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评刘老师的课

2024-04-26

赏评刘老师的课(通用3篇)

篇1:赏评刘老师的课

评刘玉兰老师英语公开课

钟利平刘老师执教的这一堂课是一堂清晰实在,扎实系统,动静结合的英语课。教师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上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与图片相结合导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充分调动起学生兴趣。良好的开头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本堂课一开始,教师就用PPT向学生展示了我们自己学校的图片,并提出问题“我们每天生活学习的学校用英语应该怎么说呢?”这样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是学生非常的感兴趣,特别强烈的想要知道答案,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学生迅速的就被吸引到课堂。接着刘老师就可以很自然的进入新单词的教学。

2、关注教学方法,体现了一个活字。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新单词呈现形式多样。应该说整堂课中,教师在引入新词时,都是比较新颖而又自然,而且具有生活化的。教师还注意利用实物,图片,卡片,身体语言,表情动作等作为教学资源,创设讲解,操练和运用英语的情景。而且刘老师教育教学基础扎实,特别是将美术的简笔画运用到英语教学当中。学生都由衷的敬佩她,因而上课也表现的特别的活跃。刘老师能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注教学过程,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在活动中学会用语言表达交流,较好的体现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

3、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有效,训练方式多样,有全班活动,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个人活动等,在活动中突破难点,在活动中发展能力。教师为了巩固本课的内容,精心设计了多个活动:有各类游戏,不同方式带读,内容非常丰富不但使单词,句型的操练面广,练习次数多,而且还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将热闹的形式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

在英语课中,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还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课堂的活动应该以语言运用为落脚点,本堂课上,刘老师很好的贯彻了: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处于相对自然的态势,不断的在习得和使用语言,学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谐的交织在一起。

本课中值得探讨的地方是,在本堂课中,刘老师在新单词的教学中未能有效的纠正学生发音,比如school 和bicycle,有一部分学生只是听音读单词,并没有读准。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任何一个教学环节都要非常的到位,以便以后的英语学习。

篇2:赏评刘老师的课

第一, 精心设计概念教学。运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一些熟悉现象, 促使学生由感知发现问题, 通过生活中的现象以及简单例子, 引发学生对氢原子光谱现象的疑问并进行探究, 即光谱现象与原子结构中的电子运动规律有关, 电子在吸收或放出能量的时候可以发生跃迁, 产生光谱现象, 进而引出能级的概念。第二, 以氢原子光谱研究为基础, 再到更复杂的钠原子, 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电子运动过程中更复杂的现象, 得出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自旋量子数的概念。通过讨论及教师介绍, 得出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磁场产生的时候能级会发生分裂”的结论。本节课教师通过情境创设, 让学生在体会原子结构模型发展过程的同时, 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第三, 教师利用讨论方式, 让学生通过思考逐步认识概念, 形成原子结构逐步量子化的初步印象。第四, 教师在利用投影仪展示信息的同时, 让学生通过教师自主设计的网站进行网络自学, 通过探究寻找事实, 最后达到正确理解能级、能层的概念, 进一步形成原子结构模型的量子化概念。

总之, 本节课以学生自学为主, 促使学生通过信息处理、分析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并初步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释化学现象。课堂从新课程、概念教学的角度, 突出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渗透, 使学生收获颇丰。对于这样的概念教学, 我们教师应该设计一些讨论和网络学习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中体会概念, 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从开放性和实效性角度, 王丽老师的教学设计也表现得很突出。首先是开放性, 从原子结构模型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另外, 网络学习和讨论学习的方式突出了概念教学的探究性。教师利用动画、模型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 突破了难点。其次是实效性, 在知识与技能层面, 不是教师向学生讲解记忆性知识, 而是在学生动脑、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体现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当堂理解原子结构量子化概念的目标, 学生对知识掌握更牢固。在教学方法层面, 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在解释光谱现象能级能层的过程中亲自体会认识原子的规律, 从而掌握了学习物质结构的方法。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学生感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实验的作用、严谨的科学态度, 对学生将来的学习都有重要价值。

如果要进一步完善, 本节课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一是从知识角度上讲, 本模块知识比较抽象, 如果教师从“学生是否对原子结构有分层的概念”的角度投入更多思考, 会使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原子结构;二是本节课开放性较强, 如果在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中, 让学生对更多资料在课前进行了解, 在课上进行汇报, 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三是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对此模块知识的认知、表达不是很充分, 反映出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清晰度以及问题的指向性方面有待加强。

篇3:赏评刘老师的课

作为同课异构,刘正生和刘须锦两位老师的课例,在内容和教法上自有相近的地方,如都重视学法指导和运用、都重视对文本本身的关注、都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然,作为一位语文名师,刘正生老师的教学自有其过人之处。如该课在学法指导中注意深化语言训练,而这种训练由于安排得那么巧妙,渗透得那么自然,因而能够给人一种空灵而厚重的美好感受。

该课的结构也很简洁:抓住一个问题、引出一段古文、进行一次演练、补写一个结尾、自留一个作业。这也是教法——学法——用法教学步骤的具体化,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语言训练实实在在,显得真实、扎实、丰满。

首先是检查预习,了解学生预习中哪些字音容易读错、哪句话不太好读,查一下课文读得怎么样等,质朴实在,没有什么花架子。而教师问学生“学习这课最应该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又很自然地导出本课的学习重点:如何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任何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都需要一定知识作为进一步发展的支撑点。在本课学习中,就须要了解寓言的相关知识。在这里,教者不是向学生硬灌相关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借助“文前提示”把握寓言的基本特征——寓言一般都是说明某个道理的;引入法国寓言作家拉·封丹说的“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帮助学生把握寓言由故事和道理两部分构成,懂得“要明白这个道理首先要读懂这个故事”。这些抽象的知识由于教师恰当引导,学生接受起来显得自然而不生硬。

接着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要求说说两则寓言各讲了什么故事。当学生概括《伯乐相马》故事出现困难时,教者逐步引导,让学生明确按起因、经过、结果几个要素来概括是比较简洁的,所以当学生概括《鲁王养鸟》的主要内容时就很顺畅。这反映出教者能够针对学生现场学习中的困难和需要,灵活应对,通过教给学生概括故事的方法,并通过用法学会概括故事,使语言训练显得本色自然。

教者善于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见痕迹地渗透学法。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概括故事后,针对《伯乐相马》故事后,仅仅提供诱导语来侧面暗示而没有直接点明寓意这一情况,针对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寓言的寓意概括起来比较困难的具体情况,教师一方面指导学生思考、感悟;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通过类比的方式来理解《伯乐相马》的寓意。这样,在行云流水的教学过程中演示了如何揭示寓意的方法:知、悟、联的方法,即知道讲了什么故事、悟出要说明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深入体会。接着又通过归纳的方式概括出学法。这样将学法融于具体的教学过程,将感知和理性、具体与抽象结合起来,做到学教一体、融教于学,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又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此基础上,教者指导学生运用知、悟、联的方法学习《鲁王养鸟》,概括寓言中包含的道理。由于前面的具体示范,学生很快就运用该法理清了寓意,实现了学法迁移。

不过,在学习《鲁王养鸟》中,更值得关注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渴望,引出了该寓言的原文。

该段文言一出现,就引发了学生惊讶:何其简洁!这种惊讶本身就足见文言给学生带来的震撼和冲击。紧接着,由学生默读、个别指名读,教师对难点地方范读、领读,在读的训练中帮助学生熟悉文言、畅谈感受,认识到文言语言典雅、庄重、凝练、有韵味的特点。在文言理解方面,教者不是用串讲法一字一句讲,而是采用教师读白话学生读文言的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文言的积极性,为学生爱读文言打开了一扇天窗。这样的训练和拓展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面,而且使学生对中国寓言的了解和学习向深度方面又迈进了一步。

由此,刘老师又进一步迁移深化,出示了文言寓言“叶公好龙”,让学生读、悟寓言的寓意。这样既承接前面所学的文言文的方法,又复习了先前所学揭示寓意的方法,使学法得到更熟练的掌握。

刘老师的学法指导,不仅让学生向读教材外的寓言迁移,而且向写迁移,出示了一个趣味横生的现代故事,要求采用课文中揭示寓意的方法,模仿课文揭示寓意的句式及内涵,在妙趣横生的续写、续说中总绾课文的结构和寓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刘老师作业布置的方式也很有意思:自留一个作业。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要求,可以自主确定寓言学习方面的作业,这反映了刘老师对学生的高度信任,对学生的极大尊重。同时,我们从学生给自己布置的各式各样的作业中,既看到语文训练的开放性,也看到语文训练完全可以从同质性训练走向异质性训练,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总之,刘老师的这一课,不仅教给学生学法,而且在学法运用中采取多样的语言训练形式,使课堂始终充满着浓郁的语文味,使教学过程既显得空灵洒脱,又显得厚重大方。

刘须锦:在用法中放飞创造思维

同课异构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探讨方式,通过同课异构既可以了解不同教师的教学个性,也可以发现教学的共性规律在教学中如何得到具象化显现。刘正生和刘须锦老师同课异构的《寓言二则》既展示了略读性寓言类教学的一般要求,也反映了两位教师的不同追求。

刘须锦老师倡导语文教学思维,认为语文教学应按照语文的思维方式,通过简洁的教学模式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思维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当然,实现语文教学思维须要根据具体课文的特点,根据课文的文体特征,教给学生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用法中放飞学生的创造思维。

我们来看课例。《寓言二则》的教学结构其实很简单,不过是方法审视 —— 一目十行、内容比较 —— 版本勾连、阅读前奏 —— 关注“提示”、寓意阐释 —— 多元统一、学法迁移 —— 鲁王养鸟、寓言统合 —— 提升认知、方法巩固 —— 阅读延伸七步,但就是在这么简单的“教法——学法——用法”教学结构中,却蕴涵着丰富的内容。

教师首先是教法,教给学生略读课文的方法——一目十行的办法,指导学生通过浏览、检索的方式迅速阅读《寓言二则》,并和学过的伊索寓言作比较,寻找两者的不同点,在寻找不同点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创造性理解:《狐狸和葡萄》《蝉和狐狸》等寓言的主角都是动物,这篇寓言讲的是人;伊索寓言最后一段都是讲一种道理,而这里却不是;伊索寓言题目不是成语,这篇课文题目就是成语;《伊索寓言》是伊索等奴隶创造的作品集,《寓言二则》是从古代那些“原文”演化而来的;《伊索寓言》都很短,而这两则寓言很长;《伊索寓言》一般都是一到两段,而这篇课文自然段很多,等等。学生牛刀小试便有这么多新颖的发现,充分反映了学生善于发散,善于在用法中创造性理解课文。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与学过的课文进行比较,既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在勾前连后中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背景解决未知问题,为新学知识的同化奠定基础。

当然,运用一目十行的办法只是略读的共通办法,作为略读类的寓言,还应该体现寓言的特点。刘老师利用文前提示中介绍的“寓言一般都是说明某个道理的”,帮助学生理解寓言的结构一般是故事加寓意,而文中寓意的展示有的是直接点明,有的是通过诱导语、点化语侧面暗示。而本节课中的两个寓言寓意的显示方式与伊索寓言不尽相同。这种不同,就是通过诱导语侧面暗示。而这种侧面暗示的方式就为多元读解寓言提供了可能。刘老师抓住这种文体结构的特殊点,结合略读的通用方式——一目十行法,进一步组织学生理解新学课文《伯乐相马》的寓意。

在理解《伯乐相马》的寓意中教者首先让学生在略读的基础上用一两句话在书上加批注,通过写的方式来锻炼学生思维的周密性、严谨性,并将思维成果固定下来。接着让学生说说各自的理解。我们发现,学生的理解精彩纷呈:世上像伯乐这样爱马的人不多;世上的珍稀物种有很多,但真正珍惜它的人却不多;世上需要帮助的人很多,然而可以给予别人帮助、关爱的人不多,就是说帮助那些可怜的人不多;可怜千里马的人很多,有善心的人很少;千里马须要发掘(发现),更需要有真正认识它的人,把它用在正轨上;好的千里马须要发掘(发现),更需要伯乐把它用在正轨上;给予别人帮助、安慰,会使别人自信,精神焕发;只要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等等。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这些看法充分体现了学生对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当然,这种创造性思维的达成和运用,有赖于教师对文本特征的准确把握。刘老师深知寓言由故事和寓意两部分组成,他们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简括的故事本身就留有许多空白点,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灵活性,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为不同的创造性理解提供条件。正是基于这一点的把握,在刘老师的课堂上,出现创造性理解就有了文体依据。当然,这种创造思维的放飞,还与教师创设的和谐、自由的氛围有关。我们看学生在加批注时的教学片段:

(学生读书并批注。教师巡视,并及时激励:“已经写好了,就站起来。”十几位学生陆续站起来。)

教师继续指导:“站起来的同学,再读读你的批注,可以修改。语言啰唆是对他人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学生学习情态多样,有的坐在位置上读写,有的站起来修改,有的似站非站。)

在这里,有激励,有点拨,有要求,而学生的学习则更加舒展自如,情态多样。这就为创造性理解提供了特定的交际场依据。

这种创造性理解还有文本依据。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时,始终要求学生要依托文本,在文本中找到依据。而且教师还能够抓住寓言故事的诱导语“后来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作重点指导。

正是这样抓住略读方式、根据寓言的文体特征教给方法,在学生学习用法的时候给予真诚的扶持,学生就能够真正学会用法,学会创造性的理解。因而在学习《鲁王养鸟》时,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点:“寓言就是一个故事加上一个道理。现在用这样方法快速读《鲁王养鸟》,把重要的语句画出来,不同的理解写出来。”在自学中抓住重点句,“其实,鲁王是用供养人的方法来喂养海鸟,而不是用养鸟的方法来养海鸟,结果把海鸟害死了”,并模仿该句,写出自己的理解,并面向全班同学、面向同桌,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理解,实现教材中同类课文的迁移。

教师的创造性做法还在于奇峰突起,引导学生作整合性理解,进一步分析两则寓言的共同之处,进行寓言统合。从而不仅让学生意识到两则寓言在写法上有共同点,而且让学生明白这两则寓言都有善待、关爱动物,和自然和谐相处等潜在内涵,反映出朴素的天人合一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再联系到前面“内容比较—版本勾连”教学环节中的寓言比较,可以进一步发现中外寓言的不同点:伊索寓言重动物题材、中国寓言重人物故事,这样就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寓言教学更具文化底蕴。

学生用法的体现不仅仅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会用、在教师的搀扶下蹒跚学步,更在于能够向课外延伸、举一反三、自主运用。因此,我们看到教师在通过指导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先概括指出本课的学法“用一目十行的方法学了寓言两则,知道寓言都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有的寓言是没有直接写出道理,它的道理可能就在故事当中”。再引导学生快速阅读《东施效颦》,自由讨论,集体交流该寓言说明什么道理,在学生口语交流的基础上,又模仿《鲁王养鸟》中的句式 “后来, ”,填上寓意。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学会在用法中理解寓意,巩固学法,而且还暗含着对寓言结构的学习和写法的掌握;不仅仅引导学生用法,而且还实现了向课外文本的过渡,向课外延伸迁移:教者很自然地指出生活中像这样的成语寓言故事有很多,并屏显成语故事名:《南辕北辙》《亡羊补牢》《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挥汗成雨》《狡兔三窟》……指出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读解。如此,就将放飞创造性思维向课后延伸,从而真正提升学生阅读寓言、创造寓言的能力。

综上所述,刘老师能够根据略读和寓言的文体特征,提供学法,让学生在用法中创造性地掌握寓言的阅读方式,学会多元解读寓言、创造寓言。

上一篇:我们的价值观演讲稿_曹振下一篇:在星空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