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2024-05-25

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选6篇)

篇1: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持续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党建工作。要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在广袤的农村中,引领人民群众,造福人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执行党的政策,加强社会治理。在推动农村建设过程中,党组织肩负着凝聚人民群众,让群众跟党走,造福人民群众,带领群众致富的职责使命。夯实根基,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为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而撸袖加油。

持续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基层凝聚力的增强,需要强化党组织的思想引领,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原著,悟原理,在思想上保持与党组织高度一致,才会紧紧团结在一起,凝聚一起。充分利用“三会一课”的有效形式,开展好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勿忘初心,才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放在第一位,才会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党员的先进性,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同时找准民主评议党员的着力点,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让先进基层组织更好,落后基层组织更上一层楼,让农村基层党组织更有凝聚力。

持续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战斗力。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要不断夯实党员队伍,优化党员机构,提升发展党员质量,从高校返乡毕业生、致富能手中选好苗子,培养成党员。同时加强党员队伍培训,让他们成为致富带头人,成为农村发展的主力军,提升党员综合能力和素质,让党在农村的战斗力更强。增强农村战斗力,还需发挥好阵地作用,拓展党建阵地的展示、教育、服务等功能,让农村基层党旗高高飘扬,党员胸前党徽闪亮,成为特别战斗,能干事创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

持续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创造力。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造福人民,让人民群众过上心中向往的幸福生活。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选好配齐村级班子,把人民群众信任,有真本领的党员选为支部书记,把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致富能人,选进村支“两委班子”,为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奠定坚实基础。村级党组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惠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为群众送上温暖的服务,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感。

篇2: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夯实农村文化阵地

主要思路:创新党员队伍管理模式;用新的视野拓宽农村文化生活。党建方面:支部的发展,党员队伍的壮大

非公企业党支部的发展和创新管理

大力推进农村党员志愿者服务

农村无职党员工作的发展和创新

党建创新工作促农村统筹发展

精神文明方面:卫生创建工作的继续推广

加强村“关工委”自身建设,大力关注村“留守儿童”

农民丰富的文化生活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夯实农村文化阵地

海镇成德联合中心村共有党员223名,其中正式党员218名,5名为预备党员。在年龄层次上,35岁以下党员29名,36岁至45岁党员15名,46岁至60岁党员68名,60周岁以上党员104名;在学历结构上,具有本科学历的党员9名,大学专科学历的党员9,中专、高中学历的党员42名,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党员154名。近段时间来,中心村党委在党员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中,结合实际,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创新管理模式,使得全村党员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支部的发展,党员队伍的壮大

截止到今年10月份,党委直属党支部人数17人,成德社区党支部43人,成星社区党支部52人,海镇社区党支部28人,和平社区党支部32人,威源公司党支部7人,中通饰品厂党支部2人,电热器厂党支部2人,现代农业党支部27人,靖江市东星冷拉型钢厂党支部2人,靖江市恒迅气缸体厂党支部3人,靖江市天旭新型阀门厂党支部2人,靖江市三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党支部2人,靖江市明珠宝石冶金制造有限公司支部3人,靖江市东兴汽车锁配件厂党支部2人。

各级党组织着眼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高。党总支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坚持质量重于数量,严格党员标准,完善工作程序,扩大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把好发展党员质量关。

注重在各领域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使大学生党员、青年党员数量稳定增长。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注重源头建设,使申请入党人数日益增加,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发展壮大。各级党支部注重选苗育苗,扩大视野、拓宽渠道,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切实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锻炼,提高整体素质。

非公企业党支部的发展和创新管理

今年8月份,我村增加了4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各党支部名称以及党员名单为:①靖江市天旭新型阀门厂支部,支部党员分别为王桂平、陈美、刘元茂。支部书记为王桂平(兼);②靖江市三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支部,支部党员分别为孙冬梅、曹习琴、孙金荣,支部书记为孙冬梅;③靖江市明珠宝石冶金制造有限公司支部(靖江市明珠宝石冶金制造有限公司、靖江市华强电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支部党员分别为季益茂、朱秀成、梅金山,支部书记为季益茂(兼)④靖江市东兴汽车锁配件厂支部(靖江市东兴汽车锁配件厂、靖江市千喜日用器皿厂),支部党员分别为王茂平、殷纪林、秦金凤,支部书记为王茂平。

“两新”组织,是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新经济组织,是指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各提供商户、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等各类非国有集体独资的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统称。而我村新增的4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属于“两新”党组织。

通过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我村党委准备采用鼓励各非公企业建设积极的企业文化来深化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个性化系统工程。党建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企业文化则是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发挥政治导向作用,是在新时期发展党建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

党建与企业文化的创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脚踏实地、不懈努力。

一、要以科学发展观知道企业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知道,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并向深层次发展,应当着力推动企业文化内涵创新,不断丰富和拓展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层面。科学发展观有着极为深刻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保证了企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又为企业文化创新与保持先进性提供了不竭动力。

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思想工作的优势在于人才的优势,依照“把企业骨干培养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的工作思路,吸引优秀职工向党组织靠拢,进而扩大党建文化、企业文化在广大职工中的影响。

三、加强制度建设,让企业文化转化成为具体的规范。企业文化没有强制力,是软性的;而企业制度是刚性的,具有强制性,要求全体人员都必须遵守。通过制度建设,就真正保证了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总的来说,企业党建工作要更好地与企业文化的创建工作相结合,必须找准角色,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等优势,认真学习,加强团结,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而使企业文化成为一支粘合剂,将全体员工粘合成为一个强大的整体。

大力推进农村党员志愿者服务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是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大力开展志愿服务,营造提升自己、促进和谐的浓厚氛围。

目前,农村参加志愿者服务的人数还极少,我村应积极探索适合的运行模式,以关爱空巢老人、老党员、农民工、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群体为重点,以党员为带头人,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广泛开展志愿关爱行动,在全村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谐包容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在以后将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列入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把志愿服务情况作为年终干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在年终积极开展“党员志愿者之星”、“党员志愿者服务行动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等评优表彰活动。大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吸引更多的党员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农村无职党员工作的发展和创新

农村无职党员是本村党员的主体,无职党员作用发挥的好坏,在群众中威信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及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事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村利用无职党员上岗,充实到结对帮扶、计划生育、民事调解等一系列事务中。近期,无职党员还协助村委会做好秸秆禁烧禁抛工作。

无职党员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本村困难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特困家庭,通过资金扶持、项目扶持、技能扶持、就业扶持等形式,帮助帮扶对象增强致富意识和本领,开辟致富渠道,实现再就业,增加收入,切实改善生活水平。对子女难以完成学业的特困家庭,采取建立长期助学计划,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增强其家庭的脱贫能力。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处理能力的特困家庭,通过资金帮扶、群众出资、出力,帮助其改善生活状况,增强其生活信心。通过这一系列的帮扶,达到以先进带动后进,优势带领劣势的良好效果。

我村无职党员自觉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工作。深入群众,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定时到计划生育中心户家中了解情况,询问计划生育工作细节;走访流动人口,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敦促流动人口妇女做好婚育登记工作。

在民事调解中,我村无职党员积极参与到情况调查、座谈询问、解决纠纷等一系列的工作中。着实为村民排忧解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在近期的秸秆禁烧禁抛的工作中,我村无职党员也积极地配合人员有限的村委带领村民做好秋收工作以及秸秆禁烧禁抛工作。大力宣传秸秆禁烧禁抛政策,跟村民解说焚烧秸秆的害处;一旦发现火情主动扑灭制止。

我村无职党员在生活工作中积极配合村“两委”做好各项工作,并监督党务村务公开。无职党员把为群众服务变为自觉行动,在办好事解难题中和群众打成一片,形成了有困难找党员的可喜局面。

党建创新工作促农村统筹发展

以创新思路谋划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联建、帮建、选派干部、建立激励机制等方式,实现农村基层党建资源的优化配置,把农村潜在的发展能量释放出来。

首先,以企业党组织为龙头,形成以企带村、以村促企、互利共赢的格局。目前我村共有5个企业党支部,分别为威源公司党支部、中通饰品厂党支部、电热器厂党支部、东星冷拉型钢厂党支部以及恒迅汽缸体厂党支部。另有4个新建的非公企业党支部。此项工作不仅扩大了农民就业,促进了企业发展,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了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再者是以现代农业产业组织党组织为龙头,带动区域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我村现代农业党支部共有27人,主要负责产业结构调整。党组织发挥纽带作用,强化与农户的联系,扩大覆盖面;并在党组织的统领下,发挥专业技术、市场优势,引导区域农户积极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和田园观光等产业。

另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突出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我村积极着力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卫生创建工作的继续推广

今年的卫生镇创建工作已于10月结束,我村圆满的完成了创建工作,受到了省、市、镇领导的一致好评。我村在检查过后积极地继续推广卫生工作。

为使村民健康教育和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我村建立健全卫生长效管理制度,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倡导“人人讲卫生,家家爱整洁,美化绿化家居”。全面治理农村脏乱死角,完善农村环卫设施设备,规范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无害化处理工作,提高全市农村的整体卫生水平。在改厕方面继续投入管理,对于旧的厕所进行整改,对于新建的厕所进行妥善管理。认真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加强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及生活饮用水的管理,抓好传染病防治工作。通过以上工作,不仅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也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了农村的面貌。

加强村“关工委”自身建设,大力关注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我村自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以来,对我村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关怀,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一、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内心健康。留守儿童由于缺失亲情,普遍缺乏良好科学的家庭教育环境,由此引发心理问题,影响其健康成长。我村积极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关爱教育,使他们走出内心阴影,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健康成长。

二、改善农村教育环境,让留守的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农村的留守儿童通常是隔代监护、亲朋监护或单亲监护,这些监护人一般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往往是把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和“吃饱穿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这些监护人一般很少关注。所以我村与农村学校密切配合。在教育工作中,增强针对性,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道德思想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用强化的学校教育弥补他们弱化的家庭教育。另外在周六周日成立兴趣小组,培养他们的课外兴趣,让留守儿童可以有意义地度过周末。

我村“关工委”曾受到泰州市的表彰,这样的荣誉进一步增强了我村各基层同志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未来的工作中我村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使得关心下一代工作出现生机勃勃地新局面。

农民丰富的文化生活

在过去,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一直缺乏创新,效果总是不理想。一方面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求不够,一方面由于政府对农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和农村文化事业重视不够,另一方面由于村组集体经济薄弱。所以在近年来的农村文化建设中,我村一直注重加大文化设施投入,培养农村文艺人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用新农村文化大餐来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让农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我村的播放室每周固定两天播放戏剧来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农民艺术团每月到村排练节目,吹拉弹唱加上伴舞,非常热闹。我村农民艺术团还多次获得镇“最佳演出奖”,他们的节目表现了原汁原味的农民本色,体现了农民美好的生活愿望。利用村农民艺术团来丰实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大力创作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让群众摒弃旧的庸俗习惯,尤其是农村赌博、迷信活动,引领村民养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我村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农民艺术团的演出,让全体农民都能体会到农村文化生活的乐趣。

我村现有数字电视用户达90%,村民都能够顺利接收并收看电视节目。我村还坚持把电影下乡作为丰富农民的“夜生活”,实现文化惠民,严格实施每个生产队每一部电影下乡活动,在全村31个生产队放映电影,深受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将一大批优秀故事片、科教片等文化大餐送到农民群众身边,以满足农民群众日趋多样化的娱乐和科技需求。让农民群众寓教于乐,在娱乐中学法律,懂知识,长本领,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审美观,满足农民群众求富、求知、求乐的需要,让先进文化惠及农村群众。

在我村综合服务中心,还有小型图书馆开放,来培养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小型图书馆书籍资料十分丰富,有专业技术类、文学故事类、生活工作类、休闲娱乐类等等,可以满足群众多种不同的需求。

到每季度疾病多发季节,我村组织人员在小黑板上编写生活防病小知识,进行公示,让村民了解当季多发的传染病和季节病,做好预防工作。

我村门前也有宽大的篮球场地,提供给群众广大的空间锻炼身体。在节假日,也有不少青少年组队来打篮球。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多多提倡这种强健身体的活动。而在我村居家养老服务站,有乒乓球室和琴室,可以提供群众打乒乓和弹琴的娱乐设施。该服务站常年开放,群众都可以来进行锻炼和练习。

篇3: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村级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也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条件,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只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村级组织才有掌握得住、运用得了的足够资金, 增强集体的服务功能, 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村容村貌, 优化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党组织凝聚群众力量, 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是增强基层政权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石工作;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主要出路。农业丰则基础强, 农民富则国家盛, 农村稳则社会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了, 才能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 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才能凝聚农民的力量, 加快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只有集体经济发展了, 各类公益事业才能得到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不断完善, 农村社会不安定因素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程度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

这几年, 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制定、实施了多项政策、措施以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村级集体经济的形势总体趋好, 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还需要农业和农村工作者深入实际, 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方案、措施, 以真正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下面就以山西省晋城市城区为例, 来初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二、晋城市城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1. 村级集体经济现状。

2008年区农村集体经济净收入为7256万元。其中, 收入100万元以上12个, 50万元以上9个, 20万元以上11个, 10万元以上13个, 10万元以下22个, 10万元收入以下的村中, 东武匠、洞头、南掩、焦山、屋厦5村基本无收入, 其他17个村多数也只有3—5万元的收入, 集体经济非常薄弱。

根据调查统计的数字, 区67个村负担的贷款、欠款总额高达11405万元, 村均负债170万元左右, 除牛山、郭山、朝天宫、王台铺、南石店、前村、东上庄7个村基本无债务外, 负债村比例高达89.6%, 且绝大多数是难于偿还的贷款。这些债务大多数是在过去开煤矿、办铁厂或上项目时欠下的银行贷款, 历年累积, 越滚越高。还有少部分是村集体拖欠的私人借款、工程欠款、干部工资和群众务工费用。其中, 负债总额500万元以上的村有9个, 200万元以上的村有15个, 100万元以上的村有10个, 50万元以上的村有10个, 30万元以下的村有16个。特别是30个三类村集体收入年均不过10万元左右, 但村均负债却高达177万元。资金短缺、债务负担沉重已成为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2. 存在的问题。

(1) 村领导班子素质不高, 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不是致力于千方百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而是热衷于树山头, 拉帮结派;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 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 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 很好的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2) 收入渠道减少, 发展后劲不足。城区前几年有近一半的村有小煤矿、小高炉, 这些村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煤矿和高炉, 日子过的也是红红火火;有的村靠出租部分土地赚取微薄收入勉强度日;没有资源的村就靠政府拨款维持生计。这几年随着资源的枯竭以及政府关停小煤矿、小高炉整治力度的加大, 越来越多的村收入减少, 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3) 非生产性支出逐年增长。村集体经济各项支出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如村干部工资、民办教师工资、卫生管理费、报刊费、电话费、招待费等。另外, 随着社会的发展, 农户对村级集体公益事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些都需要村级集体有较强的经济支撑。再加上部分村干部乱支滥用, 管理上有漏洞, 导致集体资产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4) 收入难于维持正常运转。据调查统计, 全区2008年村级集体经济年经常性收入低于20万元有32个村 (剔除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建设项目上级补助收入、政府各部门补助收入) 。随着村庄整治力度的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掀起、农民群众对公益事业的要求和村级规模的扩大, 都需要有村级集体经济作支撑。虽然有些建设项目各级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助, 但是真正实施起来, 按照达标要求, 村级经济还是要投入相当的资金和劳务。如钟家庄办事处的谷堆头村, 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费需投入16万元, 虽然获上级补助2万元, 但是, 村里仍需自筹14万元。同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公益事业覆盖面的扩大, 村级组织各项零星开支也相对增多, 如党员、组长活动费、困难户补助、计划生育补贴、报刊费、卫生管理费等等。村级经济各项开支的增加, 对于那些年经常性收入20万元以下的村带来很大经济压力, 而这些开支又必不可少。 (5) 村级债务化解难。根据2008年农经调查分析, 全区村级债务11405万元, 这些债务大多数是在过去开煤矿、办铁厂或上项目时欠下的银行贷款, 历年累积, 越滚越高。还有少部分是村集体拖欠的私人借款、工程欠款、干部工资和群众务工费用, 另外就是村集体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所发生的债务。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保持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在及时消化、吸收过去取得的基本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结合全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 以农村社会稳定和村集体经济低风险、高效率运作为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创新思路的工作方针, 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 为增强集体经济提供组织保障。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以人为本, 必须着眼于农村党支部班子的加强和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要认真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 注意从文化程度高、经营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 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 在选配上一定要坚持标准, 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和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不怕吃苦、廉洁自律的人选进班子。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通过各种方式对村干部进行培训, 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 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一是要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和培训。重点是要用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来武装全体农村基层干部的头脑, 增强其服务“三农”工作, 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二是要加强政策法律知识教育和培训。使村干部全面正确地理解和领会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提高政策水平, 增强法律意识。同时, 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执行和运用政策法律,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三是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他们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科学管理上下功夫, 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实践证明, 无论什么样的经济组织形式, 科学管理都是第一位的, 管理上不去, 经济效益也上不去, 多么优越的体制和经营机制也无济于事, 只是空谈。

二是挖掘自身优势, 采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 为增强集体经济拓宽发展渠道。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环境、资源状况、干群思想文化水平等情况不同, 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也应该从实际出发, 采取多种形式, 不搞“一刀切”, 不搞一个模式。要立足优势, 选准路子, 坚持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的原则, 引导各村立足资源、区位等优势,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公路沿线的村屯, 可以借助公路的优势, 充分利用城区已经形成的特色产业带, 开发兴建专业市场, 由村集体统一管理, 提取相应的管理费归集体支配。可以利用区位优势, 积极向三产发展, 开发沿街店面来收取租金, 由于租金收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把它作为村集体经济的经常性收入, 增加村集体收入。如下辇村的金辇大酒店, 北闫庄村的蔬菜批发市场, 北石店村的农贸市场, 白云浴而美洗浴中心等, 这些企业不仅增加了集体收入, 而且解决了村里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另外, 集体企业闲置的厂房、生产设备等可以出售或租赁给私营个体企业, 盘活存量资产。只要每个村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所在, 挖掘资源开发潜力, 大胆实践, 科学管理, 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将越走越宽。

三是借助外力作用, 切实提高政策利用效率, 为增强集体经济寻求政策支持。发展集体经济。要积极争取扶持政策。对应由公共财政开支的项目所欠债, 要实事求是核清种类和金额, 依据客观、真实和准确的理由积极争取国家给予资金扶持。争取项目支持。积极争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种植业无偿补助项目、沼气入户工程以及土地、林业等有关国家或省的优惠政策, 争取国家无偿资金。这几年区委、区政府下大力气就土地复垦、农田水利、清洁能源等项目向国家、省、市争取到不少的资金。

篇4:夯实农村稳定发展的基层基础

基层基础工作很关键,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尤其是党的惠民政策,最终都要靠基层去落实,党的形象也要靠基层体现出来。

2015年12月4日上午,河南省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专门赶到方城县博望镇前荒村调研黄金梨种植。

前荒村村民高金友家的3亩多梨园成了观摩点,将近70岁的他忙得不亦乐乎,一遍遍地回答大家的提问,从种植技术、品种特色到销售收入,无所不知。旁边的“土专家”胡士林说:“别看他这会儿眉开眼笑的,几年前,要不是俺村党支部书记徐运芝拦住,他这梨园早没了。六七十岁的年纪了,上哪儿能一年挣六七万块啊!”

原来,当初村里组织村民种植黄金梨,因为技术、市场等情况还不熟悉,黄金梨的种植效益并不被人看好,还没种几年,大多村民都开始砍树。村党支部书记徐运芝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就一家一家地做工作,能拦住的就拦住,看到那些偷偷砍掉的,她的泪水就禁不住往外流。好几次,她自己偷偷跑到梨园里嚎啕大哭。

高金友家这块地原来种的是4亩黄金梨,刚砍了一行梨树时,幸好被徐运芝拦住了,保留下来了3亩多,现在每亩梨树能挣2万元。胡士林说:“俺们都是党员,或者是村民小组长,看到徐支书这样为老百姓操心,我们就带头支持她,坚持没砍梨树。徐支书领着我们一点一点地干,现在全村种植黄金梨2500亩,挂果的梨园亩均收入2万元以上。”

听了大家的述说,正在调研的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动情地说:“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前荒村党支部书记徐运芝以实际成效树起了团结干事、真心为民形象。事实说明,我们一定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全面提高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民生的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方城县委紧紧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做到党建引领,发展开路,稳定保障,治理完善,全面小康。创新开展“党建+”,着眼于“县域发展从党建破题,“党建+”促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完善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要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蹄疾步稳,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抓书记带班子,扬威立信

方城县县委书记褚清黎认为,做好基层工作,人是决定性因素,抓住人就抓住本了。人是本,事是标;人是纲,事是目,事是靠人去做的。抓人是抓战略的,抓事是抓战术的。一切事情人在先,事在后,人是事的前置。作为基层领导,抓基层党建,抓基层组织,就要抓人。抓人就要抓关键的少数人,抓党员中的少数的人,抓群众关注的人,抓和群众密切联系的人,抓能够带领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人。在农村基层,就要抓村党支部书记,抓党员中的这种领头雁、带头人。他说:“解决和改善民生,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问题,绝对不是中央,也不是省里,就是下边基层的责任。作为县委书记,必须抓到最基层,抓到基础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的这些干部。通过他们的素质提高、形象提升和为老百姓办事来落实上级政策,真正体现出党对人民群众的关切。”

方城辖17个乡镇(街道办),557个行政村,人口120万。全县共有基层党组织1464个,党员35844名,是典型的人口大县、党员大县。

从2014年3月任县委书记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褚清黎亲自给村支部书记上了6次党课:围绕“我是谁、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四句话,重点解决基层干部的群众观点问题;围绕“我当支书为什么、当了支书干什么、村民都在想什么、我为村民留什么、村民为我评什么”五句话,重点解决支部书记和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怎样干事、干什么事的问题;围绕“当前形势怎么判、县域发展怎么办、基层党建怎么抓、今后工作怎么干”四句话,重点解决了干点啥、怎样干的问题,把村里、乡里、县里的发展思路贯通起来;围绕“严明纪律守规矩,坚守责任讲担当,争当践行‘三严三实的‘四有好干部”,重点解决村支部书记如何廉洁从政的问题;在优秀共产党员徐运芝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提出了开展“五比五看”(比党建,看“四项机制”成效是否明显、党员教育管理是否规范;比团结,看党组织是否有凝聚力战斗力、模范带头作用是否充分发挥;比形象,看是否务实为民,是否清正廉洁;比发展,看思路是否清晰、产业是否明晰、民生是否改善;比稳定,看大局是否和谐、民风是否转变),着力解决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忠诚干净担当问题。

6次党课,持续给力。一点点发酵膨胀,在基层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层面,强调了“班子在带、队伍在管、党员在教育、群众在教化”的重要性;一次次的孕育培育,服务型基层组织建设体系的构架逐渐凸显出来。

事实证明,一个地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荣与辱、兴与衰、好与坏、稳与乱、腐与廉、发展的快与慢,都系于一个地方的基层组织,尤其是党组织的负责人。其言行、举止、工作都事关本地的发展,事关本地的稳定,事关广大群众的衣食住行,作为党组织一把手,一定要切实引领大家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方城县委一直把“政治清醒、思路清晰、作风务实、为人低调、敬畏守规”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努力建设高素质、高效率的领导班子。

事实也表明,通过一系列的教育管理,方城县基层党组织逐渐形成共识:凝心聚力,组织党员群众群策群力,共同出主意、想办法、干实事,带动每个“细胞”都行动起来,竭力解决好影响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努力树立起组织的威信,赢得党员群众对组织的认同,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抢机遇抓发展,建功立业

随着基层党组织的不断完善和提升,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在各方面的不断成长,核心动力基本形成,进入正常运转状态,组织威信和群众基础不断增强,工作思路和发展局面不断打开。方城县委开始解决如何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功能,主要是帮助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党支部理清发展思路、突破发展瓶颈,解决发展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通过发展给党员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辛庄岭村位于县城东北35公里处、拐河镇区东北2公里处,四面山岭环绕,南边是七峰山,东北是老青山,西边是辛庄岭。全村村域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1443亩,荒岗坡地820亩。辛庄岭的村民世世代代就生活在这里。

山岭,曾经是该村发展的包袱。一个“辛”字,饱含着辛庄岭人生活与生存的辛苦、辛酸和艰辛。原来这里是一个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偏僻荒凉、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的山区贫困村,当地人无奈地称这里的土地为“刺芽盖”,称辛庄岭村为“光棍村”“烂摊子村”。1998年,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

山岭,如今却成了该村发展的聚宝盆。由于现在经济发展好了,村容村貌变美了,老百姓日子过得好了,大家就把“辛庄岭”改成“新庄岭”了。一个“新”字,又透露着辛庄岭的新容、新貌和新生活。在县委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党支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通过10多年的艰苦不懈努力,完善设施,发展产业,彻底改变了落后的发展面貌,实现了从穷山恶水到青山绿水的华丽转身,实现了从辛庄岭到新庄岭的美丽蝶变。2014年,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目前,该村已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卫生村。

事实证明,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发挥后,其政治引领、服务群众的功能就会得到极大提升。一是更能谋划在前、行动在先,团结带领党员群众苦干实干、攻坚克难,最终实现发展居上;二是更能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优势,深入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地域、人脉等资源,通过党群便民服务中心这个平台丰富为民服务的内涵,整合优势资源、有效协调利益关系,实现快速发展甚至跨越式发展;三是更能主动发现和有效回应群众需求,以创新性服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矛盾纷争和困难问题,使群众真心把身边的基层党组织看做党的化身,并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赵河镇泥岗村2398口人,辖东泥岗、西泥岗两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7名。2014年4月以来,泥岗村开始大力进行村庄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作为一名20多年的老支书,张发聚最大的感受就是:事儿有两种,群众愿意的和群众不愿意的,干哪一种,是个信念、立场问题。群众愿意的事,能不能干好,要看你怎么干,这是个思路、方法问题。怎么把群众愿意的事干好,这才是头等大事,村党支部必须冲锋在前,想群众所想,带领大家一道共同奋进。

他说,人居环境整治就是群众非常愿意的事。面对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柴草乱垛、道路坑洼、臭气熏人的环境,各家各户都想改变却没有能力改变。镇里组织村支书去洛阳孟津参观学习之后,经过反复思考,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决定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先后召开“两委”班子会、党员代表会、群众代表会,大家一起讨论,很快炒热了思想,都认为这件事难是难,但势在必行、值得一干,是件很迫切又利长远的大事、好事。

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宣传,各家各户很快行动起来,原来在院墙、路边乱堆的砖头瓦块一块一块摆放成摞儿,在沟边、房后随便丢弃的杂物,该清理的清理,有价值的分类放好。在镇里的大力支持下,租用了6台挖掘机,购买了两辆垃圾清运车,组织专业工作队90人,分成6个组,对空场儿、粪坑、水坑、臭水沟集中开挖平整,短时间内清理垃圾500多方,卫生死角60多处。为确保垃圾有处倒、日产日清,又在村东和村西各建垃圾填埋场一个,沿路修建垃圾池30个,放置垃圾桶200个,聘请4名本村村民作为专职垃圾清运工,通过“村民拿一点、村里筹一点、镇里补一点”的办法,落实他们的劳务报酬,形成垃圾清理长效机制。现在,全村还在主干道上建造了绿化带,种上了红叶石楠、金叶女贞、大叶黄杨等10多种树木,统一安装了护栏,同时修建了6个花坛,绿化面积达3万平方米,全村规矩、整洁,充满生机。

抓规范重引领,建章立制

基层组织建设不是一阵子工程,也不是面子工程,褚清黎认为,就一个县来说,新常态下,党组织把这个县域交给县委书记,其职责应该是“讲政治把方向,善谋略精战术,用干部激活力,抓党建促治理,重统筹善协调,严规矩引风尚”,尤其是抓党建促治理,县委书记必须大抓特抓。如何抓?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孕育和成长以后,就需要把这些好经验、好做法模式化,既能增强广大党员群众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能在社会上增强示范性和影响力。就方城县来说,主要是在建章立制上大做文章,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农村党建工作推进机制。坚持把健全农村党建工作推进机制,作为提升农村党建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建立完善目标责任体系,明确创建标准,把乡镇党委和农村党支部“五个好”的落脚点定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上,实现了“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目标。根据“突出重点、量化透明、可考可比、责任到人”的原则,将目标纵向分解到各基层组织、各相关责任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人的责任网络。强化第一责任人职责,明确乡村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健全落实党建工作例会制度、述职制度和点评制度。强化责任制落实,县委与乡镇党委签订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书,实行乡镇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制度,并进行专项考核,考核结果纳入班子年度总评。优化党建工作格局,形成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环环相扣、整体提高的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是实施“头雁工程”,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全县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严格标准,严格程序,把政治素质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人推选到村干部岗位上。目前,全县2200多名村干部中,90%以上达到了“双强”标准。研究出台了《关于对村级干部实行绩效考评的意见》,对在职村支书实行结构工资制,即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根据年度考评结果,对位居前20%的村支部书记,每人奖励2000元,激发村支部书记工作激情。坚持开展“标兵农村党支部书记”评选争创活动,对评选出的标兵村支部书记,每月增发奖励津贴400元,列入财政预算。目前,已先后有80人次享受这一待遇。对在标兵农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连续任职满5年的,落实副科级待遇,列席乡镇班子会议,并在“两代表一委员”推举中优先考虑。

三是推行“细胞工程”,强化农村党员的主体地位。首先,健全农村党员素质提升机制。利用县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定期对农村“两委”主职进行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村干部工作能力和领导艺术。其次,健全无职党员定岗定责机制。全县农村新设政策宣传、法律咨询、农产品推介、科技推广、经济合作组织等岗位20多个,全部由无职党员担任主管领导,使全县70%以上的无职党员找到了发挥作用的平台。第三,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县委专门出台了《关于建立贫困党员救助帮扶机制的意见》,建立困难党员帮扶基金,对年龄在60岁以上、党龄在10年以上,家庭特别困难的农村老党员,长期患病、无固定收入、没有自救能力的城镇困难党员,因灾因病致贫或由其他特殊情况造成无力自救的特困党员进行重点救助帮扶,累计发放党员帮扶救助资金26.1万元。

四是强化“阵地工程”,提升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采取“项目支撑,部门援助,市场运作,以奖代补”的办法,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统战系统“民族新村”建设相结合,与政法系统“平安村”建设相结合,与人口计生系统建设规范化计生指导站相结合,与供销系统“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相结合,捆绑项目,整合资金,分三批建成了201个融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农民培训中心、文化宣传中心、休闲娱乐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六位一体”的村民公共服务中心。这一创新模式,得到了南阳市委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进行推广。

五是统筹城乡资源,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联促互动。坚持以“两联两促”活动为抓手,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明确每个县直单位党组织联系一个村(社区)党支部,县直机关党员参加一个村(社区)党支部的党员活动日,每年至少帮助所联系村(社区)解决两个发展难题。目前,全县51名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97个县直单位党组织与农村党支部结成帮扶对子,3500名城乡党员“结对拉手”。同时,还坚持在外出务工创业党组织中开展“为驻地做贡献,为家乡添光彩”活动,注重发挥在外党员联系广泛、信息渠道多的优势,积极实施“金桥反哺”计划。近年来,通过外建党组织和在外务工党员,共为家乡引资2亿多元,捐赠物资100多万元,救助贫困人口4800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万多人次,为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篇5: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地位与作用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为我国宪法所确认的法律制度。它是在依法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依据法律、政策和社会道德,对民间纠纷进行规劝疏导,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解决纠纷的群众自治活动。村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当地肩负着调解民间纠纷,防止矛盾激化;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向村委员会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情况的重任。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构筑了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

当前,是我县农村矛盾纠纷的凸显期,矛盾纠纷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和多样化,成为全县和谐平安创建工作的不稳定因素。如果这些矛盾纠纷解决得不及时、不彻底,往往容易使一些小纠纷、小磨擦酿成大事故或恶性案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如11月21日丹溪乡岑峰村因邻里口角引发的杀人案。

多年来,人民调解在防止民间纠纷的发生和激化上,始终遵循“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方针,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近三年来,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每年调解的各类矛盾纠纷1200件以上,其中防止民转刑案件50件以上,预防或制止群体性事件20件以上。人民调解立足息讼止纷,是儒家“和为贵”思想的体现,通过批评教育、思想疏导等方式,将大量的民间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消灭在了萌芽状态,人民调解已经成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最佳方式和途径。

二、正确处理好村党支部与村调委会的关系

村党支部和村调委会都是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最基层组织,直接与亿万农民群众打交道。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和农村工作的基础,也是农村各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下设的一个工作委员会,其专门职责是调解民间纠纷(宪法第111条)。

村党支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的章程充分行使职权。从性质上看,村调委会作为村委会下属的一个群众性自治组织,应该在村党支部的领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从职能上看,村调委会履行人民调解的工作职责,其实质是作为国家一项法律制度的实施主体,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司法工作中的具体实践。村级人民调解工作实际上成为党的政法工作在农村基层的落脚点。

村级党支部与村级调委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党在农村的各类组织是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依规选举产生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靠村级党组织去贯彻落实。同时,村级调委会又是在村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职责,并充分发挥村级调委会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村级党支部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村级调委会组织建设的好坏。只有建设一个有战斗堡垒作用的农村党支部,才能建设一个秉公执法的村级调解组织。为此,必须一手抓好党支部的建设,一手抓好村级调委会的建设,以村党支部建设带动调委会的建设,以调委会建设来促进村党支部的巩固和发展,为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实现管理民主的法治新农村的战略目标。

三、加强调委会的规范化建设,增强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

当前,要在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精神同时,按照《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的要求,切实抓好村党支部和村级人民调解组织的规范化建设,筑牢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第一道防线”。

1、将人民调解工作纳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划。人民调解已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人民调解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党政组织要转变执政观念,将人民调解工作作为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关心、支持人民调解工作,将人民调解工作纳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规划中去。

2、加强对村级调委会的领导,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村党支部是农村各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要对人民调解工作给予重新定位,下大气力抓好村调解网络建设这一基础工程。一是要选准配强调委会班子。调解主任由村支部副书记、村长担任,确保党对调委会的领导。必须选出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秉公执法的人员为调委会成员。二是要通过换届选举,努力使素质较好、群众威信高的调解人员通过选举进入村委班子,使各村的调解主任都能从村级班子中产生,提高调解工作效力。三是要加强宣传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村级人民调解员在化解民间纠纷,维护一方稳定中所作出的贡献。特别是村支部要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支持和关心,树立调解员的威信和公信力。

3、规范调解程序,增强调解工作的严密性和有效性。要结合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实际,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进一步规范调解的工作方式、工作程序和工作纪律,增强调解程序的公正性,提高调解工作的水平和社会公信力。一是规范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学习、定期排查、重大纠纷讨论、回访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乡(镇)、村(居)

篇6: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创新党建工作   夯实基层基础

推动新农村建设快步前进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下面我将我村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向大家作简要汇报,不当指出,请大家批评指正。

椒园村位于博兴县城东郊,全村总人口2300人,总户数660户,党员80名,,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文明村。先后被省委授予“贯彻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荣誉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并连年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

村党支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结合本村实际,拓宽思路,积极谋划,力求创新,提出建设工业化、市民化、城镇化、和谐化、法治化新椒园的目标,推动全村的新农村的建设步入快车道。

一、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工作

(一)以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全村经济  作为一个城郊村,椒园村有着优异的区位优势,村党支部从实际出发,提出用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工业带动,全面发展”的战略带动全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开始,村“两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决定:投资建设“城东大市场”,创建一个全新的工业园区和商贸流通交易市场。几年来,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多方筹资3000多万元,将“城东大市场”建成了鲁北最大的农村工业和商贸流通交易业园区。目前,城东大市场规模达3800多亩,包括木材、竹器加工批发市场、钢材、铝材批发市场、车辆物流中心、农用车交易中心等六个专业市场。优良的软、硬环境,吸引了八方客商,先达化工公司、万达工艺品有限公司、中日合资东丽纺织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企业落户城东大市场,真正形成了一个辐射面广、吞吐量大的现代化农产品交易中心和工业园区。20城东大市场年销售额达3亿多元。依托大市场的带动作用,我村的餐饮、汽车修配、出租、旅店、劳务输出等二、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业的主导地位已被第二、三产业所取代,农村的城市化格局已基本建成,截至年底,全村民营业户发展到300户,占总户数的40%以上;运输户达380户,占总户数的57.5%。目前,我村已形成拥有固定资产8000余万元,年产值超过1.5亿元、年利税近千万元的村办和民办企业体系。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民营经济明星村”、“经济建设百强村”等荣誉称号。

(二)以市民化的思路培育新型农民  我村转变村民思想观念入手,加速农民市民化进程。一是大力发展村里的基础教育。2005年村里将村小学并入县乐安实验学校,将村里的300余名学生当地名校接受教育,受到群众的欢迎,目前全村学龄段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二是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党群教育体系。我村作为全省远程教育试点村之一,投资8万多元建成了完善的农村党员现代教育网络系统,并以此为依托对全村群众进行每月不少于三次的教育培训,有力的推动了农民基本素质的提高。目前,全村党员群众的参学率达到95%以上。有力的推动了群众的思想观念转变,提高了致富能力和民主意识。三是大力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村支部将农村合作医疗作为实践党员先进性的具体工作来抓,规定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个人缴纳部分由村集体完全负担。目前,我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以上,有效的.解决了群众因病致贫的问题,使群众确确实实得到了实惠。

(三)以城镇化的思路建设现代化村庄 近年来,我村积极探讨用城镇化思路建设新农村。一方面继续完善村内基础性设施建设,投入300余万元,对村内全部街巷进行了硬化,并配套了路灯、封闭式下水道和道路绿化带。同时,借鉴城市管理经验,紧扣村容整洁这一重点,积极探索农村环境卫生、公共事务管理的长效机制,每年都从集体收入中拿出资金,用于村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架设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的配套与维护;在村规民约中明确规定了门前卫生管理区,责任到户,保证了村里整体的卫生环境;聘用了15名年富力强的村民专门担任“保洁员”负责村里几条主要街道的卫生。

现在的椒园村街巷全部硬化、绿化、亮化,户户通上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安装率达到100%,新村与城区完全融合在一起,全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善。与此同时我们又提出村集体的“四个负担”,即:学生义务教育期间所有费用集体负担;村民生活用水集体负担;村民农业生产管理费用集体负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有费用集体负担。同时,村里每个月还为6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放30元的生活补助金。

(四)以和谐化的思路塑造农村新风尚  从开始,我们在全村开展了“美在家庭”、“尊老敬老”系列评选活动,营造建康文明的邻里关系。对评选出的先进人物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通过这一过程使村民的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市场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得到明显增强。我们还在村规民约中明确反对封建迷信,倡导文明新风。过去,逢年过节,村里不少老人聚在一块烧香磕头,被迷信所困,现在老人们则是聚到一起扭起大秧歌、跳一跳健身操,比比谁家的儿女更孝顺。4月,村支部还组织开展了以“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地行动。现在的椒园人在奔小康的征程上,崇尚的是开拓创新、科技致富、扶危济困等现代文明意识。计划生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村计生工作连续多年受到市、县表彰。

(五)以法治化的思路推动民主管理进程  我们紧扣管理民主这一要点,依托“双基工程”、“三级联创”和“村务公开”等工作,全面落实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使村内各项事务“透明化”。一是推进民主自治,建立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民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每月5号召开由村民代表和党员参加的民主议事会议,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群众认可的事就干,群众反对的事就不干,讨论后的结果在公开栏内公开,实现了事前议事民主化、事中决策科学化、事后监督规范化,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二是健全长效机制。按照“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要求,经常开展主题教育,并实行村干部综合考评制度,使其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通过扎实的基层党建工作和先进性教育活动,我村打造出了一支肯吃苦,能干事的党员队伍,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坚实的领导基础。

二、近期的工作打算

近期我们将完成城东工业园区内新修道路的配套建设和205国道沿线的房屋拆迁工作。首先是完成对城东工业园区内今年新修的三纵三横8700多米的道路的绿化、亮化等相关配套工程。同时,按照“八通一平”的标准,实现城东大市场的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快与开发区工业园的对接,为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开发区32平方公里新规划打下基础。

在205国道沿线,按照县委的路域综合整治工作要求,做好路域综合整治的各项工作,保证按时完成整治任务。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在抓好城东大市场建设的同时加快我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城东大市场的各项硬件设施,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形式,为外来项目的落户创造优异的环境。同时,继续利用城东大市场的带动作用,推动我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让群众获得更好的生活。

上一篇: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四年级作文下一篇:二年级下学期必须会写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