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又呈吴郎》的艺术特色

2024-04-18

杜甫《又呈吴郎》的艺术特色(通用8篇)

篇1:杜甫《又呈吴郎》的艺术特色

杜甫《又呈吴郎》的艺术特色

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 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 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 这个似乎和对方身分不大相称的敬词,这是让吴郎易于接受。

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扑枣”就是打枣。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任”就是放任。为什么要放任呢?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诗人仿佛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

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还要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 陕西民歌云:“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真是不假。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

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防”是提防,心存戒备,其主语是寡妇。“远客”,指吴郎。“多事”,就是多心,或者说过虑。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是说,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未免神经过敏;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却也很象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你自己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你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为啥还要插上篱笆呢!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 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最后一句诗,好象扯得太远,好象和劝阻吴郎插篱笆的主题无关,其实是大有关系,大有作用的。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我们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高华典雅”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象“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 “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篇2:杜甫《又呈吴郎》的艺术特色

作者:杜甫

原文: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释:

1、呈:呈送,尊敬的说法。这是用写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这是又一首,所以说“又呈”。作者用了小辈给老辈的“呈”让吴郎更易接收。

2、吴郎:作者的一个亲戚,辈分比作者小,郎则是对人的爱称。

3、扑:打。

4、任:放任,不拘束。

5、西邻:就是下句说的“妇人”。

6、不为:要不是因为。

7、宁有此:怎么会这样做这样的事情、呢?宁:岂,怎么。此:代词,代贫妇人打枣这件事。

8、只缘:正因为。

10、恐惧:害怕。

11、转须亲: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亲:亲善。

12、即:就。

13、防远客:指贫妇人对新来的主人存有戒心。

14、多事:多心,不必要的担心。

15、便:就。

16、插疏篱:是说吴郎修了一些稀疏的篱笆。

17、甚:太。

18、征求:指赋税征敛。

19、贫到骨:贫穷到骨一贫如洗。

20、戎róng、马:兵马,指战争。

翻译:

草堂前的枣树任由西邻打枣,

她是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一位妇人。

不是因为穷困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

只因为不让她变恐惧所以需要转变你的态度,变得可亲。

那妇人防着你虽然是多心,

但你在枣树周围插上稀疏的篱笆就显得太较真了。

贫妇人已经诉说过了因为赋税的征求而一贫如洗,

我不由想到现在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眼泪打湿了衣巾。

赏析:

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扑枣”就是打枣。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任”就是放任。之所以要放任,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诗人等于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

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意思是:“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还要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陕西民歌中唱道:“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说的正是杜甫。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

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防”是提防,心存戒备,其主语是寡妇。“远客”,指吴郎。“多事”,就是多心,或者说过虑。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是说:“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未免神经过敏;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却也很像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插上篱笆。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最后一句诗,好像扯得太远,好像和劝阻吴郎插篱笆的主题无关,其实是大有关系,大有作用的。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读者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高华典雅”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诗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诗人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像“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篇3:杜甫《又呈吴郎》的艺术特色

一、坚强隐忍的老妇形象

杜甫虽然出身于名门望族, 和底层的劳动人民有着不一样的社会地位, 但家道中落, 仕途不顺后他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经历使他更了解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 他的作品也就越贴近劳动人民的生活, 所以他写的诗歌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特别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后, 诗人的文笔更加犀利更加现实, 描写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真实, 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饱受战乱之苦的底层妇女形象。比如作于乾元二年 (759年) 春天的三吏、三别之一的《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乾元元年六月, 杜甫因上疏救房琯, 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冬晚曾回洛阳, 次年春由洛阳返华州时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数十万大军在邺城全线溃败, 李光弼等退守河阳, 并到处抽丁以补充军力。杜甫在洛阳至华州的途中亲眼目睹强行拉夫的残暴景象, 以及人民遭受的痛苦, 写下了三吏三别。

在《石壕吏》中诗人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描写了一幕发生在现实中的悲剧, 诗歌中塑造了一个不幸的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杜甫途中投宿石壕村, 恰巧碰到了官吏来抓壮丁补充兵源。有一户人家, 老头听说官吏来抓丁逃走了, 这家人有三个儿子, 三个儿子都去前线打仗了, 其中的两个儿子不幸战死沙场了, 家中只剩下二老和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 他母亲还没有改嫁, 儿媳妇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向官吏诉说家里的不幸无果后自愿到军中做饭。 (诗人) 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 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天底下最悲哀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而诗歌中的老妇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白发人母亲, 她承受着世间平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造成她痛苦的原因就在于无休止的战争。虽然整首诗歌没有正面场景描写战争的残酷, 但是从三个侧面反映了战争对劳动人民的伤害。一是官吏在夜里壮丁, 如果是和平年代国家需要补充兵员, 就会贴榜公开征募不会有官吏半夜闯入抓壮丁的现象;二是老妇的三个儿子中就有两个战死沙场, 可见战争的激烈程度;三是当听闻夜里官吏抓人时, 一个上了年龄的老头竟然是翻墙逃跑的, 不可思议的举动中透露着无奈的辛酸。纵观中国历史, 凡是坚强的、伟大的女性都被人民群众赞美着、传诵着。《石壕吏》中的老妇可以说是一位坚强伟大的女性。三个儿子在战场上拼杀甚至战死沙场, 为了撑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家, 保住家里剩下的男丁, 保护自己的老伴自己毅然且无奈地被官吏带走。当时正逢安史之乱, 李光弼的军队对付的是安禄山的叛军, 这次抓丁的目的是阻止叛乱, 从性质上说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但是正义的战争也同样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和痛苦。诗中的老妇勇敢、坚强, 富有牺牲精神, 让人读后在同情的同时不禁对她的行为肃然起敬。

二、孤苦无依的老妇形象

公元767年 (大历二年) , 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 他住在韍西的一所草堂里。杜甫曾写下了一首反映贫苦老妇诗歌———《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圃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 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戎马泪沾巾。

诗中塑造的是一位在战乱中变得一无所有的老寡妇形象。在战乱中她失去了亲人, 也没有维持生计的来源, 为了生存她怀着一颗恐惧的心不得不偷打诗人草堂门前的枣子充饥。杜甫理解老妇人的心情, 也同情这位可怜的老妇人的不幸处境, 所以放任不管。可好景不长, 当诗人由草堂搬到东屯把草堂借给一位吴姓的亲戚之后, 这位老妇人的处境就更加悲惨了, 吴郎为了不让老妇人打枣, 竟然在草堂的门前插上了篱笆, 杜甫听说后立即修书一封, 劝阻他不要这样做。为了让吴郎能够接受, 杜甫采用委婉的说法:“即防远客虽多事, 遍插疏篱却甚真。”意思是我知道你不是有意的, 可是你插了篱笆, 让老妇人当真误以为你不想让她再打枣了, 其实插不插篱笆对你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可是对这样一个无夫无儿无女的又被苛捐杂税夺去土地财产的老妇人而言就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了。全诗的最后, 诗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正思戎马泪沾巾”感动对方。

诗歌中的老妇人的形象塑造是在诗人叙事的过程中完成的。全诗虽然没有描绘出老妇人摘枣时的心情和场景, 但是通过诗人的叙述, 我们能够想象她在摘枣时和摘不到枣子的复杂心情, 虽然她“无食无儿”, 但并不代表她失去了人格上的尊严, 老妇人是有自己的尊严的。设想如果她有相依为命的老伴, 有承欢膝下的儿孙, 有可能她的生活是清贫的, 但起码是一个能维持生存的状态, 也不至于沦落到偷别人家门前枣子的处境。吴姓的亲戚搬来后在门前设了一道篱笆, 老妇人的处境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有可能会因为没有了赖以生存的枣子而活活饿死。设想老妇人当时的心情是沮丧的, 甚至是绝望的。因为摘得到枣和摘不到枣就会使老妇人有两种不同的命运。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命运呢?这就是杜甫塑造这一形象的用意之一:导致老妇人也是导致千千万万老百姓穷困潦倒的社会根源一是官吏们无休止的剥削, 也就是诗中所谓的“征求”;二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争。

三、结语

杜甫笔下的两位老妇人形象, 虽然塑造的角度和方式不同, 但是他们都是残酷战争的牺牲品。在诗人的笔下, 他们是善良的、坚强的、隐忍的。杜甫在塑造他们的时候心中充满着对底层劳动妇女的同情与关爱, 如果没有这种深厚的感情, 则写不出这样动人的诗句。诗人诗中类似写底层妇女艰辛的诗句还有很多, 杜甫能写出这么众多的描写底层劳动妇女代表的诗歌并不是偶然的, 而是儒家的“恻隐之心”、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使杜甫和这些不幸的妇女一样有了共同的感受。先秦儒家思想也有其局限性, 比如孔子就对妇女持有不公正的轻视态度, 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近之则不逊, 远之则怨。”杜甫虽然“一生只在儒家界内”, 但是对儒家学说杜甫并不是全都接受的。杜甫尊重、同情妇女, 真诚关注妇女思想与生活的积极进步的妇女观, 其实就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突破, 这恰恰体现了杜甫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善于汲取前人思想精华的可爱之处。

摘要:杜甫诗歌中塑造了众多鲜明的女性形象, 其中不乏身份高贵的贵族妇女、技艺超群的歌舞伎、高洁多情的大家闺秀形象。但是有一类形象我们不得不提, 那就是饱受战乱之苦的老妇形象。她们是那个特殊时代底层劳动劳动妇女的缩影。本文对这一类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不仅反映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的创伤, 而且反映出了杜甫积极进步的妇女观。

关键词:杜甫诗歌,老妇形象,妇女观

参考文献

[1][唐]杜甫.杜工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2][清]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79.

[3]萧涤非.杜甫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4]王娜.杜甫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09 (8) .

篇4:《又呈吴郎》谁插疏篱考

何人插篱,历来颇多争论。宋人蔡梦弼在《杜工部草堂诗笺》中说:“吴郎以远方而来,当谨藩篱,以防他寇,亦不害其为直也。”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说:“妇防客,时怀恐惧。吴插篱,不怜困穷矣。”浦起龙《读杜心解》、杨伦《杜诗镜铨》也说吴郎插篱,不怜妇人。今人曹慕樊又提出邻妇插篱之说。金圣叹则认为是杜甫插篱:“以吴郎寓居于此,故使插篱间之,本为西邻防远客,非为远客防西邻也。”

上述诸家结论,均可自成一说。但笔者以为,邻妇跑到杜甫院子里插篱围树之说,则是物权所属不清,有无理霸占的嫌疑,与邻妇恐惧之说矛盾;吴郎插篱,自为远客,与诗歌“防远客”的意思不合;吴郎插篱防备他寇,也与“多事”矛盾;若杜甫插篱为寡妇防范吴郎,则吴郎品性强悍,惯于生事,杜甫已有耳闻,那么两人之交往密切似无可能。以上诸说,皆有不通之处。笔者不敏,尝试推论如下。

一、诗人行止

杜甫晚年形迹清晰: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杜甫赴奉先搬家逃难;乾元二年(760)至成都,建浣花溪草堂。永泰元年(765),严武死,杜甫离开成都,经嘉州、戎州、渝州等地,在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大历三年(768),杜甫出峡,辗转至大历五年(770)去世。

杜甫至夔州,辗转流离,可谓居大不易。他先住在“山腰宅”。这座住宅依托残存墙壁而搭建,是个临时住所,形制简陋。秋,迁居西阁,第二年三月离开。西阁位于城内,是一座吊脚楼。如《西阁二首》曰:“层轩俯江郊。”

而瀼西宅最初商定租赁,杜甫曾作《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记述之。冬天,在《瀼西寒望》中,杜甫表示“瞿唐春欲至,定卜瀼西居。”在《不离西阁》中,杜甫疑问“不知西阁意,肯别定留人?”又说:“平生耽胜事,吁骇始初经。”则诗人喜爱此地风景,希望继续租赁,可惜未获房主同意。《赠苏四傒》说:“乾坤虽宽大,所适装囊空。肉食哂菜色,少壮欺老翁。况乃主客间,古来逼侧同。”房主欺负杜甫既老且穷,不愿延长租期。

大历二年(767)三月,杜甫离开西阁迁居赤甲。好友柏茂琳为夔府都督,帮他买到瀼西草堂、四十亩果园,又租到东屯部分公田,于是杜甫立即回迁瀼西。诗人居住赤甲,前后不足一月。大历二年(767)八月,杜甫又自瀼西移居东屯。

二、主客关系

杜甫到夔州,先居城内的赤甲宅,又迁城外之瀼西宅,再迁城内之东屯宅。其中间波折,似有苦衷。瀼西位于城外,交游不便,且与轻装下峡夙愿相违背。考其原因,似为躲避当地纠纷。在《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其五中,杜甫言:“时危人事急,风逆羽毛伤。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似为友人得祸,诗人从落日时分一直哭到半夜,忧伤不已。现在,大概纠纷已了,诗人再次入城。

本诗之前,杜甫先写《简吴郎司法》,交代两人关系。司法:为州之属官。《旧唐书·职官志》载:“司仓、司户、司法三曹参军事各一人,从八品下。”吴郎应为忠州司法参军。

杜甫借给吴郎居住的是瀼西草堂,并不包括四十亩果园。瀼西宅在今奉节县草堂镇土地岭南麓,果园在草堂东南,下临瀼溪。果园之内,也有茅屋可居住,所以杜甫也常回瀼西,与吴郎过访。

吴郎与杜甫关系亲密,这在诗人此后作品中可以看到。瀼西果园的柑桔成熟时节,杜甫返回果园中的茅屋小住。吴郎来访,杜甫邀请他次日去家中饮酒。可惜吴郎因故未到,杜甫只得“独酌杯中酒”。大历三年春,杜甫离开夔州出峡之前,又将瀼西四十亩果园赠给吴郎。因此,当日杜甫劝说,吴郎定也欣然接受。

三、插篱习惯

笔者翻查杜诗发现,插篱笆是杜甫的居住习惯。杜诗写作篱笆共有三种情况,现列举如下(可能有疏漏):

(一)美德比附。

如,“是节东篱菊”(《九日寄岑参》),“且酌东篱菊”(《九日登梓州城》),“篱边老却陶潜菊”(《秋尽》)。上述篱,皆有菊花,甚至直言东篱、陶潜,这是诗人借陶诗中的“采菊东篱”意象,自名高洁。“采菊东篱”,成为村居雅人的象征,影响了杜甫的审美取向。

(二)生活习惯。

1、篱边野外多众芳(《叹庭前甘菊花》)

天宝十三年(754)作。既讽刺朝廷鼠目寸光如土家翁,也暗示主人居住习惯。

2、步屣过东篱(《重游何氏五首》)

天宝十三年作。

3、侵篱涧水悬(《示侄佐(佐草堂在东柯谷)》)

乾元二年(759)九月作。杜佐草堂面对涧水,就在涧水边插上篱笆。叔侄二人,习惯正同。

4、野老篱前江岸回(《野老》)

上元元年(760)作。杜甫刚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篱前为江岸,则扎篱之习惯大于功用。

5、无钱即买系篱旁(《春水生二绝》)

上元二年春作。春水暴涨,他想买船系在篱旁,则篱笆近水,正与上同。

6、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

上元二年春作。隔篱招呼,则篱笆稀疏,可以想见。

7、日出篱东水(《绝句六首》)

广德二年(763)复归草堂时作。

8、篱边水向城(《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

当是永泰元年(765)作。江水很大,漫到篱边,与上同。

9、篱雀暮喧繁(《客居》)

大历元年(766)在夔州作。

10、缺篱将棘拒(《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大历二年(767)作。篱内经常扫除,其外任野草滋长,因此,篱笆只是划定院子界线,提醒主人清除至此。

11、篱弱门何向?沙虚岸只摧。(《课小竖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秽净讫移床三》)

大历二年(767)作。因为沙壤疏松,瀼岸经常崩陷,篱笆常毁,瀼西草堂门的朝向都难固定。

12、篱中秀色画屏纡(《寒雨朝行视园树》)

大历二年(767)秋天作。则果园也插有篱笆。

13、疏篱野蔓悬(《季秋江村》)

大历二年(767)九月在东屯作。篱笆破损处,长出蔓生野草,仿佛为篱笆填补缺口。这篱笆插得漫不经心。

14、山篱带薄云(《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

大历二年(767)十月作。东屯离城较远,所依北山也少人开垦,居处高僻,篱落生云。

15、雪篱梅可折(《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

大历三年离开夔州前夕作。

16、春寒细雨出疏篱(《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

大历五年潭州作。

可见,杜甫凡是村居,皆插篱笆,但漫不经心,纯属一个生活习惯。

(三)防范侵袭。

1、藉汝跨小篱,当仗苦虚竹。(《课伐木》)

其《序》曰:“我有藩篱,是缺是补。”杜甫初到东屯,插个矮小篱笆,不仅稀疏还有残缺。听说山上有虎,产生惊惧,于是找人砍树断竹,绑扎巨篱:先竖起木桩,高跨在矮小篱笆上,然后用空心竹编扎,结成高大又坚固的篱笆,防范猛兽袭击。杜甫之改稀疏矮小篱为坚固高篱,乃是迫不得已,是面临生命危险的一个特例。

笔者以为,扎篱与筑墙,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居住习惯。自给自足的封闭文化影响到宅居,形成独特的建筑格局。在风沙大的北方,尤其是城市,住宅基本为四合院。有独门独院的,也有几家人合住一院的。即便是社会阶层往上发展,四合院形制也被保留。小而县衙、道府,大至皇家宫殿,都是四合院的扩大版本。从夏代的二里头宫殿、商代盘龙城宫殿、西周岐山宫殿,到今天留存的北京明清两朝故宫,莫不如此。

而在多雨温润的南方,特别是农村,插上篱笆作为住所界线更为普遍。尽管难以保存,但篱笆历史非常久远。浙江湖州毗山遗址就出土了距今3500多年的竹篱笆。它长11米,残高60厘米,沿着一条人工河沟排插,而且编制手法精致。文学作品中的篱笆记忆更多,比如《诗经·小雅·青蝇》载:“营营青蝇,止于樊”;《诗经·大雅·板》载:“价人维藩,大师维垣”;《诗经·齐风·东方未明》载:“折柳樊圃”。这些樊、藩,都是篱笆。与四合院的高大院墙不同,篱笆是一道兼具装饰住所、界划庭院的分界,是住所主人自适之物,其所谓防盗功能几乎阙如。

四、插篱拆篱

考察何人插篱,需要既关注唐人的居住习惯,也关注杜甫当时生活的具体背景。杜甫将草堂借给吴郎居住,则吴郎情境类似此前杜甫在此租赁。由于自己租赁时期经历一段纠纷磨折,杜甫生怕吴郎与邻里发生纠纷,又为洒扫整治以迎接姻亲起见,就把枣树圈入篱笆之内,以分清物权,减少纠纷,保护吴郎居住安心。

由于诗人自身疏懒,自住篱笆尚且插得漫不经心,纯属标记的篱笆肯定更加疏漏矮小。吴郎入住之后,见此似有实无之篱笆,定然如诗人当初防虎扎篱一样,开始改造,将其加高加密加固。这样一来,本来可以悄悄过来打几个枣吃的邻妇就被断绝希望。

由于篱笆的界线功能,吴郎改造篱笆,绝不可能随心所欲,而只能依据原有篱笆。所谓“插疏篱”,与上文的“跨小篱”一样,都是在原有篱笆的界址上增设,将原有篱笆包括进去。只要看看中国城墙历史,其墙中包墙的普遍形制,与篱上跨篱、篱中插篱的关系,就当明白其中奥妙。

因此,杜甫插疏篱,分清物权所属,迎接吴郎暂住;吴郎入住,“我有疏篱,是缺是补”,于是加高加固,似有意似无意地断绝了寡妇打枣。杜甫作诗,既说自己插疏篱怕吴郎跟人起纠纷纯属多事,因为这个司法参军掌议法断狱,在地方上不会有人轻易招惹;又说吴郎把篱笆加固加高就显得过于计较私利了。在国家丧乱、百姓流离之时,作为知识分子的两人,都更应民胞物与、饥溺为怀。诗人一意在拆除篱笆。

纵观杜甫一生,随处所插篱笆,都不是为了防范盗贼,其篱笆似有实无,只有一次为了防范虎患而认真从事。此次代吴郎插篱乃是迎接客人入住。双方居住理念不同,思想境界有别,故杜甫作诗教导之,既教之悲悯穷苦,又教之心怀天下。插篱防住者被扰,拆篱怜邻妇无食。如此,才能理解诗人对待年轻姻亲慈爱有加、对待天下穷苦悲悯同情的广博胸怀。

篇5:杜甫《又呈吴郎》译文及注释

《又呈吴郎》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译文

草堂前的枣树任由西邻打枣,

她是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一位妇人。

不是因为穷困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

只因为不让她变恐惧所以需要转变你的态度,变得可亲。

那妇人防着你虽然是多心,

但你在枣树周围插上稀疏的篱笆就显得太较真了。

贫妇人已经诉说过了因为赋税的征求而一贫如洗,

我不由想到现在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眼泪打湿了衣巾。

注释

(1)呈:呈送,尊敬的说法。这是用诗写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这是又一首,所以说“又呈”。作者用了小辈给老辈的“呈”让吴郎更易接收。

(2)吴郎:作者的`一个亲戚,辈分比作者小,郎则是对人的爱称。

(3)扑:打。

(4)任:放任,不拘束。

(5)西邻:就是下句说的“妇人”。

(6)不为:要不是因为。

(7)宁有此:怎么会这样(做这样的事情)呢?宁:岂,怎么。此:代词,代贫妇人打枣这件事。

(8)只缘:正因为。

(10)恐惧:害怕。

(11)转须亲: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亲:亲善。

(12)即:就。

(13)防远客:指贫妇人对新来的主人存有戒心。

(14)多事:多心,不必要的担心。

(15)便:就。

(16)插疏篱:是说吴郎修了一些稀疏的篱笆。

(17)甚:太。

(18)征求:指赋税征敛。

(19)贫到骨:贫穷到骨(一贫如洗)。

篇6:杜甫《又呈吴郎》的艺术特色

长沙市雅礼中学徐昌才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大历二年(767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成都西郊西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住,就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这位亲戚一来就在草堂周围插上篱笆,禁止外人打枣。老妇人跑来向杜甫诉苦,杜甫就写下了这首诗来劝告吴郎。诗人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想人之所想,忧人之所忧,倾注真情,使诗歌呈现出一种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大致说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会诗歌传情达意的艺术魅力。

(一)、现身说法,以情感人。诗歌前四句写诗人自己对待老妇人的态度,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二句写诗人的行为表现。“堂前扑枣任西邻”着一“任”字,尽显神韵。任,漫不经心,顺其所为,即不管老妇人如何扑枣,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去,愿打多少就打多少,诗人毫不介意。为什么如此宽容、大方呢?原来,这是一位衣食无着、无儿无女的老妇人,对这样一位孤苦伶仃、生活无望的老妈妈,我们还有什么不肯与吝啬呢?再说,读到这两句,我们几乎可以想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扬竿打枣,巍巍颤颤,心神不定的情景。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心碎的`画面啊!三四句写诗人的心理态度。“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老妇人如果不是因为穷困潦倒,无儿无女,怎么会沦落到眼前这种靠打枣维持生计,靠施舍苦度时日的地步呢?正因为她打枣的时候心存疑惧,小心戒备,所以我们反倒要对她亲善些,不要打扰她,顺水推舟,任其所愿。杜甫眼明心细,善待老妇人,既表现他悯穷尊老、急人所难的善良品性,更是现身说法,用自己的行为举止、真情实意去感动吴郎的需要。陕西民歌“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正是对杜甫悲悯情怀的真实写照。

(二)、由近及远,以“泪”感人。诗歌结尾的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既揭示了造成老妇人及天下黎民百姓困苦不堪、一贫如洗的社会根源,又可以看出杜甫忧心如焚、关怀民生的悲悯情怀。上句“征求”暗指封建官吏们的横征暴敛,敲骨吸髓。“贫到骨”极言“征求”的结果:年老体弱,骨瘦如柴,一贫如洗,生活绝望。这一翻诉说为上文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下句描写诗人把目光投向安史之乱,投向黎民百姓,说得更深刻、更远大,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那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文中“戎马”)。杜甫的伟大在于兵荒马乱年代,他连自身的生活保障都没有,还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还能由一个扑枣的穷寡妇,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特别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百姓,以至流泪,正如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一样“眼前何时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能从自身的遭遇联想到天下读书人的处境,并热切地发出呼唤。这既是一种由近及远、推已及人、先人后已、忧虑天下的爱国精神,同时也是为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点醒吴郎:危难时刻,互相关照,理所当然,不必如此斤斤计较,为几棵枣的芝麻小事而陷人于困境。杜甫真可谓用心良苦!我们正是从这些隐晦曲折的地方看出了他对人民的挚爱真情。

(三)、谦卑含蓄,以“辞”感人。诗歌五六两句“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表面意思是说,那位老妇人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未免多心,未免过分敏感;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上插篱笆,却也很象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你自己有点太不体贴人了。她本来就提心吊胆,忐忑不安,你不对她亲善则罢,反而插上篱笆,阻止她打枣,有损她的面子尊严,这和诗人的做法大不相同。这两句诗文不是生硬冰冷的说教,而是说得十分含蓄,为的是便于吴郎接受。还有,诗歌的标题《又呈吴郎》中的“呈”字也很有意味,照理说,杜甫是长辈,吴郎是晚辈,长辈对晚辈用“简”(此前杜甫曾写过一首诗《简吴郎司法》)“劝”“告”即可,可是诗人故意委屈自己,说出与身份不相称的“呈”字。呈,呈献,呈进,颇含谦卑恭敬的意思,目的是为了让吴郎在难过不安当中易于接受诗人的劝告。为了宽慰老妇人,为了劝告吴郎,杜甫真是想方设法,费尽心思。读着读着,我们不禁感觉到,杜甫不是一位诗人,不是一位父亲,倒更像一位心慈口善,心细如针的母亲,和天下母亲一样高贵、伟大!

作者邮箱:xccwxx@163.net

篇7:又呈吴郎原文及翻译

她是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一位妇人。

不是因为困难和贫穷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

只因为不让她变恐惧所以需要转变你的态度,变得可亲。

那妇人防着你虽然是多心,

但你在枣树周围插上稀疏的篱笆就显得太较真了。

贫妇人已经诉说过了因为赋税的征求而一贫如洗,

我不由想到现在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眼泪打湿了衣巾。

又呈吴郎字词解释:

(1)呈:呈送,尊敬的说法。这是用诗写的一封信,作者以前已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这是又一首,所以说“又呈”。作者用了小辈给老辈的“呈”让吴郎更易接收。

(2)吴郎:系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杜甫为此写诗劝阻。

(3)扑:打。

(4)任:放任,不拘束。

(5)西邻:就是下句说的“妇人”。

(6)不为:要不是因为。

(7)宁有此:怎么会这样(做这样的事情)呢?宁:岂,怎么。此:代词,代贫妇人打枣这件事。

(8)只缘:正因为。

(10)恐惧:害怕。

(11)转须亲:反而更应该对她表示亲善。亲:亲善。

(12)即:就。

(13)防远客:指贫妇人对新来的主人存有戒心。防:提防。

(14)多事:多心,不必要的担心。

(15)便:就。

(16)插疏篱:是说吴郎修了一些稀疏的篱笆。

(17)甚:太。

(18)征求:指赋税征敛。

(19)贫到骨:贫穷到骨(一贫如洗)。

(20)戎(róng)马:兵马,指战争。

又呈吴郎背景:

这首诗出自《杜工部集》。767年(大历二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kuí)州的第二年,他住在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中吴郎),他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和对方身份不大相称的敬词,这是让吴郎易于接受。

又呈吴郎中心大意: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和关爱。

又呈吴郎赏析:

诗的第一句开门见山,从诗人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扑枣”就是打枣。这里不用那个猛烈的上声字“打”,而用这个短促的、沉着的入声字“扑”,是为了取得声调和情调的一致。“任”就是放任。之所以要放任,第二句说:“无食无儿一妇人。”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一个没有吃的、没有儿女的老寡妇。诗人等于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

三四两句紧接一二句:“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困穷”,承上第二句;“此”,指扑枣一事。意思是:“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一种恐惧的心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干涉,反而还要表示些亲善,使她安心扑枣。”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陕西民歌中唱道:“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说的正是杜甫。以上四句,一气贯串,是杜甫自叙以前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启发吴郎。

五六两句才落到吴郎身上。“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这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防”是提防,心存戒备,其主语是寡妇。“远客”,指吴郎。“多事”,就是多心,或者说过虑。下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是说:“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未免神经过敏;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却也很像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吴郎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却不该还要插上篱笆。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最后两句“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表面上是对偶句,其实并非平列的句子,因为上下句之间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最后一句诗,好像扯得太远,好像和劝阻吴郎插篱笆的主题无关,其实是大有关系,大有作用的。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读者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篇8:《又呈吴郎》谁插疏篱考

何人插篱,历来颇多争论。宋人蔡梦弼在《杜工部草堂诗笺》中说:“吴郎以远方而来,当谨藩篱,以防他寇,亦不害其为直也。”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说:“妇防客,时怀恐惧。吴插篱,不怜困穷矣。”浦起龙《读杜心解》、杨伦《杜诗镜铨》也说吴郎插篱,不怜妇人。今人曹慕樊又提出邻妇插篱之说。金圣叹则认为是杜甫插篱:“以吴郎寓居于此,故使插篱间之,本为西邻防远客,非为远客防西邻也。”

上述诸家结论,均可自成一说。但笔者以为,邻妇跑到杜甫院子里插篱围树之说,则是物权所属不清,有无理霸占的嫌疑,与邻妇恐惧之说矛盾;吴郎插篱,自为远客,与诗歌“防远客”的意思不合;吴郎插篱防备他寇,也与“多事”矛盾;若杜甫插篱为寡妇防范吴郎,则吴郎品性强悍,惯于生事,杜甫已有耳闻,那么两人之交往密切似无可能。以上诸说,皆有不通之处。笔者不敏,尝试推论如下。

一、诗人行止

杜甫晚年形迹清晰: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杜甫赴奉先搬家逃难;乾元二年 (760)至成都,建浣花溪草堂。永泰元年(765),严武死,杜甫离开成都,经嘉州、戎州、渝州等地,在大历元年(766) 到达夔州。大历三年 (768),杜甫出峡,辗转至大历五年 (770)去世。

杜甫至夔州,辗转流离,可谓居大不易。他先住在“山腰宅”。这座住宅依托残存墙壁而搭建,是个临时住所,形制简陋。秋,迁居西阁,第二年三月离开。西阁位于城内,是一座吊脚楼。如《西阁二首》曰:“层轩俯江郊。”

而瀼西宅最初商定租赁,杜甫曾作《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记述之。冬天,在《瀼西寒望》中,杜甫表示“瞿唐春欲至,定卜瀼西居。”在《不离西阁》中,杜甫疑问“不知西阁意,肯别定留人?”又说:“平生耽胜事,吁骇始初经。”则诗人喜爱此地风景,希望继续租赁,可惜未获房主同意。《赠苏四傒》说:“乾坤虽宽大,所适装囊空。肉食哂菜色,少壮欺老翁。况乃主客间,古来逼侧同。”房主欺负杜甫既老且穷,不愿延长租期。

大历二年 (767) 三月,杜甫离开西阁迁居赤甲。好友柏茂琳为夔府都督,帮他买到瀼西草堂、四十亩果园,又租到东屯部分公田,于是杜甫立即回迁瀼西。诗人居住赤甲,前后不足一月。大历二年 (767) 八月 ,杜甫又自瀼西移居东屯。

二、主客关系

杜甫到夔州,先居城内的赤甲宅,又迁城外之瀼西宅,再迁城内之东屯宅。其中间波折,似有苦衷。瀼西位于城外,交游不便,且与轻装下峡夙愿相违背。考其原因,似为躲避当地纠纷。在《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其五中,杜甫言:“时危人事急,风逆羽毛伤。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似为友人得祸,诗人从落日时分一直哭到半夜,忧伤不已。现在,大概纠纷已了,诗人再次入城。

本诗之前,杜甫先写《简吴郎司法》,交代两人关系。司法:为州之属官。《旧唐书·职官志》载:“司仓、司户、司法三曹参军事各一人,从八品下。”吴郎应为忠州司法参军。

杜甫借给吴郎居住的是瀼西草堂,并不包括四十亩果园。瀼西宅在今奉节县草堂镇土地岭南麓,果园在草堂东南,下临瀼溪。果园之内,也有茅屋可居住,所以杜甫也常回瀼西,与吴郎过访。

吴郎与杜甫关系亲密,这在诗人此后作品中可以看到。瀼西果园的柑桔成熟时节,杜甫返回果园中的茅屋小住。吴郎来访,杜甫邀请他次日去家中饮酒。可惜吴郎因故未到,杜甫只得“独酌杯中酒”。大历三年春,杜甫离开夔州出峡之前,又将瀼西四十亩果园赠给吴郎。因此,当日杜甫劝说,吴郎定也欣然接受。

三、插篱习惯

笔者翻查杜诗发现,插篱笆是杜甫的居住习惯。杜诗写作篱笆共有三种情况,现列举如下 (可能有疏漏):

(一) 美德比附。

如,“是节东篱菊”(《九日寄岑参》 ),“且酌东篱菊”(《九日登梓州城》 ),“篱边老却陶潜菊”(《秋尽》 )。上述篱,皆有菊花,甚至直言东篱、陶潜,这是诗人借陶诗中的“采菊东篱”意象,自名高洁。“采菊东篱”,成为村居雅人的象征,影响了杜甫的审美取向。

(二) 生活习惯。

1、篱边野外多众芳(《叹庭前甘菊花》 )

天宝十三年 (754) 作。既讽刺朝廷鼠目寸光如土家翁,也暗示主人居住习惯。

2、 步 屣 过 东 篱 (《重 游 何 氏 五首》 )

天宝十三年作。

3、侵篱涧水悬(《示侄佐 (佐草堂在东柯谷)》 )

乾元二年 (759) 九月作。杜佐草堂面对涧水,就在涧水边插上篱笆。叔侄二人,习惯正同。

4、野老篱前江岸回(《野老》 )

上元元年 (760) 作。杜甫刚在成都西郊的草堂定居。篱前为江岸,则扎篱之习惯大于功用。

5、无钱即买系篱旁(《春水生二绝》 )

上元二年春作。春水暴涨,他想买船系在篱旁,则篱笆近水,正与上同。

6、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 )

上元二年春作。隔篱招呼,则篱笆稀疏,可以想见。

7、日出篱东水(《绝句六首》 )

广德二年 (763) 复归草堂时作。

8、篱边水向城(《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 )

当是永泰元年 (765) 作。江水很大,漫到篱边,与上同。

9、篱雀暮喧繁(《客居》 )

大历元年 (766) 在夔州作。

10、缺篱将棘拒(《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

大历二年 (767) 作。篱内经常扫除,其外任野草滋长,因此,篱笆只是划定院子界线,提醒主人清除至此。

11、篱弱门何向?沙虚岸只摧。(《课小竖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秽净讫移床三》 )

大历二年 (767) 作。因为沙壤疏松,瀼岸经常崩陷,篱笆常毁,瀼西草堂门的朝向都难固定。

12、篱中秀色画屏纡(《寒雨朝行视园树》 )

大历二年 (767) 秋天作。则果园也插有篱笆。

13、疏篱野蔓悬(《季秋江村》 )

大历二年 (767) 九月在东屯作。篱笆破损处,长出蔓生野草,仿佛为篱笆填补缺口。这篱笆插得漫不经心。

14、山篱带薄云(《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 )

大历二年 (767) 十月作。东屯离城较远,所依北山也少人开垦,居处高僻,篱落生云。

15、雪篱梅可折(《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 )

大历三年离开夔州前夕作。

16、春寒细雨出疏篱(《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 )

大历五年潭州作。

可见,杜甫凡是村居,皆插篱笆,但漫不经心,纯属一个生活习惯。

(三) 防范侵袭。

1、藉汝跨小 篱,当仗 苦虚竹 。(《课伐木》 )

其《序》曰:“我有藩篱,是缺是补。”杜甫初到东屯,插个矮小篱笆,不仅稀疏还有残缺。听说山上有虎,产生惊惧,于是找人砍树断竹,绑扎巨篱:先竖起木桩,高跨在矮小篱笆上,然后用空心竹编扎,结成高大又坚固的篱笆,防范猛兽袭击。杜甫之改稀疏矮小篱为坚固高篱,乃是迫不得已,是面临生命危险的一个特例。

笔者以为,扎篱与筑墙,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居住习惯。自给自足的封闭文化影响到宅居,形成独特的建筑格局。在风沙大的北方,尤其是城市,住宅基本为四合院。有独门独院的,也有几家人合住一院的。即便是社会阶层往上发展,四合院形制也被保留。小而县衙、道府,大至皇家宫殿,都是四合院的扩大版本。从夏代的二里头宫殿、商代盘龙城宫殿、西周岐山宫殿,到今天留存的北京明清两朝故宫,莫不如此。

而在多雨温润的南方,特别是农村,插上篱笆作为住所界线更为普遍。尽管难以保存,但篱笆历史非常久远。浙江湖州毗山遗址就出土了距今3500多年的竹 篱笆。它 长11米 ,残高60厘米,沿着一条人工河沟排插,而且编制手法精致。文学作品中的篱笆记忆更多,比如《诗经·小雅·青蝇》载:“营营青蝇,止于樊”;《诗经·大雅·板》载:“价人维藩,大师维垣 ”; 《诗经·齐风·东方 未明》载:“折柳樊圃”。这些樊、藩,都是篱笆。与四合院的高大院墙不同,篱笆是一道兼具装饰住所、界划庭院的分界,是住所主人自适之物,其所谓防盗功能几乎阙如。

四、插篱拆篱

考察何人插篱,需要既关注唐人的居住习惯,也关注杜甫当时生活的具体背景。杜甫将草堂借给吴郎居住,则吴郎情境类似此前杜甫在此租赁。由于自己租赁时期经历一段纠纷磨折,杜甫生怕吴郎与邻里发生纠纷,又为洒扫整治以迎接姻亲起见,就把枣树圈入篱笆之内,以分清物权,减少纠纷,保护吴郎居住安心。

由于诗人自身疏懒,自住篱笆尚且插得漫不经心,纯属标记的篱笆肯定更加疏漏矮小。吴郎入住之后,见此似有实无之篱笆,定然如诗人当初防虎扎篱一样,开始改造,将其加高加密加固。这样一来,本来可以悄悄过来打几个枣吃的邻妇就被断绝希望。

由于篱笆的界线功能,吴郎改造篱笆,绝不可能随心所欲,而只能依据原有篱笆。所谓“插疏篱”,与上文的“跨小篱”一样,都是在原有篱笆的界址上增设,将原有篱笆包括进去。只要看看中国城墙历史,其墙中包墙的普遍形制,与篱上跨篱、篱中插篱的关系,就当明白其中奥妙。

因此,杜甫插疏篱,分清物权所属,迎接吴郎暂住;吴郎入住,“我有疏篱,是缺是补”,于是加高加固,似有意似无意地断绝了寡妇打枣。杜甫作诗,既说自己插疏篱怕吴郎跟人起纠纷纯属多事,因为这个司法参军掌议法断狱,在地方上不会有人轻易招惹;又说吴郎把篱笆加固加高就显得过于计较私利了。在国家丧乱、百姓流离之时,作为知识分子的两人,都更应民胞物与、饥溺为怀。诗人一意在拆除篱笆。

上一篇:何场小学教师培训计划下一篇:偷懒的故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