, 以至于斯诺认为, 与宋庆龄的私人交往甚至比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枪”之类的事来得更为重要。

斯诺对宋庆龄非常信任, 宋庆龄的个人魅力和孙中山遗孀的身份无疑是重要原因, “我从未遇到一位像孙夫人那样能使人鼓舞并迅速让人信任和感动的人了”[3]33, 认为她是“尚未完成的革命”的良知和恒久的良心。斯诺并不是宋庆龄所在的左翼圈子里的一分子, 但斯诺接受了宋庆龄对于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的很多看法, 比如宋庆龄曾把蒋介石看作是“民族的灾星”, 她告诉斯诺:“在国民党统治下, 税收已经变成了一种掠夺。学校数量在减少, 文盲实际上增多了。‘帝制’建立以来, 教育已经下降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饥荒遍布, 重建国家的工作简直没有开始。”[3]32相比于已经奄奄一息并且最终无可避免地走向消亡的国民党政权, 中共则是“中国唯一一个继承了孙中山未竟革命事业的革命力量, 并将最终统一中国”[2]48。

然而, 当时斯诺面临的事实是, 中共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受到了国民党政府严密的信息封锁, 关于这个宋庆龄口中“唯一一个继承了孙中山未竟革命事业的革命力量, 并将最终统一中国”的中国革命新的希望, 斯诺能够从当时公开出版的报纸上得到的信息看上去全是消极负面的, 多有令人匪夷所思之描绘, 比如张季鸾先生在《西北纪闻》中所载:“共党以人血涂马首, 而塞杜马鼻, 马呼吸困难, 张口狂奔, 当者披靡, 一时虽有马吃人之谣。”中共党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是否真如国民党所宣传的那般只是“土匪流寇”, 并且在国民党追剿之下已气数将近?斯诺从公开的渠道所得到的关于中共的信息与他从宋庆龄等左翼人士那里听到的对中共的褒扬反差实在太大。对于一个信奉“眼见为实”的密苏里人而言, 如果不冒险进入苏区一探中共的实情, 那么轻易相信对中共的两种截然不同描绘中的任何一种, 都是不能允许和接受的。

四、反法西斯主义:斯诺访问苏区的新动力

在完成对广州、云南、缅甸、印度等地的旅行采访回到中国之后, 按照斯诺的讲法, 他已经“不再是一个旅行者了”。他相信汤姆·密勒的讲法, 认为中国将发生“我们这个时代的‘大新闻’”。1931年, 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日本在亚洲扩张野心的日益加剧令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局势成为西方关注的焦点,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意义上成为国际新闻的“富矿”。这在另一方面推动了斯诺对中共及其领导下的红色政权与军队的兴趣———一种基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意义上的新的兴趣。

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对日作战的成败将会影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走向。斯诺深信, 美国和包括英法在内的欧洲国家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将不可避免地卷入亚洲战场。日本侵占中国的目的并非为了向俄国开战, 而是想以中国为根据地, 向整个欧洲的殖民体系发起总攻。美国将不可避免地卷入战争。但斯诺并不希望看到美国卷入战争, 因为这违背了斯诺和美国人关于民族平等的普遍信仰。因此, 斯诺希望美国能够在远东发挥道义上的影响力, 从而使获得民族自由保证的亚洲殖民地人民成为亚洲反法西斯主义的主要力量。斯诺对于美国远东外交的设想是美国政府放弃在中国的特权, 与中国谈判签订一项新的平等条约, 并把军队和军舰从东亚撤走。同时, 斯诺相信如果亚洲的殖民地人民无法获得战后独立的某种承诺, 那么对于他们而言, 被欧洲国家殖民和被日本占领的区别其实并不大。只有当他们发现对日作战是在为自己的自由、平等而战的时候, 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像印度、缅甸这样的殖民地人民对日作战的决心。

从斯诺对远东地区反法西斯斗争的构想出发, 他认为中国对日作战取得成效在战略意义上是重要的。但斯诺对国民党及其领导的政府一贯在对日作战中发挥积极作用却始终缺乏信心, 认为在面对日本的侵略野心时, 国民党政府的立场倾向妥协。更重要的是, 随着中日战争的深入, 斯诺对蒋介石和他领导的国民党政府产生了新的担忧, 认为蒋在未来可能使中国有滑入法西斯主义阵营的危险。在中国长期生活的经历令斯诺相信, 蒋介石和他所领导的国民党同法西斯日本之间, 是存在相似点的。“从思想上看, 两个政权的差别不大。……蒋介石选择德国军官训练他的陆军, 请了意大利人训练他的空军。德国人以‘盖世太保’为模子帮他组织了政治宪兵队‘蓝衣社’。国民党军校教育其学员要像法西斯分子对待‘元首’一样, 绝对忠于领袖蒋介石。在国民党‘训政时期’, 始终是一党专制;任何反对党派都是非法的。尽管这种专政效率低且不全面, 但一旦反对它, 只有借助于尚未被国民党完全同化的军阀势力, 不然, 就得像共产党那样公开领导起义进行反抗, 没有民权法案, 成千上万人未经审讯就被投入监狱。”[8]161两者在政治思想、国家机器等方面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而国民党对日作战又屡有迁延妥协避让表现, 蒋介石与日本是否最后会牵手走到一起, 这种风险至少在斯诺看来是存在的。

中国必须避免这种潜在的风险, 一方面, 应该寻找对日作战更加积极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 在政治思想上还要更倾向于民主, 而不是像蒋介石和国民党那样更接近法西斯主义。如果包括宋庆龄等中国左翼人士对中共的表述是真, 那么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中共都符合斯诺的这条标准。中国共产党人可能是更为积极的对日作战力量。同时从中国民主进步的角度出发, 在国民党训政时期, 中国在事实上处于一党专政的状态。如果要反对这种一党的专政, 就必须借助尚未被国民党同化的军阀力量, 或者是像共产党那样公开领导起义反抗。斯诺的疑问是:“难道共产党人真的比国民党独裁或者日本人侵占更坏吗?”斯诺野心勃勃地想要去获得第一手的资料来解答这个疑问。在斯诺看来, 中国所面临的滑向法西斯主义的危险才是当时头等重要的危险, 而中共所代表的红色力量是避免这种危险的一个可能:“在纳粹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 我同情共产主义, 倒不是出于喜欢共产主义的朋友, 而是出于讨厌共产主义的敌人。一个时期只能有一个敌人。不是俄国, 而正是希特勒, 否定了人们的兄弟情谊原则, 颂扬野蛮的行径和血腥的迫害。”[8]165

五、结语

当1937年《红星照耀中国》在欧洲出版后, 斯诺作为驻华记者的职业生涯开始走向巅峰。若我们沿着逆时针的方向倒回去追溯斯诺冒险进入苏区采访的原因, 则其动力归纳而言基本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他内心深处冒险主义的个人情结和对未知世界极强的求知欲, 否则他远涉重洋来到中国这样一个遥远和未知国度的动机就难以解释。如果不是冒险所能带给他的刺激与潜在的巨大收获战胜了对前路未卜的恐惧, 他便可能由于个人安全的考量而错过进入苏区采访的机会。因而冒险主义的情结和密苏里的文化基因, 成为在心理层面理解斯诺的一个关键。

其次, 只有冒险情结的刺激和对事实的迫切渴望还是不够的。因为这并不能足以解释斯诺为什么会违背美国传统的价值观而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产生兴趣。通过对斯诺在华采访经历的梳理, 笔者认为斯诺对中共的兴趣, 应当是由以下因素一点点累积起来的。一是对国民党政府治理下中国社会现实的失望。这种失望自萨拉齐之行开始, 经由广州、云南等地的访问而变得越来越深。斯诺放弃了他刚来中国时对蒋介石和国民党抱有希望的观点, 对由蒋介石领导中国革命和带领中国实现民族的独立和现代化表示深刻的怀疑。有英雄主义情怀的斯诺由此希望中国能够出现新的“救世主”。与宋庆龄、鲁迅的广泛接触令斯诺的思想开始受到左翼思潮的影响, 这种接触令斯诺获得了关于中共和毛泽东的一些零星信息。但是, 这种信息一方面因为琐碎模糊而不能令斯诺满意;另一方面, 在中国左翼群体里广为散布的对中共的积极评价与国民党宣传话语体系中“土匪残寇”的形象反差巨大。真实的中共究竟如何?这在当时的驻华西方记者和中国社会中已经引起了极大兴趣, 作为一名记者, 斯诺自然希望能够努力寻找机会进入中共控制的苏区一探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之虚实。

二是中日战事的爆发使斯诺的这种想法变得更加急切。斯诺厌恶法西斯主义, 因而他从一开始就对日本在亚洲的扩张脚步抱有警惕之心。同时, 由于日本在亚洲扩张脚步所及之处均为欧洲的殖民势力, 斯诺出于民族自由的信仰又不希望美国介入欧洲为了保住自己的殖民利益而进行的战争中去, 因而希望能够通过对亚洲殖民地人民民族独立的许诺而激起亚洲各国人民反法西斯和对日作战的热情。站在追求民族自由、平等的角度, 斯诺再一次对蒋介石和国民党产生怀疑。斯诺对蒋和国民党的厌恶与怀疑情绪随着他对中国观察的日益加深, 以至于对蒋的怀疑从其“是否能有效领导中国抵抗日本”发展到“是否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投入法西斯主义的怀抱”。这更增加了斯诺对中共的兴趣, 与其说是因为他对共产主义有好感, 倒不如说是他对法西斯主义的厌恶和对蒋介石所表现出的法西斯倾向的忧虑。

当然, 斯诺对中共的兴趣还有最后一个, 也是往往被研究者忽视的一个原因, 就是经济上的考虑。20世纪30年代, 在斯诺的出生地美国, 正经历经济上的萧条。这种经济不景气也波及了远在中国的斯诺夫妇。斯诺当初之所以留在中国就是因为在这里, 体面的生活所付出的金钱代价要比在美国少得多。为了维持自己的体面生活, 斯诺需要通过工作来谋生。书商一直希望斯诺能够写一本与红色中国相关的、带有旅游性质的书, 为此与他签订了合同并预付了一部分稿酬。斯诺需要拿出一部作品来完成这份合同。因而斯诺冒险进入苏区采访的最后一个但应该是最为直接的动力, 便是来自书商的鼓励以及为自己在华更好生活的谋划。

摘要:出生于美国令斯诺对中共产生兴趣不应被看作是“理所应当”。抛开斯诺研究中的革命化视角, 斯诺在1936年的苏区之行应当自有其因果逻辑, 斯诺对中共的兴趣是果, 而其个人的性格和文化背景、物质的刺激、来华后的采访经历、与左翼人士的接触等便是因。从斯诺的成长和来华后的经历切入, 检视其对中共的兴趣, 将有助于我们从新闻活动自身规律的路径梳理出这种兴趣的因果联系。

关键词:斯诺,红色中国,动因

参考文献

[1]埃德加·斯诺, 著.西行漫记[M].董乐山,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79:7.

[2]S.Bernard Thomas.Season of High Adventure:Edgar Snow in China, California: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17.

[3]约翰·汉密尔顿.埃德加·斯诺传[M].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0.

[4]张威.光荣与梦想:一代新闻人的历史终结[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8.

[5]Emily Hahn.China to Me:A Partial Autobiography.New York:Doubleday, Doran and Company, Inc 1944:12.

[6]Helen Foster Snow.My China Years, 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84.4-5, 47.

[7]Helen Foster Snow.His hope towards China, The Kansas City Star, 19 Feb, also see S.Bernard, Season of High Adventure:Edgar Snow in China, California: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111.

[8]埃德加·斯诺.复始之旅[M].新华出版社, 1984.

篇8:寻访红色足迹二年级800字作文

在我们街区转角的一座老房子里住着一位老爷爷,他出生在那个战争年代,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无道,可憎至极。老爷爷他常常和街区的小朋友说起那个年代的故事:他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冬天没有棉衣穿,每天吃着同一样食物,棒子面,然后各种炖白菜,炒白菜,拌白菜……而且有时炮弹也会落到村庄附近,百姓们的生活不得安宁。

老爷爷说,他至今都不会忘记日军犯下的罪行,那些鲜红的回忆时不时的跳出来警示着他!

因为那个时候老爷爷小,并没能参加抗日战争,但是长大后想为祖国出一份力,于是加入了共产党,参加了抗美援朝这场战争。他说他站在战场上,他也害怕过,但是一想到朝鲜人民那痛苦的眼神,便立马有了动力和信心,在战场上挥洒着汗与血……老爷爷每当讲到这里时,神情都很激动,眼里都充满了光芒,像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我们历史课上也曾学过现代历史,秋收起义的枪声,伴随着领袖的挥毫泼墨,演奏出一曲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壮歌!湘江血战的情形还依稀可现。泸定桥上的英姿仿佛历历在目,饥寒交迫的士兵们横跨荒无人烟的大草地,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他们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吹响了冲锋的号角!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木前头万木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写出了革命军人不惧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在这首诗里,我们能读出胜利的喜悦,也能看到成功背后的悲凉。中国共产党历经了无数阻难,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红色足迹。

红色足迹,长征精神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足以激励全国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如今的太平盛世是用无数烈士的英魂换来的,浸透了亡魂的鲜血,我们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同时铭记这些曾为之努力奋战的英雄们,传承他们为国家、为人民而奋斗的精神,共同为中国梦助力,为中国的美好未来而奋斗。

篇9:红色经典读后感800字初中作文

最近,我读了两本红色书籍:《建党大业》和《我爱中国GCD》。这两本书讲述了从中国GCD建立以来,无数位革命烈士们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其中,令我记忆犹新的几位烈士有王二小、邱少云等人。

王二小的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三年级时,我们还学过《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个故事主要讲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二小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还有一个故事令我感动不已,那就是《烈火英魂邱少云》。主要讲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邱少云牺牲后,被部队党委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这,是像王二小这样千千万万个英雄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这样的生活来之不易啊!而作为一个少先队员,一个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难道不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吗?当祖国需要我们出力的时候,我们难道不应该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吗?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篇10:红色的起点读后感800字

《红色的起点》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叶永烈老师在1991出版了本书初版,完成终版。本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前前后后。本书内容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一大的召开,集中展现了1921年前后中国、世界的以及共产党人的发展。在本书最后一章中,以15个参加一大的人物命运为线索,交代了他们的命运浮沉。前一部分侧重历史的瞬间,描画了决定历史的瞬间,而后一部分则布满时代的沧桑,让我们了解在那个时代先驱者是如何暗夜中坚定的寻找到光明。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一切工作的指针。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建党伟业的“红色的起点”在1921,从初创的50人到如今每十个成年人就有一个党员的大党,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神圣使命勇敢担当,任凭风雨狂,信念坚强,意志如钢,历尽沧桑,见曙光,歌飞扬,满怀豪情谱写新篇章。中国共产党快要百岁了。世界上还没有其他哪一个政党近百年还那么充满活力,生机勃勃领导着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开拓奋进。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败,能够不断攻坚克难、创造辉煌。最根本的应该来自于共产党人的初心。

不忘记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去。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成长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民族危亡的紧迫感始终扎根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基因中,这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所思所为一直围绕着民族的复兴。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踏过的路。无论我们最终迎来多么光辉的未来,都不能忘记为了什么出发。初创的群体都为了追求真理,但不是所有人都坚持走对了路,走好了路。不少人变了初心或迷失了方向,即便参加一大的15人中,都有好几人没有坚持走过“初创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着眼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是我们党对本质和宗旨的延续。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既着眼于中国人民的个人角度,又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总体范畴,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推翻“三座大山”,成立新中国,使中华民族昂扬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

篇11:红色的国旗红色的理想800字优秀作文

本刊讯2016年6月13日,北京市“东四—朝阳门—建国门”学区“读红色经典铸理想信念”—纪念建党95周年诵读活动在北京史家小学高年级部礼堂举行。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铁峰、东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冯洪荣、东城区教委主任周玉玲、东城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付葵、东城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刘藻、东城区教育纪工委书记刘宏明、东城区教委副主任尤娜、东城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段勇、东城区教委副处级调研员王守仙出席活动。来自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理论科,东城区委教育工委、东城区教委的领导以及东朝建学区内的16个单位的党员教师400余人参加活动。

整个诵读活动分为三个篇章: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经典的深度·革命的力度;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经典的温度·建设的热度;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经典的亮度·改革的向度。16个单位的党员教师用朗诵、合唱、舞蹈等形式讴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此次活动的开展正值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同时积极响应根据北京市东城区委教育工委相关工作要求和《东城区教育系统第二届书香文化节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旨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坚定理想信念。

篇12:红色的起点读后感800字

以前只是简单的知道一些党史知识,只知道党的“一大”会址在嘉兴南湖船上,现在具体的知道了会议的主要阶段是在上海望志路106号、108号(李汉俊公馆)。对“一大”召开的时间一直认为是197月1日,读此书才知道会议是从1921年7月23日开始到31日结束,7月1日建党节是两位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毛泽东和董必武商定后所定。

“一大”使中国改变了方向,并且是中国历史上“红色的起点”,是15个赤手空拳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彻底改变了现在中国人的命运,所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和危险磨难,有坚定,也有动摇;有高洁,也有污浊;有忠贞,也有背叛,但依然成为引领中国历史的执政党。有的人中途退伍,有的人落荒,有的人颓唐,有的人叛变,这只队伍经过磨练和洗礼,最终成为占世界总共产党员一半以上的队伍。

历史是由人写的,它的面目是真实而严肃的,容不得虚拟和假设,必须经得起拷问和解读。同样一个企业也是如此,企业要持续良好的发展,也必须不断审视曾经走过的路程,对以往要不断地进行总结,查找经验和不足,错的地方要及时加以整改。

现如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进行中,我们真的能做到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求的呢样吗?我们要想到党从星星之火到燎原全中国,靠的的是什么?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腔热血,坚定信念,无私奉献得来的,在他们心中装着是人们群众的一切利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群众利益永远放到第一位。企业要想良好的发展,靠的是什么?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企业上下全体员工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向着美好的目标奋进。

篇13:红色的国旗红色的理想800字优秀作文

第一篇读到的是革命伉俪陈觉、赵云宵的故事。两封催人泪下的书信:一封是陈觉烈士就义前给妻子赵云霄的诀别信,一封是赵云霄烈士给襁褓中的女儿的遗书。还有中国共产党员的邓恩铭、“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革命烈士“菊妹子”毛泽建等。“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在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我将毙命,不足为奇……但是,人民总归要做主,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到那天,我会在九泉下开欢庆会的。”这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书信、演绎的革命故事!

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刻的体会到,革命者最讲亲情、最讲爱情,他们的感情细腻、真挚,即使天各一方,生死攸关,仍惦念着自己最亲最爱的人。他们在最好的年华里为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懈奋斗,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在生命凋谢的时候,不忘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不忘自己的使命,对革命的成功、事业的成功充满信心。

他们的岗位是平凡的,英雄不是高不可攀的,也并不是离我们很遥远,榜样其实就在身边。为了新中国的到来,无数的优秀共产党员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中华民族,换得中华人民安定幸福的生活。幸福、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感谢《红色家书》,在这样的时刻,警醒我们,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感谢《红色家书》,为我们树立榜样,让我们有勇气重新整装出发。

《红色家书》,一个个鲜活的革命者,告诉我们,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越是荆棘满路,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当头,就越需要我们身先士卒,以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品读《红色家书》,不仅是了解历史、丰富生活,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它净化了我们的思想,增强了党性,激发了我们的工作热情。作为一名工作在基层的共产党员,不仅要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珍惜自己、爱护他人,更要懂得影响身边的人,带领人民群众向着幸福新生活奋斗。

上一篇:描写柳枝的拟人句摘抄下一篇:ptt三分钟演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