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2022-07-10

第一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

[摘要]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它向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力~iU,l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和根本目标,它包括执政能力、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村文化建设和统筹农村社会发展的能力。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的因素主要有思想认识不足、队伍建设滞后、管理体制、发展现状制约等方面。对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陕西省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切实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坚持党管农村的重大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当前,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着诸如观念滞后、队伍结构不合理、文化素质偏低、组织功能弱化等问题,因而导致基层党组织能力不足。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和水平,乃是关系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本文从农村现代化的视角,以陕西省为重点,简要分析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的相关问题。以冀有助于农村基层党建和新农村建设。

一、“后发”现代化中的农村问题

“后发”现代化是在传统农业社会内部展开的,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村发展的迟滞现状成为制约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同时,农村还是影响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化政治中,农村扮演着关键性的„钟摆‟角色……如果农村支持该政治制度和政府,那么,该制度自身就可免遭革命之虞,政府也有希望使自身免受叛乱之虞。如果农村处于反对地位,那么,制度和政府都有被推翻的危险……在一个具有有限政治参与的体制内,传统的乡村精英分子的支持足以使政治保持稳定。而在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正在拓宽的制度内,农民就成了决定性的集团。”因而,国家有必要高度重视和顺利实现农村的现代化转型,方能最终实现现代化起飞。

在亚洲“四小龙”所开创的“东亚模式”中,这一点极为明显地表现出来。“东亚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处理好农村发展和推进工业化之间的关系。比如,台湾地区先后进行了两次土地改革。第一次土地改革“通过田赋征实、肥料换谷等制度,台湾工业化从农业和农民中获取了大量的资本积累。据有关研究,从农业部门流出的剩余,1952年为44亿元,1952—1955年的年平均量为49亿元,1956—1960年的年平均量为31亿元”。第二次土地改革则以推行共同经营和委托经营为主,旨在促进土地所有者和生产者的分离,实现农业的专业化生产、机械化耕作和企业化管理。“如果说台湾的第一次土改解决了土地所有权问题,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那么第二次土改才真正解决了台湾农业现代化问题,使台湾的农业与工业一起走上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大道。”和台湾地区一样,韩国在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后,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亲自主持发起了旨在推动农村发展的“新村建设”运动,以协调工农业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通过这一运动,农村的落后现状得以彻底扭转,工农城乡差别大大缩小,实现了现代化起飞。

30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在现阶段,“三农”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要继续推进现代化,就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和促进农村的全面进步,以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可以说,我国现代化的全面实现,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在此情况下,党和政府适时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而“十一五”时期则是推进现代农业、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更鲜明地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就把新农村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之中。这些都意味着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入到一个全新时期。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农村现代化新时期的到来也向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的核心则是其能力和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心应该是能力建设,这是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问题。

二、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能力要求

具体而言,新农村建设要求基层党组织主要提升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一)农村建设新阶段中的执政能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现着党对农村的彻底领导。在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仍应置于首位。

首先,要更坚定地坚持和强调“党管农村”的重要原则。针对近年来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不力的状况,必须强调党管农村、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我党的一项重要原则,在面临诸多新问题新挑战的情况下,非但不能削弱和淡化党的领导,反而要更加坚持和强调这一重要原则。

其次,对村民选举活动要积极参与和主动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条是基层党组织领导村民选举的明确法律依据,因而应该积极参与和主动领导。积极参与,就是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引导村民认真、正确地行使权利;也应该动员党支部成员作为候选人公平参选。主动领导,就是配合村民选举委员会做好选举组织工作,并切实履行监督职能,保证选举公正。

最后,坚持对村委会的领导和对村务公开的监督。由于人们对村民自治的片面理解,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党支部难以领导村委会的现象。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从制度层面上增强党支部的群众基础。近年来开始普遍推广的“两票制”、“两推一选”、村两委的“一体化”、“一肩挑”等,都是值得重视的探索。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民代表会议主席”、“双签制”的做法,很好地解决了党支部与村委会“民意基础不对称”的问题,增强了党的群众基础,有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二)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致富、带富能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大幅增收,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对于处于西部的陕西农村来说,这方面的能力建设更显重要。

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和现代农业理念。在西部农村中,农民的市场观念不强,缺乏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小农生产经营依然占优势。基层党组织要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必须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以市场化和产业化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特色产业形成。

其次,积极促进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其迅速准确的市场信息、较高的专业化水平,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服务,降解了分散农户的市场风险,并通过利益机制把分散的农民连接成为一体,成为农村社会中一种具有多元功能的社会组织。基层党组织应该积极促进这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以其发展经济和整合农村社会的独特功能,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最后,努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应以一定的村级集体经济为基础,但是,现有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表现出困难重重、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等不利态势。基层党组织要更新观念,努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三)引导农村文化建设的能力

面对农村文化凋敝、主体价值观缺失、一些落后腐朽思想死灰复燃的严峻现实,基层党组织应具备引导文化建设能力,以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

首先,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当前,各种自私自利的、消极颓废乃至腐朽堕落的思想观念在农村沉渣泛起,喧嚣一时,扰乱了农村的人心,搞坏了农村社会风气。基层党组织要积极重视“乡风文明”建设,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多种文化形式,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谐农村社会。

其次,宣传现代民主、法治理念的能力。即利用村民自治这个契机,积极宣传和引导农民群众,普及法治理念,为乡村社会增添法律文化,以法治理念促进新农村建设。

最后,重塑集体主义观念的能力。近年来,集体主义观念受到了种种责难,似乎它和市场经济是天然不相容的。然而,我们发现,从闻名遐迩的南街村、华西村到小有名气的陕西省户县东韩村、礼泉县白村等,正是集体主义观念提供了强大发展动力。因此,基层党组织应该努力重塑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农村的思想凝聚力。

(四)统筹农村社会发展的能力

新农村建设是推动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旨在全面、整体地推动农村发展。在内容上,它包含了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法治强化和文化建设;在结构上则是着力优化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建设主体、资源供给、人才供应等要素。从短期目标而言,新农村建设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改变农村发展不足的现状;从长远目标而言,则是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整体现代化,彻底改变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学会正确处理多方面关系,包括争取资金与挖掘内部潜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文明乡风建设、坚持领导与转变职能等。总之,要统筹经济、政治与文化均衡的发展,推动农村整体进步。

三、基层组织能力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措施——陕西省的探索和实践

根据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的制约因素和陕西省的实际做法,笔者提出如下解决思路:

(一)思想认识不足。重在教育和规范

对于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有的作用和能力,不少基层党组织还存在着模糊认识,缺乏思想上的重视和准备。对此,应扎实开展对基层党组织成员的思想教育,并强调教育的规范化和设定明确目标。在教育规范化方面,陕西省委通过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组织实施素质培训工程。要求各市委每3年对乡(镇)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普遍轮训,各县(市、区)委每年要对基层组织成员进行不少于10天的培训。同时,设定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中长期目标,即以“三级联创”活动和“旗帜工程”为契机,争取通过5年努力,使全省80%的乡(镇)党委达到“五个好”乡(镇)党委建设目标,90%的村级党组织达到“五个好”村级党组织建设目标。

(二)队伍建设滞后。应予调整和加强

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队伍状况是制约其能力建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当前基层党组织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结构不合理,“„三偏‟现象突出:在许多农村,党员队伍存在着年龄偏老、文化偏低、数量偏少的„三偏‟现象”;二是党组织活动难以保证,党员队伍出现“断层”;三是党组织工作状态不佳。对这些问题应努力调整。

首先,积极推行制度创新,选好“带头人”。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两推一选”、“双推直选”、“公开选聘”、“下派任职”等办法选好“一把手”,普遍收到实效,值得认真研究和推广。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凤翔和太白三县开展的村支书“公选”颇有典型意义。三个县首批“公选”村支书共131名,并且实行“异地任职”,有力促进了党支部工作。其次,促进组织完善与素质提高。尤其要注重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切实解决“三偏”问题。陕西省委制定了专门规划,力争到2010年,全省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的比例达3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40%;到2020年,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的比例达4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达50%。

(三)管理体制阙如.需要认真健全和完善

当前基层党支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村“两委”关系不协调;普遍缺乏对村基层党组织的跟踪管理和明确的考核标准;激励机制不够,基层党组织队伍的待遇难以保障;税费改革带来农村基层组织面临“无钱办事”的困境、村级债务问题突出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人手。

首先,通过交叉任职,理顺现行村“两委”关系。积极推行和提倡具备条件的村支书兼任村委会主任,提倡具备条件的村“两委会”其他成员依法实行“交叉任职”。陕西省委提出,力争到2010年。村支书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比例达到50%,村“两委会”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80%。

其次,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完善对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监督。陕西省已经全面推行村干部“年初工作承诺制、年中检查初评制、年末述职评议制”的“三制”管理办法,将考核结果与经济报酬、调整使用和评先评优挂钩。完善任期、离任审计和责任追究制度。

最后,建立完善待遇保障机制。拟逐步将村干部的补贴报酬直接列入市、县(区)财政预算;积极推行在职、退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探索村干部“年薪制”和公职化的路子;多途径解决村干部的政治待遇问题。前述陕西省宝鸡市三个县“公选”村支书的另一亮点就是“年薪制”,通过待遇保障提高了工作积极性。

(四)发掘自身潜力,寻求突破口

长期积累下来的发展滞后,不利地域条件和较为闭塞的文化环境,传统习惯对市场的天然排斥等,是西部农村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因此,基层党组织必须从发掘自身潜力人手,认真寻求突破口,然后才能带动发展。在这方面,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张堡镇白村的经验值得重视。

白村从一个没有优势的落后村一跃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首先得益于组建了一个好班子。在村支部书记的带领下,班子成员增强了“村荣我荣、村衰我耻”责任感。他们把企业模式和竞争机制引入班子内部,实行项目包抓,责任到人,并进行考核奖惩;开展“党员九带头”活动,发挥党组织的整体优势。其次,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思考,明确提出“舞水果龙头,敲养殖锣鼓,奏三产乐章,唱经济大戏”的发展思路。现在白村年产优质果6000多吨,2005年此项收入就达1000多万元。村里还积极走农商结合的路子,多渠道增加群众收人。最后。为了保持发展优势,白村注重培养新农民。村里筹资定期举办科技知识讲座、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树立新观念。在全村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和长年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树立新风尚。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容丰富,目标要求甚高。当前应该围绕着提高能力这个核心来推动建设。真正体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扎实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村社会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实现。

第二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百科名片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作用。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目录

组成

核心

主要方面

系统工程

组成

核心

主要方面

系统工程

组成

农村基层组织的组成

农村基层组织,包括设在镇(办事处)和村一级的各种组织,主要是指村级组织。包括基层政权、基层党组织和其它组织三个方面,主要有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团支部、村妇代会、村民兵连及“两新”组织(“新的经济组织”和“新的社会组织“)。由此可知,农村基层组织涵盖了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

核心

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基础党组织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是领导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了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基础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有组织的统一整体,它是由党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其中,党的中央组织是党的首脑和核心,党的地方组织是连接中央和基层的中间环节,而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础。农村基层组织更是这基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到2008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7593.1万名,现有基层组织371.8万个,而全国34324个乡镇中,34321个乡镇建立了党组织。60.6万个建制村中,60.5万个建制村建立了党组织,占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建制村总数的99.98%。正是这些农村基层组织,成为党组织发展壮大从而服务于广大农民的坚实的基础。

桥梁和纽带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建立在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场,居于农民群众之中,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同农民群众保持着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因而成为党的领导机关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基本纽带。这种纽带作用的具体表现是:一方面农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困难和愿望,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反映到党的领导机关中来;另一方面,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贯彻到农民中去,变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战斗堡垒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农村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

党的路线的贯彻执行和党的农村工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的战斗力,党的力量,首先表现在3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广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发挥,全党的战斗力就是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主要体现在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通过自己的工作使之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体现在领导农民群众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在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农民群众完成各项任务上。领导核心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组织中的领导核心

在我国广大农村,存在着的各种社会组织,如行政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经济组织等,在这许多组织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是领导核心。这种领导核心作用,有利于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有利于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有利于协调乡镇、乡村各种组织的关系,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和矛盾,有利于对农村各项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保证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主要方面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主要是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是要抓好农村党支部建设。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要求在农村,村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妇女、青年、民兵等群众组织都必须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发挥各自的作用,促进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系统工程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加强基础组织建设,要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领导和支持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组织和乡镇企业工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工作。要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动力、增强村级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改进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抓手。

第三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作为基层党委书记,工作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如何在基层工作好,加强基层建设,把问题解决好,我认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个关键,我所在的乡是一个纯藏区乡,全乡人口2768人,居住在高山峡谷地带,村寨极为分散,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一个乡,没有企业,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是一个贫困乡,全乡人均收入2760元,在经济没有发展起来,群众意识没有提高的情况下,我们开展各项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基层组织,但是我乡原来基层组织全乡农村党员不足30名,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40多,80%党员年龄偏大,党员的发展及延续存在严重断档问题,村上的主要干部都是50多岁的,这样一个基层组织对于社会主要新农村建设是明显不合适的,如何改变现状,在依靠现有组织的力量在基层发展和壮大组织组织队伍是摆在我们班子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经过班子调查研究得出:

第一,要发展基层组织就必须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离开了发展,一切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尤其经济社会发展十分滞后的藏区,加快农村发展的要求更加紧迫、任务更加艰巨。加快农村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人员高度重视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与三老干部,村组干部交心谈心,向老干部认真请教,切实找准问题所在,一方面加强干部的管理,另一方通过对村两委会制度的建立完善,工作制度来约束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

斗力,充分发挥乡党委对村级组织的领导作用,为各项政策的实施执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二,选好配强支部一班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践者。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要使广大农民真正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当中来,就需要有一个团结务实、廉洁奉公、开拓创新的村级领导班子来带领。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最直接的组织者,农村基层干部是最基础的落实群体。因此,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选准配强村级领导班子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通过强化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实践证明,建设一个好班子,特别是选好一个好书记,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因此,在村级组织换届之前,我们严格把好村支部书记关。按照“抓好一把手、带好一班人、建好一支队伍”的工作要求,把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放在首位,支部书记人选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在后继人选缺乏的情况下,还是动员了年近花甲的老书记挑起工作重担,同时为今后工作的需要加强了后备干部的培养,通过民主推荐,最少按照一个岗位两名后备干部的要求加强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我乡三个村,建立了一个16人的后备干部队伍,这批人员是加强教育、管理和培养重点。

第三,在党员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我们的党员队伍不仅人数少,而且呈老龄化,普遍都是属于三会人员,最高学历的只是读过初中,所以说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农村党员队伍是

农村党建的基础,是党支部发挥核心作用的基础,我们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将党员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将增强农村党员队伍活力,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实践“三个代表”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可靠有力的保障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目标。

一是壮大党员队伍。针对党员队伍人员少的情况,我们通过走访,了解党员发展不起来的问题,群众对党组织的认识不够,对于加入党组织没有深刻认识,所以我们在群众中加大了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党和政府的诚信,另一方面依靠老党员、老干部,将农村的青年逐一摸排,考虑到我们曾经经历了一场特殊时期,我们严把党员入口关,在了解的过程中将政治素质纳入重要考虑范围,将三老干部子女纳入优先考察对象切实把责任心强、有开拓奉献精神、有知识、有能力的农村青年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使之成为党外积极分子,对符合党员标准的适时吸收进党员队伍。进一步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和文化结构,把那些年富力强、有一定经济头脑、具备一定科技文化知识的在乡知识青年、充实到党员队伍及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中来,彻底改变党员队伍年龄偏大、素质偏低、作用偏弱、人数减少的状况,每年发展党员在8-10名,现有农村党员43名,大专文化一名,初中文化四名,妇女党员7名,最小年龄30岁,通过加强党员发展,为基层组织加强了新生力量,也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政权基础。

二是加强基层党员的学习和教育。在加强党员发展的时候,考虑到地区因数,党员的学习教育不足,在驻村干部、驻村大学生的协助下,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农村远程教育设备,农村书屋等资源加强党员,青

年的学习教育。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紧密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基层党员的学习、培训、教育,强化对广大农村党员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广大农村党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广大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致富本领,进一步增强农村党员的先进性。

三是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式。随着农村社会的不断转型和农民队伍的深刻变化,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准确把握农民群众阶层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精神需求复杂化的新特点,摸清社会舆论和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站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角度,深入了解农民群众的困难和困惑,认真分析和研究,按照“一线工作法”在解决农村群众实际生产生活困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经济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中,帮助他们转变观念,化解矛盾,理解和支持基层党组织的工作。

四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监督和管理。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热情很高,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但是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对政策法规不熟悉,对国家政策理解不透彻,容易出现盲目蛮干,甚至与党的路线方针背道而驰的现象。因此,我们加强对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约束和监督力度,规范监督机制,推进民主监督,全面推行村级政务公开,将乡村干部的一言一行置于全体群众监督之下。对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层次清晰、责任明确的具有

可操作性和约束力较强的监督运行机制和措施,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

通过两年基层组织的建设,我乡党员队伍长大了,老龄化的现象也在逐步改善,队伍的整体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现在各项惠民政策越来越好,越老越多,我们抓住这个契机,使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越来越好,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基层组织的建设,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健身提供一个坚强的保障。

第四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镇雄县新农村工作队:协助乡村扎实抓好村级组织建设

镇雄县新农村工作队积极协助乡村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培养事业心强,能干事,会干事,公道正派的带头人,着力提高村级班子把握方向,抓好协调,维护稳定,保持廉洁,统筹运作的能力。

抓理论学习。各驻村指导员充分发挥政策发规宣传员的作用,与乡村干部一道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精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等政策发规,努力形成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习惯。不断增强了驻村指导员理解、运用党的政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村组干部的执行力、创新力,提高了乡村干部抓好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基层干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障。

抓组织建设。一是驻村指导员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围绕“政治上要坚定、认识上要统

一、能力上要提高、作风上要过硬、团结上要加强、纪律上要从严”的组织建设目标,协助乡村干部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全力打造学习、团结、实干、服务、廉政的村级组织。二是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结合新形式,确定新目标,采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大力开展创优争先活动。三是坚持党支部学习制度,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着力提高基层组织的“三力”和“双带”1

能力。四是协助乡村组织积极发展新党员,注入新血液,不断壮大党的基层组织。

抓作风建设。各工作队积极协助当地乡村组织,继续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加强村级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习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积极开展各种民主评议活动,加强干部作风纪律教育,端正工作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化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为群众实实在在办好事和实事。

抓制度建设。各工作队与当地党委政府一道,用制度约束为手段,规范村干部行为,农村普遍建立了“三会一课”、民主议事,村务公开和财务清理等制度,使村级班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章可循,不断提高了干部自我约束的能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开展提供了可行的制度保障。

抓班子建设。各工作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任务,为农村基层组织“强筋壮骨。”一是努力培养事业心强,能干事,会干事,公道正派的带头人。二是以教育培训为先导,提高村级班子素质。三是开展以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讲农业科技,农村乡土人员讲致富经验,驻村指导员讲法规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传、帮、带活动,提高村组干部素质。

第五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汇报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范提升创新年”活动汇报

自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范提升创新年”活动会议召开后,我镇积极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了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镇组织办牵头负责,各党总支、党支部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大局,认真分析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加快建设文明和谐强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在活动实施中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抓管理服务。我们严格按照市“规范提升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做到了四个规范。严把了党员发展标准和条件,严格党员发展程序;积极抓好党员信息登记工作,掌握党员基本情况,完善党员信息管理台帐、电子档案,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按上级规定督促党员及时接转组织关系,建立村干部台帐;同时,对村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监督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并建立健全党支部村委会联席会、党员会、代表会和议事恳谈会、听证会等议事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镇、村工作规范,积极推行党务公开,确保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抓活动载体。紧密结合党员六制工程,积极做好“结对共建”“素质提升”、“创优争先”、“党员创业”工程的实施,严格按照市委组织办有关要求,开展了村党支部与村党支部、党员与党员之间的结对帮扶工作、定期上党课、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及党员创业等相关活动,并做到活动有方案、工作有措施、有浓厚、效果显著,基本实现了“五有”同时有效的提升了村级党员干部的素质,对下一步农村工作的开展及农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抓制度保障。我们按照制度健全、样式规范、执行有效、落实有力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了民主决策、民主评议、民主生活会、党务公开、党员教育管理、党员设岗定责、

党员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访谈、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党员承诺服务、党员关爱帮扶等基本制度和机制。并按要求统一设计制作了制度牌匾,保证了整齐划一。

四、抓活动阵地。我们在去年解决了部分村级活动场所的基础上,今年结合“规范活动创新年”活动与村级文化大院建设活动,继续实行对新建改造办公场所资金扶持政策,解决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确保了村村活动有场所,并做到了场所设置规范、设施完善的要求。

同时,我们还积极极强了党建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管理,及党建目标责任考核工作,确保了党建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组织部安排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细化各项工作目标,楔实工作责任,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上一篇:农村发展经济问题下一篇:农村河道生态修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