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2024-04-12

2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精选6篇)

篇1:2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一)单位应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专人管理电算化会计档案。

(二)单位的会计档案包括存储在磁盘(硬盘和软盘)上的会计文件和以书面形式存放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

存储在磁盘上的会计文件必须按规定及时打印输出书面形式,未打印之前不得抹去。由机器打印输出的会计档案发生缺损时,必须补充打印,并由操作使用人员在打印输出的页面上繁体字或盖章注明,由系统管理员签字盖章认可。

磁盘形式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必须在两年以上,其中会计科目和 汇总数据(包括和月度汇总数据)必须永久保存,明细帐、记帐凭证及其他数据资料在两年后可根据需要决定存毁。

(三)必须经常对硬盘上的会计数据建立软盘备份。备份是通过对硬盘的会计数据建立软盘副本来实现信息存储的,每月备份不得少于一次。不得直接对硬盘上的会计数据和作为正式档案的备份软盘上的会计数据进行任何非法操作,如

要对磁盘会计数据进行加工,必须使用备份罗盘的副本,不得删除硬盘和软盘的数据。恢复系统数据必须使用最新的正式备份。

(四)必须妥善保管好会计数据的备份软盘,备份软盘应贴上写保护标签并用印章或封条签封,或由专人保管。备份软盘应装在保护封套和包装盒中,存放在安全、洁净、防热、防潮、防磁的场所,并定期进行转储。硬盘和正式备份软盘不得随便乱放和外借。

(五)会计数据的备份软盘及自行开发原程序的备份分别在两个地点以上,应根据数据量和硬盘空间的大小情况,每隔一定时期(如半年或一年以上)清理一次硬盘,删除硬盘上以前的会计数据,以利于提高机器的利用率和运行速度,没有做过备份的硬盘数据不得

清理删除。

(六)磁盘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和清理硬盘等,由系统管理员专职执行并对磁盘会计档案的安全的正确负责。

朝阳区卫生局财审科

2005.7.19

篇2:2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单位的会计档案包括贮存在磁盘(软盘和硬盘)上的会计文件和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书面形式的会计核算资料。

一、数据资料管理与保密

机内数据文件及其备份和作为会计档案资料打印输出的各种凭证、帐册、报表,应按有关财会制度使用、保管。

1、现金记帐凭证及日记帐的输出及保管。

现金收付业务要做到当日业务当日清。现金记帐凭证一律由专职会计人员手工做记帐凭证,审核无误后当日输入计算机并打印出现金日记帐页,审核后交现金出纳人员核对现金库存,相符后出纳员及主管负责人在帐页上盖章,按月编页码装订成册加盖封印,年终将各月现金日记帐顺序装订成册,加盖封印妥为保管。

2、银行记帐凭证、帐册的输出与保管。

银行记帐凭证分机制凭证和手编记帐凭证两种。有关财务人员必须及时把经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手编凭证,当日输入计算机并打印银行日记帐,以保证银行出纳当日业务当日清。银行帐页经出纳审核无误后,出纳和主管会计签字盖章,按日装订成册,年终将各月银行日记帐顺序装订成册,并加盖封印,妥为保管。

现金、银行记帐凭证可采取汇总的方式,装订成册,妥为保管。

3、转帐凭证的输入、输出与保管

转帐凭证包括手编凭证和机制凭证两种,有关会计人员应及时将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手工编制的记帐凭证,输入计算机。机制凭证在输入计算机后要打印输出,并与手编凭证同样装订成册,妥为保管。

4、科目汇总表、帐簿打印时间。

(1)现金、银行日记帐每天打印。

(2)银行余额调整表每月打印一次。

(3)总分类帐和各种明细分类帐每月打印一次。

(4)现金、银行存款、转帐记帐凭证的科目汇总表每本打印一次,并同该本记帐凭证一起装订。

(5)会计报表、计算表、分析表,按管理要求和时间打印输出,经有关财会人员审核无误后签字生效。

5、其他

由机器打印输出的会计档案发生缺损时,必须补充打印,并要求操作人员在打印输出的帐页上签字盖章,财务主管签字盖章认可。

二、数据备份管理

1、由于会计核算数据的重要性,必须经常进行备份工作。

2、在日常工作中,准备三套软盘循环使用,隔日进行备份,以避免意外和人为错误造成对工作的干扰。

3、需要做备份的包括系统设置文件、科目代码文件、期初余额文件、本月帐务文件、报表文件及其他核算子系统的数据文件。

4、机内凭证及总分类帐、明细分类帐、报表,应视同会计资料按月做两套软盘备份,交会计档案保管员分别放置在不同地方妥为保管。

三、会计档案管理

1、会计档案存档手续:打印输出的凭证、帐册、报表,必须有会计主管的签章才能存档保管。

2、为保证备份数据的安全,备份软盘必须贴上写保护标签,装入盘套,放进硬盒,存放在安全、洁净、防热、防潮、防磁的场所。

3、由打印输出的凭证、帐册、报表等书面形式的会计档案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保管期限和管理办法管理。

4、随计算机配置而来的操作系统、各类应用程序软件以及购买的商品化会计核算系统软件,和以上软件的备份磁盘,作为会计档案保管。

5、各类会计档案的出借,均必须经过会计主管审批同意并签章,如果对备份磁盘的操作可能危及该备份磁盘的完整性,应制作该备份磁盘的复制件,使用复制件进行操作。

篇3:会计电算化下的会计档案管理

1. 会计档案的作用

1.1 为各单位的财务工作和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使各有关单位能够利用电算化数据, 开展分析、预测与判断;制定最优经济管理方案;做到以最低成本, 获得最大收益的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1.2 对保护国家财产、监督执行国家财务制度、查处经济案件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 化工部利用所保存的会计档案,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查清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积累的上千件近5亿元的债权债务方面的悬案。上海市一九八三年底财务大检查时, 从有关单位一九八三年九月至十一月十五日的会计档案中, 查出不少偷漏税问题, 追收回税利8119万元。

1.3 为研究经济发展提供研究史料

例如, 河南省依据会计档案和有关文书档案编写财政史志, 先后出版了《河南财政大事记》、《建国以来的河南财政体制》和《历年来河南财政预算》三本书, 对总结河南省财政工作的经验教训, 指导财政工作, 起了积极的作用。

2. 会计电算化的档案管理问题

2.1 版本兼容性不够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随时间的推移, 出现了财务软件和电算化会计档案的诸多版本;各个电算化档案、财务软件不同版本之间, 很难兼容, 表现为:跨版本不能调阅, 或者出现意外错误。

2.2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一些单位由于受条件限制,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表现在:没有使用质量优良的磁盘介质, 对会计电算化数据进行备份;没有执行存储盘、备用盘分离存放, 致使数据毁损或丢失;没有按照国家档案管理局库房管理制度标准的规定, 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专门制度。

2.3 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维护、网络安全人才

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会计专业技术与计算机操作、维护与网络安全技术的统一体;它要求工作人员, 不仅要掌握会计专业技术, 还要熟悉计算机操作、维护与网络安全技术, 缺一不可;它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系统安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 目前一些单位, 上岗前仅仅对财务人员, 进行简单的微机培训;缺乏系统的计算机维护与网络安全教育, 盲目上岗, 潜在危险, 不可小视。

2.4 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单位财务人员把会计电算化看成是自动做账, 对于借助电算化会计档案, 实现部分代替人脑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预测与判断的会计电算化的较深层次的功能, 根本没有开发、甚至不会使用;这些都从心里上影响了电算化会计档案的规范管理。

无论是档案管理部门, 还是档案形成部门, 都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归档环节重视不够:档案形成部门对电算化会计档案, 交什么、交多少, 任其自然;档案管理部门对其也缺乏必要的业务指导和惩戒措施。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 完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完善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会计电算化工作持续有效进行的保证;是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数据安全完整的保证;是会计电算化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 必须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

3.1 严格保证电算化会计档案与财务软件版本的一致性

由于电算化档案、财务软件不同版本之间, 很难兼容, 表现为:跨版本不能调阅, 或者出现意外错误, 造成会计档案信息失真、失效, 影响恶劣。对此, 笔者建议:在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存储盘中, 除保留备份的财务数据外, 还要保存对应版本的电算化软件的系统盘, 两者必须严格一致;方便随时安装、调用。

3.2 完善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

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 随着存储介质的改变, 对会计档案的管理也应不同。在参照财政部制定的相关会计电算化管理规定的基础上, 需要各单位根据其具体情况, 制定符合本单位电算化档案管理的具体办法, 并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会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各单位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监督检查, 促进各单位电算化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

3.3 培养、提高相关人员综合业务素质

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相关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专业技术, 还要熟悉计算机操作、维护与网络安全技术;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 按照岗位要求, 取长补短、分类培训;必须开展集中培训与年度考核相结合, 以评促建, 培养、提高相关人员综合业务素质。

3.4 提高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各有关单位应严格执行《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与《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等文件中关于电算化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要求参照相关内容制定符合本单位情况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严格执行;并要求组织开展定期考核, 以评促建。

结语

综上所述, 只有高度重视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管理工作, 切实提高版本兼容性、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培养提高相关人员综合业务素质, 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工作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为经济社会发展, 更好地保驾护航。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会计档案的重要作用, 分析了会计电算化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即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版本和兼容性问题日益突出, 管理制度不完善, 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维护、网络安全人才, 各部门归档工作重视不够。最后, 针对以上问题, 提出了如何改善电算化下的会计档案管理。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郭香彩.谈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 (17) .

[2]任向花.会计档案电算化管理问题的研究[J].山西档案, 2007 (S1) .

[3]梁艳斌.如何加强和完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4) .

篇4: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探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档案管理

会计电算化与档案管理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会计电算化拓宽了会计档案管理的范围,提高了会计档案管理的效率与水平。同时,会计档案管理也针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这应引起会计工作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

一、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现状

1.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会计已进入电算化时代,网络技术应用领域的拓宽使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出现许多新的特征,过去纸质的档案管理制度在内容、方法及管理目标上都显得较为狭隘,好多单位没有及时地修订本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没有明确相关的档案管理职责,以致影响了会计电子档案的整理和应用,从而使电算化档案管理出现简单化、形式化的现象。

2.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不完善。在电算化下,由于会计人员操作流程不规范、职责不清等原因,经常造成会计档案在不知觉的情况下被修改,导致会计人员舞蔽事件时有发生。例如会计档案的任意篡改、业务数据的任意修改和删除、程序的无故破坏等,都使得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受到人为的破坏,甚至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3.电算化会计资料保存不完整。一方面,在电算化下,有些单位对于所有的电算化会计资料并没有完整地进行保存。会计档案的管理,是指对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及其它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等形式的全部的会计数据。另一方面,由于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升级换代很快,在不同的版本下会计数据有可能不同,有的单位没有把会计软件的版本及软件系统很好地保存,造成会计电算化档案不能被调阔。

4.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缺乏。会计电算化不仅涉及会计方而的知识,还包括了计算机和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老的财务人员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發展的需要,而新的财务人员又没有足够的实际经验应对日益复杂的账务处理,财会人员只能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开发和利用及如何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则无能为力。因而导致用户在选择会计软件时,只注重会计软件仿真程度,不注重软件在会计管理方面的功能与现行会计法规相违背的功能存在。

二、加强和完善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措施

1.领导应重视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管理。领导重视是提高企业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关键保证,只有建立和落实各级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制,职责明确,在“软件”和“硬件”设施方面都加强监督,才能使电算化会计档案收集、归档、保管等工作得到顺利落实。

2.企业应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档案制度。为了更好地管理会计电算化档案,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企业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档案制度。此制度应包括存档手续,分类管理办法,使用审批手续,保存期限及销毁手续等内容,以使对会计电算化档案实施制度化管理。别处,我们还必须对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做些工作,如计算机病毒的防范等。

3.企业应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企业应实行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双重保管。一方面,应定期将会计电算化系统产生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数据用统一纸质打印并装订成册进行存档,由专人负责向档案室移交。在交接时要认真清点,保证归档数量准确,确保电算化会计档案真实、完整。另一方面,应定期将会计电子档案拷贝并且加密后进行保存。

4.企业应确保档案的安全管理。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因此,对这些档案进行保存时应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取双备份的形式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并贴上写保护,尽量使用存储量大、优质的光盘备份会计数据。

5.企业应健全约束机制、合理设岗。会计工作内容繁杂,只有科学地进行岗位分工,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并落实岗位责任制,才能使整个会计系统高效、协调地运作。同时,企业应健全约束机制,防止有些会计人员图省事,违犯操作规定,从而导致会计档案原始资料不真实等情况的发生。

6.企业应培养电算化会计档案专业管理人才。针对会计电算档案管理的特殊性,企业应培养既有丰富的会计业务知识和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又要精通信息技术,能够熟练应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加强“会计一计算机—档案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电算化会计档案的规范、安全、科学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篇5: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答案

会计电算化档案定义

主要指存储在硬盘、软磁盘或其他存储介质上的会计数据和程序等,并包括打印输出的各种凭证、帐簿、报表等核算数据及系统开发运行 中的全套文档资料。

档案管理任务

1、收集和整理应存档的会计资料;

2、保管和利用好会计档案;

3、遵守会计档案的保存期限。

档案管理内容

一、会计凭证的收集、整理和存档

1、收集齐全应存档的会计凭证,按凭证顺序号和本号检查有无短缺,原

始凭证是否齐全,清理出不属于会计档案范围和无须存档的一些资料,补充可能被遗留的一些必不可少的核算资料;

2、与负责凭证打印、装订、暂时保管的操作人员办理好档案入存手续;

3、应每月装订一次凭证,为便于翻阅凭证,避免凭证散失,装订凭证时

应按适当厚度统一装订;

4、认真填列会计凭证封面,封面各记事栏都应填列完整清晰,以便于查

阅。

二、会计帐簿的收集、整理和存档

1、各业务日或各月的会计帐簿可由业务经办人在当期打印输出并保管,日常系统数据由系统管理人员和业务经办人负责维护;

2、会计终了,必须将全年的所有帐簿,包括总帐、明细帐、辅助帐

等都统一打印输出,并整理装订;

3、档案管理人员在与业务经办人办理帐簿交接手续时,应认真检查帐簿

是否有残缺、遗漏,确定无误后,应对所有帐簿进行归类、编号,妥善保存;

4、会计帐簿封面应书写规范,应填项目都应填列齐全清晰。

三、会计报表的收集、整理和存档1、2、3、4、各会计期的会计报表可由各业务经办打印输出,并负责保管; 会计终了,各业务经办人将全年会计报表整理装订后交档案管理人员; 档案管理人员对会计报表检查无误后,应对会计报表分类编号归档; 会计报表封面应书写规范,应填项目都应填列齐全清晰。

四、软硬盘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存档

1、每月结帐前,各会计主管都应对会计数据做一次硬盘备份和软盘备

份;结帐后,再重新做一次硬盘备份和两次软盘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备份软盘应由档案管理人员统一集中管理;

2、备份软盘应贴上保护标签并用印章或封条签封;

3、备份软盘应装在包装盒内,存放在安全、洁净、防热、防潮、防磁的场所;双备份的软盘应存放于不同的地点。

档案的保管和使用

1、只有由系统“打印”功能打印出的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核算资料,经财务经理、会计主管、系统管理人员和业务经办人签字认可后,才能作为正式的书面档案资料保存。带有“查询”字样的会计核算资料不能作为正式的书面档案资料保存;

2、会计电算化档案发生缺损时,应重新打印补充,操作人员在打印出的资料上注明此种情况并签字,经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人员签字认可后归档;

3、查阅已存档的会计核算资料应填写《档案查阅登记表》并经财务主管

批准后方可查阅,查阅时不得在会计档案上做任何记录、勾删和修改,更不能抽取单据;

4、对于存储在硬盘上的会计数据及其备份数据,不得做任何删除、修改

操作。

5、对于已存档的会计档案一律不得外借

档案保存期限

1、对打印出的会计档案,其保存期限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

行;

2、软盘形式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必须在五年以上。储存在硬盘中的会计

数据,可在两年后根据需要进行存毁。

制度的制订与执行

1、本制度由XX公司财务部制订,自颁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XX公司财务部

XX年X

篇6:浅谈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的论文

一、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内容

(1)纸质会计档案。指从会计电算化系统打印出来的书面形式的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财务分析报告等,也包括应当依法保存的会计档案移交、保管、销毁清册等其他类档案。

(2)非纸质会计档案。指包括计算机硬盘、软盘等磁性介质或光盘等其他介质存储的、只能以电子数据状态保存的会计数据,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数据和会计数据库。

(3)计算机系统档案。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型号、存储空间和外部设备类型及其增减变化;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网络操作系统型号;财务软件的编程语言、数据库系统类型;财务软件的系统名称、版本号,与之配套的安装光盘、磁盘、用户服务卡以及用户手册等全套文档资料。

二、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生成与管理

(一)纸制会计档案生成与管理

1.会计凭证的生成方式

(1)由原始凭证直接录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打印输出。在这种情况下,打印输出生成的记账凭证视同手工填制的会计凭证,按《会计人员工作规则》、《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立卷归档保管。

(2)手工事先作好会计凭证,计算机录入会计凭证,然后进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保存手工会计凭证与纸质凭证皆可。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会计电算化操作员向会计电算化系统输入记账凭证前,应先经过检查和预处理,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正确性。凭证输入计算机后要进行复核,复核输入内容与原件是否一致,防止有意无意的错误。复核人员与输入人员不允许同为一人。对于复核后发现有错的凭证可允许修改,但修改后必须再次复核。复核人员的姓名必须在机内随凭证永久记录,以明确责任。系统内审核后的记账凭证方可用来登记账簿,而机制记账凭证除由制单人员、复核人员签章外,还应由记账人员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兼任会计电算化主管)签章,收付款记账凭证还应由出纳人员及领款人签章,方可作为有效的会计档案保管。记账凭证的编号应由计算机自动顺序产生,必须连续。现金、银行存款、转账凭证的分册科目汇总表每本凭证打印一张,连同该本记账凭证及其所附原始凭证一起装订保管。

打印生成的记账凭证视同手工填制的记账凭证,按《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立卷归档保管。

2.会计账簿和报表的生成与管理

对电算化后的会计账簿和报表的打印和保管,《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有明文规定,即应当打印出书面形式,其保存期限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

(1)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要每天登记并打印输出,做到日清月结。现金日记账每天在计算机内登账并打印输出后,由出纳人员核对现金库存,核对无误后由出纳人员、记账人员、复核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在账簿上签章,按月连续编页码并装订成册,以防账页的散失或被抽换。年终再将各月现金日记账按顺序装订成册,加盖封印,妥善保管。同样,银行存款日记账其审核签章、装订、保管与现金日记账相同。此外,出纳人员每月月末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出纳人员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签章后,与银行对账单一起保管。

(2)总账、其他明细账定期打印输出,连续编号,经审核后装订成册,同样应由记账人员、打印人员、装订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在账册封面上签章并加盖封印。一般可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按月或按季、按年打印,但最迟至次年1月末应全部完成此项工作。

(3)单位的会计报表和部分财务分析结果由会计电算化系统产生,通常每月月末进行。单位在向有关各方同时提供书面形式以及电子数据的财务会计报告时,两者数据应当完全一致。此外,由会计电算化系统打印输出的会计资料发生缺损时,应补充打印,并同样要由有关会计人员签章。

(二)非纸质会计档案生成与管理

存储计算机中的会计数据(以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是在会计电算化情况下新的会计档案形式。这种会计档案只能以电子数据状态保存,而通过会计数据备份的方式生成。目前,大多数会计电算化软件均支持计算机硬盘、软盘及移动存储设备(移动硬盘、光盘、磁带机)备份。备份次数应视单位的会计业务量大小而定,但每月不应少于两次。数据资料备份要有专人负责,建立相应的责任制。数据资料备份包括对计算机内的会计信息的日备份、月备份和年备份。对于计算机内的凭证及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报表等重要数据最好采用ab备份法进行数据备份,杀毒后放置在不同地方妥善保存,以防止因病毒入侵或地震、火灾等意外情况而造成计算机故障和存储设备损坏而丢失数据。各种备份光盘设备均要标明类型、备份期间、备份时间和备份人员等有关标识,以便查找。

对于归档保存的会计数据备份时最好以只读形式保存,这样可以防止无意或人为的改动,保证会计档案的`真实性以及日后会计数据恢复时会计信息的正确性。

(三)计算机系统档案的管理

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和使用的全套文档资料及软件程序,都应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限截止至该系统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的5年。

三、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的几点措施

(1)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建立健全法规和制度是管理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障。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本单位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如制定细化的《电算化会计档案岗位责任制》、《安全保密制度》、《计算机硬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等,在实际工作中以制度约束行为,以制度规范管理。

(2)建立授权操作制度,实行岗位专人专职制度。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岗位的设置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根据责、权、利、效相结合的原则,对不同的岗位赋予不同的权限。采取不相容职责相分离的措施,严格岗位责任制。在单位中应设置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员,专门负责会计档案的整理归档,且该管理员不能由出纳人员兼任。电算化档案管理员的岗位职责有:在规定期限,向会计电算化系统各类有关人员催收会计数据备份及存档资料,并填写存档清单;按规定保管存档的各种会计电算化档案;负责会计档案的安全保密,不能擅自借出。经会计电算化主管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允许借阅、复制的会计档案应办理登记手续;定期对磁或光介质的会计档案进行检查、杀毒工作。

(3)加强防范,确保档案安全。单位的会计档案是单位的重要资料,不得随意观看。因此应用会计系统的计算机不应直接连接互联网,如果单位实行会计网络化管理,一定做好内部网与互联网的物理隔离,确保会计数据不受外部的影响,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对此,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在单位内部设置防火墙;安装信息网关和安全路由器;设计授权和身份认证系统;进行信息加密;加强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实时监控等。

(4)提高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会计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又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者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是管好用好会计档案的关键,针对目前各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中,缺乏既懂档案管理知识又精通财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的情况,因此单位领导应重视会计档案管理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使他们尽快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会计档案管理水平。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培训教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梅盛才.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刍议[j].财会月刊,2003(7b).

[3]房波.浅议加强和完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j].科技与管理,2008,10(2).

上一篇:2018工作会议主持词与2018工程开工仪式讲话稿下一篇:三案六步三促教学模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