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一等奖优质课

2024-04-30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一等奖优质课(精选5篇)

篇1: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一等奖优质课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一等奖优质课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一等奖优质课,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老北京的春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2个自然段,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语言简洁而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反映出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情趣盎然,又使人读后增长见识。根据课文内容和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和认知现状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在原有的识字方法的基础上自学9个生字并会组词。

2、读熟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3、通过阅读,能找出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5、引导学生把自己平时收集的资料整理归类。

二、广泛搜集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新课标指出: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运用处理资料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到更多的有关过年方面的知识。课前我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有关的资料。

三、紧扣教学目标,灵活设计教学过程

(一)、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你们想知道老北京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老北京的春节是怎么过的。(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并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字进行读、写的指导。

(三)、交流资料,初步感知

1、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搜集有关“过年”的资料,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2、这些材料,你是怎么找到的?(看书、问别人)

3、老师通过看教学参考书和上网也收集到了一些有关过年的资料,你们想听听吗?教师口述介绍。有条件的可以制成课件一边演示,一边介绍。这样更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小结:看来呀,只要我们肯动手去找,动脑去想,动口去问就能获得知识。我们既然知道了过年的这么多信息,那你想不想去看看老北京的春节到底是怎样一个热闹的场面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四)、通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句子做个记号,再回读一遍。

2、检查读文。这位同学有这么几句话读得不太通顺,让他再读一读或大家齐读。读给同桌听一听,同桌认为满意了,打上“*”。

(五)、读好课文

1、我们已经把课文读通顺了,还得把课文读懂、读好。

2、我们来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两位同学读,谁的朗读读到大家心上去了,我们大家都来这样读一读。

3、同桌合作读第二自然段,试着用“……要……还要……”说一句话并互相订正。

4、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读。

教师引读第三段

师:到了腊月十九日——(生读)

5、范读第四自然段,生细细品味并做出评价。体会除夕的热闹景象。

6、男女生比读第五自然段。解决不理解的词“截然不同”并摘抄下来。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去感受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

7、师生对擂读第六自然段,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升华,更好的感受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高潮,人们看灯,吃元宵。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个排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8、齐读第七自然段。

(六)、再次通读全文,解决问题

1、让学生说出春节“开始”、“高潮”、“结束”的日子。(师同时板书)

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热闹的气氛。

3、划出每个时间人们都干什么,再读一读。

(七)、拓展延伸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

(八)、课外作业

结合“语文天地”中的“开卷有益”“大显身手”“笔下生花”的训练内容,让学生课后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为下节课做铺垫。

四、小结

让学生把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分类。

篇2: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一等奖优质课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优质课,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和略写的好处。

重点难点:

1、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难点:学习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师准备老北京过春节的有关图片,资料等

2、学生搜集、整理并熟悉春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等图片,资料

3、生认真预习并完成好本课的导学稿

4、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难忘的寒假生活

二、学习“单元导读”,导入新课

1、组织学习“单元导读”,了解本组主题、学习目标。

2、师谈话导入:“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那么,关于春节的来历、传说、习俗,你又知道多少呢?

3、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春节的资料。

4、师小结学生发言导入、揭示并板书课题。

三、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文中重难点词语(含生字表中要掌握的生字新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理解新词的方法。)

2、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并说说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北京的春节的“热闹、忙碌、喜庆、团圆……”)

四、合作探究,品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生默读课文,完善导学稿,做好小组内交流的准备。

(自学内容以导学稿为蓝本,要求学生课前充分自学完成)

2、小组内讨论、交流,确定中心发言人和汇报形式。

3、小组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1)、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写老北京过春节的?重点写了哪些日子人们的活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引导归纳:点面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2)、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描写,展示朗读。

(重在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五、拓展对比,感受写作特点

1、认真阅读文后“阅读链接”,思考在写法上与《北京的春节》与何不同。

2、小组内交流后全班汇报,相机点拨学生从文章的结构、表达的情感、语言的特色等方面来体会。

3、师小结并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

课堂小练笔:运用自己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写自己过春节的情景。

(若时间充足可展示部分学生已完成的练笔作业)

布置作业:

1、继续完成小练笔的作业

2、读《理想的风筝》中第51到65页文章

板书设计:

——独特的民俗文化

篇3: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一等奖优质课

第一, 课堂过程有没有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英语课程标准》的原则 (教育部2003) 。 (1) 有没有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2) 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 有没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第二, 课堂有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第三, 课堂准备是否充足, 内容是否充分, 节奏感是否强, 是否高效轻松。第四, 教学与应试是否达到和谐统一, 即学生专业上是否有收获, 能力上是否有提高。第五, 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流利的口语, 先进的教学理念, 驾驭课堂的能力。

二、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 成立精英团队, 共同研究, 集体备课

精选本学科优秀老师及课件高手, 各抒己见, 共同研究所选课题, 然后对各教师的教学建议做出适当的筛选和整合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

(二) 共同搜集素材

《高中英语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 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教育部2003) 。因此, 教师必须有一定的素材信息搜集能力, 在课前广泛搜集相关的图片、文字、动画、录音、视频等资料, 以便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

(三) 确定目标要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目标要求包括:学习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四) 精心设计课件, 准备教具

在课件设计时要遵循有针对性、交互性、简洁性、艺术性四大原则。

(五) 反复试讲, 及时调整

反复试讲, 让团队成员挑毛病、找不足, 并及时调整。只有反复实践, 才能发现所设计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是否相符, 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否协调一致。

三、课堂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展示真实、生动的教学情景

语言学习讲求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 因此教学情境的设计应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 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 感悟语言的功能。

(二) 给学生创造参与交际的机会

语言习得研究的规律表明:学生参与程度与提高语言熟练程度成正比, 当学生用英语积极地参与交际时, 语言也被掌握了。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 促进学生参与, 巩固学生参与, 并保证学生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进行主动参与, 进而达到激发其主体意识, 发挥其主体作用, 发展其主体能力, 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三) 教师上课要有激情, 要有跌宕起伏的节奏

教学节奏就是教的节奏与学的节奏有机整合而成的一种组织节奏。教师如果能出色地把握好课堂节奏, 必定会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感染力, 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 教师的嗓音要做到抑扬顿挫以外, 教学活动节奏还应达到动静相生。教学中的“动”能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静”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入。因此要做到动静结合、动静有致, 这样既可以提高节奏感, 又可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魅力。

四、如何上好优质课 (以一堂市级公开课一等奖的教学设计为例)

本节课为英语外研版必修五模块二新授课, 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

(一) 教学目标、方法和手段

(二) 教学流程设计

文章导入→结构速读→故事深读→归纳拓展→指导定位

Step 1:Pre-reading

1. Warm-up

导入阶段是师生之间建立情感, 为新课做铺垫, 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和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阶段。视频导入刺激了学生的感官, 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Watch a video about the Devil’s Bend and lead students to the passage about the unusual human traffic signal.

2. Brainstorm

头脑风暴的投入是为了迎合阅读中考查学生的猜测能力。

When the students see the title, what will be talked about?

Step 2:Focus-on

1.Fast reading

把握文章主题, 了解文章大意

Read the passage and match the headings with the Paragraphs.

(Tip:Don’t need to read every sentence.J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beginning or ending of each paragraph)

2.Careful reading

获取文本主要信息, 并通过追问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 充分理解课文。

Paragraph 1:The road

A table (from four aspects:location, life, road, fact) is designed to focus on the detail information.

过渡:正是由于手举标志的志愿者, 事故和死亡率大大下降。以“What kind of man is he?What does he do?”转入第二段。

Paragraph 2:The man

(1) What does he usually do as a traffic signal?

(2) Does the job bring him much money?Why?

过渡:Timoteo并没有得到很多钱, 但是依然坚持工作。为什么?接着转入第三段。

Paragraph 3:The reason why he does it?

His two experiences: (1) ... (2) ...

3. Consolidation

板书总结。

4. 情感升华

升华道德意识, 为正确的职业选择打基础。

Step 3:Sum-up

Task 1:Retelling

Retell the story of Timoteo according to the key words.

In La Paz...in bad condition...one road...dangerous...But thanks to...the death toll...a human traffic signal...a volunteer...Why does he do it?...encounter...was called out...mission...every morning...takes up...and directs...

【设计意图】本活动为读后的巩固性篇章输出部分, 旨在引导学生回顾所读文章, 同时对所学语言进行巩固、内化、综合、运用, 为下一步的读后活动做铺垫。给出关键词, 降低了难度, 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 使所有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Task 2:Discussion (Group work)

Compare the jobs of Timoteo and Xiao Yonglu, and find out what they have in common.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m?

【设计意图】本活动为读后深层次的输出, 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及评价能力。通过从课文阅读延伸到课外生活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树立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价值观。

Homework (choose one)

A.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write a summary within 100 words.

B.Write a passage describing an experience of getting help or helping others.

【设计意图】作业A紧密结合本节课所学, 适合所有学生;作业B是迁移运用, 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分层次布置作业, 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

五、结论与反思

纵观本节课, 教师的教学思路缜密, 教学步骤合理紧凑, 课堂活动内容丰富, 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内容, 并受到了启迪和教育。所以, 作为一线英语教师, 应该与时俱进,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篇4: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小小的船》是一首富有童趣、朗朗上口的儿童诗。诗歌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巧妙地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有趣的夜景图——月儿是停泊在天空中的小船,“我”坐在“船”上看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诗歌以合理的比喻为纽带,将遥挂天空的月儿瞬间拉到眼前,把现实和奇妙的幻想不留痕迹地融合在一起。诗歌共有两句,第一句运用比喻,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两幅图景带进读者脑海里,弯弯的月牙和小小的船在形状上相似,都是“弯弯的”“两头尖”,二者合二为一。第二句说“我”坐在小船上,实际是想象自己坐在月亮上看星空,以充满童趣的幻想,勾画了坐在月亮船与星星相伴、畅游蓝天的浪漫图景。文中出现3个“小小的船”,第一个指的是真实的小船,第二、三个指的是弯弯的月亮。课文插图画了一个小女孩躺在月亮上,伸出手,向着蓝空中的星星说些什么,两颗星星正对着她微笑,充满想象和童趣。

教学目标:

1.认识“的、船”等10个生字和门字框1个偏旁;会写“月、儿”等4个字和横折钩、竖弯钩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

3.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积累“的”字短语。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课文。

2.读准“的、船”等生字的字音,会写“月、儿”等字和横折钩、竖弯钩。

教学难点:

1.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

2.积累“的”字短语。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和门字框1个偏旁。

2.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描绘的图景的奇妙。

【要点把握】

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读准生字字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课件出示渡船、货船、小木船、打捞船图)学生观察图片,说说自己看到过的船,理解“船”的意思,识记“船”字。

船水上的主要运输工具。可以通过加一加的方法识记:舟++口=船,还可以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识记。

(2)学生找一找哪一幅图是“小小的船”,再说说它的特点。

(小木船是“小小的船”,两头尖尖的。)

2.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示例:船本来是一种水上交通工具。可叶圣陶爷爷笔下“小小的船”不仅仅是我们刚刚所说的小木船,那还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3.教师板书课题(板书:小小的船),生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独立拼读下列词语。

2.教师结合学生反馈,出示词语“月儿”,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接着朗读词组“弯弯的月儿”。

注意:“弯弯的月儿”中,“儿”不读轻声。

3.学习生字“的”。

(1)请学生拼读音节,引导发现轻声,练习朗读,要求读得又轻又短。

(2)教师交替出示词语卡片“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学生开火车读。

(3)引导学生说几个含有“的”的词组。如美丽的校园、蓝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等。

4.多种方法识字。

(1)教师出示顺口溜,请学生比赛猜一猜,最先猜出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一点一点大——头◆一横一框,一对小人藏中央——两

◆土里出太阳——里◆学生站在太阳下——星

①猜出生字后,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读。

②理解字义。

两教师两只手各拿一片树叶,让学生数数共有几片树叶,然后将两片树叶放在一起,引导学生明白一个加一个是“两”。再请学生观察同桌的样貌,看看什么是两两出现的,如两条眉毛、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只耳朵。

头教师可以出示铅笔,特意指出铅笔的首尾两端一头尖,一头平,引导学生明白“头”可以指物体的顶端或末梢。

里教师故意让一名学生走出教室,然后再让其进来,引导学生说出“里”“外”,再让学生交流:教室里有什么?

星请学生数一数插图中有几颗星星。课件出示星空图,请学生说说对星星的认识,再用“星”组词:星光、行星、星期。

(2)做动作,请学生猜一猜,看谁的动作做得最生动,谁猜得又准又快。

一只手罩在眉眼处,做出向远方眺望的姿势。——看

请一个同学双腿微微平开,站在门框中央。——闪

①猜出生字后,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读。

②理解字义。

看教师请同学做出各种看的动作,如远眺、偷看、仰视等,深刻理解“看”的意思。

闪教师播放天空星星闪烁、灯光闪烁的动图,让学生明白“闪”有闪耀的意思,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一人躲在门里”理解“闪”也有躲闪的意思。

注意:“闪”的偏旁是门字框。门字框源于“门”,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联系门的样子进行识记。汉字中,四四方方像一个框框把里面的部分围起来的偏旁一般称“框”。

(3)其他方法识字。

①教师直接读出“在、见”的音,学生跟读;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拼读,同桌之间互读互纠,教师指名读,然后正音。

②理解字义。

在教师结合教室的环境,让学生说说教室里有什么,然后点明这些东西都存在于教室;还可以通过语境理解“在”字:我们在学校里读书。妈妈在公司上班。

见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看”来说出“见”,理解“见”的意思。

5.(课件出示10个生字)教师随机点击生字,学生抢读,然后自由读、齐读。

6.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注意想象夜晚看月亮、星星的情景,抓住课文轻快的节奏,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词语连读,把课文读通顺。

朗读指导:文中的重点词语需加以注意,如“月儿、船儿”要读成双音节而非儿化音;“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等叠词的朗读,可以和“弯的、小的、闪的、蓝的”做比较,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词语,学生开双人火车朗读(一人读词一人读词组),体会它们的不同。

船小小的船月儿弯弯的月儿

2.(课件出示小木船、弯月图)借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船儿”和“月儿”的相似之处。

(船儿、月儿的形状是弯弯的,看上去都是小小的,两头都是尖尖的。)

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还有什么和船儿、月儿很像。

(倒映在水中的拱桥的影子、撑开的小伞的侧面、香蕉、眉毛等。)

4.积累词组。

让学生画出词组“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朗读词组,让学生观察星光闪烁的动画,配合小手张合,动作演示“闪闪的星星”,体会“闪闪的星星”明亮又可爱的特点。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课堂回顾。

导语:今天,我们学习了儿童诗歌,诗的内容很美,从中读到了很多优美的词语,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还学会了10个生字和1个新偏旁,收获可真不少呢!

2.引导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写“月、儿”等4个字和横折钩、竖弯钩2个笔画。

2.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要点把握】

借助多媒体课件,图文结合,读懂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玩“转转盘”游戏。

转盘被等分为10份,每一份中写有一个生字。教师指名上台转动转盘,指针指向哪个字,该生读出这个字的字音。若正确,教师予以鼓励,让其领读;若错误,其他学生举手改正并领读。

2.谈话导入。

示例:同学们已经能够很好地掌握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了,真棒!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你们还记得课文写了什么吗?(生答,教师配乐,出示星空图)看,这片星空是不是特别让人向往呢?让我们飞起来吧,飞向美丽的夜空!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学习第一、二行诗: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1.(课件出示第一、二行诗)学生自由读,个别读,互相评。

2.指导画出写“月儿、船”的词语。(弯弯的、小小的。)

3.设疑:为什么用“弯弯的、小小的”,而不用“弯的、小的”?

(投影句子比较:弯的月儿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课件出示句一个句子:弯的月儿小的船,小的船儿两头尖。学生比较朗读,说体会。

“弯弯的”更突出了月亮的弯的程度,“小小的”更突出了船儿的小和可爱,读起来更上口。

总结:像“弯弯、小小”这样两个字叠在一起组成的词,我们称为“叠词”。有了叠词的帮助,月儿、船儿就更加可爱了。谁来把它们可爱的样子读出来?看看谁的月儿更弯,船儿更小,夜空更美。(先自由练习,然后指名读)

4.(课件出示月儿和小船的图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句意。

(1)第一个“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真实的小船。)第二个“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月儿。)

(2)为什么把“弯弯的月儿”说成是“小小的船”呢?

提示:通过图片对比,让学生明白这句话不是说月亮弯,船很小,而是把弯弯的月儿比作小小的船。因为月亮离我们很远,看上去很小,所以是“小小的”,而“弯弯的、两头尖”其实都在说月亮和小船形状相似,让学生明白第二个“小小的船”指的是月亮,不是真的船。

5.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相似?说一说。

6.学生自由读,全班齐读,抓住“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来背诵。

7.随机学写生字“月、儿、头”。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月、儿、头”)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同桌之间交流小发现。

(2)教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领,学生观察并书空。

(3)随堂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挑选优秀作品投影,学生自评、练写。

提示:在书写时,引导学生发现“月、儿、头”3个字撇的同异:“月、儿”的撇同为竖撇,要写得正一些,“头”的撇要写得斜一些,不过它们都要写得修长、舒展。

学习第三、四行诗: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过渡:我们划船在天上到处走,哟,你们看到了什么?(星星、蓝天。)

1.(课件出示第三、四行诗,星星、蓝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大声朗读。

2.交流:课文写的星星是怎样的?(闪闪的。)天空呢?(蓝蓝的。)

3.教师范读,学生听,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用“闪闪的”“蓝蓝的”?

4.课件出示下列句子,让学生分别比较朗读,看有什么不同。

只看见星星和天。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总结:星星在天空中一闪一闪的,一会儿明一会儿暗,我们就说这是“闪闪的星星”;“蓝蓝的”是很蓝很蓝的意思,让我们觉得天空是那么好看,那么美。

5.指导朗读。读出星星的可爱、天空的美丽。

6.师生互说,练习叠词。

师:诗歌中,月儿是——生:弯弯的。师:弯弯的月儿像什么?——生: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师:在这小小的船里,能看到什么?——生: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7.语言训练,感受夜空的美。

(1)课件随机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想象,读句子并填空。

闪闪的星星像,多美呀!(钻石、珍珠、小眼睛、明亮的灯)

弯弯的月亮像,真好看哪!(小船、眉毛、镰刀)

蓝蓝的天空像。(写比喻句)

洁白的云朵像。圆圆的苹果像。像。

(2)学生自由选择句子,先组内练说,再汇报。

(3)教师鼓励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内容。

8.学生自由读,全班齐读,抓住“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来背诵。

9.随机学写生字“里”。

(1)播放“里”的动漫笔顺,仔细观察“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要领,学生边观察边书空。

注意笔顺。先写上面的“日”,再写竖,最后写两横。

(3)随堂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挑选优秀作品投影,学生自评、练写。

三、欣赏歌曲,拓展延伸

过渡:夜空真美啊!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儿、蓝蓝的天,我看着、想着,入迷了,陶醉了,在我的眼里,那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真像一只小小的船。(音乐声响起)

1.学唱《小小的船》的歌曲。

2.想象:在美丽的夜空下,星星和月亮会做些什么呢?

示例:星星一会儿躲进云层,一会儿眨着明亮的`大眼睛。月亮一会儿和星星说说笑笑,一会儿又静静地听人们说话。

四、读说结合,作业设计

过渡:今天,我们不仅看到了晴朗美丽的夜空,而且学到了叶圣陶爷爷为我们写的诗篇,我们也如同坐在弯弯的小船来到夜空作客,真是太美了。我们要把优美的词句记在心里,还要试着说一说。

1.师生合作,读一读,说一说。

(1)学生读:船小小的船月儿弯弯的月儿星星闪闪的星星天蓝蓝的天

(2)指导说:香蕉弯弯的香蕉大海蓝蓝的大海虫小小的虫灯光闪闪的灯光

2.引导学生交流:你坐到月儿上,会看见什么?对于夜空,你还有哪些奇妙的想象。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重点片段教学实录】

◆引导想象,发展语言(教学重点)

师:我们坐着小小的船在晴朗美丽的夜空中飞翔,心里多么高兴,可是一定有很多同学都没把课前提出的那么多的问题都弄清楚。现在我们就再次乘坐这艘小小的船去探究一下这些问题好吗?

(课件出示探究合作学习目标:1.课文中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2.小小的船是什么样子的呢?3.我们坐在小小的船上看到些什么呢?)

师:请同学们从这三个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由分组合作探究找出问题的答案。

(学生分组交流)

师:刚才小朋友们讨论得很激烈,相信一定找到了的答案。

师:我们行鳞交流第一个问题吧!课文中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

生:课文中小小的船指的是月亮般。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是从“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一句话知道的。

生:这一句话是说弯弯的月亮就像小小的船。

师:月亮船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就来讨论第二个问题吧。

师:谁刚才讨论的是这个问题,请给大家交流交流。

生:月亮船两头尖尖的。我是从“弯弯的月儿两头尖。”这句话知道的。

(师出示课件:夜空中升起一轮弯弯的月亮)

师:你们再看看,一轮什么样的月儿又升起来了?

生:弯弯的月儿又升起来了。师: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生:弯弯的月儿像香蕉。师:那这根香蕉一定又大又甜。

生:弯弯的月儿像一把镰刀。

师:那夜空就是等待收获的庄稼。

生:弯弯的月儿像一张笑脸。

师:那夜空一定笑得又亲切又甜蜜。

生:弯弯的月儿像一艘小船。

师:那夜空就是等待航行的海洋。

师: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月亮像香蕉,你笑脸,像镰刀,还像只小船。

师:那课文中这句话应该怎么读呢?

(出示: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生练读。)

师:月亮船弯弯的、小小的多么可爱呀?想象着这艘小船可爱的样子,再读读这句话。

生:(自己读,指名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把月儿读得弯弯的,把船读得小小的。我们高兴地价值在小小的船上看见了什么?

师:现在我们就来讨论第三个问题:我们坐在小小的船上看到些什么呢?

生:我在小小的月亮船上看见了蓝蓝的天上有闪闪的星星。

师:多美的景色呀!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个小画家,手里正握着一支画笔。要把你看到的景色画下来,你会画一幅什么样的画儿?

(学生自由说)

赏析:低段的课堂除了培养学生的朗读,指导学生识字,还应该教会运用语言。恰当地利用文本资源,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等方式,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想象、对话中,进行练习。

【教学反思】

篇5: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绘本故事《小蚂蚁和大西瓜》是一本极富于趣味性的图画书。漫的线条,让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它如何将一块被野餐的游客忘在地上的西瓜,通过分割、搬运、然是在搬运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一系列“麻烦”的事情:让孩子们了种方式运西瓜:用小铲子铲西瓜,搭爬梯运西瓜,咬紧牙齿拖西瓜……拟人化的动态和勤劳、聪明、团结合作的精神深深地吸引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真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用“推”、“蹬”、“背”、“扛”等词语描述并模仿小蚂蚁搬。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认真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学习用“推”、“蹬”、“背”、“扛”等词语描述并模仿作。

活动准备

故事 PPT、音乐

活动过程

一、 感知大小差异,激发阅读兴趣。

(一)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的西瓜是什么味道的?

师:是呀,西瓜吃起来香香甜甜的,还有很多水分,听的我都想

(二)这块香香甜甜的西瓜会被谁都发现呢?瞧!谁来了?有几蚂蚁来比一比?你们发现西瓜怎么样?蚂蚁怎么样?(感知大小

(三)看到这块又香又甜的大西瓜,小蚂蚁们会怎么想

二、通过观察图片,感受故事乐趣。

(一)蚂蚁怎样吃西瓜。

1.仔细看看,小蚂蚁是怎么吃的呀?

小结:有一只小蚂蚁捧在手里吃,啊呜啊呜真好吃!有一只小蚂起来!还有只小蚂蚁,好吃的都伸出了舌头!戴帽子的小蚂蚁站笑啦!哇,西瓜真是太好吃了!

2.这么大一块西瓜他们可吃不掉,怎么办呢?

(二)讨论:蚂蚁怎样搬西瓜。

1.观察模仿蚂蚁搬西瓜的动作

咦?它们在干什么?仔细的看看他们都是怎么搬西瓜的呢,谁愿蚁的动作?(请幼儿模仿蚂蚁搬西瓜的动作)

2.学习词语:推、蹬、背、扛。

3.西瓜搬动了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蚂蚁,你会想什么好办法了好多蚂蚁一起搬西瓜啦!)

4.许多蚂蚁也搬不动大西瓜,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5.你们快帮小蚂蚁出出主意吧!(幼儿自由发言)你们想了那么们也在动脑筋呢!

(三)西瓜皮有什么用?

瞧,搬得只剩下西瓜皮了,小蚂蚁把西瓜皮抬回去有什么用?做师小结:看,小蚂蚁们把西瓜皮抬到了小水坑边,它们把西瓜皮玩起了跳水的游戏,真是一群可爱调皮的小蚂蚁。瞧!它们一起蚁们真是太棒了,我们以后也来试着玩玩西瓜皮好吗?

三、介绍绘本,完整欣赏。

刚才这个有趣的故事,名字叫《蚂蚁和西瓜》,让我们再来四、你觉得故事中哪个地方最有趣?

吃西瓜的地方,师再播放这张幻灯,一起说说,下次我们带以表演这个故事,一定更加有趣。

上一篇:一年级中秋节日记下一篇:洛乌沟中心卫生院“六五”普法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