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天下意识的投射》

2024-04-17

说《天下意识的投射》(精选8篇)

篇1:说《天下意识的投射》

畅说天下事,说出你心事。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畅说天下》我是阿畅 今天请到的嘉宾是著名经济学家田文静

今天要给大家说的话题,估计会触动收看节目大半朋友的神经,什么话题呢 就是眼下居高不下的房价,这房价 你还看不到它什么时候能涨到头 那么这个房子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 即使您有了房子还可能考虑孩子将来怎么办 或者手里有余钱了又没有更好的投资 我们是不是可以买房子 咱们今天呢 就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中国将来的房价到底向哪个方向走 到底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令我们担忧和欣喜的变化 这个房价问题之前 我们想现在各大城市 不光是北京 上海 这样一线城市 二线 三线城市甚至连小县城的房价都往上涨 对于这个房价涨 有不好人总结了原因 有的人说这个政府土地出让金想多拿点 补贴地方财政 所有说它有利益冲突 还有的说 二三线城市 哪怕小县城 也把跟周边农村一比 聚集了最好的资源 教育 医疗 那我要送孩子上学 在这买房子就等于投资了 这样那样的原因都有

那么请田教授给我们讲讲其中的原因

嘉宾:我倒觉得根本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 如果中央政府现在掐紧银行这一块 比方说 把房贷这块掐死了 这房贷有两个层面 一个是个人申请房贷问题 再有一个就是房地产商向银行贷款的问题 如果这块实习紧缩的货币政策 缩到一定程度 让房地产这一块链条绷不住的话 那么房地产商必然会降价 2008年就是这么回事 房地产商没钱了 怎么办 就得房子降价 所有说那时有小幅回落 是跟紧缩银根有直接关系的也就是说中央政府如果肯于在这个房贷各个方面有一定的回落 第二个 如果各大城市 各个城市边上的郊区 这个土地开放的话 农村土地进入商品自由流通市场 那么土地供应量上来了 使有些地方政府没法捂地了 开发商没法捂盘了 房价肯定会稀里哗啦的掉下来

这两条是根本 那说为什么 这个能治现在房价 怎么中央政府各个方面来看很长时间以来没有这么直接实行呢 这里边涉及到一个社会综合的稳定问题 以及社会综合发展的问题 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

所以说这两个能让房价直接掉下来的举措 恐怕中央政府都投鼠忌器 都有着一定的隐患 所以从这几个角度来看 恐怕就是相对房地产有立竿见影的让房价降下来的措施 眼下中央政府还很难拿出来

主持人:我个人的观点认为现在房价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降下来却难上加难 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 车到山前必有路 可能这条路难点 但是难点中国人不怕 不是有那么句话吗 只有享不了的福 没有遭不了的罪 有的时候 年轻的时候肩膀扛一扛 可能苦难就过去了

非常感谢田教授为我们讲解眼前的房价问题,相信观众朋友也有了自己观点好 感谢您收看这期的《畅说天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篇2:说《天下意识的投射》

《“扫一室”与“扫天下”》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概述和编者意图

本单元共有三篇主体课文,《扫一室与扫天下》《井底之蛙》《三颗钮扣的房子》这组课文体裁各异,以古喻今,从不同角度阐述大与小的相对性,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语文天地围绕主体从积累、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创设了一个更大的语文学习空间,是主体课文的内容更加开阔。本文是本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东汉时代,有个青年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警示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只有勤于“扫一室”,才能“扫天下”。文章故事简短却意味深长,意在告诉学生:凡事从小事做起,做好了小事将来才能做大事。

2.通过对教材分析,明确编者意图,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及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关键。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层次的朗读,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交流等手段让学生明白“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以及两者间蕴涵的哲理。这也是教学的重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让学生学了文章之后,能把文章揭示的道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实际中,指导自己的生活。这又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关键:通过了解陈蕃这个人进而辐射全文。为了达到以上的目标,我精心设计了我的教学过程

二、学法指导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而“扫一室”与“扫天下”的辩证关系正是本文的重难点。因此,紧紧抓住题眼。由“室”依次引出“扫一室”与“扫天下”,引领学生通过读、画、议,感受陈蕃志存高远,不屑“扫一室”的“大丈夫”思想,和薛勤“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语重心长”。在品味咀嚼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逐步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殊含义。

三、教学设计:

以文本为依托展开了一场心灵的对话,没有烦琐的分析,没有支离破碎的讲解……有的是学生对文本和精神的重构,这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本色回归。正像崔峦老师说的那样“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四、课堂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本文发生的历史久远,故事也不属于生动有趣,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我用谈话交流的方式来引入,让学生谈了自己的看法后,我随机板书“扫一室”“扫天下”这两个词组,提出疑问:“扫一室”与“扫天下”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初步感知这“小”与“大”的关系,并且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二)检查预习,全文初探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会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和学生一起读懂生字词,读通课文。在解决了字词、读通了文章后,再让学生整体入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用你喜欢的方式圈画出与你们问题有关的语句。这样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并在读文时适当地做出圈画,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习惯。通过找重点段,引导学生把握抓重点段理解课文的方法,进而感知文章的大意。

(三)精读课文,深层感悟

这一环节主要从了解陈蕃这个人为切入点,边学文边渗透一些语文基本知识,虽然不直接讲转折啊、陈述句、反问句之类的术语,但通过反复的读,然学生自己去感悟,学生就有了更多的情感体验,这样在谈自己的理解的时候,势必更加的深入、透彻。文章的难点在这个地方就比较容易突破了。然而,本课如果仅让学生懂得“小事不为,大事难成”那就是为师者教育思想的狭隘。还应要让学生学习陈蕃“少年有大志”、“志存高远”的优点;要让学生能够看到他小小年纪,喜爱读书的难得;要让学生佩服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勇气和决心。而这一切的想法都可以借助这样一个问题来解决,那就是:他听了陈蕃的话会怎样想?怎么做?这个问

题可以让学生看到陈蕃勇于改正自己错误的优点,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在此设计学生的片断练习,就是让学生挖掘更深的层次,明确自己应该怎样做。接着出示材料:陈蕃做官做到尚书、太傅,成了东汉后期最著名的官员,深化中心。

(四)拓展延伸,升华认知。

理解了课文再回到课题,解决本节课的中心问题,深化了主题。接着引导学生看图编故事,既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又与课文主题联系紧密,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又使得课文内容更贴近生活实际。板书:

“扫一室”与“扫天下”

小事不为 大事难成

篇3:德国机床制造商MAG将被收购

据报道, 德国机床制造商MAG将被收购。高盛公司的知情人士透露, 目前卖方已将候选买家圈定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和日本小松制作所。两家公司都向MAG公司的欧洲和美洲业务范围提交了收购要约。收购报价高达7亿欧元。MAG公司机床制造行业世界排名前15位, 去年欧洲业务因订单下降而出现税前亏损。

据分析, 日本小松制作所胜出的机会较大。因为它本身是全球机床制造业三强之一。另外, 公司借贷银行方面对来自中国的竞标厂家存有疑虑。还有分析认为, MAG公司的美洲业务多为航空工业供货, 可能会有更多的商家感兴趣, 因此不排除把美洲业务剥离出去单独出售的可能。

篇4:你意识到“投射效应”了么?

这个故事就是典型的投射,“投射”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体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不自觉地反映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身上的一种心理作用。而“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它能使我们对其他人的知觉产生失真。人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就是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通俗地说就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就好比说心地善良的人会认为身边的人都和自己一样,而敏感多疑的人,则往往会认为别人不怀好意。内心的投射使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去感知他人,而不是按照对方的真实情况进行感知。当对方与自己十分相像时,自己的判断会很准确,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感知准确,而仅仅是因为对方和自己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也导致了他们的所谓发现是接近正确的。

记得一个案例,一个女人,两次婚姻,她总是经受家暴,第一次婚姻告终后再婚,她还照样经受新的家暴,当咨询师问起过程的时候,这个病人提到,她觉得她的丈夫和前夫就是打老婆的人,她前夫我们已经不知道是不是打老婆的人,但是第二次的丈夫是一个知识分子,很斯文,她第一次来到咨询室,咨询师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请丈夫来,丈夫说,每次吵架,女个案就会说:“你打我啊,你是个男人就打我啊!”这样的话让丈夫很愤怒,于是就真的动起手来,男人都会打女人就是女个案的内心投射,这样说出来,我想是男人都会打过去的,这样老婆的内心投射就成为了现实,这样她就更肯定地认为男人是会打自己的。自己被打的恐惧成为现实,又强化了老婆内心的体验,她对男人更没有信心了。因为她没有能力去修正自己内心投射出去的影子与真实对象之间的关系,而实际上是因为女个案的父母是以这样的模式相处的,在女个案的内心,大概男人都会打女人,所以内心投射处理不好会对自己各个方面形成困扰。

要去阻止投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有投射的人自己感觉到,那仅仅是自己的猜测和思想,现实不是这样的。但是这需要宽容和接纳的能力。如果对方投射给你的是你自己能接受的好的东西,那你会感觉很舒服。而如果对方把坏的,让你不能接受的一个形象投射到你身上时,那感觉会让你很不舒服,然后就开始内心的挣扎。你越是挣扎地告诉对方那不是真实的自己的时候,其实你已经认同了对方的投射,这样关系就陷入了纠缠中。

将自己的恶念和恶习归咎于他人,认为是别人造成自己的困难或障碍,以减轻不安、内疚和焦虑,这是心理的投射,不是理智的思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贼喊捉贼的道理,就好像俗语说的,乌鸦落到了猪的身上,只看到一片黑但是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颜色也是黑的。

知道了投射,在怎么看待别人的时候想一想,能够明白是自己看待别人的思想有点问题,而不是对方的问题的话,就会避免一些不愉快的情况发生。

文/林晓

心理学硕士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

“国家科技进步奖”为何墙里开花墙外香

??1月1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如期在北京举行。与往年一样,仍然是德高望重、贡献卓越的老先生获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迎来了89岁的国际著名力学家、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的郑哲敏院士和74岁的中国著名雷达专家、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王小谟院士——仍然是自然科学家一等奖空缺;仍然是央视和各路媒体对获奖的先生的深度报道。但在科学家们活跃的科学网上,或者在青年科技工作者扎堆的果壳网上,这些奖项仍然得不到科技工作者们的太多关注。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国家科技进步奖对于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而言一直相距遥远。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为中国科技界最高奖项,是为了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而设立。授予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每年不超过两名的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但要摘取这项桂冠,需经过重重筛选。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但是我们始终不能看到国家科技奖的各项奖励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可以看到各个科研单位发布通知:“该报今年的科技奖了”,我们偶尔也能听说,某某某今年可能要获奖了,但是我们不知道,评委们(匿名当然是应该的)是如何选举产生的、如何评价获奖项目的,获奖项目还有哪些不足。大家也许不会忘记,2011年,科技部经过调查后,最终宣布取消了造假的西安交通大学李连生课题组2005年获得的科技进步奖。

??其次则是表彰的对象。我们发现,除了国家最高科技奖带来的毋庸置疑的荣誉外,其他各个获奖团队(个人)和获奖项目最大的价值似乎在于评职称或者工作验收,而其本该具有的荣誉价值,除了本单位或许还会召开一个表彰会外,基本上已经荡然无存。在大多数情况下,获得上述各种国家科技奖的获奖者,基本上也是隐身于项目的后面。而荣誉和同行甚至是公众对一名科学家的认可,本应该是科学界设立奖励的最大褒奖。

??让科学界博主们对高校获得科技进步奖不感冒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中国促成科技进步的主力角色这一重担被过多地放到高校和部分科研院所身上,而大多数高校的科研工作者的专业本来是基础科研和与“促成科技进步”距离遥远的基础应用科研。

??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这一点早就成为了中国决策者和科技政策制定者的共识,并出现在近年来的历次重要科技会议的讲话稿中。然而两组数据代表了不同的方向,一个是统计显示,2011年,中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7.2万件,是2001年的近11倍;其中企业的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更是迅猛增加,从2001年的1000余件增长到2011年的5.8万多件。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增幅的确很大,达到了50多倍。但仍然刚刚到总授权量的三分之一。而另一方面,2011年,中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8687亿元,比2010年增加1624.4亿元,增长23%;其中企业投入占到了76%。

??这两个数字说明,企业从投入上讲已经成为了创新活动的主体,但从以发明专利来体现的创新成果上,还远远没有成为主体,这就导致了促进科技进步的重担被继续压在学术界身上。而由于学术界缺乏对市场需求信号的捕捉,这些科技进步的成果最后有多少真正促成了实际的科技进步则未可知。

??这也就难怪,在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发工作者中间,对科技进步奖乏人喝彩了。

文/贾鹤鹏

篇5:说《天下意识的投射》

在中国,如果你是企业圈里的人,一定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得屌丝者得天下”。这句话就反映出中国市场的大众群体还是众屌丝,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或者服务开发的时候就不能单纯为了那些有钱、购买力强的小用户群,或者只是依据自己的喜好去开拓市场。还是要直面大的用户群,去考虑大众群体的需求,这样才能牢牢地占据市场,抓住商机。

在的时候,有着中国“头号屌丝”名号的巨人总裁史玉柱,发表了一份“屌丝报告”,这个报告显示,中国可以作为屌丝的人数有惊人的5.26亿,中国每年游戏市场的价值可以有上百亿,其中九成以上的份额是屌丝们的,这就显示出屌丝也是不可小觑的。

随着移动互联的逐步完整,也有更多创业的人把目光聚焦到了众屌丝的身上,不管是市场定位,还是产品研发,就连挣钱的渠道统统都以屌丝群为核心。这也反映出互联网思维的特点——用户才是上帝。

互联网思维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在看待事物的时候,从更多的方面去审视,看待屌丝的时候也是同样,从某个角度来说,屌丝是个不好的词语,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就能看出众屌丝才是市场的基础力量,他们的确是生活在社会的下层或者中层,但是他们的年纪很小,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很强,对未来充满希望,因此他们成为市场的主人,是市场最主要的用户群体,而所谓的精英群,就是小范围的小股力量,与屌丝群相比,他们就是非主流。

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就是年轻人,只要我们把这些人的喜好、习惯、需求弄明白,再有针对性地制造合适的产品,就肯定可以占据市场,得到不错的反馈。

在20的时候,有两个非常受欢迎的手机游戏,一个是《我叫MT Online》一个是《找你妹》,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目标用户群都是众屌丝。

那么这两个游戏为什么会这么火,现在分别来剖析一下,先说说《找你妹》这款游戏,首先看名字,就是屌丝一族的,而且这个具有鲜明特点,让人一看就能记住的名字,就成了这款游戏最好的广告,很多用户都是冲着名字来的。再看看游戏内容,这款游戏的主角一改以往的高富帅、白富美的造型,而是采用了众多的丑星,在玩的时候还有各种的恶搞小段、粗俗的话语,但是这恰恰就是这款游戏的特点,也迎合了广大屌丝的口味,再上线之后很短的时间里,用户数量就达到了几千万。

《我叫MT Online》也是这样脱颖而出的,这款游戏的目标客户群与找你妹一样,都是众屌丝。这款游戏是来源于一款《我叫MT》的动画片,而游戏的场景就是经典的《魔兽世界》的场景,这样一搞,自然《魔兽世界》的玩家就要来捧场了,而且数据也反映出这个情况,最初的玩家中近九成是《魔兽世界》的玩家,这种情况一直到游戏成型,市场稳定之后才改变。

仔细看看就能看出,不止游戏行业是把众屌丝当作上帝,其他的行业和企业也有很多把屌丝当作上帝的,不管是金融地产,还是最便宜的网页游戏,都是这样。

说到金融,给人的印象都是高端,成功人士的象征,圈子里的人都是有钱人,很难想象这个行业会把手伸向屌丝群,事实是,就有这样的案例,最典型的就是阿里巴巴的余额宝,又被戏称为“屌丝基金”。会被这样叫,就是由于余额宝的门槛几乎为零,面向大众,就算是一块钱,也可以存到里面,等着吃利息,这样的做法,也让众屌丝能够开始理财,满足了他们理财的愿望,所以才会这么受欢迎,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有了千亿的资金,成为中国基金的老大。

篇6:意识的作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二框“意识的作用”的内容。本框题主要讲述的是意识的作用,这与前一框题共同构成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我们知道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所以学好本框题内容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同时,本课还提出了方法论的要求即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也是整个第五课的落脚点。

通过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课程标准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教学重难点。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依据:本框题介绍的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意识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就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两个方面。所以我认为这些内容是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正确处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而现在学生的辩证思维尚不成熟,理解起来可能出现片面的倾向。所以把这部分内容作为难点进行讲授。

二、析学情

1、从认知水平来看,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有所欠缺,理解本课的哲学原理还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利用视频,图片展示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从身心特点来看,高二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容易偏激。所以通过本框澄清一些认识的偏差,特别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意识的作用,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三维目标的课程理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识记:意识活动的特征;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2、能力目标:

1).树立世界是可知的观念,逐步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

2).明确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培养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领悟意识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大意义;树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正确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世界客观性的认识,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思考人类对世界的各种创造活动,深刻体会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

(1)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片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解决认知发展的不平衡,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合作探究法。围绕本课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关注身边实际,组织探究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2、学法:

(1)小组合作学习法。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2)讨论法:把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加以讨论交流,达到明辨是非,提高认识。(3)事例分析法。运用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展示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图片,它们都是人们借助智慧创造出来的,这说明意识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那么意识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这个问题会从接下来学习的内容中得到解答。

(几幅形象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从而顺利导入新课,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讲授新课】:

【情景一】展示人类的住房、蜜封的蜂巢图片和马克思的名言: 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想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的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

【探究一】根据马克思的话思考:

1、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2、为什么现在人类设计的房子越来越漂亮、舒适而蜜蜂仍然住在几乎没变的蜂巢中?

3、既然人类能够设计漂亮的房子但还没有设计出完全防震的房屋这说明了什么?

4、“它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5、这种观念的存在在改造自然物的过程中是怎样起作用的?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通过学生合作讨论,教师给与点拨,从而顺利讲清知识点——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板书)(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3)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板书)(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情景二】播放视频《尼克胡哲》,他虽然严重残疾但是凭着自己乐观积极的心态和永不言败的意志创造了很多别人眼中的奇迹。

【探究二】(1)和尼克胡哲比,我们有哪些优势,有哪些缺点?(2)从哲学上看,人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

然后由教师总结,引导学生重视精神的力量,培养积极的心态,树立顽强的意志。从而在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完成对此内容的讲授。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板书)

(利用一段材料和一段视频,层层设计问题,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材料的运用贴近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师生互动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这样也就突破了重点问题的教学)

【情景三】生生互动,规划人生

现阶段(今后)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探究三:

1、做这件事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我具备做这件事的条件吗?

2、父母的期望呢?你能否达到父母对你的期望?

3、如何才能使父母的期望与你的愿望及你的实际情况尽可能一致,从而实现你的愿望? 学生思考后,总结出正确的工作方法——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以及哲学依据

2、为什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运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本节课内容,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再现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概况能力。

六、【 板书设计】:

意识的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重点)(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3)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重点)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什么是(2)为什么

(3)怎样做(难点)

七、【教学反思】

1)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本节课运用多种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会自主学习,培养阅读、概括等能力。

篇7: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研究

【摘要】作者回顾研究了1950-1990年代精神分析中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的发展。

2005年6月1日 施琪嘉

【关键词】投射性认同 精神分析 概念研究

1序言

精神分析的研究范式和精神病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实证研究范式有很大不同。主要有4方面的原因:(1)精神分析研究的临床现象是一个非线性的混沌系统,现存实证研究方法也许不适合这种系统结构;(2)精神分析学的基础学科进展缓慢,从而使精神分析也仍然停留在经验和理论研究为主的水平上;(3)精神分析师大多为临床工作者,此领域缺乏强有力的研究队伍;(4)精神分析的实证研究耗时长耗资巨大,很难得到足够的研究经费。(Dahl , Kaechele& Thomä, 1993;

Milton, Polmear & Fabricius,2005,施琪嘉、曾奇峰等译)这几方面相互影响,故至今精神分析仍以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为主。其中概念研究是精神分析的一大传统基础研究范式。而对目前国内精神分析的概念研究几乎是空白。

投射性认同是当代精神分析流传最广泛的理论概念之一,国际上对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研究有为数不多的一些,(Sandler,1986)但是普遍存在3方面方法学的问题:

(1)定位偏倚明显。往往只总结自己学派内的观点。

(2)历时偏倚明显。往往只研究到1980年代初期,对投射性认同的前概念史重视不足。(3)结构偏倚明显。缺乏统一的研究著录形式。(4)语言偏倚明显。往往只总结英语文献的研究。

本文作者参考医学领域的QUOROM的研究著录质量标准,就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研究做一初步尝试。以帮助临床工作者统一术语内涵,促进治疗判断、临床讨论和本土研究。(Moher,Cook&Eastwood,1999)

2方法

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结合。包括PEP , OVID , Pro-Quest,EBSCOhost, Omini,CNKI等数据库和部分专业书籍。用“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psychoanalysis”,“认同”,“投射性认同”分别进行作为主题词和摘要检索。

检索出文献经两位作者独立进行初选略读,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出重点参考文献。纳入标准:

(1)文章摘要、小标题中出现meta-psychology, concept research;(2)临床研究文章中有专门讨论概念发展历史;

(3)文章中在首次提到投射性认同时,专门提出投射性认同的定义;(4)对投射性认同的概念提出有重要影响的作者的专著。

然后在筛选出的文献中进行重点阅读和讨论,遇到有争议的问题通过作者间口头和书面讨论解决。

3结果——投射性认同概念的历史发展 3.1克莱因之前——概念提出前的基础

如克莱因所说,弗洛伊德有关群体认同的观点对她有很重要的影响。其实弗洛伊德已经描述过群体中投射性认同的现象,不过他无法准确地提出这个概念。(Freud,1921;Klein,1955)弗洛伊德提出的自恋性认同也对克莱因有重大影响,克莱因自己也说投射性认同所形成的客体关系是一种“自恋性的客体关系。”(Klein,1946)

弗洛伊德理论中,第三个对投射性认同概念的提出有重大影响的概念就是投射。(Freud,1911,p.66)

另一个有影响的人物是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她提出的“利他性屈从(altruistic surrender)”,和后来所说的投射性认同有很大的重叠。(Anna Freud,1936,p.20)对克莱因直接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她的导师费伦奇(Ferenczi),克莱因有关投射性认同的学说基本上可以说都是建立在费伦奇的投射-内投的心理发育学说的基础上的。(李孟潮,2004)3.2克莱因学说——概念的提出

1929年,克莱因提出,为了逃避被死本能摧毁,婴儿的利比多强迫死本能指向外在客体。与此同时,内在的防御(主要是内投、投射、内化、分裂)被调动起来处理死本能。这些早期的防御形成了婴儿的超我雏形。(Klein,1929;Freud,1920)1935年,克莱因提出,从一开始,自我(the ego)就在对好客体和坏客体进行内投(introjection)。通过对坏客体的内投,孩子们在自我中建立起内在迫害者。随后通过投射,对这些内在迫害者进行再次外化(re-externalize)。此称为偏执-妄想态(the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此外,孩子还渴望所爱的客体,对所爱客体的内投让孩子产生了对好客体被坏客体以及其毁灭冲动毁坏的担心和哀伤,称为抑郁态(the depressive position)。(Klein, 1935)1945年,她提出,投射和内投的互动“支撑着和现实双亲的关系,以及超我的发展。”(Klein,1945, p.409)

1946年,克莱因提出,在偏执-妄想期(paranoid-schizoid phase),婴儿对母亲乳房的口欲-施虐冲动会逐渐扩展到母亲的身体。此外,来自肛门和尿道的冲动也让婴儿想把有毒的物质排出,并让它们进入母亲。随着排除有毒的物质,婴儿会把自体(self)的坏的部分分割开,投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Klein,1946)母亲这时候容纳了这些投射出的部分,克莱因说,母亲“不仅仅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人,而且也感觉到是那个坏的自体。”(Klein,1946, p.8)接着,克莱因在历史上第一次用到了投射性认同这个词,她说,“很多针对自体的成分的仇恨现在指向了母亲。这导致了一种特殊的认同形式,它建立起了一种攻击性客体关系的原型。我建议对这些过程使用术语„投射性认同‟”。(Klein,1946, p.8).克莱因认为,母子间互动的认同过程其实包括了两个部分,一个是投射性认同,一个是内投性认同(Int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1952年,克莱因提到,投射和内投的互动能够加强孩子的自我及其整合性。(Klein, 1952a).并强调孩子一开始内投了乳房,然后孩子对客体的印象受到了他自己在投射和内投作用下的幻想的歪曲。(Klein,1952b, p.63)1955年,克莱因再一次讨论了投射性认同。她说投射性认同的过程就是把自己投射到另外一个人那里,控制别人但是同时又没有失去自身的感觉。如果被投射的部分没有被成功再内化的话,投射性认同的过程就会耗尽投射者的心理能量,让投射者筋疲力尽。(Klein, 1955)1957年,克莱因对好客体和病理性的理想化客体进行了区分——在好客体占优势的时候,自我的分裂能够得到整合,并认同客体,憎恨能够得到减轻,抑郁态能得到修通。而病理性理想化客体的基础是病理性分裂,这种分裂不是把好客体和坏客体分开,而是分裂为理想化的客体和极坏的摧毁性客体。(Kelin1957, p.192)1958年,克莱因进一步提出,上述过程中的对外的投射是由死本能支配的,而内投是由生本能决定的(Klein, 1958)。1959年,克莱因开始扩展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的外延。她写道:“……内投和投射的双重过程对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间的互动作出了贡献。这种互动在生命的每个阶段持续存在。内投和投射以同样的方式持续整个生命周期,而且在成熟的过程中被改进……”(Klein,1959, p.250)。到此为止,其实克莱因已经为后来者进一步拓展投射性认同的定义铺平了道路。总结整个克莱因学说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虽然投射性认同这个词是她提出的,但是在她本人的学说中,更多的时候其实是使用投射和内投的交互作用来描述投射性认同所描述的现象。投射性认同在她的学说中并不占据核心地位。3.3克莱因之后——概念的发展和争论 比昂(Wilfred Bion)1957年,比昂主要强调的是精神病患者的病理性投射性认同中的攻击性成分。(Bion, 1957)1959年,他提出,通过投射性认同,分析师会感到受到了操纵,不得不在别人的幻想中扮演起一个角色。但是,投射性认同除了是一种幻想外,还是一种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操纵,是一种人际交流模式。投射性认同是个别治疗和集体交流中最重要的互动形式。比昂认为,如果这些投射的成分能够在分析师这里停驻一阵子,它们就会以修正的形式被重新内投。如果分析师不能够接受这些投射的感受,患者就会把这些感受强加到自己身上,这些感受的强度和暴力性都会提高。(Bion, 1959a, 1959b)1962年前后,比昂的术语体系发生了转变,他发明了一对新的术语,容纳者(the container)和被容纳者(the contained)。他认为,婴儿会幻想着把毁灭性冲动投射入母亲中,而母亲接受了这种投射,容纳它,并且修正它,这样它的毁灭性就得到了中和,让孩子可以再次内投所投射的东西。投射性认同代表了母子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内化影响到了孩子的认知。

此时,投射性认同概念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投射性认同变成了反复发生在两个人——容纳者和被容纳者——之间的一种共生关系。(Bion,1962)这个转变对临床的影响很大。

1977年,比昂着重研究了容纳者(container),也就是接受者的体验。他把这种体验描述为“没有思考者的思维(a thought without a thinker)” 也就是说,作为投射性认同的接受者,会感到自己的很多想法不是来自自己的。(Bion, 1977)他的思想的另外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作为正常心理发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就是孩子感到父母能够让他进行投射性认同。比昂把一种系统的观点带进了精神分析的术语体系,他的投射性认同的概念,与其说是一种防御机制,不如说是对一个两人系统的无意识交流模式的描述。罗森费尔德(Herbert Rosenfeld)

罗森费尔德认为投射性认同是最早期的客体关系类型,精神分裂者从来没有完全走出这种最原始的客体关系,混淆了客体和自体,这种混淆不仅仅是有作为口欲期合并(oral incorporation)的内投性认同(introjective identification)的幻想的影响,也有投射性认同的影响。

罗森费尔德认为投射性认同者把自体或自体的一部分“刺入”到客体中,作为投射性认同的结果,自体和客体之间出现了混淆。(Rosenfeld,1952, 1954)他提出:“……投射性认同和内投性认同通常同时发生。上述这个过程的结果就是造成基本的混淆并且无法区分主体和客体。无法区分现实和幻想,因而也无法区分真实客体和其符号表象(symbolic representation)”(Rosenfeld,1964, p.333)。

罗森费尔德理论的一个特点就是他抓住了主、客体混淆这个特点来描述投射性认同。西格尔(Hanna Segal)

1957年,西格尔(Hanna Segal)提出,符号是从偏执-妄想态开始形成的,孩子此时对母亲身体的利比多和攻击性的灌注制造出了焦虑和内疚,让他不得不把兴趣转移到环境中,并且赋予环境符号(象征)意义。抑郁态时,通过符号的建立,孩子开始使用内在客体来代表丧失的客体,但是两者并不等同。这是一般人的符号形成的过程。

然而,如果符号是通过投射性认同建立的话,符号就不仅仅是代表客体,而是被看作客体本身,从而否认了主体和客体的分离,西格尔称为“符号等式(symbolic equation)”(Segal, 1957)。

1964年,西格尔进一步澄清了投射性认同的概念,她写到:“在投射性认同中,自体的部分和内在客体被分裂开并且投射进入外在客体,接着变成了被投射部分所占有,控制和认同投射部分。”

她认为投射性认同有多重的目的:避免分离,获得对坏客体的控制,投射自体的坏部分,或者保存自体的好部分等。

她同样认为投射性认同是非常早期的防御,在偏执妄想态时开始。(Segal, 1964,p.28)西格尔对投射性认同理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她明确了投射性认同这种机制的使用对言语的形成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如果她的假说得到确证的话,投射性认同对认知功、言语功能的损害以及如何处理这种认知缺损就是治疗师们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从以后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一点的确影响到了临床技术的变更,特别是肯伯格的技术。格林贝格(L.Grinberg)格林贝格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投射性反认同”。

投射性反认同指在投射性认同的过程中,治疗师体验到自己完全就像患者的投射性认同所描绘的,他感觉到自己不能够让自己不成为患者无意识中想要让它成为的那个人。也就是说,治疗师认同了患者投射出来的客体表象或自体表象。(Grinberg 1962,1979)马林和格罗特斯坦(Malin and Grotstein)

他们认为,投射性认同有三个基本成份:第一,投射,第二,把投射出去的自体和外在客体创造成一个融合体,第三,再内化(re-internalization)。他们也认为,治疗便是通过投射性认同的过程,调整了患者的内在客体。而解释的作用就在于让患者观察到他的投射是如何被分析师接收到的和反映的。(Malin and Grotstein,1966)不难看出,其实他们的定义实际上是广泛流传的奥格登的定义的前体,而且他们用投射性认同作为主要的视角来观察治疗过程的提法也是现在很多分析师的取向。

奥格登(T.H.Ogden)

奥格登认为,投射性认同发生在婴儿试图感知、组织、管理他的内在和外在体验并且与环境进行沟通的时候。此时婴儿接受到大量的刺激,如果他有一个“恰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Winnicott, 1952), 就可学会组织自己的体验。在此过程中,婴儿应用分裂(splitting)把好的体验和坏的体验分开,形成了早期的心理组织模型。这种假设似乎在精神分析的历史中是被得到广泛承认的。早在弗洛伊德本人论述分裂时,就提出过类似的观点。(Freud, 1920,Jacobson, 1964,Kernberg, 1976)但是接着上面的假设,奥格登等人提出,为了巩固、丰富这个最基本的早期心理组织,婴儿使用了投射性幻想和内投性幻想(introjective fantasies)两种方式。而这两种方式又进一步促进分裂。

然后,婴儿开始使用投射性认同帮助婴儿把好的体验和坏的体验分隔开,从而保证了自体的安全。

通过投射性认同,婴儿能够感受到他正在感受着,婴儿无法通过言语告诉母亲他的感受,但是通过投射性认同,他在母亲心里诱发了出和他一样的感受。

反复投射性认同让婴儿形成了一种原始的客体关系模式。婴儿和一个仅仅是部分和自己分离的客体进行互动。投射性认同形成的是一种过渡性质的客体关系。

所以投射性认同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它必然会引起心理结构的进一步改变。

奥格登认为,在讨论投射性认同的概念的时候,首先要确定投射性认同确实是涉及到两个人的,一个投射者(projector),一个接受者(recipient)。

这两个人投射性认同的互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Ogden,1974,1976,1979,1982)第一阶段——

投射者一开始感觉到一种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是内在的,他会觉得自己内心的某些部分可能会被自己的自体摧毁,或者这些部分可能会伤害到他的自体,为了安全起见,他采用投射这种防御机制,把他内心的这些部分放到其他人那里。第二阶段——

接受者会感觉到投射者传递过来的压力,产生相应的感觉,并会根据投射者的投射幻想采取相应的行动。

奥格登认为,没有投射者和接受者的互动,投射性认同的过程就不可能完成,所以他把投射性认同的第一,第二阶段称为诱导期(induction phase)。

第三阶段——

在这个阶段接受者体验到自己有一部分变得像投射者的投射性幻想,但是接受者同时以一个和投射者不同的人的身份来体验、修正这些投射过来的情感和观念,(Langs, 1976;Bion, 1959a)。

也就是说,在接受者处理投射过来的感受的过程中,如果接受者处理这些感受的方式和投射者不同,就会有一些新的感受产生,这些新感受既包括了原来投射过来的情绪、想法、表象,也包括了接受者自身的感受,在治疗中,如果这些新产生的感受对自体和客体以及表象都不具有威胁性的话,就可以说治疗师对投射过来的感受得处理比较成功(Little, 1966)。当然,这些新感受中有时候还包括了接受者(治疗师)自身的病理性成分。而投射者又把这些修正了的东西再次内化。奥格登认为,投射性认同的功能在于4个方面:

(1)作为一种防御,能够让人们远离自体的不想要的或者是有危险的部分。同时通过幻想让自体的某些部分存活在另一个人那里。(2)投射性认同是一种交流模式,投射者通过这种交流模式,让另外一个人体验到压力,体验到和投射者类似的情感,从而接受者能够理解投射者的内心情感。

(3)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原始的客体关系形式,一种客体联系的类型,其中投射者体验到接受投射者是一个独立的程度能够达到容纳自我的某些部分的客体,而这个投射的客体的未分化的程度有能够达到维持投射者的幻想发现,让投射者能够幻想着彼此能够分享投射出的情感。

(4)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心理改变的通路。通过投射性认同一个人的情感能够被另外一个人体验到,然后,投射者认同接受者对投射出的情感的处理方式。(Odgen,1974)奥格登的概念是最全面,临床运用最广泛的概念,但是其对第三个阶段的描述及投射性认同和心理发育的关系的描述其实是不准确的。

迈斯讷(W.W.Meissner)

迈斯讷认为,应该废除投射性认同这个术语,有七点理由:(Meissner,1980)第一,投射性认同本来的含义是指幻想排除自体的某些部分,并把它们侵入到他人。早期克莱因学派的学者们根本就没有提到投射性认同包含了现实的心理过程,也没有把这个过程和元心理学联系起来。

第二,投射性认同本来的含义是指一种精神病性的幻想,在这种幻想中包含了对自体某些部分的排除,包含了通过控制客体体验到丧失的自体部分,所以客体会变得和自体认同,这是通过内投的认同(identification by introjection)。这些过程至少有一部分意味着自我界限的丧失(loss of ego boundaries),自体凝聚力的丧失(loss of self-cohesion), 自体和客体表象的失分化(dedifferentiation of self-and object representations,)以及自体-客体分化的丧失。第三,和投射性认同这个概念相关的内化过程更多是合并(incorporation),而不是认同。(Meissner, 1971, 1972)第四,无论是在个人内心,或者是在家庭、组织的互动中,投射性认同的原始定义及其在人际关系范畴中的扩展都没有超出投射和内投的互动这个过程。

第五,在人们使用投射性认同这个概念的时候,一个常见的倾向是把它简化成一个认知过程,通常仅仅把投射性认同简单地用来指称某人自体的体验或感知及某人对客体的关系。这种倾向没有看到我们是在说精神分析学中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会对内在的心理结构产生影响,而不仅仅是对认知、体验、表象产生影响。(Meissner, 1973)第六,在应用投射性认同的时候,有一个潜在的假设,这来源于克莱因学派的背景,这个假设关注本能冲突的本质,特别是机体最早时期对这些本能冲突的处理。

第七,投射性认同概念的不准确造成了应用上的混乱,很多时候投射性认同是被作为一种比喻在使用。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比昂把投射性认同转换为容纳者/被容纳者(container/contained)的比喻,然后又把这个比喻扩展到所有可以用容纳/被容纳比喻的关系中。

综上所述,迈斯讷认为,投射性认同这个术语的概念混淆了幻想和过程,混淆了比喻和机制,从而无法对精神组织和功能的形式和水平进行区分。所以,这个术语基本上是可以放弃的。至少应该严格限制这个术语的使用范围。迈斯讷的确指出了投射性认同概念上的不足,但是仅仅因为概念不完美就放弃概念本身其实是因噎废食。肯伯格(Otto Kernberg)

肯伯格提出投射性认同的定义是“主体把不能承受的内在精神体验投射到客体,和他所投射的东西保持共情,要试图控制住客体,以产生可以持续防御不可忍受的体验的效果,而且,潜意识中和客体保持现实的互动,导致客体能够体验到所投射到他那里的体验。”(Kernberg,1987)

他认为投射性认同是边缘性人格组织的患者的原始性防御之一,正是这些患者强烈的投射性需要和普遍存在的自我的虚弱,让他们在投射攻击性的时候自我的边界变得模糊。(Kernberg,1967,1975)肯伯格认为,不能简单地说投射性认同就是精神病性的防御机制,以投射性认同为基础的客体关系就是精神病性的。只有在客体关系中出现和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的混淆,自我和他人之间缺乏区分的时候,才能用到“精神病性”这个词。而投射性认同的基础不一定就是自体和客体的混淆,虽然投射性认同会让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的现实检验能力降低,但是投射性认同的结果不见得就是会引起自体和客体表象的失分化。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肯伯格认为,人类的心理发展中,首先出现的是投射性认同,其自我(ego)结构基础是分裂(splitting)或者说原始性分离(primitive dissociation),然后进化到投射,其自我结构的基础是压抑(repression)。所以自我的核心防御是分裂还是压抑决定了所使用的防御机制究竟是投射性认同为主,还是投射为主。

肯伯格对投射性认同的研究其实集中在对临床的处理上,对其概念的元心理学研究并没有超人之处。格罗特斯坦(J.Grotstein)

Grotstein提出,“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心理机制,在其中,自体体验到把自身或自身的一部份的位置改变到客体里去的无意识的幻想,为了探查或防御的目的。”

他提出了正常的投射性认同,正常的投射性认同是共情的一部分。(Grotstein,1981)他的研究在于注意到了投射性认同的正性作用和治疗作用,而且概念仍然泛善可陈。汉弥尔顿(N.Gregory Hamilton)

1986年,Hamilton 又提出一个新概念——正性投射性认同(Positive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正性投射性认同是指把自体好的部分投射入另一个人,同时部分地体验到这些被投射的表象是自体的部分。和正性投射性认同相联系的驱动力是力比多,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被用来分裂愤怒、嫉妒和其他情绪,但是Hamilton主要强调的是力比多和整合。

他提出,文献中把投射性认同看作是把自体“坏”的部分投射出去的看法是不够充分的,投射性认同中也有“好”的品质。他建议把投射性认同分为正性和负性两个成分。这样的划分也能让我们更容易地注意到精神病患者虽然在客体关系中存在明显的敌意,但是仍然存在建立良好客体关系的能力。Hamilton说,实际上,好的部分能够被投射,用来消除攻击性行为引起的内疚和不安。“在这种情况下,正性投射性认同用来服务于攻击性驱力。同样的,对坏的部分的投射可以用于服务于让攻击冲动最小化的目的,从而保护好客体。”(Hamilton,1986)

汉弥尔顿的概念的提出,让投射性认同的概念具有了辩证的特性。也更加符合临床的观察。波特(Michael S.Porder)

1987年,Michael S.Porder提出投射性认同最好被理解为一种妥协形式,其主要部分是“和攻击者的认同”或者“变被动为主动”,其中有两层移情/反移情结构。

表层是常见的移情/反移情结构,即分析师作为强有力的父母,患者作为无助的孩子,更深一层的结构是,患者无意识地“与攻击者认同”,扮演了支配性的父母的角色,而分析师体验到了患者作为孩子体验到的情绪。通常患者的这种防御模式也是其有心理障碍的父母使用的。

Porder说:“我把它(投射性认同)看作一种变被动为主动(turning passive into active)的方式,并且是一种妥协形式(compromise formation),是用来调整所有心理性欲发育期的父母和孩子之间过度的冲突的。”(Porder,1987)Porder的理论的一个特点是他认为投射性认同在心理发育分期上不见得就是生命最早期的冲突的产物。这几乎和所有理论家的说法都不同。

他认为投射性认同中的冲突可以起源于心理发育分期的任何时期,如口欲期,肛欲期,青春期,俄狄浦斯期等等。投射性认同的共同特点就是上述的双层移情/反移情结构,其核心是“与攻击者认同”,或“变被动为主动”。但是,Porder强调,投射性认同不仅仅是个防御机制,而是妥协形成的一种形式,这种妥协形成有多种功能,表达本能,满足超我,对抗移情等等。正如Brenner提出的,妥协形成有用一种防御来对抗对移情的恐惧的功能。(Brenner, 1982)可以看出,他的投射性认同的定义中更多强调了其中适应和满足超我需求的一面。他的这个定义其实比较符合防御的基本概念,即防御结构是一种妥协形式,这个概念一开始是Brenner提出,后来由Abend,Willick以及Porder本人得到发展。(Brenner,1981 ;Abend,1981;Willick,1983;Abend, Porder, and Willick, 1983)他的概念无疑造成了投射性认同概念的新一轮的混乱,特别是在心理分期方面。而其定义中把投射性认同中的认同和与攻击者认同混为一谈其实是偏移这个术语的本义的。

4讨论

结合临床讨论的经验,作者认为,符合中国临床工作者使用的投射性认同的概念可以包括以下几个要件:

(1)投射性认同是发生在投射者和接受者两者之间无意识交流的基本形式之一,其本质是两人系统中循环发生的外化-内投过程;

(2)投射性认同根据功能划分为顺行性投射性认同和退行性投射性认同。顺行性投射性认同是正常发育过程中不可缺乏的认同形式,出现在原始性认同之后,自恋性认同之前,在心理发育中,投射性认同进行操作,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必须具备符号化能力,二是必须能够意识到自我和他人的区别。根据神经心理学、发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婴儿观察的结果,而这两个能力是在15个月的时候才达到的(Stern, 1985),故顺行性投射性认同的时间不可能早于此时。而退行性投射性认同是指在遇到应激时,人的心理退行到发育早期刚出现投射性认同的时候。

(3)投射性认同发生有三个阶段。顺行性投射性认同的三阶段是,第一,投射者(婴儿)把利比多或攻击性投射到接受者(照料者),第二,照料者根据对投射过来的感受进行推测,并根据推测做出相应的反应;第三,婴儿认同照料者变得像照料者一样。退行性投射性认同的三阶段是:第一,投射者(患者)把模糊的自体表象或客体表象投射到接受者(治疗师),第二,接受者对接收到投射过来的自体表象或客体表象做出一致性反认同或者互补性反认同,在此过程中,投射过来的模糊的表象变得更加清晰;第三,投射者再次认同经过接受者处理的表象。在治疗过程中,退行性投射性认同的三阶段不一定能够完全进行,如果治疗师能够及时领悟到这个过程的第二阶段并通过治疗师的自我功能进行处理,本来无意识的交流过程便逐渐意识化,从而患者通过认同治疗师的自我功能而得到康复。

(4)根据精神分析学中的焦虑分级。和顺行性投射性认同相对应的焦虑是被害焦虑和部分的分离焦虑,而和退行性投射性认同相对应的焦虑除被害焦虑外,尚可出现分离焦虑,丧失客体的爱的焦虑以及阉割焦虑等。其中分离焦虑占到很大比重。

本研究的不足在于:

(1)仍然存在语言偏倚,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其他语种的文献没有总结。

(2)可能存在引用偏倚。因为其实在很多情况下,研究投射、共情的文章也可能提到投射性认同。

(3)广义的定位偏倚可能仍然存在。除精神分析外,其它学派的术语如“皮格马利翁”效应,“自我实现的预言”实质上也描述了投射认同的现象。这方面文献并未纳入研究中。(4)可能存在的发表偏倚。

篇8:说《天下意识的投射》

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作为无损检测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检测技术,有着其他无损检测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9]。首先它是一种动态检测技术,能够实现连续检测和实时监控,同时声发射技术具有整体性、快速、及时、高灵敏度等特点。基于以上优点,声发射技术非常适合用来探测早期的裂缝产生和扩展过程。声发射技术作为一种预警手段已在多个领域展开研究[10]。

针对外挂式塔吊的工程背景需求,对外挂式塔吊专用声发射检测方法与实验进行分析,并将初步开展外挂式塔吊破坏过程的声发射失效模式的相关分析研究。

1 塔吊损伤区域的信号特征分析与建模

塔吊的损伤声发射源主要有裂纹的产生及传播、晶体内位错的移动等。面临的危险不同,相应的发射声波也存在差异,所以会出现各种类型的声发射信号。虽然导致声发射的原因很多,然而其均是因应力、温度及电磁场等因素的改变,导致物体局部出现波动而释放出能量。

材料的微观形变可通过声发射进行描述,同时可提供其动态信息。在塔吊出现损伤的瞬间,其声发射信号在时域的异常变化可分为突发型和连续型两种,典型的时域波形如图1所示。

突发型信号就是在时域上能够分离的波形,其产生原因可能是塔吊材料中裂纹扩展,夹杂物的碎裂等。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塔吊的损伤过程都是突发情况,然而在声发射频率达到时域上无法分离的程度时,即可通过连续型信号对其进行显示。所以连续型声发射波具有连续性的特点,突发型声发射信号具有非周期的特点,其衰减速度很高,持续时间通常是数十微秒~数毫秒。

依据声发射信号的特点构建声发射信号模型:

式(1)中,A(t)用于描述声发射信号的波形包络幅值,依据声波传播理论可知,传播距离越远,其波前能量越弱,信号幅度越低。ejθ(t)用于描述信号频率及相位的改变。将声发射信号作为一种瞬时信号,把随机干扰作为一项加性噪声,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式(2)中,x(t)用于描述传感器接收到的声发射信号,s(t)为声发射信号,u(t)为噪声信号,Ai为第i个信号幅度,ai为第i个信号的衰减系数,ti为第i个信号的到达时间,ωi为第i个信号的频率。

2 塔吊检测声发射干扰信号去除

获取声信号首先需要有性能匹配的检测系统,主要为组合设计硬件和软件。通过合理设计,能够实现高灵敏度、高保真的信号采集;其次,为分析后续信号,必须尽可能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噪声的鉴别和排除,是声发射技术的重要课题。声发射检测过程中的干扰噪声主要包括机械噪声、传播途径导致的畸变和衰减等。当前有很多噪声去除方法,部分方法在检测前采取措施,部分方法在实时或事后采取措施。对于检测系统来说,降噪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系统性能的优劣。在信号处理中,小波降噪是处理非平稳随机声发射信号的理想工具。

对声发射信号运用小波过滤噪声的步骤为:第一步是对包含噪声的现场声发射信号f(k)作小波二次变换,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需要确定小波分解层数j,和不变的小波系数;第二步是选取适当的阈值对其进行分解计算稳定的小波系数Wj,k,进一步计算估计值系数,使的结果达到最小,uj,k为塔吊声发射信号的小波变换系数;最后运用完成信号重构,得到估计信号值为去噪后的塔吊声发射信号。原始的声发射信号

式(3)中,n(t)是方差为σ2的噪声,s(k)为原始信号。对原始的声发射信号f(k)小波分解后,s(k)上的小波系数Wj,k较大,剩余位置的Wj,k值较小,对于电气干扰噪声、机械噪声、传播途径引起的畸变和衰减等噪声n(t),其所对应的小波系数Wj,k在每个小波尺度上都是均匀分布的,且值比较小,幅值持不断减小趋势。

阈值,其中N为信号的长度,阈值有2个,分别对应硬阈值和软阈值。硬阈值计算为

软阈值计算为:

这两种方法都较容易实现,可以快速地获得小波系数,完成噪声去除。

3 去噪后的声发射信号参数分析与波形分析

塔吊检测中的声发射信号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参数分析与波形分析。参数分析就是通过若干简化的波形特征参数对声发射信号的特征进行描述,再对其进行研究与操作,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主要有幅度、能量、计数、事件、上升时间、持续时间和门槛等。波形分析通过信号的时域波形和相关频谱及函数等得到声发射信号信息,理想状态下波形分析可提供所有需要的信息,能够得到更多信号定量信息。

图2是突发型标准声发射信号简化波形参数的定义,由此可得到上升时间、振铃计数、能量、幅度等参数。通过平均信号电平和有效值电压对于连续型声发射信号特征进行描述。

当前波形分析主要通过宽带声发射传感方法实现,其在硬件上有很大的优势。谱分析为声发射信号处理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只适用于周期性信号,没有考虑局部信息的改变,具有一定的弊端。小波分析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和信号特征采集等,适用于非稳定信号的分析。对于任意平方可积的函数其连续小波变换的定义为

式(6)中,a为尺度参数,a>0;b为平移参数,其值可正可负,Ψ*代表离散小波,Ψa,b(x)为基本小波的位移与尺度伸缩,也就是

傅里叶变换存在差异,小波变换无固定核函数,然而并非所有函数均可看作小波变换的基小波,基小波需符合下述“容许条件”

基本小波的选择,由容许条件推导出基本小波至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即必须具备带通性质,且具有正负交替的震荡波形,使其平均值为0。基小波满足容许条件后,重建f(x)的小波逆变换定义为

式(10)中,W为小波系数,T为周期,连续小波变换通常适于理论分析,实际应用时需完成对尺度参数a与平移参数b的离散化操作。可取a=aoj,j为整数,ao为超过1的固定伸缩步长,对于可选b=kb0aoj,此处b0大于0,与小波形式相关。K为整数,离散小波可表示为

与此对应的离散小波变换为

式(12)中,Ψ*j,k代表离散小波的位移与尺度收缩。由公式得知,对于较小的尺度a,小波变换对函数f(x)的局部分析针对时域选用较小的时窗,针对频域选用较大的频窗。对于大尺度a,则恰好相反。对信号处理后可进行相应的识别,可采用常规的神经网络方法,受到篇幅限制,这里不做介绍。

4 仿真实验分析

4.1 实验环境的搭建与方案设计

从课题研究对象主要失效形式展开分析,设计制备金属试件及塔吊局部钢-混凝土结构试块,针对声发射技术对检测的要求,合理选型系统硬件参数,搭建并优化塔吊声发射检测实验系统。通过实验的合理设置,获取所需的不同条件下的声发射信号,为后续的信号处理研究、信号分类识别研究做好准备,实验方案组成如图3所示。

试件的制备:研究对象外挂内爬塔吊采用Q235钢,因此为了实验室研究的开展,采用Q235钢材制作试验样件及焊接件,同时设计一种钢-混凝土结构件模拟塔吊支撑界面,使声发射传播特性接近实际工况,声发射源实验设置:一是声发射模拟源。现场声发射源模拟定位、测量波速、测量传播衰减、校准仪器及传感器灵敏度都要使用模拟声发射源,现采用尺子振动进行声发射源模拟。尺子振动采用长度30 cm或50 cm的直尺,尺子振动可以产生一个阶跃函数形式的点源力。二是试件破坏试验。获取变形、断裂等典型声发射信号;对样件进行焊接断裂声信号采集时,分别设置有缺陷焊接和无缺陷焊接件进行破坏试验,采集焊接部分开裂过程声发射信号。在工程现场采集,可以采集到应用环境下包含丰富噪声的声发射信号,采集时可设置不同条件下采集方案,如运行状态、停机状态、摩擦、撞击等。实验环境如图4所示。

4.2 小波去噪效果分析

对连续信号和突变信号机型比较,确定经噪声处理后重构信号能否体现原始故障信号的特征。

分析图5可知,其在细节上有所损失。利用小波对声发射数据进行去噪处理时,因为受到阈值的影响,连续特征的信号被删除的较多,而突变区的信号则未被删除。在对塔吊进行健康监测的过程中,静止期的振动信号较为平稳,在合理的阈值区间中,对结构不产生影响。最需监测的为异常突变信号,其通常是由损伤导致的。因此通过合理的阈值选择,上述数据的损失是可忽略的。

4.3 塔吊损伤区域的信号特征采集与确定

实验信号采集期间采用振动信号模拟有用信号(比背景峰值高的即为振动时刻),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图。该模块选择第三方的工业曲线绘制控件Pro Essentials,能够以各种类型的线型与色彩对全部节点或某节点采集的数据曲线进行绘制,同时对其进行更新,令用户直观的了解塔吊的震动特点。实时振动数据显示的程序界面如图6所示。

通过图6可以看出,在连续振动条件下,可以得到周期性的信号特征。说明对信号采集的结果是可信的。对塔吊故障连续型信号的采集并进行小波去噪,结果如图7所示。

通过图7可以看出,在连续振动故障的特征分析中,故障特征较为明显,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说明本文方法有效。对突变型信号的采集结果如图8。

通过图8可以看出,本文方法可以对突变型的故障进行较好的特征描述,在信号中也呈现出明显的突变性,以上证明本文方法可以很好地达到应用的目的。可以进行实际设计。运用这两种明显的特征,结合判断的阈值可进行塔吊安全性的检测。进行多次试验后得到检测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以看出,多次试验后,本文方法可以较好的完成损伤检测,可以应用。

声发射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但针对外挂塔吊结构件的安全状态监测和损伤检测方面研究不多,目前应用中没有塔吊专用的损伤检测系统。我国针对起重设备的主要安全保障方法仍然以定检、监检为主,采用的技术手段多为目测、感观判断、停机检测等传统检测方式。开发塔吊专用声发射检测系统对塔吊故障早期的动态检测具有技术上的优势,为塔吊的安全检测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5 结论

目前,利用声发射方法进行塔吊检测通常是用参数分析提取特征实现模式识别。利用声发射方法对塔吊缺陷类型的确定常常会受到材料与缺陷的性质、检测环境及检测设备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引入小波去噪可以对参数的准确性进行进一步优化,将参数分析与波形分析相结合,综合运用目的是精确提取特征参数,完成缺陷判断。

参考文献

[1]叶玉.超高层建筑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子设计工程,2015;23(20):100—102Ye Yu.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high-rising structure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2015;23(20):100 —102

[2] 熊湛,磨季云.塔吊起重机臂桁架的拓扑优化设计.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4;37(3):195—198Xiong Zhan,Mo Jiyun.Topology optimal design of tower crane jib.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37(3):195—198

[3] 李浩然,杨春和,陈锋,等.岩石声波-声发射一体化测试装置的研制与应用.岩土力学,2016;37(1):287—296Li Haoran,Yang Chunhe,Chen Feng,et al.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n integrative testing device for acoustic waves and acoustic emission of rock.Rock and Soil Mechanics,2016;37(1):287—296

[4] 汤中于,夏文刚,杜朋,等.基于声发射技术的岩体稳定性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煤炭技术,2014;33(7):186—188Tang Zhongyu,Xia Wengang,Du Peng,et al.Research on system of rock mass stability real-time monitoring based on acoustic emission techniques.Coal Technology,2014;33(7):186—188

[5] 章道生,顾培英,邓昌,等.砂浆板冲击荷载下声发射定位试验研究.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15(9):56—62Zhang Daosheng,Gu Peiying,Deng Chang,et al.Test study on acoustic emission location of cement mortar plate by shock load.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2015;15(9):56—62

[6] 赖于树,熊燕,程龙飞.混凝土受载试验全过程声发射特性研究与应用.建筑材料学报,2015;18(3):380—386Lai Yushu,Xiong Yan,Cheng Longfei.Study of characteristics of acoustic emission during entire loading tests of concrete and its application.Journal of Building Materials,2015;18(3):380—386

[7] 苏怀智,张林海,佟剑杰.混凝土结构损伤声发射检测进展.无损检测,2015;37(1):90—95Su Huaizhi,Zhang Linhai,Tong Jianjie.Review on acoustic emission detection for concrete damage.Nondestructive Testing,2015;37(1):90 —95

[8] 虞爱平,赵艳林,王磊.锈蚀钢筋混凝土声发射在线监测试验研究.建筑材料学报,2014;17(2):291—297Yu Aiping,Zhao Yanlin,Wang Lei.Acoustic emission(AE)online monitoring test on corrosion in reinforced concrete.Journal of Building Materials,2014;17(2):291—297

[9] 李术方,许新骥,刘征宇,等.单轴压缩条件下砂岩破坏全过程电阻率与声发射响应特征及损伤演化.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 (1):14—23Li Shufang,Xu Xinji,Liu Zhengyu,et al.Electrical resistivity and acoustic emission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and damage evolution of sandstone during whole process of uniacial compression.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14;33(1):14—23

上一篇:卫生事业管理学b下一篇:厂坝小学校园安全事故预防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