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反思为作文的题目

2024-04-21

以反思为作文的题目(共14篇)

篇1:以反思为作文的题目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最喜欢的就是秋天了。我喜欢它,是因为它有着五彩缤纷的树叶。

枫树叶别有一番特色。只见它边缘有这一轮一轮的锯齿,活像一个个排列整齐的“人”字。远远一看,又像一个长着五个指头的小巴掌,可爱极了!我想,一定是因为它们知道秋姑娘就要到来了,拍红 了手掌。枫叶表面的中间有一根硬邦邦的叶脉,分别从树叶中间四散开去。顶头还有一个交叉点,又有两个叶脉分开,活像一个小脚丫。摸上去,那些叶脉都是凹凸不平的。枫叶火红火红的。远远看着 一棵枫树,活像一团火焰,不是还会窜出火苗向你扑来。偶尔,天上会飘下来一片枫叶,犹如一只蝴蝶翩翩起舞地飞了下来,又像一个舞蹈演员旋转着飞下来。

广玉兰树的树叶是十分光滑的。只见它的表面很亮,摸上去也油油的,不肯放手。就像涂了一层油,抹了一层蜡。可是,反面和正面的摸样却恰恰相反。正面是碧绿的,反面确实干黄的,没有正面那么 好看了。而且在摸一摸,哪里有什么光滑呀?简直就是粗糙。上面毛茸茸的,弄得手上老是痒痒。还真是凄然,一片树叶也会有两面派,也会有天壤之别。仔细一看,树叶上最少也有20根叶脉,这个玉 兰树叶还真像《西游记》中能够一扇子扑灭火的芭蕉扇哩!

冬青树的树叶可谓是四季常青。一年四季的颜色都是翠绿翠绿的。话说已经到秋天了,所有的树叶都应经变黄,变红,或是掉落了。可是,唯有冬青叶列外。冬青树的叶子还是像夏天一样生机勃勃,挺 直了腰,翠绿翠绿的十分光滑。好似不怕严寒的来袭,向冬天发起挑战!冬青树也到冬天叶子还是绿意盎然,怪不得叫冬青树呢!树叶上还有一小格一小格的花纹,微微向外突出,中间的叶脉格外突出 ,显现出自己的健康。

如果在森林里,是在由火红的枫叶组成的红地毯上行走,看着眼前,一片红艳艳的景象,再听听脚底踩着树叶发出的“沙沙”声,沐浴着从树叶缝隙中透出来的温暖阳光,一定会心旷神怡。

我喜欢春天嫩绿的小草,喜欢夏天美丽的荷花,也喜欢冬天傲霜的梅花,但我更喜欢秋天的树叶,因为它五彩缤纷。俗话说得好,一叶知秋。

篇2:以反思为作文的题目

冬青树叶像一只毛毛虫,在碧绿碧绿的叶子上爬来爬去,为雁过留声的秋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它还有点像一只绿色的刺猬,在绿叶丛中走来走去,仿佛是一名旅游家在秋霜中漫步,它为金风送爽的秋天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银杏树叶像一把小纸扇,来回地扇来扇去,给我们带来凉爽,它也把炎热的夏天赶跑了,开着班车把秋色宜人的秋天迎接过来。它还像孩子们的小手,频频挥手,准备迎接红色缤纷的秋天。

甜栗子树叶像一个小超人,它会以坚定的意志让自己还是绿色,可它是斗不过大自然的,终究要枯萎的,所以它珍惜每一寸秋阳的温度,仍留下一丝丝绿色,可见它的意志是多么的顽强,以自己的执著给这个秋天一些从容,在淡定中变得更加宁静。它还像一个锋利的锯齿,别看它光滑细嫩,但你只要一触摸叶缘,你就会大声叫道:“哎哟!好痛啊!”它用自己的锋芒展露着本领,坚守着一片绿色。

枫树叶火红火红的,细心观察,有些枫树叶却是深绿深绿的,它就像一只小鸡的爪子,在地上走来走去,它让我们知道秋高气爽的季节就要来了。在远处看,它像一团火焰,在秋风习习里给我们温暖,点燃了我们的热情。

山白蜡树叶像一枝树干上站立着许多小鸟,那些小鸟们在叽叽喳喳地唱着歌,让这个宁静的秋天变得热闹不凡。它还像一只大毛毛虫,在草地上慢慢爬行,让这个短暂的秋天变得更漫长。

篇3:以反思为作文的题目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培养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把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善思、乐思的能力。与初中物理相比, 高中物理的内容多、难度大、灵活性更强, 因此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更高, 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笔者发现:很多同学往往因缺乏发散性思维而不会灵活分析和处理问题, 把握不了问题实质;不会对某一事物、某一问题进行全方位思考, 尤其是对问题进行纵向和横向、深度和广度的思考。另外, 在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依旧只是简单、机械地讲解每一道题, 不曾去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解。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 像受力分析、复合场等问题, 情境抽象, 难度较大。如果没有及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就会觉得物理非常难学。因此, 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促进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以开放型题目为载体, 培养发散思维的必要性

随着物理开放型试题走进高考试卷, 它引起了广大物理教师的重视。以封闭型练习为主要方式的教学逐渐向开放型练习靠拢。开放型题型没有完备的条件, 没有固定的答案和固定的思维方式, 问题的条件可以因人而异, 自己自由补充完整或增添假设;条件的多样化, 答案也就不唯一而丰富多彩;思维方式、解题途径也因题而异, 呈现灵活多样性。开放型习题重视思维的全过程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以及对物理问题的重新构建, 凸显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以开放型题目为载体, 培养发散性思维的策略

(一) 依据不同的开放型题目和生活实际, 引发学生善思

1.条件开放型习题,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例如:用气筒打气, 而气筒的筒壁温度会升高, 请你给出两到三个条件, 并思考这两三个条件中, 哪个是主要的原因, 再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答案, 对自己的假设进行分析。

显然, 这个问题的设计, 条件是开放的, 因为题目只给出用气筒打气, 气筒的筒壁温度会升高, 条件几乎没有, 要学生给出假设的条件和原因, 设计实验, 在实验的过程中, 再去对假设进行验证, 反思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 发散思维得到训练。

2.结论开放型习题,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结论开放型习题就是指答案不唯一的习题, 这和传统的封闭型习题截然不同, 封闭型习题有固定的条件、固定的答案, 甚至思维方式也是固定的, 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而结论开放型习题留给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 留出更多的空白给学生, 让其思维充分得到发挥和放飞。

如宇航员漂浮在太空中, 请根据图片 (略) , 提出两个与物理相关的问题。这个题显然没有充分的已知条件, 要学生从情境中和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构建物理问题, 展开想象的空间, 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答案不唯一。这样的练习不仅考查了知识的运用, 还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能力, 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解题过程开放型习题,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如学习光学一章节时, 可以设计如下练习:让光束穿过一个圆孔, 你会在光屏上看到什么现象?

这个习题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 条件是开放的, 因为只知道光穿过圆孔, 带有明显的多样性和伸缩性。要回答这个问题, 显然也有不同的方法和方式, 因为圆孔的大小决定着光屏上的“成像”的现象;解答这个习题, 可以让学生用实验法验证, 当圆孔小、较小和较大时, 观察光屏上出现的不同现象, 显然, 结果也是开放的, 没有固定的答案。这个习题凸显了条件开放、解题过程开放和结果也开放的综合开放型习题, 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和培养。

(二) 比较异同点, 引导学生会思

物理教学中, 有很多相似、相近又不同的概念、公式, 在习题中这些不同点也是开放性题型常常问津的发散点, 找准问题的发散点, 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设计发散型习题时, 这些异同点往往是考查的对象。那么,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 “求异法”是发散思维的焦点。

如:一条细绳拴住一个小球构成一个单摆, 在悬挂点下方摆长处有一个钉子, 将单摆拉开一个小角度, 再释放, 且初速度为零, 释放后的运动, 正确的是:

A.摆球在平衡位置左右两侧走过的最大弧长相等

B.摆球在左右两侧上升的高度一样

这道题显然带有比较的特点, 根据题目, 从A、B中比较、判断哪个正确, 哪个错误。解题思路是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和能量守恒定律, 容易判断B是正确的, 但在分析弧度或者偏转角时应该用数学几何作图的方法, 再进行比较, 在两侧的最大弧长不可能相等, 因此A是错误的。

再如请解释“苹果落到地面”思考题, 这个题更见其开放性特点。解释的角度可以有多个:速度的变化情况;时间和位移的关系;苹果下落的运动性质是匀加速、匀减速、匀变速运动, 当然也可以把它当做一种自然现象而解释。开放型物理习题, 思维方式多样化、结果多样化, 真正凸显发散思维的特点。

篇4:以题目为基点分析文言文

关键词:读题目,始得西山宴游记

【分类号】G633.3

一、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感悟自然”板块中第二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比照和映衬中写景、融情于景的手法。

2、带领学生理解作者寄情山水、孤标傲世的精神世界,体会人与自然间奇妙的生命关联与情感共鸣。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对比、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难点:学生体察到作者寄情山水、与万化冥合的精神世界。

教学方法:

讲解法,归纳法。

教具准备:

计算机多媒体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五分钟)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疏通了《始得西山宴游记》字词句意,对柳宗元生平经历、本文创作背景也有了初步了解,用余秋雨先生的话来说,(多媒体展示)“他在永州呆了十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1]”为什么《永州八记》有如此高的艺术成就?柳宗元又是如何与自然会晤从而得到内心宁静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近西山、一起走入柳宗元的精神世界。

(二)新授(三十分钟)

1、分解题目(五分钟)

(1)同学们能不能回忆起初中学过八记中另一篇文章?(《小石潭记》)除此以外几篇老师也介绍给大家,希望作为一个文学常识来把它们牢牢记住。

(写板书)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谭记、钴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2)观察这些题目,有没有发现今天要学习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在命名上与其余七篇有什么不同?

(预设:回答出 “地点+记”命名方式)下面就来设想一下,如果为了统一而删去题目中的字眼,那这篇课文应该更名为什么呢?(预设:西山记)这样修改同学们觉得好不好?

(预设:没能归纳,说出正确但不具概括性的答案)我们可以发现,其余几篇都很简洁地用“地点+记”、说明是“去了哪里”的“记事”,本文则多了“始得”与“宴游”,若为统一而将其删去、更名“西山记”,同学们觉得好不好?

(3)(预设:没有原来好)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删一删”后,题目似乎少了些内容?如果我们再“换一换”、将题目更为“访西山游记”、“游西山记”呢?(预设:不好)那我们现在就来具体分析,这篇古文的题目究竟蕴含了哪些信息。

2、搜索信息、细读文本(二十五分钟)

(1)首先请同学们在字词意思基础上、将题目中要素分组。这个题目应分解为这四个部分——

(板书)始得 西山 宴游 记

看来有些同学对于为什么这样划分还有疑问,老师对于这四个部分各提出了一个问题,也许在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能解开你们的疑惑。

(2)“始得”:既然将西山之游看作游之始,那在之前出游中,作者有何所见所感?(——表格对应第一次出游所见之景与感受)

“西山”:西山有何特点? (——表格对应第二次出游所见之景)

“宴游”:以“宴”字形容西山之游,究竟是怎样心理(——表格对应第二次出游感受)

“记”:游记应包含哪些内容?(——对应表格几个板块)

(3)为帮助同学们回答这些问题,老师设计了简单的表格,请带着问题再次细读文章,圈圈划划,完成填空,也许答案将慢慢浮现。(多媒体课件上显示)

(4)同学们都找出了空格处应填写的文字,可以发现无论游玩过程、见到景色、还是心理状态,西山之游与以往游玩都有明显的差别。现在就回过头来看看,是否能解开关于题目的四个问题——

(a)作者用“始得”来表示他将西山之游看作游玩开始,那之前出游中做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所见所感呢?

(根据表格“以往之游”横列)大家设身处地想像一下,若你是柳宗元、贬谪永州,望着深林、幽泉怪石,会是什么感觉?(凄凉,恐怖……)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作者心情是“恒惴栗”——始终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b)相比之下,“西山”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根据“西山之游”的“所见之景”)这样“四望如一”的风景能给你什么感觉?(开阔,平和……)用作者的话来说,感到了“悠悠”“洋洋”“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讲到此我们就来想想,作者真正想写的是哪里?(西山)但却从以往写起,这样是否偏题?

(预设:不偏题,反而写出西山特别)两相比较,我们才更感受到西山之独特,更能体会作者得到以往未有的快乐。

(预设:偏题)我们来想想,如果去掉之前经历感受,直接写西山之行,同学们还能感受到心境变化吗?在当时处境下,突如其来的快乐是不是不合时、也不像原文中那么强烈呢?

正是与以往比较,才更衬得西山特别、更显出心境变化——这就是对比的效果。

(c)如此心情作者用一个字来形容,“宴”。这看似简单的字,其实蕴含着无尽心绪——豁然开朗、心旷神怡、山水有灵与我共情的慰藉……

(d)统观文章,思考柳宗元是通过哪些内容交代出游的?(根据表格,“游玩过程”、“所见之景”、“心理状态”),从中可以总结,要写好一篇“记”,应该注意什么?不能仅是流水账叙述过程,更应描述过程中人物动作、将景色情感融合,这样才使文章饱满动人、使读者感同身受。这样的写作手法,就是“融情于景”,我们将在下节写作课上进一步巩固。

(三)总结拓展(五分钟)

(多媒体展示》[2])“永州,受难之所;永州,亦升华之所。无永州,安有“永州八记”?……故柳公于永州,别有一番感激恩爱在焉。而永州山水之得遇柳公如椽巨笔,不亦绝代之奇缘!山水胜绝,人物卓绝,因缘奇绝!”

(四)布置作业(五分钟)

游记写作:以小作文形式,运用本课所学对比、融情于景,写作一篇游记。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1992

篇5:以秋天的树叶为题目作文

秋天不仅是个丰收满园的季节,还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

走进公园,只见到满园秋色。漫步在公园小道上,前面就是枫树林了,远看,枫树远看枫树林宛如一片朝霞,近看则像小朋友肥嘟嘟的手掌。一阵微风拂过,枫叶在“沙沙”作响,好似在演奏《秋之韵》的交响乐。我望着枫树,渐渐看得入了迷,突然,一片枫叶落在了我的肩头,放在手中细细端详。

这一片枫叶,红得艳丽,红得炫目,但红肿还透着一点橘黄。枫叶是掌形的,是由五瓣叶片组成的。仔细看,枫叶的边缘像锯齿一样,摸上去却是软软的。枫叶的叶片薄薄的,摸起来滑滑的,十分舒服。满地的枫叶给大地妈妈铺上了一层红地毯,踩上去,发出了清脆的“嘎吱嘎吱”声,让人忍不住再多踩几下。枫树叶的脉络清晰可见,有五条黑色脉络从根部出发,向五个叶片的端点延伸出去,无数条茎脉一条一条分叉开来。

除了似火的枫叶,还有赛金的银杏叶。

银杏叶看起来像一把把小巧玲珑的蒲扇,似乎一扇就能扇来秋天的阵阵凉意。它细细长长的柄,还真像一根小辫子似地拖在身后。从上往下看,只见一条条比针还细,十分清晰的叶脉,顺着主柄向四面展开,像节目时燃放的烟花。叶子的边缘高低不平,像大海中的波浪,一浪接一浪。我忍不住用手摸了摸,嗬!它那粗糙的手感挠得我手痒痒的。一阵风吹过,银杏纷纷落下,好似专业舞蹈家在空中跳着华尔兹;仿佛百灵在轻盈飞翔;又如蝴蝶翩翩起舞……它们回到了母亲的怀抱,等到来年春天在回到树枝上。

篇6:以爸爸的白发为题目作文

爸爸的白发

“一、二、三、四……”我细心地一根根数着爸爸的白发。“爸爸,您怎么这么多白发? 您才三十九岁呀!”我傻气地问爸爸。爸爸笑了笑, 说:“傻孩子,这还用问吗?你自己想想看, 爸爸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白发呀?”

我认真地去想呀想……

啊!知道了:我们姐妹两个, 父母一个个把我们拉扯大,送我们读书。在我小的时候,我每天就知道玩,玩心特别大。一天到晚,只知道玩,上学不用心,回家看电视。我的生活除了吃饭,其余都是玩,连梦也在玩。别的小朋友成绩一直上升,我的成绩看着看着往下降,爸爸的白发就看着看着一根根增加,那皱纹也消消地爬上了爸爸的额头。为了让我懂得学习的意义,爸爸总是不厌其烦地跟我讲读书的好处,讲他小时候读书的情形。可那时,我只把这些对我有用的话当成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还暴躁地发脾气地叫嚷:“知道了,知道了!”瞧, 我真是多么的不懂事呀,根本就不知道爸爸的辛苦。长大了,我刚刚懂得一点事了,可是爸爸有了腿疼病,爸爸的腿总是像冰一样的`凉。

想到这里,我羞愧满面,似乎成了爸爸面前的罪人。现在,我读书用心多了,决心不辜负爸爸的期望,取得好的成绩,让爸爸不再为我过多地操心了。

啊!知道了:我们姐妹两个, 父母一个个把我们拉扯大,送我们读书。在我小的时候,我每天就知道玩,玩心特别大。一天到晚,只知道玩,上学不用心,回家看电视。我的生活除了吃饭,其余都是玩,连梦也在玩。别的小朋友成绩一直上升,我的成绩看着看着往下降,爸爸的白发就看着看着一根根增加,那皱纹也消消地爬上了爸爸的额头。为了让我懂得学习的意义,爸爸总是不厌其烦地跟我讲读书的好处,讲他小时候读书的情形。可那时,我只把这些对我有用的话当成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还暴躁地发脾气地叫嚷:“知道了,知道了!”瞧, 我真是多么的不懂事呀,根本就不知道爸爸的辛苦。长大了,我刚刚懂得一点事了,可是爸爸有了腿疼病,爸爸的腿总是像冰一样的凉。每天我回到家,一阵阵心酸,我不听话的眼泪一直拼命的往外涌出。爸爸那头上的黑发中夹的那一根根的银丝,仿佛在牵动着我的心。

想到这里,我羞愧满面,似乎成了爸爸面前的罪人。现在,我读书用心多了,决心不辜负爸爸的期望,取得好的成绩,让爸爸不再为我过多地操心了。

晚上,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又在数爸爸的银发了:“一、二、三、四……”咦,少了一根!

篇7:以老师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冷冰冰老师一走进教室,口里喷出冷气:“停,先别读了!″我们仿佛都被她冻住了,等她金口一开,我们都小心翼翼地把书合上,这时候,教室里几乎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得一清二楚!这就是她的自带气场一一严肃。

冷冰冰老师其实还有一个绰号,就是大家都害怕的一一火眼金睛。比如吧:我们都在认真的听课,冷冰冰老师也仔细的讲着,有一个男同学可能觉得不耐烦了,就开始在偷偷的转笔玩,冷冰冰老师突然转过身来,用那只拿着粉笔的手指着他,严厉地说:”你给我站起来!″别以为就这样结束了,到下课时,冷冰冰老师还会带着他去办公室“拷问”,这时候,我们就不敢不听课了!现在你知道这个绰号怎么来的了吧?

冷冰冰老师还是一个十分负责任的老师。记得有一次数学老师去听课了,冷冰冰老师不得不连续上三节课,但她仍然讲得十分认真,详细!直到中午才喝了“第一口水”,老师呀老师,我不得不对你佩服的五体投地!

也许你以为她真的很冷漠,但她也有温柔善良的一面。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时,我们都在认真的听课,语文老师也在认真的讲,但我的同桌突然身体不舒服,被老师的眼睛给“抓住″了!冷冰冰老师走过去,关切的问她:”哪里不舒服吗?″然后又用她自己的手去抚摸了同桌的额头,老师担忧的说:“发烧了,我去帮你写张请假条吧,然后让家长来学校一趟,带你去看病。″我能从她的语言中感受到温暖!

篇8:以反思为作文的题目

在上课前, 我就做好上一节“失败”课的打算。我也听了很多的电教课、观摩课以及示范课, 非常“耐看”。课堂氛围非常热闹, 教师的教学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 学生参与的欲望非常强, 师生互动非常成功。由于自己本身素质所限制, 想上一节成功的示范课实属不可能。那么, 我就上一节“失败”的课吧!让同仁们从中得以教训、反思, 也不失是一种“价值”!人就是要有一种挑战的精神。

一、选课型

我将课型最终定在阅读课——Reading部分。这部分内容相对而言具有容量大、难以衔接、枯燥乏味等特点, 一般很少有人愿意将它定为示范课。示范课多数是Section A的第一部分。因为Section A的知识点可塑性大———操练、游戏、听力等教学设计比较丰富, 容量不是很大。

二、教学过程

由于需要完成的内容较多 (很想一节课完成, 但最终在一节课中还是没有完成) , 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 理清教学思路, 力争合理化教学设计:1.师生间的问候, 组织教学;2.由学生问没问候前来听课的教师导出“etiquette”一词, 列举相关的实例, 解释“etiquette”, 完成Section1;3.图片展示, 同学在公共汽车上找到一些不礼貌的现象, 提出自己的忠告 (3b) ;4.由于将要学习一篇有关“etiquette”的短文, 为了便于阅读, 介绍阅读技巧“topic sentences”;5.快速阅读 (泛读) 完成3a;6.精读短文, 讲解课文的知识点, 完成Section2;7.操练, 复习巩固所学习的课文内容;8.板书, 巩固复习知识点;9.布置作业Section4。

三、课堂回顾

有学生没有问候前来听课的教师, 设问应不应该问候前来听课的教师, 尊重教师及他人。以图片形式展现一些不礼貌的行为, 以此导出“etiquette”一词, 并以阅读文中的内容讲解“etiquette”一词, 由此达到分解阅读的容量和降低阅读难度的目的。利用泛读将阅读部分四个自然段的中心, 以3a完成总结。以精读方式分段落讲解知识点, 以找每一自然段“topic sentences”的方式对阅读理解技巧予以运用巩固。以两人、小组等形式的练习达到对课文内容的巩固效果。最后以板书形式再现知识点、字词组等, 予以巩固并布置了作业。这一过程基本与课堂设计相吻合, 也有些是临时发挥的。

四、教学反思

篇9:以反思为作文的题目

课堂教学绝不是铁板一块,我们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怎么发挥,值得思考。新课改提出要在合作探究中学习,许多教师就将合作探究教学看作是新课改的主要方式,而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概加以否定。他们不知道教无定法,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我们要根据具体文本的特点,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做出及时的调整,不能将一切方法教条化,模式化,僵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课堂教学有效的最大化。比如,对有些叙事性强的文本,我们采取让学生自编课本剧,自演课本剧的方法,效果很是明显。教师就是通过对课本剧的编写过程的指导,让学生深入领会课文,领略文本中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通过对表演人物神情言态的揣摩,让学生体会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人物性格特点这样的写作特点。这些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但是我们却不知道让学生提问,教师来回答。我们常常抱怨学生的问题意识差,我们常常在教学中抱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差,但是我们却又给了学生多少自主学习的机会呢?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久而久之,学生厌倦,教师疲倦。我们虽然想尽一切办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但是,有时候情不随愿。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怎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人的最大兴趣就在于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教师就应该适时适度地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给学生一种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们的才能尽情得到展示,使他们的表现欲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最大限度的彰显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另一个方面,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是我们课改的难点和重点。教师独霸课堂不行,教师放手不管也不行,在这两者之间是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而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总会设计许多问题,将一篇完整的文本分解开来。课堂教学就是围绕问题来让学生思考回答,时间长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比较淡漠了。新课改以后,我们虽然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我们虽然让学生合作起来进行交流、探讨,但是,这种合作交流与探讨还是没能脱离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合作起来学习的无非是自己教学设计中的一些问题。看起来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学生还是在教师划定的范围内学习,他们的主体性还是没有充分得到体现。同时,我们的许多教师错误地理解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许多教师在让学生合作学习时,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手将一切都交给学生来做,以为这就是合作学习,这样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不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来说,合作学习绝不是一切都让学生来做,而教师撒手不管。学生是主体,同样教师也是主体,而且只有教师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只不过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方式,发挥渠道和传统教学不同罢了。

篇10:以爱情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风吹拂着脸颊,扬起一缕缕头发,夕阳的余晖照耀着大地,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金黄。“来新邻居咯,妹妹快去看看吧!”姐冲我歇斯底里的大喊,一脸的兴奋。也难怪,邻居一直也没怎么变,总是那么几张老面孔。我立马放下书包,同姐姐一道,去和咱们的新邻居熟熟脸。邻居家倒也挺宽敞的,和她攀谈,才知道她是湖南人,原来我们还是老乡哩!问她是干什么工作的,她神秘的冲我一笑,带我来到一架机器前,难道跟这架机器有关?我的脑子充满了疑惑,哦——原来她是纹身老板。

由于这家店是新开的,附近倒也没这样的店,女老板在这一带口碑不错,价格低廉,生意异常红火。在隔壁埋头苦读的我再也没法静心了,就经常趴在窗户口看她们做生意。进这家店的大多是一些年轻人,“爆炸式”的发型特别炫酷,来去都潇洒地飚上摩托,放着劲爆地音乐震耳欲聋。其中,令我觉得奇怪,特别眼熟的是那几个年轻女生,几个月里她们光顾这家纹身店都好几次了。奇怪,她们又进这家纹身店了。我立马放下手中的书,跟去邻居家,还没进门,就听到一阵吵闹声。“姑娘,你真的不能再纹身了,你这块皮肤都黑了,不行呀!”一听就知道是邻居阿姨。“拜托你,求求你,帮帮我,把这个‘许小飞’的名字除掉,我还想要下一次恋爱!”一个甜甜而婉丽地声音传入我的耳朵。“姑娘,我已经告诉你,不能再纹身了,我真的很想帮你,可是——”“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十几分钟后,一个女生发疯似的跑出来,我终于看清楚了她的脸,蛮漂亮的一个女生!这时,邻居阿姨也走出来,她看出我的惊讶,略有感触的讲了一番话:“多好的一个女生啊,这几个月她先后来我店里纹了好几次,都是由曾经骂她重色轻友的朋友带来的,我都提醒她不能再纹了,是希望她能有一段长久的爱情!看着她们那痛苦的甜蜜,起先,纹的时候都说纹大点,太小了怎么看得见?等到分手,才愤愤地说要把起先的名字除掉,再纹一个新名字。”说完,邻居阿姨进店了。

二战后,许多士兵牺牲了,他们的妻子便会把丈夫的名字纹在自己的身上,把他们记在自己的心底,一直没有除去,也没开始新的生活,假如这些女孩不能像这些人一样,又何苦折磨自己呢?

篇11: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也不明白这个决定是对是错,反正先考再说。

不明白是什么时候了。一早,刚从床上睡眼朦胧的醒来了,从恐怖的梦中被催醒了。才想起9点钟还要考试。赶忙从床上急匆匆的爬起来,把衣服穿好,找到手表后,一看。天啊!

才7点钟,怎样这么早就醒了啊!

算了,醒了先看看书吧!

大约看了半个钟头的样貌,我就把爸爸妈妈叫醒了,他们两个一下这个,一下那个,看看时间,差不多又浪费了半个小时!

我急忙催他们,才ok!

准备出发了,我的情绪十分平常。这使自我有一种想法,这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到那里没15分钟,我就跑去了考场,48个人一个教室,都是考试,先是填个人家庭状况表格,然后就是考试。试卷发下来了,心没有砰砰乱跳,很平静的等待试卷,拿起一看,天啊!

怎样这么简单!

不到一会就做完了!

时间也过得很快,一打铃就收卷了。我快乐的如同一只小鸟,快活地飞着。但同时也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一但考好了,就不会挨骂;则没考好,命都别想要了。

其实,想考好也不难,重要的在于勤奋+积累+利用。况且都想考好,而且大家都明白学习方法,为什么不去利用呢?是太累了,还是怎样。也许我们有时只是错在审题不清审题时的一字之差。就导致了题目错误而扣分,之后也许是不幸的到来,然后被父母打骂,再之后就是

反正,想赢得老师和同学对你的信任,就得努力,就得付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加油吧!

篇12:以美丽的春天为题目作文

早上,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出去赏春景。一出门,外面阳光明媚,柳树长出了嫩芽;小草从大地妈妈的怀抱中探出头来,伸了一个懒腰,就象刚刚起床的小娃娃;大山换上了绿色的春装;小溪里的冰雪融化了,唱起了动听的歌。

我来到花园,花园里的花五颜六色、竞相开放、,有桃花、杏花、梨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绿莹莹、红润润的,漂亮极了!还发出芬芳的香味,简直让人陶醉。

瓦蓝洁净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几只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带着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美丽的桃花枝上飞到了那边高大的柳枝上;一对对美丽活泼的黄鹂在柳枝上尽情地唱着动听的歌,仿佛在唱:“欢迎春天到来······”。

篇13:以反思为作文的题目

一、为实践反思———未雨绸缪, 三思而行

1. 反思教材。

这是一节科学活动, 需要准确把握“溶解”和“饱和”的概念。在大量阅读相关资料中, 我经历了对教学内容的懂 (无疑难) 、透 (能变通) 、化 (可转化) 的过程, 了解了有教学价值的具体信息, 对教学内容有了整体上的顿悟。在联系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点的基础上, 我确定了教什么、教到何种程度、用多少时间及怎样因人而异地开展教学活动。

2. 反思幼儿。

幼儿已经有了冲奶粉、饮料等生活经验, 对“溶解”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幼儿难以理解“溶解”、“饱和”这两个比较抽象的科学概念, 我需要用幼儿能理解的通俗语言来表达, 并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感知“溶解”和“饱和”现象。

3. 反思教法。

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 我考虑了如下问题:如何设计教法, 突出重点?如何讲解难点?采取哪些措施?可能会达到什么效果?如何应变可能出现的教学情况?等等。比如, 在导入环节, 我设计了“变魔术”情境, 让幼儿在猜猜、尝尝、看看中说出什么是“溶解”。又如, 在记录环节, 我预设了记录“盐的溶解”活动, 引导幼儿用点卡、图画或数字来记录盐的“溶解”现象。

4. 反思教具。

提供怎样的教具, 才能有效地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呢?我精心地选择了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 希望他们能发现有关的现象和关系, 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为此, 我准备了: (1) 人手一份的茶杯、调羹、抹布和保温桶。 (2) 每张桌上有不同口味的饮料粉六份。 (3) 纸和笔。另外,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饱和”现象, 我还预先制作了一份“饱和”的饮料和一幅记录图。如果幼儿没有做出“饱和”饮料, 我就将它们插进教学之中, 然后去讲解什么是“饱和”。

二、实践中反思———关注幼儿, 及时调整

按照预先设计的教法, 我创设了“变魔术”情境:出示一杯白开水, 请大家猜猜是什么?请一位幼儿上来检验“大家猜测得对不对?”再请幼儿看另外一个盘子, 同样猜猜“里面放的是什么?” (请一位幼儿尝一尝, 尝出是糖。) 接着, 我将糖放进杯里, 提醒幼儿观察有什么变化? (幼儿争着说:“我看到糖跑到水里去啦。”“我看到糖溶化了。”“我看到糖不见了。”) 。然后, 我请刚才喝水的幼儿再来尝一尝, 现在的水是什么味道?在幼儿答出“甜的”后, 我追问:“白开水为什么会甜呢?”幼儿说:“糖化掉了, 跑到水里去了。”我赞许地说:“你说得太好了!糖跑到水里化掉了, 这个现象就是‘溶解’。”

【反思】幼儿对变魔术比较感兴趣, 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很高。他们从中学会了观察和推理, 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了“糖跑到水里化掉了”, 这个现象就是“溶解”。

在接下来的操作活动中, 我请幼儿自己做魔术师, 做一份自己喜欢的饮料, 然后用画笔把自己做饮料的过程记录下来。

【反思】由于幼儿有了记录“盐的溶解”现象的经验, 因此幼儿较容易地做好了记录, 并做出了自己喜欢的饮料。但是, 幼儿做饮料时出现的大都是“溶解”现象, 而几乎没有涉及“饱和”现象。之所以如此, 我觉得是因为我没有给幼儿讲清活动要求或对幼儿缺乏必要的提示。如果我在幼儿集体做饮料之前提示幼儿:“在做饮料的时候, 多加些饮料粉, 还会做出什么样的饮料?”或许幼儿就能够发现“饱和”现象。

于是, 我走近一桌正在做饮料的幼儿说:“如果再多加几勺饮料粉, 会怎样呢?”在我的提示下有三位幼儿做出了“饱和”饮料并做了记录。

【反思】由于幼儿做出了“饱和”饮料, 因此我便取消了预先设计的插进“饱和”图示讲解“饱和”现象的安排。

理解“饱和”现象, 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之一。我指着幼儿做的一张“饱和”记录卡 (如下图) 说:“这是一张比较特别的记录卡, 请小朋友们讲讲, 它怎么特别?”幼儿纷纷发表意见:“我看到很多的饮料粉都在杯子里, 没有化掉。”“我看到他写了2个14, 我想他肯定是放了28勺。”……“这是我做的。”田田自豪地说道。我请他解释一下这样记录的原因, 他说:“我先放了14调羹饮料粉, 后来又放了14调羹饮料粉, 我发现饮料粉放多了, 水就吃不下了, 饮料粉就从水里跑出来了, 水里就有很多化不掉的饮料粉了。”我对田田的话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当饮料粉放了很多的时候, 水就不能‘溶解’饮料粉了, 这个现象就是‘饱和’。”

【反思】请该幼儿给同伴讲解自己做好的“饱和”记录卡, 更容易使其他幼儿理解和接受“饱和”现象。而我的提炼和总结, 有助于幼儿进一步理解“饱和”这一抽象的科学概念。

三、实践后反思———提升理念, 促进发展

通过这次科学活动, 我对以下几点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1. 教育目标定在哪里?

教师要把成人的教学目标变成幼儿自己探索的目标, 这种转变的程度决定着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程度。同时, 目标实施的次序应符合幼儿的兴趣和水平。这个次序不应是预先定好的不可变动的次序, 它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水平随时调整。

2. 活动的材料选什么?

幼儿科学活动中的材料, 既是引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刺激物, 又是幼儿主动构建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对教师来说, 材料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物化, 因此材料的选择要能引起幼儿兴趣, 富有层次性、丰富性以及新颖性等, 在材料的呈现方式上, 教师应能有效地使材料与幼儿相互作用。

3. 教师的指导在哪里?

(1) 教师的提问应能引发幼儿的思考, 有助于促进幼儿继续、深入探究科学活动。 (2) 教师应认真倾听幼儿, 创设安全、宽松的探究氛围, 认可幼儿的想法, 使每位幼儿都受到鼓励和获得成功。 (3) 教师应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 并分析错误背后的原因, 做出具体有效的反馈, 促进幼儿科学认知的主动构建。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 (美) 阿哈, (美) 霍利, (美) 卡斯滕著;黄宇, 陈晓霞, 阎宝华等译.教师行动研究:教师发现之旅[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3]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篇14:以反思为作文的题目

[关键词] 权利贫困;维稳;权力

[中图分类号] D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11)02-0038-06

[收稿日期] 2010-08-20

[基金项目]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2010年理论研究课题“论地方立法与社会管理创新”[编号HBRDYJ201002]。中国行为法学会部级重点课题“西方行为法学研究”[编号2009学研009]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1.张德淼,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湖北省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立法学、法理学。2.何跃军,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8级法学理论博士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常务副主编。研究方向为立法学、法理学、法经济学、行为法学。(武汉 430074)

对权利的普遍认知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法理现象,因为最为精深的法理话语能够成为社会基本常识本身已经是巨大的成就。但在法理话语流行之时,必须清楚这些话语背后的运行机制,认清权利普遍性认知的意义和不足,及时对相关法治话语进行理性反思,此正是法理学者有所为的内容之一。

与权利普遍认知直接相关的是维稳工作。实践中维稳的主要工作方式是资源补偿型的,它是建立在如下假定的基础上:不稳定事件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引起,因此维稳主要是通过资源的再分配实现公平,从而消除不稳定事件,保持社会稳定。这种维稳的工作理念和方式,与权利贫困成因的理解直接相关,两者之间有着内在逻辑关联。因而,本文通过检讨与分析权利贫困命题的成因及其背后的权利、权力运行机制,借此检讨与反思当下的维稳问题。

一、一个需要认真分析的命题:权利贫困

权利的实现需要良好的社会条件,徒有权利不足以自行,那么在什么样的社会中,权利能得到良好实现?或许“好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答案。美国学者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在考察了当代美国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基本情况后,对“好社会”进行了描述:“好社会的社会轮廓:人人有工作并有改善自己生活的机会。有可靠的经济增长以维持这种就业水平。青年人走向社会之前得以享受教育,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而且可以做到严于律己。海 内外社会的安定可以为弱者建立一个安全网。人人都有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抱负取得成功的机会 。损人利己的致富手段受到禁止。为安度晚年用的储蓄不会因为通货膨胀而付诸东流。对外交往上体现合作与同情的精神。”[1](26)应该说,有关“好社会”的论断提供了社会改良的一种模式,这是非常富有见地的论断,是有关历史发展和当下经验的良好总结。

若从权利视角理解,可以把“好社会”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从总体而言,“好社会”的基本要求是保障人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二是从具体权利的角度而言:第一,人们的劳动权利不受损害,人人都有通过劳动改善生活的机会,可靠的经济增长将保障劳动就业权利的实现和稳定;第二,青年人的受教育权利应受到保障,尤其是在其走向社会之前;第三,弱者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应受到社会安全网的维护和保障;第四,在获得成功的基本权利上,人们都拥有一样的机会;第五,以损人利己为手段的致富是被禁止的,损人利己应受到社会的制裁;第六,人们在年老时候的赡养权不应受到侵害,不管是不是通货膨胀或者其他情形;第七,人们行使各种权利之时应秉持着合作与同情的精神。

从上述理解可以看出,在真正的“好社会”里,人们能够切实有效地享有自己的各种具体权利,人们有各种改善生活、发展自身并获取成功的公平机会;与此同时,人们的权利不会受到他人侵害,一旦受到他人侵害也会得到相应救济。这是一个“权利理想国”。反向言之,如果在一个社会里,人们普遍缺乏权利,并且只有极少数人享受特权,那么,这个社会肯定不是个好社会。

经过三十多年法治建设,目前,中国已有人自豪地宣称权利已为绝大多数人所享有,甚至社会还出现了所谓权利泛滥的现象,部分人动辄提出“这是我的××权利”的权利宣言。所谓权利泛滥,是指对于那些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权利种类和名称的合法利益统统称为权利,比如性权利、动物权利等等。但与之相反的是,另一种有关权利的论断也非常引人注目,那就是有关权利“贫困”的声音。权利泛滥我们乐见其成,但权利贫困却值得深入反思。权利贫困是指由于一系列因素所造成的社会部分人群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权利享有的不足或不圆满状态。权利贫困是社会发展过程的伴生现象,也是各类社会问题的法理反映。人们希望通过权利贫困问题的分析和克服,找到一条通往“权利理想国”的途径。

权利贫困命题虽然能帮助我们认识权利的真实运行情况,但如果对之分析不当,却又很容易造成权利发展走向歧途,容易导致权利更加贫困,人们的理想期待越加遥远,因此对于权利贫困命题需要加以认真的分析。

二、一个成因的解释:权利贫困缘何而生

一般而言,权利贫困的提法,是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贫困概念在法学上的使用,因而对于权利贫困的成因分析,又可以从社会学和经济学中获得认知。

经济学认为贫困是财货缺乏之意,这比较容易理解,财货多寡直接决定了贫与富,权利贫困在经济学意义上更切合于这样的解释,即在经济上缺乏财货,导致了行使权利的能力(或基础)不足,或者权利因为经济贫困而根本无法存在的状况。

社会学对贫困的理解具有更大解释力,它至少解释了为何人们占有财富会产生多寡的问题。因此,它的解释获得了更多认同,并被相关组织和学者采纳。欧共体1989年的贫困定义为:贫困应该被理解为个人、家庭和人的群体所拥有的资源(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十分有限,以致他们被排除在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之外。社会学家皮特•汤森则将贫困定义为:在一个社会中,一个人缺乏参与社会惯例或社会所广泛认同的活动和享受普通生活水平所必需的资源。[2](105-108)这一定义是从人们对社会生活参与资源多寡界定的。波谱诺则主要认为贫困是因占有物质资源的匮乏或者因物质资源被剥夺的一种状况,其以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典型特征。[3](287)

在最近的研究中,阿玛蒂亚•森提出了能力贫困论。阿玛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发展观,即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也是促进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他对“贫困”概念作出了新定义:贫困是对基本的可行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阿玛蒂亚•森认为,消除贫困关键是提高人的可行能力,如享受教育、医疗保健、社会参与、政治权益等等。提高人的可行能力一般也会扩展人的生产力和挣钱能力。阿玛蒂亚•森的这一思想在理论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国际社会制定反贫困战略和政策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社会学的贫困解释更具有说服力,人们对贫困的理解已不再局限于经济学“财货多寡”的理解,而更加趋向于“资源多寡”的理解,这是一种认识进步。权利贫困在社会学意义上,应当做如下解释:权利贫困是因占有的社会资源匮乏或被剥夺,导致了有权利也无法行使,或者是权利得不到保障和实现的状况。

法学上的权利贫困一词,来源于美国学者洪朝辉的《论社会权利的“贫困”》。 洪朝辉认为社会权利贫困概念的理论基础出自三大渊源:即社会剥夺与排斥理论、能力理论、公民权利理论。社会权利贫困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首先是社会权利的相对不足,其中工作权、教育权、财产权、住房权、医疗权、迁徙权、晋升权、娱乐权、名誉权、被赡养权、性别权等社会权利与贫困的联系紧密,却又供应不足;其次是获得社会权利的机会和渠道不足,尤其是受到制度性约束和限制;再次是有的权利没有稳定且没有法律保障,权利失而复得的机会很少等。[4]

洪朝辉认为贫困可分为四类:物质贫困、能力贫困、权利贫困、动机贫困。其中,物质贫困主要表现为温饱问题,能力贫困主要表现为谋生或求职技能问题,权利贫困主要表现为制度性歧视和限制,动机贫困主要表现为社会福利制度带来的社会惰性。这四类贫困中,物质贫困是经济学解释,能力贫困是社会学解释,动机贫困是心理学解释,权利贫困则更多借助于法学权利话语,同时带有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制度话语痕迹。以劳动权利为例,物质贫困是温饱无法保障,劳动权利根本无法实现的状况;能力贫困是没有足够技能实现劳动权利的状况;权利贫困是有法律规定的劳动权利,自身也有相应劳动技能,但却受制于制度或者机会无法实现劳动权利的状况;动机贫困是劳动权利实现条件基本具备,有法律规定和保障,也有实现劳动权利的技能与条件,却从心理上不愿实现劳动权利的状况。

从权利角度研究贫困具有创新性。该研究借鉴了法学权利研究,与法律权利本身的实践性相结合,具有更强的社会意义。权利贫困的提法有助于更充分地认识社会实践中权利运行的真实情况,并为真正实现权利提供参照。

当然,本文并不认为权利贫困就是贫困成因,相反,权利贫困是贫困现象的法理总结,是贫困在法律上的反映。虽然保障法律权利对于解决贫困问题具有建构意义,但此种建构更多集中在形式上,至于现实生活中权利和权力的真正运行状况还需加以详细考察。

通过上述关于贫困和权利贫困的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的分析,可以发现:权利贫困的提法在当下更容易受到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影响,而法学权利贫困观念还需要更加深入的论证,权利贫困与财货、资源等直接相关,这是将法律与现实生活直接沟通的观念,或许更加容易被人们接受。

三、现象反思:在权利与权力之间

有关贫困和权利贫困的解释说明了这样一个论断:客观上,社会财富是有限的,因而贫困和权利贫困是一种“可以预见”的客观存在。论断的合理性暂且不言,仅是论断本身就可能造成一种不良社会影响:在客观社会财富有限的现实面前,公众只能顺应并等待,努力创造的财富也是有限的,如此公众必然产生惰性与懈怠,容易使公众丧失改善权利贫困的积极性和信心,并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

当然,本文反对权利贫困成因的客观解释论,因为只要认真梳理和检讨社会现象,很容易会得出另外一种结论。

现象一是国家自然资源使用状况。目前一些国有垄断企业只是象征性地缴纳资源使用费 ,却垄断性地占有和使用国有自然资源;一些企事业单位将国有资源低价出租给他人经营;不少国有企事业单位占用国有土地却不交租金;在农村,集体土地资源被强制性地低价征收。大量自然资源被免费或低价使用,其产生的原本属于自然资源所有者——全体人民或集体所有的收益绝大部分摇身一变,成为一些企业的利润,或者成为企业管理者、职工和地方政府的收益。有专家估算,流失金额有上万亿之巨。而那些免费或低价使用资源的人并不领情,反过来利用所获得的权益,与国家和人民利益相博弈或讨价还价。[5](5-30)

现象二是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改革以买断工龄[6](116)和其他方式如下岗等[7](21)变动工人生活,工人就像生活棋盘上被动的棋子,成为国家政策和上级文件的“奴隶”,有的只是接受再接受,认可再认可,服从再服从。在工人眼中,政策和文件包括制定政策和文件的“国家”、“上级”具有不可质疑的权威和效力。让工人无奈和困惑的是:为什么国家有那么多让人应接不暇的政策和文件,而那些为国家需要、改革需要,为工厂发展需要,为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策和文件最终却彻底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从“国家主人”变 成“无家可归”的社会人,给他们带来了生活上的艰辛与痛苦,让他们有了“权利受剥夺”的强烈体验。或许我们应当认真检讨一下国家权力的运作机制,检讨一下权力运行对权利的侵犯和不良影响。

现象三是中国电信企业管理层声称,员工高工资并不违法且是合理的,同时在一定期间 内还有可能再涨。[8](12)这让人困惑,国有企业高工资怎样才是合理合法?在自然资源租金的升值过程中,自然资源的租、利、税不分,一个后果是掩盖了一些国有企业的低效率,这些国有企业声称有高利润,其实所谓高利润,正如一些经济学家所说的,“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自然资源的租金”。[9](22-24)而这些租金却被作为企业员工高工资的来源,这样的社会分配合理吗?

这里,凸显的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在损失背后,在这种被掩盖的全民财富之 下,还有着强大的对公民权利的轻视。因为这种掩盖和占为己有,本身就是人民权利的流失,是一种权力分配体制的不公,也加深了权大于法,权力大于权利的印象,这无疑是对宪法和法治的最大伤害。

上述例子说明了国家权力在实际运行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国家权力会增生或过分扩张,会发生异化。国家在以合法形式利用其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组织资源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中,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的权力使用者受各种因素影响,为给自身带来地位、荣誉和利益,超出国家权力合理边界而生成权力的行为,就与公民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产生了剧烈的争斗。

的确,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问题是人类一直思考、求索、探究,但依然难以给出答案的“人类政治的最大难题”,在国家逻辑中,不管是自然资源的使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改制,还是优惠政策,都可以宣称是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的一切行为 ,是基于国家对自己的能力、掌握的权力和改革目标群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国家有三个假设:首先,国家自认为是全知全能的,具有超常的搜集和处理各种有关信息的能力,它能够准确无误地了解社会需求、社会资源、生产者的生产函数以及每一个劳动者的劳动贡献;其次,国家是推进“社会工程”的“万能中心”,它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不容置疑;最后,国家眼中的公民是“抽象化的公民”。国家在设计社会工程时已经隐含了工程的目标主体——标准化的公民,公民在国家眼中是抽象的。

而处于社会中的具体公民,他们有关“权利被剥夺”的体验主要有:

其一,他们没有能力参与公共事务的决定,缺乏参与讨论、制定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规则制度的权利。在土地征用中,农民没有议价和协商的权利;在自然资源使用中,某些国有公司垄断使用;在社会财富分配中,公民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在现行制度下,由于缺乏组织,也没有联系政府决策部门的直接通道,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民都不能有效地保护自身利益,更无法参与规则制定。同时,他们的“知情权”完全或大部分被剥夺。土地征用、企业改制、财富分配,他们都是政策、文件的被动接受者,并不知“政出何处”、“为何而出”、“政出何名”。

其二,他们眼中的“国家权力”具有最高效力,只要是“国家”包括国家衍生组织、国家权力代理人都拥有不容置疑的权力,必须绝对服从国家权力,因为国家权力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因此,国家可以在权力的强制力和最高效力下行动。正是国家权力的至高无上效力,征地低补偿、自然资源垄断使用和国有企业高工资才能得以实践。

其三,公众无法质疑国家权力的公正性、合法性。在国家话语中,国家权力的运行是为了实现管理职能,是为维护、实现个人和国家利益,是为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进步。国家权力的“善意”出发点和“公益原则”为其带来了不容置疑的合法性。对于国家行为,公众不能置疑国家权力是否合法,他们的认知是在国家权力的实现过程中自己利益是否受损,进而去思考国家行为的合理性。

最后,国家权力存在随意性和无序性,公众不知如何监督和制约国家权力。国家政权不是所有人都能直接参与,而政权的直接参与者恰恰是需要接受监督的权力使用者。让权力使用者自己监督自己显然是不合逻辑的,而作为无决断权力的间接参政者,即使愿意监督,敢于监督,并且拥有良好的监督经验和技巧,也因缺少对权力的制约权,而使监督与制裁变为两张皮。在权力面前,监督总是显得苍白无力。

因而,在国家权力——公民权利的解释框架下,权利贫困乃是国家权力侵犯了公民权利的结果,而这或许更能说明权利贫困的实质。权利贫困,不是财货缺乏造成的,不是资源缺乏造成的,不是能力缺乏造成的,不是机会缺乏造成的,而是受到侵犯(不管是显性侵犯还是隐性侵犯)或者被剥夺(不管是显性剥夺还是隐性剥夺)造成,这个解释,或许可以揭示权利贫困话语背后真正产生的运行机制。

权利贫困,在权力与权利的利益博弈中产生,表明了权利依旧处于弱势地位,表明了公众的权利状况并没有想象的美好。权利贫困也表明国家权力的扩张永远不可能停止。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仍将是法律关注的永恒话题。或许我们无法寻找到通往理想国的最好途径,但正如柏拉图所言,我们可以找到防止最坏政治结果出现的路径。权利贫困的提出,是我们认真审视两者关系的契机。

不过,无法否认的是,对权利的追求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那么,“回到宪政框架下,审视和重建自然资源所有权行使和保护制度,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是我们应该也必须对自己、更是对子孙后代做出的一个交待。”[7](21)改变权利贫困现状的努力,更多地演变为对权利的保护和对权力的合法限制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上,这或许是学者们没有意料到的结果。

四、权利贫困与维稳:让权利真正“富裕”起来

当下社会,在百度上搜索“权利贫困”一词,相应的新闻有8 990 000条,其数量之多 直接反映了权利贫困受关注的程度。如农民工问题、土地征用问题、公民住房保障问题(蜗居、蚁族、“柜族”)、代课教师问题、富士康跳楼问题、医改问题、教育问题、各种群体性事件等等,不胜枚举,这些现象也是当下维稳工作的主要对象。

对于维稳,人们不免要追问,维稳何以备受关注?很显然,维稳工作之所以成为政府日常管理的一大重点,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长期存在的分配不公问题,其以群体性事件、公共危机事件等为表现形式,迫使政府不得不加以反思和补救。

政府维稳的逻辑思路实际上是应急型思路,即出现了不稳定事件才需要维稳,如果没有不稳定事件,政府依然“我行我素”。这种维稳逻辑是事后型的,其工作方式表现为给予财物救济,甚至直接代替侵害人给予补偿,以经济补偿消解事端。这从政府设立的维稳基金可以看出。

政府维稳带有不可避免的政治因素,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目的性,实际上在政府维稳的背后,更多是以权力作为资源的分配方式,而不是以权利为基础分配资源。在权力配置资源过程中,政府逻辑趋向于简单化、机械化和物质化,其主要目的在于消除眼前可见的纠纷,并不能预防或者从根源上消除不稳定。

通过权力配置资源以实现维稳或许短时间内有一定成效,但一旦政府维稳思路和方式为民众熟知,一旦民众习惯于向政府求助并且将之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维权方式”,那么这种维稳的思路和方式必将伴随政府大量的财政付出和社会惰性的产生,并且将极大削弱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

为何政府维稳逻辑和方式会处于这样一个框架内?很显然,它与当下社会对权利贫困的认知是直接相关的。因为当下社会有这样的共识:权利贫困的成因主要在于财货多寡和资源占有情况,贫困则引发纠纷,那么最符合逻辑的解决方法就是财货的适当转移和资源的适当再分配。不少地方政府就此设立了“维稳基金”,其主要任务就是以财货的适当转移和再分配消解不稳定因素。而实践中,维稳工作的顺利开展多数依赖于维稳基金的转移支付。

可以说,基于权利贫困成因的简单化理解,政府的维稳工作在长期内效果不明显。因为,维稳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财货和资源的再分配,否则再多的财货与资源也将不够分配。因此,维稳必须真正让权利“富裕”起来。[10](33)

如何通过维稳让权利“富裕”起来?我们认为,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重视沟通型维稳,即,对于公民之间的纠纷,应当尽可能创造当事人双方平等协商的语境,让当事人能真正了解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认知双方的过错,并以此作为纠纷解决的前提。对于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纠纷,更应注重沟通型维稳,必须“说服”公民,而不是“压服”公民,必须让公民觉得自己的权利在沟通中获得了真正重视。沟通型维稳的重要意义在于重新塑造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信关系,这种互信关系的重塑将有利于长期稳定的继续,有利于民主社会的建构。二是注重能力问题的解决。权利之所以贫困,能力问题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缺乏足够实现权利的能力,而使权利处于一个“弱实现”或“无法实现”的状态。为此,政府应当着力建设各种培养劳动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学校,帮助公民解决能力问题,这对于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农民工问题、闲散青少年问题等有直接帮助。三是注重制度问题的解决。制度也是造成权利贫困的一大主因,制度性障碍甚至比因为财货和能力缺乏造成的权利实现障碍更加难以解决,因为制度构建与规则的设计都会受到各种利益集团和权力的干预,从而形成各种不利于权利实现的制度性障碍,那些迫切需要制度保障并实现权利的人,反而难以在制度构建和规则设计上拥有“话语权”。制度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制度构建者的积极行动。但是这个解决过程无疑是弱势群体难以把握的,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不过,人们不能因此放弃努力,反而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因为,这关涉的是“自己的权利”而不是“他人的权利”。

当然,说易行难。如果政府没有具备以上认识,或者虽有认识却不积极作为(保持现状),那么维稳工作将始终处于一个低水平的消除不稳定因素(救火)的状况,而无法通过社会其他因素的改良从而在源头上消灭不稳定因素。

应当说,权利的真正“富裕”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或许法治社会应当将“权利富裕”作为其主要目标,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宣称自己的权利状态是“富裕”而不是“贫困”,那么或许法治社会就离我们不远了。

行文至此,本文目的已经揭晓,权利贫困在成因上误导了当下的维稳工作,使得维稳成为“紧急救火”,忽视沟通型维稳,反而无法促成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信。不过,通过权利的“脱贫致富”,恰恰也是中国法治建设规范权利与权力关系的良好契机,由此,将形成的或许就是一条通往“好社会”的发展道路,值得我们去努力。

参考文献:

[1][美]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好社会:人道的记事本》,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2]文建龙,黄立平:《论权利贫困的社会认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3][美]戴维•波普尔:《社会学》,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4]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法学出版社,2002年。

[5]洪朝辉:《论社会权利的“贫困”》,《当代中国研究》 ,2002年第4期。

[6]洪朝辉:《论中国城市社会权利的贫困》,《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7]朱学东:《被掩盖的全民财富》,《南风窗》,2008年第9期。

[8]西木:《买不断的工龄》,《中国经济周刊》,2002年第4期。

[9]盛洪:《“失落的”租金》,《南风窗》,2008年第9期。

[10]吴传毅:《行政问责的制度困境及完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 2010年第6期。

上一篇:三年级作文起步指导下一篇:年酒吧平安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