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2023-04-23

第一篇: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移动互联网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 要: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学带来了新的形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对新知资源的获取。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是现代技术教育重要组成,也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文章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教学基本情况、教与学模式和应用,并提出完善移动互联网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教育 教学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悄然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移动互联网教育自2012年移动互联网大会后逐渐兴起,正影响着传统课堂教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012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着重强调信息技术要与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基于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环境,结合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探讨移动互联网在教育教学的应用。

一、移动互联网教学基本情况

移动互联网教学是移动数据通信和传统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形成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与教学深度融合。印度NIITCEO在博鳌亚洲论坛移动互联网会议上表示:移动互联网教育将是最大的应用领域。目前我国优质教育资源普遍缺乏,高素质优秀教师不多,且各高校的教师资源良莠不齐,移动互联网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缺陷,可打破教育的时空限制。

(一)移动互联网教育有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价格不断下降,移动终端日益普及,这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操作模式。3G、wifi、4G网络信号已基本覆盖家庭、学校、交通工具等场所,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基础。高校学生已非常普遍地利用这些资源查找信息、交流问题和娱乐互动。目前,移动互联网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最新《中国移动互联网络调查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8月,我国有手机网民用户达5.27亿,首次超越传统PC用户,以年轻用户为主体,学生群体用户占比24.9%,为最多,大专以上学历的手机网民占比较该学历段的整体网民占比更大。

(二)充分满足“碎片化”学习需求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时间与学习日趋碎片化,利用碎片般的时间学习逐渐成为一种热衷模式,有效克服了学习的时间、空间问题。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高校学生对社会新鲜事物认知欲浓厚,传统高校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知识、资源需求。利用自习、散步、活动间隙,通过智能手机的教育类APP、微信订阅号、搜索等访问目标资源获得新知,这种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课后学习、交流的大众化工具。大学生对智能终端的新应用接受能力强,新型的方式、自由的形式,使得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

(三)形成教与学的闭环

当前高校传统课堂教学课时不足、教师与学习沟通交流少已是普遍问题。以笔者所在南国商学院教授的会计学为例,一周只有4个课时,除去法定假期外,一学期总课时(包括实践课)不到70个。课堂时间基本用于知识点讲解,课间经常沦为答疑解惑时间。移动互联网教育是一种“O2O模式(OlinetoOffline)”,最大特点是可以跨越时空,能克服师生互动交流障碍。因此,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可实现线下传统课堂讲授新知,线上学生间交流、师生互动,线下问题线上答疑,形成线上教学有效地弥补传线下传统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闭环模式。

二、移动互联网教学的应用模式

笔者对所在学校的会计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从中发现学生自律性普遍较差、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主观能动性相对欠缺,不过这些学生基本都拥有智能移动终端,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好、触及新事物兴趣浓厚、有张扬个性化追求卓越等有优势。基于移动互联网教育的小、灵、快的特性,可借鉴John?M?Keller教授提出的ARCS动机学习模式,即从注意(Attention)、关联(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和满意(Satisfaction)四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动机的首要条件是吸引注意力,那么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是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充分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第一,通过新奇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第二,通过变化的教学元素,如变换的教学多媒体方式,保持学习兴趣。第三,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力。

关联性是指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科基础背景、生活学习环境和个性需求联系起来。首先,教学初始时就通过日常事例向学生介绍教学内容、学习目的价值,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或给定目标。其次,教学中采用通俗易懂与学生基础相关的术语、案例和语言习惯等,把学生的知识整体关联起来。最后,通过合适的教学策略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匹配起来,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地方、兴趣完成课后论题。

树立自信心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关键条件,教师应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明确的学习要求和评价准则,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望。其次,制定多元的学习成果,允许学生自立学习目标和成果要求,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后,及时反馈,明确告知学生其成绩是自己能力和努力的体现。研究表明,移动互联网上的学习者之间会主动地沟通交流,能以良好的表现获得同行的肯定,并会产生强烈的优越感。对于一些不善于面对面交流、比较内向的学生来说,因移动互联网教育的时空独立性进行的不同形式的学习而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成绩。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价值,体验到学习的满足感是持续学习的内在动力。首先,教师创设真实或模拟性的情境给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旨在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满足感,激发学习动力。其次,对学生的习得成果给予充分的表扬和激励,维持学习动力。最后,按照统一的标准评价全体学生,不管是课堂上的学习还是移动互联网上的习得,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公平公正性。

笔者认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具有动机的自发性、内容的碎片化、时空的跨越性和目标的自适应,教师应设计有效的移动互联网化的课堂教学,充分考虑自主学习的形式和学生个性,积极引导,探索协助学习、知识共享、个人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1]。

三、移动互联网的教学应用

情景是移动互联网教、学的核心,友好的操作界面、切身的情景体验能极大提高使用者兴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让?莱夫(Jean Lave)教授和丁纳?温格(Etienne Wenger)研究员提出情景学习方式,即是要把学习的目标应用于实际情景中学习。强调在知识的真实应用情景中呈现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学会思考和实践;通过互动、交流、协作来学习。

情景和对话是移动互联网教学的必要条件,移动互联网技术把传统教学延伸到了课堂之外,扩展到了日常生活。对话教学具有开放、互动特性,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对话双方所建立的是直接性和交互性的关系,其中主体不再是关系中的唯一成分。”课堂上师生就可某一问题探讨,课后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继续和同学、老师讨论,尤其是夸情景探究。例如在课堂、课后面对面对话中无法协商分歧时,可随时通过微信、随身邮件、短信等方式继续探讨,继而分享彼此理念,达成共识。对话理念应用于移动互联网情景教学,必将极大强化教学效果,形成课堂听讲、自学、讨论的闭环学习氛围。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学习是一个大的活动系统”,教与学的行为就是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基于中介工具支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撑学习,例如指导标准化、规范化的课程学习。以技术中介工具为支点,撑起教、学的情景环境和对话活动,不仅能直接提供学习的工具还有助于扩展社会化新知情景,从局限的传统课堂学习,延伸到更多的社会热门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广的学习机会。移动互联网教学以中介工具角色,居于学习活动的情景中,提供对话工具。

四、完善移动互联网教学的措施

基于移动互联网教育技术的学习日渐成为高校学生课后学习方式,了解和掌握最新社会新知动态的有效途径,尤其是会计专业对学生及时了解当前会计法规和实践动手、沟通能力都要求比较高。因此,要不断完善移动互联网教育的整个系统,包括客户端、网络、平台等。

随着技术的革新,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性能日益强大、价格不断下降,高校应支持教师和学生使用智能终端设备开展教与学。学校应做好3G、4G、WIFI信号的覆盖,开放WIFI信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并做好网络的稳定维护和安全防范。此外,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教学平台,在此基础上升级扩容,开放移动网络信号接入。例如可以完善现有的会计学网络测试系统,开放移动接入端口,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模块、在线测评工具、即时通讯工具,实现“知识疑难早知道、随时连线有指导”。

利用微博、微信等新移动技术开展微课程教学,以移动网络为载体的微课程特别适宜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可以相互关注、建立微群,实现一对

一、一对多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可随时随地讨论问题和分享成果。还可添加公众号,定时获取专业信息,能发送给群中好友与之一起讨论或分享习得体会。例如:会计学的专业认知、ERP商战模拟都可通过微课程发布在微信平台直观呈现在学生个人终端上。

此外,挖掘国内外开放网络教学课程资源提供给学生,如慕课(MOOC)、可汗学院等。可汗学院的视频教学能清晰地看见教师的板书,问题的推导过程、重点难点的呈现都一目了然,时间一般在15分钟左右,非常适合“碎片化”学习。

五、结语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是高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契机,是3G/4G移动通信技术、Internet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上的有机结合和运用。教师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学习资源,学生不受时空限制地通过智能移动设备在平台上获取资源,并建立师生有效互动。当然,移动互联网下的教学不论在技术上还是教学理念上都还有待探索,普及运用更需时间。但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在高校必将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参考文献:

[1]詹青龙,张静然,邵银娟,李玉顺.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0(3).

[2]王昕.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教与学新型模式研究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4(4).

[3]宋迎春.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微课程探讨[J].商业会计,2013(10).

[4]王姝睿.移动互联网模式下的新型学习方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4).

第二篇:以APP应用培育自己移动互联网思维

我们要抓住移动互联网给在线教育带来的巨大机遇就必须需要我们自己用移动互联网思维来开展工作,但是移动互联网如何用于运营、营销、开发,我们许多人还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并且对原有落后思维模式总是有很顽强的路径依赖与行为惯性,导致对移动互联网总是不适应,不自觉,不习惯,不认同,不使用,没有感觉。为了促进大家移动互联网行为,触动移动互联网思维形成,我们就从最简单的APP应用开始,通过生活中的移动互联网APP应用来培育自己的

移动互联网思维。具体要求如下:

1、订房使用:携程APP。

2、订票火车票使用:12306APP。

3、定飞机票使用:去哪儿APP。

4、阅读新闻使用:百度APP。

5、阅读专业互联网内容:虎嗅APP。

6、自己打车使用:嘀嘀打车APP。

7、接待客户打车使用:易到APP。

8、出行导航使用:百度地图APP。

9、买电影票使用:糯米网APP。

10、买特价名品使用:唯品会APP。

11、找餐馆使用:大众点评网APP。

12、买电器使用:京东商城APP。

13、交电话费使用:手机银行APP。

14、发红包使用:微信红包。

15、写文章使用:腾讯APP。

16、分享文章使用:微信朋友圈。

17、看病挂号使用:挂号网APP。18:找家政使用:家政搜APP。19:找代驾使用:代驾APP。20、找名师使用:名师APP。21:办公使用:企业QQAPP。

22、搜索使用:百度APP。

23、租房使用:搜房APP。

24、定快餐使用:哗啦啦APP。

25、定水果使用:中国水果APP。

26、要旅游使用:途牛APP。27 看电视:CNTV APP。28 看文档做表格:WPSAPP

29、打网络电话:skypeAPP。30、储存:360云盘APP。

等等,我们的一切衣食住行,生活、工作、娱乐、学习都要积极主动使用这些APP来高效解决问题,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便捷,也是我们作为移动互联网公司人员的必修课,更是我们培养自己移动互联网思维的最好途径,我们必须迅速落实使用

第三篇:曹国伟:微博将成移动互联网杀手级应用

作者: 孙剑|出处:C114中国通信网 | 2011-04-27 12:31:06 |阅读:次

曹国伟:微博将成移动互联网杀手级应用,C114讯 4月27日上午消息(孙剑)在今天上午举行的2011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新浪公司CEO曹

C114讯 4月27日上午消息(孙剑)在今天上午举行的2011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新浪公司CEO曹国伟表示,未来移动互联网可能没有一方可以真正全面主导,而更多的是通过协作的方式来共创这样一个共赢的竞争格局。届时,微博将会成为移动互联网杀手级应用。 据曹国伟透露,2011年我国智能终端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PC和笔记本电脑的数量。去年,中国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大约在2千万台左右,预计2012年将会达到6千多万台。同时,中国移动互联网使用人数已于今年4月份超过3.5亿,相当于PC互联网用户的80%左右。预计未来一两年内,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将超过PC互联网。 未来移动互联网没有主导 将成共赢竞争格局

曹国伟认为,移动互联网由一个生态体系构成,这个体系基本上有三部分的运营者:首先是移动运营商,在中国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其次是手机设备和平台的提供商,包括诺基亚、苹果、以及Android手机。最后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包括各种各样的网站,在中国有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和新浪、腾讯等等。

“在不同的国家,移动互联网的竞争格局是不太一样的。在日本基本上是运营商主导了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格局,在美国我们看到是设备厂商和公司主导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中国我们讲这样一个环境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一个环境。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基本上都是由网站来主导的,到了移动互联网,我们实际上发现,终端的厂商和运营商它们会扮演更加积极的参与角色。”曹国伟说。

曹国伟表示,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在这个生态体系中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设备厂商也在某种意义上参与这个进程。曹国伟认为:“我们的判断是可能没有一方可以真正的全面主导移动互联网,而更多的是通过协作,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共创这样一个共赢的移动互联网竞争格局。”

微博将成杀手级应用 社交网络与移动终端结合

谈及“微博”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时,曹国伟表示,“微博将会成为未来移动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

据曹国伟透露,截止2011年2月底,新浪微博用户数已达到1亿。其中有50%左右的用户是通过移动终端、特别是通过手机登陆微博。 在曹国伟看来,微博之所以变成这样一个如此受欢迎的产品和平台,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它基于社交平台。“以前有很多媒体的平台,有博客,还有我们讲的BBS等等,但上述两个平台不能自行帮用户去做内容的传播;而有了微博平台以后,不但可以创造内容、分享内容,也可以通过社交关系传播内容。此外,未来社交网络将移动终端结合,这将是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一个最重要趋势。”曹国伟说。

第四篇:微课技术的制作与移动终端应用探析

摘 要 微课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物,微课因为其教学时间短、简单实用、资源占有量小、资源组成情景化等适应当代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而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介绍微课技术的概念、制作方法,并分析微课技术在移动终端设备上的应用。

关键词 微课技术;制作;移动终端;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1-0088-01

0 引言

在网络带宽的加大、视频压缩与传输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的普及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日渐流行的时代,互联网连带着我们的社会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事物风起云涌,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迅速地流行发展起来。在此背景下,微课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地为教育界重视。微课技术对于移动学习时代下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微课的组成及其特点

微课的新颖之处在于其“微”的特点,包括微视频、微教案、为习题、微课件等元素。一般的“微视频”为5-8分钟,最长也不过10分钟。微课视频围绕某一个知识点、某一个问题、现象或者案例展开,其既区别于传统单一课件、案例的教学模式,又在其基础之上有所创新和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

微课主题突出,有单一而又明确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内容更加精炼,主题也更加明确。微课资源丰富,其可以模拟出一个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真实情景化的“教学场景”,把观众引入一个真实的场景之中去学习。而且微课精髓在于其“微”,短小精悍却使用方便,5-8分钟的视频更符合当代视觉驻留特点和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特点;微课的占用内存小,采用Flv等一般网络系统支持的格式,下载、保存、播放都非常方便,适合在移动终端设备上的使用。

2 微课的制作方法

2.1 摄像工具拍摄

这种微课录制方法是直接运用摄像设备拍摄教学过程、然后经过后期处理得出视频的过程。第一步要针对微课主题、设计出详细的教学方案;第二步是在黑板一类的展示台上进行教学过程,运用录摄像设备将过程记录下来,注意要保持摄像头清洁,避免强光的刺激;最后是对已经录制的视频进行后期加工、美化和编辑,让其更加美化、精致。

2.2 录屏软件录制

这种方法是在计算机中安装如camtasia studio等录屏软件,运用这种录屏软件直接记录在计算机上演示的PPT课件等教学过程。这种方法第一步还是要进行选题设计,针对选定的教学主题搜集教学材料和媒体素材,制作成PPT课件。第二步要准备与PPT课件相符合的教学素材和习题;第三步是进行教学活动。在电脑屏幕上运行视频录像软件和教学所需要的PPT、Word等软件,演讲者要带上耳麦,将耳麦话筒、PPT课件、录制软件调节好之后开始录制。执教者要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为了使教学过程生动可以用其他多媒体工具或者素材;第四步是对录制完成的视频进行美化和编辑;第五步执教者要对此次微课进行相应的总结和反思。

无论是那种制作方法,执教者都要明白微课的功能是解惑而非授业,选取知识点要尽量选择热门的考点和难点,要注意零碎知识的系统化。考虑到听众的多元化,在讲解的时候要尽量口语化,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把PPT就当演讲稿,语调要有一定的节奏感,能让听众听得进去;录制的时候执教者要适当地看着镜头,保持和观众的眼神交流。

3 微课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

随着移动设备的不断普及,学生使用移动终端设备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学生使用手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通常是在听音乐、玩游戏、上网等娱乐活动。而微课便于在移动设备上进行下载、保存、播放。如果我们将微课运用到移动终端设备上,利用多媒体的丰富性和移动终端设备的便捷性,那么微课技术肯定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在技术角度上讲,移动终端以及其配备的应用软件可以支持微课的运用。网络技术与智能平台应用软件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使得移动终端的使用越来越简易、越来越快速,移动终端上的应用软件越来越多,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可以很快地掌握这些移动终端上的新技术。不过由于学校考虑移动设备的过度使用可 能会影响学生学习,目前大多数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智能手机等数码设备。对此学校可以尝试提供对移动设备的保管、充电等服务,让学生可以携带移动终端设备,而且可以正确运用这些新技术。教师也可以建立微课资源交换空间。

当微课运用在移动终端设备上,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运用微课来学习知识。在此笔者要提出几点关于微课在移动终端上应用的策略。以讲授知识为主的微课可以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预习,对知识进行独立的分析和思考,让学习更有针对性,提高学生听课质量。当学生在课堂之后看相关的微课,就能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去寻找更多的拓展内容,如果你觉得课堂上老师教的内容太过枯燥而不愿去听,那么你可以使用微课进行弥补,微课上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风格的讲解,会运用大量的图片、视频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从而能更深地理解课本知识,突破学习难点,进行查漏补缺。以答疑为主的微课则是老师专门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问而开展的专题讲解,执教者会举出学生易错的典型问题,在丰富多彩的PPT等多媒体展示下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调拨疑难、总结反思。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有针对性地去听微课,让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好

帮手。

无论是摄像机对黑板的录像还是运用录屏软件进行微课的制作,微课的制作技术都在向着简易化和快速化的趋势发展。而学生可以在家里打开移动终端进行学习,或者在户外环境甚至无聊地时候进行学习,可以养成学生随时进行移动学习的习惯,、幽默而又丰富多彩的微课内容和便捷的移动终端设备可以满足学生想学就能学的愿望。笔者相信,微课技术可以推动学习和教育的新发展,开辟移动教育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李晓玲.佛山市教育局全国首创“微课堂”[N].南方日报,2011-5-19(A02).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713.

[3]桂耀荣.微课及微课的制作和意义[J].化学教与学,2013:247.

第五篇: 移动互联软件技术

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信息技术产业、移动互联技术应用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理论及计算机系统、移动互联软件设计、研究、开发及综合应用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移动互联程序设计能力和程序分析能力;能够在互联网、信息等各个领域,从事计算机软件、移动互联应用开发等岗位工作,具有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和科学人文素养、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 培养规格

(1)热爱祖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承中华民族的诚信、宽恕、谦敬、礼让、自强、坚毅、廉洁、勤俭、爱岗、敬业等传统美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较强的团队交流、解决问题、团队协作、项目管理、自我完善、终身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3)具备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以及熟练的外语综合应用、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

(4)具有计算机软硬件结构及原理、服务器架设、移动终端服务器开发等相关理论,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网络规划和网络组建理论知识,熟练运用移动终端软件设计和开发、软件开发流程及项目

管理的实践技能,了解移动互联、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技术前沿技发展趋势,不断增强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能力。

(5)获得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能够根据不同平台的设计模式和界面设计原则,策划出有趣、有商业价值、友好交互的移动互联产品,并且团队合作,运用多种开发语言、运用面向对象方法,协调合作,完成开发,能够跟踪项目,准确定位并解决问题等综合业务能力。 (6)具有良好的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的意识和能力,熟悉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络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和要求,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 主要课程

移动终端应用开发、移动应用服务器端管理与开发、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移动终端UI设计、软件工程与UML、移动设备用户交互设计与开发和移动互联项目管理与优化等。  对接院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合作企业

大唐移动设备有限公司、 联想集团、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Google公司等。 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移动互联网产业从事开发或管理的相关工作。从事移动终端游戏策划工程师、移动终端游戏开发工程师、移动终端

UI视觉设计师、数据库设计与开发工程师、服务器软件开发工程师、移动互联应用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移动WEB前端开发工程师等岗位或策划主管。  国际合作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到国外高水平院校进行半年到一年的访学修习。  教学条件

本专业拥有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国家级实训基地,包含基本技能实训室7个,满足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上课与实训需求;移动互联设计与开发实训室、网络互联技术实训室、手机美术动漫设计实训室、iPhone应用与开发实训室等高端技术创新实训室4个,配备先进的iMAC一体机,以及真实的智能移动终端测试工具,绘图板,手机嵌入式实验工具箱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00余万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和训练环境。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

企业项目小组 学生在北京联通实习

企业项目小组 企业项目小组

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双师知识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本团队共有28人,其中专职教师18人,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10人。专职教师全部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7人,北京市级教学名师1人,

北京市中青年骨干优秀教师3人,团队获得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

一、二等奖。

王婧老师参加第七届北京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及获奖证书

 专业特色

(1)学生专业技能精湛,大赛成绩优秀。本专业学生历年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举办的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计算机应用大赛(华北五省及港澳台)中分获

一、

二、三等奖。在2013年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竞赛项目中,代表北京市参赛,在全国53支队伍中获得第6名。

(2)与台湾大学进行学生交换计划。本专业选派了多名学生赴台湾相近专业学习半年,学生将有机会与台湾高校学生一起交流探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更有机会学习台湾学生的优点,可提前观摩台湾企业的文化,为日后两岸工作打下坚实的文化经验基础。

2013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获二等奖第一名

第二届计算机应用大赛

第三届计算机应用大赛

第四届华北五省及港澳台计算机应用大赛

计算机应用大赛作品:《巅峰象棋对决》

上一篇:药厂员工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