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锣中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2024-04-09

铜锣中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通用9篇)

篇1:铜锣中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铜锣中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2012—2013学年度)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文明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深化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强化教学、学生和行政服务管理,推动优良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的全面提升和根本好转,根据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活动、从严治校的实际需要,校办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活动。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行动纲领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本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实际和广大师生的思想状况,以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为抓手,着力解决我校在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全面提升师生文明素养,以良好的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推动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和办学内涵建设,提升学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以师德建设为切入点,提高道德文明素质,努力形成良好的教风

1、加强师德教育,引导教师自觉遵守教师道德行为规范,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师德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对教师的思想作风、敬业精神、治学态度、师德修养、知识结构、业务素养等方面制定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着力解决师德建设、教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树立师德表率和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争当文明教师,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教风。

2、加强教学规范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执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不断推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认真组织开展讲课比赛和教学观摩、集体备课、教学质量检查评比等活动。通过建立教师间互相听课与评课机制,加强教师听课制度管理与检查,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通过开展教学测评、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活动,实行奖优罚劣,促进良好教风的形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以文明教风带动学风建设。积极倡导建立“在人格上尊重学生,感情上关心学生,工作中信任学生”的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教育和引导,采取有效机制,切实把教书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关注困难学生群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对学习困难生、经济困难生和心理困难生的关心、帮助,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

(二)采取有效措施,注重养成教育,全方位培育优良学风

1、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严格养成教育,规范日常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学生管理,加强对各种违纪现象和不文明现象的教育处理;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加强学生诚信教育;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开展各种评比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在全校努力营造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

3、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律意识。认真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和文化交流活动;鼓励学生社团开展各类有益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认真组织各班级召开“学风建设主题班会”活动,大力宣传学风建设中的好人好事、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在学生中开展道德规范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活动,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文明宿舍等活动,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中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展示我校学生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培育文明校风

1、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形势政策宣传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广大师生热爱学校、努力为学校建设发展做贡献的工作热情。

2、加强处室工作作风建设。各处室要积极投入到“三风”建设活动中,开展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和效率型处室为目标的文明创建活动。强化管理、服务育人意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一步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3、加强育人环境建设。重视发挥校园环境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营造多层次、多维度的环境育人氛围。以“平安校园”为目标,建立健全安全稳定预警机制,构建扎实的安全保障系统;以“学习校园”为目标,培育高标准的教风和学风;以“人文校园”为目标,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以“和谐校园”为目标,创建高质量的育人生态环境。

三、工作步骤这次学校“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活动从9月初开始到12月底结束,整个活动分思想动员、学习提高,查摆问题、剖析原因,集中整改、解决问题,考核总结、健全机制四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思想动员、学习提高(2012年9月初至10月上旬)

主要任务是通过广泛的思想发动,提高我校广大师生员工对校园创建和加强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校园创建和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的基本要求。这个阶段重点抓好三个工作环节:

1、搞好思想发动。学校于2012年10月15日召开动员大会,全校师生参加动员大会。校长作动员讲话,部署安排校园创建和加强教风、学风、工作作风集中建设活动。各领导、各处室、各班级也要进行深入动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开展活动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增强参与校园创建和加强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搞好学习培训。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搞好师生员工的学习培训。充分利用每周一例会活动时间,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学习文件与专题辅导相结合,集中学习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等形式,组织学习相关文件,提高思想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党委、行政的重大部署上来。并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相关的文件精神及学校的相关制度。

3、开展科组专题讨论。要围绕校园创建和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开展科组专题讨论活动,提高各科室对校园创建和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教务处、教研室要组织教职工围绕“为什么要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我校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怎样才能促进我校校风、教风、学风的好转?”、“如何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等问题开展讨论。

针对讨论内容,每一位教职工和学生都要撰写1—2篇心得体会文章。

(二)第二阶段:查摆问题、剖析原因阶段(2012年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

主要任务是认真查摆我校师生员工在校园建设和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剖析原因,明确整改方向。

1、广泛征求意见。学校将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公开信箱等形式,广泛征求师生员工对在校园创建和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办公室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征求教职工、学生对专任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政教处也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在学风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梳理后,通过一定的形式在学校文化长廊及校园网内公布。

2、自查自纠。各处室和师生员工要联系自身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实际,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风方面重点查找:教师师德修养不高,教学言语失当,行为失范,对自己要求不高,对学生要求不严;遇事推诿扯皮,干工作讨价还价,缺乏奉献精神;无视教学纪律,随意调课、换课、迟到、提前下课;缺乏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不强,教学不认真,课前不认真备课,课中敷衍了事;监考不认真,学生作弊视而不见,甚至阅卷不讲原则,无视学校纪律,不参加集体活动,先斩后奏,临时打电话请假等问题。

(2)学风方面重点查找:教职工队伍中学习风气不浓,自觉性差,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刻苦,不踏 实;有职称(职务)到位、工作到头的思想,学习上没有压力、缺乏动力,进取精神差;教师教学创新意识不强,对本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不学习、不钻研,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效果差。学生中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上课睡觉,下课无所事事,抄袭作业,甚至不做作业;纪律观念淡薄,无视校纪校规,迟到、早退、旷课,吸烟、酗酒、打架;生活浮躁空虚,考试作弊,夜不归宿进网吧,读书只为混文凭等问题。

(3)工作作风方面重点查找:职工工作意识不强、创新意识不强,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办事不按程序,不讲原则,大局意识差,对学校重大工作安排或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处室之间相互沟通协调合作不够;责任感不强,精神不振,工作拖拉,缺乏时效观念;深入基层一线少,服务意识差,搞形式主义,作表面文章;工作有为难情绪,主动意识差,怕得罪人,怕承担责任,遇到矛盾绕道走;无视校纪校规,随意让外在人员及车辆进入校园,迟到、早退甚至旷职,工作时间闲暇乱逛,上网、聊天、玩游戏等问题。

3、深刻剖析原因。在对存在问题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研究确定需要集中整治和重点解决的问题,召开专题讨论会,围绕事业心与责任感、工作作风、管理体制机制、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深入剖析原因,抓住问题实质,找准思想根源,不能就事论事。对缺乏事业心与责任感、工作作风、学习风气不正等问题,要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存在管理体制机制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勇于提出改革的建议。

(三)第三阶段:集中整改、解决问题阶段(2012年9月上旬起到11月下旬)主要任务是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集中力量整改。

1、制定整改方案,实行公开承诺,签订责任状。

各处室、各科组、各包班领导要对集中整治和解决的重点问题,逐个进行深入研究,并根据处室工作职能和个人岗位职责,就整改措施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2、集中整改、解决存在问题。

(1)教风建设的整改要以加强师德建设和责任心为重点,主要要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加强师德修养。把师德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完善和修订学校绩效考核方案,建立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二是突出严谨治学。端正教师教学态度,积极主动承担教学任务,从严执教,做到教学大纲齐备,授课计划详实,教案符合要求。三是严格教学管理。要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监督,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尽快建立评教评学的监督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督导的有序开展。四是强化激励机制。在外出培养培训、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把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引入教学工作,激发教师努力从教的积极性,约束和制止不良的教学行为,形成扶正祛邪、奖优惩劣的教学风气。

(2)学风建设的整改上,要以端正学习态度为重点,主要抓好四项工作:一是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师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意义,强化学习责任,改进学习方法。二是加强规范,改进管理。通过规范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压力,自觉杜绝松懈散漫;要以强化管理与改善管理并重,对学生管教结合,重在教育,重视对学生的激励;实行学业导师制,建立教师联系学生制度,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思想和生活中的问题;要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广播网络等方式,拓展学识视野。三是积极搭建活动载体。要不断丰富活动新载体,促进教风、学风建设。四要把加强和改进学生宿舍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营造有利于学风建设的内宿环境。

(3)后勤工作作风建设需要集中整改和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是以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务实意识为先导,着力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政风学风。二是以建立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为突破口,建立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等,建立推进工作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

在整改阶段,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将适时召开集中整改工作情况汇报会,听取各处室、各科组、各包班领导的汇报。

(四)第四阶段:考核总结、健全机制阶段(2012年12月下旬)

主要任务是根据开展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要求组织考核,总结加强领导作风和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经验并探索建立推动校风好转的长效机制。

1、考核总结。主要采取处室自查和组织验收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进行。

(1)自查。各处室、各科组、各包班领导、各班主任要对活动情况进行认真自查,形成自查报告,上报学校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组织验收。由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成立检查验收组分别对各处室、各科组、各包班领导、各班级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对教师的教风,由年级组牵头,教务处参与,抽调部分教学骨干组成检查组,交叉到各科组采取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抽查教案等方式进行检查考核。

对于学生的学风,由政教处牵头,班主任参与,团委参加,对各班班风、室风、学风建设进行考核检查,到教室等公共学习场所等检查学习情况,检查文明宿舍建设状况、食堂文明用餐状况、校园文明行为状况,对损害校风、松懈学风的行为进行检查纠正,对违规最多的班级、宿舍及个人将通报整改乃至纪律处分。

对管理服务部门工作作风,由校长办公室牵头,校长、副校长、助理和部分教师参加,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进行工作纪律、工作状态、工作环境检查等方式进行验收。

(3)搞好总结提高。各处室、各科组、各包班领导、各班级要对校园创建和教风、学风、工作作风集中建设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同时完善机制,进一步巩固扩大建设活动的成果。要适时开展一次“回头看”活动,重点检查突出问题的整治、整改措施的落实、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情况,切实做好查缺补漏工作。

2、积极开展争先创优主题实践活动。结合此次活动,进一步制定且修订“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教学能手”、“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标准和评选方案,在全校广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创先争优的工作机制和良好氛围。

3、建立长效机制。要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把在建设活动中的好做法、新经验上升为制相关制度再学习、再研究、再修订、再完善,不断推进我校校园创建和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为学校的教育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三、工作要求

本次集中建设活动时间紧、任务重、意义重大,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时间进度服从质量,确保建设活动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学校成立由校长、副校长和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校长办公室实行分工负责。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刘利任办公室主任,谢云飞、张显刚为成员。各相关负责人也要认真负责,要把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建设作为学院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抓实抓好,做到有计划安排,有督促检查,有总结,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形成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二)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既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此项活动,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扎扎实实地做好教学、管理各项工作,切实把文明校园创建,加强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建设活动和推动当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加强督促检查。采取处室自查、学校抽查、组织检查相结合等方式,督促检查各阶段工作任务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了解掌握工作的进展情况,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走过场或搞形式主义的,要严肃批评,及时“补课”,确保取得实效。

(四)搞好舆论宣传。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及宣传栏等阵地,大力宣传建设活动的重大意义,宣传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和成效,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各处室、各科组、包班领导、各班级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要求,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方案,上报学校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活动过程中要及时向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活动进展情况及工作总结等料。

篇2:铜锣中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校风:求真、求实、求新、求美

教风:

篇3:再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一、对高校校风、教风、学风的再认识

一所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要靠教师的辛勤培育,更要靠学生自己的刻苦努力。而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一)良好的校风是一所学校的宝贵财富

校风主要是指一所学校的风气,它涉及学校的整体风貌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状况。校风的内涵,一方面体现办学指导思想、总体发展规划、教育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另一方面还应体现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和敬业精神、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以及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修养,学生自主学习状况和生活情况等等。校风不仅仅是办学传统和办学经验的沉淀,应该是一所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的综合体现。

良好的校风是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是一所学校的无价之宝,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校风作为教职员工的一种心理定式,良好的校风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而潜在的感染力,它将制约和规范着每一名教职员工的言行,推动学校整体工作奋发向上。而不良的校风一旦形成则是一种无形的破坏因素,侵蚀学校的肌体、败坏学校的声誉。

(二)良好的教风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风主要是指教师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它涉及教师的政治觉悟、思想道德、精神风貌、教育观念、业务水平、治学态度、科研能力和教学方法等等。教风和校风相比,教风的表现更为直接和现实。教师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主体和龙头,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在影响着学生。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精神情操,在培养学生个性、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教师担负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业务知识,还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教师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教风建设主要是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质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他们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艰巨任务。

(三)良好的学风是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现

学风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在学校教育、培养下养成的心理和生理品质,是学生成长状态的内在和外在的表现,通过学风能够充分反映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为,学风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意志观和政治思想、品德的综合反映。它涉及学生精神风貌、学习志向、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等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要获取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在思想、道德和身体、心理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教兴国”事业的成败。因此,学风建设要站在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中国人民要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高度来认识其重要意义,显得尤为重要[3]。

二、培养创新人才与抓好校风、教凤、学风建设的关系

培养创新人才是对教育本质理解的一次飞跃,是包括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内的一场深刻教育革命。历次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没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思想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就不可能有对改革目标的认同,就不可能有参与改革的积极有效的行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就落不到实处[4]。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与校风建设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任何物质生产和生活内容及方式的进步,总是伴随着人的思想和观念的进步。强化改革意识,不断更新育人观念,进一步明确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主旋律,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5]。

首先,高校一是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着重增强学生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观念;二是要改变统一教育模式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基本要求一致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学生个性的新观念;三是要改变单纯依靠教师主导地位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教师主导地位的基础上,着重拓展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新观念;四是要改变以课堂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产学研相结合,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新观念;五是要改变“讲三、学二、考一”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讲一、练二、考三”的新的教育质量评价观念;六是要改变大学教育是终极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相统一的一代新人,既会做人,又会做事,又会做学问。

其次,高校各级领导都要重视校风建设,注重学术、文化氛围的养成,要注意在完成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职能的同时,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尤其要重视教育教学科研的开展,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由此可见,深化改革、加强学科建设,既是校风建设的载体,又是校风建设的动力,把校风建设渗透到教育改革和学科建设中去,以改革和学科建设促进校风建设,校风建设也就有了充足不竭的内在动力。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合与教风建设的关系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而改革的重点则是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鼓励个性发展。高校不可能将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的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给学生构建一个不断获取新知识,不断进行知识自我更新和自我表现演绎、发展提高的知识体系,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科间、课程间的内在联系和课程重组。要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消化课堂内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在知识体系、学术能力和研究方法上自我完善。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的知识潜能,特别是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再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内化为自身素质,养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培养创新人才模式中,素质是人才培养的灵魂和根本。要建立健全以目标量化管理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教师工作规范,加大奖惩力度,稳定、优化师资队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学风建设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包括教师的学风和学生的学风两项内容,两者相互影响、彼此促进、互动发展,共同形成大学的整体学风。现代教育的实践和发展越来越证明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不是简单、被动的教育对象。学校教育实践的一切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既是教育结果的体现者,又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人。教育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和付出的努力。只有不断地教育启发学生树立主体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学习,才可能学进去,才可能学好。因此,学风建设关键在于转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明白,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创新是切合当今国际社会潮流的,是新世纪国家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生存的需要,竞争的需要,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紧迫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学风建设中。

校风、教风、学风各有其相对而独立的内容,又从整体上互为补充,三者必须融为一体。由于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力军,其言行具有鲜明的示范作用,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必须以教风为龙头,抓教风、促学风、树校风,努力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抓好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是高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使命,必须引起高校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的高度重视,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摘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是大学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教育。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面对新形势,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观念,重新认识校风、教风、学风三者之间的关系,采取切实的措施创建新型的校风、教风、学风,为培养创新人才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创新人才,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久生.环境教育论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7.

[2]John Huckle,Stephen Sterling.可持续发展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88-295.

[3]邓晓春.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十大趋势对我们的启示[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5).

[4]袁贵仁.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稳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2,(5).

篇4:铜锣中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提高素质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156-01

当前职业教育生源质量越来越低,文理兼招,蒙汉生混合编班授课,普通全日制大专生和五年连读生同班上课,这一现状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准参差不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标准和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不合理不科学。这些都对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该文从校风、教学、学风的现状和关系分析入手,提出了加强“三风”建设的初步思路和践行措施。

1 校风、教风、学风的关系

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被统称为“三风”,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中,良好的校风是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它主导着教风和学风的精神内涵,而良好的教风、学风是促进校风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作为校风行为化的延伸和展现。教风不仅影响着校风的形成,还是营造良好学风的重要手段。校风是“三风”建设的核心,也是教风、学风的终极体现。实践校风的理念,执行教风的行为化要求,是全体师生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2 “三风”建设现状

2.1 认识不统一,思路不明确

目前高职院校的“三风”建设有理论准备不足的缺憾,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体现在宏观层面就是认识不统一、思路不明确。“三风”建设更多地停留在会议上、口头上、文件上,有口号,无行动,实际效果甚微。

2.2 措施不完善,落实不到位

有些高职院校为了建设“三风”尽管制定了相应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措施,并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但还是存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这是因为,一是建设规划的制定没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盲目攀大,哗众取宠;二是实施措施和建设规划不协调甚至冲突,达不到既定目标;三是管理机制不完善。

2.3 配合不协调,巩固不深入

要想形成良好的“三风”,需要院校各部门、各院系的统筹协作和师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但实际情况是,高职院校或多或少都存在部门之间、院系之间、部门与院系之间相互推诿的情况,这也是导致“三风”建设无法在深层次开展的直接原因。并且,有些部门领导对“三风”建设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导致“三风”建设无法持续推进,有的没有建立长效机制来保障和巩固“三风”建设成果[1]。

3 “三风”建设的方法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事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三风”建设对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的重要意义。第一,“三风”建设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三风”对师生的行为和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拼搏进取的精神,提升校职工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继而去保证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三风”建设关系到老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良好的“三风”有利于老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增强、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与提高。第三,“三风”建设关系到学校科研事业的发展,良好的“三风”有利于提高师生员工的创造力、积极性和凝聚力,使得他们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不断地提高学校法的科研水平,促进高职院校科研事业的发展。

3.2 练好內功、提高素质

第一,领导要注意自身政策水平、管理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院校这个组织系统中,领导干部身处高位,影响着“三风“建设的规章制度的制定,指挥、协调着学校的科研、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等活动。第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秉承良好的职业操守,坚持服务学生的情怀,不断地强化在专业的领域的学术修养,修生养性,成为一个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立德修身的垂范,无论在学识上还是公德上都成为学生的典范。第三,高职院校要注重对学生品德言行的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强学风教育,鼓励学生在学识和技术上大胆专研,为他们学习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

3.3 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三风”建设,组建“三风”建设小组,制定总纲领,校长任组长,负责整体的组织和指挥,而各部门、各院系制定的计划方案,经建设小组研究通过后,再进行具体的实施。其次,各部门、各院系在实施计划方案时,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同时,也要注意和其他部门的合作,根据“三风”建设的总纲领,积极主动地向其他部门学习、相互促进,既要完成自身的目标和任务,也要注意部门和院系之间的合作,使自己成为“三风”建设的拼图[2];最后,部门、院系之间工种的中心是其制定的计划方案能在师生间得到顺利的实施,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增强师生在建设“三风”时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他们成为“三风”的建设的主力军。

3.4 建章立制、巩固实效

针对“三风”出现的问题,不断地修改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第一,根据院校的具体情况对对规章制度进行删减和增定,尽量使各种章程合理规范;第二,建立强有力的考核评价体系,奖罚明确,无论学生、还是老师一视同仁;第三,在学生和老师之间树立先进的典型,促进师生拼搏进取精神的形成;第四,把“三风”建设纳入到院校部门职能、教职工岗位职责和学生操行的评定中,不断细化考评规则,增强考评的操作性,保证公平公正。

3.5 营造氛围、创新文化

高职院校要不断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才华和特长的提供展示的舞台。依托于学校何种形式的活动,培育学校学术文化氛围。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不断地发扬院校的特色文化,促进学术和文化的交流。用先进的校园文化熏陶广大的师生,为整体育人体系的形成扣上最后的一环[3]。同时要加强校际、校企之间的交流,增加文化的多样性,提高文化包容度,为“三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高职院校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三风”不正,将对学校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要不断地对“三风”建设进行反思,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不断健全和完善高职院校“三风”建设的运行机制,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张昌勋.关于高职院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理性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3).

[2]杨霄.论构建大学优良校风学风的长效机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6).

篇5: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规划

攀枝花中心小学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为了实现学校既定的目标,特制定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规划。

一、“校风”建设

“校风”是一所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是一种学校文化。“校风”的形成非朝夕之功,它需要有心、有志于事业发展的教育者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培育,为了加速学校的发展,尽快实现学校办学目标,我们在“校风”建设上按照“立足现实,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原则,分步推进学校“校风”建设:

第一步(2012—2013):着重于“样子”建设,即攀枝花中心小学,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学生像学生的样子,老师像老师的样子,学校像学校的样子。要求做到:学生衣着整洁、举止文明、有读书习惯;教师有教书育人的职业意识;校园干净、整洁、透出文明、文化气息。

第二步(2013—2014):着重于“形象”建设,这一阶段,在学生形象建设上,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学生行为规范、活泼、健康、积极向上、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勤于学习、积极进取,富有时代气息。学校办学质量好、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

第三步(2015—2019):着重于“名校品牌”,力争用5年的时间把我校建设成元阳县乃至红河州的名校。不仅学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一流,而且办学质量一流。这时的召市民族中心小学学生“懂感情、知廉耻、守规范、负责任、有作为”;教师“思想道德高尚、专业素养良好、管理思想先进、身心健康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学校“质量好、书香浓、有特色、高品味、富有时代感和人文气息”。

二、教风建设

教师,乃学校的立教之本!一所学校的兴衰存败,关键取决于它培育出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教师应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学校发展的推动者。所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良好的教风培育至关重要。基于此,我校就“教风”建设实施“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这一阶段,着重于加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意识的培育,通过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认真执教已成风气。

第二步:致力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一阶段,着重于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培训,使广大教师不仅在教育思想上处于前卫,而且在专业上得到长足发展。整个教师队伍形成乐教、善教、教有成效的风气。

第三步:着力于教师的名师品牌建设。在整个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培养一批教学及管理的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使他们成为当之无愧的教学骨干和名牌教师。引领着学校朝着更高、更好、更强的目标发展。

三、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生学校生活最主要、最重要的部分。一所学校,学生好学、乐学、勤学蔚然成风,应是“校风”的最佳境界。故此,加强良好的学风培育,是学校教育最基础的工程。我校在加强学生学风建设方面把实施“123”工程(即:一种习惯、两个意识、三项目标)。

一种习惯,即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要求学生一走进校园就有强烈的要读书的欲望;走进课堂,就自觉地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参与学习的讨论,主动认真地完成课业;学习阶段,人人都有追求良好学习效果的愿望。

两个意识,即培养学生“学习做人”和“学习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意识。一个学生,首先应是一个健全的人,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日常行为习惯,即教会学生做人,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自己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项目标,即“学习目标”、“身心发展目标”、“个人能力发展目标”。一个学生走进攀枝花中心小学,我们教育者,我们的老师要帮助我们的学生确立明确、清晰的学习的学期目标、学年目标乃至小学阶段目标,使他们成为学习目的明确的人。“身心健康发展目标”,就是要为学生确立身体和心理成长、成熟的具体指标,使学生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个人能力发展目标”,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能为今后的专长发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我们的规划只是为这项工程的建设明确基本的方向。要取得成效,确实任重而道远!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为实现我校发展的远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攀枝花中心小学

篇6:小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经验材料

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结合学校的传统文化和发展目标,我们以“团结、守纪、文明、勤奋”为校风,以“博爱、敬业、善教、严谨”为教风,以“会学、学会、成人、成才”为学风,多年来我们狠抓“三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一、抓识记,重释读,理解学校“三风”。

我们认为,要落实“三风”,必须让师生知道什么是“三风”,应该怎么做,因此向各班师生印发了《金钟小学校园文化师生必读》,组织师生进行学习,在校园显著位置制板悬挂,让师生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一训三风”,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组织考试来检验学习效果。另外,在师生记住内容的同时,学校还利用教师会议、校会等对学校办学思想、“一训三风”进行释读,让全体师生理解其内涵,让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学校的办学思想上,让学校办学思想、精神文内化为我校教师的行为指南。

二、抓师德,强师能,培育优良教风

1.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强化教师考勤和工作纪律管理,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教师调课、请假必须办理书面手续,并执行严格的审批制度,私自 调课按旷工处理,旷工一节课扣考核分0.5分,扣60元,各类活动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实行点名制度,无故不参加一次扣考核分2分。

2.落实师德师风责任制度,同教师签定《金钟小学师师风建设责任书》,加强师德师风检查,并记录在案,作为考核的依据,平时加强监督检查,树立先进典型,批评不良言行,采用谈话、通报批评、写检讨、扣履职考核分等处理师德和工作作风问题,真正达到了防微杜渐的作用。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只要有培训的机会,我校总是积极倡导、鼓励教师参加,在经费、考核上给予大力支持,并且积极争取,让更多的人参加培训,特别是近三年来,我校教师参加了国家、省市、县、街道的各种培训达500人次,通过培训让教师转变了观念,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技能,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学校的顶梁柱和骨干。

4.积极开展形式多样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各教研组坚持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学校坚持每月一次大型教研活动,特别是近年来还加强了德育研究课,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大、中队辅导员培训。

5.加强教师上课纪律、课间安全监护检查。由值周领导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教师是否迟到、早退、私自调课,是否有坐教、接打手机等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检查各班教师课间安全监护情况,检查教师课间是否在教室内监护学生纪律、安全,放学后是否留堂等。

通过抓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思想管理,提高了教师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杜绝了工作中的松、散、慢,形成严、细、实的工作作风,教师业务能力、综合素养进一步提高,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的骨干。

三、抓活动,重养成,培育优良学风

1.针对我校部分学生到校较早,设计了晨读、午写训练,规定每天早上7:10至7:20这段时间为晨读时间,要求学生背诵古诗、国学经典,每天中午2:00至2:20为午写时间,专门训 练写字、书法,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基本功,促进学生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

2.我校针对一些学生学习自觉性差、自制能力弱的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风建设。管理上严格,是非分明,奖优罚劣,提高学生的自制力,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坚持开展先进优秀学生评比活动和各种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在全校努力营造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

4.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律意识。每年举办好“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还结合实际开展了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画比赛,手抄报比赛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舞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定期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地震应急演练”等实践活动,让师生学会面对突发事件紧急自救的知识,大大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

5.狠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组织师生认真学习《会泽县中小学生良好习惯常识》,抓好师生、班级一日常规检查记录。结合学校实际,从学习、纪律、安全、文明礼仪等各个方面进行反复强化训练。

四、抓管理,促规范,培育优良校风

1.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学校组建了各种管理机制,成立了各种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了职责明确,责任落实,检查勤实,奖惩分明,使学校各种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2.健全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学校制定了支部书记、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工会组长等工作职责,制定了《班级量化管理考评办法》、《值日 教师工作管理考评办法》、《值周领导工作程序及职责》、《教学常规检查评价办法》等等,使学校各种管理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3.加墙校园墙壁文化建设,安装了校园监控,重新粉刷了教学楼、围墙,将学校办学思想、师生规范、校园标识、学校简介、活动专栏等内容制成刊板上墙,在教学楼、办公楼墙壁、楼道、围墙悬挂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温馨提示等,每半个学期对橱窗内容更新一次,将师生近半年活动、成果进行展示,让广大师生感受到学校浓厚的人文气息。同时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在师生中倡导“弯弯腰”精神,随时保持校园环境干净、整洁,加大绿化的投入和管理,努力营造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陶冶学生情操,给师生以美的享受。

五、抓“三风”,见成效,继续深化努力

通过以上措施,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1.校园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虽然校舍老化、破旧,但校园环境随时干净、整洁、有序,绿意盎然,文化氛围浓厚。

2.学校管理严谨、规范,教育教学秩序良好,全体教师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爱岗敬业,早到校,晚归家,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3.师生良好行为逐步养成,校园变得更加文明,班纪班风一年比一年好转,学生严重违纪违规行为越来越少,不服管教、顶撞老师,家长到校吵闹的现象不复存在,教师间矛盾减少,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多年未出现安全责任事故,校园变得更加和谐。

4.各种活动的组织能力进一步提高,活动职责明确,组织得力,程序完整,活动质量高,效果好。

5.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近两年来,学校代 表中心校参加县小学生歌唱比赛、体育舞蹈竞赛均荣获一等奖,参加县鼓号队竞赛和艺术展演均荣获二等奖,学生参加县演讲比赛获三等奖,参加第九届云南省青少年学艺大赛获美术组金奖1人,银奖1人,铜奖2人,参加县学生书画比赛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也被街道表彰为先进学校,少先队被县少工委表彰为优秀少先队大队、中队,多名教师被县、街道表彰为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学校教育效果得到了教师的认同,家长的认可,领导的好评,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总之,通过抓“三风”建设,让我校学校管理收了良好成效,我校下一步将继续围绕“努力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为总体目标,不断强化学校办学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精神,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使我校成为同类地区有影响力的先进学校。

(撰稿:宋继坤)

篇7: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工作总结

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体现学校的个性魅力、校园精神及办学特色。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彰显特色文化、锻造“学校精神”,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勤奋好学、积极向上、文明礼貌的优良校风正逐步形成,实现文化育人,打造和谐校园。

一、指导思想

学校担负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校风建设,必须制度建设为根本保证,以广大教职工工作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使学校的校风和教风出现新气象,从而保证学校改革和发展事业的顺利进行,使学校真正成为科教兴国的生力军。

二、主要成效

今年来,我们通过扎实开展校风、教风、学风教育工作,全校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全校上下精神更加振奋,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工作成绩更加显著,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通过校风、教风、学风教 育工作,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增强。在工作中能真正为学生着想,讲工作、讲学习、讲奉献的多了,讲待遇、讲人情、讲私利的少了,工作积极主动向前靠的风气正逐步形成。

二是工作人中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在开展校风、教风、学习教育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内强素质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每位工作人员都从自己的工作、生活和思想、学习方面,挖根源,找不足,写出了书面“三风”教育个人小结果,促使全体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三是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校风、教风、学风教育工作中,我们对经过多年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与补充,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进一步提高。

三、具体措施:

(一)、校风建设

1、努力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校领导班子成员着眼全局,立足学校,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校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带头解放 思想、更新观念,带头研究新情况、接受新事物,带头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带头反对教条,勇于打破一切过时的陈旧观念、思想模式和工作方式的束缚,与时俱进,开阔视野,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为学校的发展,把好方向定好位,使学校各项建设事业始终充满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努力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

学校要注重把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注重引导教工把理论学习与学校工作实际相结合,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在努力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认真查找学校存在的问题,分析掌握教职工的思想动态,查找领导班子及领导成员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三个代表”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严格进行自我剖析,改进学风,增强改革和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教风建设

教风的优劣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同时直接关系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还主导着学风的走向。教风建设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将教风建设融入整个教学工作 之中,增强全体教师的责任书、荣誉感和使命感,开展以“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主题的师德教育,造就出一支爱国、爱校、教书育人、乐于奉献、品德高尚、治学严谨、业务水平高的师资队伍,使学校教学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1、坚持育人意识,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开展好“优秀班主任”、“校级先进教师”等各种“以评促建”活动,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要进一步树立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育人意识。

2、树立“以德治教、以德治学”的思想,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廉洁从教”。

3、追求“至真、至美、至新”的教风。至真,即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制度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爱国主义精神;至美,即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的行为准则,建设具有素质教育内涵的师生关系,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至新,即倡导开拓创新精神,解放思想,营造勇于探索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方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的氛围。

(三)学风建设

加强教风建设、改进工作作风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良好学 风的形成,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当前,我校学生总体上有勤奋好学之风。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存在学习热情不高、浮躁等问题。我们必须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风中存在的问题,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功能,重视发挥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牢固确立“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完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使思想教育与学生学习、生活相结合,与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相衔接,与知识传授相统一。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取得的成绩及努力方向:

良好的校风、教风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从而铸造出巨大的“校风磁场”,产生着巨大的“磁场效应”。这种效应在教学工作上体现着强大的向心力和内驱力,在教学管理上体现为强大的同化、序化、强化和优化功能。我们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视为学校的生命所在,常抓不懈。

篇8:铜锣中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 要求全体党员完成党章党规的深入学习, 同时落实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深入学习。而党章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总纲, 是对全体党员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的总章程, 不仅是党内的最高法规, 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严治党提供了依据。通过深入学习党章党规, 可以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学习《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这一行动规范, 并且进一步明确《共产党员纪律处分条例》这一行动指南。而以前者为高线, 并以后者为底线, 则能够使党员的规矩意识得到强化, 从而使全体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章规定。

二、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学风教风校风建设

(一)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为基础建设三风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 能够使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突显出来。在这一背景下, 学校将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从而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开展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工作。一方面, 各系部将以人才培养为目标进行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 并且建立重点专业的科学培养模式。而通过加强各系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则能够使学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继而使学校教学体现出一定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另一方面, 为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各系部也将进行“双证书”制度的持续推行。同时, 各系部也将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从而使学校的产学研合作渠道得到拓宽。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将与企业联合建立多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而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习岗位和基地, 继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此外,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各院校也将在党支部带领下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在学生思想管理方面, 通过组织一个由党政干部、班主任、辅导员和班干部组成的队伍, 能够从更多的渠道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并且完善学生思政考评和激励机制。在学生学习管理方面, 通过建设专业兴趣小组, 并且实现学校资源的整合, 则能够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在学生就业方面, 通过加快各系部就业基地建设, 并且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则能够使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得到提高。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 显然能够给学校带来一阵“文化风”, 所以将有助于推动学校文化阵地的建设。通过营造健康、和谐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并且实现各项机制和体制的健全, 将能为各项工作的落实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三风建设工作

“两学一做”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 能够为学校加强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认识到这一关系, 还应该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学校的学风、教学和校风建设工作, 以便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在学风建设方面, 需要认识到党风建设对学风的促进和保证作用。所以在学生管理方面, 学校需要对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进行培养和观察, 并且通过引导学生中的先进大学生入党发展基层党员组织。而通过发展大批的党员积极分子, 并且为这些学生创造身心锻炼的机会, 则能够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参与学风建设工作。在长期办学的过程中, 学风好坏也反映了学校的党风建设效果。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将能使更多的大学生党员和党员积极分子主动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 从而通过党风建设带动学校的学风建设, 继而在学校内部营造出自我规范、求实创新和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而优良的学风的形成, 则能够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班级的班风都能反映出学校的校风, 所以校风建设对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在校风建设方面, 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将起指导作用。所以, 让全体师生参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将能够使全体教师明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从而实现校风建设途径的正确探索。而在党员的模范作用的带领下, 全体师生也能够积极进行党的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作风的发扬, 继而使优良的校风得以形成。

总之, “两学一会”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 将能为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 学校应认识到开展“两学一会”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并且围绕“两学一会”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建设, 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俊程, 胡红霞, 李学舒.高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改进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 2015 (5) :124-128.

篇9:铜锣中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关键词:校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

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就是打造校园精神文化,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主要包括学校的历史及全体师生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内容,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校园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一个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等几个方面。

校风是严谨笃学、诚信做人的一种风气,学风则是虚心好学、诚实守信之风,教风则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情操、扎实的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等素质的综合展示。可见,“三风”既是学校的核心内涵,也是学校立足之本。因此,加强学校的“三风”建设是有效创建和谐校园之根本。

一、建设优良的校风是办学之本、育人之本、治校之本

(一)校风是学校之魂。校风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校风气的简称。它是指学校的全体师生为着共同的目标、理想,团结一致、努力奋斗,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而逐步构建的一种独特的、有特色的,占领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及道德风尚,它是稳定的、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我校 “务实、创新、和谐、奉献” 的校风集中体现了我校的办学理论、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它是全校师生思想道德情操的标尺秒表,又是学风和教风等行为的核心体现,更是学校办学的一种精神支柱。由此可见,“务实、创新、和谐、奉献”是学校之灵魂,是打造学校社会声誉及影响力的“主动脉”。

(二)构建严谨笃学、团结互助的校园风气。(1)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校风建设的重要性。学校领导应明确校风建设的目的和意义,认真总结本校的优良传统和自身的特色,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加大校风建设的力度,有效的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效的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引导、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2)广大教师应做到言传身教,严谨治学。教师应从思想上明确自身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应深刻掌握加强校风建设的目的,应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为人师表、从严治学的高尚道德情操,牢固坚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和业务水平。

教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和治学精神,工作作风等,都对学风和校风产生重大的影响。学生参与校风建设,就是加强对学校规范的了解和内化,使自己成为具有本校优良校风特色的合格学生。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了解规范自觉适应。已经形成的学校规范,是一种公认的群体力量,而这种群体力量只有变为成员的心理尺度才能起作用。通常二、三年级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活动等多个方面,都已经懂得什么场合、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和如何做,都能符合规范,可以说适应自如了。他们既不感到有什么压抑,也无需查阅各种规章制度,要达到这种自觉适应的程度,就必须把这些规范“内化”,使自己的行为习惯与校风“同化”。(2)严谨治学奋发进取。学生最大量、最繁重的任务是学习,学生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但是学风最主要的精髓是奋发进取、严谨治学。大学生必须从严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风,坚决杜绝和预防那种上午睡懒觉,上课迟到或缺席,作业抄袭或不交,考试作弊等严重败坏学风的现象。(3)团结互助弘扬正气。学校舆论起着一种校园内的评论作用,这种群众性的评论,形成无形的压力,会使学校成员改变自己的原有看法,而趋向于与舆论相一致。正确的舆论可以鼓舞正气,打击歪风邪气。正确舆论氛围的形成,首先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其次还有赖于管理制度的保证,随时处理违法违纪事件,分清功过是非,及时奖功罚过,弘扬正气。

二、严抓教风是形成教书育人、爱岗敬业良好师德风范之本

(一)遵守师德规范,学习先进典型事迹。加强教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对教师开展广泛的师德师风教育。我们要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结合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结合我院教学评建的实际,继续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提出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指示,把“八荣、八耻”作为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要认真学习和广泛宣传马祖光、陈学求等全国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

(二)建立健全教学工作规范。 加强教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从严治教,强化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和教学质量标准。教学工作规范和教学质量标准是教师教学岗位的基本准则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模范遵守教学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教学质量标准是良好教风的具体体现。为此,教务处制订了《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明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要求,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章可循;同时,还制订了《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方案》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考核,督促教师养成认真执行工作规范和质量标准的自觉性。

(三)良好教风的形成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提高。加强教风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实质是每一位教师的自身建设。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广大教师要在教风建设的过程中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做到志存高远、爱国爱教爱校。注重言教更注重身教,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要学高为师,终身学习,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教学水平。

(四)开展各类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校风氛围。 教务处为提高全院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了多次教学技能竞赛,如:“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全院教师说课大赛”等。同时,学校还聘请了教育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给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此外,教务处十分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每学期都会开办“新教师教学理念学习班”,重点从学校的校风、校史进行讲解,讲授教学基本技能,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并组织新教师听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的课程。进而全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良好的学风是打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之本

(一)良好的学风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学风建设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学风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提高学生学习、成才的主动性、积极性, 培养学生探索真理、崇尚科学、奋发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 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 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统一思想, 达成共识。要有重点, 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长期教育, 抓典型、树典范, 弘扬正气, 表扬好人好事, 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端正学习态度, 要有集体荣誉感和荣辱观,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 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组织培训一批学习好、素质高、有威信、有组织能力的学生干部作为管理骨干力量, 在校园内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良好风气。校风、教风和学风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校风建设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学校创品牌、树形象的重要保证;教风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内动力;学风是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综合体现。三者相互作用才能打造出更加灿烂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 卢惠余.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教书育人,2002,(10)

上一篇:以逐梦路上为主题的演讲稿下一篇:樊瑞军:未来十年教师会迎来失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