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泥鳅养殖技术

2024-04-28

黄鳝泥鳅养殖技术(共11篇)

篇1:黄鳝泥鳅养殖技术

黄鳝、泥鳅高产套养技术

黄鳝、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都是名贵淡水鱼中的佳品。近年来由于人为过度捕捞、农药毒害和环境污染,天然野生黄鳝、泥鳅资源减少,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发展黄鳝、泥鳅的人工养殖,前景广阔,麻城市名特水产研究所黄鳝、泥鳅项目组,通过八年研究实践,用配合饲料投喂黄鳝,黄鳝生长快,在黄鳝养殖池套养泥鳅,效益高,其高产养殖技术如下:

一、建好养黄鳝、泥鳅池

饲养黄鳝、泥鳅的池子,要选择在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采用水泥池、土池均可,也可在水库、塘、水沟、河中用网箱养殖。面积的大小一般20至100平方米,太大不好管理。若用水泥池养鳝、鳅,放苗前一定要进行脱碱处理,才能放养黄鳝苗和泥鳅苗。若用土池养鳝、泥鳅,要求土质坚硬,将池底夯实。养鳝池的形状依地形而定,能方则方,能圆则圆,池深0.7-1米,无论是水泥池还是土池,都要在池底填肥泥层,厚30厘米,含有机质较多的肥泥为好,有利于黄鳝和泥鳅挖洞穴居。建池时注意安装好进水口,溢水口,水深保持在10-15厘米。进水口、溢水口均用栏鱼网扎好,以防黄鳝和泥鳅外逃。放苗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彻底消毒,并于放苗前3-4天排干池水、注入新水。

二、选好黄鳝、泥鳅种苗

养黄鳝和泥鳅种苗是关键。黄鳝种苗最好用人工培育训化的深黄大斑鳝或金黄小斑鳝品种,不能用杂色鳝苗和没有通过训化的鳝苗,更不能相信“特大鳝”“泰国特大鳝”。黄鳝苗大小以每公斤50-80条为宜,太小摄食力差,成活率也低。放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放鳝苗1-1.5公斤为宜。黄鳝放养20天后再按1/10的比例投放泥鳅苗,泥鳅苗最好要人工养殖的,人工养殖的成活率高。

三、投喂配合饲料

首先安装好饲料台,饲料台用木板或塑料板都行,面积按池子大小自定,低于水面5厘米。然后投放黄鳝种苗,前3-6天不要投喂,让黄鳝适宜环境,从第4-7天开始投喂饲料,每天下午7点左右投喂饲料最佳,此时黄鳝采食量最高,人工饲养黄鳝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投喂一些蚯蚓、河螺、黄粉虫等。人工训化的黄鳝,配合饲料和蚯蚓是最喜欢吃的饲料。配合饲料可采用长江牌黄鳝全价饲料或大江集团的黄鳝配合饲料,也可自配,自配方为:鱼粉21%、饼粕类19%、能量饲料37%、蚯蚓(折干)12%、矿物质1%、酵母5%、多种维生素2%,粘合剂3%。采用人工培育的深黄大斑鳝种苗,用此配合饲料投喂,投喂量按黄鳝体重的3-5%。每天投喂1至2次(按天气和水温而定)采用定时,定量的原则,饲养一年20克的黄鳝苗可长到200-300克,养殖效益高。泥鳅在池塘里主要以黄鳝排出的粪便和吃不完的黄鳝饲料为食,泥鳅自然繁殖快,池塘泥鳅比例大于1/10时,每天投喂一次麦麸即可。

四、饲养管理

黄鳝、泥鳅生长季节为4-11月,其中旺季为5-9月,在这期间的管理要做到“勤”和“细”,即勤巡池,勤管理,发现问题快解决;细心观察池塘的黄鳝和泥鳅的生长动态,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黄鳝、泥鳅的习性是昼伏夜出。保持池水水质清新,酸碱度ph值为6.5-7.5之间。水位适合。

五、预防鳝病

注意预防鳝病。黄鳝一旦发病,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必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办法。不能轻信“黄鳝不得病”的谎言。经常用1-2ppm漂白粉全池泼洒,定期用硫酸铜、鳝病灵、鳝鱼转立停全池消毒,预防疾病,每年春、秋季节用晶体敌百虫驱虫,在黄鳝养殖池里套养泥鳅,还可减少黄鳝疾病,因泥鳅在养殖池塘里,喜欢上下串动,还吃掉水体里的杂物,能起到净化水质,增氧的作用。

篇2:黄鳝泥鳅养殖技术

开课时间:每月18日开课(17日报到)

主讲人:我国生态养殖领域著名学者、专家周文宗副研究员、生物学双博士 师资及助教队伍:陈琳副教授、高光明农技师、徐爱萍农技师

培训地点:十里铺小学农技校

简介:

一、教授级师资、实用型项目

黄鳝泥鳅无土生态养殖鱼菜共生创业项目适合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和农村专业户多种经营。项目发明人、南京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南京壹唯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文宗博士,是我国生态养殖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曾主持完成省级课题24项,参与“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及省级课题11项,持有7项国家发明专利。他历经多年科研攻关,实现了“十大技术创新”(① 发明黄鳝静水无土生态养殖模式;② 实现黄鳝浅水无土半人工繁殖和规模化育苗;③ 食物链技术开发并批量生产全价配合饲料;④ 发明鱼巢,实现工厂化浅水无土养殖黄鳝;⑤ 用水草及水质改良剂改善水质;⑥ 用生态防治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发明并批量生产“多益善”系列药物;⑦ 在盐碱地成功养殖黄鳝和小龙虾;⑧ 实现“以鱼养水”目标;⑨ 泥鳅规模养殖;⑩ 发明蚯蚓和黄粉虫自动分离技术)。

近年来又突破传统养殖方式,开创“防渗膜池无土养殖黄鳝泥鳅”、“网箱养鳝越冬与提前放种”和“鳝鳅与水生蔬菜同池共生”科技创新项目,每月举办黄鳝泥鳅无土养殖创业培训班,周文宗博士亲授返乡创业技能。

2011年周文宗博士偕南京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南京壹唯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再度携手门户网站《中国水产养殖网》,在南京示范基地搭建技术服务平台,本着“培训一户,成功一户,拉动一乡,辐射一县”的宗旨,以集中培训技术为基础,基地实习为手段,跟踪服务为纽带,药品和饲料产业链为后盾,大力发展黄鳝、泥鳅生态循环养殖产业。

二、全科目技术培训内容及后期技术服务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专家与学员互动交流沟通,基地生产实务见习管理的全方位体验。

(一)主要培训技术:

核心技术

1、防渗膜池无土养殖黄鳝专利技术;

核心技术

2、防渗膜池无土养殖泥鳅专利技术;

核心技术

3、网箱养殖黄鳝/泥鳅越冬及提前放种专利技术;

核心技术

4、黄鳝泥鳅与蔬菜瓜果同池“鱼菜共生”专利技术。

(二)理论培训科目

①《黄鳝生态养殖技术》(网箱养殖、薄膜池无土养殖、越冬与提前放种技术、半人工繁殖技术);

②《泥鳅生态养殖技术》(池塘围网有土养殖、网箱养殖、薄膜池无土养殖、水泥池有土养殖、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沼肥养殖泥鳅技术、提高泥鳅生长速度的方法、人工繁殖与育苗、泥鳅产品捕捞技术);

③《饵料高效高产养殖技术》(无菌蝇蛆、黄粉虫、福寿螺等);

④《黄鳝或泥鳅与蔬菜瓜果同池“鱼菜共生”高产技术》。

(三)学员享受的后期技术服务

① 我们以“种苗供应+饲料供应+渔药供应+防渗膜供应+蚯蚓产品回收”等产业链供应保障,加大学员创业的安全系数:学员可享受优惠价供应防渗膜、种苗、鱼药和专用配合饲料,长期得到免费技术咨询服务,免费获得所培训项目的后续技术;

② 学员达到一定的养殖规模、可申请升级为“南京大学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通过示范性创业,指导、吸附和带动一方百姓建设生态家园。除自身的生产经营收入外,还可从培训、供种、渔业生产资料代理供应等方面获得高附加值的收入。

三、技术培训安排

入门培训必须跟培训班集中学习和实习,在多媒体教室强化生态养殖理论教学,并在养殖场现场操作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操作为主,学会为止。一般第一次基本掌握技术要一周左右。以后再辅以季节性的学习和提高。这种方式效果好,学完就可以回家施工和养殖,我部通过电话、短信、网络、内部刊物、实地示范等形式,为学员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确保学员成功。

篇3:莲藕塘黄鳝与泥鳅混养技术

1 莲藕塘的准备

面积666.67~1 000.00m2, 要求莲藕塘底土质松软、水源充足、排灌方便[2]。在塘四周开挖围沟, 沟宽1.5m, 深0.5m。围沟上均匀建造6个集鱼坑, 每个集鱼坑面积10~15m2, 深0.5m。塘中开挖纵横沟, 沟宽0.8m, 深0.4m, 呈“井”字形, 并与围沟和集鱼坑相通。在沟、坑内设有竹筒、破瓦、砖块等作鱼巢, 让黄鳝、泥鳅隐蔽栖息。进、出水口在塘的对角设立。塘四周用高1m的聚乙烯网片围住。在莲藕发芽前, 用生石灰1 200kg/hm2消毒。莲藕栽培按常规进行, 在4月前种植完。鳝种、鳅种放养前10d, 在沟、坑内施禽畜粪3 750kg/hm2, 注水深30cm, 培育生物饲料。池水的深浅可以养泥鳅为主来考虑。池水应适当深一些, 可以充分发挥水域生产潜能。在混养池内种植水草, 水草支持黄鳝到水面呼吸, 同时莲藕可以为黄鳝和泥鳅防暑降温, 净化水质, 提供优良的栖息环境。

2 鳝种与鳅种放养

饲养品种和苗种都应选择生长快的品种放养。由于目前我国黄鳝、泥鳅繁殖技术尚未完全达到批量生产水平, 许多养殖者多用收购的野生苗种, 这些苗种因暂养和运输操作不科学, 放养后的死亡率很高, 给混养造成比例失调和数量不足, 影响产量。购苗种时, 应认真地考察和辨认, 尽量采用人工繁殖的苗种。从5月上旬开始放养鳝种、鳅种, 规格要求基本一致。鳝种放养规格32~40尾/kg, 放1 200kg/hm2;鳅种规格80尾/kg, 放450kg/hm2。在高密度饲养时, 可以减少黄鳝因缺氧造成的互相缠绕, 预防“发烧病”。要求放养的鳝种、鳅种无伤无病, 体质肥壮, 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泡5~8min[3]。鳝种、鳅种来源有野外捕捉、市场购买和人工繁育等。由于人工繁育鳝种、鳅种尚无生产性突破, 目前成鳝、成鳅养殖的鳝种、鳅种主要是来源于野外捕捉的或市场采购, 或或是是野野外外捕捕捉捉、市市场场购购买买和和人人工工繁繁育育三三者者结结合合。

3 饲料投喂

在黄鳝、泥鳅混养中, 既要满足它们共同的饲养要素, 又要依据各自的生物学特性, 采取相应措施, 发挥所长, 做到相互配合, 相互补充, 协调生长。在饲喂方面, 可以以养黄鳝为主来考虑。黄鳝是一种肉食性的鱼类, 对植物性的饲料如麦、菜饼等, 只有在严重饥饿缺饵时, 才吞食一些。为了满足黄鳝生命活动的需要, 应投喂动物性饲料和全价配合饲料, 少喂或不喂植物性饲料。同时, 黄鳝吃饲料有一定的固定性, 改变饲料种类, 黄鳝一时难以适应而拒食, 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因此, 在混合饲养中, 对饲料不应频繁更换, 以免造成大量饲料浪费, 增加饲养成本。在集鱼坑设置食台, 傍晚投喂。投喂量以次日清晨吃完不留残饵为度。饵料主要是人工培育的蚯蚓, 蚯蚓缺乏时, 投喂蝌蚪、蝇蛆、螺蛳肉、小杂鱼等。泥鳅、黄鳝的排泄物在莲藕塘中可以被莲藕吸收, 有益于莲藕生长, 同时莲藕塘内的水质也得到净化。黄鳝的食性极为顽强, 只食鲜活饵料。一般情况下, 腐烂饵料、动物尸体还有水中的浮游植物黄鳝都不食, 但泥鳅能吃这些饵料, 有“清道夫”的作用, 可减轻残饵对水体的污染。因此, 泥鳅吃鳝鱼的残饵、粪便及田中的天然饵料, 不另投饵。同时, 泥鳅的繁殖能力较强, 在莲藕塘黄鳝、泥鳅混养时, 在繁殖季节成熟泥鳅繁殖的鳅苗、鳅种都可以作为黄鳝的优质饲料。

4 日常管理

每天巡视莲藕塘,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莲藕塘的水位以满足莲藕的生长为准, 下雨注意及时排水, 防止漫水跑鱼;及时摘除莲藕过多的浮叶和早生叶, 保证莲藕塘通风透光;夏季在田沟和集鱼坑养水葫芦等水生植物[4]。在饲养期间, 整个莲藕塘保持微流水状态;在莲藕塘放养蟾蜍450~600只/hm2, 利用蟾蜍分泌蟾酥杀菌, 防治黄鳝、泥鳅细菌性疾病, 用泼洒生石灰和用猪血诱捕控制水蛭, 防止传病。泥鳅喜欢在水中上下窜动, 能将塘底有害气体 (硫化氢等) 带到水的表层, 逸散于空气中, 减少毒害作用;同时增加了上下水层的垂直流动, 使下层水的氧气得以提高。泥鳅可作为水体溶氧的指示生物。水体缺氧, 泥鳅会频繁地浮出水面, 吸食空气。可以根据这一现象判断水体是否缺氧。

5 收获

7~8月为青荷藕主要采收期。从10月初开始陆续起捕黄鳝和泥鳅上市, 至11月底捕完。枯荷藕可采至翌年4月底, 结合翻土收莲藕将黄鳝、泥鳅逐一捕光。

参考文献

[1]顾茂才, 许丽.藕田套养泥鳅、黄鳝高效模式[J].农家致富, 2009 (16) :33.

[2]马开栋.藕田养殖泥鳅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5) :325.

[3]张霞.黄鳝、泥鳅高产套养要点[J].渔业致富指南, 2008 (23) :41.

篇4:稻田生态养殖黄鳝泥鳅技术

1. 稻田选择 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自如,安全可靠,旱涝保收,且通风、透光、土壤保水性能好的弱酸性土质田块。

2. 稻田工程建设 首先,加高、加宽、加固田埂:田埂要高出田面0.5米以上,宽0.4米左右;夯实田埂要做到不漏水,并在田块进、排水口用密眼铁丝网罩好。其次,要平整好田块,四周开挖宽、深各0.4~0.5米的排水沟,田内开数条纵横沟,宽、深各0.3~0.4米,做到沟沟相通,形成“#”形字状,且沟系面积要占到稻田总面积的8%~10%。再次,翻耕、暴晒、粉碎泥土后,每亩施腐熟发酵的猪牛粪800~1200千克做基肥(均匀撒于田块中),在3月底4月初还要往进、排水沟施50~100千克鸡粪,注水0.3米深,以繁殖大型浮游动物供鳝、鳅鱼摄食。

3. 水稻栽培要求 选种高产、优质、耐肥、抗倒伏的杂交一季稻,插秧规格20厘米×26厘米,并确保与正常水稻栽培一样的基本苗数。

4. 鳝、鳅苗放养 选择的鳝、鳅苗应无伤无病,游动活泼,规格整齐,体色为黄色或棕红色。一般每亩放养规格为30~50克/尾的鳝苗800~1000尾,混养泥鳅要占到鳝苗总数的5%。苗种放养时温差不能过大,要用冷水均匀冲鳝苗,以避免鳝苗患“感冒”。

5. 黄鳝饲养管理 要保持水质清新、肥活和溶解氧丰富。高温季节要加深水位15厘米左右,以利于黄鳝生长。暴雨时要及时排水,以防田水外溢,黄鳝逃跑。投喂动物性饵料一次不宜太多,以免败坏水质。夏季要勤检查食场,捞掉剩饵,剔除病鳝。黄鳝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特别喜食鲜活饵料,如小鱼、蚯蚓、蛆等,所以5~7天需投喂1次,投饵量为黄鳝总体重的30%~50%,投喂方法是把活小鱼、蛆等投入进、排水沟中,让黄鳝自由采食,并搭配一些蔬菜、麦麸等。黄鳝生长期间也应投喂一些高蛋白质的配合饵料,分多个点投喂,以确保黄鳝均匀摄食。根据黄鳝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初养阶段可在傍晚投饵,以后逐渐提早投喂时间,经过1~2周的驯养,即可形成每日上午9时,下午2时,傍晚6时3次定时投喂。每次投喂量根据天气、水温及残饵多少灵活掌握,一般为黄鳝总体重的5%左右。要坚持“四定”、“四看”投饵,以形成黄鳝集群摄食的生活习性。

6. 田间管理 要协调好水稻田间管理与养殖黄鳝之间的关系,注意养殖黄鳝与水稻耕作制度的配合。在施农药时,宜施高效低毒农药,防止过多农药直接落入水面。

7. 水质调节 黄鳝与水稻共同生活在一个环境,水质调节要根据水稻的生产需要兼顾黄鳝的生活习性。插秧初期,灌注新水,以扶苗活棵;水稻分蘖后期加深水层,控制无效分蘖,以利于黄鳝生长;黄鳝生长期间5~7天换新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20%,并加深水位到10厘米。要及时调节水质,保持水质良好,特别在闷热的夏天,应注意黄鳝的行为变化,如黄鳝身体坚直,头伸出水面,表示水体缺氧,需加注新水增氧。

8. 鳝病防治 鳝苗入田前,用3%~5%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杀灭其体表病菌及体表寄生虫。黄鳝生长期间,每15天向田沟中泼洒石灰水1次,每立方米水用生石灰10~15克,化水泼洒。黄鳝养殖过程中常发生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①水霉病。鳝苗入田前用3%~5%的食盐水浸浴鳝苗7~10分钟。

②打印病。7月中旬易患打印病,要采用5毫克/升漂白粉溶液全沟泼洒3天,以后每15天泼洒1次,效果良好。

③肠炎病。常在夏季发生,采用内服和外用药物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外用药物常用1~2毫克/升漂白粉或0.2~0.3毫克/升禽用红霉素全沟遍洒;内服药物,每50千克饵料用土霉素1克拌饵投喂,连喂3天。

④毛细线虫病。是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寄生肠道后半部。每千克黄鳝用90%的晶体敌百虫0.1克拌入蚌肉投喂,连喂5~7天,即可恢复正常。

9. 注意事项

①加固田埂和防止渗漏是黄鳝养殖成败的关键之一,所以有条件的养殖户,可用砖砌墙、水泥抹面,以防黄鳝打洞,使田埂渗漏。

②稻田里使用农药要有选择性,最好选择对黄鳝基本无影响或影响不大的农药。因黄鳝轻度中毒后,体表无明显症状,所以水稻田施用的农药要尽量避免黄鳝中毒。

③要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黄鳝的应激反应,把好种苗投放和疾病防治关,提高黄鳝的成活率。

篇5:黄鳝养殖方法

网箱选用3×2、3×4的聚乙烯无节网片或纯白细纱无节网片制做。网箱规格为3米×2米×1.5米、2米×2米×1.5米。网箱设置密度为总水面的1/3-1/2,网箱入水深度50-80厘米,出水高度不低于50厘米;网箱固定采用木桩与铁丝,也可使用竹竿,上纲绷紧,下纲松弛。

放种前7-10天,网箱下水浸泡,使其附着藻类,避免鳝鱼入箱时磨擦受伤。鳝箱内要移植水花生、牛草等水草,其覆盖面积达网箱面积的90%左右。

二、严把清塘消毒关。

网箱安装好后,在放种前的10-15天,用生石灰进行清塘,生石灰用量:干法清塘75-100公斤/亩;带水清塘150-200公斤/亩;水草进箱前用2-3%食盐对水草进行浸泡消毒,清除水蛭。

三、精心选择鳝种。

二年段养殖模式的主要目标是养殖大规格成鳝,提高养殖效益。因此,必须选择增重倍数高的深黄大斑鳝来养殖。此类品种经过两年养殖,体重能够达到200-300克/尾。

四、合理确定放养密度。

⑴两年内不分箱的网箱:一次放足鳝种,放养密度在200-220尾/箱。若有不足,在年底或第二年3-4月份,选择晴好天气,根据各箱鳝鱼规格及成活情况,对箱内鳝种规格和密度作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保护放养密度200尾/箱左右。⑵第二年分箱的网箱:第二年的3月中上旬开始投喂,一个月后选择晴好天气分箱。放养规格35-50克/尾,放养密度200尾/箱左右。同一网箱,要求鳝种规格一致,个体差异小于10克,并且一次放足。

五、搞好驯食和投喂。

鳝鱼对环境变化及食物气味极为敏感。市场选购的天然野生鳝种养殖时,入箱后必须进行摄食驯化。摄食驯化包含两个阶段,即开口驯化和转食驯化。⑴开口驯化:鳝种入箱后,第4天傍晚开始喂食,饲料定点放于箱内水草上,投喂量为鳝鱼体重的1%,当投喂量达到鳝种体重的5-6%时,开口驯化完成。⑵转食驯化:开口驯化成功后,在动物性鲜饵料中加入5-10%的配合饲料,待鳝鱼适应并完全摄食后,再日递增配合饲料15-20%,动物性饲料每减少1公斤,配合饲料添加0.2公斤代替,直到符合动物饲料和配合饲料事先确定的配比为止。⑶投喂量:摄食驯化成功后,即进入正常的管理阶段。日投饵率为:鲜饵7-10%,或配合饲料1-3%,1天1次,具体投喂视气温、水温、水质、剩饵、摄食速度等灵活掌握。

六、加强越冬管理。

养好大规格鳝鱼,越冬管理是重点。一是无特殊情况不要翻箱和分箱操作;二是保证水位深度,加厚箱内水草;三是严防偷盗和兽害。黄鼠狼、老鼠特别喜欢蹿到网箱内捕食鳝鱼。另外要经常检查网箱有无破损,及时完善。

篇6:黄鳝养殖的春季管理

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做好春季管理是黄鳝养殖成功条件之一。下面笔者结合实践谈谈春季黄鳝养殖的管理要点:

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做好春季管理是黄鳝养殖成功条件之一。下面笔者结合实践谈谈春季黄鳝养殖的管理要点:

1.准备工作。清明前后,一般水温稳定在10℃以上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做准备工作。首先是对养殖池周围环境进行清扫,然后进行药物消毒。方法是用生石灰制成50克/升饱和石灰溶液后,滤出清液,加10克/升的烧碱搅匀制成强碱消毒液,然后用此液对养殖池周围进行喷洒消毒。最后,揭去鳝池表面的越冬覆盖物,并立即向泥面和池内壁喷洒消毒液。完成以上工作后,检查黄鳝越冬情况以及鳝池的设施是否完好。同时,池内泥埂也要修整种植上水生植物如慈菇、荸荠、芋头等。

2.保持水温。春季气温较低,有时还会出现“春寒”现象。所以一定要做好保温工作,最初可暂时借用越冬用的塑料薄膜覆盖,在无风、有阳光的中午揭膜晒几小时,下午盖膜保温,有条件的可用电灯或其它加温设施。用电灯加温,也可起到加强光照,促使藻类繁殖生长,从而达到抑制有害菌繁殖的目的。如果鳝池周围特别是顶部有葡萄类藤蔓,应加强疏枝,以便尽可能多的利用日光。

3.水质管理。黄鳝是喜浅水和喜温性的动物,所以在早春季节,水位应控制在6厘米左右,以利水温上升。同时,要做好换水工作,以保持水质清新,提高黄鳝食欲,加强饵料转化。换水是清除池塘污物、增加溶氧、保持水质清新的有效途径。但是黄鳝对水温差反应较为敏感,一旦换水的温差超过3℃,黄鳝就可能患上感冒病而逐渐死亡。所以换水时,应尽可能换同温水,一般措施是增建一个蓄水池,水经曝晒后再进行换水。换水次数应根据黄鳝的放养密度、投饵情况、气温等灵活掌握,时间一般以晴天中午为好。当气温较低时不用换水。气温升至15℃时,可每周换水1次,每次换水占总水量的1/4;气温升到20℃左右时,可每5天换水1次,每次可换水1/30。

4.适时投饵。早春投饵主要是恢复黄鳝的体质,促使黄鳝外出活动,提高黄鳝食欲,并调整黄鳝的摄食习惯。据试验,黄鳝对各种饵料的嗅觉敏感程度由高至低的顺序是:蚯蚓、蚬、螺、蚌、蛙,鸡、鸭、猪肠等,且以鲜活饵料为好。通常投喂活蚯蚓,规模小的可投喂黄粉虫,一般以活饵喂1周左右,黄鳝便可倾巢而出,此后便可逐步驯饲至投喂的其它种类饵料。投饵量初次可按黄鳝体重的0.5%左右,第二天观察若饵料有余,则应酌情减少,否则应适当增加投喂量。

篇7:黄鳝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生命力较强,容易开展人工养殖。由于泥鳅能利用皮肤、肠道进行呼吸,对水的依赖性相对较小,所以特别适于在各种浅水水体如稻田、洼地、小塘坑及山区水源不足处养殖。泥鳅食性杂,饲料来源容易解决。泥鳅繁殖力较强,天然资源较丰富,因此苗种成本较低,也容易解决,泥鳅适应性强,分布广。这些优点都给泥鳅人工养殖带来极大的便利。因此,无论是泥鳅本身特点,还是养殖条件需求,饲料来源还是市场潜力,开展泥鳅养殖有其独特优越性。泥鳅已经具有成熟的国内外市场,所以泥鳅养殖前景十分厂阔。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空前提高,对食品安全和人类自身的健康更加关注。因此,渔业生产再也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甚至人类本身的健康而谋求发展和获取不正当的经营效益,必须从重数量轻质量型渔业转向安全、质量、生态、效益型,即进行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

无公害渔业实际上是一种健康渔业、安全渔业、高效渔业、现代先进渔业,是世界渔业发展的方向,因而必须把可能发生的危害消灭在养殖过程之中。也就是说,泥鳅健康养殖应该从养殖基地、亲本、卵直至运输、暂养、加工、贮存等均达到无公害标准。

篇8:池塘网箱生态套养黄鳝、泥鳅技术

1 池塘选择及放种前准备

黄鳝喜浅水穴居生活, 有怕惊、怕高温、昼伏夜出习性。因此, 池塘要选择在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环境安静无污染、阳光充足、电力设施配套齐全的地方。池塘深度1.5~2.0 m, 面积5×667 m2~15×667 m2为宜, 便于饲养管理和水质调控。

为了提高池塘利用率和改善水质, 要在池塘中适当搭配放养花、白鲢鱼种, 因此首先要做好清塘消毒工作, 具体方法是2月底—3月初 (鱼种下塘前10 d左右) 抽干池水, 池底保水10 cm左右, 在池底开挖小坑若干, 按150 kg/667 m2用生石灰于各小坑中化水全池泼洒。一周后抽干池水曝晒并清整池埂。在进水口设置40目过滤网袋过滤放水, 水位控制在50~80 cm。每667 m2放花鲢鱼种1.5 kg, 白鲢3 kg。鱼种下塘前要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 min, 杀灭体表寄生虫、细菌等病原体。

2 设置网箱

网箱采用无节平板密眼 (40目) 聚乙烯网片制作。规格为2.0 m×2.0 m×1.2 m。网箱四周用竹杆固定在池塘中。网箱底部距池底40~50 cm, 可用竹杆或纲绳拖起网布, 确保箱底不接触底泥。网箱顶部高出水面50 cm, 顶面不封口。在固定网箱四角的竹杆上端装上滑轮, 便于网箱随水位变化进行升降调节。网箱成行设置, 一般行距控制在1.5~2.0 m, 便于水泥船穿行其中。网箱设置密度一般为30~40只/667 m2。试验塘口15×667 m2, 共设置10行, 每行60只, 共600只网箱。网箱总面积不宜超过池塘总面积的1/3。在网箱下塘前, 用20×10-6的高锰酸钾或15%的漂白粉对网箱进行消毒处理20 min, 再将网箱放置在池塘适宜的位置。一般将网箱居池塘正中展开设置较科学。首次投入使用的网箱应于苗种下塘前30~40 d放置于池塘中, 一是让网箱附着足够量的藻类, 这样可避免黄鳝、泥鳅鱼种进入网箱后体表擦伤而染病;二是为移植水草做准备。

3 主要措施

3.1 移植水草

池塘网箱套养黄鳝、泥鳅容易引起池水变质, 应在池中移植水草、投放螺蛳。螺蛳投放量为100kg/667 m2。同时要在网箱中移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 让水草在黄鳝放种前旺长一段时间, 使水草覆盖整个网箱表面的80%。水草是黄鳝和泥鳅栖息和防暑降温的隐蔽场所, 同时又能净化水质。所移植的水草在下塘前要用5 g/L的敌百虫溶液浸泡以杀死寄生虫。

3.2 放种

苗种质量好坏是养殖成功的关键环节, 黄鳝苗种来源有三种途径:自繁自育, 从专业苗场购进和市场收集野生苗种。我们采取外购与市场收购相结合的方式。泥鳅苗种则由专业苗场统一购进。每个网箱所放鳝种规格要一致, 不同规格放于不同的网箱, 以免黄鳝相互残杀。放种可一次放足, 也可多次分级放养, 一般于5月20号前要放养结束。每个网箱放养密度为1.5 kg/m2, 即每箱放6 kg。鳝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泡10 min消毒。

3.3 驯食

黄鳝为肉食性凶猛鱼类, 喜食新鲜活物, 且对饵料有较强的选择性, 在长期摄食一种饵料后, 很难再变换饵料。从市场收购或天然捕捞的野生鳝种。在人工养殖时, 首先要进行人工驯食, 使之适应人工养殖环境, 吃食人工配方饲料, 因此要对其进行驯食。一般做法是在鳝种放养后3 d内不喂食, 让其呈饥饿状态, 第4天开始投喂, 用新鲜的野杂鱼、螺蛳肉、蚯蚓等加工而成的鱼糜与黄鳝专用配方饲料拌饵投喂。日投饵量占鳝鱼总量的1%, 连续投喂3~4 d, 待鳝鱼摄食正常, 开始增加日投饵量到2%~3%, 第7天可逐步用人工配方饲料代替鱼糜等新鲜饵料, 到第10天日投饵量可增加到4%~5%。驯食阶段一般要持续10~15 d。

驯食结束后, 每网箱搭配放养泥鳅2 kg。泥鳅苗种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消毒10 min。泥鳅上下翻动可减少黄鳝之间的缠绕, 降低黄鳝的发病率, 同时又可充分利用残饵, 提高养殖效益。

3.4 投饵

黄鳝是肉食性鱼类, 其饲料成分也应以动物性为主, 一般要求蛋白质含量在40%左右, 因此要选择大型饲料厂生产的黄鳝专用配方饲料, 辅之以野杂鱼、蚯蚓、动物下脚料等低廉易得品种。泥鳅为杂食性鱼类, 人工养殖环境下, 不但不与黄鳝争食, 反而能充分利用黄鳝吃剩的残饵剩渣, 提高了饵料利用率。日投饵量一般按黄鳝体重的3%~8%进行分配。5—6月份为饲养早期, 黄鳝个体小, 吃食量少, 日投饵量约为3%~4%;每天傍晚投喂1次, 一段时间后投喂时间可逐步提前, 逐渐驯化成白天吃食, 便于管理。7—8月份是黄鳝和泥鳅的最佳生长期, 日投饵量约占鳝鱼体重的6%~8%, 每天投喂2次, 8:00—9:00投喂1次, 投饵量约为全天给饵量的30%, 16:00—17:00投喂剩余的70%饵料。9—10月份因气温下降, 日投饵量可递次减少, 约占鱼体重的4%左右。当气温下降到10℃时, 即停止投喂。具体投饵数量还要根据天气, 气温和鱼类吃食情况具体调整。晴好天气多喂一些, 阴雨天气少喂一些, 总之, 日投饵量以前一次投饵吃食2 h后略有剩余为准。

为了便于投饵和检查清理残渣, 每个网箱要设置1~2个食台。黄鳝有贪食习性, 不能多喂, 多喂易患肠炎病。

3.5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坚持每天巡塘, 检查鱼类吃食情况和水质变化情况, 有无逃跑现象,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洗刷网衣, 清除网箱中杂物和网衣上附着的过多藻类, 以利于水体交换。每天清除残饵和腐烂水草, 发现有病或死亡的黄鳝或泥鳅要立即清除出网箱。定期交叉泼洒生石灰和二氧化氯消毒水体;夏季池水升高, 要适时调整网箱高度, 始终保持网箱有70 cm在水中。天气炎热时, 如有许多黄鳝将头伸出水面, 表示水体缺氧, 要及时加注新水或增氧。当水温达28℃时, 黄鳝吃食量就会下降, 因此高温季节, 可适当增加网箱中水草的覆盖面积和密度, 以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

3.6 病害防治

黄鳝一旦发病, 大多数已失去食欲, 这时再治疗效果已不明显。实施网箱生态养殖, 就是要给它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让其在相对自然的环境下摄食生长。由于养殖密度的提高, 必须要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在日常投饵时, 定期用药物拌饵投喂。具体做法是: (1) 定期拌饵投喂肠炎宁预防肠炎, 每千克饲料添加2.0 g肠炎宁, 1 d投喂1次, 连喂4~6 d。 (2) 定期拌饵投喂甘泰乐, 预防肝脏疾病, 保肝利胆。每千克饲料添加本品2.4~2.8 g, 1 d投喂2次, 连喂5~7 d。 (3) 定期投喂黄鳝驱虫宝, 杀灭黄鳝体内寄生虫, 每千克饲料添加本品5.0 g, 拌饵投喂, 连喂5 d;或每千克饲料拌甲基唑1.0 g投喂, 连喂2~3d。以上3种药物轮流交替使用预防效果非常明显。 (4) 定期用二氧化氯全池 (包括网箱) 泼洒消毒, 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若出现离群单独活动的黄鳝, 应及时隔离检查, 及早治疗。

泥鳅适应性较强, 病害发生相对较少, 拌饵投喂的药物对其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所以养殖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病害。

养殖过程中未发生大批黄鳝死亡现象, 只有少量个体发生过水霉病、出血病、烂尾病等症状。水霉病是黄鳝在饲养早期, 表皮受伤引起的。病鳝体生白毛, 食欲不振, 直至死亡。预防措施是放养鳝种时剔除体表有破损个体, 种苗下塘前要做好消毒工作。治疗方法是用5%的碘酒涂抹患处, 或用3%~5%食盐水浸洗5 min。出血病的症状是体表呈点状、块状或弥散状充血, 肛门红肿, 有的腔内有血样黏液。解剖发现腔内有血色黏液, 肝脏肿大, 肠粘膜点状充血, 肠内无食物。防治方法是在鳝种放养时, 选择无病无伤, 体质健状个体放养。生病个体用3%食盐水浸泡5 min, 同时用二氧化氯全池 (包括网箱) 泼洒。烂尾病的症状是病鳝尾部出血、溃烂, 严重时丧失活动能力而死亡。预防方法是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体表损伤。治疗发病个体用5%碘酒涂抹病鳝患处, 同时用二氧化氯全池 (包括网箱) 泼洒。

3.7 适时起捕

经过5~6个月的饲养, 大部分黄鳝、泥鳅可达上市规格, 根据市场行情, 适时起捕上市销售, 捕大留小, 留下的黄鳝、泥鳅要做好越冬防寒措施。

4 效益分析

经测算, 15×667 m2池塘总收入457 680元, 667 m2平均产值30 512元。每只网箱收获黄鳝11.5 kg、泥鳅6 kg。每只网箱总产值755元, 扣除总支出300 000元, 全池总利润157 680元, 667 m2平均纯利润10 512元。具体养殖效益见表1-3。

篇9:爱黄鳝,也爱泥鳅

在我小时候,黄鳝在菜场还属于高档水产,偶然到货,家庭主妇奔走相告。小菜场师傅将硕大的木桶扛到老虎灶,木桶里无数条黄鳝不安地蠕动着,滚烫的开水兜头一浇,木盖一压,听得到里面劈劈啪啪甩尾巴的声音。少顷,盖子一掀,一股蒸汽升腾而起,木桶里风平浪静,倒去热水后再抬回菜场,由女师傅们嘻嘻哈哈划鳝丝。清炒鳝糊是本帮菜中的精品,但一般上海人家不敢吃清炒鳝糊,而是买半斤鳝丝,与绿豆芽或茭白丝一起炒来吃,算是尝鲜了。

前不久与朋友在沪南一家饭店吃饭,正值饭店推出黄鳝宴,就一下子品尝到好几道黄鳝菜,不同流派,不同味道,真让我这个吃货吮指之乐,至今难忘。

比如梁溪脆鳝比较常见,但川味酥鳝不一定吃得到,这家饭店的大厨将鳝片在温油锅炸一下,然后移至一边,加盖微焖,待油温冷却后再按同法复炸,如此才使鳝片酥而不焦不烂,加料后鲜香扑鼻,川味浓郁。

热菜中的生爆蝴蝶片,是用活杀鳝片去皮后再上浆生炒的,黄鳝去皮绝对是一门手艺,滑溜溜的黄鳝“捏不牢滑脱”,何况还要去掉薄如蝉翼的皮,没有金刚钻,谁敢接这个活?淮鱼干丝就是扬州菜中大煮干丝的变异,改用鳝丝代替火腿丝与鸡肉丝,汤是用油炸过的鳝骨吊成,汤色乳白,豆香浓郁,鳝味清鲜。

翻翻菜谱,还有些黄鳝菜的菜名取得很有诗意,比如双龙出海、鞭打绣球、龙卷风爆、龙抱凤蛋、子龙脱袍、雪中送炭等,要吃了之后才知道。这是我自出娘胎以来,吃到黄鳝最多的一顿饭。

黄鳝生命力较强,鳃虽然不发达,但可以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辅助呼吸器官,故而在水中含氧量很稀薄时照样能活。出水后装在木桶里,只要有一点水,这厮也不会马上死去。因此在运输环节,待遇稍许差点,黄鳝也不会造反。不过黄鳝身上布满了黏液,时间长了,黏液会将黄鳝们黏在一起,这样就比较难受。于是水产商贩会抓一把泥鳅扔在桶里,泥鳅在强敌面前会产生紧张感,拼命地往深处钻,这样就等于搅局,搅得黄鳝们不能安于现状,就可免于短时间内不知不觉地死去。

泥鳅是有功的,但菜场里的师傅并不待见它,随手一扔,满地翻腾,小孩子见状高兴极了,争先恐后扑上去抢,抢来养在瓶子里,也是一乐。当时虽然供应匮乏,但也没听说过有谁将泥鳅煮来吃。上海十六帮派饭店齐全,但没见哪家饭店将泥鳅列入菜谱,据说这货满身泥土腥味,不登大雅之堂。后来,市场上也出现了川味火锅,泥鳅才在菜单上亮相,才知道改革开放了,泥鳅也可以吃了。但自己一般不买,只是饭店里偶尔吃一次。

篇10:台湾泥鳅养殖技术

作者:刘雪兵陈效儒张璐米海峰孙瑞建李杰

中国渔业报・第一水产 07期

台湾泥鳅是大陆泥鳅与台湾本土泥鳅的杂交品种,肉质细嫩鲜美,深受人们喜爱。与普通泥鳅相比,台湾泥鳅在生长速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寸苗(3~5cm)养至成鱼(15尾/斤)只需3~4个月,因此,台湾泥鳅逐渐受到广东养殖户的青睐,台湾泥鳅的养殖热情异常高涨。目前在珠三角的中山、珠海、三水、西樵、九江、顺德地区及粤东的揭阳、汕头、汕尾等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养殖规模,养殖面积达5000亩以上,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养殖品种。

底栖性 台湾泥鳅属于温水性底层鱼类,喜欢栖息在池塘四周的浅水区域,或是腐殖质多的淤泥表层,或在杂草多的地方活动。

喜温性 泥鳅适宜水温为15℃~30℃,最适水温为25℃~27℃,当夏天水温超过30℃、冬天水温低于10℃时,台湾泥鳅的摄食会明显下降。

耐低氧 台湾泥鳅的耐低氧能力远胜于其他养殖鱼类,这主要跟台湾泥鳅特殊的呼吸方式有关。台湾泥鳅除了鳃呼吸以外,还能通过皮肤、肠道进行呼吸,在池塘精养的其它养殖鱼类因缺氧而发生死亡时,台湾泥鳅仍能正常活动。

善逃逸 台湾泥鳅很善于逃跑。春、夏季节雨水较多,当池水涨满或者池壁被水冲出缝隙时,泥鳅会在一夜之间全部逃光,或钻进池塘壁缝里,尤其是在水位上涨时会从进出水口逃走。因此,务必加强防逃管理。检查进出水口防逃设施是否完好,池塘壁是否有缝隙,要及时排水,防止泥鳅逃逸。

食性 台湾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常摄食水蚤、蚯蚓、水草以及底泥中的微小生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堆放鸡粪和牛粪、猪粪等方法(需要进行生物发酵),繁殖生物饵料,投喂商品饲料可以加快其生长速度,提高养殖效益。但台湾泥鳅特别贪食,建议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以免泥鳅因吃得过饱而妨碍肠的正常呼吸,最后导致消化不良。

养殖周期 台湾泥鳅与普通泥鳅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在正常水温下,台湾泥鳅从寸苗养至成鳅的时间一般在120天左右,具体情况还应结合苗种质量、饲料营养水平以及池塘日常管理而定。

水质选择 台湾泥鳅对水质要求不高,井水、河水、湖水、地下水、自来水都能适应,然而被农药污染或化学药物浓度过高的.水对泥鳅生存和生长不利。

除水质外,土质对泥鳅质量也有较大影响。在以沙土为底质的水域中养出来的泥鳅,体乌黑,脂肪少,骨骼硬,肉质较差;在黏土底质的水域中养出的泥鳅则体黄色,脂肪多,骨骼软,味鲜美。所以,最好应选择含丰富腐殖质的黏土底质的地方进行泥鳅养殖。

池塘选择 养殖台湾泥鳅,池塘不宜过大,以5亩以内为宜。池塘需整修池埂、田埂,加设防逃设施。要求池埂高出水面30厘米,水深1.5~2.5米,池边无杂草,做成斜坡状,四周池壁无缝隙。池塘内可配2台叶轮式增氧机(一台备用),一台水车式增氧机。等泥鳅长大至100头/斤左右规格后,可在池塘中种植水葫芦、空心菜等漂浮性水生植物,占池面10%左右,起到遮阳、吸收水中过剩养分的作用,吸引水生昆虫作为泥鳅活饵料。水生植物的嫩根、嫩芽也可被泥鳅摄食,以增加营养供给。

放养密度 建议台湾泥鳅苗放养密度在3~5万尾/亩,选择大小均匀、饱满有活力的泥鳅苗,可套养鳙鱼10~20尾/亩、白鲢15~30尾/亩,用以调节水质,防止蓝藻暴发。

投喂管理 由于台湾泥鳅的惰性以及喜游习性,为保持台湾泥鳅长势均匀,饲料沿池塘四周进行投喂。建议放苗后的前一个月投喂粉料和小破碎饲料,一个月后可饲喂小粒径浮水料,预防泥鳅翻肚及肠道疾病。

在饲料选择方面,由于台湾泥鳅生长速度快,营养需求高,更需选择营养均衡、蛋白优质的配合饲料。不建议使用草鱼料、罗非鱼料等其他鱼类配合饲料。

注意事项:每天实际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温度、水质等情况做出调整,为了及时了解台湾泥鳅喂料量,建议在池塘四周设置4~6个喂食观察盆,以30分钟左右吃完为宜。在7~9月高温季节,建议每半个月停料一天,以调节泥鳅肠道健康,降低肝胆负荷,预防肠炎以及肝胆疾病等。此外,建议每10天拌EM菌投喂一次,以增强台湾泥鳅免疫能力。

要防止泥鳅浮头和泛池,特别在气压低、久雨不停或天气闷热时,如水质过肥则极易浮头泛池,应及时更换新水。

巡塘管理平时要坚持早、晚巡塘,主要查验水质,看水色,观察泥鳅活动及摄食情况等,发现活动能力差或死鳅应及时带鳅检查。

水深管理 寸苗养殖第1个月水深控制在0.8~1米,中苗养殖第2~3个月水深控制在1~1.5米,成鳅养殖第4个月水深控制在1.5~2米。水温低于10℃,可将水深加到2.5米进行越冬,且保持增氧。水温高于30℃,可抽井水进行降温。

防逃管理 泥鳅逃逸能力很强,尤其在暴雨、连日大雨时应加强防范。平时应注意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整,塘埂是否渗漏等。

天敌防御 台湾泥鳅养殖能否成功、能否获利,天敌防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天敌主要包括水蜈蚣、蝌蚪、青蛙、老鼠、水蛇以及鸟类。

水花培育阶段 放苗前彻底清塘,使用50~100公斤/亩的生石灰全塘消毒,进水后使用40~50公斤/(亩・米)的茶籽饼杀死野杂鱼、水蜈蚣以及蝌蚪等。进水管需装滤网,防止野杂鱼随水进入池塘。

成鳅养殖阶段 建议在离岸30厘米的四周进行围网,使泥鳅不靠近池壁,以此来预防老鼠和蛇,也可以使用蛇笼进行捕捉。此外,在池塘上方搭建天网,防止鸟类对泥鳅的攻击。

篇11:网箱泥鳅养殖技术是什么

养殖地点应选择避风向阳的湖泊、水库边浅水处或活水池塘内,水质良好,且无工业污染。

网箱泥鳅养殖网箱设置

网箱的规格可大可小,小的面积为1—2m2,大的为20---40m2,一般以10--20m2为宜。箱体由聚乙烯机织网片做成,网目0.5cm—1.0cm,网高视养殖水体而定,但网箱上半部须高出水面40cm以上,防止泥鳅逃逸,箱底要着泥,底层铺上20cm厚的粪肥、泥土,最上层为泥土。

网箱泥鳅养殖鳅种放养

网箱鳅种放养量应依水体条件而定,水肥、水活可多放,否则少放,一般每m2放养5一6cm的鳅种900--1200尾。

网箱泥鳅养殖饲养管理

网箱养殖泥鳅以人工投饵为主,应在网箱内设置一个2m2的食台,食台距池底20—25cm,投喂时将饵料投在食台上。人工投饵可投喂糠麸、蚕蛹、蚯蚓做成的团状饲料或人工配合硬颗粒饲料。人工配合饲料中动物蛋白应占50%以上。日投饲量为泥鳅体重的3%--5%,分早、中、晚三次投喂。并在日粮之中添加5‰乳消宝饲料添加剂,中药制剂,达到乳化脂肪促进生长的作用

网箱泥鳅日常管理

平时要勤刷洗网衣,保持网箱内外水体的通透性,并能使足够的饵料生物进入箱内,同时要经常检查网衣,如有漏洞立即补好。此外还要防止农药、化肥等污染和敌害生物侵袭。

网箱泥鳅养殖病害防治

平时要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投饵时要坚持“四定”原则,及时清除食台上残饵,定期用生石灰泼洒或用漂白粉挂袋。漂白粉挂袋方法:用二层纱布包裹modi白粉于食台周围,一次挂袋2--3只,能有效预防病害发生。

网箱泥鳅逃跑防止

现在采用网箱养泥鳅的人越来越多,成为泥鳅养殖的一大特色。但是网箱养鳅防逃跑是养殖农民最应该注意的。

1、泥鳅逃跑会导致经济损失惨重,这是没有补救方法的。

2、泥鳅逃跑会导致泥鳅生病。因为在泥鳅逃跑过程中辉有害生物进入网箱或者泥鳅碰撞,导致泥鳅细菌感染等。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黄鳝泥鳅养殖技术】相关文章:

泥鳅养殖04-07

泥鳅养殖技术论文04-15

泥鳅养殖论文题目05-07

稻田泥鳅养殖技术论文04-16

泥鳅养殖技术论文提纲11-15

黄鳝我们走05-03

稻田泥鳅养殖技术论文提纲11-15

黄鳝进入身体会怎样04-11

泥鳅04-10

作文捉泥鳅04-15

上一篇:土地估价师考试2014土地估价相关知识基金下一篇:年会感恩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