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2024-05-23

大连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共9篇)

篇1:大连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大连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科研水平,紧密围绕国家和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以及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实现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学校决定实施科研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建设。根据学科建设方向以及人才队伍基本状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人才,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学术领军人物和科研骨干,保持学科研究方向和学术队伍可持续发展;挖掘潜力,整合资源,提高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和科技增长点;打造科技平台,稳步推进博士点立项(支撑)学科和一级硕士点学科建设;倡导优良的学术风气,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周期

团队建设周期暂定为三年。

三、组建条件

1.团队负责人应具备正高级职称(45岁以下的负责人须具有博士学位),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已形成较明确的研究方向。

2.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集体(不少于3人)。团队成员的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各成员应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

3.团队原则上以博士立项建设(支撑)学科、一级硕士点学科、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所、基地等)为依托。

4.团队分为理工类团队、人文社科(含管理)类团队和艺术类团队,具体的组建条件如下。理工类团队:

①近五年实际到位经费为人均10万元(含)以上;

②近五年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3篇以上或授权发明专利3项以上(1项授权发明专利相当于1篇检索收录论文)或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或出版学术专著1部;

③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得超过45周岁。其中,团队负责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8周岁(男)或53周岁(女),二级教授不受此年龄限制,40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人文社科(含管理)类团队:

①近五年实际到位经费为人均3万元(含)以上;

②近五年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篇以上或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以上或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

③团队成员年龄结构同理工类团队。艺术类团队:

①近五年实际到位经费为人均5万元(含)以上;

②近五年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篇以上或艺术作品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4幅以上或在省级以上展览及大赛上获得二等奖1项;

③团队成员年龄结构同理工类团队。

四、申报和审批程序

1.学校原则上每三年组织一次团队的申报工作(新引进的人才可随时申报团队)。在申报时间内,由拟组建团队负责人向所在学院递交《团队组建申请书》,学院审核并择优推荐上报。同一成员,不得同时申请参加两个或以上的团队。

2.科技处进行资格初审,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由校学术委员会(根据需要邀请校外专家)评审,并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进行公示。公示如无异议,公布获批团队名单,并签订团队建设任务书。

五、建设任务

1.通过团队建设,在多个学科逐渐形成具有明确研究方向并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若干团队,产生一批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学校科研特色与方向的重要科研成果(论文、专利、获奖等),承担一批国家、省、部级各类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创新人才。

2.具体指标如下所示。理工类团队:

①三年建设期内,人年均实际到位科研经费为10万元(含)以上,其中,团队承担的项目中,必须包括纵向项目2项以上或国家级项目1项(含)以上或项目负责人纵横向累计进款100万元以上或团队横向项目累计经费500万以上;

②三年建设期内,获省部级二等以上科技成果奖1项(含)以上或人均发表论文被SCI、EI检索收录在2篇(含)以上(1项授权发明专利相当于1篇收录论文);

人文社科(含管理)类团队:

①三年建设期内,人年均实际到位经费为5万元(含)以上,其中,团队承担的项目中,必须包括纵向项目2项(含)以上或国家级项目1项(含)以上或项目负责人纵横向累计进款30万元以上或团队横向项目累计经费100万以上;

②三年建设期内,获省部级二等以上科技成果奖1项(含)以上或人均发表论文被SSCI、EI检索收录在1篇(含)以上或在《管理世界》、《经济研究》上人均发表论文 1篇(含)以上或在CSSCI/CSCD来源期刊核心版(或扩展版)所列刊物上人均发表论文2篇(含)以上。

艺术类团队:

①三年建设期内,人年均实际到位经费为10万元(含)以上,其中,团队承担的项目中,必须包括纵向项目2项(含)以上或国家级项目1项(含)以上或项目负责人纵横向累计进款100万元以上或团队横向项目累计经费500万以上;

②三年建设期内,国家级展览及大赛上获奖1项(含)以上或人均发表论文被SSCI、EI检索收录在1篇(含)以上或在CSSCI/CSCD来源期刊核心版(或扩展版)所列刊物人均发表论文2篇(含)以上。

六、管理与经费资助

1.团队负责人由学校聘任,并签订聘任合同。团队成员由团队负责人自行聘任。团队成员在聘期内不得申请或加入新团队。团队负责人如不能完成和履行合同职责,可向学校提出申请解除其聘任合同,并在聘期内不得申请或加入新团队。

2.团队在工作完成后,须向科技处提交《团队建设进展报告》,并接受学校组织的评估和检查。对完成情况不佳的团队,要提出警告,并限期整改。

3.考核合格的团队奖励人年均1.2万。

七、其他

1.只有围绕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并以团队成员集体署名(不少于3人)合作完成的科研成果,方可认定为团队取得的成果。

2.省级以上展览及比赛获奖以学校认定为准。项目(课题)、论文、专利、专著、获奖等成果应以大连工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3.具有讲师及以下职称的年轻教师作为团队成员可不计入考核指标,同时也不参与奖励分 配,具体人员由团队负责人提出名单;入选团队的成员在申报各级各类项目时给予优先考虑。

4.近五年指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第一个建设期内指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5.本方案由科学技术处负责解释。

篇2:大连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大工大校发〔2014〕17号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科研水平,紧密围绕国家和辽宁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以及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实现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学校决定实施新一轮科研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建设。根据国家、辽宁省、大连市有关科技政策,参照《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教技[2013]3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学科建设以及人才队伍现状等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营造学术氛围,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学术领军人才和科研骨干,保持学科研究方向和学术队伍可持续发展;挖掘潜力,整合资源,提高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和科技增长点;打造科技平台,推进博士点、硕士点学科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科技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建设周期

团队建设周期:三年(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

三、组建条件

1.团队负责人应具备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人员作为团队负责人需具有博士学位),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已形成较明确的研究方向,团队考核成员需在组建团队前三年内的科研量化考核合格。

2.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集体(团队考核人数为最少3人),团队成员的职称结构合理,各成员应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

3.团队成员的年龄结构合理,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超过45周岁。其中,团队负责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8周岁(男)或53周岁(女),二级教授不受此年龄限制,40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4.团队原则上以博士点学科、硕士点学科、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所、基地等)为依托。

5.团队分为理工类团队、人文社科类团队(含管理类团队、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和艺术类团队。各类团队的经费条件为:理工类团队近三年实际到位经费人均10万元(含)以上;人文社科类团队(含管理类团队、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近三年实际到位经费人均5万元(含)以上,其中外语、思政、体育类团队人均3万元(含)以上;艺术类团队近三年实际到位经费人均5万元(含)以上。

四、申报和审批程序

1.学校原则上每三年组织一次团队的申报工作。由拟组建团队负责人向所在学院递交《团队组建申请书》,学院审核并择优推荐上报,每人只能加入一个团队。

2.科学技术处(产业办)进行资格初审,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由校学术委员会(根据需要邀请校外专家)评审,并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进行公示。公示如无异议,公布获批组建团队名单,并签订团队建设任务书。

3.我校首轮科研创新团队考核合格的负责人可自动入围组建第二轮科研创新团队,在第二轮组建团队时可调整团队成员,但需满足组建条件的第1、2、3、4条。

五、建设任务

1.通过团队建设,在多个学科逐渐形成具有明确研究方向的若干团队,产生一批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学校科研特色与方向的重要科研成果(获奖、论文、专利等),承担一批国家、省(部)级各类重大科研项目,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创新人才。

2.考核须同时满足团队考核条件和成员考核条件,具体要求如下:

Ⅰ 理工类团队

(1)团队考核条件:三年建设期内,人年均实际到位科研经费10万元(含)以上,其中,团队承担的项目中,必须包括纵向项目2项(含)以上或国家级项目1项(含)以上,或项目负责人纵向、横向经费累计100万元(含)以上,或团队横向项目经费累计500万元(含)以上;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人均2篇(含)以上。

(2)成员考核条件:三年建设期内,团队考核成员中2/3人数(四舍五入)以上须主持纵向项目1项(含)以上或主持横向项目经费累计5万元(含)以上,或团队负责人主持纵向项目经费累计300万元(含)以上,或团队纵向项目每年人均15万元(含)以上;同时每个考核成员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至少1篇。

考核条件中“符合要求的论文”包括:SCI收录期刊论文、EI收录期刊论文。

Ⅱ 人文社科类团队(含管理类团队、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

(1)团队考核条件:三年建设期内,人年均实际到位科研经费5万元(含)以上,其中,团队承担的项目中,必须包括纵向项目2项(含)以上,或国家级项目1项(含)以上,或项目负责人纵向、横向经费累计30万元(含)以上,或团队横向项目经费累计100万元(含)以上;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人均2篇(含)以上。

(2)成员考核条件:三年建设期内,团队考核成员中2/3人数(四舍五入)以上须主持纵向项目1项(含)以上或主持横向项目经费累计2万元(含)以上,或团队负责人主持纵向项目经费累计150万(含)以上,或团队纵向项目每年人均5万元(含)以上;同时每个考核成员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至少1篇。

考核条件中“符合要求的论文”包括:SCI收录期刊论文、EI收录期刊论文、SSCI收录期刊论文、A&HCI收录期刊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文、《大连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中认定的权威核心期刊论文和高水平期刊论文、CSSCI/CSCD来源期刊论文(核心版及扩展版)。

Ⅲ 艺术类团队

(1)团队考核条件:三年建设期内,人年均实际到位科研经费10万元(含)以上,其中,团队承担的项目中,必须包括纵向项目2项(含)以上,或国家级项目1项(含)以上,或项目负责人纵向、横向经费累计100万元(含)以上,或团队横向项目经费累计500万元(含)以上;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人均2篇(含)以上。

(2)成员考核条件:三年建设期内,团队考核成员中2/3人数(四舍五入)以上须主持纵向项目1项(含)以上或主持横向项目经费累计5万元(含)以上,或团队负责人主持纵向项目经费累计150万元(含)以上,或团队纵向项目每年人均5万元(含)以上;同时每个考核成员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符合要求的论文至少1篇。

考核条件中“符合要求的论文”包括:SCI收录期刊论文、EI收录期刊论文、SSCI收录期刊论文、A&HCI收录期刊论文、《大连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中认定的权威核心期刊论文和高水平期刊论文、CSSCI/CSCD来源期刊论文(核心版及扩展版)。在符合要求的期刊上发表的作品每2幅相当于1篇论文(同一种刊物只计一篇)。

六、说明

1.项目(课题)、获奖、论文、发明专利须以大连工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2.项目(课题)、获奖、论文、发明专利第一署名人或论文通讯作者(须在论文中注明)必须是团队成员。

3.只有围绕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并以团队成员集体署名(不少于3人,有团队负责人署名)完成的获奖、论文、发明专利方可认定为团队取得的成果(艺术类作品获奖除外)。

4.在一个考核期内,同一项目获得不同级别奖励就高计算。

5.增刊、专刊、特刊、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作品)不计(收录论文除外)。

6.讲师及以下职称的年轻教师作为团队成员可不计入考核指标,同时也不参与奖励分配,具体人员由团队负责人确定。

7.新进校工作的教师,可由团队负责人申请加入团队,如参加考核,其成果应当满足团队成果考核条件和成果署名条件,考核和发放奖励时间从其加入团队申请得到批准当月起计算。

8.考核条件中“符合要求的论文”可由奖励、发明专利、科研经费折抵,具体说明如下:

(1)团队考核条件中折抵论文的说明

以奖励折抵:获国家二等奖(含)以上奖励1项可以折抵全部考核论文;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可以折抵考核论文6篇;获得省(部)级二等奖1项或大连市一等奖1项可以折抵考核论文4篇;获得省(部)级三等奖1项或大连市二等奖1项可以折抵考核论文2篇;获得社会力量奖一等奖1项可以折抵考核论文5篇;获得社会力量奖二等奖1项可以折抵考核论文3篇;获得社会力量奖三等奖1项或大连市三等奖1项可以折抵考核论文1篇。其它获奖按《大连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折抵。

以发明专利折抵:1项授权发明专利可以折抵1篇考核论文,最多可以折抵论文考核总数的20%(可折抵论文数有小数的按四舍五入取整);1项转化后的发明专利可以折抵1篇考核论文,最多可以折抵考核论文总数的50%(可折抵论文数有小数的按四舍五入取整)。同一项发明专利只能折抵一次,专利总折抵数不超过考核论文总数的50%。

以科研经费折抵:理工类团队、艺术类团队超额完成的科研经费,每30万元可折抵1篇考核论文;人文社科类团队(含管理类团队、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超额完成的科研经费,每15万元可折抵1篇考核论文。

通过奖励、发明专利、科研经费折抵的论文总数不大于考核论文要求总数的80%(获国家级奖励除外)。

(2)成员考核条件中折抵论文的说明

以奖励折抵:奖励证书中必须有署名(有外单位参加的获奖按去掉外单位成员后计算署名次序),且省(部)级一等奖只能由前6名成员折抵;省(部)级二等奖或大连市一等奖只能由前4名成员折抵;省(部)级三等奖或大连市二等奖只能由前2名成员折抵;社会力量奖一等奖只能由前5名成员折抵;社会力量奖二等奖只能由前3名成员折抵;社会力量奖三等奖或大连市三等奖只能由第1名成员折抵。其它获奖按照《大连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参照的奖励级别由相应成员折抵。

以发明专利折抵:必须是第一发明人。

以科研经费折抵:理工类团队、艺术类团队以项目主持人身份进账科研经费,每30万元折抵1篇考核论文;人文社科类团队(含管理类团队、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以项目主持人身份进账科研经费,每15万元可折抵1篇考核论文。

9.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由艺术设计学院或服装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

10.新引进人才申请组建团队参照本方案执行。

11.近三年指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七、管理与经费资助

1.团队负责人由学校聘任并签订聘任合同,团队成员由团队负责人自行聘任。团队成员在聘期内不得申请或加入新团队。团队负责人如不能履行合同职责,可向学校提出申请解除其聘任合同,并在聘期内不得加入新团队。

2.团队在工作完成后,须向科学技术处(产业办)提交《团队建设进展报告》,并接受学校组织的评估和检查。对完成情况不好的团队,学校将提出警告,并限期整改。

3.对考核合格的团队,学校按每人1.2万元/年发放奖励。

八、附则

1.本方案自2014年1 月1 日起施行,原《大连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暂行)》(大工大校发[2012]38号)自行废止。

2.本方案由科学技术处(产业办)负责解释。

2014年4月22日

主题词:科研 创新团队 建设方案

科学技术处(产业办)

篇3:大连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一、高校科研平台在促进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的优势

高校普通教学实验室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学生对一些抽象理论知识形成感性认识, 是一个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科研平台则有机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科研培训, 为部分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环境, 其功能不像普通教学实验室一样面向所有学生, 而是为部分具备科研潜力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从而创建一批大学生创新团队, 为将来的研究生教育预备人才。

与普通教学实验室相比, 高校科研平台存在明显优势: (1) 科研平台硬件配置齐全。完善的硬件条件能够充分满足科学研究的需求, 同时这些仪器往往有专业人员负责培训和维护, 为学生使用提供方便。 (2) 配套资金支持。大学生进入科研平台进行研究工作, 除需要申请学校或国家的特殊项目支持外, 往往还需要借助实验室的配套资金支持。如果没有高校科研平台的配套资金支持, 而仅仅依靠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有限资金, 可能会出现实验经费不足的状况, 这对一个科学问题的圆满完成不甚理想。大学生申请的研究课题一般与科研平台承担的国家课题密切相关, 科研平台可以为这些创新团队准备相关前期实验, 使得大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课题研究, 既节省了时间又科学地利用了资金。 (3) 有专门的科研小组指导实验设计。一个科研平台中往往有一个或几个团队在维持正常运转。固定的科研人员一般包括教授、副教授、实验师、博士生、硕士生等人群。大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时, 会有专门的科研小组指导其查阅资料、实验设计、开展实验及数据分析, 避免少走弯路, 同时也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结题。 (4) 实验室文化熏陶。与普通教学实验室不同, 由于每天都有固定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工作, 科研平台内有着独特的实验室文化和研究氛围, 这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熏陶。譬如, 一般情况下一个实验室每周都会有一次研究生班讨论和学生汇报, 经常参与这样的学术活动, 能够让大学生提前感受到科学研究的学术气氛, 为将来的科研工作做好心理准备。由于具备这些独特的优势, 高校科研平台能够迅速地培养一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 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同时为本学科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储备人才。

二、依托高校科研平台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成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科研平台自实验室建立以来, 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转基因专项等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200余项, 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育种、动物分子生物技术及其应用等方向的研究, 为国家解决了一系列科研难题, 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本领域的专业人才, 已经成为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基地。本科研平台在完成承担的科研任务的同时, 也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自2012年以来, 先后承接了大学生挑战杯实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共计110项, 总经费达70.6万元, 具体见表1。

参与科研项目的这些大学生绝大部分已经继续攻读研究生, 还有部分学生出国深造, 这些学生必将成为本领域的科研贡献者,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响应了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号召。他们的这些成绩离不开其本科时参与的科研启蒙训练, 其在重点实验室所受的科研训练是他们科研工作的起点。

三、优化科研平台管理, 辅助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立

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优化高校科研平台管理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创新实验室, 组织课余有精力、有能力、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 有计划地参与到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中, 开展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工作, 这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渠道[4]。为此, 在高校科研平台管理上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 加强科研实验室的开放程度。科技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5], 开放科研平台既可以给学生提供创新条件、创新环境、创新氛围和创新平台, 还是渗透创新教育的最好课堂、最快捷方式[4]。一方面组织专门的科研辅导小组对在实验室开展研究的大学生创新团队给予技术指导, 另一方面鼓励其他的大学生依据本实验的具体情况申请学校、省级或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 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 享受到科研的魅力并切实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2) 优化高校科研平台管理以便于大学生参与科研。在制度上对大学生参与科研给予充分的重视, 加强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 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途径。与研究生相比, 大学生参与科研有一些不同, 这需要优化实验室管理以适应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具体情况。首先, 大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相对匮乏并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 所以大学生在独立开展实验的前期需要有专门人员指导其科研并全程培训, 充分发挥科研实验室“传帮带”的优势, 让研究生对大学生实现一对一的负责制, 可以帮助大学生迅速进入科研状态, 少走弯路。另外, 大学生由于还有繁重的课程任务, 其科研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和假期, 需要协调实验室仪器使用情况和实验教师的工作时间, 给大学生科研创造充分的条件。

四、结语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实施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弱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高校实验室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有着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托高校科研平台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建立, 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本学科培养科研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等学校, 可以进一步优化科研平台管理, 以增强其在大学生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建设创新型社会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其中科技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为本学科培养科研接班人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陈述了高校科研平台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的优势、成效以及高校科技平台的自身管理, 表明了高校科研平台在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的重要性, 以期为营造高校大学生从事科技活动提供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高校,科研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范凤娟.浅谈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 2010, (10) :81, 84.

[2]赵晶波.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功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29) :39.

[3]张发爱, 吴志强, 刘来君, 韦春.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 培养地方性工科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07) :5-7.

[4]史克英, 潘凯, 田春贵.开放科研实验室, 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0, (01) :91-92.

篇4:大学科研团队建设初探

一、团队与大学科研团队

“团队的概念来源于企业,是在经济信息化冲击下,西方许多企业逐步摒弃了自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传统垂直功能化管理模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以团队为核心的扁平式过程化的管理组织模式。”现在,“团队是指才能互补,并愿意承担共同责任,同时乐于为统一目标而奉献的少数人员的集合。”一般来说,高效的团队都具有明确的目标,其团队成员能够达到良好的沟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如今,团队管理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大学也不例外。众所周知,大学教师是高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人才强校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大学在加强引进和培养教师的同时, 引入了团队概念,开始关注科研团队的建设。大学的科研团队应具备如下四个特征:

(一) 具有共同的和明确的目标。大学科研团队的组建一般有很强的目的性,如某些基础领域前沿性研究或大型国家攻关项目,像这种类型的科研团队,一般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目标。而且,团队明确的目标有利于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形成合力,便于团队工作处于领先地位。

(二) 采取灵活多样的组成方式。大学在组建科研团队时,其团队成员可以采取灵活的组成方式,可以根据项目的需要来组合。其团队成员既可以是由同一所大学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也可以是由不同大学相关学科的教师共同组成,还可以走出校园到企业、公司聘请有关的专家,真正做到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圆满地完成科研项目。而且,在项目结束以后,团队可以自由地解体或者重新组合。

(三) 形成有效的沟通方式和优良的团队精神。由于大学的科研团队由多学科方向、多类型人员组成,为了确保其有效运行,往往需要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应鼓励团队成员倾听、积极回应他人观点,对他人提供支持并尊重他人的兴趣和成就,以此确保团队的高效运作。团队成员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是团队精神的核心,只有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实现团队的目标。

(四)制定明确的制度、提供良好的设施。同企业一样,大学科研团队良好的运作依赖于有效的制度支撑,否则就会无章可循。与此同时,大学也应该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提供先进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

二、大学科研团队建设的意义

大学的基本功能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大学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是创造知识的圣殿。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学科间不断交叉和相互融合,知识的创新更需要多学科、跨学科的合作,这就要求大学的科研活动不单是个体行为。还应是团队行为,如果在大学的学科中,没能建成相应的科研团队,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能团结本学科教师和资深的学科带头人,没有能将学科中的教师凝聚在最佳学术方向上,那么这样的学科是难以发挥重要作用的,是难以实现大学的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宗旨的。

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性,涉及面宽,工作量大,这都不是哪一个教师能胜任的,即便在某些可以单独从事研究的学科,如果采取大家互相配合、合作分工的团队方式,其研究也会更深入,研究成果也会更丰富,比“单兵作战”更具优越性。

而且,大学的团队合作能够提供深层次的知识信息和组织信息共享,营造理解人、信任人、尊重人的环境,做到人尽其才,使每个团队成员的智慧都得到充分发挥,也有利于形成合力,更好地实现团队目标。因此,大学需要建设科研团队,需要教师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深层次地、交叉地进行学术研究,走共同发展、合作多赢的学

术研究之路。

三、如何建设大学科研团队

大学团队的组建根据其构造和性质的不同,笔者通过观察、分析认为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式,即“自发型”、“利益型”和“被迫型”。所谓“自发型”,是指当某个学科由于长期的历史沉淀而形成了非常好的学术氛围,同时也出现了大师级的学科带头人的前提下,该学科的教师自觉地向他靠拢,形成团队,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模式。第二种模式是“利益型”,指当学科中的某个教师获得了项目和资金,该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了完成发表论文的任务或实现其他的各种利益,会主动向这个“带头人”靠拢,形成团队,进行该项目的科学研究,这种团队一般来说会随着项目的结束而自动终止。当前我国高校大都比较重视科研,无论是评定职称还是各种经济利益,都以科研为导向,因此,“利益型”的团队比较普遍。最后一种模式是“被迫型”,指学校为了整合教师的合力,运用行政力量将不同或同一学科中的一部分教师组成团队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模式。

如何使不同背景下形成的大学科研团队有效而良好地运行?就是要根据不同团队的形成方式而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团队进行建设。

在第一种模式的科研团队中,由于其在形成过程中已经具备了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其团队非常稳定,同时也有明确的学术方向,所以在保持其良好运行时主要是注意对其新进团队成员的培养。团队领导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新成员融入团队,而新的团队成员也应该抓住机会,以开放的心态加快融入团队的步伐,新老团队成员在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团队的智慧,在相互尊重、彼此理解的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增进团队力量,保持团队稳步向前发展。

在第二种模式的科研团队中,因为其在形成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常常只有形式上的合作而缺乏实质意义上的合作,在合作过程中,表现为貌合神离。团队成员之间实际上是相互独立,在资源、信息、思想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因此,要保持这样的科研团队的良好运行,主要是要形成合理的组织建制,有效的沟通方式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在这种模式的团队组建中,各成员都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功利性很强,如果没有合理的组织建制,没有良好的沟通环境,将不利于团队目标的实现。同时,在合作过程中应该通过开展集体活动来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防范并化解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

在第三种模式的科研团队中,团队是由学校行政力量干预硬性形成,因此团队成员之间相对缺乏沟通和了解,增强其科研团队的凝聚力是保障其良好运行的关键因素。“提升团队的凝聚力,主要从增强学术内聚力、提高文化维持力、降低人际离散力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尽其所能地营造团队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围,让团队成员感受到通过团队的合作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科的发展,同时能够使自己的优势最大化地得到发挥。其次,通过引进或培养团队中的学术权威,保持合理的团队结构,提升团队整体学术水平来增强科研团队的学术内聚力。再次,通过培养团队成员坚定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团队成员的毅力和意志,营造团结、融洽、民主的合作氛围来提高科研团队的文化维持力。最后,通过开展各项集体活动,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坦诚交流,防范并化解成员之间的各种矛盾,消除误解来降低科研团队的人际离散力。

无论根据哪种模式组建的大学科研团队,为了保持其运行良好而有效,就必须建立健全团队内部的管理及运行机制。

“团队内部的管理及运行机制,是团队成功发展的关键,应确保大学科研团队作为一种学术自治型单位,必须拥有一定量化的资源,并掌握配置权,在资助经费使用上建立一定的特殊政策,给予团队较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

在建立健全团队内部的管理机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保持团队旺盛的生命力。建立激励机制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着手:物质性的激励要可量化、可操作。在考核、评职、津贴发放、奖励等各种利益调节中鼓励学术团队的形成与发展。除了物质激励外,还必须注意精神激励,要注重团队成员的个体成长,业务提升,以及增强齐心协力共同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团队成员在职称晋升中论资排辈现象的发生,应根据不同团队成员贡献的差别建立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在大学中进行科研团队建设,发挥团队作用,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是培养具有高度创造力的学生的需要,也是大学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的需要。只有明确大学团队的概念,深刻理解团队建设的意义,了解大学团队的形成和建设中的问题,才能真正建立起运行良好和有效的大学科研团队。

参考文献:

[1]Peter F. Drucker 著.未来的管理-25位卓越管理大师关于管理的新思维与新技巧[M].李小刚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徐绍莉,田静.大学加强学术团队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11).

[3]余斌.高校教师科研文化的缺陷及其改进[J].高等教育研究,2008(7).

[4]李明.试论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5]马二军.关于构建学术团队与提升科研水平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2).

篇5:大连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史怀平,胡沈荣,郭超,陈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建设创新型社会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其中科技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为本学科培养科研接班人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陈述了高校科研平台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的优势、成效以及高校科技平台的自身管理,表明了高校科研平台在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的重要性,以期为营造高校大学生从事科技活动提供指导性建议。

篇6:大连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建设研究教学型大学,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科和学科群,提升学校学术创新能力和研究实力,凝聚、稳定和培养优秀的青年学术研究人才和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参照国家创新团队建设的办法和模式,结合学校重点学科的实际和发展需要,特制定本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二条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重点支持校内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学术研究群体,聚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凝炼学科研究方向,并通过承担省部级和国家级项目、重点项目、基地项目、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以及各类科研课题,产出具有重大理论和社会价值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第三条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实行学术带头人负责制、目标责任制并实施动态管理。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四条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应根据自身形成的学科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学校和国家的需要进行研究,其研究内容一般应为学校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的重点领域或重大前沿问题,其成果对国家发展战略、对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有重要推动作用。

第五条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的组成必须由研究方向一致或相近的人员自然形成和组合而成,团队带头人和成员一般不得超过40周岁,必须有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团队的研究工作;鼓励具有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和目标的人员进行跨学院和跨学科的联合申报。

第六条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申报条件:

(1)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学校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对推动学科发展、学术平台建设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推动作用;

(2)依托至少校重点学科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3)由5—8名我校在编青年教师组成,鼓励具有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和目标的人员或群体进行跨学院和跨学科的联合申报;

(4)团队组成人员要具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合理的职称和学历 结构,合理的年龄结构,要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

(5)团队成员为40岁以下的青年研究骨干;可聘请一名或一名以上知名学者(40周岁以上)作为顾问。

(6)团队成员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能够完成重点课题攻关。2.团队学术带头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1)具有博士学位、副高以上职称;

(2)本校科研教学第一线人员,年龄不超过40岁;

(3)主持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有公开出版的专著或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4篇以上学术论文;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第三章 申报与审批

第七条 鼓励跨学院、跨学科申报,坚持团队建设、平台建设和项目研究的有机结合。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不得同时作为两个及以上团队带头人申报,但在担任一个团队学术带头人的同时,可以作为相近研究方向的另一个团队的成员;团队学术成员只能归属一个学术团队。

第八条 团队以学术带头人所在学院、中心(所)为依托单位组建,由团队学术带头人提出并填写《上海外国语大学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申请书》,《申请书》一式6份。

第九条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实行公开选拔、专家评审、择优支持的选拔方式。由所依托的各学院、中心(所)的学术委员会初审,初审合格后,提交学校科研处,由科研处组织专家组成评议组进行评审,提出是否支持和资助额度的意见。获得专家组评审通过的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按程序公示无异议后,报学校批准,公布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名单及资助额度。

第十条 获资助的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在接到资助批准后,按照学校安排正式签订《上海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任务书》。

第四章 组织与管理

第十一条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实行“3﹢1”的评价管理模式,前三年为启动和运行阶段,然后进行中期评估验收,验收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合格的继续运行,不合格停止资助,并追究学术带头人的责任。

第十二条 团队由校、院两级共同管理。学校设立有利于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发展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为学术创新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平台;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应完成所在单位的工作。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的管理由科研处负责,包括组织审核团队的研究计划、检查工作进展、组织评估验收等。各依托的单位必须对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的工作予以重视,要积极协助和支持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做好日常管理、考核和聘期总结等工作,处理好教学与科研、团队与所依托单位的关系等,学校将把对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的管理成效纳入相关依托单位年终目标考核范围。

第十三条 团队学术带头人负责编写团队建设计划,组织制定研究计划、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等;按照学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要求,经费须由团队学术带头人和科研处负责人共同签字支出。

第十四条 团队学术带头人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职责时,应及时向科研处提出报告,科研处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报学校审批。

第十五条 团队学术带头人应按照《申请书》设定的建设任务和研究计划于每年年底前向科研处和所在学院提交团队建设和研究工作的计划执行和进展报告;中期评估验收时提交中期验收报告;建设周期完成后提交团队建设和研究工作的总结报告。

第十六条 学校以团队所提交的《申请书》设定的建设目标任务、研究计划和总结为基准,由科研处组织专家进行考核。

第十七条 经费资助与使用

资助经费专款专用,主要用于科研活动、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挪用资助经费。年资助额为5万元。

第十八条 获资助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视情形分别采取通报批评、缓拨经费、停止拨款、撤销资助等措施:

(1)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2)执行研究计划不力,未开展实质性的研究工作;

(3)未按要求及时上报研究工作执行和进展情况,无故不接受学校对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与审计;

(4)资助经费的使用不符合财务制度;(5)评估结果不合格。

第十九条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可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团队的管理细则。

第五章 考核

第二十条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考核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第二十一条 团队的成员发表、出版与学术团队资助有关的论 文、著作、调研报告、上报获奖成果等,均须标注“上海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资助”(Supported by Innovative Research Team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字样,否则不计入考核成果中。

第二十二条 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周期(三年)考核目标(1)在有影响的专业出版社出版与团队研究方向一致,且有突破性的或标志性的学术专著不少于1部;

(2)在CSSCI期刊上发表与团队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不少于15篇;

(3)至少争取到省部级项目一项,建设期内项目到账经费不少于5万(不包括学校资助经费);

(4)组织一次国内学术会议。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归上海外国语大学大学科研处。

篇7:xx科研团队建设方案

根据xxx的工作安排,完成xx科研团队建设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必须在新的发展时期和发展起点上,树立更加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把握大势、抢占先机,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努力在国家昌盛、人民富强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充分体现科技工作者的时代担当。作为密切联系基层及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也要脚踏实地、奋发向上;在工作领域做出贡献。

二、建设目标

(一)总目标

围绕xxx发展,发挥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建设合作精神好、科研意识强、科研素质高、科研成果丰的科研创新团队。

(二)具体目标

1、原则上,根据项目发展情况组建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优化的科研团队。在人员组成上,适时补充新生力量、完善结构,实现相对稳定基础上的动态化,增强团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深化xxx项目。(2)、完善xxx实验室项目。(3)、总结xxx经验。(4)、技术创新。(5)、新项目储备。

2、鼓励学科融合,鼓励模式创新,鼓励大胆探索,鼓励内外联合,整合中心内外资源,建设跨学科、复合型xx科研团队,研发一批融合生产的应用技术。

3、培养勇于创新、脚踏实地、接地气的应用型学术带头人。

三、建设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xxx成立科研团队建设领导组,组长由xx担任。

(二)强化科研意识

积极与国内外科研平台合作,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

(三)支持鼓励学术交流

鼓励与支持团队成员参加高层次、高水平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展示自身科研成果和实力,及时掌握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与最新研究动态。

(四)提升科研能力

进一步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激励团队成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到国内外知名机构学习进修、承担科研项目等方式,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

(五)建设科研平台

xxx积极申请及协调各方面资源,对已形成明显学术特色和学术优势,并具有中长期发展目标的项目,建立xxx专项科研基金资助,支持以研究基地为重点的科研平台的发展。

四、工作要求

(一)严格按照单位科研管理规定开展工作。

xxx科研团队要根据历史基础、自身优势、发展态势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单位科研管理规定开展工作。

(二)相对稳定科研方向

xx科研团队要根据自身条件,建立稳定的科研方向,持之以恒;要符合xx发展,不要想当然、闭门造车、脱离实际。

(三)积极完成科研任务

篇8: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路径选择

一、理解和把握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概念和方向

邓小平同志早在20多年前就说过:“高等学校, 特别是重点高校, 既是教育的中心, 又是科研的中心。”作为教育中心, 高校处于教育体系的顶层, 是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输出基地;作为科研中心, 高校处于科研体系的核心, 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体和高新技术的主要源泉。正是这独一无二的双重身份, 使高校的科研工作在我国的“科教兴国”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而也就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科技工作要想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质量, 提高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 取得更多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就必须建设强有力的科研团队。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就是在此重任下脱颖而出的。所谓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 就是指高校根据合理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专长特点等有利于创新成果产生的制约因素, 以优秀学术带头人为领导, 以科研创新为目的, 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 围绕国家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和预先研究、重大工程项目以及重点学科、专业、课程等, 由技能互补并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 并且在各个专业领域具有一定专长的人组成的基层学术组织。

二、影响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因素

1. 团队的构成要素。

教学团队的具体工作职责包括:创新教育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负责课程的教材和实验室的建设;专业建设、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规划、组织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科学研究与教学的结合, 探讨研究性教学;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科研实践、自主创新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落实教师的培养和梯队建设工作, 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培育各级教学名师等。因此, 这种教学团队由五个关键要素构成:教学目标 (Purpose) 、教学人员 (People) 、教学计划 (Plan) 、权限 (Power) 、定位 (Position) , 简称为教学团队的“5P组合”理论。

2. 团队负责人的选择。

团队负责人对团队的领导贯穿于整个团队的建设过程, 因此, 团队负责人的选择也是团队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科研团队的灵魂人物, 团队负责人决定了团队的学术水平、科研风格和文化氛围。也就是说, 团队负责人的科研水平决定了团队科研水平的起点和科研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团队负责人的人格魅力和人格精神决定了整个团队的团队精神。因此, 团队负责人的选择尤其重要, 也是大学创新型科研团队能力建设的核心问题和首要问题。在选择负责人时需要考察候选人已取得的学术成果和教学成果, 论证候选人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第一, 团队负责人要具有战略眼光, 在科研及学术上具有前瞻性, 能够准确把握科研动向, 进而选定科研发展方向和科研目标。第二, 创新型科研团队负责人还要具有一定的管理才能。这是因为, 团队负责人不仅是团队的学术骨干, 而且还要同时承担组织、协调、管理团队的职能, 这也是一个团队成功的必要保证。第三, 团队负责人还要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 具有吸引人、团结人、凝聚人的品行修养。

3. 团队的组建方式。

目前, 高校科研团队的组建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根据课程特点或科研项目的特点组建的临时型团队;另一种是在实践中经过磨合自然形成的常规型创新型科研团队。由于临时型团队是根据具体目标组建的团队, 因此对于成员的选择更接近于团队的目标要求。但也正是其临时性的特点使其具有团队人员磨合过程及团队文化定型过程时间较长等“先天”不足的缺陷。常规型团队具有团队课程的特点, 其科研方向、规章制度、团队文化也较为成熟, 团队成员的磨合时间也较短, 但其不足之处是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笔者认为, 高校科研团队的组建应主要以常规型科研团队为依托, 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科研目标及科研方向的要求对科研团队进行调整。其调整包括人员的调整、结构的调整以及制度的调整等。

4. 团队的绩效评价。

目前, 我国对于高校科研团队的考核主要是针对整个团队的考核, 而对团队中个人的考核相对较少。根据高校科研团队成员的特点, 笔者认为, 对成员进行绩效考核需要确立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两个维度, 即从专家、团队带头人、团队成员及成员个人等多个角度考核成员对科研团队做出的贡献。同时, 在对团队成员的管理采用动态的管理方式, 根据团队成员在实际教学科研活动中的表现, 推行“能上能下”的管理方式, 并且引入一定的淘汰机制。

5. 团队的激励机制。

当前, 针对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激励形式较为单一, 主要有:课程建设经费、专业建设经费、科研配套经费、团队人员岗位津贴以及定期审查等方式。笔者认为, 可以把工作激励、机会激励和文化激励、薪酬激励有机结合起来, 构建全方位的立体激励机制, 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出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

三、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路径选择

基于前面的分析, 笔者就加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路径选择从团队自身、制度环境两个层面来分别进行阐述。

1. 加强创新型科研团队自身建设的路径。

(1) 根据团队的建设目标, 合理选择团队成员。科研团队的组建要面向科研项目与团队发展的目标, 因此, 在组建团队时, 既要考虑科研任务的完成, 还要考虑团队的长远发展。高校科研团队具有较高的自我管理和自我领导能力, 团队负责人的权力来源于其在某一专业领域的影响力, 因此, 团队负责人不但需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还要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团队的规模应根据团队负责人的素质、成员对团队负责人及相互间的认同程度、科研目标以及时间要求等因素来确定。另外, 在组建科研团队时, 还要了解掌握每名团队成员的能力构成和个性特点, 使成员间能够技能互补, 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及从事基础工作的成员形成较为合理的比例结构, 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 科技创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需要吸纳具有不同特点的人员参与。为此, 高校科研团队还要根据任务和目标的要求, 适当调整成员的进出。

(2) 建立考核与淘汰机制, 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要想保持科研团队旺盛的生命力, 就必须使其在竞争的环境中成长。只有经过严格考核和不断淘汰, 才能真正锻炼出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培养出优秀的团队精神。因此, 创新型科研团队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考核和淘汰制度, 围绕团队的战略目标, 不断补充新的优秀人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调动科研人员组建科研团队的积极性, 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着手。物质性的激励要求各项措施要尽可能量化, 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奖酬金、项目经费的支配额、项目成果的署名是团队成员权衡分配是否公平的重要方面, 所以, 不论是科技管理部门还是科研团队内部, 均需处理好分配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问题, 以使团队成员能够轻装上阵, 从而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发挥出个人的最大潜能。除了物质激励外, 还要重视精神激励。要加大宣传力度, 全力营造团队建设的良好氛围, 给团队成员以精神上的优越感。

2. 加强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环境路径。

(1) 营造有利于科研团队建设的制度环境。在对团队的管理中, 为了防止出现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等问题, 影响科研团队的工作效率, 需要明确科研团队日常行政事务由团队所在单位负责管理, 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和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由教务处负责, 科研工作进度及目标完成情况由科研处负责管理, 交叉事务由各相关部门协商解决。为了保证团队效率, 科研处和教务处要密切配合, 为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 还要克服“泛行政化”的管理倾向, 确保教学团队的学术自主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不平衡是当前我国高校各级组织建设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 通常情况下“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因此, 在团队建设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克服“泛行政化”的管理倾向, 赋予团队学术自主权, 实现教学领域的学术权力回归。

(2) 倡导合作文化, 创建互信的人文环境。创建和打造优秀的科研团队, 需要积极倡导团队合作文化, 转变工作观念, 强化合作意识。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鼓励成员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努力营造浓重的合作氛围。通过体制创新, 建立唯才是举、量才而用、鼓励竞争、论功行赏的团队文化。在充分尊重成员人格和意愿的同时, 提高成员对团队的忠诚度;在鼓励成员充分发挥自我独创能力的同时, 促进团队协作精神的加强;在强化目标管理的同时, 将团队的风险量化到每一名团队成员身上, 强调集体价值观, 实现彼此的共同进步。

篇9:大连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学;科研创新;创新团队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不仅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生态学是大学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生态和生物等许多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其他很多专业的选修课。生态学的研究范围广,学科间渗透大,应用范围宽。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生态学的研究、教学和普及越来越重视。教学和科研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是影响高校发展的重要工作。团队精神是一个集体团结的象征,是综合实力的体现,是进行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的基础。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是大学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大学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团队精神已经成为高校必须面临的问题。根据作者的教学经验,基于现代教学理念,结合生态学自身的特点,初步探讨了生态学教学中科研创新团队培养模式,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供生态学基础知识平台和为创新思维空间奠定基础。

1.生态学教学与科研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认识和观念上的局限及资金不足,加之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和队伍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了生态学的教学效果及教学改革进程。加上生态学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严重制约着教学效果的发挥,同时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生态学课程的积极性。学生在认识、分析和解决与专业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时的能力与社会期望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生态学知识难以使他们在毕业后在较短时间内进行相关的生产实践工作。

1.1教学与科研相分离

长期以来,在高校中存在教学与科研条块分割,大部分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太重,教学时间严重挤占科研时间。存在一些人专职搞科研,不介入本科生培养;一些人重点从事教学,几乎不搞科研;一些人既搞教学,又搞科研,但科研内容与本科生教育内容几乎是不相干。可以说,科研在本科生培养中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生态学教学与科研分离现象还普遍存在。

1.2教学与科研相对立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唯教学至上的管理行为和唯科研至上的管理行为两种模式,造成了生态学教学与科研的对立。在评定职称和对教师进行奖励时,由于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性质不同,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很难在价值评价上达到平衡。重视科研的教师不愿意在教学上投入较大的精力,重视教学的教师则不愿涉足科研领域。由于教学与科研管理对立,学校在仪器、设备以及其他资源使用方面重复投人,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不能共享,使本来就很紧张的教学资源在使用中又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且,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学资源不足,实验室场地及设备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许多实验无法正常开出。

1.3教学与科研团队优势弱

高校中,一般农林类、环境类学科都要开设生态学课程,各学院从各自管理的方便考虑,各自为阵,分别引进生态学人才,搞重复建设,人力、物力、财力分散。虽然有个别的互相合作,但不能形成稳定强大的学科团队。在日常教学和科研活动中,许多教师也是孤军奋战,重视科研的专注做科研工作,没有稳定的团队,学生参与的团队就更少。申请课题时临时再组织团队,由于没有平时科研工作的积累,申请成功的几率也比较低,甚至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充分发挥教学与科研团队的优势。

2.大学生生态学科研创新团队培养意义

所谓“创新团队”是指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现学习和科研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成员间的相互协作、共为一体,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表现为尽心尽力全方位地投入。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能否培养出既有渊博知识,又有超强的动手能力;既有独立工作能力,又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的新世纪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衡量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的标准之一。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的培养利于增强创新能力和多出成果,科研创新团队环境能使大家在平等、民主、自由、活跃的学术气氛中,对学术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比较参考、批判创新和融化组合,进而去寻找和推敲真理。生态学教学特别注重基本理论方法与实际相结合,只有培养稳定、合理的生态学科研团队,才能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3.大学生生态学科研创新团队模式探讨

3.1组建稳定的科研创新团队

创新团队群体主要由学生和教师组成,团队成员通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共同研究解决科学问题,共同形成学习和科研成果,为实现团队目标而相互负责、彼此依赖。我校生态学科研创新团队组成以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牵头,以相关教授、副教授为稳定的教师组成部分,以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为基本组成部分组成生态学科研创新团队,形成长期稳定而又不断更新的团队。所有团队中教师都亲自为大学生授课,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实现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接收各种新知识外,还要利用课外时间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学会主动应用书本理论知识去理解实验中的问题。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可在完成科研课题的同时得到更具体的科研能力和拓宽专业面的训练,熟练地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得到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提高综合能力的发展。

3.2建立健全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制度

首先制定《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科研创新团队管理文件,为大学生科研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将生态学科研创新团队工作融入到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和工作中去,学生参加相应生态学科研创新团队,通过实践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果,作为学分计入大学阶段成绩。把培养生态学科研创新团队工作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定完善的创新评估制度,引导教师将科学研究中产出的成果充实于教学和科技创新实践中,使大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科学的认识和对新生事物的探索精神,从而达到循序渐进地培养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此外,为生态学科研创新团队工作设立专项基金,除培养教师已有的项目支持下,学生以创新团队为单位申请科研经费,科研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负责经费的管理。

3.3建立科研创新型实验室

实验是生态学科研创新工作实践不可缺少的环节,科研创新团队工作开展的好坏,取决于能否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科技实验的机会。首先,要建立开放型创新实验室,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室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学生可以随时利用每一个实验室,做自己想做的实验,但前提是必须和指导教师有过沟通,并已形成书面的完整实验计划内容。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实验室要有专职教师或实验员负责仪器的使用和原料的供给等工作。从制度上保证开放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保证学生可按自己的计划随时到实验室做实验。

3.4建立稳定的科研创新实践基地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还是服务社会生产,因此必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我校建立的生态学科研创新基地主要包括:(1)野外科研创新实践基地,主要是连云港野外实践基地、伏牛山宝天曼国家自然保护区港野外实践基地、河南封丘农业生态系统定位实验研究站实践基地等,从各方面保证整个团队工作有充分的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我们的生态学科研创新团队完成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973项目子课题内容和多项河南省校级项目。(2)通过与各专业相关的单位、学术团体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例如,与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省地理所等单位合作,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高校和社会组织各方都受益。

4.结语

教学与科研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教学与科研是不矛盾的,是不能互相代替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大学生生态学科研创新团队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促进生态学学科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科研能力,为以后适应社会和解决相关实践问题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庆标,赖家业,庄嘉,等.生态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维创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S1):76-77.

[2]温国胜,侯平,余树全,等.生态学教学与科研互动初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S1):44-46.

[3]曾德芳,王君婷,张焕德.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教育模式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4,(4):25-27.

[4]徐金梧.大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0-12.

[5]曹小华,吴青,李文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团队培养模式探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23(3)22-24.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项目(2009SJGLX101)

上一篇:小燕子的命运作文下一篇:将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