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鹿》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2024-05-01

《九色鹿》第二课时说课设计(共8篇)

篇1:《九色鹿》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九色鹿第二课时说课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同学们同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回答板书: 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

调达:见利忘义恩将仇报

二、指导表演课本剧。

(一)、指导人物性格分析。

1、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把它演出来吗?(想!)

2、要演好课本剧可不简单,我们应该诊所好哪些准备工作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剧中有哪些人物。(根据回答板书:

王妃、国王、乌鸦。)

3、知道人物后我们就要着重分析体会任务的性格特征。请同学看课本总结王妃、国王、乌鸦的性格特征,并告诉同学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交流,王妃性格特征。“她缠着国王要他去捕捉九色鹿。”“缠”体现王妃的任性。国王的性格特征。“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九色鹿。”“无奈、只好”说明国王良知未泯。

[语文课程的“开放”、“拓展”,都必须建立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文本的价值取向和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课文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悟体会、朗读说话,从字里行间体会两个人物的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指导台词表白。

1、表演课本剧除了要知道人物的性格,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台词,有感情有个性的台词是一出好的课本剧必不可少的因素。我们怎样才能读好、背好、表达好台词呢?首先请大家画出课文中的台词。

2、根据回答出示:“救命啊,救命!”“谢谢你的救命之恩。……终身受你的驱使……”“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知恩图报了。”“如果用这只鹿的毛皮……更加漂亮。”“九色鹿,……捉你来了!”“陛下,你知道吗?……天下人笑话吗?”

1、要想很好的表达出台词,首先必须熟记台词。

2、生读台词。

3、光读熟是远远不够的。还通过读是别人认识人物是怎么样的.

4、指导感情朗读.提示加上动作,配合神情.

(三)、指导修改剧本.

1、要想是我们的课本剧引人入胜,我们还需要适当改动课文.老师送你们一句话

板书: 增加台词 减少旁白

2、指导修改。

出示:“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如果你是调达,你会起什么样的誓言?怎么样是千恩万谢呢?

生尝试表演。

3、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仿照修改剧本。

[为学生营造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的过程,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让他们获取快乐学习的体验。]

三、当众表演,学会评价。

1、自由合作练习进行表演。

2、点名上台表演。

3、点评。

4、评选最佳演员,最佳合作组。

四、诚信格言的补充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故事所蕴涵的做人的道理,同时,与当前所提倡的诚信教育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另外,为学生用精炼的语言写出学了故事以后的内心感受起到了示范作用,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五、总结:

老师还告诉学生:九色鹿壁画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敦煌莫高窟,建议同学们有机会去观赏。[旨在鼓励学生走进学习语文的大课堂,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篇2:《九色鹿》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语展开合理想象,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回报的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九色鹿的美丽、善良,谴责调达的背信弃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知道了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九色鹿、调达(板书)

2、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个动人的民间故事___

21、九色鹿,一起读读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九色鹿的神奇美丽

1、(出示九色鹿图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鹿?

2、第一自然段有句话也描写了九色鹿奇特美丽的容貌,找一找用~~~画下来。(指名读)

3、(出示句子)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

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它的美?

4、小结:这样美丽可爱的九色鹿,你们喜欢吗?让我们边读边把这只美丽的九色鹿印在脑子里。(齐读)

三、学习2~5自然段:九色鹿勇救调达

1、这天,九色鹿在河边散步,突然听到一个落水人大声呼救,九色鹿是怎么做的,落水人又怎样呢?默读2~5自然段来了解。

2、小组学习,出示自学要求:(1)用~~~画出描写九色鹿的语句,用——画出描写调达的语句。(2)想想从这些句子中读懂了什么,简单写写你的体会和感受。

3、汇报交流:我们先来学习九色鹿勇救调达这部分内容。(板书)

4、学生汇报自学成果。

5、(出示句子)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① 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九色鹿的勇敢?你能给 “立即” 找个近义词吗?“纵身”谁来做这个动作?是啊,当时情况万分紧急,九色鹿毫不犹豫、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的波涛中救起了调达。多勇敢啊!②九色鹿这么勇敢,能用什么词语形容它的壮举?(板书)③老师请男生来当一回勇敢的九色鹿大声地读读这句话。④愿意当九色鹿的同学请站起来,也请你们用朗读来赞美这只见义勇为的九色鹿。

6、(出示句子)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① 九色鹿救调达需要回报吗?对,九色鹿非常善良,它这样对调达说——引读 ② 如果一定要回报,九色鹿唯一的要求就是——引读

③ 九色鹿这种救了别人也不要回报的精神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提问,板书)④ 所以,当调达对它叩头感谢时,九色鹿淡淡地打断了他的话,请女生把九色鹿的话语平静地读一读。

⑤ 小结:从你们刚才的发言中,让老师觉得这只九色鹿不仅外表漂亮极了,心灵也高尚极了!

7、面对救命恩人九色鹿,调达的表现又怎样呢?请大家继续汇报。

8、(出示句子)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① 谁能把调达当时的心情读出来?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来(指名读)②

9、(出示句子)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③ 从哪个词看出调达发誓的态度庄重而严肃?

②(出示课文插图1)看,此刻调达正跪在九色鹿的面前,设想一下他会怎样起誓呢?(看图想象说话)

④ 是啊,这时的调达对九色鹿的救命之恩感激涕零,信誓旦旦保证决不说出它的住处,对九色鹿真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感激啊!

四、学习6~9自然段:调达出卖九色鹿

1、真切的实誓言还在耳边回响,可是这样的誓言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吗?调达有没有像他誓言中所承诺的那样去做呢?反而怎样?(板书)

2、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调达出卖了九色鹿呢?课文哪一段揭示了这个原因?(指名读第6段)读后提问: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王妃?

3、面对王妃的无理取闹,国王是心甘情愿张贴皇榜的吗?从哪里看出来?

4、(出示句子)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

5、因为某种迫不得已的原因,只好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你经历过吗?试着用“只好”造句。

6、(出示皇榜图)让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皇榜上的内容,竟然让调达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呢?

7、此时此刻,调达也挤在看皇榜的人群中,他的心里错综复杂、千头万绪,是选择出卖恩人九色鹿,还是遵守诺言替九色鹿保守秘密呢?自由读读7~9自然段,用——画出描写调达的语句,用~~~画出描写九色鹿的语句,想想你又读懂了什么。

8、(出示句子)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① 告什么密?

② 是啊,说出九色鹿的住处,就有一辈子的荣华富贵,难怪调达会这么心花怒放呢!谁能读出调达得意高兴的心情?(指名读)③ 你能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形容调达的为人吗?相机板书。④ 解释词语:“利”指什么?见到国王的重金悬赏,调达的心里只想着发财,早已将正直和道义抛于脑后,这就叫——见利忘义!“信”指什么?是的,在金钱面前,调达早已忘记当初立下决不说出九色鹿住处的誓言,反而向国王告密。这就叫——背信弃义!“恩”指什么?九色鹿冒着生命危险救了调达,他应该知恩图报,可他却带着国王的军队捉九色鹿,想置九色鹿于死地。这就叫——恩将仇报!这样一个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卑鄙小人,我们就说他的——灵魂肮脏!

⑤ 山林中春光明媚。九色鹿在鲜花丛中熟睡呢!听!马蹄声越来越近,国王的军队正一步步逼近,九色鹿危在旦夕,同学们快让我们叫醒九色鹿!(读乌鸦的话)

9、可九色鹿已经被刀枪箭斧包围住了,根本无法逃脱,但它有没有惊慌失措?反而表现得怎样?(板书)

10、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九色鹿是如何应对的呢?(出示句子)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11、九色鹿看到正是自己冒着生命危险相救的人使自己深陷危险境地,它的心情怎样?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九色鹿怒斥调达的话吗?(指名答,指名读)

12、九色鹿气调达什么?从哪句话能看出来?

(出示句子)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

13、这样的情况九色鹿想到了吗?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竟然。在生活中,你有没有一点儿没想到的事?试着用“竟然”造句。

(出示课文插图2)现在调达就站在国王身边,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看图想象说话)

14、是啊,九色鹿压根儿没想到当初救下调达时他感激涕零、信誓旦旦,如今在金钱面前竟然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九色鹿怎能不气愤呢?让我们一起痛斥这个小人!(齐读)即使再沉着、再勇敢,也掩饰不了九色鹿内心的怒火,让我们再次痛快地对国王说!(齐读)愿做九色鹿的同学请站起来,让我们用手指着调达,痛快淋漓地鞭挞他!(齐读)

15、九色鹿不仅狠狠痛斥了调达,还巧妙地劝告国王让他改变了主意,从中可以看出九色鹿什么?(板书)

16、九色鹿的痛斥字字千钧,句句掷地有声,使国王震惊和惭愧。他斥责——,并重重——,还下令全国臣民——(引读)

17、看到这样的结局,真叫人拍手称快!让我们高兴地读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全文

1、正是因为有调达这样的小人,才差点酿成一场悲剧,让我们再次把这些词语送给他!(出示词语)

2、也同样因为九色鹿的善良、勇敢,才谱写出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让我们把这首诗送给他!(出示诗歌《歌唱九色鹿》)

3、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哪些收获?

4、总结谈话。

板书设计 九色鹿

勇救

九色鹿——— —— 调达 出卖

美丽可爱 见利忘义 见义勇为 背信弃义 不图回报 恩将仇报 沉着机智 灵魂肮脏

22、《九色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 “只好”、“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的词语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通过品读故事的语言,感悟《九色鹿》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并能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4、明白真正的美在于拥有一颗善良、诚信、弃恶从善的心,懂得做人要学会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3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复习旧知,回顾大意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九色鹿。2.老师这有个填空题,谁会填?

一天,九色鹿见调达落水,(舍身救人),不求回报。王妃梦见九色鹿,国王(悬赏捕捉)。调达(见利忘义),出卖九色鹿。九色鹿在(刀枪箭斧)的包围中,怒斥调达。国王(非常惭愧),(重重惩罚)调达,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

第二板块:品读语言,知晓性格

(一)布置自读要求,自主学习

多么精彩的故事啊!如此跌宕起伏的情节中,肯定有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主要人物是九色鹿、调达(板书),次要人物是国王、王妃。

让我们来—— 出示自读要求:(1)默读全文;

(2)读完后思考:九色鹿、调达、国王、王妃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物?划出关键词句;

(3)小组交流、讨论。

(二)感悟九色鹿人物形象

谁来分析一下九色鹿的人物形象? 【课件根据需要时而呈现】

【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呀,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板书: 勇敢

1、交流:你的依据呢?

重点:“汹涌”。从“汹涌”中看出情况危急,能把“汹涌”去掉吗?波涛如此汹涌,九色鹿却奋不顾身,更显出他的勇敢。

次要点:“立即”和“纵身”,可见速度之快,点出毫不犹豫,奋不顾身(评:你真会抓关键词,老师想听你读读;你能把几个关键词联系着去想,真了不起,能读好吗;你还有别的证据吗)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评:多勇敢的九色鹿啊)

3、除了勇敢,你还读出一只什么样的九色鹿?

【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1、救人性命却不图回报,如此善良无私。你能不能在我们班找一个善良无私的同学读好呢?你能找一个同样善良无私的同学吗?女孩子一起读一读。(评价:我感受到了你的真挚,我听出了你话语中的无私,你们真是无私的、不图回报的九色鹿啊)

2、九色鹿此时的语气非常温和,同样是他的话,有一段语气却完全不同,谁来读?(评:你的朗读饱含感情;我听出了你的气愤)

【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你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道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3、如果我是九色鹿,处于刀枪箭斧的包围中,我会说“狗皇帝,你真是个不知好歹的东西,竟然和这种小人为伍,我诅咒你不得好死。”

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句话,国王的反应会有什么区别?你觉得哪个更好?

这样说会激怒国王,并且没有把和调达之间的故事讲清楚,不能打动国王。而九色鹿将事情解释清楚,并且跟国王说话有礼有节,能让国王接受。可见他的机智。

2、九色鹿勇敢无私、善良机智、伸张正义,他就是善的化身。

板书:善

我们品析人物形象,可以抓住他的动作、语言来体会,我们再来看一看调达的人物形象。

(三)感悟调达人物形象

见利忘义 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 你的理由呢?

【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

1、这就是皇榜上承诺的赏金,金灿灿的金子,看了心动不心动?他被金子诱惑了,心想——(引读)发财的机会来啦!

2、谁来读一读?(评语:看来你被金子迷惑啦!你已经财迷心窍啦!你已经完全忘记当初的誓言啦!)

3、文中有一段话是具体描写调达的,谁来读?

【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男生读,女生读。

我们把这几段话连在一起再看一看,你有什么想说的?

当时被救的调达心中是感激的(连连、叩头、感激),只不过后来被巨大的利益所诱惑,忘记了承诺,这就是见利忘义。

4、这样背信弃义、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的小人,真是恶的化身!

5、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仅要抓住心理活动,还要学会联系上下文,看清人物的本质。

(四)感悟国王、王妃形象

1、这个故事还有两个次要人物,你是怎么看待国王的呢? 板书:知错就改 【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

国王非常惭愧。他斥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并重重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

2、毕竟当初国王悬赏也是出于无奈

对比:【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

国王无奈,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

(只好体现了国王的无奈)

国王的出发点是好的,他是为了讨王妃欢心,只不过他的行为伤害了九色鹿,差一点就作恶。最终他听了九色鹿的劝告,转恶为善,也可以说,九色鹿的善净化了国王的恶。

3、你又是如何看待王妃的呢?为了自己的美不惜大动干戈,牺牲九色鹿。

板书:爱慕虚荣。

总结:九色鹿就像是真善美的化身,而调达就是假丑恶的化身。我们学校的校训也教同学们向上、向善、向美,我们也要向九色鹿那样,做个善良的人。第三板块:分角色朗读,复述课文

1、多么精彩的故事!多么饱满的人物形象啊!下面就让我们小组合作,分角色读读这篇课文,老师建议:两个同学读旁白,两个同学分角色。

点两组进行展示。

(评语:感情充沛,声音响亮,太棒啦!

你们都是小小朗诵家啊!)

2、喜欢这个故事吗?谁能用上课文里的词语来讲一讲?注意:是讲故事,不是背书哦!

(评语:你把故事讲得很完整!讲得多精彩啊!)第四板块:拓展延伸,作业布置

这么精彩的故事,如果能演出来,一定会更棒哦!不如我们利用课后的时间来创作《九色鹿》的课本剧吧!老师会将课文剧的一些要求和范例发到家长群中,大家学习后再进行创作。

板书:

22.九色鹿 调达 动作 善 恶 语言 心理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见利忘义”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回报的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明白做人要诚实守信。【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九色鹿》,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检查学生上节课掌握生字新词的情况。出示词卡:

斥责 发誓 残害 灵魂 惭愧 笑话 3.指名学生认读。出示四字词卡:

知恩图报 背信弃义 见利忘义 恩将仇报 灵魂肮脏

过渡:同学们的记性真好!你们还记得故事中主要人物有哪几个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九色鹿、调达、国王)

4.课文讲了他们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 过渡:(指着九色鹿图)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这是一只漂亮、勇敢、善良的九色鹿,这节课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课文,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17页,齐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再次体会九色鹿的漂亮。

二、学习2-5自然段

1.课文是如何具体描写九色鹿的勇敢、善良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在九色鹿身上发生了什么事?(生读课文)2.指名回答。

生1:九色鹿救了调达,却不要调达回报。(板书:救了)

师:九色鹿是怎样救调达的?请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生2: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师: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

生3:我体会到九色鹿救人的动作很快,很勇敢。

师:从哪个词语能让我们体会到九色鹿救人的动作很快,很勇敢。(立即、纵身)师:九色鹿跳进河中救人,当时情况危险吗?(危险)师:从哪里看出情况危险?(从喊“救命”“汹涌的波涛”“奋力挣扎”等词可体会)3.指导朗读。

指名读—范读—齐读。过渡: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受如此大恩大德的调达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再看图中的调达。你看到了什么?他有可能会说什么?课文是怎么写的?

4.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2-5自然段,一个学生扮演调达,一个学生扮演九色鹿,另外的两个学生读叙述部分。

5.教师参与小组合作。男同学读调达说的话,女同学读九色鹿说的话,教师读叙述部分。

三、学习6-9自然段

1.过渡:大家合作得真愉快!同学们,调达最后信守承诺了吗?他是怎么去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6-9自然段,边读边想:调达是怎么去做的? 2.指名回答:看见皇榜,想发财,进宫去告密,捉拿九色鹿。(板书:出卖)3.哪一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调达是这样去做的?(齐读第7自然段)

4.调达的这些行为,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呢? 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灵魂肮脏(相应板书)5.理解词语。

在这里,谁有恩于谁?(九色鹿有恩于调达)但调达却怎样?(出卖九色鹿)这就叫恩将仇报。

“肮脏”原本是指不干净,在这里是因为调达见利忘义、恩将仇报,所以说他灵魂肮脏。请同学们看课文第119页的插图,图中哪个人物是调达?请把形容调达行为的四个词语写在调达的旁边。

6.指名读,理解“竟然”一词。

7.体会“难道你不怕天下人笑话吗”这句话的语气。8.小结。(1)故事的结局和你们说的一样,国王重重惩罚了调达,并下令全国臣民不许伤害九色鹿。(板书:惩罚 不许伤害)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同学们,九色鹿在危急关头,凭借着什么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板书:机智)

四、总结全文

篇3:《九色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 会用“竟然”造句。

3.感受九色鹿的善良、勇敢以及调达的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的形象特点, 明白做人要讲诚信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 品味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1.导读想象, 感受九色鹿平静美好的生活

(1) 同学们, 九色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根据回答, 出示句子:“它双角洁白如雪, 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 漂亮极了, 人们都称它九色鹿。”

师:这也正是九色鹿名字的由来。美丽的九色鹿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同学们快速到文中去找一找, 课文中哪些句子告诉了我们九色鹿的生活环境?

(2) 交流:

“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 有一只鹿。”

“山林之中, 春光明媚。九色鹿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睡得正香。”

作者用不多的笔墨来写, 却让我们感受到九色鹿生活在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山林中。

(3) 在这清新怡人的环境中, 九色鹿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我们来想象一下。

山林中, ________。每天清晨, 九色鹿________。它有时________, 有时________。累了, ________, 渴了________。每一天, 九色鹿都生活得那么________。

(4) 过渡:

美丽的九色鹿在山林中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 然而,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却使平静的日子风云突变。

2.精读品味, 感受九色鹿美好的人物形象

(1) 整体把握, 理清线索

是一件什么事打破了原先平静的生活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2到9小节,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根据交流, 板书故事线索:

救调达, 不求回报——被出卖, 惊醒美梦——勇抗争, 怒斥小人

(2) 品词析句, 感受形象

(1) 明确要求

故事中的九色鹿救调达, 后来又被调达出卖, 身处险境, 临危不惧, 勇敢地揭露调达的丑恶嘴脸,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 找出文中描写九色鹿的语言、动作的句子, 读一读, 品一品, 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九色鹿有着怎样的品质?

投影出示以上阅读要求。

(2) 自主阅读

学生根据阅读要求, 自主阅读文本, 潜心会文, 在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中, 感受九色鹿的形象特征。

(3) 交流感受

出示重点句:

a.“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 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立即:没有丝毫犹豫, 什么也没有想。

纵身:猛力使身体向上或向前跳离原地。

联系前文中的“汹涌的波涛”, 体会九色鹿的奋不顾身, 救人心切。

师:看到有人落水, 九色鹿立即奋不顾身跳入汹涌的河中, 救出落水者。你想怎么夸一夸它?

九色鹿, 你真________! (勇敢、善良)

九色鹿, 你真是个________! (见义勇为的人)

指导朗读文句, 读出赞赏、敬佩的语气。

b.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 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 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从九色鹿的语言中体会到九色鹿救调达不要任何回报。

它唯一的要求是:不向任何人泄露它的住处。为什么?

师:九色鹿不希望自己平静的生活被打扰。然而, 天有不测风云, 九色鹿怎么也想不到, 自己好心救人, 却无端引来杀身之祸。这天, 九色鹿从梦中惊醒, 发现自己已处在刀枪箭斧的包围之中, 无法脱身。当它看见调达站在国王身边时, 它全明白了。它明白了什么?

交流:

它明白了, 是调达恩将仇报, 出卖了它。

它明白了, 是调达见利忘义, 不守信用, 向国王告密。

它明白了, 是调达背信弃义, 使自己遭受飞来横祸。

板书:恩将仇报、见利忘义、背信弃义

联系故事内容, 说说这几个成语的意思。

恩将仇报:调达不但没有报答恩人的救命之恩, 反而________。

见利忘义:利, 重金悬赏;义, 对恩人的承诺。

背信弃义:“背弃”的是什么?联系第5小节, 对比理解调达的不讲信用, 说话不算话。

师:恩将仇报的调达见利忘义、背信弃义, 这样的人真是________!

(无耻小人、卑鄙无耻、灵魂肮脏的小人)

师:看到自己居然遭受如此无耻小人的陷害, 九色鹿顾不得自己身处险境, 愤怒地斥责道—— (引读九色鹿的语言)

c.九色鹿从梦中惊醒, 发现……再一看, 调达正站在国王身边。九色鹿非常气愤, 指着调达说:“陛下, 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 在快要淹死时, 被我救了。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 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 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分析这段话有两层意思:

揭露调达背信弃义的丑恶嘴脸, 指责国王跟无耻小人一起残害无辜。

“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 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

“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 谁知他见利忘义!”

出示以上两句话, 引导学生体会, “竟然”在句子中起表达九色鹿强烈感情的作用, 让学生用“竟然”说话。

提醒注意:竟然, 表示事实与预想是相反的。

指导朗读九色鹿的这段话。九色鹿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

“九色鹿从梦中惊醒, 发现自己已处在刀枪箭斧的包围之中, 无法脱身。”

体会九色鹿身处险境, 勇敢、镇定、临危不惧的品质。

3.拓展升华, 感悟《九色鹿》一文蕴含的道理

(1) 指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国王非常惭愧。”联系课文想想, 国王为什么惭愧?

他不该听从王妃的要求, 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

他不该听信调达这种小人的话, 前往捕捉九色鹿。

国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作出了公正的判决——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2) 从此, 九色鹿又________。

(3) 同学们, 九色鹿的故事出自《佛经》, 并被绘于敦煌壁画中。大家想想, 这个故事用这种特殊的形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 是想告诉人们什么呢?

拿出笔来, 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4) 老师送给你们一些名言警句, 让我们一起来读。

人无信则不立。

言必信, 行必果。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火心要空, 人心要实。

黄金失去可再得, 名誉失去难挽回。

4.布置作业

(1) 抄写并背诵5句名言警句。

(2) 熟读课文, 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人听。

篇4:《九色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2课

教材分析

《九色鹿》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民间故事大多源于生活,语言特别朴实,具有“百姓体”,所以故事大多浅显易懂,情节曲折有趣,人物形象更是性格鲜明。故事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九色鹿的美丽善良与调达的忘恩负义进行对比;调达被救时的信誓旦旦与在皇榜前背信弃义进行对比。

设计理念

第一,以本为本。本节课,我着力于两点:一是品读文字,感悟人物形象,这是学习语言的过程。凭借语言文字,去品读、去感悟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是诵读积累文本语言,是熟悉文本的语言形式,这是得言;有了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可以引发学生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是得意。二是内化语言,学会复述故事,这是运用语言的过程。怎么把故事讲好,在于是否读透文本,在于是否掌握文本的语言形式,这是得法,因此只有读得有滋有味,才能讲得有滋有味。

第二,以生为本。无论是教学内容(“教什么”)还是教学方法(“怎么教”),都必须关注学生的现实,因势利导地开发,更多地顺应学生发展的自然规律、自主意向。站在儿童的角度,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在读故事、讲故事这两个环节中,我都循着一根“情感体验线”——故事中的哪些地方让你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真想踹上一脚?心跳加速?终于松了一口气?——选择故事中的一处地方,加上合适的动作、表情来讲一讲。

第三,以读为本。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阅读的课堂,着重在读前指导和读后交流上下功夫。哪些地方让你要竖起大拇指?你为什么要竖起大拇指?读出这种心情。一读,说感受;二读,究原因;三读,活形象。这样的读书层次符合“言——像——意”的转换机制,读出了文字背后的意思,读出了文本的内涵,获得语文能力的生长和精神生活的丰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会复述的方法,内化语言,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走近九色鹿,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悟九色鹿的“美”,遣责调达的可耻行径,懂得做人应当遵守诺言、知恩图报。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段落、关键句子、关键词语理解课文,体会九色鹿的“美”,懂得做人应当遵守诺言、知恩图报。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感知故事内容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九色鹿》,齐读课题。

师引述: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只鹿,它生活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

2.除了这只漂亮的九色鹿,故事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叫——调达 。

3.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又循着由人物到情节的主线,充分体现出民间故事这种体裁特点。

二、品读文字,感悟人物特点

1.师:好故事得读出故事的味儿来,把心放到故事中去读,注意揣摩故事中人物的心思、语气,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同怒、同乐。故事就会越读越有味道。

2.出示读书要求:

(1)读故事,边读边做标记,故事中的哪些地方让你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真想踹上一脚?心跳加速?终于松了一口气?

(2)在小组内交流相关的句子和自己的读书感受。

3.学生交流。

4.哪些地方让你要竖起大拇指的?

(1)(课件出示:这天,……,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①你为什么要竖起大拇指呢?(九色鹿舍己救人)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从“立即”、“纵身”等体会到九色鹿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相机指导朗读。)

当时的情况怎么样?(学生汇报:从“汹涌的波涛”“奋力挣扎”“救命呀,救命”体会到情况万分危急,指名通过朗读表现危急。)

②你读出了一只怎样的九色鹿?用我们的朗读再现那惊险的一幕,读出九色鹿的勇敢。

(2)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①你为什么要为九色鹿竖起大拇指?(调达要报答他,他不要回报)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九色鹿是调达的——救命恩人,这种恩情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恩重如山、再生之恩)

②面对救命恩人,调达是怎样表达感激的?出示句子: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指名读)

加上动作、带上表情读一读。

此时的调达真是感激涕零啊!可他的话却被九色鹿打断了。

谁来读一读九色鹿的话。(体会九色鹿的真诚、平静。)

出示对话:指名分角色读:

③从她平静而真诚的话中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九色鹿?(不图回报)

5.哪些地方让你真想踹上一脚的?

(1)你为什么想向调达踹上一脚?(九色鹿对调达有救命之恩,调达忘恩负义、出尔反尔。)

(2)生:调达曾向九色鹿立下誓言,现在却要去告密。出示句子:“调达郑重起誓……

(3)当初调达郑重起誓,可在皇榜面前,他又想些什么呢?

此时的调达只有发财的美梦,他忘记了——九色鹿对他的救命之恩,这就叫——见利忘义;为了发财,他违背了誓言,抛弃了信用,这就是——背信弃义;他不但不知恩图报,还去告密,出卖恩人,这就叫——恩将仇报。

6.哪些地方让你心跳加速?

(1)让你心跳加速的原因是(担心九色鹿的安危)。九色鹿能化解危机吗?让我们来听一听九色鹿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好好读读九色鹿的话,体会她当时的心情。

(2)指名读。(九色鹿非常气愤)令九色鹿气愤的是什么呢?

它万万没想到——自己舍身相救的调达,竟然——见利忘义;对自己郑重起誓的调达,竟然——背信弃义;对自己叩头跪拜、千恩万谢的调达,竟然——恩将仇报。再读九色鹿的话。

(3)再读九色鹿的话,你觉得此时的九色鹿仅仅是气愤吗?九色鹿的一番话让自己免除了杀身之祸,这又是一只怎样的鹿?(善于摆事实、讲道理、机智。)

(4)九色鹿斥责了调达,向国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富有智慧。让我们再读读这段话,用我们的朗读打动国王。

7.哪些地方让你终于松了一口气的?

国王非常惭愧。他斥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并重重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

你松了一口气是因为什么呢?(国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持了公道;九色鹿得到了保护;调达受到了惩罚。)

设计意图: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循着学生内在的情感波动展开,在主动阅读的内驱力中品读文字,表达情感,阅读教学是积极构建的,是师生、生生相互启发、相互提高的过程。尤其是“心跳加速的地方”从体会一个气愤的九色鹿到冷静的九色鹿,再到智慧的九色鹿,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读中悟情,不仅揭示了文本的内涵,而且追问学生是怎样读出来的,从哪些文字读出来的,这是言意兼得的体现。

三、内化语言,学习复述课文

1.师:同学们,《九色鹿》源自一个佛经故事,就画在敦煌莫高窟的墙壁上。这是一副连环画,有九幅图(播放图片)。我们读到的这个故事就是根据这九幅画写下来的。

2.民间故事是人们口耳相传下来的,你讲给我听,我讲给你听。选择故事中让你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真想踹上一脚的、心跳加速、终于松了一口气的一处地方,加上合适的动作、表情来讲一讲。

3.学生小组内练习讲故事,然后指名学生讲,师生作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莫高窟壁画让学生了解《九色鹿》故事产生的背景,旨在揭示这个故事的文化内涵。民间故事有口耳相传的特点,教材本身适合讲述,而讲故事是学生理解、消化与表达民间文化的形式。

四、作业:(选一选)

课后请同学们将《九色鹿》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同伴或爸爸妈妈听,让这千年前的民间故事继续流传。

篇5:《九色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

2、会用“竟然”“只好”说话。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

体会九色鹿的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精神,把握表现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语句,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习惯养成训练点:感情朗读

积极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导入: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九色鹿》是一个记录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故事,并且世代相传。大家还记得这些四字词语吗?

救命之恩 千恩万谢 郑重起誓 见利忘义

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 重重惩罚

2.读了这些词语,不知大家有没有回想起课文讲了个怎样的故事?谁能根据故事内容给这些词语排一排顺序,并依次填入这样的填空中。

出示:九色鹿对调达有

,因此他

,为九色鹿保密住处,但是调达后来却、,带军队去抓九色鹿,最后因为他的行为,受到了国王的。

3.大家通过自己的阅读,把文章读通顺了,并能将这篇700多字的故事浓缩成了短短几句话。今天,我们要再一次走进这篇故事,走到人物角色的身边,去细细品读故事情节,感受人物特点。

二、合作学习,品读感悟

1.找出文中描写九色鹿(用横线)、调达(用曲线)、国王(用小括号)、王妃(用双横线)的相关语句画出来。读一读,想一想句子中都分别体现出他们什么特点?

2.你最喜欢文中的谁?不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3.展开想象,国王会怎么斥责调达?你又会对九色鹿和调达说什么?(互相练说)

4.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积极展示,大胆交流

四、小组合作,分角色演一演。

五、达标检测(独立完成 组长批阅 汇报结果)

1、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我认识了()的九色鹿,()的调达,()的国王、()的王妃,明白了做人要(而不能的道理。

提示:分别用一个词语加以概括。

2、以上四个人物形象中,你最喜欢谁?或最讨厌谁?想对他说些什么吗?

提示:《九色鹿》这篇课文中,我最

(喜欢或讨厌)

,我想对他说:“

。”

3、搜集关于诚信的名言或故事。)板书设计:

22.九色鹿

九色鹿

调 达

心地善良

出 卖

见利忘义

见义勇为

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

《九色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回报的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

体会九色鹿的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精神,把握表现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语句,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复习旧知,回顾大意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九色鹿。

2.这是个流传至今的动人故事,谁还记得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出示:课文写了

3.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第一自然段,并且写了一句小诗:出示小诗第一句。指名读。

第二板块:品读救援,知晓性格

师:1.过渡。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节课我们就从九色鹿救援谈起吧。(板书:救援),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读完后用“——”画出九色鹿是如何救调达的句子,并作上相应的批注。再读句子,体会人物性格的特点,完成填空。

2.(出示幻灯)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九色鹿啊,你是一只

的鹿,(一)感受“勇敢”“无私”(九色鹿)

1师.你是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生汇报:突然。(抓住“立即”和“纵身”)

指导朗读。板书:见义勇为

勇敢 请看原文是这么写的:体会勇敢

2师.九色鹿奋不顾身地救起了调达,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生汇报:九色鹿打断。

师:这时,九色鹿提出的要求高吗?想象一下九色鹿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呢?和蔼可亲)

板书:不图回报、无私

男女生表演读(分层次:去旁白)分角色读第三和第四自然段中调达和九色鹿的对话。

继续完成练习:九色鹿啊,你是一只 勇敢无私的鹿,你救起了垂死的。。报答。

(二)放手探究,体会“负义”。(调达)

1.师: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叹到九色鹿“见义勇为、不图回报”的精神。调达遇到他可谓是万幸啊!那么你们对调达又有什么样的印象呢?在我们走进调达之前先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走进九色鹿的?板书:读课文——品性格——找词句——朗读

2.生汇报,师相应出示: 师:常言道:知恩图报,善莫大焉。面对皇榜的重金诱惑,调达还能坚守自己的承诺吗?

请大家默读课文6-7自然段,读后分小组讨论:这时候,你最想对调达说什么?为什么?

调达是一个

的人!

3.学生交流体会,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出示皇榜:

预设一:

1、(“见利忘义”板书)出示: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

A 同学们想一想:这时,调达的心情怎样?他会想:,他会这样说

B谁来读出当时调达心花怒放的心情?

回想当初他是怎么做的?出示:调达郑重起誓。。

预设二:

2、(“背信弃义”板书)

A 看书上插图,仔细观察调达的动作、表情,想象一下,当时他会怎么向九色鹿起誓?

B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师生评议,指导朗读。请大家再来读读这句话一定会有更深的认识。

(3)(“恩将仇报”板书)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调达是怎样恩将仇报的吗?

(三)爱憎分明,抒发感想。

1.师:读到这里我们不由得痛恨调达的“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读板书上的成语)同学们想一想,这时的九色鹿正在干什么?(生读8)当九色鹿得知正是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救下来的人使自己身陷刀枪箭斧的危险境地中,它的心情怎样,会怎样说呢?

出示:九色鹿非常气(抓“竟然”和反问句)

指导理解、朗读:

(1)交流:

(2)学生自由练读,体会九色鹿的心情。

(3)指名读。师生评议。体会用词:

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道他竟然见利忘义!用竟然造句(4)指导读好感叹句。带问号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把他改成句号结尾的句子吗出示:您与这种灵。这两句用哪句好,为什么?你能读好这个反问句吗?

(5)指名读、齐读这段话。

(6)再读屏幕上的话。你读出一只怎样的鹿?九色鹿啊,你是一只勇敢机智的鹿。

(四)展开想象,填补空白

1.师:九色鹿的声声倾诉感动了国王与士兵,这时候国王非常惭愧。一起读:

我们来看看他当初是怎么下命令的:出示:国王无奈。“只好”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请你阅读第6自然段。体会国王在什么情况下,下的这道命令。师生交流。用只好造句(你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

2.师:现在,发挥你的想象,将国王的原话说出来,看谁说得生动形象?

国王低下头对九色鹿说:“我真惭。。交流。从这里,你有看出一个

的国王。

师:现在让我们替国王再下一道圣旨。

(五)出示空皇榜,让学生迁移补说。

1、公告天下 :

2、师:圣旨一贴出,全国人民都高呼国王万岁!九色鹿得到了保护,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也为九色鹿拟定了一首歌唱九色鹿的小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诗歌:

第三板块 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1.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体会到了九色鹿的美,同时我们也读出了调达的丑,你想用哪些句子来告诫他!出示:人无信不立 这其实呢我们以前也学过民间故事,那它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生:就是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斥责。(板书:颂、斥)

篇6:九色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常州市小河中心小学 潘杏丽

基础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意思,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回报的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本领,通过抓住关键句子、关键词语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九色鹿的舍已为人、见义勇为精神,把握表现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词句,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九色鹿》。

2、通过《九色鹿》第一课时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过渡:要想真正读懂课文,我们必须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关键词语来读出理解,读出感情。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这篇课文主要讲到了谁?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在你眼里,调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九色鹿呢?你能用恰当的词语来概括他们的品行吗?

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九色鹿和调达的品行,并相机板书。(灵魂肮脏的小人、见义勇为、舍已为人、品行高尚)

4、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九色鹿见义勇为、品行高尚呢?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段,并用笔圈划。

5、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找出有关语句说明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对重点语句作深入的理解,并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

(1)“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从“立即”一词可以表明九色鹿救人时不假思索,行动快速而果断,而且联系上文可以看出九色鹿不顾自己的安危,这是一种见义勇为的精神。

(2)调达为什么连连叩头?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调达说的话。

(3)读了这一段内容,你想对九色鹿说些什么?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你们又为什么说调达是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呢?请同学自由读课文,并联系具体的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

2、组织讨论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1)相机理解“恩将仇报”“背信弃义”。

(2)调达看了皇榜,他心理是怎样想的呢?你能猜想着说说吗?

(3)如果你在场,你会怎样劝阻他呢?

(4)但是调达还是财迷心窍、见利忘义,进宫向国王告密,调达真是一个――卑鄙无

耻的小人、灵魂肮脏的小人。

(5)老师看到同学们都为此事感到非常气愤,如果换作你是受害人,你会对国王和调达怎样说?

(6)自己身处包围之中,面对国王和调达,九色鹿是怎样说的呢?出示该段文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你觉得哪些词语最能表达自己的气愤之意)。

3、当国王知道九色鹿的品行是如此的高尚,而调达是一位灵魂肮脏的小人后,他是怎样做的呢?这又是为什么呢?

4、从这一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复述课文

1、组织学生练习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绘声绘色地讲述或表演故事。

2、指名学生复述有关段落。

五、布置作业

1、把《九色鹿》这个故事讲给亲人或同学听。

2、搜集一个你喜欢的民间故事,或上网查找一个关于敦煌壁画中的其它故事。

板书设计:

九色鹿见义勇为品行高尚 不求回报

守信

篇7:九色鹿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回报的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

体会九色鹿的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的精神,把握表现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语句,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九色鹿

二、复习旧知

1.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出示词语:救命之恩知恩图报郑重起誓千恩万谢

见利忘义恩将仇报背信弃义重重惩罚

2.指名读词语,试着把你对词语的理解读出来(再指名读)齐读

3.能否借助这组词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复述课文)

三、新课讲授

1、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交代九色鹿的住处。九色鹿的美丽。师:在我国甘肃的敦煌莫高窟,有着许多美丽的壁画,其中保存最完整的就是《九色鹿》。这是一个流传至今的动人故事,谁还记得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指名说)九色鹿和调达。

板书:九色鹿 调达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幅图片!

Ppt出示九色鹿。

师:这是谁?你觉得九色鹿怎么样呀?(指名回答。)

谁能用文中的话来说一说呢?

ppt出示课文。

结合插图,抓住“双角洁白如雪”,“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体会到这是一只美丽的鹿。(板书:美丽)

师:你能把他的美丽读出来吗?

2、九色鹿不但长得美丽,更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内容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故事?

学生自由读,指名学生总结。

(1).师总结“九色鹿救调达”,(相机板书:救)

(2).事情的经过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回答当时的场景中去看一看。Ppt出示第2小节内容。指名读。

课件出示:

“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2)师:你觉得调达当时的情况怎么样?

生:情况很危急,调达的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突然”“汹涌的波涛”

(3)师:九色鹿的当时是什么反应呢?

理解“立即”,立刻、马上;说明九色鹿毫不犹豫

(3)想象一下,九色鹿这一跳可能意味着什么?

(出示)江水是无情的,九色鹿跳下去也完全有可能被淹死。但是九色鹿面对豪不相识的调达只想到了(),而没有想到()。

(4)你觉得九色鹿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见义勇为、不怕牺牲、奋不顾身、舍己救人)

板书 ;见义勇为

(5)九色鹿对调达这如山重,似海深的恩情同学们感受到了吗?那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出示第二节)

指导朗读6.过渡:古人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九色鹿对调达是救命之恩,可谓“恩重如山”,面对如此重恩,调达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

(二)第3、4、5小节

课件出示第三小节: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 “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1.指名学生起来读第三自然段。

(1)“连连叩头”。“连连”是什么意思?(一次又一次,说明次数多)

(2)“奴仆”“驱使”:“奴仆”是怎样的人?你想想看,奴仆在主人家会做些什么?奴仆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给主人差使,没有自由,整天听命于主人而工作的人)

(3)“永远”“终身”,时间很长。要用下半生来报答九色鹿。

(4)体会到什么?调达对九色鹿怎么样?(调达非常感谢九色鹿的救命之恩)交流,感悟知恩图报 齐读句子

2、九色鹿有没有趁机对调达开出一大堆的条件呢?他是怎么说的?

ppt出示第四自然段: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3、九色鹿是怎么说的?在九色鹿的眼中,知恩图报又是指什么?指名说

4、你觉得九色鹿是一只怎样的鹿?

生:这是一只不求回报的九色鹿!

师:是啊,多善良的九色鹿呀,请再齐读她说的话!(齐读)

5、师:听了九色鹿的话,调达又是怎么说的呢?

Ppt出示第五自然段: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面对这样一只奋不顾身救人,又不图回报的九色鹿,调达是千恩万谢、郑重起誓。设想一下,他会如何起誓?

(指名说话:调达郑重起誓:“我调达,决不说出恩人您的住处,如果说出_______________。”)提示,手中拿着枝条。

6.过渡:誓言是表示决不违背的承诺,答应了就必须要做到。调达有没有真的象他誓言中所承诺的那样去做呢?他反而怎么样?

四、第二板块:“害”

1.什么原因让他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呢?请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

Ppt出示:有一天,这个国家的王妃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头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毛色的鹿。她突发奇想:如果用这只鹿的毛皮做件衣服穿上,我一定会显得更加漂亮!于是她缠着国王要他去捕捉九色鹿。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

2.学生交流,相机提问:

(1)那是一个怎样的王妃?(贪慕虚荣、残忍)

(2)这个国王是不是心甘情愿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相机出示: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捉拿九色鹿。)你能把国王的无可奈何,但不得不做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3)此时调达就挤在看皇榜的人群之中。当他看到这张皇榜的哪几个字的时候他的眼睛发亮了?(重金悬赏)

5.面对重金悬赏的皇榜时,他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呢?可是九色鹿又是自己的什么人

6.一边是国王悬赏的重金,一边是九色鹿对自己的救命之恩以及自己立下的誓

言,最终,调达做了什么决定?

出示ppt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

同学们,我们在来回顾一下调达被九色鹿就上来时的情景,出示:“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可是在重金面前,调达——

出示: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

最终,在重金的诱惑下,所有的誓言都烟消云散了!

像调达这种见到了利益的诱惑就忘记了道义的行为叫做——见利忘义。像调达这种违背誓言抛弃道义的行为叫做——背信弃义

像调达这种把仇恨当做恩惠的行为就叫做——恩将仇报

7、引读第7小节:由于调达告密,国王立即——请学生读。

五、第三板块“斥”

(一)而此时的九色鹿身在哪里?在干什么呢?

1.引读第八小节前两句,多么温馨美好的画面,试着读好它(齐读第一、二句)

2.九色鹿还不知道危险正一步步逼近他,他的好朋友乌鸦却看见了,连忙高声喊——(引导齐声读:九色鹿„„)

3.可是一切已经来不及了。出示:九色鹿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已处在刀枪箭斧的包围之中,无法脱身。再一看,调达正站在国王身边„„

自己见义勇为救起的人竟然﹍﹍﹍﹍!让人伤心!

自己见义勇为救起的人竟然 ﹍﹍﹍﹍!让人愤怒!

自己见义勇为救起的人竟然﹍﹍﹍﹍!让人痛心!

愤怒到了极点!相信九色鹿的痛斥一定是字字千钧,句句掷地有声。

于是,出示: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

4.九色鹿又是怎样劝告国王的呢?出示: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被天下人笑话吗?

(引导齐读)“无辜”本指没有罪的人,这里指的是谁?天下人会“笑话”什么呢?(指名说)

5.这九色鹿多勇敢多机智呀,她不仅狠狠斥责了调达,还对国王进行了巧妙的劝说,让国王改变了主意,让我们再来读好这段话。(齐读)

(三)第9小节

1.听了九色鹿的话,国王非常惭愧,他惭愧什么?(他与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

国王惭愧地对九色鹿说:“﹍﹍﹍﹍﹍﹍﹍﹍!”

国王斥责调达:“﹍﹍﹍﹍﹍﹍﹍﹍!”

3.但他又担心只靠自己的的命令不能有效地保护这只可爱的九色鹿,又亲自起草了一道告示,如果你是国王,这次你又会在告示上写些什么?(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六、拓展提升

1. 学完这篇民间故事,你有一些什么收获呢?

2.老师有两句话要送给大家: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做人一定要恪守信用。老师就把这两句话送给你们。(齐读)

七、作业

1、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并和他们谈谈你的收获或体会。

2、搜集关于诚信的名言或故事。

3、小组合作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救九色鹿调达

美丽善良背信弃义见义勇为见利忘义

不图回报恩将仇报

篇8:《九色鹿》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1援上节课, 同学们毫不吝啬对九色鹿的赞美, 而对调达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揭露。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九色鹿而讨厌调达呢?其实都是源于一个字。这个字就是——— (出示:义)

2援板书:义。 (书写指导:先点后撇有呼应, 交点落在竖中线。)

3援九色鹿代表的是“义”, 而与之相反, 调达则象征了什么? (不义、负义)

4援“义”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呢?给它组个词语。 (正义、道义、仁义、信义、情义……)

5援文中九色鹿的“义”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2耀5自然段, 找到相关的语句, 抓住感受最深的一两处, 用心体会, 可以在关键的字词上圈画圈画。

【设计意图:教学起始, 开宗明义, 直奔主题, 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一个“义”字展开, 同时赞美了九色鹿的“大仁大义”, 鞭笞了调达的“忘恩负义”。】

二、感受九色鹿的“义”

(一) 见义勇为。

1援出示:这天, 九色鹿在河边散步。突然, 耳边传来“救命啊, 救命!”的呼喊, 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 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2援 你觉得哪个词语最能表现九色鹿的“义“?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3援交流。

(立即)

(1) 你读出了什么? (毫不犹豫, 不假思索)

(2) 可见, 救人完全是出于九色鹿的一种什么反应? (本能)

(3) 指名读———点评:多么果敢的九色鹿。

(纵身)

(1) 你读出了什么? (救人心切、奋不顾身)

(2) 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

(3) 指名读———点评:多么善良的九色鹿。

4援 九色鹿为什么要立即纵身跳入河中呢? (当时情况万分危急, 落水者的生命危在旦夕。) (1) 从哪里可以看出?

(2) 指导朗读, 读到“救命”时———淤注意, 这里是在浪涛中拼命呼喊, 建议你想象一下落水人当时所处的险境。———于语气能再急促、紧张些吗?

5援亲眼目睹了九色鹿救人的这一幕, 你想用哪些四字词语来赞美她呢? (乐于助人、奋不顾身、见义勇为、舍己为人、义无反顾……)

6援板书:见义勇为。

7援小结:九色鹿的“义”就体现在她见义勇为的行动中。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 通过咬文嚼字体会九色鹿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勇救调达时所表现出来的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的高尚情操。这样的体会不仅要引导学生说出来,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领悟之后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朗读, 读出词语的意蕴, 也读出自己的感悟和情感。】

(二) 义不容辞。

1援出示: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 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 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2援你读出了一只怎样的九色鹿?学生谈感受。 (不图回报、善良……)

3援板书:义不容辞。

4援指名读:谁能用朗读来赞美这只不图回报、善良的九色鹿?

5援小结:“义”不仅体现在行动中, 还体现在九色鹿的话语中。

【设计意图:中年级的阅读教学, 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 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写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为中心服务。这里教师的小结, 包括“见义勇为”部分的小结, 都是在提醒学生刻画人物形象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进行描写, 从而对学生今后的写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揭露调达的不义

1援九色鹿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丝毫不图回报, 她就是正义的化身!那调达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6、7自然段, 思考调达做了什么不义的事情。

2援出示:调达看了皇榜, 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 就进宫告密。

(1) 调达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因为他看到了重金悬赏的皇榜, 利欲熏心。)

(2) 想象说话练习: (出示调达图片) 看, 面对重金悬赏的皇榜, 调达在喜滋滋地想些什么呢?想听听调达自己是怎么说的吗? (播放《九色鹿》相关视频)

【设计意图:利用文本,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在想象中深化对调达的认识, 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援课文都是前后联系的, 读到这里, 你头脑中自然联想到了之前调达的哪些表现?

4援出示表现一:落水人名叫调达, 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 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 终身受你的驱使……”

出示表现二:调达郑重起誓, 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 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5援研读表现一。

(1)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感激) 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2) “连连”“叩头”——这是感激的动作。

(3) 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永远……终身……”——这是感激的语言。

(4) “奴仆”——奴仆过的是怎样的生活?而调达心甘情愿要做九色鹿的奴仆,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 “……”——标点符号也是人物情感的生动表达。

(6) 谁来感激地读一读?

(7) 小结:调达对九色鹿是感恩戴德, 感激涕零。可一转身——出示:调达看了皇榜, 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 就进宫告密。 (齐读)

6援研读表现二。

(1) 在学生想象的过程中相机点拨“郑重起誓”的意思。 (他刚刚起誓的时候表情怎样?对, 像这样表情严肃认真、语气强烈的发誓就叫作“郑重起誓”。)

(2) 引导想象:当时调达可能起什么誓?会怎么向九色鹿保证?

(3) 当初的信誓旦旦, 千恩万谢, 言犹在耳, 可一转身——— (出示:调达看了皇榜, 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 就进宫告密。) (齐读)

7援 一前一后两种态度截然不同, 天壤之别, 你想用哪些成语来形容他的行为?

8援板书:见利忘义、背信弃义。像这样的人, 他的灵魂是肮脏的。

9援看到这种灵魂肮脏的卑鄙小人, 你心里涌起的是什么? (愤怒, 痛恨) 哪些四字词语可以形容你此时此刻的心情? (出示:义愤填膺、怒不可遏、怒火中烧、怒气冲冲、怒发冲冠、深恶痛绝、咬牙切齿……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对调达一前一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对比阅读, 深化了学生对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调达内心的丑陋、灵魂的肮脏在人物极具冲突、天壤之别的表现中迸发, 由此也为下面的朗读奠定了情感的基础。】

四、怒斥调达、义正辞严

1援出示:九色鹿非常气愤, 指着调达说:“陛下, 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 在快要淹死时, 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 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 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2援 面对这种背信弃义的小人, 九色鹿也同你们一样非常气愤。谁来读?

(1) 这一段话中, 哪些词语最能表达九色鹿的气愤?

(2) 竟然:表示意料之外。完全没有意料到的出卖更让人气愤。

难道:这是一个什么句? (反问句) 反问句的作用就是加强语气, 表达人物强烈的情感。

(3) 我们朗读的时候, 对这一个词、一句话要格外注意。 (生练读, 师指名读。)

3援气愤不仅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还可以通过动作表达出来。想一想九色鹿什么时候该用手指着调达的鼻子斥责? (正是这个人……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

4援出示调达图片, 加上动作指名再读。

5援同学们, 你们在朗读的时候, 我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 难道仅凭一腔愤怒, 九色鹿就能安全脱险吗?除了愤怒之外, 这段话你还读出了什么? (智慧)

(1) 提示:这段话不仅仅是说给调达听的, 更是说给谁听的?

(2) 国王都要捕杀九色鹿了, 九色鹿为什么还对他这么礼貌? (危急关头, 只有客气, 说话有礼有节, 才能打动国王, 才能借此说出真相, 从而保全自己, 化险为夷。) 是呀, 这就是九色鹿的智慧。

(3) 从最后一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4) 九色鹿不仅揭露了调达的真面目 (灵魂肮脏的小人) , 而且还提醒国王不要被小人所蒙蔽, 给国王以当头棒喝, 让他幡然悔悟。这就是九色鹿的智慧。

6援小结:九色鹿虽然愤怒, 但是说话依然有礼有节, 表现了非凡的智慧。谁来读?

7援国王听了之后怎样呢? (指名答) 读到这里你心情如何?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此时的心情。一起痛快地读。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段的设计旨在通过对重点词语的品析,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理解九色鹿当时复杂的心情和她非凡的智慧。在朗读上也会因为学生理解的渐趋全面和深刻而呈现出不同的韵致。】

五、撒播“义”的种子

1援同学们, 故事还没有结束。话说不久, 九色鹿一如往常在森林散步, 她又看见有人落水了, 假如你是九色鹿会怎么做?假如落水人是调达呢?

2援出示孟子的话:生, 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3援结束语:同学们, 见义勇为也好, 明哲保身也罢, 你们有你们的理由, 我不予置评, 只是希望, 如果以后当你面临同样的选择时, 你会想到九色鹿, 想到这堂课, 想到这句话。

【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渗透对学生思想的熏陶, 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明辨是非, 懂得善恶。同时在教学环节上以“义”为主线, 贯穿全文的学习, 使得教学的脉络分明, 设计结构浑然一体。】

【评析】

把握教学目标,

落实课堂有效教学

———略评吕清老师的《九色鹿》

教学设计

科学研制并有效落实课时教学目标, 才能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读出文本中的情境和内蕴, 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独特感悟, 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吕清老师在《九色鹿》教学设计中就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回报的品质, 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在这个教学目标的引领下, 她精心预设问题, 带着学生品词析句, 让学生在阅读中知事、悟情、明理, 使得课堂教学精彩而卓有成效。

一、把握主旨, 实现有效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除了自己要认真钻研教材, 读出教材中的精妙之处和自己的独到发现以外, 还要在此基础上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架设“桥梁”。所以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找准切入点, 这个切入点, 对课文而言要覆盖全文, 对学生而言能开启心智, 激发思维。本课, 吕老师巧妙地以“义”字提领, 提出了总括性的问题:文中九色鹿的“义”表现在哪些地方?调达又做了什么不义的事情?在“义”与“不义”中吕老师引导学生自由出入文本, 并润物无声地把“义”植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吕老师的设计抓住了《九色鹿》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 将整个课堂教学巧妙地串联起来, 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匠心之独运, 构思之巧妙显得别有特色。

二、品词析句, 引领有效体悟

文本的内容和语言形式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文本中那深邃的意蕴、丰富的情感都是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唯有真正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 体味到它在表情达意中所发挥的作用, 才会走进作者思想、情感的深处, 与文本所传达的主流思想碰撞出火花。本课, 吕老师也没有忽视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细嚼慢品, 反复玩味。比如:“这天, 九色鹿在河边散步。突然, 耳边传来‘救命啊, 救命!’的呼喊, 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 将落水人救上岸来。”这一句, 吕老师着重抓住了“立即”和“纵身”两个词语, 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咬文嚼字引导学生感悟九色鹿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勇救调达所表现出来的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的高尚情操。再如:“落水人名叫调达, 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 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 终身受你的驱使……’”这一句, 吕老师又引导学生从调达感激的动作、语言甚至标点感受调达对九色鹿是感恩戴德, 感激涕零, 由此和后文对照, 在激烈的冲突中明晓调达忘恩负义的丑恶本质。像这样的重视品词赏句的阅读方法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比比皆是, 吕老师把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落到了实处。

三、训练读书, 突出有效朗读

朗读训练和理解课文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朗读就更加入情入境, 有滋有味。而学生通过朗读感悟, 也可以体会词语句子的准确含义、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篇章布局的逻辑思路、语法修辞的规律特性以及声调韵律的搭配布置等, 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本课, 吕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抓住了文本中的经典词句, 引导学生细读揣摩、反复品味。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救命”时, 不但建议学生

上一篇:2015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之网吧审批放开下一篇:正解宝玉的母亲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