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题戏剧化教学手段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2024-05-15

压题戏剧化教学手段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精选10篇)

篇1:压题戏剧化教学手段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在美术教学中,引入直观形象、声情并茂的现代教学媒体,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变静态为动态,变呆板为生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对提高美术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美术修养能发挥积极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真烂漫,富有想象力,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和表现欲,绘画是他们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进行《美丽的热带鱼》教学中,首先教师让学生观看配有声音的海底世界的动态录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欢快地追逐、嬉戏,一时悠闲地吐出一串串泡泡„„,这些强烈的视觉效果很快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授课时,教师再利用CAI课件,直观地让学生感知鱼的基本形态及图形的拼作过程,知道鱼的各个部分可以概括成不同的几何图形。课件演示:在四周摆放的许多几何形当中选一个大三角形接到屏幕中间,作鱼的身体;再拉一个小的梯形到大三角形的后面,作鱼的尾巴;小圆形作鱼的眼睛。鱼的基本形状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兴趣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了。教师紧接着问学生:“‘鱼’已经制作出来了,但是这样的鱼有没有刚才我们看到的鱼漂亮呀?”学生齐声回答:“没有”“那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让鱼漂亮起来呢?”“给它添上美丽的花纹。”教师神秘地说:“现在我来变个魔术。大家仔细看,老师数三个数后,会出现什么情况?”点鼠标过后,老师数道:“一、二、三变„„”话音刚落,那条鱼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摆摆尾巴“咕噜咕噜”吐着泡泡,悠闲地游走了。至此,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兴趣已完全被调动起来了。接着,教师继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向学生演示各种不同几何形状拼接而成的鱼儿。学生们欣赏、赞叹之余,个个跃跃欲试,想亲自动手做一做美丽的鱼儿。这时,教师相机向学生讲解示范如何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出美丽的鱼儿。例如用旧挂历纸先撕出一个大椭圆形的身子,再撕一个小三角形的尾巴,然后把它们粘到一起稍加整理,一条美丽的鱼儿就制作出来了。最后,教师得用CAI课件向学生展示一条在水中游来游去的鱼儿的画面,对学生说:“同学们瞧这条鱼是多么可怜、多么孤独呀!它的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大家愿意为它找到不同的朋友吗?”话音未落,学生们已经认真地动手制作了。这堂课由于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绘画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显得很重要。一幅画的好坏,创造力起着决定作用。培养学生的绘画创造力,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快乐的春游》教学时。首先,教师用CAI课件展示一群小朋友在公园里春游时划船的片段。让学生耳朵听着优美的歌曲,眼晴观看动态的画面:柔软的柳条一直垂到水面上,清澈的湖面上波光粼粼,一群小朋友在小船上欢快地划着桨、唱着歌,每个人的脸上挂满了快乐的笑容„„,音乐、画面让学生深深地陶醉其中。这时,教师用语言引导:“大家看这群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呀!当然,因为春天是美丽的,所以在美丽的春天里大家也玩得很快乐!现在大家跟老师一起去看看春天的景物到底是怎样的美丽!”接着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向学生展示春天的景物:蔚蓝的天空、绿得令人心醉的树木、像彩霞一样漂亮的花朵、像翡翠一样清澈的河水,像音乐一样优美的鸟叫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体会春游时的快乐心情。接着教师提问:“在春天里,美丽的事物并不止这样。同学们,想一想美丽的春天还给你留下了哪些美好的回忆?”学生们在多媒体课件的启发下纷纷举手发言,描述自己印象中的春天。如果还需要添加内容,使画面构图更饱满,更富有情节性,教师可继续启发提问:“在什么地方游玩?和哪些人在一起,做了些什么事?天气怎么样?这些地方中有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他们画上去,你一定非常高兴„„”,学生们在启发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知不觉中构思好了作业的画面。有学生说不会画时,教师又利用CAI课件再现情景,让学生再观察,并鼓励学生大胆创造,按自己的思路勾勒出自己心中的画。这堂课的教学,因为有了CAI课件的帮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有力的训练。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绘画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是一种技能技巧的训练。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某些课的教学上很难突破难点,往往事倍功半。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后,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原色、间色》这一课要求学生认识原色、间色以及学习调和间色。以前在教学这一课时,由于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教师示范涉及的面不广,学生观察的范围不大。所以,即使我们又是讲又是示范,但是学生对于如何调和间色还是难以理解,现在我们依据课本内容,设计了CAI课件:把等量的黄色、红色、蓝色变成可爱的卡通形象。在讲解如何调和间色时,让这些可爱的卡通形象自己动起来,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让学生在它们的对话中了解了:间色中的绿色是同黄色和蓝色调和而成的;橙色是由红色与黄色调和而成的;紫色则是由蓝色与红色调和而成的。并强调,调和间色时两种原色的用量是相等的,水也不能加的太多,这样才能调出鲜艳、正确的间色。由于是CAI展示,又能以卡通形象出现,学生很容易接受,注意力相当集中。因此,他们观察到的调色方法很清楚明了,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并且学生明白了间色是由等量的原色加适量的水调和而成的。媒体展示,带给了学生直观的视觉效果。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实物演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迎刃而解。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物体的近大远小》一课中,学生对于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难以理解。我们运用CAI课件进行教学,起到了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利用动态的课件,向学生演示物体的近大远小是如何变化的,再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以加深他们的印象,这样就轻松地突破了难点,顺利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借助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的画面,将学习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不仅可以辅助教学者有效教学,而且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美术课“活”起来!

篇2:压题戏剧化教学手段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泰兴市鼓楼小学城西校区 陈欢

摘要:美国教育学家埃根等人在其所著的《教师的教学策略》一书中谈到,教学中不存在一种可以适应所有教学情景的模式或结构,世界上不存在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少慢差费”早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是昨日黄花,多媒体教学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何况还有“辅助”二字限定,另一方面,老师是“配镜师”,或者说是引路人,现在农村小学已经有电脑设备,着实振奋人心!

关键词:农村小学

美术教学 多媒体

正文:提到多媒体教学,实战在教学一线的相当一部分教师都认为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事情,其实不然。对于农村教师来说,大部分教师因学校教学条件、环境及自身专业等素养影响而认为多媒体教学是遥不可及而又不具实用操作性。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网络多媒体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信息技术的代名词,殊不知在广泛性和可操作性,及教学效果上,后者远远宽于前者;从另一方面讲,它们都是教学中的媒体,起着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传播方式的作用,为教学内容所具体使用的“媒介、媒质、载体、材料和基底”的媒体。它的深度具有可挖性与可塑性,尤其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深入课堂,更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一、以音乐为背景,增加美术课堂的抒情性

上好一堂课,特别是美术课,仅以传授讲解知识是不够的,针对学生来说,美术课宜在一种轻松,优美的环境中进行。这样学生在自然与不自然中敞开胸怀学习知识,探索知识。在美术课堂中我通常以轻音乐为背景,加以有节奏的讲解与学生练习、师生探讨等共融,整个教学过程都是轻松愉快的。

“同学们请闭上眼睛…”,在我打开课前录制好的以《走进新时代》《命运》《青藏高原》等音乐为背景情景中,带着学生走进开国大典时人民欢庆场面;凡高在绘画中不屈的精神及高原草原的空旷与田园诗情中宁静的故事中,学生为之陶醉,同时也打开了学生的思维。

一节课其实很简单,教师只要课前准备一下,用好语音座、录音机等就行了。教学建议:根据教材内容,选好背景音乐磁带,配以录音,喜、怒、哀、乐、欢庆轻松的课堂氛围,在于教学内容的引导,同时可配以幻灯教学,效果更好。这样美术课堂教学上即充满抒情性,又充满了学习性。虽然简洁,但很方便,在农村小学很实用。

二、以电脑教学为传媒,完善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电脑是现代教学手段的一种象征,多媒体教学基本是利用声、像等形象传媒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在美术教学中,它有着其它多媒体教学手段,无法相比的优越性,但对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来讲,它却存在的诸多条件限制,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法保证其正常的教学操作。诸如:教师对这一领域知识与实践运用是否轻车熟路,学生对电脑知识了解多少,这都存在着一定的不可知性。

利用计算机教学我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进行。首先自己制作课件(需寻找大量的资料及图片)在多功能教室给学生上课,让学生直观感受大量的内容与知识,如在上《中国古代美术》时,可以从原始社会的彩陶开始系统的介绍到明清画家四僧、四王的代表作品。在跨越历史时空的限定上,学生对美术(绘画)的发展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而省去了枯燥白话式的讲解。

其次,在适当的时间,把学生带到微机教室上课,主要上美术实践课(设计与绘画两方面内容)。在设计课堂上,一般在前一节课上,让学生做好设计草稿,如设计徽标、图案、宣传、招帖等方面简易内容。然后在电脑中教以其修改、完善作品效果(高年级)。在绘画课堂上,教其用工具栏中的绘图工具:铅笔、尺子、刷子、橡皮、颜料等画出简易的图案、风景。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知识,诱导学生进入博物馆、画廊欣赏名画,了解现代美术动态及作品。

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村小学美术教学,利用电脑为媒介,把握课堂有诸多的困难与不便,但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能利用到美术教学上来,可以说是提高学生美术综合能力及完善其素养的一个重要方法之一,同时它让学生理解、掌握的不单单是美术学科知识。教学建议:电脑教学虽仅仅是教学的一个手段、方法,但它的生命力是强大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先自我充电,完善自身教学素质。同时可力争改善教学环境,进行偿试性教学,又不可一味依赖其教学形式。

三、以实物投影为媒介,促进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动手能力与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指着一幅美术作品的图片问:这是不是画出来的?是怎么画出来的?一类问题,让教师难以做一个圆满的解答,特别是对一些油画及综合材料构成的作品。同时,在对一些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抽样调查时,很大一部分同学在对美术课教学中持两种态度一种结果。不喜欢美术因为不会画画,喜欢美术但不会画画,从某种意义上理解,把美术与绘画等同起来有失不当,但其不会画,不敢画,至少与对美术教学不感兴趣有着因果关系。这关系并不是美术课堂教学的初衷,总的来说,这就是把美术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距离拉大了,让部分学生望而生畏,或是爱之而又退却的感觉。实物投影教学可以恰到好处的弥补这一课堂缺陷,面对诸多的学生在无法弄清一些美术作品时,可以制作胶片投影或进行实物投影,对作品进行讲解分析,这样比简单的语言描述让学生看的更透彻,理解的更清晰。必要时教师可当场示范作品投影,如上动物图案课时,用剪刀先剪好小鸡、小猫等动物图形,利用投影结合教材讲解,学生一看,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制作的。同时,也可把学生优秀的作业放上去,请同学们欣赏、点评,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也使其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美术技能。

在投影教学中,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短短的一节课,要实用而又生动,需要教师在选择内容上把握好所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共融在一起的状态。不要使学生感到一些作品只可赏识不可动手实践的高难度,从而隔断学生的思维。教学建议:教师宜先做好上课内容的充分准备工作,难度适宜,同时可适当配以音乐,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感到紧张局促,这在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具有推广价值。

四、以幻灯为语言,完善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

美术课堂教学的语言是丰富的,幻灯教学就是其中一种。在教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自制或选好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幻灯片,以目的性、针对性较强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在上欣赏课时,可事先收集大师作品幻灯片,集中给学生介绍、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欣赏其经典画面。在学生脑海中留下那幅幅优美的古典画面的同时,我让学生用百字短章来叙述其印象最深刻的一幅作品,同时,又让其选出一幅作品用一句话来表达其主题内容,学生兴趣盎然。

借助幻灯教学,使课堂紧凑而又充实,视觉感染力强。教学建议:有足够的幻灯片资料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驾轻就熟,就可以上堂很好的美术课,同时配以背景音乐,课堂效果会更佳。这是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也是最宜推广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之一。

教学中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的方法手段中的一种,它是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为媒介进行教学传播的一种途径,以上的几种教学方法,仅是多媒体教学中常用的几种而已,远远不能囊括多媒体教学,而它们之间在教学中又是互通,相互可融在一起的,不是孤立的使用,特别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运用中。虽多媒体教学在某程度上是无法取代传统美术教学中的某些方法(绘画教法等),但它有利于促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进展,其功效是不可否认的。

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王素荣

篇3:压题戏剧化教学手段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互动式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实际要求和教学目标的引导下, 促使教学环境、教学主体以及学习主体之间, 形成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关系。将互动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过程,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创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借助多样形式, 例如:巧用教学资源, 构建互动授课氛围;采用动作手势, 营造互动教学情境;开展小组合作, 形成互动学习模式;借助激励引导, 创建互动师生关系等等。

一、巧用教学资源, 构建互动授课氛围

教学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 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重要因素。教师倘若能够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则能很好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作为小学美术教师, 在利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应大胆放手, 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发挥空间, 同时, 还要注重对互动授课氛围的构建。

比如, 教师在讲解《七彩生活》这部分内容时, 可以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事物的色彩, 要求学生对所见到的色彩加以总结, 促使他们进一步感受色彩。在此过程中, 教师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的同时, 还要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言论, 然后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的色彩, 自主调配颜色, 进行自由创作, 大胆表现色彩, 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生活之美。然后, 教师要负责点评学生的作品。当然, 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物体的彩色图片,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的色彩特征, 并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展示多样风格的图片, 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色彩之美, 而且还能够加上对色彩的理解。

二、采用动作手势, 营造互动教学情境

动作手势作为一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 具有其他交流形式无法达到的沟通效果。为了营造互动教学情境, 小学美术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动作手势, 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实现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互动。

比如:教师在《风筝》的教学活动中, 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动画特效功能, 给学生展示放飞风筝这项活动, 同时采用简单的动作手势比划风筝在天上飞的场景, 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而且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营造出有效的互动教学情境, 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推动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开展小组合作, 形成互动学习模式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就小学美术教师而言, 需要以课堂教学实际要求为基础, 把握教学时机, 设置合理的、有价值的合作学习任务, 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维。此外, 教师还应把握好教学节奏, 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在整个互动式合作学习中, 教师应该将自身定位于引导者角色。

比如:当教师在讲解《我也会造飞机》、《我也能做鞋》、《我造的车》、《包的世界》这类教学内容时, 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给每组成员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合作完成飞机、鞋子、车、包的外形设计任务以及相应的制作流程。在设计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时, 教师要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 同时引导小组内成员展开互动交流, 探讨飞机、鞋子、车、包的外形设计以及实际制作问题, 最终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参与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能够高效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而且能够提高实践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四、借助激励引导, 创建互动师生关系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激励引导的过程中, 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给予每位学生充足的认可与尊重, 促使他们产生无限的学习动力。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把握好教学和引导的“度”, 认真分析与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观点, 注重对学生思维的有效引导和启发, 在课堂上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此外, 教师还可以借助小组评议的方式, 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 防止出现明确划分评价等级的现象。同时, 教师应该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 并将之融入课堂, 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比如, 教师在开展《冷暖色调的画》的教学活动时, 首先可以向学生展示梵·高的作品《向日葵》, 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幅画展开讨论与联想, 大胆发表个人对这幅画的看法。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充分借助激励与引导作用, 给予表现优异的学生一定的奖励, 并表扬其他学生付出的努力。再比如, 当教师在讲解《梦中的我》这部分内容时, 可以播放一段科幻电影片段, 之后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有趣吗?这样的情境是不是只有在梦中才会出现?同学们做过哪些有趣的梦呢?此类问题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法, 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和素质, 并推动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因此, 小学美术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和教学实际, 对互动式教学法进行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董国栋.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与探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2.

篇4:压题戏剧化教学手段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一、直观演示优化课堂教学

例如在上《色彩的冷暖》一课时,老师可以先设计房间、树木、远山,再给出很多不同的冷暖色,让学生自己选色然后填入,让大家在涂色游戏中感受色彩的冷暖,然后让学生讨论哪些是暖色,哪些是冷色,在不同的环境中有没有发生什么不同的变化。涂色游戏让学生可直接地在电脑上操作、绘制,将电脑多面体的图片、音乐、色彩、交互及直接参与等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一般课堂所收不到的效果,真正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电脑的直接参与性,可以使学生把自己的东西充分的表达在画面上,可以在电脑上进行绘画、上色等等,比在画纸上画灵活性高出很多倍,快了很多倍。一般来讲,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参与的活动,才会发展为自主学习。又如在《有趣的面部表情》一课中,学生一看书上的漫画人物,都说太难,不会画。如果这时候要他们去创作,那就是一种机械学习和被动学习,学生的热情、灵感都处于沉寂状态。我先用设计了一个贴五官的游戏,把眼睛嘴巴简化成弧形的小段,让学生自己上台来操纵鼠标,变化它们的方向角度就能拼出各种表情。拼出一种表情,我就点出相应的漫画人物,都是他们最喜爱的形象,比如柯南、樱桃小丸子,配出笑声哭声等。学生都跃跃欲试,在作画的时候还互相做表情观察,效果很好。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他们对学习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积极的参与进去,又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学习必定能事半功倍。

二、完善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以电脑为核心的多媒体是现代教学手段的象征,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利用声、像等形象感性传媒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在美术教学中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相比的优越性。例如,美术实践课并不是常规形式,而是出现在微机室,让学生在电脑前做好设计草稿,如设计徽标、图案、宣传、招贴等方面的简易内容,然后在电脑中教以其修改、完善作品效果;又如在绘画课堂上,让学生用工具栏中的绘图工具:铅笔、尺子、刷子、橡皮、颜料等画出简单的图案、风景。电脑绘画中那种近乎游戏的手法,特别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尤其是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他们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我们的美术教育才真正实现了愉快教育。另外,利用网络知识,诱导学生进入美术馆、博物馆和画廊等欣赏名画,扩大视野,了解现代美术动态及作品。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学美术教学利用媒体手段可以克服传统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不便,能够提高学生美术综合能力,完善其素养。

三、强化美术教学的审美功能

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在一种轻松、优美、活跃的环境中进行,这样学生能够自然而然主动学习知识、探索知识。在美术课堂中,可以利用媒体布置轻音乐背景,配以有节奏的讲解,让音乐为美术所用,让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度过。课堂教学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选好背景音乐,配以录音教学、幻灯教学,这样效果更好。这样美术课堂上既充满抒情性,又充满乐趣性,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很实用。

四、利用媒体点评作品,树立学生自信

小学生往往迫切地想知道大家对自己成果的评价,总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同学认可,被老师表扬。用多媒体总结讲评就顺应了学生的这一心理倾向。例如在上《请到绿色商店来》一课时,我就请学生把画好的作品放到实物投影仪上直接投影在大屏幕上,引导学生看看说说,抓住设计创意、构图、色彩等来评价作品,这样既极大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因为扩大了可见度,使大家都能清晰的看到彼此的作品,每到这时候,学生们就很兴奋,热情高涨。这样进行评价,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篇5:压题戏剧化教学手段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单位:高新区胡村乡大庙小学

姓名:齐培铭

戏剧表演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要介绍的戏剧表演教学法,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总结、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

一、戏剧表演教学法的意义

戏剧表演教学法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综合素质为本,以人的持续发展为本,培养的是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又能持续发展的完整的人。戏剧表演教学法尊重每个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

戏剧表演教学法能激活语文课堂。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语言学习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戏剧表演教学法的推行使学生彻底摆脱了学习的羁绊,学生由学习的奴隶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去猎取知识,不再把学习语文当做负担,而是当做一种自觉追求和艺术享受。

二、戏剧表演教学法的运用

戏剧表演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包括前期准备、任务环和语文写作三部分。在前期准备阶段,教师向学生介绍主题和任务,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任务环阶段,学生为完成交际表演任务而尽其所能运用已学的语文知识;在语文写作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巩固和掌握前阶 段所学语句的某些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做到:

设置情景,突出表演。教师指导学生表演时,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都要符合语言交际功能和语言规律,要根据剧情需要,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和学习课文。教材中对话、问答部分的内容,原本就是短剧形式,不需要改动便可进行表演。但是,教材中大部分课文是记叙文形式,必须经过再加工,把课文改编成人物间的对话形式,让其中的角色各有其性格特点,情节发展充满矛盾冲突,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

戏剧表演要与句式表达相结合。戏剧表演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的机械记忆力强,往往能很快把一篇课文背诵下来。但是,如果学习只是囫囵吞枣地背下全文而没有体会句式的特点,那么,表演时也只是机械地背诵,体现不出作者在语言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特点也得不到体现。因此,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表演者一定要反复品味句式如何表达,语气是柔和还是强硬,是抒发情感还是提出疑问。即使是同一句话,出现在文章不同的地方,说出来的语气、语调也绝不相同。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有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类似的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每次的语气都不一样。

了解学情,因材施教。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比如,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原有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学习习惯、道德品质、集体观念、合作意识、纪律、心理健康以及家庭状况等。教师要认真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设计教案、学案,以便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合理分组,优生带动。为了便于学生互动表演,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互动小组,每个小组大体为四人,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平均分配到每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具体负责本组成员按时完成语文学习和表演任务。笔者在实践中还把教室里的座位排列成“U”形,由见背不见脸变为相互面对面,既新鲜又有趣,十分有利于组织学生进行短剧表演和多边活动。如此合理分组,不仅可以实施优等生带动策略,又可以使小组之间展开竞争与挑战,达到共同提高语文水平的目的。

情景感染,文化熏陶。为了增强情趣、烘托气氛,教师应想方设法创设语文学习环境,比如在教室墙上贴上相关的图片、文字等。此外,为了激情引趣,教师还可以用彩纸或彩布做成各种各样的头饰,让学生戴在头上,把标志性的衣服饰物佩在身上。这样,戏剧表演会更加逼真生动。这样的语文学习既有趣又好玩,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篇6:电教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电教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丛台区学步桥小学 梁静

美国教育家罗伯特・家涅把各种教学媒体的应用看成是学习情景中刺激学习者的组成部分,即教和学的组成部分。教学媒体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每种媒体又都具有自己的功能、特点和局限性,一种媒体的局限性往往又能由其他媒体的优越性来补充。在诸多媒体中,我认为计算机这一媒体的优势最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能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取得的效果。人们常说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由于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又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丰富的教学材料,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变有意注意,为无意注意,使学生在轻松的、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是创设情境的最佳工具。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利用CAI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1、创设学习情境。导入新课时,必须创设好的学习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新知识做好良好的心理准备。计算机辅助教学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学习兴趣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在教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先播放了一段录像,就是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比赛镜头,每当一个歌手演唱完,评委老师就亮分,报幕员说,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一号选手的最后平均分是92分 ……这个平均分是怎样算出来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来教给你们一项新本领,然后引入课题。这样学生个个积极主动地学,并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2、创设问题情境,“学习自疑问开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良好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求知识的欲望。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能力的提高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因而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根据低年级的儿童对彩色图画的敏感,对小动物的偏爱,制作一些动画片,为儿童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同时配上富有启发而有趣的谈话,来提高学生参与欲望。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时,我制作了“小猴子找外婆家”的动画片让学生看,并配上录音:有一次,小猴子的妈妈生病了,要小猴子上山告诉外婆,临走前,妈妈说,外婆家和奶奶家的房子很像,只是稍有点不同,外婆家的房子呈正方形,奶奶家的房子呈长方形。可是,顽皮的小猴子还没听明白撒腿就跑,到了山上,看见差不多的房子才愣住了。这时,小朋友完全进入情境中,都愿意帮助小猴子,可是他们也不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呀?于是我趁机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3、创设应用情境。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大纲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然而常规教学由于受空间、时间等限制,无法有效的创设较多的实际问题情境,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而计算机教学媒体却具备这方面的长处,能创设丰富的虚拟应用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首先出示各式各样的柜子,然后提问:“如果老师要你们帮忙设计一个衣柜,你会怎样设计?”学生汇报时老师再用计算机进行演示说明。又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利用计算机创设“虚拟商店”让学生当售货员或消费者,进行仿真练习,模拟购物。由于计算机演示具有“复原”功能,因而这种练习可不断重复,使练习效果强化。利用计算机教学媒体创设应用情境,可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虚拟的现实世界,通过对方法与策略的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想象,达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效果。

4、创设生活情境。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我们不能将课堂教学搬到生活中,只能在课堂上借助计算机创设虚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教学“生活中的大数”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商场电器的价格表,让学生说说这些电器的价格,为读数和认识数位及数的组成打基础。然后,再呈现四幅照片,一方面通过这些真实的数据使学生学会万以内的数,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用数字表示数的特点。

二、展现过程,拓展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过程,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演示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而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带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形象逼真的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和学生探求知识的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把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需要将圆转化成其他图形来推导圆面积公式。以前无论是运用教具教师演示,还是制作学具学生操作,都难以较好的完成“曲变直”,而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可以由原来的教具或学具对圆的等分份数提高很多倍,直至无限,而且分的过程具体、形象、清晰,不仅能拼成长方形,还能拼成三角形、梯形进行推导。这样通过计算机的过程展示,既较好的解决了“曲变直”的认知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而且还顺利的渗透了极限思想。

2、扩展时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

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形象的模拟思维世界,再现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如学习“平行线”时采用动画的方法来演示两平行线向两端无限延长直到尽头,让学生结合直观发挥想象,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这样弥补了传统教学难以讲清的不足,使学生突破现实的局限,能在脑中展开想象、发散思维,既建立了空间观念,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又从中渗透了“无限”的思维,同时动态演示能使学生的记忆更深刻、更牢固。

三、利用动态,提高技能

1、模拟演示,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利用计算机模拟操作比教师用其他手段演示更形象、逼真,把他与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角的度量”时,先将量角器放大显示在屏幕上,然后用闪亮、着色、移动的方法介绍量角器的构造与使用方法;再显示可活动的角,学习看量角器上的度数;最后指导学生学习量角和画角的方法。这样教学能使学生有效的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克服了使用中的难点,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加大容量,提高学生练习技能。

当教师的都有这样的经历:为节省上课板书时间,课前准备了大量纸条,把板书内容逐条写上;为增加课堂练习量,把各式习题都抄在小黑板上。至使上课出现“纸条到处贴,黑板到处挂”的现象。而在“圆的直径有几条?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等问题教学中,又由于无法充分展示“无限增加”的效果,使学生信息量不足,接受起来比较困难。CAI介入课堂教学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多媒体技术“动”性强,因而传递信息量大、速度快,再加上交互性强,使高密度、大容量的训练和信息交流成为可能。这样,教师可以精心组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优化了教师的教,也优化了学生的学。

篇7:压题戏剧化教学手段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论文摘要:本篇论文主要从四方面阐述电教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运用电教,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雷雨》教学过程为例,体现电教手段在形、色、声、动等方面的优势。

二、运用电教,再现历史,培养情感。以《难忘的泼水节》为例,体现电教手段的作用。

三、运用电教,培养学生想象力,促进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以《望庐山瀑布》进行阐述。

四、运用电教,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作文入门。以《小白兔搬南瓜》《可爱的小动物》阐明观点。

关键词:电教手段

激发兴趣

再现历史

培养想象力

提高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文字、图象、动画、声音等结合在一起的新型教学方式,特别易为小学生接受,能够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各种感官,使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现就电教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谈几点体会。

一、运用电教,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而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对学习内容却兴趣不浓。因

而,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我在教学《雷雨》一课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伴随着刺眼的闪电,传来了轰隆隆的雷声,大雨倾泻而下,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街道上什么都看不清了,一切都笼罩在水雾之中……慢慢地雷声小了,雨停了,天空中出现了一条美丽的彩虹,蝉又在树上唱歌了,蜘蛛又坐在网上了。

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再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给学生完整的事物映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体会到大自然的奇妙。由于形、声、光、色浑然一体,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课文内容铺好了道路,也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运用电教,再现历史,培养情感

《难忘的泼水节》讲述的故事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感,培养学生对周总理的敬佩、爱戴之情,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我们将周总理的一组照片制成“连环画”,配上音乐和教师的解说,再现周总理慰问灾民、关心警卫员、穿着补了又补的睡衣,以及总理逝世后,男女老少自发地聚集长安街头为总理送行的场面,学生从中了解到周总理胸怀人民,进一步激发起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在教学本课时,我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来历及意义,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延伸,让学生搜集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培养学生了解祖国文化,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

三、运用电教,培养学生想象力,促进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十几年来,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若在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如教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第一句时,我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录像。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教师问:“如果你也来到这般景象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香炉峰上团团雾气,在阳光中,变成了紫色的云霞,啊,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烟雾燎绕的仙境之中。”又如在让学生领会三、四两行诗境时,我关掉录像声音,让学生边看壮阔的瀑布,边展开丰富的想象,我提问:“你觉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有的说:“这长长的瀑布像天上仙女手中挥舞的银纱,美极了。”有的说:“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奔腾而下,仿佛一条白色巨龙从天而降,”……这样利用电教手段在教学中展示美的对象,学生从中体验美,并积极地发现美,表达美,营造出一幅幅的景象。

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传递、变动、再现作用,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这样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古诗教学效果。

四、运用电教,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作文入门 说话”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文的初步训练.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儿童从四.五岁到九.十岁,他们的模仿力和记忆力都很强,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称之为语言的“习得期”。在这一阶段,“说话”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直接影响整个“说话”教学的效果。在十几年的教学研究中,我发现如果在低年级“说话“训练中巧妙地运用电教媒体,利用它的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趣味性.再现性等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会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调动“说话”的积极性,降低“说话”的难度,提高“辩析”的准确性,从而取得其它媒体所无法取得的效果。

如<<小白兔搬南瓜>>是一个由三幅图组成的童话故事,小白兔看到小黑熊骑自行车,怎么就想到不用扛南瓜的办法而改用滚动的办法呢? “小黑熊骑车”的画面是静止的,对于大部分儿童来说,认识上述这一点是有困难的.我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便设计了“小黑熊骑车时,车轮在转动”的动画特写镜头以及“车轮滚动”与南瓜“滚动”的比较,使参与教学活动的儿童也和小白兔一样产生一个类似的思维过程,脑子里想到的“滚动”这一形象.既然心中有所想,口中就有话说,纷纷举手发言,这说明三维动画的运用为突破教学难点起了关键性作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地进行口语交际,为顺利地迈进作文的门槛做了铺垫。

又如在指导学生写《可爱的小动物》时,先在电脑上显示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再用“闪烁”的方法,按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向学生显示,把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时再让学生说一说小白兔可爱的外形,由于学生观察有序而细致,因而个个言之有序。

当学生观察了小白兔后,教师很自然地用一句过渡句:“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不信你们瞧!”“空格”键一按,屏幕上显示出40多种小动物。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面对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欢呼雀跃:“呀!怎么有这么多小动物?”“有趣!”教师紧接着问:“想不想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想!”学生的表现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各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请你按刚才的观察方法加以观察,然后选一只你最喜爱的小动物向大家介绍比一比谁是最佳解说员。”!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同桌对说,小组讨论,大家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个个说得开心,这也为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小学生害怕作文的原因就是无话可说,像这样坚持下去,相信他们不仅愿意写作文,而且一定能写好。

语文学科运用现代化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教改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只要注意因文而异,因人置宜,合理使用电教媒体,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篇8:压题戏剧化教学手段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一、互动式教学的内涵

互动式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 主要教学形式为展现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 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保证师生平等, 创建出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 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保证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和教师互相交流、相互影响,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提高教学效率。

二、互动式教学的实践方法

( 一) 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学生在绘画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观能动的发挥, 而主观能动又与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有关。如果绘画环境不适宜学生创作, 那么学生的思想将受到约束, 作品也将是死板的、缺乏生气的, 久而久之, 将埋没学生的创造力。

在绘画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 及时交流, 相互启发,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保证学生的心理有所放松。例如, 在学生画太阳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室外欣赏太阳的美景, 早晨金灿灿的太阳披着朝霞, 中午银闪闪的太阳与白云为伍, 傍晚红彤彤的太阳与晚霞。通过不同审美环境的体验, 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从而画出的太阳不再是一个模样、一个色彩。利用良好的美术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发挥创造性。

( 二) 新颖合适的教学内容是互动式教学的核心

学生绘画教育必须在重视技巧运用的同时,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现, 关注学生的价值倾向, 因此, 学生绘画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启迪学生心中的画, 显现学生真实的情感生活, 教师利用丰富的体验和感受去教导学生, 同时要选择新颖合适的教学内容。对于中班学生来讲, 他们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精彩度, 往往对新事物充满好奇, 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选择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关的教学内容, 将已知和未知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构建新的知识经验。

例如, 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已明确单色画的概念, 也已掌握了水彩的应用方法,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 《单色画: 有花纹的鱼》练习, 学生可以主动发挥想象力, 创造出生动的作品, 学生获取利用花纹打扮鱼的新知识。试想, 如果学生没有单色画的基础, 没有欣赏花纹的经验, 就不可能有创作的兴趣和冲动。所以, 在美术教育中必须为学生提供新颖的内容,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 三) 交流是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方法

美术课堂中的师生互动, 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师生之间的交流。第一, 在美术教学之前应该选择合适的问题做好备案, 包括主要的绘画方法和绘画技巧等, 教师有选择地提问, 学生才能有选择地回答。第二, 美术课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自己在创作, 在创作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指导, 给予适当的鼓励, 但不可干涉太多, 避免影响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第三, 美术作品完成之后,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绘画技巧, 促进共同进步, 教师给予点评。

( 四) 正确使用范画

范画的应用目的, 是为学生提供绘画导向, 而不是对绘画技能形成一种禁锢, 应起到打开学生想象和创造空间的作用。在具体的绘画教学中, 范画的讲解和悬挂时间不宜过长, 教师的讲解只需要学生明白活动的任务和规则, 在学生开始创作之前取下范画, 避免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和模仿行为, 将灵活的创作空间留给学生, 在重要的环节上给予指导和帮助, 让学生更有个性地表达自我, 表达世界。

( 五) 互动过程中善于应用多媒体技术

在多媒体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 小学美术教育也引进了这一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 完善教学内容的表达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意境, 观看美术作品和视频材料, 利于学生加强对作品的认识, 领会作品的艺术性。

三、结束语

互动式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是现代教育的需求, 师生互动的过程中, 提高学生参与创作的信心和兴趣, 保证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美术知识, 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小学美术教学有着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原则, 因此,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必须不断创新。

摘要:互动式教学方法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现代教育改革的进程。在应用的过程中, 充分体现出教和学的双重作用。主要探讨了互动式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小学美术,应用

参考文献

[1]叶富江.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读写算, 2014, (08) :51.

[2]曹丽丽.浅谈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 2014, (12) :98.

[3]周兴洲.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互动的重要性[J].少儿科学周刊, 2013, (12) :85.

篇9:插画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实践

关键词: 插画 小学美术 国画

现代教学强调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通过以视觉为主的课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视觉为主的课堂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们沉浸在丰富多彩的图像中,能通过对它们的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之中。如今在许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下,插画逐渐深入到小学美术课堂中,它给小学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在插图课堂中,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插图激发同学们的灵感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插画的具体构成产生浓厚兴趣,随之他们就会按照老师的教学思路深入学习。如此,就会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完成插画制作。学生会通过各种方法为插画制作奠定基础,比如学习欣赏课、制作课、国画课等,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

一、在尊重学生审美差异的基础上,将插画融入课堂

由于小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插画应用到小学美术课堂会达到不同的效果,相同画作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审美观点。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会因成长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注重插画欣赏中的差异性,对于不同学生的审美观点都需要耐心分析,并为他们提出有效的建议,使每位同学的审美能力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插画课堂上,老师首先要对本节课所要欣赏的插画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到插画出自哪个年代,哪个国家的作品,怎样的风格,风格在当时有怎样的影响,传承至今是否依旧保留着当年的风格,对现代的画作风格有着怎样的影响。此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了解插画出自哪位画家之手,画家当时著作这幅画的时候是什么生活环境,它蕴含画家的怎样思想感情。最后引导学生有一定层次地进行画面分析,让他们跟随着自己的思路遨游在画面欣赏之中,从而让学生对画作欣赏逐渐由表面感性向更深程度的理性转变,让学生学会由浅到深地欣赏。

二、借助工具分解插画,帮助学生了解插画构图

响应国家素质教育政策,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开设小学美术制作课,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插画设计一些制作课,将橡皮、彩纸和废旧的材料利用到制作课中。这样不但能达到制作课的目的,还能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利用插画分解为学生讲解制作的步骤和方法,这样学生就能通过插画的分解进行分析,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完成制作。如此,学生除了了解插画的构图,还会很好地完成制作。插画在制作课程中的应用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以免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同时能提高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苏少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秋天来了”这部分内容时,在开始制作前,教师为学生准备好必用的工具和材料,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并勾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秋天什么样的。通过激烈讨论,有学生说树木的叶子都变黄了,有学生说秋天菊花都盛开了,有学生说田野里有着金灿灿的稻麦,有学生说果园里的果子都熟了。在学生讨论后,教师通过PPT把每位学生描绘的秋天景象都以图画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并把图画分解以方便学生进行制作。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分解步骤进行制作,比如用卡纸制作硕果累累的果园,果树上结满沉甸甸的果子,教师就让学生用棕色的卡纸制作树干,用金黄和红色的卡纸制作果实,用青色的卡纸制作树叶,学生用剪刀剪出相应的形状,然后用胶水将这些剪出来的图像粘起来,这样就会呈现出硕果累累的感觉。

三、将国画与插画相结合,增添美术课堂活力

国画课是小学美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国画是画家通过笔墨技巧传达自己的感情,在这些画家笔墨渲染下,学生会增强对国家传统文化的认同。在国画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讲解一些著名的国画和这些国画作家的背景,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以方便进行接下来的课程,然后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国画的理解进行临摹创作。在临摹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此时就需要教师用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引导,将学生不能理解的部分利用插画的形式展现给他们,再亲手在课堂上利用毛笔给学生进行当场示范,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完成国画。例如以苏教版小学美术为例,其中有标题为“水墨游戏”一课。教师可以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水墨,为学生画出一副简单的插画。然后让学生观察水墨画给人视觉上的感受,以及水墨画的特点。然后教师用不同比例的水墨作画,让学生感受产生的不同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在向学生展示运用毛笔时,不同的力度,作出来的画不同。然后让学生在纸上作简单的插图,把握不同情况下水墨画插图的效果。学生在不断地观察和尝试过程中,感受水墨创作的整体风格,不仅为学习绘画增添了新鲜的活力,更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会了新的绘画技能。

四、结语

小学美术素质教育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由于之前我国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我国美术教育方式十分落后,因此,现在我们首先要从观念上重视小学美术教育,其次才能在优秀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不断研究新的有效教育方式。通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加入视觉教育元素,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渐渐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将插画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是实现以视觉为主的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今后研究要着重注意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党麦菊.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J].新校园(中旬刊),2015(3).

篇10:压题戏剧化教学手段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扶沟县新村小学 郝美玲

摘要: 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最佳途径,是激发课堂生命与活力的有效办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有着其特殊的优越性。它可以使课文的语文材料变成可感的声像资料,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它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材料的空间,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

关键词:电教手段 低年级语文教学 优越性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实践教学改革。即便是低年级学生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计算机、投影仪、幻灯、电视机等电教媒体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并表现了其独特的优越性。现代电教手段在课堂内外的运用已成为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电教手段愈来愈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电教手段的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使得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生机焕发。无论是在识字、写字和阅读的教学中,还是口语交际和写话的教学中,电教手段都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一,识字教学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高低,因此,一直以来识字教学都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过去的实践中,很多教师在处理识字与阅读写作的关系时曾出现过两种偏向:

(一)、片面强调识字写字对阅读写作的制约作用,片面强调识字写字的重要地位,将识字写字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唯一的,单纯的“重要任务”,忽视了尽早阅读与写作,忽视了及时发展语言,忽视了读写对识字写字的促进作用,延误了语言的及时发展,也造成识字效率不高。

(二)、为了尽早阅读与写作,夸大了汉语拼音的作用,试图以汉语拼音代替汉字,提前进行阅读与写作。虽然在发展学生语言和发展学生读写发面有一定的进展,但是拦路虎只被绕开而没有消失,学生最终的读写还是要用汉字。识字质量不高和识字数量不够,不仅严重影响读写的顺利进行,也对学习汉语言文化有消极的影响。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和写字是1——2年级(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000个汉字,1——2年级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低年级语文每篇课文都有十几个生字要认识,看似容易其实很困难。运用传统的讲读方法教学,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一堂课下来教师累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仍有一部分学生掌握不到一半。导致许多教师对识字教学望而兴叹,这并非教师没有认真教,也并非学生没有努力学,只是教学手段和课堂结构均已“老化”。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象,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印象。《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遵循教学的直观形象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学法,尤其是电教手段的运用,可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简单具体,使得呆板枯燥的汉字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横生。不但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强烈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二,写字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1-2年级)应“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然而,看看我们身边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按笔顺规则写字,写出来的字也相当难看,这只是现象之一;现象之二,有的学生写字总是缺笔少画,错字一大堆;现象之三,有的学生写的字笔画不到位,看上去非常别扭。尽管教师反复给学生纠错,可是很难改正过来。究其原因,在于我们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反复讲读、书空、练写等,让学生写字课堂枯燥乏味,没有吸引力。学生也因此失去了写字的主动积极性,甚至厌恶写字课。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怎么能写好汉字呢?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能够优化写字课堂教学结构,使一个个静止、繁杂、乏味的汉字,变成一幅幅活泼有趣的画面,动静结合,音像俱全,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气氛,令学生耳目一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活泼、高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然而,小学语文教材的知识内容极为丰富,其中许多知识都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说不清的。根据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很难对抽象的文字进行合理的想象,脑海中很难再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绘声绘色,大多数学生仍然云里雾里,无法真正实现和文本、教师间的对话,总是机械地接受教师灌注的知识。现代化电教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其再现性的特点,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演示的实验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的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色兼备,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来实行意义建构,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记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学习能力的形成。《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这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最精辟的叙述。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文学科,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口语交际”内容的教学。可是,我们在教学口语交际的时候往往出现“启而不发”“导而不说”的现象,或者是只有几个学生重复说着几句不完整的话,哪怕教师再努力地提示也无济于事,大多数学生仍然是满脸疑惑地看着老师。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很难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联想更广阔、更深远的情景或事物。没有情境的再现,口语交际的教学只能是“无米之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向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尽管教材紧跟生活,但由于学生受年龄心理的影响,他们只凭着浓厚的兴致体验生活而缺乏更深的思考。现代化电教手段具有直观、形象、情感性强等优点,能使交际内容中各种美的因素被直观而有效地再现出来,往往比文字描述更鲜明、更集中。加上画面的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的抑扬顿挫等因素,使每个学生身临其境,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感知,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极大激发了他们说的欲望。

例如,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有一次口语交际为:说说你打算怎样保护环境?上课伊始,教师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联系身边的人和事来谈怎样保护环境。眼看半堂课都快完了,只有几个学生在重复着“不能乱丢垃圾”,“看到地上有垃圾要捡起来”等几句不完整的话,其他学生都在观望。随后,教师运用电教手段创设交际情境,向学生展示了两集不同动画片,一集是几个小朋友在学校草坪上玩耍,边吃零食边扔零食袋和瓜皮果壳,并折断了许多树枝,最后停留在一片狼藉的画面上;另一集是几个小朋友在学校的操场上玩耍,他们看见地上的垃圾都捡起来仍进了垃圾筒,小树歪了都扶正,并给它们浇水,最后停留在草绿花红,树木翠色欲滴的画面上。通过鲜明的对比,学生很快明白怎样保护环境,一下子激起了它们说话的强烈欲望,都举着小手争着表达,说的内容远远超出了画面所描述的内容,直至下课仍意犹未尽。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先进的视听技术手段,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融视、听、说于一体。有助于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营造口语交际氛围,使学生在这种语言交际环境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感受语言,从而增强活学活用的口语交际能力。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信息化的当今社会,网络的优越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优厚的条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在网络时代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多了,明显地,传统的 “传道、授业、解惑” 的课堂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适应不了当今的社会。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课堂成为知识融会的地方。正如威廉•布莱克在《天真的预言》一书中所写的:“一颗沙子一个世界,一朵野花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手上,永恒在一刹那收藏。”

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既是教师教的难点,也是学生学的难点。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词句积累量少,很难用已有的知识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枯燥、乏味,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然而,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是学生初识作文的起步。假如这个时机不把握好,轻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这样,就为今后的作文教学设置了一道门槛,使教学陷入被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段学生对写话要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因此低年级强调“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乌申斯也明确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那么,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电教手段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一年级语文练习册上有一道看图写话题,图画内容为:一天晚上,一个小女孩倒水给她妈妈喝。学生看着图若有所思的样子,但半天也没有写出几个字,有的学生写了几十个字,可仔细一看,要点都没有写到(时间,地点,她们在做什么,她们说会说什么等。)。当用电教手段将这幅图再次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时,鲜明的色彩,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画面立即吸引了学生的视听感官,学生的思维也立刻飞入的画面。随后,学生很轻松地完成了写话,而且要点都写得很好。同样的图画内容,通过不同的手段展示,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足以说明电教手段在写话教学中的优越性。

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最佳途径,是激发课堂生命与活力的有效办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只要注意合理有效的使用电教媒体,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上一篇:服饰礼仪一下一篇:庆祝女儿结婚的经典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