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武术展的作文

2024-04-15

观武术展的作文(精选8篇)

篇1:观武术展的作文

观荷花展的五年级作文

七月十六日是小姨的生日,我吃完了小姨的生日宴,就和小姨商量晚上的时候姨夫妈妈我们一起去紫荆山公园看荷花展,我很喜欢荷花。

我们是从紫荆山公园的南门进来的,走过吊桥来到了湖边,湖面上有几朵假的`大荷花,真的荷花也零零星星,令我们大失所望,姨夫问了公园里的工作人员,才知道荷花展在西面,喂鸽子的地方,我们就兴致勃勃的跑去,“哇!好漂亮的荷花呀!”我不禁叫道。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得看荷花,令我惊讶的是有几个荷花没有根,像一个圆盘一样漂浮在水面上,这种荷花叫“王莲”是荷花中的大王,看了介绍我才知道这种荷花直径最大可达两米五,大人坐上去都没有问题。形容荷花的句子数不胜数:“出淤泥而不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荷花全身都是宝:荷叶、莲子、荷花、莲须、莲藕、荷叶梗都可以入药,荷花又被称为“花中仙子”。

在观赏的过程中,我发现矿泉水滴到了荷花的叶子上,水滴并没有流下来或是被叶子吸收,而是在上面滚来滚去,就像一颗珠子一样晶莹剔透,我不解的问:“为什么呀?”妈妈告诉我,你回家可以到网上查一查,以下是我在网上查到的:这要从荷叶的构造说起。叶片由表皮、肉叶和叶脉三部分构成。叶面的上表皮为一层细胞,外壁有角质和蜡粉,每个细胞都有脂质乳状状突起,故触之粗糙,有毛茸感。故水落在荷叶上,立即凝成大大小小的水珠,随风在叶面上滚动,并不浸湿荷叶。

我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荷花,而且又学到了知识。

篇2:观武术展的作文

开幕式那天,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我们穿着洁白的武术服,神气十足的来到了体育场。见到这里人山人海的观众,我不由得紧张起来,老师来到同学们跟前,和蔼地说:“同学们不用紧张,放松心情,好好表演。”我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好!”

就快轮到我们表演时,同学们有的活动筋骨,有的摆出一副很酷的模样,还有的站立不动,非常严肃。不一会儿,喇叭里响起了《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我们随着歌声,带着激情,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到了体育场中央,歌声停了,我的心情也平静了许多。接着,激动人心的《精忠报国》歌响起了,我们便开始拳打脚踢。我们横出拳,竖踢腿,弓步似毒蛇,马步如猛虎,同学们表演的神采飞扬。观众们更是赞叹不已,纷纷竖起大拇指,有的观众还喊“好”来。表演结束了,“哗啦哗啦”的掌声如同雨点般落到我们身上。

篇3:论截拳道之武术观

截拳道与其他技击术的主要区别是:它是对实战搏击原理和原则的理解应用,包括搏击攻、防的概念和精神,可以看作是李小龙在长期的实践中从多方面对搏击真谛的理解。

1 截拳道概念的界定

“截拳道”中的“截”从字面上讲是拦截或阻截的意思;“拳”就是拳法;“道”是普遍的规律方法和最终的实现方式。“截拳道”的意思就是阻击对手来拳之法或截击对手来拳之道,其基本概念为:拦截拳法的方法。

2 截拳道的技击思想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截拳道的最高宗旨和哲学核心,也是它的指导思想。“以无法为有法”是指整个的格斗形式是毫无章法可寻的,没有任何的预定性,而格斗瞬间所做出的反应则是有法可依、有法可寻的;“以无限为有限”则喻示着真理以及知识是无限的,只有在掌握有限的基础上对其无限去追寻和探讨,才能使自己不断提高,使每一次有限的表达更为具体。

截拳道无任何固定的技术坳作,更没有套路形式。在实战中强调“务实”、“无形式”,凭本能的感触应战。它的最高的思想追求像水一样,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没有固定的形式。将水倾进杯里,便成杯子的形状,倒进碗里,又形成碗的形状,它适形而变、适势而变。截拳道也是如此,它强调要像水一样去适应任何形式的对手以及打斗。它不会预设动作,没有传统形式的束缚,所有的攻击和防守均是临场本能的发挥,自然的表达。因为,自由搏击的实效并不是形式正确,合乎于古今传统所谓的标准的技击训练模式,能够打胜才是实效。搏击只是一种在实战中力求击倒对方的艺术,它没有一成不变的途径和方法,它纯靠观感、变化、见机行事。截拳道正是强调这一自由搏击的技击艺术,它以人体为依据,以实战求真为宗旨,无套路、无形式、无定性,在技击中,随势而变,遇机而进,虚实相济,随意而发。同样,在截拳道的教授过程中,也没有任何预定的动作设计和打斗模式,它的动作是自由的,是不被任何东西所束缚的。

由此可见,截拳道“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自由精神的强大威力,在搏击过程中它可使用一切手段和技巧,但却不受特定手段的束缚,它的唯一目的,也就是最终目的就是战胜对手,取得胜利,这就是技击的艺术,也正是搏击的宗旨。

3 截拳道的技击原则

3.1 速度第一,攻敌中线

截拳道技术把速度放在第一位,攻击以直线为主,采用传统武术中的中线原理的法则,注重对中线的进攻。

俗话说:“天下的拳种快打迟”。无论你练什么拳,学什么功夫,在和对手交手时一定要快,只有你攻击的速度快速、敏捷才能打到对手,击中目标。反之,纵使你有千斤之力,但速度极慢,那很难甚至根本不可能击中目标,更不用说击倒对手,那样只会白白消耗自己的体能,以至于最后导致精疲力竭,徒劳无功。截拳道不但重视动作速度的练习,更重视反应速度的练习,它的一些训练方法很多都和反应速度的训练有关。如在顶棚下方吊着若干个重量适度的圆球,这些圆球排成一个水平圆圈,人站在圆心,开始在外力的作用下圆球依次摆动,由于向心力的作用,当圆球摆至圆心时,球能击打到人的胸部以上部位,练习者可以躲闪,也可以用拳脚击打圆球,但不能让球击打到身体的其它部位。圆球摆动的数量可随习练者的反应速度的快慢而定,圆球的高度可随练习者身高的不同而调整。这种练习方法要求练习者不但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有一个镇静的心态,而且还要有很快的反应速度,不然就会顾此失彼,被圆球击中。

截拳道在技击时讲求攻其中线,采用传统武术中的中线原理的法则。从自己的中线发招攻向敌人的中线,攻击线路最短,故此速度最快;再则由于击打中线时,对手较难卸力,攻击效果更佳,而对手想闪躲攻击也需要更大的动作,不如打偏时可轻易一闪就成。截拳道正是采用这样进攻方法,使对手不易防守和躲闪,造成措手不及,以至于惊慌失措,因而败下阵来。

3.2 不消而打,以打为消

截拳道在技击原则上有很多“反传统”的武术创意,尤其在反击对手的进攻时所采用的“不消而打”和“以打为消”的打法。

大多数传统拳反击对手的途径一般是“先挡后打”,或者是“消打同时”。而李小龙的截拳道追求的武术的最高境界却是“不消而打,以打为消”的打法。李小龙说过:“看准对方来势,没必要慌忙躲闪,快速的出拳或出脚去迎击,拳近则拳起,脚近则脚起,不招不架,只是一下”。截拳道强调的是截击,它要求能够截击对手攻击的意识,截击对手的各种攻击动机,截击对手的各种行动语言,截击对手的拳法和腿法,直到截击对手造成的各种威胁。于敌人的攻击“将出未出”之际,抢先攻击,“简单、直接、有效”地击倒敌人,恰如古代兵家所说“渡河未济,击其中流”。

“不消而打”和“以打为消”的技击方法是最难掌握的,它也是技击中的最高境界。它要求“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这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敏的反应速度,以及快速的动作速度,否则,很难达到此种境界。

3.3 强手强脚在前,先出拳后上步

截拳道多半的攻击是由前手前脚发动的,故把“强手强脚”放在前面,一般是把比较灵活有力的右手右脚放在前面。

纵观武术的大多数拳术都是把较弱的手和脚放在前面,像散打就是把有力的拳和腿放在后面,在进攻时以前拳前腿的攻击为引导,用后手重拳重腿施以致命的一击。而截拳道强调应把强手强脚放前,通常是右手右脚,这是因为对一般人来说,右手比左手较强,有更快的速度、更好的协调性和耐力,这样可使截拳道在攻击上有更好的实效性。倘若把强手强脚放在后面,你便需要很长的时间、更远的距离攻击敌人,这样攻击速度就慢,攻击的效率就差。此外,还会预示你的动作意向,让对手有机可乘。反之,把强手强脚放前,那么就可用最强的武器,并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动作攻击敌人最接近自己的目标,敌人欲消解或躲避攻击的机会便大大减少。

一般来说,多数武术拳种大都是同时出拳上步,其实这样蹬地的力量被上步分解了,不能大部分集中在拳上,力量不能充分发挥,因为打击的力量一般都是由腰部发出,而腰部的力量是来自于脚蹬地之力。欲尽量发挥打击力量,必须“先出拳后上步”,使脚蹬地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此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中途变换攻击路线。因为出拳在先,而上步后来跟上,故当拳在中途而察觉对手已有充分防御时,便可以即时改变攻击路线,达到攻击变幻莫测的效果。

4 截拳道之武术观

4.1 武术应追求“自由求真”

截拳道认为,所谓“武术”并非单指一种体育运动或自卫术,其本身也是一种以智力同技巧相配合的精妙的艺术。原则上,武术并不能单靠学习,它与科学技术一样,需要靠实习,靠体验。武术是自发性的,就像花朵的自我生长过程一样,内涵完全不受任何外来欲望与感情约束。在实战中,截拳道强调,你的对手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会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不动;不会像师兄弟般让你先对峙观察,再策动攻防;不会如对拆演练或打沙包一样,给你蓄势运劲、蹲身起步的时间;更不会在电光火石的对搏中打打停停,以便你慢慢思考对策。因此,当你见到对手身体一动,你就要先发制人,在打斗中,所有的动作都必须简单、直接,即所有该做的你就去做,毫不浪费时间。在与强敌实战时,你应暂时抛开一切拳理姿势正确与否的观念,尽己所能与对手一拼到底。李小龙常说:“最凶猛的人往往是又敏捷又强壮而又一无所知的人,或者是乱抓乱咬乱踢的疯子。”他教导学生,武术是一种自由的发挥,是一种求真的艺术,在求真的道路上,无所谓正确与不正确,只是以个人的独特方法,以最短的时间、最简单的动作去直接表达。

4.2 武术应“因人而异”

李小龙认为:“大多数武术的练习只是一种模仿性的重复,一种工厂制品,失去了独特性,没有创新,教授适当的自卫术应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思想都不同,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习适应自己的正确方法,也就是自己所适宜用的最有效的技术,一旦找出他的擅长,便改进这些技术,这样武术才能够有创新、有发展”。身为“龙子”的李国豪生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截拳道这功夫是父亲集世界功夫之大成,再配合自己的身型、体力设计出来的。这套功夫除了我父亲李小龙之外,没有一个人能学得到,甚至我亦学不到。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李小龙”。李国豪这番话,并非给热爱截拳道并渴望学习这门功夫的人们泼冷水,而是进一步强调了截拳道“武术应因人而异”的哲理。所以,只知道盲从和模仿,永远也找不到武术的真谛。同样的一拳一脚,由李小龙打出踢出便是“截拳道”,而由你机械地模仿来再发出去,就未必是“截拳道”。你必须通过认真地学习,将截拳道哲理融会贯通,寻求适应自己的最佳打斗方法;同时,结合自己体质、思想和身型等特点创造出一门完全与自己相适应的武功。这时,不论你所运用的具体招式是功夫、泰拳、空手道还是拳击,都可称做“截拳道”,你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截拳道这门独特的艺术,也就真正体悟到武术的真谛。

5 结语

以中国武术为基础的截拳道,为何对世界武术有这么大影响呢?因为截拳道是一种包罗万象,而又不为万家所包含的世界武道,它打破了武术门派的限制,改变传统的练功方法,吸收先进的技击元素,同时继承了传统武术的精华,把中华武术推向武坛。对于传统武术,截拳道是创新;对于国外技击术,它也是创新。它否定任何固定打斗模式和僵化套路,强调学无止境和科学求真,它极其注重对学生个性风格的培养,以使每个人都能尽展所长。因此,它的修习者不会将截拳道当作可以解决任何实战问题,或为所有问题提供现场答案的终结性的武术,或者适合所有人的万能武术,而只会努力去自我发现,积极突破现有框架的局限而有原则地从其它武术中取长补短,以成就自我之发展。而作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其很多数传授者却依然保持原有的思维模式,以敝帚自珍的心理传承和推广,以至于很多拳种频临灭绝的危险。所以,截拳道的改革和创新,对于武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启示,它的指导思想很值得习练武术者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华博.中国世界武术[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

[2]小龙.截拳道进攻原则[J].精武,2006(6).

[3]朱保荣.截拳道魅力何在[J].精武,2004(7).

篇4:浅谈中国武术的天人合一观

关键词:中国武术; 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176-001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自古以来强调天能主宰一切,人心能感通天地万物,万物圆融一体能走向天人合一的道路。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指出人应遵循自然生成运行的法则。又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庄子更认为天人本是合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是由天道推论人道,道家认为天地长存的原因就在于不立意为自己而生,也就是“无为”、“不争”、“无私”等,都是从大自然中所悟出的真理,道家即利用它来待人处世。就儒家来说,“天人合一”是儒家思想的基本信念,天地不但洋溢着生命,而且也充满着价值,更能与宇宙万物相感通的。如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万生焉。”又如《论语》“泰伯篇”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2]可见,“天人合一”理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至深至广。“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的关系。简言之,就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武术理论上统称“天人和谐”。何谓“天”?就是指宇宙、天地、万物的大自然,人应包括在内。大自然是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

一、武术和自然相应与统一

《黄帝内经》中就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寒暑燥湿的气候直接影响人的生长与健康。因为自然界是生命的泉源,人体的生理、病理、生长、发育、衰老都与自然界的变化休戚相关。自然界的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类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中,已经能适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并形成了自身的规律。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只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调节脏腑的机能,养精安神,益气补血,平衡阴阳,人体就健康。传统武术在道法自然这一法则指导之下,采用各种飞禽走兽的形象、动作、攻防意蕴,融入拳术的技法之中,即是以“形物之形,悟物之意”,结合武术技法而成拳。少林拳的龙、虎、豹、蛇、鹤五拳,据《少林内功秘传》记载,“五拳者,即可练精、力、气、骨、神之法也,故创五式,使内外并修而达于化境也”,“龙拳练神,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上述五拳,如能练至精纯之境,则精固、力强、气聚、骨坚、神凝,五者相合,互为融化,为用之妙”。南拳中的鹤拳、虎拳以及武术其它象形拳法如猴拳、螳螂拳、鹰爪拳、蛇拳等,均是模仿自然界动物的形态,结合武术技法而成拳。这种融自然物为一体的拳术,是天人合一最形象的身体表征,是人对自然美的形态模仿。表现生命,表现自然,实际上是崇尚生命,崇尚自然,是求得自然与人的共鸣和统一。从天地万物的生长演变现象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格物取意,追求崇拜物之神采,当然是天人合一的显现。

二、武术和顺应人际与和谐

“天人合一”的观念还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内容。在武术中表现出追求“人际和谐”的价值取向,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倡武德,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有谦恭待人、稳健温和、含蓄不露、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宽容万物、厚德载物的气度。武术各家各派还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尊师重道、除恶扬善、谨慎择徒、重义轻利的戒约规范,如:“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学德”,“学拳以德行为先”,“以涵养为本”,“善修其身,善正其心,善慎其行,善守其德”,要求习武者要有手德、口德、公德,强调习武要仁爱、守礼、忠诚、信义、谦让、宽厚,以求人际和谐。

三、武术和身体内外的和谐

人体如宇宙,也是一个小天地。为求得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道要顺应天道,拳家练功的时间,地点应随季节、时辰、气候的变化进行调整,使其顺乎自然,合乎自然。首先,对人体的认识,把人体的各部位,五脏六腑、经络穴位以及每个局部,都看成是一个整体,并且是和天地万物相对应、相关联的。许多器官和经络穴位,都以阴阳命名。其次,以五行属性概括人体各部分联繫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针对自然环境的“五味、五色、五气、五方、五时”,针对人体的“五脏、五官、五体、五志”等概念,均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并衍生出其间相生相克,相互对应的原则。有些武术练功也按这些原则设计和安排。五行拳练功理论有:“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之谓也,如人之内有五脏,外有五官,皆以五行相配合。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胃属木。”以金木水火土配人体之五脏心、肝、脾、肺、胃,说明练功对内脏器官的影响。春、夏、长夏、秋、冬等季节来配合五行,要求练功按季节进行训练。另外,人体头、手、身腰、外形,拳行东、西、南、北、中方位,也皆与五行相配。以身体实践力行的练武者,在与自然共构统一体中,武术的动作就必然符合天人和身心的平衡调节,必须遵从自然的变化,始终保持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

四、小结

武术是人体的运动,人体自身的运动与宇宙自然的运动,二者有着内在的紧密关系,要达到武术的目的,必须达到与宇宙自然的统一和一致。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是武术的主要原则,是拳道之理。古人练武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违背则损害身体的健康。

参考文献:

[1]马美信.庄子[M]台北锦绣出版事业1993,49页

篇5:看菊花展的作文

吃过早饭,我和爸爸一起往公园去,一路上有很多人和车子也往公园的方向去。我禁不住好奇,问一个步行的叔叔:请问叔叔,你也是去看菊花展的吗?叔叔回答:是的,小朋友,你也是去看菊花展的吗?我说:是的,听爸爸说很好看呢。我们就一边说着,一边往公园去。

到公园的门口时,哎呀,真的很热闹呢。我们也随着人群一起往里去,刚一走进公园的大门,我就看到了两条金黄色的大龙在那里,惊奇的叫了起来:爸爸,你看看呀,这里还有两条金黄色的龙呢。爸爸听我叫,过来一看,说这不是真的龙,是园艺师叔叔用菊花摆成的龙。噢,原来是假龙呀,我还以为是真龙呢!园艺师叔叔真的很聪明啊。我在看这两条菊花龙的时候,爸爸又喊我说:黄宝文,你快来看,里面还有很多好看的菊花呢。我顺着爸爸手指的方向一看,呀,五颜六色的菊花太美了。有的菊花是红色的,像火一样红,有的菊花是白色的,像雪一样白,有的菊花是金黄色的,黄灿灿的都有点耀眼,有的菊花是粉红色的,还有的是紫色的我数了数,菊花一共有12种颜色呢。这里的菊花不仅颜色很鲜艳,而且它们长的样子也各不相同,有的很小,只有手指那么一点大,像一个个小太阳;有的圆圆的像麻团一样;有的像女孩跳舞的彩带一样;还有的像绣球一样,看得我眼都有点花了。

我从前看到后,从左看到右,一边看一边问爸爸。我想去摘菊花时,爸爸对我说:你看,园艺师叔叔多聪明啊,把这些菊花摆在一起,做成龙的形状,宝塔的形状,雨伞的形状,还有像高楼一样的形状,多不容易啊!我们一定要爱护他们的劳动成果,也要感谢他们让我们能够

欣赏这样漂亮的菊花,所以不要去摘。我听了爸爸的话,就不再去乱碰乱摸了。

篇6:科技展的参观作文

今天下午,我们学校组织二年级学生去民主小学参观科技馆。同学们有顺序站好排进入科技馆。

在科技馆里有许多搞科技产品。我看到了认识大脑、测试心跳、机器人跳舞、小球旅行记等等。其中的激光竖琴吸引了我。每当你用手指拨动琴弦时,手指遮住了这束光,触动了对应的光电传感器,使音响系统发出对应的声音。

时间总是短暂的,转眼间参观结束了。我依依不舍地离来了科技馆。通过这次参观我知道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科学的力量是伟大的。

篇7:参观菊花展的作文

这天我和家人一起步入了中山公园。第一眼就看到了一个大花篮,一束大菊花在花篮中争芳斗艳,引人注目。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花篮旁边花团锦簇。一朵朵,一束束,一团团,一堆堆,一大片一大片。礼花像星星,像小山,像高塔,像锦缎 我们仿佛走进了花的海洋。

满目的菊花千姿百态。有的像太阳,有的像拳头,有的像锦缎还有的像笑脸 有的仰笑朝天,有的低头俯视,有的.侧身视望,还有的躲躲藏藏 好像欢乐的小精灵。

清风一拂,有的在频频点头,有的在摇头晃脑,还有的在翩翩起舞。一群群蜜蜂在花丛中歌唱,一只只蝴蝶在伴舞 那边的小路两旁的大丽菊,排列得整整齐齐,像两排礼仪小姐。正在夹道欢迎前来观赏的有课。我们边走边看,我想到了一首古诗: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无花。

菊花是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它有艳丽的姿色,,有浓郁的香味,也有高洁的品质,它不怕风吹雨打。人们观赏它,人们爱它,人们赞美它。糖市中有它,宋词中有它。

篇8:菊花展的作文300字

我和妈妈听说青枫公园有菊花展,就约了同学们大家一起去观赏菊花。星期天的早晨天气晴朗,我的心情也很好,因为前两天的天气是阴雨连绵,今天的天气一下子变的那么好,所以我的心情也随着天气变好了。

到了那里我大吃一惊,因为青枫公园的菊花比人还多,甚至有几千朵、几万朵菊花。菊花的颜色各不相同,有的菊花是黄色的、有的菊花是白色的.、有的菊花是紫色的、还有的菊花是粉色的……

我发现有的菊花已经被工作人员摆成花瓶,花篮,孔雀,伞等造型。最吸引我的是“孔雀”,它是由一种黄色的菊花摆成的,尾巴上还插着几根孔雀的羽毛,远远望去,就像一只真正的孔雀。它还吸引了许多游客来拍照留恋,游客们还赞叹着工作人员的心灵手巧呢!

我们又往里走了走,走到了介绍菊花的地方,在那里我认识了许多不同的菊花。我还可以把他们看成是吃的东西呢!其中岸之杨妃和清见名曲的花瓣是一条一条的,就像是“彩色的面条”,还有广寒宫、神马、和秋英金甲就像是一个个“彩色的面包”……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观武术展的作文】相关文章:

观武术操比赛后有感作文04-13

武术的作文04-22

我与武术作文05-03

学武术作文选登04-21

武术的高中作文04-21

练武术的作文04-29

以武术表演的作文04-14

描写我爱武术的作文04-28

优秀作文:学武术05-10

我的武术梦作文05-14

上一篇:学习月活动工作小结下一篇:塘沽的初春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