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秽论战 教学建议

2024-04-08

曹秽论战 教学建议(共5篇)

篇1:曹秽论战 教学建议

曹秽论战 教学建议

一、内容与主旨

本文记的是史实。主要的记叙方式是“记言”,这是《左传》记叙某些历时不长、规模不大的战争时常用的方式,目的是通过人物的谈论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阐述军事斗争的策略。本文就是这个方面的一篇代表作。文中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

二、段落层次

本文选自《左传》,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全段32字,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的观点,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三、重点语段研读

语段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蹋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研读

“齐师伐我”“公将战”两句,写出对话背景。“鄙”,为下文写鲁庄公张本。“远谋”二字是全篇文眼。鲁庄公一答,已见其鄙。分衣食,不过左右之人而民弗及,是为“小惠”,故民不从。鲁庄公二答,再见其鄙。鲁庄公三答,始有所悟。国君忠其事则民服矣。统观曹刿所言,皆着眼于“民”,其“远谋”可见。

四、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是(对人民)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t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鲁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消失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注:“下视”也可译为“向下看”。

五、写作特色

1.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

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本文第一段写战前,第二段写战时,第三段写战后,文章层次清楚。而且,段落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如第一段用“战则请从”过度到第二段的从战;第三段用“既克”承上启下,题得承接自然,一气流转,使文章浑然一体。

3.运用对话,文字简洁。

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通过对话,展示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把战前准备、作战情况,以及胜负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对话过程中,又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刻画出曹刿及鲁庄公的性格。而全文却只有二百多字,可谓辞约意丰,言简义明,文笔非常精练。

篇2:曹秽论战 教学建议

鲁庄公十年,强大的齐国军队向鲁国发下战书。鲁国上下自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军队鲁国的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而在田间干活的曹刿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对同在田间干活的乡亲们说他想去进宫求见鲁庄公,为他出谋划策。结果遭到了乡亲们的嘲笑:“那些事情都是那些当政的人管的事,就凭你曹刿还没那能耐。我劝你还是好好种田吧。”曹刿听了后反驳道:“此话差异,那些当官的人都目光短浅,还不能够远谋。”乡亲们听到这样说,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几日后,曹刿带好行李来到京城。

这天,鲁庄公和文武百官正在商议如何对战齐国时,听到士兵报告说有一个自称可以帮助鲁国战胜齐国的人求见。鲁庄公便立刻请曹刿进见。

衣冠简朴的曹刿站在养尊处优的“肉食者”中尤为突兀。但是不等鲁庄公说什么,曹刿就问:“齐国进犯,敢问大王凭借什么去作战。”鲁庄公想了一下便说到:“像吃的穿的这样一些养生的东西,我从来都不会自己独自享会,一定会把它分给我的臣民。”曹刿闻此笑了笑说道:“大王的小恩小惠没有遍及到全国上下,如果到了真正打仗的时候也不会有多少人配合你的”大王听后辩驳到:“我每年都会吧丝织和猪、牛、羊这些祭品敬献给神灵,相信上天看在我诚心信佛的份上,也会保佑我路过胜利的。”鲁庄公说完后,曹刿不禁嘲笑他的迂腐,便说道:“大王认为这样做就可以取胜了吗?这样小处守信用,根本不能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大王还是不要再妄想了。”鲁庄公听到曹刿说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急得在大殿来回踱步,突然说道:“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明察,但是都会按照时期的实情来处理。”曹刿满意的点点后说:“大王这样做才能够取信与民,我们就可以凭借这个来打仗。另外希望打仗当天,希望大王允许我跟随您一起,以助我鲁国一臂之力。”得到鲁庄公的应允后,曹刿便拂袖而去。

篇3:《曹刿论战》教学的三个切入口

提起带兵打仗, 尤其是以弱胜强, 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长勺之战, 是春秋初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车阵会战, 也是我国历史上后发制人, 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老师可引导学生从其故事性入手去研读文本。

故事讲述的是一场战争, 一场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战争。作战的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战争的起因是齐国国君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的公子纠, 出兵进攻鲁国。战争的地点是在鲁国的长勺。战争的过程是鲁国地盘遭受齐国大军的突然来犯, 鲁庄公率军将要迎战, 武士曹刿主动进宫问战、请战, 曹刿的如此胆识和才能深得庄公赏识, 于是庄公重用曹刿, 让他直接指挥长勺之战, 战时曹刿指挥若定, 巧用战术, 敌疲我打, 敌败我追, 最终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其次, 这篇文章情节还充满了趣味性, 这也是老师带领学生走入文本的好入口。

战前, 曹刿主动进宫问战, 遭其同乡冷嘲, 武士曹刿回答“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此语显得狂傲侮人, 不了解曹刿之人, 也许会评曹刿“有点夜郎自大”。曹刿得到庄公接见, 没有转弯抹角, 而是开门见山:“何以战?”庄公坦然告知, 庄公之意我对臣下厚爱我对神灵诚信, 凭此就可迎战, 一国之君竟如此备战, 让人觉得幼稚。可曹刿却不以为然, 他告诫庄公亲民爱民只是小恩小惠并不足够, 虔诚拜神不以少报多也只是小小诚信, 公正待人、秉公执法才是取信于民之根本。至此, “肉食者”的“鄙”, 庄公的“远谋”已初见端倪。曹刿这番有关政治民情的分析, 让庄公顿悟, 让读者顿悟:民心所向乃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

这场战争是齐国最先挑起, 一想到齐国如此恃强凌弱, 庄公气愤填膺。于是, 一入战场, 公将鼓之, 齐军一败退, 公将驰之, 如此鲁莽急躁胸无韬略的统帅, 显然毫无作战经验, 庄公打仗不用兵法之道, 这样沉不住气, 不是显得有点孩子气的冲动吗?要知道春秋之战, 国无常备军, 这仓促入战的乃是临时征集的庶民啊, 如此与强敌交锋士兵会不堪一击。沉着冷静的曹刿谨慎用兵, 先作军事防守, 待齐军士气耗尽之时, 转入反攻, 结果打败敌军;敌人撤退, 曹刿不急着乘胜追击, 待详察敌情后, 方指挥军队追击溃败的齐军。如此用兵之道, 曹刿堪称卓越的军事家。

让人笑罢不能的是鲁庄公, 他竟胜而不知何以胜, 待曹刿给他详细分析先按兵不动后敌疲我打, 先详察敌情后乘胜追击的用兵策略, 庄公才拨云见雾, 恍然大悟。如此庄公真是糊涂而可爱。

此外, 从人物形象入手, 也是老师牵引学生走入文本的好办法。

庄公身为一名国君, 面对强齐来犯, 毫不畏惧, 亲自挂帅带兵, 他的勇敢无惧、率先垂范, 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士兵们的参战热情, 但只凭一腔热情未必能使抗战稳操胜券。国家危难, 匹夫有责, 能深谋远虑的曹刿于是主动请见庄公, 他与庄公分析作战的条件是否具备, 当获知庄公平日秉公办案时, 他欣然首肯“可以一战”。

篇4:《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我表扬了他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勇气后问全体同学:“对于庄公有无远谋这个问题,来一场辩论如何?”大家一致同意。

生A:“曹刿不是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吗?庄公是鲁国的国君,他是最大的‘肉食者’,他当然无‘远谋’!”

师:“你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好!”

生B:“我认为庄公无‘远谋’。若有远谋,战前就该高瞻远瞩,作好充分的准备;若有远谋,战争中就能审时度势,抓准时机;若有远谋,在决胜之后就不会不知胜因。长勺之战,要不是曹刿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说不定庄公就成了齐军的俘虏,能说他有‘远谋’吗?”

师:“言之有理。”

生C:“我认为国君的远谋与一般谋士的远谋有所不同。纵观历史,许多有作为的国君,并非自己谋略过人,而是善于任用有远谋的人才。论谋略,刘邦不及萧何、韩信,刘备也不如诸葛亮,但谁又能说刘邦、刘备是无谋之人呢?另外,庄公以国君的身份,能与平民曹刿公平对话,并允许曹刿同乘一辆战车,直接指挥作战,这种超乎寻常的胆识,知人善任的眼光,从谏如流的勇气,谁又能否认他的远谋呢?”

生D接过话头:“你把庄公说得如此明智,那他为何把大战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呢?既然他有远谋,又为何浑然不知‘何以战’,这可是迫在眉睫的近谋啊!”

生E慷慨陈词:“不错,庄公确实把近臣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作为战争的先决条件,但凭这一点不能说他无远谋,因为这是时代的局限。何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这正说明他有远谋。你只看到前面两点,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这不是断章取义啊?”

辩论还在继续……

最后我为这场辩论作结:我们看人、看问题不能只从单方面看,而应从多方面加以分析。在庄公有无远谋这一问题上,同学的话启发了我,虽然他在战前曾寄希望于近臣和神灵,在战争中他也急躁冒进,打了胜仗还不知原因,这一切都让人觉得他不高明,但就他能大胆任用曹刿这个人才这一点来说,他是有远谋的。现在我们不是说,人才的竞争才是最大的竞争吗?二千多年前的庄公,能慧眼识人才,这正是他最大的远谋啊!

课后我陷入了深思,《曹刿论战》入选教材多年,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却从未根据庄公所处的时代及他在特定的事件中的所作所为进行全面的思考。作为教师的我,总是按照教参上现成的说法,把庄公看成一个目光短浅的国君,并把这个评价毋庸置疑地灌输给我的学生,而很多时候,学生也习惯于接受老师的观点和意见,因为在他们心目中,老师就是知识的化身,是知识的权威。

但今天,学生却向“权威”提出了挑战,他们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而且是有理有据,这不能不让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无视阅读主体思维的个性差异,对学生作出划一的指导,使学生“臣服”于教参或教师揭示的文本意义和主题思想,学生丰富的感悟和认知便在同一化、标准化的释义中磨灭殆尽,从而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事实上,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际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读者对于文本的理解往往因人而异。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的再生性和多元性,正如新课程标准所一语道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阅读过程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激发和尊重学生对课程新价值的创造。由此说来,教师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园地中含英咀华,采撷知识的果实。

篇5:《曹刿论战》教学释疑

关键词:曹刿;鲁庄公;政治上的明君

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孟子曾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来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历史中许多经典战役如“城濮之战”“牧野之战”“官渡之战”都再一次证明了战争中人心向背的重要性。

齐国是个东方大国,兵多将广,鲁国不过是个二三流的小国家,国弱兵少。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鲁国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纠复国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于是齐国和鲁国在长勺展开了一次激战,结果军事大国齐却败给了处于劣势的鲁,课文《曹刿论战》对此作了详细的描述和总结。鲁之所以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我认为取决于三个方面:(1)战前做好了充分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战中把握有利的进攻时机——“彼竭我盈”之时;(3)战中把握住有利的追歼时机——“辙乱旗靡”之时。作为领导这场战役取得胜利的卓越的军事家曹刿更是光耀千古,为人所称道,相比之下鲁国国君庄公却暗淡无光,为人所不齿,虽贵为国君,却只能是一个“肉食者”,只能以“鄙”来定论。教学之余,静心细想,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人物——曹刿,他的军事思想;他的深谋远虑;他的善观察、善分析能力固然不可否认,但鲁庄公在这场战争中所起的潜在的作用也决不能抹杀,其形象也绝不能以“昏庸无能”来概括。

一、开张圣听,从善如流

贵为国君的庄公在国家大事的决策权上拥有绝对的权威。可是在战前和战中都能耐心听取臣子的进谏,从善如流,形成正确的决策,不能不说其圣明。试想曹刿在战前以“民弗从也”“神弗福也”和战中两次“未可”果断来否定庄公的作战依据和计划时,国君颜面何在?国君权威何在?可是庄公不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以虚怀若谷的心胸坦然处之,试问这是一个“鄙”的国君能做出的吗?当曹刿问及“何以战?”时,庄公依次以“必以分人”“必以信”“必以情”来回答,试问这是一个“自私自利”“糊涂透顶”的国君吗?由此可见,他懂得为君之道,懂得驾驭之术,利用“平衡”原理以此来笼络人心达到稳固自己统治的目的。况且政治上取信于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单凭一个正当的理由就可以达到的,古人言“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战争的结果来看,庄公“仁政”早已深得民心,从此点出发我认为他应该是一个头脑清醒、具有政治才能的圣明的君主。

二、国难当头,奋不顾身,御驾亲征

首先,在国事危急的时刻,庄公做出了“公与之乘,战于长勺”的重要举动,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壮举,置个人生死安危于不顾,披挂上阵,亲自督战。试问古代有几个国君能如此做,他的信心和决心本身就显示了战争的胜负。其次,君主能亲临战场,其最大作用就是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鲁国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这次战争怎能不胜。战后曹刿总结说:“夫战,勇气也”,那么,毋庸置疑,这个“气”的根源应当在于庄公的亲临督战,如果说这次战争的一半功劳归于曹刿的指挥得当的活,那么另一半的功劳应当归于庄公的亲临督战,只不过一个的作用明显,一个的作用不明显罢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鲁庄公这样一个身体力行,与国家同生共死,共患难的国君绝不是一个“莽夫”,一个“鄙夫”。

三、谦虚好学,不懂就问

在战中,庄公的确表现的有点急躁,但他能认真听取曹刿的建议,积极改正错误,作为国君的确难能可贵。当战争取得胜利后,庄公以虚心的态度向曹刿请教,表现了其在军事上的好学精神,我想“公问其故”的背后一则表明庄公承认自己在军事方面的确技不如人,二则说明他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备后用。

四、坚决果敢,重用人才

国家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无数朝代兴亡的历史都已经昭示了“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道理。国难当头,一个乡野村夫曹刿请见,庄公“抽空”接见并与之论战,发现曹刿是一个人才,于是他抛弃了偏见,破格提拔了曹刿,并委以军事统帅的重任,把国家的兴亡系于一人之身,这需要多么大的决心,他的果敢也让上层的不同声音得到了很快的统一,正是因为他的坚决果敢、重用人才的思想,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国家。这样一个慧眼识才、果敢无畏的国君岂是一个“鄙夫”。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上课过程中简单地把曹刿的深谋远虑和庄公的“鄙”对立起来分析人物形象,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齐鲁长勺之战,鲁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作为主帅的曹刿固然功不可没,但也不能忽略庄公潜在的决定作用,“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果让庄公带兵作战,他可能不是一个称职的主帅。但就统治国家而言,他绝对是一个称职的君主,他的大智若愚,他的果敢,他的牺牲精神恐怕曹刿也未必能及,所以我认为把庄公这一人物形象简单地定格于“肉食者”和“鄙”是不公正的。

上一篇:《耶溪泛舟》原文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下一篇:三关爱先进事迹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