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设计:关于移动问答服务的初步...

2024-05-15

互联网产品设计:关于移动问答服务的初步...(精选9篇)

篇1:互联网产品设计:关于移动问答服务的初步...

文章描述:移动问答服务思考 .

社会化问答服务现在很火,国外的Quora、Stackexchange系列站点,以及国内Quora山寨版本的知乎都受到了大家的追捧,

互联网产品设计:关于移动问答服务的初步...

。以StackOverflow为例,在Google搜索技术相关的问题,StackOverflow上的回答经常处于Google搜索结果的第一位,回答的质量颇高。

如果说Yahoo Answer、百度知道这类早期的问答服务为问答服务的1.0版本的话,Quora、StackOverflow这样的问答服务可以称之为问答服务的2.0版本,相对于1.0版本的问答服务的最大区别为其社会化属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移动互联网移动性、实时性等特点,以及像位置服务、照相等基础应用的流行,用户问答服务的需求更加旺盛。想象一个简单的场景:和朋友到某个陌生的地方旅游,大家的第一需求就是:这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当地的文化是怎样的,

相对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SOLOMO=Social+Location+Mobile特点,决定了移动问答服务必将与Quora这样的社会化问答服务在业务模式上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个人对移动问答服务的未来也很看好。

1、关于移动问答服务的初步思考

2、国外一些移动问答服务

www.opinionaided.com/

www.crowdbeacon.com/

loqly.me/

someoneask.com/

www.mahalo.com/

www.chacha.com/

篇2:互联网产品设计:关于移动问答服务的初步...

位智天下新员工入职调查问卷

*本调查问卷不计入任何考核体系,仅作调查,请如实填写。可以多选,也可单选。

姓名:_______性别:____年龄: ____网龄:____

买第一部手机的时间:______手机型号是__________

你现在的手机型号:____________想换吗 ___最喜欢的手机型号 ____________

1、你正在使用的手机网络服务是

A,我在使用中国联通3G移动网络服务

B,我在使用中国电信的3G移动网络服务

C,我在使用中国移动的3G移动网络服务

D,我还在使用中国移动2G移动网络服务

E,我还在使用中国联通的2G移动网络服务

F,弄不清楚

2、你会继续使用或者准备开通3G业务吗

A,我已经在使用3G移动网络服务,并将继续使用

B,我已经在使用3G移动网络服务,但是觉得不合适,以后可能考虑使用低资费标准甚至退回2G C,我仍然在使用2G移动网络服务,但是未来一段时间想试试3G

D,我仍然在使用2G移动网络服务,而且没有变更的需求和打算

E,弄不清楚移动网络服务是什么。

3、以下3G网络优势,哪些是你所知道的A,手机上网速度快很多

B,手机辐射变低了,对健康好

C,可以待机时间更长

D,通话质量有较大的提升

E,不再有省市漫游这些收费门槛,通话资费变低

F,手机的运行速度变快了

4、你觉得智能手机的标准是什么

A,全触屏,有CPU,有内存的手机是智能手机

B,手机里面有很多程序,可以聊QQ,上网,听音乐,看电子书是智能手机

C,能使用3G移动网络服务的手机是智能手机

D,采用IOS,Android等移动操作系统的手机是智能手机

E,超长待机,防摔防水,外观精美的手机是智能手机

位智天下

15、你觉得未来的手机会变得

A,越来越重要,将会取缔笔记本电脑,普通数码相机摄像机,MP3/4等大部分移动数码产品 B,越来越重要,但是其他数码产品会与时俱进,不太可能被手机取缔。

C,越来越不重要,手机是有发展瓶颈的(比如电池,重量,尺寸等),满足不了未来对办公,娱乐,影音摄录等常用功能的高质量要求,最终会成为一个单纯的通话工具。例如,变成类似耳机的东西。D,保持现有状态,手机会拥有部分其他数码产品的功能,但绝不会相互取缔。E,想不到

6、你购买数码产品,通常会选择

A,高端的,数码科技类产品一分钱一分货很少掺水,优秀品牌和品质的数码产品会改善我的生活、工作质量和效率。

B,中高端的,我重视产品品质,但是我并非是个数码控,很多高端产品的功能我不一定能用上。中高端才是我的选择。

C,高性价比的(性能与价格的比值),我认可数码产品对生活带来的改变,但我觉得在其上投资太多不合适,我选择在平均价位低一点但是性能相对不错的。

D,低端的,反正数码产品升级的快,今年买明年就过时,不如买廉价低端的合适。E,不想买

7、你最尊敬或想要了解的国际 知名互联网科技公司是哪家

C,微软,D,FaceBook,E,亚马逊,A,苹果,B,谷歌,F,其他____,G,都没听说过

7、你最尊敬或想要了解的 国内 知名互联网科技公司是哪家

A,百度,E,搜狐,B,腾讯,F,网易,C,阿里巴巴(包括淘宝),G,小米科技,D,新浪,I,其他____

H,奇虎360,9、以下名人中,你了解哪些人?并在后面填入他们开拓的公司。A,马云____________,E,陈天桥________I,雷军________,B,丁磊____________,C,马化腾_________,D,李彦宏______,F,张朝阳________,J,周鸿祎________,G,李开复________,K,我还知道有________

H,史玉柱________,位智天下

210、你在哪些互联网社区中有账户并发过帖子______________,你心里最重视的是 _____ A百度贴吧和百度知道 D天涯

E豆瓣

B腾讯空间、朋友、微博F人人网,人人小站

C猫扑

G新浪博客,微博

H其他_______

I 我完全不理睬互联网分享社区

11、你最常见到的智能手机品牌 A、Apple12、你最常用的浏览器 A、IE6、7、813、在电脑上做的最多的事 A、打游戏

14、除了打电话、发短信外,你的手机最经常用的功能是: A、玩小游戏

15、你近期使用的最多的社交平台是。A、SNS(人人网等)E、其他______

16、你最常用的搜索引擎是 A、百度

17、都说刘德华是亚洲天王和超级巨星,对你而言他是: A、超级偶像 F、不关注

18、我最常听的音乐类型 A、R&B

B、摇滚

C、轻音乐

D、民族风

E、蓝调

F、爵士G、乡村音乐

H、网络歌曲

19、你可以买一辆车,同样的价格你希望选择什么车型 A、法拉利敞篷跑车F、把钱存起来

20、你最常用的邮箱是 A、网易邮箱 F、不用邮箱

位智天下

B、QQ邮箱

C、企业邮箱

D、新浪邮箱

E、其他______

B、路虎越野车

C、林肯房车

D、古董老爷车

E、其他______

I、中国风

J、其他______

K、不听歌

B、歌手而已

C、已经过时了

D、曾经的经典

E、其他______

B、谷歌

C、搜狗

D、搜搜

E、其他______

F、没注意

B、博客(QQ空间等)

F、没注意

C、微博类

D、视频分享(优酷等)

B、看小说

C、听歌

D、聊QQ

E、其他______

F、没注意

B、看视频

C、听歌

D、聊QQ

E、其他______

F、没注意

B,IE9

C、谷歌

D、火狐E、360安全浏览器

F、搜狗、遨游、360极速、猎豹等国产双核浏览器G、没注意

B、三星C、摩托罗拉

D、诺基亚

E、其他______F、没注意

21、腾讯经常模仿别人的产品,你认为腾讯这么做: A、很无耻,坚决反对22、2010年10月,360和QQ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3Q大战,你当时选择了 A、保留QQ23、你预计以下操作系统未来5年里谁的市场份额最高 A、苹果IOS24、有一款网络游戏想要改编成电影,你认为哪位男影星适合演男一号。A、周杰伦

25、在网上要看一部电影,我最习惯打开的是。A、PPLIVEG、快播

26、你网购了一顶帽子,但是邮到的时候你又喜欢上了另外的一个颜色。于是你找卖家沟通,卖家同意给你换货,但是邮费你需要自理。而邮费和你的帽子的价值是一样的。如果退货,卖家可以承担一半的邮费,这时候你选择。

A、花邮费换自己喜欢的27、你如果有7天的假期,你最喜欢的度过方式是 A、宅在家里 F、不想放假

28、如果让你随便给一个人打一个小时电话,你会觉得: A、很容易,我很多朋友可以选择

B、有那么几个人可以

F、我不打电话

B、和朋友聚会

C、出去旅游

D、疯狂逛街

E、其他_____

B、这个凑合戴吧,不换了

C、把帽子退掉,我不要了

F、没上网买过东西

D、再找卖家说说,让他负责全额邮费。

E、其他________

B、优酷

C、迅雷看看

D、网站上下载

E、风行

F、PPS

B、谢霆锋

C、胡歌

D、周星驰

E、其他____

F、不了解

B、安卓

C、Windows Phone系列 D、塞班

E、其他___

F、不了解

B、保留360

C、用第三方软件兼容两个软件

D、都不用

B、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产品,支持。

E、其他______

F、不了解

C、做得好我就用,无所谓

D、这就是市场经济,要适应

E、其他______F、没听过

H、在线影视网站 I、QQ LIVE J、其他_____K、不在网上看

C、我要仔细翻翻电话本,可能会找到D、太难为我了E、其他_______

篇3:互联网产品设计:关于移动问答服务的初步...

在过去的三十年, 许多国家都经历了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互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 为服务信息在移动终端中的传递带来了无限契机。在这样的技术和经济环境下, 今天的人们的生活已经能充分体验移动应用融入到服务中的场景, 如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订餐服务、打车服务、网购服务等。

随着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以及互联网技术对各个产业的渗透, 服务产业在新的经济规律和技术环境之下出现了融合, 现代服务产业的迅速发展迫使设计内容发生交叉与融合, 交互设计成为了系统服务设计中重要的实现方式。在这样的语境下, 本文对交互设计与服务设计之间关系和作用进行探索, 分析交互设计对服务设计的作用, 旨在解构这种表象产生的原因, 为设计实践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 服务设计与交互设计对行为的共同关注

2.1 服务设计关注行为的交互

台湾师范大学设计研究所邓成连教授指出:“服务设计是一系统化的设计, 涉及服务系统、服务程序、服务带与服务瞬间。服务触点是在服务瞬间的关键时刻, 包括数字接触、人之间互动、物理接触, 是整体服务系统的核心[1]。”服务触点是指连接服务提供方与接受方的有形物或互动。近几年, 很多学者认同触点就是服务设计的中心对象这一观点[2]。以服务触点为中心对象, 表明服务设计不仅关注服务瞬间的行为, 还要关注服务提供方和服务接受方双方的行为和触点形成服务带过程中连贯的行为。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理查德·布坎南 (Richard Buchanan) 教授指出, 服务设计的本质是行为的交互和思维的整合[3]。可见, 服务设计关注的并不是用户或服务提供者单向的行为, 而是关注人与人之间、人与产品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如何相互作用, 以推动服务的进行而形成一个能健康运行的系统。

2.2 以行为为对象的交互设计

早在上世纪90年代, 理查德·布坎南就把交互设计的设计对象定义为行为。随着交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人们对这一观点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与认同。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辛向阳教授指出交互设计的设计过程中的决策逻辑主要采用行为逻辑, 而非关注器物的形状、结构、质感等的物理逻辑[3]。在交互设计的过程中, 器物只是实现行为的媒介, 它关注的是如何设计行为来达到更好的用户体验。

本文将移动交互设计关注的行为对象归纳为以下两类。

(1) 肢体动作行为。是指在进行交互界面操作时, 用户为了完成某个功能的操作而做出的行为, 如手势比划、对按键的操作等。典型的例子如设计师根据用户单手操作手机时拇指触摸屏幕的难易程度将屏幕分区, 再根据屏幕区域的分布来安排设计布局。肢体动作行为分为直接操控与间接操控[4]。直接操控是指用户直接接触界面中的元素进行操作, 如双指分合控制界面图片大小;而间接操控是指用户借助外部的控制元素进行的操作, 如键盘操作、滑动条操作等。无论是直接操控还是间接操控, 对这类行为都关注人的肢体动作与信息反馈的关系。与这类行为相对应的是交互动作的设计, 移动交互设计关注这一类型行为目的在于提升设计的易用性、互动感与趣味性。

(2) 逻辑流程行为。区别于肢体动作行为, 这类行为关注的重点是时间推移下人们有目的性的行为流程。例如不同品牌的手机发短信的步骤数量不一、步骤顺序也不尽相同。以车险移动理赔服务为例, 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移动应用的各个界面是否简单易用和便于理解, 而更加关注在时间轴的延伸下, 如何设计应用使其推动客户、查勘员、后台服务人员、维修点人员等人更快捷地完成报案、查勘、定损、维修、理赔等流程。在时间的推移下, 如何以更少的步骤达到用户目标、如何引导用户在完成一个步骤之后继续执行下一步骤, 这些都是交互设计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设计不仅要为具体的页面提供准确的反馈, 还要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引导指示和尽量简化流程, 以减低用户的心理成本。在这个过程中, 用户还可能需要和其他人或物发生互动, 还可能发生使用的场景的转移, 这也要求设计根据场景的转变而作出调整。对这类行为的分析关系到产品能否实现用户的目标, 除了提升用户体验外, 移动交互设计关注这一类型行为目的还在于提升设计的可用性。

2.3 服务设计与交互设计的矛盾统一性

服务设计的策略在于构建复杂通道和多触点的服务系统, 系统化是服务设计的一个基本理念, 服务设计关注人与人之间、人与产品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行为[5]。交互设计的思维方式相对系统化的服务设计而言是线性的, 它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关注用户一方的认知与体验, 如图1所示。服务设计与交互设计都关注行为, 又对行为的关注有不同的侧重点, 但是这不仅没有阻碍交互设计成为服务设计的实现路径, 交互设计线性的特质还能在服务体系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3 交互设计在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清华大学艺术设计系王国胜教授指出: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产业的崛起迫使设计的再次交叉, 使产品范式和交互范式在设计思维的平台上再造, 从而促成服务设计概念体系的形成[6]。这表明交互范式是服务设计概念体系形成的基础, 服务设计范式高于交互范式。

王国胜教授指出服务设计的核心诉求在于能够直接向用户提供价值, 而非产品或交互。例如如果打电话是为了通知一项会议而不是为了聊天, 你需要的可能不是产品或交互手段, 而是一项秘书服务[6]。也就是说, 服务设计在于通过系统性的组织体系来为用户提供价值。服务设计需要产品、交互、环境和组织设计等方面经过合理的策划, 让用户在良好的体验中获得价值。但是, 交互设计并不能直接提供价值。交互设计对人的认知和体验的研究终究是为了解决使用的问题, 交互范式依然归属于工业设计范式体系。如设计师在设计一个终端产品时, 设计师的目标只是让信息流更加通畅, 让用户更便捷地完成交互过程。

服务设计关注解决价值提供的问题, 交互设计关注解决使用的问题。服务设计通过组织设计要素系统化地提供价值, 交互设计通过研究人的认知与体验线性地解决使用问题。虽然解决的问题和设计方法都不同, 但因为交互设计对行为的关注, 尤其是逻辑流程行为, 使它能有效地组织服务设计体系, 使服务体系处于良好的循环中。以下三方面可以体现, 如图2所示。

(1) 了解利益相关者。相对于交互设计, 强调系统化的服务设计是去中心化的, 虽然服务设计也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 但服务设计中的用户包括顾客、前台服务提供者和后台服务提供者、企业人员等利益相关者, 服务设计需要平衡服务体系中各方的利益而提出综合的解决方案。而在每次为不同用户进行设计时, 从用户角度出发进行交互设计能对各类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 辅助服务设计体系的构建。

(2) 推动服务流程。利益相关者、服务情景、服务触点和服务流程是服务设计的四要素[7]。交互设计关注逻辑流程行为, 逻辑流程行为正是解决如何引导用户完成服务流程以达到用户目标、获取服务价值的切入点。相对于服务设计体系中可能出现的空间设计、产品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交互设计的关注点不限于某个具体时间点和空间下, 而是关注时间推移下如何让用户拥有良好的体验并达到目的, 这是上述其他设计领域无法解决的问题。交互设计的时间持续性触发服务触点而连成服务线, 推动服务流程的进行。

(3) 联系服务双方。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 用户需要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发生互动, 还可能发生使用的场景的转移, 而交互界面作为利益相关者之间沟通的媒介和推动场景转移的线索, 能有效地触动触点、联系服务蓝图中“互动分割线”两边的服务双方利益相关者和产品。而对肢体动作行为的关注能提升每个基于交互界面的触点的交互效果, 促进服务提供方和服务接受方的友好交流, 优化服务触点, 提供良好的体验。总的来说, 交互界面能带动服务蓝图中的一条线路的运作, 联系线路上的服务要素, 构建服务体系网络。

4 结语

一个服务系统可能包含产品、环境和组织设计等多方面的设计内容, 找到它们与服务设计的共同关注点, 将有助于分析它们在服务系统中的作用, 能为服务设计的开展提供思考的路径, 有利于推动服务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服务设计与交互设计的交叉融合提供更多机会。本文通过服务设计与交互设计共同的关注点“对行为的关注”进行分析, 阐述了交互设计与服务设计的关系和作用, 丰富了服务设计的相关理论, 还旨在为人们在思考如何通过交互设计实现服务价值的时候, 提供启发与思考的切入点, 为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邓成连.触动服务接触点[J].装饰, 2010 (06) :13-17.

[2]Fernando Secomandi, Dirk Snelders.The Object or Ser-vice Design[J].Design Issue.2011 (11) :72-75.

[3]辛向阳.交互设计:从物理逻辑到行为逻辑[J].装饰, 2015 (01) :58-62.

[4]李洪海, 齐兵.界面设计中交互行为的分类[J].艺术与设计, 2013 (11) :119-121.

[5]周煜啸, 罗仕鉴, 朱上上.手持移动设备中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设计[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2 (02) :243-253.

[6]王国胜.设计范式的改变[J].设计驱动商业创新:2013清华国际设计管理大会论文集, 2013 (12) :307-313.

篇4:互联网产品设计:关于移动问答服务的初步...

摘要: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来访问电子邮件、文档和应用程序的用户已形成规模,同时移动办公也使得IT运维更自动、便捷,正如企业一样,随着高校管理、教学的信息化、互联化,师生对可以用各种移动终端接入学校应用的诉求将越来越强烈,也给高校IT运维服务提供可拓展到移动互联设备的机遇,本文通过研究高校IT运维的成功案例,提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IT运维服务(平台)设计框架,助力高校IT运维服务。

关键词:移动互联;IT运维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种应用的不断增加,如何保障各业务系统的高效运行,如何让师生更高效快捷的获取各种校内资讯及各种应用服务,服务于广大师生,实现更好的IT运维,成为大多数高校的当务之急。在此介绍下清华大学借力锐捷网络提供的RIIL综合监控运维平台,及由此分析高校即将要面对的移动互联网下的运维服务。

清华大学的信息部门共有三个中心,此次实施IT运维管理项目的是计算中心。经由锐捷网络与计算中心的工程师携手完成RIIL-RMC产品中的配置管理、事件管理和项目管理模块的建设后,经过对现有基础设备的统一监控,计算中心利用RIIL-RMC服务请求管理中心,可以将IT运维管理流程与日常信息工作管理真正实现了电子化、自动化。而通过与RIIL监控类系统对接的实施,在自动获取IT监控事件的同时,计算中心现在已经可以通过先进的CMDB (配置管理数据库)管理每一个运维对象,包括运维配置上的每一次修改和变更历史,极大地提高了排除故障的效率。

第1章 业务价值分析

1.1 服务存在的必要

清华大学计算中心力借力锐捷网络提供的RIIL综合监控运维平台成功实现IT运维管理质的改进,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是高校IT运维一个成功的案例,同时,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高校的管理及教学的信息化、互联化,正如企业不可避免要面对的是,师生对可以用各种移动终端接入学校应用的诉求将越来越强烈,高校的各种应用将接入移动互联网,这是高校IT运维所要考虑的新课题。

1.2 服务存在的可能性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IT运维服务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业界已经有先知先觉的IT运维管理服务商在运维平台上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国际知名IT运维服务提供商Kaseya已经率先推出了整合移动客户端的IT运维解决方案,通过该方案,管理员可以通过相应的管理功能来实时跟踪、更新和保护部署该方案的移动设备,卡西亚(Kaseya)在融合了移动客户端的同时把备份和恢复功能功能也拓展到了移动设备上。通过远程管理可以在中央服务器上备份通讯录,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回复联系人数据。而一旦出现不慎遗失客户端的情况,通过移动管理可以实现消除手机数据,禁用手机等操作,及时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第2章 服务(平台)产品设计

通过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校IT运维服务平台,实时跟踪管理师生各类接入应用的移动设备,更新和保护部署接入应用的移动设备,保证接入应用的移动设备能及时更新各应用终端及排除各种非法的访问操作,同时运维人员的移动设备进行相应的管理,保证运维的合法性及便捷。通过系统平台日常相关运维服务工作实现自动化管理,同时实现运维人员与师生互评绩效管理。框架如下:

2.1 服务台管理

服务台作为运维的主要的联络点,分为人工、语音、自动这几种交互方式,进行故障记录、任务分派、任务跟进等操作。

2.2 事件管理

事件管理是创建、处理事件的模块,一个事件的生命周期全部会在此模块内,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的信息:

2.2.1 事件的类型

分为故障请求、咨询、新需求、投诉等。

2.2.2 事件的分类

分为硬件、应用、软件、网络、安全、业务这几个大类。

2.2.3 事件的等级

5个等级,默认情况,等级越高的事件,是表示越严重,表示要优先处理。

2.2.4 事件的状态

分为创建、分派中、处理中、等待中、解决、关闭。

2.2.5 事件与CMDB的关联

事件与CI的关联, CMDB所有的信息与事件的信息可以交叉进行统计分析。

2.2.6 事件与其它流程的接口

事件处理过程中可以直接发起变更申请,也可以发起问题申请与知识库申请。

2.2.7 事件的时长与工作量

事件的处理周期时长是为了SLA的计算,事件的花费的资源量,即工作量时长为了运维资源的分析。

2.3 问题管理

问题管理处理逻辑类似事件,许多信息继承事件,比如等级与类型等。

2.4 变更管理

在ITIL中变更与发布是两个独立的流程,可以把变更与发布流程合并为一个,变更的实施就是发布流程,即发布可以理解为是变更的一个子流程, CMDB精确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变更的执行情况。让CMDB的信息更新得到真正有效的控制,变更的主要目的是授权与控制对基础架构或其它的服务的改变,这里的更新是指现实的服务或物理上的基础架构,而不是系统中数据的更新,要对一段网络做调整等操作,但是有可能会影响到几个系统项目,这时需要发起变更申请等。

2.5 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模块,核心的是CMDB,这里就配置管理流程层面简单说明下:

2.5.1 CMDB的审计

CMDB审计需要规划好,根据各种条件审计,比如根据某一类的组件,某一个项目的组件,还可以确定一定的数量进行审计(随机抽取)也可以决定一定的比率(随机抽取),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检查CMDB的数据正确情况,找出问题并修正。

2.6 操作管理

2.7 知识库管理

2.8 调查管理

第3章 技术解决方案

采用B/S系统架构,开发平台是J2EE,数据库采用Oracle。

第4章 总结

鉴于当前高校系统构建的复杂度越来越大,系统故障发生概率和潜在隐患变多,持续可靠提供应用服务、保障业务畅行无阻的风险已经凸显。如何更加有效地管理 IT 资产,积极回应业务部门事业发展和广大师生个人成长的信息化应用诉求,提供稳定优质的IT 服务,已成为学校各级组织和人员的普遍关切,也迫使信息化建设部门的角色从单纯的信息技术提供者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转换,发展机制由“技术驱动”向“业务驱动”转变。因此,构建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的 IT 服务管理体系已势在必行。只有通过沟通提学校领导层面对IT运维的重视及应用落地上述所提到的合适运维平台,才会达到以下的价值:

篇5:互联网产品设计:关于移动问答服务的初步...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主流趋势下, 基于移动互联网开发的平台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从政府便民移动平台到电子商务移动终端, 到处可见移动互联带来的方便。而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也先后推出了4G服务, 从而为移动互联提供了畅通的信息传输环境。

当前, 已经有许多高校开启移动校园的研究和建设。比如, 上海交通大学使用云计算技术建立移动图书馆;江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利用一卡通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国内的许多学者对移动校园建设进行探索, 并给出了各自的观点。尚进提到, 移动校园不是传统的数字化校园的简单移植, 或是直接在其终端的一个扩展。移动校园的建设是结合移动终端本身的应用特点 (屏幕小、便携、可定位、实时性、准确性等) [1], 再结合高校业务的需求, 将两者融合, 从而形成全新的平台和应用。移动校园是校园生活的移动助手。沈斌认为, 通过移动化校园可以提高支撑服务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监控和优化服务的质量。

2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校园生活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2.1 校园信息服务应用研究

目前, 移动校园信息服务中较成熟的技术有以下几种[2]。

(1) 手机短信服务。利用短信中心, 将校园内各种信息使用手机短信的形式进行收集或分发。此外, 用户根据自身的需要也可以编辑手机短信自主查询。

(2) WAP网站。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和策略, 将现有校园网中的Web网站由HTML格式实时转码为WML格式, 即可使用手机移动访问现有的Web服务。

(3) 移动图书馆。移动图书馆集成了数字图书馆的功能, 读者可以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使用图书馆提供的各项信息服务。

(4) 移动办公。通过将校园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业务以触发的方式与移动智能终端进行绑定, 实现双向互动, 可以进行文件流转、信息发布、文档编辑等办公操作。

(5) 信息发布与接收。及时准确地将各种信息发布和接收, 才能保证工作和学习的有条不紊。当前, 在校园中利用移动终端进行信息的发布与接收已经非常普遍。

2.2 移动应用开发研究

移动应用目前主流的开发模式有两种, 分别是传统的原生开发和基于HTML5 的WEB应用开发[3]。两者在功能开发、用户体验、设备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原生应用开发技术可访问手机所有功能 (GPS、摄像头) , 速度更快、性能高、整体用户体验较好。但是, 它的开发周期较长, 成本较高, 且原生应用没有跨平台兼容的能力, 所以针对每个平台都要完全重新开发。基于HTML5 的WEB应用开发能轻松实现跨平台, 开发效率高, 且成本低。但是, 它调用本地文件系统能力较弱, 运行受到网络环境的限制较多[4]。

Web App基于W3C标准的HTML语言开发, 能够轻松跨平台, 开发者不需要考虑复杂的底层适配和跨平台开发语言的问题。同时, 相较于传统的Native App, Web App在投入上也会大大降低。Web App无需安装, 只需通过浏览器进行域名访问即可。移动应用的迭代周期较短, 平均不到一个月。Web App免去了频繁更新的麻烦, 无需用户下载, 同传统网站一样可以实现动态升级。

2.3 移动生活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3.1 系统架构设计

校园信息服务的用户数量很大, 大量用户使用不同的移动终端来登陆校园信息服务。目前, 移动终端中常用的系统有Android、IOS、Windows Phone等。每种系统的原理不同, 编程时各系统间无法进行有效的代码复用。如果针对每种系统单独开发, 客户端工作量非常大、后期维护成本高。本系统采用基于移动校园客户端的轻应用形式, 基础功能可以直接调用客户端上的功能, 高级功能通过PHP+My SQL实现。由于不需要针对不同操作系统开发多个版本, 因此可有效降低开发的难度和成本。

本系统采用B/S (浏览器/ 服务器) 体系结构模型, 将整个系统划分为三层, 分别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

(1) 表示层。表示层是位于用户移动终端的客户端, 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和信息呈现。该层只作为轻应用的入口, 用来收发消息并将消息呈现出来, 本身并不进行数据的处理。

(2) 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主要是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用户将请求通过客户端发送到业务处理服务器后, 业务处理程序对请求进行分析转换, 根据结果调用相应的业务处理模块操作。该模块根据请求的内容通过数据层访问数据库, 完成操作后将处理结果返回到业务处理程序, 最后由业务处理服务器将包含处理结果的XML数据包发送到用户。

(3) 数据层。数据层主要对各种数据进行持久化的编程工作, 并为平台表示层提供服务。数据持久层提供了数据访问方法, 并定义好了数据接口, 方便平台在部署中的应用集成工作。

2.3.2 系统功能设计

校园用户服务平台主要包括校历查看、网上报修、通讯录、校园地图等功能模块, 提供了学生随时想了解和咨询的信息, 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困惑。

(1) 校历。校历是学校工作安排的一览表, 可以让学生获得学校日程安排情况, 从而做好学期的生活、学习规划。

(2) 网上报修。本功能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便捷的报修方式, 与传统的当面上报不同, 网上报修为同学提供了更便捷的报修方式, 学生也可以随时查询自己的报修进度。

(3) 通讯录。通讯录是为本校学生而设置的一个交流工具, 旨在让本校学生更好地寻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为自己小小的校园人际圈子打下基础。

(4) 校园地图。校园地图主要是为学生提供校内学习和生活服务的导图, 从而帮助新生快速了解学校的生活、学习的地点。学生可以直观看到各服务部门食堂、澡堂、超市、休闲娱乐场所的地点, 帮助学生更加细致地了解如食堂充饭卡、手机缴费、电费收取、特色餐厅新推美食等各类学校生活服务的信息。

3 结语

移动互联网已经在校园管理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通过总结和归纳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探索移动互联网校园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 搭建基于移动通信技术, 适用于地方高校大学资源规划的校园用户服务平台, 具有切实的市场需求。移动校园服务平台将在保障校园系统高效运行、提高校园服务质量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且对如何构建校园数字化平台、推进系统整合与数据共享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校园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和智能手机使用率的不断上升, 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网获取资讯、学习阅读、收发邮件、社交聊天。当下正在使用的校园信息化平台很多, 有办公系统、移动图书馆, 学生信息平台等, 但多是为了辅助工作和学习, 能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生活服务的应用较少。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校园生活服务平台则结合校园生活的实际情况, 通过便捷的移动服务, 改善传统模式, 使校园服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克服了传统校园服务处理的使用障碍。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校园信息化,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尚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移动校园正当时[J].中国教育络, 2014 (Z1) :77-78.

[2]古雯雯, 吴景海.3G环境下移动数字化校园的信息服务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 (12) :31-34.

[3]陈勇.Web App现状分析及展望[J].通信与信息技术, 2012 (4) :77-78.

篇6:互联网产品设计:关于移动问答服务的初步...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平台;手机应用产品;产品服务

0 前言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4G技术的逐渐推广使一个以智能手机为代表趋于完善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呈现在大众的眼前。正是因为智能手机的移动便携和移动互联网信息量大、速度快等特点使智能手机成了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也因智能手机应用产品市场的前景极为广阔,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引来了无数投资商,形成了多种以手机应用产品为主的产业链。智能手机应用产品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下得到了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手机应用产品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1 移动互联网概述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相互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移动互联网,它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也是指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活动的总称。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特别是4G时代的到来,更给移动互联网增添了许多生机。在世界市场中,发展较快的两个行业无疑是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如今移动互联网已经是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智能手机应用产品也迅速发展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若干年后移动互联网必然会出现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2 智能手机应用产品的概念及其发展

2.1 智能手机应用产品的概念

手机应用就是指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即APP(Application的缩写),它能进一步改进原始手机操作系统的不足,同时也能使手机更加具有个性化。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应用功能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它已经和过去简单死板的手机功能越来越远了,目前手机应用的发展可以与电脑相媲美。手机应用的功能和与电脑一样,当然你购买的手机安装的系统会决定你下载相应的手机应用。

2.2 智能手机应用产品的发展

在手机终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之下智能手机应用产品蓬勃发展,经历了由单一到多样,由普遍到特殊的过程,并处于飞速发展当中。智能手机应用产品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从无至有。手机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手机从一开始的语音通话到现在的智能化,其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手机应用从开始的无到现在的百花齐放。

(2)从单一到多样。随着移动手机通讯的不断发展,手机应用产品也出现了各种元素。例如,触屏、语音输入方式等,早期的手机从只有贪吃蛇一类的游戏发展到现在的大型3D手机游戏,并且由原来的单一到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3)开启无穷的可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个崭新的概念横空出世——智能手机(SmartPhone)。国际移动互联网大会给智能手机定义为“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扩充手机的功能,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在这个时代的智能手机应用产品已经彻底地从最初的开发者附加在手机上的功能变成和电脑软件一样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手机应用能完成一切传统互联网的功能,同时第三方应用开发者也一跃成为真正的手机应用产品提供商。智能手机应用产品也从此走上了真正的商业化模式。智能手机应用产品也从最初的简单功能扩展到新鲜的用户体验,并创造了各种新的元素,更加吸引人的操作界面和别具一格的人机交互模式成为此时智能手机应用产品最大的特点。

3 移动互联网平台对智能手机应用产品服务的影响

服务是智能手机应用产品存在的根本目的,因此智能手机应用产品设计的工作中心是服务。随着用户对智能手机应用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智能手机应用产品也朝着多元化、智能化、个性化以及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在智能手机应用产品快速发展的今天,只有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应用市场上存活下来并且健康茁壮成长。智能手机应用之所以丰富多彩是基于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双重影响下,智能手机应用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注意手机应用产品的功能转变和服务的转变以及用户体验的转变。

智能手机应用产品在设计时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即产品服务的无形性、产品服务的不可存储性、产品服务的具体流程。

3.1 产品服务的无形性

产品服务是不可感知的,无形、无声、无色、无味,在使用手机应用产品时看不到产品当中的产品服务,但它却能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手机应用的产品服务只能被消费者消费但却不能被占有。因此,智能手机应用开发者必须具备宣传其应用产品服务价值的能力,用来吸引顾客,或者通过化无形为有形,使无形的服务通过有形的证据表现出来。

3.2 产品服务的不可存储性

产品服务的价值只存在于服务进行之中,不能储存以供今后销售和使用。所以智能手机应用开发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与顾客保持紧密的联系,按照顾客的要求提供服务项目,并及时了解顾客对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按需提供,及时消费。

3.3 产品服务的具体流程

产品服务的具体流程是产品服务的提供者给使用者的整个过程,及其完成該过程所需要的各个因素的构成形式。服务流程能够让用户得到更为直接的服务体会。产品服务的生产和消费一般是同时进行不可分离。在手机应用产品中,服务的具体流程是科学地布局与设计所有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以便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提供完美的服务的工作。

3.4 产品服务质量的改善性

产品的服务质量由人来控制,产品使用者想要有好的服务就必须由产品的生产者根据产品使用者的需求来不断地调整产品的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方法或者在原有的产品服务上增加一些其他的相关性服务来弥补原有服务的不足,使产品服务更加趋于完善。与此同时,产品开发者也应不断研究和挖掘用户的主要的边缘性需求,根据这些需求来改善产品的设计。

4 结束语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即4G)于2013年在我国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4G时代。移动互联网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4G的出现将会是一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涌现在人们的面前并持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下的手机应用产品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智能手机应用产品的服务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并正由公共应用向专业应用转变。根据智能手机不同的应用范围和类型,专业级的智能手机应用产品的开发正处于起步阶段。智能手机应用产品开发者应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加速开发不同领域的智能手机应用产品服务,最大限度地争占市场上的有利位置。

参考文献:

[1]吴彦国.移动互联网浅析[J].轻工科技,2013(9):87.

[2]刘程程.移动互联网下的手机应用产品服务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2.

[3]郑慨强.智能手机增值服务[D].上海财经大学,2014.

篇7:互联网产品设计:关于移动问答服务的初步...

手机APP是来自韩国的科学技术, 英文全称为“AppPlus”, 简称为“APP”。APP适用于各种企业产品型公司、各种服务型公司、演艺公司、杂志出版公司等, 将服务产品的概念存在于传统服务设计理念中。提供以“服务”为核心理念, 以手机应用程序为外在表现形式的手机APP产品[1], 手机APP新类型产品正在蓬勃发展。通过结合服务设计理论, 可将其称之为“手机服务型APP产品”。

随着时代的进步, 移动产品用户的增多, 更高科技手机应用在逐步推广, 手机APP产品类型代表现在新兴产品, 3G、社交、视频、网络电话和移动装置等, 是时下最先进的移动互联网络发展趋势。

二、 手机服务型 APP 产品特点

(一) 服务的全面性与便捷性。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光速而至, 更多热捧与手机的人越来越多, 手机APP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乃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过用户在选择手机服务的重点还是以全面性和便捷性为重心。通过手机APP产品, 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网络购买商品, 进行参观预定位置, 甚至更详细的选择菜系。经常异地出行者也可以通过手机APP产品进行异地车票购买, 酒店住宿的预定等[2]。利用手机APP产品提供的“服务”理念, 达成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共识, 成为人们振兴感到全方面与便捷性统一的服务。

(二) 引领科技, 时尚生活。新生产品的出现形式, 往往能够让人们的行为方式乃至生活理念, 产生巨大的改变, 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 同时又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改变。人们在进行移动互联网络手机APP应用进行服务时, 全面介入人们的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学习模式和休闲娱乐当中, 带来巨大的变革。网络购物、GPS地图导航、预订酒店房间、购买交通票务等, 成为一种便捷的科技产业, 时尚的生活节奏。手机APP代替了日常生活较多繁琐行为, 这种新生活发展模式依然成为引领科技, 时尚生活的趋势。

三、 手机服务型 APP 产品的设计研究

(一) 产品设计流程。创作手机服务型APP产品最基础的设计方案就是规划设计理念, 找寻设计中心, 明确开发概念, 对初步设计进行详细的探究, 对手机APP产品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反复进行测试和改进[3]。当然这中间不可缺少的就是手机APP产品的审批, 概念的审核, 系统指标的审查, 最后达到标准, 才允许设计出产品, 进行生产上市。

(二) 产品设计关键点。首先在手机服务型APP产品其设计核心内容在与“开创一种新的或者改进现有的服务运作方式和服务提供基本内容”。为此对于进行手机APP产品设计开发时, 至关重要的部分就是服务概念的开发过程。既能在开发过程中凸显服务性产品的创新体验感, 又能直接影响到手机APP产品进行后续设计, 及时为手机APP产品用户进行更新和添新鲜感。手机APP产品的设计关键点在于, 手机应用的加载速度, 用户可以明确查找自己需要的东西, 快速有效地解决手机应用用户的遇到的相关问题, 充分地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简单明确、方便快捷、精确等条件。

结语

将手机服务型APP产品从传统的手机应用程序这一概念中脱颖而出, 更快解放传统手机APP应用的概念, 并对提供全新便捷的服务给更多使用者来带来体验的快感, 快速对使用者产生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 转变手机服务型APP产品概念的理论。恰当地更新产品, 推出相关的新鲜设计应用, 是管理手机APP应用程序的智慧所在。对手机服务型APP产品设计理论及相关设计要点进行探讨。服务型手机APP产品将推动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做出巨大的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 人们在智能手机的应用上更加关注, 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必需品, 同时是服务、便捷、方便生活的手机APP应用。本文通过移动互联网手机服务型APP产品的特点分析, 论述手机服务型APP产品具有相对明确的服务理念, 突出服务型手机APP产品的特点, 并提出设计服务型手机APP产品的关键点。

关键词:手机,服务型APP产品,设计

参考文献

[1]刘程程, 张凌浩.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服务型APP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 2011, 01 (12) :68-71.

[2]王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服务型产品的人性化设计研究[J].机械设计, 2014, 03 (04) :126-128.

篇8:互联网产品设计:关于移动问答服务的初步...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广电云视频服务;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0-0018-02

2011年10月20日,全国首个由政府主导建设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区——广州移动互联网(越秀)产业园正式落户越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将进一步加剧竞争,推动电信与广电业务双向进入,改变信息传播、内容和通信服务的方式,内容为王、体验为王的时代到来了。

如何适应社会的总体发展趋势,融合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并充分发挥自身的视频服务优势,是广电系统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提出的所研究项目应用云计算技术,提供以移动互联网为主的可拆分的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同时符合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服务提供商、平台提供商的角色。作为服务提供商,上可接入CP、SP,下可接入平台运营商;作为平台提供商,上可对接服务提供商,下可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

1 云视频服务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

云视频服务平台主要由云媒资和云前端两大系统构成:(1)云媒资系统主要基于云计算技术,面向三网融合全媒体发展方向,将音视频媒体内容的业务统一构建起来,对上游的内容提供的SP/CP提供媒体的制作、存储、管理和平台的对接,对下游的各运营商提供编码、内容分发服务,为移动互联网为主的媒体服务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2)云视频前端系统是珠江数码面向位于不同的网络架构,尤其为移动互联网量身打造的媒体服务解决方案,该系统与云媒资系统对接,实现对广电互动电视用户的视频服务,同时与广电网络BOSS系统对接,实现用户的鉴权及缴费功能,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终端在不同网络条件下(如网络带宽较低),实现低码率自适应调整,通过降低用户收看质量,保证视频顺畅播放。

广电云媒资系统主要基于云计算技术,面向三网融合、多屏融合的全媒体发展方向,为互联网、广电网为主的媒体服务提供完整的视频解决方案。云媒资系统对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等)形成的媒资的“服务云”,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内容的共享、编辑、管理等。系统将以数字化、数据化、网络化为基础的综合性业务云处理平台,按三层体系架构设计系统功能模块,主要分为广电云内容管理平台、广电云内容生产平台和广电云内容分发平台三大服务平台。

1.1 广电云内容生产子系统

广电云内容生产子系统主要面向内容提供的SP/CP方提供“广电计算云”(个性云媒资)服务。SP/CP方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拥有自己的媒资系统,另一种为只拥有版权内容资源。拥有自主的媒资系统的SP/CP将通过云媒资系统统一的数据接口进行广电互动电视媒资系统接入,只拥有版权内容的SP/CP方,将采用广电云媒资系统的客户端,进行接入。内容生产子系统支持以下功能:

各类内容源,除传统介质、高清磁带需要1∶1的采集时间外,其余类型节目均支持文件直接导入系统,提高运行效率。

在采、编、存过程中,系统设计可以保留内容源本身的多字幕、多音轨信息。

支持手动上载、自动批采集、集中控制等多种采集上载方式。

支持对标清、高清的文件或光盘实际使用需求,批量选择入出点,仅采集所选片断,兼容支持N制、P制及多个分辨率级别的内容,采集效率不低于1∶1。

提供入库任务处理、数据完整性校验、视音频软件示波器、数字内容自动技审、元数据继承、预编目及素材整理、筛选等辅助功能。

系统支持采集视音频文件时,超实时直接导入媒资系统,形成独立模块化作业;包括粗级编目、手动采集、批量节目信息导入、自动锁定工作任务、批量化自动作业、自动技审等功能。

对于自动技审能够自动识别视频文件的黑场、雪花、静帧、彩条等,能够自动识别音频的静音、噪音等。自动技审可实现超实时审查。

该系统支持多种节目来源的采集,支持多种规格媒体,包括高标清、5.1环绕声、多音轨、多种编码、多种制式的信源和文件;多种介质的方式,包括BATA磁带、卫星TS流信号、DVD、HD磁带、蓝光、P2、硬盘文件、数据接口等;系统上能通过手动或自动进行媒体的批量上载,并同时支持精确到帧的时间控制和上载过程中的媒体质量检测。媒体上载完成后,将进入编辑的节目制作环境。

SP/CP方只需要根据运营情况,即可进行服务能力的申请,无需花费大量资本投入媒资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各方优势。

1.2 广电云内容分发子系统

广电云内容分发系统面向各大运营商平台,主要为移动网络等各大运营商提供“广电特色服务云”(媒资托管服务)的服务。传统广电的内容分发系统只面向广电内部播出平台提供服务,现在通过建立基于IP网络的云内容分发系统与各运营商、内同提供商系统的对接,实现各类媒体资源的检索、多格式、多编码、计费、分发下载等服务。可以同时为电视、电脑、移动智能终端等提供高质量的媒体服务。

各运营商不需要为媒体业务建立大型的媒资管理系统,也不需要找各种SP/CP方进行内容的集成,只需要根据运营要求,在内容分发系统上检索、提取相关的媒体内容并连接到自己的运营支撑系统上,实现业务运营。

媒体发布的基础建立在高效的检索功能之上,实现对系统媒体进行各种处理和不同的发布方式。媒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来检索和浏览,并可以同时用多种方式(如网络、交互电视、移动通讯等)来发布媒体,为媒体资产扩展了新的发布渠道和新的用户群,使已有媒体资产的利用者无限制地增加,大幅度地增加媒体资产的新价值。系统工作流程如下图1所示:

图1 系统工作流程图

2 云视频前端系统

云视频前端系统是面向位于不同的网络架构,尤其为移动互联网量身打造的媒体服务解决方案,该系统与云媒资系统对接,将分布式媒体服务的复杂数据计算与码率控制构建在“云”中,在终端方面,将全面支持机顶盒、PC、IOS智能终端(Ipad、Iphone)、Android手持终端、Windows Mobile智能终端的服务接入。云视频前端系统由基于云计算的VOD分发子系统、自适应可变码率子系统、时移子系统、安全子系统、云搜索子系统组成。

2.1 支持DRA音频标准的媒资平台

DRA编解码算法是由广州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拥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音频编解码技术。在移动互联网的低带宽上传输上,拥有其他音频标准不可比拟的优势。

云媒资系统通过与广晟数码公司的合作与集成,最终搭建了一套完全支持DRA音频的节目制作和媒体资源管理系统,是省内唯一支持DRA音频标准的媒资平台。通过收录、制作、配音、播出一体化的设计模式后,再通过统一集中的云存储和共享的资源管理,目前系统已经平滑支持针对DRA音频编码格式素材及节目的采集、编辑、合成、媒资存档、内容分发及推送等功能,打通了节目制作和发行的各个链条。

2.2 自适应可变码率子系统

在移动互联网中,网络带宽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如在电梯、地铁、高速公路的环境中,经常会出现视频卡死的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广电云视频前端系统集成了微软的可变码流自适应系统,该系统具备以下功能:

无论内容提供商提供哪种码流文件,系统将按需自动转换为多码率(范围在512k~1m之间)的符合格式要求的视频流或文件同时存储多个视频服务器中。

当用户终端发出请求,系统会先推送低码率的文件保证流程播放,同时侦测用户当前带宽情况,最终根据它当前所处网络环境情况,推送最适合用户顺畅播放适合的视频码流。

当用户终端网络不稳定或恶劣时,系统将自能切换至低码率视频,保证当前用户以低码流格式流畅收看。

当劣化的用户终端网络状况恢复后,系统将智能切换至高码率视频,保证用户收看高质量节目。

2.3 时移子系统

时移技术是直播系统与VOD系统的扩展。系统能够让运营商将指定的直播节目在前端进行不断实时录制,录制后将节目内容转变为流媒体内容进行存储,通过与广电BOSS系统的对接,实现用户与该功能的关联,并对用户进行授权,达到使用户可以看点播一样进行直播频道的收看,同时间可以对该节目进行快进、快退、停止暂停的操作,最终实现对时移业务的运营。

3 结语

平台通过引入云计算技术,使原来仅面向有线电视用户服务,升级至可面向移动终端用户实现服务,大大提升了广电网络的市场价值和服务适应能力。在实现设计、改造过程促使广电运营商从传统单一的广电网络运营向多媒体及信息服务提供的转型,同时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整合产业多方面的资源。

参考文献

[1] 杨勇.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科技产业,2012,(9):70-75.

[2] 张圆圆.基于云技术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研究

篇9:互联网产品设计:关于移动问答服务的初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网络规模及其结构也日渐复杂, 从而使得网络的安全运行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 大数据、云存储、电商、“互联网+”等数据业务以及概念的出现与兴起, 得对宽带网络的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宽带网络的安全运行与保障已经成为能够影响宽带运营的重要因素。对于宽带运营商来讲, 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用户的影响, 实时地发现故障并排除故障便是核心问题。

宽带市场不断发展, 运营商的运维压力也日益增加。据统计, 所有宽带故障中, 除发生在用户家中的故障外, 仍有较高的比例出现在线路以及机房的网络设备上, 而此类故障的报警响应机制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几大运营商的运维基本都是在机房内设置监控中心, 依靠较完善的一套监控系统来发现并响应故障, 故障发现机制基本为声音、邮件或短信报警,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 此类机制已经较为成熟, 但从严格意义上来分析, 声音报警是最直接也最为基本的报警方式, 但对运维人员的依赖程度较高, 邮件报警和短信报警基本属于同一类, 但都存在共同缺陷, 即无法与系统较为直接地互动, 另外, 短信报警也存在一定的费用成本, 于是需要一个能与用户及时互动并能实现移动运维的监控方式。

2 微信公众平台可行性分析

2015年《微信平台数据化研究报告》首次发布了对全国31个省的用户抽样调查, 数据显示55.2%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10次以上, 近八成的微信用户关注了公众账号, 其中获取资讯为微信公众账号最主要的用途, 它的比例高达41.4%。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在微信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 任何个人和机构均可以通过该平台申请个人公众账号, 与特定的用户进行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交互。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了服务号、订阅号、企业号三种类型的服务形式、同时也提供了消息自动回复、关键词回复等功能, 并开放了部分开发接口, 开发者完全可以在自建的服务器上进行按需自主开发;其次, 微信公众平台只是对信息进行封装转发, 外界无法对开发者的本地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 完全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此外, 微信能够承载的消息类型更为丰富, 解决了传统方式需要切换第三方软件的缺陷。

3 系统设计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级功能里提供了编辑模式和开发模式, 但两种模式只可选其一。在编辑模式中, 管理员可以设定相对应的较有特色的信息数据库, 为用户提供特定的服务, 当用户反馈关键字信息时, 系统可以自动返回信息给用户。同时, 开发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开发菜单功能。在编辑模式下, 系统的所有操作都在微信官方平台上进行, 该模式简单, 也较节约成本, 但相对来说该模式不能给管理员提供足够的创意空间, 因为数据信息库都是静态的, 不能随时间和事件变化而变化, 需要管理员长期维护更新数据库, 这和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目的背道而驰, 不符合提供实时服务的现代理念。

基于此, 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了第三方消息接口开发模式。在非开发模式下, 微信用户通过HTTP协议将信息发送到微信服务平台, 服务器对内容进行处理, 然后发送至微信用户, 完成微信的一次信息传递。第三方开发者接口需要开发者架设服务器, 可以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处理, 然后做出响应, 同时控制信息传输的安全。

此案例中,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监控报警系统信息流转过程如图1所示。

系统将监控服务器生成的报警文档同步至数据库服务器, 并转存为数据库格式, 后通过脚本定时检查数据库信息, 对更新的报警条目,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送到指定的用户群终端, 系统对微信公众平台的操作, 是模拟网页登陆的方式实现。

系统使用的监控软件为Nagios监控, 报警信息以log文件的形式存储, Nagios每天生成一个log文件, 新的报警信息会按序记录在当日的log文件中, 并保存报警发生的时间戳。系统数据库选择My SQL数据库, 因报警信息的数据量不大且数据结构简单, 系统按日生成表格, 每天的报警信息保存在当日的表格中。系统的核心功能代码以python编码的方式来实现, python是免费开源的, 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可扩展性, 对于本系统来说, 最重要的是适用轻量级小型脚本开发。系统通过python脚本将Nagios生成的log日志文件信息筛选, 并以数据库格式转存至数据库服务器, 然后定时刷新数据表判断实时的报警信息, 同时, 系统通过python脚本模拟登陆微信公众平台页面, 根据对应用户的固定to fakeid, 实现对所有指定用户的信息主动推送, 从而实现了监控系统的实时报警功能。

如图1所示, 微信服务器的另一数据来源是SAE云引擎, Sina App Engine (简称SAE) 是新浪研发中心于2009年11月3日正式推出的国内首个公有免费App Engine, SAE提供了一系列分布式计算、存储服务供开发者使用, 包括分布式文件存储、分布式数据库集群、分布式缓存、分布式定时等服务。系统基于SAE云引擎创建静态数据库, 当用户输入关键字, 微信服务器依靠信息检索技术对用户反馈相关信息列表, 以实现与用户的互动, 在此案例中实现了识别用户消息并反馈企业静态数据信息的功能。

4 系统实现

系统包含两部分功能模块, 一是实时消息主动推送给用户以实现实时报警, 另一功能是用户主动发送消息给公众号, 服务器识别消息并反馈, 以实现企业静态数据信息的推送。

4.1 实时报警信息推送

系统实现信息实时推送, 首先选定数据库, 因案例中数据逻辑简单, 数据量较少, 故选定My SQL作为数据库, 用python代码实现每日生成一张数据表, 并自定义时间频率远程获取报警信息存储在当天的数据表中, 此案例自定义每分钟刷新一次信息记录, 并依次与前一分钟对比, 来实现对比获取实时信息。

通过python脚本实现关键字信息筛选, 将需要的报警内容按序保存至当日的数据表中, 并通过对比信息时间戳, 来识别信息是否为重复内容, 重复内容不再录入。最后, 系统模拟登陆微信公众平台页面, 并向选定用户主动推送数据表中的报警内容。

登陆至微信公众平台后, 系统主动推送信息内容至选定用户, 实现了信息从报警服务器至用户微信终端的传递, 如图2所示。

4.2 信息自动回复

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了消息被动回复的功能, 当用户发送消息给公众号时, 会产生一个POST请求, 开发者可以在响应包 (Get) 中返回特定的XML结构, 以对该消息进行响应。严格来说, 发送被动响应消息的其实并不是一种接口, 而是对微信服务器发来消息的一次回复。微信服务器将用户的消息发给公众号的开发者服务器地址后, 微信服务器在五秒内收不到响应会断掉连接, 并且重新发起请求, 总共重试三次。

此案例中, 系统以企业通讯录以及光纤设备信息反馈为例, 实现了企业静态数据信息的回复功能, 因数据信息为静态信息, 故借助了新浪SAE云引擎, SAE提供了基本上所有的My SQL特性, 支持My ISAM引擎, 也支持开发者使用预定义常量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以实现企业通讯录为例, 在SAE平台创建数据库, 此案例的数据库格式如图3所示。

微信信息自动回复效果如图4所示。

用户输入机房名称并发送给公众平台时, 系统会反馈当前机房下所有光纤用户的信息资料。

5 结束语

本文为实现运维报警信息的可移动性、互动性, 设计和实现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报警信息平台, 同时该平台也兼容了企业的静态信息反馈。就后台架构来分析, 因采用了新浪SAE云引擎以及本地微信接口服务器, 后期可考虑后台服务器的环境整合, 以及全网设备状态信息的动态查询功能等, 这将是下阶段的研究重点。

摘要:互联网移动运维是一种新型的运维理念,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的运维现状, 针对微信的编辑模式及开发模式分别设计实现了企业静态数据信息反馈及报警信息实时推送方案, 同时分析了移动运维系统下阶段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移动运维,微信公众平台,互联网

参考文献

[1]叶林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4) .

[2]喻国明.微内容的聚合与开发:网络媒体内容生产的技术关键[J].网络传播, 2007 (3) .

上一篇:2024年度收费管理所所领导班子述职报告下一篇:积极向上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