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投入

2024-04-30

财政投入(通用8篇)

篇1:财政投入

浅析财政对“三农”投入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而在我国现阶段,当前农业、农村的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时期,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明显,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不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而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起点和基础,稳定和发展农业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前提。国家的现代化必须包括农业产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也没有整个社会的繁荣,而如果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是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只有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才是我们全国社会和人民最重要部分的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才是建立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必由之路。

而我感觉国家对“三农”的投入最具有历史意义的还是,政府在2006开始取消了农业税,这无疑对农村、农业、农民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下改变了农业这个大的社会环境的局面。从2003年以来,财政支农方面,除了已有的政策继续执行并加大力度外,一是提出并开始实施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政策,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同时在基本建设投资包括国债资金方面加大了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改变财政支农方式,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2004年,我国政府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到2005年已有近8亿农民直接受益。而对于农民朋友影响最大的一年恐怕是2005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经表决决定,《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同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46号主席令,宣布全面取消农业税,把这项惠农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走进了历史,农业税被全部取消,9亿中国农民将因此受益。历朝历代都靠着农民的税赋维持运转,农业税也成为农民负担中最大的一块。全面取消农业税是一种农民的解放,使广大农民手头得到真正的实惠,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但这远远不只是对农民朋友有重大的意义,对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密切了党群关系都有着重大的作用。

篇2:财政投入

1-10月,全市民生类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2.4%

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根本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大资金筹措保障力度,优化创新服务举措,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十件实事”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民生项目有序、顺利实施,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1-10月,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6.1亿元,其中,用于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类支出累计19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6%,占财政支出的72.4%。随着财政对民生领域投入比重的持续提高,我市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城乡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持续增加教育投入,促进科教事业健康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稳固现有财政教育投入水平的基础上,按照“三增长”的要求,继续加大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支持新扩建省优标准幼儿园40所,建成使用后可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5万个,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统筹安排资金4.2亿元支持主城区10所学校校舍进行改造,确保中小学校舍安全。

扩大政策普惠范围,不断提升财政保障水平。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支持惠民示范医院创建,继续推广居民健康卡的发行和应用,逐步实现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一卡通”,推进城乡医疗一体化建设。加快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为本市结婚登记的新婚夫妇提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为计划怀孕的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检查,目前已免费孕检逾5万人,目标人群覆盖率达89.08%。推动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要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改造,积极推进市区11个农贸市场建设改造项目建设和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一个管理平台和七个追溯子系统”为主要内容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进一步增强肉菜流通安全管理能力,让市民吃上放心肉菜。大力推进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先后投入1.3亿元支持工程实施,美化农村环境。

提升社会救助水平,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围绕健全完善弱势群体保障机制,从今年7月1日起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410元和290元,大力支持实施城乡低保标准提升扩面。支持残疾人庇护性就业场所建设工程,已建残疾人庇护性就业场所50多个、安排910余名残疾人就业,从七月份开始将城乡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160元和110元。按排财政奖补资金360万元加快主城区建设3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即将建成投入使用。支持城乡低保户有线电视收看全免费,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水平。

篇3: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模式创新

青岛市财政科技投入基本情况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总量

2009年以来, 青岛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数额呈较大波动态势。2010年, 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为9.87亿元, 比上年降低9.45个百分点;2010年则大幅增至16.1亿元, 增幅达63.12%;2011年、2012年的地方财政科技拨款额持续增长, 但占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则略有下降。

2009-2012年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数额逐年增加, 但占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则是有升有降, 说明青岛市尚未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 总量财政科技总量增长与地方财政支出增长率未能保持一致。

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结构

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目前包括六大类别: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关键技术攻关计划、产学研合作引导计划、创新体系建设计划、科技专项和技术创新工程重大专项。

由图2可以看出, 青岛市2012年科技计划项目数为339项, 与2011年相比降幅达31%;与之相反的是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比2011年增长44.8%。结合数据表2可以看出, 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进行了改革:2009年-2011年的科技计划项目中, 项目数以产学研引导和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两类为多, 经费额度相对较高的科技专项计划项目数很少, 自2011年起开始设立技术创新工程重大专项, 因此2012年虽然项目数量缩减, 但在单项经费额度高的情况下, 项目经费总量依然是增加的。

市本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

青岛市本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建设、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和运行保障、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奖励、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

青岛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除2009年外, 均高于本级财政支出总额;且2010、2011两个年度增长幅度较大, 分别比本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高51、31个百分点。可见, 地方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基本保持增长态势。

青岛市财政科技投入存在问题

财政科技投入通过科技项目的有效运作, 在增强青岛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推动创新资源整合,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也存在着如下问题。

1.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总量不足。

从财政年度考察, 财政对科技总费用的投入逐年增加, 但科技支出规模与其它城市相比, 差距还很大。青岛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指标排名位于16城市间的下游。其中,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总量, 青岛市位于第11位;地方政府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 青岛排名第12位, 不仅远低于深圳、苏州、杭州等城市, 还低于全国2.15%的平均水平。

2. 财政科技投入强度不高。

从项目投入强度看, 2009年-2012年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平均投入分别为28.98万元、36.54万元、58.57万元、122.59万元, 虽然投入强度逐年提升, 但与同类城市相比, 项目投入分散且力度偏小。有限的科技经费被分到全市各项与科技创新相关的项目上, 科技经费切块严重, 致使自主创新项目、公共服务平台等重点项目支撑资金不足, 超过500万元的项目多为大院大所的引进资金, 未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改善创新创业环境、引导产业发展的作用。

3.财政科技投入模式单一化。

目前, 青岛市财政科技投入的方式单一, 仍以经费拨款方式为主, 没有根据项目和课题的特性, 以及承担单位的性质, 实行其他投入模式。贷款贴息、风险投资、偿还性资助等不同支持方式的投入规模相对较小, 尚未形成有效投入机制, 未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撬动作用。

4.市场在科技项目和经费分配中作用不足。

虽然我市的科技项目申报指南主要根据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提供的技术需求来确定, 但研究项目的确定过于依赖专家评审, 未能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中介机构等市场主体在科技项目和经费分配中的作用, 未能有效利用招投标、联合基金等科技项目确定方式。

财政科技投入模式创新

1.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通过建立科技投入总量增长机制、带动增长机制, 加强对企业R&D投入的力度。总量增长机制主要是要保证财政科技投入资金总量持续增长, 使得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率同地方GDP增长率以及地方财政支出增长率保持相一致;带动增长机制主要是保证政府通过财政科技资金的投入, 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加大对企业R&D活动的投入。通过建立起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 使得地方公共财政科技投入实现每年稳定的增长。

2.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

调整资金主体流向, 改变过去小而散的做法, 调整科技专项资金的配置和结构, 加大对科技创新环境的支持力度。聚焦重大目标, 突出公共创新资源建设, 重点用于公共研发平台、孵化器建设及科技成果研发转化,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 对产业创新链局部支持转变为对整个产业链技术创新的支持。

3. 建立多元化投入渠道。

采用“拨、投、贷、补、奖、买”等多种方式,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 撬动各类社会资本共同支持科技创新。“拨”, 指无偿资助。主要支持科学研究、科技惠民等基础类、公益类科研项目等。“投”, 指股权投资。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平台建设基金、产业创新基金, 主要支持公共研发平台建设、高端研发机构引进、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等。“贷”, 指科技信贷。设立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池和贷款贴息专项资金, 为科技型小巨人企业降低贷款门槛和贷款成本。“补”, 指事后补助。主要对成果转移转化、技术市场交易和企业研发投入等进行后补助。“奖”, 指奖励。主要对国家、省、市新认定的各类创新平台及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予以奖励。“买”, 指政府购买服务。主要购买高企培育、计划管理与成果评价服务、科技和专利文献、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等科技创新类公共服务, 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

4. 构建科技金融支撑体系。

科技型中小企业R&D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但是中小企业很难从市场上融到资金, 地方政府必须通过创新科技投入机制, 构建科技金融支撑体系。改革风险投资机制, 吸引民间资本、金融、外资和风险投资机构等投资主体对高科技企业进行投资。以财政科技投入为杠杆资金, 吸引社会资本组建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科技风险补偿基金、创新基金等, 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引导商业银行研究开发适合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服务, 鼓励政策性银行在现有业务范围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前景、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中小企业给予政策性贷款支持, 进一步探索建立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途径, 为具有创新性的企业提供信用担保。

篇4:广东省级财政养老投入应当加大

广东的经济形势一年比一年好,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但我觉得全省对民生方面的投入还远远不够。我认真研读了省财政2014年的预算案,专门看了民生这一项,我想说说广东省养老服务事业的现状。广东如今60岁以上的老人有1100多万,占户籍人口的12.8%,这是我到民政厅调研后得到的数据。目前全省城市养老机构364家,其中民办230家。公办的养老院“一床难求”,民办养老院则缓解了养老机构床位不足和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这里有一个数字是与广东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符的,可能大家都想不到:2010年,广东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对养老情况进行调研,当年的省本级财政对养老事業的财政投入是5000万;不久前我们再度到省民政厅了解情况,到2013年为止,省本级财政对养老事业的投入仍然是5000万,也就是说三年来一分钱都没增加。

据国家民政部统计,在全国范围内,有14个省份的省本级财政对养老的投入达到1个亿以上,还有五六个省对这一块的投入非常大,比如山东是11亿元,安徽6.7亿元,天津6.3亿元,湖北6亿元,四川5.3亿元,连甘肃省也有2.1个亿。再举一个例子,养老院的床位补贴要靠省本级财政支出,北京对民办养老院的床位补贴,2010年每个是1.5万,但回头看广东,2012年出台的养老事业意见,才说珠三角民办养老院每个新增床位补贴不低于5000元,其他地区不低于3000元。我省本级财政用于养老方面的投入,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五位,如按60岁以上老年人的基数人均投入计算,我们是倒数第三。广东早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了,这一块如果现在还不重视,若干年后势必成为社会的严重问题,所以建议政府要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

篇5:财政投入

【摘要】根据财政学的基本理论,本文利用财政职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分析框架。从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经济增长与稳定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三个角度分析农村的社会发展问题、农业的经济发展问题和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文章认为我国农村的落后问题是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缺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事权不对称、非均衡的工农业发展模式、农民缺乏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关键词】资源配置 农村 稳定与发展 农业 收入分配 农民

农业经济发展落后、农村社会发展迟滞、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最大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局面。近三年来,中央连续下发了有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涉农1号文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部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最主要手段,担负着国家经济发展与稳定的重大职责,财政政策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态势,本文认为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分析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所谓“农民富则天下富,农村稳则天下稳,农业强则天下强”。尽管改革开放始于农村,而且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三农”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成败的关键问题。

1、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

“三农”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跃进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我国的“三农”问题又有着自己的特点,我国“三农”问题的集中体现为农村社会发展迟滞,农业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社会发展迟滞的集中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问题。农业经济发展落后集中表现在:粮食安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化建设、农业产业化调整等方面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民的显性税费负担,隐性剪刀差负担严重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的负担沉重。

2、我国“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

首先,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有过辉煌的技术文明和先于西方的远洋航行,但是没有引致工业化发展之路。历史背景和人地比例关系并非必然发生“三农”问题的直接因素或充分条件。中国“三农”问题最直接、最重要的成因是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政策: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国家对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和城乡居民实行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使投资、资源、人才、技术、知识的配置持续向城市、工业和市民倾斜。实行二元政策的结果,形成了二元体制,这表现在许多方面。利益集团的兴起和农民群势弱化是“三农”问题的延伸,确切地说,是“三农”问题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群体结构和利益结构单一,有限的国民收入集中在国家和集体手里,各类劳动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管理人员和军人等—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谁都没有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说是在平均主义分配制度下“同甘共苦”。

3、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与演变

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财政支农工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五十年中,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财政由战时财政过渡到建设财政,由计划型财政过渡到市场型财政,由主抓国内财政过渡至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工作的领域越来越宽,发挥的功效越来越大。财政支农作为财政部门的主要工作,在不同时期支农的力度和方式也有所不同,呈现出一定的阶段特征。

二、优化资源配置职能,推动农村繁荣的财政政策

资源配置职能是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优化资源配置是指“各类生产要素(资源)根据各个产业部门、各个地区的生产需求和争取最大报酬的原则,经过部门间、地区间的流动调整,最终被配置到效益较好的部门、地区中去。“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的标志是,无论什么资源在投入任意一种用途时所得到的边际产品都相等。”即边际产品收益等于边际要素成本(MPR=MPC)。

我国农村社会发展迟滞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缺失,本章回顾了经典的公共产品供给理论,探讨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建议。

1、公共产品的理论分析 公共产品理论的发展,就是私人不断进入公共产品供给领域的过程。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对政府的治理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意味着政府并不是公共产品的唯一供给者,在政府之外还存在其它成功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形式。正如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所指出的,“每一公民都不由‘一个’政府服务,而是由大量的各不相同的公共服务产业所服务。„„大多数公共服务产业都有重要的私人成分。”这意味着随着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自发组织力量的发展,政府作为公共领域垄断者的单极治理模式已经发生改变。公共产品的供给已经从政府的单中心供给模式逐步走向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供给模式。

2、阻碍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财政政策问题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还是市场经济体制中,我国在公共产品供给上实行的是两套政策,城市所需的水、电、路、通讯、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公共设施由国家提供,而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由农民自筹资金或通过劳务投入自行解决,国家仅给予适当的补助。虽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本质却是农民自己为自己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公共产品。

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制度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村的发展又迫切需要公共产品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确实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因其变革滞后,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方面:(1)、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对称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匮乏;(2)、非均衡的工农发展模式,导致农村公共产品制度缺失;(3)、农民缺乏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导致农村公共产品偏离需求;(4)、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外供给导致农民负担加重;(5)、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导致资金使用浪费。

3、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财政政策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着农村现代产品市场规模的扩大。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供给,可以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强农村医疗卫生的供给,有利于农民的健康和农村的稳定。加强农村生态的保护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客观上存在着由于历史欠账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由于分税制和农村税费改革造成县乡财政困难,没有足够的财政资金维持原有公共产品提供水平的双重困境,任其下去,农村公共产品缺口将会不断拉大。从理论上分析,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欠账的弥补,县乡财政资金短缺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是以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基础条件的。农村公共产品历史欠账和县乡财政资金短缺直接影响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制约着农村公共事业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村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说明:现阶段国家的农村经政策在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通过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来改变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条件必须借助“外力”,也是说,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必须实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

三、拓展经济发展职能,加快农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

公共财政的另一职能是稳定和经济发展职能。本章主要围绕经济发展的职能展开,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数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通过增加投入或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产出,构成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结构、产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程度的提高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志。本章围绕财政经济发展的职能,分析了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阐述了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

1、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家,素有重农的传统。史书中的“食为政首”,“地者、政之本也”,“王者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天”的记载,民间也有“有粮则稳,无粮则乱;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的俗语。新中国以后,我们国家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毛泽东指出:“农业关系到五亿农村人口吃饭问题,吃肉吃油问题,以及其他日用性农产品问题,„„农业搞好了,农民能自治,五亿人口就稳定了”。农村这样,城市也如此。因为商品性的农产品发展了,才能供应工业人口的需要。邓小平同志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江泽民指出“在农业发展新阶段,我们仍然要靠政策,„„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要长期稳定不变。”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倾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要进一步落实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无论是传统的重农思想还是领导人的关于农业重要讲话都充分表明,只有政府对农业进行支持、保护和干预,才能使农业真正发展起来。

2、我国农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分析

投入政策是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为了提供农业公共产品和服务而对农业领域进行的公共性投入。这种投入通常是通过政府的购买性支出来实现的,支持项目是针对一般意义上的农业而不是针对生产者和加工者的直接支付,因而这种投入不能直接形成受益主体的收入。我国财政农业投入性支持包括在各级政府预算的财政支农支出科目中。由于预算外资金缺乏公布的统计数据,所以本文中只涉及预算内资金对农业进行的投入性支持。预算内农业投入性支出项目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以及扶贫资金中用于农业的支出等。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是指国家财政以扩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各种新建、扩建工程和有关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

3、国外财政农业投入政策借鉴

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无不强调政府宏观调的重要作用。作为宏观调控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农业财政政策,更是各政府用于支持和保护农业,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当前我国“农”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内部要迎接全面建设小康到来,外部要面临入世后的全新国际竞争环境,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深入研究先进国家财政支持保护农业的特点、执行情况及发展趋势,学习他们的经验,对我国及时调整农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

农业基础产业地位的特殊性和实现新时期农业发展目标的需要决定了我国财政农业支持具有客观必然性。财政农业投入是政府公共支出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财政农业支持来弥补农业生产领域的市场失灵,实现国家的宏观农业调控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与国家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相协调的原则。(2)、坚持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的原则。(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当然,对农业资源配置中地区公平的关注也是政府财政农业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财政农业支出作为政府的公共经济活动,在性质上具有供给无偿性、需求无限性的特点。为反映农村社区全体居民的利益,政府在财政农业资金的投向和数量分配方面应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好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我国地区之间农业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异,在经济发展上也不平衡。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地区协调,不平衡的状况就会不断加剧,这既不利于地区之间收入的公平分配,也不利于地区之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如果能够为农村贫困地区提供基本的基础设施、技术、人力、资金等资源,就能够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保证农村贫困地区人口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这样既能改善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状况,又能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能力。我国财政农业支出中的财政扶贫资金和“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资金就是为了实现公平目标而安排的专项支持资金。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还可以辅助市场增进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

四、完善收入分配职能,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

收入分配是指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国民收入,按一定的方式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的分割。国民收入分配形成流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存量的财产分配格局。收入分配职能是财政三大职能之一,对调节居民收入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章笔者沿着收入分配理论的发展脉络,分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阐述了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不但会影响到社会稳定,也会给经济发展来不利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一方面将导致农村居民购买力过低难以启动消费。另一方面,又将导致教育投入不足,影响人力资本水平提高,而这一切又将难以使产业结构顺利转换与能级提升,也不利于实现推进城乡体化与“五个统筹”的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在国家减免农业税费后,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生产设施建设将面临所未有的困境,村集体的公共服务功能将大打折扣,因为这一部分资金传统上来自于村提留和乡(镇)统筹:村中经济资源(例如土地、矿山等)的价值将提高,其真实的控制权、占有权和使用权将向中少数拥有最大经济或政治势力的集团集中,村干部与其他村民之间收入两极化的趋势将可能大。这些经济和制度因素都将对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农业税取消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农业税是一种古老的税种,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从1949年到2003年,全国累计征收农业税3945.66亿元,为我国建国以来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大量积累。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宣布:“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5年内取消农业税。”此后,全国减免农业税步伐加快。2005的政府工作报告宣布:“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年就可以实现。”这意味着,2006年中国农民将彻底和“皇粮国税”告别。减免农业税,使得基层政府借以搭车收费的载体不存在了,农民负担就能够切实减轻,于经济、于社会、于国家、于人民而言都是多赢之举。取消农业税,实际上就是增加了农民的可支配收入。

健全再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财政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如何将政府筹集上来的财政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再分配。对那些低收入甚至无收入的社会成员长说,保证他们生存需要的重要来源就是依靠政府的社会保障和财政的转移支,寸政策。社会保障制度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对保证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从国际经验看,世界162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中70个国家和地区包含农村,其保障对象为全部农村人口或农民。实际上只要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每个国家和地区均可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经济水平下,社会保障程度的高低,实际上就是分配和再分配结果的体现,社会保障作为社会收入的再分配,是调节各阶层收入水平的一种手段,通过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来起到公平分配的作用,有效地缓解了由于人们之间利益调整所引起的社会矛盾,有利于弱化改革风险,减轻社会的震荡。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主要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服务五个方面的内容。但从当前的情况看,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因而,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建设中,应重点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进一步增加投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立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以大病统筹为重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计划,并在全国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己有678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覆盖人口2.36亿人,共有1.79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为75.7%,参合农民就诊率和住院率均明显提高,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全国共补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1.22亿次,补偿资金支出61.75亿元。中央同时提出,要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人口在2006年扩大为40%,到2007年扩大60%,在2008年争取在全国农村得到基本推广。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问题,是现实、特殊、复杂的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来关注。由于笔者才疏学浅,对财政支农问题的研究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入,这将是我今后长期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4

2、潘盛洲:《中国农业保护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0

3、秦岭:《现代西方收入分配标准评价》,理论经济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3.8。

4、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4中国财政发展报一一中国农业、农村、农民政策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60

5、尚长风:《制度约束下的财政政策绩效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

6、宋洪远:《中国乡村财政与公共管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7。

7、苏明:《财政理论与财政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2。

8、王朝才、胡章胜《民族地区农村公共财政建设》,北京,经济 科学出版社,2004.5。

篇6:财政投入

略阳县重视考试工作 不断加大财政投入 作者:

来源:《陕西教育·行政》2012年第10期

略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经费投入工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调整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支持教育发展。2011年县上安排教育考试经费47万元。2012年县上安排考试经费89万元,其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经费14万元,高考经费57万元,中考经费12万元,中考体育检测设备购置经费6万元。县财政及时拨付,确保了各项考试工作顺利进行。在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报名两项工作时间交织,且报名程序复杂的情况下,略阳县招生办强化对考生报名的全程服务,确保如期完成两项考试报名工作目标任务,未出现任何差错和失误。

一是强化政策宣传服务。招生办通过县电视台、广播电台、教育网站、教育管理群、下发(张贴)告示、群发手机短信、电话通知等多形式,面向全县各级部门、各系统、各行业人员多层面广泛宣传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报考政策、条件,以及网上报名、网上缴费等报名办法,引导考生选择国家正规办学形式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技能,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特别是在成人高考方面,县招生办结合汉中市振兴计划学历教育资助项目有关规定,深入宣传对35岁以下、不具备本科学历的工作人员,参加成人高考专升本者可全免学费的优惠政策。在面对社会上各类电大、网络开放式教育免试入学招生等形势的冲击下,今年成人高考报名人数较往年大幅增加。

二是强化报考过程服务。为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基层,方便广大考生,今年成人高考资格审查、信息确认等环节工作在政务中心进行。县招生办工作人员连续放弃三个双休日,加班加点为考生办理资格审查、信息采集、确认上传等手续,并简化办事程序,确保考生随到随办理。考试期间,该县招生办安排专人领队,并在考点现场为丢失准考证的考生办理补证工作,受到考生一致好评。

篇7:财政投入

关键词:财政科技投入;直接模式;间接模式;自主创新 

1 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了“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的微观个体,其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国际上通常将研究和开发(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超过2%的国家称为创新型国家。我国这一比重仅为1.3%。技术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使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而发达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都在30%以下,其中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目前我国的设备投资中, 60%以上依靠进口,关键的技术设备基本上依赖进口。 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需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当前政府如何扶持与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政府对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一般是通过财政科技投入来实现的。财政科技投入根据预算形式可以分成为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当前国内对于财政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一般都集中在国家即中央应该如何构建财政科技投入体制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对于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研究过于薄弱 。本文主要针对地方政府在财政的科技投入过程中应当如何构建起支持地方企业R&D活动的模式进行研讨。

对于地方构建财政科技投入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模式,其关键是要建立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而政府政策扶持与有效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笔者认为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进行深入改革。

2 创新地方财政科技投入资金模式,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

(1)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加强对企业科技活动投入的力度。其内容包括建立科技投入总量增长机制、非均衡性增长机制和带动增长机制。总量增长机制主要是要保证财政科技投入资金总量持续增长,使得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率同地方GDP增长率以及地方财政支出增长率保持相一致;非均衡增长机制主要是保证财政资金的投向要逐步从有市场背景的经营性竞争性科研开发领域退出,集中投向公共性和准公共性科研领域的机制;带动增长机制主要是保证政府通过在准公共类科技领域内的投入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加大对企业R&D活动的投入。通过建立起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使得地方公共财政科技投入实现每年稳定的增长,并对企业科技投入的强度投入增长及其对企业科技投入的强度依靠总量增长、非均衡性增长和带动增长这三种方式来实现。

(2)构建金融支持体系,多渠道融资,解决企业R&D活动中的流动性与风险性障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行R&D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中小企业具有很难从市场上融到资金以克服R&D本身所具有的高风险性与高投入的特征,这就需要地方政府通过创新投入机制,构建金融支撑体系以支持中小企业从事R&D活动。①改革风险投资机制,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对高科技企业进行投资。改变过去单纯由地方政府作为风险投资的第一大主体,应该广泛吸引民间资本、金融、外资和风险投资机构的参与,降低地方政府风险投资的风险性,提高民间资本投资R&D活动的回报率;组建风险投资基金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地方政府将财政科技投入作为杠杆资金吸引社会资本,以组建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科技风险补偿基金、科技企业融资担保基金、青年创新基金等。同时,可以考虑与境内外投资机构合资、合作组建科技基金管理公司,按市场机制对上述基金进行管理和运营。②吸引金融机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给予优惠融资。地方政府通过有效引导商业银行研究开发适合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服务,鼓励政策性银行在现有业务范围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前景、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中小企业给予政策性贷款支持,进一步探索建立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途径,为具有创新性的企业提供信用担保。

3 构建新型税式支出制度,加大政府对企业的间接投入

在现有的财政体制下,要进一步构建与完善新型税式支出制度,增加政府对科技的间接投入。根据目前我国税式支出制度存在着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解决。

其一,在流转税方面,一是逐步将生产型的增值税向消费型的增值税转换,因为目前实行的生产型的增值税不能够对固定资产设备进行抵扣,而高科技企业是个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行业,因此采用消费型的增值税(允许进行固定资产设备抵扣)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二是允许对高科技企业的开发费用和技术转让费用等无形资产投入进行适度抵扣;三是对高科技新产品实行增值税优惠或减免。

其二,在所得税方面,首先要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使得本土企业能够与外资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其次,为了减轻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负担,降低研发成本,需要实施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允许对科研活动使用的先进设备、专用装置、房屋实行加速折旧,允许研发人员的工资可以全额税前列支、对投资者投资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税收优惠,根据投资额分别适用所得税减免、资本利得税免除以及资本损失减免和延迟纳税等优惠形式,以此降低投资风险,鼓励向初创期企业的投资行为。此外,要大力调整出口退税结构,完善进出口税收政策,鼓励能源资源节约型、环保型、先进技术设备及其零部件产品的进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高物耗以及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对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提高出口退税率;对国内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装备所需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要实行进口税收优惠政策。

4 探索构建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体系,加强地方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

从1月起,我国已在中央直属国有企业层面开始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按照预定的时间表,各地今后也将陆续地进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改革。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研能力差一直是制约着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性因素。地方应该把握这次改革的时机,通过构建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体系,加强地方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解决地方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首先,在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入方面,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地方国企的利润上缴比例给予优惠,减少地方国企上缴的股息、股利数额,留利于企业,鼓励地方国企进行自主创新,增加地方国企的创新意识;其次,在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地方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投资。通过资本性支出,参股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企,扩大国企的规模,加快地方国企的技术改造,通过挖潜改造资金的专项预拨实现地方国企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此外,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预算对进行技改国企的贷款给予专项的政策性亏损补贴支出,用于地方国企贷款利息的补贴,以此来支持和鼓励地方国企的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文岩.我国政府科研经费运作机制初探[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赖青莎.建立有效的科技投入机制[J].发展研究,2005,(2).

[3]韩景旺.公共财政框架下河北省财政科技投入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2006.

篇8: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分析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合理性分析

全球金融海啸挑战的绝不仅仅只是一国的经济实力和金融体制,更是对一国软实力的挑战。简言之是对人力资源的挑战,是对高素质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归根结底是对一国的教育体制提出的新命题、新方向、新要求。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最高层,不仅关乎一国人民素质的提高,更是与科技进步、文化发展最直接相关的教育环节。因此,适应时代发展,我们改革教育体制、提高人民素质、培养高素质全方位人才以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提供借鉴的意义。

我国教育基数庞大,因此国家必然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予以支持,在将大量资源投入到高等教育中时,是否合理,是否充分实现了其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对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合理性分析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需要了解现行的财政教育投入。

1 中国财政中的教育支出现状

从我国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后教育支出及其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情况见表。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数额都是上升的态势,同时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也有轻微上升的,但基本保持不变,稳定于2%、3%左右。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高等教育经费支出也呈逐年上升的形态。

以上就是,近几年国家财政支出关于教育的一些情况。笔者认为要判断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是否合理,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衡量:首先是高等教育费用增长的内容是否合理;其次是判断在现行的条件下,高等教育费用的增长是否有效。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同时符合,才能认为目前的高校教育财政投入是合理的。

2 影响高等教育费用增长的因素分析

我们知道高等教育有不同的分类方式,而在不同分类下的大学在其教育支出上也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支出重点、不同的教育支出方向。所以要想能够客观地总结出影响高等教育费用支出的因素以及理性地判断其是否合理就需要将不同的学校类型以及不同的支出方向进行比较分析。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采取了一个按照学科分类作为分类依据的方式,即将普通高校分为综合类、文科类、理工类、医药类、农林类以及师范类。同时,为了考察出属不同分类的学校教育支出的重要影响因素,又将总的教育支出大致划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拨出经费、对附属单位补足支出以及结转自筹基建支出。

为了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出各个费用对教育支出总额的影响程度。采用各个费用支出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的基础,观察各个数据分支的增长与高等教育总支出增长之间的相关度,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其相关性的比较,发现无论该学校属于何种学科分类,与其教育支出最具有相关性的是科研事业支出,即是说现在影响高校教育支出的主要因素是高校的科研支出。那么高等教育费用支出的飞速增长也从侧面反映出现行高校的发展重点落在了学校科研能力的培养上。

实际上,中国的高校正在进行它的第四次教育转轨。这一次的教育转轨是全面地将高校从专业型和单纯的教学型转变为研究教学型或研究型。我们知道世界各著名的大学往往也是人才聚集的科学研究基地,是一国实现科学研究不断进步和广泛传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现在的中国正处在转型的期间、在粗放型经济发展向集约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科学技术以及各个方面的高级创新型人才非常急需。作为一个国家人才的培养基地、肩负着国家前途命运发展的重要使命的高校在国家与自己本身双转变的关键时刻,将自己的重点放在了对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上,毫无疑问是必要的也是十分正确的。

3 国家提高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分析

高等教育作为公共产品是具有利益外溢性特征的准公共产品,所以几乎每个国家都参与对教育的直接投资,因为公民的素质提高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是重大的。

财政投入的过程中,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来说特别是在如此快速膨胀的规模效应下,投入的经费显然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整体需要。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培养一个本科生,从完整意义的培养成本来说,一年至少需要4.5万元。但是实际上,由于各项拨款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到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均支出才11737.90元,这仅是应达标准的四分之一,可见实际经费并不够支付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日常运行成本。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的战略发展目标。在这一政策目标的指导下,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持续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993年的2.51%增加到2007年的3.32%。直到现在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仍然没有达到4%的目标,同预期尚存在着巨大的资金投入缺口,同时高等教育的经费财政支出部分大概占全国教育经费财政支出总量的10%~12%。可以知道,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每年都存在一定的缺口,并且从数额角度来看增长幅度是比较大的。

同时,在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中,存在着严重的分配不均,我们看到对于“863”以及“211”工程的大学财政补贴比较多,而在财力本身就不足的情况下,部分地区,或者是个别重点高校的巨额投入,对于高等教育的普遍发展显得不太协调,造成了一些院校都是一流装备,而另一些连最基本的教学设施都没有。学校之间有了严重的“贫富”差距,造成了失衡的格局。

通过上面两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现在国家在高等教育上的财政支出有符合实际的分配,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不合理因素。总体来说,国家应在高等教育上高效地投入更多的资金。在GDP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不能仅仅看提高了其资金的投入,还应该使高等教育所占的比重提高到合理的水平。同时在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财政投入中也应该把握好其中的权衡关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绝不是一蹴而就,一朝而成的。首先需要我们树立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求职求学,传道授业;然后还要结合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地区差异;另外还需对师资的流动管理进行改革。总而言之,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也不是单纯的财政投入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观念和经济等问题的综合表现,其背后的问题解决了,高等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才能根本解决。笔者对财政投入做的分析,以希对实现高等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翟志华.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现实选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45-48.

[2]王莹,周梅.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现状及效益提升[J].宏观经济管理,2008(3):51-54.

上一篇:低雷诺数条件下微型无人机机翼形状的研究下一篇:度述职述廉报告