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士自我防护

2024-05-16

呼吸内科护士自我防护(精选10篇)

篇1:呼吸内科护士自我防护

化疗护士如何自我防护

抗肿瘤药能冶癌,同时也在治疗过程中对操作者及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国外研究证实,管理及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人员可能通过皮肤直接接触、吸入或吞食(在病房吃饭),受到低剂量药物的影响,可导致诱变性、染色体畸变,具有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在的危险。目前我国对抗肿瘤化疗药物缺乏规范的管理,配制化疗药的防护设备较少,操作人员缺少必要的防护用具以及存在对抗肿瘤药物废弃物管理不善等一系列问题,正对医院环境及护士的健康构成威胁。下面介绍一些护理工作者在接触化疗药时应掌握的防护知识。

一)、环境

1.抗肿瘤药物的配制工作只能,由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进行。

2.有条件的医院,抗肿瘤药物的配备应在专门的配药室、层流操作台上进行,没有条件的医院,抗癌药物配药室应设在人流较少处,室内要安装排风设备,保证空气流通。

二)、操作前

1.接触抗癌药的护士操作前要穿防护衣,戴一次性口罩,防止由呼吸道吸入;戴一次性帽子,戴乳胶手套,减少皮肤接触,有条件的戴目镜。

2.戴手套前及脱离手套之后应认真洗手。

三)、操作时

1.打开粉剂安瓿时,应用无菌纱布包裹;溶解药物时,溶酶应沿

安瓿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搅动。

2.使用针腔较大的针头抽取药液,所抽药液不宜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防止药液外溢。

3.如果药液不慎溅入眼内或皮肤上,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撒在桌面或地面的药液,应及时用纱布吸附并用清水冲洗。

4.操作时应确保空针及输液管接头处衔接紧密,以免药液外漏。

5.用注射器抽吸药液后排空气时,用一片无菌酒精棉片放在针头周围,以免药液外流污染。

四)、操作后

1.药液输完后拔针时应戴橡胶手套。

2.触化疗药物的用具、污物应放人专用袋内集中封闭处理,化疗废弃物应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并注明标记。

3.护土处理化疗病人的尿液、粪便、呕吐物或分泌物时必须戴手套。

五、凡有化疗物的医疗单位,一定要坚持化疗的防护原则

1.工作人员尽量减少对化疗药不必要的接触。

2.尽量减少化疗药对环境的污染。

3.切实加强对接触抗癌药护士的工作科学规范化管理,除加强接触抗癌药护士的自我防护知识的教育,进行专职培训,实行常规性防护知识考核外,还要制定护士接触抗癌药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措施。

4.每年定期为接触抗癌药护士进行体检,合理安排休假,护士怀孕和哺乳期可考虑暂时脱离接触抗癌药物的环境。肿瘤专科护理在防治肿瘤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要有比较健全的防护措施,化疗药对护士身体的损伤是可以避免的。

篇2:呼吸内科护士自我防护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新的职业危害。而人们对医院感染和职业性危害的认识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评估医院环境及医务人员职业的特殊性导致的现存及潜在危害。ICU是医院抢救重危患者的重要场所,ICU护士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 ICU护士与病人接触密切,既担负技术工作,又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ICU是危重患者密集的场所,具有病情变化快,突发事件多,先进仪器集中,护理工作强度大的特点。ICU的护士是护士中的特殊群体,所以ICU护士的自我防护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避免自身遭受疾病侵袭,同时也可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现结合ICU的实际情况就ICU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做一探讨。

一、职业危险因素

1、心理因素:心理社会压力的危害疲溃感、神经衰弱、负性刺激。综合ICU是一个危重患者集中、病重繁多、病情多变、危象丛生的场所,需要有较高的自觉性,积极性、警惕性,夜班频繁,三班倒班,班次根据病人数量和危重程度来调整,排班弹性很大,随时有抢救任务,手机24小时开机,护士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还承担着抚养后代和管理家务的重担,加上护士还要不断参加各种继续教育的学习,容易造成护士身心疲劳。而且ICU护士上班期间面对的都是痛苦的面孔,焦虑的神情、没有表情的昏迷病人或死亡,加上患者家属对医务人员期盼过高,护士的身心健康明显降低,其疲溃感和负性刺激较其它职业严重,因此更增加了ICU护士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长期的压力可导致护士的性格改变,情绪不稳定,工作效率低。

2、生物性因素:ICU护士长期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以及排泄物等,这些潜在的感染都会产生极大的威胁。护十常在患者未明确有无潜在传染病前即投入对患者的抢救和处臵中,常忽视了自身的防护。尤其是一些处于潜伏期的传染患者和细菌病毒携带者,均会使护士被感染,其中以乙肝、丙肝、艾滋病最为危险。

3、化学性因素:ICU护士经常接触各种化学消毒液,这些对人体的伤害是缓慢的,因而容易被忽视。如各种器械,一次性物品的浸泡消毒,机器表面的擦拭消毒以及每天地面消毒,都要使用含氯消毒液,再加上环境密闭,一些药物和消毒剂的挥发气体在ICU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中循环,从而直接影响护士的健康。

4、物理因素:① 放射线导致的辐射损伤:ICU患者经常需要接受床旁胸片检查,而护士则需协助其拍片,因此不可避免的要接触放射线,长期过量照射会使人产生乏力,记忆力减退,严重者可引起内分泌失调和造血功能损害。② 噪音:ICU拥有众多的监护抢救设备,各种仪器发出的声音及报警声加上患者的呻吟声,噪音可达45—80dB,而高分贝的噪音可引起护士的听力下降,烦躁不安,头疼头晕等反应,从而使工作效率显著降低。(3)职业性腰背疼:由于搬运重物或患者,造成护士脊柱、关节损伤。ICU患者病情危重,常由于疾病限制,不能正常翻身,多数病人采取斜坡位,ICU一般使用的是三折床,病人仍往床尾滑动,每2小时变动体位时需要往床头搬动病人,在更换床单、外出检查、转科时都需护士搬动。护士在工作中姿势不正确,也可以使腰痛的发生率增高。

二、防护对策

1、心理因素的防护:正确认识ICU护士工作的特殊性,不断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科理论和专科技术水平,学会自我调节心理技巧,提高职业道德及个人文化素质修养,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心理社会因素对护士的危害,使之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工作之余合理安排休息及休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劳逸结合,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生物性因素防护:患者入住ICU前,护士应认真阅读其个人资料,对表面抗原阳性或有其他传染病患者要做好防护工作,严格执行6步洗手法及终末消毒制度。如操作中不慎被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污染,应对手进行彻底消毒,若被针刺伤,则必须立即用消毒水冲洗伤口,挤出少量血液后用碘酊或酒精消毒后包扎,事事后进行血生化检查。

3、化学因素的防护:ICU护士在配臵使用消毒剂时,需要戴防护手套和口罩,并严格执行配臵方法,明确注意事项。配臵时应选择宽敞通风的地方,剂量要准确,配臵动作要熟练。若操作中不慎将消毒液溅到皮肤或眼睛时,应及时用生理盐水彻底清洗。

4、物理因素的防护:为控制辐射,应尽量减少床边摄片的次数,若必需进行时应用屏风遮挡或穿防护服。定期检查和维修易发出噪音的设备,将各种仪器的报警音量调至适宜的分贝。调节电话,传声器等院内通讯设备的音量,减少干扰。规范医护人员的言行,严格执行ICU管理制度,做到四轻(讲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掌握正确的搬抬患者方法,协调用力防止腰扭伤,对已发生的腰背疼,要防止其再受伤并积极治疗。

三、总结

篇3: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

1.1 化学因素

日常工作中使用的各种化学消毒剂, 如甲醛、环氧乙烷、戊二醛等挥发出的气味及术中使用电刀产生的气体等弥散于手术间空气中, 污染工作环境。这些有害气体直接影响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1.2 物理因素

手术中长时间的噪音刺激, 如使用电刀、负压吸引器等, 可使护士出现头痛、精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术前输液, 术中传递器械不慎被锐利器械等割伤、刺伤的机会较多, 易引起感染。

1.3 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护士每天工作中都有可能接触到各种患者呼吸道、血液、分泌物、渗出物等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如乙肝、艾滋病等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彻底根治, 却能通过输血、手术等来传播, 给人类带来极大危害。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7年报道, 有52例医务人员由于工作中接触到艾滋病病毒阳性的血液而发生感染, 其中有45例是由于被刺破皮肤而感染。当这些患者因其他疾病需要手术时, 手术室就成了这些疾病传播的直接场所。患者在术中使用的器械、敷料等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其中, 乙肝病毒 (HBV) 就是存在于手术室内主要的致病微生物之一。

1.4 其他因素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 时刻处于备战状态, 思想高度集中, 工作很不规律, 加班加点更是常事, 所以手术室医护人员患溃疡病、心脏病的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护士手术中长时间站立, 走动, 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 慢性腰腿痛等。

2 防护措施

2.1 化学因素的防护

工作中应严格掌握各种化学消毒剂有效浓度, 并戴帽子口罩一次性手套, 必要时戴眼镜, 避免直接接触。取放消毒物品时要及时将容器盖盖好, 防止气体挥发污染环境。如不慎将消毒剂溅入眼内或皮肤上, 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 尽量减少化学消毒剂对皮肤黏膜的损害。

2.2 物理机械因素及意外伤害的防护

护士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电器, 同时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掌握一定用电常识, 发生故障及时维修, 保证设备完好。工作中应选择性能好噪音小的电器设备, 尽可能把噪音降到最低限度。在紧张工作之余, 要多安排户外活动, 以保证工作中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护士在术前输液术中传递器械时, 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谨慎操作。若不慎被针等锐利器械刺破应立即挤出血液, 用碘伏消毒, 更换手套, 必要时换岗。

2.3 微生物因素的防护

这里主要是对乙肝病毒的防护。据报道, 护士患乙肝的机会要高于常人2~4倍, 手术室护士感染机会更大。对微生物因素的有效防护应做到以下几点:

2.3.1 工作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择期手术患者, 术前应做好乙肝五项的检查, 阳性应在通知单上注明, 并安排指定手术间。护士术前应做好准备工作, 减少术中参观人员, 术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 便于术后焚烧。配合手术的人员如皮肤有破损者, 尽量不参加此类手术, 此手术用具在未经消毒处理前不得随意搬到其他手术间。

2.3.2 参加手术人员, 一律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手术衣, 穿隔离衣, 戴无菌手套, 术中所用的脏纱布、纱垫等可放在一个塑料袋内, 以便术后处理。术前输液, 术中传递器械时应谨慎操作, 避免被针等锐利器械刺伤皮肤, 一旦发生, 立即将伤口处血液挤出, 用3%碘伏消毒, 再注射乙肝疫苗。

2.3.3 术后用过的污染器械, 遵循消毒―清洗―再消毒的原则, 防止水源污染。先浸泡在2.5%的“84”消毒液中, 30 min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擦干, 再送高压消毒。吸引瓶用消毒剂浸泡30 min后倾倒再清洗。手术室被污染的区域, 如器械台手术床地面等均用0.5%“84”消毒液擦拭。术后废弃的物品用黑色垃圾袋装好并作标记, 做终末消毒处理。术中使用的一次性用品, 用后一律焚烧。手术间甲醛熏蒸密闭6~12 h后通风换气。未用的物品, 须重新高压灭菌后方可再用。

2.3.4 手术完毕相关人员脱下隔离衣等, 离开手术间, 进行淋浴。

篇4:血液透析室护士自我防护

血液透析室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特殊工作環境,随着尿毒症患者数量逐渐增多,已成为患者集中治疗的特殊场所,透析室护理也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心很强的工作,由于工作原因其周围存在大量危害健康问题,潜在很多职业风险,要想使其降到最低,通过风险管理,增强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做好自身防护十分重要。

①针刺伤是常见职业暴露:血透室护士每天必须进行动静脉穿刺、拔针(锐器处理)、输血、留取血标本等工作,进行血液透析中有肝炎病人,在操作过程中都有被患者血液污染的可能,患者一般均用16G内瘘针,护士一旦被刺伤,伤口较大,感染概率高。要求护士强化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执行手卫生制度,加强防护用品使用,操作每一位病人用一副手套,不仅保护病人也更好保护自己,锐器放入锐器盒中,用过的注射器严禁双手回套针帽,主张单手操作回套针帽,防止针刺伤,如果不慎被污染的锐器刺伤后,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然后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24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查,阴性1个月-3个月再次检查,仍为阴性可给予皮下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②空气及消毒液对机体危害要防护:血液透析室中环境相对封闭,病人密集度高,空气流动性较差,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呼出气体有很浓氨臭味,护士接触使用的化学消毒剂种类多,使用频率高,具有挥发性、刺激性、腐蚀性,使用中难免外漏或挥发于空气中,长期接触可引起护士眼粘膜及呼吸道粘膜损伤,导致过敏。配制透析液时,AB透析液粉,A粉由氯化钠、氯化镁及水醋酸等组成,B粉由碳酸氢钠、属纯碱等组成,长期直接接触对皮肤刺激性大,损伤手部皮肤。护士在接触及使用中戴好帽子、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取放消毒剂后要及时加盖,避免挥发。

③噪声防护:噪声主要来源于透析机、水处理,透析机工作时各种情况的报警声等。护士长期处于相对密闭,空气流通不畅,高噪音环境中,对护士听觉系统、神经、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均可造成身心伤害,容易使护士产生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容易出现焦虑、失眠、头痛、体力下降等症状,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因此,透析室要保持安静的环境,工作人员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水处理间进行密封隔音处理,做好机器保养维修,工作中加强巡视,降低机器报警率。

④透析室护士工作中需要搬运大量透析液桶,如用力不慎极易发生肌肉拉伤,长时间造成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搬运重物配置车,护士用力和节力技巧,提高自身身体素质,避免不必要损伤。

⑤血透室护士在上下机操作中都有被血液喷溅的危险,除了接触血液污染后,还会不小心接触患者的体液、分泌物,这些气味污浊对呼吸道、嗅觉都有影响。

⑥血透技术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患者并发症多、医疗风险大的治疗工作,实施体外循环,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及异常情况发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病情危重急需抢救,长期给护士造成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促其生理、心理的疲劳。工作中影响质量,科室应合理安排休息,一定限度上要缓解工作人员心理压力,调动积极性,提高对工作热情度。

篇5: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和措施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危害因素;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2-0360-02

手术室护理工作环境中的各种有害因素如锐器伤、放射线、化学消毒剂、麻醉气体等的存在对手术室工作人员造成潜在的健康威胁。手术室护士的特殊工作性质如进食不规律、注意力高度集中、长时间站立或走动等使其成为职业损害的高危群体,使护士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对手术室各种潜在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手术室常见危害因素分析

1.1 医源性病毒感染

手术室护士常年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羊水的接触,以及意外被锐器扎伤。都可能使手术室护士感染细菌和病毒。

1.2 化学性危害

随着高频电刀、骨科常用的骨水泥及其他手术电动工具在手术中的广泛运用,使手术烟雾也越来越多。这些手术烟雾含有多种有害化学成分、活性病毒、活性细胞、非活性颗粒、可诱导突变的物质等。[2]手术室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尽管层流净化系统正常运作,但空气中仍弥漫着各种低浓度的挥发性物质如乙醇类、碘伏等,化学灭菌剂如甲醛、戊二醛、含氯消毒液等,吸入性麻醉剂如异氟醚、废气(CO2)等,它们以气雾状或分子形式漂浮与空气中,引起皮肤黏膜,呼吸道及神经系统的损害。空气消毒使用的臭氧对空气的污染会刺激人体的眼、黏膜和肺组织引起疾病的发生。

1.3 辐射危害

手术室的辐射多来源C型臂X光定位照片和心电监护仪,手术室护士常暴露于小剂量放射环境中,应警惕白细胞减少、不良生育等职业性损伤。小剂量暴露及长时间接触会因蓄积而致癌、致畸。1.4 噪音和触电

手术室各种监护仪、电刀、吸引器、电钻、空调、推器械车等噪音均可影响工作人员的内分泌、听觉系统的生理变化,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中工作可出现头痛、失眠、听 力下降、血压升高等症状,手术室的电器非常多,引起触电的原因有操作不当,吸引器损坏漏电,电插座接触不良,线路老化,无安全用电知识等,有时能给医护人 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手术室超负荷工作强高及心理危害

洗手护士经常超时站立,不能按时进食,易产生下肢淤血、低血糖甚至造成下肢静脉曲张、胃溃疡。护士,长期处于应急状态,如果长期下去,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则可产生焦虑、抑郁等紧张情绪或出现其他病理征象。

2.防护措施

2.1 加强院内感染知识培训与感控管理

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与感控管理,做好标准预防、医院要重视手术室护士的身体健康。对其进行定期体检。护士在进行各项穿刺操作时应集中注意力,尽量避免针头的分离与重套,规范摆置手术器械台,如手术刀、剪、缝针等锐利器械须放在弯盘内进行传递,并且使用后放在固定位置,手术刀片的安装和拆卸必须用持针器,术中及时撤去手术台上不必要的锐利器械,术后处理锐器时,应格外小心,应放置在专门的锐器盒中,不要随意丢弃,防止意外刺伤。

2.2 辐射的控制

术中需行X线透视的手术应安排专用手术间,要穿戴防护用具,尽量减少摄片次数,尽量减少暴露时间,除必需人员外,其余人员可暂避室外,护士长要合理排班以减少个人接受射线的几率和射线量,孕期和哺乳期护士暂不参加此类手术。使用铅屏风进行防护可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2.3 噪音的控制

正确认识噪声对人体的危害,采用防噪声措施,合理布局,如使用中央空调、中心吸引等,及时淘汰陈旧的设备,选用噪声小、性能好的仪器设备,使用中的仪器尽量 调低音量,暂不用的仪器及时关闭,定时检查和维修发生噪声的设备,必要时上润滑剂,手术间内保持安静,防止或减轻噪声污染,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

2.4 化学性危害因素的防护

护士配置使用消毒剂时要戴上防护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熟悉化学制剂的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室内安装空气净化装置,每天定时通风,定时检测空气质量,盛 装的容器严密加盖,以减少消毒液挥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标本要放入密封的标本袋内。手术室护士要提高防污意识,减少污染源的产生,定期检测麻醉机的密闭性,麻醉机应增加排污管道,管道出口应加装过滤装置,减少 排出气体的毒害性。手术烟雾可利用负压吸引系统来减少手术人员的吸入。

2.5 手术室护士要加强体育锻炼

除急症手术外。术前对手术所需时间要有一个充分估计,尽可能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保证必要的睡眠,加强体能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3.结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由于其工作特殊性。存在很多职业危害因素,给护士带来了很多职业不良影响,潜在的职业隐患,已引起医疗人员的高度重视。要认真分析危害因素,采取确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增强护理工作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加强护士保健,把手术室护理工作危害减少或降低到最小,从而保护手术室护理工作者的健康。

总之,医院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问题,制订可行的科学的管理方法。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面临影响健康的多种因素,首先要从观念上加强自身防护意识,制定切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各种防护措施。在工作中严格执行防护制度,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避免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性危害与感染,维护了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从而保证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魏革.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221

[2] 王于蓝.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96-97

篇6:护士内科自我鉴定范文

一、专业知识上

通过参加新人的集中培训,我才切实感受到自己专业能力上认识的浅薄和缺乏。过去,我们总是习惯将自己的视野放在课本或是较近的地方,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较为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也十分浅薄,没能更多的了解护理,提升自我的认识。

在后来的工作中,我积极参加了每一次的领导培训,从领导的教导和同事们的讨论中,积极学习了专业的知识和技巧,还利用空闲钻研了许多资料和书籍,更进一步的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了自我的专业性。

二、临床能力上

作为护士,我们仅靠知识是无法发挥出自己真正的价值的。来到时间岗位后,我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性,在工作中积极主动、不抱怨、不怕吃苦,对于领导的安排的工作能认真负责的去完成好。且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准备,我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让我能在服务中得到更多病人们的信任。

三、自我的不足

护士的工作是带有一定服务性质的,为此不仅需要能力和爱心,更需要良好的耐心和心态。而我却容易在工作中因为压力变得急躁,没能良好的完成自己的服务责任,让病人感到不满。这是作为一名护士所不应该的行为和思想。对此,我还需要继续加强自我的奉献意识,提高思想高度,学会用关心、爱心、细心以及耐心去面对病人,将工作尽可能的去做的完美,让病人也能真正体会到我们xx医院护士的出色服务。

篇7:内科护士实习自我鉴定

在心内科的实习即将结束,在这一个多月的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不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自我鉴定

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 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

篇8:呼吸内科护士自我防护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我院临床科室护士208人。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方式, 内容包括:①临床工作年限;②工作时个人防护情况;③操作前后的洗手情况;④对消毒液使用情况;⑤工作中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损伤因素。发放208份问卷, 收回188份, 回收率90.4%。

2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①护龄时间较短的年轻护士, 由于工作经验少, 操作不熟练, 状态不稳定, 所以受损伤的机会较多。但个人防护意识较年龄大者稍强。②受调查的护理人员100%有被刺伤经历, 被刺伤<5次者占43.7%;5次~10次者占20.8%;11次~15次者占15.5%;>20次者占20.0%。③每次接触病人污染物后用肥皂洗手的占78.4%, 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到病人血液或体液立刻清洗的占67.9%;预料接触病人血液或体液时戴手套的占34.6%;被利器刺伤后立即挤压出血并彻底清洗消毒的占76.3%。④能掌握医院常用消毒剂作用范围的护士占60.8%, 部分掌握的占32.3%。

3 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3.1 意外损伤

受调查的护理人员中均有在工作中被刺伤的经历。资料显示, 可经针刺传播的20余种疾病中, 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几率最高, 0.0004 mL进入血液即可感染。有资料报道护士因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 针刺损伤占80.0%。

3.2 消毒剂及毒性药物的不良影响

治疗护士每天工作的治疗室空气中存在低浓度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和残余在空气中的毒性药物 (如化疗药物等) , 会对人体的正常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4 医院感染自我防护措施

4.1 加强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及防护行为

重视和认真做好隔离工作, 严格执行隔离技术, 倡导标准预防技术。为切断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必须按照疾病性质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防止传染性疾病, 尤其是乙型肝炎、艾滋病等在诊断前对护理人员的威胁, 感染科护士一定要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接触需要隔离的病人时应主动穿隔离衣、戴手套, 可能有血液、体液飞溅时应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对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 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本调查中受调查的护士仍有相当一部分防护行为不到位。

4.2 锐利器械使用的防护

在使用安瓿制剂时, 可采用垫棉花或纱布, 以防损伤皮肤。小心使用锐利而易损伤身体的器材用具。在抽吸药液时严格遵守用未接触过病人的无菌针头, 抽吸后必须立即戴上针帽。使用后无需戴针帽, 应立即分离针头入利器盒, 以确保安全。手术室护士接触刀片、缝合针时须垫以纱布或用止血钳及持针器直接接触, 以免锐器刺伤。同时, 应知道被刺伤的危险性, 掌握紧急处理方法, 避发生严重后果。此外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 加强工作责任心, 避免受伤。

4.3 重视洗手环节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医院感染病原体传播最主要媒介是污染的手, 因此要强调洗手的重要性。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后、接触病人前后、上下班前、脱隔离衣后、便前便后都要洗手。严格按照洗手的指证及洗手的方法进行洗手。护士应正确洗手, 洗手后应使用防止再污染的擦手工具。

4.4 消毒剂及细胞毒性药物的使用

护理人员能正确掌握使用消毒剂的作用范围及针对接触的病原体进行消毒无菌处理方法。配制消毒液要戴防护手套, 严格遵守配制方法, 明确注意事项。接触细胞毒性药物时, 除了对这类药物具备一定的知识外, 还必须注意自我防护, 如戴口罩、帽子、手套等。

4.5 加强护理人员的卫生保健

进入感染高危区前要针对性预防接种, 对损伤后危险性较大和怀孕护士应采取特别保护措施, 使护理人员能更安全、有效地工作。

4.6 加强防护知识的宣教

医院感染涉及的学科较多,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 而其中预防感染知识又是其中的关键和核心。医院可通过讲座、资料、知识测验等方式进行宣教, 使医护人员积极参与, 加强护士的防护知识, 明确防护知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5 小结

篇9:浅议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的现状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调查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50-02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工作的群体,正是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经常暴露于被病人感染、被锐器刺伤、放射线、麻醉废气等多种职业性危险因素之中。由于工作需要,每日高度精神紧张、长时间站立、不规则进食等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身体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保护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探讨防护措施、笔者对67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调查对象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含进修、实习护士)67名,年龄18~37岁,工作年限1~18年;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16人、护士18人、实习护士25人、来自其他医院进修人员6人。

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和访谈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0个项目。调查前向答卷者说明答案只做统计之用,无需填写个人姓名及一般情况,以减少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保证回答的真实性。共发放问卷67份,收回67份,回收率100%。

2结果

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漠,防护知识欠缺,见表1。表167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现状[n(略)]

3讨论

3.1手术室护理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淡漠,知识缺乏从表1可以看出,100%的手术室护理人员直接传递锐器(主要是指手术刀)。虽然近几年一直在强调用硬质容器(弯盘)传递锐器,护理人员也知道直接传递锐器极易损伤自己或他人,但仍认为直接用手传递是正常的操作方式,无可非议。48(71.64%)人使用注射器习惯性将针帽再套上;19人(28.36%)不回套针帽也不是为了保护自己,只不过是习惯而已。实际上在注射器针帽重新套上的过程中极易造成意外刺伤自己。国外有报道提出约有11.7%的手术室工作人员被锐器刺伤过[1],国内虽无明确统计,但估计会更高。护理人员有着意外的血液直接接触,术中意外针刺伤、刀割伤、污血很容易溅到皮肤或眼睛里;在可经针刺传播的20种疾病中最常见也最可怕的乙肝、丙肝和艾滋病,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几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防护做得最好的是第5项,因为大家知道消毒液能导致皮炎过敏等以及此项防护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最不好的是第4项,大家知道病菌可通过医生人员的手在病员间相互传播,而在实际工作中习惯成自然,淡化了这种意识,忽略了洗手这一重要环节。曾有检测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后未洗手的带菌率为100%[2]。调查中还发现,54人回答知道实际工作和骨科、颅脑、肝脏等出血较多的手术要戴防护镜及配戴的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只有27(40.30%)人坚持要戴防护镜,不愿戴的原因是戴防护镜感觉不舒服,会影响眼睛余光的观察。骨科、肝脏、颅脑等手术出血突然、血液易溅入眼内。有10%的人通过粘膜或非完整性皮肤接触而感染了疾病。因此在配合此类手术时防护用具的配戴是非常重要的。仅20 人(29.85%)在较长时间站立时经常活动颈部、腿部,配合手术站立时一般颈椎要前倾15~20度,长时间保持该姿势易导致颈椎病,腿部不经常活动,静脉回流受阻易致静脉曲张。本次调查发现接触病人体液或被病人体液污染的物品不是每次都戴手套的原因是:操作不方便,对没有病症的患者没有必要。这种观点是极错误和危险的,那些没有被标明为高危病人者,并不意味者低危险或没危险,而更具危险性(因医护人员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总体来看,手术室护理人员由于自身防护意识淡漠、知识尚缺乏,长期只强调医务人员的奉献精神,忽略了基础教育与临床教育阶段的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致使她们在临床实践中不能充分利用防护用具和正确操作规程很好地保护自己,未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3.2应对措施

3.2.1做好岗前培訓及职业安全教育根据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由手术室护士长、感染检测护士组成感染管理小组,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讲解有关医院感染及自我防护知识、职业防护方法及重要性。平时加强业务学习,熟知手术步骤及解剖知识,了解并预见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掌握被锐利物品刺伤后的处理措施、注射器的正确使用和丢弃、手术室医用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手术期间如何活动颈部和腿部以及HIV.HBV等传染病方面的知识。以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3.2.2合理、正确使用防护用具清洁或无菌手套、塑胶围裙、防水手术衣、防护镜或面罩、铅屏风、铅衣、弯盘、锐利物品回收器(Sharps Container,Tyco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有售)等均为手术室不可缺少的防护用具。管理者不要被科室成本核算的理念所束缚,要更新观念,以人员健康为本,提供足够的保护用具并鼓励大家正确使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规定医务人员操作者应戴手套,检查治疗后应更换手套[3]。

3.2.3制订严格的操作制度及合理的实施方法在国外,有较为规范全面的防护措施。国内成文的手术人员防职业暴露的规范很少,大多数护理人员是在被发生职业暴露后才意识到防范的重要性,这个过程所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有可能引起致命的感染。因此,必须建立预防规范措施,制订手术室成文的护理操作程序:(1)规范手术器械台的摆置。(2)明确规定手术台上所有锐利物品均需放置于硬质容器内。利器的传递不直接用手传递(尤其对血液检测异常者),要通过硬质容器(弯盘)传递。(3)规范手术病人术前检查项目,准确了解其病毒携带情况。(4)重点做好急诊病人围手术期的安全防护,此类病人均应视为特殊感染手术用物进行处理。(5)注射器用后不回套针帽,直接弃入锐器回收器。术后将手术刀片、安瓿、手术间内打碎的玻璃等易造成损伤的物品弃入锐器回收器内,避免在清理过程中造成意外损伤。

3.2.4制订医务人员意外受伤的紧急处理条例损伤后正确的伤口处理和补救措施可大大减少疾病感染。随着病毒性肝炎、性病、艾滋病等传染病发病率的上升,加之对病毒的有效消毒方法缺乏,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易被传染,笔者认为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意外受伤管理条例的制订是必要的。它是我们防护失败后的补救措施。该条例包括:意外受伤时的现场紧急处理、报告护士长和感染检测的护士,抽血化验,填写意外受伤报告(附化验单)。必要的治疗及登记备案。(发生锐器损伤后正确的处理方法:首先把伤口的血向外挤,用流动水冲洗伤口,擦干后消毒伤口,即刻上报;必要时抽血检测,注射相应的药物,建立追踪档案,进行相应的处理)。

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日益受到关注,我们应采用综合有效的措施、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制订合理的措施、增强防范意识、规范操作程序、完善防护措施、改进医疗器具、建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必要时建立医护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做好预防接种。以有效地保障医护人员的自身健康,预防和控制血液性疾病的职业感染。

参考文献

[1]王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5):290.

[2]郑淑鹏.工作人员暴露于血源病毒及免疫接种状况[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9,16(4):162.

篇10:护士内科实习自我鉴定

呼吸内科科室气氛很温馨,像个快乐的大家庭一样,个个老师对待学生和蔼友善,很耐心的去教我们如何接诊病人,分析病情,书写病历,让我们参与病历讨论,让我们时刻觉得虽然还未成为一名管床大夫,但是也要有对病人负责的义务。其中一次是关于发热病人的讨论,呼吸科王红阳主任要求转科大夫、研究生、本科生整理关于发热与各个系统疾病的关系,其中我抽到的是关于哪些循环系统疾病可以引起发热,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不但回顾了诊断学、西医内科学的相关内容,还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及图书馆的书籍,并咨询了心内科的老师,力求自己准备的内容全面、准确。在病历讨论的那天,我发现大家准备的都非常好,我们都得到了主任的表扬。更令人惊喜的是刘信荣教授我我们讲解了临床大夫所应该具备的临床思维,让我们受益匪浅。

第二个科室是消化内科。消化科比有些轻松,因为人比有些多,所以不用我们实习大夫管床,可是我也是尽量帮忙做些杂活。每个科都有我的疑难杂症。我在消化科轮转的那一阵子肠梗阻、胰腺炎、以及炎症性肠病病人比有些多。胰腺炎尤其是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是比有些凶险的,要及时处理,除了要关注病人血尿淀粉酶情况,还要注意血糖、血钙等指标,因为与预后有关。而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也是反复发作,治疗效果欠佳的毛病。

内科实习的最后一个科室是血液科,在短短的三周里,还是感觉到管床不容易。血液科的病人多是多次化疗的。俗话说“久病成医”,病的时间长了,对自己的病情、治疗也都非常关心、多少懂得一些。总是会听到病人问大夫“我的白细胞多少了”“我已经做过三次CHOP了”等等的话。所以,有的时感觉我面对病人的问题时非常有些底气不足。有一次,收了一个原发的淋巴瘤病人,骨髓病理做出来是霍奇金病(HD)。而平日见到的多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以前我印象中就觉得HD跟NHL均为淋巴瘤,只是病理类型不相同而已。

可是那天病人孩子问我“我爸爸的病跟非霍奇金淋巴瘤比哪个预后更差”的时,我竟然一时语塞。平日我看书时只注意两种病的临床表现、组织类型、临床分期、化疗方案了,倒是真的没有注意过哪种预后更差。只好告诉他:“HD和NHL均一种恶性的血液病,但是病理类型不同,而预后要根据病人的整体情况及具体的病理类型和分期来综合判断的。”回到示教室我马上翻书,才发现,比有些而言,HD预后要相对好一些,而HD中的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预后要好些,而NHL的预后则是取决于病理类型和分期以及病人的一般情况,总的来说,预后都不太好。

心内科介入病人比有些多,整天忙的团团转。每天早晨都要早早的来到病房给每一个病人测量血压,密切关注病人病情变化。因为要术前谈话、术后告知、病程记录、主任查房,每天都有非常多事情。现在因为医患关系紧张,所有创伤性的检查和治疗都要征得病人和家属的同意才能执行。对于冠脉造影这样的风险比有些大的介入手术,以及心脏支架这样非常贵重的材料应用,都要病人和家属的签字同意,也就要不厌其烦的跟病人沟通、解释。非常多家属不理解所谓的风险告知,说大夫是推卸责任。不过呢,我们的专家均非常有经验的,做过非常多次,风险发生的概率也比有些小,所以也不要过度担心……依从性好的家属可能想想是这样也就签字了,要是碰到难缠一点的,就要解释半天,最后还落个“推卸责任”的口实。大夫真的非常不好做呢。

几个科室轮转下来,感触颇多,觉得健康真的非常重要,生命真的非常宝贵。而大夫的工作也确实非常不简单,作为大夫,不仅仅要拿出我最精湛的医技医术来为病人的健康服务,还要奉献出我的爱心和关心,真正为病人着想;而病人也不要抱着消费的心态来就医,要信任医生、尊重大夫,这样才会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护士内科实习自我鉴定范文2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在神经内科的一个月实习已经结束了,今天转到了呼吸消化内科。

在神经内科的一个月里最大的感触就是临床和理论有太大的出入,可能是实习的第一个科室对一切还是很陌生。平时觉得那些病离我们很远,但是在这个科室脑梗,脑栓,脑出血很常见,长期卧床的病人也很多,气管切开的病人,PICC的病人也有,特别是昏迷的病人。觉得他们很痛苦,所以一开始不敢给他们打针,害怕没有一针见效,让他们更加痛苦。后来11床陪护叔叔说:“小范,实习就是要练,如果害怕,那就学不到什么,你现在可以在他们身上练习,反正打疼了他也没有感觉”。我克服自己的恐惧去给他们打针,终于从一开始每天给周明明打针一针见血,到现在可以给他们都可以打了,不在恐惧害怕,那么的没有信心。老师说这是第一步,做一个护士如果不会打针就什么都不要做了,静脉留置针还不会,一直不明白那个像蝴蝶翅膀的东西怎么可以到静脉然后慢慢退出来。每次看老师做自己不敢动。21床陪护阿姨一直笑我第一次肌注针时整个人抖的厉害,手一直抖,全身出汗把护士服都打湿了。现在已经克服了给病人做护理时内心的紧张,因为知道如果我紧张,病人会更加紧张,这样子只会让他们更加痛苦。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安全的需要是很重要的。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人们满足较低层次需要的活动基本相同,各需要层次之间可相互影响,当基本需要被满足的程度与健康状况成正比,所有的需要被满足后就可以达到最佳的健康。在临床上很难做到满足病人所有的需要,但是作为医护工作者我们可以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满足他们的需要,以促进生命健康。

在临床上工作会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那么的有限,生命医学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每个病人都是不同的,一样的疾病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不一样现在有那么一点点后悔当初选择这个专业,因为害怕自己很冷血。每天面对的都是这些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人,从一开始害怕去伤害他们,到现在每天在他们身上练习,给11床测血压的时候他突然眼睛一翻,发出一个声音,那一刻我真的感觉到了死亡的气息,整个人都快要倒下了,还是坚持把血压测完平静的离开;当3床奶奶对我说:“孩子啊!我要死了,你不要哭啊!”那一刻其实我好想哭,但是我不能哭,我还要很平静的去安慰她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莫过于此。也许明天或者下一个班哪个床就空了,会失落,会难过,但是没有眼泪,也不能有眼泪。生命不相信眼泪。

一个月基本的护理从打针配药,口腔护理、会阴护理、气管切开护理、骨牵引护理、膀胱冲洗护理、PICC护理等都学会了,但是需要学习的还有许多,生命不止,永不停息。我无法保证自己是否可以在这个岗位坚持多久,但是可以保证对待每个病人用12分的热情和真诚,不再恐惧,不再充满激情,用平常心对待每个病人,生命存在的每一秒让我们携手前进。

护士内科实习自我鉴定范文3

在内科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不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内科实习工作我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工作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勤奋学习,以身作则,积极进取。通过这二个月的认真工作,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曾懂得的东西。在实习工作的日子中,我了解到收治病人的一般过程:如测量生命体征;询问病人病史、过敏史等,认真写好护理记录,同时观察病人的病容,配合老师的指导,了解抗生素对各种消化系统的基本应用。同时,我也了解了胸腹部穿刺的一般过程,以及严格的无菌操作。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工作,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护士身上应有的职责,无论何时,应把病人放在第一,咏最好的态度和最负责的行动去关心病人疾苦。在以后的实习工作中,我一定会努力学习更多知识。

护士内科实习自我鉴定范文4

在心内科的实习工作即将结束,在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工作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不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我在本科室实习工作期间,遵守劳动纪律,工作认真,勤学好问,能将自己在书本中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心内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是我从一个实习工作生逐步向护士过度,从而让我认识到临床工作的特殊性与必要性。以前在学校所学都是理论上的,现在接触临床才发现实际工作所见并非想象那么简单,并非如书上说写那么典型,好多时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时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所以只有扎实投入实习工作,好好体会才能慢慢积累经验。

护士内科实习自我鉴定范文5

过去的一个月,我主要在内科学习,它是临床实习工作的重点。需要我们了解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及易患因素、各专业特殊仪器的应用及专科检测、治疗方法,如:肺功能测定、心电监护、心脏起搏除颤器、心导管、各种内窥镜检查、腹膜透析、各种穿刺术等。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毒副作用、临床化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能识别常见的异常心电图,各系统疾病的功能试验及检查方法。

刚去内科时我还不适应,但我服从领导安排,不怕麻烦,向老师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短时间内便比熟悉了内科的工作,了解了各班的职责,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

上一篇:《大江周刊》征稿启示下一篇:2015年新队员入队辅导员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