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村中学创建文明校园

2024-04-13

祝村中学创建文明校园(精选6篇)

篇1:祝村中学创建文明校园

祝村中学创建文明校园---汇报材料

郭杜街办祝村中学在创建文明校园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层次。先后被评为:西安市规范化学校、西安市绿色学校、平安学校、家长学校等称号,创建文明校园中我们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开展“迎世园、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2011年是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之年,为认真贯彻及落实两会精神,普及增强公民社会意识,不断掀起“迎世园、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高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号召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组织动员全校师生,积极支持世园会开展,扎实推进“迎世园、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努力提高师生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为成功举办世园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全校大力宣传,通过有序的组织,在师生间广泛宣传世园基本知识,普及生活礼仪,帮助师生提高文明素养,杜绝一系列不文明行为,引导师生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同时在学生中间开展了“迎世园、讲文明、树新风”、“西安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等作文竞赛,其中全校有四篇文章参与区级优秀文章参评,通过此次活动,大大加强了学生的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学生积极全身投入“迎世园、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之中,弘扬民族精神。争做一名合格中学生。

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情况。

我校十分重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根据陕西省文明单位创建标准及相关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了《祝村中学创建文明学校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高荣斌同志为组长的创建文明学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项工作的指挥协调和督促检查。

创建工作千头万绪,但各方面又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为使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学校把创建文明单位工作作为总体目标,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校工作计划,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各行政职能部门互相配合,及时建立创建台账,认真总结开展文明创建工作的经验,并根据学校实际提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标准,带领全校师生扎扎实实地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共同营造和谐校园。文明创建活动是没有止境的,我校将在新学年不断创新、改革、发展,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让学校的文明创建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情况。

为贯彻落实文明办“我们的节日”活动。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我校安排组织开展了中秋节期间的主题班会“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倡导健康节俭、文明向上的道德风尚,注重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把全校师生发动起来,让他们参与进来,使师生真正成为节日活动主角,扩大了传统节日的社会影响力,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国庆前夕,我校紧扣迎接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2周年这个主题,大力弘扬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时代主旋律。为了进一步在全体学生中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活动,让每位学生都知道开展该项活动的意义。同时让学生能及时了解“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主题含义,在全校形成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学政教处、团支部于国庆节前前组织开展以“爱祖国,迎国庆”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活动。学校政教处、团支部组织人员对各班的手抄报进行了检查、评比。从检查情况来看,各年级都能按照学校的要求,精心组织,认真安排,内容丰富、健康,办出了不同形式的手抄报。九年级一班学

生的手抄报,质量更高,同学们用他们不同的心声、优美的话语表达出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尊敬,也为其他同学树立了典范。为了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学校还将对此手抄报评比活动进行设奖表彰。此次活动收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四.参与区文明委开展文明城区、文明社区的情况。

根据《西安市四城联创办关于印发深入开展四城联创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配合市文明办在学校设立“四城联创”专栏”,宣传栏,”四城联创”工作计划、”四城联创”动态、”四城联创”信息,并不断更新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宣传活动。对在”四城联创”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处室、先进班集体、先进个人及先进事迹要及时进行通报表扬。利用升旗、集会对师生进行”四城联创”再动员,再宣传,使”四城联创”工作深入人心,使其变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并在醒目位置设立”四城联创”专栏和创建文稿教育专栏,定期进行更换,充分发挥黑板报、宣传栏、挂图、校园广播和班会、家长会的宣传作用,发挥学生在”四城联创”中宣传员、监督员和生力军的作用。在创卫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四城联创”工作实践,将原有的创卫宣传栏、墙报、黑板报、橱窗等迅速更换为四城联创宣传栏,并每两个月更新一次宣传内容,并做好底稿的收集。开展”四城联创”工作竞赛,使”四城联创”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使”四城联创”活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号召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不断提升师生的文明素质,做四城联创宣传的志愿者。通过活动使师生在”四城联创”实践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四城联创”氛围。

五.参与制理行人乱穿马路活动情况。

交通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它无声无息地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全部活动领域中。要使学生用心去体验以获得对交通安全的真知,就要靠我们以正确的宣传教育作导向。

我校把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在此要求班主任认真上好每一节以“交通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由班主任教师授课,组织学生系统地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各种交通安全标识,交通事故案例分析等内容。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增强防范交通事故的能力。开学初、放假前学校都要集中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普及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同时,学校下发《致家长一封信》,提升家长守法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在孩子面前起到榜样作用。其中详细罗列了上学、放学期间学生和家长应注意的事项,请家长协同学校一起做好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并与之签订安全协议书,这就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定期召开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班团队会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如:《我安全,我快乐》、《交通安全知识知多少》、《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保护生命出行平安》等,开展以道路交通安全为主题的征文、手抄报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评选出优秀的班会、手抄报,评出优秀给予表彰,从而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能动性。

学校通过校园广播宣传交通安全常识,利用安全知识挂图和各种宣传材料等来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方面的培训,使学校形成浓厚的交通安全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致家长一封信》来宣传道路交通法,为使交通安全教育由学校辐射到社会,从而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学习、宣传、参与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

利用多媒体放映交通安全宣传影片,血淋淋的事实和痛不欲生的场景,触目惊心,全体师生观看后都深受触动,许多学生对在交通事故中所造成的伤亡的凄惨场面,万分悲痛,由此使同学们深深地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六.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情况。

在现代的初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动手能力差、不善于团结和缺少协作意识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主动融入、积极体验劳动过程的复杂艰辛,体验劳动取得成果时的喜悦,体验劳动的社会意义和个体价值,体验劳动

过程中人际和谐、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家长更加愿意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获得正确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集体活动汇总加强合作的意识,所以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家长是十分支持的。在此基础上,我校开展了诸如“帮助孤寡老人”、“热爱环境”、“我是环境小卫士”等活动。

开展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充分让我们感受到了要以学生为本,注重教育的全过程,现代教育更注重人的主体性,它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如果我们的活动仅仅将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而不是活动的主体,那么,学生永远只能站在活动的边缘,作为参加的对象去受教育,而不是积极地投入,使活动与自我融为一体,学生也不可能发自内心地去体验,去感受,使社会志愿活动失去它本身的目的。因此学校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必须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学生的成长所需去设计、构想活动,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所需。同时应该始终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当作选择、决策、行动的主体和责任的主体来看待。

七.组织开展“学习道德楷模、争做道德模范”主题教育情况。

学校政教处利用国旗下讲话,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学习他对长辈的一片孝心和爱心;学习他面对困难的坚忍不拔;学习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习他永不放弃的坚强意志。在我校掀起了学习道德模范的热潮。为把学习模范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去,政教处还制定出了学习活动安排,要求各班出刊“向楷模任学习”的手抄报、举行“学习道德楷模,争做道德模范”主题班会、征文比赛,并在此基础上各班推选一名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道德楷模,争做道德模范”演讲比赛。在教师间开展 “学习道德楷模、争做道德模范”知识竞答。随着学习道德模范的热潮不断持续,在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下,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孝老爱亲的良好风尚正在形成,我校全体师生正努力把道德模范的高尚行为转化为自觉行动,付诸于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

文明校园是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集中体现。为奋力争创文明校园,结合我校的创建任务和工作实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积极构建和谐文化,推动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提高师生文明素养和校园文明程度,深入推进群众性创建活动的开展。

郭杜街办祝村中学

2011年-10月

郭杜街办祝村中学创建文明校园-----------汇报材料

郭杜街办祝村中学

2011年10月

篇2:祝村中学创建文明校园

学校现有教职工124人,专任教师109人,其中高级教师28人,中学一级教师59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52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98.7%,住校生384人,绝大多数来自边远农牧区。多年来,学校紧紧围绕甘肃省中小学校文明校园创建“六好”标准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突出服务意识,建强领导班子

学校党支部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加强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三会一课”等制度。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调整充实,学校目前拥有一套政治素质好、学历层次高、教学业务精、年龄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逐步完善了校长负责制,实行每周1次校务委员会议、教师例会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每一位领导都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贯彻民主集中制,团结协作,执政为民,努力改进作风,主动服务师生,建立并落实联系点、谈心等制度。根据市县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天祝县民族中学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并面向全校进行了公示。2017年,学校被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二、突出立德树人,强化品德教育

学校围绕德育“八大”系列活动,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校团委、各班级充分利用“七一”“十一”“端午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我的中国梦”“核心价值观”“三节三轻”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每学年不少于30次,引导学生从小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学校重视德育体系建设,科学设置并落实德育课程,深化学科德育研究,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校教学各个环节,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严格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定点定课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培养学生阳光心态、健康人格。2017年1月,学校被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明办、甘肃省教育厅授予“甘肃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三、突出特色优势,建好活动阵地

学校安排各科室、班级设计不同主题的校园板报、班级板报、宣传橱窗等,每月进行评比展示;

通过教学楼道、校园文化墙、知识长廊、门柱、大厅、食堂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民族团结、节水环保、励志警示等内容,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充分发挥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电子屏、校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室、华锐民俗文化教育馆、唐卡展室和心理健康咨询室的作用,拓展育人渠道和空间。积极建设学校网站-“藏族中学网”,搭建了学校对内对外宣传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近年来学校创建了唐卡、藏文书法、华锐民歌、机器人等18个学生社团,每周三开展艺术社团活动,每周四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社团活动特色鲜明。2015年11月,学校被全国民族中学教育协会授予“全国民族中学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荣誉称号;

2019年1月,学校被甘肃省教育厅授予“甘肃省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2019年11月,学校被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四、突出素质提升,优化教师队伍

学校认真落实师德建设要求,围绕“优质教育先锋引领行动”,扎实开展师德教育,严格师德管理,提升教师思想道德素质。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和省、市、县级培训以及校本培训达2800余人次,通过教师技能大赛、公开课、观摩课、推门课、联校教研等活动,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学校还通过教师例会、每周集中学习等方式对全体教师开展法制教育、师德师风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校每年通过评选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以及省市县校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激励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学生欢迎、家长满意、社会尊重的教师队伍。截止目前,学校有正高级教师1人,副高级教师27人,一级教师59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9人,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8人,校级骨干教师10人。2016年11月,学校被全国民族中学教育协会授予“民族中学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五、突出文化元素,建优校园文化

学校培育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运用校训、校史、校歌、校徽、校标等校园文化符号,激励学生爱学校、爱学习,共建文明校园。学校依据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目标要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了劳动技能、志愿服务、文娱体育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一年多来,学校重新布置了教学楼道11条、校园文化墙25块、民族团结知识长廊1个,学科知识长廊1个,建成民族团结小广场1个,创建节水示范点5处,悬挂木质楹联文化牌匾34块,多方位多视角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民族团结、节水环保、励志警示等内容,并在校园内显著位置设置了文明校园创建宣传栏(牌),如食堂每个餐桌上都摆放了节约粮食、文明进餐的警示桌牌,两块电子屏不停地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善行义举榜、获奖师生榜、疫情防控专栏等6块展板立在校门口附近,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校园创建氛围。2017年,学校被甘肃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甘肃省教育厅授予“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荣誉称号。

六、突出育人功能,美化校园环境

学校建有附带环形跑道、篮排球场的塑胶操场1个,附带足球场、羽毛球场、直线跑道的人工草坪操场1个,能容纳全校师生文艺汇演的礼堂(兼食堂)1个,供机器人社团活动的科技活动室以及书法室、阅览室、舞蹈室、音乐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布局合理、整洁有序。近一年来,学校见缝插绿、见空植绿,新购木质花坛24个,新增绿化面积4260平方米,总绿化面积达11820平方米,校园绿化覆盖率接近35%,被公认为县城最美校园。学校十分重视校园安全维稳工作,通过组织师生听法制报告、看法制教育视频、讲交通安全知识、参加安全疏散演练等活动,通过建立校领导带班值周制度和定期安全隐患排查等措施,强化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学校积极与公安机关联系,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维护校园周边良好秩序。通过深入开展环保教育和节约教育,广大师生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节水、节粮、节电等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正在形成。2014年11月,学校被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财政厅授予“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近三年来,学校高考升学率和中考全科合格率均能达到或超过县教科局下达的教育目标责任书指标,曾获得2018全县双语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考核二等奖,2019全县双语学校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考核一等奖。

总之,成绩已成过去,我校教职工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以申请创建“省级文明校园”为契机,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文明办、县教科局的具体指导下,虚心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不断优化校园环境和教育环境,建立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引导师生自觉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营造校园优美育人环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新机制,探索新方式,推进学校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力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天祝县民族中学成为全国藏区民族教育的“窗口学校”“品牌学校”“文明学校”。

天祝藏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篇3:祝村中学创建文明校园

一、营造文化氛围,塑造书香校园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世界缺少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为营造一个适合师生发展、成长的书香环境,学校以“紫贝”文学社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1.举行“青春读书月”系列主题活动。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在每年的某个月由校团委、德育室、语文组、文学社协办举行“青春读书月”系列主题活动。比如:以“我与书籍”为主题的文学知识竞赛、墙报比赛、手抄报比赛;各个年级开展优秀读书心得评比活动。特别是以文学社社员为主线,在每个班级组织一个“青春读书会”,每个月定期举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先由文学社的几位指导老师和社员一起把在这个月内读到的好书进行交流和分享,形成书目集中推荐,再由文学社社员带着文学社推荐的书目回到班上做分享,每个班每个月也围绕推荐书目定期举行“青春读书会”交流活动。

2.举办常规性的“爱心书市”活动。学校每年3月份都会举办雷锋月“爱心书市”活动,通过展销各类图书为同学们创建了阅读书籍交流知识的平台,同时也鼓励青年学生奉献爱心支持公益,传承了雷锋精神,宣扬了社会正能量。与此同时,学校也通过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爱心助学会开展爱心书市,活动收入全部纳入学校爱心基金,用于资助家庭贫困学生。爱心书市活动不仅实现了书籍共享、爱心传递,还培养了学生“爱书助人”的人文情怀,让学生学会爱、学会珍惜、学会合作,正所谓“以读修身,以学增才,以动益智”。“爱心书市”的活动让学生们通过书籍感悟生活,升华思想,进一步推动了书香校园建设。

3.举办“紫檀杯”辩论比赛。校团委、学生会每年利用课余时间在高一年级所有班级举办“紫檀杯”辩论赛,整个活动历时两个多月。通过辩论赛的准备、磨合和举行,提高广大中学生的阅读写作、视听演讲、团队组织和团结协作能力,体现文昌中学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培养发掘了一批具有思辨能力和开拓意识的人才。

二、建立流动书架,搭建书香平台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文昌中学在校学生近6000人,共有115个教学班。以前,学校图书馆的借阅率并不高,学生早晨、课间、午休、下午放学都很少去图书室借书,本应热闹的图书室大部分时间都是冷冷清清的,只留下那些静止的书籍安静地躺在仍然属于他们的书架上,慢慢地接受尘埃的洗礼,慢慢地开始泛黄。

如何更好地让好书流动、资源共享、书香满校园呢?学校经过广泛调研和多方征询后,在每个班级建设流动书架(微型图书馆),在一定时间内把学校馆藏图书通过班级集中借阅的方式存放于班级流动书架,图书定期归还可以再借新的图书,方便学生在第一时间进行零距离借阅。除此之外,请各班班主任也在每学期召开的家长会中,强调构建班级流动书架对促进孩子阅读和成长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让广大家长也积极参与到我们班级流动书架的构建中来。家长们也大力支持,家校合力搭建书香平台。有的家长向我们推荐了许多好的书目,有的家长经常请老师提供书单,也有的不断为自己孩子购书,目的就是让他们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然后又将孩子看过的闲置的书寄放在流动书架统一登记后,又可换阅更多的新书好书。另外,班与班之间也可相互进行图书交换,让班级成为学校图书室、各班微型图书馆、个人小书架的流动书香校园。经过实践,班级流动书架不但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寄存图书、主动阅读的自觉性,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和图书流通量。每个班级都是像知识的海洋,不同渠道的图书犹如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这片无边无际的大海,好书流动,资源共享,书尽其用,让学校成为一个充满书香飘动的“巨大图书馆”。

学校也在“紫贝”文学社建立了内容丰富文学图书角,并利用办公经费和社会资源大力支持出版《紫贝文学报》和开展各类征文、竞赛、讲座、采风活动。文学社的社刊《紫贝文学报》每学期出版两期,并把优秀习作推荐给各级各类期刊、网络媒体。学生的习作一旦变成铅字,本校本班的学生读了,有一种特有的亲切感,对其本人乃至同学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明显的和持久的,或许会成为一辈子永难忘怀的美好回忆。几年来,我们辛勤耕耘着,有播种,也有收获。《海南日报》、《南国都市报》都刊出了文学社社员的习作,《写作与考试》、《语文报》、《考试报》、《高中生》等报纸杂志也曾多次发表或选发习作。近几年,在各级的作文竞赛或读书征文比赛中就有536人次获奖,其中全国和省级有135人次。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积极性有着事半功倍之效,这也是几年来实施“书香校园”活动实践与探索的成果之一。

三、校园内外互补,提升书香品质

对于中学而言,学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课堂上与书为伴。除了校内书香系列活动的开展,课堂教育尤为重要。学校在实施“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中,积极探索建构多元化阅读课型。比如:语文学科的多元化阅读课型就是在课内时间阅读课文以外的有关文学作品,并形成特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即课堂教学模式,以拓宽学生阅读范围,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进而推动书香校园的建构。各班级的语文老师选定向学生推荐的图书,通过每班搜集一张”每人推荐一本书”的表格形式进行,参与人员有学校领导、各班的班主任、各学科老师、家长、学生,填写人在该表格上填写推荐人姓名、推荐书目、推荐该书的理由等项内容,通过自由读书课、好书推荐会、专题阅读交流探究课、专题阅读展示课、品鉴评析课、质疑探究课、方法指导课等课型模式。学校根据各学科的需求,完善阅读体系,拓宽阅读范围,让“书香校园”活动与经典同行,与课标同步,与课文单元要求结合,引领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的主题拓展阅读。

生活是写作的基础。生活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有了生活,写作的素材就不会枯竭。比如:近年来学校“紫贝”文学社陆续在校外开展了“感受文昌文化”和“走近自然”等主题的探究性学习。在“感受文昌文化”主题活动中,我们带着学生到宋氏祖居、陈策故居、中山纪念园、铺前骑楼、溪北书院等古迹,探访先贤的足迹,感受文化的力量。每到一处,都引导学生感受、挖掘当地的文化,回来之后写成文章并配上自己拍的照片,择优在《紫贝文学报》上发表。我们带领学生走向自然,组织开展“游览、参观、野炊、采集标本”等活动,使他们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丰富情感,用那颗纯真的童心,编织希望和理想,创造七彩的写作素材,变“奉命之作”为“欣然而作”,学生写出了大批佳作,“书香校园”又通过这样的方式给文昌中学广大师生展现了新的书香底蕴。

当看到学生在“书香”中品味成功,快乐成长时,我们会忍不住感到由衷的喜悦;当我们自身也在“书香”里提升素养,一步步向着“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育”这个目标踏实而又坚毅地前进时,一种更高、更激动人心的使命感也油然而生。我们坚信“读书改变命运”,坚信“行动就有收获”,坚信“特色就是卓越”。海南省文昌中学“书香校园”的创建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积淀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篇4:祝村中学创建文明校园

一、在校园实践活动中挖掘

儒家学说中“礼”为天下先,强调以“礼”治国、以“礼”治家,足见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在多元的校园实践活动中就有许多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资源。去年,我校编写了《学校文明礼仪手册》作为校本教材走进课堂,学校要求各班每周拿出时间进行礼仪教育,开展“学生、家长、教师”多向互动,真正利用好校本教材,促进学生形成文明礼仪风尚。此外,学校通过组织开展活动来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如每周“流动红旗”比赛活动、开展“感恩”主体活动、观看文明礼仪教育录像、诵读《弟子规》《论语》等。这些校园教育实践活动都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紧密结合,能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使学校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学生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

二、在家校公共教育中挖掘

由于家长对独生子女教育管理上的过分溺爱,望子成龙心切,在教育观上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使孩子养成了任性、霸道、不懂礼貌等不良行为习惯,导致了学生家庭礼仪的缺失。当今的许多青少年学生,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因此,文明礼仪教育还必须向家庭延伸。我们提出学生家庭礼仪的具体要求,并布置家庭礼仪作业,通过家校联系卡进行家校互动。我校还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对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进行辅导,使家长掌握正确、科学地教养观念和方法,坚持把礼仪教育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包括料理家务能力在内的劳动教育相结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三、在各门学科教学中发掘

礼仪,是人类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产生并累积起来的一种行为规范。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知识,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不仅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加强课堂的组织纪律性,还有助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气质和优良的作风。

1.语文学科。很多语文课文潜藏着传统文明礼仪资源。要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积淀传统文明礼仪,单靠几本教材,依靠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求语文教师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运用,形成内化,提高学生在阅读课文中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个性的能力,使学生在传统礼仪的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侵染炎黄子孙的儒雅之风、彬彬之仪,最终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力行中塑造成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礼仪。此外,许多美文只有在诵读中才能感悟、积累,才能引发对祖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很多,如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甚至班级之间。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在交际语境中培养儒雅的气质,强调使用文明用语,使用恰当的语气、语调,使用得体的肢体语言,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礼仪、礼节、礼貌“三礼”要求的认识,不断修整学生的行为,完善学生的人格。

2.思品学科。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频繁、更广泛了,在素质教育显得日益重要的今天,我们应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礼仪教育,让学生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主动性;坚持以人为本,从细微处入手,把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默默地渗透到各项教育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为了使学生能懂文明、讲礼仪、守规范,我们要求品德教师从课程中安排一定的课时专门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组织学生和教师一起编写“文明礼仪细则”,并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礼仪、礼节、礼貌“三礼”要求的认识,不断修整学生的行为,完善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活跃、充满激情的课堂中接受文明礼仪教育。

3.体育学科。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良好的礼仪习惯是一种资本,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将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体育教学作为一种塑造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它蕴涵了丰富而又积极的教育功能,它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同时还具有发展学生智力、陶冶情操、磨炼意志、规范行为和培养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作用。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理念中导入礼仪知识点,注意自身形象和仪表的示范性作用,在常规的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

一粒种子虽小,却可以长参天大树;一滴水虽微不足道,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不被人注意的礼节虽小,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与人之间更有默契。只要我们教师注意发掘礼仪教育资源,就能更好地创建和谐文明的校园,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个角落。

篇5:中学创建文明校园典型材料

一、基本情况

我校始建于1978年,是定边县北部滩区唯一的一所镇办初级中学,学校现有教师76人,在校学生1077人,开设22个教学班,占地面积8236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952平方米。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二十多年来,由于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全体教师爱岗敬业,从而使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近年来,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香港逸挥教育基金会的鼎力资助下,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路,以“团结、严谨、求实、创新”为校风,以“勤奋、守纪、文明、向上”为校训,狠抓常规管理,从而使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与肯定,先后被上级部门授予“安全工作先进集体”、“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教学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最佳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普九工作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示范家长学校”、“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1996年至20**年连续六年获得中考全县第一名,20**年中考再次获全县第一,并多次取得八年级会考、九年级竞赛前三名的好成绩,在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获得中学组团体第一名,“金天利”杯中学生篮球运动会获中学组团体第三名,中学教职工篮球赛获中学组团体第一名。有刘建军等36名教师获得省、市、县先进教育工作者、教坛新秀及其他表彰奖励。学校在当地和周边地区享有较高声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工作回顾

1、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经过近三年的调整、充实,目前,学校拥有一套政治素质好、学历层次高、教学业务精、年龄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分工细致,职责明确。重大问题校务委员会调研讨论,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行政会议落实布置,既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又体现了集体领导。每一位领导都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政治理论武装头脑,以学习实践提高能力,把学校发展作为己任,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以“民主、勤政、务实、开拓”为宗旨,做到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两手抓,团结协作,步调一致。

在学校管理上,目标具体——既有短期的学年工作计划、学期工作计划、周工作安排,又有远期的发展规划;方向明确——始终坚持办学为民不动摇,坚持素质教育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模式创新——人文管理和制度规范相结合,权力管理和人格影响相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制度健全——建立了《校长负责制条例》《校务公开实施细则》等十二个基本制度,制定了《校长岗位职责》《党支部书记岗位职责》等二十九个岗位职责,细化了职能部门的工作要求,拟定了人事管理办法、教学与课程质量管理办法、学生管理办法、财产与卫生管理办法、安全管理办法。学校管理实现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人文化,形成了议政充分民主、行政雷厉风行、监督及时到位的新局面。

2、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摇篮,作为教师更要用高于社会一般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因此,学校在狠抓教师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同时,对师德教育常抓不懈,紧抓不放。我们围绕教师文明行为“十要”、“十不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教育“三个面向”论述的有关文件。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开展以“奉献于教育,服务于学生”为主题和以实践师德规划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采用看(看师德录像)、听(听师德报告)、讲(讲师德规范)、做(落实行动)多种方式。在每学年的考核评优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使师德规范深入每位教师心中,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为。全体教师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全校还开展了师德群体创优活动,组织创建文明年级、文明班组、文明教师系列活动。使师德建设工作从个体创优走向群体创优,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逐步树立“学生欢迎,家长满意,社会尊重,同行佩服”的教师形象。

学校领导主动了解教师的内心需求,特别是精神上的需求,并最大限度地加以满足,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教师,引导教师,使他们对领导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个性,给教师一个适当的“自由度”,尽量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我们认为,学校领导的工作主要是服务,要服务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要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因此,我们对教师的进修提高、外出学习以及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尽可能提供方便,在时间上、经费上给予支持,把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骨干教师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组织教师认真、反复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关于积极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走进新课程》等教育政策法规和理论,深入地讨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标准”等问题,使全体教师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任务和育人目标,理解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懂得素质教育的涵义和要求。学校千方百计端正每位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考试观、评价观等教育思想观念,使教师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才能在今后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激发出广大教师学习进修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加强德育工作,规范学生言行举止

学校专门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有计划地开展德育工作,做到爱国主义教育常抓不懈,行为规范教育狠抓不放,校纪校规紧抓不松。我们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在各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使全校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教育网络,通过警校共建、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联系,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素质,协调开展德育工作。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结合我校实际,邀请司法部门来学校做宣传报告,组织学生听法制报告,参加禁毒图片展,观看法制教育光碟,宣讲交通安全常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通过元旦文艺联欢晚会、田径运动会、歌咏比赛、军训、篮球赛、拔河比赛、越野赛等活动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学生品德修养。

在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针对当前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强、行为偏差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新问题,我们选定以规范“主题班会”为突破口,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白泥井郑国洲中学学生“一日生活”规范化标准》,引导学生按照学生文明行为“十必须”、“十不准”和校规校纪“十不准”的要求开展自我教育,进行自我管理。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做到“三个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重点抓好“十种习惯”的养成,即“举止文明的习惯、尊重他人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规范读写的习惯、懂得感恩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惜时守时的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

通过几年的研究实践,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的素养,逐步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之间也形成了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和谐的风气,全面创设了良好的人际环境,使精神文明之花在校园内遍地开放。

4、加强常规管理,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坚持将抓好教学质量作为立足之本,不断加大教育改革,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第一,教务处加大对“学科计划、教案、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课堂教学反思等环节的检查力度,每学期不定期检查三次。第二,各教研组每学期检查本组教师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课外辅导三次,在每周一次的教研组会议上要求学习《新课标》,每位教师还要求练习说课、评课。第三,学校行政领导在各自兼课的同时,进行跟班蹲点,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并及时向相关教师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第四,每次考试后,要求每位教师针对自身的教学情况及学科特点,写出详细的反思材料,对成绩与同年级差距比较大的教师,学校安排优秀教师进行传帮带,以求共同提高。第五,努力构建结构合理、质量优化的教师队伍,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加强校本培训,进一步搞活用人机制,使师资队伍建设适应新的教学发展的需要。

5、加强创建工作,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在集中精力抓常规管理的同时,学校把创建文明单位摆到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一把手负责的创建文明单位领导小组,制订了创建目标和具体的创建计划,并通过各种形式向全体教师宣讲创建的意义,组织教师分析创建工作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差距,提出整改意见,从而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变领导意图为教师群众的自觉意愿,进而化作实际行动。在广泛宣传的同时,我们把创建工作的任务具体分解,层层落实,分头实行,使整个创建工作朝着既定的目标,规范、有序地推进。近年来,学校累计投入经费十多万元,硬化、美化校园,完善基础设施,打造高品味的校园文化,如经常通过文化橱窗、广播、标语、国旗下讲话、黑板报等途径,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学生走进图书室,引导学生读好书、看好电影、听好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得到了熏陶,形成了崇尚科学、热爱生活的风尚。

6、加强内部管理,树立教育行业形象

学校站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树立教育良好形象的高度,狠抓内部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治理教育“三乱”现象,自觉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规范教育行为,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规范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努力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学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大小会议、班会,逢会必讲安全,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完善了安全制度,落实了安全责任,确保了师生安全。

学校认真执行“校务公开”,建立健全校务公开监督机制。每学期召开两次教代会,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让全体教师都参与到学校管理,实现了学校工作公开化、透明化、全员化的目标。

总之,学校取得的成绩是与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分不开的。今后,我们将随着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一如既往做好学校的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做到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使学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们诸暨市枫桥镇于20**年10月,探索建立镇综治工作中心。经过六年来不断的完善提高,形成了集综治工作、维护稳定、平安建设于一体的工作平台,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整合资源力量,建立完善的综治组织网络

镇成立党委书记负责的综治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和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领全镇综治维稳和平安建设工作。综治工作中心主任由镇分管领导担任,设专职副主任一名,同时由镇人武部长、派出所长、法庭庭长兼任副主任。综治办主任由镇党委副书记担任,综治办在综治工作中心起牵头协调作用。中心实行综治、司法、信访、调解、警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土地管理、劳动管理、社区矫正、反邪教等十二种力量集中办公,现有专职工作人员12名,兼职工作人员16名,形成了各个机构一个场所办公、各类矛盾一个口子受理、各项工作一个目标统领的综治工作体系。

各行政村、社区设立“一站二委三组五员”,建好综治组织网络。“一站”即综治工作站,站长由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各自然村至少有一名成员;“二委”即治保委和调解委,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及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三组”即流动人口管理组、应急管理组和社区矫正组;“五员”即综治信息员、治调信息员、安全信息员、法制宣传员、社情信息员,由热心综治工作的群众组成。规模企业也建立综治工作站。全镇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左右协调、上下联动的综治大网,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办事。

二、规范工作运行,推行高效的整合联动机制

综治工作中心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协作联动机制,确保综治工作高效运行。重点是实行“二会、三合、五联”工作机制。

一是开好“两会”。综治工作中心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交流工作、分析研判社会稳定形势、部署落实针对性对策。由综治办牵头,不定期召开相关部门参与的案件处理协调会,及时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二是做到“三合”。信息报送集合,一般信息每月定期报送,重要信息即时报送;工作力量整合,中心主任统一调配、指派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参与有关案件处置;职能优势融合,中心各部门既分又合,重大问题处置做到政策口径统一、组织指挥统一、措施方法统一,保证了工作的顺畅协调和周密落实。

三是落实“五联”。矛盾联调:实行矛盾纠纷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治安联防:镇、村分别建立巡防队伍,每日开展联合巡防;事件联勤:综治办牵头协调,落实值班备勤和统一调配力量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问题联治: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和上级要求,协同相关部门开展禁毒、禁赌等专项整治;平安联创:职能部门、综治中心、基层单位有机对接、协作,整体实施平安乡镇创建工作。

三、创新网格管理,充分发挥综治工作中心职能作用 以综治工作中心为主平台,以农村综治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实行纠纷化解、社区警务、安全生产、社会人管理、土地管理、应急管理网格化,最大限度地发挥综治工作中心的效能,把影响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一是纠纷调处网格化。实行村(企)综治工作站、管理处综治工作分中心、镇综治工作中心三级调处,切实把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在基层。村建立综治网格,按村民代表数把村划分为相应数量的网格区域,分层实施两委干部联系村民代表、村民代表联系农户制度,网格责任人担当起矛盾纠纷信息员和“和事佬”角色,第一时间做好调解工作。调处未成的,逐级向上移送,填写纠纷移送单,附上已有的事实材料,并提出较妥当的解决方案,以利于上一级调委会准确及时解决问题。下级不能调处和直接在中心受理的矛盾纠纷,实行“一站式”受理,形成登记、分流、调处、督办、反馈、归档等工作流程,由中心主任实行签单式分流归口办理。运用指令调处、直接调处、联合调处等方法解决矛盾,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由中心负责人指定镇相关领导包案调处,确保矛盾纠纷解决在初始阶段。

二是社区警务网格化。镇综治中心协调派出所在管理区、行政村实施“一区一警、一村一警”模式;在治安比较复杂、外来流动人口相对集聚、场所总量较多的重点村实施“一村一室、一警一员”模式。社区民警兼任各村副书记,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镇建立专业消防队和平安协管队伍各1支共70人,村、企、学校建立治安巡防队114支,实现村企校联防,切实形成治安防控专群结合、齐抓共管新局面。

三是社会人管理网格化。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共建共享”的要求,依托综治工作中心,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心,设立融司法、调解、劳管、计生、教育、维权于一体的流动人口服务窗口,协调引进流动人口户籍地干部协助管理,实行“一站式”服务。创新实施社区矫正“5+1”监管模式,确定司法助理员、社区民警、驻村干部、村帮教人员和矫正对象家属,联合对矫正对象实行五对一的监督管理,落实交友、谈心、找工、矫错“四步曲”,实现帮矫与帮扶相结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篇6:中学文明校园创建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红政„20**‟62号文件精神,加强和创新文明创建工作,提高校园文明程度,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要求、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切实保证创建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 成立组织机构,有效保证创建工作。

1、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保证我校创建文明校园工作的顺利开展。 组 长:陶红水

副组长:胡祖国

成 员:张学文 徐克发 翟笃成 万炳伟

王桃花 汪贵胜 陈婷婷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张学文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创建活动日常工作。

2、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关键在领导。校领导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三为”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领导管理能力,提高对文明校园建设的认识;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坚持并完善领导、群众“二结合”的民主决策制度。

4、按照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要求,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扎实有效地开展“三为”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并抓好班、团、队干部队伍建设。

5、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自觉执行廉洁自律规定,规

范收费工作。

二、重视道德教育,营造文明校风。

1、我们要坚持以办公会、职工大会、教师例会这“三会”学习贯彻有关教育法律法规,重点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纲要》,使教师牢固树立“三个面向”“以德育人”的思想。确立以“全面打好基础,发展个性特长”的办学理念;“以德治校,质量强校”的办学宗旨;同时加强教师的思想素质培养,让“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严格严明的组织纪律;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自信自豪的人格魅力”成为我校教师的基本品格;让“吃苦耐劳的精神,团结合作的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自觉奉献的精神”成为我校教师的基本精神;为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利用好每周三下午的教师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时间,让优秀教师上台介绍教育教学的经验,使先进的、典型的案例成为年轻教师实施德育的参照,为教师坚持依法执教、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奠定良好的基础。

2、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创建工作的开展。

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摇篮,学校在狠抓教师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同时,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以“奉献于教育,服务于学生”为主题和以实践师德规划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班主任工作会议,举办师德辅导报告会等形式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尤其要强化对教师的“十要十不要行为规范”、《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教育,将“教师忌语”和“教师文明用语”作为我校教师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进一步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风气;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为。我们要扎实开展十一建学校教师师德师风公开承诺活动,以接受学生及家长的监督,切实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师德水

准。 全体教师要逐步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逐步树立“学生欢迎、家长满意,社会尊重,同行佩服”的十一建学校教师新形象。

三、大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有效推进创建工作。

1、抓好学生的常规管理工作。①坚持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红杨中学学生一日常规》等,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和班会、主题班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2、大力开展主题教育。充分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举办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有效开展学校德育工作。①3月份开展“爱心助学”捐款及“学雷锋、做好事”系列活动,提升学生互助友爱的道德意识;② 4月份组织团员到社区打扫卫生,开展“敬老、助老、爱老”活动。③5月份进行劳动技能教育,各班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④9月份举办交通安全图片展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⑤**月进行安全法制教育讲座,使全校师生接受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3、结合实际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为提升学生德育的实效,开展师生互助组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升。每位老师确定一名互助对象,给学生创设一个与老师交流的舞台,也对其他同学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作用。

4、办好宣传橱窗、黑板报和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和校园广播站栏目要丰富精彩,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小编者、小主持人。组织参加读书征文比赛和小学生讲故事、中学生演讲比赛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推进校务公开,健全民主管理 。

1、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大力推进校务公开,完善领导体

制和工作机制,对涉及学校改革、发展,师生员工切身利益及其他重大问题实行校务公开,利用会议、公开栏等提高校务公开的透明度和时效性。

2、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要制度化、经常化,职工代表要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3、要发挥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为教师排忧解难,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五、实施课程改革,提升创建工作的内涵。

立足本校,重视校本培训。坚持实行教师“坐班制度”,让教师们更多地在一起探讨教学方法、教育方式,交流教学思想、教育心得,共同提高业务素,力争有多篇论文获奖。进一步规范教研活动,教研组活动要做到“四定”,即定地点、定时间、定中心发言人、定研讨主题。让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成为教师们交流、学习的主平台、主渠道。积极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和组内互评课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六、营造安全、优美的校园环境。

1、学校要把“创建文明班级”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规范学生行为的重点和标准,做好纪律、卫生、出勤、两操等每天的检评和每周的公布,认真落实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坚持每日三打扫,一周一大扫,确保学校卫生无死角。教室环境布置要多样化,提高师生文化品味,为全体师生营造一个环境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

2、加强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全面推行安全工作责任制,狠抓校园综治、普法、创安等各项工作的落实,为我校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①完善领导值班制度,每日1名中层以上领导值班,有效提高校园的安全程度;②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法制安全报告会,强化师生安全意识; ③通过各班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广

播站,国旗下讲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普法教育的实效性;④每学期初学校与班主任、教师、处室、学生家长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给每位学生发放《安全手册》,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提高自救能力;⑤做好汛期的防灾工作,落实应急避险措施;⑥每逢周末、节假日组织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禁止学生乘坐农用车、摩托车等;⑦在寒暑假时,印发《致学生家长一的封信》,提醒家长要紧密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假期安全工作,形成家校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

目前,我校正处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一手抓教育教学,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质量过硬、管理规范、校风严谨、环境优美和谐的文明校园而努力奋斗!

芜湖县红杨中学

上一篇:活动开幕领导致辞下一篇:东皋印派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