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秋天的快乐

2024-05-04

作文秋天的快乐(精选18篇)

篇1:作文秋天的快乐

秋,不像春那样妖艳妩媚,不像夏一样活泼潇洒,也不像冬那样冷淡孤寂,它就是那样的成熟稳重。

秋,让人无以捉摸,它是那么神秘,那么梦幻,那么特殊,那么美丽。秋如同一个带着面纱的少女,让人无法认出她的真实面目;秋如同一个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少年,朝气蓬勃;秋如同一滴锥形水珠,剔透梦幻······

秋,它是那么伟大,那么无私,那么崇高,那么令人佩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秋使落叶凋零,红花凋谢,它们躺在地上,回忆之前的快乐,幻想着未来的美好,它们将自己献给大树,献给那来年香气弥漫,沁人心脾的花苞。

秋,它载着我的惆怅与忧愁,在那青春的岁月里乘风破浪,快速前行。它托着我13年的快乐与美好,在那青春的天空里自由翱翔,摆脱控制。它带着我13年的酸甜苦辣,陪伴在我的身前左右。

秋,让人流连忘返的季节,它引领者我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做我自己,奔向属于我的那块天地。

秋,让人无法忘怀的季节,它让我铭记于心,感受到我前所未感到的东西,感谢这——成熟稳重的秋天!

篇2:作文秋天的快乐

多彩的秋天

章曜程安徽省马鞍山市九村小学(马鞍山市雨山区红旗中路243000)

四年级4班指导教师王一鸣电话:***

E-mail:sanhejiashi@163.com

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天空就像一块闪着蓝色光芒的水晶,天地间的景色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油画。

街道上,原本绿色的树木经过秋风的吹拂纷纷穿上了金黄的衣服,一阵寒风掠过,落叶像一个个风车旋转着飘下,满地的落叶宛如巨大的地毯铺在了街道上。秋天的花园就更漂亮了!菊花是这里绝对的主角,黄的、紫的、红的、蓝的各种颜色的菊花千姿百态的盛开着:有的花瓣完全开了,但花蕊却紧紧地卷起来像个毛线球。有的花瓣弯弯细细的末端却卷起来像海葵一样。还有的花瓣细细长长的舒展开来,可真像千手观音呀!

篇3:《家乡的秋天》作文课例及分析

如何缩小城乡学生间作文水平差距呢?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探索。

我首先调查分析了所教班级新生作文的态度及心理。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谈话分析: (1) 喜欢作文的人数与不喜欢作文人数相当, 只是不喜欢作文人数中乡村学生居多; (2) 喜欢作文的人中却有很多人为作文得不到高分而苦恼, 很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帮助; (3) 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写作心理障碍: (1) 畏惧心理, 多年作文失败的记录, 使他们有一种“谈文色变”的畏惧心理; (2) 自卑心理, 总认为自己不是写作的料, 不可能把作文写好; (3) 无所谓心理, 自己作文成绩好也罢, 不好也罢, 觉得都无所谓; (4) 自我满足心理, 认为自己作文还行, 不求新的突破和长进。

心病还得心药治。消除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是当务之急, 教师必须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采取作文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同步的方法, 进行集体疗救。《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学生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初一学生正处在思想开放期, 易于接受新事物, 敢于用自己的笔书写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乐于表达自己的向往和追求。

鉴于此, 我决定放手让他们写自由文, 培养他们讲真话, 抒真情, 求真务实的写作态度, 进而实现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益, 缩小城乡学生间作文水平差距的目标。

一.课例实践

开学第四周学校安排我上公开课, 我选了何其芳的《秋天》。这天适逢周末放月假, 课堂上我布置了一道课外练笔题———《家乡的秋天》或《感悟秋天》, 要求农村学生利用周末休息的机会回家乡转转, 城里的孩子可以到邳州公园、街道、小区、河岸等处遛遛, 慢慢看, 细细听, 静静想, 感受秋天的气息, 把自己的身心融化到秋天的美景之中, 像何其芳那样记下自己的感受, 形成一篇感悟秋天的文章。写作形式可以写成诗歌样式, 也可以写成记叙文。 (投影)

我略作指导, 提出要求:

1.出门前带好纸笔, 定下“寻秋”路线。农村孩子可以看看丰收的原野、乡村小路、母校校园、路边树林……城里孩子关注街道公园、小区广场、街上行人、运河风光带等等, 做到实地观察, 切身感悟。

2.观察时, 留心身边一草一木, 注意空中微风和周围的人群状貌, 记下写作素材, 触发联想与想象。例如:你到邳州公园来悟秋, 可以记下:秋天的花园里有些什么?颜色、味道、样子?人漫步其中有什么感觉?

3.可以联想与秋有关的诗句, 如咏菊的、咏秋风秋雨的……与古代诗人一起悟秋, 其乐无穷。

4.如遇有特殊天气, 毛毛细雨啊, 轻轻薄雾啊, 会有更特殊的感受……

5.回家后将所记所想变成一篇有自己真实观察、真正体验的文章, 我相信那一定是你最美的创造。

……

作业收上来了, 我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超出我的预料。不管是城区学生, 还是乡下孩子, 均有佳作佳句出现, 读后我很激动。现略举两例:

刘欣怡 (城区) 写了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大雁是秋天的使者/丰收是秋天的心愿//落叶是秋天的蝴蝶/果实是秋天的彩灯/金灿是秋天的衣裳/我愿做秋天的画师……刘晗 (城区) 分别以“红色是那被秋霜染红的枫叶……”“黄色是那被秋风吹黄的稻穗……”“褐色的是那一颗颗可爱的毛栗……”“紫色是那一串串诱人的葡萄……”为中心句领起下文, 结构全篇, 很有些散文诗的味道。

王庭庭 (农村) :“秋姑娘挎着她神奇的小花篮, 迈着轻盈的脚步, 悄然来到人间。她轻轻地挥了一下她手中的花篮, 一瞬间, 门前的那盆玫瑰向着秋姑娘张开了笑脸, 红润润的脸蛋细腻而柔软……”闫宇 (农村) :“……秋国王统领着故乡的这方水土, 你看, 家里忙起来, 学校闹起来, 田野里的农民笑起来……”

针对这次课外练笔, 我精心准备, 认认真真地上了一节讲评课。课上, 我首先整体表扬了这次作文练笔写得很好, 我很满意, 并点名表扬了一大部分学生, 其中特别强调有一些人是开学初调查时不喜欢写作文的人, 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进步。接着声情并茂地范读了4个学生佳作全文, 12个学生作文中的好句段, 并给他们都打了满分, 以示鼓励。然后让学生分组议一议: (1) 被范读作文还有哪些可以修改的地方? (2) 听读同学的作文后有哪些收获? (3) 若让你重写这篇文章你将作怎样的修改?最后让所有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后上交老师。

这一堂课, 我发现同学们始终精神振奋, 笑容挂在脸上, 听得认真, 议得投入, 发言积极。以此为契机, 我安排了第三单元写作训练——《感受自然》, 并在课后找那些没被表扬的同学谈话, 指出他们作文存在的问题, 了解他们内心的困惑给予个别指导, 提出修改建议。对个别没有经过实际观察应付作文的行为进行了批评, 同时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让他们模仿本单元课文, 重新写自己喜爱的季节, 并表示对有进步的作文我将再次在全班表扬。这些同学态度很端正, 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反思提升

我对这次写作训练的教学, 初步做了如下反思。

1.凭借课文引路, 降低写作难度。

何其芳的《秋天》中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 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农家丰收图——“秋天栖息在农家里”;霜晨归渔图———“秋天游戏在渔船上”;少女思恋图———“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在优美的意境中, 我们仿佛听到诗人在深情絮语, 仿佛看到幽谷、农家、渔船、牧羊女……那么, 乡村秋景中还有哪些景物是你观察知道的, 而诗人没写到呢?请走进乡村, 用你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尽情观察, 用你手中灵动的笔尽兴描画《家乡的秋天》吧……学生的眼里闪着激动的光芒, 个个跃跃欲试。

仿照课文补画乡村自然秋景图, 像作者那样感悟秋天的诗情画意, 同学们也能做一回诗人啊……凭借课文引路, 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学生勤于观察, 乐于表达, 才能写出好文章, 以后要多做尝试与探索。

2.命题贴近生活, 消除畏惧心理。

“生活就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圣陶先生用这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阐明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只有让学生“深入生活”, 才能获得生活的赐予, 才能进行写作活动。

这次写作训练我先安排学生去观察自然, 感受生活, 去经历秋天、体验秋天、感悟秋天, 所以他们笔下的秋天才色彩纷呈, 神韵各具。

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 而是不会在看似单调平淡的生活中发掘出生活的情趣和意义, 体验到生活的启示和波澜。也不是生活太单调, 而是教师没有教会他们采撷生活浪花的方法。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可谓单调, 但他反映童年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却写得情趣盎然、耐人寻味。这说明即便是枯燥乏味的生活, 也是写作的源泉。

我想, 只有研究学生, 做到“目中有人”, 想他们所想, 爱他们所爱, 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才能为学生所喜爱, 才能让他们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 有情可抒, 也才能消除他们畏惧作文的心理。

3.观察积累——写好文章的基础。

作文难,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熟视无睹, 没留心观察, 不善于观察。因此, 我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只要“处处留心, 时时在意, 事事关心”, 做到细心观察、体验分析,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进而体味到生活的道理, 作文也就不那么难了。观察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这次写作训练在指导上还没达到最优化, 没有教给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的技巧。应当先教育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然后引导他们学会把自己观察事物时所引起的心灵体验捕捉下来, 这种观察不是用眼睛, 而用心去体验, 用心去咀嚼。积累呢, 身边随时备有一个笔记本, 一旦有感悟, 就立刻记下来。这样, 观察才是富有个性的观察, 积累才是个性鲜明的积累,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个性特色, 才会富有灵气。

如果再次安排学生写秋天, 我将调整指导方案: (1) 写作知识讲座:观察与观察方法———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知识与方法。我认为, 对初一学生进行基本的写作知识辅导是必要的, 必须教给学生观察、积累生活的本领。 (2) 由何其芳的《秋天》引申到刘禹锡的《秋词》, 再对比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让学生感悟赞秋与悲秋两种不同的情怀, 认识到情不同而景亦有异:作者选的景物必须服务于主旨——抒发感情的需要,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然后, 再让学生到大自然, 到生活中有针对性的去观察, 去感悟, 效果一定会更好。

篇4:秋天的快乐

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一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选的或画的画。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后读给同桌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改一改。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

【精彩片段一】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秋”风放纸鸢。秋风送爽,我来到披着红色枫叶的公园,抬头仰望,天依然如此的蓝,几只风筝在空中自由飞翔。看,东边那只穿黑西服的不正是燕子先生吗?西边那团火则是高贵的凤凰小姐,它淡定地看着眼前的花开花落。飞得低低的是只胆小怕事的绵羊,而在它上空盘旋着一只凶神恶煞的老鹰,看来小绵羊难逃此劫了!

——《风筝乐》黄钰雯

【微评点】

化用《村居》一诗中的名句,应情应景,与下文自然衔接,毫无突兀之感,且借助古诗营造了一种文化氛围。

【精彩片段二】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无数鲜美的果实成熟于此季。我臂挎竹篮,去采摘果子。每一颗果子都肥嘟嘟的,仿佛就要炸开来一般。轻轻拉动果子顶部,将它的枝叶往下一揪,一个鲜嫩的小东西就落在你手里。它散发的是专属于秋天的香气——丰收的气息。

——《秋日采果忙》施姗姗

【微评点】

一“拉”一“揪”,简单的两个动作准确地将采摘果子的过程呈现给读者,画面感很强。

【互动空间】

雨哲:老师,一看题目我就知道要写的季节是“秋天”,文章的字里行间要渗透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老师:不错,雨哲很会审题。那么究竟要描写秋天的什么呢?

小祎:我觉得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写秋天的各种景物,如以时间顺序写早、中、晚田野中的不同景色变化,或以方位顺序移步换景,记录下在果园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丹丹:我想写秋天人们的各种活动,如摘果子、放风筝、捉蛐蛐等。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充分展现出我们少年儿童的活力四射、快乐惬意。

老师:如果是写景状物的话,注意用上些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你所要描述事物的特点,增添文采。如果是写人叙事的话,要细心观察活动开展过程中人们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以细腻的文笔打动读者。

阿芳:妈妈常说我的文章寡淡无味,像白开水一样,那除了刚才老师说的注意修辞、抓住细节外,还可以怎样给自己的文章添点料,让它更吸引人呢?

斌斌:这个我有发言权,毕竟我的文章经常被老师拿来当范文读嘛,哈哈。其实也不是我多么的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而是我能够充分汲取别人文章中的营养。拿来化之,化而用之,学会借鉴、模仿。当然决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要吸收消化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老师:大家写好后别忘了多多修改,记住: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妙句得。

篇5:作文秋天的快乐

秋姑娘悄悄地来到了北方,一路上,她走过的地方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长长的柳条像秋姑娘的发辫,飘哇飘哇,飘走了夏天的炎热。金色的桂花,小小的,黄黄的,有五片花瓣,把桂花树摇一摇就会下一场桂花雨,桂花雨下完后,秋天就变得凉爽了起来。桂花的香味真是太香了,从远处一闻,就能闻到桂花芬芳扑鼻的香味。桂花的用处很多,可以做桂花糕,桂花圆子……风吹来大树像在跟我们招手,小草像在向我们点头。

走进公园,我闻到了一股香味,香香的,突然我看到远处有一些青色的小皮球挂在了一颗树上。我跑过去看,原来是一个个蜜柚,我打算爬上去摘一个。爬啊爬、爬啊爬,终于爬上了树,我摘了离我最近的那个蜜柚就下树了,我捧着蜜柚,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篇6:写秋天作文300字 秋天的快乐

一个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的下午,爸爸妈妈带上我们几个小伙伴,开着车,提着果篮,去苹果园里摘苹果。

未到果园门口,阵阵果香就扑鼻而来,我们飞快地跳下车,欢呼着冲向果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棵大棵的苹果树,绿绿的树叶当中,藏着红红的苹果,就像一个个红红的小灯笼,充满着丰收的喜悦。

小明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篮子,跑去摘苹果,一个、两个……很快篮子里就装满了。妈妈们边摘苹果边谈论着今年的收成,一阵阵笑声洒满了果园。我和小伙伴们边摘边吃,吃饱了就去玩游戏。

篇7:秋天的快乐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天的快乐作文4篇,欢迎大家分享。

秋天的快乐作文 篇1

秋天的快乐是农民伯伯的快乐。你瞧,农民伯伯在田野割稻子、拔萝卜、摘黄豆可开心了!老爷爷老奶奶们一边干活一边唱歌。秋天里,农民伯伯天天都笑得合不拢嘴。

秋天的快乐是果子的快乐。果子们穿上一件黄黄的“衣裳”准备到“肚子游乐园”去呢!你看,柿子、苹果都在你挤我推,争着要让人们带它们去“游乐场”。

秋天的快乐是树叶的快乐。瞧枫叶变成了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走近一看枫叶成了一封封邮票,飘呀飘,飘来了秋天的凉爽!

秋天的快乐是人类和大自然的快乐,人类和大自然的快乐是秋天的快乐!

秋天的快乐作文 篇2

秋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悄悄地来到人间,它把红色给了枫叶,它把橙色给了果树,同样它也把金色给了桂花。

我们学校的桂花树长9米,宽15分米,一簇簇金桂在枝头,犹如一颗颗闪烁的星星。

上课了,我们纷纷跑进教室,老师在讲课,一阵阵桂花香,扑鼻而来,同学们人在心不在。下课了,大家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来到花坛边,桂花纷纷落下,下起了一场桂花雨,有的落在花坛上、有的落在草丛里、还有的落在走廊上……

花坛边像铺上了金色的地毯,同学们有的仔细的捡着,生怕把它弄坏,有的则大把大把地捡着,怕别人把桂花拿走,还有的拿回家做桂花糕、泡桂花茶呢……

金色的桂花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清香,更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秋天的快乐作文 篇3

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我们一大家子去爷爷家的果园里摘柿子。

我们沿着小路爬上山坡,来到果园里,映入眼帘的有翠绿色的梨、黄澄澄的桔子、紫红的石榴、红彤彤的柿子。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们来到柿子树下,像小灯笼似的.柿子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我馋得直流口水,摘了一个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吃了起来。“哇!”怎么回事?爷爷笑着说:“被柿子咬了。”“爷爷,还没熟摘回家干吗?“我奇怪地问。柿子是需要摘回家用水果催熟后才可以吃。”爷爷说。我拿着爷爷自制的工具开始采摘柿子,我怎么采也采不下来,柿子好像专门和我作对。爷爷走过来告诉我怎么采摘。很快,我们采了满满四箩筐。

回家的路上,我和妈妈情不自禁地在秋天的微风里跳着,笑着,追逐着,今天真快乐。

秋天的快乐作文 篇4

秋天是十分美丽的。 早上我和妈妈在公园散步,我们不知不觉地走到一棵大枫树旁,枫叶红得像火一样犹如红色的邮票。我们继续往前走又走到了苍翠的香蕉树旁,香蕉树就像“月亮树”,“月亮树”上的“月亮”随风舞动非常漂亮。我摘下一条香蕉剥开皮咬了一口,呀!果肉又软又滑,香甜可口好吃极了。

我一抬头忽然看到一只可爱的小松鼠,抱着一个不大不小的松果在树上欢蹦乱跳,好像在为找到松果而庆祝。我侧耳倾听已听不到青蛙的欢唱声,这个时候可能在加紧挖洞,准备开始冬眠没时间唱了吧!

篇8:“快乐作文”的教学实践策略

快乐作文教学的提出转变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枯燥乏味和形式化, 为了更好地研究快乐作文理论和实践应用情况, 本文总结了“快乐作文”的相关教育教学理论, 提出了“快乐作文”的教学实践策略。

一、内容改革

快乐作文在教学内容方面必须要做出全面改革。首先, 要活用教材。目前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之中设立了许多作文题目内容, 多数教师都是以这些题目为依据完成作文教学, 可是面对文题, 许多学生 (特别是中年级学生) 感到没内容可写, 是苦差事, 害怕作文, 甚至厌倦作文。为此, 教师要活用教材, 使得学生写的内容能够贴近生活, 写自己生活的经历, 写自己想要写的内容。例如:《写一处自然景观》的教学, 许多学生表示没有印象深刻的自然景观, 而本市内的景色认为平平常常, 没有写作的欲望。这时就有的同学提出想要写一处幻想的美景世界, 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看到的景色一样。如果严格按照教程的要求是不可以的, 但是同样是写景, 同样是锻炼学生的文笔, 如果学生有这种意愿, 教师应该允许, 并鼓励同学“如果有机会出去旅游, 要写一篇真正的美景文章给老师看一看。”其次, 要靠近生活。学生要快乐写作就离不开生活的情绪感染,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教师要加强作文教学与自然、与生活的联系, 鼓励学生到自然中、到生活中、到梦想中去“找”作文, 明确地让学生知道:作文就在你的身边。

二、模式转变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浓厚学习兴趣, 开展快乐作文的重要因素。作文教学要转变“分析题目——找材料——写作——评改” 的一成不变的模式, 要根据专项内容进行训练教学。例如: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讲授“排比句”。师:妈妈的爱是一团火, 永远那么温暖。请同学们补充妈妈的爱是……生:妈妈的爱是领航的大雁, 指引我前进的道路。然后教师讲解排比句的作用, 以及排比和比喻相联的优美。同时, 要进行情境创设, 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 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 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观察和创作。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评价多元

快乐作文需要其他人的评价肯定, 评价的多元化强调师生共同评价。首先, 要引发师生共识, 也就是不需要教师一言堂, 要师生共同讨论, 通过对各类与评价有利害关系的人的需求、关注点和问题的应答, 并通过对话和协商, 逐步达成共识。具体模式:朗读某篇作文, 全体学生书写评语, 找出优缺点, 然后教师再进行点评, 对有不同建议的关键处再进行讨论, 最终形成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担任主持人, 提问全班同学讨论作文内容, 而教师处于旁听位置。当然, 教师要注意鼓励教学, 一方面要求学生多说鼓励的话语, 如“希望你能更上一层楼。”“希望小作者写出更好的作文。”等语言要教会学生运用。另一方面, 教师在点评时, 不仅要在总体上对文章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 而且要对文章一些小的优点, 某一方面的长处也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尤其对后进生的文章闪光点, 哪怕一个词或一句话用得好也要给予鼓励。这种多样评价, 不仅是传播着知识, 传递着情感, 更是学生分析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的锻炼、培养与展示。

四、多效展示

为了实现快乐作文教学, 教师必须要给学生展示成功作品的机会, 在展示的平台上, 学生才能真正地感受到自己写作的内容受到认可的快乐与满足, 这种满足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不是一个游戏所能替代的。在多效果的展示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进行小面积的展示, 就是要利用计算机文档, 指导学生出版自己的作品专集, 作品内容自定, 包括小学阶段所有自己的得意之作, 自己的专集名称要富有创新和特色, 然后建立班级平台, 公布这些作品内容。其次, 要进行全校范围的展示, 可以与校领导沟通, 申请建立走廊作文展示栏, 让同学在校内感受到自己作品的受重视程度。另外, 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投稿和参加各类作文竞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作文刊物, 然后按照投稿地址帮助同学投稿, 并鼓励学生耐心等待。以上种种展示过程中, 学生的文章受到广泛关注, 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 真正地投入到写作学习之中。

概括地讲, “快乐”是兴趣的源泉是驱动学生写作的基础, 是小学生迈出文学创作的第一步, 教师要铺好这步路, 通过内容改革和模式创新来迎合小学生的创作兴趣, 通过多元评价和多效展示来让学生产生快乐的积极的写作体验, 展示文学创作的真正魅力, 只有这样才能驱动大家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最终发散思维, 完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顾兴国.小学快乐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0 (1) .

篇9:三年级:秋天的快乐

特邀撰稿教师: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 金红梅

要求:

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一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的画。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语。写好后读给同桌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改一改。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

快乐导航:

一看题目就知道写的季节是“秋天”,文章字里行间里要体现出“快乐”。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秋天的美景,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写人们秋天的活动,摘果子、放风筝、捉蛐蛐……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写出心中的“快乐”。如果描景状物,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再现事物的特点,彰显文采。如果写人叙事,要细心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以细腻的文笔打动读者。

词语加油站:

描写秋景的词语:

金风送爽 橙黄橘绿 硕果累累 丹桂飘香 一叶知秋

春花秋月 一碧如洗 云淡风轻 秋风习习 明月清风

句子加油站:

描写秋景的佳句:

1.秋天到了,枫树的叶子全变红了,远远望去,像一团火在燃烧。

2.秋高气爽,晴空万里,蔚蓝的天空飘浮着几朵白云,就像碧波中的几朵浪花。

3.秋天到了,石榴成熟了。圆滚滚的石榴红黄相间,薄薄的皮闪闪发光,像抹了油似的。石榴顶上的小裂口,就像石榴娃娃扎着一条冲天辫,正咧着嘴对我笑着说:“快来尝尝我呀,我可甜了!”

诗句加油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七夕》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篇10:秋天的快乐作文

在小区里捡了几片落叶,我就做起贴画来,做一张小蜻蜓吧!我精心地把落叶洗了一下,再做起帖画来。

我先用竹叶剪了小蜻蜓的身体和尾巴,然后又用四片山竹叶做起了它的翅膀,再用其它树叶拼出了“小蜻蜓”的头,接着不一会儿亮晶晶的大眼睛也问世了!

我想就一只小蜻蜓也太孤单了,所以我又用玫瑰花做了一个太阳,又用桂花树的叶子剪了荷叶,最后我用蓝色水彩笔画了一些波浪和白云,一幅树叶贴画就做好了。

我还用这幅画编了个故事。有一天,小蜻蜓飞飞在学校里学飞,可它没认真听,本领还没学到家。下课了,大家在一起玩捉迷藏,轮到飞飞抓了,它想同学们刚刚会飞,肯定飞不远,一定会躲在小河边,它边想边向小河飞去,快到小河边了,可是“刹车”不灵了,它直向河里冲去了。幸好,它掉在河边的荷叶上了,它慢慢地爬上岸,说“我以后上课一定要认真学好本领。”

篇11:秋天的快乐作文

秋天在哪里呀?秋天在哪里?秋天在漫山遍野的果树上,秋天在树梢的黄叶里,秋天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秋天在小朋友的欢歌里。

秋天的天空很高很蓝,秋天的枫叶红似火,秋天的苹果红灿灿,秋天的梨黄澄澄,葡萄晶莹透亮,橘子酸酸甜甜。一望无际的稻谷象金色的地毯,高粱举起火红的火把,玉米象排排闪亮的珍珠。秋天的花仙子当数菊花。阳台上的菊花竞相开放,黄的,紫的,白的,色彩缤纷,争奇斗艳。如果秋天刚好在北方,会看到白杨树,核桃树,梧桐树的大叶子会纷纷扬扬落下,回到大地怀抱,来年给树妈妈更多的养料。小朋友踩在落叶上沙沙地响,在凉爽的秋风里追逐游戏。金黄的银杏树叶子从高大的银杏树上飘飘落下,婷婷象舞女的裙子,小朋友把漂亮的银杏树的叶子小心地捡起来,夹在最喜欢的书本里。小朋友在宽阔的草地上放风筝,风筝越飞越高,像是要飞到云朵里。晚上,草丛中蛐蛐的鸣叫,好像在召唤着我们,我们便再也不能安心坐在家里,小伙伴们会互相找着,拿着手电筒,去捉蜗牛,蛐蛐,在南方下过雨的时候是最容易找到蜗牛的,我去北方则很少见到蜗牛,但今年秋天我和哥哥逮到了许多种蚂蚱和蛐蛐,更让人兴奋。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是多彩的季节,秋天是凉爽的季节,秋天是快乐的季节。

篇12:快乐的秋天作文

秋天的快乐在哪里?在秋风里,秋姑娘摘下一片片叶子,一片写给南方的大雁,祝它们一路顺风,一片写给小孩子,让他们加点衣服别着凉。

秋天的快乐在哪里?在小河里,暖暖的小河慢慢变凉了,它在提醒孩子们不要再到小河里玩耍。

秋天的快乐在哪里?在孩子们身上,孩子们在秋天里玩耍,在秋天的果园里吃着甜甜的水果,在小河里洗耍。

篇13:让学生快乐作文的方法探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我尝试过打破常规作文教学形式的做法,就是不再把作文局限在几节作文课上,而是把学生的习作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给他们创设亲自参与实践的机会,并在实践的过程中,随时提醒他们留心实践的过程,各个环节都做些什么。等完成了全过程,再让学生回忆并说说上面做事的过程,然后再议一议这件事中所含的意义。这样,先说后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事情的全过程,为完成习作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还整理了学生的思路使之条理化。二者结合,学生不但能轻松完成作文,更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学生怕写作文的问题从根本上得以解决,进而就可以发展为快乐作文了。为此,我班经常组织展开一些有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如教学生“洗衣服”。我要求学生在家准备好洗衣粉及要洗的衣物等,然后,把它们带到学校来开展洗衣活动。活动中提醒学生注意洗衣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洗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些什么,洗好的衣服怎样处理等。全班学生都兴高采烈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结束后再组织回忆讨论,说说洗衣服的过程。这一下,学生们无拘无束都有话说了。此时我便趁机引导他们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学生不费多大功夫就完成了习作训练。一次共同的经历为写作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准备,学生写作文就变得轻松愉快了。由此我认为与其挖空心思研究怎么教,怎么写,不如先琢磨一下写什么,只要将习作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就有话可写了。

此外,学生日常的即兴观察和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城市、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月星空……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趁热打铁,课内完成

在学生轻松愉快,无拘无束地体验结束后,我立刻组织他们讨论这次作文的要领、诀窍,或交流各自的素材、题目……我及时发现、肯定学生独特的思路,精彩的表达,修辞手法的适当运用等。在训练方法上强调以下几个方面:(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写出真情;(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3)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在写作过程中,我会注意观察,发现有思想怠惰的学生就巧妙提示:“快的同学已经写了快一页,慢的三四行。”过一会儿有的学生又开始发呆,我就支招:“这里实在写不出,就先放一放,写下一处,写心里想写的,等会再回过来。”学生当时没有发觉,下课后常常会很兴奋,他们居然能够在课内写出这么长的作文来,学生们真正体会到了写作文的乐趣,自信心极大地增强,收获颇丰。

三、集体及时批改,具体指导

学生在作文课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就了自认为还不错的一篇作文,怀着激动的心情交给老师,满怀期待地等着老师的批改,肯定。而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繁杂的班务、课业掣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批改完所有学生的作文。常常五六天后,才将作文本发给学生,而此时学生已没什么激情了。再则教师经常把批改内容限制在小范围内,对批改的作用估计太低,形式又比较单一,犯了简单化的毛病,往往是事倍功半,达不到批改的最终目的。为此,我创新了作文批改的方法。我每天都会挑一两篇作文,在早自习念一段,和学生一起点评,然后让学生猜猜作者是谁。学生很喜欢这种集体批改方式,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由此可见,改变评价方式还能培养学生自主修改能力,让学生爱写作文的“火炉”始终保持“适当温度”,是写好作文的情感支持。这样的兴趣活动课收效显著,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创造的积极性。此外,我还把每期的优秀作文、好词佳句,或讲评,或张贴,或推荐到各报纸杂志。我班杨洁茹同学的作文就曾在《中学生作文》上发表。每学期我还为大家编印一份习作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作文教学的策略不胜枚举,但不可能解决所有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改进,不管哪种教学方法,都要切合学生的作文心理,让他们在生活中写作,让学生真正地自由表达,自主作文,这样,学生才能快乐地作文。

摘要: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症结,一是缺乏必备的作文材料;二是缺乏必要的写作知识。作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集体批改、具体指导等途径能有效地解决学生怕写作文的问题,并最终达到使学生快乐作文的目的。

篇14:《家乡的秋天》作文课例及分析

如何缩小城乡学生间作文水平差距呢?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探索。

我首先调查分析了所教班级新生作文的态度及心理。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谈话分析:(1)喜欢作文的人数与不喜欢作文人数相当,只是不喜欢作文人数中乡村学生居多;(2)喜欢作文的人中却有很多人为作文得不到高分而苦恼,很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帮助;(3)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写作心理障碍:①畏惧心理,多年作文失败的记录,使他们有一种“谈文色变”的畏惧心理;②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不是写作的料,不可能把作文写好;③无所谓心理,自己作文成绩好也罢,不好也罢,觉得都无所谓;④自我满足心理,认为自己作文还行,不求新的突破和长进。

心病还得心药治。消除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是当务之急,教师必须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作文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同步的方法,进行集体疗救。《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学生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初一学生正处在思想开放期,易于接受新事物,敢于用自己的笔书写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乐于表达自己的向往和追求。

鉴于此,我决定放手让他们写自由文,培养他们讲真话,抒真情,求真务实的写作态度,进而实现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益,缩小城乡学生间作文水平差距的目标。

一.课例实践

开学第四周学校安排我上公开课,我选了何其芳的《秋天》。这天适逢周末放月假,课堂上我布置了一道课外练笔题——《家乡的秋天》或《感悟秋天》,要求农村学生利用周末休息的机会回家乡转转,城里的孩子可以到邳州公园、街道、小区、河岸等处遛遛,慢慢看,细细听,静静想,感受秋天的气息,把自己的身心融化到秋天的美景之中,像何其芳那样记下自己的感受,形成一篇感悟秋天的文章。写作形式可以写成诗歌样式,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投影)

我略作指导,提出要求:

1.出门前带好纸笔,定下“寻秋”路线。农村孩子可以看看丰收的原野、乡村小路、母校校园、路边树林……城里孩子关注街道公园、小区广场、街上行人、运河风光带等等,做到实地观察,切身感悟。

2.观察时,留心身边一草一木,注意空中微风和周围的人群状貌,记下写作素材,触发联想与想象。例如:你到邳州公园来悟秋,可以记下:秋天的花园里有些什么?颜色、味道、样子?人漫步其中有什么感觉?

3.可以联想与秋有关的诗句,如咏菊的、咏秋风秋雨的……与古代诗人一起悟秋,其乐无穷。

4.如遇有特殊天气,毛毛细雨啊,轻轻薄雾啊,会有更特殊的感受……

5.回家后将所记所想变成一篇有自己真实观察、真正体验的文章,我相信那一定是你最美的创造。

……

作业收上来了,我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超出我的预料。不管是城区学生,还是乡下孩子,均有佳作佳句出现,读后我很激动。现略举两例:

刘欣怡(城区)写了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大雁是秋天的使者/丰收是秋天的心愿//落叶是秋天的蝴蝶/果实是秋天的彩灯/金灿是秋天的衣裳/我愿做秋天的画师……刘晗(城区)分别以“红色是那被秋霜染红的枫叶……”“黄色是那被秋风吹黄的稻穗……”“褐色的是那一颗颗可爱的毛栗……”“紫色是那一串串诱人的葡萄……”为中心句领起下文,结构全篇,很有些散文诗的味道。

王庭庭(农村):“秋姑娘挎着她神奇的小花篮,迈着轻盈的脚步,悄然来到人间。她轻轻地挥了一下她手中的花篮,一瞬间,门前的那盆玫瑰向着秋姑娘张开了笑脸,红润润的脸蛋细腻而柔软……”闫宇(农村):“……秋国王统领着故乡的这方水土,你看,家里忙起来,学校闹起来,田野里的农民笑起来……”

针对这次课外练笔,我精心准备,认认真真地上了一节讲评课。课上,我首先整体表扬了这次作文练笔写得很好,我很满意,并点名表扬了一大部分学生,其中特别强调有一些人是开学初调查时不喜欢写作文的人,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进步。接着声情并茂地范读了4个学生佳作全文,12个学生作文中的好句段,并给他们都打了满分,以示鼓励。然后让学生分组议一议:①被范读作文还有哪些可以修改的地方?②听读同学的作文后有哪些收获?③若让你重写这篇文章你将作怎样的修改?最后让所有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后上交老师。

这一堂课,我发现同学们始终精神振奋,笑容挂在脸上,听得认真,议得投入,发言积极。以此为契机,我安排了第三单元写作训练——《感受自然》,并在课后找那些没被表扬的同学谈话,指出他们作文存在的问题,了解他们内心的困惑给予个别指导,提出修改建议。对个别没有经过实际观察应付作文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同时再给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模仿本单元课文,重新写自己喜爱的季节,并表示对有进步的作文我将再次在全班表扬。这些同学态度很端正,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反思提升

我对这次写作训练的教学,初步做了如下反思。

1.凭借课文引路,降低写作难度。

何其芳的《秋天》中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农家丰收图——“秋天栖息在农家里”;霜晨归渔图——“秋天游戏在渔船上”;少女思恋图——“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在优美的意境中,我们仿佛听到诗人在深情絮语,仿佛看到幽谷、农家、渔船、牧羊女……那么,乡村秋景中还有哪些景物是你观察知道的,而诗人没写到呢?请走进乡村,用你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尽情观察,用你手中灵动的笔尽兴描画《家乡的秋天》吧……学生的眼里闪着激动的光芒,个个跃跃欲试。

仿照课文补画乡村自然秋景图,像作者那样感悟秋天的诗情画意,同学们也能做一回诗人啊……凭借课文引路,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学生勤于观察,乐于表达,才能写出好文章,以后要多做尝试与探索。

2.命题贴近生活,消除畏惧心理。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圣陶先生用这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阐明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只有让学生“深入生活”,才能获得生活的赐予,才能进行写作活动。

这次写作训练我先安排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生活,去经历秋天、体验秋天、感悟秋天,所以他们笔下的秋天才色彩纷呈,神韵各具。

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不会在看似单调平淡的生活中发掘出生活的情趣和意义,体验到生活的启示和波澜。也不是生活太单调,而是教师没有教会他们采撷生活浪花的方法。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可谓单调,但他反映童年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却写得情趣盎然、耐人寻味。这说明即便是枯燥乏味的生活,也是写作的源泉。

我想,只有研究学生,做到“目中有人”,想他们所想,爱他们所爱,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为学生所喜爱,才能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也才能消除他们畏惧作文的心理。

3.观察积累——写好文章的基础。

作文难,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熟视无睹,没留心观察,不善于观察。因此,我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只要“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事事关心”,做到细心观察、体验分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进而体味到生活的道理,作文也就不那么难了。观察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这次写作训练在指导上还没达到最优化,没有教给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的技巧。应当先教育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然后引导他们学会把自己观察事物时所引起的心灵体验捕捉下来,这种观察不是用眼睛,而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咀嚼。积累呢,身边随时备有一个笔记本,一旦有感悟,就立刻记下来。这样,观察才是富有个性的观察,积累才是个性鲜明的积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个性特色,才会富有灵气。

如果再次安排学生写秋天,我将调整指导方案:(1)写作知识讲座:观察与观察方法——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知识与方法。我认为,对初一学生进行基本的写作知识辅导是必要的,必须教给学生观察、积累生活的本领。(2)由何其芳的《秋天》引申到刘禹锡的《秋词》,再对比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学生感悟赞秋与悲秋两种不同的情怀,认识到情不同而景亦有异:作者选的景物必须服务于主旨——抒发感情的需要,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然后,再让学生到大自然,到生活中有针对性的去观察,去感悟,效果一定会更好。

如何缩小城乡学生间作文水平差距呢?这是一个复杂而又综合性的课题,不是一两节课或一两个课例能解决的,我将对它作长期而深入的研究。

篇15:快乐的秋天作文

爬呀爬,不知不觉我们爬到了半山腰。我气喘吁吁的说:“我不要爬了,我太累了。”爸爸不断鼓励我说:“加油,坚持就是胜利。”我听了,飞快地冲向山顶……

终于,我爬上了山顶,我从山顶向下望,自言自语地说:“缝山真美,满山红的枫叶就像一团火。”

篇16:快乐的秋天作文

秋天的快乐在花园里,菊花张开了笑脸,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白的像雪。真是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人们漫步在花园里,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秋天的快乐在果园里,一只只红彤彤的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高挂在树枝上;一串串紫葡萄像一颗颗晶莹透亮的宝石让人垂涎欲滴;一个个石榴咧开了嘴露出了粉红的牙齿。人们采摘着丰收的果实,一阵阵欢乐的笑声回荡在果园里。

秋天的快乐在树林里,树木脱下了深绿色的夏装,穿上了金黄色的秋衣,枫树也换上了美丽的红衣,一阵微风吹来,一片片红叶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小朋友们在树林里采摘着落叶,喜悦地想:我要留住秋天的脚步。

篇17:快乐的秋天作文

你看,秋姑娘来到公园里。把火红色,粉红色、雪白色染在了菊花上,金黄色是小草的。而高大的枫树早就穿好了红色大衣,它告诉大家,秋姑娘来了。

一阵风吹来,一片枫叶飘了下来。那边的小明,看见一片枫叶飘了下来。连忙弯腰把它捡了起来:“大家快看啊,我捡到枫树树叶了!”大家都向他投去羡慕的眼光。而小虹,她则捡到了银杏树叶,大家也更加努力地寻找好看的树叶。

秋姑娘离开了公园,去到农民伯伯的家,细心地给农作物撒些魔法,嘣!农作物成熟了!农民伯伯露出丰收的喜悦。

秋姑娘累了,她下起了秋雨,雨中的香味让人特别开心。

篇18:作文秋天的快乐

一、创设愉悦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思考与创作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为他们创设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激活他们的创作激情,写作兴趣倍增。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可以采取如下办法:

1. 巧设游戏情境

大部分孩子喜欢参与各种小游戏,可谓乐此不疲、百玩不厌。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创设各种小游戏,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轻松写出相应素材的文章。譬如,我在执教《一次有趣的游戏》这一作文课时,就组织学生玩“贴鼻子游戏”。首先,我在黑板上用黄色粉笔勾画了一个没有鼻子的大头娃,然后,我让学生蒙上眼睛上台贴鼻子,有的学生贴鼻子的动作非常到位,赢得了大家的一片掌声;有的学生随手一按,居然就把鼻子贴到耳朵上、额头上、下颚上、嘴巴上……引得大家捧腹大笑。随着笑声的消逝,教室里还弥漫着欢乐气氛,于是,我乘机引导学生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到草稿纸上,这些学生饶有兴趣地挥笔拟稿,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许多学生举着草稿纸高兴地喊道:“我的作文完成啦!”

2. 创设故事情境

小学生的情感丰富强烈,当接触到某些环境、事物、气氛时,往往激情四射,并在自己头脑里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创设故事情境,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荡起学生的情感涟漪。不管是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还是历史故事、幽默故事,大部分学生都很喜欢。譬如,我在引导完成童话故事《乌鸦和狐狸》的续写时,就讲述了趣味化的故事:从前,海滨的树林里有一棵大槐树,一只乌鸦在树枝的茂密处筑窝居住着,树根旁边的洞里居住着一只狡猾的狐狸。由于狐狸曾经多次骗过乌鸦,所以虽是一上一下的邻居,但他们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有一天,乌鸦嘴里叼着一块大肥肉,狐狸谎称这块肉有毒的,必须马上吐出来才能保命……乌鸦稍加思索,就听信狐狸的花言巧语,居然把鲜嫩的肥肉吐到树根旁。此时,狐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走了这块肉。乌鸦望着狐狸悠然自得的样子,肠子也要悔青了……”讲到这里,我的故事戛然而止,许多学生非常纳闷,几十双眼睛盯着我。此时,我提出问题:“乌鸦耷拉着脑袋,越想越气愤,那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会如何发展呢?请你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完成结尾部分吧!”全体学生立即愉快地投入到构思、拟稿之中,他们写出了乌鸦的控诉、狐狸的报应、痛改前非的狐狸等片段,教学效果显著。

二、注重日积月累,丰富写作素材

很多学生往往抱怨自己没有饱读诗书,肚子里的墨水实在少得可怜,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来形容是恰如其分的。而大千世界中的现实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学生写作时的思想情感和所有素材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逐步引导学生说实话、真话、心里话,不说空话、套话、假话。为此,我们只有鼓励和支持学生关注生活实际,才能成功挖掘生活中的丰富写作资源。

首先,激励学生善于观察大自然。海门与启东比邻,虽然地方不大,但属于大禹治水处,八仙云游之地,俗称“沙洲”——东胜瀛洲。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成为陆地,唐代时就有人在此靠捕鱼耕猎为生,宋朝时遍布沙洲,麋鹿成群,水草丰美,仙鹤翔集。开阜之初,算崇明的一角,新中国成立后才划归南通市。据《海内十洲记》中描述:“其遥遥浮现于烟波之上,视若缥渺仙境。”今天的海门裹沙挟泥,天际之滨,乃海上明珠也。南襟长江,北负沧海,东及扶桑,西连通泰。面对如诗如画的家乡,每一个学生只要细心观察,一定能找到写作的好素材。

其次,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在平时,我要求学生切身体验现实生活,诸如驻足店前,漫步公园,步入街市,融入街道社区活动等,都可以耳闻目睹新鲜事物。激励学生细心观察灯火闹元宵、清明上坟祭祖、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赏月吃月饼等民俗风情,这些都是得天独厚的写作素材。长此以往,学生肚子里的墨水自然盈满,写作文也成为一件快乐的美差了。

三、革新评改措施,构建互动乐园

学生写作文难,教师批改作文更难,如果对学生习作一一详批,那工作量实在很大;如果简单批改习作,那就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笔者认为:批改作文不能成为教师的专利,应该让学生共同参与批改作文,让批改作文成为师生、生生互动的乐园。一般可以采取“自主评改、交互评改”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自改作文,让他们真正成为批改作文的主人。当然,绝对不能采取“放羊式”的批改方式,作为教师,务必在学生自改作文前加强指点,即:首先让学生反复推敲题意,看看自己所写的内容是否存在偏题现象;其次,检查文章是否有条理、中心材料是否丰富、详略处理是否得当,并检查文章是否有语病或者错别字;最后,仔细斟酌修辞手法是否到位。当学生完成自改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改、互评,教师也要巡回指导,达到教学相长、其乐融融的美妙境界。

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愿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日趋完善,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写、在写中乐,努力构建行之有效的开放式作文教学新模式。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滚滚向前,小学生作文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收获。本文作者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初步摸索出了一种小学快乐作文教学新模式,值得大家深思与商榷。

上一篇:妇女节祝福语简短独特给老师微信文案一句话下一篇:读山羊不吃天堂草有感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