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风学风建设规划

2024-04-19

校风学风建设规划(通用8篇)

篇1:校风学风建设规划

靖边五小 推进校风学风建设三年规划

项目

200 10 学年

201 11 学年

2012 2 学年

目标

学校管理

树立“人人都是教育者”的理念,以班主任教育为主,学校行政、德育领导小组、大队部负责检查、评比。

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一系列切合形势特点、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主题活动。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统一的德育工作网络,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 ” 自理、自律、自强“ ” 能力的人,分层教育

突现校风学风教育的层次性、经常性、全面性,中低年级学生,从行为规 范养成入手,重点进行社会公德教育,高年级学生加强国情和法纪教育,重视良好品格的修养和心理的自我保健。

以礼仪教育为抓手,重点对学生开展“礼仪、礼貌、礼节”教育、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低年级重点进行礼貌教育,中年级重点进行礼仪教育,高年级重点进行礼节教育。

对照《小学生守则》中的有关细则,以“文明班”评比为抓手,在每个年级中形成教育的重点,并逐步形成年级特色和班级特色。

校园环境

学校的橱窗、板报、校报、红领巾广播台以及各个班级的板报布置能反映每学期校风学风的要求和重点。

保持“ ” 环境育人“ ” 的特色,为师生营造了一个学生乐学的课堂环境、。

温馨的班级环境、高雅的校园环境、与家长共建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继续保持“ ” 环境育人“ ” 的特色,为师生营造了一个学习环境。并利用社区资源,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行为规范教育的大环境。

学生自主管理

提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模式,形成自我教育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作用,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

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自主管理模式,使学生在管理中成长,发展。

师德建设

提高全体教师的校风学风教育意识和素养。尤其 注重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形成德育工作全员参与、全过程渗透的良好格局,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加强德育骨干---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开展以“ ” 交流、探究、研讨“ ” 为主的班主任论坛,为学校全面推进校风学风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

课题研究

促进校风学风建设的实践研究

促进校风学风建设的实践研究

预期效果

目标达成表现情况

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校风学风教育。在制定整体规划中将校风学风教育列为重点,并形成初步成效。

在周会,晨会,思品课等主要教育阵地中我们注意对学生进行经常性教育,并且与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评比相结合,使学生逐步养成自觉的行动。

对于校风学风教育中的每个项目我们做到天天抓,使之形成制度;周周查,使之形成规范;月月比,使之形成机制。并与师生工作的考核相结合。

篇2:校风学风建设规划

攀枝花中心小学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为了实现学校既定的目标,特制定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规划。

一、“校风”建设

“校风”是一所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是一种学校文化。“校风”的形成非朝夕之功,它需要有心、有志于事业发展的教育者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培育,为了加速学校的发展,尽快实现学校办学目标,我们在“校风”建设上按照“立足现实,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原则,分步推进学校“校风”建设:

第一步(2012—2013):着重于“样子”建设,即攀枝花中心小学,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学生像学生的样子,老师像老师的样子,学校像学校的样子。要求做到:学生衣着整洁、举止文明、有读书习惯;教师有教书育人的职业意识;校园干净、整洁、透出文明、文化气息。

第二步(2013—2014):着重于“形象”建设,这一阶段,在学生形象建设上,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学生行为规范、活泼、健康、积极向上、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勤于学习、积极进取,富有时代气息。学校办学质量好、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

第三步(2015—2019):着重于“名校品牌”,力争用5年的时间把我校建设成元阳县乃至红河州的名校。不仅学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一流,而且办学质量一流。这时的召市民族中心小学学生“懂感情、知廉耻、守规范、负责任、有作为”;教师“思想道德高尚、专业素养良好、管理思想先进、身心健康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学校“质量好、书香浓、有特色、高品味、富有时代感和人文气息”。

二、教风建设

教师,乃学校的立教之本!一所学校的兴衰存败,关键取决于它培育出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教师应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学校发展的推动者。所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良好的教风培育至关重要。基于此,我校就“教风”建设实施“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这一阶段,着重于加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意识的培育,通过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认真执教已成风气。

第二步:致力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一阶段,着重于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培训,使广大教师不仅在教育思想上处于前卫,而且在专业上得到长足发展。整个教师队伍形成乐教、善教、教有成效的风气。

第三步:着力于教师的名师品牌建设。在整个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培养一批教学及管理的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使他们成为当之无愧的教学骨干和名牌教师。引领着学校朝着更高、更好、更强的目标发展。

三、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生学校生活最主要、最重要的部分。一所学校,学生好学、乐学、勤学蔚然成风,应是“校风”的最佳境界。故此,加强良好的学风培育,是学校教育最基础的工程。我校在加强学生学风建设方面把实施“123”工程(即:一种习惯、两个意识、三项目标)。

一种习惯,即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要求学生一走进校园就有强烈的要读书的欲望;走进课堂,就自觉地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参与学习的讨论,主动认真地完成课业;学习阶段,人人都有追求良好学习效果的愿望。

两个意识,即培养学生“学习做人”和“学习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意识。一个学生,首先应是一个健全的人,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日常行为习惯,即教会学生做人,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自己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项目标,即“学习目标”、“身心发展目标”、“个人能力发展目标”。一个学生走进攀枝花中心小学,我们教育者,我们的老师要帮助我们的学生确立明确、清晰的学习的学期目标、学年目标乃至小学阶段目标,使他们成为学习目的明确的人。“身心健康发展目标”,就是要为学生确立身体和心理成长、成熟的具体指标,使学生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个人能力发展目标”,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能为今后的专长发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我们的规划只是为这项工程的建设明确基本的方向。要取得成效,确实任重而道远!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为实现我校发展的远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攀枝花中心小学

篇3:再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一、对高校校风、教风、学风的再认识

一所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要靠教师的辛勤培育,更要靠学生自己的刻苦努力。而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一)良好的校风是一所学校的宝贵财富

校风主要是指一所学校的风气,它涉及学校的整体风貌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状况。校风的内涵,一方面体现办学指导思想、总体发展规划、教育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另一方面还应体现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和敬业精神、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以及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修养,学生自主学习状况和生活情况等等。校风不仅仅是办学传统和办学经验的沉淀,应该是一所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的综合体现。

良好的校风是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是一所学校的无价之宝,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校风作为教职员工的一种心理定式,良好的校风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而潜在的感染力,它将制约和规范着每一名教职员工的言行,推动学校整体工作奋发向上。而不良的校风一旦形成则是一种无形的破坏因素,侵蚀学校的肌体、败坏学校的声誉。

(二)良好的教风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风主要是指教师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它涉及教师的政治觉悟、思想道德、精神风貌、教育观念、业务水平、治学态度、科研能力和教学方法等等。教风和校风相比,教风的表现更为直接和现实。教师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主体和龙头,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在影响着学生。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精神情操,在培养学生个性、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教师担负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业务知识,还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教师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教风建设主要是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质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他们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艰巨任务。

(三)良好的学风是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现

学风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在学校教育、培养下养成的心理和生理品质,是学生成长状态的内在和外在的表现,通过学风能够充分反映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为,学风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意志观和政治思想、品德的综合反映。它涉及学生精神风貌、学习志向、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等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要获取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在思想、道德和身体、心理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教兴国”事业的成败。因此,学风建设要站在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要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高度来认识其重要意义,显得尤为重要[3]。

二、培养创新人才与抓好校风、教凤、学风建设的关系

培养创新人才是对教育本质理解的一次飞跃,是包括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内的一场深刻教育革命。历次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没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就不可能有对改革目标的认同,就不可能有参与改革的积极有效的行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就落不到实处[4]。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与校风建设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任何物质生产和生活内容及方式的进步,总是伴随着人的思想和观念的进步。强化改革意识,不断更新育人观念,进一步明确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主旋律,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5]。

首先,高校一是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着重增强学生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观念;二是要改变统一教育模式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基本要求一致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学生个性的新观念;三是要改变单纯依靠教师主导地位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教师主导地位的基础上,着重拓展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新观念;四是要改变以课堂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产学研相结合,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新观念;五是要改变“讲三、学二、考一”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讲一、练二、考三”的新的教育质量评价观念;六是要改变大学教育是终极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相统一的一代新人,既会做人,又会做事,又会做学问。

其次,高校各级领导都要重视校风建设,注重学术、文化氛围的养成,要注意在完成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职能的同时,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尤其要重视教育教学科研的开展,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由此可见,深化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既是校风建设的载体,又是校风建设的动力,把校风建设渗透到教育改革和学科建设中去,以改革和学科建设促进校风建设,校风建设也就有了充足不竭的内在动力。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合与教风建设的关系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而改革的重点则是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鼓励个性发展。高校不可能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的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给学生构建一个不断获取新知识,不断进行知识自我更新和自我表现演绎、发展提高的知识体系,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科间、课程间的内在联系和课程重组。要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消化课堂内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在知识体系、学术能力和研究方法上自我完善。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知识潜能,特别是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再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内化为自身素质,养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培养创新人才模式中,素质是人才培养的灵魂和根本。要建立健全以目标量化管理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教师工作规范,加大奖惩力度,稳定、优化师资队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学风建设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包括教师的学风和学生的学风两项内容,两者相互影响、彼此促进、互动发展,共同形成大学的整体学风。现代教育的实践和发展越来越证明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不是简单、被动的教育对象。学校教育实践的一切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既是教育结果的体现者,又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人。教育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和付出的努力。只有不断地教育启发学生树立主体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学习,才可能学进去,才可能学好。因此,学风建设关键在于转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明白,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创新是切合当今国际社会潮流的,是新世纪国家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生存的需要,竞争的需要,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紧迫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学风建设中。

校风、教风、学风各有其相对而独立的内容,又从整体上互为补充,三者必须融为一体。由于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力军,其言行具有鲜明的示范作用,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必须以教风为龙头,抓教风、促学风、树校风,努力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抓好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是高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使命,必须引起高校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的高度重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摘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是大学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教育。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面对新形势,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观念,重新认识校风、教风、学风三者之间的关系,采取切实的措施创建新型的校风、教风、学风,为培养创新人才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创新人才,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久生.环境教育论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7.

[2]John Huckle,Stephen Sterling.可持续发展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88-295.

[3]邓晓春.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十大趋势对我们的启示[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5).

[4]袁贵仁.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稳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2,(5).

篇4:校风学风建设规划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提高素质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156-01

当前职业教育生源质量越来越低,文理兼招,蒙汉生混合编班授课,普通全日制大专生和五年连读生同班上课,这一现状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准参差不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标准和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不合理不科学。这些都对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该文从校风、教学、学风的现状和关系分析入手,提出了加强“三风”建设的初步思路和践行措施。

1 校风、教风、学风的关系

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被统称为“三风”,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中,良好的校风是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它主导着教风和学风的精神内涵,而良好的教风、学风是促进校风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作为校风行为化的延伸和展现。教风不仅影响着校风的形成,还是营造良好学风的重要手段。校风是“三风”建设的核心,也是教风、学风的终极体现。实践校风的理念,执行教风的行为化要求,是全体师生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2 “三风”建设现状

2.1 认识不统一,思路不明确

目前高职院校的“三风”建设有理论准备不足的缺憾,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体现在宏观层面就是认识不统一、思路不明确。“三风”建设更多地停留在会议上、口头上、文件上,有口号,无行动,实际效果甚微。

2.2 措施不完善,落实不到位

有些高职院校为了建设“三风”尽管制定了相应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措施,并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但还是存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这是因为,一是建设规划的制定没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盲目攀大,哗众取宠;二是实施措施和建设规划不协调甚至冲突,达不到既定目标;三是管理机制不完善。

2.3 配合不协调,巩固不深入

要想形成良好的“三风”,需要院校各部门、各院系的统筹协作和师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但实际情况是,高职院校或多或少都存在部门之间、院系之间、部门与院系之间相互推诿的情况,这也是导致“三风”建设无法在深层次开展的直接原因。并且,有些部门领导对“三风”建设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导致“三风”建设无法持续推进,有的没有建立长效机制来保障和巩固“三风”建设成果[1]。

3 “三风”建设的方法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事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三风”建设对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的重要意义。第一,“三风”建设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三风”对师生的行为和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拼搏进取的精神,提升校职工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继而去保证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三风”建设关系到老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良好的“三风”有利于老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增强、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与提高。第三,“三风”建设关系到学校科研事业的发展,良好的“三风”有利于提高师生员工的创造力、积极性和凝聚力,使得他们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不断地提高学校法的科研水平,促进高职院校科研事业的发展。

3.2 练好內功、提高素质

第一,领导要注意自身政策水平、管理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院校这个组织系统中,领导干部身处高位,影响着“三风“建设的规章制度的制定,指挥、协调着学校的科研、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等活动。第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秉承良好的职业操守,坚持服务学生的情怀,不断地强化在专业的领域的学术修养,修生养性,成为一个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立德修身的垂范,无论在学识上还是公德上都成为学生的典范。第三,高职院校要注重对学生品德言行的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强学风教育,鼓励学生在学识和技术上大胆专研,为他们学习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

3.3 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三风”建设,组建“三风”建设小组,制定总纲领,校长任组长,负责整体的组织和指挥,而各部门、各院系制定的计划方案,经建设小组研究通过后,再进行具体的实施。其次,各部门、各院系在实施计划方案时,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同时,也要注意和其他部门的合作,根据“三风”建设的总纲领,积极主动地向其他部门学习、相互促进,既要完成自身的目标和任务,也要注意部门和院系之间的合作,使自己成为“三风”建设的拼图[2];最后,部门、院系之间工种的中心是其制定的计划方案能在师生间得到顺利的实施,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增强师生在建设“三风”时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他们成为“三风”的建设的主力军。

3.4 建章立制、巩固实效

针对“三风”出现的问题,不断地修改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第一,根据院校的具体情况对对规章制度进行删减和增定,尽量使各种章程合理规范;第二,建立强有力的考核评价体系,奖罚明确,无论学生、还是老师一视同仁;第三,在学生和老师之间树立先进的典型,促进师生拼搏进取精神的形成;第四,把“三风”建设纳入到院校部门职能、教职工岗位职责和学生操行的评定中,不断细化考评规则,增强考评的操作性,保证公平公正。

3.5 营造氛围、创新文化

高职院校要不断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才华和特长的提供展示的舞台。依托于学校何种形式的活动,培育学校学术文化氛围。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不断地发扬院校的特色文化,促进学术和文化的交流。用先进的校园文化熏陶广大的师生,为整体育人体系的形成扣上最后的一环[3]。同时要加强校际、校企之间的交流,增加文化的多样性,提高文化包容度,为“三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高职院校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三风”不正,将对学校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要不断地对“三风”建设进行反思,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不断健全和完善高职院校“三风”建设的运行机制,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张昌勋.关于高职院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理性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3).

[2]杨霄.论构建大学优良校风学风的长效机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6).

篇5:校风学风建设

一、校风、教风、学风三者之间的关系

校风,一所学校的风气。即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经过长期共同努力而构成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一种特有风尚。它包括学校领导和机关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等。它是一种学校群众的、稳定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

教风,指教师的教学风气、学术氛围,是高校培养学生、提高教书育人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所体现的是教师履行职责的职业道德和思想风尚的高低,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和治学态度的严谨与否。高校就是一个特殊的生产企业,生产的是两种“产品”,一种是人才,一种是文化。而教师就是该企业的生产者。生产者的态度必须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质量。

学风,从广义上讲包括教风。从狭义上讲就是学习风气,即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纪律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表现。良好的学风,是学校宝贵的财富,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是衡量育人环境的重要标志,在高校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所学校的校风,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考察,就是指的教风和学风。也即教风和学风构成了一所学校校风的核心资料。而教风在学风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教风与学风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优良学风是优良教风的必然要求与最终结果,没有好的教风就没有好的学风,学风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教学质量也就没法保证。学校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和塑造学生完整人格的任务,教师的劳动价值最终体此刻学生身上。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同时也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成熟者和未成熟者的关系,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长辈与晚辈的关系。因此,教师兼有的多种主角,其社会行为在学风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务必重视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要建立与办学特点相适应的师资管理理念和机制,在专、兼职教师队伍中开展师德教育和教风建设,并配以相应的政策措施,用心鼓励教师带好班、上好课。教师要树立主人翁精神,强化教书育人职责意识,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的现代师生关系,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好学生,以优良的教风带好学风。

二、围绕学风建设目标、明确工作重点,切实抓好“五大阵地”建设

要真正构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务必经历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对于这一项长效性的工作,既要有长期的规划,又要有近期的目标。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既是高校全局性的大事,又是许多具体事情的积累,必须要注意处理好宏观和微观的关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切实从具体事情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

根据目前高校工作的特点和实践给予的昭示,我们就应牢牢抓住校园、教研室、教室(课堂)、食堂和宿舍这五大区域中所反映出来的风气,突出各自的工作重点,扎扎实实的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整顿、竞赛、检查、评比等活动,使其成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的“五大前沿阵地”。

1、校园。是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赖以存在的主要阵地,也是最能显现校风教风和学风面貌的重要窗口。师生员工的礼貌行为、整个学校的面貌秩序、校园文化科技活动,无不在那里充分显示出来。所以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促使校园秩序进一步稳定,校园环境更加整洁、优雅,全体师生员工举止更加礼貌,科技文化活动更加活跃,处处浓郁者科技文化氛围,用心进取、团结向上、崇尚知识、勇于成才蔚然成风。

2、教研室。端正教风是学风建设的突破口,教研室又是教师群众活动的最直接单位。要构成良好教风,就要首先从教研室抓起。各个教研室要认真彻底地贯彻执行学校的教风建设工作制度和要求,针对学风建设的实际,采取有力的措施改善教风。一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二要注重师德建设;三要严格管理,坚持互相听课制度,实施质量监控和考核制度;四要加强教师的岗前岗位培训;五要用心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以此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用心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推动学风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

3、教室(课堂)。包括图书馆在内的这块阵地,是充分展示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两者相辅相承的领地,也是礼貌行为、卫生状况等众多风貌综合反映的场所。教师的教学状况,学生的学习表现,都将在那里“验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勤奋学习,刻苦攻读的风尚也在那里不断显现。我们要抓住教学和卫生这两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检查督促。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促进学风建设;学生透过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用心思考、大胆提问,能够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补充新知识,提高授课技巧和水平,进而促进教风建设。这样才能真正到达教学相长的目的。

4、食堂。主要反映学生与教职员工之间的行为举止、服务规范等方面的基本因素。卫生状况、节粮爱粮、就餐秩序随一日三餐同步展现出来。所以我们要加强食堂的设施建设,改善卫生状况及服务意识。创造礼貌就餐、礼貌服务、互谦互让、相互沟通、相互谅解的和谐就餐气氛和育人环境。

5、宿舍。是反应学生学习风气、礼貌程度和卫生状况等全面状况的广阔地带,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和校风学风建设往往被疏忽的最薄弱环节。学生在宿舍学习、生活的时间最长,人员最集中,问题也最多。这一区域搞不好,将影响和波及学生和学校的风貌。宿舍风气对于学风建设至关重要,具有良好风气的宿舍,成员们的学习成绩、参与群众活动的用心性等方面都明显好于其它宿舍。我们近年来透过抓宿舍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宿舍成员之间的团结融合,同时也促进了宿舍的学习风气。因此,高校应对学生宿舍给与极大重视和较大投入,采取多种方法,努力建立和营造一个礼貌、健康、整洁、卫生的宿舍文化生活和学习环境。

三、健全相关制度、严格规范管理、依法治校

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是高校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条件,规范的`制度和严格的纪律是构成优良风气的基本保证。加强学风建设,应努力从广义上去做好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即包括学校领导治校、教师治学和学生的学习风气。学校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要充分思考到学风建设,促进学校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构成。要在宣传贯彻国家教委和省教委制定的有关规定的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贴合学校自身发展状况的规章制度,使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逐步规范化、科学化,使基础管理逐步上升到贴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标准化管理,实现经验性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化,真正实现依法治校。

总之,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是一项关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系统工程,务必明确工作重点,找准突破口,全校上下齐抓共管、长抓不懈,才能取得实效。

篇6:学风校风建设活动

08年11月举办“树立大学新校风”的主题辩论赛。

此次活动目的是围绕大一新生刚刚进入大学,对大学要有一个崭新的学习理念,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活动成效:大一新生积极参与反映热烈,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达到举办此次活动的意义。

08年12月末“考风考纪”活动宣传周,在南校区餐厅南门摆放了关于提倡良好考风考纪宣传板。

09年4月举办“校风校纪”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使我系广大学生在班会中逐渐的领会“校荣我荣”的理念。使大家更好的遵守我校的校风校纪,更好的去完善自我。活动成效:在广大学生中反映热烈,都积极的为我系的校风校纪建设出谋划策,同时都积极的参与到校风校纪建设的活动中去,达到了此次活动的预期目的。

09年6月举办关于“考风考纪”宣传活动。

活动目的:此次活动在期末考试之前举办,主要目的就是“要严肃考风考纪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使大家都能够在“公平公正 公开”考试环境中发挥自己的应有水平。

活动成效:通过此次活动严肃了考风考纪,营造了良好和谐的考试环境。

10年4月13日——4月16日举办“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的朗诵比赛

活动目的: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构建和谐 稳定的校园环境”培养我系广大学生“爱国 爱校”的精神

活动成效:通过此次朗诵比赛广大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使之在活动中深刻领会到“爱国 民族”精神

10年5月3日——5月7日举办“校风校纪大检查”活动

活动目的:此次活动的举办是为了提高我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从而达到学生自我完善的目的。

篇7:校风学风建设活动总结

校风是立校之本、治学之基,校风建设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主题。而我系为了落实学院下达的关于校风学风建设月的活动通知,也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系的学风建设,以学风促校风,不断激发我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系开展了以党的教育为指导,围绕培养我系学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坚韧不拔,严谨自律的学习、生活态度及文明养成这一中心任务,致力于指导我系学生爱校,激发学习动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学风、班风;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进一步营造和培养优良的校风学风。

一、主题班会

为响应系里开展的“校风学风建设月”活动,我们10级通信班在2010年12月9日晚

上7:30~9:00召开了主题班会。此次主题班会,我们邀请班主任李叶老师和学生会代表前来参加。

在主题班会开始之前,我们学生干部分别就“校风学风建设活动月”的各项活动分别一一说明,但是由于没有向学生会代表们说明清楚,让他们误以为我们已经开始了主题班会,并认为我们的主题班会文不对题,是我们的失误。在对各项活动向同学们说明之后,我们便开始了主题班会。

此次班会的主题是——良好风尚,你我共建。我们将此分为以下五个文明:课堂文明,宿舍文明,就餐文明,举止文明,读书文明。

1、课堂文明:

(1)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逃课,不在上课时间在宿舍上网或睡觉。(2)不将食物带进教室,不在教室里用餐。(3)自觉保持教室整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4)上课不玩手机,不打电话、发信息,最好就调静音或关机,不交头接耳,不打瞌睡。

2、宿舍文明:

(1)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喝就寝。

(2)自觉保持寝室整洁规范,物品摆放有序,被子叠放整齐。(3)不使用大功率电器,不吸烟,不酗酒,不赌博,不打架。(4)使用文明用语,不讲粗话、脏话。(4)不擅自校外住宿,不留宿他人。

3、就餐文明:

(1)买饭时自觉排队。

(2)用餐后自觉将餐具收好放回餐具指定回收处。(3)不浪费粮食,吃多少,买多少。

4、举止文明:

(1)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合穿拖鞋,不穿背心。(2)见到师长时,自觉上前打招呼问好。(3)不一边走一边吃东西。

(4)不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例如教室和图书馆。(5)不在校园内乱贴乱画。

5、读书文明:

(1)上课认真听讲,学会自主学习。(2)诚信考试,不抄袭作业。

(3)学会多读书,读好书,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吸取知识,提高道德品格,激发创新能力。

在通过由班长分别细说各项文明和同学们的提问中,让同学们清楚了解这五项文明。最后,我们请学生会代表进行补充说明,结束了此次主题班会。

由于我们是第一次召开主题班会,对其也不胜了解,本人只是向一位09级的班长请教后便匆忙召开,造成此次主题班会过于单调,不能完全凸显出主题。因此,我们将会从中吸取教训,听取师兄师姐的建议,争取在下次主题班会时,围绕主题多开展一些有关的游戏和辩论赛等,让同学们在乐趣中也能清楚了解到此次活动的主题和目的。

二、“我的宿舍故事”海报设计

这个活动的具体流程如下:

1.每个班至少4组人员参加,可以以宿舍为单位,也可以自由组合。

2.各组成员合拍一张生活照,将其贴在一张A3纸上,相片下面写上一些文字,内容不限,亦可图文并茂,图片可以是宿舍内的照片,也可以是生活照,文字可以是以下主题:

(1)宿舍安全:防火、用电安全等(2)宿舍财物安全:防盗、防骗等(3)成员与他人交流时所遇到的问题(4)组员个人简介、宿舍介绍等(5)宿舍的一次特别经历(6)宿舍舍规制定

(7)对宿舍管理的建议

各组自由发挥,可以将海报加以边幅修饰,使其更为美观,最后落款注明班级及组员姓名。

我们班里一共有4组同学(每组6人以上)参加了此次的宿舍海报设计,不过由于我们班的人数比较少,有的宿舍需要和其他宿舍一起合作,比较麻烦,加之在一开始大家都不是认真地去对待,等到要收作品的前一天才匆忙设计,等到拿去彩印的时候,却由于校门口的打印机坏了而不能大按时交,到了那天晚上9点,才交了三份,还有一份因为打印机不能打印的缘故而不能上交,这是很不应该的,下次我们一定会吸取教训,努力做到最好的。虽然海报是匆忙做好的,但是我觉得大家做的还是挺不错的,各个方面基本都有涉及,既有关于舍规和宿舍安全的,也有宿舍的特别经历的,这好的方面,我们会继续发扬下去的。

部分作品如下:(右边那张便是由于图片太多打印不了的)

三、纪律检查

1.抽查升旗考勤:

我们班里在每一次升旗仪式时,到了7点20分同学们都才陆陆续续到达,而且有时还有一两个同学会因为起床较晚而迟到,不过劝说之后,同学们都能准时到齐了。

2.抽查课堂考勤

在课堂考勤时,带早餐进教室的现象基本没有,也没用同学穿拖鞋进教室,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同学迟到,而且,还有一两个同学经常性旷课和早退,劝说后已有明显改善。

3.晚检

经过调查,我班夜不归宿的基本没有,但是在宿舍熬夜上网的现象还是存在的,我们班干部会继续努力,尽力消除此种现象。

四、宿舍美化比赛

具体流程:

当天宿舍卫生检查与宿舍室内美化评比同时进行,在宿舍卫生检查表上附加一项美化得分,将每位检查员该项评分的平均分作为宿舍美化评比的得分,该得分在本学期系“文明宿舍”评比中占30%的分数,直接影响每个宿舍竞选“文明宿舍”资格。

统计宿舍设备损坏情况:

在16周宿舍卫生检查进行时,各宿舍可将宿舍里设备的损坏情况向检查员反映,检查员将情况登记交予生活部,由生活部进行统计,然后统一上报总务处对设备进行修理。

系生活部在在16周下午7.8节进行宿舍检查,我班同学都对自己的宿舍进行了打扫和美化,但仍有部分宿舍只是进行打扫而已,美化效果却不怎样,还需改进。

五:英语晨读

此次我班英语晨读情况实在是不怎样,从一开始报名的时候,大家的反映就很平淡就,虽然我班人数少,只有31人,但是报名的却只有寥寥几人,班干部也没有起带头作用,而且随着冬天的深入,部分同学不能坚持早起学习英语的习惯,折服于惰性。这点值得批评。

在下次晨读活动,我们会尽量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的。我觉得有时候为了能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其中不得不尝试改变晨读的时间,把晨读变成中午、下午甚至是晚上进行。当然,什么时候并不重要,只要能让大家参与进来。

六、知识竞赛

此次知识竞赛,我班有十几名同学参加了初赛,在初赛中,成绩在四名同学代表本班参加了决赛。12月26日晚7点30分,知识竞赛在多8进行决赛。比赛形式都以必答、抢答、问答三种方式进行

必答题:规定每队都有一道题并作出相应的回答(选择题每队都有三到四道,其中包含计算机类的还有社会生活类的还有党团知识等,不限)

抢答题:由每队的队长以举牌方式作为抢答工具,前提是在主持人

发出口令时;(此类题目有十五道,十道是计算机类,五道是其他类)

挑选题:此

题极具挑战性质;共有五大类每类限制五道题,各队可从中挑选其中一类中的一题进行回答,从分数最低的那队开始答。我班代表队:

队名:破浪

队员:陈沛,魏浩畅,陈宗燕,刘沛强

口号:扬帆起航,劈波斩浪,通信一出,谁与争锋。

此次活动中,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做的不好:

1、在初赛时,赛场并不是那么严格。

2、在必答题中,主持人给的答题时间不明确,而且在举牌后,竟然允许某些队伍更换答案。

3、在抢答题中,用戳气球争夺抢夺权,但是许多次气球差不多就是同时破的,眼睛根本难以判断,最后只能在每队中派代表戳气球,看谁戳到“1”便进行答题,这对某些队伍不公平,特别是靠后的队伍,主持人总是注意前面的队伍。希望下次的知识竞赛能举办得更好。

总结完毕!

篇8:校风学风建设规划

一、何谓“校风与学风”

梅贻琦有云,“大学者,非谓大楼也,谓之大师也。”大学之大,大在教师,大在教育,大在学习。校风,是一所学校的风气,是校园之魂,立校之本,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优良的校风不仅是一所好学校稳步发展的基础,还是学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标志之一。校风是全校教职工经过长期努力后形成的一种优秀的风气,它包括学校领导和机关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它是学校集体的、稳定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

良好的校风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前提和基础,继承和发扬学校的良好风范是大学生的责任,也是爱校的表现。校风和学风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一所好学校的建立,不知经历了多少坎坷与辛酸,又不知有多少人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有的竟是一生。学风是学校经过岁月的考证和历史的蹉跎后沉淀下来的传统,是学校所有教职工和莘莘学子共同努力的结果。

学风,简言之,即为学习方面的风气。对学生而言,是指其在一定人生观、学习动机、追求目标的支配下,在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精神、学习规律、学习方法、意识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它既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学校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在将来其毕业走入社会的时候,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可以帮助其培养“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能力。

二、现状与展望

现阶段部分财经院校的学风、校风建设令人不甚满意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方面:

1、历史积淀不足

一部分财经院校是在普通本科学校和某些专科学校合校的历史背景下成立的,存在着严重的历史积淀不足的问题,这种不足不止体现在学校的整体学术水平上,更是体现在教师和学生对待学问、学术、学习的态度、重视程度和对新世界、新事物的接受与认知能力方面。

2、行政化程度过高

师生或囿于自身对知识的认知不同,或囿于对人生目标的定位不同,未能将学校作为一个真正创造知识、以科学研究教学立校,引领社会潮流与风尚的地方,而是将其作为走行政路线来实现仕途抱负的另外一条途径,或是为自己培养人脉,建立圈子,例如大学中盛行的应酬文化即为一个缩影。这与蔡元培先生所提倡的“教育应指导社会,而非追逐社会”大相径庭。

3、社会思潮和现实冲击

在市场经济思潮的剧烈冲击和严峻的现实就业形势下,“读书无用论”和“毕业即失业”等言论纷纷抬头,且在一定范围内大行其道。诚然,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技能训练上已经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产生了一定偏差,结构性失业一直存在。所以很多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中对于学校正常课程的学习只做到得过且过即可,而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参加各种培训和考证,为自己在未来就业市场上增加砝码。

然而大学学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大学首先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格健全、思想独立的学生才是首要任务;其次,激励学生掌握独立自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正确的思维模式,当是重中之重。

4、学风、校风建设未能树立正能量的正向循环

旧风气的打破和新风气的树立不仅是一种破旧立新,更是通过打破旧的条条框框、和僵化思维模式,依靠有效的执行手段来建立新的正向循环。改革与改变是痛苦的,但更是必须的。

大学生不仅要通过学知识来增加见识,开阔视野,还应该学会在学习里找到读书和生活的乐趣。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有好的校风才会有好的学风,有好的学风才会有更杰出的人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成长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

在大学里值得学习的东西很多,可以说学习就是生活,生活也在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习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许多潜移默化的东西,而这些事情非常普遍、细小但却重要,而且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是贯穿一个人思想之中的,所以应发自内心的体现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上,甚至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动作,每一个细微措词都是值得学习的。此外,人无完人,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是必要也是必须的。

三、结语

“风”与“气”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因势利导才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有拥有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才能很好的展现出高校的优良风范,而且还会让高校和学生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前程。

参考文献

[1]马红星,石沁禾.财经类高校学风建设困境及突围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

[2]冯俊波.和谐社会视阈下的财经类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S1).

上一篇:关于担当的经典感言语录下一篇:谈管制和会计产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