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想象为作文增色

2024-04-12

用想象为作文增色(共8篇)

篇1:用想象为作文增色

用想象为作文增色

共青团路中学顾旭霞

摘要: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初中学生应在掌握记叙、议论、说明三种文体的习作上达到一定的水平。然而在教师具体的教学指导中并不那么容易,虽然诸多语文老师不言疲倦的“反复练,反复批,反复讲”,可初中学生的作文仍面临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基于这样的作文教学现状,笔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想象力激发兴趣课本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这点毫无疑问,可不得不承认的是,就目前的作文教学的现状来说,的确有时令人尴尬——“望天收”仍是作文教学期待所谓成果的主要方式。但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否认的是绝大多数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是重视的,是上下求索的,而或许正是因为太过明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诸多的语文教师才会在“反复练,反复批,反复讲”这老掉牙的作文三部曲中殚精竭虑。然而,面对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一些学生只能就实写实,或者连“实”甚至都写不全的作文,仍然叫人头疼。什么原因呢?经过自己这新一轮教学实践摸索,我感到:想象力的培养是初中作文教学中不得不重视的环节。

一、初中生写作现状原因分析

记叙文为什么不具体,不生动?通过自己在作文讲析中的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其原因就在于:只能将眼前的情景,录象化式的录下来,不能将看到的和想到的联系起来,没有将眼前的和过去的、未来的连起来。如:看到老师的一些表情、一些动作,听到老师的一些话,就不能想到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产生的效果?旁观者的感受?形成的氛围?有些同学想尝试散文,更是不能展开想象由此及彼,将自己的知识,围绕主题,横向纵向串起来;写议论文,就事论事,思路不够开阔,选材老套屡见不鲜。综上所述,探求一下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知识面、阅读水平等

问题以外,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不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在作文中的想象力呢?它的途径又是什么?

二、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具体做法

(一)谈到要培养初中生的作文想象力,我认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从兴趣入手。

心理学上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而他总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因此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而初中生带有从儿童向青年发展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能使他们产生愉悦的情感,大脑呈现活跃状态,则易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推进。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又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我觉得在训练过程中不妨选取教为含蓄的能够激发学生想象的写作训练题。比如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对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的一个圆,幼儿园的孩子能够想到很多与圆有关的事或物——从圆饼到太阳,天马行空无奇不有;可很多大学生却认为它就是个圆而已。据一位老教师说,还真的就曾在哪见过某年的考试作文中就出现过这样一个题。于是我便拿来给学生们一做,当我出示了此作文题后,学生们有的想到了太阳,对太阳进行了描绘、联想;有的想到了月亮,描绘了月亮的皎洁,联想到了月亮的美丽的神话传说;有的想到了地球,对我们生活的地球,不仅展开描绘,还想到了地球的今天、明天……学生的情绪异常活跃,表现出极大的想象力,一改往日作文的苦恼,苍白。后来我又给出了“~~~~~~~~~~”这个波浪线,学生首先想到了大海的波浪,咏叹大海的壮阔,但一经点拨就有人想到人生的不平坦,应做一个强者;更有人想到人的一生就是在波浪中前进,应勇于面对未来的挑战。接着,我又给出了“△”,有人想到了金字塔,感到坚实的学习基础和将来深造的关系;也可以写社会上有些人为人圆滑、奸诈。这类作文材料由于十分含蓄,空间和外延非常大,所以不仅激发了学生从不同方面的想象,提高了写作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告诉了学生什么叫想象,如何想象。

我们还可以选取一些有新奇特征的写作内容,比如:选写听声音作文。

这类作文对于帮助学生领悟通感在作文中的运用尤其有效。象音乐欣赏课,我觉得写下来就是培养学生有充分想象力的文章。我曾经试着放过一次配乐口技,口技中所展示的是大自然在清晨中

苏醒的音乐,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学生异常活跃。上完后学生觉得作文课不是负担,而是享受。所以说,我们不妨做一个有心人,把广播小说、以及网络中一些小溪、流水、鸟叫、大海波涛等声音搜索下来,在课堂上播放,都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自己也可在平时的阅读中将描写这些场景的优秀片段摘录下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别人是怎么描写的,而后再将这些片段训练用到大作文中去,效果会特别好,学生觉得作文内容充实多了,也有东西可想了,可写了。此外,选用一些好的、有丰富内涵的画图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又一途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看图作文,而看图作文实际上是对作文中想象力培养的检验。如:《鸟儿的对话》,画面展现的是树木砍伐,水土流失,酸雨侵袭的状况,小鸟无家可归,在独自叹息。这可让学生联想到要保护环境、使生态平衡;也可让学生想象人类疯狂的砍伐;甚至可以想象不久后鸟儿的命运便是人类自己的宿命。又如《无题》,一个孩子拿着一份“59”分的试卷,去找老师说:“老师,我爸说了,只要加一分,要多少钱都好说。”让学生联想到当今社会金钱万能对孩子的影响,社会对教育的种种误区等等。

另外将学生的作文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像我校有艺术节、科技小制作等活动,在这些学校活动和一些校本课程中,学生剪纸、用碎布贴画、用贝壳拼东西、用费旧物品搞创新小制作、泥人捏制……我们不妨将其中一些优秀展品或图片拿到课堂上,学生习作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是得到极大的提高的。以前我们班有一个学生曾用做衣服的边角料贴成一个日本娃娃,学生就此写出了我们与日本今朝的友谊,夕日的血泪,未来的展望。又如学生的习作图画“搏”,表现了一个女孩与狂风搏斗的景象,在后来的习作中学生既用想象描绘了她在狂风中搏斗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又联想到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与各种困难相“搏”,可以说极大程度上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和想象热情,消除了学生由来已久的对作文的惶恐和抗拒。可以说以上几种具有新奇特点的作文教学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扫过去作文教学的苍白,又使他们对想象作文的写作具有稳定的积极情感,从而提高了想象力。

(二)充分利用课本这一优秀教学资源

想象并非凭空乱想,生活和阅读积累的厚重与否,影响着作文内容的生动、丰富和深刻。因此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想象力的培养的确要得益于学生丰富的阅读积累,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大部分连“实”都难以写好的学生中去要求他们如何如何读书,如何如何多读书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

下,我们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去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给他们尽可能多的想象训练。比如在教温庭筠的《望江南》中,全诗只区区二十几字,但其中所蕴含的故事和情境却是无穷无尽的,让学生改写成记叙文或一篇小散文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想象的无穷魅力,也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掌握,可谓一举两得;另外我们还可让学生多加续写一些文章的结尾,比如常见的《皇帝的新装》、《我的叔叔于勒》等经典篇目的续写就是不错的选择,这类文章续写的好处是可以找到很多的经典范文,从而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当然其他一些篇目的续写也是可以的;此外揣测文章中人物说话时的心理活动,场景的细致再现等等都是很好的想象力训练的素材,比如说我在上面提到的配乐口技的作文就是在学习了《口技》之后让孩子模仿口技中作者的生动描写而进行的一次习作,而这类素材随手拈来,不用专门劈开所谓的作文课即可进行训练,可以说这种写作形式很容易融入到平时每天的教学活动中去,可谓省时省力又有效。

以上所说的这些只是自己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几种不太成熟的想法和做法。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了这样的训练,一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甚至可以打开作文写作的另一片蓝天。像近期颇受出卷者青睐的《总有一把钥匙属于你》、《门其实开着》等作文,其实究其根本,这类文章从审题开始就要求孩子们有想象的能力,不能拘泥于题目本身,要求学生能够利用了事物间有某些相似点而引发合理想象。如果我们能根据此点,安排一些诸如《灯的联想》、《__________赞》、《读________有感》等文章,充分抓住文题中的象征义的运用(如:钥匙、门、窗、路等),用通感、用拟人等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将它与写作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就把培养想象力落实到了实处。因此我想,只要教师重视了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能够教予一定的方法,并配合一定的训练,多做一些尝试,那么学生的作文是会有所提高的。

篇2:用想象为作文增色

作为文章大国、文章古国,作文考试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最早的作文考试可以追溯到隋以后的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其中,又以唐、宋为盛,其时主要考试诗赋,这大大促成了唐宋诗词、歌赋极度繁荣的格局。

恢复高考30年来,高考考场无一例外均须完成作文考试,高考作文现在已占60分(语文满分150分)。一道题的得分能有如此之高的比重,其重要性恐怕是任何学科中任何一道题都无法比拟的。可以说,作文好坏直接体现一个人运用自己母语水平的高低。近年全国有不少省市甚至在做“语文考试只考一篇作文”的尝试。教育界更有“高考要过关,作文是关键”的共识。高考作文阅卷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评分等级标准。“基础等级”是对考生作文基本写作能力的要求,“发展等级”是在前者基础上的较高层次要求,分为“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项,这一等级的作用,是拉开考生作文距离。其实,考生没有必要对“发展等级”要求望而生畏,在考场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不仅能使语言有文采,丰富文章的内容,还能使表达富有个性,增添文章的亮点,为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

本文主要围绕修辞手法为话题,谈谈在写作中修辞手法的写作中的运用。

一、画龙点睛,修辞让作文题目抢眼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抢眼的作文题目能给阅卷教师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在阅卷场上阅卷教师往往会潜意识地给文章打高分(在其他方面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如以“美景”为话题,某生拟题为《扮靓母亲河》,运用拟人手法新奇地写出了母亲河的变化特点。又如以“感受生活”为话题,以及以“靠”为话题,同学们拟题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分别引用了普希金和华罗庚的诗句作题目,新颖巧妙,体现了很好的文学素养。又如《老师,我心中的灯》、《生活是张调色板》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灵动优美。《大禹会治水吗?》运用反问修辞手法,观点明确,有一定批判精神,吸引读者阅读。我们在作文时还可灵活运用借代、对偶、反复、通感、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标题新人眼目,别具一格。

二、闪亮登场,修辞让作文开头华丽

如果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好的开头就是漂亮的“脸蛋”,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整篇文章的印象。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文的开头部分非常重要,一篇作文好的开头将对人产生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阅卷的老师通过对作文的开头审判基本上确定一篇作文的水准。写好了开头可以说便成功了一半,所以对作文的开头的打造不能小视。

下面是有个学生以“理想”为话题的作文开头部分: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日月一天天在穿梭,花开花又落,唯有我心中之梦不曾凋落„„

给鱼儿一片海,它就会自由遨游,给雄鹰一片蓝天,它就会展翅飞翔,给猛虎一座高山,它就会自由驰骋,给一个心愿,它就会温暖你的梦境。

以上两例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手法,生动传神的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别具一格,给人以清新、洒脱且韵味无穷之感。灵活运用修辞开头,就能写出有创意的开头,使读者过目不忘,让作文笔下生花。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选自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的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选自江西中考满分文《待人和善》)

上面几例中,第一例运用比喻、排比手法,第二例采用排比,叠词手法生动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语言亮丽多彩,读之令人耳目一新,容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开头如此不凡,自然会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作文开头运用了一些新奇的比喻,有的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开头显得精彩。如重庆市中考满分作文《批评是良药》开头是:“表扬是兴奋剂、催化剂,那么批评则是良药,甘甜的良药。”比喻手法准确得当,鲜明地表现自己的观点,有很强的吸引力,使文章结构漂亮,光彩夺目。

三、华衣锦衫,修辞让作文的内容增彩

在作文的内容安排上,也可利用修辞手法在自己的作文展示文采:

(1)运用修辞手法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对人物的刻画是最成功的,如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多处运用了比喻及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黛玉的聪颖和病态美。同学们完全可以写出类似的佳作。如优秀作文《报答》,作者生对“爷爷”的刻画是:爷爷的脸成了一张老树皮,头发早已脱落,仿佛是光秃秃的山坡。运用比喻写出了爷爷的苍老,形象生动。又如《老师,我想对你说》,写了一位不修边幅的年轻教师,劝说老师要注重形象,其中对老师的刻画是:我们刚分配出来的老师非常洒脱,活像一位大艺术家,头发像野草,戴着一幅方形眼镜,脸上总是阴天多云,分明十足的机器人。身着牛仔服,一穿就是几个月,散发出不可名状的味道,同学们问其原因,他深沉地说道:“酒是陈的香,这才叫现代,才叫酷。”这段描写运用了反语、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恰当准确艺术地刻画了这位美术老师的形象,鲜活生动。

(2)运用修辞手法描绘美丽的自然景物

要写出事物的特征,除了进行客观的描写外,通常运用修辞手法来实现。如“鹅毛般的大雪”、“梨花白”、“桃花红”等。朱自清的散文《春》,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绘出了春草、春花、春雨的特点,写出了春的勃勃生机。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一段文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对比等手法,把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刻画得出神入化,美感的语言形象地、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情绪,可见修辞的巨大魅力。写荷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本句连用了通感等修辞手法,新颖灵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描绘了荷花的情态,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如优秀作文《当我面对大海的时候》,其中描写大海可谓妙绝。“碧绿的海面不时地飞溅起白亮的海浪,浪花在空中显示着自己的雄伟和多姿。海水不断地冲击着礁石,被礁石击成片片绿色的翡翠,装饰着大海的美丽。撞击声、欢笑声、嬉笑声传入我耳中,原来是海水在和礁石苦苦抗争,孕育出串串美丽壮观的浪花。”这段文字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大海的博大和浪花的美丽,细腻生动。

四、锦上添花,修辞让作文的结尾闪亮

恰当运用修饰手法酿造一个好的结尾,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从而锦上添花。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又如以“灯”为话题,一个学生在《理想是灯》一文结尾处运用了比喻、顶真、排比的修辞手法:“理想是石,能击燃生命之火,理想是火,能点燃生命的灯,理想是灯,能照亮前进的路。”抒情性的议论加修辞修饰增添了文章文学色彩,使文章浑然一体,亮丽的结尾为文章润色不少。

篇3:想象为学生作文增色添彩

关键词:作文,想象,做法

想象, 是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 人脑中对旧形象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学生作文过程中的—个重要的心智活动。作文能力强的同学, 想象力特别丰富。因为作文, 不仅仅是学生对客观生活如实的记录和描述, 还需要根据要求, 根据所掌握的材料, 展开想象来完善、丰富作文的内容, 为作文增色添彩。

一.想象在学生作文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想象可以化抽象为具体

写人是学生常见的记叙文, 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最大, 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是难上加难。因为心理是不可触摸的、无形无色的。但是如果运用了想象, 则可化难为易, 变无形为有形, 化抽象为具体。一位学生在叙写一次家务劳动的习作中, 这样写道:“……没想到碗滑落下来, 掉在地板上, 碎了。我生怕妈妈责怪, 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难受极了!”再有一位学生在写《观〈国歌〉有感》时, 结尾处写着:“走在回家的路上, 回想着影片中日本鬼子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杀害中国人, 中国义勇军战士奋起抵抗、以身殉国的情景, 我的心像大海的波涛久久不能平静……”这样一来, 两位学生把抽象的心理活动具体化了。

2、想象可以化呆板为活跃

缺乏想象的作文, 必然文思呆滞死板。运用丰富的想象, 可以使文章生动活跃, 有形可感。

在写—次野炊活动的作文中, 多数学生这样描写一个同学生火的情景:“张明用石头砌了一个灶, 就开始生火。他点着了火, 就添柴, 不一会儿, 火就旺了……”有一个学生却是这样描述的:“……他鼓起两腮使劲吹, 口里像含着两颗大核桃……浓烟熏得他眼泪直流。他用手去揉, 这下他可成了个大花猫……”前者三言两语, 平铺直叙, 读后没有给人留下任何印象。同样的内容, 后者展开想象, 人物活动跃然纸上, 读来使人如见其人, 如观其形。

3、想象可以化暗淡为亮丽

缺乏想象的作文, 就如一幅没有上色的画, 使人觉得灰暗无光。而运用丰富的想象, 则能使“画面”亮丽生辉, 熠熠闪光。

在写参观科技大楼的作文练习中, 多数学生这样描写大楼的整体形象:“科技大楼位于学校的东北方, 共五层。墙面贴着瓷砖, 每一层窗户都安装着铝合金玻璃。站在操场上看, 显得特别雄伟。”而有一位学生这样写着:“……墙面贴着洁白如玉的瓷砖, 每层窗户上都安装着蓝宝石般的铝合金推拉玻璃。太阳正从它背后冉冉升起, 顿时, 霞光万道, 科技大楼成了金碧辉煌的宫殿……”前者平直叙述, 后者展开想象, “洁白如玉”、“蓝宝石般的”、“金碧辉煌的宫殿”正是作者想象的结晶。

4、想象可以化平淡为神奇

缺乏想象的作文, 必然平平淡淡, 无滋无味。而运用丰富的想象, 则能使文章语言丰富, 文笔洒脱, 富有情趣, 读来余味无穷。

在全州学生作文竞赛中, 我指导学生在《接龙引来幸福泉》一文中这样写道:“‘开闸放水罗!’随着一声兴奋的高呼, 千年的地下洞水顺着接龙渠道滚滚流来。一条金光闪闪的‘巨龙’ (人工扎的彩龙) 仰起龙头, 张开大嘴, 大概是想衔住头顶上的‘宝珠’ (汽球) 吧, 蜿蜒的龙身顺着急流的渠水奔涌向前……人们追赶着汩汩流淌的清渠水, 这时的土家山乡犹如煮沸的一锅酒, 醉了……”“看着流不尽的滚滚清泉, 我仿佛看见了金灿灿的稻谷, 黄澄澄的麦子, 白如雪的棉花……仿佛看见了乡亲们如花的笑脸, 如蜜的生活……”

由此可见, 在作文的教学中, 激励学生展开想象, 是提高学生认识事物, 发展思维, 获得更多的作文材料的一个重要手段, 能使作文内容丰富, 语言生动, 增添童趣。

二.怎样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层开想象呢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

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源泉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村村皆画本, 处处有诗材”, 只有观察才能发现它的美。因此, 作文教学首先应当教会学生善于观察, 把学生的眼光引向大自然, 引向社会, 引向家庭, 引向普通而平凡的人际关系, 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抓住特点去观察, 获取交谈和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正所谓“人情物理, 都是材料;天下万物, 皆成文章”。对生活有了细致入微的观察, 才会有合乎情理的想象。学生的生活越丰富, 想象的空间就越广阔。

2、指导学生开阔知识视野

学生生活的天地毕竟是有限的。把学生的眼光引向书本, 引向报纸和月刊, 引向电视、电影、广播、展览会, 使他们看到最新鲜的信息, 获取前人或当代人的描述与见解, 从而开阔知识视野, 积累丰富的语汇。“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道出了“读书”与作文的辩证关系。阅读量大, 知识面广, 积累的语汇和间接生活经验就越丰富, 事物间的联系就越容易沟通, 想象的思绪就越恣意飞扬。

3、激活学生内心情感

同样的生活素材, 在不同的学生眼里, 有不同的看法, 这是人的认识能力的差异所致。在指导学生观察生活、阅读实践的活动中, 还要激活学生的内心情感, 提高其认识能力。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心有所思, 情有所感, 而后有所撰作……”说的就是只有用心思考, 深入体会, 才能把生活转化为写作的材料, 写起文章来才有激情。情感越丰富, 越能触动想象的灵感, 想象的琴弦就越能弹奏出和谐动听的乐曲, 达到“文之思, 其神远”的境界。

4、强化语言训练

“志足而言文, 情信而辞巧”, 意即思想内容要充实, 言语要美好, 情感要真实, 文辞要精巧。这说明充实的思想内容和真实的感情必须凭借精巧美好的语言来表达和宣泄。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实学生的语言仓库, 提高语言素养, 在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览中使学生掌握一定量的汉字, 积累词语, 在课内训练和课外交谈中, 学会遣词造句, 积句成章, 积章成篇。使学生的笔墨文字从涓涓细流变成洋洋洒洒的大江大河。学生头脑中贮存了大量的语言信息, 其想象的内容才有依托, 敏捷的才思才有载体。

5、培养类比能力、激活相

似想象

学生作文训练是以写人、记事、状物、描景的记叙文为主的形象型文体。这类文体既有形象结构因素 (如人物、景物、事物、动物、植物等) , 又有逻辑因素 (如思路) , 既要教给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心理、神态、行动描绘人物形象, 通过形状、大小、色彩描绘景物的方法, 又要让学生学会寻求事物间的联系点 (相似之处) , 这样的想象才会形似。“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说明思想感情融汇于被想象的事物中, 才能神似。

我们在观看月亮升起的过程中, 月亮的颜色、形状的变化看似与人毫无关系, 但是只要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点, 产生想象, 则能把月亮升起时的情状细腻地描摹出来。如:“大概是她升得太吃力了吧, 也许是我在看她, 她害羞了, 脸儿涨得红红的……”这里“吃力”、“害羞”、“脸儿涨得红红的”不都是人才有的情态吗?可是, 想象却象一支无形的画笔把月亮赋予了人的形象, 人的动作, 人的思想。

篇4:用蔬菜为家居增色

拼盘式

在茶几、餐桌或酒柜中放上一只较大的玻璃托盘,盛上各种颜色的干鲜瓜果;抑或将水果堆码在果盘置之客厅高处;最好再有些人造或天然绿叶衬托,这样无论是观赏还是用来招待客人,都是一片盛情和温馨。也可以在书房里放一盆嫩黄的鸭梨或浅绿的苦瓜,则显得清新雅致;将一束黄灿灿的枇杷装在水晶刻花盘中,放置书案上,或将几只带柄红艳艳的草莓放入白兰地杯里搁在音响柜上,宛如绝妙的静物小饰品。

悬吊式

将菠萝、香蕉、葡萄等水果用绳子拴住根、颈、枝干部,高低错落地悬吊于较通风的地方,色、香、形尽在感官之中。如采购两三只鲜菠萝,不妨先垂吊起来,这样,既可满室生香,沁人心脾,而凹凸有致和青翠欲滴的蒂叶则可令居室飘逸几分热带气息;将几只甜柚放入白色网兜,悬挂在墙壁上,恰似立体油画;卧室里独出心裁挂只胡萝卜制成的“活风铃”,也一样如诗如画。

陈列式

在房间的一个空闲墙角,纵向安装3~6个从上到下从小到大的木质“平台”,并涂上红、黄、白、蓝、绿等颜色的油漆。如红色平台上放一只绿皮西瓜,就格外的鲜亮;绿色平台上放橙黄色的橘子,也有“红花绿叶”的美感。在梯道旁、走廊边可放置一些佛手、菠萝或苹果,好像知心的友人们相扶相送;在客厅中陈设洁白的莲藕、百合、蜜橘或香蕉等,好似热情的主人在静心候客。

真假结合式

篇5:用想象为作文增色

新纪元广元外国语学校小学刘映华

《巧用排比,使文章增色》,这是所有教学参考书和教案上所没有的,自创的教学设计。实践证明,它是一次成功的设计。成功的原因何在?课后我做了如下教学反思:

一、课程资源何其多,但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为课堂所用,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需要性原则、教育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优先性原则。这样,我们就可以灵活地在生活中选取语文课所需要的材料,而不仅仅停留在语文教科书上。一段音乐,一个故事,甚至一道数学题,一副画,都是课程资源。

二、小学阶段不一定只遵循写整篇作文的模式。适当地给学生增加一定的片段练习。在形式上也不一定只拘泥于记叙文,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写诗歌,填宋词。形式多样化的同时,学生的兴趣也日渐浓厚。

三、现代教育更充满人性美。重视了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中如果没有了“人”,就是毁灭性的教育。因为本课是根据实际的学情而设定,学生精彩而质朴的灵气是这堂课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四、因时间关系,本课只能让学生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语言魅力。还要靠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利用课程资源,增加练习机会,以加深学生对排比句的印象。巩固学生运用排比句的能力。

篇6:拓展训练为体育课堂增色

仁怀市周林学校:赵集荣 拓展训练的本质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模式,学生通过一定的动态活动,经过自身的实践和体验过程,使心理品质和综合素质得到完善与提高的一个过程。找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课堂的最佳切入点,将是对小学传统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对新《体育》课程改革的一次飞跃。它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增强了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也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安排了拓展训练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使学生的课堂教学与学校课外活动、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也是现代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新课程标准所要达到教学目标和所要完成的任务是极其吻合的。为此本文对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中的可操作依据、课程模式的整合、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力求提出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拓展教学模式。这种拓展训练的教学理念对体育课堂进行了设计和构想,供同行参考,权当抛砖引玉,望批评指正。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注入拓展训练的可操作依据

《体育》课程急需探求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型。经过笔者参加几次拓展训练及上课过程中的思考后发现体育课堂教学与拓展训练存在着一定的相融性,这为拓展训练进入体育课堂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依据。一方面,拓展训练的项目较好的融合了仅限于竞技性很强的跑、跳、投、跨越等基本内容,另一方面,在课堂内进行的拓展训练项目,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堂内容,是体育教学课程的拓展,是顺应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有利补充。

1、《体育》课堂教学与拓展训练的目的相同。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们的综合素质,实现“超越自我,熔炼团队、提升个人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能

力”的目的。《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两者从根本目的上来说是一致的。

2、《体育》课堂教学与拓展训练的培训手段和方法与体育教学一致。拓展训练将培训内容渗透到参与者的体验中,从学员在面临挑战时的本能和最现实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表现人手,完成最深刻的观念转变和形成更好的行动方案。通过体验式学习形成新的行为品质;同样,《体育》课堂教学也是通过反复练习,完成技能的学习和体育相关意志品质的培养。

3、《体育》课堂教学和拓展训练运用的原理和途径相似。

二者都是利用这一原理,拓展训练设计特定的情景让学员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从而培养在社会中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心理素质。这与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比赛雷同。两者在内容安排上都遵循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负荷到高负荷的运动科学规律。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两者在课程理念、适应群体、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内容安排规律方面的相似性为拓展训练进入学校体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增强体育课的趣味性。通过对我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同意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占83.5%;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团队精神占81.2.%;拓展训练游戏与体育相结合能增强对体育的兴趣占91.2%。可见小学生是比较认同通过拓展训练的方式来提高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并能增强对体育的兴趣。

因此,拓展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充分的参与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是一种莫大的乐趣。在分享环节中,学员既可以是表扬、批评自己,也可以表扬批评同伴;既可以是谈某个环节的感受,也可以谈整个项目的体验。这不仅可以强化对自身的认识,也可以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理解他人,赞扬他人的良好品质。最后由指导教师将学生的整体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课程模式的整合1、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体育与技能的传递都是单向的,学生、教师的主次地位颠倒,不符合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而拓展训练以活动为途径、以学员为中心,为学员创造难忘的学习体验;通过对体验的反思,使体验者超越体验本身;因此,我们在设计体育课程教学时,需从原来的竞技体育项目理念圈子里跳出来。拓展训练项目可以提供给我们很好的借鉴,我们也可以将拓展训练与传统的体育教学相结合,2、引入在体育课上易于开展的拓展训练项目。如:拓展游戏所具有的趣味性,充分利用了青少年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用一个个趣味性小游戏启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增强了课的趣味性。正如学生所说:“比赛的结果从来没有想过是行还是不行,只觉得是一种挑战,而这种挑战与生活中的挑战感觉差不多,内容丰富的运动会就象内容丰富的生活。”拓展训练等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使学生适应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通过意志的磨练为身心健康和体质健康打下基础,实现身心与社会的融合。如果在我们的学生运动会中引进男女迎面接力、托球跑、步调一致、三人绑腿跑等这些项目,学生肯定会乐此不疲,举双手欢迎。他们肯定会说:“让我们把生活中的各种动作结合在一起了,又有智慧、又有体力,不像以前的运动会就是跑步、跳远、投铅球,真正成为学生的盛会。

3、传统的体育教学把理论与实践学习割裂开来,教师只是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造成不同的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效果大不相同。而拓展训练强调的是把知识信息融人拓展项目中,“在体验中学”带给学生的是亲身的感受,激发的是实实在在的学习行动,追求的是实实在在的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是“导演”,学生才是“演员”。教师只用15%的“导”为学生提供条件、创造环境、指明方向,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加85%的“演”——思考、计划、体验、分享回顾、迁移、提升,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参与。

三、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注入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篇7:企业文化,到底你为企业增色多少

企业,你有真正的文化吗?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企业文化也是这样,以至有文化和没文化之间好象已经没有了区别,悲观主义者说我们正在步入一个文化的沙漠,乐观主义者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文化的丛林。实际上,正是由于这种有没有文化和企业文化差异的观念才会使持有悲观企业文化者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企业人没有精神寄托和自我价值观念,企业陷入胶着的荒凉发展的绝境。时代是多元的,社会同样是多元的,必然造成了人的思维也同样是多元的。正是由于这些多元的物质与元素的存在,从而也会有对企业文化持有不同的态度,但我认为,文化的延伸度与长期性肯定是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原动力,而对于企业则更是企业发展的主导与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的基因密码,它是直接决定企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健康长寿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企业,其企业文化如果是强势的和可持续的,企业文化就可以直接起到推动和促进企业持续稳定,保证企业健康长寿的作用;如果其企业文化是颓败的,它不仅不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正面作用,相反还会阻碍企业的发展,甚至把企业推上崩溃、短命之路。可企业到底真的有没有企业文化作为其发展战略的依托呢?企业文化即便在你的企业存在,为你的企业解决了哪些问题?这些文化是不是你的企业真正所倡导与向往的企业文化?不言而喻,优秀的、强势的和可持续的企业文化必然是引导企业战略规划实现,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理念,增进员工钟爱企业程度的必然结果。

目前有种说法,叫做三到五年的企业靠老板的胆识和魄力,五到十年的企业靠机遇,十年以上的企业靠团队,二十年以上的企业才靠企业文化。虽然这种说法不是绝对的,但绝对有着一定道理。有些企业本身建立的时间不长,但是为了沽名钓誉的增强外界社会影响力,为了提升一定的企业品牌,往往不顾企业文化塑造的短期行为,仅仅把一些表象的东西作为企业文化的内容,不断的给员工和外界强行灌输,企业里也从上至下,口头上每天大喊特喊企业文化,可实际上员工言行不一,企业文化流于形势,企业本身就已失去了追求企业文化价值的内涵与意义了。比如说,某些企业提出来一些较为经典的、纲领性的口号就认为这就是他们真正的企业文化内容,有些企业设个广播站、有些企业拥有自己的报纸、杂志,又有些企业把CI战略的许多内容也当作自己的企业文化,有些企业搞一些文化宣传活动,树立一些典型也作为企业文化,又有些企业出几本指南、印几本册子和行为规范之类的书籍或者是企业导入新型的提练了的制度和管理模式等等,他们都一味的把这些实质性的行为当作企业文化来看待。这些只是企业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势,有些甚至不能称之为是企业文化,有文化之名却无文化指导延伸教育与传播之实,称不上真正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依赖于这些表象的形势产生与传达的,真正的企业文化是渗透在员工思想与内心深处,来规范与指导员工言行和价值取向的规范化的东西,它既存在,又令人感到它的无形,看得见却真正抓不到它在哪里。

经验的总结与文化的积累使我们对企业文化有了重新的思索与认识,许多企业很年轻,却叫嚷着自己的企业有多么深厚的企业文化。我们都承认,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成长的全过程,只是许多企业不善归纳总结和加以利用,至使企业文化象生活在夹缝里的小草,有生命,但随时都有夭折的可能。许多企业领导或是老板们没有真正的意识到,有些企业从建立到发展已多年了,还是没能建立起来属于自己特征的企业文化。既可以把企业文化看作是一项工程,又可以说成是一个项目,可大可小、可重可轻。许多企业一厢情愿的自我感觉企业文化良好,实际上却没有使员工从内心形成一种自动自发和自觉的对企业的认知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强烈愿望。

企业,演绎自豪的宣言

既然社会是由一个个单元组成的,而企业中的每个元素也组成了一个个小社会。许多前卫时髦的企业辞令都在传颂着企业文化的内容,目的都是在让企业员工对企业产生自豪感。象:以人为本、学习型的组织与团队,大谈执行力、头脑风暴、没有任何借口,以及财富、命运和态度等等。这些不乏时尚却又关系每个人切身利益的提法,或多或少的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这些理论一天天的丰富着企业管理者的思维、制度和前沿。而这些有利于企业管理者管理企业员工的书籍与理论,在极有效的约束着企业员工的言行的同时,也在为丰富如雨后春笋一般成长起来的企业所形成和造就的企业文化而摇旗呐喊,此外,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但企业文化并不是只有专门构建后才存在,这就像任何一个人不能选择要不要你的遗传基因一样。任何一个企业只要其连续存在的时间足够长,足以形成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事习惯,使一种价值观念在企业组织中上升为主导地位,不自主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也会形成它特有的企业文化。人们能做的只能是对企业文化进行自主设计,构建能推动和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势企业文化;或者对已有企业文化进行改造,使之发展成为一种强势企业文化,保证它能对

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在现如今各行各业都在把“企业文化”象过之屠门而大嚼一样被企业一口口蚕食着的同时,企业文化也象被社会与企业“炖烂的肉”,被企业一口一口的吃下肚子,变成企业老板自己的私有财产和个人宣言,不时在吐故纳新的同时,方便把这些已形成的“文化底蕴”传播出去。不论是一流的企业还是三流的公司,自我感觉良好的管理者或是老板们不论是接见客人,还是商务谈判,不论是出席会议,还是激情十足的讲话,都会或多或少的把自己的企业文化挂在嘴角。口号喊得相当响亮,好象就他是一个有文化造诣的人,就他的企业是一个企业文化内涵足以让外人称道的企业。殊不知自我感觉良好会把企业只注重上而不重下只重表不重里,只重言不重意的做法而埋藏,企业文化在经济利益与员工价值两难取舍的同时,企业文化很容易会被搁置在一旁,出现叶公好龙的情形。

文化,关注战略与人

如果一个企业,他什么都做得很好,什么都不用做了,那么他就没有目标了,就像一个人一样,没有目标就没有灵魂,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如果企业没有企业文化就会像没有方向的汽车一样,在马路上乱跑乱闯,或者说有了目标没有企业文化的支持也不可能持久。创业初期,企业首先是得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不管是多少人,首先需要清楚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的定位是什么?所有人都要达成共识,向着目标去做,共同向一个方向努力,形成一个合力,企业文化是把每个人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如果把企业文化当成一个装饰性的东西、形式主义的东西,形不成真正的企业文化,与真正的企业文化离得很远。

管理之神松下幸之助说:“当你领导十个人的时候,你要走在最前面,领着大家去干;当你领导一百个人的时候,你应该在中间,协调周围的各种关系;当你领导一千个人的时候,你必须在后面,掌握全局,把握方向!当你领导一万个人的时候,那么你惟一能做的事就是祈求上天保佑”。所谓祈求上天的保佑,我想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自然,符合天人合一的准则。当你领导一万个人的时候,你已经不可能事必躬亲,除了制度发展的惯性之外,实际上你是靠着一种“思想”在统领这个企业,而这种“思想”很大意义上就是一种企业文化特征在管理上的表现与应用。

此外,企业文化应该能够把创新的基因置入到员工当中去,才是真正能够让企业长盛不衰的企业文化。所有百年企业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就在于其创新的精神是长盛不衰的,非常重要的一

条是企业文化像基因一样置入到企业当中去。

我认为在企业里,被管理者需要管理者给予的东西很简单——公平。再简单一些就是我干得好,你应该能看得到,别人干得不好,你应该提出来。如果干得好、干得不好都没有人提出来,那么就会向着干得不好的方向发展的。所以,我们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创新精神。在企业里最可怕的是每个人对企业的发展都漠不关心。最重要的是每个人自觉创新,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如果员工有对工作干坏了也无所谓的思想,那么这个企业是没有希望的。因此创新是最重要的,每个人的创新是最重要的。

把企业文化像基因一样注入企业之中,最具体的是让每个员工感受到市场压力,由市场来评判,所有都是听市场的,市场的效果好,市场直接就给你评判了。现在企业麻烦最大的是企业的领导感到市场的压力非常大,而员工并没有感受到压力。企业文化不应该是孤立的,如果把市场压力穿透到每个员工身上去,每个员工一定会想办法来解决这个压力,这就需要创新,而这个创新就是企业文化最需要的。如果每个人都来动脑子,每个人都来创新,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企业要从组织结构上使每个人与市场都联系起来,每次创新都要想到用户的需求是什么,与用户的需求结合起来。如果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那么你的创新就是有价值的,人人与市场结合起来,这个创新就不是空洞的,是非常具体的。他们会想,今天的创新是什么?是不是用户的需求?所以得动脑子想一想,而不是被动的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了。如果每个人与市场不结合在一起,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这个企业就没法生存。因为原来金字塔型的管理方式不适合了,原来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而在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开通,你所知道的信息,别人也都能知道,所有的信息都是对称的,只有速度致胜才能占领市场。谁能最快满足用户需求谁就抓住了市场。所以把创新的基因渗入到每个员工当中去,不是口头上的形式,而是通过市场的力量来达到的。每人每时每刻都与市场结合在一起,离开市场就没有生存的余地。而这种创新精神也恰恰是企业文化所关注的企业战略决策和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人的最主要起的作用。

企业文化,强势持久的本质回归

企业文化建设,真正是一项系统工程。归纳几句响亮的口号,设计几个漂亮的形象,远不能构建出强势企业文化。我认为,强势企业文化的构建,应该重视从以下几个层次进行。

1、选择确定企业文化的基本类型,并对企业文化的目标模式进行设计和规划,以保证所构

建的企业文化一定是能推动和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势企业文化;

不同的企业存在着不同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如果企业员工不认同企业领导艺术的价值观念,上司主管简单地通过指令进行管理,下属员工阳奉阴违,而且官僚主义严重等因素存在,也是企业文化确定的基本规划存在着问题。或者说,在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现实存在的情况下,老板的文化、层次与思维观念等方面也是一个企业确定什么类型企业文化的关键因素。

2、总结归纳企业价值观念,构建企业价值观念体系,为企业组织确定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目标;

你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规划是怎样的,你希望你的企业员工和企业领导达到哪一个层面上,是能力的提升需要后天的加强培训,还是不停的从细节入手,关注执行力。从企业各部门,各人员的情况了解如何,让他们树立怎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努力使员工目标与企业短、中、长期目标的一致性,不能陷入“两种目标两张皮”的境地。

3、以企业价值观念体系为内核,分别进行设计和构建,以保证所构建企业文化的完整性;企业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在正确的树立了企业领导与员工一致的企业价值观后,将其层层分解,使各级各阶层的企业人员都明白企业每年、每季度甚至是每月的目标任务与计划,明白自己该干什么,避免和杜绝企业中人浮于事思想混乱、安于现状没有追求,工作冷漠的现象。同时积极开展企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描绘一幅令企业员工无比憧憬的壮美蓝图,关心重视企业和谐工作与关系氛围的搭建。

4、对照所选择设计的企业文化目标模式,对企业组织的其它构成部分进行对应清理,以保证企业文化与企业组织的其它构成部分实现融合,使企业文化真正起到企业组织基因密码的作用;

为了强调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许多人总结出“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糊弄人,企业文化管理才是灵魂”!这样精辟的经验之谈。而企业文化在完善的同时还要象遗传基因一样,一拨拨一代代的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巨大作用。但它的前提是企业组织行为必须要与企业文化行为保持一致,不会有原则与观念上的分歧。

5、将企业文化分作内部管理、外部营销和商务合作三个模块,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完善实施有效管理,以保证企业文化能起到持续推动和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作用。

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管理与发展的主旨与灵魂,是企业的精神寄托,可以指导着企业本身和企业员工的思想与行为,当它升华到一定阶段后,企业各级各层面的员工会不遗余力的将企业文化的内容丰富,内涵深化。

而当企业处于成长期时,企业应把内部管理、外部营销和商务合作的三个模块所存在的企业文化认识与传播上的文化差异理清楚。企业内部管理好比人的中枢系统,企业文化好比大脑,大脑再好使,如果中枢系统出现故障,容易产生帮派林立,相互拆台与攻击,矛盾重重,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相互埋怨和对立等等管理失控的情况存在,这样就不会给外部营销和商务合作提供有利的保障。而后勤文化保障都保证不了,更不用说是对外的文化传播,让外界感受你独特、优秀和富有感染力的企业文化,这是不可能实现得了的,自然会影响一大片。

企业文化从本质讲就是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的,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就好比什么样的信仰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决定什么样的企业。对于一个不将企业文化落到实处,只空喊口号,言行不一等等类型的企业,这种企业文化必然是失败的、弱势的和最终会走向消亡的企业文化。对一个成熟的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与企业生存息息相关的。企业文化虽然难以用实物来准确的标识,但它却一样具有鲜明的个性。应当认识到,企业文化绝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它决定着企业的思维路向和行为方式。可以毫不夸张的讲,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企业文化是其中最持久的决定性因素。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得不产生的,它是一个企业管理体制建全与发展的原动力。是一个企业在本企业中、本行业中是否能够做大做强的理论依据;是摒弃了旧体制旧模式而上升至一个先进高度的体现,它必将会回归到其本质特征上去。

篇8:巧用引言为文章增色

一、引用古诗词, 增强文章的音韵美、画面美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凝练简洁, 音韵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常常能引发人们的无穷想象。因此, 在写作文时, 如果能适当地引用一些诗词, 会增强文章的节奏感与画面感。尤其是一些写景的文章, 适时地引用一些大家熟悉的诗句, 会令文章增色不少。在指导写《美丽的家乡》时, 我便引导孩子们抓住家乡的特点来写, 建宁春、夏两季最美, 因为, 建宁的黄花梨、莲子不仅是建宁的特产, 也为建宁春夏两季带来了最美的风景。建宁的景色, 春季最美是桃梨园;夏季最美是荷塘。在引导学生写春季景色时, 我是这样做的:建宁的春天有着与其他地方一样的美, 更有着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景, 那就是家乡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随处可见。经过这样的引导, 学生在这次习作中, 在抓住建宁的特点来写的同时, 还引用了不少诗句。这些熟悉的诗句很容易让人想象出那些美的画面来。引导学生适当地引用古诗词写景, 能大大地增加文章的画面感与音韵美。为文章增色不少。其实在一些写事、写人的文章时适当地引用一些诗词, 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画面的图, 让学生根据图的内容, 展开想象在指导习作时, 我用了“古来征战几人回”作为我的导入语言, 结果就有部分学生用这句古诗作开头, 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憎恨, 对和平的渴望。提醒人们自古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是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痛苦。可见, 古诗词既可用于文章的开头, 也可作为文章的结尾, 更可根据文章内容有感而发。恰当引用, 会增添文章的美感, 使文章更生动。

二、引用名言名句, 增强文章的哲理性

我这里说的名言名句是大家熟悉的, 富有一定哲理的, 能给我们一定启示的语言。有的出自名家之口, 有的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而成。如果在习作中能巧妙地运用名言名句会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增强读者的认同感。还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名言名句多用于写人或写事的文章。如:用“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今天的成功是因为昨天的积累, 明天的成功则依赖于今天的努力。”古今中外, 名人名言、警句、格言多得数不胜数, 所蕴含的道理也非常全面, 可根据文章内容、思想, 适时引用。

三、引用好词佳句, 增强文章生动性

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 与课外的自主阅读已让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的好词佳句, 老师在习作指导时, 应引导学生把平时积累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语言, 用于表达自己的作品。《桂林山水》这课中的“我看见过……玩赏过……却从来没有看见过……”句式;还有“像……像……像……”既是排比又是比喻的句式。以上的句式与系列动词非常值得为写景习作时引用或化用。写作时引用或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会让文章生动具体, 让读者觉得亲切自然, 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四、引用结论性的语言,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知识, 但很多科学性的知识还需引用专家的结论加以论证。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更具有说服力。在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时, 对于一些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自己又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就可以启发学生去查一些相关的资料, 引用其中结论性的语言来解释自己的观察。如人教版第七册第二单元,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事物, 把连续观察到的发现写下来。有的同学就观察到蜜蜂有时从上往下飞, 有时从下朝上飞, 有时跳着“8”字舞, 不知何因。有的同学观察了蜘蛛结网与天气的关系, 但结论都比较乱。我在写文章批语时, 是这样指导的:为什么不去问问《十万个为什么》或互联网。果真, 在二次批改时写蜜蜂的同学引用了这样一段话作为结尾:经过查阅资料, 我终于明白了。蜜蜂跳舞是告诉同伴蜜源的方位。蜜蜂跳舞也是有规律的, 这种规律与太阳在一天中的变化有关系, 蜜蜂用飞的方位与角度与同伴沟通、表达信息。看来, 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的。

当然, 首先要对引用的内容非常的熟悉, 对其表达的意思有正确地理解;其次运用的语境要恰到好处, 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千万不可滥用, 也不是每篇文章都一定引用。引用的目的是为文章服务, 不能流于形式, 更不能为了展示自己的文学底蕴而无病呻吟。古时就有不少诗人在吟诗作对时不乏引用先人的名句。可见, 引用也是写作的一种技巧。就让我们把这种技巧传承给我们的学生, 使文章因引用而增色生辉。

参考文献

[1]王恩健.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的三个基本环节[J].发展.2009 (06)

[2]陈红燕.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J].教育教学论坛.2012 (06)

上一篇:补中益气合剂说明书下一篇:许可使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