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历史必然演讲稿

2024-05-23

改革开放历史必然演讲稿(精选8篇)

篇1:改革开放历史必然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改革开放历史必然的选择》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已经从过去那个现代化的“迟到国”变为现代化的“实践中心”,从当年经济面临崩溃的“欠发展国家”,成长为“最有活力的新兴经济体”,民族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以世界坐标审视,过去中国是跟跑者,而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实验室”“让全世界仰望的‘北极星’”。“改革”这个耳熟能详的词汇,被提到了更高层面、赋予了更多内涵、注入了更大动能。一系列重大举措,再次激发了社会的改革热情,坚定着人们对国家未来的信心。

总书记反复强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反腐就不会完全彻底;没有改革,作风就难以根本转变;没有改革,发展就没有持久动力。经济危机以来,我们对未来充满种种焦虑。从客观层面来讲,好改革的都改革完成了,剩下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从主观方面来看,精神懈怠病、改革疲劳症在一定范围蔓延,折射出一些人的畏难情绪。在这个意义上,如何继续推进改革,不仅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场关乎中国信心的重大工程,还是一场对执政能力的直接检验。

今天的改革,不只为了应对挑战,更是为了把握机遇;不只为了短期目标,更是为了图之长远;不只是时代要求,更是历史责任。在经济新常态下谋划改革,在政治新生态中推进改革,激发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涵养的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之源。

“质量不是100分,就是0分”。一颗螺丝的松动,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事故;一个环节的纰漏,可能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应该是公共部门施政的追求,更应成为改革决策者的责任和担当。改革全面深化的过程,也是改革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

回望即将过去的2017年,民法总则、共有产权房、租购同权、国家公园、湖长制、环保税„„这些让人们印象深刻的词汇,记录下一年来全面深化改革的足迹。全面取消国内手机长途和漫游通话费,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营改增试点成果依法确定和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基本完成,放权让利的改革主题更加清晰。雄安新区的历史性决策、自贸港的风生水起、粤港澳大湾区的浮出水面„„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各种重大举措接踵而至„„改革之所以能够蹄疾步稳、落地生根,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始终严把改革质量关,强调改革要有高质量,要求贯彻落实“聚焦、聚神、聚力”。

“中国改革的领域将更广、举措将更多、力度将更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总书记的铿锵宣示,掀起一场打造改革开放升级版的历史性变革。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我们就能用责任赢得信任、以勇气鼓舞士气、拿实干奠基未来。

篇2:改革开放历史必然演讲稿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于是他率先提出要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国以来我们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重大变革,也探索了许多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方法。改革开放这段时期是我国发展最快的时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择。改革开放为我们国家带来了许多的变化,我们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了富有强大的国家,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康好的日子。

从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来看,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的领导下,我们国家顺应历史的潮流,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奋勇前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起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打倒“四人帮”以后我们国家才省悟到,原来世界并不像我们原来想象的那样。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世界的真面目,感受到自己的落后。所以在那时给了中国重新选择的机会,摆在中国人面前有好几条道路,比如回到50年代,所谓计划经济的年代;第二条路是学苏联的改革,因为苏联的改革当年还是走在中国前面;还有人说学南斯拉夫、匈牙利,匈牙利在社会主义国家走得最远,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早就提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或者说是向商品经济转变想法。当时,国家派出很多学者到国外访问,但是转了一圈,感觉还是要走自己的路。影响我们最大的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而是亚洲四小龙。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国家领导人认识到中国要迅速摆脱贫困、贫穷必须对外开放,这恰巧是亚洲四小龙经济迅速崛起的重要经验。所以在选择对外开放、选择改革的时候,亚洲四小龙模式对我们的影响最大。我国经济改革之路吸收了苏联、东欧的经验,也吸收了亚洲四小龙的经验。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前所未有的加快改革、建设经济特区的热潮。

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的经济政策的转变,经济政策从封闭的政策转向开放的政策,从计划经济的政策转到市场经济的政策上。但是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就曾经说过,改革是一场革命,我们的总书记也说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伟大的革命,充分肯定了改革的革命意义。

改革可以说是一种制度变革。胡锦涛总书记讲“改革是机制体制的转变”,这方面的表达实际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国际上流行的一个概念是改革是一种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好的,实际上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上哪怕敌视中国的那些人也承认这一点。

至于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第一,可从经济总量、GDP总量看。在改革开放前,我国GDP总量是在七位到十位左右,而根据去年的统计数据可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就是说GDP总量在全世界排第3,美国、日本之后就是中国,在几十年里面有这么大的进步是很了不起的。第二,可从绝对贫困人口的减少看。尽管我们知道有些地方还是很穷,但是比起改革开放前的那些年代好多了。世界银行的一个报告里面谈到,1980年到2001年20年间中国脱贫的人口有4亿。我们中国在20年间能让4亿人口脱贫是了不起的,世界银行专门谈了这个数据。

中国的改革不是在一个理想状态下进行改革的,是在一个求生存、求发展的环境下而进行改革的。“发展是第一要务”,中国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所以很多其他问题没有进行先行的改革,比如政治体制、权力的垄断等等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为了经济发展,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进行这样的选择。因为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以后的改革留下巨大的空间。比如在一些条件约束下,在意识形态还没有得到更好改善的情况下,在人们的认识水平还有所偏差的情况下,改革可能有很多的约束条件,在这些约束条件下改革就不可能是最优的,只能是次优选择,什么叫次优选择呢?实际上就是满意选择而不是最优选择。

第一,就是福利问题,比如你刚才讲的医疗、教育问题,包括住房问题等等民生问题,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也是切身体会最深的问题。可以讲,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原来国家是“包”起来的,现在不“包”了,看起来像是自己解决,实际上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福利问题必然提到日程上来。因为经济不发展福利从哪里来?老百姓对福利问题有两个看法:

1、是不是绝对的供给不足?

2、是不是分配不公?从需求角度讲我们肯定是不足的,但是这也需要时间解决的。

对福利的分配不公有意见是正常的。虽然中国的福利水平存在问题,但实际上与以前相比也是有很大改观的。举出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中国的住房问题,我看过一个数据,如果按现在的概念来说中国住房的自有率,按照数据统计大概可以达到89%-90%,仅次于匈牙利。老百姓的住房水平也大大提高,一家七、八个人挤在一个二、三十平方米的房子里住的现象基本消除。

那为什么现在住房问题反映还这么强烈呢?我觉得这和人人有住房的概念不完全一样,是城市化带来的。比如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民进城,大量的劳动力在移动,他们没有房子,是这个房子没有得到解决。这些人在农村有房子在城里没有房子,所以这个问题也非常迫切。你在城里打了多少年工了解决不了住房,上亿的农民工在城市里流动,有多少人解决了住房?但是他农村有住房,从居者有其屋的角度讲我认为我们国家已经差不多解决了这个问题了,这是了不起的,基本上人人都有住房了。

第二,就是医疗问题,这个问题前段时间争论得很凶。主要集中在:医疗化的改革是不是失败了?医疗化的改革是不是走过头了?是不是市场化过度了。其实你说这些争论有道理吗?也有一点,但以偏概全。按我的看法,医疗的市场化远远不够,偏激一点说,“根本就没有搞市场化。”如果真搞市场化绝对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你想想看,我们医疗现在是市场化吗?我们医师是市场评选吗?是对外招聘吗?都不是,甚至药物配置的市场化程度都不高。第三,民营医院的市场化也没有完全放开。民营医院不应该按照私营企业来登记,应该按公益组织登记。有人说市场过度,我个人认为,不是市场过度,是权力和垄断过度。医疗卫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部门,为什精神文明水平要看你怎么看了。实际上,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就像我刚才讲的,应该有很好的物质生活,有很好的法律生活,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很好的精神生活。当今大家普遍感觉我们的道德水平下降了,雷锋不见了,这个事情该怎么看呢?是通过教育来改变呢?还是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改变?或是通过法制化的逐步推进来改变?应该说,都有一定的关系。

要看从哪个角度看,这要看你给了什么条件才会有什么结果。很多东西都是看你给了什么条件结果才会有所改变的,比如你想让他做得好,但是条件不具备,因为不具备条件必然发生,具备某个条件就必然改变,所以我觉得我们很多东西可以通过改革开放、通过法制完善来解决。退回去肯定没有出路,你想能退回去吗?如果退回改革开放前大家根本不敢设想,不仅是你自己,你的孩子们肯定也不同意退回去,因为改革开放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不改革开放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改革往往是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问题也会慢慢产生出来的。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实际上表达的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是为民的,所以才有“以民为本”,用通俗地话说,为老百姓做事,为老百姓执政,为老百姓谋利益。实际上改革的目的也是围绕这个理念的,为什么要改革呢?改革就是为了让大家过更好的生活,改革就是要使大家共同富裕起来,改革就是要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所以用我们的专业术语来讲,改革就两个目标,一个是效益最大化,因为只有效益最大化才可能使大家都受益,另外改革追求公正最大化,要有公正和效益。

这确实是有一个线索,从经济角度讲是一个市场取向的线索,这是坚定不移的。从计划经济,或者说我们称为“指令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要坚定不移地。因为市场经济不能说它很完美,但是现在唯一可行的路,你要发展强盛,要强大,要把经济搞起来只有通过市场经济。可能很多人不理解这句话,市场经济是什么?市场经济就是通过自由的交换获取自己的利益,总比抢夺好吧,总比偷窃好吧,总比掠夺好吧,总比那种不交换的自然经济好吧,因为不交换要素得不到最大的配置。

打一个不好的比方,你如果不交换通过自己的劳动可以实现更大的利益吗?所以市场经济带来分工,带来社会组织的高度化,带来专业化,这个优势是通过这个体现出来的,如果没有市场的媒介如何专业化?如何规模化?如何职业化?只有专业化、规模化、职业化的社会有机分工才能使社会生产得到最大效应,所以贯彻市场经济坚定不移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从经济体制改革角度讲。党的十七大肯定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十七大以后我觉得中国的改革开放将会更加专业化,更加深化。因为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未来,我相信十七大以后我们会在很多方面进一步地深化改革,进一步地深化开放,肯定是比原来更成熟、更专业地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国的最佳路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先进经验的学习,已经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谋求自身发展的一种选择。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以开放促进改革的理念和道路是正确的,正是这样一种路径,使中国社会在一个并不太长的时间里成功走向转型,并建设起有序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这一新时期肇始于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新时期里,党和全国人民以无比的决心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社会主义中国的辉煌篇章,深圳就是这辉煌篇章中的一个闪亮音符。深圳诞生于改革开放,是改革开放成就了深圳,她的发展和成就印证了社会主义中国选择改革开放道路的正确和伟大,深圳也由此而成为最鲜明体现时代特征的改革开放杰作。

社会各界在联系实际学习十七大报告时认为,报告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对中国改革开放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和高度概括,是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前沿,深圳的巨大成就证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今后要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必须继续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对改革开放进行总结,并不是为总结而总结,而是阐明改革开放的性质,明确今后要走的道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问题,每当历史的重大转折关头,我们都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审视。中国的基本市场制度已经确立,并且中国已经和国际社会深深整合。从这个角度看,改革开放没有回头路。更为重要的是,尽管改革开放过程中有赢家也有输家,但无论是哪一个社会群体,谁都不想走回头路。或者说,改革开放的精神已经隐含到整个社会运转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是继续改革开放最强大的动力。没有人能够保证未来的改革开放道路会是平坦的,会是毫无风险和危机的。

曲折、风险和危机是前面30年改革开放的特色,今后也会继续。但是前面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给未来的改革开放造就了无限的动力机制。经济改革还需要完善,社会改革有待继续,政治改革面临巨大压力。尽管“摸着石头”不可避免,但是不管前面有怎样的风险和危机,这条河还是要过完的。无论是精英还是大众,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没有任何人想停滞不前,就此沉沦。对道路的探索,不仅是社会成员的个体价值,更是社会群体的整体价值。唯有更加坚定地迈向市场经济,更加坚定地迈向民主政治,更加坚定地迈向以人为本,更加坚定地迈向科学发展,中国将会更加富强!。

参考文献

篇3:改革开放历史必然演讲稿

政府面临的困境无疑是改革的主要因素。人类迄今为止的行政管理实践中, 以韦伯为代表的层级制模式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层级制模式以政府垄断为基础, 权力高度集中, 严格的规章制度, 过程取向的控制机制, 官吏非人格化等是其主要特征。层级制之所以过时, 主要在于它不能解决当代政府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责任和效率。过分集权和死板的规章制度压抑人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最终导致效率低下, 这一点已为人们所共知。公共管理理论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新西兰, 继而传入英国、美国等国家, 近十几年来在许多国家的政府改革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到了90年代, “公共管理作为一个新学科的术语已获广泛的接受”。这个理论重新定位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即政府服务以顾客为导向, 并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引入了全新的概念, 在这个前提下, 一些成功的经营管理手段被引用入公共管理机构。但是时至今日, 仍然有人质疑这些用于生产制造业的成功管理方式对于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的实质意义。批评方认为:过于强调工具主义, 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由于无视政府部门与生产制造业的根本差别, 力求通过测量绩效和控制以期待获得最佳的管理过程和管理结果, 将政府行为简单化考量, 定位政府绩效方式简单粗野, 重视效率的逻辑而忽略感情的逻辑, 重视程序理性而忽视对话理性, 难以取得实效。

要辩论这个话题, 首先要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深入透析政府工作质量的内涵。

1 政府机构工作质量构成

质量主要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而且质量不仅仅是指产品和服务, 还包括过程、环境、人员。要准确定位政府工作质量, 必须先明确一点, 政府的首要职能是向社会提供服务, 对政府机构工作质量来说, “明确的需要”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和文件条例等对政府及其部门的职能要求, 有没有实现预期的对社会有益的行政目标, 等等。而“潜在的需要”则是指那些未明确提出但却实际存在或现实尚未显露而在未来将会显现的需要。因而政府质量可以定义为:政府工作满足社会和人民明确或潜在需要或期望的程度。。

基于以上的理论基础, 政府的服务质量特性主要包含几个方面。

(1) 绩效。准确地定位绩效和目标是政府机构引入质量管理取得实效的大前提。这里的绩效必须是指社会效益, 即是公众在接受政府部门所提供的服务时, 首先要考虑的最重要的方面。

(2) 专业特色。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时, 能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3) 公信力。一项行政结论或服务, 在某一特定时期之内, 能符合公众期望的可能性。现在我们把这项提得特别高, 在媒体高度监督的时代, 人们已经不再迷信政府的结论。

(4) 持久性。某一行政产品或服务对民众所带来利益的持续时间长短。

(5) 一致性。政府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是否符合预先所设定标准的程度。

(6) 及时性。政府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 必须能及时满足民众的需求, 并且政府能够及时地解决民众所遭遇的问题。

(7) 变动性。政府所提供产品或服务是否根据时间空间的改变而适时转变。这点放在最后, 但现实种种现象表明, 这无疑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很多政策、法规严重滞后于形势。

具体体现为:

(1) 决策理性。决策理性是指一个政府机构能够在正确判断实情的基础上, 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并确保其得以贯彻实施的能力。它包括政府决策的目的性、科学性、连贯性。

(2) 行政效率性。这点不言而喻, 除了看其行政行为是否高效, 还要看其是否具有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

(3) 行为自律性。这点常常被忽视, 实际上, 这不仅归入政府质量的范畴, 且行为自律性的强弱往往是“政府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行为自律性就是指政府对自身行为及其各种经济组织行为的约束能力。自律性强调两个问题:政府本身的约束机制和政府参与其确定的经济发展进程的各种经济组织的约束机制。

2 引入质量管理理念有利于公共管理方式的五大转变

(1) 对服务质量以及民众评价的重视, 使由少数领导制定施政目标, 转变为以公众需要和价值作为组织行动的指导, 形成一个由组织全体成员一致认同的目标。质量管理以顾客为关注对象的原则有利于提升决策理性。

(2) 管理理念由控制员工转化为获取员工的认同。全员参与原则有利于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实现目标同心协力, 相互配合。

(3) 以结果为导向转变为把行政结果与行政过程联系起来, 强调过程的标准化管理, 提升政府行为的规范性。过程方法原则对于上述行为自律性起到约束作用。很多不理解行为自律性作为政府工作质量内涵之一的人可能认为, 实现过程化管理反而降低行政效率, 这也是在对于提升政府工作质量是否有必要引入质量管理概念时一个争辩的焦点。

(4) 从管理各自工作和业务, 转变为对政府部门工作实现系统化管理, 避免了传统方法各自为政的局面。管理的系统方法从长远上有利于提升行政效率, 并能提升以上所述的变动性。

(5) 引入绩效激励和目标管理等方法, 从盲目理想化追求工作和服务的质变, 转变为以提升全体员工素质为起点, 开始不断自我完善和改进的良性循环。

3 政府机构公共管理体制趋向质量管理的必然性

3.1 政府公共机构改革方向趋向质量理论的方法论

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目的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效益和服务质量, 改革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 利用信息技术革命新成果, 建立完善行政管理信息系统, 包括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前者如各国政府诸部门建立的多样化的决策信息系统和政策方案分析选择系统, 后者则以英国的部长管理信息系统最为著名。

(2) 分权与权力下放。这一改革实现了上级对下级控制由着眼于工作过程到着眼于工作结果的转变, 体现了决策与执行分离和分权制度化的趋势。

(3) 部门内部的组织结构改革。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所形成的规范化的沟通渠道无疑降低了中间管理层次的中转作用, 上下级权责关系及控制方式相应改变。

(4) 公共人事制度改革。“当今的核心问题是政府的生产率和效率, ……在这些方面, 公务员制度显然失败了。”这些看法预示着公务员制度将发生重大变革, 传统公务员制度的一些重要原则和核心特征正在被动摇, 人们的注意力转到了人力资源开发、公共部门劳工关系、公务员激励机制等方面。

(5) 提高服务质量, 改善公共机构形象。借用“市场检验”方法, 定期广泛征求公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它体现了明确的服务标准、公开性与透明度、礼貌服务、公民自由选择、完善的投拆受理机制等特点, 被认为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3.2 公共管理新模式贴合质量管理各项原则

传统模式以经济、效率为主要目标和判断政府工作的标准, 新模式则更注重顾客服务和质量;传统模式的着眼点是行政活动的投入和过程, 新模式则着眼于行政活动的输出及其结果, 即:它关注的是做了什么, 有什么效果, 而不是去告诉人们如何去做。后层级制模式还处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下面我们列举两个模式来说明新的公共管理模式与质量管理原则的一致性。

(1) 参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精简组织结构, 减少中间管理层次, 实现分权制度化, 从组织上保证下层自主权;组织内部的参与管理, 如:强调自下而上的观念, 全方位信息沟通, 推行参与管理新技术, 如:全面质量管理、质量周期等;参与决策, 特别是政策目标群体的参与。

(2) 灵活政府模式。灵活性表现在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都随客观要求和环境变化而具权变特征。如:组织结构上, 多用临时机构, 如特别委员会、项目小组等解决非经常性问题。同时, 常设机构的规模也随需求变化而及时扩张收缩。在决策上, 对不同的政策问题采用不同的决策方式, 跨部门决策时建立临时协调组织等。

当代行政改革是对前期行政管理实践的检讨和反思过程, 同时也是对新时代、新环境的适应过程。打破层级制, 建立适应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的“后层级制行政模式”, 必须引入适应工业和信息产业的现代管理方法, 这个既是改革的目标之一, 又是改革历史进程中必经之路。

综上分析, 就不难理解为何当代改革的最显著特征是公共行政中的管理主义倾向, 即引进质量管理的理论、原则、方法、技术来“重塑”政府。但是一切方法论, 行之有效才是根本, 否则都是空谈。

4 对于在行政改革中引入质量管理方法的两点建议

4.1 必须真正加强分析工作

这其实是我们行政机构一直没有做好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包括, 分析哪些是直接为公众带来附加价值的工作, 哪些是没有附加价值但是基础性的工作, 哪些是重复性、返工性的工作, 还有哪些是没必要但出于习惯的工作。真正做好这些分析, 才能在此基础上, 提高效率, 减少时间、物资、精力、智力的浪费。

4.2 实施战略性推动

作为一种已被制造业证明的有效方法, 在政府部门引入之初, 通常会遇到来自组织工作环境、现行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组织文化和行为模式等方面的阻力。因此, 需要管理者采取相应的战略推动实施。首先, 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发挥先行者和表率作用。其次, 对于初期的部分成功, 要积极宣传和推广。最主要的是, 培育支持性的组织文化和激励机制, 这一点是战略的核心。最终达到的目的是, 使全体员工从思想上真正接受这种管理体制, 这样才能使其发挥最大效力。

摘要:本文从剖析政府机构工作质量入手, 分析了政府机构工作引入质量管理的五大利处;结合政府机构公共管理的改革趋势, 从公共管理新模式与质量管理原则的一致性方面, 论证了政府机构公共管理体制趋向质量管理的必然性。

篇4:改革:历史的必然

社会主义改革的当然前提是社会主义体制的形成。而社会主义的建立又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的。本书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初步实践开篇,合乎逻辑。

列宁领导俄国人民经过艰辛的探索,终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直到三十年代中期,苏联社会主义体制基本定型了。四十年代末,东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自五十年代初起,中、朝、越、古巴等国相继建立了社会主义体制。

社会主义在上述诸国的胜利及其体制的特点(由于苏联的经验、榜样和援助,各国几乎清一色是苏联斯大林模式),使各国必然地潜伏着改革的契机。整个社会主义国家,几乎没有一个脱胎于发达资本主义。从马恩的初衷看,它们都不具备建立社会主义的基础,各国无一例外地面临着生产力水平低下与生产关系相对超前的矛盾现实。同时,先进的社会主义体制内部也存在着高度集权、民主法制建设滞后等系列弊端。“这种内在的矛盾性,就成为后来社会主义改革所以兴起和发展的现实动因。”(第16页)

对传统体制最早、最尖锐的一次冲击——南斯拉夫改革,拉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史的序幕。斯大林去世后,苏共二十大、中共八大的召开,东欧系列动乱的发生,终使改革洪流遍及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因改革出现在极为紧迫的形势下,准备不足,加上传统体制的弊病积重难返,到六十年代前期,各国的尝试都流产了。“改革的尝试,曲折的道路,勇猛的冲击,仓促的退却——这就是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前期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过程。”(第146页)

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各国先后进入改革的深入发展时期。区别于第一阶段的来势凶猛,第二阶段的改革步骤相对稳重一些,改革已“逐步深入到社会主义体制的运行机制的内部,探讨完善这一机制的各种问题”(第342页),同时“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第343页),在综合程度上也有所进步。因未能从根本上冲击传统体制,改革遇阻。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改革进入全面高涨时期。各国对传统体制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改革规模空前。“中国、苏联、南斯拉夫、匈牙利以及其他国家的改革汇合起来,使今日社会主义改革的潮流呈现出空前壮阔的前景和气势”。(第515页)由于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换时期,各国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难题,作者乐观地估计:“改革中的重大突破必将出现,社会主义改革的潮流一定会更加汹涌澎湃”。(第521页)

纵观七十年之风云,社会主义众多的共性给人以无穷的启迪。如,“第一代领袖现象”在各国何其相似,令人深思: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失误乃至重大失误,只有在“第一代领袖”〔如斯大林、毛泽东、铁托(其自治模式并非完美无缺)]去世之后才能加以否定和纠正?为什么各国的政治大清洗(如一九三六—一九三八年的苏联、四十年代末的匈牙利、五十年代初的捷克、五十年代末和十年动乱中的中国)都如此猖獗、以至于一发而不可收?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自我调整和自我否定机制的建设早该提上议事日程,而同时,各国的土地改革、屈从于政治的经济建设,如此等等惊人的相似,又怎不叫人掩卷长思?

该书的两点突破,难能可贵。一是打破了史书论及世界则不谈中国的框框。其实,作为社会主义体系的一个重要成员国和社会主义改革史上的一个重要角色,不谈中国是不行的。同时,加进常被人遗忘的朝鲜、越南、老挝、古巴等国,更增加了内容上的全面性。二是打破了写史中避近就远的传统。该书主要论及近三十年的历史,又把人们的视线一直扯到一九八七年,尽管增加了写作难度,但给人以极强的现实感和亲近感。

由于本书涉及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各方面,不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行文的深度,同时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论述显得薄弱一些。又因其距现实近,分析评价的准确性则有待时间的检验。

篇5: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启动改革开放这一震惊世界历史伟业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启动改革开放原因之一:尽快摆脱我国当时的贫困落后状态

20世纪70年代末,正是我国刚刚结束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当时,由于“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邓小平曾经说过,“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面对这种现实状况,邓小平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他还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解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呢?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改革,正如邓小平所说:“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还指出:我国“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启动改革开放原因之二:尽快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国际经济联系的扩大,从生产力和市场两个方面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资本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出现了“黄金时期”。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率年均2.3%,而从1951年到1970年期间,年均增长率则上升到5.3%,比过去增长一倍多。由于战后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国际经济关系格局。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战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对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一个严峻挑战,面对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启动改革开放原因之三: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段话清楚地告诉我们,改革与革命都是解放生产力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方法。任何一种社会制度要想发展,就必须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不断改革生产关系,改革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社会当然也不例外,因为社会主义依然存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既相适应又不完全适应的矛盾,所以社会主义依然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只能通过改革才能实现。正因为如此,所以邓小平同志讲:“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改革开放是解放生产力的基本方式和方法。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应体现在生产力更好更快的发展上。邓小平指出:经济体制改革也好,政治体制改革也好,“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强调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很重要的一条就“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就是改革,不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不变革现行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环节和方面,所谓发展生产力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基本方式和主要途径。

●启动改革开放原因之四:有效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无论是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如果它们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那就必然要发生调整和变革。不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样,生产关系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而超越历史阶段,同样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两种情况都要通过调整和改革来解决。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中国特殊国情的决定,我国的社会制度和体制机制还有许多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邓小平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社会经济基础是相适应的,但是“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这些具体做法是为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确立的具体制度、体制和政策。与生产力发展相矛盾的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对这些旧体制的改革不是取消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中国的问题不在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不够高,而在于没有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不同层次找到相应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果不对旧体制进行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到亡党亡国的问题”。因此,要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就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教育科技文化体制改革,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方法。

●启动改革开放原因之五: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在邓小平看来,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1985年3月,邓小平在与日本二阶堂进谈话时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为什么说改革也是革命呢?因为改革“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方式,”从而必然引起我国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变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邓小平把改革称之为继推翻三座大山之后“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认为,改革作为第二次革命,它与第一次革命在对象、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这场革命“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不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要改变体现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具体形式,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此,邓小平称改革“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的实质就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等,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启动改革开放原因之六: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有一个从不完善走向完善的过程,而实现这个过程的唯一途径就是改革。社会主义社会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社会。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的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种完善和发展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它需要通过改革来加以推动,通过开放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来加以发展。邓小平指出:“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我国的改革就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的,其实质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即通过改革具体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改革开放是促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实行对外开放,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开放与改革是密不可分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开放也就是改革,是对传统自我封闭体制的改革。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适应对外开放的新趋势。实行对外开放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必须遵循的一条普遍规律。社会主义是开放的制度,它必须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条件,也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和新机制的必然要求。

●启动改革开放原因之七: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和道路

根据本国国情,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是邓小平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大贡献。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照搬照抄“苏联模式”曾经给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严重后果,我国在这方面也并不例外。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时期,由于我们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照搬了“苏联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所有制方面,实行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经济形式;在政治制度方面,实行苏维埃的组织形式,搞一党制;在计划管理方面,采取一整套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和管理方法。有人对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作过这样的概括:计划上大包大揽,流通中统购统销,财政上统收统支,财贸上统进统出,整个国民经济统得比较死。虽然上述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曾起过重大积极作用,但是随着二战的结束和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这种模式的缺陷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比如高度集中的体制导致了官僚主义的滋长、工作效率的低下;由于偏重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导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由于过分强调行政指令,忽视经济规律,导致经济效益差等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是需要认真学习和借鉴的,但是,我们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不加分析地照抄照搬。面对时代发展的历史潮流,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时代要求和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体制。邓小平指出:改革就“是对体制的革命,”“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的实质就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新体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建设和发展模式上体现中国特色。

●启动改革开放原因之八:克服封建弊端和“左”的观念影响

社会主义中国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在各方面都难免带有旧社会的弊病,如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的个人崇拜、个人集权、官僚主义、特权思想、一言堂、家长制、等级制等等都是封建主义残余的反映,这些弊病是妨碍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因素,必须通过改革加以清除。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邓小平还指出:“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重点是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清除封建主义的余毒要比彻底摧毁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更为艰难,改造小生产的意识形态要比改造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经济成分更为长期和艰巨。正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主义意识残余和小生产的传统观念,以及国家机构中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等等,所以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和破坏,从而造成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某些方面不能充分适合经济基础的要求,以至严重地束缚生产力发展。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通过改革来完成。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党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曾经发生过长时间的“左”的错误,这种“左”的错误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进行了拨乱反正,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对于长期形成的“左”的错误,仅仅从思想上认识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制度上、政策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彻底纠正“左”的错误还必须通过改革来实现。只有通过改革,把正确的认识、方针和政策制度化,使它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制度上、政策上彻底纠正“左”的错误,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启动改革开放原因之九: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全面发展进步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从改革开放一开始,我们党就将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联系在一起,既强调大力发展生产力,又强调发展民主法制;既强调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又强调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系统化的改革,而不是局部的、小范围的改革,邓小平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社会主义改革之所以是全面改革,一是因为旧体制的弊端在各个领域都存在,必须经过改革来消除这些弊端;二是改革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种建设的全面性就要求改革也必须与之配套进行。改革与开放是密不可分的,与改革相适应,我国的对外开放也是面向一切国家的大开放。改革开放是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举措。

●启动改革开放原因之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邓小平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手段,邓小平指出:“要发展生产力,就要实行改革和开放的政策。不改革不行,不开放不行。”“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正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才使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进而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改革开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体制改革,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空间。改革开放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旺盛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活力。通过改革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我们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的体制机制创新,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空前挫折暂时处于低潮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沉稳、开拓奋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旺盛的活力。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6:改革开放历史必然演讲稿

通过这次爱国主义教育,我明白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新的事物代替旧的事物是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旧民主主义革命必将灭亡,新民主主义革命必将胜利。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的势力不断侵入中国。中国人民为了反帝反封建进行了许多不屈不饶的革命斗争。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的失败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终结,宣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

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可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俄国十月革命”给我们带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叫中国共产党。

从此,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重任,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并起了主力军的作用,彻底地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真正地实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篇7: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

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

长坡小学

黄瑞大

4月13日,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海南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们要胜利实现既定战略目标,就要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再次向世界庄严宣示我国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继续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的坚定决心。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部署各项改革工作的首要要求。特别是在中央深改组会议上,习近平反复强调要聚焦“关键少数”,强化“主体责任”,要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力亲为抓改革扑下身子抓落实。这次会议,习近平再次提到:“海南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正确方向”。这无比充分证明了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都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确保改革方向正确。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践行“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到抓好党建,都作了十分具体的部署和要求。释放的信号十分明确,就是要将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全过程,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扎实推进。

篇8:公允价值必然代替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 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平交易中, 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 不打算或不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 或在不利条件下仍进行交易。由公允价值的定义可以看出公允价值是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 其本质特征就是市场价值。

从理论上说公允价值会计应用是有条件的, 这个条件就是要具有公平交易的市场, 所谓公平交易的市场是指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市场:一是市场内交易的对象具有同质性;二是可随时找到自愿交易的买方和卖方;三是市场价格信息是公开的。公允价值只要求公平交易市场, 并不一定要求活跃市场, 它对市场环境的要求并不高。那种认为公允价值需要活跃的市场环境, 否则公允价值无法采用的观点是不对的。当然, 市场越活跃, 对公允价值的采用越有利。

为了加深对公允价值的理解, 还必须说明以下几点:一是公允价值是市场价值, 有公平的市场, 就有公允价值。它是客观存在, 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只能承认它、利用它, 享受由此而带来的便利, 否则, 就会遭遇麻烦和受到惩罚;二是虽然公允价值必须在公平交易的市场中才能产生, 但若无相反的证据证明所进行的交易是不公正的或非自愿的, 市场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三是在某些交易不存在实际案例的情况下, 可在市场上寻找相类似的交易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的计量基础;四是有时在市场上也寻找不出相类似的交易价格, 则必须在允当、合理的基础上估计相关的计量属性, 除非市场上存在相反的证据证明该估计是非确当的。由此可见, 公允价值作为来自于公平市场的会计信息, 自然而然地就和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紧密相关。

二、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之比较

会计计量是会计的一项主要内容, 也是会计研究的热点。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了科学的规范。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 针对各种会计要素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所采用的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

由于历史成本是传统会计理论的一大基石和主要的会计方法, 而公允价值又是重新启用的计量属性, 所以, 本文主要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进行比较。

(一)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及其优缺点

历史成本是指在对资产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乃至于财务报告时, 都以资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 (即历史成本) 来计量。

历史成本的优点有:

1. 历史成本具有可靠性, 因为历史成本是交易双方真实交易确定的价格, 由此形成的成本资料比较可靠、客观。

2. 历史成本的数据容易取得, 因为每一笔交易总会产生一个交易价格, 以这个交易价格入账、形成历史成本, 数据容易取得。

3. 历史成本具有可验证性, 因为历史成本是真实交易的结果, 有

相应的交易凭证作为依据, 便于考核和验证, 方便审计人员审查、验证会计报告。

因此, 长期以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应用广泛, 是传统会计计量的核心。

然而, 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 会计要素内容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 使得历史成本原则受到巨大的冲击, 暴露出不少的缺点:

1.物价变动的现实, 动摇了历史成本的根基。任何一项金融工具从合约的签订到最后的平仓、交割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在此期间内, 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在不断变化。如果会计计量始终以签订合约时的价格 (历史成本) 入账, 既不能如实反映后续计量时的真实价值 (市场价值) , 也无法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风险, 更无从说起金融监管。在通货膨胀时期, 由于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动摇了历史成本的根基———币值稳定的会计假设, 这时如果仍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编制财务报告, 必然导致财务报告失实, 从而歪曲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动的真实情况。

2.新的会计要素内容———衍生金融工具出世, 暴露了历史成本会计的无力。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预期合约, 在签订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权利与义务, 然而由于交易事项尚未发生, 自然无历史成本可言, 按照历史成本原则, 该要素项目就不能确认、无法计量、更不能报告。这样做显然失实。对于诸如此类的一系列的会计问题:确认什么、何时确认、如何计量以及怎样报告等, 历史成本会计都一筹莫展, 无能为力。而且衍生金融工具日新月异, 使得历史成本会计的确认基础和计量属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这样, 就迫使人们舍弃旧法, 另寻良策。

3.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技术、人才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 企业无形资产对利润的贡献将会超过有形资产, 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将逐渐增大。会计作为一种管理信息系统, 其核心任务就是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相关与可靠的财务信息, 以利于他们做出经济决策。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企业内部自创的专有技术、人力资源和商誉等无形资产层出不穷, 日新月异, 但是, 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 它们都因为没有历史成本而得不到反映, 使得企业经济价值的反映不全面, 有缺失。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的视线就转向公允价值。

(二)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及其优缺点

FASB在1998年6月发布的133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衍生工具和套期保值会计》中, 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自愿的双方在当前的交易 (而不是被迫清算或销售) 中购买或出售一项资产的金额。”同时指出, 活跃市场的公开报价是公允价值最好的证据;而后在2000年2月, FASB正式发布的第7号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中, 对公允价值下的定义是:“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 自愿的双方之间进行资产 (或负债) 的买卖 (或发生清偿) 的价值”。这里的公允价值不再局限于资产, 也可将公允价值运用到对负债的计量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在1995年发布的第32号国际会计准则《金融工具:披露和例报》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各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 能够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

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25日最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 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 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平交易中, 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 不打算或不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 或在不利条件下仍进行交易”。通过上述介绍可看出, IASC, FASB和我国财政部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基本相同, 即公允价值体现了交易的公平性, 是交易的双方在自愿而不是被迫的前提下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与历史成本相比较,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具有如下优点:

1. 符合会计的相关性、配比性、稳健性和一致性等会计原则要求。

目前, 收入与费用、成本在计量属性方面不配比, 收入是按市价计量, 成本费用却是按历史成本计量, 由此可以看出, 为了使会计核算符合配比原则就有必要在会计核算中推行公允价值计量。这样更能体现会计稳健性、相关性等原则的要求。

2. 公允价值计量能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

果, 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历史成本是一个过去的静态指标, 与现在活跃的市场价值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其所提供的信息缺乏及时性和相关性。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交易价格作为计价基础, 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能客观、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现金流量等。

3. 公允价值是唯一的、能够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模式。

由于历史成本会计所依据的前提———币值稳定假设, 受到了物价波动、甚至是通货膨胀经济的剧烈冲击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由于历史成本用历史的、一成不变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乃至于财务报告, 因而无法及时反映不断变化的衍生金融工具, 而公允价值在市场经济中产生, 能够反映市场价值变化, 就成为公允价值唯一的计量模式。

4. 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竞争激烈、风险加大, 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创新、金融创新等发展迅速, 企业无形资产对利润的贡献往往超过有形资产。历史成本会计往往对此束手无策, 而公允价值会计则显得游刃有余。

当然,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也有一定的缺点, 这些缺点包括:

1.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相对于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验证性的以实际交易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虽然在财务报表中能提供更为相关的信息, 但因其不确定性、计量过程主观随意性较大, 而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质量要求。

2.实际操作难度大。有不少会计要素如部分资产和负债很难找到可供参考的市场价格, 或者其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等可以用来确定公允价值的依据, 这样, 就使得公允价值在计量操作上往往面临着较大困难。

3.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 由于反映经济环境和风险状况的市场价值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状况的变化, 使得企业财务报表某些项目的波动性加大, 这就要求使用者应该以新计量观来看待会计报表。

(三)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本质区别

二者的本质区别归结为两点:内涵不同、时态不同。

1. 内涵不同。

历史成本的内涵是成本。我们以资产为例, 资产的历史成本是购置资产所发生的费用;而资产的公允价值蕴含着能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很显然, 对于信息的使用者来说, 资产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远比购置资产所发生的费用更重要, 也就是说, 公允价值与他的经济决策更相关, 更有用。

2. 时态不同。

历史成本提供的信息是历史的, 是反映过去的, 是过去时态;而公允价值提供的信息是现在的, 是反映目前的, 是现在时态。对于信息的使用者来说, 反映现在的信息比反映过去的信息更重要, 因而, 还是公允价值与他的决策更相关, 更有用。

以上两点本质区别就决定了:如果面临着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类信息, 使用者在决策时必然使用公允价值, 舍弃历史成本, 也就是说, 公允价值代替历史成本是不可避免的。

三、公允价值代替历史成本是必然的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 企业组织形式的不断变化、金融工具的广泛应用、无形资产的大量涌现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基于客观要求, 公允价值作为一个全新的计量属性再次被引入到会计计量模式中来, 彰显出顽强的、旺盛的生命力。公允价值在对衍生金融工具、无形资产等的确认和计量上, 比历史成本更具有相关性、可靠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3辑《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中对报表要素的重新定义, 在这一划时代的文献中, FASB明确指出资产和负债所代表的是一种未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 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会计模式所依赖的“会计是一个成本分配和归属过程”的理论基础被动摇了, 资产和负债开始定位于其新的本质特性———未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或流入, 换一句话说, 未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或流入就是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人们开始强调会计对资产和负债的现时价值的反映, 重视现金流量, 要求资产负债表能够完整、真实地反映企业现有的财务状况与生产能力。在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下, 各种类如递延费用的虚资产通常在发生的当期即被计入了损益表;资产的增值在其发生的当期予以确认, 而不是等到资产处置时才进行确认……公允价值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金融工具和部分长期资产的计量。国际上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远景目标就是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于全部的资产和负债。很明显, 公允价值必然代替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会计”的时代已经到来。

上一篇:读《抉择》有感下一篇:服装设计企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