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讲话红色文化

2024-05-23

国旗下的讲话红色文化(共9篇)

篇1:国旗下的讲话红色文化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红色文化进校园”。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朗朗书声入耳,我们从小到大就学了这首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可我们真正了解长征吗?了解长征精神吗?

在八十年前,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地从江西出发,走向一条通往胜利的希望之路,一条坎坷曲折的道路。他们跨过高低起伏绵延不断的五岭山脉;他们横渡滔滔滚滚的湘江、乌江;他们四渡汹涌澎湃的赤水;他们险过危机四伏的死亡草地;他们翻过那饕风虐雪的连绵雪山。两年辗转两万五千里,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诗篇。它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其中有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可是,他们就凭着一种精神,一步步走过去了。其中的艰辛我们了解吗?你可知这精神是什么吗?这就是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红军战士不屈不挠与恶劣环境作抗争的精神;是红军将士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是红军士兵舍弃自己生命,保护战友、保护他人团结奉献的精神;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它的源头就是我们江西人引为为傲的井冈山精神,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神。

今天,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应努力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在含义,更好的继承红色基因,学习、发扬红色精神,让伟大的长征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让红色基因深入我们的灵魂。

那么,身为高中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这伟大的红色精神呢,学习它的什么内容呢?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学习它的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现在的高中生最缺乏的就是这些了。每当课业负担重些、学习时间安排紧一点。同学们就叫苦连天,没有一点拼搏精神。这时,想想那些爬雪山、过草地的红军战士,与他们相比,我们这点痛苦算得了什么呢?同学们,我们要拥有这种拼搏精神,与时间拼搏、与作业拼搏、与高考拼搏!在拼搏的同时,我们也别忘了与同学团结一心,奉献自己,一同冲刺高考。现在相当一部分同学做事斤斤计较,只顾个人利益,一点也没有奉献精神与班级团体意识,这是十分不可取的。我们应团结,懂得奉献,每个人奉献一点,事情就能办的更完美了。所以我们要学习团结奉献精神。长征精神,我们不仅要学习,更要好好弘扬它。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其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们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所以,我们要以此弘扬长征精神。

二、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宣传全局利益高于局部的精神。

三、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把长征精神中的这一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与学习中去。

四、从自身做起、点滴小事做起,从而带动周围的人。

同学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振兴则国振兴,新时代长征征途的接力棒我们要勇敢接起,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需要我们去传承,红旗飘扬,时代号角已吹响,让我们以当年红军战士一样的斗志和精神,去迎接两百多天后的高考,去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吧!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2:国旗下的讲话红色文化

清明将至,翠柏凝青,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无数革命先烈致敬,向我们的祖国致敬。

六十年,历史的车轮在不经意间前进,无数革命英烈的呐喊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抬头凝望火红的国旗,它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举首望向光明,它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回看历史,当祖国受到欺凌时,无数爱国人士挺身而出,为了祖国的独立统一和人民解放,甘洒一腔热血,用生命谱写一曲壮烈乐章,描绘一幅幅山河画卷,遥望未来,祖国要靠我们来守护。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红杜鹃。

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昂首挺立的刘胡兰,无数先烈,他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以摧枯拉朽之势宣布了蒋家王朝的灭亡,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有这样的先烈,我们更应该奖他们作为目标作为向前的动力,我们要学习抗战先烈们强烈的爱国情怀,要学习时志愿军互帮互助的精神,更要学习焦裕禄、王进喜等人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同学们,相比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现在多么幸福。每一个清明节我们缅怀先烈、回望历史,用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激励我们更加勤奋的学习,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家以告慰他们的英灵。

篇3:国旗下的讲话红色文化

一、受众视角下的网络红色文化传播困境

网络红色文化的价值体现是以受众 (网民) 的认可度为基础的。因此, 从受众的角度分析其发展困境有利于找到问题的症结, 也有利于网络红色文化更好地发展。众所周知, 受众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它“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干预传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影响传播活动的过程、决定传播活动的效果”。[1]从受众的角度看, 当前网络红色文化的发展困境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 忽略了受众分类原则。自传播活动产生以来, 传播要素和传播手段不断发生变化, 受众也从最初单一媒体的捕获者转变为多媒体的挑选者, 其自主选择权越来越大。在网络上, 受众因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政治面貌、宗教信仰、职业分工、文化旨趣等不同而出现了明显的分流现象。这种“人以群分”的聚集现象是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客观发展规律。但不少红色文化网站及红色文化发布平台的目标人群意识淡漠, 所提供的红色文化产品既缺乏层次感又缺少技术创新, 红色文化网站及各种平台的相对价值难以体现, 大众化、通俗化导致其无法抓住固定的受众, 红色文化的各项功能受到抑制。其二, 漠视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交换原则。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是一种交换关系, 传播者提供信息资源, 受众花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换取信息带给自己的满足和充实。但不同类型的受众在交换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在交换关系中, 宣传型受众处于被动地位, 是某些信息观念的传播客体, 而市场型受众则要求将其看作信息的消费者, 以便自由地选择信息。在网络世界, 红色文化的宣传理念相对滞后, 以“无偿”的方式默默奉献, 没有树立市场型受众理念, 因此出现网站疏于管理、内容及形式单一、信息更新迟缓、忽视与受众的互动等问题。这种把受众纯粹当做宣传对象而不注重提高信息质量的做法使得网络红色文化传播的效果大打折扣。其三, 漠视受众信息接收的心理和习惯。红色文化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富有革命底色, 所以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因此红色文化的教育及传播必然带有意识形态宣传的目的。这原本无可非议, 因为根本就不存在没有目的性的文化传播活动。但是, 若对红色文化时代精神的挖掘不到位, 把握不住思想性、时代性、知识性三者的统一关系, 则很容易陷入对革命历史和革命人物的标签式宣传, 以形式代替内容和目的, 让政治色彩淹没心理情感, 从而遮蔽了红色文化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引发受众的拒斥心理。

二、受众理论与网络红色文化传播的改革措施

20世纪50年代之后, 传播学者纷纷从受众的角度研究传播过程, 美国学者施拉姆曾评论说:“一般传播学理论中的最大变化是逐渐放弃了被动的受众的思想, 并以异常活跃、异常有选择的受众概念取而代之, 这种受众操纵着信息, 而不是被信息所操纵, 他是传播过程中的一个完美的合作者。”[2]网络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播过程也是受众参与、获取、评价、批判的过程。遵循受众理论, 加大网络红色文化的多元创新是提高其传播有效性的重要路径。

其一, 以打造丰富多元的红色文化资源网络平台为基础。当今社会, 虽然文化形式多元, 文化消费观念分歧较大, 但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代表了时代的主旋律, 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仍为大多数人所肯定和接受。因此, 红色文化要在更广范围内发挥作用, 必须在“量”上具有优势, 做大做强红色文化品牌。相关文化部门和网络机构应积极推动网络红色文化的发展, 为红色文化在网上传播提供更大空间。在网络红色文化的建设上, 一方面要建设先行, 逐步丰富完善, 坚持易得、有用原则, 使网络红色文化能够满足网民的基本需求, 确保在数量上持续增长;另一方面要把握网民的需求意向, 借助大数据处理技术及时了解网民的文化动向, 充实网络红色文化发展的薄弱之处,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整合、创新功能, 打造出数量可观的红色文化宣传应用平台和知名的大型红色文化网站联盟, 形成发展合力, 增强红色文化影响力, 使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均能有章可循, 各取所需, 找到适合自己的红色文化资源, 让网络红色文化的“公民之家”成为公民获取精神食粮的宝库。

其二, 以网络红色文化形式体裁创新为先导。受众对任何一家媒体而言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常客, 其对传播信息反应的变化会左右其选择, 而影响其选择的因素有二:一是受众知识结构、思想观念和态度立场的变化;二是信息的呈现形式和信息欣赏力的改变。在网络上, 需要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法和形式, 丰富网络红色文化产品的体裁, 特别要善于利用各种聊天和通讯软件传递红色文化信息, 积极开发红色网络游戏和微电影等新体裁作品。根据2014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 中国网民的年龄结构比例为:10~19岁人群占24.5%, 20~29岁占30.7%, 30~39岁占23.4%, 40~49岁占12%。[3]很显然, 青年人是网民中最庞大的群体。调查统计报告还显示, 网民对即时通信、网络音乐、博客/个人空间、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微博等网络应用的使用率非常高, 反映了信息时代网民对网络服务的总体要求。网民接受信息方式的改变要求网络红色文化必须重点利用好新型网络应用工具, 不断开发符合现代网络技术潮流的红色文化产品, 满足网民的需求心理。而且, 即时通信、博客/个人空间、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微博、微信等网络应用具有再传播的便捷性, 这也是网络红色文化不可忽略的传播规律。一件好的作品无须有意推广早已众人皆知, 原因就是作品与受众产生共鸣, 因为“二级传播论”特别强调大众传播中的再传播规律, 认为有部分受众常常会将得到的信息主动传播给他人, 从而使信息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如2011年广东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举办的“红颂中华幸福广东”红段子网络文化创作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活动过程中参与者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网络提交红段子作品, 而且能够轻易地复制和快速地传播红段子, 从而促进了红段子的广泛传播。

其三, 以时代价值和意义拓展为灵魂。目前, 网络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表现出三种不良倾向, 分别是低俗庸俗的文化恶搞、刻板乏味的平铺直叙和过于意识形态化的宣传。这三种不良倾向是网络红色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现象, 反映出红色文化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的效度不够, 对网络红色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待深入。但任由这些不良倾向发展下去, 必将损害受众的审美心理, 破坏红色文化的应有价值。为此, 应跳出对红色文化的既定认识, 着力提升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 彰显红色文化的时代意义。首先, 对红色文化的宣传也要把握时代性, 符合人们的审美取向, 顺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红色文化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其最重要的时代价值是道德教化功能。我们现在宣传红色文化就是让红色文化的时代精神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成为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实践遵循。其次, 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必须把握科学性, 彰显民族性, 富于群众性。追求科学性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准确阐释红色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影响。彰显民族性就是反对将红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割裂开来, 认清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弃、继承和发展, 两者间有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富于群众性就是强调人民大众在文化创造和传承中的主体作用, 红色文化是群众文化, 它来自人民并将服务人民、指导人民。红色文化脱离了群众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网络红色文化的创新应注重满足群众的需求, 以朴素而真挚的形式给人民群众带来心灵的感动, 特别要扎根在人民群众中, 从群众中挖掘素材, 讲好人民大众的精彩故事。

其四, 以增强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为发展动力。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客观具有交流讨论权。早在1967年, 美国学者J.A.巴伦就提出了社会参与理论, 倡导维护受众的表达自由及对传播活动的参与权。受众的社会参与是促进文化广泛传播的基本条件。红色文化通过网络传播尚处于不断发展完善时期, 需要不断倾听受众的意见建议。虽然现在大多数红色文化网站均设有留言区、电子信箱等交流渠道, 但此类交流窗口的使用率较低甚至流于形式, 根本起不到“在线交流”的作用。为增加与受众的沟通交流, 还需发挥微博、QQ、微信等交流平台的传播功能, 及时了解网民的意见建议, 并积极推送关于红色图书、绘画、音乐、戏剧、影视等信息。同时应增加网民的参与感, 如举办红色文化网络答题、征文比赛、征集红色故事、编辑红色短信等活动。通过多样性的互动交流形式使网络红色文化能够被高效利用, 进而达到育人效果。

其五, 以培养热爱红色文化、熟谙网络传播技术的专业队伍为关键。江泽民曾说:“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抓方向、抓队伍建设。”[4]网络红色文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立足于文化本位, 发挥智库优势, 着力对红色文化精神价值进行挖掘和研究, 提升红色文化的精神品质及价值内涵;另一方面要突出技术支撑, 无论是红色网络文化工程的建设, 还是各类红色文化交互式平台均需要专门技术, 因此要以技术创新带动红色文化产品质量升级, 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产业化发展路径, 提高网络红色文化的服务能力。

三、结语

网络的发展充当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加速器, 但拥有了网络技术并不等于拥有了网络世界的控制权。传播学中的受众理论告诉我们, 文化交流是信息与受众互动的过程。红色文化网络化传播需要充分尊重网络文化发展及传播规律, 同时要认真研究受众的上网心理和网络行为, 使网络红色文化既符合受众需求, 又能够在网络世界中体现和传播时代价值。

网络技术的发展强化了受众的作用, 但网络红色文化不能仅限于满足受众的需要。红色文化的传播属于但不限于一般的信息传播, 它更注重价值的内化, 通过红色文化的传播达到净化心灵、树立风尚、坚定信念的目的。我们从受众的角度来研究网络红色文化传播, 不仅仅是为了向受众提供高质量、受欢迎的红色文化产品, 更要以网络红色文化为载体和工具影响受众、感化受众、教育受众, 培养受众的思想道德品质, 提高受众的文化素养。因此, 只有基于受众的发展要求, 以创新思维推进网络红色文化的发展, 才会不断激发网民学习弘扬红色文化的热情, 才能使其在网络课堂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段京肃.传播学基础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138.

[2]E.M.罗杰斯传播学史[M].殷晓蓉,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208.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4.

篇4:大众文化下的红色经典改编

电视剧《小兵张嘎》剧照

一、大众文化语境的生成及特征

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阶段,随之全面推进到后现代时期,即消费时代。在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0年代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中国社会也开始出现西方消费时代的种种特征。而与消费时代孪生的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以生活的世俗化、文化的大众化、通俗化,在90年代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消解着20世纪以来出现的崇高的、理想的、形而上的、深刻的观念,直接导致人们对近的和远的所有苦难和困惑的遗忘。事实上,90年代大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它的力量在于人们在面临新的生存压力时,必须去重新寻找和确立自己的身份。同时,生活的世俗化、享乐化,文化的通俗化、平面化对于中国人来说,无疑具有解放人性的功能。这意味着,在中国文化的上下文中,大众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的解放人性的功能和消解理想和神话的功能同时并存。

二、关于红色经典

红色经典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在当时受到了人们的极度追捧和赞扬;而在80年代的文化反思中其一度销声匿迹,即使偶尔被提到,也是作为被否定的反面形象而出现;但是进入90年代后,在大众文化语境中,它却再度复兴并掀起了一股红色经典改编狂潮,至今尚未消退。那么,在大众文化语境下,红色经典改编将会呈现出一副怎样的面貌呢?

“红色经典”这一概念在当代语境中有泛化和滥用的倾向,它没有统一的内涵和外延。只能很宽泛地认定“红色经典”是指那些岁月久远的、约定俗成的、群众公认的、影响较大的、描写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的经典作品。这其中包括小说、电视、电影和歌曲等。对于这些艺术形式来讲,因为统称为“红色经典”,比如现在已经播出的或者正在拍摄的红色经典改编剧大多数改自小说、电影、样板戏、歌剧和话剧等,如《红岩》、《红旗谱》、《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苦菜花》等。无论这些改编依据的主要蓝本是什么,它们之所被改编,都应该与曾经有过的同名电影的巨大影响力有关。并且,它们所大力弘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曾经作为一种精神食粮,不管人们如何批判“红色经典”的瑕疵,但不可否认,“红色经典”是创作者在怀着满腔热情、执着地追求革命理想主义下的真诚阐发。在中国几代人身上产生过重大意义。

三、红色经典的核心精神与传承策略

红色经典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它是革命战争年代和祖国建设初期革命英雄可歌可泣事迹的艺术升华,承载了对无数英勇献身的先辈们发自内心的记忆和敬重,饱含了对先烈的怀念和崇高敬意。早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就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改编。那次改编的特征是严谨地遵循原著的核心精神,体现原著的完整性、严肃性和经典性。而综观时下很大一部分红色经典的改编作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尊重原创的核心精神

红色经典再创作整体受挫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如社会文化的享乐消遣倾向,泛人性化文艺思潮的流行,中老年观众的期待与结果的反差等。但根本原因是改编者忽视了红色经典不可改变的地位和价值,滑入媚俗、时尚的娱乐文化定位,放弃对原创的核心精神的尊重。红色经典共同形成的核心精神,就是对崇高理想的执著追求;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必胜信念、与黑暗势力斗争到底的革命精神、献身祖国的英雄本色、宁死不屈的高尚志节;是祖国建设时期勇于面对困难、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充溢于作品中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高昂主旋律。对红色经典核心精神的尊重,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对崇高的民族精神的尊重,是改编者必须守住的底线。

(二)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与核心精神

一般说来,红色经典的改编,原著的主要人物和情节主线不能改变。这是忠于原著内容、保持原著特色的要求。但这一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并非根本原则。试以电视剧《小兵张嘎》为例,再创作在小说和电影的基础上,增加了刘燕、佟乐、石垒等人物;故事情节的主线也转移到确保八路军急需的药品安全经过白洋淀上来。这两点虽然与原著差别较大,但总体上没有违背原著的核心精神——突出的是革命的民族主义和英雄主义,因此,还是得到评论界和观众的肯定。而改编剧《红色娘子军》虽然还带着“红色”的名字,却打出“青春偶像剧”的口号,大大咧咧地让剧中每个人谈起恋爱,让吴琼花与洪常青激情热吻,以致原作中激荡人心的英雄主义情结荡然无存,让观众感到不仅变味,而且“变色”。《苦菜花》让革命母亲冯大娘卷入“婚外情”的闹剧……这种违背原著核心精神的现代浪漫情调,就难免让观众倒胃口。红色经典固然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改编可以让人物形像更丰满、细节更贴近生活,但丰富的艺术不是增加情色因素,更不是让红色经典红中透黄、红中带灰。

四、对大众文化语境下红色经典未来走向的思考

大众文化是我们这代人乃至几代人必须经历的一种时代文化,这一文化新生儿正一路嬉戏玩耍、一路淘气地拿着后现代主义之笔涂鸦我们的生活,涂鸦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经典。面对这景象,大部分人都会经历一种难以避免的困惑与迷茫: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红色经典的未来走向在哪里?

这个问题的确值得去深思。人类的文化历史向我们彰示,无论哪个时代都需要经典。之所以需要经典,是因为经典积淀了人类的智慧,蕴涵了民族精神,可以不断启示人们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如红色经典这种主要由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学体制的合力所产生的经典。事实上,许多经典正是经过不断阐释和改编才获得了一代又一代广泛的传承的。然而,重新理解和阐释并不能肆意妄为,极尽一切戏谑恶搞与颠覆消解之能事,而必须要怀着赤诚之心,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塑造人物、阐释作品底蕴内涵。

目前这些作品出现庸俗化的改编,这些改编作品打着“人性化”、“生活化”的幌子,实质上是将英雄人物庸俗化。其中最典型的也就是骂声最多的改编为电视剧版的《林海雪原》和新编小说《沙家浜》,改编红色经典要找到原著与现代生活的最佳契合点,让红色经典的核心精神从鲜活的叙事中自然流露出来,担负起社会启蒙的重任,实在是任重道远。

篇5:国旗下的讲话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文化,争当都中好少年”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叫,是来至七年级(1)班的学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红色文化,争当都中好少年》。

我小时候经常听到红军歌,在电视里经常看到红军影视剧,去外地旅游经常看到革命故居和红军故地。说到这儿,我会不禁自问,红色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它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它对于今天的我们,到底有什么现实价值和意义?

我曾经听父辈们讲述那些红色英雄故事。红军为了完成任务,连野草都吃,一个手掌大的青稞饼,几个人推让来推让去,谁都舍不得吃,这是什么样的精神?他们团结一致,越过千山万水,宁可饿死,也不愿做敌人的俘虏,这是什么样的精神?我听到这些,无不激情澎湃,热泪盈眶,红色文化,令人感动。

我还记得有一次与家人参观了红军故地和烈士陵园。倾听到讲解员说了这一句话:革命烈士浴血奋战,数万优秀儿女用鲜血、用生命换来了解放!让我深深地触动着。

什么是红色文化?虽然我还只是一个孩子,但我多少能感悟到一些:崇高的理想、坚韧的毅力、团结的力量、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终生奋斗!

我们是都中好少年,今天,我们踏着红色的足迹,传承着红色文化,努力争当祖国的好少年:热爱祖国、理想远大,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向前。祖国是耀眼的太阳,我们将是灿烂夺目的光环。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要好好学习报答祖国。我们要有自己的理想,向着理想而前进,为祖国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争当都中好少年:勤奋学习、追求上进,丰富的知识是我们翱翔的翅膀,飞向蓝天。祖国是和谐的家园,每个人享受着幸福和温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是每个学生的座右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每个少年时刻不忘的真理。为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努力,就是上进。

我们争当都中好少年:品德优良、团结友爱,挽起我们友谊的双手向着未来,勇敢登攀。祖国是广阔的舞台,我们将成为未来的中坚。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人的心灵美才是最美的。品德思想最重要,它是唤使你去做每一件事的方向盘。所以大家要心灵美,知道感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人与人要互相帮助,要互相团结,团结力量才会大。

我们争当都中好少年: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用充沛的精力把祖国建设的重任扛在双肩。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未来的路还很长,只有学会创新,学会开拓才会取得进步。我们用爱心、恒心、信心托起自己,一起去传承红色文化,争当都中好少年吧!少年强,则国强,我坚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篇6:国旗下的讲话红色文化

大家好!

中秋也是快要到来,是团圆的日子,也是赏月的日子,那天我们都是会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去赏圆月。传统的佳节,虽然我们知道,但是其实我们并没有那么的重视,也是在这我想和大家讲一下中秋。

其实中秋的历史非常的悠久,它是我们传统的一个节日,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虽然不像我们过圣诞,去过新年那么的热切,但是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需要我们去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日子,在中秋里,我想同学们都是听过苏轼的那首词,但愿人长久,我们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其实并不是很多的,小时候或许我们对于所有的节日都是非常的感兴趣,但是长大了,有了更多有趣的事情,对于节日我们不再那么的重视,对于和家人的相处也是不像小时候那样了,我们在学校去读书,我们回到家里还要做作业,忙碌于和同学去聊一些有趣的话题,其实我们对于和家长的沟通却是少了很多很多的。或许我们自己都是没有那么的意识到,但是我们的父母随着我们的长大也是不再年轻,慢慢的在变老,父母也是一直都是关心着我们爱护着我们的。但我们给予他们的关心却是少了很多。

而中秋却是一家团聚的日子,我们要懂得这个佳节的意义,要在这一天多陪陪家人,放下手机,不再看电视,约同学出来玩,而是和家人一起去聊聊自己,聊聊家里的事情,多去陪伴在家人的身边,去感受这个节日带来的团圆氛围。中秋的历史我们要去了解,中秋可以和家人一起来说说自己在学校的学习以及生活,去谈谈自己的兴趣,去了解父母的工作,清楚他们的需求,其实很多的时候我们只想着自己,却是没有太过于考虑我们的父母,而父母也是一直关心着我们,而忽略了自己,这是很不应该的,中秋,我们完全是可以去敞开心扉多聊聊,一起去看美好的月亮,去走走或者在家里和家人多一些了解。趁着假期,和父母多一些的相处,刚好今年也是连着国庆的日子,完全可以陪在家人的身边,去旅游或者在家其实都是非常不错的。

篇7:国旗下的讲话红色文化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传统文化——端午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在端午节的活动中,自古以来就有赛龙舟,用五彩丝缠粽子、缠手足腕,包米粽,插艾叶,饮雄黄酒,挂香包等习俗,以上这些都告诉我们最早端午节是防疫祛病、避瘟驱邪、祈求健康长寿的一个节日,它寄寓了人们平安和顺的美好心愿。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从春秋战国至今,端午节已在中国民间传承了两千多年。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家园,它们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正是这些节日民俗和传统文化时刻感召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我们是炎黄子孙。也正是这些传统文化让我们中华民族以卓尔不群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冷落,反而在我们的邻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发扬光大。2005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他们申请的端午祭与中国的传统端午节形式不同。但是韩国的申遗成功,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促使国人认识到保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系列的国家行动也随之展开,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当然保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靠国家政府的重视和行动,更要靠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少年的积极参与。所以在端午佳节到来之际,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些国学经典,多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学好汉语,写好汉字,从点滴做起,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篇8:国旗下的讲话红色文化

关键词:体验营销,体验者,西柏坡

20世纪九十年代起, “体验经济”登上了历史舞台。1998年B.Joseph Pine和James H.Gilmore在《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文中提出, 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 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体验营销作为一种为体验所驱动的营销和管理模式, 将取代传统的营销和经营方法, 使客户需求得到全方位满足。而旅游是一种提供经历、阅历和感受的活动与生活方式, 具有典型的“体验性”特征。因此, 关注体验营销视角下各种体验因素在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中的构建, 将成为充分发掘西柏坡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要着眼点。

一、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现状

在西柏坡, 中国共产党指挥了三大战役、颁布了第一部《中国土地法大纲》、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也正是这个时期, 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农村到城市、由革命到建设的战略转移和历史转折, 不仅创造了振奋人心的解放全中国、结束长期战争的大好局面, 而且为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五大革命圣地的西柏坡, 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 尤其是2003年西柏坡纪念馆由市委宣传部代管以来, 西柏坡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教育功能和配套设施日趋完备, 陈展水平列居全国先进水平, 研究和宣讲成绩显著, 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但取得发展的同时, 仍有以下问题有待解决:

(一) 定位模糊。

在我国红色文化旅游市场竞争中, 没有明确而合理的市场营销定位就没有发展前途。西柏坡的红色文化旅游营销定位还不明确, 缺乏层次性, 未能回答“我是谁, 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的问题, 未能体现出西柏坡及其周边优势资源的市场竞争优势, 造成在全国如火如荼的红色文化旅游市场中, 特色不够突出, 主题不够鲜明。

(二) 产品单一。

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简单, 产品单一, 无法产生对旅游者的吸引。西柏坡虽然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但由于地处平山县, 经济欠发达,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宣传促销经费严重不足, 造成旅游项目和产品十几年如一日, 丝毫未变。在经营上还主要停留在遗址参观、简单的图片和物品的展示阶段;展示内容雷同、方式单调、僵硬。旅游者在游览此类景点时均以参观为主, 缺少参与性, 停留时间不长。

(三) 缺乏体验性。

由于对旅游者需求缺乏研究, 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缺乏体验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革命历史文化挖掘不够, 表现方法陈旧, 缺乏震撼力和感染力;二是仅仅依赖红色旅游资源, 片面理解“红色”概念, 过分突出政治色彩, 使游客被动接受单一的革命传统教育;三是产品开发方式缺乏感官、情感、行动、思考、关联等方面的体验设计, 难以对游客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二、体验营销视角下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开发中的若干问题

体验营销要求红色文化旅游产品构建应注重体验设计, 使各种体验围绕消费者, 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体验到“畅”的感觉。笔者认为, 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产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一) 参与性、过程性和心灵感受。

传统观光旅游主要注重自然风光的美丽、壮观, 体验式旅游则是围绕体验主题, 从生活与情境出发, 塑造感官体验及情感认同, 引发体验者的思考和行动, 以此抓住体验者的注意力。因此, 体验式旅游行为是以体验为基础, 开发新产品、新活动;强调体验者的参与性, 以体验为导向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 借助体验过程来触动消费者内在情感和情绪;以创造体验吸引体验者, 注重体验者的心灵感受,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二) 体验细节构建。

西柏坡纪念馆作为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的核心景区, 室内展示居多, 为突出红色文化旅游和“爱国主义”主题, 说教的成分较大。并且西柏坡纪念馆周边景点孤立地存在着, 主题与周围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反差, 缺乏统一、鲜明的主题来统领。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不仅仅要关注各种场馆设施的建设, 更要注重内外体验细节因素的构建, 使体验者不需过多讲解, 就能够体验到西柏坡红色文化的魅力, 留下深刻的记忆。

(三) 综合体验的构建。

目前, 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仍然处在资源导向阶段, 拥有什么旅游资源便开发什么旅游产品, 产品较单一, 体验性较差。

B.Joseph Pine和James H.Gilmore按顾客的参与程度 (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 和顾客与相关事件的关系 (身心投入和身体融入) , 将顾客体验分为四种类型:被动参与、身心投入的娱乐体验;主动参与、身体融入的教育体验;主动参与、身体融入的遁世体验;被动参与、身心投入的美学体验 (其中娱乐体验重在“悟”, 教育体验重在“学”, 遁世体验重在“做”, 美学体验重在“赏”) 。最丰富的体验必须包含四个领域的各个方面, 是四个领域的交汇处“甜蜜地带”。因此, 任何一种单一的旅游产品都会显得单调, 缺乏张力, 无法满足游客多方位的需求。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只有融合当地的风俗和文化, 与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民俗旅游、农业旅游、战争题材等旅游相结合, 突出悟、学、做、赏, 才能实现综合体验。

三、体验营销视角下的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体验营销认为, 体验者是体验的主体, 只有开发重视体验者的真正需求以及体验的差异性的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产品, 才能启动大西柏坡的红色旅游市场, 进而实现“一抹红色带七彩”的大西柏坡旅游规划。

(一) 体验主题化。

体验提供者通过设计精炼的主题, 为一个参与性的故事撰写剧本, 为剧情的发展提供线索, 从而迈出通往体验之路的第一步, 而且也是关键的一步。指挥三大战役、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七届二中全会等历史事件, 其历史意义是全国其他红色文化旅游地不具备的, 具有独特性。因此, 笔者认为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的主题应是“革命圣地, 新中国摇篮”, 既能很好地区别于其他红色文化旅游主题, 又能高度概括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的核心体验价值。为彰显这一主题, 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应整合现有的纪念馆、名人石刻园、军委作战室等景点, 融入新建的红色圣典公园、圣地城、实景演出等, 并在红色文化旅游服务中的所有要素中, 如人员、设施、服务场景、互动过程等, 都充分体现“革命圣地, 新中国摇篮”这一红色文化主题, 发掘西柏坡红色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二) 以正面线索使印象达到和谐。

主题是体验的基础, 而体验还必须通过印象来实现。通过精心构思的线索, 给体验者创造一个易于把握西柏坡红色文化主题的整体环境, 充分刺激消费者感官, 使消费者感到身临其境, 最后留下难忘的印象。所以, 在体验者消费的过程中, 景区营造的内部布局和建构, 视觉、听乃至嗅觉冲击, 还有服务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必须成为消费者可寻找的线索。经营人员在筛选、设计这些线索的时候, 不能忽略掉任何一个细节, 要力求每一个细节与主题的一致性。在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体验过程中, 要尽量注意细节, 如工作人员的着装要注意穿红军的军服, 一些体验活动中的道具和用品要尽量还原革命斗争时期的特点和风格。

(三) 突出角色参与性。

旅游中的活动, 一般可分为参与性和交互性两种。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 一般是教育成分较重, 通过参与性设计, 可以把枯燥的历史遗迹、抽象的文化景观转变成为体验者与科技、历史、文化的过程性接触, 细节触摸式接触, 环境复原式接触, 奇巧游戏化接触。通过人与人交互式活动的组织, 通过群体角色扮演, 可以使西柏坡红色文化中的角色与体验者的社会角色形成更替, 获得深层次的体验。如在穿红军服、唱红军歌、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的基础上, 可以购置或租赁坦克、军车、枪炮等军用物资, 让体验者装扮成三大战役时期的将士, 冒着“枪林弹雨”, “冲锋陷阵”, 体验真实的战时场景;还可以选择性地再现七届二中全会、打土豪分田地等经典场景, 让体验者更多地参与进来。

西柏坡有些红色文化景点的体验过程较为艰苦, 可有所选择地改善条件, 但切勿出现城镇化、商业化、舒适化的倾向, 这就违背了红色文化旅游重体验轻享受的特性, 可通过突出参与性、体验性、挑战性和教育性, 使艰苦的条件合理化、真实化, 形成体验者对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的深度认同。

(四) 注重红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

西柏坡作为一个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即使食、住、行、游、娱各种设施和服务都很完备和出色, 但若没有提供一个代表其特色和形象的纪念品, 这个体验就是不完整的, 会给体验者留下遗憾。在旅游体验中, 体验者要求得到一个难以忘怀的回忆, 经常购买一些纪念品, 作为对难以忘怀之体验的留恋。这不仅在产品体验消费过程中产生, 而且可以在富有西柏坡特色, 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的旅游纪念品中保存下来, 增强体验的事后效果。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纪念品是完整体验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它的开发要承载西柏坡的红色文化内涵, 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代表一定的时代、民俗特色。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形式很多, 从红军用的草帽、草鞋, 红军使用过的武器、工具的模型, 红军纪念章等, 到五大书记雕塑、领袖故居模型、领袖头像等, 只要是符合西柏坡红色文化内涵的载体, 都可以成为纪念品。

(五) 重视对顾客的感官刺激。

适当地刺激体验者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可以给游客留下难忘的体验印象。心理学家克珍特·米哈依指出:最优的旅游体验标准是“畅”, 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 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官刺激能够支持并增强体验者的体验, 所涉及的感官刺激愈多, 设计的体验就愈容易成功。体验营销就是要创造一种让体验者产生与“革命圣地, 新中国摇篮”主题相一致的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 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应考虑如何通过刺激体验者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 以促使顾客展开与主题相关的丰富的想象, 从而达到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的目的。如大型实景演出《人间正道》, 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法, 组合利用声、光、电等工具, 精选董存瑞炸碉堡、三大战役、进京“赶考”等景点素材, 从而使体验者产生难忘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张雅敏.红色旅游发展走向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6.8.

[2]刘辛田.体验导向型开发下的红色旅游产品营销组合[J].广西社会科学, 2009.6.

[3]刘辛田, 盛正发.体验型开发: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选向[J].商业研究, 2010.1.

[4][美]B.约瑟夫.派恩, 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夏业良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篇9:红色文化视角下的写意雕塑创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今年正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雕塑创作热情空前高涨。本文章通过对当前红色文化雕塑潮中的作品从原型表现、文化展示、个性塑造三个方面的展开分析,发现写意雕塑作为当代的、本土的雕塑方式,突破一般红色文化雕塑的单一化、脸谱化的局限性,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着中国文化的发散力和穿透力,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的感染力与吸引力,故而亟需关注和认知。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写意雕塑 原型 文化 个性

一、红色文化本身及传承的意义

1.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发扬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也是在中外优秀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特定文化形态,蕴含着渊远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丰富的革命精神。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承、丰富与发展,是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根本路径是群众路线,其精神动力是崇高的理想信念。红色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形成、发扬、丰富和创新的一种先进的无产阶级政治文化,是引领中华民族完成伟大复兴事业的文化标杆。广义上来讲,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整个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人类文明进步的总和。

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红色文化彰显了党和人民的优良传统,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奋斗历程。更重要的是,深入研究红色文化的科学内涵,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红色文化视角下写意雕塑的创作

1.原型表现

“原型”一词是瑞士心理学家Carl Gustav Jung所创,用来描述人类的—种“集体潜意识”,属于心理世界最为深层的东西。而在艺术创作上,“原型”起着更为丰富、深层的启迪作用。一般包含三层意思:一为原始的纯真、朴素、平淡。二为原始的激情和生命涌动。三为原始的智慧模型。他们分别为“两极同体”式、“两极消长”式和“两极对话”式。

很明显,在这三层含义中,第一种和第二种比较单纯,容易理解和把握。第三种比较深奥。其实这种比较深奥的智慧模式,在人类原始时代就已经存在了。比如道家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中国艺术特有的刚柔并济;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都属于这种智慧模式。

在这三种智慧模式中,第三种对艺术创作尤为重要。与西方雕塑“以对立的方式保持平衡”不同,中国的写意雕塑讲究包容、超越、导引分裂对立的和谐,是中国哲学的大智慧。何为写意雕塑?概括地说,“就是在广泛吸收西方和中国这两个雕塑体系的观念和语言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以中国传统的尚意的美学思想为核心,以西方浪漫主义、人文美学思想为补充,面向当代精神现实,具有独特新面貌的雕塑风格”。写意雕塑从“意”出发,在三维空间雕塑创作中,固化、物化中国文化精神。借助“以意逆志”、“言不尽意”、“立象尽意”、“逮意”等一系列理论的学习思考,形成关于“意”的主观自觉追求。

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教授,首次提出中国“写意雕塑”并且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中深化写意雕塑的精神内质和文化价值。我们从他创作的许多红色文化题材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以上所说的“原型”及其三层含义。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大型组雕中,第一部分《家破人亡》(12米高)(图一),该雕塑采用写意的创作手法,母亲赤脚立于大地,身体极力后倾,手中抱着死去的儿子。,整体造型像是一笔苍劲有力的书法,悲痛、不屈跃跃然。母亲化为岩石,儿子化作山川,永久矗立,定格。这既是一个女人的躯体,又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二者的撞击与融合,形成一种强有力的主旋律:高起-低落-回转-上浮-升腾。当我们注意到她那极力后倾但又昂扬挺立的头颅,不仅展现出无力拖着死去儿子向苍天呼嚎的悲痛,更展现出内心的绝不屈服。这样的“仰天长啸”、“昂扬挺立”,分明来源于人的内心与现实、写实与写意、精神与物质的相互对话和交融,两极碰撞后产生的是一种超越、包容、上升的状态。“巧妙的写实和概括的写意,准确的塑造和夸张变形,结构和比例的所有标准只有服从于‘表现”。写意雕塑不同于为政治服务的脸谱化、单一化、极端化的无的放矢,而是以对生命的敬畏、对尊严的珍视作为出发点去深刻表现,使雕塑具备了高级的精神与灵气。

2.文化展示

文化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目的之一,没有文化、精神的人世生活是黯淡无光的,只有人的生活浸透了人文精神的气息,这种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才是值得驻足流连的。然而文化的创造者是那些历史文化的精英,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和生活的提升。因此,我们在接受他们的文化惠赠的同时,应以我们的方式讴歌文化的精英们。写意雕塑的提出者,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教授此生的一大志向,便是以雕塑手法为名人塑像,探索研究文化领域的精神。他说,“为中国历史文化人塑像,为文化巨人写历史,写传记,通过塑他们的魂,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展示中国名人的人格构成。”

在他的影响和号召下,出现了许多青年雕塑家创造历史文化名人的风潮,红色文化题材的写意雕塑创作便是其中一种热门现象。当然要将这种红色文化之魂,用石头、黄土和青铜塑造出来,谈何容易。这需要雕塑家自身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领悟能力,否则会弄巧成拙。从吴为山教授表现出的一系列文化名人雕塑形象来看,大胆将西方表现手法和东方写意手法结合起来,从“意”出发展开塑造活动,可以达到一种恰到好处的创造。这也正是写意雕塑的精神内核。

201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们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的讲话精神,中国雕塑院与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共同组织筹划“伟大的胜利-中国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中青年雕塑邀请展”。围绕抗战期间全国范围内发生的重要事件、重大战役等题材,通过艺术加工,用雕塑语言展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壮举和钢铁意志,叙述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精神。其中吴为山教授的写意雕塑《胜利的号角》(图二)尤为引人驻足,抗日战士昂首挺胸,脚下踩踏倭寇的弃甲和枪械,用力吹起冲锋号,充满了胜利的勇气和昂扬的斗志,仿佛掀起无数抗日战士冲锋的巨浪,爆发出山呼海喻般的气势。这尊雕像在肃静中,在平和中,在不大的人物动作的起伏变化中去强化内在表现,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理解,显示出作者更为注重形体背后的精神性。作者以写意雕塑特有的语汇和表现力,着力描绘了八路军抗日的英雄气概和建立的伟大功勋,力求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无可否认,从“意”出发带给观众强烈的观后反应是显而易见的。

3.个性塑造

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教授在塑造人物时,不仅仅是在塑造其表面的形体,更是着重从人物所正在思考的去表达。快捷地去捕捉他们的思想人格,通过情感辐射,达到高度的气韵生动。这正是中国写意雕塑独特的感染力量。写意雕塑的生动诉诸线之中,线表现在轮廓、体积、精神三个层面,在塑造对象过程中一以贯之自始至终存在着线的连绵与悠长。这种“写意式”雕塑创作,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或技巧,而是在这种理智的情态下,“笔不周而意周”的精炼,气韵畅达的尽情抒发。写意雕塑在塑造对象的个性时,迅速抓住对象的精神意蕴,但并非必须“急起从之,振笔直遂”,经过长期劳作最终呈现出“气韵流畅的时间感、整体搏动的生命感”亦可。

2015年11月27日下午,吴为山教授创作的铜像《伟大的友人-马克思、恩格斯》(图三)在中央编译局揭幕问世,此铜像是吴为山教授历时两年完成,不仅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艺术形象的塑造,更是对其思想内涵的领悟与探索。造型上,马克思与恩格斯一坐一立,相得益彰,人性的温情与动势的瞬态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他们的神态气韵。在细节刻画上,从人物的脸部、手以及整体的相互关系入手,着力凸显了他们睿智的个性以及突破私人、朋友甚至家庭关系的伟大友谊。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伟大的友谊,跨越了民族、国家和文化精神,更是伟大思想者之间的对话。吴为山教授采用中国写意雕塑的创作方式,从马、恩的思想入手,以泥土为媒介,刻画马克思与恩格斯跨越地域民族文化的友谊,使之形象更为生动,内在情感更为深刻庄重。因此,此铜像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革命建设中形象的结晶,更意味着这一结晶将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持续发光。

三、总结

今年正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红色文化的影响下,雕塑家将自己充沛的创作欲望、思想激情和判断历史是非曲直的科学的价值观、历史观,以及为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围剿”、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而进行正义斗争的精神融入其中进行创作,雕塑热情空前高涨。而写意雕塑具备富于历史底蕴的强烈创新意识,作为当代的、本土的雕塑方式,充分发挥着中国文化的发散力和穿透力,用“意”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的感染力与吸引力。使作品的题材内涵更加深刻,更好地体现以红色文化引领全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激发全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

上一篇:领导作风建设个人小结下一篇:大学期间应该读的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