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学校体育学

2024-04-13

李祥--学校体育学(共6篇)

篇1:李祥--学校体育学

由于课的各项活动形式不同,可练习密度的测定根据不同活动项目的特点,其计算方法大体如下:

1练习时间:

基本体操:包括徒手操、棍棒(绳)操、武术操、一般发展练习等,如先讲后做,做动作算练习时间:若边讲边做,整个过程算练习时间。跳绳、攀登和爬越、负重搬运和角力,从动作开始到结束算练习时间,中断等待练习的时间不算。

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和双杠:从开始姿势到结束姿势算练习时间,如用跑步、正步出入列队也算练习时间。

跑:从预备姿势(各种起跑姿势)开始,到终点缓冲过程算练习时间。由终点回队,如要求跑(或慢跑)回,或走跑交替,也算练习时间。

跳跃:从开始姿势到落入沙坑(或垫子)算练习时间。归队算法同“跑”教材,如在平地上跳(无沙坑或垫子),酌情计算。

投掷:从开始姿势到投出器材后,身体恢复正常姿势为练习时间,出入队同“跑”教材。拾回透支器材时,如要求跑步也算练习时间。

球类、游戏、比赛:单个动作教学,一般只算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为练习时间。集体活动、游戏比赛,原则上整个过程都算练习时间:若因犯规、学生不积极、站着不动、或中断时间,应扣除或不算练习时间。接力游戏和接力比赛,等待接。力是时间不算练习时间。

武术:从动作开始到动作结束算练习时间。各种静止用力的动作均算练习时间。如基本体操中的静止用力动作,单杠、双光的悬垂支撑动作,武术中的静止用力动作等。

建议访问以下网址:http://gljy.nje.cn/gljyynew/HTMLNEWS/37%5C460%5C2010122153910.htm

篇2:李祥--学校体育学

在结束完《历史深处的忧虑》和《总统是靠不住的》阅读后,我对美国的认识有深刻、全面了很多。美国的宪法文化、自由制度以及公民的素养等是让我难以忘记的部分。这一切都让我意识到无论从政治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包容性和科技实力来衡量美国,美国都是优秀的。在那些方面,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是望尘莫及的。在没有读林达的作品之前,在电视电影以及网络上经常会听到或看到有关美国的新闻或话题,那时我认为美国是一个并没有太多社会问题的国家。而通过林达的《我也有一梦想》,我认识到这个国家充满矛盾,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其他国家都多。此时一个问题不断在我脑海盘旋:一个充满种种矛盾的国家,为什么会是当今的全球超级强国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阅读了《我也有一个梦想》这部作品。渐渐地,我开始有了答案,那就是这个国家的高层及民众都没有回避或掩盖那些矛盾,而是通过深厚的宪法文化不断挑战司法,最终弥补司法的漏洞,从而使美国的宪法不断完善,进而使美国社会不断向前,民众生活更加幸福。这一切都让我坚信了一个人人都知道的道理:矛盾时时都在,处处都在。发现矛盾,了解矛盾,积极寻找方法解决矛盾才是我们对待矛盾的基本态度,而不是逃避矛盾。

在未读《我也有一个梦想》之前,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以及封面上的人物时,我就联想到了马丁·路德·金以及他的那篇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由于以前学过《我有一个梦想》以及对马丁·路德·金的了解,我断定这本书是一部展现美国种族问题并以此反映美国社会的作品。是的,我没有猜错。

该部作品的第一个故事是四名白人警察殴打一名酗酒超速驾车的黑人但罪名没有成立而引起的洛杉矶骚乱。我认为这个事件是可以得到恰当处理的,如果那名黑人未拘捕,这一切都不会发生。那名黑人认为审判是不公平的,因此整个洛杉矶彻夜未眠,而且给人们留下了一处不可忽视的、永久的伤疤。审判的结果另少数族裔尤其是黑人群体感到愤怒,他们走上街头,拿起了砖块,仍起了酒瓶,并给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开始了抢劫。这一切都是人们在想这真的只是一场因审判不公而导致一场争取正义的集体行为么?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他们没有通过合法的渠道来争取属于自己的正义,他们没有凭借美国良好的宪法体系来争取自由与正义。后来,那四名警察在联邦法庭上被告因执法过度而侵犯了那名黑人的公名权利,并且那四名警察的罪名成立。这才是黑人的愤怒情绪得以缓解,历史的一页因此翻过,然而给人们留下了一道痛苦的伤疤........当我们站在北美大陆的东端去观看大西洋的潮涨潮落时,我们应该会想起脚踏的那篇国土。而此时的我随着作者的思路,我把目光放在了一艘载着一百多位清教徒的“五月花号”上。那些清教徒乘风破浪来达到荒凉的北美,作为清教徒,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而且他们习惯在世俗面前保持理性的状态。但是此时的情况是令人难以想象的,面对饥饿和寒冷,若是他们坚持以道德为理由,断然拒绝以奴役的方式使用奴隶,那么在他们面前的很可能是死亡。无奈之下,他们就跨过了第一道横在他们面前的道德门槛,使用了黑奴劳动力。有一点是要明确的,当时参与黑奴贸易的其他人,还有欧洲的奴隶贩子和非洲部落首领,他们一方面是受到利益的诱惑而无法抗拒,另一方面是自己的无知。总之是人性的弱点促使参与了这场令后人感到不了思议的奴隶贩卖。但是随着北美的开发,以前恶劣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北美人开始思考自己的做法是否符合《圣经》。首先是清教徒和教友派对此作了深刻的反思,并且开始了限制或废除奴隶制的步伐。由

于清教徒们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比较高,能够通过立法逐步使他们的目标成为现实。随着他们对《圣经》的实际践行以及人类思想的进步和人性反思,他们唤醒了北方民众沉睡多年的良知。他们的思想得到北方民众的支持,并且在独立战争期间基本废除了奴隶制。然而在南方,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封闭,以及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小,使他们的思想比较保守。他们远远落后于美国思想主流和历史潮流。可是为了维护他们作为种植园奴隶主的利益,他们反对奴隶制或企图延长奴隶制的寿命。就这样,一对矛盾产生了,可南北双方也做了一些妥协。但是由于南方的禁锢,妥协没有缓解矛盾,最终导致了一场战争的爆发,即南北战争。联邦政府和北方为了维护美国的领土完整,南方为了摆脱联邦政府和北方在思想和道德上的压力以及英国的控制。而且在美国这个以分治和自由为原则处理联邦政府和州的关系的建国原则上,南方则理直气壮的打响了南北战争的第一枪。然而随着战争的残忍进行以及北方的深刻思考,以林肯总统为代表的联邦军队及时将自己的战争目标作了一个主题切换,即把联邦政府对这场战争的诉求以防止联邦分裂转换为彻底废除奴隶制以解放黑奴,此举使联邦军队的战略目标更加符合自由原则,因此增大了战争的可操作性,而且调动了黑奴的积极性,从而使联邦军队转败为胜,打败了南方邦联军队,奴隶制的解决由此开始。

然而,战后的南方对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希望以及认为美国自制的传统被停止,尤其是落后的思想依然存在,南方因此出现了非理性状态,大量民众暴力局面出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三k党。南方依据对《独立宣言》中“分离并且平等”的歪曲理解,通过了种族隔离法,将黑人和白人分割在两个世界里。这是表面的平等,而实质是不平等的做法。由于南方回到了美国的体制之中而没有践行美国的建国原则,而此时的北方已举起了他们早已领悟到的真理之旗,“为黑人的自由而战”。受到美国主流思想影响并坚持自由平等的律师,开始在教育领域寻找突破口,以求改变美国司法,做到真正平等,他们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另外,以马丁·路德·金为代表的主张非暴力的领导人,开始了“罢乘”、“入座”等运动,他们努力争取自由平等,使南方白人的观念得到转变,最终使美国黑人的民权运动得到蓬勃发展。虽然在黑人争取实质平等的路途中,遭到了3k党以及以亚拉巴马州和密西西比州州长为代表的南方高层的抗拒,但他们最终在时代的进步下以及现实压力的情况下,做出了让步,低下了头颅。

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的高层坚持不懈地推动美国的自由事业,尽管如肯尼迪总统等遇到刺杀而身亡,但他们的继任者却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更没有忘记宪法以及《圣经》对他们的要求,他们肩负责任努力前行,最终《民权法》、《选举法》等法案得到国会的通过。在此期间,依然能够看到南方极端白人分子的抵制,他们制造了两起骇人听闻的谋杀案。一起是到南方教育和发动黑人参与选举的三名北方大学生在密西西比州的小镇费镇被当地3k党分子无端杀死;另一起事一名黑人驾车途经3k党控制区无端被杀害。这一切都显示着美国种族问题的严重性。然而历史历史最终给予了受害人较为公平的结果。

我们必须注意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们蜂拥而至。可是由于文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力,那些移民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的步伐是缓慢的,因此与美国的主流社会产生了一些矛盾,文化冲突也随之而来。而且大量的外来民众前来美国,使原来属于美国人的就业机会、教育机会以及社会福利带来的益处大打折扣,因此部分美国人对少数族裔是充满反感的。当然,也有一部分美国人认为是移民造就了美国,应该包容外来移民,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这样就形成了两大矛盾,一个是以黑人为主的少数族裔与美

国白人之间的矛盾;另一个就是以反对外来移民为主的美国白人与支持外来移民为主的美国白人之间的矛盾。

由于受《平民法》、《选举法》即宪法修正案颁布的影响,黑人等少数族裔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并且逐渐拥有了和美国白人基本相同的政治权利,这都显示了美国理性思想的成熟。可是黑人等少数族裔的强大,以及认为白人将在半个世纪之后变成少数族裔观点的产生,部分美国人对此深感忧虑与恐惧。因为目前的美国已从以黑白两族为主的社会转变成了多元族裔的社会,原来其他旁观的族裔也已到了舞台中央成为主角。这使得美国的社会问题是非常尖锐的。一旦处理失误,就会引起惨重的历史代价。

篇3:对学校体育学的学理研究

一核心概念

学校体育学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它不仅要阐释体育教学、体育课、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与考核的规律与本质,还要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课余体育锻炼、学校体育管理及体育教师等进行抽象、概括和总结。所谓核心概念是指在众多概念中提纲挈领的概念,是决定学校体育学存在的重要概念。回顾学校体育学的成长史,学校体育学能够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学校中开设体育课,体育课的核心是体育教学。因此,学校体育学的核心概念应该是围绕体育教学展开的相关概念。

1学校体育的目标

学校体育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在学校这一特殊的空间范围体育应达到的期望要求、结果和标准。它是学校体育决策和管理的出发点,也是学校体育工作应达到的结果。[2]学校体育目标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依据学校体育过程特点可分为条件目标、过程目标和效果目标。依据学校体育所需主客观条件为依据建立的目标成为条件目标;依据学校体育实施过程建立的目标为过程目标;依据学校体育要取得的效果为依据建立的目标为效果目标。每一个目标又可以根据实现目标的程序分成若干个子目标,各个目标之间层层递进,主客分明,共同实现学校体育总目标。

2学校体育的功能

学校体育的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或效能。[3]学校体育的功能有很多,大致可分为本质功能和一般功能。因为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训练的,人体直接参与活动,承受相当强度的生理和心理负荷,结果表现为身强体健,所以,健身功能成为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改善人体机能,调节心理状态,提高人体适应能力。

体育的一般功能主要表现为:教养功能,教育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美育功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功能。体育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将不断衍生出新的功能,同时有些功能也会弱化,体育功能的泛化或多元化将有利于体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体育的本质功能是由体育的规定性属性所决定的,应该是稳定的,不能轻易改变或发展的,否则,体育将失去“体育之为体育”的根基。

3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4]体育教学分为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和体育实践能力教学,体育实践能力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主干,体育理论教学为体育实践能力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体育实践能力教学主要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是大脑和肌肉共同参与的学习,因此,它和语文、数学、英语等理论课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体育实践能力教学过程是在运动中进行的,需要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相关系统的积极参与和协调配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担一定程度的生理、心理负荷,学习后常伴随着一定程度的肢体疲劳产生;体育实践能力教学经常采用集体练习、分组练习、游戏、比赛等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频繁,情感交流顺畅;由于教学过程中常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学生的意志品质会受到考验;体育实践能力教学多在户外进行,易受天气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体育实践能力教学对场馆、器材等物质条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体育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受伤现象,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4体育教学的原则

体育教学的原则反映了体育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长期教学经验的总结,是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5]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依据,需要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的编排,负荷量和复合强度的运动,教学评价标准的确立,都需要以教学原则为准绳。常用的体育教学原则有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合理安排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原则。

5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的,由师生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具有指引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称。[6]体育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与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需要提出的是,很多学者近些年来提出了很多新的体育教学方法,丰富了体育教学方法体系,但是,这些新的教学方法的出现并没有给体育教学带来起色,这其中原因很多,不是几个教学方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一直是困扰体育界人士的“难题”。

6体育练习方法

体育教学中的练习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有目的地反复做某一动作,以达到发展身体和掌握技术、技能的目的的手段。[7]体育教学的练习方法主要是通过反复地练习,帮助肌肉与神经系统建立联系。既要遵循认知规律,通过听觉、视觉来领会和感知动作的形象、过程、要领,又要进行必要的练习,“熟能生巧”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二基本理论

一个学科的存在不能缺乏理论基础,学校体育学是体育学的一个分支,而体育学又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因此在寻找学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时,需要母学科的支持。这样一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就成为了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学校体育学作为体育学的一个子学科,它的基本理论既要体现体育学领域内各学科的共性,又要体现自身的独特性。

1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规律

体育教学应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进行。体育教学的对象基本由儿童、少年、青年构成,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生理心理特点有很大差异,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

体育课上任何内容的教学,都是以学生从事各种身体练习为实体的,身体各器官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因此,教学内容和过程要在学生骨骼、肌肉、心脏、血管、脏器、大脑神经系统等提供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除了对学生生理特点有了解,还必须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学习动机、兴趣爱好、注意力水平都对体育教学具有极强的制约性。

人的心理随年龄的增长会发生变化,表现出不同年龄的心理特征。由于生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在相同的年龄或性别之中,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影响,每个人还会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在需要、兴趣、动机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个体差异。[8]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情绪情感、意志特点、运动能力状况,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体育教学的高级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体育动机,养成良好体育态度,提高心理素质,形成良好锻炼习惯;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应定位在促进人的完善发展。

2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

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进入活动状态,机能活动能力开始时趋于逐步上升,当达到较高水平时要持续一定的时间,最后,由于疲劳的出现,机能活动能力逐渐下降,形成“上升——稳定——下降”的规律。[9]根据这一规律,体育课一般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准备部分主要是动员学生的有机体进入运动状态,主要通过各种小强度的跑动、牵拉、伸压、游戏来完成;基本部分是一堂体育课的主干部分,主要用来进行各种练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都较高;结束部分主要安排在体育课的末端,主要目的是对运动产生的疲劳进行积极恢复,可以采用按摩、推拉、捻动等放松手段。

3技能形成规律

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形成运动技能,运动技能的形成需要长期的重复练习,运动技能在形成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运动技能的形成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值得明确的是,这三个阶段并没有清晰、明显的界限,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是为了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体育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三基本假设

1学校体育具有教育功能

体育被认为是教育的一个分支,与德育、智育、美育等共同完成对人的教化,促进人的完善发展和社会化。在学校教育中开设体育课,第一个假设就是体育具有教育功能,具有和德育、智育、美育不一样的、独特的教育功能。比如,体育对人的情感、意志品质、心理的塑造,对公平、自由、平等、规则等意识的培养。

2学校体育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学校体育的目标紧紧围绕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因此,这个目标就是学校体育的第二个假设,学校体育的实践就是为了证明这个假设的成立。然而,近20年来,学生某些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降,这给学校体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有人对学校体育充满质疑,更有人提出要取消学校体育,学校体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人“关注”。我们相信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决非学校体育一个人的错,但是学校体育却有推卸不掉的责任。从小学到大学,没有任何一门课程可以像体育一样始终不间断地得到贯策落实,然而也没有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持续多年下降。对于这样一个事实,学校体育需要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3同龄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相近

学校体育课程按照不同的年龄段分为不同的水平,这是比较客观的。然而,我们发现,即使是同龄的孩子,其身体、智力发育水平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学校体育必须有第三个假设:同龄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相近。只有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上,才可以开设统一的体育课程。

四基本方法

对学校体育学进行研究需要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学校体育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发现是以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前提条件的。[10]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是指收集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在对其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以获取间接知识的方法。[10]文献法不仅看重资料的收集、整理,更注重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查阅文献,研究者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形成对研究领域清晰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发现课题。对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是科学研究的开始,是实事求是。

2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研究,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比较既可以找出自己的差距,发现不足,清醒地认识自我,又能挖掘自己的优点,增强信心。比较可以是纵向的比较,也可以是横向的比较;可以是国内的比较,也可以是国外的比较。比较研究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类研究之中。对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更要运用比较研究法对国内不同地区、国内与国外的学校体育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探寻学校体育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从而更好地改进学校体育。

3实验法

实验法就是依据一定的研究目的与假设,人为地控制某些因素、突出某些因素,在一种“纯化”的状态下寻求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的方法。[13]在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过程中,经常采用实验法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训练方法、课程设置、课程模式等进行研究。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结果比对,决定新的教学方法、课程模式的优劣。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经常采用实验法来确定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五小结

篇4:李祥三风建设心得体会体会

教师:李

教师的奉献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是一枚果!有人说,教师的热情似星辰,远望像一盏灯,靠近是一团火!也有人说教师的辛勤如蜜蜂,博采百花之粉,酿成一家之蜜.可见人们给予了教师高度的评价。作为一名战斗在基层一线的普通教师,通过学习三风建设的内容,结合个人工作生活实际情况,我深深认识到:教育正日益成为全社会瞩目的事业,学校成为媒体曝光率较高的地段,教师也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焦点之一。可以说,良好的师德、师魂是一名教师的基本素养,更是弘扬社会正气的支柱。我认为教师应该在工作中做到以德立教,执教为民;育人为本,传承文明;为人师表,廉洁公正;爱岗敬业,开拓创新。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春秋末期的孔子,是一位举世瞩目的教师,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教育思想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学者的注意。有很多世界性的学术讨论会是专门研讨孔子思想的。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例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全国模范教师黄孟柯的“立足树人,培育思维,注重审美”的教学观,就是为教师做得最好的注解。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知道,并认为教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教师应珍惜它,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2 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师者,传道、授业和解惑。这应该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所在。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仅仅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准确的定位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艰苦的工作。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教师又好比渡船,把一批批的人才送向彼岸,而自己仍然留在原地。

站在三尺讲台,面对那一双双稚嫩的眼睛,我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职责: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我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始终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 范、为人师表,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学习三风建设心得体会

校长:李

通过这次三风建设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理论精神,及时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作为校长我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

一、校长要“沉”下去,走近教师,走近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要经常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指导性评课必须一课一评,要有指导性意见,经常翻阅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作业,在备课上提倡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与自身的知识经验以及学生实际相结合,教案设计与讲课要尽最大努力相符,经常召开不同形式的师生座谈会,利用适当场合与教师个别谈话,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要倾听教师对教学管理的意见或建议以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二、要经常参加学校里的教研活动,一起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商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是自然的自发的过程,也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学习就能完成,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实现。我认为校长要善于在课堂 教学中发现带有倾向性的问题,通过典型事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帮助教师领悟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校长要保持教师的角色,教好一门课。要经常带头上示范课,自加压力,努力做到学有专长,教有特色,这样,更有利于指导教学工作。

三、抓好基础教育,创学校特色。基础和特色好比两个翅膀,只有两个翅膀都硬了,学校才会腾飞。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提出高大远的要求,必定会拔苗助长。目前,成人写字水平不高就是因为小时基础没打好。夯实基础,就是围绕“身体锻炼好,行为习惯好,文化基础好”这三个方面,分解出许多具体要求进行训练。针对学校班容量大,学生浮躁等情况,当今,尤其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常抓不懈,齐抓共管,一抓到底。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不能放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不能放松。在任何时候,都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如果在小学阶段,应该读的没有读,应该看的没有看,应该做的没有做,那将是学生终身的缺失,终身的遗憾。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唱歌、学会做操、学会扫地、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四、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讲究科学,要按照规律办学,掌握和遵循教育与社会发展 相适应,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相适应的基本规律。从本校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人云 亦云,不赶时髦,扎扎实实做好基础,为学校特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五、艺术教学是学校的特色,要认真上好规范课,组织好大型活动,加强梯队建设,训练要坚持不懈,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为我校争得荣誉。

因此,加强教师三风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学习三风建设心得体会

教师:孙

作为一名战斗在基层一线的普通教师,通过学习三风建设的内容,结合个人工作生活实际情况,我深深认识到:教育正日益成为全社会瞩目的事业,学校成为媒体曝光率较高的地段,教师也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焦点之一。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当前我校掀起一股研讨、交流“三风”的热潮,校长要求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我想这对提高全校教师师德师风有一定推动作用。如下是本人的心得体会:

教师行风,指得应该就是教师职业风范。教育系统的行风建设,不仅事关教师形象,涉及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事关学校形象,而且事关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事关千家万户的子女培养、子女成才,是关系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大问题。促进教育行风建设的关键在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只有切实加强教育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才能保证教育行风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实现教育行风的根本性转变。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教师是一面旗帜,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是一块路标,信其道,则循其步。若是在师德方面有所缺陷,我们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喊破嗓子都不如做出样子,要学生毫 不迟疑、毫不犹豫地跟着你走,师德就是吸铁石,它的魅力是无声的,它的效力是无形的,但它的功力是无穷的。

讲台是师德最重要的舞台,是教师之根本。三月份以来学校组织我们部分老师观看了《贺宝根同志的先进事迹》记录片,我被影片中那位朴实、可爱的老师深深打动了。他用心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总是抽课余时间和他们谈心,询问他们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然后讲很多自身的经历给他们听,尽量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重新进入学习状态。当看到学生取得进步的喜悦,当看到学生对知识理解恍然大悟的神情,当看到学生欣喜地朝自己走来,他都会感到一种由衷的快乐。原来贺老师不仅仅是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是奉献出了他对学生浓浓的厚爱。看到这里,不禁使我想起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学生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的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当我登上那讲台,不,应当是舞台,我似乎觉得两侧的帷幕正缓缓地拉开。最富有生气的戏剧就要开始了。最令我兴奋的是这戏剧拥有一群忠于自己的角色的演员——我的学生们!这戏剧也许是世间最长的了,为此,我愿做一 名合格的导演。我渴望导出充满时代气息的戏剧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它的主调;理解,友爱,开拓,创新应当是它的主要内容;爱着这个集体和被这个集体爱着是它的主要故事。作为导演我将要精心设计出生动的情节,典型的角色,迷人的故事奉献给所有的演员。我也心甘情愿地做一名配角,尽我的力量为主角服务、效劳。不仅如此,我还要做一名最虔诚的观众,为演员们真诚的演出微笑,流泪,鼓掌,欢呼。早在中学课文里就学过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名句。如今自己做了教师,才知道这句话读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以己之昏昏,岂能启人之昭昭?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并驾齐驱为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育人”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而是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做好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教师,我觉得应以研究者的心态去对待教育活动,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学生是师德最重要的载体,是教师的生命。有人说差三岁就是一个代沟,如此算来,我和我的学生之间已经横着N个代沟了。但我坚信,代沟是可以跨越的,根本之道就是沟通。这沟通不仅仅在课堂,更是在课外延伸。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很愿意成为同学们的大朋友、大姐姐,去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学生交往就是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因为我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 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教育是对生命情怀的倾诉与关注的过程,是知识的构建与生成的过程,是师生的世界彼此融合升华的过程。

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教师,可是我认为当代教师比春蚕更有智慧,比红烛更有价值。春蚕为了吐丝耗尽了自己的生命,而教师在奉献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红烛为了光明牺牲了自己,而教师在学生成才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这就是教师的品德,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这就是教师的精神,愿为基石,甘当人梯;这更是教师的价值,撒播希望,收获成功。

篇5:当代体育发展新话语:生态体育学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体育学,背景,哲学基础

1 生态体育学“登台”背景

“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园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它们战抖的厉害,飞不起来了。这是一个没有生息的春天。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雀鸟,鸽子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的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森林和沼地。”这是蕾切尔·卡逊女士在上世纪60年代通过《寂静的春天》发出对人类生存环境关注的“呐喊”,这“呐喊”正如前美国副总统戈尔说的那样,“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地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寂静的春天》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用它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雄辩的论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随后,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了“人类困境”的预言。这些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与忧虑都不是研究者的无病呻吟,而是给陶醉于拥有工业文明提供的先进科学技术而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人类敲响生态危机的“警钟”。其实,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类生存的危机,是人类文明的危机。面对生态危机的境遇,1972年,由113个国家代表参加的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揭开了全人类保护环境的序幕。1992年,联合国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从学者到政府的一系列行动都昭示着人类在不断反思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利与弊,暗示着人类在寻求一种人与自然、社会如何相处的方式。时代的需要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与实践推上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位置,进而成为全球化时代的浪潮。一种主张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共荣的理念开始诞生,一种新的文明开始出场。这就是继工业文明发展之后,人类的又一个更高级的形态文明———生态文明。

当今以奥林匹克为代表西方体育借助强大的跨国资本迈开了全球化的步伐。因此,这里仅仅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例,说明当今体育发展中的问题。当下,以西方体育为主干构建的奥林匹克运动风靡全球,成为一项跨越国界、民族的世界性体育盛会。奥林匹克运动走向世界的征程是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发展而诞生的。工业文明是奥林匹克体育的文化母体。人类在工业文明进程中,以人类为中心,依靠不断提升的先进科学技术,造就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社会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事物都有两面性。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如泉涌般财富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人类生活的质量和状况。生态危机不是天外来客,而是从工业文明诞生的那天起就开始滋生。马克思、恩格斯曾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异化发出严重的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工业文明取得的成就依赖于人类依靠科学技术对自然的疯狂掠夺。诞生于工业文明母体中的奥林匹克体育必然会得到相应的文化遗传基因。“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便是遗传工业文明文化基因的最有力体现。在这种格言的指导下,奥林匹克运动参与者不惜一切代价,运用一切可以想到并且能用的手段(正当或非正当),去实现“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从而达到自己的鹄的。于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繁华的背后,一些诸如过度商业化、兴奋剂、暴力事件、贿赂裁判员与奥林匹克官员等丑陋事件层出不穷,同时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也对各民族的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空间构成了压迫。这些问题的“在场”不仅严重影响了奥林匹克的宗旨和正常运转,而且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这些问题域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反思奥林匹克运动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希冀寻求奥林匹克运动及民族传统体育的崭新发展理念。

在当今生态文明占主角的人类更高级文明“登场演出”,给人们看到了曙光。生态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价值观,使人们由天人相分、对立的观念转型为天人和谐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改变人类工业文明中的行为方式。其实,生态文明一出场,便以一种强有力的生命力保持着通向所有重大问题的出场路径。所以,面对问题重重的奥林匹体育运动和民族传统体育也必然在叩问、拷打着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中高尚的、健康的、文明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必然影响着奥林匹克运动及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于是,在这种时代境域中,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的生态体育学不可避免地应时代选择“破茧而出,化蛹为蝶”,像灯塔一样引领着奥林匹克运动及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2 生态体育学释义

生态体育学是一门研究人、体育、自然与社会之间生态关系的学科,是一门边缘性学科。它是以生态文明为理论依据构建的学科。它既能为解答当代体育发展中的问题域提供思路,也能为当代体育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路径与理念,是一种不同于工业文明时期的体育发展理念。它应超越以西方体育为中心的系统束缚,走入更大的系统中去,使人类体育运动在东西方或者各自内部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从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各种体育呈现平等状态,谁也取代不了谁,而不是原来那种谁优越于谁的状态,同时有着一种生态体育的动态平衡。

3 生态体育学的哲学基础

生态体育学是在生态文明核心理念指导下构建的边缘学科。生态文明是基于对工业文明发展产生的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的一种反思和拯救而出场的。在这场反思和拯救中,产生了诸多意识形态,如环境保护主义、红-绿运动、浅层生态学、深层生态学、极端的动物保护主义、温和的“新生态宗教”,乃至现代哲学、后现代哲学。在这些诸多意识形态的争鸣和对话中,他们都没有摆脱马克思“幽灵”精神实质,“马克思关于生态问题的哲学思考,被当代理论家用于生态学思考与构建可持续发展观,用于对现代工业文明发展模式所造成的(人类困境)的解答,并在与为这一困境开出的后现代哲学和(绿色资本主义)药方的对话中生长、发展出当代各种生态哲学”。“只有从交往实践观角度解释(人类困境)的本质和根源,进而对后现代哲学药方作出批判性解读,才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科学阐释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理路,也才能真正建立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绿色视野。”人类生态危机实质是人类实践的危机。体育文化是人的一种生活实践方式。工业文明时代,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体育倡导人不断超越,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应该说这种体育文化理想有其存在的时代背景,但是也有一种乌托邦情愫在里面。试想:“更快、更高、更强”是一个直线式的增长吗?可能吗?以100米为例来看,牙买加运动员尤赛恩·博尔特能不断的超越自己9秒69的世界记录吗?答案显然是否定。因为除了他本人运动能力有一个自然衰老的过程外,竞技体育成绩取得还有一些外在因素在起作用。那么,别人是不是就可以不断超越、刷新他的记录呢?从理论上而言,应该说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但是,终归是有极限的,只不过我们现在科学技术还不能发现吧。否则,按照工业文明时代的体育文化理念出发,那么人类100米世界记录是不是有可能达到1秒,甚至更少了呢?显然现实社会中很难达到。这种不断超越自己、超越别人的体育文化实践方式有待反思。让人欣慰的是,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主席雅克·罗格先生已经看到了这一点,提出了“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其实,体育文化发展中诸多问题域实际是体育发展实践内在结构观的滞后效应。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视野来看,解决当代体育发展中的问题首要在于改变人们的实践结构、实践方式,用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观来解答当代体育发展中的生态问题。这也是生态体育学的内在哲学理路。

4 生态体育学研究范围

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是生态体育学出场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它以马克思的交往实践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内在轴心进行解答与指导当代体育发展中的生态问题。体育文化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也和其他各领域发生关系,诸如自然、社会、人等。它们之间怎样彼此互相影响和相互调适,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态关系,以推动的体育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体育学应该着重研究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生态体育学研究范围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1)研究体育与自然生态的关系;(2)研究体育与社会生态的关系;(3)研究体育自身生态的关系;(4)研究体育的人际生态关系。

5 结语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一个新的时代来临的时候,我们理应有一种新的文明观。当今竞技体育的发展已经滋生了依靠自身很难给予根治的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理论给予解答。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迈进了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这种价值观为核心构建的生态体育学必将给出身于工业文明中“标准化、专业化、技术科技化”为现代性精神统治的体育,以一种新的理念,一种超越工业文明体育发展的理论范式,从而改变人们的体育实践方式,将新的生态体育学发展理念推到历史的前台。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伴随着人类生态文明的进程和体育的发展,生态体育学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成为一种显学,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将引领当代体育发展走上一种新的进路。

参考文献

[1]丁丽燕.环境困境与文化审思——生态文明进程中温州地域文化的传承与转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篇6:李祥--学校体育学

特长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多元化培养人才而在高中阶段开展的专业特长的培养教育。其目的是:充分利用和挖掘学校教育资源, 让有志向往体育特长发展的学生提供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发展平台, 同时向大学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柳州市融安县第二中学体育特长教育为研究对象, 对10年体育特长教育过程中的变化及成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数理分析法。

三、结果与分析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殊阵地, 更是学校展示自我特色、扩大社会影响的一扇门窗。如何将体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有机整体, 努力创造出社会独有的特色, 是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新课题。近几年, 我在积极参与“校本体育”改革与探索的实践中, 形成了以下的理性认识。

1、更新观念, 依法施教, 是创办学校体育特色的方向保证

从1951年国务院通过《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 到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先后对学校体育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证, 为推进体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证, 为推进体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体育终身化”改革理念的提出, 更带来了从传统体育观向人本体育观的大转变。面对观念的更新、培养目标的调整、发展层次的多元化与注重个性化, 我们都必须与时俱进地步入一个全新的体育境界里, 这不仅仅是体育工作者的事情, 也是各级领导者的责任。我校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严格执行上级规定体育课的计划, 大力倡导全员体育活动, 开设体育特长训练班, 积极推进体育新改革。

2、抓好体育教师培养, 树立特长优势, 是创办学校体育特色的关键举措

体育教师是学校发展体育特色教育的骨干力量, 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创建学校体育特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体育新课改的研究推行, 对训练项目目标及层次的确定与选取, 对不同对象的科学指导, 对新情况的总结与交流, 都必须有一支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体育教师团队。然而, 在现实的中小学里, 体育教师队伍的水平发展是不平衡的, 教育理念的转变有快慢之分, 体育技能专长各异, 停留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 教研创新主动性缺乏, 对特色发展存在着误区。因此, 各级学校都必须十分重视和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再培训, 让他们带着在体育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课题新挑战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提高。

就广大农村基层学校而言, 对体育教师培训的快捷有效方法是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 就是积极创新机会提供便利, 组织本校体育教师参加上级部门或者实验性学校举办的体育教学观摩课或者研讨活动, 以扩大视野, 学习新东西;“请进来”, 则是把体育科研部门的专家以及特色学校的名师请入学校进行体育科学理论的辅导和现身示范教学。此外, 体育教师队伍内部要制定出切合本校实际的体育特色“校本”教育教研目标计划, 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承担或指派有教研课题以及实际任务, 做到人尽其才, 各尽其能, 互动共进, 在竞争中发展。规模较小、体育教师力量薄弱的学校, 可以尝试“就地联营”的办法, 有组团队, 加强横向交流, 构建小区域的体育“联营”。

3、“全员体育”与“项目特长”齐抓并举, 是开创学校体育特色的主要渠道

在探讨发展学校体育特色的课题上, 我们常常会产生一种偏向, 即是认为只要抓出一两个打得出去的体育项目, 或者有几名尖子运动员作为顶梁柱, 就很“特色”了。其实不然, 有突出项目以及有几名优秀的体育才子不可能凭空而来, 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 从某种意义上讲, 真正的“体育特色”, 应该是群体性的对体育的广泛兴趣、参与热情以及健康的体魄。只有全员体育生动活泼, 专长人才层出不穷, 才是体育特色的真正境界。

我校的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活动正在向“全员+专长”的模式努力实践。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规定要求, 在开展体育课时, 充分发挥体育课的思想教育和技能指导作用的同时, 坚持“两课两操”, 以全面铺开, 建设活泼、健康、向上的学校体育文明为宗旨, 积极开展多层面的师生课余活动, 大力宣传“终身体育”的理念, 培养学生的娱乐体育兴趣, 鼓励学生选取最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体育教研组承担起全校体育活动的一线指挥职责, 协调安排好全校性体育健康活动。除了春季学期的篮球运动会、秋季学期得田径运动会外, 还经常开展以年级组、教职工教研组为板块开展踢毽子、跳绳、健身操、体育游园等小型趣味体育活动。

生动活泼的群体性校园体育活动为我校的特长生训练和成长起到推波助澜作用。2000年学校确立了“特色体育”发展目标, 以田径、篮球作为主要培养目标, 组建了从基础训练到参赛出征的专长梯队, 每个训练梯队均做出有专门训练计划、有专门教练、有专门的素质考核档案。这些从学生身边选拔出来的特长训练生, 在身体素质上、运动技能上、作风意志上比一般学生均高出一筹, 又对其他学生产生了榜样作用, 获得了一种双赢的效果。

4、注重健康心理的教育, 是创建学校体育特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当今一代的青少年, 在和平盛世中成长, 见识多, 兴趣广, 接受新事物快, 是他们的优点, 他们在物质生活上并不缺少, 但他们没有经历过磨难, 如何做人、如何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不足, 在成长中经常会表现出“以我为中心”, 或者不能用健康的心态对待和处理身边的人或事。这种倾向有时在特长生身上较为突出。有的特长生抱有自骄自傲, 因为一时一点的“成就”就成为井底之蛙。因此, 我们在对他们的管理和指导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心理教育。我校是处在城镇和农村相交的一所普通中学, 被选入特长训练班的学生来之不同层次的家庭, 这些学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暴露出一些心理缺陷。有些是纪律松散, 作风拖拉;有些是骄傲自大, 不善待人;有些是娇气缠身, 经不起磨练;有些则是自卑心理;有些则只是对体育的爱好, 不重视学习的提高。为了“修理”好这些“苗子”, 我校组成了以主管领导、体卫处、年级组、班主任、教练、老师以及家长为一体的教育活动, 坚持教育跟踪督促。

我校虽然是一所山区的城镇普通中学, 创办体育特色学校的环境条件还不够完善, 但通过不懈的争取和努力, 已经有所收获, 并从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发。每年上级组织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 我校学生达标率都在100%;2004年至今我校田径代表队在柳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团体总分连续进入前八。还在多个项目中培养了多名国家二级运动员。近几年来我校体育高考生的录取率都在90%以上, 不少特长生进入体育院校后都成为大学生的学生骨干。这些成绩与我们坚持对特长生的健康教育密不可分。

四、小结

1、更新观念, 依法施教, 是创办学校体育特色的方向保证。

2、抓好体育教师培养, 树立特长优势, 是创办学校体育特色的关键举措。

3、“全员体育”与“项目特长”齐抓并举, 是开创学校体育特色的主要渠道。

4、注重健康心理的教育, 是创建学校体育特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罗希尧.体育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解剖学[M].四川: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9.

上一篇:网络学院学习心得下一篇:决策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