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武术的作文

2024-04-29

练武术的作文(精选6篇)

篇1:练武术的作文

今年暑假我爸爸给我报了武术班,我们早上6:00起床,6:30分上课,8:00下课。下午4:30分上课,7:00下课。我们从最基本的步法开始学起,我很喜欢武术。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一个月过去啦。我现在学会了好多武术知识,我学会了各种步法:弓步、马步、扑步、虚步、歇步。我还学会了五步拳,少林基本拳呢。并且我的身体非常棒,我的邻居的小姐姐以前总欺负我,前天我用散打把她给制服啦。我老师说习武是为了强身健体,不是为了打架。我以后不和小姐姐打架啦。

我们学校放假两天,我教练说下个月学的好的同学可以学习棍术啦,我是学的好的同学,我可以学习棍术啦,我心里非常高兴,我要学习棍术啦!

篇2:练武术的作文

到了武术房门口,看到徐老师正在门口面带微笑的迎接小朋友,还不时地摸摸小朋友的头或帮小朋友整理武术衣,真像小朋友的妈妈,虽然徐老师在教武术的`时候很严肃。

8:30分,武术学习正式开始。先开始做双手牵拉、高抬腿、压腿等准备工作,小朋友练得很认真也很勇猛,象一只只小老虎似的。为了让我们这个班能赶上武术团队班,今天老师为我们增加了一个新的动作叫“二级跳腿”,非常难,我还没有完全学会,但我有信心,经过努力,我会学会的小学生关于练武术的作文作文。

篇3:练武术的作文

中华民族传统武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随着武术在国际影响的日益增大,中国武术自身的特征及其与其他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的规律不断被揭示。传统武术的功能也不断被认识、被开发。认真思考、发掘传统武术存在的价值可以提高传统武术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促进其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传统武术“打、练、养”三者的认识和分析,进一步认识到传统武术对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民生活的重要价值,从而更有效地发挥传统武术的功能为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服务。

2 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

不能否认,传统武术在健身、技击方面就有着强于竞技武术和西方拳种的地方,并且融入了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不可多得的国粹之一。传统武术是一种体育运动,也是一种社会行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渗透了民族的风格、习惯、心理、感情等因素。所以从根本上说,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从技击性上看也是如此,传统武术经由世代传承,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单是一门将技击动作串连起来的套路,而是汇集了古往今来诸多行家无数心血的传统体育文化。

人们对传统武术的“体用合一”推崇备至,这充分体现在武术的技击性这一特质上。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武术在健身领域的发展成为主流。

3 传统武术中“打、练、养”的功能

3.1 技击实战功能

传统武术的技击功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不断完善。武术,产生于原始人群的狩猎活动。那时人们依靠拳打、脚踢、躲闪等徒手动作,或利用木棍、石斧等作出劈、刺、砍的简单动作和野兽斗,保护自己并获得生活来源。进入氏族社会后,部落之间经常为掠夺财富而发生战争。武器随作战需要而不断改进,而战场上的搏斗经验也不断得到总结。人们把战斗中比较成功的动作一击、一刺、一拳、一脚进行回忆或表演一番,频繁的战争使经验越积越多,人们有意识的攻防格斗技术开始形成。后来人们把攻防格斗动作串起来进行表演,庆贺胜利,这样套路也就产生了。使人们认识到武术不仅能满足生存的需要,还能满足享受的需要。武术开始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3.1.1 传统武术的技击功能以武学理论为指导

传统武术各流派拳种都有其完整的武学理论,为其拳架正确,增强健身效果,增强技击功能服务。其实,使拳架正确,增强健身效果,也是为技击服务的。劈挂拳要求“含胸拔背、放长击远、大开大合、猛劈硬挂”这是由它们特有的攻防招式和发力机制决定的,八极拳的“挨、崩、挤、靠”,翻子“双拳密如雨、脆快一挂鞭”,如不按以上要求,既不合理论规范,拳架也不正确,影响发力通顺,也影响演练实战效果。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打人如走路”操练时面前无人如有人,交手时有人似无人,”起如风,落如箭,先发制人”,“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脚踩中门夺地位。”

3.1.2 传统武术的技击功能受武德的制约和引导

“未曾习武先修德”,传统武术的技击是要伤人的,所以随着传统武术的发展,武德也相继产生。武德是调节擅长技击技能的人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的道德规范,是把传统武术的技击功能引导到对社会有利的方向去。武德要求反对侵略,爱国爱民、尊师重道、遵守社会公德。

3.2 表演竞赛功能

武术的表演功能在远古时代就已萌生了。春秋战国时期,练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战场上的运用,也是为了赛场上的表演与争雄。简单的单人套路和双人对练套路的演练,都寓有明显的技击性和表演性两晋南北朝时期,武术被正式列为宫廷娱乐表演项目。当时的武术家们把攻防格斗技术的精华动作用套路形式串连起来,还总结出许多口诀、要术,以便记、练习,并进行成套性表演。当时的表演武术与实用武艺联系十分紧密,如《晋书》记载:王喜好武艺,武士王如本领高超,被王收在门下。王如请舞剑助酒为乐,如于是舞刀为戏,渐前来,恶而呵之,不止,遂直前斩[1]。这是自东汉时著名的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后借武术表演而行刺的又一典型例证。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其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之中这样描述:“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2]。明清时期,武术流派林立,不同风格的拳种、器械套路及对练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武术套路已走向成熟和完善。如峨嵋道人拳歌云:“忽然竖发一顿足,崖石迸裂惊沙走。来去星女掷灵梭,火娇天魔翻翠袖。翻身直指日车停,缩首斜占针眼透。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余奇未竟已收场,鼻息无声神气守。道人变化固不测,跳上蒲团如木偶。”峨嵋道人所练无疑是拳术套路,该诗记述的便是从起式到收式的全部过程,并从劲力、身法、击法、节奏、呼吸、神韵等各方面作了生动描述。可见,明清的武术套路的表演艺术水平已达到古代历史发展的顶峰。武术的表演观赏价值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由上可见,这种技击性较强,攻防实用价值较大的套路,常常用于表演观赏或娱乐以及显示功夫的深浅。可以说,武术套路的表演观赏价值始终贯穿在它的整个发展历程中。由于传统的思维方式与文化特性逐渐地弱化了武术的竞争性,因此,最终使传统武术走向竟艺、走向观赏表演。

3.3 养生保健功能

在中国悠久的健身文化中,传统武术堪称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历代武术家的不断提练、创造和发展,摄健身养生之精髓,集技击娱乐之大成,逐渐形成了包含多种锻炼方式,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多种功能的民族传统武术项目,中华武术以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树一帜的健身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世人的青睐。[6]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其丰富,有关健身强体、延年益寿、养生之道的民族传统武术便是我国各民族世代相传的独具民族特点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武术内家拳体系讲究松静自然、意气相随、圆活连贯、松紧适度、延绵舒缓、以柔克刚是内外兼修的运动,习练者不但能提高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还可以陶冶情操;其修练原理是建立在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体优化理论基础上的,强调大脑神经系统对全身的支配,统率作用,强调形神统一,既练身又修心,达到形神兼备,由于传统武术具有厚实的中华民族文化基础,决定了它在人类健身活动中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

3.3.1 壮内拯外,身心兼修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习武实践和多年的科学研究证明,武术由于注重内外兼修,对身体有着多方面的良好影响,经常练习能达壮内强外,身心兼修的效果,这是因为民族传统武术是寓意阴阳、身心兼修的活动,传统武术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动作随心所欲,出神入化,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例如长拳类套路,包括屈伸、回环、跳跃、平衡、翻腾、跌扑等动作,通过内在神情贯注和呼吸的配合,以及人体各个器官的积极参与,不仅能提高身体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还对人体的反应速度、力量、灵巧、耐力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3.2 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道德风尚,健全人格

传统武术历来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并讲求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练武术能考验一个人的意志,经过长期锻炼,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培养人勤奋进取、刻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3]“未曾习武先学礼,未习武先习德是习武的首要条件,传统武术自古到今一直被人们当成修身养性、健全人格的一种手段。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性是历来教武育人的准则。武术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一向重礼仪、讲道德,诸如尊师爱生、互教互学、以武会友、切磋技艺、增进友谊、讲礼守信、见义勇为等品德,都是中国武术传统道德观念的体现,正是武术运动促进了传统道德的标准与社会主义文明的结合。这不仅是传统武术道德观念的体现,更是现代社会的做人准则,健全人格价值的具体表现。

4“打、练、养”三者之间的关系

4.1“打练结合”

把传统武术技法运用于散打训练,提高散打运动员对抗能力的实践过程。传统武术技法包括功法(功力)、动作组合、拳术套路。简而言之,“打练结合”就是把现代散打技术与武术功力练习、技击组合练习和套路练习结合起来,提高散打运动员对抗能力的训练及实践过程。“打”是对抗能力的表现,“练”是提高对抗能力的练习方法、过程。而在套路训练中进行拆招打招的练习,有利于加深对套路动作的理解,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演练水平。打和练是相辅相成的,练为了打,打体现练。打练结合、兼容并举,继承传统、发扬国粹。

4.2 套路练习

无论是传统武术套路还是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均含有内涵丰富的攻防技击特点。传统武术高手能把技击实践总结出的招式方法组合成套路,又可以把套路动作拆解开来进行技击实践。现代竞技武术套路虽然追求“高、难、新、美”的演练效果,但其套路动作编排仍然遵循攻防技击属性。[4]从另一角度看,武术套路练习能提高练习者的灵敏、柔韧、耐力等综合素质,并且能陶冶练习者的情操、培养高雅气质、增强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对散打运动员进行一些套路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关于套路练习提高散打运动能力的实例也是很多的,超级散打王柳海龙、黑马郑伦等名将都是套路运动员出身。散打教练喜欢从套路运动员中抢人才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

4.3 练养结合

从历史上看,传统武术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围绕技击而开展的。但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受到了导引养生术、舞蹈、中医等多种文化的影响,拳起于易,理成于医应该是对这种影响的恰当概括。武术健身养生作用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论述,如荀子乐论就着重指出:手执干戚的武舞,不仅能习武健身,而且还可用于征战,又如续高僧传载:宫中常设曰百僧斋,王及夫人手自行食,习诸武艺。[5]这表明习武有健身与娱乐的因素。传统太极拳谱中的“祥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正是前人对太极拳认识的深刻概括。现今,传统武术依然以其独特的神韵和显著的健身效果成为全民健身运动中一项引人注目的运动形式。邓小平曾对太极拳给予高度评价:“太极拳好!”。据悉,美国宇航员在遨游太空前,大家都要学练太极拳,因为他们惊奇地发现,在宇宙飞船内人体失重的情况下,锻炼身体的最好手段是打太极拳[6]。中国人民千百年的习武实践和多年的科学研究,都说明武术由于注重内外兼修,对身体有着多方面的良好影响,经常练习能收到壮内强外的效果。例如长期练习长拳,能发展人体的速度、灵敏、协调、柔韧、耐力等综合素质,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身体全面发展。长期练习太极拳有利于气血运行,有利于新陈代谢,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保健以及具有独特的延年益寿的特殊功效。[7]正是健身价值的体现,传统武术才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普及和推广。

5 结语

套路演练、技击格斗、健身养生这三种武术运动形式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都应继承和发展。中国武术今后的发展,应采取套路运动与技击运动同时并举的方针,在积极发展套路形式的同时,加强技击格斗的研究,走国内普及、国际推广的道路。根据时代特点和现代社会需求,传统武术的健身养生价值功能和现代人文价值功能是其现代化发展的前提和定位。传统武术要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为世人所接受,就要根据时代需求,充分发挥其健身养生价值功能和现代人文价值功能,使传统武术在技击格斗、套路练习、健身养生几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并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方式宣传和推广传统武术。总之,必须以科学为其理性支撑;以“文明”为其时代精神;以“健康”为其价值取向;以“大众”为其社会基础,这样才能使传统武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康戈武.中国武术实用大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蔡仲林,周之年.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姜玉泽.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探讨[J].聊城大学学报,2004.

[4]许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教育传承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5]蔡金明.试论中国传统武术的功能[J].台州学院学报,2002.

[6]赵钟晖.武术文化中武德的继承与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04(4):27-30.

篇4:练武术的作文

这里讲的“内气”,在中医学和武学上的定义非常相近。实际上,“气”在人体内的意义有二:一是指呼吸之气,二是指人体内在之气。《内经·素问》中说“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咽喉)”,意思是说“天气”从呼吸而人肺,“地气”(即水谷之气)从饮食入于咽。《内经·灵枢》中又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进一步证明了“真气”是水谷之气与呼吸之气合并而成,具有充养全身的功能。由此可见,“真气”就是人体的根本,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古人认为“精、气、神”为人身三宝,可见“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尤其对人体血液有调和推动作用。中医学讲究“气为血之帅,气行血自行”,而人体若没有血液的循环滋养,就不能产生生命活动。所以说,“气”为生命的基础。《易筋经》中说“精气神乃无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因此“练有形者为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真气是无形之物,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又客观存在,是生命活动的依赖。“精”、“神”及肉体都通过它才可得到调养。同属无形之物,“精”与“神”我们只能靠意念去调整,而“气”却可以通过形体的锻炼来加强运养,所以说习武提倡练内气是有其实际意义的。

练内气是习武者必下的功夫之一。早在几千年前,庄子就提出“吹吐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之论,同时代的孟子也说“养吾浩然之气”。所以,内练气,外练形,以形运气,以气养形,气形合一,方臻上乘功夫。拳经所说“内三合”、“外三合”是练内气与外形的具体要求,是人身内因与外因的结合。内气足则对人体有滋养、荣润的功能,外形动也能对内气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它们具有互补性,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具体怎样练内气、外形,武术界各家门派各有不同之法,而且内气的练法内家拳与外家拳也有别。但笔者认为,内家拳、外家拳在练气的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方法和操作形式上略有不同。许多现代拳术练气之法过于复杂,把本来至简之理弄成千法百规,有什么神运、运周天、采气、开气窍、内丹法等一系列法理,如同作茧自缚,其实收效甚微。因为练气是一种无形的锻炼,所以不能排除一些习武之人超常发挥,而在练外形上却很少有突破,基本沿用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单一依靠器械练习。实际上,要想证明自己所习之拳术是否有意义,一是看养生效果,二是要体验实战效果,如此一试,便发现所习拳术的高低真伪。

练内气和外形,在内重养生功能,在外则重技击功能,表现非常丰富。首先,内气足则内脏功能强,内力实则心肺功能高,人体耐力好,并可具备一定的抗击打能力;其次在外形上,筋粗、骨硬、皮厚、肌肉弹性好,可具备一定的打击力度,速度反应快,因此在实战中不怕对方捏、拿、抓、打,因此可以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句话高度地概括了习武的整个过程。

李氏形意太极拳在练内气、外形之基础上,吸取了古人习武方法的精华,又从人体生理特点出发,总结出一套适合不同人群锻炼的好方法,既使老、弱、病者得到养牛疗病的效果,又让身强体健之人练出惊人的功夫,是真正意义上的养生与技击齐头并进,“内外相合,阴阳寓理,刚柔相济,气劲一体,形神兼备”是此功法的另一大特点,可以说既沿袭了传统武术精华,又具备了一定的突破性。

李氏形意太极拳法练内气、外形是同步进行的,一般从桩功开始即进行呼吸的调整,努力做到“松胸实腹,呼吸自然,气沉丹田”。它和其它计:多拳种的“意守丹田”有所不同,不只用意,而且调气之法始终贯穿在功法练习中。要真正做到功法中所要求的调气法,也不是简单之事,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因为调气法是以沉气为主。所谓沉气,即是我们吸气时,意念把气沉人小腹的丹田内;而呼气时,意念腰腹之气大部分保持不动,其中一小部分参与呼吸,就是说意念丹田内的气始终是沉住的,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与外界相交换。也就是说,在肺呼吸自然顺畅的情况下,又加入了腹呼吸,省略丁运气打坐等复杂的功法。因为人体自身具有调节气血的功能,只要丹田气海充盈,气血自然布满周身,何须去生运硬搬!

但是,一般初学者很难控制这种腹呼吸,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才可见效。这种调气法与拳理相符;也正适合“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句话。我们在站桩、行拳、练功时,因为运用了调气法,则使身体内脏、气血同时参与调气,而不是单纯的外形训练,这样对人体的整体锻炼都有调节作用,久而久之,身体结实,血充、筋壮、皮厚、骨坚,抗击打能力自然产生,不但腹腰可坚实如铁,周身上下都可承受一定程度的击打,而且因为体内供氧量大,所以不易疲劳,耐力十足。在此基础上,李氏形意太极拳又通过在身体上练指力(捏、拿、抓、点),用手掌拍打周身和功力练习,加强了筋骨皮的锻炼,,

此外,李氏形意太极拳法非常注重“三伏”和“三九”的季节性训练,认为这两段时间是常年习武练功者有突破性进展的好时机,进而提出了“春夏功人筋肉,秋冬功入骨皮”的論点。因为春天为万物生长繁荣旺盛的时期,习武也是如此,功力多由内向外发展。而在中医学里,肝主春,藏血生筋;脾主夏,统血生肌,所以春夏练功对筋肉的健壮有利,尤以“三伏”为最。而秋冬时节为万物养藏蛰伏的时期,习武时功力多由外向内收敛。在中医学里,肺主秋,气合皮毛;肾主冬,主骨生髓,所以秋冬练

功对皮骨的坚

强有利,又以

“三九”为最。

这些观点正符

合“人是自然

的统一体”、

“人与天地相

应”之理,也是

中华民族哲学

思想的具体体

现。

篇5:练武术作文

过了几天,老师终于让我开始学习初级长拳,并且把训练的动作都拿下来了。我觉得这些动作非常简单易学,练这么久肯定能拿高分。结果老师只给了我6分。0,刚过。

下课后老师问我:“你知道为什么分数很低吗?”我茫然摇头。他耐心的跟我说:“学习一开始成绩不好是必然的。弓步或马步站立不稳,动作不干净。主要是你没练过武术基本功。只有努力,基本功扎实,才能学好武术。”

老师的话似乎发人深省,让我终于清醒过来。原来练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从那以后,我每天下午都坚持练习,很少休息。虽然分数还比较低,但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努力,就会慢慢进步。

篇6:练武术三年级作文

我来到成校,找到练武的场地站好。老师很威武地向我们走过来,同学们双手抱拳响亮地说:“老师,你好!”我们排好队,开始了基本功训练,弓步、仆步、马步……一套基本功做下来,我觉得非常热,恨不得马上藏到冰箱里去呢!

休息了一会儿,老师吹了一声口哨,我们集中到了一起。老师先把今天要教的动作表演给我们看,我们认真地看着,把老师教的记在心里。然后老师开始一招一式地教我们,我们专心致志地学着。因为三年级的同学做得不到位,所以我们一直练啊练啊,直到我们做好为止。我边练边想:天气这么闷热,真想到旁边去休息。但是老师没让我们休息而是让我们继续练。这时我感到有一滴滴汗水从我背上滚下来。我摸了一下背,衣服湿了。这时,老师看到我地动作优雅,大拇指伸了过来,高兴地说:“你真棒!”听着老师地赞美,我心里可乐了。我也就练得更起劲了。

上一篇:高三下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做汤圆的主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