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鲁迅的药

2024-04-10

我看鲁迅的药(共6篇)

篇1:我看鲁迅的药

我看鲁迅的《药》

对于鲁迅,总有种既陌生而又熟悉的感觉。第一次结识他源自课本,随着课堂上老师一次次滔滔不绝的描述越来越熟悉。然而他的文章读完后总让人有说不出来的感觉。“也许是我们未经历那个时代、也许是我们思考的不够。那些作品对于我竟有些生涩难懂。”那时的我想。

再一次捧起他的书,深深感受到了他的呐喊。了解一个人才能更好的了解他的作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成为他作品最好的概括。

《药》主要描写华老栓为了患痨病的儿子花尽积蓄去买“馒头”,而“馒头”独特的来历--那正是革命者夏瑜,用鲜血浇灌的人血馒头。以及由此在店里展开的一系列对话。

“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初读这篇文章时便被这一幕震撼到了。那到底是多么荒唐的一个故事,竟有人会傻傻相信沾有鲜血的馒头能治病。看着文章上描写的周围人群随意附和,不知不觉竟有些痛恨、厌恶起来。慢慢的了解下去,一遍遍仔细阅读,看到了另一个革命者不屈的故事,那是与底层不幸愚昧者截然相反的一种人,一种新的人生态度。他们在抗争,却得不到谅解与尊重;他们只会大声谈喧哗,却完全不明白自己才是最大的愚蠢者。

瞧,无知的人们!那个迷信、落后、没有同情心的老头。当夏瑜处决,他根本不想知道是谁,而是一心落在馒头上,他把孩子生的希

望完全寄托在了人血馒头上。那多么愚昧,最后换来的是孩子的去世。茶店内还生存着各样无知麻木的人们: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康大树、一个二十多岁的人。他们无不用言语、行动反映着当时国民的劣根性。最可笑的是花白胡子,他喜欢奉承讨好人,逢人就说吉祥话,喜欢打听新鲜事,好奇心使他放下了尊严。年纪如此之大还要喊华老栓大叔,看着他们滑稽可笑的“表演”有些许同情。

看,夏瑜的悲哀!他为祖国奋斗却被族人告发;在狱中宣传革命却遭来毒打;在刑场上,是众人的冷眼旁观;在店内,被人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牺牲时鲜血被当“药”吃;就连母亲都为他羞愧,不愿当人面上坟。种种的不解,陪伴他的只有坟顶一圈红白的花。千千万万革命者的无奈悲剧。

我想那不仅仅是麻木人们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不幸。那是对无知者深深地讽刺。文章的最后:只剩下两位失去爱子的母亲,在周围死寂一般的坟场上,无限的伤痛。

药是最苦最良的药。它苦的令人无可奈何、哑口无言,它苦的让人由希望到绝望;药是文中沾有革命者鲜血的馒头,是治愈痨病的偏方;药是精神食粮,能唤醒沉睡中的人们、拯救他们的灵魂、医治他们的精神。

鲁迅用他那独特的笔触语言,带我看到了另一个真实的社会。他用他的一支笔,将当时整个社会浓缩到简短的文字中,字里行间投射出残酷的现实生活,发人深省。

汉语111班30号

竹芳

篇2:我看鲁迅的药

我看鲁迅

鲁迅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在我的眼中的鲁迅只是一个“不平凡”的平凡人。他不是伟人,亦有喜怒哀乐,亦有向命运低头的时候;他曾经不再相信爱情,却和他的学生许广平堕入爱河;他不屑于与贪污的官员同流合污,却为了生计迟迟没有把官职辞掉;他曾经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过,却在残酷的现实中陷入彷徨中。敏感的鲁迅在生活中怀疑着,亦在怀疑中前进着

《狂人日记》那是一个揭露“吃人”的故事。凡是新文化运动的青年无不认识鲁迅先生,无不被他的思想所深深地感悟着。《狂人日记》,还有《药》那令人喘不过气的结局,还有《阿Q正传》结尾中对阿Q的同情等等,原本想理直气壮地讲出积极的、符合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但是说到最后鲁迅不禁在文字中露出自己的怀疑。再加上他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令呐喊走向了彷徨,在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印象最深的是《在酒楼上》还有《孤独者》《死》等文章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悲哀和他的怀疑。我们彷佛可以看到鲁迅的自我挣扎,他对别人的不信任,对社会的不信任。

篇3:鲁迅“百草园”中的药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蝎……。”

“有人说何首乌根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

一、长在桑树上的“红枣”——桑椹

吃过桑椹的人都知道,它甜中夹酸、爽口清喉,别有一番风味。不用说小孩子喜欢吃,就是大人也想厚着脸皮尝几颗。每逢五、六月桑椹红熟时,人们就开始采收了。只要将它洗净,拣去杂质,然后晒干,便可入药。

桑椹又叫桑枣、桑果,文武实,性甘寒。自古以,来它就是佳果良药。祖国医学认为,桑椹有滋阴补血之功效。据《滇南本草》记载:“桑椹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它可以单用,以水煎其汁加蜂蜜服;也可以与何首乌、女贞子同用,治疗阴亏血虚所引起的目暗、耳鸣,失眠等症。正如《随息居饮食谱》所云;“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另外,桑椹还可与麦冬、生地、枸杞同服,用以治疗津伤口渴和消渴症。

桑椹酿酒的历史由来已久。《本草纲目》中曾有记载。“捣汁饮,解酒中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中医认为桑椹酒是去湿消肿的良药,它有宁心利水之效,可治心气不和引起的水肿。

桑椹含有果糖、葡萄糖、柠檬酸、维生素C、B、A和钠,铁等微量元素。现代医学认为,桑椹能治少年白头、贫血,神经衰弱、糖尿病等症,这些观点基本,与中医理论相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二、砖头底下的“老虎”——蜈蚣

大多顽皮的小孩,都喜欢到杂草中去翻砖搬石。有时候,他们兴高采烈地回来了,因为抓到了蟋蟀,也有时候,他们留着泪回来了——手被螟蚣咬了。

蜈蚣和蝎子一样,是有毒的小动物,可在春夏季捕捉。抓到螟蚣后,可以用两端尖的长竹片插入头尾部,晒干,烘干入药;或者用沸水烫洗,干燥后研末入药。

据《本草纲目》记载,它能治“小儿惊风,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疠,便毒痔漏,蛇瘕,蛇瘴,蛇伤。”祖国医学认为,它性味辛温,有毒,具有熄风止痉、解毒散结和通络止痛的作用。以毒攻毒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所以中医常用螟蚣治疗急慢性惊风、破伤风、蛇咬伤等症。螟蚣与雄黄同用,外敷治肿毒恶疮。《枕后方》还记载,它与茶汁合用外敷,可治瘰疬溃烂。

本品有毒,用量不易过大,另外,血虚发痉的病人和孕妇忌用。煎服,每次1~3克,研末吞服,每次0.6~1克。

抗癌,这是对蜈蚣药理作用的新认识。据分析,蜈蚣含有类似蜂毒的成分,它含有组织胺样物质、蚁酸,胆固醇等。实验证明,这些物质及其它一些未知的物质对肝癌、胃癌、食道癌等消化系统的癌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与中医的“解瘀化结”的理论是一致的。

三、何家的“孙子”——何首乌

宋朝《图经本草》上有这样一则故事。何能嗣多年不育,他走访了许多名医都无济于事。一天,他无意中吃了一种草药的根块,随后就连得十子,后来又抱上了孙子,这个孙子取名为“首乌”,于是何首乌的药名就传了下来。

何首乌最初记载于《开宝本草》:“春生苗,蔓延竹术墙壁间,茎紫色,……秋冬取根,大者如拳,各有玉棱瓣,似小甜瓜”。这段话形象地描写了何首乌的根、茎、叶的形状和大小,可见古人对它观察得十分细致。

何首乌性味苦、甘,涩,微温,是蓼科多年生缠绕草木植物何首乌的块根。一般在秋冬季采制,晒干入药,生用,或与黑豆汁拌匀晒黑变色后再用。

何首乌属于补虚药,具有补肝肾、益精血、解毒通便的作用。《本草备要》一书认为它能“补肝肾,涩精,养血祛风,为滋补良药”。《本草纲目》则认为它的补虚滋阴作用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

市售袋装的首乌粉是由糖,淀粉、香剂、麦精和何首乌混合喷制而成的。秋冬季节,病后身体虚弱的人经常冲饮这种首乌粉,有益于身体的康复。

何首乌不仅具有滋补的作用,它还可“抗肺痨,消痈肿,治瘰疠,治五痔”。何首乌能抑制结核菌,中医用何首乌15克,茯苓9克,五味子2克,制成“抗痨饮”,作为肺结核病人的抗痨滋补药,可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篇4:高中作文:我看鲁迅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用笔来拯救中国的人,他所面对的社会是我们所不能想像的,是那样的阴暗、凄清与恐怖,可仍义无反顾地用笔在写,用心在呐喊。虽然曾经也有过彷徨,但内心的信念最终战胜了一切。

也许最难过的不是“醉生梦死”的麻木,而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唯我独醒”这是一种何等的寂寞啊!能够战胜孤独的人也许才是真证的勇者,想到这不禁让我对鲁迅先生肃然起敬,

在先生的众多文章巾我是最喜欢《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子,这里的文章大多都是记述鲁迅先生幼年时期的生活,故事平淡,却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温暖,一种家的温暖。这里没有杀戮,没有争斗,有的只是那平缓的心境。这也许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天性,让我总是不由得去偏爱那些舒适祥和的文章。

什么是传世的孤寂?胸膛里大开大合的悲痛,像拉动的风箱一般沙哑地呼唤起来;一丝光线涌出,把所有沉睡的过往轻轻唤起。这也许就是鲁迅先生当时的心情,可正是我现在的心情。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篇5:我看鲁迅的药

教师教育学院 07021415 胡燕尔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作为中国文坛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文章感染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鲁迅选入中小学的文章也多达20篇以上,堪称被教科书引用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然而近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材删减了部分鲁迅作品,其作品《药》和《为了忘却的纪念》不见了,只保留其《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这一调整引发读者广泛争论。甚至还有称鲁迅将退出小学语文教材,这也遭来了不少质疑和批评,甚至上升到了国家灵魂的角度。有人直言“鲁迅作品是鸡肋”,更激怒一些热爱鲁迅作品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界、教育界都在议论此事。然而依我看来。鲁迅作品在教材中明显减少,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大可以平常心待之。

首先,从课程目标的确定来看,学习者的需要是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之一,而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因此,应当很好地研究学生的兴趣、认知发展和个性形成的特点,明确学生发展的要求来确定课程内容。时下,由于鲁迅作品过多,而且太难,学生普遍都讨厌读鲁迅的作品,对于鲁迅的认识也大都从教材开始的,不是出于兴趣,而是出于应试,这大大有悖于原本的课程目标。减少一些难度大的鲁迅作品,留下那些通俗易读的,这对于重新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可行的。

其次,课程目标的第二大依据便是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强调学校课程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关于语文教材的选编思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是这样规定的:“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眼界。”也就是说,教材选编应将时代元素、难度适当以及符合学生审美需要放在首位。目前学生普遍认为鲁迅的不少选进教材的文章学起来太难,不喜欢鲁迅的作品。在这样的前提下,教材中减少鲁迅的作品正是学生意愿的体现。就连鲁迅先生生前自己也曾说过:中国书籍虽然缺乏,给小孩子看的书虽然尤其缺乏,但万想不到会轮到我的《呐喊》。”假如一开始就接触那些革命性的文章,很可能引起现在孩子的反感。部分学生对鲁迅感到疏远,主要是因为时代的隔膜,鲁迅先生所面对的是一个政治黑暗的时代,他需要同种种黑暗势力作斗争,而今天的时代则较为宽松和谐。因此,学生可能无法体会先生作品中的价值。

再次,学科的发展又是确定课程目标另一方面的主要依据,过多的选用鲁迅的教材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发展不利,而且让其越来越远离其本位。第一、从语言的角度来说,鲁迅的作品并非范本。由于时代原因,鲁迅作品的语言多是半文半白,与现代汉语明白不同,从现代汉语的语法角度看,鲁迅先生很多作品存在着病句、使用异体字的问题。中学教材大量选入鲁迅先生的作品,至少对推广普通话和规范使用现代汉语,是不利的。第二、从内容上说,鲁迅先生的作品相对过时和落伍,不适合当代人的思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人文危机,应该说大大超越了鲁迅当时的状况,鲁迅所表达的情绪,对于今天学生来说,已经显得有些小儿科了。比如《一件小事》,体现了鲁迅先生的自我批判精神,但同样的事放在今天,解决方案会有根本不同,今天学生无法理解《一件小事》中所体现出来的警察、车夫和乘客之间的那种语境。第三、鲁迅创作的情感,在今天看,显得有些不够真实。一方面,鲁迅先生的作品所反映的问题已显得不那么尖锐了,另一方面,像大多数传统作家一样,鲁迅笔下的生离死别显得太美好,这和今天人们的体验背道而驰,给人以不够真实之感。因此,减少鲁迅作品,自然也会增加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这对于语文的多元化、时代化是非常有利的。

我们正处于一个知识激增的时代,现有的学科门类达几千门之多,但学生用来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严格而精心地选择课程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而课程内容的选择大体体现四个原则,即注重基础性、贴近社会生活、尊重学生经验以及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在我看来,大篇幅地将鲁迅文章选入教材中的初衷是想从小学生开始去感受鲁迅、亲近鲁迅,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加强国民教育,然而过多与过难的内容使得学生不仅失去了这一兴趣,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失去了课程内容原本的学科目标。其实,我们并不一定要从教材中去强加以规定,培养学生的这一情感的方式很多,况且三篇或者五篇的选入差别并不能说明些什么,只要该教材内容更贴近生活,使其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那么我们的最终目标也就达到了。

篇6:我看中学课本删鲁迅

但是,听听教育专家们说删减鲁迅的理由,却让人怎么也淡定不下来。

理由之一,是鲁迅作品太难教难学。这话乍听似乎有道理:鲁迅确实深刻,风格独特,还有一些学校流传什么“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但是,看看删的篇目:《风筝》,这作品竟然也难教难学吗?谁都知道这篇文章非常通俗易懂,而且讲的就是少年儿童的事,跟中、小学生的生活直接相关,而内涵隽永丰富,非常适合中、小学生读。连这样的作品都教不来,我不知道这老师是否又是“临时工”?如果读到中学,连这样的作品也觉得难学,这样的学生能毕业吗?即使真的难,还能难过古文吗?那他们怎么学古文呢?

另一个理由是说鲁迅尖刻偏激。有个“名师”说:“鲁迅的批判精神值得称赞,但他有时候却过于偏激。”这话说得真有水平!“有时候偏激”,那么《风筝》偏激吗?鲁迅除了批判精神还有什么?“偏激”成了鲁迅的标签。专家能不能说点稍微专业一点的理由呢?

还有一说,是中学生阅读面应该拓宽。这话听上去也蛮有水平的。那么,“名师”让学生读什么呢?“应该多读一些充满人情味和爱的作品,而不是从小学得过于尖刻,对所有事情都带有成见。”原来,在教育“名师”看来,鲁迅的作品就是没有“人情味和爱”、就是“过于尖刻,对所有事情都带有成见”!“名师”接着指点说:“周作人的小品,朱光潜对美学的研究等,都很值得一读。”哦!原来周作人的小品,朱光潜的美学研究,比《风筝》容易懂啊!“名师”先生,拜托不要误人子弟啊!

其实,平心而论,在21世纪的今日,中学课本减少篇把鲁迅作品,实在也是情理之中的,真也不必过度反应。只是,我们想知道,我们的教育专家究竟是怎么想的?增删的标准是什么?最终要删到什么程度?全部删完?删了用什么来替换?说实话,我们的教育专家说话实在令人太不能放心。专家告诉我们删减鲁迅的原因:“鲁迅闻名于他针砭时弊的文风,但他的作品表述方式比较迂回,文字较为艰涩,有些确实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这说法也太奇怪了!鲁迅就只有“针砭时弊的文风”?就没有通俗易懂的作品?“有些”不适合中小学生,你不会选适合的?再看专家推荐什么人给我们:梁启超、胡适、沈从文、周作人、林语堂、谢冰莹、梁实秋,还有《猫城记》、《小王子》 ……真奇了怪了!这些人就不针砭时弊?“胡适先生的作品观点不偏激,语言平实,娓娓道来,很是适合中学生品读。”听这话就知道,决定我们的学生读什么作品的教材专家,是主张“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的!可是,你知道胡适“有时候”也很偏激,有的作品也很难懂的吗!有的作品也不适合中、小学生品读的吗?你知道鲁迅也有不偏激,语言平实,娓娓道来的作品吗?

再说一遍,我不反对中学课本鲁迅作品逐渐有所减少。但是,一要慎重,二要缓慢,三要有新经典来替换。慎重就是不要轻率,多听听各方意见,不要为删而删;缓慢是与时俱进,不要超越或脱离时代,使鲁迅“被过时”;如果没有公认经典的而且适合做教材的作品,不如暂缓。若是为删鲁迅而删鲁迅,尤其是抱着对鲁迅的“所有事情都带有成见”和偏见的态度来删鲁迅,找些二三流作品来替换鲁迅,我反对!轻率删了鲁迅,还让大家淡定,我尤其反对!

(摘自《文汇读书周报》 本文作者:王锡荣)

上一篇:房地产案名下一篇:新年的决心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