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试题汇编

2024-04-26

小学语文阅读试题汇编(共8篇)

篇1:小学语文阅读试题汇编

小学语文阅读试题

“美人鱼”,这个美丽而浪漫的名字,曾经使许多人产生过美好的幻想。其实,“美人鱼”的确存在。不过,它不是人,而是一种珍稀动物。它同我国的大熊猫、东北虎一样需要人类的保护。读读短文,想想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它使你想到了什么。

暴风之夜的“美人鱼”

“美人鱼”在人类的传说中是一种具有鱼尾的美丽生物,它妩媚、善良,常常在浩瀚的大海上为所爱的情人凄婉高歌……事实上“美人鱼”就是生活在大西洋及印度洋海域的海牛,也有人称它为“倪艮”。

39岁的`西班牙海洋动物学家凯特被关在海船里。这艘海船本来是帮助凯特来这“美人鱼”岛研究“美人鱼”的。可前两天,船长肖兹克突然与臭名昭著的专门偷猎珍稀动物和钻法律空子的非蒙尔公司的季克联系,合谋捕捉“美人鱼”。在他们收网的时候,凯特用香水机智地搭救了海牛,结果被他们关了起来。

这个晚上,两艘船上的水手们在甲板上喝酒、玩闹,凯特却闷在船舱里想着怎样制止肖兹克的行动。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灾难正渐渐逼近他们。

深夜,凯特忽然被一阵剧烈的颠簸惊醒,她马上意识到“淘斯特”号遇上了海上风暴。凯特拼命砸着舱门,混乱中有人给她打开了门,大概怕她无法逃生。凯特冲上甲板,只见海上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空中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两艘船在大海中上下颠簸,就像两片树叶微不足道,而更可怕的是风暴的势头越来越大,显然,两艘船误闯进了风暴的漩涡!

“淘斯特”号上,肖兹克和四个船员乱成了一锅粥,他们不知道哪里是风暴的中心,哪里是风暴的边缘。只能凭经验顺着浪头满舵前进,不料船头的浪却越来越高,已达3米以上。

正在这危急时刻,凯特好象听见了一阵歌声,她心头一惊,以为是自己的幻觉,但歌声却绵延不断,并且似曾相识。在海涛声中,一阵飘渺的歌声婉转凄凉,若隐若现,仿佛一位痴情的少女在等待夜归的情郎。凯特猛然醒悟了——那是海牛在歌唱!凯特脑中电光一闪,神话传说中“美人鱼”能预测风暴,它会将海船引领向安全海域。凯特立刻跑向驾驶舱,朝着掌舵的肖兹克喊道:“你听!是它们!是海牛……”肖兹克一脸疑问。凯特顾不上给他解释,抢着打开探照灯,在海面上仔细地寻找着。船越过几个波峰后,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看见,在距船2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群黑压压的动物在海中随波浪起伏游泳。

肖兹克命令船加速驶近。这果然是一群海牛,大约有十几头,正努力往一个方向游去,边游还边回头张望着渔船,仿佛在招呼他们快去。

凯特大叫道:“跟着它们走!跟着它们走!”

肖兹克似乎明白了什么,立刻命令船员道:“全舵前进,跟着海牛!”并向季克也发出了尾随的信号。

在波涛汹涌的海面,海牛们在前边游着,两艘船在后面跟着,他们似乎胸有成竹,不紧不快,优哉游哉,随着波浪一起一伏,仿佛在海水中冲浪——那是怎样的一派景象啊!凯特暗暗感慨造物主真是公平,即使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在特定时候竟也不如表面看来愚钝无知的动物。

也不知过了几个小时,海面上的光线越来越明亮,海面也越来越平静。终于,凯特说:“你知道吗?希腊神话中,人们历来就说‘美人鱼’可以给亲近它的人带来好运,也会让亲近它的人变得更美丽……”肖兹克久久没有说话,只是转头喊道:“转舵,返航!”

1、给下列字加上拼音。

颠簸( ) 漩涡( ) 痴情( ) 预测( )

2、用横线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3、用波浪线划出描写“美人鱼”在海洋中向前游的句子。

4、将下列划线的词语换个说法。

(1)它常常在浩瀚的大海上为所爱的情人凄婉高歌。( )

(2)在波涛汹涌的海面,海牛们在前边游着。( )

5、写几个描写雨的成语。

6、将下列句子中带点的部分用成语形容。

(1)正在这危急时刻。( )

(2)凯特猛然醒悟( )

(3)船越过几个波峰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

7、联系上下文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1)两艘船在大海中上下颠簸,就像两片树叶微不足道。

(2)凯特脑中电光一闪。

8、凯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9、终于,凯特说:“你知道吗?希腊神话中,人们历来就说‘美人鱼’可以给亲近它的人带来好运,也会让亲近它的人变得更美丽……”就这句话谈谈你的看法。

10、“肖兹克久久没有说话”,他在想什么呢?

11、你认为季克会改邪归正吗?为什么?

12、这篇短文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篇2:小学语文阅读试题汇编

一、我家的金鱼缸里养着三只小甲鱼,我喜欢观察它们。小甲鱼的眼睛小得可怜,耳朵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牌子只微微出一点鼻孔。整个头显得小巧玲珑,就是嘴大了一些,有些不相称。小甲鱼的整个身体是黑褐色的,在鱼缸里显得十分清晰。它的`脚上有五只坚硬的爪子,可厉害啦!它有背上驮着一个壳,尾巴细而短尾端像针一样尖。

1、用“‖”把短文分成两层。

2、填上数量词一眼睛、一()耳朵、一()鼻子、一()鱼、一()头、一()嘴。

3、写出反义词喜欢——()、坚强——()、黑——()、尖——()、细——()、短——()。

4、用横线画出描写颜色的句子

5、短文具体写了小甲鱼的眼睛、耳朵、头都很小的特征,整个身体颜色是_______,脚上有_________,尾巴__________。全文是按观察的顺序从_____到______依次记叙的。

二、在少年儿童画展色彩缤纷的画幅中,我看到一幅没有色彩,线条也极为简单的画,那是一幅盲童的画。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有一条小溪,还有一棵高大的树。寥寥几笔,勾画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从这里走过的人,都会停下脚步仔细地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为简单的画,看得那么久。他们不但是看这张画,好像是透过这张画,看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

1、从文中找出反义词。复杂()痛苦()矮小()战争()

2、用“简单”写一句话:

3、用“~~”画出画的内容。

4、人们为什么都仔细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为简单的画?从这幅画可以看出这个盲童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送温暖小松鼠生病住院了,小动物们都前来看望她。小猴带桃子,小蜜蜂带蜂蜜,小白兔送白菜,小牛送牛奶。百灵鸟唱起歌:“祝你快快好起来!”黄鹂也亮开嗓子:“祝你回到我们中间来。”小松鼠看着满屋子的伙伴,激动地流下了泪。

1、这段话共有()句话。

2、生病住院。小猴、小蜜蜂、和黄鹂来看望她。

3、想一想,小松鼠为什么流下泪?请你在括号里“√”出正确答案。

(1)小松鼠觉得身体很不舒服。()

(2)小松鼠觉得伙伴们对她太好了,很激动。()

(3)小松鼠很喜欢伙伴们带来的礼物。()

四、我家养了很多鸡,其中一只公鸡最美丽。它的羽毛金黄色,像披上一件金袍子一样。头顶上长着一个红红的冠子,好像带着一顶皇冠。圆溜溜的眼睛好象嵌(qiàn)在玉石上似的。

1、这段话共有()句话。

2、这段话描写了公鸡的()、()和()。

3、用“~~”画出描写公鸡羽毛的句子,读一读。

4、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学小作者一样用几句话写写它的样子。

五、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紧盯()著名()

篇3:小学语文阅读试题汇编

一、试题体现科学性

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 阅读试题编制首先要保证其科学性, 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 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 抓住关键, 指向阅读能力核心, 科学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

(一) 把准年段目标

【试题传真】

例1:小动物们的汗分别在身体的什么部位?用线连一连。

牛的汗脚上

猫的汗鼻子上

马的汗舌头上

狗的汗身体上

———一年级试题《找汗》

例2:文章写的是父子之间的故事, 却通篇用“草鞋人”“皮鞋人”加以代称, 你觉得这样写好吗?说说你的看法。

———六年级试题《担子》

【命题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是阅读试题命题的准绳。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各学段的“精读”评价建议:

可见, 三个学段的“精读”评价建议遵循螺旋上升的原则, 由感性到理性, 从词句逐步走向篇章及文体, 从初步感知内容、把握文意, 逐步走向对文章表达形式的领悟。阅读试题的命题, 应在总目标的引领下, 仔细区分各学段目标之间的异同点;同时注意学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 不致造成学生的“浅读”或越位性的“深读”。

上述例1试题, 重在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 侧重于对文本字面意思理解的考察。要求学生寻找辨识相关信息, 架构信息之间的准确关联, 吻合第一学段评价目标。例2试题, 要求学生着眼篇章整体, 关注表达上的风格特点, 在检视文本内容及情感的基础上, 就文章特殊的表达方法进行鉴赏和评价。

(二) 指向能力核心

【试题传真】

例1:短文第3~7自然段具体写了水葫芦来到中国后的哪几方面内容?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把内容填写完整。

———五年级试题《水葫芦的自述》

例2:这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有关“鲸”的知识, 你更愿意读哪篇文章呢?请根据其中一篇或两篇的写作手法解释作答。

———六年级试题《“鲸”主题阅读》

【命题思考】

阅读评价考察的应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关于阅读能力, 我们可以借鉴PIRLS、PISA的层级能力要素, 结合小学阅读教学实际, 确定阅读测试应考察的四种基本阅读能力:

这四个层级目标, 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第一学段可侧重于提取信息和整体感知;第二学段可侧重于整体感知 (概括) 和形成解释;第三学段可侧重于形成解释、作出评价与完成任务。特别到了第三学段, 要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及形式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评价, 形成独创性的反思评价能力。同时, 还要能运用文本信息解决生活问题。

上述例1试题, 要求从文中提取多个明显的或隐含的信息进行概括, 考察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例2试题, 指向最高层级的阅读能力领域, 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经验, 在对比中扩展思维, 个性化地对文本的形式进行评价, 超越了文本具体的内容。

(三) 控制区分度

【试题传真】

例:这篇小说也可以取名为《借钱》或《凑钱》, 但作者却以《那年冬天好大雪》为题, 你能说说这样拟题的用意吗?

———六年级试题《那年冬天好大雪》

【命题思考】

就阅读试题编制的科学性而言, 仅有能力要素是不够的, 还应该有效体现区分度。区分度相对高的阅读试题, 能较好地区分不同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

首先, 试题设置层级化。一般一个阅读材料设4~6个试题, 其难度比例可分配为5∶3∶2, 即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容易题占50%左右, 考查综合运用的能力题占30%左右, 较难题占20%左右。这样, 既有基础性的检测, 又有少量富有较大挑战性的题目, 梯度体现恰当。

其次, 答案设计等级化。改变答案非此即彼的现状, 尝试对部分试题进行分等级分项给分。如上述例题, 考察对文本题目的评鉴能力, 答案包含三层:一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二是暗指农民工生活的艰辛;三是反衬农民工兄弟在艰辛中互帮互助的温暖。大部分学生停留在第一层次水平, 少部分能够回答完整, 命题具有一定区分度。

二、试题体现学科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阅读试题的编制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遵循母语教育规律, 在凸显“语用”的同时, 重视课程的价值取向, 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重视母语特点

【试题传真】

例1:批注, 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请你从画线的A.B.C三句中任选一句, 关注带点的部分, 写下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A.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 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

B.我还没有发作, 我的女儿便以旋风般的速度站了起来……

C. 女侍原本绷得像石头一般的脸, 慢慢地放松了。

我选择第______句, 我的理解和发现:。

———六年级试题《原谅》

例2:“那妇女没有说话, 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 掌心里托着一条项链。我一怔, 细细看去, 正是我遗失了的那条金项链。”句中的“托”字可以用“放”来代替, 作者却选择用“托”, 为什么?

———四年级试题《一根项链》

【命题思考】

语文课程是唯一以言语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 阅读评价理应关注文本表达, 凸显语用, 培养语感。我们发现目前部分阅读试题机械照搬PISA、PIRLS的命题方式, 只考察对文本内容和内涵的探求, 而忽略对语言的揣摩品味, 这种现象让人堪忧。我们的测评应该在借鉴国际阅读评价先进理念的基础上, 重视母语特点, 关注“言意兼得”, 做好两者的对接交融。

上述例1试题, 不考察修辞知识, 而考察对修辞语句的具体理解, 学生需要根据语境探求表达效果, 形成自己的解释, 检测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捕捉信息、综合理解和体验领悟的能力。例2试题, 紧扣“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 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评价目标, 引导学生在比较品评中作出解释, 进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判断和评价。

(二) 展示阅读智慧

【试题传真】

例:先静下心来阅读短文, 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选其中一项作答) 。

1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概括:______。

2梳理梅子、朵朵、梅子的朋友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___________。

3我用其他方法 () 进行概括:_________。

———四年级试题《你瞧, 我好看吗》

【命题思考】

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阅读试题在检测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 应更多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使之成为学生展示阅读智慧的平台。如梳理和勾画学习时的思维轨迹, 归纳和整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 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生成、积淀阅读智慧, 提高语文素养。

上述试题特别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静下心来阅读短文”, 重视的是过程, 展示的是智慧;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提供思维的路径和方法, 同时尊重学生个性, 留有一定空间, 使阅读智慧更具个性化。

(三) 体现人文关怀

【试题传真】

例:1.短文向我们介绍了_______、___、菱鲆鱼和______都具有变色的本领。

2.短文中加点的“这样做”是指。

3. 叶鱼像枯树叶似的漂浮在 水 面 上 , 它 这 样 做 是 为 了 ( ) (选项略)

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想想鱼是怎样变色的?用“”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5.判断题。 (题略)

———三年级试题《会变色的鱼》

【命题思考】

阅读试题在保证命题科学的同时, 还应关注阅读材料和试题形式的人文性。首先, 阅读材料的选择应做到文质兼美, 可读性强,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让学生在完成试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达成“人文教化”, 同时材料难度要求应略低于课文。其次, 题型设计要合理科学。要兼顾封闭型和开放型题目, 避免全为封闭型的客观题, 也要谨防陷入“语言表达”误区, 过多设置表达类的主观题。

上述试题中的阅读材料《会变色的鱼》涉及学生的未知领域, 难度适宜, 富有趣味性。在题型设置上, 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一般阅读规律, 适当减少语言表达类试题, 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心理。

三、试题体现开放性

语文学习要开放视野, 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获得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阅读试题命题应在“大语文”视野的观照下与时俱进, 加强与现代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联系。

(一) 开放选文视野

【试题传真】

例:阅读一组短文, 完成练习 (短文略) 。

(一) 蝉和狐狸 (二) 狐狸和葡萄 (三) 狐狸和乌鸦

第一部分:分别阅读第1~3则寓言故事, 完成基于单篇阅读的试题。

第二部分:结合三篇短文写出寓言故事的特点, 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则故事中的狐狸形象。

———六年级群文阅读试题

【命题思考】

选择合适的文本是编制阅读试题的重要一环。阅读选文在来源、题材、体裁、组织形式等方面要开放视野:一要兼顾课内外, 以课外为主;二要平衡文学类和资讯类选文。可以借鉴PISA测试理念, 既有文学类文本 (如叙事故事、小说、童话) , 又有资讯类文本 (如常见的说明文、实用文) , 以全面考察学生阅读不同文本的能力;三要关注非连续性文本, 引导学生从相对较多的语言材料和信息中, 认真筛选、判断, 掌握获取、处理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四要丰富选文组合形态, 适度介入群文阅读, 努力使阅读测试“增量”“增值”。

上述试题根据寓言故事的文体特点, 选择了三篇与狐狸有关的寓言故事进行组合, 既有基于单篇的阅读试题, 又有对比性、综合性的评核学生综合阅读信息的能力, 材料信息丰富, 能较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具有广度、深度的阅读实践。

(二) 走向生活阅读

【试题传真】

例:小明打算星期一去图书馆办卡借书。阅读材料, 给准备出门的小明发短信, 帮助他办卡、借书。

———五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去宁波图书馆借书》

【命题思考】

阅读既是语言的认知过程, 更是满足读者实际生活需要和参与未来社会活动的一种工具。贴近生活阅读, 在生活中阅读, 为生活而阅读, 应该成为阅读教学和评价的理念之一。因此, 阅读测试要缩小与常态阅读之间的落差, 多关注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篇4:小学语文三年级阅读测试题

1.给文中的空处加上标点。(6分)

2.用“~”画出最能表达本段意思的句子。(2分)

3.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组词。(4分)

( )( ) ( )( )

作溜

( )( ) ( )( )

4.填一填,写一写。(4分)

我发现“来来往往”既是叠词,而且里面还含有一对反义词,我也能写四个这样的词 、、 、 。

5.联系上下文写一写你对“形态各异”的理解,并用它说一句话。(4分)

(1)形态各异

(2)

古人的诗文赞美荷花的的确不少。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

如果没有荷叶,只剩下一支光杆荷花,孤独无依地站着,就显得单调。()没有荷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长不出这些漂亮的荷花。

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久旱初雨,对像珍珠一样宝贵的水,它们一点一滴都不沾唇。它们总是小心地把水保存起来,留给湖中的鱼儿。风雨袭来,它们紧紧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打,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烈日吐火,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荫凉处的鱼戏虾游。

荷叶作为药材,可以清热去火。荷叶作为特殊的包装材料,不怕水浸,不怕油污。用荷叶煮成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

当人们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它总是默默地战斗。

荷叶是美的,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我更爱荷叶。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2.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4分)

(1)粥,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再查画。

(2)污,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3.写近义词。(3分)

确实——()保护——()保存——()

4.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5.用“~”画出文中写荷叶用途的句子。(2分)

6.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写出荷叶的特征。(6分)

颜色 ,形状,质地 ,整个自然段采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荷叶的生长习性。你能仿照这样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吗?

7.“荷叶是美的”指的是 。“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心灵美”,“心灵美”指的是 。由此我想到了一句赞美荷叶或荷花的诗句 , 。(8分)

在6500万年以前,地球上生活着一种爬行类动物,那就是恐龙。人们常常认为恐龙只是一种身体庞大、行动缓慢的动物,其实是错的。恐龙有的很大,比十几头大象加在一起还要大;有的却很小,和一只鸡差不多。有的恐龙飞,我们称做翼龙;有的恐龙生活在水中,我们称做鱼龙;有的恐龙就像牛呀、马呀,只吃树叶和草类,那是草类恐龙;有的恐龙就像老虎、狮子一样,专门捕食别的动物,我们称做肉食类恐龙。恐龙的种类有好几百种,样子千奇百怪。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写序号)(8分)

称心( ) 称赞( ) 对称( ) 称职( )

称雄( ) 称号( ) 称快( ) 称谢( )

2.照样子组字、组词。(6分)

例:龙:拢(靠拢) 茏(葱茏)胧(朦胧)

是:() ()()

会:() ()()

3.在错字下面画横线,把正确的字写在( )里。(3分)

绶慢()冀龙()哺食()

4.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深: A深度B深奥C(感情)深

(1)这本书很深,我们还看不懂。( )

(2)他们两个人常在一起,感情很深。( )

(3)这口井有8米深。( )

5.写近义词。(3分)

庞大()错误()缓慢()

6.根据短文填空。(6分)

恐龙种类有 种,样子。文中介绍了, ,。

7.用“~”画出描写恐龙大小的句子。(1分)

1.成语妙答。(5分)

(1)成语 是说蛇本来没有脚,但画画的人却给它加上脚。

(2)“完璧归赵”的故事中,是 从秦王那里要回了和氏璧。

(3)炎帝的女儿游泳时淹死在东海,化为鸟,衔来西山的木石想填平大海。这个故事就是成语 的来源。

(4)一般来说,“昙花一现”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

2.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3分)

(1)“匡庐天下秀”赞美的是()

A.嵩山 B.泰山 C、.庐山 D.华山

(2)下列不属于我国佛教四大名山的是()

A.峨眉山 B.普陀山 C.五台山 D.恒山

(3)“五岳归来不看山,()归来不看岳”。

A.泰山B.华山C.黄山 D.天山

3.心系奥运。(8分)

(1)连一连

郭晶晶体操冠军

张怡宁射击冠军

杜丽跳水冠军

杨威乒乓球冠军

(2)填一填

奥运会每 年举办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是 。

4.吟诵古诗。(4分)

看到春天的美景,你会吟诵古诗:

, 。

看到一泻千里的瀑布,你会吟诵古诗:

篇5:小学语文阅读试题汇编

一、填空题(24分)

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阳春三月,微风拂柳,我们就会吟诵起贺知章的诗句:“。”

2.被称为诗圣的诗人是代的,他的诗被称为“”。他与李白被并称为“”。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用来讲读书学习的道理,让我联想起李白《登鹳雀楼》中的句子“。”

4.我们学习了很多送别诗,王维送元二时道:。”高适在《别董大》中鼓励道:“。”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宋代的在词《达了的感情,“婵娟”指。

6.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表达的观点是。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的“梨花”指的是

8.孔子的理想是 “老者,少者”

9.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说的话 “。”

10.“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其实是运用了三十六计中的“”。

11.《弟子规》中讲人要有仁爱关怀之心,“,即是善。”“,即是恶。”

12.学习上,我们小学生首先要从起码的习惯做起,比如《弟子规》说的“房室,几案。”

二、选择题(单项)(24分)

1. 古诗中的“不破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指什么地方?()

A西藏B 吐蕃C越南D新疆

2.以下不是李白的诗是()

A《独坐敬亭山》 B《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C《过华清宫》 D《望天门山》

3.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的诗是()

A《春夜喜雨》B《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C《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D 《江畔独步寻花》

4《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变的人物中不包括()

A小男孩B老翁C老婆婆D年轻女子

5.下面哪个选项不是《三字经》中的“五常”()

A仁B义C德D礼E智F信

6.“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中“苏老泉”是()

A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B苏轼的父亲苏洵C苏轼的弟弟苏辙

7.下面哪个选项不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节()

A 乱蟠桃大圣偷丹B反天宫诸神捉怪 C八卦炉中逃大圣 D孙悟空偷吃人参果

8.《笠翁对韵》中“河边淑气 芳草,林下清风待落梅。”缺的字是()A吹B抚C迎D沐

9.《百家姓》中姓氏“单 尉迟 仇 任”的正确读音是()组

A wèi ché qiúrénBdān yùchíqiú rén

C shàn yùchí qiúrènDshàn yùchíqiúrén

10.《西游记》中牛魔王骗取猪八戒扛的芭蕉扇运用了()的计谋。

A偷梁换柱B 反客为主C 釜底抽薪D 假痴不癫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增广贤文》)。”意思是讲()

A人没有信用,就不明白道理。B人没有信用,是不可容忍的事情。

C人没有信用,就很少有机会被人们认识。

12.下面句子都是讲做有德行的人,哪句话是出自《增广贤文》()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B德不孤,必有邻。

C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连线(12分)

不要人夸颜色好,万里长征人未还。

粉身碎骨浑不怕,花横野寺两三枝。

秦时明月汉时关,只留清气满乾坤。

黄河远上白云间,要留清白在人间。

柳绊长堤千万树,浪淘风簸自天涯。

近水楼台先得月,枣花虽小结实成。

牡丹花好空入目,向阳花木早逢春。

九曲黄河万里沙,一片孤城万仞山。

四、简答题(20分)

1.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请你简要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

2.三十六计中的“擒贼擒王”指的是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住关键。在战斗中要掌握这个技巧,同样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迁移运用,举例谈一谈如何在学习或生活中运用这个道理。

五、写读后感(20分)

篇6:小学语文阅读试题汇编

【篇一】小学语文四年级《参观人民大会堂》课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个自然段,知道2—8自然段是写人民大会堂雄伟状丽的。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5、6自然段。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概括自然段的段意;重点学习第5、6自然段。

【教学难点】懂得自然段中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教学准备】人民大会堂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过北京的人一定会去看人民大会堂的。

2.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儿?

二、板书课题:参观人民大会堂

今天我们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这一课,看看作者和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时看到了什么?请大家打开书看课文。

三、默读课文

1.读前提出要求:

(1)读准本课17个生字的音,划出生字词。

(2)看看本课有几个自然段,在段前标出序号。

2.读后检查效果: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四、朗读全文,整体感知(作者参观的地方,用笔标出)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提示:注意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

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简要点明本文的事、人、地和“我”的心情)

2.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大家认真听,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1)再次指名读第2自然段,读后议论写了什么?(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教师补充:这个自然段独句成段,总述大会堂的特点。)

(2)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登上台阶看到了什么?(板书:正门、国徽、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国徽,体会“庄严”的含义。读中比较句子:

12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12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拨:这两个句子都是写12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话只写了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却写得更具体。除写了柱子的数(十二根)、质(大理石)之外,还具体写了色(淡青色)、高(六七层楼高)、粗(四个人合抱)。

反复诵读后概括段意:(人民大会堂的正门)

(3)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

这一段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这一自然段写了两点:

①天花板。只写五盏水晶玻璃大吊灯。

②地面。写大理石地面的光洁“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板书: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大理石地面。

比较句子:

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第一句只写了大理石地面很亮,第二句具体写出了亮的程度: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映出倒影)

指导学生从自然段首句概括段意:(中央大厅)

(4)教师范读第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①哪些是我看到的?(轻声读)

②哪些是王叔叔告诉我的`话?(划出来,自读)(老师讲:“啊!”是独字句)

③文中怎样写天花板上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④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总的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习背诵。概括段意: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的高大;第6自然段写大礼堂的电灯和大礼堂的用途。两个自然段合起来写:大礼堂。(从它的位置、大小、灯光、用途四个方面具体描述的)

(5)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来到宴会厅;第二句写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句写宴会厅的宽敞;第四句进一步具体写宴会厅的宽大。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时的观察顺序写的。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皮椅子。

指导学生从自然段首句概括段意:大礼堂的宴会厅。

(6)指名读第8自然段。这段是概括叙述的:“都很宽敞”、“装饰和摆设各不相同。”也写了会议厅是干什么用的。(板书:宽敞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概括段意:人民大会堂的会议厅

教师归纳小结: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记叙时是抓住了各部分的特点来写的。

3.集体读第9自然段,概括:结尾段写了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就建成了,歌颂了工人阶级的伟大。

4.总结性提问: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看了哪几处地方?

六、作业

1.读生字的音,连词想想新词在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第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识记字形,指导

1.重点指导“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独体字”各一个: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的变化。指导:在“小部、羽部、隹部”均可查到。字典中无“光部”。

“繁”,上下结构。指导:糸部。

“具”,独体字。写时要注意第三、四、五笔是短横,共三横,不要写成两横。指导:八字部。

2.其它14个生字,自己思考、识记。练习查字、写字。

三、指名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完成课后第4练习题

五、作业

朗读课文。熟背第5、6自然段。

【篇二】小学语文四年级《参观人民大会堂》课件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㈡能力训练点

1、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说话作文时,能连贯地表达要说、要写的意思,培养写作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建设祖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点。

㈡难点

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㈢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作者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从而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的特点。

2、难点的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㈠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结合预习与课后思考问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记号。

㈢在读议中弄清人民大会堂各处建筑的特点和描写宴会厅一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㈣背诵5、6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人民大会堂投影片;思考•练习2比较句子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北京的人一定回去看人民大会堂的。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饱览它雄伟壮丽的风采。

(二)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把本课的生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2)、再读课文,在不懂的句子或字词下面画上横线,再打个?(老师巡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通了课文)

(2)、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活动卡片。

(三)再读全文,整体感知。

(作者参观过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四)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比较异同,第一句话加上真是;把。改成!,读时强调真是,突出感叹,热情赞美的语气。

(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3)、带感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思考。

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板书: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追问:参观完这些地方,人民大会堂给作者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雄伟壮丽)为什么?

1、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时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国徽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国徽,体会庄严的含义,讲读中比较句子:

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

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播:这两个句子都是写十二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写了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不仅写了大理石有多少根,是什么颜色的,而且用人们熟悉的可以想象出来的相仿的事物来说明大理石柱子多么高多么粗。这样写得更具体。)

2、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这一段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3、教师范读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⑴哪些是我看到的?

⑵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⑶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这个比喻句把无数盏电灯比作满天繁星,形象地说灯很多。)

⑷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用途人民代表大会

⑸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习背诵,指导学生按大礼堂在哪儿,有多大,灯又多又亮,大礼堂的用场的顺序加以背诵。

4、自由朗读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出宴会厅的位置;第二句是说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四句分别从大厅里的摆设和能容纳的人数,说明宴会听的宽敞。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的观察顺序写的。)

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大皮椅子。

5、自学8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读议板书:宽敞装设摆设各不同

6、教师小结归纳: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通过作者地描写,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再次有感情的朗读2自然段。

(二)齐读9自然段。

概括:这么雄伟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歌颂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积极性。

(三)对照板书总结性提问。布置作业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参观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变化。

饰的右半边不要写成市或布。

具容易丢掉一小横,提醒学生注意。

其他生字自己思考,识记。

(三)指导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完成课后练习•练习4。

一、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二、板书设计

参观人民大会堂

正门:国徽大理石柱子

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大理石地面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雄伟壮丽

用途人民代表开会

宴会厅: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会议厅:宽敞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篇三】小学语文四年级《参观人民大会堂》课件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2、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练习归纳段意。

3、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练习用“宽敞”“情不自禁”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人民大会堂伟壮丽,弄清各段人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布置预习。

1、你去过北京吗?在*广场西侧有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物,那就是人民大会堂。

2、出示幻灯。

3、提出预习要求:轻声读课文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

4、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二、检查预习。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的是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参观了哪些地方?

四、讨论交流。

1、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2、参观了哪些地方?

五、讨论分段。

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三段,一1,二2-8,三9)

六、深入理解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把这一段中描写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句子画出来。

2、讨论,交流。

(1)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2)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礼堂的特点。

七、深入理解第三段。

1、齐读第9自然段。

2、“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情不自禁”?

八、归纳段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归纳段意。

2、指名回答讨论。

九、完成思考练习3。

1、指名读词语。

2、练习用带点词造句。

3、抄写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听写词语。

2、背诵五、六自然段。

二、完成练笔。

1、指名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同桌讨论要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如何写具体。

3、指名谈谈自己准备写什么,怎么写,其它同学可做补充。

4、写完后请同学朗读自己的练笔作文,并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篇7:小学语文阅读试题汇编

(一)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冰雪知道,变成流水蹦蹦跳跳;

春天来了小草知道,钻出脑袋东瞧西瞧;

春天来了风儿知道,吹绿田野吹来小鸟,春天来了孩子知道,风筝上天越飘越高。

1、在所听到的词语后打“√”。

冰雪()

树木()

风儿()

小草()

土地()

太阳()

孩子()

田野()

2、根据你所听到的连线。

流水

小草

风儿

风筝

东瞧西瞧

蹦蹦跳跳

越飘越高

吹绿田野

(二)小雨沙沙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鱼池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田野里,苗儿乐得向上拔。

1、小雨点都落在了哪里?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打“√”。

公园()鱼池()大地()

田野()花园()池塘()

2、根据听到的内容,连一连。

花儿

摇尾巴

鱼儿

乐得

向上拔

苗儿

张嘴巴

(三)秋姑娘的信

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

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

一封写给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

再写一封给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

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了?

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1、秋姑娘都给谁写信了?在正确答案后面打“√”。

兔子()

大雁()

燕子()

孩子()

松鼠()

小马()

青蛙()

小鹿()

2、秋姑娘写给朋友的信上分别写了什么?连一连。

大雁

青蛙

松鼠

孩子

盖好被子

准备食品

给树穿衣

路上小心

3、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A、被风吹走了。

B、被秋姑娘写信了。

C、被清洁工人扫走了。

(四)冰

小童清晨醒来,看见玻璃窗上结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

他惊奇地喊着:“妈妈,你瞧,玻璃窗上开花了!”啊,真漂亮!它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

小童问妈妈:“这花是从哪儿来的?”妈妈笑了笑说:“是冬爷爷在你睡觉的时候送给你的。”

1、冰花开在()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根据听到的内容,将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树叶

B.小草

C.牡丹(mǔ

dān)

丰满的()

柔嫩的()

宽大的()

3、冰花是怎么来的?()

A.妈妈送给小童的。

B.小童画在玻璃窗上的。

C.冬爷爷送给小童的。

(五)太阳

大海上,太阳是从水里跳出来的。

草原上,太阳是从草里冒出来的。

山村里,太阳是雄鸡叫出来的。

森林里,太阳是鸟儿唱出来的。

哦,美丽的世界,是太阳照出来的。

1、太阳是从哪里出来的?根据听到的内容连线。

A.草里

B.鸟儿

C.雄鸡

D.水里

大海上,太阳是从()跳出来的。

草原上,太阳是从()冒出来的。

山村里,太阳是()叫出来的。

森林里,太阳是()唱出来的。

2、美丽的世界是怎么来的?()

A.人们创造出来的。

B.太阳照出来的。

C.小动物创造出来的。

(六)春天的手

春天的手,温暖轻柔。

春天的手抚摸着大地,大地一片新绿。

春天的手掠过小河,小河唱起了快乐的歌。

春天的手拂过树梢,枝头传来小鸟的欢叫。

春天的手拍着我们的肩膀,小朋友个个活泼又健壮。

拉住春天的手,春天就在你心头。

1、春天的手是什么样的?()(多选)

A.冰冷

B.僵硬

C.温暖

D.粗糙

E.轻柔

2、根据听到的内容,连一连。

抚摸

小河

掠过

肩膀

春天的手

拂过

树梢

拍着

大地

3、拉住春天的手,春天在哪里?()

A.在你心头

B.在你手里

C.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七)雨点

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

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

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

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

1、雨点都落进了哪里?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打“√”。

池塘()森林()小溪()海洋()

小路()大地()江河()房顶()

2、根据听到的内容,连一连。

池塘里

跳跃

雨点在小溪里

睡觉

江河里

散步

海洋里

奔跑

(八)秋娃娃

秋娃娃,好心肠,摘下树叶写信忙。

写给谁?给大雁,快快动身飞南方。

写给谁?给松鼠,快快准备过冬粮。

写给谁?你我他,多穿衣服别着凉。

写给这,写给那,红叶黄叶都写光。

1、圈出你所听到的小动物。

兔子

松鼠

青蛙

大雁

2、秋娃娃的信都写给了谁?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打“√”。

大雁()

兔子()

松鼠()

大树()

青蛙()

你我他()

3、秋娃娃的信上都写了什么?连一连。

松鼠

飞南方

大雁

备冬粮

你我他

别着凉

(九)荒地

屋子后面有块地,大家商量种东西。

公鸡说:“种高粱。”鸭子说:“种玉米。”

兔子说:“种萝卜。”猴子说:“种桃子。”

年年月月,争来争去,直到现在,还是荒地。

1、圈出你所听到的小动物。

鸭子

青蛙

兔子

蜻蜓

小鱼

猴子

公鸡

2、它们都想在荒地上种什么?连一连。

公鸡

种玉米

鸭子

种高粱

兔子

种桃子

猴子

种萝卜

3、最后荒地上种了什么?选择正确答案填序号()

A.种上了高粱。

B.种上了玉米。

C.种上了萝卜。

D.种上了桃子。

E.什么也没种。

阅读练习

(一)北风和小鱼

北风呼呼地吹着。它向草地吹一吹,青草变了颜色。它向梧桐树吹一吹,梧桐树落了叶。它向鸟儿吹一吹,鸟儿躲进了窝。

北风得意的说:“哈哈,大家都怕我。”

小鱼听了浮出水面,鼓起圆圆的眼睛说:“我们就不怕。”

北风气极了,猛吹一口气,鹅毛大雪飘落在河面上,河水结冰了。

北风看不见小鱼了,非常得意,它哪里知道,小鱼正在水底捉迷藏呢。

1、这篇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2、照样子,写一写。

例:圆圆的眼睛

清清的________

闪闪的________

________的________

3、北风为什么得意?填序号()

A、它把青草吹变了颜色。

B、它把梧桐树叶吹落了。

C、它把小鸟吹进了窝。

D、青草、梧桐、鸟儿就害怕它。

4、小鱼不怕北风,它在做什么呢?在文中用“——”画出来。

5、我来写一写。

小鱼不怕北风,它在水里捉迷藏呢。

小松树不怕北风,



它在笔直地站立着

。

北极熊不怕北风,在__________________呢。

_______不怕北风,在__________________呢。

(二)蚂蚁和蝈蝈

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1、第三自然段一共有()句话。

2、照样子,写一写。

(1)例:又冷又饿

又____又____

又____又____

(2)例:他们躲在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点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下课了。他们有的,有的,个个。

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

3、蚂蚁和蝈蝈,你喜欢谁?为什么?

我喜欢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做什么事最快乐

小青蛙想,做什么事最快乐呢?

小青蛙跳到大树下问啄木鸟:“叔叔,做什么事最快乐?”啄木鸟说:“给树木捉虫子最快乐。”

小青蛙跳到田野里问水牛:“爷爷,做什么事最快乐?”水牛说:“耕地最快乐。”

小青蛙跳到花丛中问蜜蜂:“小妹妹,做什么事最快乐?”蜜蜂说:“采蜜最快乐。”

小青蛙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做什么事最快乐?为什么啄木鸟叔叔、水牛爷爷、蜜蜂妹妹说的不一样呢?”

妈妈笑着说:“其实,他们说的是一个道理,做对别人有用的事,就会觉得最快乐。”

1、这篇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2、小青蛙都去了哪些地方?在短文中圈出来。

3、填一填。

啄木鸟叔叔认为______________最快乐。

水牛爷爷认为________________最快乐。

蜜蜂妹妹认为________________最快乐。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最快乐。

4、它们分别为别人做了什么有用的事?连一连。

啄木鸟

帮助人们耕种田地

水牛

飞来飞去给花儿传播花粉

蜜蜂

为生病的树木捉害虫

5、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用“____”画下来。

(四)小池塘

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汽球。月牙倒印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明亮的小池塘,美丽的大眼睛,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

1、这篇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其中第二自然段有()句话。

2、按短文内容填空。

一()气

一()眼睛

一()白鹅

一()气球

一()小船

一()世界

3、用“/”划掉不正确的读音。

池塘边的芦苇长(cháng

zhǎng)起来了,像长长(cháng

zhǎng)的睫毛。

4、照样子写一写。

例: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

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

5、小池塘里倒映着什么?连一连。

鲜红的星星

洁白的花草

闪亮的太阳

美丽的月牙儿

弯弯的云彩

五彩的世界

6、它们的样子像什么?连一连。

水波像

长长的睫毛

芦苇像

明亮的眼睛

白云像

鲜红的汽球

太阳像

一群白鹅

月牙像

闪亮的珍珠

星星像

弯弯的小船

(五)小溪生病了

小溪的水清清的,绿绿的,天天唱着欢乐的歌。

小兔往小溪里扔纸屑,小猴往小溪里丢果皮,小羊往小溪里倒垃圾……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溪黑了,变臭了,生病了。大家很着急,就请小鸟帮助找医生。

小鸟说:“你们自己就是医生。”小动物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好意思了。

过了些日子,小溪又变得清清的,绿绿的,又唱起了欢乐的歌。

1、这篇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其中第二自然段有()句话。

2、仿写。

(1)例:清清的小溪清清的绿绿的_________绿绿的弯弯的_________弯弯的_____的__________的(2)例:扔纸屑

_____果皮

_____垃圾

洗_______

学_______

3、用“____”画出小溪生病的原因。

4、小溪的病好了,它会对小动物们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三个小伙伴

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同上山栽树。

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小野猪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不一会儿,小野猪就用硬嘴巴拱出了一个树坑。

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小袋鼠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一个皮口袋。”不一会儿,小袋鼠就用皮口袋运来了一堆肥料。

三个小伙伴把小树栽进坑里,施上肥料,培上泥土。

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小象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长长的鼻子。”小象跑到小河边,用长鼻子吸足了水,把树坑浇得湿

湿的。

小树栽好啦!三个小伙伴手拉着手,围着小树又跳又笑。

1、这篇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2、按短文内容填空。

三()小伙伴

一()树坑

一()皮口袋

一()肥料

3、根据短文内容连线。

小野猪

用皮口袋   挖树坑

小袋鼠

用鼻子

运肥料

小 象

用嘴巴

浇水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填序号)

a栽

b培

c拉

d唱

e挖

d施

g浇

()树

()水

()手

()歌

()土

()肥料

()树坑

5、照样子,写一写。

(1)例: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同上山栽树。



我们一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和__________一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又跳又笑

又____又____

又____

又____

(七)看菊花

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

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

爸爸说:“天冷了,许多花谢了,可菊花一点儿也不怕冷,大家都很喜欢它。”

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菊花更好看了。

1、这篇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其中第二自然段有()句话。

2、圈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3、仿写。

(1)例:一朵朵

一丛丛

一________

一________

一________

(2)例:边看边走

边_____边_____

边_____边_____

4、用“_____”画出爸爸喜欢菊花的原因。

(八)小河与青草

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小河说:“这要感谢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接着,小河对小草说:“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小草说:“这也要感谢你呀!是你给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干枯了。”

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叶长的更绿了。

1、这篇课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2、按照短文内容填空。

弯弯的()

青青的()

浑浊的()

充足的()

3、照样子,写一写。

(1)例:碧绿

碧绿碧绿

红火

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

(2)例:小河流得更欢了。

________更________________。

4、“____”画出小河感谢小草的原因。

5、“~~~~”画出小草感谢小河的原因。

(九)我们去植树

春天里,我们去植树。你端一盆水,我铲一锹土。洒下一滴滴汗珠,栽下一棵棵小树。

马路说:“谢谢你呀小朋友,我有了绿阴遮凉。”小山说:“谢谢你呀小朋友,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河岸说:“谢谢你呀小朋友,我有了新的伙伴,再也不孤独。”

春天里,我们和小树一起在春风里歌唱,在春风里起舞。春天里,我们和小树一起在阳光雨露下成长。

一棵棵小树多像我们,我们多像一棵棵小树。

1、这篇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2、量词填空(填序号)。

A.盆

B.锹

C.滴

D.棵

一()土

一()汗珠

一()水

一()小树

3、春天里,小朋友们去植树,()、()、()、()对我们说了谢谢。

4、照样子,写一写。

例:我们和小树一起在春风里歌唱。

篇8:小学语文阅读试题汇编

关键词:NAEP,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一、试题题型数量比较

NAEP2011八年级阅读试题和2012年北京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题型与数量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 NAEP2011八年级阅读共测试了三篇文章, 30道题, 其中选择题16道, 主观题14道, 两种题型几乎平分秋色, 平均每篇文章至少10道测试题。而北京的中考现代文阅读也是测试了三篇文章, 共8道题, 都是主观题, 没有客观选择题, 平均每篇文章最多测试三道题。很明显, 两者有很大的差别。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二者的评价目的不同。NAEP阅读测试框架中把阅读定义为“阅读是能动和复杂的过程, 包括理解书面文本, 发现和解释含义以及根据相应的文本类型、目的和情境使用这些含义”。这个定义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从对阅读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NAEP阅读测试主要考察学生查找/回忆、整合/解释和批判/评价等能力。每篇文章充足的题量可以保证测试的全面性, 而这些能力的考查既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 又可以以主观题的形式来考查, 很灵活。我国的“中考说明”和“课程标准”并没有对阅读进行明确的界定, 中考阅读理解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记忆和理解语文知识的能力。《201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在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一项中列出了11个能力考查要点, 由于每篇文章测试的题目较少, 这些要点在考试中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考查。

二、问题设计的比较

问题和指导语又称为题干。命题者通过题干来明确答题的要求, 落实评价的目标;被测试者则要根据题干来明确答题的任务。问题和指导语设计得清楚与否, 直接影响到测试的效度。

2012年北京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按照文体的不同测试了三篇文章, 记叙文测试的第二道题, 试卷中的第16题, 是这样表述的:

16.结合文章内容, 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白梅无价”。 (4分)

记述文测试题的第三道题, 试卷中的第17题, 表述如下:

17.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 请以第3段的相关内容为例, 作简要赏析。 (不超过150字) (7分)

第16题题目设计简单明了, 学生读后不会出现歧义, 明确是结合全文来回答问题, 不能限于一个段落中。但是这篇文章语言诗意化, 有很浓的抒情色彩, 与考生平时的阅读有很到的差异, 题目有要求学生结合全文来回答, 所以难度很大。第17题是考查学生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赏析文章的第三段, 但是前半句的描述很笼统, 中考说明对表达方式的要求是了解即可, 学生对描写和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也只是有所了解, 那如何用来赏析呢?为防止死记硬背的情况, 不妨把描写和议论做一下细致的说明。在两道题对学生的限制太多, 学生都必须要结合原文, 这样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就很少了, 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想法和见解。

NAEP阅读主观题非常注意问题的设计。下面以NAEP 2011 八年级阅读试题中的一个问题为例来进行简要说明。

第2题: 你认为第一段中对阿比盖尔·亚当斯的描写是开始这篇文章的有效方法吗?并解释一下为什么或者为什么不使用文章中的信息。

第11题 你认为参政扩大运动中的女性可能对文中最后一部分的描述——“渐变”, 会有怎样的感受?用文中的例子来说明你的观点。

这两道题分别考查了学生对作者写作手法的评价和对事件的看法, 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必须有自己的看法并且还要做出合理的解释, 或是用文中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总体来看, 这两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题干中“你认为”更是在强调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观点, 并且言之有理即可。由此可见, NAEP阅读测试更侧重的是学生自己解读文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NAEP每一道试题都有清晰的能力和难度定位, 具有特定的难度等级和能力要求, 考试指向非常清晰。

三、评分标准的比较

在语文测试中主观题有着自身的优势:可以使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对文章做出自己的评价。但是答案的开放性却给语文主观题的评分工作带来了困难, 评分的客观公正性很难得到保证。下面我们以201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的第17题和NAEP2012八年级阅读试题中, 第2题的评分标准为例来进行分析。

北京市中考语文第17题的评分标准

17.答案示例一:

第③段描写了许老在“我”家作画的过程, 用“捉”“横扫”“挥舞”的动作描写, 写出了许老作画时恣意挥洒的样子;用“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的议论, 表达了许老作完画仍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状态令“我”既感动又担忧的复杂感情。这些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 表现了两位画家之间的深厚友情, 感人至深。

答案示例二:

本文寓丰富的情感与描写和议论中。第③段用“刚躺下, 又爬起来, 大叫‘拿宣纸来’”的动作和语言描写, 表现了许老想通过作画来悼念师兄的急切心情;用“他哪里是在作画, 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的议论, 点出许老作画时笔笔着力、悲痛万分的状态带给“我”的震撼。

NAEP2011八年级阅读试题第2题的评分标准

2.你认为第一段中对阿比盖尔·亚当斯的描写是开始这篇文章的有效方法吗?并解释一下为什么或者为什么不使用文章中的信息。分数及描述:

第一, 完全理解。

这一级别的回答, 能通过文章开始和其他部分的特殊联系或者通过对文章开始与下文如何联系的理解, 来解释对阿比盖尔·亚当斯的描述是否是开始这篇文章的有效方法。

①我认为这是开始文章的好方法, 因为它告诉我们在1776年阿比盖尔·亚当斯就已经想为妇女争取平等权, 但是却没有得到重视。

②我确实认为这是开始这篇文章的好方法, 应为它说出了妇女权利运动最开始的情况。

③是的, 它为让你为下文的阅读做好准备。在开始讨论为独立而战和文章将要谈及的事有关。

④是的, 因为它告诉我们在这个国家里女性有取得和男性平等的决心。

⑤不是, 他们应该以1848年女性想要获得投票权来开始。

第二, 部分理解。

(1) 这一级别的回答要求能够提供基于文本的概括, 来解释对亚当斯的描写是否是开始这篇文章的有效方法。他们不用说明对文章开始和其他部分关系的理解。

①我想是因为这一事件为文章的开始做准备。

②是的, 因为它让你知道一些著名的人物在妇女平等方面的言论, 并且告诉你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③是的, 因为它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并且告诉我们将要读到的内容。

④是的, 因为引用历史可以引起我们的注意。

或者

(2) 解释阿比盖尔·亚当斯的陈述, 但是他们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么描写, 这么描写是否是文章开始的好方法。这些回答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表达个人的意见。

①我认为这是文章开始的好办法, 因为讨论了独立权。

②不, 不完全是, 因为阿比盖尔所说的是女性还没有机会参加选举。

③她希望女性独立。

④阿比盖尔·亚当斯的陈述是文章开始的好方法。她坚持自己的信仰希望人们能起来反抗。

第三, 几乎不理解。

这一水平的回答提供不相关的信息, 或者无法支持个人的见解, 或者仅仅是简单的复述问题。或者是简单回答阿比盖尔·亚当斯的话而没有进一步的解释。

①不是, 它会把一切弄乱。

②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它读起来非常枯燥。

③是的, 阿比盖尔做了一个很好的陈述, 这是一个很好的介绍。

④可能它们应该和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有一点儿联系。

⑤是的, 因为她敦促她的丈夫“记住这些女士们, 对她们要比以前更加支持女性们。

仔细对比两个评分标准我们可以发现:

北京市中考语文主观题的评分标准是按要点给分, 答对一个要点便会得到相应的分数, 然后把分数相加就是该题的最后得分。这种评分方法非常灵活, 便于操作。如第17题中, 答出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找出议论的句子给一部分分数, 对这些描写、议论的句子进行具体的分析给一部分分数, 整个题目的语言表达又要占一定的分数。

NAEP的评分标准是按照等级来给分, 只要达到相应的水平就会得到相应的分数。NAEP阅读评分标准的制定是非常详细的, 把学生可能的答案尽可能的列举出来, 将这些的答案进行归类, 作为打分的分界线。第二题中把学生的答案分为完全理解、部分理解和几乎不理解三个不同的层次, 每个层次又包括对回答的具体描述与说明、所得分值以及相应的样例。根据这些具体的描述与说明增加了评价的可操作性, 也有效地控制了评分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误差。

参考文献

[1]方云龙.开放性试题质量分析 (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2002, (9) .

[2]姚永夫.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及其解法初探[J].中学文科, 2001, (8) .

上一篇:高一以平等为话题作文:这个世界真的平等吗下一篇:雨天施工安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