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记忆

2024-05-16

守望记忆(共14篇)

篇1:守望记忆

守望,字典里意为“看守瞭望”。可以是在边疆守望祖国;可以是在小区门口守望小区;也可以是在边疆守望祖国。此刻,我站在记忆的门口,回首,守望着过往的记忆,瞬间无数往事涌上心头,让我又想起了外婆。

外婆在我上一年级时就不幸病逝了。在那之前,她一直对我十分关爱,总是尽量满足我的要求,却又从不让我没了规矩。

记得小时候,我特爱到外公外婆的塘上住,从早到晚,像个活脱脱的乡下孩子一样玩。塘边没有小朋友能陪我玩,照理,我应该是非常非常的孤独寂寞的,但是,塘上哪些在其他地方都玩不到的游戏却让我沉浸其中。比如:拖着外公为我撑船玩、戴上小帽跟外婆择菜、在半桥上看过往大船溅起水花、跟一只只狗嬉闹、捉小鸡小鸭来逗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层出不穷。我,就是在这样“纯天然”的玩乐中,成长了五岁。

但是,在我上大班时,外婆不幸得了肝病,当时的我还小,不懂什么是大病,什么是小病,只知道:外婆虽躺在病床上,但仍然用亲切的声音告诉我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在我犯错时,仍用一种我能听懂、我能接受的语气及方式告诫我不能再犯……这样的外婆,我便天真地以为是没问题的、健康的、像以前那样的,就依旧嘻嘻哈哈地同外婆讲话。

可是,似乎天,不想让我再快活太久——外婆得病没过太久,我“收到”一条消息:外婆病逝了。我当时还没反应过来。消息已成事实……

挥泪别回忆,转过头,走回现实——外婆已不在身边。停笔。成文。

篇2:守望记忆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看学校中的建筑和绿化带,只因他们是学校的部分吧!心中不禁一震,我尽然做出这种无聊的事,或许真的是有那么点不舍吧!只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让我来到这所学校,住在我大姨家,在这里我经历了许多事,它让我变得更加懂事,让我原本开朗的性格烟消云散,让我成了一个人前开朗人后孤寂的人。我真的没那么坚强,我决定离开她家,离开这所让我有许多美好记忆的学校。我不曾留念过,只因为这里有我太多喜欢的人,只想留住心中那一刻的美好罢了。

风带走的已经太作文多了,如今他又即将带走那一刻的美好,我想抓住却不行,好后悔,好伤心想重来行不行,我愿付出所有来换一个时光机。但我现在能做的也只有在风中守着看着这一切,看着这和我有关的一切:岳依兰,我的死党。姜晟芬,我的好伙伴,龙昕,我的好朋友。王艳,总是教会我许多我不知道的事情和道理。黎雪婷,我名义上的姐姐。泽子,总是对别人说他是我哥,不许别人欺负我。

地球始终不停地转动,我不停地奔跑着去寻找遗失的一切。

如果我不曾走过这一遍,就不会发现生命中有多少酸苦和甜美,只是不清楚回忆中那个女孩为何依然不停地追,以驻足在风中,任风吹过每一寸肌肤,而守望着。

篇3:守望记忆

认识鹏钊兄, 缘于我作为陕西省和咸阳市图书馆义务馆藏志愿者, 收集全省境内文献开始的, 当我了解到《华商报》副刊签约作家史鹏钊新著出版的消息, 便迫不及待地通过朋友联系上了他, 第一时间在报纸及文学文化网站播报书讯。遗憾的是, 挂号寄出去的收藏证鹏钊兄至今仍未收到, 我又再次予以重新办理, 我等待着与他重逢时亲手交给他。

当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史鹏钊《光阴史记》, 他笔下的散文取材几乎都来自故乡, 从每一篇, 每一行文字都能感受到他对故乡史家河山水风光、民俗人情等等, 都是刻骨铭心和深深挚爱。《光阴史记》分为光阴史记、似水流年、亲情弥久、大地情深四辑, 用手中的笔为心中浓浓的乡愁、乡恋、乡思画着像。这中间, 有粗壮的《瓦瓮》, 结实的《门槛》, 光滑的《碌碡》, 转动的《风车》, 火热的《大锅台》, 还有《虫子在唱歌》……这些乡间事物, 无不抒写着他对土地的无限热爱和成长中难忘的记忆。对于故乡, 在今年这个城市大发展的背景下, 许多人的脑海中已疏于亲切, 内心守望记忆中的故乡, 比实际意义上的距离还要远。

全书以故乡史家河为创作原点, 以素描式的方式记忆和守望故乡, 用纯净恬淡的笔墨书写亲情、土地、行走、思考、人情冷暖……不一而足, 淳朴的笔意下不失灵动, 浓郁的乡土气息中充满哲思, 勾勒出一幅朴实美图。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散文研究所所长、陕西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序言中指出:“史鹏钊的这些素描, 也引起了我的共鸣。

史鹏钊笔下的故乡史家河, 是他对生活的理解, 对故乡的理解, 一切都自然而平静, 质朴、真实又亲切、温馨。品尝其中的意蕴与韵味, 会自觉地融入更深微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高原。时间在不停的运转着, “故乡”仍旧成为了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主题, 著名评论家安武林评价说:“史鹏钊的散文, 是饱含情感色彩的。无论是写人, 写事, 还是写风景, 都饱含了激越和沉郁的情感。他看家乡的目光, 有深深的眷恋, 也有淡淡的忧伤。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散文, 血肉丰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 对自己的家乡一往情深:“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 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 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 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 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 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忠实, 在写作中也都忘不了浓郁的乡言和乡土气息, “超大碗的面条, 古老的秦腔, 狂野的私情……”一部关中农民生活秘史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是史家河村田野上的一株白草, 我把根须扎在那里了。”从史鹏钊在写作中, 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 他虽然离开了故乡, 但心灵上反而跟故乡靠得最近, 每一篇饱满的散文都是在给故乡素描, 故乡是他永远的写作主角。

篇4:为城市留存记忆,为文明传承守望

在天津河西区,有个美丽的天鹅湖,湖边有座线条流畅,极富时代感与艺术性的建筑,这就是天津博物馆。它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场馆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层叠错落。建筑外形好似从湖面振翅欲飞的天鹅,是天津市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天津博物馆历史悠久,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8年成立的天津博物院。馆藏各类文物近20万件,藏品数量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馆内设有《天津人文的由来》(古代天津)、《中华百年看天津》(近代天津)和《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三个基本陈列,还有多个文物艺术品专题陈列。

喜爱书法的同学们到了这里更是会一饱眼福,这里有赵孟頫的小楷书法代表作《高上大洞玉经》、行书《洛神赋卷》,杨维桢的行书《梦游海棠城记卷》等,下面我们就选出有代表性的,和书法相关的几件藏品,和同学们“见见面”吧。

《寒切帖》

说到书法,“王羲之”这个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天津博物馆馆藏的这幅《寒切帖》,又名《廿七帖》《谢司马帖》,是“书圣”王羲之晚年所写的草书佳作。全文有五行共五十一字:“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书,知问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忧老久悬情。吞食甚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不一一。羲之报。”

这篇尺牍是王羲之写给好朋友的回信,有人推断“谢司马”就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大意是告之近况:“收到您的两封书信,得知您对我的问候,甚感欣慰。现在天气严寒逼人,近来都好吗?您长期操心劳累,我一直挂念在心。我进食很少,身体衰弱。还要勉力作书给谢司马,其他的就不一一说了。羲之答书。”此帖书体遒劲妍润,沉着流动,写时好像毫不费力,体现了王羲之晚年书法高度成熟,水到渠成,极其精妙。

由于王羲之书法真迹早已失传,天津博物馆的《寒切帖》是唐人钩填本,直接从原迹上勾勒填墨而成,最为接近王羲之书法原貌,因而尤显珍贵。在卷尾还有书法家董其昌、娄坚的题记。

《录苏轼太白仙诗》

介绍完了王羲之的作品,接下米要介绍的书法家同学们可能没有那么熟悉。他就是明代书法家张弼,被人评为“颠张复出”。原来啊,张弼和“草圣”张旭一样,擅长狂草,史书记载说他酒酣兴发,顷刻能写数十张纸,疾如风雨,矫如龙蛇,世人认为他是“颠张”(张旭)复出。

张弼流传下来的墨宝很少,天津博物馆的这幅《苏轼太白仙诗》内容分为三段,首段为张弼临苏轼李白诗两首,第二段是金代文学家蔡松年的跋,第三段是张弼自书题跋。纵观此卷,笔墨饱满,势态飞动而流畅,笔画的提按起收均富有变化,形成了跌宕的独特书风。

荷鱼朱砂澄泥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欣赏完书法作品,天津博物馆里的一方砚台也迫不及待要和同学们认识一下。可别小瞧它,这方“明代荷鱼朱砂澄泥砚”被陈列在“耀世奇珍”馆藏精品展里,足见其珍贵性。看它的外形,是憨态可掬的鱼形砚身,泥质细腻,砚背衬以荷叶,荷叶及鱼身周边是黑色,又搭配鲜艳的朱红色,黑红相映,荷鱼交辉,浓艳与沉着相得益彰。

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河砚并称为我国“四大名砚”。它细腻的质地犹如婴儿皮肤一般,而且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等特点。如今,古澄泥砚极为稀少,上品更是难求。而这方“荷鱼朱砂澄泥砚”,不仅造型美,还有浓浓的文化意蕴。因为“鱼”与“余”谐音,寓意连年有余。而“荷”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这么一说,同学们是不是也要夸这方砚台构思巧妙,别具匠心呢?

博物馆浓缩和荟萃了各个时代、各种门类的艺术精华和成果,为城市留存记忆,为文明传承守望。同学们,有机会到天津,别忘了去参观天津博物馆饱饱眼福哟!

篇5:记忆守望者成长日记

到了即将毕业的年龄,总是不经意间回想起这么多年的学生时光,加了好多QQ群,里面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经常有人抖动窗口后问道:“知道我是谁吗?”如果没有修改备注,我会直接回答不知道,然后他们就会给我一些信息让我猜,一点点的细节一次次激活内心最深处的回忆,于是我们带着欣喜一起回忆,教室的点点滴滴在回忆中放大逐渐清晰,定格在脑海复原成珍贵的记忆。我怎会忘记一同经历的同学,怎会忘记那些年青涩的记忆,他们在我的心中不但没有遗忘,反而异常清晰,连同细节都那样的真实。

偶然翻开相册,老样子封存在了老相册里,打开旧相册,背景是简陋的校舍,校长一脸的严肃,张老师面目慈祥,李老师手里拿着一个扇子,忽嗒忽嗒地扇着。我挤在同学们之间,恍然发现,自己原来曾经有过一张那么稚嫩的脸,棱角分明,眼睛闪亮清纯。我像是进入暮年的老者,守着老相册,内心沉淀着怀旧的情愫,平淡如歌的往事像风一样迎面吹拂过来。

我会从同学那里获得满足。他们给我描述天南海北的风景,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自己的生活。我也会从亲人那里获得满足。像我的同学一样,能让我记起我所淡忘的事情。家里一直存放着一张全家福,将近的照片,那时的姐弟三人还很小,不懂得照相是为何物,所以二姐极不情愿,苦着一张脸在父亲的怀里,我则在母亲的怀里,大姐就只能站在后面。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时母亲都会苦笑一番:“你看她那脸苦的`。”然后就讲述起那天的情景,脸上充盈着幸福。有一年由于调皮爬树划伤了小腿,鲜血直流,把年幼的自己吓呆了,站在那里哭着不知怎么办,父亲闻讯赶来,抱起我就向卫生所跑,时至今日我仍记得父亲脸上的汗珠掉落的那个情景,每当和父亲谈起这件事,我总是感叹这或许是长这么大以来和父亲最亲密的接触。也经常缠着长辈们讲述我们小时候的事情,他们慢慢地讲,往事一件件从记忆中浮现出来,历历在目。让岁月在往事中沉淀,在沉淀中悄悄升腾,讲着讲着我们都情不自禁地笑了,甜甜地笑,笑小时候的趣事和那些可爱的错误,有时也会叫嚷着不让再提起当年的错误,却又心甘情愿地听下去。

因为,它们是我记忆的守望者。将一天天的日子装进一个坛子,将一件件往事放进去,闭着眼睛,听一些欢笑和泪水在里面发酵;睁开眼睛,能嗅到清新的气息和淡淡的味道,他们不曾添加任何佐料。生活拒绝粉饰;往事,远离喧嚣。记得一些往事,装进去,慢慢地,心灵便充满温馨与感动。

曾经有个人说的话对我触动挺大: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冰山,冰山最上面是我们看得到的行为,我们忙碌、冲突、拼搏、失落……但是这一切之下,还有最深层次的我们自己,你可曾温柔地对待自己?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序言中说到:“每个人都像一座两层楼。一楼有客厅、餐厅,二楼有卧室、书屋,大多数人都在这两层楼间活动。实际上,人生还应该有一个地下室,没有灯,一团漆黑,那里是人的灵魂所在地。我常走进这个暗室,闭门不出,独自修炼……”

篇6:守望先锋守望诗集

无 法 随 你

随 你 轻 描 淡 写

天 晓 得

你 是 凡 · 高 的 画

我 却 站 在 门 外

一 花 一 世 界

一 沙 一 天 堂

走 在 都 市 灰 蒙 蒙 的 天 空 下

一 切 都 已 杳 然

那 阳 光

那 原 野

却 还 依 旧 在 我 的 目 光 里 翱 翔

就 像 白 天 看 过 的 山 峦 与 河 流

经 过 一 次 又 一 次 的 比 较 和 琢 磨

即 使 在 没 有 月 光 的 夜 里

也 依 然 可 以 辨 出 山 的 颜 色

水 的 流 痕

浓 得 化 不 开 的 绿

溢 满 整 个 心 灵 的 向 日 葵

穿 过 阿 尔 卑 斯

翻 过 珠 穆 朗 玛

抬 头 望 望 温 暖 的 阳 光

望 望 湛 蓝 的 天 空

在 自 然 的 柔 波 里

人 类 不 过 是 一 条 幽 绿 的 水 草

凝 视 七 月 的 黄 昏

数 一 数 瓢 虫 背 上 的 星 斑

夏 日 的 落 叶

七 分 鹅 黄

三 分 橘 绿

自 然

守 望

……

篇7:守望记忆

电影《守望人》观后感

为期5天的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11月19日在厦门开幕。20日,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二天,“四川制造”的院线电影《守望人》进行展映,取得不错的反响。

迷人的雪山高原风光、扣人心弦的真实故事,年轻的90后藏族演员,在电影中的真情表演,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守望人》是2019年地道的“四川本土制造”的电影。《守望人》是由四川本土拍摄、本土投资、本地演员出演的少数民族题材的优秀献礼片。出品人为张洪贵、罗治伟、刘晓红,总导演是靖军,导演为姬鹏。

据介绍,电影《守望人》进行了艺术创新,首次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藏族青年男女的优美形象和风釆。影片故事讲的是,一个普通牧民丹增浓烈炙厚的家国情怀,带着家人坚守在边疆环境恶劣的小土寨里,不让外敌侵占国土,爱国爱家的情感世代相传。片中有很多让人感动的瞬间,满满的正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守望人》中的10多个主演全是年轻的90后藏族演员,在帝饰演丹增,兰卡初饰演格桑,扎西邓珠饰演扎西,措卡卓儿饰演达娃,德旦饰演顿珠,扎西卓玛饰演拉姆。他们把守望国土、保卫边疆的家囯情怀表演得栩栩如生。

电影《守望人》观看心得

根据组委会安排

“四川制造”院线电影《守望人》

于20日下午13时30分亮相金鸡百花电影节

首场展映获成功

《守望人》放映现场

长达一百分钟的电影

没有一个离开现场

迷人的雪山高原风光

扣人心弦的真实故事

年轻的90后藏族演员在电影中的真情表演

获得观众的一致高度好评

现场观众纷纷称赞四川制造的电影《守望人》拍得精彩

艺术地表现了藏族父女两代人

几十年如一日

默默守护着祖国的疆土

无比热爱祖国的情怀

关于电影

电影《守望人》采用艺术创新,首次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藏区人美、景美、歌美和故事美。

其中,10多个主演全是90后藏族演员。我州籍藏族青年演员在帝饰演丹增,兰卡初饰演格桑,扎西顿珠饰演扎西,措卡卓尔饰演达娃,德旦饰演顿珠,扎西卓玛饰演拉姆。

电影《守望人》作为爱国主义影片,是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重点介绍影片。

出品人张洪贵

电影《守望人》,是以公共素材为基础,集合藏区牧民六个动人事迹,又提练和融合“时代楷模”其美多吉,藏区反盗猎英雄索南达杰的真实素材,遵循文艺作品小(小人物)、正(正能量)、大(大情怀)的创作方向。

四川制造

《守望人》由四川本土申报、本土拍摄、本土投资、本地演员出演的少数民族题材的优秀献礼片。由四川传奇芙蓉文化传媒有公司、国蓉红亿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晓庆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都福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拍摄。

电影《守望人》观看感悟

12月29日下午,电影《守望人》在成都举行了首映礼,电影的主创与著名作家阿来、《哪吒之魔童降世》配音导演陈浩等一起亮相,并在首映礼后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在首映礼获悉,这部全部由90后藏族演员们出演的《守望人》,正式定档将于2020年1月15日全国上映。

电影《守望人》取材于藏区六个真实故事,讲述了一家普通牧民两代人守护国境线的感人故事。虽然还未正式上映,但《守望人》已经亮相了多个电影展,并曾在第3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新锐电影奖和最佳新锐男演员奖,在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进行了展映,随后又在第11届澳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制片人大奖。制片人靖军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守望人》故事精彩,画面精美,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了夫妻、兄弟、父子、父女之间纯朴的感情。靖军透露,《守望人》经过多年筹备,拍摄全部在高海拔的雪域高原进行,拍摄的过程非常艰辛,现在终于要和观众见面了。

值得一提的是,《守望人》的主演全部都是90后的藏族演员,他们在电影中的真情表演,获得了观众的好评。藏族演员在帝饰演丹增,兰卡初饰演格桑,扎西邓珠饰演扎西,措卡卓儿饰演达娃,德旦饰演顿珠,扎西卓玛饰演拉姆,他们把守望国土、保卫边疆的家囯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男主演在帝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他被剧本感动,所以自己“拍摄的时候是以百分百的激情去对待剧本,非常在乎把这个人物演好。”在帝凭借《守望人》获得了第3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新锐男演员奖,在帝表示,“非常荣幸,很自豪,从激动到感谢。我感谢导演,他锻炼了我的演技,我以后要拍出更好的作品来感谢大家。”

首映礼最后,片方宣布《守望人》将于2020年1月15日正式在全国公映。

电影《守望人》观看感想

电影《守望人》定档2020年1月15日全国上映,并定于2019年12月27日开始全国点映。该片是由姬鹏执导,刘晓庆担任监制,在帝、兰卡初、扎西邓珠、仁青娜姆、措卡卓儿等主演。影片用质朴的民族语言、独特的高原风光、奇特的生活方式,各方位、多视角的讲述了西藏边区一家普通牧民两代人守护家乡的感人故事。集人美、景美、歌美、故事美于一体,揉合了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讴歌了普通牧民纯朴的爱国情怀。

在刚刚结束的第11届澳门国际电影节上,电影《守望人》斩获了最佳制片人大奖,这是继第3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新锐电影奖及最佳新锐男演员奖,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少数民族影片展映后的又一佳讯。该片进行了艺术创新,首次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藏族青年男女的优美形象和风釆。全剧在美丽的甘孜州全景拍摄,两个多月一直坚持在海拔3800米~4900米的雪域高原上,克服的困难在国内电影摄制组中也是极其罕见的。

绣国旗、竖国旗、画国旗庄严肃穆,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同时又要面对雪山、草地、自然灾害带来的危险,一家人依然坚守相信与小土寨血肉相融,难以割舍。人在有故乡,人走无家园,守望国土就是守望幸福,展现了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小情感处的大情怀。《守望人》用真挚坚守与无私奉献,生动诠释了家国情怀的深刻内含,用质朴的民族情愫谱写了一曲小人物大作为。绝对是2020开年值得一看的优秀影片。

电影《守望人》观后体会

第11届澳门国际电影节、第9届澳门国际微电影节,将于2019年12月20至22日在澳门举行。12月18日中午,封面新闻记者获悉,“四川制造”电影《守望人》已入围第11届澳门国际电影节。

据悉,以葛优为主席的第11届澳门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专家们,十分看好《守望人》。

《守望人》是地道的“四川制造”,出品人是成都的80后张洪贵,制片人是北京晓庆公司总经理靖军。该剧故事精彩传奇,画面精美,演员是90后的藏族明星。

篇8:守望记忆

霍尔顿的不幸经历向我们折射出了在他那一代青少年的成长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不足和缺失给他们的成长带来的不良影响。这部作品不仅以青少年之口道出了作者塞林格对旧式教育的不满和质疑, 一心追求“麦田守望者”式的理想教育, 凸显出了巨大的思想价值, 更启示我们对当今现实教育的思考, 激发我们对理想教育形态的探索:在教育体系中, 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因素是紧密相连、和谐而统一的, 只有让他们在充分发挥各自教育作用的同时又相互衔接, 才能成就理想的教育。

一、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支点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教育。在《麦田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迷茫心理与叛逆行为与其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着密切联系。霍尔顿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 在他同学眼中, 他所使用的东西全都带有中产阶级味, 然而, 正是在富足的物质生活的掩盖下, 却鲜明地衬托出了霍尔顿苦闷、彷徨、空虚的精神世界。霍尔顿在这个锦衣玉食的家庭里却忍受着淡薄的亲情关系, 父母所关注的是如何致富, 怎样过上上流社会奢华的生活, 对他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却知之甚少。他们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对霍尔顿实行的是强迫式教育, 只考虑他长大后也过上富裕的生活能买得起名牌豪车。霍尔顿13岁时, 他因砸碎车库的车窗借此来发泄失去了弟弟艾里的痛苦, 家里人却要把他送去做心理分析。当霍尔顿被学校开除后, 他也不敢贸然回家, 他害怕那极度敏感和精神紧张的父母。因此, 他只能选择到城里去游荡几天逃离那个陌生的家庭, 对于他来说, 家人不是自己的保护神, 家也不是自己停靠的温暖港湾。他极其需要一个支点可以撬起他勇往直前的力量和勇气。

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的支点, 是一切教育的根与源。马克思说过:“法官的行业是法律, 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 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可见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 而怎样履行这一职责是至关重要的。在《麦田守望者》里霍尔顿的父母缺乏管教他的兴趣和条件, 使得霍尔顿成了无人看管, 缺乏正确引导的人, 就像迷途的羔羊一样到处乱撞。霍尔顿父母的影子在当下的家庭中也比比皆是。父母在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要深刻把握教育规律和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去教育孩子, 和孩子要双向互动, 用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引导孩子, 要从教育源头给孩子注入一股清泉, 才能给孩子透明而纯真的精神世界, 才能让孩子过得富足和充实。为了更好地担当教育之责, 父母不仅要有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 更重要的要做到言传身教, 以身立教是家庭教育的生命。父母首先要有乐观、善良、坦诚的心理素质, 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 他们的自我完善才能更好地做好孩子健康成长的支撑点。

二、学校教育是人生教育的支柱

霍尔顿的命运注定是个悲剧, 因为他所接受的学校教育是失败的。16岁的霍尔顿, 已辗转多所学校, 潘西中学是第四所, 不是自动退学就是被学校开除。在他的眼里, 学校烦得要命, 里面全是些高谈阔论、装模作样、趋炎附势的家伙。首先, 学校当局给众人灌下了迷魂汤, 做出虚假广告, 欺骗世人, 标榜自己是致力于把男孩培养成出类拔萃、善于思考的年轻人。然而这纯属蒙人, 这个学校的教育工作没有任何高明和可取之处, 根本没有培养出什么杰出人才。校长是一个趋炎附势的人, 学校里的老师也大部分都是势力的伪君子, 他的历史老师嘲弄他功课不及格, 体育老师不守校规, 口头表达课的老师讲课水平低、授课方式呆板, 他发现连他唯一敬佩的一位老师也可能是个同性恋, 这位老师给他灌输的也只是利己主义信条。霍尔顿不能忍受的还有那些玩世不恭、自甘堕落的同学和室友。如室友斯特拉雷德是个自我崇拜、冷漠无情、认识肤浅、整天只想着怎样结识漂亮妞的伪君子;阿克莱是一个不学无术、邋里邋遢、好吃懒做、有偷窥癖的小人。霍尔顿对他们厌恶极了, 想反抗和逃离这学校的一切。

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应该极力扫除像潘西中学那般自吹自擂、抹杀学生个性的庸俗教育。学校是现代人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桥梁, 优质的学校教育在个人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理想的学校教育中, 构建有特色的学校是其灵魂, 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生长点, 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是很难立足的, 每所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地区条件树立正确而适宜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宗旨, 超越功利化的教育观念, 同时, 成功的学校教育还需要建设一支素质高、水平高、业务高的教师队伍和提倡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在学校整体目标和共同理想的基础上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学校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成果的一种方式和途径, 因此, 学校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 提升能力, 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 另外, 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教导他们要有崇高的理想, 高尚的追求, 要把为社会服务和建设祖国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总之, 学校教育是我们实现人生梦想舞台的支柱, 有了它的支撑, 我们才能在舞台上展现得更稳、更踏实。

三、社会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大舞台

为了放松紧张的精神, 摆脱心灵的桎梏, 霍尔顿毅然决定走出家门与校门, 步入社会去寻求一丝心灵的慰藉。然而, 不幸的是, 他发现自己永远也找不到一个不错而且安静的地方, 因为不存在。这里的成人世界更让他感到烦恼和惊讶, 人们追求的只有物质财富和生活享受, 他们虚伪、招摇、冷漠、堕落。纽约城里到处都是小偷, 即使富裕的家伙也到处行窃。霍尔顿住的旅店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 里面尽是些变态佬和蠢蛋, 他们举止怪异, 荒诞至极。剧院里的电影也是废话连篇, 披着慈善的外衣做虚假宣传来吸引观众。杂志报刊上, 本是可以寻找精神寄托和获得知识的地方, 全是些关于低级而庸俗的荷尔蒙的事, 这让霍尔顿失望至极。就连自然历史博物馆, 在他眼里曾是一方净土, 然而最终也难逃垃圾语言的破坏和污染。而霍尔顿这样一个想做纯真守护者的人, 显然与这个混乱不堪的社会格格不入, 这个物欲横流的成人世界对霍尔顿既有诱惑又有排斥, 让霍尔顿感到更孤单和沮丧, 以致找不到出路, 愤怒和焦虑使他大病一场最终被送进了疗养院。由此可见, 这个社会的丑恶对霍尔顿幼小而单纯心灵带来的是折磨和戕害。

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它不像家庭教育那样亲密, 也不像学校教育那样直接, 社会教育是多方面的, 包罗万象, 就像舞台能容纳千姿百态的舞者。现代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 社会在培养优秀的下一代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今天的社会应该保护好青少年的安全, 不能让他们像霍尔顿那样跌落舞台, 身心俱伤。社会教育能塑造青少年的独特个性, 规范青少年的行为习惯。因此, 社会在构建理想的教育模式中, 应为家庭、学校和学生个人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社会风气, 创造一个文明的社会教育氛围, 要使他们的目标和价值观念保持一致, 同时要给他们一片天地去发展自我、追求真理。要充分发挥社会上报刊、网络、电视等的监督、约束和舆论作用, 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宽广而明亮的舞台, 如同霍尔顿期望中理想的麦田, 可以让他们在这片乐土上自由快乐地飞舞, 无忧无虑地成长。

四、自我教育塑造理想的舞台角色

一个人的成长只靠外部的条件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个人自身的努力。因此, 学生自我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霍尔顿的自我教育有缺失的一面, 在他面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种种困惑、虚伪和沮丧的时候, 即使内心在挣扎、在徘徊, 可他还是选择了自我沉沦, 对人生目标没有清晰的概念, 在纽约城肆意放纵, 数次伪装自己想融入那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成人世界。在遭受社会的排斥和遗弃之后, 他没有自我崛起, 却选择了逃避, 他打算独自一人去西部某个地方扮成一个又聋又哑的人, 不想与任何人交流, 这样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也是造成霍尔顿自我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是, 在故事即将谢幕的时候, 霍尔顿觉醒了, 他有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在悬崖边默默保护其他的孩子, 不让他们像他那样迷失人生, 跌落悬崖, 霍尔顿决定要做“纯真”的守护神, 让天真的笑容在麦田里绽放。

在今天的教育过程中也有许多霍尔顿式的青少年, 他们需要在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下, 通过自我教育来加强个人修养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首先, 要有正确的自我认识, 接受现实的自己, 全面分析自己, 发扬优点, 改正缺点, 弥补不足。其次, 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越挫越勇的毅力, 面对困难要学会调整自己, 不能陷入迷茫的泥潭, 要努力奔向成功的舞台。再次, 要有清晰的人生目标, 在行为习惯上培养坚持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霍尔顿的蜕变正是他的教育理想唤醒和引领了他, 他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也可以翩翩起舞了, 就像金黄的麦穗在随风摇曳。

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 《麦田守望者》所反映出的种种教育问题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这“四方”相互协调, 携手共进, 和谐统一, 青少年的人生教育才会更加完善。要实现教育支点、教育支柱、教育舞台和舞台角色“四位一体”, 才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使他们演绎完美的舞台人生。

参考文献

[1]Salinger, Jerome David.The Catcher in the Rye[M].New York:Penguin Books, 1958.

[2]郭艳先.教育需要更多“麦田守望者”[N].中国教育报, 2007-09-03.

[3]明正.论《麦田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成长历程[J].北方文学, 2011, (7) .

篇9:皮影戏,在守望中的记忆

社会生活的进化一直是以传统文明与艺术的退化为筹码的。而在我们周围总有这么一些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在守望中试图留住记忆的脚步。借他们的努力,我们才得以看到我们民族灿烂的文明以及我们的从前。

“扯一块白布便是舞台,尺把长的小人在幕后表演”,说的就是皮影戏。

5月6日下午,蓟县邦均镇沿河村的白志华大爷家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皮影戏——《五峰会》。三个多小时的演出过程中,不时地响起前来观看的乡亲们的掌声和笑声,每周一和周五这里便都会成为一个小型剧院。

这个民间皮影剧团虽小,可行当齐全,有人会制作、有人管伴奏,而且大家都一专多能,可以随时客串不同的角色。孙绪才大爷管皮影制作,白志华大爷提供房子,宋景春大爷教授徒弟。可遗憾的是,剧团中的演员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中年龄最大、从事皮影戲演出70年之久的老艺人张瑞珍已经85岁高龄,现在大家都有一个愿望,希望在有生之年找到愿意继承他们衣钵的接班人。

篇10:读书心得《守望家园》

——读《守望家园》有感

宁东第一小学 陈丹

假期读了王会宁老师的《守望家园》,刚好正处于寒假,马上将要过大年,感触比较多,更是回家心切。

王老师用自己最朴素的,最真挚的情感彻底地诠释了亲情的崇高和伟大,用最质朴的语言诠释了守望幸福的人,也是幸福的守望者。兄弟姐妹几人对父母的爱,兄弟姐妹之间的情,对子女的爱,对朋友的情……让人不由的为之感动,也为之落泪。现在的社会亲情越来越淡,亲人之间有时也会变得很冷漠,有时会行同路人。我们生存的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利益决定一切。亲情被彻底地改变,亲情在人们心中逐渐被遗忘,淡化。

马上年关,读完《守望家园》后,就更加想念父母,就更加想要回家过年。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像王老师家那样一大家子,几代人,几十口人一起过年了。自从高二的那个寒假奶奶去世以后,快十年了,大年三十再也没有像过去那样,不管怎样,全家几十口人都要聚在一起,男的一桌,女的一桌,孩子们一桌,吃喝玩乐,喝酒的、聊天的、打牌的、看春晚的、放鞭炮的……好不热闹!同样,初一一大早就跑到奶奶炕头前等着拿压岁钱,虽然钱不多,从最初的几块钱到最后的几十块钱,但还是乐此不疲,因为那是一份祝福。随后的几天,也是分别在几个叔父家度过,这也是我们所期盼的,每个叔父家造一天,家家都有拿手的好吃的,新鲜的小玩意!我童年的年味就是这样的,这也是我觉得过年应该有的模样!自从奶奶去世以后,虽然还是会在每个叔父家过年,但是显得格外冷清了。不知道是年三十大家没有聚起来的原因,还是我们都长大了的缘故,感觉年已不是过去的那个年了,已经没有了儿时的年味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以前,对这句话没有更深的理解。在一次无意的聊天中,大哥说过这句话,能感觉到大哥对父母的那种思念以及心里的孤独与落寞。大哥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小包工头,大爹在大哥十几岁因车祸去世,大妈比奶奶早去世一年多,因癌症晚期,大哥也是尽了最大的能力了,还是无法挽回。几个叔父可能就是大哥心灵的归宿了吧!父母是我们的根本,我们是父母血脉的延续。为人母以后,才真正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我们的一切都来自于父母,来自于他们无私的关怀,无私的爱。最大的幸福不是我们事业上有多成功,能搛多少的钱;而只在于我们的父母是否安康,是否快乐,这才是作为父母最大的幸福

我们一天天在长大,结婚生子,展开了新的旅程。我们的父母们却在一天天的衰老,变得孤单。每次想到这些,总让人心酸,让人恐惧。我们的父母们依然在默默地奉献着,他们依旧把所有的爱倾注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倾注在自己的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身上,这就是我们的父母们,平凡而伟大的父母,永远想着自己的子女。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对父母说过谢谢,其实一直想找个机会跟他们说声谢谢。父母算是半个农民,父母在外地做点小本生意,从小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因为户口不在本地,从小学到初中都比其他的孩子多交些钱,从来没有抱怨过,小的时候不够懂事,学习上不够努力,导致考高中时差了几分,父母又要掏一万二的择校费,当时父亲有让我上职业中学的想法,我给父亲说了我想上高中的想法后,开学时父亲准备好了择校费让母亲带着我去新学校报到,虽然父亲什么都没说,我想这个决定一定是父亲想了很久才决定的,当时一万二对于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和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父亲还是尊重我的想法,在学业上支持着我,能力虽然有限,但是总是把能给你的都给你,给你创造他们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条件。我很庆幸,父母没有让我变成留守儿童;我很庆幸,我享受了好的教育;我很庆幸,你们把最好的都给了我……

篇11:守望自然

守望自然,汩汩的细流可曾带给你欢悦?氤氲在天际的群岚可曾带给你宁静?喷薄欲出的红日可曾带给你震撼?脱去一身的繁华与疲惫,独自走进美丽的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心跳。

一、守望海洋

海天一线,两种不同的蓝构成了完美的景致。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阵阵的波澜。在海风的轻拂下,我又想起了毛泽东的那句“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宏大场面。想那残酷的战争,也曾经染红了半个海面。时光总是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走,谁也挡不住。而今的海面,早已经没有了以往的壮怀激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何必为了一点点蒜皮小事而斤斤计较?做一只在海上乘风破浪的小帆,坚持不懈,谁说到不了胜利的彼岸?

二、守望麦野

碧绿的麦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射这金黄色的光。风拂过,泛起阵阵麦浪。在一片绿油油的麦地里,我似乎看到了农民伯伯辛苦耕耘的场景。他们没有盛世华衣,不炫耀劳苦功高,在夏季顶着炎炎烈日,在冬季背着满天的寒霜,坚守着一份简单的快乐。别看这是一片简单的麦田,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此躬耕自食,隐居避世。“随遇而安”大概说的就是如此吧!一生别无他求,只求问心无愧,两袖清风。“穷尽一生的等候,只等来世一回眸”,这种坚定而又真挚的情感在喧嚣物流的城市未必会有。不要怨恨时间带走了一切,却什么也没有留下,丢掉尘世怅惘,不叹世事无常,看淡得失,你就会发现,世界其实就在眼前。

三、守望绿叶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你在吟诵这首诗的时候,请别去感慨那落花歇了春芳,请想一想那用尽了一生坚守的落叶吧!春光无限好可曾出于绿叶呢?每当春风一吹,绿叶争先恐后地探出头,呼啦啦地绿了一方世界,他们一生默默无闻,不求回报,心甘情愿捧着枝头高高在上的红花,同时也尽力凝聚着,展示出生命流光溢彩的色泽。这种品质,何尝不高尚啊?

篇12:守望乡村作文

乡下人没有秘密,新鲜事时时都在发生。“拉家常”是纳鞋垫女人们的伴奏曲。高兴之处,她们总是“放肆”的笑,完全找不到女子应有的矜持;她们更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听到不平之事总免不了破口大骂。邻里之间的嘘寒问暖更是家常便饭的事,一日三餐全是。

等成了读书郎后,我再也没有那样明媚的笑声和透明的心绪。在城里人眼中,我是一个与他们格格不入的乡下人,我有着农村孩子特有的自卑,而这自卑恰恰“得益”于我生长过程中接触到的凡人琐事。

用城里人的眼光审视落后的农村,老百姓身上只留下“愚昧”的烙印:他们总爱谈论别人的闲事,就像盖碗茶挂在嘴边,一杯冲淡,又换上一杯,那是无聊;他们对物质要求不高,有腌萝卜就知足,这又成了不思进取……

于是我渴望摆脱农村,向往灯红酒绿。

不久前,我有幸过上了每日有霓虹相伴的生活,每天穿梭于红灯酒绿,喜滋滋地将一份高档食物塞进皮囊。可是偌大的城市,涌动的人流,却没有一人驻足听我诉说痛苦抑或欢乐的时光。

高大的建筑将空间隔开的同时也隔开了人的心灵,每个人都挂着冷漠的表情,都在心里建造一座城堡,将所有的关心拒之门外,更不“施舍”任何关心于人。

物质的充盈无法弥补内心的孤寂,我又开始怀念乡村的宁静与热闹,怀念那远离嘈杂和尔虞我诈的清静地。

乡下人依旧享受着遥远他乡吹来的山风,嗅着夹杂麦苗和油菜花的清香味道。他们也许永远体不了人心的险恶,永远不知道愁的滋味。一辈子守望着乡村,守望着一亩三分地,生活很平淡,却十分惬意。

篇13:气象守望人

王鹏飞早年就读于上海虹口启英小学和澄衷中学。澄衷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任该校校长, 培养的优秀人才有秦瘦鸥、胡适、竺可桢等。发生在初三时的一件事情, 让王鹏飞一直记忆犹新。1937年3月13日, 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气象学家竺可桢, 应邀回母校澄衷中学作演讲, 学校指定王鹏飞负责记录和整理演讲稿。这次与大师的会面, 给这个懵懂少年的心田播下了一颗气象的种子, 他的人生始与气象结缘。

1937年夏, 王鹏飞考入了东吴大学附属中学。在此期间, 钱君匋等人创办了进步刊物《文艺新潮》, 王鹏飞负责刊物的邮寄与稿费事宜。《文艺新潮》曾刊发巴金、靳以、丰子恺等人的文章。王鹏飞以“乜如也”的笔名在该刊发表文章, 笔名中暗含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蔑视。

1940年夏, 王鹏飞高中毕业, 考入东吴大学物理系。王鹏飞喜爱物理, 学习刻苦认真。这为他日后从事大气物理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年半后, 由于日伪的监控, 东吴大学被迫停办。1943年3月, 王鹏飞历尽艰辛, 几经辗转来到重庆, 借读于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气象组。次年, 气象组升级为气象系。这是我国高校的第一个气象系。1945年3月, 王鹏飞顺利通过了中央大学的入学考试, 成为了气象系的一名正式学生。

王鹏飞就读中央大学期间, 黄厦千任气象系主任, 教师有涂长望、朱炳海、吕炯、赵九章等, 师资力量强大。王鹏飞师从涂长望学习了《气候学》《中国气候》和《理论气象学》等课程。他学习非常认真, 与陶诗言、黄仕松一起, 成为涂长望在中央大学时培养的重要气象人才。在中央大学读书期间, 王鹏飞还阅读了许多竺可桢的论文。作为我国近代气象史研究的先驱人物, 竺可桢的论文, 对王鹏飞有很大的影响和启发。他后来发表的多篇气象史论文, 都是对竺可桢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1945年夏, 王鹏飞在中央大学顺利毕业, 成为气象系第一届唯一的毕业生。

气象教育与实践

1945年10月, 王鹏飞到成都空军通信学校“空军气象训练班”报到, 担任技术教官, 讲授了《理论气象》《热学原理》等课程。从此, 开始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气象教育生涯。

新中国成立后, 王鹏飞积极投身祖国的气象教育事业。1950年4月, 他被派往气象局与清华大学气象系合办的气象观测人员训练班, 从事教学工作, 所授课程为《普通气象》《热学》等。这个训练班为新中国培养了最早的一批气象观测员。1950年12月, 王鹏飞到军委气象局的气象观测训练班任教, 地点在北京市羊房胡同。1953年1月, 气象干部训练班改为气象干部学校, 王鹏飞任教务副主任。

1953年8月, 军委气象局划归政务院管理, 改称中央气象局, 气象干部学校仍留在军委, 后改为空军气象学校 (南京空军气象学院的前身) 。王鹏飞亲自参加了该校的创建, 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因此他很想留下来, 终身为气象教学事业出力。但1953年底, 他还是被调回中央气象局, 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学校。之后, 王鹏飞先后在中央气象局的测政处、编译室、宣传出版处工作。1958年负责北京东郊农展馆气象厅展览任务时, 他设计了反映我国古代气象科学成就的版块, 包括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甲骨文气象卜辞、古云图、唐代风力等级等展品。

1960年, 40岁的王鹏飞被派往南京, 参与南京气象学院的筹建工作, 任大气物理学系副主任。王鹏飞来到南京后, 首先着手建立并完善大气物理学科, 在大气物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编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南京气象学院建院初期, 没有适用的教材供学生使用。王鹏飞先后编写了10余部教材, 累计达几百万字。他编的《气象学》下册, 包括了大气声学、大气光学、大气电学、高层大气物理学等内容, 字数达50余万字, 被作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气象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参考书;他与李子华合编的《微观云物理学》深受师生欢迎。这些教材完善了大气物理学科的教材体系, 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大气物理教学方面, 王鹏飞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他那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讲授, 受到学生们的好评。他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经常带学生进行实际观测, 加深他们对学科知识的理解。1974年, 王鹏飞曾带领第一届大气探测专业的学生到安徽北部观测冰雹现象。他教过的1960届和1961届本科学生中, 有三位后来成为院士, 分别是吴国雄、许健民、徐祥德。他们都曾表示, 王鹏飞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对自己日后的研究工作作用重大。在几十年的气象教育生涯中, 王鹏飞不仅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本科生, 还带出了一批杰出的研究生。他教授研究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严格要求, 因材施教。他带的研究生中, 有郑国光、赵清云等优秀人才。

责任感与纠错心

王鹏飞是一位秉性正直、具有强烈历史责任感的科学家。他研究气象史, 最初是受竺可桢的影响, 到后来则是出于一种历史的责任感。中国气象史研究, 特别是中国古代气象史研究, 在国内是一个冷门。人们不去研究它, 一是缺乏兴趣;二是耗时耗力, 难出成绩;三是对研究者要求甚高。它不仅需要研究者对气象学有精深研究, 还需要深厚的历史与古文功底。

王鹏飞不仅有深厚的气象学背景, 而且文理贯通, 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扎实的古文功底。他说如果没有人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几千年古代气象发展的历史将难为世人所知。

在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召唤之下, 年近古稀的王鹏飞, 全身心地投入到古代气象史的研究中, 成果显著:编撰了第一部中国古代气候学史;深化了对中国古代气象成果的认识;特别是在史料的整理发现方面, 他撰写的《一个世界最早光象分类体系的探讨》《甲骨文气象卜辞类举》等十几篇文章, 在学界引起很大的反响。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曾这样说:“在气象史研究方面, 王鹏飞以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很高的文学修养, 特别是对甲骨文的研读功底, 将气象科技与悠久的历史文化相融合, 多角度地考证了历史时期各类载体的气象历史记录与信息, 开创了中国气象史研究方向。”这一评价十分中肯。

作为科学家的责任感同样表现在他的大气物理研究中。他研究大气声学光学现象的目的之一就是用科学破除迷信、打消人们的疑惑, 为民众拨云见日。每当发生奇异的天气现象时, 如海市蜃楼、品字三太阳、奇怪的华晕, 他就会马上作研究, 给报社电台写文章, 为民众答疑解惑。这对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大气现象, 提高公众的科学认识水平很有意义。他还积极参加气象科普工作, 撰写了大量科普文章,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生活中的大气物理现象, 普及气象知识。

王鹏飞研究气象史的目的之一就是纠错, 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他撰写的论文纠正了气象史上的若干错误。很多受访者都谈到这一点, 比如王庆云就说:“他有的时候就是为了纠正一些东西。”苗春生教授列举了王鹏飞的三项重要考证。一是朝鲜雨量器,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雨量器。此前多认为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但王先生考证的结论是:中国的雨量图和朝鲜的雨量图各成体系。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争论, 最终为大家所认同。二是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有学者发现, 将张衡的候风地动仪复原后, 不能预报地震。王鹏飞运用物理原理证明它是可以的, 还绘制纵剖面构造图, 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三是南京明朝古观象台遗址。人们一直认为是在鸡鸣寺, 而王鹏飞经过考证, 确定其在新街口现南京图书馆所在地。后来在图书馆开工建设时, 确实发现了这一遗址。这些考证, 在学术界影响都比较大。

奉献余热

1997年, 77岁的王鹏飞从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系退休。退休后, 他仍惦记着学校的学科建设和气象教育, 为学校气象院所的发展建言献策。2004年学校改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后, 二级学院相继组建, 大气学科面临重组。他致信校领导, 建议成立大气物理学院。经过专家们的调研论证, 大气物理学院组建起来了。这个新成立的学院凝结了一位老气象教育工作者的心血。

晚年的王鹏飞, 受到多种病痛折磨, 行动已不太方便, 但他的研究工作仍在继续, 依然笔耕不辍, 100多万字的《王鹏飞气象文选Ⅱ》就是在他90岁高龄时完成出版的。女儿王达红深情回忆道:“2010年11月《王鹏飞气象文选Ⅱ》出版, 当我们拿到医院去给他看时, 他特别高兴。那时候已没什么精神了, 还用颤抖的手在书上写, 这本书感谢谁, 送给谁。父亲就是这样, 非常执著地按照他的既定目标在走, 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国家的气象事业。”

王鹏飞参与的最后一个重大项目,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中华大典·地学典·气象分典》的编纂。《中华大典》是国家组织编写的一部中华古籍大型系列类书, 1990年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启动, 并列为国家级重点古籍整理项目, 分为二十二个典, 近百个分典。《气象分典》是《中华大典》重要组成部分, 共八个总部。2009年7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承担了《气象分典》综论总部的编纂任务, 李忠明院长聘请王鹏飞为顾问。

当时王鹏飞已90岁高龄, 而且刚做完双腿及小肠手术, 身体非常虚弱, 还忙于《王鹏飞气象文选Ⅱ》出版前的校对工作。但他还是欣然接受了邀请, 为《气象分典》的编纂出谋划策, 积极建言, 希望科学、严谨、合理地建构框架, 编纂出代表中国气象科学文化成就的精品。审阅部分初稿以后, 王鹏飞又再次专程来到学院, 就《气象分典》综论总部的编纂体例、资料收集、选择标准以及分类情况为撰写组成员解惑答疑。他高屋建瓴地将中国古代气象思想分为:万物有灵观、天人感应观、自然哲学观、人定胜天观等七个方面。王鹏飞思维敏捷, 娓娓道来;听者如沐春风, 如饮甘醇。

2010年12月31日, 新的一年来临之际, 编纂小组到医院探望手术后的王鹏飞, 病中的王鹏飞依然牵挂着《气象分典》的校对出版工作, 关心着气象科技史团队的建设。仅仅两个多月后, 2011年3月25日, 91岁的王鹏飞溘然长逝, 按照生前愿望, 葬于学校之侧的龙王山上。他将永远凝视着这片辛勤耕耘过的热土, 守望着气象教育的未来。王鹏飞就是这样, 将自己的余热发挥到极致, 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贡献给了祖国的气象事业。薪传不止, 爝火不息, 王鹏飞的学术精神, 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气象学人, 奋力向前。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4-01-17)

王鹏飞

生于上海, 2011年3月病逝于南京。我国著名的大气物理学家、气象史志学家、气象教育家和气象科普专家, 中国近代气象事业从起步至腾飞进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之一。1945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 是该校气象系第一届唯一的毕业生;1950年投身新中国气象事业, 任中央气象局工程师、编译室副主任;1960年调往南京, 参加筹建南京气象学院、创建大气物理系的工作, 是南京气象学院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篇14:守望胡同 镜头留住的老北京记忆

我生在胡同,长在胡同,是满族正红旗人。从民国时期起,我的家族就定居在北京地安门胡同内的四合院,所以在我心里,一直潜藏着对胡同的深深眷恋。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汇入了当时风起云涌的上山下乡运动,离开北京,前往东北边陲“接受再教育”,每当想家的时候,胡同里的一幕幕就会浮现在脑海:葡萄架下的金鱼缸,小巷里的大枣树,沿街叫卖的小商贩,穿梭在胡同里的车夫……一切都让我怀念不已。

后来返城回到北京,目睹了都城的拆迁改造,当我看到许多胡同被拆,痛楚油然而生,感到北京胡同文化就要被割裂,就要断传。于是我拿起了相机,开始穿行在老北京城的胡同里,用镜头记录有关胡同的点点滴滴,希望用自己的行为,唤起人们对胡同的保护意识。

现在,我依然一如既往地穿行于大小胡同之中,用自己余生的精力,去做胡同文化的守望者和记录者。

儿时的记忆

胡同里的人生百态

北京的胡同,有近800年的历史,与胡同一起保存下来的,就是四合院。

我家是一个标准的四合院,分为外院和里院,一共有14个房间。我见到的奶奶是二房,而我的父亲是头房的孩子,所以在我爷爷去世之后,父亲这一脉在四合院里是不受待见的,因此我家一直住在外院南屋,直到1964年奶奶去世,才搬进了里院。

后来,政府动员让我家将外院南屋腾出,作为街道的服务站。因为我的父母都是国家干部,加之腾房是为了给胡同邻里做善事,所以他们爽快地答应了。我记得服务站设有一部公用电话,那时打一个电话4分钱,传呼一个电话3分钱,晚上8点以后是5分钱,而谁去传呼,这几分钱就归谁。对于当时十来岁的孩子,这很有诱惑力,所以我常常跑腿,挣了不少零花钱。正因如此,我对住在胡同里的人十分熟悉。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著名演员田华,她就住在离我家不远的胡同口。以前在胡同里总是和她擦肩而过,后来因为我经常给她送传呼单,她也就认得我了,见到我总是微笑着和我打招呼,这极大地满足了我的虚荣心。

关于胡同的记忆还有很多,这个由一条条巷道和一座座四合院构成的世界,尽显人生百态。俗话说,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话放在胡同里十分贴切。无论哪个季节,胡同里的叫卖声总是不断。早点、水果、蔬菜、日用品……售卖各种物品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也有的商贩用响器代替吆喝:吹糖人的铜锣、卖布人的拨浪鼓、算卦人的小锣儿……各种声响杂糅在一起,热闹非凡。

夏日的傍晚,胡同里的穿堂风吹走了白天的暑热。此时,人们端着热茶,拿上小凳,夹把芭蕉扇,来到巷子里乘凉。每到这时,常有鼓书艺人走来献艺,胡同便成了“露天曲艺场”。而到了冬季,人们常常在中午聚在胡同里向阳、背风的地方“晒暖儿”(晒太阳),文雅的说法叫“负暄”。老人或“负暄闭目坐”,或低头抽旱烟,年轻人有说有笑,数九寒天的胡同。也就不再寂寞、冷清。

正是儿时美好的记忆,让我对胡同眷念不已。所以,我要用镜头将它们留住。当我拿着相机行穿行在大大小小的胡同里,那些留在砖缝里的音容笑貌,仿佛立刻就鲜活、灵动了起来……

按图索骥寻找胡同

拍摄钱市胡同遭人殴打

胡同记载着历史,也传承着文化,胡同存储的市井万象,构成了容量最大的北京文化辞典,读懂胡同,才能读懂北京。所以,在早年拍摄胡同时,为了清晰、全面地了解老北京文化,我利用在书店工作的机会,广泛阅读相关书籍。我还特意找到老北京地图,按图索骥,前往地图上标注的所有古都旧城地区。每次去到一个地方,走过几条胡同,回来之后除了将图片文件归档,我还会在地图上作标记。

回想这些年来的拍摄经历,有许多让我难忘的故事,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有一次为了拍摄钱市胡同,我竟被人殴打。

钱市胡同位于北京前门外大栅栏旁的珠宝市街,这条胡同长50多米,最宽处不过80厘米,最窄的地方仅有40厘米,是北京最窄的胡同。在清代,钱市胡同是官办的银、钱交易市场,用如今的话说,就是当年老北京的“金融街”。在钱市胡同的最里面,有一座清朝光绪年间的建筑,面积约 100 平方米,房子中间有天井,两侧开有天窗,据说这里曾是当年钱市交易最热闹的地方。

由于媒体的不断报道,钱市胡同颇具名气。或许因为这里曾是老北京最繁华的地方,一些多事之徒竟想着来此行盗,胡同里许多院落的门牌都被摘走了,因此,胡同里的居民对于外来人员非常排斥。有一次我去那里拍摄,赶上一个院子里正在举行家庭聚会,一名喝醉的男子见我走进胡同,便询问我来这里做什么,我回答说是来拍照的,他不由分说便朝我大骂,说就是我们这些拍照的把他家的门牌给偷走了,说完竟向我动起手来。因为胡同过于狭小,

我只能用身体护住相机,任凭他捶打,见我的嘴被打出了血,怕把事情闹大,他的家人才将其阻止。警察闻讯赶来,了解了事情的原委,问我要不要向他索赔,想着照片已经拍摄完毕,相机也没有损坏,我也就放弃了追究。

nlc202309041009

其实,在多年的拍摄中,被人误解或遭人谩骂时有发生,我早已习惯。因为对于我来说,只要能收获精彩的照片,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与三轮车车夫的友情

曹队长和松四爷的故事

要展现胡同的全貌,除了建筑和静物,生活在胡同里的人也是重要的拍摄对象,而我最喜欢拍摄的,便是胡同里的三轮车车夫。

什刹海地区是北京市允许合法经营三轮车的地方,我经常到那里去拍片。拍摄中,我发现了一位形象非常突出的三轮车车夫,但在我拍摄时,他并不愿意配合,几次抓拍都没有获得满意的画面,这令我非常失落。也许是老天眷顾,有一次我开车上班路过东四美术馆时,发现门口有一群十分特别的练武之人,便停车下去观看,谁知武术队的老师竟是我的一位发小,更惊喜的是,我一直想拍摄的那位三轮车车夫也在这里练大刀。有老友搭桥,他也就开面了,一番交谈后,答应了我的请求。离开时,我让他坐我的车走,没想到他自己是开着一辆桑塔纳来的。等他走后,老友告诉我,他在什刹海非常有名,人称“曹队长”,他并不差钱,蹬三轮车一是为了锻炼身体,二是为了解闷交友。

为了对曹队长多些了解,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我买了些水果到他的住所找他。他家住在什刹海南官房胡同,屋里的布置充满了典型的老北京气息,最吸引我的是墙上那些镶嵌在镜框里的相片和剪报。见我对此感兴趣,他便给我讲起了他的故事。原来他是北京一家大纺织厂的技术人员,厂子外迁,他也就提前退休了,为了给自己找点乐子,便做起了三轮车车夫。他有知识又会外语,脑瓜灵活,且在形象包装上下了一番功夫,所以当时很多来北京采访胡同游的英美著名媒体,都点名要坐他的车,墙上的这些相片、剪报就足以证明他的“厉害”。因为他很讲面子,有活也常照顾同行,于是圈里人就尊称他为“曹队长”。我告诉他我准备出一本名为《胡同行吟》的画册,希望他能给予支持,他欣然答应了。所以,后来我的摄影作品里,就有许多他的特写。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曹队长名气大了,便招来了许多非议。一次在和别人争吵时,他没能压住火,抄起练武术的刀把对方砍伤了,因此被判入狱两年。出狱后,他家搬出了什刹海胡同,我便再也没有和他联系。

曹队长谢幕后,我的《胡同行吟》的下一位三轮车车夫主角是松四爷。松四爷比我小十来岁,很聪明,曹队长出事后,他秉承了曹队长的作法,在形象包装上狠下功夫,冬天一身青,夏天一身白,而且脖子上总是戴着小拇指粗的金链子,加上他浓眉大眼,光头倍儿亮,如此特别的形象招揽了很多生意。

接触松四爷,源于朋友的介绍。当我真正了解他后,发现这个外表粗狂的男人内心却十分细腻。由于他的母亲爱吃北京菜,但他的媳妇又不是北京人,所以平日里不管拉车有多辛苦,他都会按时回家给母亲做饭,是个大孝子。因此,每次给松四爷拍照,我心里都怀着敬佩之情。

“老北京拍记队”

镜头里的情怀与责任

其实,这些年来我并不是一个孤独的拍摄者,和我一起走在胡同摄影这条道路上的,还有很多具有胡同情怀的人,我们自发地走在一起,渐渐形成了一支队伍,名为“老北京拍记队”。

拍记队里,既有专业的摄影工作者,也有在校大学生,还有退休后闲不住的老人。每个星期,我们都会在网上发帖相约,走街串巷,一起拍摄记录日渐消失的北京胡同,堪称“京城胡同护卫队”。

拍记队成立以来,影响力不断扩散,越来越多的胡同爱好者加入进来,每周末的胡同拍记,由最初的三五成群发展到后来的几十人结队,浩浩荡荡。随着人员的增加、经验的积累,拍记队渐渐分成了两部分:拍记组和专业摄影组,我是专业摄影组的负责人。无论阴晴雨雪,我们的脚步都不会停下来。在拍记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下雨下雪天你没去拍,别跟我说你是拍记队的。这足以证明队员们的执着与热情。

在拍摄记录老北京胡同文化的同时,拍记队也给许多人带去了欢乐。例如队里有一位母亲,跟着我们拍了十多年。她的女儿身体一直不好,性格也十分内向,她就决定带着女儿一起拍胡同。小姑娘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跟着我们拍摄,现在她已经上高中了,身体在长期的锻炼中有了很大改善,性格也变得开朗,身边的朋友也多起来。不仅如此,她还在学校办讲座,讲述老北京的故事,自信而快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再如拍记队里工科出身的船舶检测工程师佟广平,不仅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了关于老北京胡同的摄影展,还出了书。一些年轻人在队里拍摄多年后,摄影技术突飞猛进,最后去了佳能北京总部工作,由爱好到专业,获得了意外的收获。

十几年来,我们的镜头已经覆盖了北京上千条胡同,留下了70余万幅照片。而就在我们拍摄胡同的十几年间,大量的胡同消失了,很多原来胡同的住户搬进了小区高楼,春节庙会也改在公园进行。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城市空间不断拓展的同时,也压缩了北京市井文化的空间。

如今,我们想通过自己多年积累的图像,在网上建立一个完整的胡同世界,因为在我们看来,在城市的快速变迁面前,这是无奈而唯一的选择——用影像留住人们对胡同的记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守望记忆】相关文章:

电影《守望人》观后感_观《守望人》有感06-02

守望教育04-30

守望诗歌05-06

守望高中作文05-23

守望安宁散文05-25

麦田守望范文05-17

守望心灵范文05-17

《守望者》09-11

守望先锋营销05-11

守望距离作文06-04

上一篇:端午节推销粽子文案下一篇:思八达智慧工程之中层培训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