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

2024-04-19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精选8篇)

篇1: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中国教育改革的意义

(1)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智力观

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2)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转变我们的教学观

我国传统的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辅之以枯燥乏味的“题海战术”,而忽视了不同学科或能力之间在认知活动和方式上的差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

(3)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传统的智力测验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只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因此,是片面的、有局限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有多种能力构成,因此,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并使学校教育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养。

(4)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转变我们的学生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治理结构和学习方法,所以,对每个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教材和教法不合理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即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教师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5)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观

按照加德纳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应该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发现自己至少有一个方面的长处,学生就会热切地追求自身内在的兴趣。

篇2: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

(1)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92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群众工作史;就是一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和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创造史

(2)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才得以发展壮大,成功夺取执政地位。

1920__年到1949年,我们党从一个只有几十个成员的小党到一个治理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四亿人民的执政党,从“星星之火”到“全国山河一片红”,一路走来,历尽艰险,取得胜利,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始终保持了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中外著名的淮海之战,就是群众支持共产党、支持解放军,从而夺取全国胜利的经典之作。陈毅元帅曾深情的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毛主席关于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观点:“我们党正是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才创造了这令人震惊的奇迹。”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

(3)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才得以摸索前进,不断校正社会主义建设前进方向。

从新中国成立到“大革命”结束这一历史阶段,我们党和国家在曲折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虽然经受了挫折和坎坷,但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那些严重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占绝对上风的时间段,我们的事业就会徘徊不前,甚至遭受严重挫折;在那些坚持群众路线、比较注重实事求是、党群关系密切的时间段,我们的事业就会健康发展,就会取得较快进步。

(4)坚持群众路线,我们党才得以昂首阔步,创造改革开放辉煌业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总结这一时期成功经验时,有学者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与群众路线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改革开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如果不是紧紧团结人民,真正依靠群众,许多改革的实践就不可能产生,许多改革的思想就不可能形成:如果不看重小岗村18位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的鲜红手印,就不会有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铺开;如果不尊重广大个体私营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就不会有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人民的要求”,“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历史启示未来,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只有继续坚持群众路线,才能瞄准改革方向,才能提高开放水平,才能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从新的形势看,群众工作具有异常艰巨性。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不断给执政党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人本意识的不断深入,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全局性。

当前的群众工作不再是狭义上的信访工作,是关系全局、影响全局、决定全局的工作。 一些群众的问题看似小事,解决不及时、处理不妥当,就可能小事突变,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问题。

(2)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复杂性

当前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交织并存、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难点问题相互交织,合理诉求和无理取闹相互叠加,直接利益与间接利益相互纠集,各种矛盾集中呈现、错综复杂,涉及面之广,处理难度之大,情况之复杂,前所未有。

(3)群众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决定了群众工作具有创新性。

主要是群众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不仅对物质利益“很在乎”,对民主权利也“很敏感”,利益诉求不断延伸和扩大。这就要求我们尽快适应新变化,创新思路、创新体制、创新方法,改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的被动局面。

3.从目前状况看,群众工作具有现实紧迫性。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党如何继续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跳过历史周期律,是党的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脱离人民群众是巩固我们党执政地位的最大危险。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说,讲的就是要重民爱民安民。古希腊神话中有安泰的传说。宙斯的儿子在与大力神安泰的搏斗中发现,安泰每次被打倒在地,便能立刻站起来投入战斗,是因为安泰倒地时可从地母那里重新获取能量,于是他想办法把安泰举到空中,割断安泰与大地的联系,在空中把安泰打败。安泰离开了大地,失去了力量的源泉,就能轻易被人打倒,这个教训应该深刻记取。

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东欧剧变”,到21世纪初期发生在独联体国家和中亚地区的“颜色革命”,再到利比亚卡扎菲政权倒台,这些国家原来的执政党之所以失去执政地位,原因也许有很多,但是脱离群众、失去群众基础都是最本质、最关键的一条。只有坚定不移走好群众路线,才能始终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使党的事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不断夯实党的长期执政基础。

(2)改进群众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最大挑战。

篇3: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

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心理学发展的潮流。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目前心理学研究中占支配地位的是西方心理学, 然而其理论流派深深地根植于西方文化之中, 因此它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可以说没有心理学的本土化, 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世界化。而我国目前主要是对西方的引进和介绍, 这其中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 但现在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智能测验的本土化研究。而我国古代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也为智能测验的本土化提供了可借鉴的素材。

一、我国为智能测验本土化所做的努力及不足

由于社会历史原因, 我国的智能测验主要是追随西方智能测验的发展, 表现为引进和介绍西方智能测验的成果。国内的学者引进西方重要的智能测验成果后对其进行翻译和本土化的修订。比奈-西蒙智能量表于1922年传入我国, 1982年由吴天敏先生修订, 应用广泛。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张厚粲等对韦氏儿童智能量表 (WISC-R) 进行了翻译和修订, 于1981年正式确定了中文版内容。1985年, 我国学者张厚粲等人对瑞文标准智能测验进行了修订, 并建立了中国常模。这些中文版的智能量表目前依然是我国智能测验中的主力军。

不过, 我国智能测验在紧跟西方发展的同时也进行了自主尝试。团体儿童智能测验 (The Group Intelligence Test for Children, GITC) 是由学者金瑜编制的一个与个别施测的韦克斯勒儿童智能量表 (WISC—R) 相似但可以团体施行的测验。陈锦通过适用和修改, 编制了适用于4-12岁儿童的标准化儿童智能诊断测验[1]。更早的有学者傅根跃等人借鉴T内格利利 (J.Naglieri) 的DAP等国内外画人评分方法, 经过多次研究修改, 最后形成了一份供制订画人测验常模用的画人评分标准, 并建立了杭州市的地方常模。[2]

二、我国古代智能测验的相关内容

我国古代不仅有诸多关于智能方面的独特思想, 而且在智能的测验上发明了不少方法。古人的测验方法形式多样, 多与实际活动、娱乐、训练相联系, 所测验的范围包括智能的分类、注意力分配、一般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特殊能力等。

中国古代的智能测量可追溯到孔子, 他在教育实践中将人的智能水平划分为上智、中人和下愚三种类型。而现代心理学按照智能水平的高低, 把儿童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等。从而可以看出, 孔子的智能类型观与现在心理学的这种看法是不谋而和的。三国时期的刘劭在《人物志》中, 把智能分为12种类型, 分别是清节、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藏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辨和雄杰。这种思想与当代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某些方面也是相呼应的。

我国古代常常将智能测验与民间风俗联系起来。《颜氏家训·风操》曾对中国民间测试婴儿感觉—运动发展特点的方法作了记载:“江南风俗, 儿生一期, 为制新衣, 盥浴装饰, 男则用弓矢纸笔, 女则刀尺针缕, 并加饮食之物, 及珍宝服玩, 置之儿前, 观其发意所取, 以验贪廉愚智, 名之为试儿。”[3]林传鼎认为:“这种针对婴儿期感觉—运动发展的特点, 以实物为材料的近似标准化的测试方法, 可以说是1925年格塞尔 (A.Gesell) 婴儿发展量表的前导。”[4]

我国古代还有用实物游戏来考察智能。“九连环”、“八阵图”、“七巧板”等民间流行的趣味游戏都可以归为广义上的智能测验。有人对九连环的操作方法曾经作过研究, 认为其心理学原理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著名实验“河内塔”相似。[5]

三、古代智能测验对我国智能测验的本土化的启发

西方传统心理学所讲的智能的含义过窄, 并假设智能不依赖个人生活的文化环境, 这是导致现代智能测验出现偏差的重要内因之一。而我国古代的智能测验所涵盖的智能的含义更为宽泛, 这与现今西方心理学推崇的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智能理论是不谋而合的。

中国古代的智能测验更多的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用实物来考察智能较多, 娱乐性趣味性较强, 更多地使用非文字测验。如果借鉴到我国本土的智能测验编制中将可能提高其信度和效度, 同时适用人群也将扩大, 并可以为跨民族跨语言所用。

学者张海钟受古人心理测量思想的启发, 提倡将中国楹联和灯谜引入心理测验, 用来测一个人的智能。他认为如果采用中国传统的楹联、谜语等形式来对智能和创造力进行测验将更适合本土化、民族化的原则, 同时也会使被试感到测验的轻松愉快, 使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更高。[6]但其具体的操作如何, 其信效度如何并没有见到有关方面的资料。

现今智能测验的主流依然是走标准化的科学道路, 而我国古代的智能测验更多的为经验型测量, 因此如何借鉴古代智能测验更好地本土化而又不违背心理的科学精神是接下来的一个重大的难点。

参考文献

[1]陈锦.标准儿童智力诊断测验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傅根跃.画人智力测验的编制——杭州市常模[J].心理科学, 1999 (5) .

[3]喻学诗, 舒怀.颜氏家训译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61.

[4]陈杜育.我国古代心理测量思想述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1999 (4) .

[5]郑红.中国古代智力测验的方法与启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7 (1) .

篇4: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

1、多元智能理论对体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对体校工作的指导意义是多方面的,这里仅从体校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三方面来说。

1、1 能帮助学校准确制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体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体育发展目标,根据体校的特殊性,积多年的办学实践,再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体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1、1、1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必须是优秀的。这是因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认为:人所具有的八种智能中,有强项和弱项之分,“在某一领域内有超长表现。并不意味着在其他领域内也会有超长表现。就好象在某一领域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不预示着在别的领域会有同样的成就。”体校的学生既是学生更是运动员,他们的智能强项是身体运动智能。他们在体育专项训练时对深奥的体育训练理论和原理有透彻的领悟;对复杂的体育运动的专项技术和技能通过反复的磨练能够掌握;对在训练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困难能敢于并善于解决。所以他们在体育领域里能有超长的表现,并能取得优异成绩,甚至辉煌的成就。当然,在基层体校的学生,还属于基础训练,通过基础训练把好的苗子源源不断地向上级体校、专业队输送,也就是说基层体校培养的是体育后备人才,且他们的身体运动智能的优势就决定了体校培养的后备人才必须是优秀。这是体校的主要目标。

1、1、2培养的初中毕业生是合格的,并且只能是合格。这是因为基层体校学生的体育运动训练属于业余训练阶段,有别于专业队训练。同时他们的年龄基本上还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接受国家赋予的九年义务教育任务。因此学习对于体校学生而言是必须的,是不能放弃的。但是由于他们的智能强项是身体运动智能,而文化学习所需要的智能,如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等,是弱项智能,再加上影响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智能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双重作用,造成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困难,学生文化学习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对体校学生在文化上的培养目标不能定位太高。定位太高不符合实际情况,太低则失去文化学习的意义,不符合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法律规定。把体校 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毕业生,这样的定位才是合理的。

1、2、能正确制定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评价标准

鉴于体校学生在文化学习智能上的特殊性,我们必须制定科学的测定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合格标准,来评价学生的文化学习的合格性。加德纳认为:“这所学校鼓励每一个学生发挥其独特的智能组合,并为之提供定期的公正的智能发展的评估。”体校学生的学习评价标准怎样制定呢?国家高考,地方中考也常常接受体校特长生参加考试。他们的录取标准是:依照同类考生的录取标準的60%。这个60%不是随便提出来的,是教育和招生部门多年来对体育特长生的调研以及多年来录取分数的周密统计而测算出来的,是科学的、合理的、公正的。因此,借鉴这个60%,作为技术处理的依据,通过我校十多年的考试实际佐证,被证明也是科学合理公正正确的。因此,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合理的制定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评价标准,是极具指导意义的。

1、3能正确选择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评价方式

鉴于体校学生在文化学习智能上的特殊性,要能正确评价学生的文化学习,除了有正确的评价标准外,还应该有科学的评价方式。现在通行的评价方式除了书面考试还是书面考试,这是不科学的,至少对体校的学生是不科学不公平的。这是因为:体校学生文化学习所需要的智能是弱项。加德纳严厉地批评了以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为基础的学校对学生的评估方式和社会上风行的智商测试:“这些象棋大师、小提琴家、世界冠军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聪明吗?如果是,为什么我们的智力测验无法测出他们的聪明和能力呢?为什么当代创建的智能概念无法解释人类的许多杰出表现呢?”国务院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里的“学生发展”除了学习成绩还应有多方面的潜能,包括学生的体育才能。因此,对体校学生的评价方式应该多元化,除了适当采用普通学校的通行的试卷考试外,还应该适当考虑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采用观察、制作、实验、实习、考察、演示等多种评价方式。就是考试也不一定非要采用闭卷形式,可以试行开卷。同时,根据体校学生有体育特长的特点,可以采用把体育比赛的成绩折成一定的分数加到各科成绩上,作为他们的文化合格依据。

2、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正确认识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特点的指导意义

用多元智能理论去观察分析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特点,就能正确认识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本质特点,从而为体校学生学好文化提供科学依据。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可以认识到体校学生文化学习以下一些特点:

2、1体校学生的文化学习存在着困难的现实

体校学生的学习智能一般不是强项,更多的是弱项,这就决定了学生的文化学习有着困难的现实。用于学习的智能又常是组合状态,组合的智能又有相互作用的问题,如理科中概念、定义、定理、习题要求的掌握离不开语言的掌握,理科中的图形实验离不开空间智能的辅助;文科中推理、判断、结论、应用所需要以逻辑和空间智能为基础;空间智能的发展也需要语言、逻辑的帮助。总之,组合智能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联系,这使学生的文化学习状态此起彼伏,呈波浪形向前发展,总无法达到高峰,总是在中等程度上徘徊。再加上非智力因素的干扰,体校学生的文化学习存在着重重困难。这种困难的现实在短时间内无法根本扭转,因而使体校学生文化学习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

2、2体校学生文化学习落后的状况也是可以改变的,学习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体校学生文化学习所需的智能虽然不是强项优势,但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只要我们工作得当,可以激发弱项智能的潜能,中项智能也可以发挥出优势的效果。例如,由于他们经常外出参加集训和比赛,与社会的接触面比较广,所以他们的认知和思维往往比较活跃,而这种活跃一旦和文化学习的有关内容相联系,往往就会碰出智能的火花,促进对这些知识和内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再如,他们对体育训练和比赛的偏爱和敏感,往往对与之相关的文化学习中某些内容爱屋及乌,激发其内在的兴趣和爱好,表现出智能上的优势,学好相关的内容。学生的这种活跃和敏感,就是他们学习智能的潜能,恰当地引导、扩大,在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就可以得到一点收获和一些进步。另一方面,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尽管体校学生的学习所需的智能先天不足,但毕竟还是存在,没有消失,有的还能积极的发挥作用,只要我们工作扎实,保持这些智能的正常潜能,在文化学习上达到体校生文化学习的合格标准。所以说,体校学生文化学习上的落后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学习上的困难也是可以克服的,九年义务教育任务是可以完成的。这一点是毋需质疑的。

3、多元智能理论对体校文化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去指导体校的教育工作

3、1应用多元智能在体校学生身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在学习上所需的多元智能的组合相互间的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去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体校学生的多元智能,身體运动智能是强项,其他学习智能不是强项。学习智能中的部分智能也强弱不等。他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协调配合,发挥在学习上的作用。要学生正常发挥各项智能的作用。加德纳认为:“这种学校不但寻求和每个学生相匹配的课程安排,也寻求与这些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纲要》也指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根据这一点,我们在教学实际中,要合理安排课程及课程要求。在课程安排上,体育课不开。在课程要求上,适当降低难度,只求三维目标的普及,不求其宽度和深度的拓展,努力让学生达到合格水平。

3、2正确认识学生身上的学习智能是发展变化,尽量发挥智能的最大作用,甚至极限,促进学生的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智能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条件的变化,智能的强弱是可以发展变化的。因此,正确把握学生智能发展变化的迹象和时机,如平常不太活跃的某个同学在学习某个内容突然表现出活跃、兴奋的迹象;平时学得不太好,突然对某个知识点有了领悟;平时不爱记忆的突然对某个内容记忆深刻了,等等,我们就要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及时总结,鼓励他再接再厉,这样尽可能地发挥其智能的潜能,各项智能的优劣互补,促进他的学习。

正确认识弱项智能的潜能,使其正常发挥。这里就要注意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例如;寻找学生已有的或固有的知识与兴趣为锲入点,进行相应知识的学习,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活跃性和敏感性。在他们学好这部分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外,还要因势利导,把这种活跃和敏感扩大延伸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上以扩大活跃敏感的外延,尽可能多的取得学习效果。

根据智能之间的强项可以影响弱项的相互关系的特征,把在体育训练中好的智力因素善于引导,科学嫁接到学习中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如我们学生对体育的领悟能力、理解能力,吃苦耐劳、奋勇拼搏的精神,不怕反复、善于钻研的作风,采用了“引导法”教育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3积极探索和建立有利于体校学生文化学习个性发展的机制和模式。加德纳引建议,学校教育应采取多种灵活的、目标明确的、不受限制的机制和模式,呼吁学校,“要以非学校教育的成功实例中吸取灵感,学校模仿儿童博物馆那种新奇的、,引人入胜的方式,在学校内创造一种气氛,使学生能够自由自在地探求新鲜事物。”“我认为师徒制、导师制、实习制等方法和‘大哥哥’、‘大姐姐’等人或组织可以给这类学生一个学习机会,让他们能够在社会上扮演合适的角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要有个性化的特点。那么,加德纳所建议的如小班化、师徒制、导师制、实习制等,以及类似体育训练时大姐姐、大哥哥方式的辅导制等,无疑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良好机制和模式,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加以探索、总结和推广。

篇5:孝心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阜阳市颍州区九龙镇明珠双语学校

李林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正是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文化发展与国家的强盛。实现中国梦必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是文化的复兴。在回望中华民族强盛期的历史足迹中,我们不难发现支撑国家和民族强盛的一块重要基石—孝道。要实现美好的中国梦,必须从小学生开始在中华民族重视汲取和崇尚先祖们所创立的孝道。

【关键词】 孝心教育 落实践行 立志报国

现在提倡一个家庭只要一个孩子,孩子便成了家中的宝贝、家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一些家长的爱导致孩子养成了自私的习惯,只要求父母长辈给予,不懂得感恩报恩,孝心教育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淡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中国梦。准确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源在孝,孝是调节人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孝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他们迫切需要一个权衡的标准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传统道德教育正好能让他们找到权衡自己言行的标准,让他们变成尊敬他人和被他人尊重的人。高尚道德的形成,需要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入手。只有培养了良好的道德习惯才能提高个人修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能爱他人、爱祖国呢?”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也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希望从我国传统美德“孝”字入手,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品格。通过 “百善孝为先”这个中华民族古训的教育,使学生体验父母对工作的劳心,对自己的关心,对生活的艰辛,让孩子知道家长们为孩子付出的点点滴滴,从而激发学生由心灵深处产生的对父母的体贴、孝敬,从养父母之心开始,自觉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进而教育学生把对家庭的孝和对同学的关爱、对社会的关

爱结合起来,让学生首先能爱父母、爱同学,然后知道爱家乡、爱祖国。通过孝心教育让学生产生道德认识,进而演变为道德情感,最后变成他们的道德行为。在当今社会,孝心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工程,它赋予“孝”字更深刻的内涵,不仅要求我们对父母尽儿女之孝——孝敬和孝顺,还提倡我们尊老爱幼、扶弱济贫,要求我们对祖国尽忠心和对社会有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让新时代的孩子们真正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落实孝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践行,因为播种行为才能收获习惯。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要从小抓起,从细节人手,从小引导学习“孝言孝举”。“孝言”有:起床问声早、进门忙报到、出门打招呼、睡前道晚安、分别说再见、感激表谢意等等。“孝举”有:就餐让座位、吃菜让佳肴、看电视让频道、父母生病懂得端水递药等等。道德情感需要积累,规范行为需要培养。孝心教育就是要从这些细节人手,教育他们怎样孝敬父母长辈。只要我们从小就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引导,很多学生都是愿意按照家长和教师的指点去做的。久而久之,尊敬父母,孝敬长辈,就会在他们心中开花结果。我校每月假给学生布置的孝心作业,从日常的小事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如:给爷爷奶奶说句祝福的话,温暖他们的心;为爷爷奶奶一起做一件家务事,如倒垃圾、洗菜等,让他们开心;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捏捏肩;为奶奶梳一次头,给爷爷洗一次脚等等。通过电话回访或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在月假期间对孝心作业的落实情况,及时总结,在班级评出“孝星少年”,由学校统一表彰颁奖。

孝心教育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教育目的,使学生的孝心、善心、爱心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思想逐步得到升华,并得到了社会、家长的极力支持和好评,家长们普遍反映,学生们在家更懂事了,会懂得体谅父母了。“孝心”活动远没有结束,仍在继续深入开展。过不了多久,人人都将是班级“孝星少年”,孩子们会将“孝心”化为“孝行”,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篇6:感恩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泗洪县实验小学郑云

【内容提要】:感恩,一个多么美丽的字眼。在生活条件日益丰富的现代社会,给予孩子心灵的滋养是必不可少的。孩子懂得感恩,才能使自己的精神生活精彩,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处于莹润的状态,才能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恩图报发扬光大。对孩子随时随地抓住感恩的教育时机,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教育 感恩 成长

教书以来,一直有个问题困扰着我。教育者到底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在我看来,培养出一位懂得感恩,懂得时时刻刻让自己的心灵滋润的一个健康成长的人是最重要的。因为,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爱,感受爱的能力,以及付出爱的能力。感受爱的能力来自老师,更来自自自己的亲人与朋友。感恩教育应该成为孩子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说:我们的职责是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使他享有完满的精神生活。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中表现出的是驯化过的状态,很难有自然的状态,我认为我们对孩子除了进行学校的感恩教育活动外,更要关注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爱的能力。我们的职责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我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方法与感受。

一、利用教材和绘本,感知身边点滴之爱

1、利用好所教学科的教材,让孩子感知爱

在我们苏教版的教材中,有很多是适合对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如:《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是四年级的一篇课文。课文的内容很简单,但是要让生感受到文本中母亲的伟大,还是非常有难度的。因为,文本中感人的地方是母亲走无数条山路翻山越岭将姐弟几人拉扯大,而现在的孩子很难体会当时妈妈抚育儿女的艰难。作为拓展,我专门做了一个课件,主要表达了母亲养育我们的不易,此外,我通过和我的爸妈以及婆婆交流,搜集了许多他们那个年代的父母养育子女的感人小故事,然后讲给同学们听。当我讲到:李大娘家姐弟四个为了抠出桌缝中的几个砂糖粒而将桌子拍散时,同学们第一反应是笑,而后是沉默。我知道沉默之后必定有孩子经历的一场思考,对于我们自己的优越生活的思考,更有对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人的思考,内心不免经受了灵魂的洗涤,变得干净澄澈。

除了语文教材,品社学科中更有许多适合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好例子,好篇章。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这一课要进行精心准备的话会将孩子感动的精魂发挥出来。我模仿了一些名师的好做法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了以下精心的设计,我早早起来拍摄了辛勤的人们卖早点、蔬菜以及清洁工人清扫街道的感人摄像。去乡下拍了许多农忙时农民们汗流浃背、不怕脏,不怕累的照片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在课上完美的展现,给孩子全新的视觉以及心灵的震撼。正如赫尔巴特所说:“心灵最好是通过和风细雨般的浸润的方式,用种种的感受来培养。”孩子耳濡目染的感受到了身边人为我们做了如此多,我们没理由不心怀感恩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2、利用好平时阅读到的“经典”,将感恩延续

平时我除了进行自己专业学科的学习外,我更不忘狩猎学科以外的“经典”。最喜欢读绘本,绘本图画美,文字美,内涵丰富。适时的给孩子看绘本更会滋养孩子的心灵。我将绘本拍下来做成PPT和孩子共同欣赏完,就叫他们写观后感。

在孩子看完《爱心树》后,写下: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的付出太多太多,我们总是向父母索取最好的,但我们从不知道给父母最好的,我们太不该了!赵悦岑写下:爱心树多像那总是尽力满足我们的父母呀!他们的爱就像清泉,又像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永不停息的流。我们是否也应让父母体会我们的爱呢!在孩子看完《长大当个好爷爷》后,也写下了真情至性的文字。

何鹏写道:读了绘本之后,我才感到。爷爷是比爸爸妈妈还要亲切的字眼。他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是我们从未想过要回报的。张莞悦写道:我们从此刻起一定要珍惜和爷爷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孝敬他们。曹文博写道:绘本里的爷爷其实是身边的很多的爱我们的人的代表,我们一定要懂得回报别人对我们的爱。

这些文字的自然流露,不是孩子已心怀感恩的最好证明吗?这些孩子心头花儿的悄然绽放,心灵真情的表达,不是感恩教育的最好证明吗?

在我看来,要想真正让孩子体验到感恩的真谛。必须让孩子在活动中让自己去学会感恩,在活动中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在各种竞赛活动中,试着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爱

从教两年来,从感受在乡下太平支教到县城的实小教育氛围,最大的感受便是重视孩子的品格教育。太平的特色《三字经》积累诵读展示赛总是在三八

妇女节如火如荼的展开,而实小《感恩演讲比赛》在感恩节的闪亮登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太平小学,我执教的第一所学校,是我收获最多的一所学校。在这算普通的乡镇学校,却让我感到不一样的地方。他们重视生命的教育,即让孩子懂感恩,懂分享的教育。每当妇女节或者母亲节到来之际,学校就进行《三字经》经典诵读比赛,孩子在经典中感悟古典文化带给他们的艺术感染与熏陶。接着便是各种为母亲准备的礼物的大比拼,学校会邀请部分家长作为评委选出适合孩子表达爱的礼物。班级内部举行关于母爱的名言的诵读积累活动,当读到“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当读到“慈母的胳膊是由宽容和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这些句子时,大家内心都有所触动,表达要好好回报母亲的爱。

在演讲比赛的时候请几位家长参加,听着孩子真情至性的表达:当你遇到危险时,她不顾一切地救助你,即使失去生命也毫无怨言;当你感到伤痛绝望时,她比你更加痛心悲伤,却必须要坚强地劝慰你,让你安心;当你欢心愉悦时,她会陪你一起分享心中的喜悦,但是却绝对不会多霸占一点,让你的心变得空虚无物„„

母爱,不求回报。母爱,永不停息。

在家里,母亲的关爱如泉涌般包围着我;学校里,母亲的思念如丝网般牵动着我;陪伴时,母亲的真情与温馨时刻感染着我„„

这是所有母亲希望听到的孩子的懂得感恩的心声的表达!这是所有孩子爱的表达!而台上的只不过是懂事孩子的代表而已!

除此此外,孩子更愿意拿起手中的笔将妈妈对自己的关爱画出来,更愿意将这份爱拿出来与别人分享。这是一场幸福的旅途,孩子还是十分乐意参与的。竞赛活动的开展真的带给孩子的意义是深远的,在母亲内心和孩子心灵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他们会在一段时间以后共同回忆这美妙的幸福时光!

三、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强化感恩教育

实验小学,我执教的第二所学校,这所学校对感恩教育更是注重。小原国芳的“道德教学的重大任务就是启发儿童的道德知性,锻炼坚强的意志,陶冶纯美的情操。”的教育理念在这里得到了体现。学校会请专家为实小可爱的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类演讲活动。听着激情四射的演讲,孩子们的眼圈不禁红了。他们为故事中懂事的少年而流泪,为故事中死要面子却不肯认捡垃圾的母亲的大学生而流泪······

在孩子们真情相拥班主任的那一刻,他们发自内心的呐喊:“老师,您辛苦了!”让在场的所有家长无一不动容的。他们给懂事的孩子们热烈的掌声。此刻,孩子的内心是激动的,原来,学会感恩比获得一百分还重要。因为,学会感恩并且感动是具备感受幸福的能力的标志,这种能力的获得可以伴随人一生,而努力获得几个甚至十几个满分却只能作为符号的代表,至于其他,别无意义。因此,当孩子获得了这种感受爱,感受幸福的能力之后,我们布置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家庭作业是必要的,例如:给辛苦的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为爸爸妈妈做家务,为爷爷奶奶读报纸······这些家庭作业孩子是十分乐于去做的,因为这次他们面对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非枯燥的文字。当然,布置此类作业时,孩子的心里必须已有一个铺垫,即大概了解感恩的意义与目的。生活在县城或大城市的孩子比乡下的孩子在获得感恩的能力要花的功夫多。因为,县城的或大城市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他们很难体会到父母赚钱的心酸与生活的艰辛,因为在他们看来,父母提供自己想要得到的一切还是相当不容易得。于是,我觉得让县城孩子体会乡下孩子实实在在的生活是进行感恩教育的第一步。

在经过学校领导的批准后,我带了县城的我班的十几个孩子浩浩荡荡的前往太平小学。进校园孩子们情不自禁的感叹道:“这里真好,校园那门大!还让我们体验乡下弟弟妹妹们的贫困生活呢?我看是富裕生活吧!”没有批评,毕竟孩子在这带的时间短。我接过话茬:“你们知道学校为什么那么空旷吗?也许你们进了老师以前教过的班级就知道了。”于是,他们好奇的跟我来到我教过的三三班。“学会感恩,学会分享”的标语依然在,只是字体外面多了一层美丽的勾勒。看来,孩子还是奉行着。在看墙角,摆了一张新桌子,桌面放的是我以前买的最后以礼物赠送给孩子们的几十本精美的课外阅读书。书整齐的排放在桌面上,细看一下,还被分了类。打开一看,里面很多地方做了批注,看来孩子还真是爱书,并且嗜书如命。他们能够那么秩序井然的读书,整理书,我感到非常开心。因为和别人分享的甜蜜与幸福是三三班孩子乐意品尝的。这里是最富有的角落,除此之外,便是破旧不堪的课桌、凳子。摇晃松动的窗户·····这时,县城孩子在看到教室简陋的条件后,脸上全露出惊讶并且羞愧的表情。在这羞愧中,他们似乎懂得了什么,并且顿时成熟了许多······这成熟大概也包含一颗珍惜所有,懂得感恩的含义!

他们将带来的礼物捐给了太平这些物质生活比较匮乏但精神生活正努力变得富有的乡下孩子。而淳朴的少年们就不断的说谢谢,甚至有的也准备了一些自家的杂粮。在这声声感谢背后隐藏着无数颗感恩的心。在后来的从太平寄来的感谢信中,我为孩子们真情的表达,细致的描述而感动。孩子们这样写道: 谢谢你们给的幸福

——谨此献给实小四(2)班的孩子们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从实小带来的爱心袋子,是孩子们打开后绽放的五彩缤纷······

淳朴的孩子打开后,都会有怎样异常的感动呢?

我们一起来打开,我们一起来体尝。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夏玉洁的葡萄味棒棒糖,谢明珠化在嘴里,甜在心里。

幸福是韩晨萱的蓝色保温杯,王彤彤捧在手里,暖在心里。

幸福是臧恒写满关切的爱的纸笺,裴浩南读在口里,甜在心里。

幸福是冒恒志的铅笔与秀珍橡皮,陈宏伟写在纸上,记在心上。

幸福是丁天辰的《斑羚飞渡》,王阳 打开它,探索着动物世界的快乐!

幸福是潘依一的《成语故事》,王勇翻开它,享受着成语丰富的魅力!

幸福是单煦寒的《乌丢丢的奇遇》,马晓妍打开它,感受有爱滋养的生命!

幸福像朵朵缤纷绚烂的花儿

悄无声息的开放

在太平孩子的心头

这首优美动人的儿童诗,奏响了爱心互动的最强音。通过活动,我们懂得

了以爱养爱,将心比心,懂得感恩,一定会收获人世间最大的幸福。正如马里坦所说:教育使人获得内部的和精神的自由,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知识、理智、善良意志和爱获得幸福。因此,在教育的充满芬芳的路上,我将一直怀着感恩的心,细心观察,大胆尝试,小心总结,教会我手下的“兵”学会分享,更学会感恩!

【参考文献】

篇7: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意义

教师不能替代家长,学校教育也不能替代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是最早向孩子传授人类社会生活经验的场所,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会上的各种关系都通过家庭影响儿童。教师不能替代家长,学校教育也不能替代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的历史比学校教育还要长,孩子在每日每时的各种生活活动中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面对当前我国独生子女的日益增多、离异家庭子女的日趋广大现象,家庭教育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家庭因素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影响,作用不能低估。其重要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影响

1、父母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一个学生从降生到完全独立进入社会,有2/3的时间在家里度过的。少年儿童意识极为单纯,行为习惯也不固定,加上他们在生活上,特别是心理上对父母的依赖和爱慕,就使得父母的行为举止、思想品质容易在他们的幼小心灵留下深刻的烙印,他们从家庭成员之间道德、精神和心理等方面接受熏陶,逐步形成善与恶、真与假、好与坏、是与非、美与丑的最初概念,学会如何对待周围人和事,知道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身教重于言教”,子女对父母的观察最细致、感受最深,学习时间也长,这个时期的基础打得好与坏,将决定子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2、物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物质环境为孩子后天的身心发展提供条件。良好的家庭物质环境除家具、炊具、电器等,还应从有益于孩子的教育着眼,进行必要的安排,如孩子必须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家庭陈设要清洁整齐,有条不紊,美化效果好;家庭成员衣着要整洁大方,谈吐文雅这些都会使得孩子感到舒适、爱劳动、做事有条理等良好的习惯。

3、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作好孩子。事实上,影响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点点滴滴的影响,将会对人格的健全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我们注意到不少父母过多关心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什么承诺都兑现。品德低下却不被关注,有些孩子说谎,拿家里东西或别人东西,自我中心,不考虑别人感受。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只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新教育实验有句口号:“状态大于方法,方法大于苦干。”现实情况恰好相反,是“苦干大于方法,方法大于状态”。实际上,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状态。有了状态就有了方法,有了状态就想做事,就有可能成功。

二、指导家庭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

1、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成为孩子心声的忠实倾听者

我们现在的孩子,缺少的正是这种倾听和沟通。父母认为孩子要想有更好的教育,就必须有丰富的物质条件。因此许多父母平时工作很忙,他们认为倾听孩子的心声,是浪费时间,是没有必要的。其实父母应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孩子若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只能把自己的秘密埋藏在心里。孩子虽小,但他也有独立的人格尊严,有表达内心感受和阐述自己看法的自由,当父母和子女沟通时,可以让孩子把话说完,孩子说得有理时应该赞赏,孩子说得不合理,可以进一步交换意见,直到解开孩子心中的疙瘩为止,这样既可以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孩子认识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困扰孩子情绪的问题,又可以让孩子过得轻松、快乐。

2、父母自己要保持积极的情绪,言行要得体

想让孩子优秀,父母自己首先要成为“智慧家长”。只有父母做对了,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孩子才能更优秀。卢梭曾说过:“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父母是否能给孩子一个好榜样也非常重要。

每一天,家长的情绪、言行都影响着孩子。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有的家长就会对我说,我们家长小学都没有上完,没有文化,给孩子辅导不了作业,希望老师多关注他。听到这样的话,我很失望,家长把自己的没文化挂在嘴边当借口,把责任都推到老师身上,而自己在家只会不停地叮嘱孩子要好好学习,不要像自己一样没有文化。说这话的时候,家长都在干些什么,不是看电视就是在聊天,这样孩子只会应付。要不然就是把孩子当成“出气筒”,靠骂孩子来发泄淤积在心中的不满和焦虑,殊不知你的这些言行给孩子尚未成熟的心理带来了什么。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影响到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影响到他们的心境。

3、父母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

现在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孩子,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别人的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越比较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到后来他的孩子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情绪始终处于紧张之中,就怕自己做不好,更有甚者,还会产生对别人成绩的嫉妒。

其实,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存在着差异,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哪怕天下所有的人最后看不起自己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称颂他、赞美他,为他们感到自豪,这才是每个孩子的成才之本。

三、建议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

1、培养孩子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不但要管孩子吃、穿、玩、学,又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孩子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我们都要予以鼓励和表扬,对他做得不好的事情也要帮助他分析问题,找出不足,耐心地说服教育,避免对孩子自尊心的损伤。孩子考试拿回成绩单,偶尔出现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先帮他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告诉他不要因为考试失利而产生畏惧感,勉励今后加强学习,鼓励下次取得好成绩,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的学习热情。

2、正确认识孩子的能力,对孩子的期望值适度。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为达到这个目的,有的父母不惜一切代价实施各种智力开发或技能培训,并且不满足学校教育的内容,在业余时间给孩子请家教,如学琴、画、棋、舞等,让孩子成天被各种学习任务所困扰。大量的事实证明,对孩子施加过重的.学习任务,会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由于孩子不是主动地学习,对所学的知识缺乏兴趣,即便是参加了学习,也还是“人在曹营心在汉”。长此下去会损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偿失。所以对孩子的期望值适度,根据他的专长、兴趣合理安排他的学习,尊重他自己的意愿,从不加重他的学习负担。

3、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

学习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应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家里孩子要有固定的学习场所,没有书房,哪怕是卧室一角也可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在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谈,及时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情况。要准备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不断充实更新,创设条件添置一些书籍,引导孩子少买玩具多买书。家长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对孩子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一个日夜打麻将的家长不停地叫孩子学习,学习。孩子会学习?父母都在看书,孩子也会跟着看书的。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交流,引导他把内心真实想法说出来,家长加以点评,他就会喜欢阅读,喜欢学习。一个以学为乐的孩子就会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四、家庭教育的观念在家庭教育的作用

1、父母做孩子的榜样。

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父母们把孩子送到小学、中学时,总喜欢说:“老师,这孩子全交给你啦,拜托啦!”其潜台词是“与我”无关啦。其实,绝对不是如此就行的。父母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过程。父母的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其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

2、培养孩子的意志,适度的挫折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古人说:“吃一堑、长一智”,说的正是这一道理。孩子只有在经受了磨炼才会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对孩子不能溺爱,不要怕孩子受委屈,更不要让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要经常带孩子参加劳动锻炼,以此来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在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孩子对遭受挫折的承受能力,避免孩子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引起负面影响。

3、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增强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将孩子培养成人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孩子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孩子的独立性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只要是经过努力,不管成功与否,都应该鼓励,让孩子感到自豪。孩子毕竟是孩子,当孩子在做事情时,哪怕做错,也要对他多鼓励少批评。

结束语

篇8: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意义

一、语文学科的特点

(一) 工具性特点

语文学科是根据语言这个教学对象的特点来确定其工具性的特点。语文从字面上来讲,语就是指日常的交际语言,文则是指书面所表达的语言,所以,进行语文学习就必须要求听、读、说、写共同成长。人类的生活中必须要使用语言,这是一种人类共有的社会现象,人在一生之中都不能离开语言。因此,人类想要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掌握语言工具,语文学科的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工具性。

(二) 载体特点

语言是不能与思想内容脱离而单独存在的,语言必须以思想内容为载体。语文学科能够以思想和形象来反映出生活现状,展现出人生的真理,赞美真善美,批驳假恶丑,这是一种抗拒不了的强大力量,对人的思想、情操、心灵都有直接的影响。与其他的学科相比较,语文学科的最主要特点就是载体特点。

(三) 思维特点

语言能够表现出思维想法。思维是人的大脑的主要机能活动,能够反映出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是一种心理活动,主要进行概念、推理以及判断活动。思维能够将事物之间的关联客观地表现出来,再对其进行推理、判断,之后产生自身独特的思想,最后通过语言进行表达。语言、思维以及思想都处于同一个体中,必须要使语言和思维能够共同发展。所以说,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就是具有思维特点。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二十多年来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幼儿教育上,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今天,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笔者就在高职语文课程中适当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语言智能的发展

语言智能 就是指进 行听、读 、说、写的能 力 , 也就是说 运用听、读、说、写能力进行讨论、解释、交流、说服等活动,也是对知识创造和语言进行反思的一种能力。语文的教学内容以 及教学方 法都要运 用听、读、说、写能力,进行语文教学就是对语言智能不断地发展。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时,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对内容进行有效判断,把握中心内容,对线索和层次进行整理,在听后对内容进行概括和拓展。在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时,要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媒介寻找信息资源,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能够流畅、简洁、完整、准确地表述中心内容及思想。在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时,要培养出学生的兴趣,在进行评价时要多以鼓励为主,将学习目标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分解,让学生逐渐来完成,最后达到目标。

(二) 音乐智能的培养

音乐智能就是指对节奏、和音、旋律以及音色的感悟能力,还有用音乐来表达自身感情的能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同的感情可以采用不同的平仄、押韵以及不同的词牌来进行表达,这都为培养学生的音乐智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进行具有配乐的诗歌散文的赏析,对歌曲中的曲调和歌词进行分析,对影视材料中的声音和画面进行分析,让学生在进行朗读时感悟语调变化和停顿的差异,以上几点都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音乐智能。

(三) 人际智能的提升

上一篇:党员两学一做个人学习总结下一篇:黄凤林等的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