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议论文同一素材的多元解读

2024-04-10

有关议论文同一素材的多元解读(精选2篇)

篇1:有关议论文同一素材的多元解读

有关议论文同一素材的多元解读

议论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阐明自己对生活或某一现象的感悟、想法。为了使自己的观点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就要使用充足的论据来进行充分论证。如何多角度挖掘,解读好已有的素材,以此作为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对当前中学生写作显得尤其重要。

一、同一素材多元解读的现实需求

首先,学生素材积累有限。当代中学生年龄相近,所处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大同小异,接触的教育思想、文艺作品和新闻传媒也大致相同,这些因素造成了中学生几乎趋同的知识结构和素材积累。面对一般话题,学生很快便能确立观点,但支撑观点的材料从哪里来,这是学生时常感到困惑的问题。面对话题作文观点的多样性和学生掌握素材的单一性,学生只能选择一材多用,从不同角度解读素材,为己所用。观点是灵魂,是学生思想的火花,鼓励学生创新并成就学生作文,就必须学会解读素材,解决论证难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因为学生作文素材的缺失而让学生选择放弃观点。其次,学生解读能力受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文理书,当代中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多门学科的上课和练习,很少有时间去看一些“闲书”,平时积累的作文素材非常少,没有好的诱因打开他们的智慧之门,引导他们作更好的分析与解读,教师就有必要关注并指导学生进行解读。

二、同一素材多元解读的.示例分析

艺术源于生活,学生的应试作文虽然称不上是艺术作品,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写对生活的感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侧重点可以各不相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方位去欣赏庐山会发现千百样的美。同一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会获得多种感受。

例如,以《伤仲永》的材料作为素材,可以论证多个不同的观点。仲永作为一个天才却中途夭折的事例一般运用方向为:天才在于勤奋、天才并非天生、学习的重要性、教育的重要性。如若从其他角度来分析,则又会“别有洞天”。比如:

1.从家长的角度。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愚昧无知的方父,他错误的名利思想,他的“不使学”,间接地扼杀了一个英才。

2.从方仲永的角度。对自己的事要有主见。学习要变“不使学”为“我要学”,随波逐流、整日“环谒邑人”的仲永。由于他“受制于其父”,直接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3.从邑人的角度。“外因对事物发展有重要作用”或者“环境的重要性”。“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如果“邑人”没有这种猎奇心理,不以金钱相诱,或者劝说其父让仲永学,也许不会有这种憾事。方父是罪魁祸首,邑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对可怕的外因共同扼杀了仲永。

这则材料还可以作为以下论题的佐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贪眼前之利,终害己;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对自己的事要有主见;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我手中;业精于勤荒于嬉;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而是勤奋的;外在环境与成才;世上需要千里马,更需有伯乐等。

三、同一素材多元解读素材的方法归纳

“材不在多,会用则灵”。读材料要学会“多角度深思,依论点解读素材”。“多角度深思”便是从实际出发,忠实于生活,换角度思考;“依论点解读素材”就是在证明某论点时,要根据话题迅速找出材料与文题的内在联系,在行文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向话题靠拢,生发材料与话题的契合点,有意识地选取材料中有用部分,适当渲染扩充,结论要紧扣话题,落到话题或论点(分论点)上。具体说,要想依论点解读材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论点的角度来整体解说材料,把已知材料尽量往已定话题上“拉一拉、靠一靠,甚至扭一扭” (但绝不是强扭);其次,针对具体的论点,有目的地,重点地突出已知材料中的某个方面,找准论据与论点的契合点,最后进行适当的议论分析。若能做到这两点,学生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状况。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多元解读素材,但这不意味着学生可以任思维肆意驰骋而不受约束,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把握住“多元解读”与“任意解读”的区别,不同学生对素材的理解可以在各自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合理产生,但不是毫无道理的瞎想乱猜,更不是漫无边际的信口开河。否则就歪曲了“多元解读”,也无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了。因此,当学生对文本作出个性解读时,教师不要忘记及时提醒和纠正,要知道“真理向前一步就是谬误”。

篇2:有关议论文同一素材的多元解读

笔者曾参加过“凤凰语文”一个关于文本细读的主题讨论, 并在此基础上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与交流。那次论坛的主题是细读《莫泊桑拜师》。大家经过激烈讨论后, 总结出文本细读的几种途径:

一、朗读

朗读是进入文本不可缺少的一环。因为教学时教师要进行范读, 并指导学生针对不同情形展示朗读, 又因为朗读更容易走进作者的内心, 走进他的情感世界, 更容易体会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所以细读文本时, 朗读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朗读赋予作品以生命, 所以它有助于理解作品。尤其是课文中人物的对话, 更要通过朗读来感受内在的东西, 如果读得声情并茂, 就能通过人物语言感悟到他的内心。有时候, 朗读能够替代理解。

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常常不好意思进行这样的朗读, 所以错过了许多文本细节, 也就失去了文本的内涵。

二、交流

许多人都喜欢埋头一个人钻研教材, 其实文本细读也要学会与别人交流。与别人交流是借“智慧”, 正如有人这样说“如果我给你一个苹果, 你给我一个苹果, 最终仍是两个苹果;如果我给你一个想法, 你也给我一个想法, 那最终会有无数的想法。”备课时, 我们经常交流一下, 会非常便捷地走入文本。

在我们办公室, 每天都有这样的交流。

记得在教授《老师, 您好!》一文前, 一个教师问了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春晖”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我和另外两个老师翻看了手上的几份教学用书, 又上网查看了一下, 都认为“春晖”一词在文中应该指“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但在教学用书和备课手册上都不是这样解释的。到底怎样来解读这个词语的意思?

我们把第二小节又读了几篇, 终于达成共识:“春晖”和后文中的“朝霞”一词都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给学生带来了美好的一天。

三个臭皮匠, 凑成诸葛亮。在交流的氛围中, 往往也能达到文本细读的目的。

三、读透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说:“不看别人的戏, 就演不好自己的戏。”上课也是这样, 不听别人上课, 就上不好自己的课。听别人的课, 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等于别人把教材的大门打开了, 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作为旁观者的我, 就会在这座“山”里有很多新奇的发现。

读透文本并不只是现场听课, 还可以去看一下各种名师的课堂实录, 从实录中我们也能找到文本的“点”。我在教授六年级古诗《渔歌子》一文时, 阅读了大量的课堂实录, 终于找到了一个被我忽略的点:不须归!

诗人为什么不须归?难道仅仅是被美景所吸引吗?不是的, 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 不须归的理由跃然纸上———原来他是官场被贬, 躲藏到山水间来的。而他的哥哥则希望他能回家, 因为还有家人在等着他。此时诗人就处于这种“归”与“不归”的矛盾的挣扎中:归, 那是不愿意的, 因为他已经看破红尘, 看惯官场的尔虞我诈, 他只想置身于这山水之间, 做个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简单人;不归, 那是不孝的, 因为他还有老父老母要抚养, 还有妻儿在等待。就在这样的矛盾中, 借着钓鱼抒发自己的感情, 这正是诗人张志和的高明之处。

所以, 对待一般的文本, 细读要通过对语言的理解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 与作品对话, 与作者对话,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教师既要沉入文本, 完全地读进去;又要跳出文本, 清醒地读出来。既在细节处探查入微, 同时还要对文本有一个整体宏观的把握。

上一篇:供电公司加强行风建设工作简报下一篇:初一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