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投入促大发展

2024-04-14

大投入促大发展(共11篇)

篇1:大投入促大发展

大投入促大发展

——冷水滩区推动新型工业化之路越走越广 何卫军 肖春国 王文峰 朱钧剑 唐善理

位于冷水滩高科技工业园内总投资15亿元的达福鑫电子信息产业园,拟引进LCD上下游企业20余家,计划在园区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子产业集群,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以显示器件为主的电子产业基地。

(图片由冷水滩区委宣传部提供)

何卫军 肖春国 王文峰 朱钧剑 唐善理

“冷线牌”电线走俏省内外,果秀罐头产销两旺,猎豹汽车畅销全国……冷水滩高科技工业园内达福鑫电子厂、湘龙铜业生产线生产繁忙。隆冬时节,笔者在这些企业采访时感受到,冷水滩的工业处处呈现出一派火热景象。

近年来,永州市冷水滩区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和“两个加快、两个率先”的总体任务要求,始终以项目综合效益统领经济工作全局,从规模效益上着力、从创优环境上着手,全区工业经济呈现出“总量增速提升、财政贡献提升、经济效益提升、城市水平提升”四个提升的发展态势。全区工业企业从2007年的312家发展到2013年的 516家,年均新增 39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从2007年的76家发展到2013年的125家。工业增加值从2007年的 24.48 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42.6 亿元,年均增长10%。工业化率达到51%,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40%,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三年挤进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前20强县区,2012年荣获“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区”称号。

始终把做大总量做优增量作为推新第一要务,突出大引项目,引大-1右;好,就是项目产业层次高、建设来势好,园区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已建成园区面积达14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基础投入15亿元;省,就是土地集约,程序简化,“并联”审批。目前,农科园园区累计投入3亿元,正深入推进顶层规划设计、基础设施配套、田园化建设、产业建设、城乡统筹、科技引领、投融资创新、组织体系保障等8大工程建设,已完成了园区概念性规划和核心区加工物流园的控制性规划,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全面跟进,园区核心区内已进驻企业10余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三是创新管理机制。为加速推进园区建设,区委、区政府把园区建设管理放在首位,从配齐配强班子入手,区委、区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机构,对两个园区主要负责人实行高配,高科园书记、主任都高配为副处级,农科园建设特别安排了一名区委常委负责主抓。同时,从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直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高标准配置内设机构,各科室负责人高配。同时对园区内每个项目实行区级领导挂牌负责,明确责任单位、工作队员,实行量化考核。

始终把转型升级培育产业作为推新第一推动,突出大抓产业,抓大产业

坚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两手并重”,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产业升级。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建材、生物医药、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强资源整合,延伸产业链,提高集聚度,增加附加值,尽快转型升级。着力培育形成了以湖南恒伟生物医药产业园为核心的医药产业集群;以果秀公司、恒惠食品为代表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2012年,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4.25亿元、增速23.6%,对GDP的贡献率为4.9%;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实现产值35.99亿元、增速40.4%,对GDP的贡献率为18.8%。二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以高端化、规模化为目标,紧紧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循环经济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全力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打造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开工和投产项目15个,循环经济产业开工和投产项目5个,先进制造业开工和投产项目6个,农产品深加工业开工和投产项目8个。2012年,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26.28亿元、增速14.3%,对GDP的贡献率为6.7%;电子及信息制造业实现产值13.38亿元、增速73%,对GDP的贡献率为9.9%。三是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围绕计划投资16亿元的湘龙铜业项目,延伸对接年产10万吨光亮铜杆、年产5万吨中高压聚乙烯绝缘电缆等4个子项目,将湘龙铜业打造成全省铜加工基地和铜产业循环经济工业园,四个子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100亿元。围绕计划投资15亿元的达福鑫电子信息产业园,拟引进LCD上下游企业20余家,计划在园区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子产业集群,打造一个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以显示器件为主的电子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园采取以商招商的方式进驻企业5家,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左右、税收5000万元,带动就业2000人以上。围绕总投资6.39亿元的奔腾印务引进富士康配套工业园,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创利税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台湾高科技(永州)产业第一期落户三个项目,后续将相继落户一批-34-

篇2:大投入促大发展

中国教育报     2002-11-14     记者 孙军

近年来,青岛市大力发展教育,政府教育投入逐年大幅提高。如今,该市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已经走在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

青岛市第39中学日前迎来建校50年校庆。一位毕业整整、旅居美国的校友,回到母校看到学校的变化,流出了热泪。教学楼装修一新,教室内可调升降课桌椅、投影屏幕、29英寸彩电等一应俱全;原来的黄泥土掺沙子垫成的操场变成了被绿树、草坪环抱着的标准塑胶运动场……这一切,令人吃惊。

现在,在青岛市,像这样的学校比比皆是。近年,随着青岛市经济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大幅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全市教育事业呈现出大发展的`良好态势。

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教育大发展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样几个数字:“八五”期间,青岛市教育投入42.74亿元,“九五”这一数字变为114.15亿元,5年净增71.41亿元,增长了近2倍。

教育经费的大幅度增加,带来了教育的大发展。目前,青岛市学前教育呈现良好局面,义务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得到巩固提高,特殊教育与义务教育同步发展,中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保持协调发展,成人教育成效显著,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3%,小学和初中普及率分别为99.99%和99.98%,全市城乡高中段教育普及率为85%以上,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6%,已经构成了各类各级教育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协调发展的教育格局,满足了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中小学校舍改造--旧貌换新颜

“九五”以来,青岛市投资5.18亿元,为直属中学建设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等合计建筑面积314452平方米。其中投资1.86亿元在市区东部高科园新建一所占地265亩,校舍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的高标准高中学校---青岛二中;合并原属职能部门管理的5所中等专业学校,新建青岛高级职业学校,投资额1.4亿元,占地230亩,校舍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

以来,全市农村共筹措资金近5亿元,撤并初中、小学1123所,新建、扩建中小学878所,市区和市郊2/3中小学达到标准化,到2005年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可拥有基本均衡的就学条件。

“九五”期间,全市中小学新建、扩建400米田径场40个、300米以上田径场293个,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达98.12%。

青岛市中小学“取暖工程”牵动着千家万户,为完成这一“民心工程”,青岛市政府从开始,连续3年共投资9000万元,安装燃油锅炉近200台,采暖面积100多万平方米。从此,青岛市市区194所中小学校约20万名中小学生告别了用小煤炉取暖的历史。学生、教师和家长深情地称赞:党和政府送温暖,师生冬季无严寒。

红瓦绿树相辉映--学校像花园

自19到,青岛市教育局在直属学校开展创建“花园式学校”活动,3年共投入资金3800万元用于学校美化绿化建设。

经过3年努力,青岛市各学校的校园绿化档次、道路硬化标准、教学用房和生活用房的内部、外部环境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现在校园绿树成阴、四季鲜花飘香,红瓦楼房与绿树交相辉映,到处呈现出温馨美丽的景色。学校在创建活动中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在优美的校园、文明的校园环境中净化心灵,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

青岛市已经决定,从20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花园式学校”活动,为进一步提高青岛市的城市建设形象,为奥运会青岛赛场营造美丽环境作贡献。

教育装备现代化--人机比达17.2∶1

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已成为青岛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青岛市加大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1999年以来,全市在计算机网络教室、语音室、多媒体电化教室等方面的投入达1.5亿元。虽然1986年计算机才开始进入青岛市中小学,但是全市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的增长可谓直线上升,现在中小学拥有计算机5.7万台,平均17.2名学生就拥有1台计算机。

近几年,青岛市教育局每年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都在数千万元以上,每年都有数千台计算机进入中小学。目前,青岛市有半数中小学生在学校接受计算机教育,上网对中小学生来说,也不再神秘。青岛市还启动中考改革,把计算机成绩计入中考总分,这意味着初中毕业必须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和操作。

篇3:以“大宣传”促“大发展”

档案宣传是档案工作的舆论先导, 是提高全社会档案意识, 扩大档案工作社会影响, 推动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档案资料卷帙浩繁、内涵丰厚, 档案工作纵贯古今、横跨百业, 这为档案宣传提供了丰富的家底和食粮。尤其是现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新兴媒体相继出现, 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多元便捷, 加之社会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 为档案宣传工作“大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档案宣传工作会议, 确立了“高举旗帜, 围绕中心, 立足档案, 面向社会, 贴近群众”的宣传工作方针, 提出了“树立大局观念, 努力形成‘档案大宣传’格局”的宣传工作思路。这就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把档案宣传工作纳入全国宣传工作中去思考、去谋划、去部署;要解放思想, 将档案宣传受众定位于社会各方面的领导和各行各业的亿万人群, 进而形成面对全社会各方面人群的“大众”格局, 使档案宣传成为全国宣传工作的一个知名品牌。

树立“档案大宣传”思想, 要密切关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有针对性地做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宣传服务工作;要以“三个体系”建设为中心, 积极宣传“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安全第一”的档案工作发展战略, 加大档案法制建设宣传力度, 为档案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树立“档案大宣传”思想, 要以满足全社会档案需求为宗旨, 丰富宣传内容, 突出档案特色, 善于用现实的眼光寻找历史的档案, 大力弘扬优秀档案文化, 注重加强档案同现实的联系, 提高档案宣传的社会感召力和现实影响力, 为档案事业发展注入活力。

树立“档案大宣传”思想, 要从提升宣传工作整体效能出发, 拓展宣传阵地, 丰富宣传手段, 整合宣传资源, 既要用好专业媒体搞好对内宣传, 又要注重利用社会媒体加强对外宣传;既要用好传统方式, 又要注重与时俱进, 提高驾驭新兴媒体的能力;既要搞好纵向联合, 发挥各级档案部门整体合力, 又要注重横向联合, 与相关部门加强融合, 为档案事业发展借力造势。

档案宣传责任重大, 档案宣传使命光荣, 档案宣传大有可为。全国档案宣传工作会议的召开, 为“档案大宣传”格局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杨冬权局长的重要讲话, 为广大档案宣传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注入了动力, 这将鼓舞我们站在更高更新的时代起点上, 借助社会舞台, 发挥内在动力, 不断拼搏进取, 为档案事业大发展、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篇4:大投入促大发展

大连市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高度出发,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完善支农惠农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扶持力度。“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文件,先后制定完善了数十个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伴随这些政策的出台,则是一大批“真金白银”政策资金的扶持。“十二五”以来,全市农林水支出271.56亿元,平均每年以11.2%以上的速度递增,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水平,其中2015年市本级财政农林水支出达到59.33亿元。

各项惠农政策和落实和支农投入的增长带来了农村各项民生事业的持续改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普及,解决32.9万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大伙房水库输水应急工程、长海县跨海引水工程全面竣工通水。创建5个电气化乡镇、37个电气化村。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新建农村公路2076公里,实施新农村“六化”工程建设533个村,硬化道路面积2670万平方米,安装路灯6.1万盏。大中型畜牧养殖场环境改造全面开展,落实养殖场能源环境改造项目267个。农村教育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幼儿园达到815个。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落实,2015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达到480元,比2010年人均提高320元。农村治安整治行动稳步实施,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67元,年均增长11.3%。

在强农、支农、惠农投入的同时,农村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完成面积260万亩。农村“三资”管理力度加大。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高,推广了金普新区向应街道城西村土地股份制经验。金融支农平台逐步建立,村镇银行在农村服务的覆盖范围扩大,物权证抵押贷款、经营权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等农业金融新产品实现创新,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达到380.7亿元。农业保险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引导保险机构开展涉农保险业务,保险涉及设施农业、农机等方面,险种达到13个。

篇5:以文化大发展促公安文化大繁荣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物资生活不断丰富,反观我们的精神世界还剩下些什么。同样,在当今公安部门物质文化建设上有着明显提高的今天,公安文化领域还剩下些什么。在办公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公安部门的职能应当如何履行并达到最佳效果。

全力净化辖区文化环境。今后,要“严打、严防、严管、严治”多管齐下,深入推进 “打四黑除四害”、“清剿火患”等专项行动。增大法治宣传力度,在执法办案、暂口登记等工作中多注意法律文化普及,扩大法制文化的覆盖范围,努力使辖区人民做到“知法、懂法、用法”。扎实做好文化维稳、辖区维稳等各项工作,全力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维护安全有序的公共环境。

加强警营公安文化建设。在执法理念改变的大环境下,努力使公安执法理念达到最佳效果,不断缓解压力、激励士气。在警力不足,一线民警普遍加班加点,处于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切实营造宽松、人文的警营氛围。同时,借助文化平台,多出精品,增强公安文化产品的影响力、渗透力,打造出具有公安特色的文化品牌。

篇6:大投入促大发展

4月7日,黄埔海关召开《公用型保税仓库集中申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参加备忘录签约仪式的有东莞百安石化仓储有限公司公用型液体危险品保税仓库、东莞市昌运物流有限公司公用型保税仓库等五家单位。

公用型保税仓库“集中申报”管理方式,容易地说就是对经海关核准的公用型保税仓库所存放的保税货物,在出仓时无需每次都向海关申报,而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向海关申报的监管模式。该管理方式可以极大地满足企业供应商库存管理(VMI)、724小时物流快捷运作的需求。

该模式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先用后报,使我们公司05年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莞市昌运仓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远介绍,“原料放在保税仓库,一拿到订单企业就可即时去取,马上可以投入生产,而且货物到生产线上其所有权才由境外供应商转移到国内厂家,实现零库存管理。不少大型企业正逐步把国外采购配送中心向国内转移。”

据了解,黄埔海关通过“实施出口配送型监管仓库入仓退税政策”、“启动出口监管仓库集中申报模式”、“在东莞各口岸建立具有综合保税功能的物流配送分拨中心”等措施,不断完善关区物流发展水平,提高关区物流运作效率,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促进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共同发展,有力地推动关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黄埔海关表示,支持和促进保税物流发展是海关当前的重要工作,黄埔海关今后将高度重视关区保税物流的发展,坚持严密监管和高效运作相结合理念,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构建适合跨国公司全球化运作的物流运作政策制度平台,不断推动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现代国际物流的快速发展,促进关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监管制度的创新,用更新的举措支持保税物流发展,提升保税物流配套服务能力,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用更好的服务为广州和东莞创造优良的投资软环境。顶一下

4月7日,黄埔海关召开《公用型保税仓库集中申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参加备忘录签约仪式的有东莞百安石化仓储有限公司公用型液体危险品保税仓库、东莞市昌运物流有限公司公用型保税仓库等五家单位。

公用型保税仓库“集中申报”管理方式,容易地说就是对经海关核准的公用型保税仓库所存放的保税货物,在出仓时无需每次都向海关申报,而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向海关申报的监管模式。该管理方式可以极大地满足企业供应商库存管理(VMI)、724小时物流快捷运作的需求。

该模式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先用后报,使我们公司05年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莞市昌运仓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远介绍,“原料放在保税仓库,一拿到订单企业就可即时去取,马上可以投入生产,而且货物到生产线上其所有权才由境外供应商转移到国内厂家,实现零库存管理。不少大型企业正逐步把国外采购配送中心向国内转移。”

据了解,黄埔海关通过“实施出口配送型监管仓库入仓退税政策”、“启动出口监管仓库集中申报模式”、“在东莞各口岸建立具有综合保税功能的物流配送分拨中心”等措施,不断完善关区物流发展水平,提高关区物流运作效率,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促进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共同发展,有力地推动关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篇7:大投入促大发展

一、简化登记程序,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

为了方便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该局本着全心全意为合作社服务的宗旨,热情为申办者提供政策咨询服务,为合作社开辟登记注册的绿色通道。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简化登记程序,对登记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登记。认真总结推介“**盛唐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个星期快速登记注册的成功经验。为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该局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要求各工商所加强引导和服务力度,完成本各乡镇成立不少于1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目标。全县力争本发展2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拟定在2011年末完成不少于5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的计划

二、实行分类指导,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创立名牌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名称核定时,积极为农民出谋划策,把产品的特色核定在名称中。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引导其增强品牌意识,帮助其申请商标注册。该局在“**县罗洲冬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名称核准时,指导加入“罗洲冬瓜”四字。品牌特色的加入,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农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提高了,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坚持回访制度,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科学发展

篇8:大投入促大发展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以后,江西省80%以上的竹山已分户经营,竹农从毛竹林经营中得到了极大的实惠,竹农经营管理毛竹林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依靠科技进步增加竹林收入格外渴望。为学习浙江经验,发展毛竹资源,靖安县组团于2010年12月6~9日学习考察了浙江安吉毛竹现代科技园区和安徽黄山区省级毛竹科技示范园区,参加学习考察的毛竹示范户一致认为:此次学习考察,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术,今后要以安吉为榜样,科学经营毛竹林,提高毛竹林质量和整体经营效益。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2 园区信息

2.1 安吉毛竹现代科技园区

中国安吉毛竹现代科技园区(图1)地处安吉县南部,天目山北麓;布局在天荒坪镇、递铺镇和山川乡,园区规划毛竹林面积1.007万hm2,项目建设期5 a(2004~2008年)。园区建设以浙江农林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以安吉县林业局为建设单位,经过5 a的建设,形成以马家弄—北弄—山川为中心笋用林经营核心区206.67 hm2,示范区480 hm2,辐射带动区1 333.33hm2。以东坞里为中心的笋材两用林经营核心区220 hm2,示范区533.33 hm2,辐射带动区1 866.67 hm2。以霞泉为中心的材用林经营核心区226.67 hm2,示范区800 hm2,辐射带动区2 800 hm2。包括以大溪为中心的毛竹×山核桃复层经营类材用林经营区80 hm2,以大竹海为中心的竹林风景林类材用林经营区200 hm2,以大溪、潘村为中心的生态公益林类材用林经营区813.33 hm2,以潘村水库、拱湖水库、沿吉坞水库为中心的水土保持林类材用林经营区506.67hm2[1]。开展竹林分类经营,定向培育,将园区1.007万hm2竹林培育基地建成了技术先进、资源产出和经济效益显著、社会和生态效益优良的示范基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为全国树立了科技兴竹的经典样板。

2.2 黄山区省级毛竹科技示范园区

黄山区省级毛竹科技示范园区(图2)地处黄山区南部,布局在甘棠镇和耿城镇;园区规划毛竹林面积333.33 hm2,项目建设期6 a(2009~2015年)。园区建设以浙江农林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以黄山区林业局为建设单位,区划了笋用林典型示范区33.33 hm2、一般示范区66.67 hm2;笋材两用林典型示范33.33 hm2、一般示范区66.67 hm2;材用林典型示范区33.33 hm2、一般示范区100 hm2。开展竹林分类经营,定向培育,将园区333.33 hm2竹林培育基地建成为技术先进、资源产出和经济效益显著、社会和生态效益优良的示范基地。主要经济指标达到:笋用林典型示范区竹林年产值15 000元/hm2,一般示范区竹林年产值12 000元/hm2;笋材两用林典型示范区竹林年产值11 250元/hm2,一般示范区竹林年产值9 000元/hm2;材用林典型示范区竹林年产值7 500元/hm2,一般示范区竹林年产值6 000元/hm2。园区竹林培育基地整体经济效益达到黄山区毛竹林平均产值的200%~300%,并在全区推广实施,科技成果推广率达80%,成果覆盖率达60%,实现黄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目标[2]。

3 实地参观

本次参观学习活动,既参观了示范辐射效果显著的安吉县毛竹现代科技园区,又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黄山区省级毛竹科技示范园区。同时收集了园区总体规划、毛竹笋用林覆盖技术手册等技术资料,录制影像35 min,拍摄照片50多张。

3.1 参观安吉毛竹现代科技园区

2010年12月7日,由浙江农林大学桂仁意副教授陪同,我们来到了中国安吉毛竹现代科技园区,此区毛竹林属逢单大年毛竹丰产林[3]。

步入园区,一块块高产、高效毛示范林进入了我们的眼帘。平坦的林冠面,浓绿厚重的竹叶层,显示着钩梢的效果;修长的竹杆节间号了经营者名字与新竹年份尾数,不仅使竹林经营界线清楚、竹子产权明晰,而且为调控竹林结构、生产优质竹材提供了准确的毛竹年龄;纵横交错的竹山道路网络,将竹林培育基地区划成无数个定向培育技术示范区,不仅能竹林经营降低成本、节约时间,而且能提高竹林经营效益,是园区建设的主动脉;精美的示范牌科学有序地树立在每个技术示范区最显眼的位置,一块块示范牌就像一页页教科书,向来往的人们显示毛竹林经营技术与应用效果。

在“春笋冬出”产品培育技术示范区,我们调查了竹林覆盖基地,覆盖总厚度25 cm,第一层盖5 cm稻草,并施有机肥和复合肥;第二层盖20 cm竹叶。据介绍经覆盖后的毛竹笋用林在冬天能使土壤温度保持在16℃以上,项目收益高。以单位面积产竹笋22 500 kg/hm2,竹笋收入可达225 000元/hm2,以单位面积产鞭笋3 750 kg/hm2,鞭笋收入22 500元;两项合计收入247500元/hm2。肥料和覆盖材料成本103 365元/hm2。若不计劳动力工资,净收入为144 135元/hm2[4](图3)。

在冬鞭笋高效经营示范区,我们访问了正在采收冬笋的梁长宝,并采收了冬笋(图4)。他实施了“砍八留六”、平衡施肥和毛竹钩销等技术,毛竹林每度竹667m2经营收入上万元。

在混交竹林培育示范区,我们看到了毛竹纯林通过补栽红豆杉、香榧、麦冬等植物(图5),增加竹林生物多样性,提升竹林经济、生态功能。使安吉竹林经营由单一追求高产、高效转向可持续经营轨道。

在风景林类材用毛竹林经营区——大竹海,我们看到了一片林相整齐,林地集约管理的丰产林,也看到了在毛竹5度同堂时,产生了新竹比母竹小、新竹比母竹少的退化现象。进一步验证了只有通过号字(年龄)法,才能准确判别5年生以上毛竹的年龄。

在水分定量管理技术示范区,我们参观了蓄水池、水锤泵和喷灌球阀3 333m2(图6~图8)。在毛竹鞭芽分化期(8~9月)和孕笋期(10~12月),水分成了影响竹林产量的限制因子,若连续干旱15~20天,需灌水,75~120 t/hm2,可提高冬笋产量3~10倍。

3.2 参观黄山区省级毛竹科技示范园区

2010年12月8日,由浙江农林大学高培军博士陪同,我们来到了安徽省黄山区省级毛竹科技示范园区,此区毛竹林属逢双大年毛竹低产林[3]。

走进园区,新竹林立让我们眼前一亮,低改2 a后,2010年单位面积平均长新竹1 200株/hm2以上(图9)。园区建设现场又让我们忙于拍照、录像和咨询,将先进的技术与园区建设经验记录下来。

在竹林结构动态管理技术示范基地,我们既看到了平均长新竹1 200株/hm2以上的低改效果,又看到了留养5年生以上老竹的局部地段新竹极少的现象。高博士介绍了应用春笋科学采收与留养、母竹合理采伐与留养等竹林结构调控技术,形成毛竹林丰产结构,提高毛竹林质量与近自然生产能力。

在毛竹钩梢技术示范基地,我们参观了打枝——集梢材——烘枝叶——打叶收叶——捆枝杈的竹梢处理流程(图10、11)。乌羊村李书记介绍该村收6元/hm2,承包给专业队钩梢。新竹钩梢在春笋成竹大年的9~11月进行,钩梢后每株毛竹应留有15盘以上的竹枝,保证一定的叶面积指数,使竹林生长旺盛且稳产高产。适度钩梢可防风倒、雪压和冰冻等自然灾害,又可提高冠层的透光性和光合效率。

在毛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基地,高博士介绍了通过测土,确定具体竹林施肥配方,均衡地为竹林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我们参观了穴施、沟施、蔸施和伐蔸施等施肥方法(图12、13)。

4 考察启示

1)毛竹科技示范园区是科技兴竹的示范样板,对推动竹业科技进步、发展竹业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园区能充分地展示毛竹林可持续丰产经营管理组装技术和经营整体效益,是培训毛竹林经营技术能手的示范基地。

2)浙江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浙江人勤劳务实,科技意识、法律意识强,毛竹林经营基本上做到了技术标准化、工具专业化、作业程序化、管理规范化。每块竹林都是示范林,每户竹农都是毛竹示范户。

3)新竹号字是简单实用的毛竹林经营管理措施。不仅使竹林经营界线清楚、竹子产权明晰,而且为调控竹林结构、生产优质竹材提供了准确的毛竹年龄。

4)调控竹林结构是提高毛竹林质量与生产力的关键技术措施。“砍八留六”优化毛竹低产林结构的最佳模式,“砍六留四”是调控毛竹丰产林结构的有效模式。

5)竹山道路是毛竹林经营管理最基本的设施。建立13.33~20 km/hm2的竹山道路网络,不仅能降低竹林经营成本、节约时间,而且能提高竹林经营效益。

6)竹笋是竹林的主要产品。竹笋收入占毛竹笋用林总收入的85%以上。在浙江,开发笋用林成为了竹农增收的主要途径。

5 发展建议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6月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在林业“三个定位”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中国林业迎来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江西林业产业一是毛竹,二是油茶;江西竹业跨越式发展的最佳契机来到了。

5.1 建毛竹科技示范园,促竹业经济大发展

林改后竹山已分户经营,每户经营毛竹林面积小,靠一户竹农来营建示范林,存在规模小、示范辐射面小的问题,浙江建设毛竹科技示范园区的经验值得借鉴。选择区位优势明显的毛竹主产县市,建立10个省级毛竹现代科技示范园区,纳入江西省十二五林业建设发展规划范畴,以促进江西竹业经济大发展。

5.2 优化竹林结构,提高竹林质量与生产力

江西省毛竹林面积达82.35万hm2,活立竹量142 307万株,单位面积平均立竹量仅1 725株/hm2,毛竹低产林面积比重大。究其原因是毛竹砍伐不限数量,不论龄级,仅留一届新竹的陋习,2~4年生毛竹采伐量占总量的50%以上,造成毛竹林结构不良,自然生产力低下。改造毛竹低产林当务之急就是推行“砍八留六”的竹林结构调控模式,树立按龄留养母竹,按龄采伐优质竹材的新观念,不断提高竹林质量与生产力。

5.3 大力开发竹山道路,提高竹山道路密度

一是制定竹山道路开发的扶持政策措施,引导竹林经营主体投资修建竹山道路。二是编制竹山道路建设规划,纳入十二五中央、省财政投资专项计划。

5.4 开发冬笋林,增加竹农收入

冬笋是绿色无公害的天然食品,在浙江开发笋用林成为了竹农增收的主要途径。选择符合笋用林建设条件的林分,营建一批冬笋示范林,拓宽竹农脱贫致富渠道。

参考文献

[1]安吉县林业局,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安吉毛竹现代科技园区总体规划[R].浙江安吉,2004,04.

[2]黄山区林业局,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黄山区省级毛竹科技示范园区总体规划[R].安徽黄山,2009,08.

[3]熊国辉,张朝晖,楼浙辉,等.毛竹林鞭竹系统——“竹树”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07(4):21-26.

篇9:职教大发展国家财政须加大投入

财政和其他方面共同支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笔者有如下六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是借鉴国际经验,努力使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后教育和终身教育相互结合、相互贯通,在人才多样化、培养路径多样化格局中构建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教育选择需求。二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财政保障的制度化框架,建立未成年人基础职业教育投入政府主承担机制,建立准基础职业教育投入政府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共担机制,建立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政府与社会分担机制,合理确定中央政府、省政府及市县政府的职业教育投入职责。三是有效落实教育费附加的职业教育资金定向政策,建立完善现代企业职业教育培训经费的保障制度,制定实施引导社会资金资源进入职业教育的财税政策。四是完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金融政策,通过股权产权合作,建立政府控股、行业企业参与的股份制职业教育,建立政府参股、行业企业控股的股份制职业教育,建立政府产权引导、学校董事会决策的合作制职业教育,建立政府资产租赁或托管、行业企业管理的职业教育。五是探索创立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公私合作机制,尝试运用PPP概念下BOT(建设-经营-转让)、BT(建设-转让)等机制为职业教育项目筹措资金和提升绩效,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整合社会资源,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六是制定实施尊重技能型人才的收入分配政策,完善奖励制度,设立多种奖项,使技能型人才能够拥有较畅通的职业升迁渠道和享有与其贡献相适应的收入水平,对有突出成绩的优秀工人、高技能人才给以表彰和奖励,让职业院校毕业生和技能型劳动者成为大众尊重和羡慕的人才。

篇10:大发展仰赖大智慧

大发展仰赖大智慧

摘要:调整结构谁领先,谁就能赢得机会 经历了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冲击,到末,中国经济已经同暖,增长加快.世界其他国家与中国相比,经济的.复苏比较慢,有的国家甚至仍有较大波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企业应当对世界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否则难以抓住新一轮商业机会.作 者:厉以宁  作者单位: 期 刊:南方企业家   Journal:FRIEND OF THE FACTORY DIRECTORS & MANAGERS 年,卷(期):, “”(4) 分类号: 

篇11:建设大项目 带动大发展

张 腾

〔内容摘要〕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今年,盘县紧紧围绕重点项目建设,“树立两种思想,抓住两个关键,做好两个服务,实现两个目标”,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关 键 词〕 项目建设经济发展

〔作者介绍〕 盘县财政局

盘县国土面积4056平方公里,辖37个乡镇,人口118万,境内以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煤炭资源储量大、品种全、煤质优、易开采,已探明储量105亿吨,远景储量380亿吨,被誉为“西南煤都”下的“金三角”。境内拥有全国500强企业之一的盘江煤电(集团)公司、贵州首座百万千瓦级火力发电的黔桂发电厂,以及在建的设计能力为360万千瓦的盘南电厂和1000万吨的响水煤矿。

近年来,盘县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财源建设步伐,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4年在全省20个建设经济强县综合评价中,名列第七位,各项经济综合指标快速增长。2005年全县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0亿元、财政总收入13.0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5亿元,增幅均超过45%,是2000年同口径比较的4.46倍和2.96倍。

盘县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关键是围绕重点建设项目,确立了“树立两种思想,抓住两个关键,做好两个服务,实现两个目标”的发展思路。

一、树立大煤电和大项目的思想,明确经济发展思路

煤炭资源优势是盘县的最大优势,煤炭工业是盘县的龙头产业和支柱财源,是盘县经济和财政发展的关键所在,全县80%以上的税收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煤炭。在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历史性机遇之际,提出了以建设中国煤电大县为首的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目标”,走大煤大电大发展的路子。明确了以重点项目为依托、以煤电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重点项目和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经过不懈努力,盘县在2001年9月建成全省首座百万千瓦级火电站的黔桂发电厂后,又积极建设总投资140亿元设计能力为360万千瓦的盘南电厂和总投资13亿元年生产能力为1000万吨的响水煤矿,同时一批大中型项目开始建设。为确保科学发展、集约发展,盘县严格实施国家关井压产和取缔“两土”政策,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生产能力较弱、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窑和各种土法炼焦进行淘汰取缔,炸毁1840个小煤窑和取缔8800多个土法炼焦点,通过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建成了200对骨干矿井和22个机械化炼焦厂,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大为提高。此外,还通过煤矿安装瓦斯监控系统和推广壁式采煤等技术推广,安全生产系数和资源开采利用水平大幅提高。

二、抓住大项目落户盘县和在盘建设成功的关键,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为争取重大项目落户盘县,盘县政府在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每年都安排数百万元项目前期费,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争取国家重点项目的新建和扩建、引进外来投资铺平道路。同时,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克服各种困难,兑现各项优惠政策。靠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加上宽松优厚的政策,还有诚信为本的态度,各类大项目纷纷在盘县扎根。预计到“十一五”末,盘县的电力装机将达500万千瓦,原煤产量将近4000万吨,成为国家“西电东送”能源建设重点县和贵州“黔电送粤”的主要电源县。

三、做好对重点项目和失地农民的服务,积极支持大项目建设

为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建设,盘县政府积极做好建设服务工作,尤其是把解决项目“落地难”放在服务工作的首位。一是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加强协调服务。坚持把思想工作放在首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群众能自觉树立“舍小家保大家为国家”的意识,让广大村民实现了“政府要我支持建项目到我要支持建项目”的观念转变,形成了全县上下万众一心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成立了由一名在职副县级党委或政府领导负责、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常住基层的支重协调办,专门负责协调服务工作。二是充分发挥协调办和各有关部门、乡镇的作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搞好日常纠纷的调处工作。对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工农矛盾和纠纷,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认真调查研究,广纳群策,集思广益,分清责任,注重平衡,妥善处理。三是坚持群众路线,推行阳光政务,本着体民情、重民意,诚心待民,让群众得到实惠、感受温暖的原则,积极做好项目建设中的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等工作。在整个盘南电厂建设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共完成征地7000余亩,拆除房屋16.9万平方米,拆迁1401户5792人,迁坟2873座,新建房屋26万平方米,拆迁农户基本得到妥善安置。四是加大投入,解决好搬迁农户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问题,仅盘南电厂建设,除企业兑付群众的7197万元征地拆迁款外,县政府通过财政拨款、银行贷款等方式共投入5100万元用于四个拆迁安置区“三通一平”和安置区道路硬化、供水、供电、排水排污、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保障搬迁农户正常的生产生活。五是多方努力,齐心为民,切实解决失地农民能致富的问题。在有关乡镇和部门的积极努力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余人,新办石料场及砖厂70余个,发展运输、汽车修理、餐饮、百货等个体户200多家,煤矿招工55名,培训并补助办理驾驶证140个,妇联对170余名女同志进行餐饮技术培训,畜牧部门培训养殖技术245人,办理“农转非”4268人,占失地农民总数的73.7%,解决“低保”1741人,占失地人口总数的30%。由于服务到位,措施有力,工作扎实,盘南电厂征地、拆迁、安置工作规模大、速度快、效果好,至今无一人上访,创造了我县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奇迹,被省领导誉为重点项目建设的“响水模式”,有力地促进了重点项目的顺利建设。盘县在想群众之所想,做好为失地农民服务的同时,也急项目之所急,全力为大项目服务。一是扎实抓好煤、电、路、水、征地拆迁安置等配套服务工作,出色完成“配角”任务,为大项目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快了重点项目建设的步伐。如盘南电厂工程于2002年12月破土动工,预计2006年3月首台机组将提前三个月发电。与之配套的总规模1000万吨(首期400万吨)响水煤矿预计2005年年底投入生产,投资3亿元库容量3340万立方米的响水水库也预计2005年年底下闸蓄水,2006年初可向电厂供水。短短3年多的时间,上述项目在响水镇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阶段建设任务,没有惊人的协调服务,就不会产生惊人的建设业绩。二是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盘县结合实际,在积极争取建强贴息资金扶持的同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突破单一财政资金投入的观念,坚持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体制激励的有机结合,优化投资环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贴息、税收政策、国有资本运营、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财政手段,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和银行投资,加大对项目建设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县财政在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多渠道自筹资金2000多万元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同时,为解决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通过运作土地资产成立了投资公司,融资两亿多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参股大型项目,取得明显成效。政策方面,对在建的重点项目,在征地、补偿等方面都给予力所能及的方便和照顾,在建设期间所收营业税全部用于项目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对拆迁农户发展第三产业给予政策内减免税收、贷款适当贴息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筑巢引凤,让大项目轻装上阵,实现项目业主与地方的共同发展。

四、实现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目标,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一方面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协调三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大力发展基础农业,立足盘县丰富的国土资源和明显的山区立体气候,凭借国家小额扶贫贷款政策,抓好畜牧品改和养殖示范点建设,充分发挥大农户在畜牧养殖中的主力军作用,扩大小额扶贫贷款规模,大力扶持农户分户饲养,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良种率、存栏率和商品率,努力形成“稳定的种植业,发达的养殖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的产业化格局,积极构建贵州畜牧大县。同时,加大投入,完善和提升城镇功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通过政策引导,深化城镇建设投资、融资体制改革,树立经营城镇的观念,实施重点突破战略,走多元化梯级发展的城镇化路子,进一步扩大城镇规模,加快以红果新城为中心,以城关、柏果、响水等大项目所在镇为重点的城镇建设步伐,逐步形成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和大力发展城镇经济,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上一篇:博世中国慈善公益下一篇:院记者团记者培养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