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正能量发言稿

2024-04-21

弘扬正能量发言稿(共9篇)

篇1:弘扬正能量发言稿

叮铃铃,叮铃铃,放学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列走出校门。因为今天特别热,所以有许多同学都忍不住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去买冰棒,我在想我要不要也去买一个美味可口的小神童解解渴,去去署?突然听到啊的一声惨叫!打破了我的想像。我顺着叫声看去,原来两辆自行车撞在了一起,那景象真是惨不忍睹呀!两辆车的车轮都扭到了一边,一辆车是一位先生志骑着去买菜,一辆车是个年轻人背着电脑包骑着逆行。老先生车筐里的菜都飞出去撒了一地,买的鸡蛋也摔烂了不少;而年轻人摔的不是太严重,只是背上背着的电脑包摔到了地上,不过两人身上都粘了一些土!

我当时心想:“这下完了,他们肯定该吵起来了”!让我惊讶的是哪位老先生连自己身上的土都没拍一下,就连忙上去问那个年轻人;“怎么样摔着了吗?有没有事”?年轻人说:“没什么,只是吓了一跳,随后问老先生,老大爷您老怎么样?”。老先生接着对年轻人说:“以后骑车一定要小心呀!可不能在路上逆着方向骑车啊”!那个年轻人一边帮老先生捡掉在地上的菜,一边满脸带着愧疚说:“不会了,不会了,因为我刚要去见一个重要的客户,心里着急赶时间就想着逆行抄个近道儿,谁知道不仅没有节约时间,还出事了,”老先生和年轻人一起把捡起放进车筐。老年听了年轻人的话以后,什么也没再说就骑着车子走了,年轻人也骑着车子向相反的方向驶去!

回到家以后,这件事一直在我脑海里沸腾!我想我们国家的公民真是有礼貌,我一定要对外宣传这件事,把这种正能量发扬光大,让所有的人都知道,生活中要讲文明懂礼貌!

正能量好比是一杯热茶,能给人带来无比的温暖。正能量也是一种美好的态度,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日常生活中,传递正能量的人无处不在。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人真事:一个靠捡饮料瓶、废纸盒为生的老人,有一天在夫子庙的大观园景区捡废品时,发现了一个包,打开一看,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证件,还有1900元现金。

老人想,应该是哪位游客丢的,他肯定要急坏了。于是老人拿着包等了很久都没有人来寻找,他就来到警察局,将包交给了警察。据了解,老人每天的收入只有10多元钱,在面对那么多钱时,老人经受住了考验,并没有心动,而是在第一时间想到要把包还给失主。当失主接到电话来认领时,他看到是一位拾荒老人归还他的钱物时,更加的感动,并拿出现金感谢,但老人拒绝了。警务人员问他为什么不把钱拿走时

这位拾金不昧的老人笑了笑:“不是自己挣的钱怎么能要呢?”听了老人的话,在场的所有人被这位老人感动了。因为这位老人归还的不仅是1900元钱,更是为南京这座文明古城传递出了自己的那份正能量。

篇2:弘扬正能量发言稿

今天,我们学校将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

各班同学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会场。当经过主席台前时,同学们个个都昂首挺胸的喊着响亮的口号,那声音如雷贯耳,铿锵有力,如同爆发的海啸。同学们有序的坐到自己的位子后,校长宣布运动会开始!

运动将们上场了!个个都精神抖擞,散发着青春的活力。首场比赛的是男子、女子50米短跑。运动员们站在赛道上,“嘭!”运动员们如箭般飞驰而过。全校师生为他们呐喊加油。冲到终点了!他们脸上露出了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看!那边女子实心球比赛也开始了。他们的臂膀是那么有力。抛吧!运动将们请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

接着是接力赛,大家齐心协力。四人一组,传递着力量。成功的人生道路必定也是这样的。团结力量大。那接力棒经过一双又一双温暖的手,最终抵达了终点!

下午2:00跳远比赛开始了。各班同学都为那些勇敢的运动将们呐喊“加油”!他们都有超强的弹跳力,奋力跳过沙坑。他们把这一跃看着人生中重要的一跳。

最激动人心的拔河比赛开始了!一个个强壮的男孩女孩们上场了。刚开始,比赛就进入了白热化,十分激动。大家都使尽全力,豆大的汗珠从额上冒出,脸红得像一个个又红又大的苹果。看,赢了!大家欢呼雀跃,全场的掌声顿时如排山倒海。

第二天,上午8:00准时举行了比赛。先上场的是400米男子短跑,大家都憋足了劲,准备着冲刺。枪打响了!运动将们像子弹一冲而过。他们脸颊上豆大的汗珠见证着他们的努力。

接下来是1500米的长跑比赛,这是一个艰辛累人同时考验着意志勇气的一个体育项目。参加这项比赛的人都是好样的,他们用他们的自信、勇气、努力见证着他们的实力!

两天的远动会结束了。我相信同学们的心情肯定和我一样无法平静,脑海像放电影一样回放比赛,比赛是输是赢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拼搏的精神!体验到了奋斗的艰辛,成功的喜悦!

篇3:加强德育教育, 弘扬正能量

我国当前的道德情况,总体是好的。积极、健康、向上、互助依然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足,思想道德素质、精神文明素质也随之大幅提高。讲文明、树新风,是人们的共识。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足,弱势群体的利益日益得到关注,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社会越来越和谐。当国家面临危难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空前团结……然而,和谐的社会也会有不和谐的音符,2011年10月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重重刺伤了国人的心灵,至今想起依然难掩悲伤。它用血的教训惊醒着世人,展示出社会丑恶的另一面:人性的自私冷漠,道德缺失。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在拉近我们地理、时空距离时,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宽容、善良、互助、诚信离我们越来越远,而自私、冷漠、功利、现实等却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身边。面对邪恶势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面对弱势群体,冷眼旁观,自私麻木;面对自身利益,斤斤计较,不择手段……社会道德的滑坡,折射出教育的缺失。在如今这个纷繁复杂,日益浮躁、功利的社会里,如何坚定不移地竖起道德的大旗,在学生中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应深思的问题。加强德育建设,弘扬正能量,弘扬正义,颂时代壮歌,在全社会形成正能量,是对我们思想政治课的期待,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二、我国道德滑坡、诚信缺少的原因

我国现在道德滑坡、诚信缺失,既有深厚的社会原因,也有复杂的家庭原因,还与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分不开。

首先,就整个社会而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经济在繁荣市场、丰富人民生活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利益至上、金钱万能论、读书无用论等思想伺机蔓延。企业为最大限度获取经济利益,用地沟油炒菜,用有毒的大米做美食,“红心鸭蛋”“三聚氰胺奶粉”的毒害还未完全清除,塑化剂的风波又让人心寒,现代人不禁感叹:什么也不敢吃了。炒作之风盛行:无良知的奸商为金钱炒作,媒体艺人为名利炒作,官员为政绩炒作……社会中的丑恶现象腐蚀着人的心灵。

同时,多元的价值观念也冲击着人们传统的道德观念。随着改革开放,西方各种思想传入我国,个人奋斗、个人成功、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也日益影响着青少年。这种思想一方面可以激励青少年不懈奋斗,但另一方面,过分宣扬成功论,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易导致青少年走极端,为成功不择手段。

其次,就家庭而言,优越的物质条件,独生子女的优势,长辈的溺爱,让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中国特有的“4-2-1”式家庭模式,独生子女的孤独成长使学生不懂得合作,不懂得分享,不懂得尊敬,不懂得感恩。并且学生自主能力和独立意识差,一个孩子入学,三四个大人跟随拎包,在中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这样使孩子一方面过于依赖家庭,自立能力差,另一方面又不能体会生活的不易,所以,当孩子有一天不得不独立面对事情的时候,处理问题时就易走极端,不懂得换位思考和体贴关心别人。

再次,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知识为目的,结果“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成为教学的最佳选择。课堂上的情形往往是教师自己在唱独角戏,变成教师的一言堂。课下教师们变相的抢占时间,作业试卷满天飞,学生苦于应付,疲于应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思想道德教育必然成为一句空谈。近几年来,虽然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潮流,但一些地方为追求升学率,依然实行分数至上,明里一套,暗里一套,对素质教育的执行大打折扣。

三、加强德育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第一,加强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科学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

一个社会必须要有统一的指导思想,主导思想必须积极健康向上。只有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才会给人以昂扬斗志,才能引导我们社会朝着正确方向前进,才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润滑剂。

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几代中国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总结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应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共同繁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四有公民,它的中心环节就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第二,弘扬正能量,发挥先进人物、道德模范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理论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是理论的彰显。单纯的理论往往空洞无力,而鲜活的事例则往往会引起人巨大的共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积极发挥、善于利用生活中的道德榜样,让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正能量。每年“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丰富的宝藏。教师要善于挖掘,将其与课本有机结合,在讲授知识时,不知不觉地传递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例如,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吴菊萍,被誉为“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2011年7月2日下午,杭州滨江白金海岸小区,当两岁的妞妞从十楼的阳台掉下的一刹那,一双最有力的手臂接住了她。吴菊萍,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她用双手接住了一个幼小的生命,也托起了大众对传统美德的坚定和自觉。面对铺天盖地的荣誉,身为七个月大孩子的母亲吴菊萍平静地说:“这是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面对如此感人的事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思考:

(一)文化生活

1. 吴菊萍的行为体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2.为什么吴菊萍的行为会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大的轰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的哪些作用?

3.吴菊萍的行为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哪些启示?

4.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具体学习吴菊萍的高尚精神?

(二)生活与哲学

1.吴菊萍在危急关头,毫不犹豫伸出双手,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知识?

2. 吴菊萍面对荣誉,坦然平静面对,试用历史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解释她的行为和思想?

3. 吴菊萍的行为对我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实现有何启示?请你结合自身实际说明我们应如何具体向吴菊萍学习。

通过对吴菊萍事例的深入学习,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以提升,情感得以升华,德育教育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

第三,回归生活,从身边小事做起,学会感恩,学会尊敬,学会互助,学会分享。

生活是我们德育教育的源泉,也是我们德育教育的目的。我们的教育来自生活,最终要回归生活,接受生活的检验。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引导:

1.家庭中,要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学校。每个父母都对孩子的成长付出全部。感恩父母,是每个学生在德育中必修的第一课。感恩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体贴父母的不易。感恩父母,有时只是一个报平安的电话,有时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有时只是一顿简单的饭菜,有时甚至只是在父母心情不好时,你的和颜悦色……

2.学校中,要学会尊敬,学会互助。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古有程门立雪,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而今,尊师之风似乎也渐行渐远了,有些学生认为我缴纳了学费,教师才发工资,所以对教师的辛苦付出认为理所应当,对教师的谆谆教导认为心安理得,把和教师有不同的意见认为是讲个性,有胆识……这样对教师教诲自然也是不放在心上,权当耳旁风。这样对学生个人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尊师是作为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品格,尊师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是对教师付出的肯定,是对学生自己的负责。

3. 学生之间,要学会互助。人是社会关系的集合体。任何人都离不开别人的支持和帮助,任何人都要学会帮助和支持别人。支持别人,就是支持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学生之间的互助,也许就是一个题目的讲解,也许就是生病时一声问候,也许就是成功时的一句赞美,也许就是失败时的一句鼓励……唯有热心帮助别人的人,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爱戴和支持,也才能得到别人真心地帮助和鼓励。互助,既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能力。

篇4:弘扬中华美德弘扬正能量

从2013年开始,北戏根据首都文明办组织编写的《中华美德故事》系列丛书,秉承“讲好故事,事半功倍”的理念,将中华传统美德以戏曲、话剧、音乐剧、舞剧等形式生动地呈现在舞台上;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创排了《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演出。参加演出的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以满腔的热情,精美的艺术表现形式,集中表达了爱国奉献、助人为乐、敬业守法、爱护环境、孝悌礼让、英勇斗争等优良中华美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受到了观看演出的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2014年推出《中华美德故事汇》第一辑,北戏从《中华美德故事》系列丛书中精选了12个古代、近代和当代故事,创排演出了京剧专场、评剧专场和综艺专场三台剧目。京剧专场包括京剧《荀灌娘》《苏武牧羊》《赤桑镇》《草原小姐妹》;评剧专场包括《孔融让梨》《雷锋》《一杯茶》《长霞》;综艺专场包括音乐剧《一个真实的故事》、话剧《希望》《北京欢迎你》和舞剧《八女投江》。

2015年推出《中华美德故事汇》第二辑,精选了《中华美德故事》系列丛书中5个美德故事和一个当代美德故事,创排演出了京剧《花木兰》、评剧《刘胡兰》、河北梆子《岳母刺字》、话剧《汉子》、音乐剧《洪战辉带妹求学》、舞剧《昭君出塞》。

2016年将继续推出《中华美德故事汇》第三辑5个新剧目,以京剧、评剧、昆曲、话剧、音乐剧的5种不同的剧种形式呈现给大家。

迄今为止,《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舞台剧总共演出了百余场,观众人数超过3万,已经成为首都未成年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舞台剧。

用艺术的形式弘扬美德

2012年,首都文明办出版了《中华美德故事》丛书,旨在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增强中华美德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2013年6月,当时首都文明办主任、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陈冬同志,到北戏进行工作调研时指出,北戏要用少儿戏剧场这样一个平台,打造一个面对少年儿童的艺术教育基地,在演出的内容上有所选择,在演出中弘扬正能量、弘扬传统的中华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北戏的艺术教育资源,结合中华美德的主题,通过舞台艺术,将中华美德以艺术的方式展现出来。让来少儿戏剧场观看演出的小观众受到既有德育又有美育的教育。

《中华美德故事汇》(第一辑)的创排,得到了首都文明办特别是滕盛萍主任的坚强领导和全方位支持,学院各系部师生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勤奋创排,反复修改,历时9个月。 2014年3月20日,滕盛萍主任和陈冬局长亲临现场审查,对节目品质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进一步加工修改要求,指示北戏以少儿戏剧场为主阵地,辐射社会演出阵地,进学校、进社区巡演,面向全市青少年儿童传播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传统艺术。滕盛萍主任观看演出后指出,《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的创排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要建设好核心价值观,就是要通过载体塑造“精神之魂”。本场《中华美德故事汇》的演出和推广就是很好的载体,将美德和国粹京剧等艺术形式结合更是一个创新举措。她还强调了演出“走进来”和“走出去”的重要性,希望《中华美德故事汇》能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首都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处处长常建军悉心指导《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演出,他指出,为了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深化“中国梦”学习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演出既有深入郊区小学校、社区的巡演,也有在国家大剧院、长安大戏院等专业剧院的演出。加入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行列后,还有到天津市的交流演出,累计超过3万多中小学生现场观看了演出,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欢迎。与此同时,中央、市属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多次宣传报道,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可以说,《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舞台剧已经成为推动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靓丽品牌。

常建军处长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与土壤,《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的创排正是用不同表演艺术形式立德树人的载体,是对未成年人进行德育和美育教育的创新探索。北戏具有综合艺术门类教育资源以及少儿戏剧场平台,鼓励和激发老师在教学之余,发扬工匠精神,积极开展“《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品牌剧”创作、排练、演出以及巡演,不断提升以青少年儿童为主体的观众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艺术欣赏水平,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nlc202309082306

发挥北戏对于社会美育和德育的教育功能

从2013年开始《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的创排开始,北戏每年都为此创排大量的原创剧目。这对北戏各系部都是一种挑战和实践的机会。作为北戏的院长及《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舞台剧的总策划刘侗院长,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

刘院长说:“谈到《中华美德故事汇》的创排,首先要感谢首都文明办一直以来,对我们学院建设的关怀和支持。他们本着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注,结合我们学校少儿戏剧场的特点,选择了我们做实践的平台。这一系列的创排、演出、巡演一直遵从的原则就是,从《中华美德故事》丛书中挑选剧目进行编创。让孩子演出给孩子看。将纸面上的故事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生动地呈现给小观众,震撼孩子们心灵的同时,得到美德美育的教育。北戏在文化教育事业上发挥了学校对于社会美育和德育教育的功能。

“在创排《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舞台剧之前,我们院校的教师大多没有创作经验。这几年,通过这一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育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学校排戏和剧团剧院排戏是不同的。剧团剧院排一出戏可以长久地做下去,学校则不相同。因为学生在学校只有几年时间,每年教师要面对新的学生重新排演。一拨孩子长大了,毕业了,下一拨到来就要重新排演。比如创排京剧《少年马连良》是2012年10月份排出来的,之后又经过了2次大的修改。从2012年到今年4年时间,已经是第4拨孩子排演过这一剧目了。对学校来说,排戏除了服务社会、丰富艺术创作的剧目,最重要的是用剧目来训练学生、培养学生。《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舞台剧的创排锻炼了教师也改变了学生。从剧本的创作、舞台排练、舞台安排、舞美灯光的配合,让孩子们在舞台实践中掌握更多的技能,得到更大的锻炼。这一系列剧的编排、演出,都是在保证正常教学之外的课外时间进行的,广大教师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刘院长认为,创排剧目要坚持规范和身心健康两原则。他说:“我们在《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目的创排过程中,一直要求必须坚持两个收获——一是在艺术手段上,创排的剧目必须是规范的,要对正规教学有帮助,要非常规范地运用艺术手段。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将基本功练扎实,不仅仅是学会,更需要有所提高。这是教学的收获,提高了基本功。另一方面,因为剧目出自《中华美德故事》系列丛书,这些故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主题,可以让孩子们在非常健康的排戏过程中成长,通过排戏得到了美德的教育,收获了身心的健康。”

弘扬正能量,弘扬中华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起来简单,但是要做到结合美育进行创作并非易事。美德故事经过艺术创作后应该得到更好的诠释,要让小观众能够真正受益,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对此,刘院长说:“对美德故事的创编,从戏剧舞台的角度出发,要赋予这些故事新的内涵,从新的角度演绎,从而提升整体剧目的高度。从内心世界来诠释它们,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要将深刻的主题、鲜明的思想进行好的包装,升华它的意义,让大家爱看。这也是我们创排这一系列节目应该主张的教学和创作的思想——创新很重要。一味地传承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未必能传承下去。在传承中结合时代、观众的需要,不断创新,这是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规律。”

正是因为北戏创排的《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舞台剧,将经典的美德故事赋予了创新的艺术手法,让所有剧目更贴近当今时代的发展,赋予传统以新的生命,才使这一系列剧目受到青少年的欢迎。

团结合作 集体意识

《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的创排和演出,对于北戏来说是一件需要学院各系部共同完成的项目。它涉及学校教师、学生、后勤等所有人员,是一件全院配合的大型项目。我们采访了这一项目的制作人、北戏演艺中心业务部主任廖维。

记者:为什么说创排《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对于北戏原创剧目有推动作用?

廖维:《中华美德故事汇》给我们学校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创作的平台,不仅在艺术教育上得到了能力的锻炼,对他们进行艺术创作也提供了一个机会。学校在2013年各系部创排完成了《中华美德故事汇》第一辑的剧目之后,后续进行了很多原创剧目的创作。

北戏的每一个系部都参加了《中华美德故事汇》小型剧目的创排,虽然每个剧目只有20分钟,但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们的创作、打磨、编排、演出,为更大型剧目的创排打下了基础。北戏这几年创排的京剧《南海子》、舞剧《夕照》、话剧《少年、少年》,都是在《中华美德故事汇》小剧目的创作基础之上更进一步的提高。《中华美德故事汇》具有实验性,它短小,但是也需要相当多的时间来打磨。可以说它是一个基础,促进了后面那些大型原创剧目的创作完成,它累积了经验。这些大型原创剧目都是北戏教师们在《中华美德故事汇》的小剧目创作基础上进行的,在小剧目实践的基础上推进的。例如舞剧《夕照》就是在《中华美德故事汇》中创排《八女投江》的基础上推进的。《夕照》的服装和人物造型设计等等全部都由我们学校的教师完成,受到了业内专家的认可与肯定。《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舞台剧的创排将所有的专业系部结合起来,几乎调动了学校的全部资源,它的创排、演出成功激发和锻炼了教师的创作热情和创作能力。

记者:在《中华美德故事汇》的创排和演出工作中难点是什么?

廖维:《中华美德故事汇》创排最大的难点是北戏师生创作能力的不足。这种不足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老师们在剧目创作上缺乏经验;二是学生们的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学生不是演员,我们在自己的学生中择优选择演员,他们几乎都是第一次演音乐剧、舞剧和话剧等等,要想完全地呈现导演和编剧的创意很难。加上表演需要综合各方面素质,这对学生来讲非常难。所以我们在剧目进行创作时,一方面综合调动全院之力,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剧目创作。同时,也邀请专业的创作人员进行协助,以保证演出创排的高品质。其实正是因为这些难点的存在,教育、锻炼和激发了本校老师的创作潜能,也极大地培养了本校学生的创作和表现能力,彰显了艺术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经过《中华美德故事汇》的演出,使很多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nlc202309082306

演出中,学校安排由我们部门组织、协调《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演出,这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的老师围绕这个主题开展工作,就有了工作之间的磨合和集体团队意识的锻炼。除了以各系部为主体进行主创和排练之外,还有幕后工作的团队。比如说排演场的老师、图书信息中心的老师、音响灯光老师、摄影宣传老师、后勤服务老师,包括安保老师等等。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舞美系、舞美队的师生们,他们一直在幕后默默奉献,每一个剧目都离不开他们。所有舞美系灯光和化妆等专业的学生都在演出中得到了锻炼。比如在我们巡演工作中,刚开始会有一些欠缺和疏漏。在演出了十几场之后,这些学生都知道该做哪些工作,师哥师姐会自发地指点、帮助师弟师妹。学生们通过演出得到了专业、职业上的锻炼。

《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演出因为涉及不同系部,目前在少儿戏剧场的演出剧目中演员和服务人员是最多的,以第二辑的演出为例,演职人员接近400人。每个剧目都涉及不同系部自己的一套班子,演员一多,化妆的、舞美的、服务的人员也跟着就多了。演出的时候化妆在后台是无法完成的,就需要利用舞美系的教室,包括时间的安排也相应要长。化妆班只有将近20个孩子,要化200多人的妆,还要负责抢换服装。在工作的组织上难度很大,涉及各个部门的协调。还有在时间安排上的协调,少儿戏剧场每周末都有演出。这台节目只有在上一台节目结束之后才能进景装台,所以只有周一到周五能进行排演。一台节目,5到6个剧目都需要走台合光,而且不同艺术门类的要求不一样,需要有很明确的分工。比如舞剧我们安排的时间就会多一些,因为舞剧的光会比较难,它的合光要求比较高,其他剧目安排的时间就必然要少一点。但为了保证艺术水准,最少要保证多少时间进剧场,这就需要磨合、调整和协调。因为不同剧目涉及不同的系部,所以必须要全员调动相互协调,才能保证每一个剧目在舞台上呈现的质量。我们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不断地总结经验,希望将工作做得更好。

记者:你认为排演《中华美德故事汇》的意义是什么?

廖维:这个项目是有延续性的,从2013年开始到今年已经是第4年了。

《中华美德故事汇》的创排,对我们学校的教师和孩子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教师在艺术教育之外,有了创作的空间。孩子们跟着创作排练,了解了创作是怎么一回事。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在创排的过程中,都知道了打磨一个精品的不易。也了解了团队之间、部门之间需要不断磨合,体会了我们学校职业教育实践的理念。在演出和创作实践中,让学生更早地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和创作人。参加过创编、演出的学生和那些没有参加过的学生差别是很大的。

对学校来说,《中华美德故事汇》的创排、巡演扩大了北戏的社会影响力,对北京市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来说,通过这种艺术形式来讲述中华美德故事,而不是通过书本说教式的方式,对于同样是孩子的观众来说,有了更直接的体会和更鲜明的教育、鼓舞、激励作用。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篇5:弘扬正能量征文

今天与往常一样,班上的同学依然闹腾,让人心烦,无意间我注意到了班上一位同学的桌子旁边,对买了塑料瓶小说也有十几个,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将他们搜罗起来的,但我也没有问。也不想管这件事情,只是觉得心烦,认为他只是无所事事,作为后面的同学,突然摆弄他的书包一个膨胀的书包立在桌子上,给人一种书包很轻的感觉。突然一个调皮的同学打开了窗户,一阵冰冷的寒风咆哮着席卷了整个教室,那个膨胀的书包掉到了地上,同学们捡起来拍拍他的灰尘,看到我疑惑的神情,笑着解释到这里面装的都是塑料瓶,我一个白眼给他,只觉得他们俩有病。

中午吃完饭,一位老爷爷拖着一个袋子蹒跚地走进了教室,袋子里装满了塑料瓶,当他看到同学桌子下的瓶子时,如同看到了宝藏,他走过去一个个的捡起来,那些塑料瓶都被他收入囊中,他真是上了年纪,头发花白,皱纹布满脸上,腿脚也不方便,甚至他在捡瓶子的时候,我们能看到他的手在不停的颤抖,这不是他第1次中午到教室里捡瓶子了,他每天中午都回来,不只是我们的教室,但没有人注意到,大家各忙各的,没有人会在意,就像小塑料瓶一样,没有人会在意老人,向同学们诉说自己的感谢,同学们都笑嘻嘻的心里乐开了花,原来他收集瓶子的原因就是这个吗?一个瓶子能值多少钱呢?老人整日为他奔波又是为了什么?想起上午的言行,我不由得十分愧疚。

那班上那几个不起眼的同学,除了捣蛋,谁也不会想到他们他们收集如此多的瓶子,竟然是为了一个每日以我们身边匆匆路过的老人,我的心被震撼了,对他们充满敬意,对同学也对老人,我不禁的想重新看待这个世界,原来一个普通的不起眼的小塑料瓶也能传递温暖,一件小事也让我看到了世界。

扔进垃圾桶的塑料瓶又会被人捡去,为了那仅有的一点回报,也可能只是赠予别人,使与对方的那种喜悦的表情世界,处处洋溢着温暖与美好,一个不起眼的小塑料瓶也是会传递美好的,我们在享受这些美好的时候,也要向世界传输自己的正能量。

篇6:弘扬正能量句子

2、青春的路上不仅有彷徨,还有失败,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才可以被称作为青春!加油!走在青春路上的同学们。

3、就算跑最后一名又怎样,至少我又运动精神。而且我一定会跑完全程,只要跑到终点我就成功了!

4、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5、为梦想,千里行。因为心中怀有梦想,才要努力追求,创造美好来。筑梦前行,人生精彩。

6、随便你们打击,随便你们怎么伤我,我各种坚强。

7、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8、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9、学会宽容,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

10、生活学会简单,做事大凡认真,思想纠于复杂,人才能在有限的人性光芒面前坐看命运的误差。

11、一个人可以不用长得太好看,懂太多事,明白哪只手夹雪茄更迷人,对所有红酒的年份倒背如流,但你得有自己的气场,这很重要。

12、自信的生命最美丽!

13、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14、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心灵。

15、任何情况下,背后不说他人是非。如果一定要你说,说好话。

16、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17、每天都冒出很多念头,那些不死的才叫做梦想。

18、君子反道以修德。

19、很多失败不是因为能力有限,而是因为没有坚持到底。

20、选定一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只要你坚定梦想,即使前方是死胡同,你可以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出来。

21、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22、成功是一把梯子,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是爬不上去的。

23、我们的生命,就是以不断出发的姿势得到重生。为某些只有自己才能感知的来自内心的召唤,走在路上无法停息。

24、我们什么都没有,唯一的本钱就是青春。梦想让我与众不同,奋斗让我改变命运!

25、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26、憎恨别人就像为了逮住一只耗子而不惜烧毁你自己的房子。但耗子不一定逮到了。

27、成功是由日复一日的点滴努力汇聚而成的。

28、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成为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29、别向这个世界认输,因为你还有牛逼的梦想。

篇7:弘扬正能量作文

“正能量”是的关键词之一。它是孤独者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是失败者气馁时的一声鼓励,是无助者失落时的一个赞赏眼神。在这世人都认为冷漠的社会,其实,正能量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用心,你就会发现它就在你身边。

在我家门外有一个干涸的池塘,村里人为了图方便,都把垃圾往里扔。结果池塘里堆满了垃圾,臭气熏天,也因此成了苍蝇蚊子的天下。一个冬天的早晨,妈妈把我从温暖的被窝里叫醒,帮她买点东西。我抬头看了看窗外的天气,冷飕飕的,我赶忙又缩回温暖的被窝。可惜,妈妈不遂我愿,我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披上大衣,出门了。一出门,阴冷的风直朝我身上灌,我忍不住缩了缩脖子,把大衣裹得更紧了。刚要抬脚,却听到堆满垃圾的池塘边传来了声音,我不禁转过头一看:是邻居老大爷!他正拿着铲子在清理垃圾。在这大冷天,他只穿着一件旧毛衣,正在用劲地铲着,还时不时向手心呼呼热气。那一刻,泪,不管我同不同意,一下子就跑出了我的眼眶。老大爷抬头略显惊讶的看着我,说:“小丫头,大冷天的你站在这干嘛呀?还不快回家,免得冻着了。”听着这温暖的声音,我更愧疚了。“爷爷,我帮你吧。”“不用,不用。这里臭着呢,别弄脏了你的漂亮衣服,爷爷一个人可以的。”“爷爷,你不冷吗?”“冷呀,在这大冷天的,谁不冷呀?但能为大家做点事,值得。”看着老爷爷那双满是茧子和伤痕的手,倏地,我感觉到爷爷身上到处散发着一种耀眼、温暖的光芒,它温暖着我,我不再像刚才那样觉得冷了。一种力量激励着我,不顾老爷爷的再三劝阻,我立刻帮着清理垃圾。邻居们似乎被老爷爷和我感动了,也纷纷加入了清理垃圾的行列。“众人拾柴火焰高”,垃圾很快就清理完了,我感觉温暖的光芒紧紧地笼罩在大家身上。尽管我没按时完成妈妈的任务,但妈妈知道真相后却夸奖我!

篇8:弘扬正能量发言稿

一、品德教学要体现生活化

品德课程来源于生活, 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 可以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教学时, 教师要教会学生用自己智慧的双眼来发现生活中蕴含的道理, 用聪明的大脑来思考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从而真正将认知与实践联系在一起。

1.从生活中发现知识。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知识, 并领会知识的本质, 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点, 也是学生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小学品德教学内容相对来说很简单, 主要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品质, 利用生活现实来进行教学, 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民主生活》第一课《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一下我们班级班队干部选举的流程, 这样就能达成本节的第一个目标:知道学生干部应通过选举产生, 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回想:在第一轮选举时谁选?选谁?怎么选?这样学生又能达成第二个目标:知道人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要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 选举中做到公平、公正。在第一轮选举结束后产生了班长候选人3名, 他们都发表了“竞选宣言”, 你从中可以看到什么?这样就达成了本节的第三个目标:懂得当干部只有为大家服务的责任, 没有特殊权利。这样的教学设计, 学生易于接受, 教学效果很好。

2.用知识来解释生活。学生学习的知识不是死知识, 而是要用它来解释、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这样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发挥出学以致用的作用。如在学习《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时, 学生知道了每一位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有发表自己看法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权利。这时再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对于这些权利的认识, 有的学生提到了在家里看到的村民选举村主任, 这体现出了村民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有的提到了每年两会时的“我有问题问总理”, 这体现出了公民具有发表自己看法与民主参与的权利;还有的提到了“12345”热线, 这体现出了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参与决策、参与管理的权力。

二、品德教学要传递正能量

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通过品德课来对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让学生在正能量的引领下茁壮成长, 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 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还没有形成, 是非辨别能力差、可塑性大、模仿性强, 这是我们进行品德教学的最主要时期, 也是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教学时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是非、善恶、美丑, 从而培养起学生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 这将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1.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对于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小学生来说, 对于事物的看法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不正确的理解与认识, 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纠正错误的认识, 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敢于与不正当行为做斗争, 从而弘扬和传递社会的正能量。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花钱的学问》中的第四课《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时, 教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小朋友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视频, 让学生谈谈该怎么办?好多同学有这样的看法:“吃亏就一次, 下次不再来买就行了。”对于这种看法教师指出是不对的,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及时进行投诉, 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敢于站出来说“不”, 是一种好的品质, 只有这样才能让不法商贩无立足之地。

2.充分肯定学生正确意见。在品德教学时, 我们对于学生发表的正确意见要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 让学生在赞扬中收获成就, 在鼓励中增强信心, 这样学生就会在行动中明确方向, 也就达到了教育的最终目的。肯定学生的正确意见体现了教师评价的导向作用, 也使学生变得更加豁达与开朗, 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时, 对于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同学们存在着不同的的看法, 有的认为“快乐可以分享, 而烦恼则无法说与别人听, 怕别人笑话”;有的认为“快乐就需要与大家分享, 这样一个人的快乐就成为了大家的快乐, 当遇到烦恼的事时, 则需要说出来寻求别人的帮助, 这样就不用憋在肚子里了,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自然也就没事了”。对于第二种观点我进行了肯定与表扬, 赞赏他们的这种做法, 同时也指出持第一种观点的不足。

三、品德教学要突出高效性

品德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让学生对于学习 (下转15页) (上接12页) 有充分的兴趣, 能够在学习中树立起良好的品德素养, 从而会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对教材进行全面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整合, 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来组织多方面的活动,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同时要改变原有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采用辩论、实践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以此来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快乐地融入到学习中。

1.整合教学内容使知识更系统。品德课程中每一单元都有一个主题, 甚至好几个单元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按照一节一课的进度来安排教学, 根据具体内容可以进行再整合, 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使课堂的高效性体现得更强。在整合教学内容时要尊重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的基础, 切不可为了减少课时而将内容进行压缩。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时, 第二、三、四单元都是与生活相联系的内容, 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来谈体会。这样就可以分块进行整合, 使知识的系统化更好地体现出来。

2.变换教学方法促使教学更高效。在教学时根据学习内容和小学生的特点, 教师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这样课堂才能更高效, 学生对于学习也才能更感兴趣。单调乏味的理论说教只能让学生将学习当成一种负担, 而通过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则可以让学生乐于学习, 并在活动中提高基本素养, 增强学习能力。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时,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世界并不太平, 如乌克兰危机、朝鲜半岛局势, 等等。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明白和平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制作手抄报和辩论会的形式, 感受当前和平的来之不易。“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只有我们携起手来, 共筑祖国钢铁长城, 才能使世界和平得以长久。

篇9:弘扬中华美德 弘扬正能量

北戏不负众望、精雕细琢,从选材、创作、排练到舞美、后期,参与排演的师生人数近300人,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教师人才队伍。在日益物质化的现代社会,中华传统美德愈发显示出其超越时空的价值内涵,对相关故事的挖掘整理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总导演李青:

传统美德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我们的学生在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大型比赛、创作演出活动中,身心都得到了成长。音乐令孩子人格高尚,舞蹈令孩子美丽健康,戏剧表演使孩子情感丰富。艺术院校的孩子特别有灵性。

《中华美德故事汇》的创排旨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这些灿若繁星的故事带给我们主创人员许多思考和感动。我相信,在孩子们今后的艺术道路中,这些经历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现代社会物质至上、娱乐至死,我们缺失了太多精神层面的追求。第一辑中我们排演了《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这两个花季少女为了保护集体财产,差一点献出宝贵的生命。这是许多现代人难以想象的,集体主义被个人主义所替换。社会现实更需要我们大力宣传道德模范,为我们的下一代树立良好的榜样。

我们的剧目都是孩子演、孩子看,教育意义与社会意义兼具。这些小剧目并不是刻板地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带给孩子们思考和感动,如春风化雨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时代正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教育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纯洁正直的人格,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首都文明办和北京市文化局对我们的创作大力支持,我作为一名北戏老师心里非常高兴。在《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汇》巡演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孩子们观看后真实的感动,这些让我们倍感欣慰。

每一辑演出参与的工作人员都有近300人,不光锻炼了学生也锻炼了老师。中华美德故事的排演与平常授课大不相同,并非依据课本和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地教授,任务来了,一切从零开始。因为这些剧目基本上是没有参照的,要把它有血有肉地表现出来实属不易。在创排过程中,虽然有很多困难和辛劳,但大家都是兴致高昂,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的精华便是一脉相承的道德力量。如今,能够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出一份力,给大家提供精神上的食粮,我们觉得非常有意义。

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在舞台上越来越成熟。演出中最难的部分就是京剧现代戏,很多孩子之前没接触过,甚至老师对现代戏也不是很熟悉,需要一点点摸索、磨合。对音乐系来说,声乐和演奏是专业,但却没学过音乐剧表演,这段时间内,孩子们要达到登台表演的水平相当不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将中华美德故事原封不动地搬到舞台上不能称之为艺术。这个加工提炼的过程考验了主创人员的水准,既要真实感人,又不能枯燥平淡。创作就是痛并快乐着。

中华美德故事在北京区县的巡演过程中,中小学生反响热烈,我们还意外地收获了一些生源。北戏资源丰富,设立了京剧系、地方戏曲系、舞蹈系、音乐系、舞美系等,还有马上就要成立的曲艺系,给这些孩子提供了多种选择。通过观看我们的节目,孩子喜欢上了这门艺术。很多学生前来咨询,打算毕业后就报考北戏,还有好几所学校希望成为我们学校的生源基地。

首都文明办对我们的支持是非常大的,这项任务的实施单位首先想到北戏,是对我们学院的信任。我们也全力以赴,不辜负文明办的期望,拿出最优秀的作品回馈社会。在刘侗院长的带领下,各个部门齐心协力,师生共同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增加了许多实践的机会。我们用最大的努力回报社会,就是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整个过程是愉快而值得的。我们对即将推出的第三辑充满信心。

音乐系主任祝真伟: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我们音乐系之所以选择《洪战辉带妹求学》这个题材,是出于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注。如今,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责任感和独立意识相对较弱,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当我们看到《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丛书中《洪战辉带妹求学》的时候,立刻被这个勇于承担家庭重担的大男孩打动了。

洪战辉从12岁就担当起照顾妹妹和患病父亲的重任,为求学和照顾家人,一直打零工维持学业和生计。考入湖南怀化学院后,为了不让河南老家的妹妹辍学,他将妹妹接到怀化读小学,这期间一直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学费。这个题材对我们的孩子有非常好的教育和引导意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将一页小故事扩展成一出20多分钟的音乐剧,着实是一个挑战。确立选题后,我们组建了一个创作组进行研讨,着手把人物形象更鲜明地凸显出来。由翟璐老师执笔创作剧本,刘侗院长亲自把关,主创人员投入了大量心血,光是剧本就修改了不下5次。经过不断的打磨,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虽然年轻但成熟稳重坚毅的哥哥。纵然家庭贫寒,但有了哥哥无微不至的呵护,可以说妹妹还是一个很幸运的孩子。

最大的困难无疑是小演员的表演。我们音乐系不是音乐剧系,学习声乐演唱和器乐演奏,在演唱方面没有太大问题,但在表演方面有一定的缺陷。饰演洪战辉的男孩是一个大二学生,长相老成憨厚,气质符合,唱功也不错。洪战辉妹妹这个角色也至关重要,有很多唱段。如果选年级高唱功好的,年龄又不符合,因为她只是个五六年级的孩子;如果选初一的孩子,她又不会声乐,因为声乐课在高一才开设。最终,我们选定一个声乐专业高一的女孩,她个子比较小巧。在排演过程中,男孩女孩承受了特别大的压力,好几次都觉得扛不住了,觉得力不从心。在总导演李青老师和专业老师的精心辅导下,两个孩子慢慢找到了感觉。

nlc202309081334

从剧本创作到推向舞台,历经半年,仍在不断修改打磨,旨在戏剧冲突中彰显人物思想性格。在研讨会上,专家对选题、剧本、作曲和孩子表演是非常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哥哥因为打工辛苦导致营养不良,昏倒时下场太突然,建议我们增加一段合唱。在5月的演出里,作曲徐辉老师又设计了一段合唱,特别优美抒情,增加了剧目的感染力。

我们创排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两个目的,其一是让北戏师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其二,在北京的18个区县进行巡演,将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

音乐系教师徐辉:

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的变化

我们系里老师第一次看到《洪战辉带妹求学》这个题材的时候就被打动了。刘侗院长亲自把关,剧本几经修改,力求精益求精。

我负责音乐部分,读完剧本之后,我深受感动。作曲的过程中,我自己唱完旋律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被主人公的坚韧无私所震撼。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这句:“我感谢上苍把你赐给我,我感谢爸爸把你带回家,我用米汤把你喂养大。”充分表达了没有血缘关系但已超越一切的兄妹感情。

我在钢琴上完成创作,整整一个暑假都沉浸其中,把自己想象成洪战辉,体会他的感受。音乐创作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谱曲的过程中,需要反复跟编剧翟璐老师沟通、调整。

整个创作基调是温暖人心的,现在有很多留守儿童,但他们并没有被社会所遗忘,还是有很多人在关心和帮助他们的。排了这出戏之后,我们欣喜地看到参演的孩子们也在成长,明显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变化。现在的孩子不会有太多危机意识,物质条件优越,很少能够有吃苦奋斗的。通过这部戏,他们了解到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自身变得越来越谦逊,懂得珍惜。从孩子们的生活细节上也能看出来,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铺张浪费了。

可以说,排演《洪战辉带妹求学》这出戏是对孩子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我们开设了很多拓展课程,比如台词课、表演课、形体课,音乐系的孩子不仅能唱还能演。这也是我们学校的优势——从舞蹈系请来老师上形体课,从影视表演系请来老师教台词,资源共享,互帮互助。

许多小观众看了我们的戏之后感动得直流眼泪,对他们心灵产生了巨大的震撼,也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时代在进步,科技也在进步,中华传统美德不能丢,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为弘扬真善美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影视表演系主任张怡:

以正能量为载体培养技能型人才

在《中华美德故事汇》第一辑中,我们影视表演系结合两个当代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创排了话剧《希望》和《北京欢迎你》。取自真实故事,稍作艺术加工。《希望》说的是房山女法官厉莉为生病儿童捐献骨髓的事迹。《北京欢迎你》讲述的是东直门指路老人的故事,亮点是把北京评书融入话剧之中,说书人将各个段落串联起来。这两个作品今年都进行了复排录像。

总的来说,影视表演系更适合表现现代题材。然而,具体操作起来仍然存在不小的难度。把先进事迹素材转化成艺术作品需要进行大量的梳理,增加艺术元素。有时候,一个事件在生活中的冲击力非常大,但放到舞台上,真的达到入心入耳打动观众还有一定的难度。这次,文明办建议我们将北京人艺青年演员金汉勇斗歹徒的事迹做成话剧。在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危机的当下,这种富有正义感、不畏强暴的精神难能可贵。

我们的主创人员前去人艺与主人公见面,金汉说自己这样做并没有想太多。也正是这种未经思考的直觉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但如果把见义勇为的事迹直接搬上舞台还是太过单薄,打斗一下就过去了,无法充分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如何才能将人物铺垫好?他在生活中是怎样一个人?这都是我们艺术创作中需要填充的内容,因为他迈出这一步是一个必然,而不是偶然。

刘侗院长带领导演杨和编剧翟璐进行了数次修改,希望找到一个与众不同的突破口,使故事不落俗套。这个故事不像第一辑的作品有着比较清晰的结构线,如果单纯按照事件发展来安排剧情,生活中具有的震撼力反而在舞台上失去了效果。

经过反复探讨,我们最终找出一个巧妙的办法——于同一个时间点来展现几方当事人行进的线索。这一天的某一刻,切换表现歹徒、出租车司机、见义勇为小两口的生活动态,包括行为和内心。特殊的角度极大地提高了这部作品的可看性,观众有了强烈的带入感。《汉子》也因此收获了诸多好评。

国家教委对职院的教学中提到了培养技能型人才,孩子们在校期间通过排练、巡演,不断行走舞台,具备了良好的职业能力,对于未来的就业大有裨益。而剧目的选取则成为他们成长的一个载体,这些载体恰恰是充满正能量的事物。这一切,对他们的思想和社会行为规范均有很好的促进。

舞蹈系主任田石杰

舞蹈系教师孙殿东(作曲、编曲):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中华美德故事汇》第二辑,我们选择了比较适合舞蹈的剧目《昭君出塞》。在排练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排练此剧和我们系排演的另一部舞剧《夕照》时间冲突。在老师和学生的安排上非常紧张。《夕照》共有100多位师生参与,与此同时,要分出一部分人员和精力去完成中华美德项目。《夕照》是国家艺术基金的大项目,我们一个系部在完成如此大型演出的同时,还调动一部分师生创排《昭君出塞》,足见学院对《中华美德故事汇》的重视程度。因为舞蹈系男生较少,《昭君出塞》特意从京剧系借了11个男孩。女演员则主要是大一和大三的学生。

与第一辑的《八女投江》相比,除了此次排练《昭君出塞》作曲没变,其他编导老师换了一个团队。我们希望通过不同的活动,尽可能多地锻炼系里的老师,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在锻炼学生的同时,老师的业务能力也能得到提升。挑选学生演员的理念也是如此,《八女投江》与《昭君出塞》的演员也不尽相同,通过不同的剧目、不同的人物刻画让更多的学生走向舞台。

nlc202309081334

在音乐创作上,按照编导提出的大致框架,孙殿东老师根据自己的创作理念进行发挥,并与编导的想法一点点碰撞。孙老师为舞蹈系弹过15年钢琴伴奏,像他这样既懂作曲又懂舞蹈的人才少之又少。他对舞蹈有着深刻的理解,舞蹈演员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会触发他的灵感。创作《八女投江》时,主创人员亲自前往黑龙江采风。而《昭君出塞》的(音乐)创作时间相对紧张,仅仅用时1个月。曲风定位古典,以琵琶为主乐器,配合宏大的管弦乐队和打击乐来凸显凄美的气氛和主人公坚强的人格。

在《中华美德故事汇》的创排过程中,师生均获益匪浅。刘侗院长对实践类活动格外重视,希望孩子多上台多锻炼。舞蹈系的学生在教室里学习再多的基本功都是不够的,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舞美系主任黄元培

舞美系教师高一博:

坚持写实风格,考虑巡演因素

我们面对的观众群是小学生和初中生,在舞美设计上采用写实风格,目的是让小观众直观地接受我们讲述的故事。《中华美德故事汇》第二辑沿用第一辑写实的风格,除此之外,我们主要的任务是参加巡演,因此要特别考虑到装台和运输。第二辑美德故事6个剧目包括京剧、河北梆子、评剧、舞蹈、音乐剧、话剧,这就涉及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地毯。在一些综合节目中一般不需要地毯,但京剧演员在做一些武打动作时容易受伤,地毯必不可少。然而,使用地毯的话问题又出现了——切换,上一个节目结束以后,马上就要铺地毯,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儿,需要动用大量人力。而且,舞台上的布景要尽量减少,于是我们设计时尽量多做一些软景,上吊杆。

每逢遇到大型演出,舞美系师生都是全部出动、全力以赴。6个剧目的演员上百人,光化妆就得二三十人。我们老师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问题,舞台切换时所有的灯都需要关掉,容易磕碰,安全永远要放在第一位。

有些场景比较复杂,舞美系学生需要反复磨炼,在实践中提高业务能力。巡演时遇到的困难更多一些,因为校园的演出场所大多并不具备剧场条件,要么是会议室,要么是小报告厅,灯光达不到标准要求,只好采用LED视频素材。舞美简约,效果难免打折扣,我们要适应各种环境,保证演员调度准确无误。

创排《中华美德故事汇》是一件双赢的事,我们带着戏去做中华美德的宣传,在制作当中,我们也教育了自己,教育了学生。灯光的学生也需要参与卷地毯、搬布景这些装置的活儿,尽管不是专业所及,但大家仍然认真对待,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舞美的工作辛苦,早来晚走,学生们任劳任怨、勤勤恳恳。

编剧翟璐:

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

作品:评剧《孔融让梨》《刘胡兰》

话剧《汉子》

音乐剧《洪战辉带妹求学》

《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演出有着自身的特点。因为演员与观众都是未成年人,因此每出戏需要短小精悍,时间要控制在20分钟左右。

越是短小的剧目在创作上就越难把控。不像大戏,有充分的时间可以进行细节的扩展,将内心世界架构起来。短小的剧目从哪个角度入手,能将主题和意义表现得淋漓尽致,往往比较困难。比如评剧《孔融让梨》,表现正能量的艺术创作,要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角度要新,要有跟别的戏不一样的地方。在创作上,我们决定从小事出发,从小处着手,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比如话剧《汉子》。主角人物的事迹报道在媒体中已经非常详尽,再对见义勇为这件事进行编剧就没有新意,所以我们从主角的内心成长出发,从小事表现人物的成长,效果非常好。再比如评剧《刘胡兰》,我们根据院校学生和面对的小观众的特点,剧本要让孩子能理解、能接受。考虑到刘胡兰这个人物本身也是孩子,决定将剧本的着墨之处集中在刘胡兰的母女情、邻居和战友情、革命情三个角度来表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是院校,演员都是学生。我们排戏和社会上的院团排戏不同。每出戏的剧本都是几经修改,与各系部协调,在剧本中加大了群众演员的戏份。比如音乐剧《洪战辉带妹求学》,通过一出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增加孩子们的舞台实践经验。这对学生的教学,以及对今后的就业都会有帮助。

《中华美德故事汇》的系列演出,对学生、对教师,特别是对我们这些青年教师都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锻炼机会。

影视表演系教师杨:

通过艺术实践加强自身修为

《汉子》是《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演出中唯一一部不是从《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丛书中选择的剧目。它发生在2014年,是由真人真事改编的。主人公金汉是北京人艺的演员,一个80后的阳光大男孩。他见义勇为的行为在电视上报道过多次,他也被授予了北京市见义勇为证书、奖章。我们这些艺术工作者常常被人们视为手无缚鸡之力的人,金汉的英勇行为值得宣传。在首都精神文明办和北京市文化局的支持下,我们将他的事迹编进了《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演出中。

艺术离生活越近,难度越大,创作空间越狭小。对于如何表现金汉的故事,我们从创作的角度颇费了一番功夫。金汉的事迹在媒体上循环播放,大家耳熟能详。我们最后决定,将金汉勇斗歹徒这段在戏中一带而过,将重点放在叙述金汉的性格是如何养成的。见义勇为的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下意识的行为正是反映了一个人从小生长的环境、受到的教育和自身的素质。围绕这件事,我们展现了事件发生前他的成长环境,重点放在事件发生以后他是如何救赎和感化犯人的。对金汉和两个歹徒来说,这件事本身都是人生的一次转化过程。

排这出戏对于学生和我们来说都是一场心灵的体验过程。我们的学生未来也都将成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演同行做的事,特别有积极向上的作用。一方面感到非常骄傲,另一方面可以激励自己向英雄学习。这样的排练、演出,在艺术实践方面提高的同时,也受到了正能量的鼓舞、加强了对自身修为的思考。

地方戏曲系主任马惠民:

让中华美德深入人心

在《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演出第一辑的时候,我们排了4出评剧——《任长霞》《孔融让梨》《雷锋》《一杯茶》,都是非常经典的美德故事。第二辑我们排了评剧《刘胡兰》。

《刘胡兰》这一题材,排过各种剧种,其中歌剧《刘胡兰》更是影响了一代人。我们排这出戏,在剧目的选择和编剧上不仅仅要考虑剧情,也要考虑整个系部的情况。目前,学院的评剧班有中专、高职两个部分,女生比较强势,因为这个时间段多数男生嗓子正在倒仓期。《刘胡兰》非常适合我们的学生演出。导演沈金伟为了全剧更加的丰满,增加了群众场面,烘托气氛,也让更多的学生得到了舞台实践的锻炼。

在这出戏的编剧上,立意要新,要区别其他剧本。同时也要针对学生的情况对剧目进行适当的修改。我们的主演姚斌演唱功底深厚。为了突出她的优势,在唱腔方面,我们特别找了中国评剧院的著名作曲家黄兆龙,根据她的声音特点进行了改编。

《刘胡兰》的演出非常成功。群演、舞台上大的调度、灯光的运用,音乐上强势的衬托,让整场演出非常感人,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受到了专家的认可,并得到了首都文明办和文化局领导的肯定和鼓励。

我们学院承办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演出是首都文明办和文化局领导对我们北戏的首肯和信任。从另一个角度说,我认为,北戏也非常适合做这件事。现在社会上的院团注重市场化,传统戏剧出人出戏都很难。我们学院每个系部都有专家进行把关,对人才进行科学的培养,对剧目改编、演出有着整体的把握。《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演出让我们在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加强了学生的舞台实践经验,同时也能充实北京演出市场。我们的演出和北京的中小学、高校都有对接,这样的演出对从小树立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华美德行为深入人心具有延伸意义和良好的宣传效果。

北戏副院长许翠:将剧目融入教学

在挑选剧目上,我们从思想性、艺术性出发,结合京剧行当与教学计划进行挑选。第一辑的时候我们选的是《荀灌娘》《赤桑镇》《苏武牧羊》《草原英雄小姐妹》。第二辑我们选的是《花木兰》。选择的剧目都是行当比较全的戏,对学生们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原剧本比较长,我们对剧本进行重组,进行压缩。重组的工作就是将精华留下。

这些戏不仅呈现了京剧的精髓,而且还能与我们的教学结合得很好,唱念做打、四功五法都在里面,既宣传了美德,又对教学有促进作用。

(编辑·麻雯)

mawen214@163.com

上一篇:你我不负散文下一篇:感悟青春岁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