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人过春节作文

2024-05-01

2022北京人过春节作文(共14篇)

篇1:2022北京人过春节作文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欢声笑语,一大早,我就兴致勃勃的跳下床,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吃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准备出门拜年。

大街上,到处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我随堂姐去拜年,不一会儿,我的口袋就鼓了起来---装满了糖果、瓜子等,拜了这家拜那家,老家虽然很寒冷,但人们的脸上依旧洋溢着喜气洋洋的笑容,不管到了谁家,家里的主人都会大方的抓上一大把甜甜的糖果,塞进小孩的口袋里。中午,亲人们欢聚一堂,好不热闹。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该看春晚的时刻,大家兴奋的围坐在电视机旁,谁知,“啪”的一声,屋里漆黑一片,停电了!我们借着手机的光亮,来到厨房,想接点水,才发现,拧开水龙头,一滴水也不出,这大过年的停水停电,一点也不好玩。但这依旧挡不住我的好心情,走出家门,仰望天空,繁星闪烁,美丽极了,一眨一眨的,好像在向我问好呢。要知道,在城里,我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亮、这么多的星星。对门家的小孩拿出了双响炮、烟花棒、划炮等小玩意儿,邀请我一起玩,我又惊又喜。随着“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炮声响起,孩子们的脸颊都笑开了花儿。

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一直到十点多依旧没有电、没有水,春晚也没法看了,我伴着烟花爆竹的响声进入了梦想。

篇2:2022北京人过春节作文

过春节也叫过年,它有一个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怪兽叫做“年”,它无恶不作、胡作非为,所有的人都很怕它,所以在大年初一的前一天,大家都会到山上去躲避年兽。有一次,在初一的前一天,村里来了一位老者,找了一户人家住了下来。第二天一早,当年兽出现在村口时,老者从怀里取出一串爆竹点燃扔向年兽,年兽吓坏了,拔腿就跑,结果由于慌不择路,一下子就撞死在了前面的山上。人们欢呼雀跃。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老者悄悄地离开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把这天称作“过年”。

在这个节日里,我最喜欢放鞭炮。那天晚上,我和哥哥拿着“小金鱼”、“划炮”和“烟雾弹”去玩。“小金鱼”的样子和真正的金鱼很相似,只要拿起一个,轻轻地朝地上一甩,它就“啪”的响了,是最安全的炮。我们把“划炮”一划,放在一个废纸杯里, “砰”地一声,只见那个纸杯瞬间被炸得千疮百孔,只有杯底是完好无损的。还有一次,哥哥把“划炮”点燃后扔在地上,我赶紧把一个纸杯扣在上面,然后我们俩转身迅速跑开,只见纸杯随着“砰”的一声响,被炸飞的老高老高的.

放完炮往回走的时候,哥哥大叫:“呀!烟雾弹还没放!”于是我们拿出烟雾弹,点燃了一个蓝色的,烟雾弹很快就冒出了蓝色的浓烟,吓得我们赶紧跑开,生怕熏到自己,可是风却把烟吹向我们,我们没有躲过,还是被熏到了,一下子眼泪鼻涕直流,狼狈不堪,赶快跑回家将脸洗了一下,觉得清爽多了!

篇3:北京人过足春节消费瘾

衣——扮美生活风格尽显

收入的提高、眼界的开阔、商场服饰种类的丰富,这些都促进了居民衣着观念的改变。穿衣已不仅仅是一种基本的生活需求,更成为彰显个性、气质、社会地位的象征。随着京城居民在着装上对品牌化、个性化、时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对服装、鞋帽等衣着类的消费不断增多。当然,1~2月恰逢双节,市民假期较集中,各路商家也不会错过这个消费旺季,纷纷使出打折、促销等招数吸引市民购物。数据显示,1~2月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44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5元,增长8.6%。其中,人均服装支出340元,同比增长12.2%,每件服装的平均价格为210元,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6元,增长20.7%。

食——“天”字号消费不可动摇

“民以食为天”,从菜场到超市,各种蔬菜食品琳琅满目;从餐馆到酒店,各类菜肴层出不穷。1~2月,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支出141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1元,增长6.9%;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最高,为36.8%,其主体地位由此可见。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饮食消费逐步走向社会化,外出就餐已经成为居民生活方式之一。加之节日因素带动,在外饮食需求表现更加明显。1~2月,北京市城镇居民在外饮食支出占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达24.5%,人均为347元,同比增长11.6%。

在满足日常饮食的同时,居民对饭外饮食消费的需求也随之增强,主要表现在对干鲜瓜果、糖烟酒饮料类消费上,干鲜瓜果类支出同比增长12.2%,人均156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7元;糖烟酒饮料类支出同比增长4.2%,人均为223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元。食品支出的构成情况详见左表。

住——更新换代也需时尚

住房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拥有自己的房子更是中国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想法。随着收入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高,百姓对住房条件的要求也开始精益求精,逐渐由“居者有其屋”向“居者优其屋”转变,希望居住环境更加宽敞、舒适、温馨。而居住环境的改善离不开居民对住房的装潢与修缮。两节期间,传统上也是国人阖家团聚的日子,美化居住环境、添置家用电器必不可少,同时还需备足水电燃料等。反映在数据上,1~2月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类支出为229元,比去年增加31元,增长15.7%。其中,租赁房房租、人均住房装潢支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5%和28.6%。人均水电燃料及其他支出为152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元,增长15.2%。

行——私家车“痛”并快乐着

2010年年底,受北京市公布关于2011年将限制机动车上牌的政策预期因素影响,京城购车居民家庭增加,部分居民交定金排号购车,1~2月新车到手后交付余下全款,这使得居民家庭交通工具支出仍居高不下。同时,节日期间居民出行增多,这些因素均带动了北京市城镇居民交通支出的增长。1~2月,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交通支出38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8元,增长21.8%。其中,家庭交通工具支出同比增长33.7%,人均123元;车辆用燃料及零配件支出127元,同比增长23.3%;交通工具服务支出44元,同比增长15.8%。截至2月底,北京市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为36辆。

娱——美好生活的助推剂

旅游能放松心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京城城镇居民出行热情逐年增高。世博游、乡村游、红色之旅等特色旅游受到居民广泛关注,自驾游、自助游更是得到年轻一族的追捧,旅游这一休闲娱乐方式日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另外,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北京市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国内外演出团体奉献文化大餐,举办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庙会等活动,两节期间则正是居民外出旅游和观看文艺演出的旺季。 数据显示,1~2月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70元,比去年同期人均增加19元,增长12.6%。其中,参观游览、团体旅游人均支出分别为26元和84元,同比增长23.8%和9.1%。

篇4:2022北京人过春节作文

粒粒小广场更美,张灯结彩的,许多小摩尔都在这里做游戏。这里有个老摩尔叫汉清,可以玩游戏,兑换元宝,可以换“牛气冲天服”、“老虎头”、“锣鼓”。这里还有一个鞭炮挂在墙上,从道具店买一个爆竹,扔到引线上,就会放出美丽的烟花。

来到我的小屋是一个中国画舫。里面有可爱的玩具娃娃、还有许多鞭炮和灯笼、还有我的小床、沙发等新年的家具,还有我可爱的小拉姆,我带它一起去玩儿,给它买好吃的、好玩儿的,我还和它一起去钓鱼,它非常高兴。我带它到码头,给它泡温泉,让它变成超级拉姆,来保护我。

篇5:北京过春节周记

————题记

北京的春节,用两个字来形容,便是热闹,请看吧,小年还没到,年味便已悄然蔓延开来,商场中的“年货大集”,某网站上的“年货街”,还有郊区上土生土长的真正的集市,早已卖上了各地必备的各种年货,鲜美的牛羊肉,橙黄色鲜亮的砂糖橘,红澄澄的.苹果,黄橙橙的梨,油棕色泛着油光的栗子,早已令人馋涎欲滴。还没说那喷香油亮的熏鸡,银亮的带鱼段,肥美鲜嫩的大虾,当地农民自产自销的臻蘑……集市上,一家家老老小小都在采购用于过年的货品,热闹非凡。

而当新年到时,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一桌桌丰盛的年夜饭伴随着春晚在家家户户中呈现,一家人男男女女,老老小小团团圆圆地围坐在一桌,食着香甜的饭菜,男子们都饮着甘甜的美酒,一杯又一杯,小孩子要守岁,不免要吵吵闹闹,母亲便呵斥他“大过年的,不许闹”,饮完饭菜,残羹剩饭也不忘给棚里的狗喂上几根炖骨头,让它也沾沾过年的喜庆。女眷妯娌们便跟去厨房,清洗碗盘,而窗外的烟花此时也放起来了,一声声爆竹的炸响,仿佛在提前庆贺着新一年的到来。这时,大厅里早已满座,坐在中间的是两位年龄最长的老人,边上坐着一些本家的妯娌,女眷,一起收看这热热闹闹的春晚。喧嚣过了几个钟头,新年的钟声便要敲响,母亲们纷纷摇醒自己的孩子,一同去观看窗外的盛景,绚丽的烟花在黑暗的夜空中竟相绽放,从四面八方飞奔出来,在空中绽放自己明艳的身姿,黑夜被它们照上了明媚的光,流光溢彩四散开来,将夜空装点得十分灿烂夺目,美丽动人。好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

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全家人都跟着欢呼起来,等到人都回来,早有几个机灵的小孩儿到长辈面前磕三个头,长辈也没有推辞,笑眯眯地给了一个大红包。而旁边有几个反应稍慢的小孩,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红包,嘴撅的老大,十分不甘。

篇6:2022北京人过春节作文

为了更好的生活,许多人选择离开家乡,在经济更发达的城市寻找积累财富的机会。这也就是中国正处于的“城镇化”阶段,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农村成了老人和留守儿童的聚集地。

不过,其实没有人非要逼着你要回家。在大城市轻轻松松过年,不用经历春运,不用去亲戚家串门,不用包红包……只要你狠得下心,可以不回家过年。

有人就反驳说,不回家会被家里唠叨,不回家别人会觉得你很奇怪,大家都回家为什么你不回家。为什么过年一定要回家?这便是社会习俗、传统文化的约束。

有人把它当作束缚,有人却感激它给了自己一个回家的理由——回去面对最熟悉你的人,做回最真实的自己;与日夜牵挂的父母相聚,看笑容爬上他们开始有皱纹的脸。

因为过年,所以回家。

2、不要让孩子成为没有童年的人

最新一期的《歌手》,汪峰说自己是个没有童年的人,从四五岁起,每天都在练琴中长大。而你我,不会忍心孩子长大后说“我没有童年”。

其实,许多童年的回忆都藏在各种节日里,中秋节一家人赏月吃月饼,冬至一家人吃汤圆,除夕一家人看春晚吃年夜饭……

这些节日,蕴藏着许多文化习俗,犹如诗语: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访亲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初三初四逛庙会,十五晚上街上走。

这些文化习俗,让我们拥有仪式感。因为仪式,所以郑重。因为郑重,所以神圣。因为神圣,所以难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记忆中的小时候的春节那么美好。

这些文化习俗,让我们把文化传承。假如没有春节,这些习俗所蕴含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会逐渐被人遗忘,春联、窗花、年夜饭等等。现代社会越来越讲究高效、快节奏,但是并不以代表我们不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慢生活。

<<<返回目录

春节对中国人的意义

年,岁,载,都是指一年的意思,也就是岁名。这几个岁名之间的区别,在于不同时代的不同叫法,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元旦,春分,岁节,年节,在历史上,也曾经是指同一天。

中国人认为,人只是天地的一部分。天人同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这些思想,都是基于“人是天地的一部分”这个事实而建立起来的。一个人应该怎么生活,中国人认为,应该法天则地才行。

过年又是咋回事呢。因为天地这个大系统,地球绕着太阳运行了一周,接下来,就要开始运行下一圈了。为什么要说万象更新,一元复始,辞旧迎新呢,因为旧的一周运行结束了,新的一周运行即将开始。人要法天则地,那么就要跟着天地运动的节律一起,结束旧的周期,开始新的周期。天要换新天,人也要顺应天道换新颜。

四时,就是天地的阴阳。春是少阳,夏是老阳,秋是少阴,冬是老阴。少阳,主生。所以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棵树,一年能长多粗,取决于春天的生发。一个人,一年中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取决于春天所生之志。在天地这个大系统里面,人作为它的一部分,跟一棵树本质上差不多。

人如果逆了四时的阴阳,就会诸事不顺。如果顺应了四时的阴阳,则会大吉大利。人合天地之阴阳,便能蓄养一身的正气,正气足,那么在春天的时候,志向就会勃发,一年下来,才能有大成就。所谓的运气,并不是指概率,而是天地这个大系统宏观的阴阳变化。它不是一种随机或然性的东西,它是一种确然的规律。一个人只要法天则地,合于阴阳术数,好运气,只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倒霉的事,也都会离自己很远。

好运气,吉利,亨通,趋福避祸,都不是靠乞求而来的,也不是靠蒙来的。一个正气足的人,福利多,是可能性比较大的。一个正气不足的人,祸端多,则是可能性比较大的。这就是我们文化的特点,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这个天文和历法的事实,亘古不变,那么从这个确定性的基础出发,后面很多事,也是可以推知出确定性结果的。

我们的文化,是从天文和历法这个亘古不变的确定性事实出发,用来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其他文化,则不然,他们是从生活出发,去寻找确定性。那么必然的,他们就要从无锚无绪的生活中,推导出来一个假设的神,来作为他们文化的锚定,所以他们的节日,都是和神有关,而不是和天地运动的节律相关联。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对怪力乱神的东西毫无兴趣,因为我们的第一步,就是站了确定性之上开始出发的。我们有天,不需要再自己给自己发明一堆拟人的神。只有天厌之人,丧失了天地这个确定性的人,才需要一个想象中的神把自己从无锚的纷乱中打捞出来。

过年,从文化层面上来说,是两重意义。一方面是为了敬天事天,一方面是为了治人治事。这里面,又有很多的民俗,比如放鞭炮,比如贴春联,很久以前,还要点红灯笼和红蜡烛,全是大红的颜色,红色为阳,这都是为了升振天地阳气用的。因为这时候,阳气刚萌发,还很弱,人为的提振一下,就可以起到扶阳扶正的效果。

至于过年是为了赶跑年兽一说,那个是民间杜撰的民俗小故事,并不是过年的真正内涵所在。认真的说,只是一种无稽之谈。

旧的一个周期结束了,如果过去的这个周期,生活不顺利,那么希望下一个周期,生活会变得更美好一些。如果上一个周期,生活的很顺利,那么希望下一个周期,生活可以变得更上一层楼。这才是中国人过年,最大的意义。它代表着希望和梦想。当然,更代表着家庭的和睦与圆满。

人们常说,天人合一境界多么高,好像常人难以企及。其实,在中国的文化里面,处处都是天人合一的场景。比如过年就是,那一刻,地球围绕太阳转,掀起了新的一章,人们守岁,就是为了在天地相交,新的一个天地大周期刚开始的时候,以自己一身的阴阳,与天地之阴阳,相合相交。这就是守岁的意义:天人相接。

从过年这个事出发,几乎可以把我们这个民族文化里面,最根基的东西,都刨根问底出来。有的人,尽管每年都在过年,可不一定知道为什么要过年,即便他不知道为什么过年,他只要过年了,那么他一样可以应合天地之正气。处在这样的文化里,几千年的传统下来,很多事情,都是深入骨髓的了。

<<<返回目录

春节各地的习俗有哪些

1、上海

除夕到子夜时,有一些人会往城内庙中争烧“头香”,撞“头钟”。玉佛寺一般都是烧头香的地方,龙华寺是撞头钟的地方。上海人习惯大年初一早晨第一顿饭一定要吃汤圆,意味新年圆圆满满,而且要有汤水,寓意有财有势。

2、广东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3、东北三省

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 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

篇7:2022北京人过春节作文

12580 可以根据客户要求推荐合适的餐厅、KTV、健身中心等餐饮和休闲娱乐场所。同时,还可以提供相关商家的优惠券。据悉,目前12580已收集了北京市内近两千家商户的优惠券,涉及餐饮、休闲娱乐、保健养生、美容美发、婚纱摄影、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众多知名商家均在其列。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客户可随时随地拨打12580免费下载短信和彩信形式的优惠券。

值得一提的是,12580 还通过人工语音的方式提供北京多家影院的电影票预订服务。客户拨打12580 选择影院、影片、场次及座位,支付票款成功后即可收到电子影票;客户持电子影票到影院自助出票机打印纸质影票,便能入场观看。12580订购影票既能为您免去错过观看国内外大片、贺岁剧的担心,又能省去排队买票的烦恼。

此外,12580还可提供北京市内主要道路的实时路况及进出京高速公路的事件信息(包括事故、限行、封路等),为您定制最佳的驾车线路。走亲访友的朋友出发前拨打12580,交通状况一问便知!

篇8:2022北京人过春节作文

关于过春节的作文:开心过春节作文

盼望已久的春节终于来了,我们换上了新衣服,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吃着丰盛的年夜饭,有墨鱼炖猪肚、红烧边鱼、乡里豆腐煮土鸡、芹菜炒猪血粑、小炒菠菜等等„„现在想起来我都口水直流。我们以便吃一边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大兵和张卫国的相声段子把我们笑得人仰马翻,在不知不觉中2008年的钟声敲响了,密密麻麻的鞭炮声响彻了神州大地,绚丽的烟花像鲜花一样在天空中绽放,把茫茫的黑夜点缀得如同白昼一般。

大年初一早上,我早早起来给爷爷奶奶拜年,爷爷奶奶把早准备好的压岁钱给了我,我拿着压岁钱好高兴,我要把压岁钱存起来,等要用的时候再用。爸爸还带我到外婆家去拜年了,我见到了四年前的小狗,它长了一身乌黑的毛,我们叫它“黑面”,它如今已长成了一条大黑狗,见到我们来了老远就摇着尾巴来迎接我们。我带着“黑面”到山上去玩了,还用棕树叶做了一把扇子和一把拂尘,“黑面”跟在我的后面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当我离开外婆家的时候,它一直送我们上车,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它。

篇9:盼春节作文400字过春节

春节

盼啊!盼啊!终于盼到过春节了。过春节大家都要放鞭炮、贴春联、吃团圆饭、给压岁钱、看春晚。

我们先吃团圆饭,团圆饭吃的是团圆、幸福。吃团圆饭了!我急忙跑到饭桌上一看,哇!“山珍海味”啊!有香甜可口的鸡肉,有象征着团圆的元宵,有象征着年年有余的鱼,还有象征着步步高升的年糕。我们举杯畅饮,说出自己心里的祝福和愿望。

酒足饭饱以后,我们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视来看春晚。大家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说着闲话。春晚的节目真精彩!有惊心动魄的杂技,有让人产生好奇心的魔术,有发笑后又令人深思的小品,还有优美的舞蹈。看得我都入迷了!

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放鞭炮。看完春晚,我们被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吸引住了,我和妹妹一家也下楼放鞭炮了。刚下去,爸爸就把我们买的那一大串鞭炮拿了出来,用打火机点着烟花的导火线,只听“砰”的一声,一个小火球直冲上天,“啪”小火球在空中炸开了,飞散的火星点缀得天空绚丽多彩。看到这里,我们手舞足蹈欢呼起来,大家都沉浸在一片欢笑声中。

篇10:2022过元旦学生作文

元旦节这一天对于我们家来讲也是忙碌的一天,因为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包饺子,还会做很多好吃的菜,每年这个时候,一大早我就会被奶奶喊醒,然后一起出门去早市上买东西,今年也不例外,“快起床喽,奶奶把面包和牛奶放在桌子上了,收拾完咱们就出发”,奶奶果然比闹钟还要准时,“好嘞,马上来啦”,我也应声答道。就这样过了半个小时后,我们一老一小就一起出门了,不得不说,元旦这一天大街上的各个角落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息,连路边的小摊都张灯结彩,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混杂着摊主的叫卖声,真是热闹极了,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跟着奶奶逛早市的原因。奶奶买了几个小物件,说是给我们的元旦礼物,而且还有爸爸妈妈的一份,我心里高兴极了,一路上蹦蹦QQ的跟在奶奶的身后面。

到家后,我发现爸爸已经在煮饺子了,爷爷和姥爷在厨房里炒菜,而妈妈和姥姥还在包另一锅的饺子,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此时此刻由于我并帮不上什么忙,因此呢我就被派遣到沙发上看动画片,不过中间收到母亲大人的临时调令,让我把地板清扫一下,那我必须是服从命令,迅速执行,不一会的功夫就成功完成任务,虽然我看起来像是一个“后勤兵”,但我的心可是在前方“冲锋陷阵”!“开饭喽!”不一会的功夫,各个菜品便陆陆续续的出现在了餐桌上,闻到了飘来的香气,我兴奋地冲向前方的“美食阵地”,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来,赶紧坐吧,咱们开饭喽”,“我们举个杯,小年快乐”,此时的我便担任主持人的身份,控场能力一级棒。

篇11:过春节的作文600字 过大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又一个农历新年来到了,不同的是,今年,我在东北过大年。

我们这里,大家都要上班上到大年三十才放假,东北可不一样,他们往往提早一个星期就放假了,呆在家里,准备过年。我看见爷爷家的小村子里,各家各户都挂起了彩灯,我们家也不例外。瞧,爷爷正在挂彩灯,红的、蓝的、黄的、紫的……形状也各异,有的是朵朵开得正盛的小花,有的`是圆圆的软软的一长条,还有的干脆三片塑料绿叶子下面一个裸露的小灯泡。乡下小农村没有路灯,没有霓虹灯,一到晚上一片漆黑,万籁俱寂,只有天空中那调皮的小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调皮地看着地上的人们。这时,彩灯在黑夜里亮起来,无比得绚丽多姿。旁边还有几盏红红的大灯笼帮衬着,充满了喜气。爸爸更是到处去拜年,看看他的舅舅、伯伯、姨妈,忙得是不亦乐乎。啊,好浓的年味儿呀!

好不容易,大年夜到了!上午九点吃了饭,中午,奶奶婶婶她们就忙起来了。摘菜、切肉、剁馅儿,然后是揉面、擀皮儿、包饺子。妈妈什么都不会,可是最调皮,手里沾了面粉,往我脸上使劲儿地抹,啊,我成了大花脸了!“哈哈哈哈”家里笑声此起彼伏,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还有两秒钟就十二点了!除了喝醉的爸爸,我们全家都到院子里放鞭炮。“啊,好冷!”窗户上出现了厚厚的,晶莹亮丽的冰花。我不怕冷,全副武装后,小心翼翼地点燃了鞭炮,赶紧跑开。就听见“噼哩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来了。这时,千家万户的烟花交错升起,像夜明珠一样,把天空照得如同白昼,整个村庄都沸腾起来,顿时变成了鞭炮的海洋,烟花的世界!

“大孙子,过年好!”

“奶奶,新年好!”

“祝大孙子学习进步!”

“祝爷爷健康长寿,祝叔叔生意兴隆!”

“哈哈哈――”

篇12:有关春节作文:奶奶家过春节

我要回奶奶家了

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我和爸爸妈妈要去奶奶家过春节了。

我很喜欢上奶奶家过春节,因为在奶奶家,早上我和爸爸一起贴春联,看见我们的成果我们都很开心,

 

篇13:我爱过春节作文

在中国,大扫除是迎新年的重要环节,我家也不例外。今年妈妈回老家了,所以搞卫生就必须分工分好。我的任务是整理我的房间,我的房间简直是一团糟,娃娃床上有桌子上也有,随处安家。害得我整理了半天才理好。然后我端来一大盆清水,把抹布浸湿又拧干,把房间的每个地方都仔仔细细擦了一遍,连角角落落也不放过。我虽然累得筋疲力竭,但看到房间这么干净,心里别提有多舒服。这次大扫除让我知道了大人干活有多累,以后我可不能再乱扔乱放东西了。

奶奶把厨房卫生搞好后,又在准备包饺子,我跟奶奶说:“我们一起包吧!”包饺子是我的拿手活,我会许许多多的新花样,比如说像妈妈学的花饺子,像我自己想的金元宝饺子,还有自己独创的魔鬼鱼饺子。除了包饺子,奶奶还要包春卷、做麻花……

爸爸和弟弟在门口贴对联,他们俩可热闹了。一个看一个贴,“左边高了。”“右边低了。”“不对不对。”……

最期待的是大年三十的团圆饭。这顿团圆饭寓意幸福美满、团团圆圆,而且烧的菜也很讲究。鱼必须有头有尾,表示年年有余;豆腐表示事事顺利……一家人团团圆圆围着圆桌,津津有味了吃着,边吃边聊,可开心了!每年吃完年夜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们压岁钱,这个收钱的感觉可真好。

等新年12点的钟声敲响的时候,爸爸就会拿出个大大的烟花,到院子里去放。此刻,几乎挨家挨户多在放烟花。“砰砰砰”的声音,此起彼伏,美丽的烟花点亮了天空。“啊,我又长大了一岁!”我大声欢呼着。

篇14:我过春节作文

我不熟悉邮件人群中的一个人物。我和妈妈又坐火车了。在火车上,我看着窗外,远处的“士兵”一次次在我眼前闪过。他们排得整整齐齐……蓝天上飘着几朵悠闲快乐的白云,他们仿佛知道了今天的除夕。

现在是春节。过年最想看到的是失散多年的亲朋好友,尤其是美丽的家乡。到了老家,已经是大年三十中午了。我一进屋,屋里就充满了热闹的气氛。孩子给老人拜年,发祝福的短信,可以吃甜食,甜食之类的。而大人忙:忙着做年夜饭和菜。晚上七点左右,我们小朋友跑出来贴对联,贴灯笼,贴年画,贴门神,贴灯笼。八点钟,人们开始燃放鞭炮和烟花。热闹的气氛真让人觉得不得不放更多的烟花,一只“钻猴”,一只“喷花”,一只“黑蜘蛛”…最后,两个鞭炮挂在大门的屋檐上,他们点燃了一把火。“挠,挠……”当他们的枪熄灭时,有很多想法,躺在窗台上,看着天空。烟花不比星星差,它们害羞地藏了起来。只有烟火和敬礼在天空闪烁,太美了。但我们最期待的是12点的钟声响起,向家人要红包,却是直接的要求,“恭喜发财,把红包带来!”然后,国仁、马华、傅克莱门汀音乐家等等一起上阵。最受欢迎的是我们天津最有名的“狗不理”包子。咬了一口后,人们忍不住又吃了几口.突然廊坊妹子给我发消息说“这里没什么味道,比我老家闷多了……”

耶!我们的家乡很有味道,和城市很不一样,因为我在家乡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我真的希望下次能回到家乡,过一个繁荣活泼的春节!

上一篇:战马电影观后感600字下一篇:逆城镇化的特征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