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别》杜甫的唐诗鉴赏

2024-04-30

《恨别》杜甫的唐诗鉴赏(精选11篇)

篇1:《恨别》杜甫的唐诗鉴赏

《恨别》是杜甫上元元年(760) 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歌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渴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情真意切,沉郁顿挫,感人肺腑。

首联领起“恨别”,点出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说明离家之远;“五六年”,可见战乱之久。

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诗人于乾元二年(759)春离开故乡洛阳,返华州司功参军任所,不久弃官赴秦州,寓同谷,后又到达成都,辗转四千里。诗人作此诗时,距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

在这几年中,叛军铁蹄蹂躏中原各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令诗人深为忧虑。

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语出宋玉《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自己的漂零憔悴。诗人到成都,靠亲友帮助,过上比较安定的草堂生活,但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能老于锦江之边了。“老江边”的“老”字,悲凉沉郁。

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杜少陵集详注》)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杜甫有四弟,名为颖、观、丰、占,其中颖、观、分居在各地,只有杜占随杜甫入蜀。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立不安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思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沈德潜评论此联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唐诗别裁集》)这就是说,它不是抽象抒怀,而是借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让读者从形象中体会所蕴含的忧伤之情。手法含蓄巧妙,诗味隽永,富有情致。

尾联回应次句,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告捷的喜讯,渴望尽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情。上元元年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诗人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同样抒发诗人的爱国之心。

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辞浅情深。诗人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饱和着浓郁的诗情,值得反复吟味。

篇2:《恨别》杜甫的唐诗鉴赏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

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

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

司徒急为破幽燕。

杜甫诗《恨别》鉴赏

《恨别》是杜甫上元元年(760) 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歌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渴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情真意切,沉郁顿挫,感人肺腑。

首联领起“恨别”,点出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说明离家之远;“五六年”,可见战乱之久。

篇3:试从多重视角鉴赏杜甫的《登高》

一、从民俗学的角度欣赏

登高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特有的民俗现象。学者一般认为其发生有两大源头。一种是“望祭登川”, 这是古代一种宗教祭祀活动;另一种是重阳节登高的节日习俗。后来, 士大夫文人交友聚会, 登高宴饮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魏晋时期, 文人登高宴饮, 吟诗作赋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陶渊明的《移居》云:“春秋有佳日, 登高赋新诗。”谢灵运《登池上楼》写道:“倾耳聆波澜, 举目眺岖嶔。”这为后来登高渐渐成为文人抒怀的传统奠定了基础。至唐代, 登高不再是简单的宴饮唱和, 文人往往托物言志, 观物反思, 借登高自觉或不自觉的对社会人生作深沉的思考。其主旋律是表现家国之恨、身世之痛和历史的沧桑感。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苍茫阔大, 抚今追昔, 感叹宇宙, 慷慨悲凉。登高言愁叙悲的审美倾向尤为突出。就时间而言, 虽有以伤春为背景的登高诗, 更多则是借摹秋景而抒发悲情。卢照邻《明月引》:“试登高而极目, 莫不变而回肠。”尹懋《奉陪张燕公登南楼》:“屡登高台春, 徒使泪如霰。”高适《宋中十首》:“登高临旧国, 怀古对穷秋。落日鸿雁度, 寒城砧杵愁。”李白《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登高望山海, 满目悲古昔。”刘长卿《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登高复送远, 惆怅洞庭湖。”贾至《巴陵寄李二户部、张十四礼部》:“万里莺花不相见, 登高一望泪沾襟。”孟郊《感怀》:“秋气悲万物, 惊风振长道。登高有所思, 寒雨伤百草。”贯休《秋晚野步》:“登高吟更苦, 微月出苍茫。”通读唐代大量的登高诗, 发现很多都充满了悲情。

古代登高这种行为本身就蕴含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宋玉登高而怨, 张衡望远而愁, 正所谓“自古登高尽惆怅” (廖匡图《九日陪董内召登高》) , 登高情节引起了无数文人的心理共鸣, 杜甫也不例外。在一个深秋季节, 群芳凋零, 杜甫站在高处, 看到落木萧萧, 长江滚滚, 自己也已经年老多病, 却壮志未酬, 不由得产生一种忧愁。悲秋也是古代文人心中的一种情结, 宋玉《九问》:“悲哉, 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悲秋是生命意识的体现, 成为古人表达生命情感的母体, 悲秋的潜意识是哀悼青春不再, 时光难驻的叹息, 是抒发壮志难酬, 一事无成的感慨。秋士易悲成为一种传统固定下来。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已近暮年, 然而“功业未及建, 夕阳忽西流” (刘琨《重赠卢谌》) , 季节之秋加重生命之秋的凄怆。如今我们秋日登高, 感到天高云淡, 秋高气爽, 心情往往十分惬意, 所以当我们鉴赏杜甫的《登高》时, 很难理解诗人的登高情结, 站在民俗学文化层面有助于我们把握这首诗的主题, 也更容易体会出作者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从史地学角度欣赏

唐代宗大历元年 (766) 春末, 杜甫从云安 (今重庆云阳县) 沿长江至夔州 (四川奉节县) , 大历三年 (768) 正月出峡东下, 在此居住一年零九个月。在这不到两年的时间内, 杜甫创作了四百三十余篇诗歌, 占到其全部诗歌的七分之二, 可以说, 这是一个诗歌创作丰富的时期。《登高》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 (767) 秋在夔州所写, 描写了夔州特定的地理环境。夔州本是周代夔子国, 后为楚国所有, 秦、西汉为巴蜀郡。南北朝称巴州, 唐高祖武德元年改为信州, 二年又改为夔州。夔州以猿闻名, 峡口更以风大著称。《水经注·江水》中描绘:“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

杜甫独具慧眼地选取了夔州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物候特征。在《登高》前四句中, 诗人一口气写出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和鸟。风是急的, 峡口本以风大闻名, 登到高处, 觉得风大, 所以着一“急”字;天是高的, 这里天高地旷, 所以着一“高”字;猿是哀的, 唐代夔州多猿, 诗人登到高处, 峡中频频传来“高猿长啸”之声, 正所谓“听猿实下三声泪” (《秋兴八首》其二) , 所以着一“哀”字;渚是“清”的, 深秋景物开始萧条, 河中沙洲显得十分寂寞冷落, 所以着一“清”字;沙是“白”的, 经过秋天的风吹日晒, 沙也显得特别洁净, 所以着一“白”字;鸟飞是“回”, 天空的飞鸟因风急而低徊打旋, 所以着一“回”字。“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风急天高、猿猴哀鸣、渚清沙白、群鸟盘旋、木叶纷纷凋落, 江水奔腾汹涌。诗人以敏锐的眼光, 寥寥数语, 描绘出了一幅壮阔而萧瑟的秋景, 体现了夔州地区独特的深秋风貌。

安史之乱之后, 唐朝开始走下坡路, 随之诗人也失去了盛唐的昂扬精神, 代之以无奈的叹息和冷落寂寞的情怀。时代的萧条, 仕途的蹭蹬, 理想的破灭, 生活的困顿, 使杜甫心中充满了苦闷和忧愤。“杜甫在夔州, 身体时好时坏, 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都不断地缠绕着他, 最后牙齿落了一半, 耳也聋了, 几乎成了一个残废的老人。”[4]P167精神的苦闷, 生活的困顿, 疾病的折磨迫使他对萧条、苍凉之物象特别敏感。此时又适值深秋季节, 草木凋零、虫鸟将息, 自然物境与诗人心境默然融合。“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 形诸舞咏。” (钟嵘《诗品序》) 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往往让人联想到人生自我, 于是诗人悲落叶于劲秋, 瞻万物而思纷, 以情观物、触物伤怀。杜甫伤时忧国、感怀身世的情怀借着夔州特有的物象表现出来, 就形成了带着浓厚忧郁悲凉色彩的意象。情是悲情, 景亦是悲景, 正是夔州这些真实的悲景衬托出了诗人真挚的悲情, 才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才具有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从绘画美学角度欣赏

中国传统绘画不同于西画, 不依据焦点透视原理, 而是讲究散点透视。如宗白华先生所言:“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的焦点, 而是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 一目千里, 把握全境的阴阳开阖, 高下起伏的节奏。”[5]P97中国传统绘画讲究俯仰天地, 追求以大观小, 以小见大。我们看宋代郭熙的《早春图》、明代唐寅的《落霞孤鹜图》、清代袁耀的《山雨欲来图》, 皆可见一斑。诗画的空间意识是相通的。俯仰自然在中国诗歌中体现的也十分明显, 如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也说:“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王羲之《兰亭诗》:“仰观碧天际, 俯瞰绿水滨”;陶渊明《读山海经》直接在诗中写道:“俯仰终宇宙, 不乐复何求”, 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云:“俯石濯下潭, 仰看条上猿。”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登高》第一联“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便是仰视高空, 如狂飙骤来;第二联“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即是俯察江渚, 凄清冷落。所谓“怀宇宙以伤远, 登高台而写忧。” (陈子昂《春台引》) 在仰观俯察之中, 诗人感受到了宇宙的无限和永恒, 在旷远的空间里感受到了自身的孤单和渺小, 意识到了人生之短暂与无常, 才生发出兴尽悲来的深长感喟。庄子早就说过:“吾在天地之间, 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看中国的山水画大都画得山高水阔, 而画中人物极小, 这正是中国古人的宇宙观, 空间的阔大和个体渺小的对比, 宇宙的无限和个体生命有限的对比, 更增加了其悲感。《楚辞·远游》曰:“惟天地之无穷兮, 哀人生之长勤。”正所谓“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前赤壁赋》) , 江山万古长青, 江水万古长流, 人的生命却如落叶飘零, 岂能不悲?

《登高》所绘之景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特征。具体地说, “风急天高猿啸哀”是高远, “渚清沙白鸟飞还”和“无边落木萧萧下”是平远, 这和国画中的“三远”是一致。诗歌“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 好比画家工笔, 形声色态, 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 好比画家工笔, 只宜传神会意, 让读者用联想补充。”[6]P587

四、从影视学角度欣赏

镜头的远近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大远景 (extreme long shot) 所展现的视野广阔, “多以景为主, 以景抒情, 以景表意。”[7]P101景深悠远, 主要表现远距离的人物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气氛。大远景以环境为主, 可以没人物, 即使有人物也占很小部分。它的作用是展示巨大的空间, 展现事物的规模与气势。所以, 大远景经常使用在史诗电影中。特写 (close-up) 是表现拍摄主体对象某一局部 (如人肩部以上及头部) 的画面, 它可以作更加细致的展示, 揭示特定的含义。特写反应的内容比较单一, 起到形象放大, 内容深化, 强化本质的作用。在具体运用时, 主要用于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特点, 起到震撼人心、引起注意的作用。

《登高》中一开始展现了一个大远景, 高旷的碧空、辽远的沙鸥、无边的落叶、滚滚的长江。大远景的使用表现了辽阔深远的背景和浩淼苍茫的自然景色, 体现了宏阔的气魄, 意境十分开阔。随着镜头慢慢的推进, 由远及近, 画面逐渐收缩, 凝聚的焦点逐渐变得十分引人注目, 最后, 集中投射在一个人的身上, 他穷困潦倒, 白鬓斑斑, 体弱多病, 立于广袤的天地之间, 站在飒飒的秋风之中, 秋的悲凉和人的悲凉融为一体, 并通过大远景到特写镜头的拉近, 将整个秋天的悲凉完全投注在一个人的身上, 那种压抑的窒息一步步逼近诗人, 达到了极致。

电影中经常使用时空交融的艺术手法, 也能营造一种沧桑感。《登高》诗中将源远流长的长江与广袤无垠的天地绾接, 以时间与空间立体交叉的手法, 利用天高风急、渚清沙白、无边落木营构出“万里悲秋”的广阔空间, 配之以“百年多病”的冗长时间, 交错在一起, 使人感觉到了世事沧桑。“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时空交融写法, 流露感情的真实底蕴。“悲秋”二字承前启后, 点明题旨, 引领下联直抒郁积心底日久、万里漂泊多病的孤零悲苦之情。

此外, 这首诗声律对仗精细微妙, 许印芳在《律髓辑要》中这样评价:“七言律八句皆对, 首句仍复用韵, 初唐人以创此格, 至老杜始为精密耳。”“百年”与“万里”在“百 (仄声) ”和“多 (平声) ”字上生变起对, 联袂骈和, 俪影双出, 又与前“无边”、“不尽”遥相唱和。诗人深沉凝重的困苦惆怅心境, 因音律的和谐对仗调配而达到了至高的艺术境界。当然, 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去鉴赏《登高》, 比如修辞学、色彩学、心理学等等, 这有待于我们去拓展研究。

摘要:《登高》是杜甫七律的代表作, 前人鉴赏颇多。本文试从民俗学、史地学、绘画学、影视学等新的视角进行鉴赏, 力图有新的突破。

关键词:《登高》,鉴赏,多重视角

参考文献

[1]杨伦.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2]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3]黄永武.诗与美[M].台北:洪范书店, 1985.

[4]冯至.杜甫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2.

[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6]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

篇4:《归雁》杜甫的唐诗鉴赏

诗中寄托了深切的乡思,并流露出对朝廷的系念和对国事的关心。

“春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点明了时间和客居情况,表达急切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安史之乱以后,八年来,杜甫带着一家老小背井离乡,从长安、洛阳、秦州辗转流离到四川成都。所以诗中“春来”二字亦作“东来”。这年初春,他在川北的.阆州飘泊时,就已经作好了准备,打算由水路下渝州出峡,以便回河南老家。但由于老朋友严武第二次到成都任东西川节度使,邀请杜甫到成都,于是打消了出峡的念头,举家重新迁回成都草堂居住。“万里客”三字,饱含着经年奔波的凄楚况味和浓烈的乡思之情。此时,安史之乱已经平息,按说应当回家了。他在不久前写的“生平第一首快诗”(浦起龙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就满怀激情地表示过:“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如今又来到成都,早就萦绕于怀的回乡之愿,不知要到何年才能实现?一个问句,表现了诗人渴望回乡而不能的急迫心情。

正当诗人为乡情所苦、愁思百结的时候,一队队大雁正从滨临锦江的成都上空,高高地向北归飞。“高高”有自由自在、畅通无阻之意。大雁北飞之地就是中原地带,它既是作者故乡的所在地,也是唐王朝中央政权的所在地。诗人想到大雁一年一度地回到故乡,而自己却多年滞留异地,不禁愁思缕缕。

这首诗短小精悍,含义隽永,余味无穷。这原因,一方面是诗人将自己的一片真情,融于字里行间,在平易朴实的语言里,蕴含着强烈的激情。另一方面,写归雁的诗,往往都是先从大雁本身着笔,然后再抒发议论,然而这首诗却是先写思归的心情,一开始就直抒胸怀,先给读者一个思乡的强烈印象,然后再将描写的笔触对准空中的大雁,让生动的形象去充分体现作者的思想,给人以具象化的感觉,先赋而后兴。

篇5:《归雁》杜甫的唐诗鉴赏

杜甫

春来万里客,

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

篇6:《羌村》杜甫唐诗鉴赏

组诗的第一章,描写的是刚到家时悲喜交加的动人场面。

前四句从写景入手,写到达羌村时沿路由远及近所见的景物。先是西边天上的晚霞,从厚厚的云层中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束, 走近家门又看到家门前的篱笆,傍晚归来的鸟群,这些景物,都是些极寻常的农村景物,使人倍感真实、亲切。作者写这些景物,目的在于制造家的氛围。第四句由写景转入写情,“归客千里至”这句诗,语浅而意深,含意丰富。作者回想自去年七月离家之后,自己历尽艰险,家人寄居在鄜州,这一带正是官军与叛军进行拉锯战的地区,与家人两地隔绝,双方音信全无,经受了多少揪心的牵挂啊!如今,家人老小幸存,自己也总算活着回来了。

个中滋味,可想而知。

中间四句诗,是全诗的重点和中心,正面表现初见家人时悲喜交集的情景,“妻孥怪我在”,这个“怪”字准确、凝炼,传神传情。这句说杨氏夫人突然发现站在面前的“我”,惊得呆了,一时分不清眼前是真是幻。“惊定”,承上句“怪”字说,过了一会儿,“ 还拭泪”,仍然拭泪。自然是喜极而泣。因为是极度的喜,难以言明,正面说出反而不能充分表达其喜,不能表达战乱中妻离子散而又重新团聚时激动的感情。因此,这两句诗,写喜而不直接说喜,而用悲的形式来表现,更具有动人心魄的感染力量。浦起龙总结杜甫这种抒情方法说:“公凡写喜,必带泪写,其情弥挚。”(《读杜心解》)写喜带泪写,或者说用悲来表现喜,这实际上是艺术表现上相反相承的辩证法。

上面两句,是写妻子悲喜交集的神态。接着从心理活动来描写诗人自己感慨之情。“世乱”,是“遭飘荡”的原因,这五个字,包含了作者这一年多来,先是被俘陷入叛军之手,冒死逃脱后投奔肃宗,又因救房琯而险遭杀身之祸的种种艰险经历。因此他重重地感叹说:“生还偶然遂”。生还,可喜;偶然遂,想想又深觉可悲。正因为侥幸生还,所以喜到极点;而念及命运无常又不由感慨。和前两句相比,一从行动上表现,一从心理上刻画,不仅显得笔调富于变化,而且后者还揭示了前者所以如此的原因和背景,将夫妻悲喜交集的心境,表现得更加深沉。

接着诗人又从邻居们、旁观者的反映,来表现悲喜交集的情景。羌村的邻居们,围在低矮的垣墙边,看到老夫妻相见时那悲不自胜、喜不自胜的情状,也被感动得有的叹息,有的还陪着杨氏夫人一同落泪。

这一笔,既衬托了悲喜交集的场面,还表现了邻居们的.忠厚善良和杜甫一家与当地百姓的亲密关系。

结尾的两句,是回应前面惊定拭泪、生还偶然的诗意,不仅总括了全篇所表现的悲喜交集的感情,而且是对**时期人们痛苦生活的典型概括。

写的是和家人团聚的情形。**之际,国事

家计,都极为艰难,因此这一章写团聚之乐,却充满悲愁。开头的“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两句,就给全篇定下了基调。

“晚岁”这个词,和诗尾的“迟暮”一词,都指年纪老。杜甫这年四十六岁,正当中年,因为历尽艰险,忧国忧民,未老而先衰,是很容易心生老意。

“迫偷生”三字,语极沉痛,这把年纪本当赶紧为国效力,却偏偏在国势危殆之际,被迫离开了朝廷。因此,回到家里,闲下来时,他感到是苟且偷生。因为有了偷生之感,全家团聚的欢趣也就少了。

“娇儿”两句,是指娇儿怕我又要离开他们,所以缠绕在身边。这两句诗,一句写喜,一句写悲。不离膝,是喜;畏我复去,又是悲,悲喜交加,自然“少欢趣”。

中间四句再写被孩子们纠缠不过,想设法摆脱,便想起了屋外池塘边散步的往事,信步来到池边。时过境迁,以往散步是夏天,如今已是深秋了;西北早寒,已是北风劲吹,寒气袭人,一片衰飒。本想散散心,而这萧瑟之景,反引起了愁思,使人联想到国家动荡的局势。“抚事”的事,包括了国事和家事。国事指京师失陷,玄宗奔蜀,叛军猖獗,官军反攻累遭挫折,同时房琯罢相,自己受到打击;家事指故乡不能归,一家十口流落在外,生计艰难。所谓“煎百虑”,并非夸大之辞。想寻找一点欢趣,得到的却是无尽的忧愁。因此下文又收回笔锋,再写欢趣。

结尾四句说,幸亏老天爷有眼,兵灾之外,没有再降天灾,今年庄稼还好,禾黍已收获,有了饭吃,还可以酿一点酒。晚年无以寄托,有了酒,可以讨得一醉,借以缓解一下压在心上的忧愁。有饭有酒,这是万种不幸中之一幸,是少欢趣中的一趣,但“赖知”、“已觉”、“如今”、“且用”这几个关联词语,已将百无聊赖,故作旷达的心境,隐约地透露出来。写团聚之喜,亦带泪写,给全诗笼罩上沉痛的气氛,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最后一章写和邻里的交往。

数鸡相斗而群鸡惊叫,这是农家习见的场景,诗从这习见的事物写起,增添了生活气息和轻松的气氛。

“乱叫”的乱,是混杂不清。乱叫和斗争,都是鸡的行为,斗争是乱叫的原因。但诗句先说乱叫,后说斗争,上下句错综成文,这两句本意是说,客人来时,正值数鸡相斗而群鸡惊叫。“驱鸡”两句,紧承上文说,将鸡赶回树上的鸡窝里,静了下来,才听清门外来客扣门的声音。古时许多地方养鸡,都是把鸡窝安置在树上。“驱鸡上树木”,就是赶鸡回窝。下文写“客至”的情形。

来客是四五位邻居父老。从下文所写的情形看,这些父老,都是羌村的劳苦农民。杜甫身为朝廷拾遗官,老百姓敢于和他交往,并带来礼物慰问他,这也可看出杜甫为人的忠厚。在平时,酒并非稀罕之物,而今战乱时期,吃饭也难,酒就更加难得了。而各人所带之酒,有劣等的浊酒,也有好一点的清酒。浊酒也拿来慰问杜拾遗,足可看出百姓的敦厚,和宾主间的亲密关系。

“苦辞”四句,由“酒味薄”引入话题,借父老之口写时局,写战争带给陕西一带百姓的巨大灾难。

这里从战争破坏了生产,民生凋蔽着眼,写关中人民为平叛战争承担沉重的兵役负担,壮年男子被征尽了,未成年的儿童也都应征入伍。“苦辞”,即再三称说。

“酒味薄”,淡薄低劣之酒。下三句说明没有好酒的原因,借父老劝酒的话,巧妙地表现了战争造成农村萧条的情形。

“请为”两句,是诗人对父老们的答谢。“歌”,这里是作辞而歌之,“艰难愧深情”意思是说值此国家多难、生计艰难之时,各位父老携酒慰问,我受之有愧啊!

诗的结尾,诗人仰天而叹,叹他“穷年忧黎元”,而今身为拾遗,而百姓正处在水深火热中,自己却不能为百姓分忧,怎能不令他老泪纵横?而听者父老,被诗人忧国忧民的一片至诚所感动,也泪流满面。最后这一章,写与邻里交往,本为欢宴,却四座皆泪,深沉感人。

篇7:唐诗宋词鉴赏策略谈

一、知人论世策略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作品的社会影响等, 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知人”就是要联系诗人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创作风格等来欣赏诗人的作品, “论世”就是要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优秀的诗作无不是现实的高度的艺术概括, 不了解背景, 就难以切实准确把握诗词的内容。因此, 在讲解古典诗歌作品的时候, 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作品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和事件, 而且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思想感情推动下创作作品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才能使学生走进诗人所生活的时代, 和诗人同呼吸, 共命运, 设身处地地体验到诗人的情感, 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李商隐的《安定城楼》时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李商隐十六岁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 并受东都 (洛阳) 留守令狐楚赏识, 又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 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 后娶其女为妻, 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 (僧孺) 李 (德裕) 党争激烈, 令狐楚属牛党, 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 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忘家恩, 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此后其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 困顿凄凉。学生了解到李商隐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就能很准确地把握“贾生年少虚垂泪, 王粲春来更远游”中寄托的诗人遭受压抑、人生不得志的情怀。

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 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 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 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即使是从前的人, 那诗文完全超出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 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世间的, 也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 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 既有诗, 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王维的《山居秋暝》可以作为佐证, 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是希望他自己以及他的各种朋友都能摆脱世俗、欲念的束缚, 建构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和真诚、相知的人际关系。诗人通过对美好自然的描绘, 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对腐败政治的不满。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要把这山野风光而且又是雨后秋凉写得这样明丽动人, 并且为什么认为“王孙自可留”的原因。

二、比较鉴赏策略

叶嘉莹指出:“只看一首诗怎么知道他的好坏?你一定要比较, 而且一定要找到相近的、作用差不多的或作风截然不同的诗人来对比, 只有经常做这样的比较, 才能够养成我们欣赏判断的能力。”艾略特也曾指出:“任何诗人、任何艺术家, 都不能单独地有他自己的完全意义。”“我们不能单独地评量, 必须把他置于已故的人中间, 加以对照、比较。”对于作品, 他认为:“只有与系统发生关系时, 个别的文学艺术作品、个别的艺术家的作品才有其意义。”不论是作家还是作品, 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充分显示其特征和差异, 才能有所发现并且作出准确的价值评估。只要有可比性, 并能导致有意义的结论, 同时代的作家或本人的其他作品都可进行比较, 对此教师有选择的充分自由。

对同时代的作家我们可以使用共时比较法分析不同点, 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他们作品的深刻内涵。中国古代诗坛双星———李白和杜甫, 尽管生活遭际有许多相似之处, 诗歌活动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但是他们在诗歌中塑造的“我”的形象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李白的“我”狂放不羁、飘然不群, 以风浪逸其情, 乾坤纵其志, 指点江山, 笑傲王侯, 扬言要用“虹霓为丝, 明月为钩”, “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 “临沧海, 钩巨鳌”, 为社会和苍生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杜甫的“我”脚踏实地, 忧思萦怀, 以泪眼凝视多灾多难的社会与人生, 在丛丛榛莽中, 在如磐夜气下, 寻寻觅觅, 辗转漂泊, 力图为国为民做一点有益的事情。认识到这一点, 学生对这两个大诗人的作品分析就能比较到位。

有些诗人、词人或因国运衰落或因个人生活变化等而出现了作品风格变化, 对此我们需要用历时比较法进行分析。比如李清照在《醉花阴》中说:“东篱把酒黄昏后。”那时远方有一个可以让她想念的人, 可是后来的《声声慢》中就只能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是在寒冷中喝一杯酒来减少寒冷的感觉, 但是三杯两盏的淡酒, 怎么能够抵挡傍晚时候那么寒冷的风。此时她已经渡江南下, 丈夫赵明诚也去世了, 温馨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再来看苏轼, 曾有人评价他的词说:“眉山公词短于情。”实际上苏轼不仅是豪放词风的开创者, 而且是婉约中的圣手。《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三、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策略

课堂上总有一些无法预见的情况, 经常与课前预设的不一致甚至相矛盾, 有经验的教师把这些看成是动态生成性资源, 他们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 而是耐心倾听、了解、把握学生的思维脉络, 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时纳入临场设计, 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 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 重视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注意作品的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再者, 诗歌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凝炼性, 越是成功的诗歌作品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就越大。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有的学生认为展现了作者的悲壮情感, 有的认为展现了自然的伟大, 有的认为展示了作者的人格魅力, 等等。对于这些不在自己教案范围内的理解, 教师要能兼容并包, 同中有异, 并给出确切的评价, 从而构建和谐课堂。

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生成资源都要加以欣赏, 教师必须有一个基本的标准。我们要知道对文本的理解不能随意化、自由化。文本的客观内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语文教师应把这些资源积淀在自己的大脑中。在课堂上教师应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 并相机点拨, 学生可以走得歪歪扭扭, 但不能走出主干线。我们的课堂不是越热闹越好, 学生的观点也不是越离奇越好, 而是应该杂而不乱, 应该在一定的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标准下进行, 也应该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四、课型多样化策略

唐诗宋词是一座溢彩流光的美的殿堂, 教师通过讲授, 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不羁精神, 感受到仁者光辉, 倾听到豪迈高歌, 聆听到浅斟低唱……与《唐诗宋词选读》相比, 高中必修阶段的古典诗词数量少, 难度略小, 教学要求低, 系统性也较弱, 且其人文内涵都只指向每个专题的人文主题, 这些篇目分散在各个教学时段讲授。对于选修课本上的63篇唐诗宋词, 如果我们仅依赖于“讲授”这一单一的课型, 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 同时学生的兴趣也难以提起来。选修课本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使用另外的标准编排讲授, 比如将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与王勃的《滕王阁》、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杜甫的《登高》等有关“登高”题材的诗词放在一起讲授。这样就能避免费时低效, 整天忙于赶进度的烦恼。

朗读课, 教师可以规定篇目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 考查学生借助声音、表情、动作传达诗歌精髓的能力。中国的古典诗词很讲究韵律节奏, 极具音乐的美感, 这种美感是诗人感情的自然流露。“不读不能得其要旨, 不读不能知其意味, 不读不能领略语言之美”。朗读, 不仅要读出音乐美, 而且要读出文章的韵味情致, 读出喜怒哀乐, 读出真情实感, 读诗的过程是对诗词的再创作。“朗读就是用读者的心声尝试复活文本的心声, 而尝试的过程就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朗读课这种课型许多教师不敢尝试, 因为相对于考核机制来说, 这种模式没有具体的“功利”。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对一首美的诗歌, 如果学生在诵读时能准确把握诗人情感的起伏, 注意诵读节奏快慢的处理, 声调高低的安排, 则能从优美的韵味和流动的气脉中产生妙不可言的感觉, 在抑扬顿挫吟诵中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 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在朗读中, 学生能够把主观感受与作品的艺术境界统一起来, 达到情感的共鸣和情操的陶冶。

评论课, 让学生尝试对某一首诗词的创作与构思、结构与内容、修辞与风格等方面进行感知分析, 学会自己对一首诗词进行全方位认识;还可以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对某一流派 (比如豪放派) 、某一主题 (比如“建功立业”、“思想怀人”等) 、某一意象 (比如“月”、“菊花”等) 进行多元化、开放性的解读。这样能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激发学生批判质疑的精神, 更为重要的是在评论的过程中学生会汲取许多成长需要的营养, 形成了自己认识世事、认识人生的观念。同时, 作文素材的积累, 写作能力的迁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隐性“生成”。

另外, 我们还应有自习课, 规定篇目让学生圈点勾画、评点批注, 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提升;还应有与所学内容相对应的习题课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也可以组织视频欣赏、书法比赛, 等等。总之, 要采用多样化的课型让学生亲近唐诗宋词, 亲近传统文化。

当然, 唐诗宋词是浩瀚的大海, 仅凭以上四种策略难以达到“风格迥异的作品给个性鲜明的现代学生提供充足的精神养料, 那些远去的诗人和绝妙的辞章能够帮助学生们建造起精神家园”的效果。为了唐诗宋词鉴赏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我们还需继续探索。

摘要:本文重点讨论在唐诗宋词鉴赏中要注意的四种策略, 试图借助它们达到诗词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唐诗宋词鉴赏,有效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江德松.走向和谐的阅读对话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7, (6) .

[2]许昌良.灵活对话文本.教学与管理, 2007, (11) .

[3]罗时进.唐诗演进论.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4]南京师范大学.文学评论写作.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5]王瑶.中国诗歌发展讲话.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

[6]王元骧.文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7]叶嘉莹.风景旧曾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8]朱光潜.诗论.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

[9]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10]周宏锐.关于《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建议.互联网, 2009.

篇8:《禹庙》杜甫唐诗鉴赏

杜甫

禹庙空山里,

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

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

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

篇9:《蜀相》杜甫唐诗鉴赏

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

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

“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作者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

接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茵茵春草,铺展到石阶之下,映现出一片绿色;只只黄莺,在林叶之间穿行,发出宛转清脆的叫声。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又在哪里呢?想到这里,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怅惆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

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三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

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划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怀古为了伤今。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使诗人忧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恢复国家的和平统一。正是这种忧国思想凝聚成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诗的最后一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

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

篇10:《昼梦》杜甫唐诗鉴赏

【原文】

昼梦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赏析】

公元766年(唐大历元年),杜甫流离到夔州,乱离时代沉重的忧国思乡之情,萦绕在老病潦倒的诗人胸中,积思成梦,不独夜晚,就连白日小憩,也梦见故国君臣,旧乡门巷。

“昼梦”,有白日梦之意,题中含有自嘲之意和悲愤之情。《论语·公冶长》云:“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这里杜甫借用宰予昼寝的典故,说自己如朽木难雕,成不了大器。从昼梦诗中所写梦中的内容,可以看出诗人命题之意。金圣叹评此题云:“特特犯《论语》‘昼寝’字,先生岂不可雕之木,不可杇之墙哉’?”(《杜诗解》)

“二月饶睡”四句,解释昼寝入梦的缘由。冬至以后,白昼渐长,黑夜日短,二月桃花盛开,蜂蝶成群,暖意融融,催人昏昏欲睡。金圣叹说:“‘不独’二字,一直注到‘眼自醉’,‘梦相牵’,此是何等笔力,亦何等章法!言眼自醉耳,非我欲睡也;梦相牵耳,非我欲睡也;世人皆醉,我何独醒?世人皆梦,我何不梦”?(《杜诗解》)除此之外,前四句诗还说明一个问题,即诗人神志倦怠。造成这种倦怠的原因固然很多,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操心焦虑,积劳成疾。杜甫平生忧念家国,身值乱离,忧思更深。诗人不说自己如何关怀时事,积劳成疾,反说自己如宰予一样碌碌无为,白日深睡,还推说“桃花气暖眼自醉”。但“不独”二字,却深婉曲折地透露了诗人忧劳积思的心态。这样,“不独”二字,就为下面记梦暗中留下伏笔。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以梦的形式,表现了诗人的.家国之思。俗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日成梦,可见思情之深。这两句所写梦景,荒凉萧瑟,与前四句所写春景看似不太协调,却真实地将诗人晚年心境刻画出来。一合上眼,诗人仿佛回到故园,自安史乱军掠夺烧杀后,那里已是荒凉冷落,加之回纥、吐蕃屡次侵犯,战火烧残了村庄,蒿草丛生,荆棘遍地,墙头门前除去栖鸦野狐,更无人迹。故国君臣前门拒狼,后门遇虎,唐王朝面临着种种困扰。这两句诗,用一“底”、一“边”字,将国家的危难、社会的灾难刻划得淋漓尽致,又一次抒发了诗人乱离伤痛的悲哀。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这两句是梦醒后的议论,它紧承梦境写来:中原君臣处在虎狼之中,故国门巷为荆棘所蔽,国事凋零,民不聊生,唐王朝向何处去?诗人认为只有尽快结束战争,让农民回到土地上去安居乐业,普天之下没有骄横的官吏横征暴敛,唐王朝才会恢复“煌煌太宗业”。结尾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对贪官污吏的憎恨,对人民的无限同情,以及对清明政治的向往。沉痛中渗透着希望。

篇11:《恨别》杜甫的唐诗鉴赏

师:请大家反复诵读印发资料中的几首诗歌, 总结出它们在题材上和写法上的共同特点。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从题材上看它们都是登高诗, 从写法上看都是寓情于景。

师:好的。登高则可望远, 望远而致思深。在古典诗词中, 登高赋诗抒怀是文人的一个传统, 每有登临必有诗作。

将登高与文学联系起来, 始于孔子。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 (《韩诗外传》卷七) 。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 登高而咏已是知识分子所向往、所推崇的习惯。登高之后眼界开阔, 使人心境开阔, 有指点江山、品评山河的豪情。中国后世知识分子推崇儒教, 儒家先贤的言行自然要竞相模仿。

今天我们就进行登高诗鉴赏的专题学习——自然与人格的契合物境与心境的交融。首先让我们走进作品, 我想请大家一起诵读《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这首诗。

生齐读: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师:请思考:诗人的悲愁具体指什么?诗人是怎样将满腹悲愁表达出来的?从诗句当中去找。

生:诗人因为参加永贞政治改革失败被贬, 后来又明升暗降, 被派往远州当刺史。那时候诗人思念友人, 自伤身世, 写下此诗。

师:这位同学把柳宗元两次贬谪的遭遇回顾了一下, 很好。其他同学能不能再补充一下?

生:从“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来讲, 诗人看到的景象是凄凉开阔的, 后面会联想到身世, 这样会觉得更加悲苦。

师:很好。我们讲登高见景, 见景抒怀。诗人见到的是夏日里暴雨的景象, 能详细描述一下吗?

生:他见到了“惊风”、“芙蓉”、“密雨”、“薜荔”, “惊风”击打着“芙蓉”, “密雨”侵袭着“薜荔”。

师:“芙蓉”就是荷花, “薜荔”是一种植物, 它们还有别的含义吗?

生:也象征着恶势力对改革派的打击报复。

师:嗯。其实这里运用了一种写作手法——比兴。表面上是写见的景, 实际上具有象征性, “芙蓉”“薜荔”象征着美好的芳洁的品德。

我们继续从诗句中来找他的悲愁。“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刚才同学讲到, 他和友人都被贬谪到这么遥远的地方, 音信难通, 家园难归, 所以最后两句抒发的也是这样的悲愁。

通过这首诗我们来把鉴赏登高诗的方法明确一下 (投影) :登高诗歌一般是登高见景, 见景抒情。登高, 提供了一个观景抒情的审美平台。在这个平台上, 诗人可与自然、天地、万物对话, 可以审视自我, 发抒幽情。在本诗中, 柳宗元便是通过景物描写, 将一腔难以排遣的愁思充塞于天地山海之间。请大家再次齐声朗读诗歌, 用声音来传递这种情感。 (生再次齐读此诗)

接下来请看李商隐的《安定城楼》。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 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 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鹓雏竟未休!

诗人登上安定城楼, 纵目远眺, 所见之景通过第一联展示出来:城堞、杨柳、汀州, 景象高远。接下去的诗句呢, 请同学来赏析一下。

生:在第二联中, 诗人写了贾生和王粲的典故, 借典故表达自己和他们一样的身世和遭遇。

师:什么样的身世和遭遇?这两个人物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和诗人的经历又有哪些契合之处才引起了情感上的共鸣呢?

生:他们都是怀才不遇的。

师:这个词点得非常好, 有概括性!“怀才不遇”, 满腔的抱负、才能都没有办法施展出来。下面一联用了什么典故?

生:用了范蠡的典故, 诗人表达了功成身退、退隐江湖的愿望。

师:是的。范蠡实施了复国的计划, 携美人归隐江湖, 很惬意。诗人用这个典故想表明自己什么样的情怀?这位同学说到“退隐”, 并不贪慕于什么样的名利。他的想法啊, 非常高远, 就是归隐于江湖要在什么完成之后呢?

生:扭转乾坤, 功成身退。

师:好, 继续往下呢?

生:写了“腐鼠”和“鹓雏”, 讽刺那些党羽势力。

师:对, 他用了什么典故?出处?

生:是《庄子》。

师:对, 《庄子》里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寓言故事。

生:讽刺了朋党势力, 表达了自己的心志。

师:鸱鸟以为非常美味的腐鼠, 认为鹓雏 (即凤凰) 也会贪恋, 它哪知鹓雏对此根本不屑一顾。借此来指向那些打击排挤自己的朋党势力。那么李商隐是怎么卷入朋党之争的呢?谁能给我们简单地说一说诗人的遭遇?

生:李商隐二十六岁时, 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 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 后娶其女为妻, 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与李德裕党争激烈, 令狐楚属牛党, 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 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忘家恩, 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 困顿凄凉, 终年四十六岁。

师:很好。那能不能请你再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来谈一谈, 他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

生:他想要建立功名, 但是又遭到压抑, 忧愤国是, 却不被重用, 所以政治上很失意。

师:非常好。请大家思考:诗人登高望远之际, 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

刚才我们请同学将三联中涉及到的典故回顾了一下, 要注意典故的运用的内涵和诗人情感的契合。诗人的情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第二联的怀才不遇难以施展抱负的感伤, 到下面一联表达自己淡泊名利、在扭转乾坤之后归隐江湖的坚定想法, 一直到最后这种愤慨的全面爆发, 对朋党势力对他的排挤打压进行了抨击, 讽刺之意很强烈。

(板书:感伤——坚定——愤慨)

我们总结一下:通过品味这首诗的深远之情, 我们看到, 鉴赏诗歌, 不仅要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而且要知人论世。我觉得大家有一点工作做得非常好, 就是鉴赏诗歌的时候把诗人的经历遭遇等做一个整理, 结合诗人身世与时代背景, 才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把握诗人的情感脉络。

下面我们走进哲思, 请大家朗读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生齐读: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师:请大家比较一下这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和前面的登高诗有什么不同。

生:这首登高诗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感受, 然后又通过登高去缅怀先人, 继承了先人的文化, 抒发了作者对历史传统的体悟。

师: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吗?它与前面登高诗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生思考)

师:前面柳宗元、李商隐的诗都是一开头将登高所见之景写出来, 然后再抒怀。那么这首呢?

生:这首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想法、哲思。

师:很好, 你能给我们讲一讲, 首联是什么内容?

生:世事不断地变化, 给人一种人世苍茫的感觉。

师:对, 它其实是给人们揭示一个哲理, 是以议论性的诗句开始的。

生:接下去抒发了对历史的体悟, 用典故写了时序的更替、年华的转换和岁月的流逝, 尾联写对自己前途渺茫的心理, 很有沧桑感。

师:我们看“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尚”字十分有力, 包含了复杂的内容, 能不能给解读一下?

生:羊公当初和贤圣之士来此登临, 留下来的碑记还在, 现在诗人登上岘山, 看到这座碑, 心情十分的萧条。 (犹豫)

师:为什么呢?羊公是谁?

生:羊祜, 曾经镇守襄阳。他曾在此山与友人喝酒吟咏。

师:对, 他和羊祜相距四百余年, 现在登临此处, 看到当时的百姓为纪念羊公竖立的石碑还在, 为什么会悲从中来呢?为什么“泪沾襟”呢?

生:我想是一种抚今思昔的感慨吧。

师:是的, 而且会自然而然地吊古伤今。那他感伤的是什么呢?

生:他自己不能实现抱负, 心中的悲哀。

师:很好。鉴赏这样的诗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个方法:卷帘而上。从这个尾联的典故入手, 再品读, 咬文嚼字时看这个“尚”包含的思想内容、情感。诗人想到自己死后难免湮没无闻, 再想到羊公, 毕竟是做了一些事情, 不管是为国家, 还是为百姓, 所以才会在他逝去之后, 百姓为他立碑。四百余年的历史过去了, 碑还在, 诗人自然会吊古伤今。这首诗与前面诗的不同之处是它传达了诗人的一种哲思, 情之悠远是慢慢深化的。

我们借鉴一下程千帆先生的评论 (投影) :这篇诗凭吊家乡古迹, 通过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这个主题的描写, 暗示了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悲哀。 (《新选新评新注唐诗三百首》)

走进诗人之悠远心灵, 请大家找出其他登高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 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写出了作者对自然之秋、人生之秋的强烈的感情色彩。

师:那哲理体现在哪里?

生:我觉得王勃的《滕王阁》后面四句都是带有哲理性的。人生的浮华是短暂的, 只有江水是永恒的, 表现了一种世事无常, 但时间永恒的真理。

师:好的, 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讲述了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师:很好。登高抒怀, 别有怀抱。请大家结合印发的几首诗歌总结:一般登高诗抒发的感慨有哪些?我们来整理一下, 互相补充。

生:写了仕途上的不得意, 还有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 还有对社会历史的一些想法。

生:还有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生:作者在登临以后, 看到自然景物的开阔, 往往会感觉到自身的渺小, 从而产生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感慨。

师:好的, 有的同学从诗人个人的角度来谈, 因为前面接触到的诗人有政治上非常失意的, 遭遇贬谪的, 抱负不能实现的这样一种悲愁。

师:我们发现, 我们的选修教材是按照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来编排的, 当我们把这几首诗串联起来的时候, 看到诗人通过作品来反映出时代精神, 体现了唐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李商隐的作品是“落日余晖”中的一部分, 即使是落日的余晖, 他依然有着崇高的理想。把个人放在永恒的时空之中, 把自己的命运融于时代的潮流和国家的命运中去思考。这是一种大情怀。

(投影) 登高抒怀别有怀抱。请大家结合印发的几首诗歌总结:一般登高诗抒发的感慨有哪些?

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整理:

个人:

国家:

时代:

从个人角度看思归思乡之情、不得见用之愁、贬谪之苦;从国家这一角度看感怀时事的诗篇, 凭吊古迹、伤感于今;时代盛衰无常、世事变迁, 将个人的理想追求和整个大的环境联系到一起去。

师:请诵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王之涣《登鹳雀楼》和杜甫《登高》, 分组讨论:杜甫是怎样从内容和写法上发展登高诗的?我们来读一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生齐读: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师:我先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体会一下登高诗文化之长远。先看一段评论, 说到这首诗传达出来的三种意识 (投影) :

穿越古今的历史意识

俯仰天地的宇宙意识

于一声浩叹中表达的强烈的生命意识

评论用的是“浩叹”, 不是“悲叹”, 不是“哀叹”。陈子昂就像一位巨人, 站在时代的顶峰呼唤。

对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有这样一种评价 (投影) :

登高玄思的哲人之境, 启迪人心的哲理之境。

《登鹳雀楼》是个人登高即景然后抒怀, 但这里蕴含了诗人的智慧, 引起了后人的普遍共鸣, 带给我们一种哲理。

下面我们一起朗读杜甫的《登高》。

生齐读: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之景, 表达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愁苦的复杂情感, 沉郁顿挫, 动人心肺, 在意境的营造上显得雄浑高远。

请大家分组讨论:杜甫是怎样从内容和写法上发展登高诗的?

(学生分组讨论, 老师巡视指导。)

生 (代表1) :杜甫的诗先写景, 写了秋天悲凉的景色, 然后抒发了一种哲理, 人生渺茫、宇宙永恒的哲思。抒发自己的情感, 就是自伤身世。

师:你把杜甫的《登高》赏析了一下, 能否比较一下呢?

生 (代表1) :陈子昂是直接抒发感慨。王之涣是先描写一种壮阔的景象, 然后表达对人事的思考。

师:好, 那杜甫呢?

生 (代表1) :杜甫是借景抒情, 然后把他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来。

师:好, 感谢第一位发言的代表。接下去。

生 (代表2) :《登高》这首诗, 前半首写景, 后半首抒情。首联刻画了杜甫在登高时见到的景物。描写了秋天特有的景物, 表现了秋天那种肃杀的气氛。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一生漂泊的情感。

师:好的, 请再推举一位代表。

生 (代表3) : (走上讲台, 在黑板上写下“形”“意”两字) 如果从作画的角度看,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卓越的写意诗, 重意不重形, 讲求以意御笔, 以笔写意, 一气呵成。是情感自然的勃发, 灵魂恢弘的喷薄, 表达出怀才不遇, 怀璞玉而不为人所识的惆怅之情。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则凸显一个“形”字, 极注重格律与平仄, 中规中矩, 井井有条。再加上诗人先写景, 再写情, 情景交融的写诗技巧, 充分体现了闻一多先生论诗是“戴着镣铐跳舞”的卓论, 体现出登高玄思的哲人之境, 启迪人心的哲理之境。然而, 到了杜甫, 则显其并能, 将陈王二人的长处交融, 达到统一, 并进一步发展。王诗为五言, 而杜诗为七言, 七言较之五言在抒情上表现得更为丰满有力, 并且杜诗更为精雕细琢, 从格律的角度上看简直无懈可击。再者, 此时杜甫已步入暮年, 在苦难的锤炼下, 显示出比陈子昂更为成熟、沧桑和强大的情感, 令人感动、震撼。因此, 情感因格律而升华, 格律因情感而洗尽铅华, 不再古板和生硬。首联、颔联描写了江边的深秋图景。随着诗人视角的变换, 描绘了天上地下的秋景, 有声有色。首联有听觉的肃杀, 有视觉的悲壮。颔联由“无边”、“不尽”将有限之小天地扩展为无限之大时空。颈联、尾联将诗人他乡作客的艰难困苦之情层次分明地倾诉出来, “年老志衰霜满鬓, 一腔愁苦独登高”, 一种极强烈的悲剧感撼人心魄。读罢《登高》, 我实在不忍心去称赞杜子美在诗中表现的破碎的尊严和坚强。请大家珍视这种悲壮的高贵。 (师生鼓掌)

师:感动于你用心灵与伟大的诗人对话, 对诗歌的鉴赏本来就是用自己的心灵去走进诗人。请大家看一看: (投影展示一) 登高题材也是有传统的, 经过漫长的积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一出, 便以强大的力量夺取以往的积累, 建立牢固的形象, 他的主题被时间笼罩, 并且是悲观的 (独怆然而涕下) 。而王之涣带着《登鹳雀楼》来抢占地盘, 他的主题被空间笼罩, 并且是乐观的 (更上一层楼) 。然而杜甫的《登高》, 以更强大的力量和姿态, 使“登高”题材形成定局。

接下来是有关比较的内容。

(投影展示二) 杜甫的《登高》既包揽了陈子昂的时间和王之涣的空间, 又注入了个人身世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时与空, 历史与现实互相交错和浸透。陈子昂和王之涣用的都是静止的远景, 杜甫则用上远景、近景、特写, 并且不断转换视角, 使诗写得丰富而复杂。

师:最后咱们来再进行一下整合。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 (《韩诗外传》卷七) 登高赋诗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过程的艰难、登上高处的旷茫和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自然、宇宙的怀想, 也就容易产生诗情。细细揣摩登高诗的内容:或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热爱自然的豪情;或抒发人生感悟、历史沧桑, 揭示宇宙的哲理;或抒发个人的悲抑、哀怨。登高往往表现的是一种昂扬、激烈、悲抑的人生状态, 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渴望 (登) 和旷茫无边 (高) 背景下的大豪情、大悲愁。总之, 绘壮景、写豪情、感沧桑是优秀登高诗的常态。这个登高的“高”已经不是一个物理的高度, 它应该也体现了一种精神的高度:开阔的视野所带来的一种心灵的丰富。

下面欣赏名家谈登高诗鉴赏。 (投影)

生齐读:

(登高诗) 从空间的广阔, 到时间的深邃, 不仅是视野的广阔, 而且有诗的精神气度——悲秋而不孱弱, 有浑厚之感。

在登高的场景中, 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间中, 使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由高而低, 由历史到个人, 由空阔到逼仄, 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气息。

分析要开放, 最好把作品放在系统中, 在多方面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分析, 结论才有可能深入。

师:大家课后也可以阅读一下当代学者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 让我们对作品的鉴赏更加深入、细致、丰富, 贴近自己的心灵感悟。今天我们通过登高诗鉴赏专题的学习, 来感悟宏大深沉的精神力量, 让生命色彩更加丰富。大家课后复习诗歌的时候也可以用分类别整合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诗作的理解, 加强诗歌题材分类的意识, 如山水田园诗、军旅边塞诗、送别惜别诗、咏史怀古诗等, 通过整合, 整体把握类别的特点, 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今天的这节课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下课!

思路解说:

这节课是我在南京市开设的选修教学探究课, 想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选修与必修打通, 将选修教材内部各专题打通, 真正体现选修的特点。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按照文学史的脉络, 以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风格为依据进行专题分类。在实施教学时, 要在教材的基础上, 根据需要和目标最优化原则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把《唐诗宋词选读》初唐诗专题中的《滕王阁》、盛唐诗专题中的《与诸子登岘山》、中唐诗专题中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晚唐诗专题中的《安定城楼》和《必修四》中杜甫的《登高》等篇目整合起来, 设计为“登高诗”专题。在前期准备阶段注意了以下问题:一是注意单篇教学的落实, 课前布置学生充分的预习未接触过的诗篇, 温习已学过的诗篇, 以提高课堂整合的效率。因为是在外校借班上课, 事先我将所有课上要涉及的必修、选修诗作印成了一张讲义发给学生以加强诵读与理解;二是注意板块流程的顺序安排及问题设置的斟酌, 能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分”与“合”的组合学习;三是强调古诗词鉴赏方法的归纳整理, 以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整个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由学生诵读登高诗导入;2.走进作品 (景之高远) :通过对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的问题探讨明确鉴赏方法———抓住景与情的关系;3.走进诗人 (情之深远) :通过对李商隐《安定城楼》的典故探讨明确鉴赏方法———知人论世, 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4.走进哲思 (心灵之幽远) :比较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与前面登高诗的不同之处, 并交流其它登高诗中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 从个人、国家、时代三方面总结登高诗中诗人抒发的感慨;5.走进传统 (文化之长远) :比较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登高》。分组讨论交流:杜甫是怎样从内容和写法上发展登高诗的?教师提供名家谈登高诗鉴赏以供参照;6.明确诗歌题材分类学习意识。

上一篇:盗版问题的高考英语作文下一篇:开展消防安全清查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