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2024-05-02

班级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精选6篇)

篇1:班级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班级与班级活动

班级,一个小集体,却是一方五彩斑斓的舞台。它是老师和学生用智慧和心血描绘的奇妙世界。它曾给学生许多知识和能力,也曾给老师们无数次的感动和力量。为了使这个世界更有凝聚力成为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也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发光发热,我们每位班主付出了辛苦的劳动。然而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每一个班集体的组织与建设都不是在静止的状态中进行和完成的,而是在活动的状态下进行和完成的。学生的成长面临着两个世界:知识的世界和生活的世界。“知识的世界”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开启智慧、拓展心智视野;“生活世界”启迪、培养学生的生活感受力,增进、丰富个人的生活体验。二者的融合,才能培养完整的人。可以说,班级活动把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联系了起来。我们班主任需要从科学知识出发,引导每一个人面对生活,体验生活,发展个性、舒展自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二、班级活动的含义

班级活动是指在教育者的组织和领导下,为实现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完成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组织班集体全体成员参加的一系列活动。它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课外活动、劳动活动等。它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教育的基本形式,是班主任组织、建设学生集体,并通过学生集体来教育和影响学生个体的一种较为普遍采用的教育形式,也是学生个体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 的方式。比单纯的说教形式有趣、有效。可以说,整个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一次成功的班级活动,就好比一篇优秀的散文。它的内容丰富多变,不拘泥形式,规模可大可小。教学目标是它的“神”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是它的“形”。如同散文一样,班级活动也要“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班级活动的内容是多样的,坚固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和培养,例如:组织各种学科兴趣小组,搞小发明,小创作,举办讲座,参观科技展览等,培养学生讲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坚韧的性格和顽强的毅力,掌握各种运动技巧。班级活动的规模也可大可小,有全校全年级的群众性活动,有各种小组活动,也有个人活动。活动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校设备条件等采用“做,讲,听,画,演”等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各显其能,各长其善.而“神不散”是指活动必须要有一个鲜明的德育倾向,有助于培养学生某一良好品质或矫正某一不良品质,能够体现班级重点工作和中心.三、班级活动的类型

班级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学生的性格、志趣、爱好、智能等等,是各不相同,有的性格外向、开朗、活泼、善交际,有的性格内向、孤僻、沉静、好独处;有的学业成绩好,但缺乏文艺、体育方面的特长;有的学业成绩差,却有体育禀赋与文艺才能。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以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与特长。因此,新时期班级活动的类型只要分为以下几种;

1、从活动的经常性上看,班级活动分为常规性和非常规性活动。常规性活动、又叫例行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如;晨操,打扫卫生,升旗仪式等。非常规性活动是根据一定的班级状况设置的不定期活动,如;志愿者活动,郊游,募捐等.设计班级活动是就后一种活动而言的.2、从活动对象上看,班级活动可以分为个体的与群体的活动.个体活动是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某种任务而设计的活动,如;演讲,比赛等,旨在提高个人的独立活动能力.群体活动是一班集体整体活动而设计的,如;植树,学雷锋等活动,旨在促进整体的改善与发展.3、从活动的综合性来看,班级活动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单一活动指内容,任务,目标单一,是就某一项任务,内容设计的,达到的目标也是与内容,任务相关的.若培养群体凝聚力,可以设计分组过“独木桥”的活动;若培养班级协调一致性,可以组织运动队与拉拉队等。综合的活动,是目标、任务、内容多方面的活动,即通过一项活动达到多种目标,如越野赛活动,既是体力与智力的比赛,也是群体协调性的考验.

4、从活动的性质来看,班级活动可以分为自助性活动,与社会性活动.自助性活动,主要是自理、自助类的活动,如钉扣子、整理书包、间等。社会性活动为对象或以他人为活动对象,如帮助残疾同学,修课桌椅,慰问孤寡老人等。

5、从活动是否盈利里来看,可分为营利性活动与义务性活动。

营利性活动主要指勤工俭学活动,如当送报员、清洁工等是有偿的,这类活动一方面是参加活动,接受社会教育,一方面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以资助学习。义务性活动,与助残日活动,帮困活动,是无偿为残疾人、困难者服务,这类活动主要是获得参与社会活动的体验。

四、如何设计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班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一般说来,中学生喜欢参加各种生动活泼、富有生趣的班级活动。班主任与其采取说教或陈旧的班级活动方式,不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开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样的班级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各种感官去感受事物,从接触各种人与事从中获得知识,开阔视野,增强思考能力。同时,也可以学到相应的技能来提高实践能力,因为这些活动不仅要看、要听、要想,而且要说、要写、要做。学生从活动的准备到活动的进行都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学习、锻炼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学生年龄越小,形式越需要生动有趣、形象化、艺术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活动中静的、理性化的内容与形式可逐渐增加。活动的形式多样生动,对于教育效果至关重要。班主任应根据教育的主题、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班级活动的类型和形式,以求获得最佳的效果。设计班级活动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发展个性特长,锻炼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活动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在设计班级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

班级活动的教育意义是多方面的,活动中班主任只应做指导,绝不包办代替。学生只有在亲自做的过程中,才会获得有利于其形成思

想认识和道德习惯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在制定班级活动目标时,寓教于乐,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活动的教育作用。如:召开“我们小队能人多”的班会,活动目标是:

1、通过展示各小队制作的一期专题墙报,使大家体验合作创造的愉快。

2、夸奖对集体献计献策的能人,促进大家为集体贡献才华。这样定位,展示的是小队集体创作,受夸奖的面广,有利于调动全班每位学生的积极性。组织“电脑与人脑”的讲座,展开讨论疏导,会使一些人改变沉迷玩游戏,忽视学习的做法;开展选“爱心大使”活动,夸奖给他人送温暖的言行,会培养学生的爱心;娱乐性的“笑话大赛”、动手自理的“野炊”、增强体力的“跳绳比赛”等活动,都能从不同侧面使学生受到教育。活动过程是教育主体性的具体体现。首先活动的名称要有感染力,如“救救地球妈妈”、“我眼中的中关村”、“假想旅游”、“星空探秘”等。其次活动准备的场地要有教育氛围,会场布置要体现教育情境、活动气氛,标题的书写、展板的摆放、桌椅的形式都要去做整体设计。在活动进行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在亲身实践中受到教育,同时要注意电脑课件、实物投影等物品的教育作用。活动总结不容忽视。可以是班主任总结,也可发动学生自己总结收获和体会,以利于以后活动的开展。

2.时代性原则

要让学生触摸时代的脉搏,这就要求班级活动引进时代的活水,选择有时代感的主题。

1、从时事中抓题材。班级活动要善于从时事中抓住有教育意义的题材。如针对今年汶川地震,可以开展一些爱心募捐活动,科普知

识问答活动,安全常识教育等一系列实事活动;日本前首相敬拜靖国神社伤害了中国人民和其它亚洲国家人民的感情后,有的班主任及时抓住这一事态,组织全班同学自制批判日本军国主义手抄报,控诉日本政府对亚洲人民感情的危害。收到很好的效果。又如;当同学们知道清华大学生泼硫酸伤熊事件后,班里立即展开当代学生如何保护动物的演讲会,这会极有利地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会让学生在事实中受到综合教育,并且记忆深刻。

2、从生产、科技发展中抓题材。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无不在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如有的班级开展“我眼中的中关 村”主题班会,学生们发言中有调查、有访问、有畅想、有决心,大大激发了学习热情。再如学生家里已普遍有电脑,班主任如能组织一些电脑水平高的学生向大家讲解、演示自己的网页,就会鼓励更多的人在网页制作中学习新知识。又如新近出现的博客,学生大可利用自己的博客,班级的博客,以及同学朋友的博客来进行一次生动的“我的博客”展示会,与同学和老师共同分享自己生活学习的点滴。

3、从身边的新鲜事中抓题材。如成立少儿环保志愿军,组织学生投入环保,召开“救救地球妈妈”主题班会,学生们上缴了旧电池,还分别被评上环保志愿军的“上尉连长”、“中尉副连长”等职,从此,搞环保活动做成了班级一大特色。在西部开发的潮流中,有的班级开始了与西部少数民族学生的通信活动。在“同年龄、同年级、同进步、同成长”的主题班会上,学生交流了通信带来的收获和体会,家长也谈了学生在通信中的成长。促进了学生珍惜好条件,努力学习的自觉性。

3.多样性原则

班级活动要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就必须注意活动内容、形式、组织方式的多样性。

首先是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开展班级活动要兼顾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素质,使活动既有教育性,又有趣味性。其次是活动形式多样化。小学生喜欢求知、求新、求实、求乐。因此,班级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变化新奇。如班级活动内容是“心中有他人”,形式上可多样化:可以开故事会,讲英雄模范的事迹;可以用文艺演出的形式,把本班同学的好事编成小节目演出来;可以去给退休老人送温暖。在一个活动中也可运用多种富于变化的形式,如中秋佳节,可以安排化妆晚会,有歌舞表演、民间传说介绍、即席演讲、谜语竞猜、点蜡烛、吃月饼等多种形式。让所有参加活动的学生都感受团圆,体验快乐。再者,活动的组织方式也应多样化。除了集体活动,还可以是小组活动、社团活动、甚至是三五个人自由结合活动。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让活动更有实效性。

4.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是指班级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全过程、活动的教育力量都要成为一个系统,用整体的教育思想指导整体的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和学生身心发展整体性的最高境界。从活动内容看,要有整体教育的考虑,要包含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活动,形成全面的信息网络,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教育和发展。从活动的全过程看,整体活动和个别活动是辩证统一的。就一次活动来说,只有从酝酿、设计、准备阶段发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来,活动实施时才会有

激情,教育性也就蕴含其中了。从整体活动看,活动之间也应有一个系统性和连贯性的安排。在这个系列活动中,每一个活动的结束成为后一个活动的起点,后一个活动巩固、强化了前一个活动的教育。这样,一环套一环,循序渐进地进行活动,整体教育效果就显露出来了。从教育力量看,班级活动要尽可能地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整体教育功能。要争取任课教师的支持,向他们咨询,请他们协作。还可以经常请家长参加班级活动,作报告,出竞赛题,给学生写信,班会中发言等。外出活动,也可以请家长委员会来参与准备、管理,创设开展活动的条件。在争取社会力量配合时,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如邀请解放军、科学家、先进青年等到班里来座谈;或者走访革命老前辈、科技园区的创业人士,和退休的老人联欢,参观博物馆,进行环保小调查等教育力量的整体性,使班级活动由封闭转为开放,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介入,能有效地提高教育的效果。

5.易操作性原则

开展班级活动要注意它的易操作性。首先,要注意班级活动的规模。从规模上看,有日常的活动,也有主题突出的活动。日常活动基本上是每天要进行的,因此要短、小、实。短,即时间短,一般三五分钟,小,即解决小问题,或针对班里的情况一事一议,或对一种行为展开评价,或背诵一首古诗,或表扬一个同学。实,即解决问题要实际,一次集中解决一个问题,不面面俱到。形式上也要保证实效,可以有全班、小组、同桌活动几种形式。主题班会一般是全体参加,一个时期搞一次。要做到:

1、目标适宜,即一次活动要达到的目的不要定得太多,1-2个即可。

2、主题集中,即一次确定一个主题,力

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过程简洁,即班会的程序要清楚、明了,场面不宜过大,容量以一课时为宜。

其次,要注意活动的频率。一学期里,班级主题活动的次数不能过多,也不能没有。活动过多,学生花很大精力在活动上,必然会影响学习,会造成一些人静不下心来学习。活动过少,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滋生的一些不健康思想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班主任会疲于应付偶发事件。至于活动多少为宜,要依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再次,班级日常活动要形成自动化操作。如上操、查卫生、主持“每日一说”、读“班级光荣簿”等,每天有专人负责,固定时间进行,操作就简单了。每一次大的班级活动,事前要制定详细的方案,谁主持、谁发言、谁表演、谁负责录音、投影、谁总结都要事先安排,这样,操作起来才能有条不紊,顺利进行。

三、组织班级活动的具体方法

1.活动的选题

这是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活动的题目选不好,活动就不会搞好。我们所说的选题,主要是指活动内容主题的选择和确定。选题需要经过三个层次的工作:(1)、班主任的充分准备班主任对每项要组织的活动,要事先有数。班主任的选题设想要注意几个方向:注意班集体奋斗目标和班集体建设计划,是否适合当前班集体建设内容的需要;二是注意班集体的现实情况,是否有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三是注意学校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安排。这几个方面是提出班级活动选题的重要依据。有不少班主任,早在学期之初,就已胸有成竹,对每个阶段的活动都有了安排。

但此时,也还需重新审度一番,看看原来的设想与当前形势是否完全适合。如有不合拍之处,需做些必要的调整。

(2)、班委会充分讨论。班主任可以把自己的设想讲给班委会成员听,也可以先引导班委会进行酝酿。特别要引导班委们考虑几个方面的参照情况。要允许学生提出独立的见解,在大家畅所欲言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大致内容确定之后,可以初步商量活动如何进行。

(3)、由班委会向广大同学征求意见。采取个别交谈或开小型座谈会方式,对同学们的反馈信息,要认真收集、整理,作为组织活动的重要参考。有些活动,还可征求任课教师、校领导以及部分家长的意见。

2.制订活动计划,落实组织工作

选题确定之后,要由班主任和班委会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并且落实组织工作。活动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活动的内容和目的,活动的基本方式,活动的组织领导,活动的时间安排,活动的具体准备工作,活动的地点,活动总结。活动计划应该由该次活动的负责人书面写成,每一项内容反复斟酌,以便落实。组织领导要明确具体分工,谁总体负责,谁负责宣传,谁负责对外联系,谁负责组织发言或节目,谁负责布置会场,谁做主持人等,都应有人牵头。

在组织工作中,有两点应特别引起注意:一个是发动和安排全体同学参与活动,尽最大努力消灭“死角”。针对班级存在的问题开展活动,更要注意与问题有关的同学的活动“角色”,选择适合的“角色”让他们承担,以突出活动主题,发挥教育作用;二是考虑可以借助的力量,请能为活动“增色”的班外人员参加,例如,有时可以分

别请教导主任、校长、党委书记、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任课教师、家长、共建单位负责人等参加活动,还可以安排他们发言,出节目。

3.具体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关键是抓落实,主要负责人要检查每一项任务的落实情况。有些任务,难度较大,要多花精力,比如要求同学发言或演节目的活动,要写稿子或提纲或进行排练,否则就难以保证质量。活动如包括外请人员讲话,更需具体落实,人家是否有时间,希望人家讲什么内容,都得定好。倘若期望通过外请人员讲话解决班上的一些具体问题,要如实向讲话人汇报班级情况,以提高针对性。准备工作中,主持人如何主持活动是不能忽视的。他必须对主持过程有详细计划,而且要写出主持词。开头与结尾,中间各活动内容的衔接,都要写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值得注意的是,在有些调研活动中,比如实地调查,要注意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也要着重落实学生具体活动的内容,要有所准备地去做调研,有所得回到班集体中。

4.班级活动展示

班级活动的展示是为了展现学生参与活动与调研的成果。活动展示需要考虑的有以下三点:第一,是否积极发动了每位同学出来展示了成果,不是每一位同学都必须成为展示的主角,但是应当有其它的组员给予配合与合作;第二,是否借助多种媒体来展示成果,可以借用录像,电脑等等多媒体手段,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本身表演来展示成果;第三,对于展示现场即会场布置的利用。会场布置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气氛和效果。布置会场的基本原则是:适合活动主题,创造良好环境气氛。有的活动庄严、肃穆,会场就要整洁、质朴,不

要色彩过分鲜艳;有的活动欢快、活泼,会场就要美丽、大方,色彩可以鲜艳些。黑板、灯光、桌椅摆放,必要的装饰物,都要从活动主题出发进行设计。

5.活动实施

活动实施是班级活动开展的关键步骤,也是活动全过程的高潮。如果前边的准备充分,达到高潮就有了基本的条件。为了保证活动的成功,还需注意几个问题:

全班同学的精神状态。活动实施前的一至两天时间,班上要创造一种准备积极投入活动的态势,准备工作在抓紧进行,舆论工具发出具有鼓动性和号召力的信息,班级骨干和每个成员都表现出积极的姿态。此时,往往会出现干扰因素,比如班上出现了某种偶发事件,引起情绪波动,或者有人对活动抱怀疑态度以至说风凉话等。这需要班主任和班委会及时做出处理,及时调整大家的心理状态,使干扰降到最低限度。处理好活动中的偶发事件。活动进行过程中,难免出现始料不及的问题:突然停电、录音机卡壳、发言或演节目的人过分紧张忘了词、突然有人不舒服„„除非出现使活动不得不停止的事情,否则应妥善处理偶发事件,继续进行活动。必要时,班主任要出面说几句话,使大家保持平静。

6.活动总结

活动究竟搞得怎样,收获有多大,缺点是什么,都得通过活动总结才能清楚。总结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开小范围的座谈会,写活动总结,广泛征求意见,开全班总结大会。不管用一种或是几种方式,班委会的总结是必须开的。班委会要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思,从选

题开始,直到结束。而且班委会的总结内容,要以口头或板报的形式通报全班同学,以便听取反馈意见。

三、班级活动的创新

班级活动是社会活动的缩影,班主任要把班级活动荣誉社会发展之中,使活动内容体现时代气息和时代色彩,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时代的熏陶。然而某些班集体活动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活动目标模糊,针对性不强,有的活动内容缺乏时代感,令学生厌烦,有的活动多集中在德育或文体活动上,相对忽视了科技教育、网络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活动形式呆板、一味灌输、一味说教、缺乏趣味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班级活动的不断创新呢?

(一)观念创新

班集体活动能否创新的关键是教育者的观念。班主任要树立教育民主观和现代学生观,承认学生的主体价值,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集体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自觉做班集体的主人;认识到学生有巨大的潜能亟待开发,开展班集体活动是开发学生潜能的有效途径;承认学生是具有主体地位的人,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学生参与班集体活动是一种认识、实践、感悟的过程,没有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认识、实践、感司就不可能有效地进行。主体的感知、思维、想象、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主体认识的内化过程,也是其他人无法代替的。因此,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与学生是民主平等的,相互促进的,班主任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班主任在设计活动主题时,考虑的不是我能够做些什么,或

者学生应该做些什么,而是应该考虑学生关心什么,学生需要什么,要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经验兴趣和他们的现实生活。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活动主题的设计需要与之吻合。在低年级,活动主题要与学生的生活直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年级,活动主题要多与自然与社会相结合;到了高年级,活动主题要常与科学实践发生联系。学生认识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倾向性,活动主题的设计需要把握这种倾向性,予以有效利用。只有这样,活动主题才能符合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杜威曾说过:“要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由此,班级活动的创新是指由学生和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出新颖独特、主题材鲜明、教育意义深刻的班级活动,并在活动的全过程,师生积极参与,全员合作,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的一种教育方式。班主任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契机和一定的空间,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各项班级活动中思索、探求、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手段创新

为了给活动主题和内容寻找一个完美的表现方式,必须重视活动形式的策划与表现手段的创新。众所周知,内容决定形式。一般而言,什么样的内容,应当有什么样的活动形式。同时,形式又为内容服务,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可见班集体活动的创意与策划,内容与形式哪个也不能偏废。然而,这些年教育的形式主义实在太多,以至于学生对学校、对班级、对活动渐渐失去了热情、失去了兴趣。这样的情况也许并不陌生:春游令孩子最开心的就是可以大吃一顿,学生整

队到旅游景点后便自由活动了,一天下来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看到什么?外出参观或者看电影是一定要写观后感的,学生一到现场先找个地方抄上一段文字便于回来交差;至于是否是自己的真实感想也没有人去问那么多了;主题班会上,最常见的是各人围绕主题写上一段文字,在主持人的安排下,轮流上台读稿,台下再配以稀稀拉拉的掌声作为回应„„班主任面对的学生每一届都有所不同,每一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一样,大家面对的世界日新月异,教育环境更是今非昔比。在强调课程知识体系创新、学生能力创新的同时,班主任应该首先在班级工作的思想、内容、方式、途径等方面有所创新。创新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积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和时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改变和精彩。班主任和班级成员可以根据这些改变丰富班级活动。比如,对于学生而言,手机、MP3、学习机、电脑、网络、游戏是这个时代赋予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时尚。时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改变,也带来了更多的精彩。既然我们不能将学生与这个社会隔绝,那么我们就要尊重这种时尚的存在,并利用这种时尚为自己的教育注入新的元素。很多班主任在设计班级活动时常常埋怨素材的缺乏与手段的陈旧,然而,班级活动的创新在很多时候仅仅是需要一个新鲜的主意,一个特别的手段。我们不能将学生与这个社会隔绝,那么我们就要尊重这种时尚的存在,并利用这种时尚为自己的教育,特别是班级活动注入新的元素。

班主任工作的思想要善于创新,要善于把握每一次教育契机,把握每一个教育环节,不放过每一个教育细节。学生的激情需要教师去点燃,但是仅凭枯燥的说教是没有用的,他们需要真实的生活体验、需要不断变化的活动情境、需要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凝炼出教育智慧,让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满向往。要做到班级活动创新,班主任的思维一定要活跃,不能满足于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要善于捕捉每一个教育契机,并恰当内化为教育的力量;同时,他要能让学生不断的产生惊喜、让班级各项活动有声有色,让人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五、让班级活动点燃智慧的火花

几十年的应试教育在教师的心中烙上了烙印,现代的学校教育,已经为学生设计了人才的标准模式,即读书考试。为了在考试中有效地考得分数,就连学生自己的班级活动也成了应试教育的阵地,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考试内容的狭小范围内,不断地、反复地、大量地进行训练,以期提高学生的考试的技能。这种标准性的、重复性的、大规模的、极端枯燥的训练,侵犯了素质教育的领地,实质上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班主任应该创设有趣而又有意义的班级活动,营造一种宽松的教育氛围,给孩子们一片自由想象的天空和净土,在班级活动中积极地成长。班主任也应充分利用班级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发掘学生的潜能,顺应自然地陶冶其天性,细心呵护其原始好奇性,激发创造意识,点燃思维的火花,让我们的学生、教育、祖国、民族立于不败之地。

篇2:班级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很开心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的主题是《班级活动的构想和组织》。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深知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经常开展一些班级活动,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凝聚力有着很大的作用。

那么关于班级活动的构想与组织方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要明确活动目的。

我们开展班级活动,在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同时,我们必须明确活动的最终目的。比如感恩教育,责任心教育,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可以作为我们的活动目的。

第二,活动要有针对性。

如果没有针对性的活动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后可以有针对性地举行一些班级活动。比如近段时间学生不够团结,那么我们可以举办篮球赛,小组学科竞赛,又如发现学生在课堂不够积极回答问题,我们可以开展一些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以抢答的形式进行。哪组胜出就为哪组加分,或者奖一些奖品等。这样能有效地开展班级活动。

第三,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

上学期我们开展了以安全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每次开班会,基本上都是我在讲台讲,学生在下面听。很没意思。所以这次班会课我提前两天就安排下去了,班长做主持,规定每个小组最少要派一个代表上讲台发言,主要讲述生活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那节课上,学生畅所欲言,积极性很高,一节课的时间都不够用。连学生都说那节班会课很有意思。以后我还会继续开展类似的班会课,让更多的学生可以上台锻炼自己。

第四,让学生对活动进行评价。

每次班级活动或许都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熏陶和思想上的升华。如果能让学生对本次的活动进行一次评价,或者让他们说说本次活动的最大收益和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对老师来说是双赢的,我们既锻炼了学生,也能及时总结经验以便下次更好地开展班级活动。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中心。如果班主任对班级活动和文化建设重视起来,方式恰当的话,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得到长足的发展,班级的学风和班风才能严谨和谐地发展。

篇3: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指导

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财富, 健康就是人生前面的1, 其他财富等于是后面的0, 没有健康再多的财富都是0。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能满足幼儿运动、发展动作和体能、娱乐、模仿、竞赛、交往、表现、审美等多种需要, 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增强体质。幼儿园应该保证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定期让幼儿锻炼身体, 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和爱好, 提高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促进健康成长。

1 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身体发育最快, 运动成为孩子锻炼身体的客观需要。一位法国医学家说:“运动能代替药品, 但世界上任何药品都不能代替运动”。有调查显示:在未成年时骨骼会不断增长, 成年后就会停止增长。在幼儿时期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骨骼增长,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儿童比不进行锻炼的同龄儿童平均高1—8厘米。所以指南要求幼儿园每天有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 根据季节的不同进行合理安排。

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有益于身体健康, 能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 也能激发勇气和自信。在体育活动中, 能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

2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

幼儿园应该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 必须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 重视培养孩子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让孩子充分体验户外活动的快乐, 通过锻炼增强幼儿体质, 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1) 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 确定好体育活动目标。

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水平, 遵循层次性和操作性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这些目标应有幼儿体育锻炼的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2) 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 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坚持每天早上开展晨间幼儿锻炼活动, 以自制小型器械为主, 让幼儿自己选择合作伙伴和感兴趣的方面, 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孩子在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中锻炼体质。在每天的户外体育活动中, 要给幼儿充足的自由活动空间, 每周还要有几个新游戏, 使户外体育活动更有特色, 培养幼儿乐意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每周的体育教学活动应该尽量提供有情节、有角色、有竞赛性质的游戏, 让体育教学活动新颖生动、有趣。幼儿园可以重现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动画情节, 比如模拟迪迦奥特曼打怪兽的场景。

3) 选择恰当的体育活动内容, 实现体育活动目标。

要精心选择内容, 注重发挥传统体育游戏的作用。如:丢手巾、捉迷藏、老鹰抓小鸡、揪尾巴、跳房子等都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游戏。

(1) 注重“灵巧性”——采用能够通过训练来增强幼儿动作的灵巧程度的体育活动, 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作用, 通过对各种精细动作的控制和反复练习这些动作, 可以使动作更加准确、协调和熟练。

(2) 注重“教育性”——活动中成败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幼儿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和集体的温暖, 这样很容易促使幼儿形成互助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3) 注重“智慧性”——每次活动, 需要给幼儿留下足够的思考问题的空间, 尽量用“好玩”作为孩子游戏的驱动力。如:有情节的“穿山洞”能让孩子玩起来更有趣, 让幼儿自己思考怎样才能又好又快地完成游戏任务并获得成功。

(4) 注重“安全性”——体育活动与室内的集中教育活动不一样, 竞争强烈, 趣味性更大, 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幼儿的安全, 防患于未然。体育器械和活动地点要保证没有安全隐患, 尽量避免撞击伤害, 及时化解幼儿游戏中的矛盾, 让幼儿之间友好游戏, 防止幼儿人为伤害。

3 组织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策略和建议

1) 选择体育活动器材的建议。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器材, 多层次、多组合投放多元的材料, 充分利用不同的材料, 开展多层次的、不同难度的玩法。由易到难, 逐层递进。

(1) 根据目标选择体育器材。如内容为练习投掷动作, 可以选择:沙包、降落伞、飞盘等, 通过材料科学合理安排, 达到锻炼目的和效果。

(2) 根据材料特征选择数量足够的、幼儿喜欢的活动材料。如:一物多玩、满足多种需要的、轻便、灵巧的材料可以多投放, 已免发生争抢的现象。

(3) 根据季节变化选择材料。如:春夏季应提供不易使幼儿出汗的材料。如:拼图、沙袋等, 秋冬季则应多提供活动量大且运动幅度大的材料。如:跳绳、蹦蹦球。

(4) 根据幼儿的年龄差异选择。小班应大量提供容易掌握、容易模仿, 且有利于幼儿平衡能力的快速发展的活动材料。中班为幼儿准备能够促进身体协调发展, 有利于幼儿钻和爬能力的活动材料。大班则需准备难度大、运动强度大、能够一物多玩, 培养幼儿的追逐、躲避技能的材料。

2) 利用废旧材料, 为幼儿制作适用的体育器材。

在制作体育玩具过程中, 必须保证玩具的安全和卫生。例如:用鸡毛和瓶盖制作毽子, 用废报纸制作纸球, 用铁丝制作铁环和铁钩。也可以提供绳、自制手套和垫子, 让幼儿之间进行拔河比赛。

3) 不走寻常路, 打破惯常思维, 挖掘新的活动及玩法。

如巧用身边替代物品, 利用我们身边已有的丰富资源, 开展攀爬运动。可以在树上固定一些绳、网进行攀爬, 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攀爬楼梯, 可以攀爬花坛或者攀爬大型玩具, 还可以爬堆砌的轮胎和不同高度的竹梯等。

4) 在体育活动中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 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

5) 开展教师的体育锻炼, 老师每天和孩子们一起锻炼, 适当时候组织教师和幼儿进行体育项目比赛。如:跳绳、拍球等。

总之,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极大的价值。教师应努力让孩子走出室内, 走向室外, 孩子就能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 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篇4:班级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一)关注活动内容的选择。《纲要》中指出:“体育活动要尊重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不进行不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项目训练”。 教师选择活动教材时,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估计幼儿活动能力,因地制宜,合理地设计活动内容。比如像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在跑、跳及运动器械的运用等方面能力较弱,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应该多考虑慢走、爬、钻等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主要以游戏的形式来完成,以免运动量过大或超负荷等给孩子带来的运动损伤及心理负担。

(二)关注场地器材的选择。《指南》中指出“要为孩子提供安全的环境”。在每一个体育活动前,老师都要根据活动内容,选择活动器材、布置活动场地。选择活动器材、布置活动场地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检查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性,如果场地不平整或过于狭窄都会给孩子的活动带来不便和危险,而在活动之前要检查器材是否有损坏、边缘轮廓是否锋利等,投掷方面的活动要合理安排好投掷方向、距离及组织好孩子的活动秩序,以免投掷物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教师在活动开展前必须对自己本次活动的场地需求有一个定位,正确地估计自己的活动需要怎样的活动场地。其次,必须在活动前清除掉活动场地的各种障碍,保证场地的安全性。另外,在活动中教师应该时刻提醒幼儿保持一定的活动距离。对大型玩具或户外体育设备要定期检查、定期维修。比如滑梯的坡度要适当,边脚要光滑。对摇椅、荡船等玩具教师一定要不怕麻烦在活动前检查一遍,吊环是否牢固、螺丝是否松动等细节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器械如果选择不当往往会为户外活动带来不安全隐患。除了在活动前认真检查体育器材外,还应注意在活动过程中,要避免幼儿因使用方法不当引起的不安全情况。教师要认真反思对器械进行改进、更新。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凡事多为幼儿安全着想,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你所投放的器械是否能满足所有孩子的需求,如果你所投放的器械需要几个孩子共享,那么一定要讲清楚活动规则。在首次投放新器械的时候,一定要讲清楚器械的使用方法,考虑到一切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

(三)关注双方着装的选择。

对于幼儿着装,是体育活动中一个很关键而教师最容忽视的问题。幼儿的年龄小,运动机能尚不完善,协调性差。户外活动时,应尽量让幼儿穿上适脚的球鞋、运动鞋。别看一些很小的问题,却会给孩子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衣服过厚会使孩子在运动中感到笨重、不灵活,活动过后因出汗太多而导致感冒;衣服太紧会放不开活动乃至拉伤肌肉等。有的幼儿爱把一些玻璃、小刀藏在口袋中。如不注意,在进行活动,特别是垫上运动时,便会酿成事故。在体育活动前,教师要不怕麻烦,认真的检查孩子的着装情况。孩子着装要便于运动,老师也要穿便于运动的服装,这样,在示范时才能正确的展示动作要领,或免去高跟鞋给孩子带来的危险。

(三)关注安全意识技能的养成。这也是幼儿运动中安全问题的主体。教师具备安全意识,就能预见和估计活动的安全性而做好活动前的安全检查工作。幼儿体育活动中,虽然没人愿意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毕竟幼儿是活动体,意外有时就发生在不经意中,教师要具备拉伤、扭伤、跌伤、碰伤等小损伤的简单处理技能及应对措施。《指南》中指出“结合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所以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幼儿在运动中的安全意识,如不要随意的推攘同伴、摔倒时手先撑地、不要乱扔投掷物、跳跃或快速奔跑时不要说笑或伸舌头,运动过热不要急着饮水等等。

幼儿户外活动的安全意识养成。这并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幼儿明白户外活动中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危险的不能做的。首先,将这些户外安全知识每天贯穿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比如在下楼梯的时候,时刻提醒孩子靠右行走不能推挤,在平日活动中让孩子熟悉老师一些手势,多进行正面教育。另外,在活动中,要注意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让孩子能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教师在活动前提出具体要求。

《指南》中说到“要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加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须从教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长期的教育和熏陶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则可在各项活动中针对性的授予。如:教会幼儿在不小心跌倒时用手撑地;走高跷时重心适时移动;躲闪投掷物时,用双手保护头部等。同时,在户外活动中,制订合理的常规要求,并逐步养成幼儿按要求活动的习慣,杜绝不合理,不安全的行为。有损伤要及时告诉老师。让幼儿在遵守规则中得到自护,只有通过让每位幼儿学会遵守规则,才能使活动目标得以完全贯彻落实,如果缺少了规则,则会使目标不能落实,幼儿安全得不到保障。

(四)教师在活动中要全面观察及时指导。

不同孩子不同的处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时情绪或高涨或低沉,都是教师应该注意到的,如进行投掷方面的游戏、跳类的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对个别幼儿留心观察,或是给他降温进行冷处理,让幼儿休息一会儿,或者是让他当老师指导小朋友玩,这样即不伤害幼儿又让他从激动的情绪中安静下来,再投入活动,而胆小的幼儿虽然不能主动挑起事端,但往往他们是被害者,所以教师也不能放之不理,应该鼓励他们积极的参加活动。

让孩子能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由于幼儿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无关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意外。因此,组织幼儿体育活动内容时要考虑各种安全因素。在活动中要掌握活动量。孩子的活动量是由小到大逐渐上升,活动结束前又逐步减少这一原则。

篇5:组织与指导课余活动的总结报告

在一次次组织他们参加了乒乓球友谊赛,合唱等活动中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总结如下:组织活动前要有一个好的活动策划。我们早就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一个良好的活动策划就是成功的一半。而一个好的活动策划包括以下几点:

1.活动内容一定要积极向上。因为活动的对象是学校的初中生,所以我们所举办的内容就要阳光向上,也要考虑到活动所带来的影响。我既要保证学生们可以通过活动减轻自己学习的压力,更要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学到东西,通过这些活动给他们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念。

2.活动的参与者一定要尽可能的广泛。活动越广泛则活动的影响力越广泛,活动所带来的意义也更大。也只有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才能体现一个活动的公平性,照顾到每一个人,不能因为一部分人参加而影响其他人的情绪。尤其是学生们的年纪还小,我们就要尽可能的照顾所有人。

3.活动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一个活动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们积极参加,才具备了成功的可能性,否则就算是举办了,也不能让学生活动很好地锻炼,就不是一个成功的活动。很有可能是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和金钱。

4.活动要具备一定的目的性。每一个活动都不能盲目的举办,因为学生们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没有目的的活动就像是在消费他们的青春。所以,我举办的活动都是有目的性的。例如:教大家合唱是为了增强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加深他们的友谊。组织大家进行乒乓球友谊赛是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增强他们的体质,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同时也是为了减轻他们学习的压力,不要让他们的心理负荷。

5.活动一定要有组织性,有纪律性。我们都知道游戏因为有了规则才能正常进行,才能更有趣味性。相同的,我们的活动也必须有纪律性才能如期进行。学生一定要按照我们的指导去完成任务,这样才能保证活动圆满的完成。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活动参与者都是中学生,而且数量比较大,并且他们是出于比较活跃而且情绪容易激动的年龄段,这就要求我们的活动一定要有纪律性,保证不出现意外。

6.要保证活动的实际效果。竟然我们的活动是具有目的性的活动,就要让活动达到其该有的效果,我们可以让他们写自己的活动感想或者日记来记录、感受、反思一下活动的意义所在。

7.做好突发事件的防御工作。活动的以为总是发生在不经意间,虽然概率极低但是不得不防。而且因为我们活动的参与者是初中生,所以我们也要考虑他们活动中的情绪,不能让他们因为参加活动而产生负面情绪,要及时的做好引导。

我也在每次活动结束的时候认真地反思总结一次活动的得失。每次活动结束我都去主动找一些学生交流,来问他们对这次活动的感受和意见来判断自己活动的效果达到了几分。在他们也感想时,也会一个人一个人的认真去读,并且给他们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发放回去,还要总结他们的建议,以便自己以后组织的活动可以更好。

总结中,自己所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下面两方面:

1.我们要事前调查好学生的兴趣所在,了解他们最需要什么样子的活动,明白什么活动可以更好的锻炼他们的能力。而且也要让他们了解活动的目的所在,不能让他们太盲目,要教会他们在活动中思考。

2.活动要多与科学结合。学生往往对活动的兴趣大于课堂,对课外知识的兴趣大于课本上的。而且,一些学生由于自己家庭原因和地方原因导致他们与外界接触很少。所以,与科学结合的活动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知识面,可以对课堂知识起到更好的延伸作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篇6: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宿迁市实验小学幼儿园业务园长

江苏省幼儿教育特级教师冯鑫

一、理论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一部分总则第五条: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四章

第二十一条: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第二十五条: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和指导游戏。

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游戏材料应强调多功能和可变性。

应充分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鼓励幼儿制作玩具,根据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在游戏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保持愉快的情绪,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主要存在问题

◆小学化倾向较为明显。重知识传授,轻游戏;重上课,轻活动。

◆自主性的区角游戏活动开展不够。

◆区角游戏活动质量不高。

三、概念阐释

区角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的活动。

四、开展区角活动的意义

1、促进幼儿自主参与活动、自发地学习;

2、增进幼儿、师生交流,培养幼儿交往能力;

3、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好奇好问的能力;

5、增强幼儿的表现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五、常见的活动区角及功能

1、生活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生活模仿性操作与练习,发展孩子编、系、扣、穿、夹等基本生活操作能力(投放材料见图)。

2、语言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图书、图片、头饰、手偶等的观察、操作、拼摆等讲述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投放材料见图)。

3、美工区:主要功能是通过撕、贴、剪、画、捏、做等美术操作表现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投放材料见图“快乐涂鸦天地”)

4、科学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科学小游戏及数学操作活动,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发展幼儿数学能力和动手操作等能力(投放材料见图)。

5、建构区:主要功能是利用积木、酸奶盒、易拉罐、纸盒、玉米瓤等进行的建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空间知觉,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动手操作及交流合作能力(投放材料见图)。

6、角色游戏区:

(1)涵义: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主要有:开心娃娃家、小小美发屋、娃娃超市、快乐美食城、快乐小吃吧等。

(2)主要功能:是通过模仿各种社会活动,有助于幼儿学习各种社会性行为,发展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角色游戏的指导:

A.确定游戏主题:在确定游戏主题与内容时,要充分听取孩子们的意见,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讨论确定游戏主题。

B.制定游戏规则: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应首先指导幼儿制定游戏规则。例如:游戏前引导孩子们讨论:扮演的角色在游戏中要做些什么?要怎样做?等等,保证游戏有序地进行。

C.帮助儿童丰富有关各行各业的知识:可通过故事、讨论、图片展示、社区参观等形式,丰富幼儿关于各行各业的知识经验,促使游戏不断地向更深层次发展。

D.灵活选择间接参与或直接参与的形式进行游戏指导

角色游戏中,教师应以间接指导方法为主,帮助幼儿组织和开展游戏。一次在玩医院的游戏中, 扮演“护士”的幼儿起初只知道做量体温、发药、打针等工作。老师就启发幼儿想一想:“护士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 还可以为病人做哪些事呀?”引导“护士”去主动关心病人, 搀扶病人, 叮嘱病人吃药等等。

游戏中教师还可直接参与到游戏中,扮演角色,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例如:有一次在游戏中,老师发现医院里面的医务人员多出来了,就以一位病人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扮演一个不懂怎么挂号的病人,需要导医人员的帮助,引导幼儿添加一名引导员,丰富了游戏的情节,也让空闲的孩子有了自己新的角色扮演。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既是活动的引导者,又是活动的支持者,因此,教师要巧妙地转换好自己的角色,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游戏的发展。

(4)角色游戏中的随机教育

一、当游戏内容贫乏时,老师要启发、诱导,帮助幼儿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游戏内容。例:超市与加工厂。

二、当角色之间有冲突时,老师要及时协调,保证游戏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三、当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时,老师要及时帮助幼儿拓展思路,深化游戏主题,不断地创新游戏情节,提高幼儿对游戏的积极性。例:“肯得鸡”

四、教师要积极参与幼儿的游戏活动,很好地融入游戏之中,适时地介入游戏,控制游戏节奏,使角色游戏顺利开展。

8、益智区:主要功能是通过棋类活动、拼图活动等益智类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9、音乐表演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类表演活动,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及音乐表现能力,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等。

六、区角内容的设置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区角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因此,区域活动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具有年龄特征。

根据幼儿发展的不同需求引导幼儿开展系列区角活动,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例:建构区,结合小班幼儿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和小肌肉群不够发达的生理特点,可为他们提供体积大,便于取放,类别相同的建构材料。而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在提供建构材料时,则要注重多样性和精密性,以满足他们的探究和自主发展的需求。

2社会性区角在设置上也应注意针对性,角色简单、分工明确的娃娃家应设在喜欢模仿、社会经验欠丰富的小班,利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超市购物可锻炼幼儿的分类、计数、交往等综合素质,可设在中大班。医院、邮局、理发店、银行这些社区的服务设施是幼儿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所经常接触到的,便于幼儿的社会性成长,可设在大班,让幼儿在充分参观、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开展。

2、根据幼儿兴趣点设置区角

区域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支持为辅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力、兴趣及性格方面各有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点。如有的区域男孩喜欢,有的区域则是女孩的天地,有的喜欢科学区,有的则喜欢美工区,不同年龄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点也在不断的转移。因此,我们在设置区域时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兴趣点设置不同的区域。

3、与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无论是什么游戏活动,孩子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可以借助设置自由、开放的区域活动促进每位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应将日常未完成的教学内容、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巩固掌握相关的知识经验。例:数学区、语言区、美工区等区域活动便可以结合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来设置。

七、区角游戏环境的开发与创设

在区角游戏环境的开发与创设过程中,可因地制宜地利用园内楼道、走廊、过道、楼梯角落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立体空间,设置公共游戏区,打造富有童趣的、充满教育的、立体的、丰富的园内环境。

同时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各班级可创设具有开放性、操作性、多变性、实用性的活动区角环境,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探索、表现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有效地促进孩子的自主发展。

(一)区角标志的选材与制作

本区域标志利用废旧席子装饰串接而成,经济、实用。

本区域标志利用废旧挂历纸和包装盒制作悬挂形成,方法简单,制作简便。本区域标志利用废旧藤筐悬挂制成,经济实用、稚拙可爱。

本区域标志利用硬质包装盒剪制悬挂而成,经济实用、醒目,装饰性强。

本游戏区标志利用蛋糕盒、旧席子简单装饰悬挂而成,经济实用、醒目,装饰性强。本游戏区标志利用旧席子、挂历纸棒简单装饰悬挂而成,经济实用、醒目,装饰性强。

本区域标志利用旧车圈、装饰纸制作悬挂而成,夹放、更换方便,美观醒目。本区域标志利用废旧绿纱制作悬挂而成,经济实用、装饰性强。

本区域标志利用月饼盒、装饰纸制作悬挂而成,美观实用。

本区域标志利用扇子涂色装饰制作悬挂而成,美观实用。

本区域标志利用竹竿、麻绳、蚕蛹装饰制作悬挂而成,美观质朴。

本区域标志利用蚕蛹装饰制作系挂到栏杆上,美观实用。

本区域标志利用衣架、小药瓶装饰制作悬挂而成,美观实用。

该游戏区选择标志板块,巧妙利用旧水彩笔笔身做成小插筒,孩子入园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将放在接送卡袋中的带有自己头像的小棒插入今天想玩的游戏区笔筒内,该区域插齐后表明该游戏区域人已满。设计巧妙,方便实用。

(二)游戏材料的投放

区角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它的重要性体现在缺少材料,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复杂性体现在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探究,还要保证幼儿取得与教育目标一致的探究结果。

1、注重自然资源、废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自然资源:花、草、落叶、树枝、稻草、果实、种子泥巴,还有各类花生壳、瓜子壳、开心果壳等丰富活动的材料,都可以运用在语言区、科学区、美工区等区域中。

(2)废旧资源:泡沫、各种纸板、废旧装饰纸、易拉罐等等,例如中二的快乐美食城角色区,家长和老师一起动手,利用各种废旧材料,有泡沫、各种纸板、废旧装饰纸等,设计制作了海鲜类、饮料类、面点类、烧烤类、砂锅类等近50个不同的品种,非常丰富。

2、注重材料的安全性和艺术性

区域材料的制作和投放,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制作原料且制作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材料应是圆滑的、柔软的、无尖角的。

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注意包装和制作的艺术性。选择彩纸、丝带、质地柔软的绒布、包装纸、美工纸等辅助材料进行装饰、改造和艺术加工,注意操作材料的色彩搭配和便于操作。(附图片)

3、注重材料的目标性和探究性

教师投放材料丰富程度可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质量,活动区材料投放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然而,丰富的材料并不等于越多越好,多则滥,滥则泛。幼儿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过多过杂的材料投放,尽管能吸引幼儿投放活动,但也易造成幼儿玩得分心。在投放材料时,应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根据近阶段的主题目标和幼儿的活动需求及时投放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

活动材料还应具有探究性。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

4、注重材料的针对性和计划性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因此,活动区角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

5、注重材料的层次性和动态性

材料的层次性: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甚至同一年龄的幼儿,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而且发展速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提供材料时,千万不能“一刀切”,既要考虑“吃不了”的幼儿,还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尽可能多地提供有较强操作性、趣味性、可变性的材料吸引幼儿的主动探索,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材料的动态性: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例:图书区。

上一篇:心目中的朋友主题作文下一篇:i创意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