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鱼论战阅读答案

2024-04-29

子鱼论战阅读答案(通用4篇)

篇1:子鱼论战阅读答案

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敌人人多,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

宋襄公还是说:“不行。”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去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古时候指挥战斗,不凭借地势险要。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子鱼说:”您不懂得作战的道理。强大的敌人因地形不利而没有摆好阵势,那是老天帮助我们。敌人在地形上受到阻碍,我们向他们发动进攻,不也可以吗?即使是这样,还怕不能取胜呢!具有很强战斗力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老的,能抓得到就该俘虏他,对于头发花白的人又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让士兵明白什么是耻辱,使他们奋勇作战,为的是消灭敌人。敌人受了伤,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次去杀伤他们呢?不忍心再去杀伤他们,那就不如一开始就不杀伤他们;怜悯年纪老的敌人,就好像屈服于敌人。军队就是要利用有利的战机来进行战斗,鸣金击鼓是用来助长声势的。既然军队要利用有利的时机,那么敌人没有摆好阵势,正好可以利用。既然鸣金击鼓的声音是用来充分鼓舞起士兵斗志的,那么,攻击未成列的敌人,当然是可以的。”

篇2:子鱼论战阅读答案

楚军攻打宋国以援救郑国。宋襄公准备迎战,大司马公孙固劝阻说,“上天遗弃商朝已经很久了,君王要振兴它,就是不可原谅的了。”襄公不听。襄公领兵和楚军在泓水地方交战。宋军已经排好队列,楚军还未全部渡河。司马公孙固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趁他们尚未全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尚未排好队列,公孙固又将上述意见报告襄公。襄公说:“还不行。”等到楚军排好了阵势,然后才攻击他们,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腿部受伤,侍卫官也全部被歼。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全国人都归罪襄公。襄公说:“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花白的人。古代领兵作战,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虽然是亡了国的殷商的`后裔,也不攻击没有排好队列的军队。”子鱼说:“君王不懂得作战。强敌的军队,在险隘的地方不能成列,这是上天赞助我们;阻敌于险地而进攻他们,不也是可以的吗?就这样还怕不能取胜呢。而且现在我们面对的强者,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到了很大年纪,俘获了就夺取过来,管什么头发花白?使军队明白国耻,教会他们作战,是为了杀敌人。伤势还未到死的程度,怎么不再伤害他们?要是舍不得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就应当根本不要伤害他们;要是怜惜他们当中头发花白的人,就应当向敌人投降。军队在有利时加以使用,钟鼓用声音来调节士气。时机有利而使用军队,阻敌于险地是可以的。鼓声宏大以鼓舞土气,鸣鼓进攻未成列的敌人也是可以的。”

篇3:子鱼论战

冬十一月己巳朔,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 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 及其未既济也, 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 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 宋师败绩。 公伤股, 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 不禽二毛③。 古之为军也, 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 不鼓不成列。 ”

子鱼曰:“君未知战。 勍敌④之人, 隘而不列, 天赞我也。 阻而鼓之, 不亦可乎? 犹有惧焉! 且今之勍者, 皆我敌也。 虽及胡耇⑤, 获则取之, 何有于二毛? 明耻教战, 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 如何勿重? 若爱重伤, 则如勿伤;爱其二毛, 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用也, 金鼓以声气也。 利而用之, 阻隘可也;声盛致志, 鼓儳⑥可也。 ”

(选自《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 名兹父。公元前638年, 宋伐郑, 楚救郑, 这年冬天, 宋楚两军交战于泓。②大司马:掌管军政、军赋的官职, 这里指公孙固, 字子鱼。③二毛:头发斑白的人, 指代老人。④勍敌:强敌, 劲敌。勍, 强而有力。⑤胡耇:年纪很大的人。胡, 年老。⑥儳:不整齐, 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译文】

楚军攻打宋国以援救郑国。宋襄公将要迎战, 大司马公孙固劝阻说:“上天遗弃商朝已经很久了, 君王要振兴它, 就是不可原谅的了。”宋襄公不听。

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 楚国人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子鱼说:“对方人多, 我方人少, 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 请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 但尚未排好阵势, (子鱼) 再次报告 (宋襄公) 。宋襄公说“:还不行。” (楚军) 摆好阵势, (宋军) 才攻击楚军。宋军大败, 宋襄公大腿受伤, 禁卫官被全部杀死。

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君子不再杀伤已经受伤的敌人, 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 是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即使是亡国者的后代, (也) 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

子鱼说:“主公不懂得作战。强大的敌人, 因地势险阻而未成阵势, 这是上天帮助我们;阻碍并攻击他们, 不也可以吗?还有什么害怕的呢?而且现在强大的, 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大的人, 能俘虏就抓回来, 还管什么头发斑白的敌人?明耻以鼓舞战斗的勇气, 教战以掌握战斗的方法, 就是为了杀死敌人。 (敌人) 受伤却还没有死, 为什么不能再杀伤他们?如果怜惜他们, 不愿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 不如一开始就不伤害他们;怜惜头发斑白的敌人, 不如 (对敌人) 屈服。军队凭借有利的时机而行动, 锣鼓用以鼓舞士兵的勇气。利用有利的时机, (敌人) 遇到险阻, (我们) 可以进攻。声势充沛盛大, 增强士兵的战斗意志, 攻击未成列的敌人是可以的。”

鉴赏空间

文章主要记叙的是战争经过及宋襄公惨败的结局。当时楚强宋弱, 但战争开始时, 形势对宋军有利, 可宋襄公死抱所谓君子“不乘人之危”等迂腐教条, 拒绝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 以致贻误战机, 惨遭失败。文章第二段主要描写战争的过程, 因为宋襄公的迂腐而导致战败。第三段写了国人责怪国君, 宋襄公为自己辩护, 提出了战争道德论。和《曹刿论战》一样, 作者介绍史实也带着感情倾向, 对于宋襄公的做法, 作者持否定态度。

[读有所思]

联系《曹刿论战》, 想想长勺之战与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

篇4:《曹刿论战》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第1~4题。(10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二)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①之拔②逼阳⑧,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④下,而蓄养锐气,先备⑤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①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②拔:攻下。③逼阳: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⑤备:准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专:独占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保佑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过失

D.望其旗靡,故逐之 靡:倒下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段(一)的标题是后人加的。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黄石市试题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甲】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①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②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①白:使……露出白木。 ②烛:照亮。

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读其书未毕(全部)

B.小惠未稨(通“遍”,遍及、普遍)

C.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日(写)

D.牺牲玉帛(指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牲畜)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人见

B.皆以美于徐公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C.肉食者谋之 遂成竖子之名

D.读其书未毕 其真无马邪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段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B.【乙】文段孙膑取得战斗的胜利,得益于选择有利的地形对敌军进行伏击。

C.【甲】、【乙】两文段中,曹刿、孙膑都对战事进行了准确的预判和周密的部署。

D.【甲】文段曹刿认为鲁庄公在处理案件上尽了职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何以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

河南省试题和湖北黄石市试题,均采用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的形式。河南省试题侧重对课内篇目的考查。第1题、第2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和句子的掌握情况:第3题、第4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程度,其中第3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课内文本内容的把握情况和对该文本写作详略安排的理解情况,从标题入手设题,比较巧妙。

湖北黄冈市试题,对课内、课外文本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子均有涉及,侧重考查考生的文言文知识积累情况和迁移运用能力。第3题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四个选项涉及两个文本的主题、人物及细节等,对考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要求较高。

上一篇:南唐冯李词下一篇:今日说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