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智能运输系统的认识

2024-05-04

对智能运输系统的认识(精选6篇)

篇1:对智能运输系统的认识

对智能运输系统的认识

1.概述

八十年代以来,在各发达国家虽然已经基本建成了四通八达的现代化国家公路网,但随着 社会经济的发展,路网通过能力日益满足不了交通量增长的需要,交通拥挤、阻塞现象日趋严重,交通污染与事故越来越引起社会普遍的关注。经过长期和广泛的研究,这些国家已从主要依靠修建更多的公路,扩大路网规模来解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而转移到用高新技术来改造现有公路运输系统及其管理体系,从而达到大幅度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的目的。日本、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竞相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开始大规模地进行公路交通运输智能化的研究试验。起初,称为“智能车辆道路系统(IVHS)”,进行道路功能和车辆智能化的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系统功能扩展到公路交通运输的全过程及其有关服务部门,发展成为带动整个公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智能运输系统(ITS)。目前,智能运输系统已经”成为世界运输领域中高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最热门的方向。同样在中国近几年也开始跟踪国际上的这种技术发展趋势,但是我们的跟踪同以前的技术跟踪一样,又可能要走到技术模仿的老路上去了。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从社会的、哲学的以及技术的各个层次和角度全面观察国外的这个技术发展,而仅仅是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出发,这就有可能使得我国在不远的将来会发现,这个技术我们还没有真正的用上,而发达国家又推出了新的东西,我们又要去跟踪别的了。2.交通控制的目的

那么对于智能运输系统的深层次的含义是什么呢?探讨哲学问题,离不开对历史的回顾,任何系统不论是物理的、非物理的还是混合的,都是一定时期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产物,或者说是与当时的社会和经济相适应的。交通运输系统也不例外,当道路和车辆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人们需要通过适当的控制,使系统的无序走向有序,根本的目的是提高效率,但是永

远不可能达到完全有序,实际上,总是有新的车辆加入系统,同时又有离开的,使得系统总是不完全平衡,这实际是系统的活力所在。此时的技术和设备应用是建立在以下假设基础上的,首先,假设人是理性的,即每一个交通的参与者(包括驾驶员、乘客、行人等)都会在交通规则的指导下运动,社会教育他们这样他们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时间、费用、安全等),其次,交通的管理者将交通系统假设成符合某种物理系统模型,它的输入符合某种概率分布,在这里使用的是经典的数学方法,微积分和概率论(即便是后来使用的一些新的数学方法,如模糊数学等,也没有脱离原来的假设)来求系统的最优解,能够达到(或接近)这个最优解的前提是交通的参与者会按照求解者的假定去做,这种假定往往是在对交通参与者的抽样统计基础上作出的。这就是信息革命以前交通控制和管理的基本思路。

实际上交通的参与者不会是完全按照这种假设来运动的,因为人的趋利性往往超过其理性 的一面,同时人还有非理性的一面(即非系统性),这表现在交通活动中虽然车辆是机械的,但是它的运行仍然表现为人的行为特点,因此整个交通系统并不是按照事先的设计和约定行的,这就使按照一定的概率统计设计的控制系统的作用大打折扣。只是由于路网资源较丰富,车辆数目与路网资源相比还不是很多时,没有表现出来罢了。但是随着车辆数目的增加,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车和路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其表现就是塞车、事故多、染严重。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在以前的假设条件和约束条件下,系统输出与系统的目标偏离越来越大,实际上最后系统的输出是发散的,系统崩溃了。这种系统控制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了,它走过了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那么能否通过大量的修筑道路来挽救呢?根据世界各国几十年的统计,道路的增长率总是低于汽车的增长率,在发达国家,道路的增长已经接近于停滞,而1995年世界汽车的增长率仍然有3.5%(汽车的保有量超过8亿辆)。在中国,1996年与1978年相比,机动车增加了27倍,而公路通车里程仅增加了0.32倍。因此仅靠兴建新的道路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3.智能运输系统的实质

世界上的事物发展是无止境的,运动的过程是永远不会完结的,经济是要发展的,汽车仍 然会增长的,人总是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尽管道路的增长比汽车的增长慢,但是现有路网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了呢?没有,我们实际的经验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如果我们能够全面的充分的了解路网上的交通信息,无疑将会有利于我们的出行。因此美国前运输部长谈到将来的发展时说:“这个国家(指美国,引用者注)将还会修建更多的公路,但是我们仅想到水泥和钢材,我们将错过全球的通信革命”(引自U.S.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News Release , Jan.10, 1996)。世界上的事物发展也有许多水到渠成的例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使得交通系统的发展沿着信息革命和通信革命的方向走了出来。首先,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已经使它从高深的科学走向了平民百姓;其次,我们今天已经有可能在任何的时间和地点都方便地得到所需的信息;第三,今天的技术发展,使得信息的逻辑中心与物理中心分离,甚至物理的中心已经不明显了,信息资源及其物质的载体分布在网络的各个节点上,单单看一个节点,它已经形不成中心了。由此出发,可以重新考虑我们的交通系统,这里我们仍然假定人是理性的而且其价值取向是基本稳定的,即用尽量短的时间,安全的达到目的地。但是人还有非理性的一面,人有冲动和下意识的行为,因此交通参与者的行为是千变万化的,我们无法也没有必要一定要用数学模型来描述。智能运输系统在系统框架的哲学层面设计中,从体制层和运输层出发,加上一个通信层,将信息及智能处理按照分布结构布置,甚至将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存储分散到每一个车辆或交通参与者可以使用的信息终端中,使得整个系统的运行有可能比传统的集中式控制更符合人的本性,这时交通参与者在综合考虑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状况信息的基础上按照利益最大的取向来决定自己的运动,在有足够资源的条件下,系统的运行可以向最优接近,这个最优是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道路、车辆、服务设施等)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交通参

与者的总体平均旅行时间接近最小值。可以看到,这种系统的运行方式与以前的有本质上的区别,传统的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运用传统的技术和经典数学,以假设条件和约束条件下的数学模型和公式为基础,以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按照集中管理的方式对道路使用者进行控制和规范,在这里管理者是主动的,而道路的使用者是被动的,各种交通工程设施是在物理上迫使使用者这样做或不那样做。而智能运输系统,更加重视人的能动性,它不是力图将带有较多社会和人类行为特点的交通系统描述成某种数学的模型,而是向道路的使用者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让道路的使用者从不同的方案中选择自己所认可的那一种,以诱导为主,而不是以强迫为主,在人的理性与价值取向基础上,使人们的出行得到满足,可以说智能运输系统是将当今世界上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和人的本性的研究相结合,加在以前的交通系统之上而形成的一种反映了21世纪方向的系统。

事物的发展是不断走向高级阶段的,在以上所论及的系统之后又会发展到什么方向去如果我们不能在较高的层次上有所探索,我们将永远在后面。事物的发展有时会走向反面,有 时似乎会回到原来的位置,如果路网的资源也没有多余的可以利用怎么办?有人已经提出自动公路的设计而且正在进行试验,在这种公路上汽车是不受驾驶员的控制的,车上的计算通过路边和路面下的以及车上的传感器和通信装置进行信息的交换,从而控制车辆的运行,这样在自动公路上各种车辆均以同一速度行驶,车辆间的距离可以缩短(100km/h时,间距以小于1m),车辆不用超车,就象火车运行一样,这样道路的通行能力又可以大大的提高。可以看出,这种控制的方法又回到了纯物理系统的控制,但是这个系统又有了质的变化,此时每一个运动的单元都要有大量的信息交换,其复杂程度是你现在还可能想象不出来的。

篇2:对智能运输系统的认识

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对智能运输系统管理规划的需求分析

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对智能运输系统管理规划的需求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国城市的`特点,提出了制定城市智能运输系统管理规划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并对城市智能运输系统管理规划的总体结构和总体配置以及实施步骤提出了设想.

作 者:赵历男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刊 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年,卷(期):200313(2)分类号:X22 U12关键词:城市可持续 智能运输系统 管理规划 需求分析

篇3:对智能运输系统的认识

智能运输系统是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的一种更加智能、更加人性化的新型交通管理运营系统, 简称ITS。它将信息收集和处理, 即时通讯和控制, 以及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和技术的深入运管用为一身, 主要是为了解决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出现的交通拥堵, 信息传递的和共享, 保证道路行驶安全等问题。智能运输系统的在运行过程中, 更加注重考虑人的因素, 通过智能运输系统将道路的管理者、道路使用者、交通工具以及交通设施进行有机结合, 形成一个整体的交通系统网络, 并通过强大的后台运算, 再将信息直接反馈给道路管理者和使用者, 在准确性和有效性上就越强, 因此在推动交通运输合理化、规范化、人性化方面作用巨大, 并将在未来的交通榆树管理工作中将起到深远的影响。

2 智能运输系统的积极作用

随经济的高速发展, 交通运输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但是, 车辆的急剧增加, 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使私家车开始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家中, 汽车也不在是奢侈品, 在享受着私家车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交通拥堵, 道路安全等问题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的极大的困扰。因此, 智能运输系统的出现能够很好的解决直接问题。

2.1 有效缓解叫交通拥堵压力

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是通过车辆驾驶人的主观意识所决定的, 人们对于去往目的地道路的选择也相对较为随意, 可这种方式就造成了一些主要道路的拥堵, 不仅影响到人们出行的效率, 同时, 也给道路安全问题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而智能运输系统通过信息的汲取的及时化和全面化, 可以给道路使用者提供效率最高的路线选择, 通过对道路使用者的合理分配, 能够有效的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 环节道路拥挤压力。

2.2 有效缓解道路安全问题

汽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与之同时出现的是严重的道路安全问题, 由于私家车的盛行, 造成了越来越到的人可以自己驾驶汽车在道路上行驶, 但是由于对于道路状况信息掌握不全面, 对于特殊天气下, 特殊环境下, 特殊状况下驾驶人由于不能及时的获取相关信息, 而造成一些可以避免的事故的发生, 而智能运输系统通过强大的信息运算系统, 加之对道路情况的全面掌握, 可以能够有效的促进道路安全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2.3 有效的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由于道路的保养和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我们国家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 仅仅依靠国家的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作为道路的使用者就有义务、有责任承担起对国家道路的建设和养护的任务。于是, 各种收费站就孕育而出, 虽然有效的解决了道路的建设和养护的资金压力, 但是, 由于目前的收费模式过多的依赖于人工, 造成收费效率低下, 在一定影响了道路的使用效率, 造成道路拥挤的加剧。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对传统缴费方式的改变, 可以有效提高收费效率的提高, 环节交通用途压力。

3 智能运输系统在当前的运用和现状

智能运输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是一种趋势, 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国家加大了对智能运输系统的投入力度, 给中国的智能运输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 由于我们起步较晚, 再加上中国交通的复杂状况, 使得中国智能运输系统的推广和应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亟待解决。

3.1 应用范围不广

由于我国在智能运输系统的应用方面起步较晚, 因此中国的智能运输系统还处于实践阶段, 应用范围局限于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区域, 而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应用不多也不系统, 甚至仍处在空白状态, 这直接导致了智能运输系统在中国应用效果不明显, 应用范围不广, 效果不显著的重要原因。

3.2 智能运输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不全面

受我国面积幅员辽阔的影响, 在智能运输系统的建立和打造方面力量还略显单薄, 虽然国家加大了对智能运输系统的推广力度, 但是在短时间内, 紫荆投入出租, 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制约了智能运输系统在中国的发展与推广。

4 智能运输系统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智能运输系统的优越性是明显的, 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 也是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因此, 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势必成为推动未来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这不仅是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需要, 也是中国保证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4.1 智能运输系统推广的重视程度会进一步提升

智能运输系统具有极强的先进性, 它代表了未来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从目前智能运输系统的法杖状况来看, 国家对于智能运输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是持支持态度的, 并在不断加大对智能运输系统基础设施的打造力度, 所以, 在未来的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 必定会主动遵循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需要。

4.2 智能运输系统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会进一步改善

任何制度措施的实行离不开人的因素, 而规范系统的管理方式至关重要。在未来, 智能运输系统被广泛应用是肯定的, 要想保证智能运输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就需要有一套符合发展实际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在此环境下智能运输系统的管理必定会向着更加规范、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4.3 智能运输系统互促进国外先进尽和吸收

智能运输系统的理念在国外得到泛的应用于发展, 也总结合凝练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着无疑给正在发展中的中国智能运输系统的打造, 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使得中国在智能运输系统的打造上能够少走弯路, 大大加快我国智能运输系统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李丽娜, 李长松.浅议智能运输系统——未来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08) :74.

篇4:对智能运输系统的认识

关键词:智能运输系统;发达国家;启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整个社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日益增加。交通量的持续增长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最根本原因,而传统的解决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资金、土地等稀缺资源的有限性又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另一个就是限制交通流量,但有失公平、合理。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程度和道路使用的舒適性,智能运输系统因此应运而生。

一、智能运输系统的基本概念

所谓智能运输系统,就是集信息处理、通讯、控制以及高科技的电子技术等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交通运输网络中。它与传统的交通管理系统一个最显著的区别是,将服务对象的重点由以往的管理者转向道路使用者。

二、我国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短缺,需要加快建设,另一方面也存在交通设施利用率低、管理技术落后、交通安全形式严峻等问题。鉴于我国道路在未来20年内仍然处于建设期(根据“五纵七横”公路主骨架的布局框架,建设12条约35000公里以高等级公路组成的国道主干线),而这一期间正是智能交通技术在全世界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我国也需要根据公路运输的实际需求,探讨在我国公路运输网中应用智能交通技术来提高运输效率、保障安全和保护环境的可能性。2000年,国家交通部、建设部、公安部联合全国各大科研院所和多家高校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ITS体系框架》规定,我国ITS发展主要集中在不停车收费、出行者信息服务、城市交通管理、公共交通系统、智能公路系统等9个方面。

我国ITS研究可以追溯到80年代的公路收费系统研制,那时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津塘疏港公路交通工程研究”于首次在高等级公路上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用于监控和管理系统;进入90年代,我国开始关注国际上ITS的发展。1995年,交通部ITS工程研究中心进行了GPS(卫星定位系统)与导驾系统研究、基于GPS的路政车辆管理系统等一系列项目研究,交通部还与各省厅开展了"网络环境下不停车收费系统"的联合攻关。1999年,由交通部、科技部、建设部等十多个相关部门组成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ITS。未来交通建设和发展的优先领域予以重点支持。由于世界各国把不停车收费系统作为ITS领域最先投入应用的系统开发,以此来扩大道路建设资金来源,缓解收费站交通堵塞,减少环境污染,所以我国也把联网收费、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列为国家ITS领域首先启动的项目。

从1998年年初开始,交通部就组织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不停车收费系统研究",并在4个省市进行了示范工程。1999年1月1日,广州市"一卡通"不停车收费系统投入运行,到目前已开通不停车收费车道40余条。同时,围绕交通监控、汽车智能导航等系统,以及一大批科研成果及技术产品得到实际应用,对提高社会和公交出租车辆通行效率,改善城市整体交通状况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预计到2015年,国道主干线和公路主枢纽系统将全面建成,构筑起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公路运输主骨架。在这个完善的道路网络里,绝大部分已建和所有新建的高速公路都预埋了比较充裕的管道,部分管孔已铺设了光纤,它将是承载智能交通业务的良好基础设施。仅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我国将建设3.5万公里的高等级公路,在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中。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建设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目前这一部分投资一般占总投资的4%~5%。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ITS的研发和应用将会越来越新、越来越快,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众多商家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商机和市场,我国即将掀起ITS产业建设的热潮,智能交通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变化。

三、国外先进国家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情况

北美、欧洲诸国及日本等国家在ITS的发展方面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政府的积极态度与有力支持

对于ITS的开发利用,有关当局均积极参与,并给予相当的财力支持。在美国,由联邦N运输部作为主管部门,联邦公路局、立法机构及地方政府均有介入。

(二)专职机构的领导与协调

作为一个行业,ITS要有专门的组织来负责有关业务的领导与协调,一般多为半官方的,或者是有政府背景的机构,如美国的全美智能运输协会,加拿大的。加拿大智能运输协会 ,而欧洲则有一国际性的ERTICO, 欧洲ITS组织 ,其接受欧盟委员会的领导。

(三)产品的多样化

由于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市场的积极推动,ITS的服务功能越来越丰富和完善,产品也形式多样,使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不断地得到满足,使运输网络的功效得到不断地提高。以下是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万通卡(SMARTCARD):其外形似银行的信用卡,作用似电话磁卡/IC卡。主要用于过路费、停车费、公共交通工具使用费等的计收。这种系统极大方便了使用者,而且也便于管理者的管理与操作,大大降低了使用与维护成本。电子收费系统(ETC):主要工作原理是,载有特定装置的车辆进入收费区后,收费区的信号探测器发出扫描信号,检测并获取该车的有关信息,然后根据不同的方式进行计费,或是使用万通卡,或是中心账户计账。

实时交通信息系统:系统所能提供的信息包括路况、交通拥挤情况、交通事故情况、交通管制、停车泊位等。信息传播的方式主要有:调频广播、无线电短波和红外波。

智能汽车:主要是在汽车上加入更多的电子控制系统,大大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效率。

自动化公路系统(AHS):通过提高现有道路的利用率,而不是修建更多道路的办法来满足交通对道路的需求。具体工作是开辟专用车道,利用专门敷设在路面下的磁体来引导汽车的行驶,并确定汽车在公路上的位置;用高效雷达来控制车速,并保持与其它车及障碍物的间距。汽车在其上自动行驶,全无人为干预。

四、关于我国ITS的发展设想与建议

很显然,对于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人口大国的中国来讲,修建更多道路的潜力有限。因此,提高现有道路的使用效率是今后应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而智能运输系统则是一个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观念、意识上的重视

首先,要使有关方面在思想观念上对发展ITS的重要性有所了解和认识,能够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其次,我国新一届政府已经提出希望用增加包括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来拉动我国的经济发展。

(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ITS是跨行业的多种技术的综合性产物,必须要有一个高层次的机构进行相关业务活动的领导与协调。可以参照国外经验,组建国家级的、半官方的组织来通盘考虑全面的工作,合理地调配各种可用资源并结合我国的国情,使ITS事业稳步和有序地向前发展。

(三)超前开展工作

虽然我国ITS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市场远未得到开发,但当我们在比较有把握地预测到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体系的发展前景时,就要进行战略上的考虑,借鉴国外ITS发展过程中成功的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基础工作。

(四)重视对外交流,立足以我为主

虽然ITS的发展历史不长,但其对交通运输业来讲是一种质的飞跃,具有非常现实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应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国际性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了解和掌握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同时也应考虑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资金来源、道路状况、交通特点等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加快中国ITS业的发展。

五、结束语

篇5:对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认识

————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传播0901 李洪豪 09322002

从时间概念上看,交通运输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两个大的历史阶段:自然交通阶段或古典交通阶段和现代交通阶段。19世纪以后,开始出现了人造交通工具和经过专门设计、符合一定标准规范的交通基础设施,这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现代交通阶段。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深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材料、动力和能源以及信息控制技术的进步,将会演变到智能或者叫后现代交通发展阶段,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现代交通与古典交通之间的最大差异在于它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包括速度、方便的程度、舒适的程度。从这种意义上讲,交通已经与社会融为一体。

现代交通运输是指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按照综合运输理论和现代经济发展对运输的基本要求,从追求系统效率的角度与合理的社会综合交通运输成本的层面,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而构建的,具有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特征的交通运输系统。按照现代交通运输的内涵,推进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既是交通运输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技术进步对交通运输的要求,符合现代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产业更新的基本规律。

根据科学发展观和现代交通运输的科学内涵和要求,并结合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现状,我国现代交通运输要沿着以下方向发展。

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提升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我国交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资源制约的情况下,在交通运输发展中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政策和实际中去,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最有效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以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线,积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不断提高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加强基础设施养护管理,提高交通运输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提升设施的使用效率,保障交通运行安全。要减少对资源的占用和消耗,落实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积极研究和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材料再生等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进一步完善运输装备的市场准人和退出机制,从源头上限制高耗能运输装备进入运输市场,逐步淘汰高耗能的设施和装备,促进运输技术装备结构升级。要进一步完善公路、水路运输和港口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鼓励推广使用替代能源。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建设工程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做好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建立交通环境保护监测评估体系,加强环保监测和监督,切实将环境保护落实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实现交通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

二、建立统一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明确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主体。在交通资源利用率较高的发达国家中,以“大交通”体制为模式的综合运输管理体制被广泛地采用。它们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大交通”体制的探索提供了依据。目前,我国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热潮中,正在进行“大交通”部的组建,建立完整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由专家提议经过以下几个阶段逐步完成,首先应将交通部和中国民航总局等相关部门合并,组建新的“大交通”,设想中的“大交通”负责所有交通的公共管理职能,即包括公路交通、水路交通和空中交通的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行铁路行业政企分开的改革,逐步完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立“大交通”并不是简单的部门合并,而是为了提高交通行业的行政效率及行业的整体效率与服务水平,同时促进交通部门的政府职能转型。

此外,要改变目前这种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必须建立统一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统一制定法律法规、交通规划、行业政策和技术标准等,切实推动交通运输体系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交通运输科技进步,推进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切实加大交通科技投入,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题作用,促进产学结合,积极扩展科技咨询、技术交易、成果推广、信息服务、知识产权等交通科技服务,加强与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改变传统的高投人、高消耗、低效益、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把交通发展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紧密结合交通生产建设实际,努力突破一批行业关键技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智能交通运输的开发,提高运输效率,加快发展高速、重载技术、集装箱多式联运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资源损耗,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开展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工程,增强交通运输系统的科技含量。

总之,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的现代交通运输业应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部署,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推进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尽快建立统一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完善支持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数据和指标体系,推进公路水路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交通运输方式,增强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现代交通运输业的科学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洪转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体系构建的思考[期刊论文]

2.李兴华 现代交通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期刊论文]

篇6:对智能运输系统的认识

1.1 网络现状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道路运输管理在智能信息化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同地区的运输管理部门基本都有自己的信息管理平台,在管理工作中的业务系统、指挥中心、调度系统、监控系统等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善。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都设有管理系统,使得管理工作实现了系统化和整体化,在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根据职能的不同,这些系统都分布在交通运管部门、客运企业、客运站等多个地点,为了安全起见,几乎对每个管理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总体来说,我国道路运输管理系统的网络现状还是令人满意的。

1.2 业务应用系统现状

1.2.1 客运站务系统。在道路运输中,客运管理系统一般分为客运站管理系统和票务管理系统两个部分。其中客运站管理系统的职能是对日常的管理工作负责,其设置在各个客运站内。票务管理系统顾名思义是对客运车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系统,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票务系统也逐渐实现了网络售票、移动客户端售票等功能。就目前情况来看,客运站务系统的信息化普及程度较高。

1.2.2 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公交智能调度系统,是公交企业提高公交智能管理水平的重要科技手段,它包括车辆卫星定位、报站管理系统、智能电子站牌等,车辆卫星定位通过移动网络与调度中心相连接,发送所经站点及其它信息,并接收调度中心的调度信息,同时也实现公交运行速度、准点率的实时监控,通过功能延伸,还实现了公交载客率及营收情况的统计、公交司机驾驶行为的实时监控等。1.2.3 运政管理系统。所谓的运政管理系统包括货物运输管理、客运管理、公交管理以及出租车管理等多个方面,其主要的管理对象是运输公司的车辆以及从业人员,对其日常运行和工作进行监督。在这一方面,我国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建立了数据库,并且对其进行定期的数据更新,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是通过调查和研究不难发现,运政管理系统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不能全国范围的互联互通,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其进一步发展带来障碍。

1.2.4 信息资源现状。在道路运输智能化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运行的过程中,信息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其为整个系统的运行提供了基础。信息资源主要包括车辆信息、行驶信息、从业人员信息、运行线路信息以及一些视频信息、票务信息等等。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我国道路运输的信息资源也呈现了不断增加的趋势,资源蕴含量也逐渐趋于完善。道路运输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实际的需求分析

2.1 综合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

在道路运输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综合数据中心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由于数据中心与道路运输智能化管理的成效息息相关,一旦数据中心出现错误,那么会给工作的正常运行造成很大的阻碍,只有保证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才能够为各个部门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因此,应该重视综合数据中心的建设,做到统一规划布局。

2.2 资源整合的需要

在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中,对每个部门的信息资源都要进行统一的规划,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资源的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资源出现了重复、遗失的现象,则会给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想要做到资源的准确整合,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就是十分必要的。

2.3 安全保密需要

一般来说在道路运输行业,很多车辆以及客户的信息都是十分保密的,不能向外界泄漏,传统的管理方法保密性不是很高,因此很容易造成保密信息的泄漏和丢失的现象,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建设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当务之急,不仅能够提高信息资源的保密性,还可以便于查询与处理,给管理工作带来众多便利。道路运输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3.1 设计思想

道路运输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要与我国的道路运输行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同时也要与我国的交通管理的体制相结合。要先确定整体的建设模式,之后建立相应的业务和管理服务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公众信息服务平台,以此来实现道路运输业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3.2 系统框架的设计

系统框架的设计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具体为道路运输市场综合监管系统、公共交通智能调度系统、道路运输市场信用信息系统、以及道路运输公众信息服务站。其中:道路运输市场综合监管系统主要是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对行业智能化的监管系统,以视频监控为主,并实现非现场执法、移动稽查以及应急联动等监管功能;公共交通智能调度系统主要用于对公共交通进行指挥调度、综合业务通信、乘客信息服务等智能化管理,可以在监控屏幕上监视线路上公交车辆的运营动态状况,还可以实现与区域、公司之间的实时通信,为编制行车时刻表和合理调配车辆提供依据。道路运输市场信用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运政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投诉受理系统以及企业经营监管系统,实时了解企业违章情况等。而道路运输公众信息服务站则注重在公开透明的站上,形成办事服务、新闻宣传、政务信息公开一体化的信息系统,从而为市场监管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道路运输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概述

经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得知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面的一些情况,那么这种管理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功能呢?下面就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简单地叙述。首先,实现行业监管部门对全行业的业务管理和动态监控,监管行业经营行为,动态监控包括客运车辆不按规定线路行驶、“黑车”打击、机动车维修是否规范以及驾校教练教学是否规范等。其次,公共交通智能管理功能,主要是对公共交通有关的一些信息进行管理,实现对公交车辆的实时定位和监控,了解公交等运行情况,包括车辆载客、车速、班次、准点率等,并实现实时调度功能;另外,延伸公众服务功能,具体包括行政许可办理、公共交通信息查询、货运信息查询等方面,同时还应实现车辆维修、学车服务、售票服务等功能。

上一篇:×医院二○○四年工作总结及二○○五年工作构想下一篇:中国游艇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