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学案例

2024-04-16

《曹刿论战》教学案例(精选11篇)

篇1:《曹刿论战》教学案例

<<曹刿论战>>教学案例

谷佶松

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存在两种偏向:一是逐字逐句地串讲,课堂气氛沉闷、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二是全篇感悟,从整体意会,轻基础知识的落实,学生没有积累文言文知识。文言文教学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

文言文教学同样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创新,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课堂框架描述

带着这样的思考,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1、第一环节:从“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导入,揭示课题。

2、第二环节: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字音、注意停顿、不读破句;学生自译课文。

3、第三环节:思想内容分析,不懂之处提出疑问,特别是人物的分析,需要自己理解之处。

4、第四环节:拓展长勺之战的战争场面,听“十面埋伏”的名曲,学写古战场的描写。

三、案例分析:

第一环节:从“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导入,揭示课题。

选文是名篇佳作,让人文情感走进文言课堂。文言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文言文也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学生会对“长勺之战”是怎么取胜的?较感兴趣,会深入地钻研教材,挖掘本文的人文内涵,特别是对题目为什么不改成“长勺之战”等,发生疑问,探究教材的可研究价值。

第二环节: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注意停顿、不读破句,学生自译课文。意在扎扎实实地进行文言文教学。这里说的字词句,主要是指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不同的实词,文言虚词,以及文言句子的特殊形式。教学的重心放在翻译课文上,字词句的学习就会湮没在整个翻译过程及译文中,学生对它们的印象就必然不深。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建筑材料”(词语)和“建筑方式”(句式),当然谈不上知识的迁移。再说,也没必要去整篇翻译,逐字逐句去讲解、翻译,只会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讲到九霄云外去。当然,配合教学需要的必不可少的翻译还是要做的。第三环节:思想内容分析,不懂之处提出疑问 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语言素材,在前一阶段的熟读背诵中,也大致对文言内容有了一点了解。或许此时,他们更想了解文言阅读的规律,此时,正是对学生进行文言语法等教学的好时机。适当的讲解、典型文言语言现象的剖析,都应该在这个阶段完成,因此,语译、讲解应该成为这一阶段重要的教学方法。

第四环节:拓展长勺之战的战争场面,听“十面埋伏”的名曲,学写古战场的描写。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去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情去解读作品,对作品的不确定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多角度的观察,更新途径重新审视,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去发现,发现知识,发现感受,乃至发现自己。这时他们的关注点从对语言知识的转向存在于作品本身的艺术与美学价值。能够到达这个阶段,那么,学生的文言能力应该是基本形成了。对于“鉴赏层”的,就应该避免逐词逐句的串讲、翻译,立足于整体的欣赏和把握。

课后拓展:除了课堂教学上要注意,语文教师还要充分发挥日常作业、作文、课外阅读指导、兴趣小组或讲座等活动的作用,有计划地综合运用,让它们围绕课堂知识讲授的中心,在思想和认识上作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发现文言文的博大精深,激励学生继承与发扬古代文化精粹。

四、反思

本节课运用了合作研讨的教学法设计教学,强调学生在合作中发现和探究,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自由、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精神和创新意识。将创新教材、创新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篇2:《曹刿论战》教学案例

李红会

文言文教学作为初中教材的一大主要内容,课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此外,课标还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和创造性,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为例,我的操作流程如下:

课前齐背全文,营造读书氛围,还语文课堂“琅琅书声”的本色。

第一环节:评说历史导入新课

我们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有很多,你能举出一例吗?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它取胜的原因吗?

通过对这一历史知识的回顾,让学生懂得各门学科知识是相通的,是相互促进的,从而树立“大语文”观。

第二环节:你问我答温故知新

亮点一:男女生开展翻译对抗赛,男生给女生出10个单个字解释,然后女生再给男生出10个。规则:任意指名回答,问题不要重复。

以比赛的形式巩固翻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达到了让学生“动”起来的目的。

第三环节:讨论交流展示提升

1.由生展示各段内容,全文概括。在此基础上,各抒己见:“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你赞成用“论”还是用“战”,理由是什么?

培养大家概括能力的同时,训练大家学会深入思考问题。

亮点二:演读发挥想象,演读战中过程,感受人物形象。

2.分析曹刿形象、鲁庄公形象。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如从时代背景、人物描写、他人反映等角度,紧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通过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有创意地阅读的能力。

3.研读写法:①详略安排②对比写法③结构照应

教师提升:重在方法指导

亮点三: 对联总结曹刿精神品质

第四环节:拓展视野仿写练笔

亮点四:读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孙必干事迹,颁奖词。让学生给曹刿仿写一段颁奖词。

学习在合作讨论与交流表达中结束了,回顾这篇文章的教学。我觉得三种构想的实施是成功的。

一、问题设计有层次。

在注重诵读、翻译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然后深入分析人物

形象,接着研读写法,最后拓展仿写。环环相扣,将学生的思考逐步引向深入。

二、亮点设计有趣味。

学生的注意力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课堂上应该适时地设计些亮点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开头由历史知识导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接着通过竞赛形式来复习翻译,男女生的参与热情都很高,确实达到了巩固翻译的目的。然后又通过演读体验,深入感受了人物形象。对联总结提升了人物精神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后仿写既有新鲜感有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提高能力有方法。

讨论、交流提升了学生的认识,演读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仿写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篇3:《曹刿论战》教学的三个切入口

提起带兵打仗, 尤其是以弱胜强, 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长勺之战, 是春秋初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车阵会战, 也是我国历史上后发制人, 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老师可引导学生从其故事性入手去研读文本。

故事讲述的是一场战争, 一场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战争。作战的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战争的起因是齐国国君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的公子纠, 出兵进攻鲁国。战争的地点是在鲁国的长勺。战争的过程是鲁国地盘遭受齐国大军的突然来犯, 鲁庄公率军将要迎战, 武士曹刿主动进宫问战、请战, 曹刿的如此胆识和才能深得庄公赏识, 于是庄公重用曹刿, 让他直接指挥长勺之战, 战时曹刿指挥若定, 巧用战术, 敌疲我打, 敌败我追, 最终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其次, 这篇文章情节还充满了趣味性, 这也是老师带领学生走入文本的好入口。

战前, 曹刿主动进宫问战, 遭其同乡冷嘲, 武士曹刿回答“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此语显得狂傲侮人, 不了解曹刿之人, 也许会评曹刿“有点夜郎自大”。曹刿得到庄公接见, 没有转弯抹角, 而是开门见山:“何以战?”庄公坦然告知, 庄公之意我对臣下厚爱我对神灵诚信, 凭此就可迎战, 一国之君竟如此备战, 让人觉得幼稚。可曹刿却不以为然, 他告诫庄公亲民爱民只是小恩小惠并不足够, 虔诚拜神不以少报多也只是小小诚信, 公正待人、秉公执法才是取信于民之根本。至此, “肉食者”的“鄙”, 庄公的“远谋”已初见端倪。曹刿这番有关政治民情的分析, 让庄公顿悟, 让读者顿悟:民心所向乃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

这场战争是齐国最先挑起, 一想到齐国如此恃强凌弱, 庄公气愤填膺。于是, 一入战场, 公将鼓之, 齐军一败退, 公将驰之, 如此鲁莽急躁胸无韬略的统帅, 显然毫无作战经验, 庄公打仗不用兵法之道, 这样沉不住气, 不是显得有点孩子气的冲动吗?要知道春秋之战, 国无常备军, 这仓促入战的乃是临时征集的庶民啊, 如此与强敌交锋士兵会不堪一击。沉着冷静的曹刿谨慎用兵, 先作军事防守, 待齐军士气耗尽之时, 转入反攻, 结果打败敌军;敌人撤退, 曹刿不急着乘胜追击, 待详察敌情后, 方指挥军队追击溃败的齐军。如此用兵之道, 曹刿堪称卓越的军事家。

让人笑罢不能的是鲁庄公, 他竟胜而不知何以胜, 待曹刿给他详细分析先按兵不动后敌疲我打, 先详察敌情后乘胜追击的用兵策略, 庄公才拨云见雾, 恍然大悟。如此庄公真是糊涂而可爱。

此外, 从人物形象入手, 也是老师牵引学生走入文本的好办法。

庄公身为一名国君, 面对强齐来犯, 毫不畏惧, 亲自挂帅带兵, 他的勇敢无惧、率先垂范, 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士兵们的参战热情, 但只凭一腔热情未必能使抗战稳操胜券。国家危难, 匹夫有责, 能深谋远虑的曹刿于是主动请见庄公, 他与庄公分析作战的条件是否具备, 当获知庄公平日秉公办案时, 他欣然首肯“可以一战”。

篇4:《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我表扬了他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勇气后问全体同学:“对于庄公有无远谋这个问题,来一场辩论如何?”大家一致同意。

生A:“曹刿不是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吗?庄公是鲁国的国君,他是最大的‘肉食者’,他当然无‘远谋’!”

师:“你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好!”

生B:“我认为庄公无‘远谋’。若有远谋,战前就该高瞻远瞩,作好充分的准备;若有远谋,战争中就能审时度势,抓准时机;若有远谋,在决胜之后就不会不知胜因。长勺之战,要不是曹刿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说不定庄公就成了齐军的俘虏,能说他有‘远谋’吗?”

师:“言之有理。”

生C:“我认为国君的远谋与一般谋士的远谋有所不同。纵观历史,许多有作为的国君,并非自己谋略过人,而是善于任用有远谋的人才。论谋略,刘邦不及萧何、韩信,刘备也不如诸葛亮,但谁又能说刘邦、刘备是无谋之人呢?另外,庄公以国君的身份,能与平民曹刿公平对话,并允许曹刿同乘一辆战车,直接指挥作战,这种超乎寻常的胆识,知人善任的眼光,从谏如流的勇气,谁又能否认他的远谋呢?”

生D接过话头:“你把庄公说得如此明智,那他为何把大战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呢?既然他有远谋,又为何浑然不知‘何以战’,这可是迫在眉睫的近谋啊!”

生E慷慨陈词:“不错,庄公确实把近臣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作为战争的先决条件,但凭这一点不能说他无远谋,因为这是时代的局限。何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这正说明他有远谋。你只看到前面两点,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这不是断章取义啊?”

辩论还在继续……

最后我为这场辩论作结:我们看人、看问题不能只从单方面看,而应从多方面加以分析。在庄公有无远谋这一问题上,同学的话启发了我,虽然他在战前曾寄希望于近臣和神灵,在战争中他也急躁冒进,打了胜仗还不知原因,这一切都让人觉得他不高明,但就他能大胆任用曹刿这个人才这一点来说,他是有远谋的。现在我们不是说,人才的竞争才是最大的竞争吗?二千多年前的庄公,能慧眼识人才,这正是他最大的远谋啊!

课后我陷入了深思,《曹刿论战》入选教材多年,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却从未根据庄公所处的时代及他在特定的事件中的所作所为进行全面的思考。作为教师的我,总是按照教参上现成的说法,把庄公看成一个目光短浅的国君,并把这个评价毋庸置疑地灌输给我的学生,而很多时候,学生也习惯于接受老师的观点和意见,因为在他们心目中,老师就是知识的化身,是知识的权威。

但今天,学生却向“权威”提出了挑战,他们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而且是有理有据,这不能不让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无视阅读主体思维的个性差异,对学生作出划一的指导,使学生“臣服”于教参或教师揭示的文本意义和主题思想,学生丰富的感悟和认知便在同一化、标准化的释义中磨灭殆尽,从而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事实上,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际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读者对于文本的理解往往因人而异。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的再生性和多元性,正如新课程标准所一语道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阅读过程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激发和尊重学生对课程新价值的创造。由此说来,教师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园地中含英咀华,采撷知识的果实。

篇5: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在这一环节上主要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疑难讨论解决方式翻译课文。重点提示了古今异意词和词类活用等疑难,学生在翻译上问题不大。第一课时重点放在了读译上。研读为什么略写战争过程,详略得当的写法特点,积累三段中出现的词语一鼓作气南辕北辙所向披靡等。

第二课时重点问题研读人物形象。

在自主学习的问题设计上,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从文中找出一个可作课文线索的词,并分析其表现。学生们很快找出了“远谋”一词并根据下文找出了曹刿远谋的表现,战前三问取信于民,战中把握作战心理,战后善于观察敌情。结合有关品析后顺势引出了肉食者鄙的表现:战前寄希望于臣子神灵战中贸然进改,战后不明原因。

2从文中找出一你认为关键性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学生很快找出并从结构内容上做了到位分析。

3在人物分析中从文中哪个句子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曹刿(庄公)时,”对曹刿点评到位。但对庄公形象仅停留在愚笨,胜了不知原因上,不会深入文本读出鲁庄公的善于用人,诚信,善待大臣敢于放权用人不疑等。只得引导学生再读三问三答句和指挥作战语句,很快学生读出了不怕牺牲不耻下问同甘共苦的庄公等。

4这样轻易就分析出了鲁胜齐的原因。

三拓展延伸环节

出示了“宋楚弘之战”(子鱼论战)一文,让学生通过读原文,读译文。对比分析宋襄公鲁庄公,曹刿、司马子鱼形象,可惜时间不太够。在品读子鱼形象时,学生发出残酷的叹声,我顺引出了当年对越反击战的实例。让学生明白战争中对敌人同情就是对自己残酷,战争残酷和平不易的观念,在现实生活中要有颗爱心。

篇6:《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曹刿论战》紧紧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第一段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第二段简述曹刿指挥鲁军进行反攻、追击和最后取得胜利的过程,显示曹刿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下文分析取胜原因作伏笔;第三段论述取胜的原因,突出曹刿善于抓住战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术思想。本文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分析曹刿这一人物形象,而且分析鲁庄公这个人物形象也很重要。这样就能贯注给学生一个意识:在阅读中,要善于从多角度、多侧面,善于从不同的视点来分析阅读内容,从而获得对知识的全面的辨证的理解。

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得出的答案也不一样。要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

篇7:《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1、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文的朗读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教师只是做了相应的一点点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学生在分析课文结构时,同学们众说纷纭,我并没有作过多的否定,而是给了较充分的肯定和自己的理解,并让同学课下有意见的同我个别讨论、课堂有秩序地进行着,每个同学都极力表现自己的水平,也都能寻找充分的论据,以说服别人、

2、语文课堂中没有丢掉“朗读”这个基本的教学手段。

朗读是眼、耳、脑并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是书面语言的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用声音再现原作的一种手段。学生合作探究式的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收到多种功效。

同学的表演,虽然只是课本翻译式的对白,但同学们能够走上讲台已经是超越自我的一次表现,他们的表演也激起的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达到了背诵的要求。此时我又邀请同学与我一起朗读课文,同学们又表现出了异常的兴奋,课堂氛围越来越浓、我们读完后,我又表扬了同学朗读比我好,批评自己放不开手脚,没能读出庄公那种慌张,急进的情感,同学们这时有了更大的响应、

3、思想教育应该贯穿其中。

如果不能透过故事看到其中的本质,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就少了一半。学习了这篇课文,学生能够从中初步认识到战争的本质,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面对矛盾冲突,对学生很有帮助。学习语文知识绝不能仅限于课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学习了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在相关文章中运用,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这种习惯,如果学生的条件有限,老师也要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帮助,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这也正是新教材设置综合性学习的原因。

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我认为还是学生在最后的课外延伸当中,当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做为班级中的一员,在重大活动当中应当怎么做的问题时,我先让班长回答,班长举了自己在运动会上没能积极参与比赛,只是做些后勤工作,而且不能很好关心比赛的同学而自责,同学们都更加兴奋了、接下来就有更多的同学站起来说了自己曾经不关心或没有这种意识的缺点,并表示以后一定要积极改正、

篇8:以《曹刿论战》为例谈文言文教学

一段时间以来, 我们改革了文言课堂, 以分板块集中处理的方式进行教学, 先学“言”, 后品“文”, 这在字词知识的处理上显得比较高效, 却总感觉不到语文课该有的那种涵泳字词、品味语文的味道, “言”与“文”仿佛油水分离, 身首异处。如何能够既不脱离语文言文字的理解又能上出文言文的语文味, 这是语文教师困惑而又不断思索的大问题。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一文时, 作了一点思考与探索。

一.言文结合, 理清结构

《曹刿论战》一文, 写于春秋时期, 是原汁原味的文言文, 写的是春秋时齐鲁长勺之战的故事。打仗, 这是学生特感兴趣的话题, 但题目却不是“××之战”, 而是“曹刿论战”,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 作者的重点不是写“战”的过程, 而在于“论”, 因此, 作者针对题目对材料进行了删减取舍, 详略得当, 重点突出, 全文三段文字, 一、三段文字分别围绕“何以胜”和“克之故”进行详细的“论”———“问对”, 而对战斗过程, 只是在第二段中寥寥几笔结束。这是本文的结构概况。

因此, 在学生读准句读, 读通句子, 读熟课文之后, 笔者不忙于让学生理解字词, 而是立即抛出一个问题:本文为何不以“长勺之战”为题, 而以“曹刿论战”冠之?这就需要学生边读课文边从整体上感知文本, 了解全文, 又需要学生初步理解字词的意思, 对题目的中“论”字及文中“问对”过程有大致的了解。这一问题的回答, 是让学生说出对个别字词及文章整体的理解, 这是学习本文的起点。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会对文章篇章结构 (战前、战中、战后) 及部分词句如“乃入见”“何以战”“可以一战”“既克, 公问其故”等有更透彻的理解, 由“言”悟“文”, 文与言得到较好的结合, 习与教做到较好的互动。学生在读课文时, 由题目中的一个“论”字会有所悟, 理解了本文的重点在“论”而非“战”。

二.言文结合, 理解主题

本文的重点在“论”, 在于庄公与曹刿的“问对”。因历史的久远, 谈话中涉及的许多字词及字词背后的含义及文化意蕴学生不了解, 理解起来有难度, 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 贵族家里有许多奴隶, 当时诸候国没有常备军, 一旦开战, 由各将领将家丁、奴隶、平民组织起来作为军队, 用战车进行作战, 战车上由一人驾车, 称为“御”, 两人执长矛作战。打仗时, 通常是双方排好阵, 称为“对阵”, “阵”字常写作“陈”字, 擂鼓, 表明作战开始, 战车向前冲杀;鸣金, 即撤兵, 收缩队伍。打仗,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大事, 开战之前, 必定会祭祀宗庙, 求得祖宗、神灵的保佑, 仪式很隆重, 由国君亲自祭祀天地、祖宗, 献上猪头、牛头、羊头等最好的祭品, 称之为“牺牲”, 作战胜利后, 战利品除了国君拿一部分, 大部分奖赏给将领们, 士卒们往往所得甚少。笔者在课前将这些资料发下, 配上战车图, 标出“轼”与“辙”的部位及战车上作战人员分配, 让学生对“牺牲”、“轼”、“辙”、“御”、“帛”等字词有准确的理解, 这些知识学生感兴趣, 自己能看懂, 不需教师一个一个地讲, 并且这些字词的理解, 不光是词义的理解, 更是对春秋时期的战争及文化有个较全面地了解。

在学生明白本文的重点在“论”上后, 教师将文中两人“问对”的语句重新编排投影呈现出来, 让学生试着翻译文中两人对答的话, 注意人物语气。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既克

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故逐之。”

这两段文字是本文的重点, 更是关于“论”的战争思想的的体现, 一定要认真体会。在学生大致了解这两段文字意思后, 引导学生思考:从两人战前与战后的对答中, 你能看出二人思想区别何在吗?从哪些可以感受到, 具体说说?这一问题是试图让学生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感悟文字背后的内容。涵泳体味, 以言品文, 通过师生交流, 让学生理解曹刿通过逐步否定庄公的回答, “民弗从也”“神弗福也”及“故克之”“故逐之”引导他明白“取信于民, 人心向背对于战争的决定作用”。及“把握好作战时机, 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至此, 本课教学完成了对史传所告诉后人的关于战争的战略与战术思想, 既不纠缠于字词, 又能通过字词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

三.言文结合, 品味人物

本文选自《春秋左氏传》, 简称《左传》, 《春秋左氏传》是一部史学名著, 是配合《春秋》写的编年史, 通俗地说, 是为《春秋》作注的。尽管文字优美, 但毕竟是史传, 不是文学作品, 本文力图通过人物对话内容来形象地体现人物个性, 但缺乏人物动作与神态的描写, 笔者觉得在这一方面本文中尚有可开发的空间, 因此,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根据你对人物的了解能否在人物对话前加上适当的动作或神态, 教师投影呈现几个供学生选择, 但要说说为什么?

(揖而坐正身笑正色思之避席而拜让振臂挺而立高声急止指呼) 乃入见。

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 弗) 敢专也, 必以分人。”

曰:“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

这一语言训练旨在让学生通过想像人物的动作与神态前后的变化来表达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丰富人物的形象, 进行个性化解读, 更能从“言”中品味到“文”的内容。减少了文言文学习的枯燥感, 增加了趣味, 也让人感受到了语文的味道。

有学生在课上很生动地补充了内容, 在语文训练与运用中, 较好地领会了人物个性。

乃入见。

揖而坐, 问:“何以战?”

公笑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正色对曰:“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公变色曰:“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正身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公思之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避席而拜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指, 将鼓之。

刿止, 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 振臂, 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急, 将驰之。

刿挺身而立曰:“未可。”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呼曰:“可矣。”遂逐齐师。

这样, 本文的教学就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品味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做了言与文的较好结合, 文中学言, 文中悟言, 更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重镇, 更是一大难点。文言文往往读起来语言典雅、音韵和谐、意蕴丰富, 可理解起来却不大容易, 教学时就要涉及到“言”与“文”的处理问题, 这里的“言”, 指的是文言知识以及字词句的理解和积累;“文”, 即是指思想情感、文学、文化。文言文教学常常是在“文”与“言”的两端摇摆。本文试以《曹刿论战》为例, 探索文言文教学如何处理文与言的关系。

篇9:《曹刿论战》教学释疑

关键词:曹刿;鲁庄公;政治上的明君

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孟子曾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来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历史中许多经典战役如“城濮之战”“牧野之战”“官渡之战”都再一次证明了战争中人心向背的重要性。

齐国是个东方大国,兵多将广,鲁国不过是个二三流的小国家,国弱兵少。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鲁国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纠复国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于是齐国和鲁国在长勺展开了一次激战,结果军事大国齐却败给了处于劣势的鲁,课文《曹刿论战》对此作了详细的描述和总结。鲁之所以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我认为取决于三个方面:(1)战前做好了充分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战中把握有利的进攻时机——“彼竭我盈”之时;(3)战中把握住有利的追歼时机——“辙乱旗靡”之时。作为领导这场战役取得胜利的卓越的军事家曹刿更是光耀千古,为人所称道,相比之下鲁国国君庄公却暗淡无光,为人所不齿,虽贵为国君,却只能是一个“肉食者”,只能以“鄙”来定论。教学之余,静心细想,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人物——曹刿,他的军事思想;他的深谋远虑;他的善观察、善分析能力固然不可否认,但鲁庄公在这场战争中所起的潜在的作用也决不能抹杀,其形象也绝不能以“昏庸无能”来概括。

一、开张圣听,从善如流

贵为国君的庄公在国家大事的决策权上拥有绝对的权威。可是在战前和战中都能耐心听取臣子的进谏,从善如流,形成正确的决策,不能不说其圣明。试想曹刿在战前以“民弗从也”“神弗福也”和战中两次“未可”果断来否定庄公的作战依据和计划时,国君颜面何在?国君权威何在?可是庄公不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以虚怀若谷的心胸坦然处之,试问这是一个“鄙”的国君能做出的吗?当曹刿问及“何以战?”时,庄公依次以“必以分人”“必以信”“必以情”来回答,试问这是一个“自私自利”“糊涂透顶”的国君吗?由此可见,他懂得为君之道,懂得驾驭之术,利用“平衡”原理以此来笼络人心达到稳固自己统治的目的。况且政治上取信于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单凭一个正当的理由就可以达到的,古人言“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战争的结果来看,庄公“仁政”早已深得民心,从此点出发我认为他应该是一个头脑清醒、具有政治才能的圣明的君主。

二、国难当头,奋不顾身,御驾亲征

首先,在国事危急的时刻,庄公做出了“公与之乘,战于长勺”的重要举动,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壮举,置个人生死安危于不顾,披挂上阵,亲自督战。试问古代有几个国君能如此做,他的信心和决心本身就显示了战争的胜负。其次,君主能亲临战场,其最大作用就是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鲁国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这次战争怎能不胜。战后曹刿总结说:“夫战,勇气也”,那么,毋庸置疑,这个“气”的根源应当在于庄公的亲临督战,如果说这次战争的一半功劳归于曹刿的指挥得当的活,那么另一半的功劳应当归于庄公的亲临督战,只不过一个的作用明显,一个的作用不明显罢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鲁庄公这样一个身体力行,与国家同生共死,共患难的国君绝不是一个“莽夫”,一个“鄙夫”。

三、谦虚好学,不懂就问

在战中,庄公的确表现的有点急躁,但他能认真听取曹刿的建议,积极改正错误,作为国君的确难能可贵。当战争取得胜利后,庄公以虚心的态度向曹刿请教,表现了其在军事上的好学精神,我想“公问其故”的背后一则表明庄公承认自己在军事方面的确技不如人,二则说明他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备后用。

四、坚决果敢,重用人才

国家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无数朝代兴亡的历史都已经昭示了“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道理。国难当头,一个乡野村夫曹刿请见,庄公“抽空”接见并与之论战,发现曹刿是一个人才,于是他抛弃了偏见,破格提拔了曹刿,并委以军事统帅的重任,把国家的兴亡系于一人之身,这需要多么大的决心,他的果敢也让上层的不同声音得到了很快的统一,正是因为他的坚决果敢、重用人才的思想,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国家。这样一个慧眼识才、果敢无畏的国君岂是一个“鄙夫”。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上课过程中简单地把曹刿的深谋远虑和庄公的“鄙”对立起来分析人物形象,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齐鲁长勺之战,鲁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作为主帅的曹刿固然功不可没,但也不能忽略庄公潜在的决定作用,“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果让庄公带兵作战,他可能不是一个称职的主帅。但就统治国家而言,他绝对是一个称职的君主,他的大智若愚,他的果敢,他的牺牲精神恐怕曹刿也未必能及,所以我认为把庄公这一人物形象简单地定格于“肉食者”和“鄙”是不公正的。

篇10:《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我的文言文教学基本程序是:通读全文——了解作者作品——翻译全文——文章内容探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很容易倦怠。这一次我并没有要求学生齐读课文,而是在自己朗读之后,学生自读自译。学生在自行的阅读过程中完成了文章的理解。而我分别点出文章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的重点词语,学生用相关的符号做好标记,便于复习。

在文章内容的探究上,我集中在两方面:鲁庄公的鄙和曹刿的远谋。学生通过细读,找出两个人物性格相应的地方,所谓的有理有据。在学生分享自己寻找到的论据的时候,我采取的是小组竞争比赛的形式,同时通过这样我就可以将人物形象顺道的分析出来了。最后,我在通过课后习题点出作者在详略上安排起到的作用。

其实,文言文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理解上,而对于文中人物的感知则集中在字里行间去寻找相应的地方。在细微处感知人物形象便是这一类文章的教法。

篇11:《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能力目标

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教学难点

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品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理清思路,背诵课文。[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让我们通过长于记述战争的《左传》去了解鲁国取胜的原因。

二、解题

1.《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3.长勺之战背景简介

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显示重点字音 刿(guì)又何间焉(jiàn)鄙(bǐ)弗敢专也(fú)小惠未偏(biàn)玉帛(bó)小信未孚(fú)公与之乘(chéng)辙(zhé)

夫战(fú)

轼(shì)旗靡(mǐ)

(二)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浯调。如: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

2、小惠未偏,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

5、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教师巡视各组,随时解答学生疑问,并收集共性问题以供全班讨论解决。

(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学生整理文言词语。

1、重点词句

(1)重点实词:间、信、孚、福(2)通假字:偏

(3)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4)关于“肉食者”。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的官员,此处借指有权位的人。(5)重点句子:

①肉食者谋,未能远谋。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例如:忠之属也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文言文翻译。须补出必要的成分,保持句意完整。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例如:“何以战?”“战于长勺”(倒装)

(五)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

1、课文的三个段落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各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第三段,战后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课文是按着战前准备、战争进行、战后总结的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

2、换个角度:以人物活动为线索概括情节。曹刿:请见—问战—参战—论战 庄公:迎战—备战—胜战—问故

(六)分角色朗读。

(七)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背诵课文。

四、布置作业

1.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如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等。请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阅读。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读课文;品评人物刻画和情节安排艺术,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研读课文

思考:结合课文回答“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教师明确:

1、“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

(1)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2)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分暴露了鲁庄公未察敌情,贸然进军,不懂军事。(3)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鄙”。

2、曹刿的“远谋”表现在:(1)战前三问。说明他明白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这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2)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品读课文,鉴赏《左传》的艺术特色。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成果展示:

1.关于人物塑造

(1)关于曹刿

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2)关于鲁庄公

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白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合以上,可以得出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3)关于比照映衬

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

五、拓展延伸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词义,并说出相应的成语。

齐师伐我齐人三鼓望其旗靡小信未孚惧有伏焉夫大国,难测也未能远谋故克之三而竭 观其辙故逐之 明确,如: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

故克之——克敌制胜攻无不克 三而竭——弹精竭虑 精疲力竭 观其辙——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故逐之一——逐鹿中原 追亡逐北 难测也——莫测高深 心怀叵测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 深谋远虑

五、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

六、布置作业

上一篇:最美的康乃馨美文摘抄下一篇:小班数学活动小猫玩具教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