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读书札记范文

2024-05-16

高中读书札记范文(精选13篇)

篇1:高中读书札记范文

【读书札记】雪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它的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出作者的倾向。江南的雪是美的,但它是温润的美,相比而言,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通过两个地区的雪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冷酷黑暗的社会强烈的不满和无比愤慨的感情,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和同黑暗势力作坚决斗争的革命情怀。这一情感取向,阅读时需要仔细辨析。鲁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例如,在描写完江南的雪之后,用了一个峻急的“但是”,转入对“朔方的雪”的描述。看似并不需要转折,可加上这个“但是”之后,情感的倾向性更加明显了。这一点需细细体会。

六年级:匿名

篇2:高中读书札记范文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吴承恩编写而成。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作者通过虚幻的世界,对封建统治者的态度颇可玩味。

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

玉皇大帝手下十万天兵天将,竟然抵不过孙悟空的一条金箍棒,而让真正的贤才去当不入流的马夫,其统治之黑暗不言而喻。

如来佛祖所创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钱财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许手下人收取贿赂,这反映封建社会官官相护的黑暗情景。

篇3:高中读书札记范文

关于政府和国家的起源,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颇为流行的便是契约论思想。契约论的基本论点, 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 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这种学说既说明国家起源的必要性, 又说明国家内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合理性。这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最有影响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契约论思想在古希腊就有萌芽, 后来经过哲学家们的完善成为最为盛行的学说之一。代表人物有格劳秀斯、斯宾诺莎, 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卢梭等。

契约论在17至18世纪开始盛行, 其中洛克的国家契约论更具代表性。“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方法, 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凡是脱离自然状态而联合成为一个共同体的人们, 必须被认为他们把联合成共同体这一目的所必需的一切权力都交给这个共同体的大多数。” (1)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 由于人们对于自己的理性也就是自然法认识程度是不一样的, 因此必然导致纠纷和暴力的产生, 在没有法律的情况下, 人民缺少战争争议的尺度。为了克服自然的缺陷, 保护财产权, 相互订立了契约, 放弃了自己惩罚他人的权利, 交给中间人从而产生了政府和国家。他和卢梭相比没有激进的人民主权主义, 与霍布斯也有很大的区别, 他认为人民让渡的仅仅是惩罚他人的权利, 并非全部权利。契约论因在19世纪受到严重批判而走向衰弱。

二、黑格尔理解的契约和国家

黑格尔认为契约是指个人可以通过自由订立协定而为自己创设权利、义务和社会地位的一种社会协议形式。由于任何契约的签订都是自由意志的产物, 至少在订立协定的形式上是自由和平等的, 即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因此在契约社会里, 人们之间的互相关系则是建立在自由合意的契约关系基础上的, 人们主要依靠契约关系来调节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这一社会调节机制本身就具有法治化的自觉性、非人格性和规约性。契约关系的核心是共同意志, 是在共同意志之下的财产所有权交换。契约首先是一种人际关系, 契约各方保持各方的自由权利, 具有“共同意志”, 是一种平等的交换关系。通过契约, 我不仅可以通过实物和我的主观意志占有财产, 而且同样可以通过他人的意志, 也就是在共同意志范围内占有财产。而“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是作为显示出来的、自知的实体性意志的伦理精神, 这种伦理精神思考自身和知道自身, 并完成一切它所知道的, 而且只是完成它所知道的。” (2) 黑格尔所理解的国家是伦理精神的真理性存在, 由于他将国家视为与个性相对应的普遍性, 故事实上隐含着以普遍性消除乃至吞噬个别性这一集权主义思想倾向。“国家具有直接现实性, 在现实中的国家本质上是个别国家, 不仅如此, 它是特殊国家。” (3) 黑格尔又将这种真理性存在的国家对应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普鲁士政府的国家哲学, 成为普鲁士政府辩护的国家哲学。

对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不能持简单化的态度, 其中包含着许多值得注意的重要思想内容。在《法哲学原理》第267节, 黑格尔使用了“真正的政治国家和国家制度”及“作为制度的国家”的概念。它们表示国家的客观实体或国家的有机组织, 即广义的政府。它被黑格尔理解为一种狭义的国家。黑格尔的完整意义上的“国家”, 作为伦理发展的一个阶段, 表示伦理的整体。它包括“政治国家”, 但在外延上比“政治国家”大。这两种“国家”的区分虽然有时模糊不清, 但基本轮廓还是清晰可辨的。“政治国家”是黑格尔真正国家概念的核心部分。就其作为权力机构来说, 它无疑来源于马基雅弗利的国家概念。但它与马基雅弗利的国家概念又有所不同。黑格尔把“政治国家”看做中介体系。他用生命有机体来比附“政治国家”的组织, 把有机性作为它的本质特征。这种有机性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 国家最高权力的三个部分的划分及其相互关系是有机的。第二, 整个国家从上到下, 在政治上组织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 人民作为“等级要素”结合进政治国家, 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这样, 国家内的任何特殊部分, 都被视为国家有机体的器官, 个人、社会集团和社会组织, 都是这个有机体的细胞。它们的存在以整体为基础和前提, 并共同趋向于整体的目的。经过黑格尔的改造之后, “政治国家”的本质便不再是赤裸裸的权力, 而是有机性了。

三、黑格尔反对用契约论来解释国家起源

说黑格尔的国家学说是西方国家学说史上的伟大创新, 不仅在于他使用了辩证逻辑的方法, 力图达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还在于他所主张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有机结合的国家观, 是对长期流行的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的角度考察国家起源学说的一次深刻批判?他认为契约论并不能充分合理地揭示国家政治生活的本质及其内容, 具体如下。

第一, “卢梭所理解的普遍意志也不是意志中绝对合乎理性的东西, 而只是共同的东西, 即从作为自觉意志的这种单个人意志中产生出来的。这样一来, 这些单个人的结合成为国家就变成了一种契约, 而契约乃是以单个人的任性、意见和随心表达的同意为基础的。” (4) 由此可见个人不是纯粹的单一存在, 个人有其社会历史规定性, 个人总是生活在历史中, 并以被事先规定的身份参加到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 由此个人参与社会契约活动的原初状态是一个既往历史规定的个人活动过程, 而不是一个由单个人从纯粹零开始的过程。契约活动是当事人可以随意自由参加与退出的活动, 但是国家政治生活却并不是当事人能够随意参加与退出的生活, 个人一开始就是以这个共同体成员的身份来到这个世界上, 并存在于这个共同体中, 是一个人的先在的伦理性规定, 也是一个人文化意义上的自然规定性。

第二, 契约是特殊的普遍性, 具有特殊的排他性。这种排他性表现在, 一方面, 契约的解释力与有效性范围仅限于参加契约者之间, 不能扩大到契约者之外。另一方面, 契约的有效性在原则上不适用于那些未参加契约者, 这样达成的契约就不能保护未参加契约者。因此对于整个社会来说, 契约论的解释要获得普遍有效性, 就必须进一步引入所有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 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制度设计两个方面。

第三, 契约的结果是或然的, 但国家生活的政治正义秩序却应当是必然的, 因为唯有必然的才是正义的。在契约之下, 也可以出现多数人的暴政, 多数人的暴政从根本上侵犯了平等的自由权利这一政治正义基本价值精神, 契约活动的形式必须以契约活动所承载的平等的基本自由权利这一普遍必然性规定为内容。政治正义是由其内在平等的基本自由权利这一基本价值精神所规定的, 并不由其外表形式决定。

四、结语

理解黑格尔必须把他置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下, 黑格尔主张君主世袭制, 是当时资产阶级普鲁士政府的官方代言人, 因此他所理解的国家观是唯心的, 他认为国家即当时的资产阶级国家是神圣的、永恒的、绝对合理的真理, 因此是不可推翻的。尽管如此, 黑格尔的学说也有其相当的合理性存在, 是西方思想史上闪耀的明星。

参考文献

[1]洛克.政府论 (下篇) [M].商务印书馆, 2007.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 2010.

[3]高兆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读[M].商务印书馆, 2010.

[4]郁建兴.黑格尔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 (5) .

篇4:读书札记两则

溫家宝总理向大学校长讨教,如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杰出人才。提出的缘由是“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于是,国内外的一些著名大学诸如清华、诺丁汉等名校的“掌门人”,纷纷献策,最后得出一个共识。那就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关键。就是教师。”窃以为,当下之急,还应该关注和探讨的是,读书的氛围和读书的内容。

最近一个时期,“国学热”甚嚣尘上,中央电视台利用特有的优势,架起“百家讲坛”的大舞台,替“国学”鸣锣开道,不仅有让“电视人”喜出望外的收视率。而且造就了几个家喻户晓的“明星教授”。易中天先生就是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之一,易教授凭借教书的知识底蕴和“说书人”的三寸之舌,酷评《三国演义》,把原本是小说中的事件,诸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娴熟地运用余秋雨教授倡导的“证伪机制”。翻江倒海,证明诸葛亮的“无能”和曹操非“奸雄”也。……日前又有一位“四岁开始读《论语》”的才女。已然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的于丹博士,大谈《论语》的真谛,倡言“论语‘心’得”,“解析中国历史上最具权威性的文献典籍。体味古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现实价值”(广告词)。据悉,接下来就要开讲《庄子》了……。我也试着追赶着时髦,希望重温学生时代听先生讲课的旧梦,正襟危坐地听过几堂课,然而,实在是有一种云山雾罩听“说书”的感觉。传说“评书”大家要买断“易中天品三国”的版权呢!不知可转让否。我倒期盼成交,“说书人”“品”起“三国”来更有舞台效应。我不敢说听“评书”的善男信女们都“好糊弄”。但我实在为他们花费过多的时间“听书”而荒废了学业。因为他们不像“有钱又有闲”的“老大妈”那样可以听着“红楼”去落泪。听着“论语心得”去信“儒教”。当务之急是学习就业的本领。

国人当务之急缺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近年来,一个影视界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戏,就像“五鼠闹新京”,热火朝天了;再加上接连不断地“品三国”、“讲红楼”、“感悟论语”……我们的国民素质就能幡然提高吗?我绝无意一概反对“戏说”、“酷评”,乃至“胡说”之类的言论自由。但必须适可而止,“该住手时就住手”。目前,影视业者过于看重“票房价值”和“收视率”,出版商贾一味地追求丰厚的利润,实在是见利忘义。只顾眼前,不管未来,饮鸩止渴。《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分析得极为透辟:“如果注意到‘百家讲坛’的产业化运作方式,我们对其弊端就不能不加以警惕。在我看来,商业化操作的后遗症非常明显:首当其冲的就是急功近利。以市场选题定人选,完全工业化操作,把精微的理解纳入程式化的规范里,长此以往必将形成恶俗的风气。”“电视制造出版热点的背后,不是鼓励人们对问题的思考,反而凸显了文化原创力的薄弱和匮乏,表现出的是出版人对把握市场趋向的跟风和不自信。讲到底,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积累。是靠原创和原著来支撑的。”

胡锦涛总书记在“文联、作协”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条件下,要不断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在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着力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激发奋斗热情,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宏伟目标而奋斗。”用这样的指导思想来对照检查我们的文化工作,总感到当前我们的文化工作在着力点上,尚须在“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培育民族精神”、“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等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和力量。

胡锦涛总书记引用朱熹的《春风》诗——“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我以为就是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我们更应该唱响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旋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那些“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让出更多的“时空”,为“当代英雄”树碑立传;少一些哗众取宠的“扯闲篇”,多一些言之有物的“好文章”。“失去了现在,也就失去了未来”。须知,“只有与时代同步伐。踏准时代前进的鼓点,回应时代风云的激荡,领会时代精神的本质,文艺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才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这是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

《诺贝尔家训》的启示

我每天“打工”的路上都要经过中关村广场,金色的DNA双螺旋结构——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标志,那是奇迹和梦想的象征。触景生情。这金色的标志经常让我联想起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精心合作,优势互补,因研究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殊荣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故事。国人对诺贝尔奖的厚望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在那闭关锁国的年代,“政治家”对诺贝尔奖是不以为然的;然而“老百姓”却心知肚明,诺贝尔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体现当代科学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影响着今后世界发展的走向。

在最近的“国学”热中,我无意随波逐流,却遵照鲁迅先生“多看外国书”的指导,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了美国作家华森编著的《诺贝尔家训》,洋洋20多万字。不觉其长;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王华夏翻译,诚实可信,文笔流畅,可谓“信雅达”兼备。实际上这是一部“影响诺贝尔奖得主的家教故事”。我之所以爱不释手,是因为这些平平淡淡的真实记录,满足了我的“诺贝尔情结”中的神秘感,破解了疑难,指出了一条清晰可见的路。全书“没有说教,只有榜样和趣事;没有冗言,只有精华和哲理……全面揭示诺贝尔奖大师的成长之路、培育方法和家教秘诀。”

诺贝尔奖得主生来就是天才吗?他们又是如何成为大师、巨匠的?《诺贝尔家训》全面展现了获奖者的成长之路,特别是导师、父母、环境在他们成长中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揭示了他们独树一帜的培养方法。全书从21个方面,用平常却生动感人的事例。展示了诺奖得主的成才之路。就是小标题也不乏精彩之笔。诸如:“目标——生的梦想”,“早教——天才的启蒙”,“名师——高徒的肩膀”,“真爱——成功的动力”,“智慧——处世的技巧”.“优秀——卓越的需要”,“细节——成功的开端”,“失败——成长的代价”,“环境——身教的力量”,“品德——生命的基石”。“勤奋——后天的聪明”,“动手——科学的基础”,“兴趣——永恒的心跳”。“呵护——心灵的鸡汤”,“读书——丰润的人生”,“性格——命运的主

宰”,“想象——成功的风景”,“思维—一真理的捷径”。“吃苦一人生的需要”,“方法——生存的智慧”,“榮誉——生活的点缀”……这诗一般富有哲理的标题,把读的故事升华凝结为座右铭,让读者久久不忘。

《诺贝尔家训》的一个显著特色是编辑的功力跃然纸上。当我们悉读诺贝尔奖得主的动人故事之后,还有幸读到“编稿人语”的“点点评评”,立论明确,力透纸背,文字简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在“动手——科学的基础”篇里,读完“从小帮家人干活的诺奖得主”朱棣文和米利肯的故事,又欣喜地看到编辑的点评:“据社会学家统计,孩子爱劳动与不爱劳动相比,犯罪率为1:10,失业率为1:15,所以爱劳动、爱动手干事,对孩子一生是很有用的。即便不成为科学家,就是做一个普通人也须要如此。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动手实验的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孩子爱干活、爱劳动的习惯,要让孩子在艰苦环境中锻炼自己。”

在“勤奋一后天的聪明”篇里,讲完“两届获得诺奖的鲍林。付出常人两倍努力的故事”后,编辑巧妙地写道,“爱因斯坦曾谈过自己的成功秘诀,可以用下列方程式表达出来:×=A+B+C。其中×,代表成功;A,艰苦劳动;B,正确方法;C则是少说废话。这段既谦逊又实在的话,展示了大师们的基本要素。”

在“环境一身教的力量”篇中,我们读完杨振宁的家教故事后,编辑又附言,“杨振宁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的物理学界同事们大多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态度。也许因为我父亲的影响,我较为欣赏数学。我欣赏数学的价值观,我赞美数学家的优美和力量:它有战术上的技巧与灵活,又有战略上的雄才远虑。而且,奇迹的奇迹,它的一些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

在“失败——成长的代价”篇中,当读者读完那个“不堪造就的低能儿”瓦拉赫,改学化学后成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故事后,我们又看到了编辑的感言,“实际上,不同人的智力才能表现在不同的方面,有的擅长抽象思维,有的擅长动手实验……这样正好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学者、作家、演员,并非每个人都能发明火药,但每个人应当成为自己行业上的能手——此乃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细节—-成功的开端”篇里,我们读完了拉姆赛在“找到了只占空气25万分之一的氦气”的故事后,编辑动情地说。“要找出微量的氦气确实不容易。但如果足够细心,一切都有可能。科学需要仔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认真一些,我们的生活一定是非常精彩的。”

篇5:有关读书的随笔:读书札记

《躲在世界的角落里》,我是一个《幸运儿》,我什么都不能为你做,《我只能为你画一张小卡片》,《别担心我很好》,这只是一个《开始》,这个世界《又寂寞又美好》,《我们 你们 他们》都很好,《如果我可以许一个愿望》,我想要一个《拥抱》。我想坐着《地下铁》在《森林游唱》,我想说《谢谢你毛毛兔,这个下午真好玩》,《123木头人》最好玩。《我不是完美小孩》但《世界别为我担心》《 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

今天的天空很蓝,云压得很低,让我想吃棉花糖,不知道可不可以。抬头看天空,满心欢喜。我希望你也去看幾米,只是因为我想通过他祝福你,祝福你在每一个孤独和失落或者烦躁的日子里,接纳自己。我爱你,认真看完我的絮语,祝福你!

我承认高中的时候读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三岛由纪夫的《假面自由》,波德莱尔的《恶之花》,真的没有读懂。但现在明白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以前的不懂只是为了让现在再看一次;以前的故作高深,只能让自己明白浅薄然后发奋图强。

从蒋勋先生肆无忌惮的美,到波德莱尔,阴郁要啃噬灵魂的诗句,使人怀着感伤,疲倦致死的寂寞,热烈活着。安逸,甜美保守的结局必定是无可救药的肥溢腐烂,这开在人性罪恶上美丽的霉菌之花,仿佛指引着唯一可能的救赎之路。我忽然明白了有人和我说过的那句,肆无忌惮的美丽下面是更深的罪恶。好像金碧辉煌的画纸下,撕开一道深不见底的口子,如同深渊,凝望着我。

篇6:《护理札记》读书笔记

《护理札记》也全面加深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感触良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空气和光线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女士早在100多年前,就对于护理工作之病人所处环境有一个相当良好的洞察力,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她关注疾病,同时更加关注病人居住的生活环境,生活环境之好或坏,直接影响人的健康。

二,床和床单

床和床单是与病人直接接触的物品,需要经常保持清洁和干燥,需要定期更换,通风,清洗,消毒,棉胎也应该拿出来让太阳晒晒,以保持干燥。

三,个人卫生

南丁格尔将皮肤清洁看得很重,如果病人长时间没有洗澡,皮肤上必定滋生细菌,身上的汗液腐败变臭,无疑像是给病人服用了慢性毒药。

四,病情观察

在文章中强调观察的重要,观察病情的发展,挽救病人的生命,提高病人的健康。

篇7:【读书札记】每日摘抄

【读书札记】每日摘抄

城市里人影憧憧,天边阴云低压,山雨欲来。高架桥上车流如水,奔腾不息。蓄势待发的闪电刺穿乌云,雷鸣远远低吟隐而不发。人们低头急急行走在地动山摇的不安中。阿一撑着苹果绿雨伞,款步徐行。酒店天台上的灯牌,几个披着雨衣的大汉冒雨捣鼓着什么。雨水正丰,水雾弥漫,闪闪烁烁的灯光掩映在雾气中,就像童年时代的儿歌“启明星走失了,月亮哭的哗啦啦,月亮落泪了,天空黑黝黝拉下脸„„”曾何几时那些懵懂时代的模糊残片早被遗忘在生活的岸上,日晒雨淋风干成森然的残骸,时光流转,不经意间萌动活化,在心底留下些许不期待的肿胀,包裹着伤痛释然。

初三:陈雨游

篇8:读书、札记

作 者:[美]帕梅拉?S?威格茨 [美]凯文?L?佑克

译 者:薜夏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每个人都可能患上拖延症,无论是总裁还是前台,司机还是白领。时至今日,拖延已经成为我们最亲密的敌人。你是不是拖延症患者?你是否想摆脱它?你是否曾经尝试摆脱,最终却功败垂成?你是不是觉得很沮丧?拖延症简直无所不在,不可战胜。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分校副教授、认知治疗学院注册院士帕梅拉?S?威格茨博士和焦虑及恐惧症治疗中心共同负责人、认知治疗学院注册院士凯文?L?佑克博士通过多年临床治疗和研究,总结了大量方法和经验,治愈多名严重拖延症的患者,并帮助了众多具有拖延恶习的人。他们的方法和经验十分可靠,包括正念训练、暴露疗法、制定目标、时间管理、改变关系等等,甚至包括防止治愈后复发的方法。解说极尽浅显易懂之能,步骤也详细周到。仔细阅读和练习,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

现代危机

作 者:詹姆斯?麦克亚当斯

译 者:曹磊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1939年到1962年之间,那一批杰出的,使这本刊物成为不朽的美国和欧洲移民知识分子的经典文章。对于当时的学术精英们来说,德国和俄国新型独裁政体的出现以及对其他政体的威胁更具有毁灭性,欧洲的战争要求人们重新审视那个时代的哲学前景与人性困境。他们的观点以及这本刊物本身所体现的“知识分子良心的模式”,在今天仍然有着不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人类存在的性质该如何理解?

我们对于自己的生命能够了解多少?

在一个遍布和我们一样的人类的世界里

我们应该怎样生活?

—詹姆斯?麦克亚当斯

中国天机

副标题:王蒙跟你讲政治 作 者:王蒙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

五岁到十一岁,我的追求是当一名好学生。十一岁开始,我的追求是当一个革命者,而且是职业革命家。不到十四岁,我已经离开学校,成为青年工作干部了。十九岁我开始了我对于文学的义无反顾的追求。二十三岁,我却又在反右斗争中落马……

如此这般,我与政治难分难解。是我的幸运还是不那么幸运呢?

我是中国革命、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与发展的追求者、在场者、参与者、体验者、获益者、吃苦者、书写者与求证、作证者。我喜欢追忆、咀嚼与研讨中国的政治,我有责任说出真相,我必须泄露一些“天机”,而不能听信各式的信口雌黄。

作者简介:

王蒙,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祖籍河北南皮龙堂村,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中共中央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 中共第十二届、 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人民文学》主编 。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和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2002年4月任中国海洋大学顾问、教授、文学院院长等职。

热门评论:

时代出版韩进:由安徽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的王蒙《中国天机》一书销售喜人,在网络与地面实体店持续热销,受到了知识分子一族的热烈追捧,销量不断攀升。同时,《中国天机》一书受到了国内各大传统纸媒与网络媒体的超乎寻常的关注。

皱眉公子:面对转型,我们国家民族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资本主义的普世,还是封建传统的国之四维?随后在书店偶然购得一本王蒙老先生的《中国天机》,以为解。

篇9:【读书札记】雪

景色真的很美,在白皑皑的雪地上,不时能看见

一、两株血红色的梅花,而这

一、两株梅花让我赞叹不已,而且,梅花在雪中显得格外耀眼。我顿时呆住了,我站在那里呆呆的想:为什么呢?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他在暖洋洋的阳光下不傲然挺立,在这么寒冷的雪里它却这么精神、这么秀气,而且现在连个太阳也没有,按常理来说,这时,它应该已经臣服于雪了呀!终于,天,再次给予那一两株梅花施展灵魂的机会。雪,再一次,从天上缓缓飘落。这时,我发现,那

一、两株梅花无论在多大的风中、多大的雪中,都会傲然挺立,不会低头折节,因为它是最有骨气、最有灵魂的梅花啊!

篇10:读书札记

撰写人:梦一莎李豪 李梦娅 林 晔

08级20班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清中以后,此书最为流行,一度成为私塾必读课本,现在,它依旧是人修身养性,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因为它有它的特色和内涵。

入则孝——为人子之道是“孝”。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几千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自觉遵守的一条道德准则。“入则孝”就是教育孩子从幼童时期就开始用感恩的心对父母。所谓由小见大,积少成多,在家懂得孝的人,出外才知“人不独亲其亲”,尊敬老师长辈及一切人,对于孩子应该有“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孝”之态度,听父母的教诲,虚心接受父母的训诫,不让父母担心,做事之前要向父母咨询,要谨慎,不因失德而让父母感到羞愧,齐备父母所好,不让父母蒙受耻辱,不让父母的不慈成为自己不孝的借口,这些都应该是身为人子所必须的,只有这样,亲情之花才会在家庭的每个角落开放,也只有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因年龄而产生的代沟才会被温暖填平,一切不快就都会像过眼云烟一样,生活会淡雅,幸福会长久„„

出则弟——兄弟相处之道。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其实这句话中的朋友更确切的对象应该是指兄弟之间吧。懂得尊重,无论是长辈朋友,都会是你生命中不可多得的贵人,所以“受人滴水

恩,就当涌泉报”就用来形容对于生命中贵人的尊重,但也有人认为现代社会独生子女无兄弟姐妹,故不需要悌道,这种看法是狭隘的、短浅的。“兄弟”一— 也叫“长幼”。孩子终会长大步入社会,视年长于已的为长辈,视有才德知之人为兄,就是“弟道”,所以有古人云“四海之内皆兄弟”。懂得“出则弟”的人,明白友谊的长河在生命中的重要地位,亲情有多么不可或缺,所以他们更能够在天下争雄的天地里站稳脚跟,成就自我。

谨——教你一种生活态度,对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一个人生活的质量高低,水平好坏,所以学好“谨”,对于日后孩子成大事,担大任具有指导意义。它教导人三方面的能力:一为自制力,二为独立生活的能力,三为做事的能力,所以就不难得到《论语》中“洒扫,应对,进退”这六个字的教导作用了。俗话说“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习劳知感恩”,”这就更要求我们亲身体验生活,从而提高自己“谨”的能力。敬爱的周总理12岁那年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伟志,“慎独”以及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言传身教,都启迪我们力行“谨”而为大事。

信——承诺的力量,“人无信无立”,只有诚信的人才能在社会中立足,才能在亲情,友情中畅游。同样的,企业无信,同样不能使企业成功运转,所以企业家们一定不能因眼前利益而破坏信誉。“信”的另一层延伸含义是信念,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没有信念,就如一盘散沙,抵不住狂风暴雨,而信念对于我们而言,就是水和凝

结剂,所以建成的大厦高楼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站得更直,更令人肃立。人与兽的区别在于人有道德,懂得立志,立志干什么呢?当然做圣贤,这是正确的信念,所以幸福和成功才会源源不断。无论你是谁,身在何方,身处什么样的境遇,“信”都会是一种力量,对于你,是前进的号角,是奋斗的动力,所以立信,志在必行。

泛而众——爱对天下。从微尘到大爱无彊,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从学生到边防战士,“小我”已不再成为社会主流,人们心中满满的爱,早已比过了长江,黄河。溢出海平面的爱在困难的洗礼中成就了中国大地上的炎黄子孙。真心爱家人,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践行大爱。所谓“性情中人多至爱”,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是青年还是老年,有“重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就应该被众人称颂,被世人传唱。

亲仁——亲近仁德,择师要亲仁,交朋友要亲仁,学习别人要亲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对于我们,亲仁就是进步的阶梯,是我们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的至关重要的价值导向。“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则臭”,假如每天身边都是低俗之人,那么自己的言行,举止也会变得粗俗而可笑,所以“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才是真正而真实的生命价值实现的过程,也唯有“亲仁”才能“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余力学文——提高自己修养道德的阶梯。学文很重要,文不可不学。“文化”就是用文来化我们,学文的目的就是在化自己,变化自己的气质,把文化融进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化到点滴生活之中,所

以文与力行是相辅相成的。圣贤教育指导我们去相处,去待人接物,真正力行了才理解“力行是行门,学文是解门,小解行要并重”。“能者为师”,所以对于学文的一个要点就是请教而“求确义”,不能囫囵吞枣,望文生义,所以用力行去学文吧,那是人们德行显圣的必由之路。

《弟子规》是照妖镜也是显圣镜,只要用弟子规去衡量,去践行,德行就会稳固,实践能力就会提高,学会做人,才能成事。《弟子规》告诉了我们做人的准则,而我们呢,需要的只是一颗虔诚的信心去领会和一颗力行的心去实践,那么孔子中彬彬有礼的君子就不会只有“圣贤七十二”了,也许会有君子之城,君子之国了吧!

我相信,在《弟子规》哺育下,作为幼苗的我们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在《弟子规》的浇灌下,我们这些幼嫩的禾苗也会成为未来的根基。在《弟子规》的陪伴下,作为未来主宰的我们,身边必定不会缺少朋友,亲人和其他爱我们的,我们爱的人„„所以,努力学习并践行《弟子规》吧。

篇11:【读书札记】致青春

【读书札记】致青春

前两天去电影院的时候,看到海报上写着,4.26《致青春》将会上映。我在酝酿是一个人去,还是两个人。毕竟,第二个人还是不确定的。今天代云发了说说,下周五上映,说不定那孩子有可能跟我一起去哦,呵呵~~小说里面那么深情的文字:她曾经把最好的青春都灌溉在这个男人身上,用尽了笑和泪,让爱萌芽,虽然最终也没开出一朵花,可是这 又有什么关系,即使没有他,她的青春也不会永垂不朽。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 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 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

湖北 武汉 武昌区高三:2010213939

篇12:读书札记五则

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展,并被中国美术馆及政府单位和个人收藏。主要展览:笔墨东方2013中国书法艺术大展,2012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展优秀奖,2012文字文明——纪念中韩建交20周年中韩艺术家交流展,2011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展(邀请),2011“藏经”全国书法名家写经展,2008 全国第六届篆刻展,2007中国美术馆当代篆刻大展,2007西泠印社篆刻展三等奖,2006首届梁披云杯全国书法展二等奖,2005广东首届篆刻展一等奖,2005首届中国杭州国际草书邀请展,2005全国第五届篆刻展提名奖,2004西泠印社第五届书法篆刻展,2003“同人道”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十三人展,2003全国第二届行草展等。

一、“新体”的概念

“新”本意为初,见《广雅·释言》记,《淮南子·齐俗》:“而刀如新剖硎”,注:“新剖,始制也”。再为更旧曰新,修旧曰新。“体”的本意为身体,形状也。易系辞曰:“故神无方易无体”,注曰:“方体者,皆系于形器”。又为规制格式曰体,如国体、政体、文体、字体。又为成形也,《诗经·大雅·行苇》曰:“方苞方体”,笺曰:“成形也”。在几何学上具有长阔厚三度者谓之体。而“新体”者,为修旧体而为新范式。出于旧式,而又有别于旧体,是前不见古人的新范式书法。无论是结构体式还是笔画形态、体势,都继承古人书法之源,综合古人书写规律,得其本质又有区别。

二、为艺在真

《池北偶谈》中言到:“林艾轩论苏、黄云,譬如丈夫见客,大踏步便出;若女子便有许多装裹,此坡、谷之别也。”为艺在真,踏步便出,毫不矜持,不尚修饰,执之本色,心无所住,唯率真矣!

三、态度

读陈子昂诗句:“且歌玄云曲,衔酒舞薰风。”又读到“谁见鸱夷子,扁舟去五湖。”其诗意义彰显,前句写情,后句写思,此见子昂真性情,直追魏晋建安风。又看到任继愈先生谈到熊十力先生时说:“熊先生的抽象思维、辨析名相的功力为常人所不及,《因明大疏删注》即是明证。但熊先生的著作中反复申明的,倒不在于抽象思维的训练,而是教人端正学习的态度。他指出学问的精髓不在于言说文字,而在善于体认言说文字之外的中心恻怛的心怀(超乎小我的感情),他一再教人不要把学问当作知解看待,要学会体认心之本体”。这与陈寅恪先生不谋而和,都要体悟体认 。

四、 论巧拙

割之鸿蒙,最初本念。王夫之认为优秀的作品“内极才情,外周物理。至文生于至情。”,也是“才、胆、识、力”,“理、事、情”。陈廷焯认为“造境未深,运思多巧;境不深尚可,思多巧则伤大雅矣。” “语不必深,而情到至处,亦绝调也;惟措语近曲,终欠大雅。” 以魔口说佛事,为大乘最上义。如论巧拙,拙即整,巧则碎;拙大而巧小,拙通而巧断;拙率真于道,而巧留心于技;拙而不粗,尚见大巧之用,巧争见人爱,久则生腻;细审之,拙难于精技,巧易得于细腻,失之在内,巧形于外;拙乃通透澄明,巧乃陷于股掌而得俗人赞;拙近于大美,可壮其胆魄,巧近于秀美,可拈花庭间;得拙可谓之高处不胜寒,故人多易于得巧而沉醉其中,无力回天;真巧大拙,真拙大巧;巧为常住而无新者多,拙为无常而有新者罕;得拙者,心拙也。

五、读海德格尔《诗·语言·思》

海德格尔强调真理是敞开的、光照明朗,而不是存在物和存在物的相符;真理是明亮而不是正确,更不是存在物和存在物的相符;同样,艺术作品是通过真理作为明朗光照的发生,而不是看作一尺度作为所有尺度的尺度,即根据存在物的相互从属于正确和适宜的基本领会。

对书法的理解不应是“正确”,应该理解为“澄明”。这种“澄明”是书写者在书写过程的积累后,所显现的真实心境理解和思考范式图样。书法的媒介是文字,而文字的功用是书法起初存在的依据,说是文字产生的前提条件,说即指示出、让听,而文字文本是让看;文字和书写本身以显现、敞开、照亮的方式呈现,这就是说这种呈现具备思想性。

巴门尼德说:“思想和思想为之而发生的东西是同一的。”而海德格尔进一步阐释为:“思想是为存在的目的而发生的”,“思想领悟存在的显露”。海德格尔指出:“美学对艺术品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把艺术置于对一切存在者的传统解释的统辖之下,不过,动摇这种传统的追问法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擦亮眼睛,看看只有当我们去思考存在者的存在时,作品的作品因素,器具的器具因素和物的物因素才会接近我们。”

书法的存在与语言的存在是相依的。“人的思考凭借语言能够说出思考的是什么。”真正思考的语言的天性是诗意,它不需要采用诗行的形式(书法也具有此性质)。

1.为什么书法有生命、思想、哲理的存在?

2.书写本身的表现、构成、技法意义何在?

3.书法语汇的基本表现元素分析如:点画、结体、章法。

4.材质:纸张的性能与表现要求的相适应,工具为表现所提供的要求体现了要表现下的对工具的依赖性、以及这种依赖性下对工具的制作要求意义。

5.书法语汇在书写内容上的形式感受,即诗化的思维语汇。

6.如何亲近书写即心的作用,这也包含了书法自身存在的意义。

7.风格的书写语汇因素和形式相合。

8.书写与思考的语汇媒介联系。书写本身与书写过程,不是依靠自我产生,而是依靠于不同成员相互隶属,并帮助实现书写自身,而每一个隶属关系成员都可以认识到这种隶属性。

创造想象的事物,构造它、想象它。书法也是一种创造活动,有它自身的构造和想象的元素构成。诗词、书法、绘画、思想,都是可表达物的存在,而书法以一种相近的方式与吟唱和思想一致。例如:苏轼与《寒食帖》、李白与《上阳台帖》、颜真卿与《祭侄稿》、王羲之与《兰亭序》、李斯与《琅琊石刻》、黄道周与《孝经小楷》等等。所道超过所言,意义超过表达,语言的所是与所为这是语言的相关性,也是艺术的能指和所指以及诗行的形式和诗的言说,书法本体形式和书法语汇形式的变化感与交错感。

“思,就是使你凝神于专一的思想。”艺术品的风格乃是思想自身。书法先看起来是新的、怪的、难的东西,而当进入传统,深入传统,就响起了一纯然精美,清晰澄明,使人开始倾听思想的声音。但是,很少人充分体验到学识的对象和思考的事情的差别。

美学谈论的是表象、体验、判断、绝对有用和令人愉快的东西。令人愉快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建立在以快乐为基础之上,正如悲剧的美和崇高的美。

书法不从“时代的偶像”束缚中彻底解脱出来,就有可能成为书写“自我意志坠落的无意识化”。聚集的古代思想陷入了遗忘,而抽象存在和频频现身的近代思想取而代之,占据了思想的显著位置。(书者进入书写的原初发现,正是物的本性最真实的东西,因此,它是处于和源于生命体验的可知性存在。书写的原初发现是很难保护,然可以再次发现它依旧存在,书写实践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原初发现,这是与意志和艺术不相矛盾的,它是最具创造性的艺术感悟性发现的刹那间停留。它是体悟的,而非理解性获得。)海德格尔根据现象学的初始观念,即真理作为显明、敞开、澄明、光照,存在物不断地在自我显现;他的思考不断归回到物、作品、真理、存在意义的诸多问题上。

海德格尔在《诗人哲学家》开篇就是与思考有关和學问研究相关的思考之思考:

道路与思量,

阶梯与言说,

在独行中发现。

坚忍前行不息,

疑问与欠缺,

在你独行路上凝聚。

篇13:护理札记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护理札记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护理札记读书笔记1

读完《护理札记》,内心是深深被触动的,感叹先人的智慧,给我们留下了如此珍贵的东西,而且至今很多还为我们深深受用,记得牛顿有一句名言:“如果我所看见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一个人的进步,一个行业的发展,一个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历史的积累。南丁格尔的成就是永恒的,对护理事业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她的毕生力作是值的我们深深借鉴的。

今天我们的医疗与护理硬件设备是日趋完善的,我们拥有了更先进的通风设备,更良好的隔噪音系统,建造了更合理的病房,拥有了更温暖舒适的床和被褥等等,拥有这些,我们可以更方便快捷的解决很多外在因素引起病人不舒适的问题,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外在因数的制约对护理的发展的影响是越来越少了,评估外在因数是否是影响着病人不舒适的原因成了我们护理应该探讨的问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在中午例行体温普查的时候,一个刚刚做完化疗的病人对我说她睡不好,我安慰她打化疗是会影响睡眠的,叫她放宽心,别想那么多,离开病房的时候顺便把房间的窗帘给拉上了,等我回去收体温计的时候,我发现她已经睡着了,醒来后她对我说,中午我把窗帘给拉下来了,她睡的很好,说她一直都不知道窗户上边还有窗帘可以拉下来,我们都习惯以惯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而往往忘了最基本的东西,忘了最基础的护理,读这本书,我了解到,所谓精细的护理大多都体现在最基础的护理上,读这本书,对现在轰轰烈烈开展的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秀服务示范工程是有重要意义的。

护理是一门精细的艺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倡导“精细的服务艺术”,才能被公众,为病人所接受,作为临床护理的一员,我深刻的体会到单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对现在的护理服务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好的护士必定具有丰富的知识面,一双敏锐的,善于观察的眼睛,善于与病人交流与沟通的技巧,这一切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实践,学习,积累知识会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思考能力,怎么样给病人做精细的安排,如何提供给病人最合理的膳食,如何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这些都与我们掌握的知识是息息相关的,对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判断能力,著名文学家加里宁说过:“我们必需向上代人学习,必需掌握人类已经取得的最优秀的成果,然后推陈出新。”

不断探索是重要的,在护理工作中,没有可以照搬照套的东西,因为护理的工作是灵动的,是时刻存在变化的,在工作中,如果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护理效果时,我们是需要去发现,去改变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护理工作完善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拥有满脑的护理计划,不懂的或不愿意去实践的都是无用的,对护理工作的发展没有实际的意义,也不能为病人谋福利,非常喜欢谷歌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先生说的一句话:“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实践中赢得价值”,我们需要做护理的有心人,用心去学习,去思考,去实践,这样我们能更好的去护理病人,做一名更好的护士,也能更好的体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做护理的有心人,细心做好基础护理,关心患者的心理健康,乐心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用心学习充实自己,恒心于自己的护理事业,开心体验自身的价值!

护理札记读书笔记2

人们对于弗罗伦斯.南丁格尔这个名字的记忆是和克里米业战争相联系的,她的美德和英勇事迹也与这场战争一同流传下来。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关于她的故事,很具代表性的就是这样的动人画面:在斯库太湖医院里,生病的士兵们满怀崇敬之情看着他们面前的具有崇高美德的女子,她提着油灯,士兵们亲吻映在墙上的她的影子,她是士兵们心中的“提灯女神”。

在南丁格尔的《护理札记》里,我读到了南丁格尔为事业拼命奋斗的一生。

这个从六岁开始,就想过要去做一番事业的女人,她的形象,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年少时,她性格孤僻、甚至有些偏激,她生在富人家庭,却与周遭的世界格格不入。她的脑子里总是有一些奇怪的想象,她经常象着了魔一样地觉得她家的乡间别墅变成了一座医院,而她自己则是医院的护士长,在病床之间走动着。当她想到天堂的时候,她也会觉得天堂里也充满了受苦的病人等着她去照看。她就是如此幻想着而且也为自己的想法感到不解。

终于有一天,她的困惑不解变成了惊慌失措。那天,南丁格尔宣布了她那偏激的愿望:到索尔兹伯里医院去做几个月的护士。她的想法被家人里认为是发了疯,所有人都反对她。这时,南丁格尔已经二十五岁了,她感到她生命中的梦想被击得粉碎,难受得几乎绝望。

在接下来的八年里,她仍然以令人惊讶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争取着、准备着和计划着。尽管在这期间,她仍然作为一位惹人注目的姑娘生活在上流的肤浅和浮华之中,尽管在她的内心里有那么多的由遗憾和懊悔带来的痛楚,她仍然有能力想办法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和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她悄悄地大量阅读了医护责任报告,医药权威人士的著作和医院建设的历史。在伦敦度假时,她一有机会就跑到那些破破烂烂的学校和手工作坊去。当她和她的家人一起到国外旅游时,她把她的闲暇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到处走访,以至于没有一所欧洲的大医院是她所不熟悉的,没有一所城市的贫民区她没有去过。她一直在为实现她的理想做准备。

又过了三年,时间终于让她的家人明白,她已经有了足够的力量去走她自己的路。她成了哈利街慈善护理机构的负责人。她获得了独立。她是一只鹰,要开始飞翔了!

南丁格尔34岁那年,命运之神敲响了她的门。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了,阿尔玛战争打响了。

这个时候,她是自由的、成熟的,国家需要她,非常需要,而且她也习惯于接受命令,她也能够不负国家的重托。而且,她的好友西德尼.赫尔伯特在战争办公室工作,并且是内阁成员,他同意她这样做。三十八名护士在南丁格尔与西德尼的书信往来之后,在热情的欢送中,离开了国家,去往康斯坦丁堡。

南丁格尔来到了斯库台湖。大批大批的伤员被送往这里,药品十分匮乏,在长长的过道里和在木头办搭成的巨大的房子里,到处都是短缺、忽视、迷惑和痛苦,它们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污浊的空气之中。这里没有什么长远的考虑,也没有什么充分的准备,它只是为这些战争的受害者临时而仓促地搭建起来的避难所。在这样的地狱里,南丁格尔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首先是因为她带去了医护人员,在马赛买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物品,这些东西在斯库太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她还带了很多钱在身边。

在医院里,她的职责是根据医生们的指示为病人服务,并且组织护士们进行看护,但是如果没有医生的指示她们是不能擅自行动的,起初的时候,一些外科大夫对她根本不理不睬,尽管也有一些人对她的到来表示欢迎,但是大部分人对她是充满敌意和怀疑的。但是渐渐地,她站稳了脚跟。谁也无法否认她拥有一颗善良的心,而且谁也没有充分的理由贬低她的能力。她用她的完美的工作能力、温柔而崇高的性格力量以及她个人的高尚人格形象,鼓舞了那些意志摇摆、神经紧张、没有勇气和无助绝望的人,包括她身边的上司。她是如此的坚毅,就像是惊涛骇浪中的岩石,跟她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安全、宽慰和生命的活力。她为斯库太湖带来了黎明的曙光。

在她的管理下,一所正规的战地医院诞生了。

她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她的事业。在那巨大的病房里,当病人的情况出现恶化的紧急关头或者是特别缺乏什么东西马上需要帮助的时候,南丁格尔就会奇迹般地出现。在做非常关键而紧张的手术时,她超乎寻常的镇定可以给病人以忍耐的勇气和希望的火花。她一次又一次地用她不懈的努力拯救了他们的生命,而这些恰恰是外科大夫们认为是医学无法拯救的人。她只要在这儿就会给人带来强大的影响,人们开始热情洋溢地崇拜着她:当她经过的时候,她们亲吻她留在地上的影子。不仅如此,一位士兵说:“当她还没有来的时候,屋子里吵吵嚷嚷地叫她的昵称,但是当她到来之后,这里就好像教堂一样庄严肃穆。”

她是勇敢的。她能够在官僚世界那种密集、混乱而难对付的权力网中获得处理事务的能力和权威,完全是因为她态度强硬,原则坚定而不妥协,对事情的细节非常重视,而且是不停地努力争取,还有她不屈不饶的意志。

由此,她成为影响世界的一百人之一。

南丁格尔的《护理札记》一书,并不是写给护士看的,而是写给女人的。这本书,融合了卫生学、心理学、建筑学、营养学,还有很多人文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这还是一本女性的励志书。

这让我想起了《大长今》。她们的成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少年时期的理想,永远是她们心头亮着的一盏灯。灯光照亮前行的路,信仰,是最坚定的支撑。即使遭遇梦想破灭,依然坚持,不放弃。还有,在向理想进发的途中,需要准备,知识的准备,经验的准备,需要时机,需要朋友的帮助和团队的支持。

执着,让成功变得不再遥远。而执着,源自热爱!

护理札记读书笔记3

生命决定于一些细小的事情。南丁格尔将那些细节放大,使那人性和人道的光芒照耀到每一个卑微的生命里。这是一种永恒的道德力量。世上有那一种职业,就是“护理。”

《护理札记》中说“不管病人得的是什么病,遭受的是什么样的痛苦,对他们来说绝大多数的压抑和沮丧是来自与周围环境的长期处于单调的状态。”“环境单调对于神经系统产生的不良影响就像单一的食物对于消化系统所是产生的影响一样。”读完了《护理札记》感触真的很深。

“护士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她一旦接手病人的看护工作之后,她就必须要观察给他的食物对他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并且向其他的医护人员回报这一情况。”在这一方面,我们的护理人员通常不怎么注意。但是在护理病人和为医生提供信息帮助这些方面,如果护士能够做到仔细而密切地观察病人饮食状况的话,其带来的好处是难以估量的。“对病人的饮食通常缺少细致的观察。”我想这一现象在我们临床还是普遍存在的。很多时候护士还是忙于疾病上的护理,忙于打针发药,我想,要改变人们对护士的看法,体现护理的价值,唯有提高护士的整体护理水平,按照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真正要做好这项工作,我觉得我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努力,我相信《护理札记》会引导我进步的。

在书中作者用十四个章节介绍了包括通风以及一些注意事项,房子的健康条件,精细的安排,噪音,变化,饮食,床和被褥,光线,房间和墙壁的清洁,个人卫生不停的谈论希望和建议,观察在内的一些照顾要点。其实这些护理知识给于我一名刚踏上工作的护理工作者很深刻的启示。让我深刻的是第一章通风以及一些注意的事项,文中第一条规定就是让屋内的空气尽量清新一些,她认为一间房间里总是关起窗,新鲜的空气无法进入屋,空气是凝带的,发霉的,污浊的这样很容易得猩红热,白喉病,其他疾病也极易滋生。

是的,如果室内空气不换会导致许多细菌的滋生,那么房间就成了病毒的温床。健康的人也容易生病。可见,新鲜的空气对于病人的恢复的重要作用。因此,他提倡窗户打开,但把门关上,这样不会因为冷空气而导致感冒,必要的时候,也可使用暖炉,以提高室内的温暖,但是不能把窗户关死。事实上,打开窗户,可以更换新鲜的空气,那么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可以让血液得到新鲜的氧气,使人精神清爽,更利于疾病的恢复。

让我感到最深刻的第二点就是对病人的观察。观察不是为了观察表面上的问题,而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要形成任何正确的观点必须通过对病人整体情况的观察。因此,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临床护理中,很多过程中也体现了密切观察对于一个护理工作者的重要性。正像南丁格尔在文中所说那样“如果你无论如何也不能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你最好是转行不要再做护士,无论你有多么善良,有多么喜欢护士这个职业,你也不适合做护士。”《护理札记》是南丁格尔对平时护理工作进行认真总结的一本笔记本,始终内容丰富,对护理工作者很指导意义。特别是文中所体现的,南丁格尔在工作中的细心观察,坚持不懈和严谨认真的态度让护士们钦佩不已。

通过对《护理札记》的学习,交流和分享,我觉得收获丰富,在深深感慨于古人先进的护理思想的`同事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希望能学习前人的经验,让自己在护理工作中少走弯路。另外,我还认为读了《护理札记》后,收获的不仅仅是经验和思想,更重要的是感受到科室全体护士的团结,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和力量。

总而言之,这本书中许多观点在今天仍有意义的。

护理札记读书笔记4

南丁格尔的护理札记围绕一个主题:怎样做才能够使人不生病或者是使人从患病中康复。记录了她在生活和工作中照顾别人时的经历,并总结成非常有价值的宝贵经验,为后人的护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提倡以人为本。护理事业已从当时起步阶段发展到一个新的台阶,在提倡整体化护理模式的今天,各种护理分工更细、更明确、更专科,各种要求不仅更高,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规范的科学的人性化的护理。如何更好适应今天护理的需要,如何象札记中所说的在工作中“自己教会自己”,这是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和理性思考的问题。

从南丁格尔简介中知道她不惜背叛家庭,放弃富有的生活和家庭的组建,用无私的爱,用人性化的行为,为护理事业奋斗一生,她这种精神令人感动和震憾。作为从事护理工作的我们,不要求自己能象南丁格尔样作出这么大的牺牲,拥有一颗热爱护理专业的事业心,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是最起码的要求,这样才能对病人进行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让各种病人在康复过程中受益匪浅。作为手术室的护士,我想能做好以下几点,是对护理札记最好的理解。

首先,避免差错事故。一个准备接受手术的病人来到手术室,我们要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术前用药等,防止接错病人。在手术开始前,与手术医生、麻醉师,再次核对以上内容,器械护士对所有器械及下敷料做全面整理,做到定位放置,有条不紊,与第二助手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等物品数目,每次2遍。巡回护士将数字准确记录在物品点数本上,术中临时增加的器械或敷料,应及时补记,当关闭体腔或深部创口前,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应清点点数本上的物品,并与登记的数字核对无误,缝合至皮下时,再清点一次。

如果因为我们不负责任的态度,而做错手术病人、或做错手术部位、或把异物遗留病人体内,不仅进一步增加病人的痛苦,造成心理的重大伤害,同时也加剧目前医患关系尖锐的矛盾,加剧社会对医疗的不信任。因此,作为手术室护士,切勿有麻痹大意的思想,要认真履行操作规程,使病人得到有效及时安全的医疗护理,避免不必要的差错事故发生。

其次,严格执行无菌制度及原则,这也是我们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必需遵循的。在一个洁净的手术间,为手术提供无菌的物品,每做一项操作,我们都要做到“慎独”,做好了,可以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机率,杜绝交叉感染,促进手术病人的康复。

再次,整体化、人性化护理。对手术病人良好的身心护理,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大多数准备接受手术的病人,因为缺乏对手术过程、步骤的了解,会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这对手术极为不利。

我们所需要做的是把人性化溶入护理中,在手术前探视病人,讲解手术有关情况,如手术病人的注意事项,手术室环境,手术的大致过程等,尽可能与病人拉近距离;病人来到手术室后说话语气要平和,态度和蔼,做一些关切的问候,如“您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昨晚你睡得好吗?”“现在你感觉怎样?”等等,以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和心理负担。入室后及时帮助病人保暖,减少不必要的暴露,调节好室内温度,清醒的病人,轻抚一下病人的头或亲切地向病人询问一下感受,工作人员不要大声喧哗及开语言玩笑,少谈论些与手术无关的事,减少噪音对病人的刺激,表情尽可能平和而不是冷漠,这些都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总之,作为手术室护理所涉及的要工作面还有很多,比如,对自己负责的那台手术病人,做个预见性护理,对手术所需的物品及手术过程步骤、配合,要充分了解和熟练掌握,在多台手术的情况下,如何把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如何把人性化的一面溶入护理工作中,这些都值得我们继续摸索和探讨。

护理札记读书笔记5

《护理札记》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我们的护理史祖南丁格尔女士从我们生活中一些看似微不足道,易被忽视的小细节出发,而引出这些事对我们本身及病人造成的潜在及已发生的危害,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它不是一味地讲大道理,要求我们怎样按照什么道理做什么事情,这样更容易让人接受。

《护理札记》由外文翻译而来,因为语言的差异,初次读来难免有些生硬难懂,我甚至觉得有些语言都是欠通畅的,以致于最初不懂什么意思,更加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但是细细品味,却又不难感受到作者细腻的情感以及那双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及那颗博爱无私的心。

也许有人会说,那些简单的生活常识大家都知道,是啊,既是来自生活想必大家都清楚,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而且又有多少人也为别人做到了这些,这就是关键,纵是简单的事,想必心中没有爱,没有怜悯之心的人是无法做到的。

就拿书中通风这一事来说吧,我们为自已的房子通风透气,想必大家都会做,因为都知道新鲜空气的重要性,但是作为护士,我们是否也会我们的病人考虑了这一点,就拿我们内科来说吧!我不知道是不是地理位置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个风口的问题,我明显感觉同处一家医院,进入内科去比别的科室心情更加压抑,不单单因为我们工作量,更是因为这个环境,我们一天工作生活8h的环境,浑浊的空气,时时充斥着整个病房,这时我们在打开护士站的窗门时有没有想过病人也跟我们有着同样的需求呢?可能我们也曾为病人做过这样的事情,但那是不是因为我们自己进入病房时也受不了病房里面浑浊的空气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也不是在为病人在做事,而是为我们自己。可能我们也想这样做吧,但是因为现实与理想的差别,繁忙的工作让我们无暇顾及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我们也做不到事事亲之,为之,但是作为护士,作为一个健康人,我们主要做好健康宣教,既是疾病的宣教,也是生活的。

上一篇:优秀散文:写在秋初下一篇:市商务局以服务营造便捷高效投资环境(201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