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古代文学常识

2024-05-23

中学语文古代文学常识(精选8篇)

篇1:中学语文古代文学常识

一、年龄称谓

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古代的刑罚

(0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02)劓刑:割鼻子

(0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0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

(05)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

(0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

(07)大辟:砍头

(08)炮烙:将人烧烤死

(0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

(10)汤镬:将人煮死

(11)腰斩:从腰部斩簖

(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暴尸街头

五、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将公历年换算成干支年的方法(略)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六、有关官职的问题

1、词语

(1)授官:除拜

(2)升官:迁擢

(3)降官:谪左迁

(4)免官:罢黜

(5)招聘:征辟

(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徙

(7)大臣辞职:乞骸骨

2、六部:

(1)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

(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

(3)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

(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

(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

(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中学常用的古代文化常识]

篇2:中学语文古代文学常识

4.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5.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6.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7.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8.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9.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10.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11.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12.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13.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篇3:中学语文古代文学常识

通过研究, 对人教版必修教材古代诗文部分进行归纳, 形成相对完整的古代文化常识。归纳时, 一是结合注释, 在简单的解释中挖掘丰富的内容, 二是在一定时期进行整体分类, 三是在文本叙述的过程中, 于无疑处生疑, 四是尽量进行追根溯源的丰富, 厘清本源, 激发兴趣, 在有趣中积累, 而非死记硬背, 同时也要把握好深究与拓展的度, 不可本末倒置。

《沁园春·长沙》中有“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诗句, 其间的“万户侯”注释为:食邑万户的侯爵。在周代, 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侯爵”地位很高, 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的特权。“万户”是说所食户数是一万户。在古代地广人稀、人口数相对今日较少的情况下, 可以想见“万户侯”的优越地位与显赫权势。而词人却说“粪土当年万户侯”, 把极高的权势地位视为粪土一般, 表现出词人和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关于官职, 在古代散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如果简单告知学生是一个官职, 就如同向大海投掷一枚石子, 不会泛起任何的涟漪。了解官职的职属, 对于学生把握作品中人物行事用语、经历乃至人物形象和精神都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史记》在文末有“太史公曰”, 这里的“太史公”指的是司马迁, 司马迁继其父“太史令”, 掌天文图书等, 古代主天官皆尚公, 所以称司马迁为“太史公”。《张衡传》中有“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公车特征拜郎中, 再迁为太史令”的句子, 这里的“太史令”, 学生可能望文生义, 理解为和历史有关的官职, 实则就是掌管天文、稽定历法的官。张衡在此职位上所为就可以理解了:“遂乃研核阴阳, 妙尽璇玑之正, 作浑天仪, 著《灵宪》《算罔论》。”

再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 其中的“行李”注释为:出使的人。在备课过程中, 要有于无疑处生疑的精神。“行李”和“出使的人”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这个问题, 虽然对于理解文本可能不是一个障碍, 但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 培养质疑探究精神。

再比如,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古代社会, 大到国家政治活动, 小到家庭生活、人们的交往, 都要在“礼”的约束和指导下进行。礼仪的制度化, 使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伦理道德色彩。《周礼》把礼仪分为五类, 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任何一种文化的存在, 都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从礼法角度来看, 有一些是等级制度下的贵贱尊卑的体现, 让学生加以了解, 对文本阅读不造成障碍即可。比如, 古人出使礼节讲究繁复, 有信物:《苏武传》“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 “持节”之“节”:旄节, 以竹为竿, 上缀以牦牛尾, 是使者所持的信物;有礼物:《荆轲刺秦王》“持千金之资币物”, 指的是钱财礼物;有仪式:《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之“斋戒”, 说的是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 洁身清心, 以示虔诚。这些礼节, 或表明苏武始终如一的爱国忠贞情怀, 或表明荆轲在完成使命时的聪明智慧, 或表明蔺相如在秦廷之上为不辱使命而表现出的沉着镇定。小小礼节, 彰显人物性格, 这是不可小觑的。教者可以进行整合, 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古人出使礼节系统, 体会人物形象时, 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而有些礼节, 教师要密切联系当下生活, 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礼仪教化, 实现语文的德育熏陶功能。如《滕王阁序》中的“他日趋庭, 叨陪鲤对”, 这里的“趋”就是走过君长面前时小步快走, 是对长者尊者表示敬意。在古代有“成丁礼”, 近似今天的成年礼, 程序相对是复杂的:由父亲在宗庙主持仪式。要选定日期、参加仪式的来宾, 行礼时加冠三次, 分别表示有治人权、服兵役、参加祭祀权等。繁复的礼节其实表明成人之后所具有的权利, 当然还有义务、责任的担当。从这个角度说, “成丁礼”是极具教育意义的一种形式, 对于青少年而言, 成就人生关键在于责任和担当意识的形成。涉及此类古代文化常识, 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 包括天文地理、礼仪习俗、衣食住行、姓氏称谓方方面面, 虽庞大却有序有趣。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梳理探究, 应该可以体现趣味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对于古代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意义在于思考当今的价值。就是说让所谓久远的、似乎没有生命力的文化, 在当今寻找到它的影子, 挖掘出当代发展前进的根。基于此的文化学习, 才是最具意义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篇4:中学语文古代文学常识

【关键词】中学古代文学 师范院校古代文学教学 教学情景

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大多是要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与实习过程中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学生懂得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意识到课堂教学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高校师范生一走上中学讲台,却不知道该如何讲起。究其原因,应与师范院校教学的两个盲区有关:一是教学法中教师重视教学技能的训练,对中学的语文实际教学情景不够熟悉;二是相关科目的教师重视本科目知识点的讲析,对中学语文实际教学情景也很陌生。正是这两个盲点,造成了高校师范生面对中学教材无所适从的困境。鉴于此,笔者以古代文学为例,探讨中学古代文学教学情景在师范院校古代文学中的渗透。

课堂教学元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设备等要素。所谓课堂教学情景就是教师面对具体的学生,以教材、教学设备为辅助,运用具体的教学方法,形成的课堂教学状况。因此师范院校的学生在实习时,应该熟悉古代文学教学情景。要做到熟悉教学情景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日常教学中,要区别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情景与中学古代文学教学情景的差异性,提醒学生区别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这种教学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材重点的处理的不同:高校古代文学的篇目是为了佐证具体的知识点的,重在论证;中学的古代文学教学重在将古代语言翻译为现代汉语,同时渗透审美教育,还要对古文进行赏析。二是教学的对象不同:高校的学生是成年人,心智成熟,抽象思维能力强,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古代文学知识的积累,有自学的能力;中学的学生是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文言文的积累还不够深,学习的依赖性相对较强。高校的古汉语教学教师要关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情景与中学教学情景的差异,学生在日后走向中学课堂,具体面对中学的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时,才会心中有数。

二、高校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前要精选古文,教学时要设想中学古文教学情景,与中学的古文教学作好衔接。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创设中学教学情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选取中学课本与高校古代文学都讲到的古文名篇进行比较。这需要上做到三点:

一是根据古文名篇,提示学生区别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情景与中学古代文学教学情景的差异性。首先教师根据具体的古文,明确告诉学生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情景与中学古代文学教学情景的不同。首先是教材处理的不同:高校古代文学选讲该名篇重在论证作家的作品思想与艺术风格;中学的古文名篇重在将古代语言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还要赏析古文,培养学生在读懂古文的基础上分析课文的思想艺术的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其次引导学生分析教学对象的差异性:高校的学生是成年人,有一定古代文学功底,自学能力强,一般可以准确理解古文的语言,在教师的点拨下,完全能够消化和吸收相关的古文知识点;中学生接触古文名篇不多,对古文文意理解不透,需要教师的讲解和引导。然而就中学生来讲,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知识储备是不同的,因此编者得考虑该篇被安排在中学语文的哪一册,关注此学段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二是教师根据古文的具体篇目,引导学生创设中学文言文教学情景。首先,明确该篇目的教学要求。这需要做到两点:明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文言文和古诗词阅读能力的要求;明确该篇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和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其次还要明确该篇目的体裁,根据体裁特点确定重、难点及选择教学方法。最后是根据该篇目所处的教学阶段,评估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接收能力。

教师在明确高校与中学教学的差异、中学教材要求、篇目体裁及中学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接受能力的基础上预设教学情景,采用切合中学教学要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小石潭记》,高校古代文学作品选和中学课本都有,教师在讲析此文前,先明确此文在古代文学课中的教学要求是理解柳宗元凄神寒骨的艺术特点,因此讲析该篇时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艺术特点讲析;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明确中学文言文教学与古代文学的不同,并根据不同预设中学教学情景,并撰写教案:

第一步,引导学生查阅中学新课标对文言文的要求: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1]由此看来,初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重点应是在语言点的解读方面。第二步,引导学生阅读中学课文该篇所在单元的教学要求:“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要品味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要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2]。由以上二点确定教学的第一个重点就是采用串讲法疏通文义。串讲法是文言文语言教学的最基本的方法:先讲字,再将词,再讲句,最后讲文,如同丝线串珠般的理解文意。第三步,明确本文的体裁为游记散文,确定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按照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分析该文的优美意境以及其后隐含的情感。第四步,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接受能力。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就是语言解读与游记散文的情感理解。本课在八年级下,就学生而言,自七年级接触文言文以来,已有三学期数十篇课堂内外文言文的积累。学生适合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简单常见的字词、语法现象。

因此,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运用。本文的常用字词、句式采用积极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对较难的和初次遇到的知识点由教师讲解。由此确定基本的教案撰写思路:一是明确教学重点为理解的文章的语言及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为分析文章的审美价值。二是明确授课思路:先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用串讲法疏通文义,教师讲析较难的语言点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重点语句所描写的意境美及蕴含的作者的情感。随后可安排学生试讲,进一步感受古代文學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特定的教学情景。

再如《观沧海》,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引用该诗是用来论证曹操诗歌苍劲悲凉的艺术风格;中学课本此诗的教学目的不同。新课标对古代诗词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1]。 观沧海的教学目的要求:“朗读应该讲究抑扬顿挫,在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与诗人同喜共悲,然后再作客观评价”[3]很显然诗歌的重点在该篇的审美价值。因此应该在串通文意的基础上,分析诗歌的广阔雄壮的意境以及该意境下作者广阔的胸襟与远大的志向。

当然,高校的古代文学课时也是有限的。为了保证高校古代文学正常的课堂教学,根据中学古文的教学情景,培养师范生中学古代文学教学能力,教师也只有平时多研究高校和中学不同的教学理念,进行有关的教学实践,为学生布置有关古文名篇, 使师范生根据中学教材要求和学生基本情况预设中学教学情景,撰写教案,作为平时作业以便教师指导,提高师范生对中学古代文学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教学标准[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课程教材研究所.语文(八年级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191.

篇5:中学语文古代文学常识

17.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其中韩愈为首。

18.杜甫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19.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是韩愈和柳宗元。韩愈的代表散文有《师说》《马说》《祭十二文》,柳宗元的代表作有《捕蛇者说》《童区寄传》《黔之驴》。

20.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倡导者,代表作有《卖炭翁》《钱塘湖春行》,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21.《阿房宫赋》和《清明》诗的作者是杜牧,“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

22.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是北宋的柳永和南宋的李清照(我国第一个女诗人),代表词作分别是《雨淋霖》、《声声慢》。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苏轼号东坡居士,代表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散文名作有《赤壁赋》;辛弃疾号稼轩,代表词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3.我国第一部也是最大的编年体通史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24.《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六国论》《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的作者分别是北宋的范仲淹、欧阳修、苏洵、王安石、苏轼。

25,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集是《梦溪笔谈》,由北宋沈括用笔记体写成的。

26.《扬州慢》的作者是南宋词人姜虁。陆游的代表诗作有《示儿》《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钗头凤》。

27.元杂剧《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高祖还乡》的作者分别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睢景臣。

28.“明清四大奇书”(又称中国小说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29.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水浒》,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

篇6:高考语文古代常识模拟试题

1.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B.青衫,多为低阶的官服或卑贱者的衣服。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哀痛的情感。

C.望帝,战国时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用“望帝”代指杜鹃鸟,也用以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D.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历法上自古以来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总称。

2.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在古代是爵位称呼,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3.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官职变动中,“出”是由京城到地方做官,“入”是由地方进京城做官。

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

C.“改元”一般是指新皇帝即位后改变纪年的年号,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

D.“再拜”是指再次拜谢,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

4.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指迁官,即升职。与“擢”相同的还有“察”与“举”等词。

B.“昆弟”指兄和弟,比喻亲密友好。

C.“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

D.“追赠”指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一种官职或称号。

5.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黜陟”中的“黜”指降职或罢免,“陟”指晋升、进用,该词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B.“射礼”,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

C.“箕踞”,古代礼节的一种,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畚箕。

D.“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担当这种职责的就称为“留守”。

6.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军,天子所统领的军队。周制以一万两千五百人为一军,天子有六军。

B.四纪,为四十年。古代以岁星(木星)绕天运行一周为一纪,一纪十年。

C.理学,是宋明时期的一种崇尚理性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代表人物有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

D.九州,我国古代所划分的九个行政区的通称,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7.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可用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8.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服”,指帝王或高官为隐蔽身份而改穿平民便服。

B.“赙助”,指赠助丧家的财物。

C.“践阼”,特指帝王即位。

D.“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旧俗元夜张灯为戏。另有农历八月十五为“中元”。

9.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B.“东宫”既指太子所居之宫,亦指太子,古代设三少、三公等侍奉太子。

C.“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中庸》《春秋》,其实本来有六经,《乐经》亡于秦末战火。

D.“江左”是一个地理名词,一般指江东,即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10.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唐代始置进士科目。

B.“封章”,言机密事之奏章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

C.“受禅”,指王朝更迭,新皇帝继承旧帝让给的帝位,泛指继位。

D.“萧墙之难”,指由内因而非外因引起的灾祸,泛指内乱。

11.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又可细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B.谏议大夫,始置于秦,隋唐仍置谏议大夫,有左谏议大夫和右谏议大夫,分属于门下省与中书省。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高祖、明宗、太宗、文王、武王等。

D.表字,古时人在本名以外由父母或师长为自己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别名。

12.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赠,既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也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

B.禁中,指皇帝所居住的宫苑。因宫苑禁卫森严,不许人随意出入,故称“禁中”。

C.关中,指陕西渭河流域一带,因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故称“关中”。

D.致仕,“致”的意思是“给予”,“仕”的意思是“做官”,“致仕”指获得官职。

13.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三种诗歌形式,后三者指三种表现手法。

B.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作品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C.“风”“骚”分别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D.禊,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修禊事也”中的“禊”就是此意。

14.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B.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似簸箕。这种姿势是表示尊敬对方的意思。

C.乡试,明清两代,指各省每三年举行一次的选拔人才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

D.道,古代行政区划名。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的郡下设道,唐代曾分全国十五道,清代在省与州府之间设道。

15.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风,《诗经》中各国的民间歌谣,自《周南》至《豳风》,共分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

B.春秋五霸,春秋时担任领导地位的五位诸侯,指齐宣王、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C.斋戒,指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以示虔诚。

D.学政,古代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

1.答案:A

解析:“晦”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是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2.答案:A

解析:“总角”指的是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

3.答案:D

解析:“再次拜谢”错,应该是“拜两次”。

4.答案:A

解析:察:考察后予以推举。举:推选,推荐。这两个词与“擢”不同。

5.答案:C

解析:这是一种不礼貌的坐姿,不是礼节的一种。

6.答案:B

解析:古代“一纪”是十二年,“四纪”为四十八年。

7.答案:B

解析:“南面”即“面南”,指登帝位。

8.答案:D

解析:“中元”是农历七月十五。

9.答案:C

解析:“五经”不包括《中庸》,应是《周易》。

10.答案:A

解析:“进士科”在隋朝时开始设立。

11.答案:C

解析:“文王”“武王”不是庙号。

12.答案:D

解析: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

13.答案:C

解析:“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应互换位置。

14.答案:B

解析:箕踞是一种倨傲无礼的姿势。

15.答案:B

解析:“齐宣王”错,应为“齐桓公”。

古代文化常识检测(2)

1.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老思想,“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帝和老子被尊为“黄老思想”的创始人。

B.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C.户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水利、屯田等事务,为国家财务行政的机构。

D.乞骸骨,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简称“乞骸”。

2.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被举荐的人也称“孝廉”。

B.服阕,指三年守孝期满除去丧服。古代父母死后,子女要为父母守丧,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C.九锡,是中国古代皇帝优礼诸侯、大臣所赐予的九种物品,是礼遇的表示。这些物品赏赐形式上的意义远大于其使用价值。

D.束发,古代汉族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归有光《项脊轩志》中曾写道:“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可知归有光20岁时开始在项脊轩读书。

3.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合”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在古代汉语中,它指曲意逢迎。

B.“舅姑”指丈夫或妻子的父母。

C.“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D.“易”指的是《周易》,它是儒家重要经典,是“六经”之一。

4.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耄耋”常用来指高龄、高寿。“耄”指八十到九十岁,“耋”指七十到八十岁。

B.“从弟”指堂弟,“从”指堂房亲属,比如有“从兄”“从父”等。

C.古代人都有名和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举行成年礼后起的。

D.“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5.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衣”在古代有更换衣服的意思,也是上厕所的一种委婉说法。

B.“山东”,在战国、秦、汉时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也指太行山以东地区。

C.“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D.“避席”,古人布席而坐,当对人表示尊敬时就离开原位,坐在没有席子的地方。

6.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卑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在古代指出身低微、为人粗野。

B.“青庐”指青布搭成的帐篷,古代北方民族举行婚礼时常使用。

C.“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D.“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7.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免胄,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

B.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称帝王或王后的死为“崩”。如“驾崩”“崩殂”等。

C.古代纪年法有多种,有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等。“赵惠文王十六年”属于年号纪年法。

D.伯乐,相传为春秋时秦国人,名孙阳,以善相马著称,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8.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礼,古代在确立婚姻过程中的六种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B.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辆车把人体撕裂致死,俗称“五马分尸”。

C.三秦,指关中地区。项羽破秦入关,把关中之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D.阳,指水南、山北;阴,指水北、山南。如“华山之阳”指的就是华山的北面。

9.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明清时学府称国子监。

B.“致仕”指官员交还官职,类似于今天的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C.古代官员为去世的父母在官府内闭门守孝叫“丁忧”,遭逢母亲丧事叫“丁母忧”。

D.“侍读”是官职名,其主要职责是陪帝王或皇子读书,为其讲学,供其咨询。

10.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在古代一般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无人赡养的人。

B.“台阁”在东汉时是尚书省的别称,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因此有这一称谓,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C.“功曹”是古代的官名,亦称功曹史。西汉始置,除掌人事外,还得以参与一郡的政务。

D.“桎梏”是中国古代的刑具,指脚镣手铐。在手上戴的为“桎”,在脚上戴的为“梏”。

11.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补”,旧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B.“中国”,古指中原地区。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C.“谏官”指掌谏诤的官员,即古时专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

D.“宿儒”,“宿”指努力工作的人,“儒”指读书人,该词的意思是努力读书的人。

12.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

B.“夺情”指丧期未满,官员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

C.“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

D.“大计”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来定赏罚。

13.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顿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以头叩地停顿一段时间才起身,故称“顿首”。也用于书信的起头或结尾,表致敬。

B.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两为四锱,一锱为六铢,后用“锱铢”来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C.三辅,本指汉代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也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方。

D.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撰述的官职。唐时称“翰林学士”,为文学侍从,参理机务,起草诏书,有“内相”之称。

14.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霓裳羽衣曲》,唐代宫廷舞曲。曲原为西域乐舞,后经唐玄宗改编增饰并配上歌词和舞蹈,于天宝年间改用此名。

B.牺牲,古代祭祀时用的纯色体全牲畜。毛色纯一的叫“牺”,体全的叫“牲”。

C.期颐,“期”是期望的意思,“颐”是赡养的意思,“期颐”指人八九十岁,年事已高,指望儿孙赡养。

D.先,可作为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归有光《项脊轩志》“妪,先大母婢也”中的“先”就是此意。

15.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

B.夷夏,古代泛指中国境内的各族人民。古代汉民族自称“夏”,而将处于中原周边的少数民族称为“夷”。

C.城隍,城墙和护城河。后来“城隍”成为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是佛教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

D.尚书省,古代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时中央政府权力机构之一。

1.答案:C

解析:掌管水利、屯田事务的是工部。

2.答案:D

解析:“20岁时开始……”错误。古代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成年。

3.答案:C

解析:只有“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才能称为“太子”。

4.答案:C

解析:在古代,一般是男子有名有字,女子很少有字。

5.答案:D

解析:“避席”指的是起身离开原位,“坐在没有席子的地方”错。

6.答案:C

解析:“社”指的是土神,“稷”指的是谷神。

7.答案:C

解析:“赵惠文王十六年”属于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8.答案:D

解析:阳,山南、水北;阴,山北、水南。“华山之阳”指的是华山的南面。

9.答案:C

解析:“在官府内闭门守孝”的说法错误。古代朝廷官员的父母若去世,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离职回到原籍守孝。

10.答案:D

解析:在手上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

11.答案:D

解析:“宿儒”的意思是年高而博学的读书人,“宿”指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

12.答案:A

解析:“内艰”指遭逢母亲丧事。

13.答案:A

解析:“以头叩地停顿一段时间才起身”错,行顿首礼时,头碰地即起。

14.答案:C

解析:期颐,指人百岁。人八九十岁称“耄耋”。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知天命指五十岁,花甲指六十岁,古稀指七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15.答案:C

篇7:中学语文古代文学常识

明代高棅编辑的唐代诗歌选集。此书明确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期,特重盛唐,每种诗体内又分为九格,以初唐为正始,盛唐为正宗、大家、名家、羽翼,中唐为接武,晚唐为正变、余响,方外异人为旁流。其崇尚盛唐、区分流变的意见,为世人指示了学习唐诗的正确途径,选诗和论析又很具识见,因而获得广泛的响应,对明代尊唐诗风影响深远。2.金瓶梅

也称《金瓶梅词话》,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它是明代长篇世情小说,也是中国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章回小说。《金瓶梅》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封建时代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3.童心说

《童心说》是明代末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一篇散文,他在文中提出了“童心”的文学观念。“童心”就是真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4.同光体

近代学古诗派之一。“同光”指清代“同治”、“光绪”两个年号。光绪九年至十二年间,郑孝胥、陈衍开始标榜此诗派之名,宣称指“同、光以来诗人不墨守盛唐者”,随着后期大批文人等追捧,“同光体”逐渐成为一种成型的诗风。其主要特点是主体学宋,同时也学唐,但后者则主要趋向于在中唐的韩愈、孟郊、柳宗元,而不是盛唐的李白、杜甫。5.玉茗堂四梦

玉茗堂四梦,又称临川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四部戏剧文学作品:《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这四部作品被看做是明戏戏剧文学的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6.四声猿

《四声猿》的取名取自巴东三峡民谣“猿鸣三声泪沾裳”,意思是猿鸣三声足以堕泪,何况四声。由四剧组合而成,即《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 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是徐渭的四出杂剧杰作,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明代中叶资本主义经济萌芽阶段反抗封建压迫与礼教束缚的民主主义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从理想出 发,希望变革不合理现实的美好愿望。

二、简答(3题)

1.《琵琶记》中赵五娘形象(作者:高朋)

赵五娘是一个由生活真实和道德理念混合而成的艺术形象。

(1)就其真实性的一面来说,她代表着一种人物类群:在旧时代中下社会阶层,一些妇女往往是家庭的真正支撑者,她们坚韧不拔,忘我牺牲,奉养老人,抚育子女,使丈夫能够在外界获得成功。在这过程中,她们往往需要忍受巨大的苦难。而《琵琶记》所刻画的赵五娘,在多方面作了强化,作者为她设计了极端艰困的处境:被丈夫遗弃却必须奉养公婆,家境贫寒而又遭遇灾年,竭力尽“孝”仍被婆婆猜疑„„。这种描写确实集中反映了旧时代妇女身受的非人的磨难。

(2)从作者的本意来说,即使对赵五娘这样的人物也有同情,主要的还是为了借助严酷的处境来突出男性社会要求于妇女的以自我牺牲来维持家庭的品格。而且,他还进一步在赵五娘的性格中加入明确的道德自觉与道德说教:赵五娘的种种行为,根本上都是“代夫行孝”,而“代夫行孝”,又被解说为妇女的本分;作者甚至借赵五娘之口说:“索性做个孝妇贤妻,也得名书青史。”这就超越了对生活本身的关注而成为理念的表达,成为一种道德诱劝。2.晚明公安派的文学主张

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发端于袁宗道,袁宏道实为中坚,是实际上的领导人物,袁中道则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公安派的文学主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反对剿袭,主张通变。公安派诸人对文坛“剽窃成风,众口一响”的现象提出尖锐的批评,袁宗道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复古派的病源“不在模拟,而在无识”。他们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不但文学内容,而且形式语言亦会有所变化而趋于通俗,进而主张冲破一切束缚创作的藩篱。

(2)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接近于李贽的“童心说”。强调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因此他们主张“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这就包含着对儒家传统温柔敦厚诗教的反抗。他们把创作过程解释为“灵窍于心,寓于境。”,只要互穷其变,就能实现文学的革新。

(3)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重视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这是和他们的文学发展观与创新论相联系的,对提高那一时期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社会地位有一定作用。3.归有光散文艺术成就

(1)归有光散文的长处在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平凡琐事及普通的人物,状情摹志,细心刻画,寄寓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于感情色彩,因此读来让人感到真切生动,回味无穷。他的《先妣事略》、《见村楼记》、《寒花葬志》、《项脊轩志》等文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2)不过,像这类文章在他的文集中数量并不多,他的文集中的多数文章是表彰孝子节妇之文及寿序墓铭等,散发着迂腐的说教气息,价值不大。

(3)归有光既对文学复古的主张不满,批评攻击“后七子”,对模拟的文风尤其斥之甚厉,提出为文主张根于六经,宣扬道德,这是人们把他列入“唐宋派”的主要原因。但是,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等人的不同之处仍是很明显的。首先,他所主张的道,仍然是传统的孔孟之道,对宋代理学并无太多兴趣;其次,他在散文方面酷好司马迁,爱讲“龙门家法”,同时对宋、元文也不排斥;再有,他对文学的抒情作用也比较重视。4.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在体制方面,元杂剧有如下基本特点。

(1)结构:元杂剧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以四折、通常外加一段楔子为一本,表演一种剧目。少数剧目是多本的;楔子可以没有,也可以用到两三个。一“折”意味着一个故事单元,四折之间,大多表现出情节起、承、转、合的变化。“楔子”本意指对剧情起交代或连接作用的短小的开场戏或过场戏,是整部剧本中的有机部分。

(2)唱词和演唱特点:元杂剧的核心部分是唱词。每一折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并一韵到底,所以说“折”也是音乐单元;四折可以选用四种不同的宫调。这些宫调的调性即音乐情绪各有不同,四折之中宫调的变换,也是同剧情变化相对应的。元杂剧通常限定每一本由正旦或正末两类角色中的一类主唱;正旦所唱的本子为“旦本”,正末所唱的本子为“末本”。这既有突出剧中主要人物的意味,同时与突出某个主要演员以招徕观众也有关系。一人主唱的规定对合理安排剧情和塑造众多人物形象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楔子在一部杂剧中是相对自由的部分,通常只有一、二支曲子,不用套曲,也不限由何角色演唱。

(3)宾白:元杂剧以唱为主,以说白为宾,所以说白称为“宾白”。其中又有散白与韵白之分,前者用当时的口语,后者用诗词或顺口溜式的韵文。宾白既可以插在各支曲子之间,也可以插在一支曲子之中(称为“带白”)。它不仅用于叙事,还用作除主角以外人物的抒情,对于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有“曲白相生”的说法。

(4)科范:简称“科”,在剧本中表示舞台效果和演员所要做的动作、表情等。

(5)角色:元杂剧的角色,可分为旦、末、净、外、杂五大类,每大类下又分若干小类,以此把剧中各种人物分为若干类型,以便于带有程式化的表演。5.《金瓶梅》对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贡献

(1)《金瓶梅》作为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在创作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寄意于时俗”。取材于当代现实社会,标志着我国的小说艺术进入了一个更加贴近现实、面向人生的新阶段。

(2)作品的立意也有变化。《三国》《水浒》等作品立意在歌颂,宣扬某种理想和精神。而《金瓶梅》则着意在暴露,用冷静、客观的笔触,描绘了人间的假、丑、恶。并且广泛而成熟的运用了“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的讽刺手法,使是非立见。《金瓶梅》的这种立意和手法,在后世的《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等小说中都有所继承和发展。

(3)小说描写的重心开始从讲故事向写人物转移,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注意多色调、立体化地刻画人物的性格。(4)《金瓶梅》从说话体小说向阅读型小说的过渡,也反映在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的转变上。《金瓶梅》从复杂的生活出发,全书并不是以单线发展,每一个故事在直线推进时又常将时间顺序打破,作横向穿插以拓展空间,这样纵横交错,形成了网状结构。(5)《金瓶梅》在口语化、俚俗语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尝试,实现小说从文言到白话的一大转折。以后的《红楼梦》刻意用“京白”来将口语净化,《醒世姻缘传》之类则重在方言上下功夫,都是在不同角度上受了《金瓶梅》的影响。

三、论述(2题)

1.台阁体与明代前期文学的关系

(1)台阁体大体与这样的几种因素相关联:1)密切结合官方意识形态即程朱理学,故表现的思想情感“雅正平和”,有浓厚的道学气;2)反映着上层官僚的生活内容,故应制、唱和之作数量非常之多;3)与当时政治平静、人事结构稳定的状况相对应,表现出陶然悠然的满足心态。

(2)总之,这是一种由压抑的道德和平庸的人格出发的文学,既缺乏对自我内在情感的切入,也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关怀,并且缺乏艺术创造的热情。台阁体文人大都追慕宋人的文学风范,但这种追慕,更多地以程朱理学为前提,距宋人的文学成就也遥远得很。如果按照这一方向走下去,无疑会把文学引向绝境。

(3)台阁体发展到后期,也渐渐产生了一些变化。如被称为茶陵诗派领袖的李东阳以台阁大臣的身份主持诗坛时,其诗风大致仍在台阁体的范围。但他论诗,一是强调宗法杜甫,一是比前人更多重视诗歌语言的艺术。这看起来好像是细枝末节的议论,实际上对恢复诗歌的抒情功能,却有一定的效用。他提出“宋诗深,却去唐远;元诗浅,去唐却近”,也表现了对宋诗的不满。所以,后来李梦阳等人对于他既有严厉的批评,同时却也继承了他的某些观点。

2.公安派(袁宏道材料分析)

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反对复古,主张创新,要求文学独抒性灵

在晚明文学领域,公安派是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学派别,主要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其中袁宏道(1568~1610)的影响尤为突出,是公安派的首要人物。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人称公安派。

公安派提出了一系列体现晚明文学新价值观的理论主张。“性灵说”便是他们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口号。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曾经这样评述其弟袁中道的诗歌作品:

大都独幷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于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魂。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气习故也。

所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就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强调真实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反对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以及“粉饰蹈袭”。做到这一点,即使作品有“疵处”,也是值得赞赏的,因为“情至之语,自能感人,是谓真诗”。不但如此,抒发“性灵”还要摆脱道理闻识的束缚。这一说法受到了李贽“童心说”的影响。袁宏道则在此基础上,将“无闻无识”与“真声”的创作作了因果联系,进而肯定人们“性灵”中蕴含的各色各样个人情感与生活意欲的合理性,将表现个体自由情性和欲望看作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任性而发”,真正体现“信心而出,信口而谈”,客观上削弱了传统道德规范对文学的影响力。

从提倡直抒“性灵”出发,公安派反对拟古蹈袭。以前后七子为代表的文学复古流派,在明中期文坛发动了一场文学变革,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他们在创作上所存在的模拟失真的毛病。针对这一流弊,袁宗道(1560~1600)在其《论文》篇中提出学古贵“学达”,也即“学其意,不必泥其字句也”。如果“心中本无可喜事而欲强笑,亦无可哀事而欲强哭”,结果只能是“其势不得不假借模拟耳”,“虚浮”、“雷同”的弊病便不可避免。袁宏道《雪涛阁集序》则认为,“夫复古是已,然至以剿袭为复古,句比字拟,务为牵合,弃目前之景,摭腐滥之辞”,那么“夫即诗而文之为弊,盖可知矣”。他幷不是简单地反对复古,而是觉得复古如限于“剿袭”,仅仅在形式上求得与古人相似,终会使创作走向失败。

公安派以“性灵说”作为文学主张的内核,在创作上注重有感而发、直写胸臆。袁宏道《戏题斋壁》诗曰:

一作刀笔吏,通身埋故纸。鞭笞惨容颜,簿领枯心髓。奔走疲马牛,跪拜羞奴婢。复衣炎日中,赤面霜风里。心若捕鼠猫,身似近膻蚁。举眼无尽欢,垂头私自鄙。南山一顷豆,可以没余齿。

此诗作于袁宏道吴县令任上。早在万历二十二年作者在京候选时,曾作《为官苦》一诗,流露了“男儿生世间,行乐苦不早。如何囚一官,万里枯怀抱”的厌官情绪。而这一首诗则更是从不同的侧面极言为官所受的苦辛屈辱,倾吐了繁重而压抑的仕宦生活给诗人带来的苦闷,幷流露出想要挣脱官场束缚而寄身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的愿望。3.李贽对晚明文学的影响(全方位:涉及诗文、小说、戏曲)(1)他的“童心说”奠定了其文学思想的基础。他将“童心”,即纯任自然的真情、本性作为人性的最高范畴,以这种自然人性论反对封建束缚,主张顺应自然,发展个性,加强人的自主意识,提高人的价值,形成一种重“情”求“真”尚“俗”的人文主义思潮,对程、朱理学和假道统、文统进行了冲击,影响很大,使文学由理性品格向感性品格方向发展。(2)李贽用很大精力评点俗文学作品,大力评介俗文学,充分肯定俗文学的文学价值,他和袁氏兄弟等人通过序跋、评点、杂谈、书信、日记等形式,倾心呼唤俗文学,提高小说、戏曲的文体地位,扫除阻碍小说发展的障碍,开创了崭新的艺术时空,使小说成为“一代之文学”。

(3)李贽在文学上,指导崛起于湖北的以公安三袁为主将的 公安派,一扫拟古主义王、李之云雾。晚明时期,在李贽的影响下,湖北公安、竟陵和鄂东,进步文学十分繁荣,成了进步文学的中心;鄂东、特别是麻城,还是进步哲学的中心。4.李渔戏曲理论

李渔的贡献,就在于以自己多年写剧和率家庭戏班从事实际演出的经验为基础,参照前人的成果,提出了系统的理论总结。

(1)在戏剧语言方面,李渔反对用书面文学的标准来衡量,认为必须首先从适合舞台演出来考虑,例如为了注重舞台效果,提出宾白“当与曲文等视”,使之互相映发。具体的要求有“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等,大体是既要明言直说,不故作姿态,炫耀博雅,又要生动有趣,见出机锋和性灵,并切合剧中人物各各不同的心理和口吻。这和前人首重音律或首重辞采就有明显的不同。

(2)在戏剧构造方面,李渔提出的重要原则有:“立主脑”,即突出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并以此体现“作者立言之本意”。

篇8:中学语文古代文学常识

小学时期, 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 这一时期的儿童往往处在记忆力最佳状态, 诵读经典名著, 有益于人格智能的培养、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对文学造诣的训练, 这是有科学依据的。而科学家研究证明:儿童诵读经典的过程类似念唱, 可以同时动用左右脑功能, 使左右脑运作得以同步。根据研究, 左右脑有同步效用时, 学习效率可增加2至5倍。儿童只要反复诵读一篇文章, 耳朵听进什么, 眼睛看到什么, 只要放松跟着念就行。这种直觉的学习法, 能让脑内的压力得到舒解, 完全松懈、有趣, 使脑波从s波转换至A波, 也就是说, 读经背经一而再, 再而三地有机会舒解身心压力, 并能在A波的脑与潜意识互动过程中加强了创造力、灵感、注意力、判断力及记忆力。因此, 小学生学习语文尤其要多诵读文学作品, 多吟咏诗词散文, 多背诵名篇佳句。

语文课负有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 但是, 小学语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诵读教学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诵读局限于语文课本, 局限于语文书本中的讲读课文, 局限于讲课文的名家名篇, 局限于名家名篇的“基本篇目”, 加上一部分教师的古典文学功底薄弱, 使得小学生的诵读视野仅是一条狭窄的胡同。针对这些情况, 近年来, 很多专家学者都纷纷倡导和呼吁, 让经典诵读陪伴童年。那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古典文学作品的诵读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要制订诵读计划, 循序渐进地进行诵读

新课标中推荐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一流大家的精品, 强调学生朗读, 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 逐步学会欣赏, 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传授, 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 发表独立见解, 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 学会读书。同时, 课程标准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 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因此, 首先, 我们要以共同诵读与自选相结合原则, 确定好必读的篇目;其次, 要有序地安排好诵读的时间和进度;再次, 制定学生诵读的方式方法;最后, 根据作品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 可以在完成必背篇目的基础上自选喜爱的古诗练习, 鼓励学生超前完成。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在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 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育部教材审定专家刘国正曾提出的两点建议:其一, 让学生熟读背诵, 感受其中的诗美, 受到熏陶感染;其二, 教师只稍略加点拨, 学生不懂的, 留待以后加深理解。具体说来,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 要采用多种方式, 激励学生进行多次诵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通过激励学生兴味盎然地诵读, 使学生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效果, 从而提高诵读的质量和效率。其次, 对重点字词句及艺术空白给予巧妙点拨。古诗文语言精警含蓄、意趣无穷、跳跃灵动, 常给人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之感。为了使学生在诵读积累过程中能够感受尽可能丰富的“诗美”, 受到更多的“熏陶渐染”, 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巧妙点拨。通过教师的点拨, 可以引导学生调用自身积累, 发挥独特想象, 就可以变抽象为形象、静止为灵动, 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情趣与哲理。最后, 把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诵读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外界环境的持续浸染对于小学生诵读和理解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中, 教师要特别注意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组织, 把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诵读活动与学生的校园、家庭生活结合起来, 取得更好的效果。

3.活动形式和方法多样, 激励诵读兴趣

当前, 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最大的不足就是只重讲解传授, 很多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时往往把解词释义作为重难点。教学过程中也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此词何意, 彼句怎解, 写作特点如何,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云云。教师缺乏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缺少学生通过自身的诵读来理解作品。因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首先, 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其次, 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 激励学生诵读兴趣。

4.诵读活动应与语文学科相结合

我们的古人就曾经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回吟。”儿童少年在这个时期养成一个良好的诵读古诗的习惯, 形成一个诵读的氛围, 多读一些浅易的古典文学作品一定会终生受益的。在古诗文的诵读活动中, 应注意与语文学科紧密结合, 让学生在诵读中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学以致用充分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的理解力毕竟是有限的, 特别是低段年级的学生, 对于一般的白话文都很难理解, 更不必说难懂的古诗了。为了让学生充分地将情感投入到古诗中, 在背诵古诗前, 先要给他们设置一个情境, 或讲讲与古诗情感有关的但又贴近我们生活的事情, 从而使学生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沈德利.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8.

[2]聂振斌.语文和美育[J].语文教学通讯, 2005, (9) :1.

[3]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4]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5]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6]杨振宁, 余秋雨.让民族文化血脉相传[N].人民日报, 1999-04-22.

上一篇:年级组长一岗双责责任书下一篇:我的童年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