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学教学

2024-05-09

戏剧文学教学(精选十篇)

戏剧文学教学 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语文教学,戏剧教学,戏剧性

一、案例背景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它在流变生成的过程中要涉及多种因素。有时候, 即便教师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也难免会出现许多“意外”。其实, 这些小插曲并非坏事, 许多戏剧性因素都可以转化为教学资源, 让学生受益。教师如能重视“意外”, 利用“意外”解决一些生成性问题, 必能化腐朽为神奇, 使课堂教学充满戏剧性。

二、案例描述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章“月是故乡明”章节教学中, 某教师是这样进行导入教学的:同学们, 古语有云:“宁要家乡一抔土, 莫恋他乡万两金。”中国还有句俗话说“水是故乡甜, 月是故乡明”。从中可见, 恋家、怀旧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民族情怀。今天, 本章节教材所选用的课文都是名家大作, 课文的主题只有一个———月是故乡明, 各位作者对故乡的感情是真挚而热烈的。下面, 是自由朗读时间, 大家在朗读结束后可以结合所学内容, 谈一下自己对“故乡”这一文化主题的看法。

在学生朗读后, 是自由发言时间, 有的学生说:“故乡是可爱而难以割舍的, 老舍之所以怀念北平, 是因为北平有他的老母亲, 有他所喜爱的自然情趣。”有的学生说:“故乡就好比供人存活的血脉, 韩少功之所以身在风雅之邦而饱受故土之思的折磨, 也是因为故乡是他的根, 是他无法割舍的。”学生A却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 教师立即让A站起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A说:“故土虽好, 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故乡都是值得歌颂和赞美的, 如鲁迅的故乡不仅有刁专刻薄的杨二嫂, 还有受苦受难的已近麻木的闰土, 他的故乡无疑是灰色的。于勒远在家乡的亲人, 想念的也只是他的钱, 他根本就是有家难回。”

A同学提出的异议就像课堂上的一个小插曲, 使原本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的课堂教学出现了波动, 一些同学也纷纷点头, 对他的话表示赞同。针对这个小意外, 该教师是这样应对的:“大家的发言都很精彩, 尤其是A同学, 他具有一双能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慧眼, 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故乡是什么, 故乡是家的缩影, 是掩埋祖先骨骸的地方, 是衣锦还乡的梦想开始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让故乡变美变好的愿望, 但是, 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这个‘家’并不是那么富裕, 也难以做到让人完全满意。那么, 面对这样的故乡, 我们该怎么做呢?方法只有一个, 那就是为了它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使它变成我们所期望的模样。这也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共同追求的梦想, 这才是爱祖国、爱故乡、爱家的最好方式。”如此一来, 课堂“意外”顺利变成知识和德育教学资源, 教学的有效性也得以提高。

三、案例反思

(一) 宽容对待, 因势利导

课堂上出现的一些戏剧性小插曲, 可能是教师教学设计不严密导致的结果, 也有可能是学生突发异想的结果, 不管是哪种原因引起的, 教师都要宽容以待, 并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灵活处理、因势利导, 以避免课堂教学朝着无序的方向发展。从教学角度来讲, 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所有可以从中发掘教育价值的材料都可以运用到教学中去。因此, 教师要允许课堂教学出现意外, 允许学生“犯错”, 然后透过错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章节教学中, 许多教师在课文讲解中都会总结课文思想, 并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阐述生命、和平的可贵。但是, 也有一些学生会与教师唱反调, 将“生命论”视为“唯和平论”, 认为和平不过是懦夫的借口, 因此关于和平, 他们也不愿意多讲。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要因势利导, 从生产力的角度阐述个体、生命与发展的关系, 然后再结合历史讲述珍爱生命的必要性, 争取以“意外”来烘托教学主题, 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 机智引渡, 激发情绪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教师的教学态度、手法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语文教学非常讲究教学的情趣, 在语文教学中机灵睿智的教师显然比呆板冷漠的教师更受欢迎。同样, 在课堂教学出现戏剧性情节时, 教师如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情节引渡, 化解课堂意外,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远比刻意回避、强硬阻止效果更好。如在《祝福》的阅读教学中, 在讲到祥林嫂的悲惨可怜的遭遇时, 教师可能会问学生:“祥林嫂如何才能生活得更好?”一些调皮的学生可能会说:“祥林嫂要是再找一个丈夫, 重新生一个孩子, 这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这固然是一句玩笑, 但也确实是一部分人心中的想法。教师可从“从一而终”、“因果报应”等封建教条出发, 讲述旧社会对人性的束缚, 讲述导致祥林嫂悲剧的根源。这样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具启发性, 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了解。

综上所述, 真正的语文课堂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小插曲, 针对那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 教师既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根据学生的想法和反应来解决问题。同时, 还要将各种小插曲生成具有教育价值的教学资源, 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卓云辉.如何使高中语文教学充满情趣[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05) :89.

[2]许静云.浅谈如何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J].学周刊, 2014 (19) :101.

汉语言文学优化教学探索的文学论文 篇2

一、汉语言文学意义

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有机载体,代表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文明,同时也是后现代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建设,出发点是为了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体系。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价值不在于创造多少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我们应看到的是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定期待。

汉语言文学是文学、文化的遗产,是通过人们对过去的各种认识来进行当前社会现象分析的过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果是毕业后的学生在各种工作和生活中都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一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普遍的教学模式。当代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外国文学,当代文学,现代文学,古代文学,文学概论,语言概论,影视概论,美学概论,写作学等课程。

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要使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和流程,通过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来加深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趋势问题。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来说,出现应用性改革是当前教学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2.1教学模式陈旧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许多教师仍采用灌输式,学生多是“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教”与“学”的效率难以提高。久而久之,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逐步削弱,甚至出现厌学情绪。无法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真正目标,不利于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素质。

2.2教学手段单一

以往教师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时,基本采用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手段。由于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加之教学中欠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汉语言文学优化教学

3.1更新观念、多种手段教学

传统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进程中,教师被视为整体课堂的操纵者与控制者,而学生则只能处于被动地位,接受教师传授的各类知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埋没,仅能成为被动吸收者,丧失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师生双向的教学互动过程,没有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完善结合。为改变这一不良现象,教师要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全面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教学理论,充分了解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状况,激发、鼓励教师深入教学一线全面了解实践教学改革进程、状况,才能真正促进教学思想的革命性、根本性变革。

我们可充分的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汲取传统形式课堂教学优势,发挥教师科学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定期聘请汉语言文学专家来校开展学术系列讲座、知名学科专家交流讲学,在全校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引导师生科学探索汉语言文学教研、学习之道,提升全员文化素养。另外,还可在校内定期举办演讲、朗诵、征文、书法、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学习热情,进而令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全面提升汉语言文学学习水平。

3.2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网络技术合理支撑汉语言文学教学,促进学生完善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学习效率、挖掘学习潜能,充分满足各类个性化、自主化学习需求,形成学习实践的良好主观能动性。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搭建名著书库,令学生通过自主网络化学习汲取文学精华,合理拓宽知识面、激发阅读兴趣,全面提升研究与文学鉴赏能力。

3.2渗透审美教育

文学作品是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养分。大家都知道,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本来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因为收录在汉语言文学教材中的作品一般都是享誉中外的名作,完美浓缩了各国名家的思想和人品,有利于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程中,必须充分注意文学作品的艺术境界审美因素的挖掘,这需要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课文所描绘的美的同时,积极引导他们对其内部结构的情感渗透以及外部结构的表现形式加以分析,不断使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得到培养,真实的去体会作品的.境美。

3.3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用性

汉语言文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就业为指向,增强实用性。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学要注意实用性。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培养学生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五项能力培养上。

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的应用型人才。

四、结束语

文学作品教学如何“玩味”文学语言 篇3

遗憾的是,当下文学作品教学往往与文学作品的特质及鉴赏规律背道而驰,不是从语言入手,而是从情节入手,以归纳主题为落脚点,大而空,死板无趣。一些颇有“权威”的教参是这样“指导”的,更多的教师是这样实践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的第一篇课文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是一篇选自名著的名篇。笔者看过不少“典型的”供人效法的名师的教案、实录,也实地听过不少老师的这一堂课,大都讲这样几个点:梳理归纳情节、风雪的作用、林冲的形象特点、小说的主题等。笔者觉得不是滋味。问问学生,也说没觉得这篇小说有何“名处”,不知道“名”从何来!

思之再三,觉得造成这种后果的根本原因,是教学中没有“沉下去”,没有对作品的语言下足“玩味”的功夫,而是浮在作品的表面,去做一些大而无当、冠冕堂皇的所谓“欣赏”。其实,教学文学作品,越是文学名篇,越应该在语言的“细节”上下功夫,从对语言“细节”的“玩赏”中体味名篇的滋味,感受大师的风采。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欣赏,真真切切的品味。

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笔者没把读懂文本和归纳人物形象特点、主题思想作为重点,而是从“玩味”作品语言入手,以让学生切实体验名著“滋味”,感受大师的风采为出发点,以引起学生主动自觉阅读名著的兴趣作为落脚点。小说的情节、人物性格、主题以及“风雪”的作用等等,多数学生花个半节课自能解决,无需教师多费口舌。在学生们大都觉得已经完成课文学习任务之际,笔者忽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足球进球门需要的关键条件是什么?”“临门一脚!”好几个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道。“促使林冲彻底醒悟,最终上梁山的‘临门那脚是什么?”笔者趁热打铁追问道。学生们被问住了,不知如何回答。“快找啊,还愣着干嘛!”经这一提醒,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

不多久,有学生发言:“我找到了,促使林冲彻底醒悟,最终上梁山的‘临门一脚是‘一块大石头。”

“为什么是那一块大石头?”

“因为,风雪只是把林冲一步步地逼到了破败的山神庙,却并没有使林冲彻底醒悟以至杀敌报仇;而那块大石头靠住了门,才让林冲在门内清清楚楚地听到了陆虞侯等三人在门外的谈话,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从而放弃幻想,杀敌报仇,上了梁山。没有那块大石头,林冲杀敌报仇的高潮就很难出现。”

“同意这个说法的同学就鼓掌。”掌声一片,很热烈,学生们表情很兴奋。“风雪推动情节发展,而那块大石头将情节推向了高潮,它的确起到了那临门脚的作用,不可小视啊!”

“同学们,把文中描写大石头的有关句子找出来,仔细琢磨,看看还能品出哪些滋味来。”

学生们很快找到了,有这样三处,一是“(林冲)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二是“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三个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三是“(林冲)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学生们情绪高涨,纷纷发表见解。

“与石头有关的情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林冲随手掇石头靠门,然后‘慢慢地吃将起来,哪里像一个有仇在身、身处险境的‘犯人!完全是一副逆来顺受、苟安无争的样子。但因为石头靠门,陆虞侯等人在门外道出了一再迫害林冲的实情,林冲终于醒悟,忍无可忍,杀敌上山——真是官逼民反,不得不反!”有学生从表现主题的角度进行了思考。

“通过对林冲‘掇‘靠‘轻轻与三个‘奸人‘再也推不开的对比描写,凸现了林冲力大无比的英雄形象。”有学生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与石头相关的一些动词的使用,非常准确,彰显了大师风采。比如,用‘掇而不用‘搬,用‘靠而不用‘抵,十分有讲究。”有学生从语言应用的角度进行了品味。

“与石头相关的一些描写,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主人公粗中有细的丰富性格特点。‘掇‘靠说明林冲豪迈,‘伏……听‘轻轻则展示其细心谨慎缜密的一面。”有学生从人物性格的角度进行了玩味。

“由于有了那块大石头,情节得以推向高潮;也由于有了那块大石头,使高潮部分的情节富有了戏剧性,充满了趣味性。演戏的一方是林冲,另一方是三个奸人;林冲在暗里蓄势以待,三个奸人在明里自曝恶行,洋洋自得而不知厄运将之,十分可笑。看戏的是读者,恶人即将罪有应得——快意!英雄终于醒悟——快慰!”这是从艺术效果来鉴赏。

学生们还有其他一些体验和感受,不一一赘述。

通过对作品语言作这样具体实在的玩味,学生们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名著名篇的魅力,感受到了大师的风采,阅读名著、亲近大师成为自觉,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戏剧文学教学 篇4

一.人物的塑造

一个戏剧演出是否成功, 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这部剧是否给观众留下了几个深刻印象的人物。我国著名的剧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写戏主要是写人, 而不是只写哪件事儿”[2]。著名文艺评论家张炯也表达过类似的话:“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 既关系到作品思想内容的表达, 也关系到作品艺术魅力的强弱”[3]。的确, 戏剧的魅力在于它能为读者和观众在情节的发展中塑造了一个个在舞台上的有生命、有灵魂的人。因此, 如何基于戏剧文学作品, 塑造好戏剧人物形象, 就成了指导老师和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塑造好人物形象需要采取很多方法和途径, 譬如通过增强戏剧表演的行动性, 通过人物的性格对比,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 通过深入理解人物性格的复杂性等等, 这里只讨论一下增加戏剧表演的行动性和理解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两方面。

众所周知, 戏剧是语言的艺术, 但同时它也是行动的艺术。亚里斯多德曾说:“悲剧是摹仿高尚人的行动”, “喜剧是摹仿低劣的人的行动”[4], 古希腊的另一位戏剧理论家也指出戏剧作品是“直接表现为行动的诗”[5]。总之, 戏剧就是对于行动的摹仿。没有了戏剧人物的动作性, 戏剧就会失去它的魅力。在高校的戏剧表演中, 学生们往往没有注意到戏剧作品这一鲜明的特点, 而没有赋予人物的塑造以一定的动作性, 台上的单个人物或人物之间的过多的台词往往让观众感到乏味, 影响了戏剧表演的生动性。譬如易卜生的《海上夫人》是学生比较偏爱改编的一出戏。剧中的主人公有一段回忆少女时代的自由奔放地在海边嬉戏的台词。学生开始在排练时, 让女主角艾丽达向仆人冗长地讲述这段浪漫岁月, 但是舞台效果并不是很好。指导老师就给参演的学生讲解戏剧的动作性的特点, 建议这一段台词可以动作化。同学们的思路一下子被转到了新方向, 他们很快就拿出方案, 让艾丽达讲述时通过其陶醉的面部深情, 激动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摆脱家庭樊笼, 走向自由生活的向往。指导老师又鼓励他们继续改进方案。开动脑筋后, 同学们又拿出了一个更好的方案, 即在主人公回忆少女时代时, 在舞台的另一角设一并置的空间, 让少女时代的艾丽达穿上洁白的连衣裙飘逸地跳舞, 同时伴以海鸥在大海上空鸣叫的声响, 并让舞台黯淡下来, 只让一束追光灯打在翩翩起舞的艾丽达身上, 这样的改动使得回忆性的讲述部分与舞蹈相映生辉, 有效地实现了回忆的台词部分的动作化。在最后的演出中, 这一部分创造了非常唯美的浪漫境界, 让观众得到了令人愉悦的视觉美感, 更加直观地理解了艾丽达婚姻生活中追求自由的内心憧憬。

另外, 在戏剧表演中, 人物的性格往往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 并非单一化的, 其原因正像一位评论者所说,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会因为先天的因素如血型、气质、心理特征和后天因素如时代、地位、环境、教养和社会经历和人生遭遇产生复杂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6]。生活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必然会在戏剧表演中得到一定的反映。但是学生在表演时, 往往并没有认识戏剧人物的矛盾性, 只会将在初次阅读原作中建立起来的对于人物某一性格层面的认识像标签一样贴在戏剧人物身上。譬如学生改编的古希腊悲剧《希波吕托斯》中的女主角是斐多拉。扮演这一女主角的学生, 起初只是片面地认为是一位在其狂热的, 乱伦之爱中丧失了理智的女性人物, 因此在表演中着意过多地表现其疯狂之处, 而没有注意这一人物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指导教师就引导她阅读一些戏剧理论有关人物性格塑造的书籍, 理解戏剧人物的复杂性, 让她慢慢从这一女主人公与其他人物譬如国王忒修斯和希波吕托斯所形成的矛盾冲突中去理解这一人物理智和情欲的不同性格侧面。经过指导老师的指点, 再加上这位女主角反复阅读原作和细心揣摩, 她逐渐加深了对于这一角色的理解, 开始认识到斐多拉是一个性格矛盾复杂的人物。一方面她为情欲驱使, 对于继子有难以控制的乱伦之爱;但另一方面, 她也是一位家养良好的贵族, 有在家庭中形成的良心、道德感和荣誉感, 有其理性的一面, 尽管对于丈夫的情感虽然不是忠诚的爱恋, 但是她还是出于伦理道德的考虑在丈夫面前表现出尊敬和忠诚于丈夫, 只是最终因为她限于良心和无法控制的情欲中而不能自拔, 斐多拉走向了自我戕灭。理解了这一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后, 这位学生终于凭借其细腻地塑造了这一人物, 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奖, 这不仅是对她在角色揣摩和理解上付出的努力给予了认可, 另一方面也标志着通过这一戏剧大赛她对于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理解的加深。

二.情节的处理

在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中, 情节被定义为是对于“行动的模仿”[7]。英国现代作家福斯特则以一种对比的方式将情节与故事做了区分:“故事是叙述顺序安排的事情。情节也是叙述事情, 不过重点是放在因果关系上。‘国王死了, 后来王后也死了’, 这是一个故事。‘国王死了, 后来王后因为悲伤也死了’, 这是一段情节。时间的顺序保持不变, 但是因果关系的意识使得时间顺序意识显得暗淡了”[8]。对于戏剧文学作品, 尤其注意事件和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而且这些一定戏剧场景中蕴含了多重剧烈的戏剧性冲突。一般认为一个完整的情节包括了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组成部分, 包含一个情节主线, 但是大的戏剧作品, 其情节线非单线, 而是复线。如此, 不同的情节线中往往有主次轻重的差别。在戏剧大赛中, 学生在剧本的改编和排练中, 在情节的处理上都会遇到不少的麻烦和困难。这里仅讨论培养戏剧情节意识, 梳理情节线和处理戏剧冲突两个方面。

戏剧情节讲究情节线中的不同纽结点之间形成一定的因果联系, 要符合亚里斯多德所说的必然律和可能律, 因为这些体现了戏剧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在高校的戏剧大赛中, 在学生改编环节和排练环节, 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他们未形成明晰的情节意识, 还没有理解情节这一概念, 在改编删减剧本时, 对于剧情的取舍表现出一定的任意性, 导致戏剧表演前后场失去因果联系, 因而不符合生活逻辑, 观众在观赏剧目时也会对于某些场景, 行为、事件和冲突感到莫名其妙。譬如本·琼森的《福尔蓬奈》又名《狐狸》是学生们曾经改编的一个剧目。此剧以讽刺意大利的威尼斯“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为主题, 揭露了刚刚崛起的商人阶层的狡诈和贪婪。在戏中有一处场景, 考维诺没等福尔蓬奈的仆人莫斯卡传召就带着自己的妻子来拜访狐狸。莫斯卡只好安排伯纳利奥先到房间里。西利亚被自己不情愿地送给狐狸之后, 被拖进伯纳利奥的房间, 狐狸用财富引诱西利亚不成, 于是想要暴力解决。在表现这一纽结点时, 学生没有明晰的情节意识, 在此场景之前没有任何的铺垫的情况下, 就遽然插入这一场景, 结果对于为何考维诺会主动自己美丽的妻子这一让人匪夷所思的情节, 观众们感到迷惑不解。初排中指导教师作为观众很快向学生指出这一不太符合生活逻辑的情节点, 要求他们考虑到情节各环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指导老师的点拨后, 学生们加进了该场景之前考维诺软硬兼施地劝服妻子的部分, 而且通过空间并置的方式将其和狐狸和莫斯卡的对话一起呈现在舞台。在最后的演出中, 观众们很容易地就抓住了情节的纽结点之间的因果联系, 较好地理解了情节线。

除此以外, 戏剧情节的处理中重要的部分就是如何梳理好有主要戏剧冲突构成的情节主线。戏剧的灵魂在于冲突。一出戏本质上就是在表现冲突,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中的冲突越是尖锐激烈, 戏剧性也就越强。剧本的创作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表现冲突的技巧。英国戏剧理论家威廉·阿契尔曾在其名著《剧作法》中曾说过:“戏剧建筑的最大秘密的最大部分就在于一个词—紧张, 而剧作家技巧的主要内容就在于产生、维持、悬置、加剧和解除紧张”[9]。这里的“紧张”就是指冲突。在戏剧大赛中, 学生对于这一点往往认识不足, 在戏剧表演中对于冲突的把握缺乏分寸, 也未能理解其各个层次, 因而很难在演出中体现原作的风采神韵。譬如尤金·奥尼尔的剧本《榆树下的欲望》曾经被学生搬上舞台, 这是一出充满戏剧冲突的好戏。剧中几乎每个人物之间都存在或是因财产或是因情欲产生的矛盾冲突, 不同戏剧场景中的冲突构成了情节链。该剧涉及较多的情节线, 学生开始在改编时因为不分主次, 梳理不出情节主线, 在排练时指导教师和其他学生观众都感到情节主线不明, 各场面之间散乱, 没有重点, 而本应该加以凸显的人物冲突戏也没有表演好。指导老师就建议同学们将人物之间的冲突集中在卡伯特、爱碧和埃本三人之间, 以他们的矛盾关系的发展作为情节主线, 而其他次要人物的矛盾关系淡化处理。这样的情节处理既保证了该剧的情节主线, 保证了剧中主要人物之间的矛盾能得以展开, 而学生们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处理戏剧情节中的主次轻重的关系和需要表现的重要戏剧冲突。

在学生戏剧表演中,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对于一些戏剧场景的矛盾冲突理解不深, 因此在表演中往往表演不够细腻。《榆树下的欲望》中埃本母亲的客厅中爱碧引诱埃本的场景中, 学生们在初次排练时往往只注意到年轻风骚的爱碧如何去色诱埃本, 而对这出戏中所蕴含的多层次的矛盾冲突理解不深。指导老师就及时地给学生讲戏, 要求他们在理解引诱场面隐含的多重戏剧冲突。一方面, 埃本和爱碧存在争夺财产, 争夺卡伯特庄园产生的矛盾冲突。埃本想要将本属于母亲的庄园据为己有, 而爱碧也想继承这一财产, 因此在表演中要意识到在他们的调情引诱之下隐藏的这一矛盾冲突。不仅如此, 指导老师还建议学生要理解, 埃本和爱碧各自人格自我的不同层面之间存在的矛盾冲突, 埃本本能地受爱碧的引诱而难以遏制自己的情欲, 但是母亲弥散于客厅的鬼魂又提醒他不要受面前的女人的引诱而失去财产;而爱碧也是人格分裂的女人, 一方面她难以抵制自己对于埃本的情欲, 一方面有碍于自己在家庭关系中还是埃本的继母, 因此她的内心也同样受着两股力量的撕扯。在老师的指点下, 在理解了这一场景中人物之间多层次的矛盾冲突之后, 学生男女主角终于在最后的演出中以细腻的表演呈现这一场具有高度的戏剧性的场景, 得到了评委老师和其他观众的一致好评, 而他们在通过自己的表演深入理解了冲突对于戏剧文学作品的意义。

的确, 戏剧大赛对于英美文学的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极大地拓展和延伸了英美文学教育的空间, 发挥了课堂教学所难以替代的作用。其一, 学生们在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们加深了对于中外戏剧文学作品的理解, 也提高了他们观察、感悟、概括和表达的能力。其二, 戏剧大赛帮助学生积累了宝贵的舞台实践经验和培养了对于文学作品的批评和鉴赏的意识, 也将积极地反馈于高校英美文学的课堂教学, 丰富和深化包含戏剧和其他体裁的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因此戏剧大赛不仅对于英美文学的教学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而且也让学生有了宝贵的机会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本论文是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戏剧大赛对于英美文学教学的‘教’与‘学’的双重促进作用” (项目编号:GWJYYB11001) 的中期成果]

摘要:戏剧大赛是大学“第二课堂”中重要的学生实践活动之一, 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文学知识和批评理论运用于他们的戏剧实践当中, 丰富和加深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 提高他们分析阐释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的能力,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极大地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本文拟结合高校学生戏剧大赛的实例, 并从戏剧大赛中所涉及的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处理这两个方面, 来谈谈戏剧大赛活动对于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戏剧大赛,第二课堂,英美文学,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管建明.关于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再反思[J].教师, 2008 (1) :103-5, p.104.

[2]老舍.老舍论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1:p.42

[3]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3:p.230.

[4][5]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p.127;p.25

[6]王文成.戏剧小品论:论戏剧小品的人物塑造[J].剧作家, 2007 (6) :65-72, p.65.

[7][8]王先霈王又平.文学批评术语词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p.202;p.203

英国文学教学小结 篇5

《英国文学》课程是根据教育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规定为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课,课程开设一学期,每周两节,总共32个学时。本课程通过对英国各历史断代背景和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了英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及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及其创作特点;通过文本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以及口头与书面表达等语言技能;通过大量阅读与讨论加强了学生对文学本质的意识,提高了他们的综合人文素质,增强了他们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理解;通过大量教学实践活动培养了他们独立学习的习惯和创造潜能。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八大块,即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7世纪文学 ;启蒙时期文学(18世纪文学);浪漫主义时期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时期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时期;当代文学。教学内容主要分为知识性内容与实践性内容两大部分。知识性内容包括各历史断代的时代背景、文学流派、主要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文学基本常识。实践性内容包括经典作品(文本)的阅读与赏析,课堂上的讨论与发言,课外的调研与讨论,影视欣赏,网络信息查询等等。授课过程基本为历史知识介绍与文本阅读交叉进行的模式。

戏剧文学教学 篇6

【关键词】高职;英美文学教学;文学理论;引入

自20世纪初,各种形式的文学理论呈现百花齐放的形势,不同形式的理论文学也从不同方面阐释了对文学的理解,基于不同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问题。这些流派的文学理论不仅为理论发展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还对文学创作、人们对于世界文学的理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英美文学教学与文学理论之间的关系

英语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英美文学属于重要的部分,占据的教学时间也较长。该课程在设置之初,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英文原著阅读能力以及英文文学名著的欣赏水平,通过这门课程为学生介绍西方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也存在着塑造学生健康心灵的重要任务。在英文教学当中引用文学理论主要是为了发挥它的借鉴作用,之所以具有借鉴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原因一,英美文学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文学鉴赏以及知识的基本方法,这些都属于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学大纲内容,由此可见文学理论自身就属于英美文学教学的内容之一。原因二,文学教学与文学理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学作品与文学思潮在发展的最初阶段都需要文学理论对其做出相应的总结与回应,这也是各个时期,尤其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发展迅速、影响深远的主要原因。原因三,现今,国内的一些学者联合研究者共同开展了关于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文学理论的尝试,例如文学教学中,教师会使用一些读者反映、伦理学以及心理学来作为教学指导。在国外的经典实验中,瑞恰兹曾经选择了一些不同的、隐去作者姓名的诗,将这些诗交给学生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一些好诗学生却弃之敝屣,毫不在意。针对此次试验,瑞恰兹写了一本叫做《实用主义批评》的书,他在书中提出了“细读法”理论,这一理论在学生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就显现出文学理论的系统性可以与文学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实现有效率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二、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学理论引入的必要性

英语专业中,之所以提出英美文学中引入人文理论的话题,主要是因为文学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文学理论在存在上具有抽象性,在运用上多用于文本分析以及多角度阐释文学作品,所以文学理论还存在着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学历史与文学作品的作用。在文学理论中,跨学科性、思辨性以及多元性是文学理论的主要三大特征,所以它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对于文学史与文学作品的理解难度,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自我思考能力,增强自身的总体素质。英语专业人才的发展现状是许多专家担忧的焦点,所以对于英语专业进行的教学改革中,众多专家关于加强文学类课程比重的呼吁较高。所以应该着重加大英美文学课程的比重,提升课程的学分数与学习课时。

文学理论课程在众多的文学类课程当中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所以英美教学当中应该设置与文学理论课程相应的学识与学分。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偏侧重于介绍文学知识与文学作品阅读,对英美文学课程缺少相应的重视,尤其在文学理论引入这一方面。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不是近期才有的,而是长时间的忽视导致的,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是教师对于文学理论教学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重视,而是教师对于文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产生了一定的误区,教师认为文学理论一般都是晦涩、艰深难懂的,学生可能很难理解,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就逐渐将文学理论淡化处理。而事实却恰好相反,英美文学教学当中引入文学理论正是揭开文学理论神秘面纱的最好办法,揭开文学理论的面纱,学生就能够接触到文学理论的亲和面貌,也逐渐走出只有精英人士才敢接触文学理论的认识误区,置身于文学理论的神秘之中,臣服于文学理论的魅力之下。

三、文学理论教学应注重结合理论讲授与文本分析

英美教学当中想要实现预期的文学理论引入效果,文学史或文学作品在讲述的过程中只简单地涉及文学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文学理论导论”或“文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必要了,这门课程可以简明系统的为学生展示西方的文论知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学理论。文本分析与文学理论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讲授文学理论的主要方式,在文本阐释中应用文学理论,使文学理论褪去抽象化的外衣,去除神秘化的色彩,变得更加亲和化、具体化,让学生摒弃对文学理论神秘艰深的传统观念。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学习文学理论,觉得文学理论课程枯燥、难以理解,主要是因为文学理论比较抽象,没有具体的文本分析作为教学实例,教师只能为学生解读抽象的理论,文学理论不能够摆脱抽象化,学生自然也更加难以理解,由此便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俗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文学理论虽然属于理论知识,但是其初始来源始终是文学实践,当然,最终也要应用到文学实践中去,教师在传授过程中不能够将其作为单纯的知识进行传授,还要在文学解读、文学现象分析等方面中进行文学理论知识运用,这样理论才能够发挥其真正的作用,由此可见,英语文学理论课程的讲解形式必须采用文学理论结合文本分析的方式。教师在选择文学作品或者文学批评文章时,一定要选择比较经典的文章进行讲授,首先要求学生进行文章阅读,在阅读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讲解和讨论。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参考相关文学评论文章的要求,阐述观点时要结合自身对于文章的理解进行解读,锻炼学生的文章解读能力。

如果教师仅仅将文学理论课程当成是一门知识性的课程,只知道向学生灌输抽象的文学理论知识,那么学生的想象能力逐渐受到束缚,思维能力与文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会受到限制。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文学理论的理解,教师可以选择在具体的文学实践中进行文学理论讲解,在实际中联合理论进行解读,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阐释文学理论中的丰富性以及多元性,激发学生的文学理论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理论知识的殿堂。学生在文学理论学习期间,自身理论思维与文本分析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不断的加强学生的文本分析训练。在文学课程的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文本分析进行着重讲解,简单明了的介绍西方文论的各种流派,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作为不同流派理论分析的运用依据,这样学生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到文学理论知识,学会文本分析。

阅读实践是作品分析的基础部分,尤其要求教师熟悉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评论。首先,教师要大量的进行文学作品阅读,并引导学生有方法、有目的的阅读,养成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以及自我反思的习惯。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把握好阅读环节,学生当今存在一个不读文本的普遍现象,学生没有阅读的体验与对文本的感受,文学理论与文本分析就无法进行.因此学生只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才能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

高职英语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既要结合文本分析进行文学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爱好,带领学生逐渐走进文学批评的殿堂,还要注意为学生展示文学理论课程的多元性以及趣味性,提升学生对于文学理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文学学习有很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程爱民,徐劲,柯可,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6)

戏剧文学教学 篇7

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诗歌普遍进入了中小学语文教材, 从目前通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来看, 已占课文很大比例。教材中收录的有古诗词、现代诗歌、儿歌、童谣等。诗歌进入教材后, 教师要进行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改革, 特别需要提高儿童文学修养。但现状是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对诗歌教学重视不够, 儿童文学素养不高。儿童自创诗相对较少, 能提供给学生阅读的儿童诗集很少。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爱幻想, 求知欲和好奇心旺盛, 记忆力强, 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教学中通过搜集整理、赏诗诵诗写诗等途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陶冶学生的情操, 使学生的童年充满诗意。

正基于此,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赏诗诵诗、尝试写诗、编辑诗集等活动, 对儿童欣赏诗歌、自创诗歌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培养学生诗性文学素养, 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促进教师的诗性智慧和业务素养的提高, 拓展素质教育的语文新天地, 实现教学由文学、到美学的升华。

一、引导学生与诗同行, 掌握诗歌学习的基本方法

1. 搜集诗歌。

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给我们美的熏陶。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采访记录等信息渠道, 搜集创作的诗歌或记录当地流传的民歌、童谣。也可以搜集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此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给我们美的熏陶。

指导学生阅读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阅读唐诗、宋词、元曲, 再阅读国内外优秀的现代诗。古诗语言凝练, 内涵丰富。让学生熟读成诵,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读懂诗歌, 感受诗歌中包含的情感。现代诗写法自由, 更适合抒发现代人的情感。

2. 整理资料。

通过阅读诗歌, 让学生学会给诗歌分类, 从不同角度搜集诗歌, 整理诗歌。如:按题材分, 有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等;按形式分, 有格律诗、自由诗等;按体裁分有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等;还可以按国家和作者分。搜集诗歌时, 要提醒学生不要局限于创作的诗歌, 还要记录当地的民歌和童谣。个人和小组将搜集到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 在小组和班级中进行交流, 为下一步开展诗歌欣赏打下基础。

3. 欣赏诗歌。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 借助工具书了解大意, 体会情感。在组内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诗, 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诗。在欣赏诗歌时, 可以在小组内阅读, 看作家是怎样欣赏诗歌的, 重点是学会明诗意和悟诗情。

4. 动手写诗。

在学生赏诗诵诗后有了一定的积累, 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诗歌, 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 大胆想象, 锤炼语言, 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推荐优秀儿童诗, 想想他们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用诗歌表达出来的, 再试着写一写诗, 鼓励学生之间交流自己写的诗。

5. 诗歌朗诵。

可以朗诵搜集到的诗, 也可以朗诵自己写的诗, 在班级里开展诗歌朗诵会。

6. 知识竞赛。

将搜集到的诗歌知识编成题目, 用比赛的方式看看哪些同学的诗歌知识最丰富。

7. 编辑诗集。

小诗集里可以编入收集到的诗和同学自己写的诗, 也可以编入诗人的故事或诗歌的相关资料或给诗配上插图。给诗集取个好听的名字, 装订后在班上展示。教师将优秀诗集搜集起来, 编订出一本小学生诗集, 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 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8. 办手抄报。

举办“我爱诗歌”手抄报评比, 通过“我爱读”“我会赏”“我会写”及诗歌知识答题等板块, 使学生爱上诗歌。

二、引导学生在诗里发现美, 提高诗性文学素养

1. 激发学习诗歌兴趣, 提高诵诗赏诗水平。

教学中与诗同行, 通过诵读所传达作品的情, 所阐述的理。诵读作品本身内容的新奇丰富, 表现风格的多姿多彩, 表现手法的精妙绝伦, 吟诵品味之中, 学生自然会被作者所抒发的真情、所揭示的哲理深深触动, 自然会被作品高超的艺术手法而惊叹折服,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强烈兴趣, 体会到诗歌学习原来是如此的奇妙而精彩。走进校园, 常能听到朗朗诵诗声;看到孩子们在比着谁诵的诗多;时常能听到学生在游戏中, 在与人交流中不经意地吟咏出几句蕴含诗意的话;孩子们经常通过“朗诵”“吟咏”“歌唱”“配画”等形式表达对诗歌的理解。

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真挚的情感, 富有鲜明个性。学生在一次次的美读指导中, 渐渐掌握了诵读方法和技巧, 激发了学习诗歌的兴趣, 诗歌诵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诗歌更加喜爱, 渐渐体悟到了诗歌的美, 丰富和提高了文学素养。

2. 加强学生诗歌创作指导, 提升诗歌写作水平。

学生通过对诗歌的品读、模仿、创作和评价, 了解了有关诗歌的基础知识, 并初步学会了欣赏、写作。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读诗、写诗兴趣盎然, 他们以此为乐, 互相传阅, 互相品赏, 积极进行诗歌创作。2011年出版了一本儿童诗集《花瓣飘香》, 刊号为:ISBN978-7-204-10902-92011, 诗集的正式发行, 突破了目前国内儿童自创诗相对较少的现状, 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反应。同年我校成立花瓣飘香文学社, 至今出版六期《花瓣飘香》校报。2012届毕业班优秀作文选《五彩斑斓》出版发行。2013年毕业班又编印了第二辑《花瓣飘香》诗集, 共选入213首儿童诗歌。

3. 构筑诗意校园, 促进了师生和谐发展。

有诗的人生一定会多一点精彩。我们通过渗透、熏染、陶冶、美化等形式, 达育人、美育的效果。事实证明, 受诗熏陶的孩子, 比其他孩子的情感更细腻, 更懂得关心人、体贴人, 能更多地为别人着想。校园蓬勃生机, 充满诗意。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经常通过“朗诵”“吟咏”“歌唱”“配画”等形式表达对诗歌的理解。随着诗歌阅读量和创作的加强, 在诗的熏染陶冶下, 学生变得更纯洁、更善良、更乐观, 涌现了一批校园小作家、小诗人。他们以自己独到的笔触描绘着自然、刻画着生活、抒写着情感, 创作了大量优秀诗作, 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创作诗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发表与获奖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积极性, 使他们写出了更多、更好的作品。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在这悄无声息中丰富并提高了学生诗性文学素养, 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与诗同行教学相长

1. 探讨了有效的诗歌教学模式。

教学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勇于实践, 促使学生诗情激荡, 思维飞扬, 使课堂诗意弥漫。经过实践, 总结了搜集整理—诵读赏析—仿写创作—成果展示的诗歌教学模式。

首先, 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 搜集经典诗歌或感兴趣的现代诗歌、民歌、童谣。小组搜集到的资料, 按一定的类别把诗歌分类。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优秀诗作, 指导学生把握优秀诗作的字音、节奏、轻重、缓急, 读出诗歌蕴含的感情, 美读成诵, 促进学生理解诗作。对经典诗作诵读、感悟、内化, 真正理解和领会诗作的思想情感后, 指导学生模仿写出同类和类似的诗作。与此同时, 有目的、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社会中体验生活, 取舍素材, 进行诗歌创作。教师将优秀诗集搜集起来, 进行诗歌知识竞赛, 在班级里开展诗歌朗诵会, 汇编学生创作诗歌, 出版了一二辑儿童诗集《花瓣飘香》, 优秀诗歌选《五彩斑斓》, 内容富有生活情趣, 编排更系统更科学, 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 学生尝到了写作诗歌的甜头, 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

2. 提高了教师和儿童的文学素养。

诗歌教学, 不但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而且课堂中的诗意和人文关怀, 开始漾荡在课堂中。教学的同时, 老师也对诗歌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童心不泯, 诗乐融融, 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 一起成长。既了解了孩子, 又丰富了自己, 提高了儿童文学素养。老师指导学生参加主题诗歌比赛, 参赛学生全部获奖。2013届元旦诗歌诵读会上, 教师诵读学生自创诗, 荣获校级一等奖。

戏剧文学教学 篇8

以河南省为例, 目前开设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高校有: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平顶山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许昌学院等。这些高校多为师范院校, 中文专业有着较为雄厚的实力,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依托其中文专业而设置。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于2010年3月获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并于当年开始招生, 目前已完整培养出了第一批毕业生。本文以笔者所在的洛阳师范学院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例, 来探究传统戏剧在师范院校戏文专业教学中的设置与定位问题, 以资为同类院校的教学提供某些参考与借鉴。

一、问卷调查及问题提出

洛阳师范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目前在校学生共有550人, 为了解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对传统戏剧的认识, 笔者制作了调查问卷, 于2014年5月22日在本专业大三的156名学生中随机发放, 共计发放114份, 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大三的学生已基本上完成了本专业的课程, 同时接触本专业的时间又较长, 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 可以为后来的教学提供参考及经验。

从问卷调查来看, 对于“你是否喜欢中国传统戏剧”, 回答很喜欢的有6人, 占6%, 一般喜欢的86人, 占86%, 不喜欢的8人, 占8%。整体看来,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对传统戏剧还是具有很高热情的, 大多数同学对传统戏剧有着一定的感情。对于“平时是否看与中国传统戏剧相关的节目”, 回答经常的有2人, 占2%, 偶尔的有82人, 占82%, 没看过的有16人, 占16%。可见同学们对传统戏剧的接触较少, 这与目前他们的娱乐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你对中国传统戏剧了解吗?”, 回答了解的有8人, 占8%, 一般了解的有70人占70%, 不了解的有22人, 占22%。可见大多数同学对传统戏剧不是太了解, 其中不了解的比例占到22%, 显得较高。

对于“如果将传统戏剧开设为你的选修课, 你会选择它吗”, 回答会的有38人, 占38%, 看情况而定的有48人, 占48%, 回答不会的有8人, 占8%, 不知道的有6人, 占6%, 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同学还是有可能选择与传统戏剧有关的选修课的。对于“你认为有无必要开设一些与传统戏剧有关的专业课程”, 回答绝对有必要的有78人, 占78%, 回答没有必要的2人, 占2%, 回答无所谓的20人, 占20%, 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还是认识到传统戏剧课程对本专业的重要性。对于你认为传统戏剧对本专业学习的重要性的回答, 有50人认为很重要, 占50%, 有44人认为有一些用, 占44%, 有6人认为可有可无, 占6%, 可见大部分同学还是认为传统戏剧对本专业的学习是有用的。

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 本专业的学生对传统戏剧有着一定的热情, 但由于当前的娱乐方式的多元化, 他们与传统戏剧接触的机会少之又少, 对传统戏剧的认识难免会有一定的隔膜。作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 他们基本能认识到传统戏剧对专业的重要性, 但到底如何重要, 他们往往还很迷茫, 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此外, 从本专业课程体系来看, 与传统戏剧有关的课程有:戏剧影视艺术概论 (大一第一学期) 、中国戏剧史 (大一第二学期) 、中国传统戏剧舞台艺术 (大三第一学期) , 涉及传统戏剧的课程有:《中国传统文化元典讲读》 (大三第二学期) 、《戏剧舞台美术》 (大

三第二学期)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选讲》 (大一第二学期) 。从中我们看出, 传统戏剧在专业课程中所占比例并不低, 但是这些课程之间往往会互有交叉, 其设置似乎还缺乏体系性的顶层设计, 不能形成合力, 效率偏低, 难以使学生形成较深的戏剧素养。

二、传统戏剧对戏剧影视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顾名思义,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所涵盖的内容有:戏剧、电影、电视剧等, 其中戏剧包括传统戏剧、话剧、外国戏剧等。因此, 传统戏剧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戏剧是世界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其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 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传统戏曲自宋元以来直至清末民国年间, 占据着中国舞台千百年, 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结晶。当下, 宋元南戏、金元杂剧、明清传奇的演出形态因为时代与技术的原因, 皆没有保存下来, 后人只有通过对留存剧本的阅读来体味曾经的戏剧。例如南戏的“荆刘拜杀”、《琵琶记》, 元杂剧《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等, 明清传奇《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 众多的剧本留存了下来, 他们作为古典文化的结晶, 凝聚着前人的智慧, 值得当代人来细细品味。

目前,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招生在艺术门类之下进行, 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多年来, 艺术教育中有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注重技能而轻视文化课。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 学生对技能类实践课兴趣往往要相对高一些, 而对一些重要的基础文化课大多毫无兴趣, 打不起学习的热情。从人才的成长规律来看, 技能的取得可以在短期之内做到, 而人文素养的养成则非一日之功。传统戏剧在戏剧影视文学教学中与专业关系密切, 同时又是文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对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有着至为重要的作用。

第二, 增强学生对戏剧性的理解。

戏剧的本质在于角色扮演。当前在我们的审美与娱乐活动中占重要地位的电影和电视剧, 与传统戏剧相较, 其艺术特性及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 但其核心仍是演员扮演故事, 因此,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戏剧、电影、电视剧等都属于广义的戏剧范畴。电影、电视作为新兴的艺术, 具备一系列不同于戏剧的艺术特征, 但其仍然是戏剧艺术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的一种延伸和变形。正如英国导演马丁·艾思林所说:“从戏剧的全部表达技巧所由产生的感受和领悟的心理学的原则来说。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等基本上仍然是戏剧, 只不过它们是机械录制的戏剧而已。”具体到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身来看, 其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 涵盖的内容看似杂乱, 但都可囊括进广义的戏剧范围中。

既然可以将戏剧、电影、电视剧打通统称为“大戏剧”, 那么他们之间最大的关联就在于戏剧性。从某种程度上说, 看电影、看电视都是在看戏。在戏剧影视文学教学中, 我们应持一种“大戏剧”观念, 将戏剧、电影、电视剧打通来看, 通过不同课程的设置, 使学生对古代传统戏剧有一定的深入了解, 使他们体味古代文人是如何进行戏剧的创作, 从而学习古人的编剧技巧, 这些都会对影视与舞台剧本的创作有一定的帮助。只有对传统戏剧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们才可能更深入地理解电影、电视等新兴艺术的“戏剧性”。

第三, 获得对戏剧影视文学的通识性认识。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 需要学生在受到较为系统的专业的教育下, 随着生活阅历的积累与艺术创造力的提升, 假以时日, 才可以有较高质量的作品产生。因此, 本专业的教育所需要的知识系统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处于扩张期, 不少高校可能因为自身办学条件以及师资力量的局限, 在课程体系中所提供的戏剧教育知识体系往往并不完善, 传统戏剧中昆曲、京剧乃至一些知名且影响力颇大的地方戏并没有进入到课程体系之中。那么, 没有对中国传统戏剧获得系统了解的学生, 其可能会有一些小的成就, 但是在本科教育阶段其并没有打下坚实的成长沃土, 这是十分遗憾的事情。师范类高校可以利用文学课程的深厚积累, 通过传统戏剧类课程的设置达到这一目的。

从文化文品格来看, 戏剧最高, 电影次之, 电视剧又次之, 戏剧可称为现代艺术之母。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 使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获得系统的影视文学的通识性认识, 使他们掌握较为系统的中国传统戏剧知识, 获得一定的传统戏剧文化素养, 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化品格, 使他们无形之中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具有了较高的文化品格, 使其作品充满人文精神与终极关怀, 而不是仅会无病呻吟。

三、相关对策与措施

从所调研的现状来看, 师范院校的学生对传统戏剧的认识模糊, 而传统戏剧对本专业的教学来说却又显得不可或缺, 至关重要。笔者根据个人的教学体会与经验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供同行们参考, 期望师范院校乃至全国的戏剧影视文学教育能够健康良性发展, 为我国培养出高质量的戏剧影视文学人才。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落脚点在于其“文学”特性, 基于此, 笔者试提出三条措施:

第一, 体味曲词之美:戏曲文学史与剧本精读。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都开设有中国戏剧史或古代戏曲史课程, 如笔者所在的洛阳师院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有《中国戏剧史》, 每周两课时, 共计36课时。据笔者的调查, 学生仅能够了解一些概念, 如杂剧、传奇、昆曲, 或者某些作品的戏剧史地位, 而对自宋元以来, 生动优美的戏曲文学史缺乏直接的体味, 这一现状也与课时的不足有关。笔者认为, 在《中国戏剧史》的讲授过程中, 应引导学生体悟中国古典戏曲的文字之美, 如都熟知的《西厢记》“碧云天, 黄花地”, 《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之类, 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起步阶段, 就可以体味到古典戏曲的文字之美, 一来可以落实“戏剧影视文学”中的“文学”二字, 二来可以培养他们对古典戏曲的热爱。

由于课时的限制, 在《中国戏剧史》这门课讲授中, 除了使学生们对传统戏剧有一宏观的认识外, 更重要的是燃起他们对传统戏剧的热情。此后, 还可以通过设置古典名剧精读的课程, 来进一步引导他们体味诸如《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的曲词之美。

第二, 欣赏舞台之美:戏曲演出史与观看演出。

周贻白先生曾云:“盖戏剧本为上演而设, 非奏之场上不为功。不比其他文体, 仅供案头欣赏而已足。是则场上重于案头, 不言而喻”。因此, 在传统戏剧的教学中, 应注重带领学生欣赏舞台演出。途径有二:一为直接进剧场观看演出, 一为观看演出视频。前者较为直观, 身临其境, 可以直接感受到剧院的氛围;后者可为权宜之计, 有些演出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直接观看, 可以此弥补。

欣赏传统戏曲的舞台之美, 存在一个选择的问题。毕竟传统戏剧的美学趣味与青年学生的欣赏趣味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直接让他们欣赏诸如尚长荣、裴艳玲、常香玉、李树建等的演出, 往往勉为其难, 他们的欣赏趣味、欣赏水准以及阅历还未到一定的层次。应该选择一些有趣的, 同时又能反映传统戏曲舞台之美的演出来供学生们观看, 例如昆曲中的青春版《牡丹亭》、《1699桃花扇》, 越剧中的《红楼梦》, 京剧中的《曹操与杨修》等以及《闹天宫》、《花田错》、《拾玉镯》、《三岔口》等小戏。通过这些演出的赏析, 使他们体会到传统戏剧的舞台之美, 理解传统戏剧的程式性、行当、流派、舞台美术等, 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欣赏诸如《贵妃醉酒》、《荒山泪》、《锁麟囊》等一些经典剧目。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落脚点在文学, 在观看舞台演出时, 应将演出与戏曲文学进行对读。“读剧本须用场面思维”。反之, 观看戏剧演出也应联系剧作的文学性, 看剧作文学性如何通过舞台艺术来呈现。如我们可以将青春版《牡丹亭》与汤显祖的原作进行对读, 通过文本与舞台影像的对比, 进一步体味到戏剧的文学与舞台艺术之美。

第三, 写作实践:进行传统戏曲写作。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编剧后备人才。笔者所在的洛阳师院, 所开设与剧本写作相关的课程有:《影视编剧与实践》, 大二第二学期与大三第一学期开设, 每周2课时, 共72课时;《戏剧剧本创作》, 大三整学年开设, 每周2课时, 共72课时。前者注重影视剧本的创作;后者注重舞台剧本的创作, 应包括传统戏剧、话剧等文体的写作。据笔者了解, 《戏剧剧本创作》这门课程主要训练如何进行话剧剧本的创作, 对传统戏剧剧本的撰写付之阙如。

笔者认为, 在带领学生阅读传统戏剧文本与观看演出的基础上, 应带领学生尝试进行传统戏曲剧本的写作。当然传统戏剧剧本的写作与话剧剧本的写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且有着文体上的不同要求, 但这并不妨碍学生进行传统戏剧剧本的撰写。南京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生剧作精选结集《青春戏剧档案》中所收的新编历史剧戏曲剧本《歌尽桃花扇底风》, 堪称当代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进行传统戏剧写作的成功典范, 颇值得借鉴。

当前传统戏剧编剧人才的欠缺是戏剧生存发展的一大隐忧。传统戏剧的编剧除了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和生活阅历外, 还需精通音乐、舞台表演等, 因此, 比起影视剧本的创作其有不小的难度。但传统剧本写作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引导某些有志于传统戏剧编剧的同学尝试写作, 为未来的传统戏剧提供优秀剧本。

以上三点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所提出来的一孔之见, 能否真正落实到教学之中, 还需今后进一步探索。新型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需要一个健全的立体的课程体系来支撑。目前师范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结构, 不能忽视传统戏剧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 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与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 把传统戏剧有关的课程与其它课程形成合力, 为培养优秀的编剧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康保成.戏剧的本质及其审美特征J].阅读与写作, 2004 (3) .

[2] (英) 马丁·艾思林, 罗婉华译.戏剧剖析M].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1.

[3]谭霈生.论戏剧性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4]吴国钦.向古典戏曲学习编剧技巧, 论中国戏曲及其它M].岳麓书社, 2007.

[5]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M].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

[6]董健, 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戏剧文学教学 篇9

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美文学是英美两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也是英语专业学生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英美文学系统地反映了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使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了解英美国家的基本情况,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 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因此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有助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学好其他的专业基础课。

英美文学课的教学目标在于, 对英美两国文学史进行介绍, 使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学发展的历史及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主要作家、作品及其创作特点;通过阅读、分析一定数量的英美文学作品, 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 提高口头与书面表达等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发散思维, 使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文化的理解, 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英美文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传统英美文学课教学缺乏趣味性。

由于历史跨度大, 英美文学流派众多, 作家风格纷繁多样, 以及不同时期复杂的历史社会背景等因素, 加之英美文学课教学的传统模式是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和单一的“教材+黑板+粉笔”的灌输式教学, 这些较为单一的方式通常难以产生多种的感官刺激,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大容量的知识, 往往感觉枯燥乏味, 难以调动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也常因此而事倍功半。

(二) 数字化影像教学虽然激发了学生兴趣, 但效果不够理想。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变革, 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之前, 学生往往不能在英美文学课堂上积极进行深入有效的互动。传统的教学方法现在得到了一定改进。在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中, 使用英文原版电影进行辅助教学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电影提供了直观的艺术形象, 使文本变得形象、具体、生动, 从而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改善了课堂气氛。通过观看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 学生可以直接感性地了解相关作品, 提高自身对作品的感受力及英语听力。因此, 电影教学具有可行性及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度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但作为形象文化的影视与作为文本文化的文学毕竟是有差距的, 若只停留在看电影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影视只是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一个手段, 并不是最终目的。电影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不应成为教授文学作品的“快餐”。教师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应注重其实效性, 只有正确借鉴电影这一形象化的表现形式, 进行有效的课堂活动, 将电影与文学作品、欣赏电影与欣赏文学作品结合起来并使其互动, 才能使学生成功地理解并欣赏文学作品, 体验到经典文学的美妙。

三、实现电影与文学的结合, 兴趣与内容的统一

虽然电影和文学作品都属于艺术, 但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 它们的表达方式存在着差异。文学的传达媒介是文字和语言, 它们与艺术形象的关系是间接的。而电影的传达媒介则是直观运动着的影像。文学为电影提供了大量素材, 很多优秀的电影都改编自文学作品, 电影的成功又扩大了文学作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同时, 应让学生了解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的本质区别, 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绝不能用电影去代替文学作品。

(一) 教学前, 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 一定要把好选片关, 尽量选择那些忠于原著的影片, 因为它们最能体现原著精神, 从语言、情节到主题都对原著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对一些经典的作品, 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反复观看。

其次, 在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前, 一定要让学生先读原著, 这样可以避免先看电影所造成的先入为主的弊端。而且, 电影作为改编后的艺术, 存在忠实性的问题, 即改编后的电影与小说的主题、人物、情节、背景、时间、空间等不一定具有完全一致性。因此让学生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再看改编的影视作品, 既可以对作品和影视艺术有双重了解, 又能受到视听冲击力, 从而激发情感, 启迪想象和联想, 增强学习兴趣, 让他们在饶有情趣的状态下进入作品意境。影视作品本身也是一种艺术的升华, 可以加深对原著的认识和理解。

再次, 播放影片前, 教师应围绕作品的欣赏重点, 将背景知识、剧情梗概和艺术特色、作家等相关内容简要介绍给学生, 导入对该作品精彩片段的阅读与欣赏, 并就作品主题、人物形象等提出相关问题, 供学生课下讨论,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并围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布置思考题。这是正式进行课文教学前的必要铺垫, 可以避免学生在观看影片时一味追求故事情节而不加思考的被动状态。如在欣赏《飘》时, 首先应向学生介绍该作品的历史背景, 即美国南北战争, 在此社会条件下, 学生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主题。

(二) 教学中, 情节与教案相结合。

观看影片时, 可以在观看英文原版电影的基础上, 把光盘上的有关情节和教案相结合, 制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师分析情讲解后再欣赏相关的电影剪辑, 学生能更充分地体会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教师与学生的看、听、说、写等有机结合在一起, 从而加强了英美文学课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另外, 除了从头到尾地为学生放映影片外, 可以摘取一些精彩片段重点讲解, 作为作品中最精彩内容的节选, 它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文学欣赏的重点, 这些经典的画面、语言和镜头, 足以代表这部作品的艺术水准。对于这些精彩片段, 教师可以把电影节选和文本选读结合起来讲解, 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哈姆雷特》中著名的内心独白时就可以播放电影的相关片段, 这比教师朗诵或让学生朗诵的效果要好得多, 能收到声情并茂和身临其境的效果。

(三) 教学后, 布置作业及其他教学活动。

观赏完影片之后,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影片, 选取不同的切入点,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分析评论法,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 让学生对作品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展开探究和讨论。如在欣赏《阿甘正传》时, 要让学生重点体验剧中人物的语言及内心世界, 分析人物形象, 就阿甘成功的秘诀进行深入讨论。学生通过分析能得出, 阿甘的傻, 其实是一种保持孩童般的纯真及大智若愚的人生态度。电影通过阿甘的传奇经历, 重新定义了愚钝与智慧, 肯定了旧的道德及社会主体文化, 宣扬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同时它又否定了其他前卫的新文化。另外, 通过将影视与原著欣赏相结合, 可以使用比较法。首先要从主题方面比较。影片是否忠实于原著精神实质。比较的目的应是强化原著的主题, 而不是喧宾夺主地突出电影的主题。其次要从语言上比较。一般而言, 名著的语言都有精炼、个性化、生动等特点。改编成电影电视后, 不仅具有原来的色彩, 而且经过编剧、导演和演员的艺术处理, 常常是更加精彩感人, 富于魅力。通过比较, 学生能更加了解语言的表现力, 也更能体会原著语言的精妙之处。另外, 还可以对由同一作品改编成的不同电影版本进行比较。

四、结语

当然, 对待不同的影片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切忌教条化和单一化。除了以上提供的方法, 通过对文本的阅读, 对声像的欣赏, 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外, 教师还可以在这三者基础上组织其它教学活动, 使课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从而取得更好的互动效果。

参考文献

[1]郑亚玲等.外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

[2]王松林.20世纪英美文学要略[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1.

[3]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1.

戏剧文学教学 篇10

本文结合先秦文学教学实际, 试谈如何把古代文学课上活、上好。先秦文学虽然时代久远, 但却是古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段, 许多文学、哲学母题正发轫于此。因此, 上好先秦文学对后面历代文学教学而言, 既是入门打基础的重要阶段, 又是古典文学兴趣培养的起点, 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

一、以宏观视野感受古典文学精华, 激发求知欲望

古代文学的内容对大学生而言并不陌生, 因为它早已散见于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课程中。但是这些内容是零散的、非系统的, 学生的视野受到很大的局限。而大学里, 古代文学教学往往也是偏重文史而轻原典的学习。学生阅读量少, 感知狭窄, 缺乏对文学切身的感悟和理解, 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往往会以偏概全。因此, 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视野去学习古代文学十分必要, 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需要。

以《论语》学习为例, 学生熟悉的仅是“温故而知新”等少量几个语句。为改变这种状况, 教学时可依据《论语》有二十篇的实际, 把学生相应分为二十组, 每组负责抄录其中一篇的名句, 课堂上用多媒体依次投影。这样, 学生惊奇地发现《论语》里日常经常使用的好句子居然如此之多, 如“文质彬彬”、“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任重而道远”、“三军可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也”、“过犹不及”、“名不正则言不顺”、“不怨天, 不尤人”、“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君子忧道不忧贫”、“当仁, 不让于师”、“有教无类”、“割鸡焉用牛刀”、“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等等, 大大加深了学生对《论语》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上述的学习, 一方面, 学生确实是扩大了视野, 提高了认识;另一方面, 对于那些有深学需求的学生而言, 初步了解《论语》的精妙句子, 必然会激发起他们进一步去通读和探究《论语》的求知欲望, 这比老师直接推介《论语》的效果要好得多。类似方法, 同样适用于《诗经》《老子》《国语》等内容的学习。当然, 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 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全面阅读古代文学原典, 但是我们教会学生一种方法, 拓宽他们的视野, 让他们较全面地认识到一座或几座文学富矿的妙处, 学生自然就能触类旁通。

二、发掘古代文学的当代意义, 引发亲近感

中国古代文学, 是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习与研究古代文学不是为附庸风雅, 而是在继承中寻找到它对当代文学发展的积极意义。著名学者程千帆先生就曾提醒研究古典文学的人, 应该“注意当代文学艺术的发展及其中所反映的问题, 要使自己的工作对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和发展当代文学有所帮助。……研究古代文化文学, 是为了现在活着的人, 不想到这一点我们的研究就没有意义”[1]。

古代文学作品在流传过程中, 不知遭遇过多少劫难, 幸存下来的大多属于不可多得的精品。我们的先辈为文素有“诗言志”、“文以载道”的光荣传统, 创作中自觉追求诗文“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效果, 这为古代文学注入了政治热情和正义精神, 作品往往思想性强, 情感崇高, 给人以浓烈的感染, 对我们当代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先秦文学年代久远, 寻找它与当代人生活的亲近感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 先秦文学依然能够给当代人以人生智慧的启示。比如, 讲什么是“大学”, 我们常常会讲到“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就出自先秦典籍———“四书”之一的《大学》里。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构建和谐社会, 殊不知我们的祖先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为我们描述了人类社会理想的图景:“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当我们倡导思想道德建设的“八荣八耻”, 从中也能看出先秦儒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字古训的强大生命力。

其次, 先秦文学为我们提供了文学创作方法上的有益借鉴。比如, 《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对后来的中国古典文学影响深远, 这是人所共知的。至今中国很多地方的民族歌谣中依然能够看到《诗经》影响的痕迹。先秦诸子散文, 又叫哲学散文, 它为我们民族的思想方法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又比如, 针对大学校园经常举办辩论赛, 要提高辩论水平,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学习孟子文章中寻找方法借鉴。孟子是战国时代首屈一指、技压群雄的论辩大师, 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天才的雄辩家。善于论辩是《孟子》最突出的艺术特点, 其论辩艺术技巧主要有回避术、转换术、求同术、擒纵术、圈套术、包抄术、比附术、诡辩术、追问术、反诘术、铺陈术、排比术等等, 可谓集先秦论辩艺术之大成[2], 其中《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一文就有较为集中的体现。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 对学生运用于实践和提高论辩技巧必然大有助益。

再次, 先秦文学语言生命力很强, 至今依然活跃在作家的笔下, 习用于人们的日常表达中, 如上文所列的《论语》语句, 言简意赅, 历久弥新。

三、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 突出学生主观能动性

首先, 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必须要有相关参考文献上的准备。因此, 我们给学生教授古代文学之前, 很有必要向学生推荐一些权威的参考书。至少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通史版本中, 过去主要使用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 当下通行的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就先秦文学而言, 尚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褚斌杰、谭家健主编的文学断代史《先秦文学史》、聂石樵著《先秦两汉文学史》等, 可供学生参考。关于文学作品选, 过去通用的版本是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当下郁贤浩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也很受欢迎, 此版本有意识地介绍一些作家、作品研究的重要文献, 对引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很有指导意义。我们介绍研究文献的目的, 就是鼓励学生用多种参考文献互读互证, 从它们彼此的不同中发现问题。

其次, 善于向学生抛出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老生常谈, 教学缺乏新意, 那是不可能提出有真知灼见的观点的。这就要求古代文学从教者要经常关注本专业领域研究的前沿信息, 只有掌握了学界研究的关注点和兴趣点, 我们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方能激起学生的研究欲望。

再次, 适当安排文学自由谈式的小论文写作, 让学生把学习中发现的难点、疑点、兴趣点写出来, 带着问题找资料, 解决一些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文章可长可短, 关键在于学有所感, 学有所思, 学有所得, 能够提出一些有自己切身体会的观点。这样, 方可走出传统教学“上课抄笔记, 考前背笔记, 考试答笔记, 考后全忘记”的僵化模式。

四、发掘古典文学内容的精妙性, 走近文学原典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强调, 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是文学史的一翼, 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翼。所谓文学本位就是强调文学创作这个主体及其两翼[3]。

只有学习和鉴赏作家的作品或文学原典, 作家才是有血有肉的, 文学的情感和美感方才凸显, 文学内容的精妙性也才能发掘出来。要走近乃至走进文学原典, 就是要让学生置身于文学活动的系统中去感同身受。所谓“文学活动的系统”, 是由生活、作家、作品、读者四个互相关联的要素构成的。作家从激动过他的社会生活中选取素材, 创造出文学作品, 为人们提供了精神财富。然而, 不言而喻, 不管这作品如何杰出, 如果无人理睬, 那就毫无意义。大家知道, 文学作品之所以可贵, 在于它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作用。但这一切都不过是一种“潜能”, 必须通过读者的阅读、理解和品鉴才能实现。从文学反映社会生活并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全过程来看, 反映生活的过程, 是通过作家的艺术创造完成的;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过程, 是通过读者的阅读、品鉴完成的。著名的古代文学教育家霍松林先生认为:“文艺作品只有通过品鉴, 才能使读者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 陶冶情操, 开拓视野, 提高精神境界;文学作品‘潜在’的智育、德育、美育作用, 才得到实现和发挥。”[4]霍先生的话, 对我们重视文学原典的学习, 无疑是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的。

以先秦文学中《庄子》的教学为例, 笔者的一个亲身经历就能说明一些问题。最近笔者参加学生毕业十周年聚会, 期间向学生问起对当年自己讲授先秦文学史教学的印象, 很多学生脱口说出当年笔者给学生讲授庄子《逍遥游》、《秋水》等文章的情况, 甚至包括细节。当问到文学史是如何介绍庄子的, 他们的记忆就显得不够清晰了。由是观之, 我们在教授文学史时, 直接让学生掌握规律性的东西, 不如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因为前者让学生得到的主要是知识, 而后者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 还让学生得到了文学审美的愉悦, 所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其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摘要:古代文学因与现代社会存在着巨大的时代距离, 客观上容易导致学生对其内容的隔膜与疏离;再者又因教学观念与方法的陈旧, 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缺乏兴趣。因此,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拓展学生视野、激发求知欲望, 发掘古代文学的当代意义, 培养问题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品味文学原典的独特意蕴等方面, 均是培养学生古代文学兴趣的积极因素。

关键词:古代文学,学习兴趣,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陈平原.古典者的当代意识[A], 茱萸集[C].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1:87.

[2]刘生良.孟子论辩艺术技巧探微[J].兰州大学学报, 2005, (2) .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第一卷)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

上一篇:编程计算下一篇:创作者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